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分析

2024-05-30

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分析(精选12篇)

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分析 篇1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 变电站, 电力线路及用户连接起来构成的整体。输电线路是电能输送的通道与载体, 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联络着发电厂, 变电所, 组成了电力网的骨干网架, 从而实现电网互联, 构成互联电网。因此, 随着工业的发展, 人们对输电线路施工的工作越来越重视。输电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沿着直流输电技术更广泛应用与输电等级进一步提高的两方面。基本工序是基础工程施工, 杆塔组立施工, 架线工程施工。每步工程所占的投资比例大体相当, 因此研究基本工序中应用的技术, 实际施工中面临的技术问题及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保证电力系统平稳安全的运行十分必要。

1 基础施工

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决定着杆塔在工作中是否会发生下沉、下陷或受到外力作用时是否会轻易发生变形或倒塌。基础的形式多种多样,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现浇基础、预制基础, 混凝土杆基础、铁苔基础, 分开式基础、整体基础, 自立式基础、拉线式基础, 立柱台阶式基础、桩式基础、芒角钢插人式基础等。具体的施工方式要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确定。施工的步骤大体上有以下几步。

(1) 复测线路:其目的是在工地现场复查、校核施工现场塔位桩的等桩的位置与设计图纸上的位置是否偏移等。其方法有分中法, 测回法, 视距法等。 (2) 降基面:降基面是当基础位于斜坡或水田等地方时, 在没有平整坚实的施工基面的情况下而进行施工基面处理的施工工序。近年来, 在斜坡上通常不再使用, 取而代之以高低腿式基础, 以减少土石方的开挖量。 (3) 分坑:施工基面平整后, 根据设计要求的塔位中心桩、方向桩和该塔位的基础类型的尺寸数据要求将基础坑的位置大小确定在塔位地面上。 (4) 基础坑开挖。 (5) 运输基础材料。 (6) 浇制基础。这一道工序又包括操平、扎筋、支模、浇制混凝土等子工序。其包含操平, 扎筋, 支模, 浇制。 (7) 养护。

黄土钻矿扩桩基础有施工速度快, 承受能力强, 质量高, 对环境影响小, 造价低等优点。

施工中要求, 对塔位基面进行操平。用经纬仪布置井字桩, 定出各基孔的中心及控制框, 并对控制框操平。以基孔中心为准人工掏挖深约300 mm的孔, 要求位置准确。组立钻机, 机架就位后, 钻土桶入孔, 不能偏心, 要求外钻杆垂直基面, 不得倾斜。然后在机架四个角打入钢钎定位。开动钻机, 按照钻机使用方法进行钻孔和扩孔作业, 每下钻l m, 即应测量孔的垂直度, 随时纠正。钻完孔后, 拆除钻机。清理孔底余土, 复查各部尺寸。用卵石在孔底铺约100 mm厚保护层。下钢筋笼, 并用事先浇制好的混凝土块, 沿孔壁分段将钢筋笼固定。浇灌混凝土。

2 杆塔组立工程

杆塔组立方法有铁塔整体组立, 座腿式人字形抱杆整立铁塔, 大型吊车组塔等。如何选取最佳的施工方案, 要根据施工设备以及施工经验而定, 一般按照适用范围广, 能起立类型多的杆塔, 其次, 安装设备简单, 装拆, 转移都比较方便, 塔杆组立操作平稳可靠, 安全性高, 再次, 施工效率高, 质量好, 因地制宜的原则。

座腿式抱杆整体组立杆塔的制造, 运输, 布置, 拆移都比较方便。再整立过程中不会产生下沉, 滑动, 迈步, 高差等问题。抱杆的选择余地大, 施工设计简便。根据施工经验总结出施工措施。

(1) 整立杆塔时, 无论是小抱杆, 还是落地倒落式抱杆整立铁塔, 在起吊时塔腿受力均较大。为了防止塔腿变形, 必须考虑对塔腿进行补强, 补强后塔腿相互之间应保持正确的距离.不得偏扭, 以角安装、就位困难。

(2) 采用小抱杆整立铁塔时, 抱杆直接坐落在位于上部的两个塔腿上, 并使抱杆根部能够随着铁塔的起立而转动, 因此抱杆根部与塔腿的连接必须采用特殊的连接装置。施工时需要各岗位的人员配合密切, 统一协调, 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服从施工负责人的指挥, 加强各关键点、受力点的监控。

3 架线工程施工

架空输电线路主要由基础, 杆塔, 导线, 避雷线, 绝缘子, 金具及接地装置等部件组成。可分为张力架线和非张力架线。

张力架线工程, 张力架线即利用张力机、牵引机等设备, 在规定的张力范围内悬空展放导、地线的施工方法。由于张力架线能提高施工质量, 能解决放线施工中难以解决的某些技术问题, 适用面广。

张力架线时要估算放线张力及牵引力, 选择适合的张力机, 线轴架, 牵引机, 导引绳。

张力架线直线塔紧线施工, 紧线方向只能同一方向, 而挂线端和收紧端不能互相换位。紧线端所有塔均已划印后, 通过紧线段最后一基塔的过轮临锚和在紧线塔的地面临轮锚取得平衡, 不能互相换位。紧线端 (即固定端) 是通过已紧段的导线张力取得平衡的。为了保护已紧段的弧垂基本不变动, 使紧线段内所有滑轮亦无其他外力作用, 及各档弧垂都能按设计值进行调整, 应在上一紧线段的过轮临锚时的紧线段导线张力接近设计值时予以拆除。在张、牵场, 前、后放线区段的线头接续后需带张力进行升空。耐张塔不再紧线, 两端用临锚绳锚固后进行断线, 压耐张线夹后进行平衡挂线, 挂线后拆除临锚绳。直线塔紧线尽管两端不是耐张塔, 但中间有可能是耐张塔。

4 结语

总之, 输电线路施工受天气、环境、地理状况等的影响较大, 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 劳动强度较大, 时效性要求很高的野外工作。因此, 在施工中注意安全, 抓好施工质量,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级部门要提高质量意识, 确保工程质量。探寻更为先进科学的技术, 是每个电力工程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让我们锲而不舍地学习、探索,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 完善技术标准保证施工优质, 确保电网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陈祥和, 田启华.输电杆塔设计[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2]李博之.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手册:杆塔组立部分[M].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9.

[3]杨忠辉.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的探讨[J].广东科技, 2008.

[4]阎光明.杆塔组立的安全注意要点[J].农村电气化, 2003.

[5]程天福.500kV大截面导线一牵四张力架线[J].电力建设, 2007.

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分析 篇2

施工图纸是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工作开展的基础,对于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有着很深的影响。工程建设施工队伍接收到施工图之后,项目建设施工负责人员需要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会议,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在对图纸进行审核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工程建设施工特点、难点。了解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项目要求。结合相关的规范积极的找寻施工图纸中存在的不良问题,一旦发现施工图纸存在问题需要及时的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在技术交底完成后,施工技术需要对工程建设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其中包括工程建设区域的周围环境、运输条件等等,合理、科学的`规划工程项目施工方案。

2.2强化安全措施落实

输电线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很多施工内容都属于高空作业,施工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危险性,所以必须要注重安全措施的落实,保证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建设施工单位需要依据我国相关标准,加强施工安全基础设施配置。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严格落实施工规范,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消除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施工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审核,依据工程建设区域的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安全隐患,应用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并且制定相应的紧急预案。使得事故产生后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避免事故问题扩大化,对输电线路工程建设造成不良影响。

2.3强化工程建设成本投入

输电线路建设施工单位需要对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划,并且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避免问题出现后推卸责任的情况产生。加强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成本控制,促进工程建设经济效益提升。依据工程建设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预算编制,对工程项目建设预算表进行落实,任何人不能随意对预算表进行更改。工程项目施工中必定会有很多合同规定之外的费用产生,对于这些追加费用需要严格的审核,避免对工程建设经济效益造成损害。建设施工单位需要在保证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短工程建设周期,从而提升工程建设施工效率,促进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建设企业需要更多的与施工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积极的找寻工程建设施工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应用有效措施进行改善,使得二者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2]。

3结语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有着很深的影响。相关人员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力度,对项目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良,从而促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管理力度提升,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促进我国电力工程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波.浅论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的施工项目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4):41-42

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分析 篇3

关键词:三维技术;输电线路设计;二维CAD技术;三维GIS系统;优势

三维技术可以实现全方位的空间感和立体化互动式观察,也可以模拟和解析某项事物的整个过程,是一种能够提供多样性高级辅助分析功能的数码合成技术。目前一些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中都会利用到三维技术。三维技术所创造的虚拟立体空间避免了人们为了调研与实验而临时搭建实物建模的时间与成本,而三维技术虚拟空间的可随意修改属性也有利于人们的思路拓展和设计创新,它是高科技智能化的完美体现。

一、三维技术

三维是由一个二维和一个一维叠合在一起形成的,它不同于二维只存在两个方向的交错,三维存在多方向的交错。近些年来我国电力行业能够发展如此迅速,应该归功于智能化与数字化的应用。三维技术就是数字智能化中的一部分。它可以为我们设计虚拟的配电线路方案,帮助设计人员快速的实现设计构思和理念。目前,许多地区的电力公司都开始逐渐采用这种叫做“智能集成化输电线路的三维协同设计技术”。也就是本文主题希望阐述的输电线路设计中应用到的三维技术。

(一)三维技术在输电线路设计中的优势和特点

在三维技术出现之前,传统的输电线路设计大部分采用的是二维CAD技术。由于所设计的影像不存在三维立体效果,技术人员一般会用多个相互关联的二维素材来投射影像制图,最终通过图像表达输电线路的设计构思与具体要求。由于制图相对复杂,所以如果出现新型的输电线路设计理念和线路配置技术时,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往往会在原来的设计图上进行一些人工修改從而形成新的设计图。这样做的弊端就是由于修改涂抹而造成的设计效果不直观,并且这种设计表达思维抽象,难于理解,在全手工修改制作的同时,也容易出现错误,影响输电线路工程的效率。

为了避免和减少设计上的瑕疵与成本的消耗,优化输电线路的设计,利用三维技术设计输电线路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我国,三维技术已经发展了30余年,在机械、工业、电子、建筑和农业等各个领域都有所应用,并且三维技术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所以,以解决传统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错、漏、碰、缺”等问题,三维技术开始正式应用于我国输电线路的设计中。

相比于传统的二维CAD技术,三维技术对于输电线路的设计具有绝对优势。它满足了设计者一直以来的愿望——对施工现场的模拟。这让设计者不用到达实际现场就能够解决许多现实的设计问题。设计者利用虚拟道具在三维技术所创造的虚拟施工场景中进行随意的设置。例如对装置的拆卸、对线路的布设、对施工工艺的选择以及对施工团队人员的宏观配置。目前利用三维设计软件能够实现零件的设计、工程设计图的设计、线路布置和元件装配的设计以及工艺演示的设计等各个设计阶段。最重要的是设计者利用三维技术所模拟出来的设计模型和设计场景最终也能自动生成二维的工程图跃然纸上,可以按照设计者的现实需求实现三维和二维之间的随意转换。另外,三维技术具有很强的后期处理功能,它能够对设计工程图进行质量属性的分析、空间运动的模拟、装配干涉的检查、应力应变的解读和造型外观的渲染。总结来说,三维技术在输电线路设计中具有成像效果直观、简化实验过程、便于设计成果交流、提高设计数据分析和总体设计效率高的特点。相比其他应用来说,更注重输电线路设计思路和实际效果的优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二)三维技术在输电线路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者在对输电线路的施工现场进行三维建模后,三维软件系统就可以生成出最直观的三维工程图。同时三维技术软件可以提供对一些细节的自动处理,比如零部件序号的标注和材料清单的统计,这可以大幅减少设计者的工作量,为工程提前实施节省时间。

三维技术具有很强的调整修正功能,它可以对设计者提前预设的建模进行数据参数的分析和编辑。也可以将提前设计好的零部件建模按照设计者的想法进行任意的自动改变。由于是虚拟过程,所以一些零部件的变动和增减不存在任何实际的物理损耗,设计者可以随意删除和增加零部件的数量及种类,对于三维设计视图中的错误和疏漏也能进行灵活的修改,操作非常简单。总体来说,在输电线路工程前期环节,三维技术为其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优化,使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更加自如和灵活,无论是在思维方面还是操作方面,不但减少了传统中大部分实地操作的工作量,也避免了许多设计差错的发生。

设计者在三维模拟施工现场中可以任意进行距离的测量。距离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输电线路中电气与线路装置之间的安全距离和各种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例如,输电线路装置的跌落装置与电气之间的空间距离如果设置为300mm。当输电线路从10kv升压至20kv运行时,跌落装置与电气的距离会发生改变,具体应该满足小于340mm的要求。所以为了保证其与电气具备足够的安全距离,就可以采用三维技术对跌落装置的各种参数进行改造。比如加长跌落样板、改变跌落横担的放置或者为跌落下桩头加装绝缘罩等。通过观察改造的虚拟模型,三维软件可以发现跌落装置与电气安装距离在实际环境中存在的缺陷,就可以在施工前对设计进行及时修改,从而提高输电线路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输电线路设计中常用的三维技术

(一)可视性GIS地理信息技术

GIS地理信息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并不为人陌生,它是目前一些地区较为常见的先进地理信息技术。它的一大工作就是为输电线路的设计服务。三维可视化辅助设计系统就是这样一款能够帮助输电线路设计开发的应用软件。输电线路三维可视化辅助设计系统采用了4个层次的软件体系结构,它们分别是负责输电线路三维可视化设计的专业应用层,负责对地形、地质环境、电力器件进行模拟的模拟对象层,负责处理数据关系、空间和属性的数据层以及负责数据交换、传输、共享和前后方通信的的转换通信层。

三维可视化辅助设计系统结构复杂且开发使用费用高昂,但是它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相对于一般的三维技术软件,可视化辅助设计系统更加开放且运行高效。它能够通过GIS进行地理信息的搜集、监测、分析、传输和记录。它利用高清晰的影像遥感和航空影像技术,取材实地信息资料并回收,辅助设计者进行三维工程设计图的设计与分析。能够提供大量的影响数据也是可视化辅助设计系统最为强大的地方,它代替了人进行野外数据的采集、地图的数字化、摄影测量和地形、气象等自然因素的实地考察工作。是目前输电线路设计中最为智能化的一种三维技术应用。

总结:

三维技术的应用不但提高了输电线路设计的设计效率,也优化了设计的思路,是人类现代科技智慧的体现。在目前越来越讲究效率和现实利益的社会,电力行业设计开发者应该集思广益,设计出更多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益的辅助应用,来满足输电线路装置的不断进化。三维技术的应用为输电线路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让设计者能够实现更多设计理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张瑞永,林致添.输电线路三维可视化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J].电力勘测设计,2012(1).

[2]范光甫,朱中耀,蒋荣安等.三维数字化电网解决方案[J].电力勘测设计,2012(1).

输电线路铁塔施工技术分析 篇4

1 施工程序

1.1 基坑抄平

基坑是埋设电力铁塔的基础, 首先应做好相关找正抄平工作。借助经纬仪仔细测量基坑深度、对角线的长度等, 保证其精确度, 测量结果应与设计图纸相符, 尽量没有误差。基坑抄平需要基本的五个点, 基坑中心和基坑四角, 中心木桩的印记应明显标出。

1.2 原材料的选择

原材料是配制混凝土的基础, 在选择时必须要注重其质量, 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在选择水泥时, 应根据具体条件进行选择, 如热硅酸盐水泥, 它的水热化值较低, 收缩性、保水性好, 且抗冻、耐磨、耐腐蚀。一般情况下, 骨料有两种, 一是粗骨料, 可相应的加大其粒径, 在实际施工时, 粗骨料一般都是粒径在5-40mm的石子, 含沙量应控制在1.5%以内, 对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的控制如上;二是细骨料, 尽量采用中砂, 因为中砂较为干净, 并且含沙量低。此外, 可加入适量的膨胀剂、减水剂等, 有利于降低混凝土的开裂程度。例如加入膨胀剂, 能产生预压应力, 和固有的拉应力相抵消, 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裂缝出现的状况。

1.3 混凝土配合比

在配置混凝土时, 各种原材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所占的比例必须达到最佳值才能使混凝土发挥最大效用。应根据工程规模及强度要求等因素做具体配置, 先计算出初步的配合比, 经过试配后做适当调整, 最终确定配合比, 既要达到结构强度的标准, 又要符合抗水性能, 同时还要遵循经济的原则。具体而言, 水泥量最低300kg/m3, 砂率应控制在45%以内, 水灰比要低于0.6, 胶凝材料保持在320kg/m3~450kg/m3。外加剂中的碱含量和氯离子量应严格控制, 否则, 防水砼容易膨胀开裂或者腐蚀钢筋。

1.4 钢筋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检验基础钢筋, 保证其型号、大小、数量等与设计相符, 并对其进行分类, 以防出现失误。在弯钩加工过程中, 首先需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的长度和型式, 其次要达到结构构造的标准, 一般而言, Ⅰ级钢筋的末端应该设计成180°的半圆形的弯钩, Ⅱ级和Ⅲ级钢筋的末端通常需设计成90°、135°, Ⅱ级的弯曲直径应尽量大于钢筋直径的4倍, Ⅲ级则应大于5倍。用于建塔的钢筋必须干净、没有破损, 在绑扎之前, 仔细检查, 将上面残留的铁锈、油渍等杂物进行彻底清理, 而后再进行绑扎。

在设置用于立柱和地脚螺栓的箍筋时, 尽量使其与受力主筋呈垂直状, 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应该是主柱脚上的主筋处, 沿着受力主筋方向错开设置, 每一个交叉点都应该进行绑扎。主筋保护层应具备足够的厚度, 因此, 在固定其上端四角时, 选用的混凝土垫块通常是些底板保护层较厚的垫块。

1.5 地脚螺栓质量控制

在安装之前, 需对所用螺栓的长度等参数进行仔细检查, 符合现场情况, 达到规定标准后, 才能开始安装工作。安装方法多用电焊点牢固定的方法, 地螺的外露高度, 需根据中心桩和基础顶面高差来控制。在浇筑的过程中, 会产生一定的压力, 地螺在此压力下, 会比固定不动时有所下降, 其外露长度应该取正误差;在地螺固定后, 应对其小根开、对角线小根开等重新进行校核, 同时检验地脚螺栓的垂直度是否符合标准。

1.6 混凝土施工过程

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 需保证其他条件都符合要求, 一切工作准备就绪, 将模板内的杂物、积水等彻底清除, 检查模板是否坚固, 拼缝是否严密。浇制时, 应把握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和配置比例等。一个铁塔腿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应一次性做完, 尽量避免施工缝隙的出现。

浇筑过程中, 需实时掌握各个部件所处的状态, 包括对角线、钢筋位置、立柱模板以及基础根开、地脚螺栓等, 观察这些部件是否会发生变化, 并及时做出适当调整。同时还应按照规定做塌落度的试验, 塔腿每天需进行至少两次塌落度的检查, 并做好记录。

建筑完成后以及时做好养护, 一般都是12h内必须开始, 若天气特殊, 3h内就需养护, 太过干燥时, 可对模板进行遮挡, 应始终保持混凝土的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需在5昼夜以上, 达到养生期, 可拆除模板, 拆除时, 保证模板的完好无缺, 并且进行现场检查验收, 签证之后, 才能够回填。回填的过程中应符合规范, 每隔300mm就得夯实一次, 完成后需掩盖外露部分。

2 长短腿耐张输电铁塔

该塔型指的是用耐张绝缘子串悬挂导线或分裂导线的承受导线张力的杆塔, 直线塔和耐张塔是架空线路常用的两种形式, 简单地说, 绝缘子串下垂的是直线塔, 拉伸的是耐张塔, 耐张塔的技术比直线塔更加严格, 也最容易出现问题。一般而言, 塔腿都是的长度都是统一的, 但有些建设受地形影响较大, 适宜采用长短腿耐张塔, 其建设技术和一般的铁塔建设是有区别的。

在设计建设中, 需考虑风荷载、覆冰荷载等各种外力因素, 如风荷载, 正常情况下, 只需考虑90°最大的风作用, 从实践中可知, 6层以下, 尤其是下部两层, 耐张塔杆件轴力骤增, 变化很大, 和支座相连的斜杆轴力却大幅度减小。在6层以上, 长短腿对塔身杆件的内力影响越来越小。在90°大风的荷载下, 长短腿塔常会发生纵向或侧向的位移, 前者往往小于后者。在设计建造时, 需加强底部的横隔设计, 同时需加强垂直和侧向刚度。另外, 长短腿的高差方向及大小对铁塔结构的振型和周期有着重大影响, 高差过大, 周期增长也较大, 在建设时, 应尽量缩短高差。

3 结束语

电力铁塔在输配电系统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为保证其正常安全地运行, 必须做好建设工作, 控制好施工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 电力铁塔的建设工作要求很高的技术, 有一定的难度, 施工人员务必要熟悉施工过程, 遵循相关规范, 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及时维修保养, 使铁塔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保证输电线路的畅通。

参考文献

[1]缪谦, 黄克信, 夏拥军.直升机组立输电线路铁塔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 2012, 41 (12) :172-174.[1]缪谦, 黄克信, 夏拥军.直升机组立输电线路铁塔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 2012, 41 (12) :172-174.

[2]吕科.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大科技, 2012, 29 (3) :214-216.[2]吕科.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大科技, 2012, 29 (3) :214-216.

[3]肖平.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技术措施探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29 (3) :187-189.[3]肖平.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技术措施探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29 (3) :187-189.

[4]陆胜伟.关于输电线路铁塔事故处理的探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25 (1) :132-134.[4]陆胜伟.关于输电线路铁塔事故处理的探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25 (1) :132-134.

[5]薛健聪.探讨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 2011, 32 (4) :190-192.[5]薛健聪.探讨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 2011, 32 (4) :190-192.

输电线路反事故技术措施 篇5

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修订版(简称《二十五项反措》),总结了我国近年来电力系统发生的各种重大事故的经验和教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二十五项反措》,确保我局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结合我局输电线路近几年来运行的实际情况,同时依据《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以及其他相关规定,我们制定了武陟县电业局《输电线路反事故技术措施实施细则》,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 防止倒杆塔和断线事故

1.1加强设计、基建及运行单位的沟通,充分听取运行单位的意见。条件许可时,运行单位应从设计阶段介入工程。设计时要重视已取得的运行经验,并充分考虑特殊地形、气象条件的影响(尽量避开可能引起导线、地线严重覆冰或导线舞动的特殊地区),合理选取杆(塔)型、杆塔强度,对易覆冰、风口、高差大的地段,宜缩短耐张段长度,同时杆塔设计应留有裕度。另外,且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防止导(地)线断线的措施,对导(地)线、拉线金具要有明确要求。1.2 新建线路的设计,线路应尽可能避开矿场采空区等可能引起杆塔倾斜、沉陷的地区。在重要跨越处,如跨越防汛专用通讯线、铁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通航河流以及人口密集地区,应采用自立式铁塔,并加强杆塔强度。1.3 在新建输电线路的重要跨越处,绝缘子串应采用独立挂点的双联绝缘子串结构,已运行的输电线路在重要跨越处,应及时改造为双联形式。1.4 对可能遭受洪水和暴雨冲刷的山区、河道等处的杆塔,应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及时提出并落实可靠的防护措施,将有关资料备案。采用高低腿结构的基础护坡要有足够强度,并有良好的排水措施。在每年的5月-9月雨季期间,增加冲涮区巡视检查次数,并在洪水、暴雨冲涮过后,及时对冲刷区杆塔基础进行检查。1.5 铁塔螺栓的紧固应严格按照规定周期进行,并明确责任,做好记录。新建线路投产后,次年应对铁塔螺栓全部紧固一次。对有微风振动和大风气象的特殊区域杆塔应采取缩短螺栓紧固周期或全塔采取防松措施。1.6 线路器材、金具、绝缘子、杆塔的质量均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加强抽检、验收管理,不合格的器材、金具、绝缘子、杆塔不准安装使用,塔材、金具、绝缘子导线等材料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妥善加以保管,严防硌压产生宏观压痕。防止运行线路因金具破损、断裂而造成设备事故。1.7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隐蔽工程应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运行单位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掩埋,否则严禁立杆塔、放线。1.8 砼杆应有埋入深度标识。新建线路在选用砼杆时,应采用在根部标有明显埋入深度标识的、符合设计要求的砼杆,为施工及验收工程质量提供直观可靠的检测依据,并为提高运行维护质量提供有效手段。新建线路的导线接续应采用压缩型接续金具,并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保证压接质量。施工期间要密切注意各类导线金具的安装位置,力求安装位置科学、合理,避免导线断股。1.9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线路巡视,在恶劣气象条件发生后应及时组织特巡。1.10 大负荷期间应增加夜巡,并积极开展红外测温工作,以有效检测接续金具(例如:压接管、耐张线夹等)的连接状况,防止导线接头发热引起断线。1.11 及时处理线路缺陷,尽量缩短线路带缺陷运行时间.1.12 当线路位于城区或跨越公路、车辆通行的道路及易引起误碰线事故的区域时,应设置限高警示标志,运行中发现警示标志丢失、损坏后,应及时补加。对易受碰撞的杆塔及拉线周围应埋设护桩,护桩应牢固可靠。1.13 加强铁塔构件、金具、导地线等设备腐蚀的观测和技术监督。应按照《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741-2001)的要求,对于运行年限较长、出现腐蚀严重、有效截面损失较多、强度下降严重的,积极开展防腐处理,必要时进行更换。运行年久或投运时间超过30年的线路要重点检查混凝土杆裂纹以及连接金具、拉线、架空地线、拉线棒等部位的腐蚀和磨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拉线、架空地线锈蚀严重时应取样进行拉力试验,如试验不合格,应及时更换。1.14 对线路上腐蚀严重或失效的铁质开口销、闭口销、锁紧销等,要及时更换为不锈钢或铜质销,防止绝缘子或金具脱落发生掉线、掉串事故。防震锤和间隔棒应定期检查,发现松动及时紧固,移位后应及时进行复位处理。1.15 在冬季温度降低时,应对垂直档距较小的杆塔及孤立档、变电所进出线的导(地)线弛度进行重点检查;在夏季温度升高时,应对档距较大及有交*跨越的导(地)线弛度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16 定期对线路绝缘子特别是耐张杆塔上的绝缘子进行零值绝缘子检测,发现零值绝缘子、低值绝缘子应及时更换。1.17 各单位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备品、备件,同时成立事故抢修小组。为保证事故抢修的顺利进行,铁塔、电杆等大型抢修设备材料应实行区域储备。1.18 线路运行管理中,应做好杆塔后期安装的复合光缆、防雷、防鸟等附属设施的运行维护工作,避免因附属设施缺陷引发线路故障。

第2章 防止污闪事故

2.1 健全防污闪组织结构,完善防污闪管理体系,明确防污闪各级职责,防污闪工作要常抓不懈。2.2 坚持定期对输电设备外绝缘表面的盐密(饱合盐密)测量,盐密测量点的布置要科学合理,使用复合绝缘子的地段要另设不带电挂瓶盐密测量点,污秽严重和特殊污秽地段应适当增加测量点,盐密测试仪器应定期校验,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2.3 按《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绘制规定》定期修订污区分布图,污区分布图应每年修订一次,应充分重视污源调查和运行巡视,并根据变化情况,做好污区分布图的局部调整与修订工作,为方便修订,宜采用电子地图作为底图。2.4 应加强设计、基建、运行及科研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并充分听取运行单位及电力科研单位的意见。2.5 新扩建工程项目输电设备的外绝缘配置应以污区分布图为基础,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变化因素,并根据设备的重要性予以区别对待,首先确保主网架的安全运行。电网防污闪设计,要始终遵循“配置到位、留有裕度”的原则。对于一、二级污区,可采用比污区图提高一级配置原则;对于**污区,应结合站址具体位置周围的污秽和发展情况,对需要加强防污措施的,在设计和建设阶段充分考虑采用大爬距定型设备,同时结合采取防污闪涂料或防污闪辅助伞裙等措施;对于四级污区,应在选站和选线阶段尽量避让,如不能避让,应在设计和建设阶段考虑设备型式的选择,线路可考虑采用大爬距定型设备,同时结合采取防污闪涂料等措施。2.6 绝缘子结构型式的选择应充分重视运行经验,应选择运行良好、不易积污、自洁性能好、清扫方便的绝缘子。双联绝缘子的污闪电压比单串绝缘子低,在Ⅱ级及以上污区使用双联绝缘子串时,应增加1-2片同型号绝缘子,覆冰区的绝缘子应注意类型和结构的选择。2.7 摸清设备外绝缘配置情况,健全设备的外绝缘配置台帐,运行设备外绝缘的爬距原则上应与所处环境污区分级及设备重要性相适应,不满足的应予以调整,受条件限制不能调整的应采取防污闪辅助措施,经防污闪主管领导批准后,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2.8 坚持适时清扫,保证清扫质量,严格落实“清扫责任制”和“质量检查制度”,不得随意延长清扫周期,对于脏污严重且清扫困难的绝缘子应予以更换,积极摸索针对不同污秽类型的清扫方法,以提高清扫质量。2.9 定期进行绝缘子零值测试,对零值绝缘子应及时更换。做好运行中瓷绝缘子零值率及玻璃绝缘子自爆率的统计。2.10 加强污秽区线路的运行巡视工作,对沿线污源点要登记清楚,对危及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新增污源户应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2.11 建立与当地气象部门的动态联系手段,实现灾害天气的中、短期预报。

第3章 防止复合绝缘子损坏事故

3.1 加强产品入网管理,进入电网的复合绝缘子必须通过产品签定及入网质量保证必备条件考核,取得《复合绝缘子入网证书》,优先选用有技术证书、工艺先进、质量稳定、有运行经验的厂家的产品,并做好验收工作。3.2 在施工中应避免损坏复合绝缘子的伞裙、护套及端部密封,严禁人员沿复合绝缘子上下导线。3.3 特殊区域使用复合绝缘子要严格、慎重,如在雷电活动频繁地区使用复合绝缘子宜加长10%-15%,覆冰严重地区应采用不宜覆冰的结构形式或其他措施,凝结类(水泥厂、石灰厂附近)和油脂类(炼焦厂附近)污秽地区不宜使用复合绝缘子。3.4 正确安装均压环,上、下导线时应采用专用工具,严禁踩踏绝缘子伞裙和均压环。3.5 加强复合绝缘子抽样检测工作。新复合绝缘子进入电力系统必须进行抽样检测,经检测合格,方可挂网运行;为掌握复合绝缘子运行状况,应定期对运行复合绝缘子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周期为每3年1次,运行年限超过8年后,应缩短检测周期;对机械强度下降幅度较大的早期产品要及时更换。3.6 复合绝缘子是少维护产品,但不等于免维护,不能采用传统的方式清扫复合绝缘子,复合绝缘子运行3年后,应注意加强运行监督,伞裙表面被电弧严重烧伤后应及时更换。3.7 每年对复合绝缘子进行一次登杆检查,当伞裙表面粉化和出现裂纹、护套破损、端部附件连接部位密封破坏或出现滑移,则可以判断该绝缘子已经失效,应及时更换。3.8对运行中的合成绝缘子应参照“盐密监测点”,定期检测绝缘子憎水性,以分析该批产品的外绝缘状况。对于严重污秽地区的复合绝缘子宜进行表面电蚀损检查。在进行杆塔防腐处理时,应防止防腐漆滴落到复合绝缘子表面。3.9应定期更换一定比例的复合绝缘子做全面性能试验。对于确定性能已明显老化、不能确保安全运行的产品批次应及时更换。3.10 做好复合绝缘子挂网运行统计和故障记录,巡视中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对于不明原因闪络,应仔细查找,认真分析,并进行针对性试验。

第4章 防止覆冰及绝缘子冰闪事故

4.1 根据线路运行的气象资料、环境资料和环境特征等基础数据,准确划分覆冰、大雾等微地形、微气象控制区。4.2绝缘子覆冰闪络是污秽闪络的一种特殊形式。重冰区绝缘设计应采用增强绝缘、V型串、不同盘径绝缘子组合等形式,通过增加绝缘子串长、阻碍冰棱桥接以及改善融冰状况下导电水膜形成条件,防止冰闪事故发生。4.3加强绝缘子全过程管理,全面规范选型、招标、监造、验收及安装等环节,确保使用设计合理、质量合格的绝缘子。4.4 为防止覆冰造成导、地线断线,在线路设计时对覆冰区、不同气象区交汇处,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机械强度较高的导线,采取增加杆塔数量、缩小档距以减轻杆塔受力。选择导线间距较大杆型,防止脱冰跳跃时发生相间故障。4.5 覆冰区线路设计,杆塔的选型尽量少用或不用猫头型铁塔,且不宜采用瓷质防污绝缘子。绝缘子应采用有效的防冰措施,对单串悬垂绝缘子串以采取隔断措施为主,如采用在串上加装大盘径绝缘子、大盘径伞裙等;对双串绝缘子以及猫头型塔两边相推荐采取倒V型连接方式;若采用复合绝缘子,应选择有利于隔断冰柱的伞型结构,并在横担加大盘径绝缘子或加特制盘径伞罩。4.6 在覆冰区可以试用防冰球和隔冰环等防水

措施。

第5章 防止鸟害事故

5.1 应坚持动态管理、因地制宜的原则,对鸟类活动习性进行调查,科学合理划定鸟害区,摸索鸟害发生规律,建立鸟害杆塔台帐。5.2 新建线路投运前在划定的鸟害区杆塔要加装防鸟装置和采取防鸟措施。常见的防鸟措施有:安装惊鸟器、大型防鸟刺(安装时应考虑防鸟刺的长度与位置),涂红漆,挂小红旗,装风铃、风车,绝缘子串上方加装大盘径玻璃钢伞裙罩或大盘径绝缘子等。5.4 观察掌握鸟类在杆塔上的栖息规律,注意大型鸟类在杆塔上的停留位置。根据鸟类活动规律、鸟的类型、线路的重要程度、运行检修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防鸟措施。当上述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采取调整措施。5.5 防鸟设施在杆塔上应安装牢固,因检修需要拆卸时要放置在可靠部位,检修结束后恢复原状,并确实紧固。采取防雷、防冰闪等措施时应注意兼顾防鸟害,以降低防鸟措施的成本。

第6章 防止雷害事故

6.1 应根据雷击跳闸记录认真总结、分析,合理划分易击区,要认真分析各种防雷措施的效果,找出适合具体线路、具体地段、具体杆塔的最佳防雷措施,防雷效果不明显的,要认真分析原因,重新考虑其他措施。6.2 山区或多雷区的线路设计应进行防雷方面的特殊考虑,如选择长效稳定的降阻措施,易绕击区应采用较小的保护角,降低杆塔高度和加装负角保护针等。6.3 多雷区应注意绝缘子类型的选择,为防止雷击引起掉线事故,多雷区不宜使用瓷绝缘子,使用复合绝缘子应加长10%-15%,或在接地侧加装1-2片悬式绝缘子。6.4 定期检查多雷区线路杆塔接地引下线的连接和锈蚀情况及防雷设施运行情况,发现损坏及时更换。杆塔接地网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经现场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填埋。6.5 规范测试方法,定期测量杆塔接地电阻,必要时对接地网开挖检查。对超过15年的线路或采用降阻剂的杆塔,根据地质情况开挖检查接地体的腐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改造计划。6.6 定期进行绝缘子零值测试,对零、低值绝缘子,要及时更换。6.7 重视运行线路杆塔接地网改造,根据接地电阻值及划定的易击区,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制订合理的改造计划,逐年进行改造,做到改造一基,合格一基。接地改造要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完成,同时要做好杆塔接地网资料的归档整理。6.8 重视同杆架设双回线路的防雷工作,防止双回线路同时雷击跳闸,可采用不平衡绝缘技术。6.9 合理选用线路避雷器,重视安装杆塔和相别的选择,做好运行分析和维护。6.10 充分运用雷击定位系统,指导线路防雷工作。线路雷击跳闸后,应复测故障杆塔坐标。6.11 雷击跳闸重合成功率高,雷雨季节应保证重要线路重合闸的投入。

第7章 防止采空区塌陷事故

7.1 各运行单位应与当地地质部门、煤矿等矿产部门联系,确实了解输电线路沿线地质情况,如采空区、压煤区、压矿区、取沙区等,建立采空区杆塔台帐。7.2 实时了解煤层、沙土的开采情况,加强采空区线路的测量工作,掌握采空区杆塔、导(地)线弧垂变化速度,对采空区引起地表变化频繁的地段缩短监测周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发生倒塔(杆)断线事故。7.3 设计新建线路时要尽量避开采空区,无法避开的要采取相应的基础加强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到杆塔下沉后导线对地、对跨越物的安全距离。7.4 当天气开始变暖、地表土壤开始解冻时缩短采空区监测周期,夏季雨后应进行采空区特殊巡视,发现缺陷及时处理。7.5 聘用当地居民作护线员,随时观测,随时汇报采空区变化情况,以便运行单位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事故。7.6 对无法避开采空区路径的线路,不宜

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同杆塔架设。

第8章 防止风偏事故

8.1 在线路杆塔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天气情况及风力的大小,要充分考虑到影响风偏角的因素,在风力较大或易出现恶劣气象的地区,应选择空气间隙和摇摆角较大的杆塔型,并适当增大杆塔的设计强度。8.2 对运行线路,防风偏治理的重点是耐张塔风偏治理,如“干字型”耐张塔的中相绕跳线必须采用双挂点的双串绝缘子悬挂,并使跳线保持一定张力。其他类型跳线可采取加装跳线串、跳线扁担、重锤及增加跳线张力等措施,控制耐张塔的跳线风偏。8.3 直线塔的防风偏应在设计时就予以考虑,在可能出现大风地段的杆塔,定位时要重点验算杆塔垂直档距、选取允许摇摆角大的塔型、绝缘子采取“V”型结构连接等措施。运行线路的直线塔防风偏应根据杆塔使用情况、垂直档距大小等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加装重锤、加装防风拉线、更换绝缘子串等。8.4 新建线路设计时要加强实地勘测,巡视时应注意线路走廊两侧的悬崖、山坡、树木、建筑物等,并验算最大计算风偏的安全距离;注意线路交*跨越的其他线路是否存在大风时舞动或断线的可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5 加强特殊天气的巡视检查,及时发现线路杆塔是否存在上拔或垂直档距太小的情况,掌握大风发生的区域,准确划分特殊地形及微气象区,以便能及时采取防风偏措施,预防风偏故障。8.6 加强风振区线路的巡视检查,重点检查拉线、连接金具、导地线线夹磨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掉线事故。

第9章 防止外力破坏事故

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分析 篇6

关键词:输电线路;铁塔基础;钻孔灌注桩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6-0156-01

1 输电线路铁塔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分析

1.1 成孔技术分析

在输电线路铁塔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其成孔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施工设备的选择。在对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灌注桩进行施工时,为了保障施工质量,必须合理选择施工设备,当前我国输电线路施工中主要选用的是车载式井架型钻井机,该设备由于其具有不能自走的功效,因而其作为专业的施工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灌注桩施工中,但是该类设备对于那些需要多次搬迁,且流动性较大的施工作业,其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灌注桩具有较大的孔径,其泥浆捧量较高,因而为了提升施工的整体效果,通常选用立式的泥浆泵与该施工设备配套使用。

二是钻头的选取。在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灌注桩的施工中,由于其施工地层的土壤构成方面,主要是以粒径在5cm以下的粗砂、中砂,及砾石等构成,其土层较为稀松,因而处于施工成本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选用梳齿型的钻头不仅能够有效的达到钻孔目的,还能极大的降低施工成本,提升工程总体效益。

三是对泥浆要求。由于在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灌注桩施工中,其钻孔土壤多为较为稀松的粗砂及中砂且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同时此类施工作业其需要钻取较大的孔径,因而容易发生扩径坍塌的情况,因此在泥浆的选取时,一定要选用那些具有一定护壁效果的泥浆,同时在成孔过程中,在孔内注满水,且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依靠孔内水的压力,使孔内的水压超过地下水的渗透压力,这样孔中积水可以阻止地下水涌入孔中,还能使孔中水向四周扩散,增加孔壁的坍塌能力。如果以泥浆代替清水,其效果更加显著,因为泥浆的比重较大,同样的水位差,可以产生较高的压力。当泥浆向孔壁四周扩散时,泥浆被砂过滤,附着在砂粒上,形成一层比较迷失的泥浆层,不但减少了孔中积水流失速度,而且增加了孔壁的坍塌能力。

此外,由于钻孔时,其速率较快,其出渣的数量也非常大,因此为了有效清除孔底沉渣,所选取的泥浆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黏附沉渣的功效。具体来说所选取的泥浆,其相关参数需满足以下条件:失水量小16 ml/30 min,漏斗粘度保持在25~32 s,其密度控制在1.01~1.07 kg/L范围之间[1]。同时应严把造浆质量,控制进尺,防止塌孔现象的发生。在松散和流砂中钻进, 要适当加大泥浆密度、黏稠度、胶体率。

四是挖埋护筒技术。挖埋护筒是进行钻孔操作前的重要环节,为了保障输电线路铁塔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在护筒选择方面,应尽可能选取那些长度在1.8 m左右,厚度在5.5 m左右的钢板卷制而成的护筒,同时其直径应略大于钻头直径,且具有较大的使用强度,不易出现变形等。此外,在设施护筒埋设操作中,首先以待测桩位作为中心,然后再进行基坑开挖操作,最后将护筒放置进去,再确定准确位置后,对其实施埋实固定处理。护筒埋设在黏土中要大于1 m,砂土中要大于1.5 m。受水位等其他影响时应加高加深护筒。钻进速度应根据地层情况来控制。

1.2 制笼与安装技术分析

制笼技术方面,其主要是将钢筋笼,制成整体笼的模式,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其偏离距离应满足以下几方面条件:

一是钢筋笼的长度方面,其变化范围不能超出+/-75 mm范围之外;

二是其箍筋和箍筋的距离方面,其变化幅度不能超出+/-30 mm范围之间;

三是其主筋和主筋距离方面,其变化幅度不能超出+/-20 mm范围之间。此外,对于全部的钢筋接触点,都要实施焊接处理,尤其是在对声波检测管平行的接触点实施焊接处理时,应选取其笼内直径的两个端点予以焊接,同时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在其下面安放一垫衬板;在钢筋笼的安装技术方面,首先借助吊车设备,对全部钢筋笼予以吊直处理,随即再使用吊车及导管支架将其安放到钻孔中如图1所示,并保障其安放位置的准确性,最后将钢筋笼予以固定处理,将其固定在护筒上面,由此完成钢筋笼的安装操作。

1.3 砼的灌注技术分析

在输电线路铁塔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砼的灌注技术也是其最为核心的施工技术之一。砼的灌注施工技术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清理钻孔。在进行砼灌注施工前,还必须对钻孔实施清洁处理,在清理钻孔时,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一种是正循环方式,该方式只需要借助稀泥浆,以及适量清水等就可以对钻孔底部的颗粒物予以清除,但是该清理方式对于颗粒较大的砾石的清理,其效果并不好;另一种清理方式是反循环模式,该清理方式主要借助泵吸原理实现对较大颗粒的砾石的有效清理。

二是砼的灌注技术。在对灌注桩实施砼的灌注处理前,工作人员要对相关的灌注设备予以检查,在保障设备使用安全后,方可进行灌注操作。在砼的灌注施工中,一定要保障其施工的连续性及紧凑型,避免由于故障原因而导致的灌注中断情况的发生。同时要安排相关的施工人员对灌注过程予以全程监控,浇灌用的砼导管一般分若干节,上加漏斗,导管在钢筋笼内要有一定间隙,其直径大小要能使砼灌注时能保持畅流。各节接头处要加橡胶垫防止跑气进水。灌注到最后阶段时,为保证砼灌注时有一定的冲力,要保证砼导管高出孔中水位3 m以上。砼应浇灌到高出规定的高度,以备在浇灌承台时去掉与泥浆水相混合的砼,并实时对灌注情况予以检测,以获得准确的取管深度及用时数据信息。

此外,在砼浇筑过程中,必须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坍落度要求在180~220 mm范围内,并在现场制作混凝土试块。每根桩1组试块,每组3件。试块现场掩埋,与桩同条件养护28 d后送试验室检测。施工人员监控质量应把握上述几个关键步骤,进行不定时抽检,并对每道工序详细做好施工记录。浇灌完成后,要安排施工人员及时将导管取出,并拆除相关设备,以便后续施工操作的顺利进行[3]。

2 结 语

由以上可以看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对于提升电力资源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保障电力资源的传输的安全进行,及推动电力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等,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大对输电线路铁塔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的相关研究,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天浩,徐建国,叶尹,等.输电线路特大跨越设计中的关键技术[J].电力 建设,2010,(4).

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方法分析 篇7

1 输电线路设计的方案

电网的使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天气的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在广东地区, 独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使得该地区经常出现雷电暴雨等极端天气变化, 这些天气的变化会对输电网络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些因素都是在输电线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其中雷击的情况会出现的更加明显, 当较大的雷击情况下, 电网会受到严重的破坏, 直接导致电网的损坏以及线路的断路、短路。各种无法预测到的情况将会发生。除了闪电方面的影响, 较为极端的气候同样是影响电力电网输送的主要因素。同时还会对电网的施工带来很大的干扰。在广东的一些沿海地区, 出现的高温天气会对电网的网线造成一定的影响, 台风季节对于输电线路的施工同样有不可估测的破坏。在设计中, 往往对于输电线路都会布设的范围相对较大, 管理的区域不会随着地理条件的影响而有太大的改变, 这就要求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 结合专业方面的知识来完善设计方案, 这就要求设计和施工人员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很高。同时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施工人员对于现场的情况有很清楚的了解。在施工中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选址应避开农田、村庄及环境脆弱区等。

输电线路的设计主要有一下三个步骤, 一是选择正确的输电线路走向。在设计时应将上述的因素考虑在内, 进行合理的输电线路走向的设计, 这直接与电力的正常使用及寿命有着直接的联系, 也有利于环境的保护。选择路线时应注意一下问题, 将现有交通路线考虑在内, 尽量使用现有的路径走向;线路应避开林区、农田、风景区及村庄等;禁止跨越通讯线路、电缆、河流等;避开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及污染严重危险性高的区域。二是合理设计定位桩。定位桩应与通讯线等保持20米以上的离;与公路边缘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三是塔杆排设的设计。根据现场环境选择杆型;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的布设塔杆, 不得局限于原测定的直线桩位。

2 输电线路施工方法分析

2.1 工程施工前期准备

在正式施工开始前, 工程建设方最重要的工作在于编制施工方案以保证工程得以顺利的开展。对于输电配电网, 其施工方案的确定必须通过大量的收集相关电力工程的施工资料, 找出异同点, 分析可能出现的类似问题, 并要经过多次的论证并进行可行性分析直至最终确定。避免在工程施工全面开展后再发现未预估到的问题导致设计变更、甚至返工重做的现象, 增加成本或延长工期。施工方案确定之后, 还需进行工程造价等全方面的预算, 尽可能的节省人力、物力及财力。

2.2 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控制

对于电力工程施工, 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 包括人的生命安全以及工程设备及线路的财产安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安全管理, 无论带电作业或停电作业, 所有技术、施工人员必须按规范标准作业。

2.2.1 停电作业

施工人员在电线杆上或其他通电的设备上作业时, 其工作范围及导电的材料、工具等都必须按要求远离带电体, 若条件不允许, 则需停电作业。若停电线路安全范围内还存在另一条带电线路, 则该带电线路也应当停止供电。规范规定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为1m, 施工人员与带电部分安全距离为0.7m, 实验人员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为0.35m。

工程符合停电作业要求时, 施工人员应立即汇报项目负责人, 由负责人向管理该线路的发电厂及变电站提出申请。发电厂及变电所的管理人员应先对线路进行检查, 确保安全许可的情况下才可批准停电作业申请并必须通知到申请人。双方应有书面的申请及许可材料, 必须包含停电、复电的时间并核对, 严禁私自约定时间。一旦停电开始, 则施工方除非遇到地震、雨雪或其他不可抗力威胁到人员生命安全而停工之情况, 其他情况下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定工作。

2.2.2 带电作业

带电作业时, 需制定工作计划并设监护人, 以保证人员安全。工作计划中应明确以下规定:1、作业人员应穿特制工作服装、手套及绝缘鞋, 必须使用带有绝缘手柄的工具。2、严禁同时触碰一个以上带电体, 严禁同时触碰带电体和接地体。3、安全距离外工作人员严禁与带电工作人员发生肢体接触或传递工具。4、在高低压交错架设的电线杆上作业时, 应事先测量与高压线的距离, 距离不够时需采取防护措施。5、低压线路带电作业时, 如需更换部件, 要预先设置好旁线。

3 输电线路设计与问题处理方式

在输电线路的案例设计中, 对于线路的铺设要特别的提出, 往往在施工过程中, 线路会考虑到穿越的问题, 这就会对输电线路的设计和施工造成很大的影响, 必须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考虑到网线铺设的相关因素。在对于线路经过其他电气管线时, 要求在设计中必须将输电管线和其他的线路保持有3m以上的距离, 如果在设计中采取了将电线杆的塔高降低的方式可能会使得该地区的垂直净空距离不能满足安全距离要求的5米以上, 这样就会在具体的使用中形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对于这样的案例, 我们通常采用将该区域在净空不足5米的路段设置有安全指示牌, 静止3米以上的车辆通行, 或是直接在该区域设置路障, 禁止车辆通行。

杆塔与沿线公路距离过近。从而导致无法正常进行拉线, 此时可采取调整档距的方法, 将杆塔沿线路方向移动20m左右即可。线路跨越公路及房屋的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处理:1) 输电线路在跨越公路时, 转角应) 450, 并且应采用耐张的角铁塔;2) 应确保跨越房屋的线路与房屋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4 m:3) 线路跨越架空明线时, 地线以及导线在跨越档不允许有接头。

结语

本文对广东省电力配网施工技术及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探讨, 可作为相关问题之借鉴。但技术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永远位于人的因素之后, 运用好的技术管理手段, 用先进合理的方法管理人才是最优的技术。电力企业应明确这一点, 在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上做更多工作。才能更好的保障施工质量, 提升整体工程质量, 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本文就对于广东电网今年来出现的电网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方面进行讨论, 充分考虑到电网施工设计的目的性, 从安全的角度出发, 全面的了解输电线路的整体规划, 利用最为合理的方式来进行设计安排, 最终按照规范设计要求来完成电网的施工。同时对于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施工方法,分析方案

参考文献

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措施技术分析 篇8

1 雷电对输电线路的危害

雷电作为一种种令人畏惧的自然现象, 它所造成的灾害仅此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

雷电的危害与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和环境密切有关, 其中, 我国的云南地区是雷电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 2008年, 云南地区雷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为全国之首。这与云南地区特有的自然、气象和环境条件有紧密联系。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属于低纬高原, 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5%, 输电线路所经过的地区, 多处于荒郊野外, 地形极为复杂, 海拔较高, 土壤电阻率也比较高, 很容易遭受雷击。当输电线路受到直接雷击时, 导线上会因电磁感应而产生过电压, 这个电压一般都高于线路相电压的两倍甚至以上, 使线路绝缘受到严重破坏而引起事故。雷击不但威胁到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而且雷电会沿导线迅速传到变电站, 进而造成站内设备的严重损坏。可见, 加强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尤为迫切。

2 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分析

由于输电线路遭受雷击而引发的事故, 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 所以, 迫切需要加强线路的防雷保护。以下就常见的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2.1 安装避雷线

加强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其中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架设避雷线。避雷线可以有效防止雷电直击导线, 避免线路绝缘受到过电压的严重破坏而引发事故。当雷击输电线路时, 电流可以通过避雷线经接地引线导入大地, 使线路免受损坏。此外, 避雷线还可以起到分流、耦合、屏蔽的作用。所谓的分流作用是指减小杆塔电流, 降低塔顶电位;耦合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与导线进行耦合来减小线路绝缘子电压;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作用可以使导线上的感应电压降低。一般来说, 线路电压愈高, 避雷线的防雷效果就越明显。

2.2 改造线路杆塔接地装置

输电线路分布较为广泛, 且常年运行于荒郊野外, 很容易受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接地网极易遭受不同程度的锈蚀或破坏。为了确保接地网的完好,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杆塔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进行检测, 对其接地装置进行认真检查, 以确保接地装置的完好性。2) 尤其要做好重点地段的防雷工作, 对雷击重点区域的线路进行接地电阻测量, 根据测量结果对雷击活动频发的杆塔接地装置进行重点改造。此外, 对于变电站终端及连续5基杆塔接地电阻不合格者应进行重点改造,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使接地电阻得以降低。3) 对输电线路接地下线被盗严重的地段, 应采用扁钢作引下线进行改造, 充分保证杆塔接地的可靠性。4) 为确保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合格, 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因地制宜, 对不同的地形、地质、土壤结构情况可采取垂直、环形和水平复合接地体进行改造。5) 对于土壤电阻率较高的杆塔接地网, 宜采用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土进行埋设, 或是采取延伸接地, 通过将接地网引到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进行接地, 最终达到降低接地电阻的目的。

2.3 设耦合架空地线

当降低杆塔接地电阻难度较大时, 可采用架设耦合地线的方法, 即在导线下方架设地线。其防雷机理是通过加强避雷线和导线之间的耦合, 降低线路绝缘上的过电压, 并且还可以对杆塔的雷电电流起到分流作用, 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降低雷击故障。对山区输电线路来说, 由于受雷击而引起的跳闸、停电事故较多, 采用架设耦合地线的方法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2.4 更换合成绝缘子

对于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 由于绝缘子污染严重, 从而使杆塔的绝缘水平受到限制, 为此, 可以将瓷绝缘子更换成合成绝缘子, 这样一来, 不仅可以增强其绝缘强度, 还可以大大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从很大程度上减少雷击事故。

2.5 安装线路避雷器

安装线路避雷器可以起到很好的防雷效果, 其工作原理是: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 一部分雷电流过避雷线流到其他杆塔, 另一部分通过杆塔流入大地。当雷击过电压超过一定幅值时, 避雷器动作, 对雷电流进行分流, 为其提供低阻抗回路, 使雷电流最终通过回路流入大地, 对线路电压的升高起到有效抑制作用, 从而为线路和设备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对于雷击活动强烈的地区, 采用安装线路避雷器来防雷, 可以有效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 减少雷击事故。

3 大跨距杆塔的防雷措施

对输电线路来说, 大跨距杆塔防雷是极为重要的一环。由于大跨距杆塔高度高, 着雷机会较大, 受雷击而引发的停电不易修复, 感应电压分量高, 塔身电感大等, 这就更增加了防雷的难度。通过分析跨越塔雷击过电压,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可以对其在防雷方面的不足进行有效补偿。当土壤电阻率超过每米2000欧姆时, 接地电阻的阻值应限制在20欧姆范围内。就大档距线路来讲, 不仅要最大限度降低接地电阻, 而且还要增加绝缘子, 便于更好的提高杆塔的绝缘水平。对于装设避雷线的大跨越杆塔, 避雷线的保护角不宜超过20°, 当铁塔高度超过40米时, 塔高每增加10米, 就要相应增加一片绝缘子。当铁塔的高度超过100米时, 就不是简单的增加一片绝缘子了, 而是应该根据实践经验, 通过雷电过电压计算来确定所加的绝缘子的数目。

4 结语

输电线路点多面广, 且常年运行在荒郊野外, 极易遭受雷击, 这对于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来说, 是非常不利的。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是极为艰巨、复杂的, 要做好这一工作, 需要电力系统各个部门共同努力, 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 多管齐下, 不断加强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 将雷击故障降低到最小限度, 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电力资源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人们对输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 由于雷击输电线路引起的跳闸、停电事故日益增多, 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做好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雷电对输电线路带来的危害, 并提出了具体的防雷措施, 以期对防雷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参考文献

[1]柳坤全.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探讨[J].科技与生活, 2011.

[2]杜培文.110kV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措施研究[J].硅谷, 2010.

电力施工中输电线路施工管理分析 篇9

关键词:电力施工,输电线路,施工管理

0 引言

近年来, 随着人们的用电需求不断增加, 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多。输电线路是电力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供电企业负责人要注重对输电线路的日常管理, 减少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故障, 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用电环境。同时, 相关管理人员也要认识到输电线路质量对供电企业运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对输电线路供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其进行管理。

1 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相关概述

1.1 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目的

对输电线路的施工进行管理, 目的是通过规范的施工, 为人们提供一个绿色安全的用电环境。同时, 对输电线路施工进行管理, 能够督促电力人员按照正确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对线路进行施工, 有效避免了输电线路施工不规范导致的安全隐患。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输电线路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1.2 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包括施工图纸管理、施工单位审查、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四个方面。

首先, 相关负责人要重视对施工图纸的绘制和管理。施工图纸是输电线路施工的基础和前提, 能够有效引导施工人员对输电线路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在输电线路的规划和建设初期, 业主单位要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 及时发现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并进行修改。图纸审核通过后, 进行输电线路的正常施工。其次, 对施工单位进行审查。施工单位是输电线路的规划和建设主体。其施工建设水平直接影响了输电线路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业主单位要对施工单位的能力进行严格审查, 确保其能够顺利完成输电线路的施工任务。并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组织措施、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进行检查, 确定其符合输电线路的施工标准, 然后签订合同。第三, 输电线路施工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相对比较强。相关管理人员要注重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确定施工人员的施工流程都符合相应的工艺标准。同时, 也要注重对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 为后期的线路维修和扩建等提供依据和保障。最后, 输电线路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相对较多。相关管理人员要重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安全人员要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并及时进行排除。同时, 也要重视对施工现场的主体结构和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管理。施工人员要对输电线路施工中涉及到的施工材料进行检查, 避免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 导致后期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各种安全问题的出现。

2 加强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

输电线路的施工过程相对比较复杂, 涉及到的部门也相对比较多。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同时, 也要重视与政府的相互配合。目前, 供电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经常存在偷电和破坏线路等不文明现象, 相关部门要对其进行严厉的打击, 营造一个良好的用电环境, 减少供电过程中的不文明现象。

2.2 重视施工技术管理

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包括对施工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两个方面。首先, 要对输电线路绝缘子进行正确的选择和使用, 以保证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从而减少后期的线路维护。比如, 垂串绝缘子可以选择防污型盘式瓷绝缘子或者长棒型绝缘子。而合成绝缘子的工作量和质量以及耐污性都相对比较好, 要加强对将其监测。其次, 供电企业管理人员要将管理软件应用于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中, 对输电线路的施工费用和施工进度等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管理人员要结合输电线路的具体工程情况, 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 对线路施工过程进行监管。

2.3 加强输电线路的施工安全管理

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相应的安全隐患。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输电线路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按照线路施工的安全管理标准和流程进行线路施工操作, 避免出现违规施工现象。对输电线路施工进行安全管理, 能够缩短工期, 提高施工效率。也能够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稳定, 避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 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以跨越河流放线施工安全管理为例, 严格检查各项器具、机械。结合具体要求, 对地锚埋深进行严格控制, 并避免坑内存水。确保牵引过程中的畅通度和清晰度。选择200t级的承力船, 放线之前, 对其进行就位和锚固。同时, 使导、牵引绳不能低于水面1m, 对牵引速度进行控制, 避免被异物卡住。如果遇到雷雨天气, 或风力为5级以上, 停止施工。

2.4 加强施工成本管理

施工成本管理包括对施工工期的预算、施工签证费用控制和施工合同管理。首先, 管理人员要对输电线路的施工工期进行严格控制, 避免操作不合理导致的工程延期或者线路质量不达标。其次, 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签证和单据等进行严格的审查, 并对工程定额中的活口费用进行审查。最后, 加强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 为后期的工程决算和造价管理提供依据, 从根本上降低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经济投入。

2.5 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相关管理部门要重视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应用于电力人员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并对相关电力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 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整体施工水平。同时, 也要注重培养电力人员的安全意识, 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正确的施工标准和施工流程进行操作, 避免施工不合理导致的安全隐患。

3 结语

输电线路施工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要素比较多。供电企业管理人员要重视从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对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进行管理, 以提高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为人们营造一个绿色的用电环境。

参考文献

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分析 篇10

1.1 迪尼玛高强度承力绳

此类承力绳是利用强度较高的纤维所制成的编织物, 其外部涂有防腐油剂, 主要是为了防腐、防水, 此外, 绳索的表面还有一层丙纶编织物所组成的保护层。这种承力绳具有绝缘性能好、比重小、强度高以及防紫外线的特点, 因此, 可以将它用作承力绳、牵引绳或导引绳, 同时, 它还具有伸缩率小、拉力大、重量轻、体积小等一系列的特点。

1.2 玻璃钢防护杆

玻璃钢防护杆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承力绳进行支撑, 防止其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内缩进的现象, 确保在对导线进行施工时的防护宽度达到一定的要求。在搭建线路的过程中, 一般都会在玻璃钢防护杆中插入一根直径为12.5mm的丙纶编织绳, 当玻璃钢防护杆被磨断后, 丙纶编织绳仍可以承担起保护的作用。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必须利用丙纶绳将玻璃钢防护杆连接在一起, 形成一个间距为2m的防护网, 在确定玻璃钢防护杆的数量时, 一定要以输电线路搭建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并在其两端装上UN型的挂环, 然后将有玻璃钢防护杆制成的防护网挂在直径为16mm的迪尼玛承力绳上。

1.3 强度较高的丙纶绝缘绳

丙纶绝缘绳的电气绝缘性能相对较好, 在施工之前, 一定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试验, 在确保其达到相关要求后方可使用。由于丙纶绝缘绳是对带电线路进行翻越的必要工具, 它不仅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 而且还关系到工程的施工成败, 所以, 在对输电线进行安装前, 一定要对其进行妥善的保管, 同时还要注意防潮、防水。

1.4 支撑杆

根据施工现场的设备, 利用650mm×650mm×25000mm的铝合金制成的抱杆, 然后再将其安装在直线塔的跨越侧边, 其目的就是为迪尼玛承力绳创造一个支撑点。

2 现场布置

2.1 安装支撑杆

1) 利用安装现场的650mm×650mm×25000mm的抱杆来当成支撑杆, 然后将其安装在塔身斜材与塔身主材的连接处, 并用直径为15.5mm的钢丝对其进行固定。

2) 在两边导线之间的横担挂线点处, 各用一根直径为12.5mm、长约10m的钢丝绳, 将其一段与抱杆固定在一起, 另一端利用链条葫芦将其固定在导线的横担挂线点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确保支撑杆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发生变形、弯曲;

3) 利用直径为12.5mm的钢丝绳固定在支撑杆上, 并挂上直径为650mm的滑车。在对各相导线所组成的绝缘防护网进行牵引时, 一定要用650mm的尼龙滑车来对其进行展放。

2.2 对导线悬垂串进行V型调整

为了降低防护网的搭建数量, 就可以利用直径为12.5mm、长约5m的钢丝绳将导线的绝缘子串做成V字型, 并将其间距调整为2m左右, 使其与地线的挂接点的垂直方向的投影重合。

2.3 迪尼玛承力绳

为了减少支撑杆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 可以利用直径为16m×400m的迪尼玛承力绳穿过直径为650mm的尼龙滑车。在承力绳两端可以用抗弯连接器和直径为14mm的钢丝绳连接在一起, 并利用地锚以及链条葫芦对其进行收紧, 此外, 还必须确保所有承力绳与地面的夹角均不超过30°。

3 对跨越网进行搭建的施工步骤

3.1 翻越线路

施工人员在对被跨越的供电线路进行翻越时, 一定要先穿好屏蔽服, 然后再向被跨越的110k V或220k V的供电线路的塔顶出发。在此过程中还必须携带直径为10m×100m的绝缘性较好的、符合相关规定的丙纶绝缘绳, 将绳头从上述电力线路的侧面放下来, 再将其与绝缘性较好的、符合相关规定的丙纶绝缘绳连接在一起。此时, 如果该绝缘绳已经从直径为650mm的滑车中顺利穿过, 并在得到确认后, 就可以将操作塔两端的丙纶绝缘绳收回, 使其升空。

3.2 利用张力来对其它绳索进行牵引以及防护措施的搭设

1) 利用直径为10mm的已经升空的丙纶绝缘绳对与之相同的另一根丙纶绝缘绳进行牵引,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次应用。当其接口到达滑车的出口处时, 就可以停止对其进行牵引, 当另外两根用于护网承力的直径为16m×400m的迪尼玛承力绳也穿过滑车后, 就可以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完成连接过程中可以利用它们来继续进行张力牵引;

2) 在对绝缘绳进行牵引的过程中, 如果牵引到了对面塔的支撑杆周围时, 就必须立即停止牵引操作。然后将直径为14mm的钢丝绳从直径为650mm的滑车中穿过, 再将其与直径为16m×400m的迪尼玛承力绳结合在一起, 并对该承力绳施加适量的张力, 使连接在一起的丙纶绝缘绳与迪尼玛承力绳分开。

3) 完成上述的所有工作后, 就可以对直径为16m×400m的迪尼玛承力绳进行收紧与锚固。

3.3 其它的两相的防护网的搭建

在对其余的两相防护网进行搭建的过程中, 可以利用直径为10毫米的丙纶绝缘绳从上相放通, 然后将其移至施工相, 并重复上述的防护网的搭建以及绳索的牵引等方面的施工操作, 以便于顺利完成两相防护网的建设。

4 对防护措施进行拆除的施工步骤

4.1 拆除玻璃钢防护杆网的步骤

在完成地线以及导线的架设后, 就可以对固定在直径为10mm×200mm的两根丙纶绝缘绳进行回牵, 同时还必须对反向的两根丙纶绝缘绳进行控制, 最后再从塔顶将其吊下, 同时还要对玻璃钢所制成的防护网进行拆除、回收。

4.2 丙纶绝缘绳以及迪尼玛承力绳的拆除工作

由上文可知, 此时塔上有4根绳索, 即两根直径为10mm×400mm的丙纶绝缘绳, 两根直径为16mm×400mm的迪尼玛承力绳, 在完成所有操作后, 必须对它们进行一次性拆除。

1) 利用一根直径为10mm的丙纶绝缘绳从直径为650mm的滑车中穿过, 暂时不对其进行压力施加;

2) 对塔上的四根绳索的张力进行适当的释放, 同时还必须对其进行回牵引, 当其接口离开滑车时, 即可停止;

3) 在滑车的接口处, 利用四根长度为3m的丙纶绝缘绳头套将塔上的绳索与直径为10mm的丙纶绝缘绳连接在一起, 然后再对其施加张力。

5 结论

综上所述, 此种施工方法在输电线路的搭建过程中, 比传统的跨越施工更具优越性。该架线施工方法不仅解决了电力线路搭建时的停电问题, 而且还为我国的高架桥道路的建设提供了一系列有利用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曹维安.新建输电线路不停电跨越架线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0) :72.

[2]陈敏.谈输电线路不停电跨越架线施工技术[J].广西电业, 2009 (9) :100-101.

[3]沈赟虎.浅谈新建高压输电线路不停电跨越架线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 2011 (27) :139-139.

[4]王达刚.迪尼玛不停电跨越施工技术在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 2012 (2) :670-671.

[5]黄书宇.输电线路不停电跨越电力线施工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 (8) :83-84.

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分析 篇11

关键词:输电线路;测量;GPS—RTK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5-0013-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输电线路施工是电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输电线路施工时,首先要做好测量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GPS—RTK技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测量出物体的位置,并且测量精度能达到厘米级,将GPS—RTK技术技术应用在高压输电线路测量中,能极大地提高输电线路的测量质量。

1  GPS—RTK系统的基本组成

GPS—RTK系统主要由基准站和流动站组成,其中基准站由GPS接收机、电台、调制解调器、基准站手薄、接收机天线盘、基座、电台天线、三脚架、蓄电池等组成;流动站主要有流动GPS接收机、手薄、手薄托杆、接收机天线盘、背包等组成。在进行GPS—RTK测量时,要保证测量设备能同时接收5颗GPS卫星信号,并且能同时接收GPS卫星信号和基准站差分信号。

2 GPS—RTK技术的基本原理

采用GPS—RTK技术进行定位时,需要基准站和流动站紧密的进行配合,基准站将测站的已知数据和观测值利用数据链传送到流动站,流动站接收到基准站的信息后,会在系统中,和采集的GPS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处理,然后得出精确的定位结果。整个过程十分快捷,能在几分钟甚至几秒内完成,并且定位精度能达到厘米级。GPS—RTK技术定位的关键是数据传送和数据处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GPS—RTK技术的数据传输和处理将会越来越先进,而GPS—RTK技术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3  GPS—RTK技术在高压输电线路测量中的优势

及不足

3.1  GPS-RTK技术在高压输电线路测量中的优势

GPS—RTK技术的测量效率很高,在传统的输电线路测量过程中,需要先确定平面位置,然后在进行高程测量,将GPS—RTK技术应用在高压输电线路测量中,可以利用GPS—RTK技术的三维坐标信息,不需要进行中平测量,极大的提高了输电线路的测量效率。RTK技术测量覆盖面很广,一般情况下,一个参考站能覆盖10 km,在整个线路中,只需要设置好首级控制网,就能覆盖整条线路,在测量放样过程中,只需要控制好首级点的坐标,就能随时进行中线放样,不需要担心由于一些重要点丢失,对整条线路的测量造成困难。RTK技术的测量精度很高,首级网和中线可以直接进行联系,不会积累误差的现象,能有效地提高测量精度。GPS—RTK技术在高压输电线路勘测中基本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数据处理,极大的提高了测量作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测量费用。

3.2  GPS—RTK技术在高压输电线路测量中的不足

在进行GPS—RTK测量时,测量结果可能受到卫星可见度的影响,并且外界干扰也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采用GPS—RTK技术进行高压输电线路测量时,需要提供合理的电源。由于很多高压输电线路会通过山区,而山区的测量条件比较差,采用GPS—RTK技术勘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观测时段和观测点,从而保证获得良好的观测效果。

4  GPS—RTK技术在高压输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

4.1  测绘中小比例尺地形图

一般情况下,高压输电线路的选线设计往往会使用

1?誜5 000的比例尺或1?誜10 000的地形图上进行,对于这些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如果使用航测方法进行成图,需要建立控制网,并进行航空摄影,然后在进行测量、外业调绘,最后还需要在野外进行信息采集,并在测量站中进行地形图编辑。这种成图方法的干扰因素很多,工作步骤也比较繁多,成图时间比较长,对线路的选线设计有很大的影响。如果采用GPS—RTK技术,只需要在野外采集局部点的数据及相关信息,就能在现场编辑地形图,这种方法成图速度快,操作简单,极大地降低了成图的难度。一般情况下,当高压输电线路小于100 km时,常采用GPS—RTK技术进行地形图测量。

4.2  定位测量和定线测量

当地形图测量完成后,工作人员就能在地形图中将高压输电线路的走向绘制出来,并初步确定转角塔的位置,然后勘测人员会根据塔位坐标进行定位测量和定线测量。为保证控制点能用于统一的坐标系中,在测量高压输电线路时,勘测人员会利用过去的控制点求解某一区域的转换参数。在测量前对测量区域进行点校正,基准站校正点坐标的获取方法有两种:

①直接利用已知的静态数据,将校正点坐标输入手薄中进行求解。

②将仪器设置基准站上,从手薄中读取出基准站的校正点坐标,然后将流动站设置控制点上,采集到校正点的坐标。

在测量过程中,勘测人员要将校正参数记录在手薄中,从而对其他控制点进行校正。

4.2.1  定位测量

勘测人员可以根据塔位坐标,利用GPS—RTK技术的定位功能,将塔位点的坐标输入手薄中,GPS—RTK系统就会自动将塔位的实际位置显示出来,在测量过程中,勘测人员可以利用手薄上的收敛值,对放样点的定位精度进行确定,当点位的精度达到相关要求后,就可以停止观测,将点位坐标存储起来。当测量区域没有干扰时,仪器锁定5颗GPS卫星后,RTK测量能在5 s内获得固定解,此时手薄显示的收敛值能真实的反映定位点;当测量去有一定的干扰时,RTK测量需要几十秒甚至几分钟获得固定解,此时手薄显示的收敛值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就需要勘测人员认真的采集术数据,并对观测质量进行认真的审核,从而保证定位点的可靠性。

4.2.2  定线测量

勘测人员可以使用GPS—RTK技术的定线功能,将相邻两个转角塔的坐标输入手薄中,建立基准线,系统就会显示一个单位圆和主线,同时还会得出流动站实际位置和主线之间的距离及流动站偏离主线的角度,勘测人员可以根据主线的位置移动流动站,当主线和流动站重合后,就能确定两个转角塔之间直线塔的位置。

4.3  断面图测量

利用GPS—RTK技术的定线功能,将两个转角塔的坐标输入系统中,根据手薄显示的结果,找出中线点的位置,然后根据当地的地形特征,每隔一段距离采集一个中线点,然后将采集的信息存储起来,完成野外数据信息的采集。野外数据信息采集完成后,将采集的信息输入计算机中,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编辑,就能形成断面图。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①利用手工输入法,将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中。

②采用表单输入法,将原始数据批量输入计算机中。

③导入法,利用数据连接线,将手薄和计算机连接起来,将原始数据导入计算机中。

在这三种方法中,手工输入法费时费力,容易出现错误,不能用于大的电力工程中;表单输入法和导入法能对数据进行批量处理,具有比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因此,在实际测量中,测量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数据输入方法,快速、有效地得出断面图,从而为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5  结  语

GPS—RTK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效率高、覆盖面广等优点,将其应用在高压输电线路测量中,能有效地提高测量质量,为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因此,在实际测量中,要合理使用GPS—RTK技术,促进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富波,李波,罗荣能.GPS-RTK技术在高压输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13,(15).

[2] 江六林,朱恒党.GPS-RTK在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南北桥,2010,(5).

[3] 王海涛.高压输电线路测量中RTK的运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7).

输电线路安全运行与维护技术分析 篇12

近些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 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日益加大, 同时对供电质量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电力系统逐步走向高电压、大机组的发展方向, 更是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与运行环境变得越发复杂。而此时, 如何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安全、稳定则俨然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所在。本文笔者即结合个人从年从事电力工作的实践工作经验, 从几个方面入手, 对如何做好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与维护进行粗浅地探讨, 以供参考。

1. 加强输电线路在设计上的合理性

加强输电线路在设计工作上的科学、合理性, 是确保输电线路能否安全稳定运行, 顺利开展维护工作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正因如此, 电力企业应该在输电线路设计工作上给予足够地重视, 加强对输电线路设计工作的研究, 具体如下:

第一, 对输电线路的架设路径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输电线路架设路径设计是整个输电线路设计的重要基础, 也是确保整个输电线路设计合理性的重要基础因素, 因此, 在整个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中其往往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输电线路架设路径设计往往对输电线路的后期建设成本, 建设技术的实用性、运行条件的优越性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 做好输电线路架线路径的合理化设计则尤为重要。而要想做好此点, 在输电线路路径设计工作开展之前, 则必须让专业性强、责任心重的勘探人员进行实地勘探和考察。要充分考虑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每一项活动, 并对输电线路沿线地质、建筑等信息进行全面搜集和整理。通过分析明确沿线地质情况如何, 在建或拟建的建筑项目有哪些, 设计多条线路, 进行对比分析, 以便选择出最佳的线路, 从而在输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做到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降低了施工成本。尤其是需要注意的是, 在输电线路路径施工设计过程中, 要最大限度地避开房屋、树木等需要进行清理赔偿的地段, 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建设开支。同时, 在杆塔位置的选择上还要考虑到交通等因素, 并且经过相关电力勘察设计人员的反复勘察、反复计算, 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那些交通不便利、地形过于复杂、极易发生火灾的地区, 从而为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方便日后的线路维护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 对输电线路的基本项目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在整个输电线路的施工设计过程中, 杆塔项目不仅仅是输电线路的基础性工程, 其更是输电线路施工建设投入相对较多、施工难度相对较大、施工周期相对较长的一项重要建设工程。通过相关数据调查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在整个输电线路施工环节, 在杆塔上的施工投资费用大概可达到整个项目施工投资费用的30%左右, 而运输量则可达到整个输电线路施工项目运输量的60%左右。因此, 可以清楚地看到, 杆塔施工建设质量的好坏势必会对整个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好坏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所以, 在进行输电线路设计时, 应加强基础性设计, 对需要建设的杆塔基础要在充分考虑地质情况的基础之上逐个进行设计优化。此外, 为了能够对环境进行更好的保护, 在杆塔施工建设过程中应该大范围的采用桩基础, 以此避免出现开挖等破坏自然环境的不良现象出现。

第三, 做好输电线路杆塔结构的最佳选择。正是因为杆塔项目建设在整个输电线路施工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所花费的投资费用更是占据了整个输电线路投资费用的1/3, 而不同的杆塔结构, 其在造价、施工、占地、运输等诸多方面所投入的费用也是大不相同的。所以, 为了能够进一步确保杆塔的施工质量, 实现杆塔建设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就必须在杆塔施工设计过程中, 为其选择出最适合的杆塔结构方案, 也只有如此, 才能够在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与维护的基础上,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一般来讲, 对于新建设的输电线路而言, 在杆塔结构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到该地区的实际自然环境, 还要考虑到后期运行维护上的便利。所以, 应该尽量避免选择水泥杆塔结构。特别是, 受到地形和环境的限制, 对于一些那些跨度比较大或是位于转角位置的, 要使用角塔钢, 从而进一步降低输电线路的施工难度, 提高施工质量。

2. 对输电线路外部防范措施进行强化

结合输电线路施工建设的实际特点,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正是因为整个输电线路的覆盖面积十分广泛、输电线路较长且常年处于露天环境之下, 因此在日常运行中极易受到外力因素的破坏, 并且给电力工作人员的管理带来巨大的难度。因此, 对输电线路外部防范措施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则尤为重要。

本文笔者所指的外力破坏, 其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违章施工作业、树障、交叉跨越在建的公路铁路, 焚烧农作物在输电线路下, 山林失火以及漂浮物等。尤其是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近些年来, 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发生了越来越多的违法、乱建问题, 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输电线路与居民的房屋相距过近, 甚至会在出现大风、下雷雨、下大雪等诸多恶劣天气条件的情况下, 给输电线路周边的建筑物、电器设备、人身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给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巨大的威胁。此外, 许多输电线路都是沿着山区进行架设的, 而目前部分山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 对山林实施个人承包机制, 也就使得部分承包人为了个人利益, 尽一切可能栽种林木以至于输电线路和林木之间的距离根本无法保证达到《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规定的安全距离, 在一定条件下, 输电线路就会对林木放电, 对整个电网造成危害。而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降低因外力破坏而造成的输电线路安全故障, 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就必须进一步强化输电线路的外部防范工作, 进行标准化线路作业, 标准化线路管理。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就必须对巡检人员自身的职责做到进一步地落实。在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上必须要为其构建一个覆盖面极其广泛且可行性的巡检制度, 并且明确每一名巡检人员自身的职责, 从而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此外, 输电线路在施工、维护过程中, 常常会遭到当地群众的无理阻挠, 不少人还借机以种种借口, 漫天要价, 因此电力企业以及相关的巡检工作人员, 必须要与当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 取得他们的支持, 做好相互之间的配合工作, 从而更好地促进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3. 加强电网运行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

可以说对输电线路运行管理的各项政策进行积极地落实也是确保输电线得以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关键之一。也正因如此, 要想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就必须要确保输电线路运行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也只有如此, 电力企业才能够在后期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上, 为输电线路运维配置最优化的人力、财力投入。同时, 也促进电力企业所有资源的循循利用, 达到最佳的状态。尤其是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输电线路其在管理上所需要的措施也不尽相同, 因此, 要想做好输电线路的维护运行管理, 在输电线路的巡检上, 就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出侧重点, 并且突出侧重点, 从而进一步确保输电线路各项工序得以有序地开展, 实现电力资源的最优化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笔者从几个方面入手, 就如何做好输电线路安全运行与维护技术进行了粗浅探讨, 也希望通过本文笔者的粗浅阐述, 能够让广大同行更加清楚地认识到, 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是一件长期且艰巨的重要任务。因此, 要想进一步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就必须从输电线路自身入手, 加强其输电线路设计上的合理性, 对其外部防范措施进行强化, 做好运行管理等工作, 从而在输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有效降低故障问题的出现, 促进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电力需求的日益增多, 如何提升供电体系的日常送电水平俨然已经成为当前电力企业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尤其是输电线路普遍具有较为复杂的运行路径且很难规避故障, 因此, 在运行路径中故障频发, 不仅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也给电力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所以, 针对输电线路, 应该进一步强化其日常维护工作, 做好输电线路的检验与检查, 从而不断地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笔者即结合个人从事电力工作的实践经验, 就输电线路安全运行与维护技术展开粗浅的探讨, 以供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设计,安全运行,维护技术

参考文献

[1]魏忠义, 习韬.浅析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与防治措施[J].机电信息, 2013 (30) :11-12.

[2]万宏伟.浅谈保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措施[J].农村电工, 2012 (2) :56-57.

[3]王菲, 曹飞翔.如何加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相关探讨[J].科技与企业, 2013 (5) :75-76.

[4]何海勇.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方法的研究与管理[J].科技风, 2013 (12) :110-111.

上一篇:移动管理平台下一篇:学校用电安全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