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监测

2024-07-24

输电线路监测(共11篇)

输电线路监测 篇1

摘要:为了使输电线路生产管理和运行维护有一个统一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设计了微风振动、风偏、杆塔倾斜、气象等参数的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的统一接收、显示、在线分析和决策,进一步提高了电力生产的可靠性。

关键词:输电线路,风偏,微风振动,气象参数

0 引言

由于我国工农业生产对电力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电力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矛盾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提高输电线路的可靠性是一种经济和快捷的方式。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对输电线路进行实时的、动态的监控,是输电线路稳定、安全运行的保证,能够提高输电线路的可靠性[1]。

输电线路振动、风偏、杆塔倾斜及气象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微风振动、风偏、杆塔倾斜和气象4个子系统以及后台专家分析软件系统,通过监测线路导线振动幅度、振动频率、导线和绝缘子风偏角、杆塔倾斜角及现场气象参数等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实现监测数据的统一接收、显示、在线分析和决策,为输电线路生产管理和运行维护提供统一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为全面、准确地分析与评估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状态提供实时有效的数据依据和科学保证。

1 系统的设计要求

输电线路振动、风偏、杆塔倾斜及气象在线监测系统设计本着合理、实用、可行、可靠的原则,为了使系统扩容方便、标准开放、功能全面,采用当今先进、成熟的技术设备,力求软硬件系统具备最高的性能价格比。系统的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1)设计目标:系统应在任何时候能对输电线路振动、风偏、杆塔倾斜及气象等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监测,以便及时了解线路的运行情况;

(2)通讯方式:系统应能兼容3G EVDO/WCDMA通讯网络,只要有3G EVDO/WCDMA信号的地方均可使用,不用自建和维护通讯网络,通讯距离不受限制;

(3)供电方式:采用太阳能及蓄电池电源供电;

(4)数据采集:系统可以采集现场的各种数据,通过无线公网传输到监控中心,并作出分析判断;

(5)系统安装:系统应能不停电即可安装,安装地点灵活方便,装置拆卸方便,在该测点不需要监控时可自行安装到其他监控点;

(6)抗高、低温:系统自身能在低温条件下工作;

(7)电磁兼容:系统安装在线路塔基上,可以抗电磁干扰,电磁兼容强;

(8)防雷设计:室外设备要具有防雷设计;

(9)防水防腐:室外设备要具有防水防腐蚀设计。

2 在线监测系统的总体方案

整个系统由主站、子站、各种监测仪以及电源系统组成。

在输电线路导线上安装振动监测仪测量导线振动幅度、振动频率,在绝缘子串和耐张塔跳线中间位置安装风偏监测仪测量绝缘子及导线风偏角,在杆塔上安装杆塔倾斜监测仪和气象观测装置测量杆塔倾斜角及现场气象参数,然后将这些测量的线路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由监测仪通过通信电缆或433 M/Zigbee无线通信方式传送到安装在杆塔上的子站,再由子站通过GPRS或者3G方式将数据传送到主站系统。

主站系统遵循先进、实用、经济、高效的原则,基于开放性结构,充分满足系统的维护、扩容和升级等方面的要求,支持第三方标准模型插件。在数据接收、数据处理、数据转发环节满足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要求,保证信息、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系统平台充分考虑系统安全的要求,遵循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要求,并提供详细的操作、运行日志,以便于发现应用系统的安全隐患。

子站是安装于塔上的一种采集单元,由主控制单元、通信单元、电源控制单元、机箱构成。子站主控制单元主要由数个功能模块构成,每个模块采用标准化设计,根据监测需求可以灵活配置及扩展。子站单元的结构如图1所示。

子站通信单元主要由子站与监测仪、子站与主站通信两部分组成,其中子站与监测仪通信采用通信电缆或433 M/Zigbee无线通信方式[2];子站与主站通信采用公网(GSM/GPRS/CDMA/3G)或者电力专网(OPGW复合光缆配合WIFI/MESH技术)。

子站电源控制单元采用太阳能+蓄电池方式,具有以下功能:对电源电压监测功能;低电压保护功能;过电流保护功能;自动休眠的功能;具有智能电源管理功能。

根据系统设计要求,系统结构如图2。

3 无线通信网络解决方案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子站与主站之间的通信主要采用目前先进的3G无线公网。在3G未覆盖区域,可以用GSM/GPRS或者电力专网传输数据。

3G无线公网数据传输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包括TD-SCDMA、W-CDMA、CD-MA2000[3]。目前在南方一般采用中国电信的CD-MA2000(3G-EVDO)网络,在北方一般采用中国联通的WCDMA网络。该技术是一项全新的网络技术,可以为在线监测系统同步实现数据的远程采集、传输、储存和处理功能,具有传输距离远、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无需铺设电缆、投资成本低等优势。数据传输原理如图3所示。在移动3G信号覆盖区域内,充分利用3G公共网络通信平台,实现中心对多点的数据传输;在无移动信号覆盖区域外,可以借助无线数传电台,通过无线与无线的接力,实现数据传输。

4 系统设计中采用的关键技术

(1)低功耗及新能源应用技术

由于监测设备安装在野外杆塔或者导线上,并需要对线路状态进行长年24小时不间断监测,所以设备供电是一个难题。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使用高能锂电池,但实际上由于锂电池既不耐高温也不耐低温,故锂电池在野外恶劣条件下的使用时间不长,不能满足输电线路设备长期无故障工作要求。

二是以太阳能电池对蓄电池进行浮充的供电方式,采用微处理器对电池特性进行检测,按照蓄电池充放电特性曲线进行充电控制。杆塔倾斜监测仪、气象观测装置和子站系统采用这种方式供电。

由于安装在输电线路野外现场的监测装置没有可供使用的交流电源,为此必须借助能量收集技术,开发独立的供电装置。目前在高压输电线路监控项目主要利用太阳能电源装置,以此解决监测装置的供电问题。

太阳能电源由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及充放电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的功能是将太阳能电池板供给的电压转换成稳定直流电压,给监测装置供电,并给蓄电池充电,完成电能的存储。在夜晚无法供给太阳能或阴天等气候情况太阳能供给不足时由蓄电池继续给监测装置供电。

三是高压线路的导线取能方式,这种高压导线感应取电的方式,给安装在线路导线上的在线监测仪供电,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振动监测仪和风偏监测仪采用这种方式供电。

(2)无线通信及抗干扰技术

监测设备处于野外强电场环境中,工作条件恶劣,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对通信链路信道的可靠性要求更高。

采用具有状态监测及自动重连功能的底层通信模块,实时监测线路状态。一旦发现线路异常中断,立即从信道路由表中查找新的链路进行自动重连,提高了远程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系统应用底层通讯模块开发远程数据通信软件,完成数据自动通信功能。

在高电压、大电流的强电场环境中,以微电子线路为主体的微处理器、计算机及网络等监测装置常受到强电磁辐射、雷电冲击、高频噪声和谐波干扰等,引起系统可靠性降低,产生误动作,甚至“死机”。为解决抗干扰问题,系统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采用了相应措施。

在硬件方面,除少数传感器外,数据采集单元都置于完全屏蔽的屏蔽盒中。传感器的输入接口,采取防渗、防串扰等措施,确保接口的可靠性;采用屏蔽盒内多层隔离的方法,防止大信号串入烧坏核心电路;采用冗余设计,确保单个传感器失效时,仍能正常工作。

在软件方面,微处理器软件除设置有常用的看门狗、防飞指令外,还设置有大量的错误陷阱及标志,一旦程序出现问题,系统都能采取复位、自动纠错等方式自行维护,保证软件正常运行。另外,对于一些重要数据和标志,设备还采用多重备份的方式进行保护。

(3)传感器探测技术

传感器是系统的首要部件,是能感受(或响应)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应准确、快速地响应被测量的各种各样的变动,主要通过其两个基本特性——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来反映被测量的这种变动性。

系统有微风振动传感器、倾角传感器、杆塔倾斜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主要采集振动幅度、振动频率、绝缘子及导线风偏角、杆塔倾斜角、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和雨量等数据。

(4)信号处理及诊断技术

对传感器采集信号进行处理分析的目的是抑制干扰和提取信号特征,其方法可分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等。

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传感器的精密化和多维化、诊断理论与诊断模型的多元化、诊断技术的智能化。其中,智能诊断方法有模糊逻辑、神经网络、进化计算和专家系统等;以特征量性质的诊断方法有阀值诊断、时域波形诊断、频域特征诊断和指纹诊断等。

(5)监控中心服务器软件管理技术

控制中心的设计相对于监测站的设计开发来讲较为简单,硬件设计少,除了普通微机(或工作站、工控机)外,还需要网络接入设备。控制中心的设计开发主要集中在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上,一般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当前用于此类软件开始、调试的工具较多,且功能强大,给控制中心软件的设计带来便利。

5 结论

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完成后,在实验室进行了联合调试,基本上达到了系统的设计要求。在线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除了本系统涉及到的振动、风偏、杆塔倾斜及气象外,还有视频、覆冰、污秽等等。要做到输电线路在线数据全面监控,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岳保梁,田中兴.送电线路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郑亚茹,黄曙,王焱.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高压输电线监测系统研究[J].广东电力,2010,23(12):78-82.

[3]邓永红.3G技术综述[J].有线电视技术,2004(19):5-11.

输电线路监测 篇2

【关键词】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全覆盖;高压输电线路

引言

随着输电线路规模不断扩大,通道环境复杂化、动态化等,均给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带来严重困难,单纯的人工维护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网安全运行要求。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因其传输的图像具有即时、高清晰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线路的监测、运行和维护。然而,受限于应用成本、安装、维护人力等因素,目前仅能在特殊区段上装设,未能充分发挥该系统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视频在线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结合输电线路杆塔特征、周边环境的特点,对“视频在线监测系统”的深化应用进行研究探索。

1、“视频在线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1.1系统组成。系统由远程采集监控终端、监控服务器和监控客户端三部分组成。远程采集监控终端是一台高性能嵌入式智能设备,它部署在图像监控的现场,将实时采集到的现场视频、图片等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利用GPRS/CDMA1X/3G无线传输模块将图片、数据以IP包的方式发送到监控服务器。监控服务器和监控客户端分别是装有远程图像数据监控服务端软件和客户端软件的PC机,它们都连接在因特网上,由于远程数据图像采集器没有固定的IP地址,所以客户端主动去浏览监控图像和设置监控参数都是通过服务器来中转的。

1.2系统工作过程。远程图像采集监控终端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自动工作模式,它根据预先设定工作模式在有报警情况时进行现场图像拍摄,然后自动将拍摄的图片上传到图像监控服务器上,客户端可以连接上服务器下载监控图片;另一种工作模式是被动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下,远程图像采集监控终端一直等待客户端发送拍摄图片的命令或者其它控制命令,只有接收到控制命令,它才会进行相应的动作,这种模式可用于客户即时获取现场图像和实时设置工作状态。

2、“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在输电线路上的应用探索

2.1输电线路特征。高压输电线路杆塔越来越高、密集、复杂,且大多分布在野外,线路覆盖面广,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恶劣。由于距离远、分散性大、气候恶劣等因素,线路维护工作量大、危险性高,传统的人工巡视的巡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安全生产对输电线路的需求,难以对输电线路进行有效地管控。

2.2输电线路管控目标。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施,及时有效地反应或者防止电力线路及杆塔异常的发生十分重要。对输电线路的管控以便及时有效的排查到输电线路及杆塔的安全隐患,減少甚至消除诸如输电线路断线、杆塔倾斜等严重电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最终目标。

2.3应用现状。“视频在线监测系统”目前已在110~500kV线路上广泛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架空线路视频在线监控系统具有检测、分析、处理、控制等功能。据不完全统计,在电网线路使用视频在线监控系统后,架空线路外力破坏事故减少20%,线路运行管理员的巡视次数减少10%,电网停电次数减少5%,突发事故的预防工作有一定的效果,运行管理人员能掌握大部分线路危险点的运行情况,电网事故处理的能力有所增强,电站的供电质量有很大的改善。然而,该系统多是应用在基于日常巡视确定的输电线路特殊区段上,没有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不能主动、及时地排查出输电线路及杆塔的安全隐患。

2.4应用探索。综上可知,目前“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在输电线路上的应用缺乏主动性,不能实现输电线路的管控目标。为此,对“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在输电线路上应用的进一步探索将成为今后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以下是对“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在输电线路上能起到的作用进行挖掘分析:

1.主动性

输电线路的分布情况大致分为两种:1)平原段线路;2)山区段线路。由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电力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平原段线房等矛盾日益激化,原先电力通道环境剧变,荒地起大厦、水沟变公园、农村自建房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在维护力量投入上,平原段线路所占比例远大于山区段线路。由此可见,平原线路若能得到有效地维护,不仅能大大节约财力、人力,更能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鉴于此,“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在输电线路上的应用,若能兼顾经济性与安全性地将平原段线路进行全范围覆盖,充分发挥系统主动性作用,即可主动、及时地排查出输电线路及杆塔的安全隐患,在大大节约人力、财力的同时,提高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2.全覆盖

为了实现平原段线路兼顾经济性与安全性的全范围覆盖,充分发挥系统主动性作用,合理地确定“视频在线监测系统”综合布点的最优方案是关键。出于对经济性的考虑,在每个平原段线路杆塔上安装“视频在线监测系统”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在输电线路的应用上应充分考虑“视频在线监测系统”的特性、输电线路管控目标、输电杆塔结构参数以及输电线路周边环境等因素,探索最优化的“视频在线监测系统”综合布点方案,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满足现代安全生产对输电线路的需求。“视频在线监测系统”综合布点方案属于多目标决策问题,以下对该方案的构建进行简要总结。1)全覆盖。全覆盖的概念是“视频在线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能有效地全面覆盖输电线路保护区。如何将全覆盖这一定性的概念等效转换为一个定量的值是难点,目前用于评估覆盖程度的指标有“覆盖度”、“覆盖率”等,但用于评估高压输电线路保护区全覆盖的指标,尚未有相关研究提出。因此,合理地确定全覆盖评估指标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2)经济性。虽然在每个平原段线路杆塔上安装“视频在线监测系统”这一方案可以满足其他方面的目标,但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综合布点方案应考虑到经济性,实现系统经济性最优的布点目标。

3、总结与展望

要使“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在输电线路上的应用充分发挥系统主动性作用,主动、及时地排查出输电线路及杆塔的安全隐患,在大大节约人力、财力的同时,提高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确定最优综合合理布点方案是关键。因此,今后将不断构建完善最优方案模型,并应用于现场实际。

参考文献

[1]杨桂元,郑亚豪.多目标决策问题及其求解方法的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42(2):109-115.

高压输电线路的在线监测技术 篇3

输电线路是电能传输的基本通道, 它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设备安全和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配电线路呈网络状结构, 传输距离比较长, 电力线路常常发生短路故障、接地故障、雷击、过流等情况, 往往会因为线路分布地形复杂、路途遥远, 常用的电力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难以准确地指示出故障点, 从而造成故障查找困难、停电时间比较长等不利局面。

智能化输配电线路的在线监测系统, 利用高压监测技术、GSM短信技术对线路进行实时监测。当输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 该系统能够及时报警, 并能根据故障监测端设备编号准确显示故障位置, 从而自动发送短信, 把相关信息及时发送到运行维护人员的手机上, 极大地节省了故障查找时间和成本。

通过输配 电线路的 在线监测 系统, 可以及时发现故障隐患, 及时排除, 从而达到安全供电的目的 ;还可以了解线路电能输送裕度、线路损耗, 为整个电力系统的管理和电力调配提供科学全面的参考数据, 对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在线监测系统的具体应用

2.1 输电线路视频监测

输电线路视频在线监测能够对绝缘子串、导线 (导线金具、导线弧垂) 、地线 (地线金具、地线羊角) 、杆塔 (塔身、塔基及对面杆塔) 等进行全方位无盲点监视, 并且可以监测到输电绝缘子闪络弧光情况, 以高灵敏度的红外报警启动即时拍摄监控现场视频录像, 以及即时抓拍监测现场图片等, 将现场情况以高清晰图文信息数据的形式, 连同其他现场辅助信息数据, 通过3G无线网络即时传送至监控中心监测平台, 实现线路实景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人机互动的一体化功能。

输电线路视频在线监测系统, 是由GPRS/CDMA 1X无线网络、Internet互联网技术、视频采集传输系统、工业摄像机、中心接收基站和信息处理软件等共同组成。可应用于各种自然和地理环境, 通过固定终端按照设定的工作方式自动拍摄、发送现场视频或图片, 还可以远程操控固定终端摄像机查看细节, 使运行维护人员在监控中心就可以获取包括对输电导线、输电绝缘子、输电铁塔、输电走廊间隔环境、线路设备运行状态以及人员施工等现场的实时视频图像, 可以替代人力巡线, 改变输电线路的巡视方式, 使输电线路的巡视更加方便快捷, 解决了恶劣天气条件下无法开展电力线路巡视的困难。

2.2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监测

输电线路 故障定位 监测, 可在线准确监测线路各类故障发生的位置, 包括接地、短路、断路等故障。利用在各相线路上安装的电流互感器采集信息, 利用高速采集前置电路来收集线路的故障信息和工频信息。在高速数据采集电路捕捉到暂态数据信息后, 通过系统软件进一步分析处理, 实现高精度故障定位, 并及时发送故障信息和输出报警等。

2.3 输电线路雷击定位监测

目前, 输电线路 雷击定位 在线监测系统, 主要使用综合雷击故障定位、行波故障定位和逐个杆塔安装的故障定位等三种方式。该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监测信息特征辨识雷击故障与非雷击故障, 能辨识绕击故障与反击故障 ;该系统具有数据采集、测量和通信功能, 采集的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到后端综合分析软件系统中进行及时处理 ;该系统还能够记录线路上通过的雷击电流、定位雷击点和统计雷击次数, 能迅速准确地判定故障点, 及时发现绝缘隐患, 帮助排除输电线路故障。

2.4 微风振动监测

微风振动监测通常采用弯曲振幅法和加速度测量法。

弯曲振幅法是通过测量线路上两个固定点之间的相对振幅来实现监测的, 取导线或地线上距线夹 (悬垂线夹、防振锤线夹、间隔棒线夹、阻尼线夹等) 出口89mm处为一个参照点, 测量导线或地线相对于线夹的弯曲振幅, 以此值大小来计算导线或地线在线夹出口处的动弯应变量, 作为确定导线或地线微风振动的标准方法。

加速度测量法是利用传感器内质量体的惯性运动与运动加速度特征之间的不一致性原理实现测量的, 是一种运动惯性测量。依据速度与加速度的物理模型, 通过测量加速度来测量物体的运动状态, 并对加速度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速度与加速度、位移的微分与积分关系, 来测量线路运动参照体的运动速度, 进而运算求得位移的改变, 间接地获得导线微风振动的振幅。

2.5 输电线路气象监测装置

输电线路微气象在线监测, 是专门为电力企业和重要用户提供的特别技术服务, 是区域小气候观测、流动气象观测、季节性生态监测等多要素的自动气象站。气象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对线路所处的环境温度、空气湿度、风速风向、降雨量、大气压力、光辐射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利用线路微气象区的气象数据, 能够在紧急状况下根据当时的气象条件制定合理的防范或处理措施。

微气象监测系统的技术结构主要由信息监测单元、通讯单元和信息处理单元三部分组成, 其中信息监测单元安装在线路的铁塔上 ;通讯单元安装在信息处理中心, 负责接收处理各监测点的数据以及下发命令 ;分析查询系统 (信息处理单元) 安装于监测中心计算机中, 负责存储、分析、查询各种数据信息。该系统可以使运维人员及时了解线路所在区的气象数据, 通过长时间对线路气象条件数据的观测和分析, 可以为后期线路运行维护和其它新线路设计投运提供数据参考。

2.6 输电线路导线弧垂度监测

输电线路 导线弧垂 度在线检 测, 主要使用的是接触类导线弧垂度智能监测和非接触类导线弧垂度智能监测方法。

接触类导线弧垂度智能监测, 是利用安装在导线上的导线弧垂度采集单元, 通过测量线路与地面的倾角和测量导线的温度, 或者利用雷达或激光测距等方法实现对导线弧垂度的测量。

非接触类 导线弧垂 度智能监 测, 是利用安装在杆塔或地面上的导线弧垂采集单元, 通过张力测量法、图像法等方法对导线弧垂度进行测量。

输电线路导线 (金具) 温度在线监测及动态增容系统, 能够测量输电线路导线的温度、固定导线金具的温度、环境温湿度以及风速风向。该系统利用采集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线路实际的动态容量和导线弧垂。运行维护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 及时对输电线路的热稳定负载进行调整, 最大限度地发挥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

总之, 上述各种方法能够测量出输电导线对地距离及变化, 利用导线倾角、导线温度、线路张力、现场图像等信息, 通过信息监测采集处理平台进行分析, 获得线路的弧垂度信息。

2.7 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

输电线路 覆冰在线 监测, 是指通过全天候地采集输电线路运行状态下的绝缘子串拉力、绝缘子串风偏角、绝缘子串倾斜角、风速、风向、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等特征参数, 数据处理中心根据所监测的数据, 结合导线覆冰数学模型、模糊逻辑诊断等方法计算近似覆冰厚度和预测覆冰发展趋势, 方便用户对输电线路覆冰程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实现对线路冰害情况的提前预测, 及时向运行管理人员发送报警信息, 以利于提前做好应对紧急情况的措施和准备, 有效减少线路冰闪、舞动、断线、倒塔等事故的发生。

3 总结

输电线路故障的发生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 需迅速查明故障, 并及时排除或尽快找到故障点加以处理, 因为故障排除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送电保障和系统的安全运行。排除时间越长, 停电所造成的损失越大, 对整个系统稳定运行的冲击也越大。

输电线路合同 篇4

法定代表人: 电话:

乙方: (以下简称乙方)

法定代表人:电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国务院《建设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及建设部印发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结合本工程的具体特点,甲乙双方经充分协商,达成如下合同条款,共同信守。

一、乙方为甲方架设一条单回路三把锁电站至朝阳电站35KV的输电线路,施工地点位于竹溪县丰溪镇,线路全长初测为 公里左右,具体计价长度以完工后实际测得数据为准。

二、甲乙双方商定:在线路选用材料设备和施工作业时,将严格执行国家建设部《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的规定,对于本合同中未标明相关参数的,均以《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相关条文的参数为准。

三、本工程按总价全包的方式,以每公里 元(小写 元)的含税价格承包给乙方,除本合同第五条约定的由甲方自行购买的设备材料外,甲方不再承担其他任何费用。乙方必须严格按设计规范施工作业,如因施工不当等各种原因造成费用增加由乙方自负。

四、双方约定:开工后 天内甲方不予付款,乙方自行解决相关材料、施工设备及工人工资、生活费等。工程进行到第天时,甲方向乙方支付承包费中的 元(小写: 元),余款在工程完工并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一次性支付。验收合格后,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乙方承包费,但因工程质量不过关而返工产生的费用,全部由乙方自己负责,乙方不得要求甲方追加费用。

五、甲乙双方约定:甲方自行购买架空线路所需的导线、拉线、绝缘子、金具、门塔架等材料。其他施工用具、水泥、砂等由乙方自备。

六、乙方对本输电线路的施工安全负完全责任。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乙方应指派专人负责安全工作,监督指导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程、制度以及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甲方不再派出安全监督人员,但有权随时对施工安全进行监督,对于乙方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或者违章作业行为,甲方有权制止或者要求乙方消除隐患,必要时有权要求停止施工,因此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负责。对于乙方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人身伤亡事故、交通及机械、设备事故等,均由乙方单方面完全承担责任,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和费用。

七、乙方对本输电线路的工程质量负完全责任。乙方应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线路通电后的安全。因质量不过关而造成用电工程中的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等,应由乙方负责。双方约定:线路交工后一年内为质量保修期。

八、除安全施工外,乙方还应文明施工,避免与施工作业地域及周边其他人员发生纠纷,因乙方自己的原因引发纠纷而造成耽误工期、损失财产、人身伤害等,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和费用。

九、双方约定: 年 月 日开工,年月 日前完工。乙方应按照约定的日期完成工程,因特殊原因需要延后的,甲乙双方可协商完工日期,若延后较短时间,可不签订新协议;若延后时间较长,双方应签订备忘协议。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完工的,乙方承担违约责任,因此给甲方带来经济损失的,乙方应给予赔偿。施工期间,乙方不得找借口终止施工,若中途无故停止施工,甲方有权更换施工队伍并有权拒绝结算承包费;已支付的承包费,甲方有权索回,乙方拒绝归还的,甲方有权通过诉讼渠道解决。

十、线路完工后交付前,乙方应做好工程的保护工作,保护期间发生的各种器材丢失、损害由乙方负责。

十一、违约责任。双方约定违约金数额为元(小写:元)。违反本合同条款未造成现实损失的,违约方向对方支付违约金;违约行为造成现实损失的,违约方除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外,还应赔偿相应的损失。

十二、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十三、合同正本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持两份。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

委托代理人(签字):委托代理人(签字):

输电线路监测 篇5

关键词:在线监测;输电线路;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6-0098-02

输电线路网络的覆盖范围非常广,所处地段往往地形复杂,环境恶劣,日常巡线工作面临着很大的难度,维护检修的工作量也非常大。从2008年我们国家所出现的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来看,进一步强化输电网络的安全平稳运行显得非常关键。为了确保输电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有效解决书店线路太长而导致人力资源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必须借助现代化先进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及其相应的监测设备,尽快建立监控中心,从而转变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模式,为更加科学、准确、客观地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评价机器设备性能等各个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 我国在线监测技术现状

2000年中国就已经开始对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特别是在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推广以后,加快了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速度,并且有效解决了远距离数据传输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西安金源电气有限公司等对在线监测技术尤其是绝缘子泄漏电流方面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工作,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则对雷电定位系统重点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工作。到2003年我国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进入了一个高潮阶段。该技术的前期产品主要存在运作稳定性方面的问题。比如,不能为用户提供有关生产方面的信息等问题,极大地阻碍了泄漏电流在线监测技术普及与推广应用。2005年,西安金源电气等一些公司相继研究开发了输电线路覆冰、线路预防偷盗、导线舞动以及测温等各项线监测技术,并逐步在电力系统得到较好的推广应用,其效果非常明显。除此之外,在我国多家企业以及研发机构的积极努力下,充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通讯、电磁兼容、电源以及机械电气等相关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地研究开发了微气象环境、杆塔振动以及视频在线监测等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装置,建成了相应的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氧化锌避雷器、防盗报警监测、可视监控、驱鸟装置、导线温度以及动态增容等在线监测系统,成为我们国家目前比较成熟的在线监测技术,另外,站在我国目前在线监测研究成果角度,在线检测系统中的雷击定位以及导线微风振动等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2 在线检测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基本工作原理

2.1 线监测系统的结构组成

在线监测系统使用的是一种二级网络结构,通常由各种线上监测装置、监测基站以及监测中心等部分构成,线上监测装置则由导线温度以及导线覆冰监测仪等组成,气象环境以及线路监测基站通常在杆塔上进行安装,监测中心则设置在本部机房。

2.2 在线监测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对大部分的输电线路中的技术参数进行监测的时候,所监测的技术参数有设备运行以及环境运行参数,具体分为微风振动、舞动、杆塔倾斜、导线弧垂以及视频等。运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充分利用输电线路的数据信息平台,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管理,从而完成对有关数据信息的趋势进行分析、查阅以及信息预警等工作。

3 我国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3.1 覆冰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这种技术是针对导线的覆冰状况实施实时监测,从而保证在天气状况比较恶劣的条件下能够实现对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绝缘子等覆冰状况实施实时在线监测。充分利用科学先进的监测分析方法以及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分析监测数据信息,将有可能出现冰雪灾害的线路提前进行预测,并及时向有关输电线路维护工作人员进行报警,从而有效预防断线、倒塔、冰闪以及舞动等各种灾害事故造成的伤害。覆冰在线监测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监测导线倾斜角以及弧垂等有关数据信息,根据线路参数以及输电线路情况等进行研究分析,然后计算覆冰的重量以及厚度等相关技术参数,从而判定覆冰的危险级别,及时发出准确的除冰信息预警。除此之外,充分结合线路拉力的状况观测覆冰的具体情况,将拉力传感器安装在绝缘子串上,并对导线在覆冰以后的受力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对当地环境的温、湿度以及风向等数据及时进行采集,将收集到相关数据信息集市汇总并传递到监控中心,经过处理与分析,尽快预报输电线路冰情状况,从而发出除冰警报。

3.2 杆塔倾斜监测技术的运用

矗立在矿山采空地区上面的输电线路的杆塔因为受到自身重力、外部自然力等各种干扰因素产生的影响,容易造成岩体错位、地面裂隙、滑坡等一些地质自然灾害,导致矿山采空区的杆塔出现倾斜、甚至导致地基产生变形等,严重影响到输电线路的安全。而利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对杆塔倾斜装置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在等级为220 kV电压的输电线路中,杆塔倾斜监测技术已经获得了非常广泛的运用,从而使得杆塔变形以及倾斜等状况能够及时被发现,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3.3 导线微风振动监测技术的运用

导线微风振动往往会造成高压输电线路出现疲劳而断股,尽管其看似对输电线路不会产生太大的破坏力,然而其破坏往往比较隐蔽,长时间的不断积累,对高压输电线路造成的破坏性会变得更加严重。微风监测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导线监测振动仪可以对导线以及线夹触点以外的适当距离的导线实施监测,特别是其对线夹弯曲的频率、振动幅度以及输电线路周边的风速、风向以及温度、湿度等各项的气象参数,根据导线自身的力学特点,对微风振动的具体状况、疲劳寿命等加以分析、研究以及判断。导线微风振动监测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预防微风振动造成的危害,还可以为输电线路的防震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3.4 导线风偏舞动在线监测技术的运用

导线风偏舞动在线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气象采集与风偏采集单元、子站以及数据信息处理等系统构成,通常在杆塔之上安装气象采集单元以及子站,而在导线上安装风偏采集单元。通过对气象风偏角、参数以及倾斜角等有关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利用无线网络传输到数据处理系统及时进行处理。运用导线风偏舞动在线监测技术,便于运行部门在特殊状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此外,也为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设计预防水平、气候环境条件等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依据。

3.5 视频在线监测技术的运用

视频在线监测系统一般安装在人口比较密集区、林区以及那些交通事故发生比较频繁的地段,实时监测周边的状况,及时找出对输电线路构成威胁的行为,并能够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视频在线监测技术必须借助视频压缩以及数据传输等相关技术,从而对输电线路本体状况以及周边环境参数及时进行监测。然而在视频监测的实践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数据传输量比较小、现场视频难以自行控制、信号不稳定等各种状况,伴随CDMA以及3G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充分利用无线传输使得输电线路的远程实时监控可以实现。

4 在线监测技术应用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4.1 在线监测技术存在标准化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们国家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该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不断涌现,而在线监测装置的标准化工作却进步不大。要想对被监测的设备是否需要进行检修加以准确判断,还应当结合相应的经验与数据。除此之外,在线监测与离线试验是不是等价,必须借助大量的实践经验的检验。目前输电线路监测的各个运行部门非常关注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报警值的问题,报警值必须充分结合实际运行经验并根据有关的设备实际状况,并且通过所安装的监测设备来获得,同时还应当确定监测数据的波动规律,所以,不同的厂家所生产的相同的输、变电设备其采用的生产工艺、原材料等并不完全相同,其监测设备的报警值也就无法确定。大量应用在线监测装置的同时,还应当在掌握有关数据波动规律和实践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确定输、变电设备相对应的报警值范围。目前在线监测数据与离线试验存在一定的差异,无法将离线试验的相应标准有效应用于在线监测数据的对应诊断标准之中去。

4.2 在线监测技术存在稳定性不强的问题

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在线监测装置因为容易受到传感器、通信以及工作电源以及通信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稳定性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对于在线监测技术推广应用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还有电路设计、无线通信以及传感器技术等一些技术性方面的问题也需要尽快得到解决。

5 结 语

总而言之,从目前中国的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进程来看,在杆塔倾斜、覆冰、导线微风振动与风偏舞动以及视频在线监测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十分重大的突破,并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其标准化以及稳定性等相关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 黄新波,陈荣贵.输电线路在线检测与故障诊断[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篇6

1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

1.1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构成

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主要由线路监测分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监测软件专家系统等部分共同组合构成。线路监测分机主要是完成定时-实时完成高压输电线路、导线、底线、杆塔、绝缘子等设备状态、信息、数据的采集工作,然后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分组无线、码分多址及第三代数据通信模块将具体的信息与数据传送至软件专家系统,然后再由软件专家系统利用其各种修正模型、试验数据与试运行判断高压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状态,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信息,能够有效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出现。

不仅如此,通过监测对线路进行实时远程参数设置,并以局域网方式进行,从而能够实现各大线路监测系统数据信息的高效采集、传输与调用。

1.2 在线监测与状态监测的关系

现阶段有不少学者及电力工作人员认为在线监测即为状态监测,但实际上二者存在较大差别。在线监测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指运用在线监测技术、通过在线监测装置,并在不影响、不干预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采集电力设备具体数据与状态信息。当前状态监测则主要包含离线试验、监测、在线检测、全球定位系统巡检等能够获取电力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的各类监测手段。

而状态监测从理论上来看,更多的是指同预防检修层次更高一级的监测体系,它一般是结合电力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对不同运行电压下各类绝缘特性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对比,然后确定电力设备是否需要进行检修维护,其实时性与针对性较强。就目前而言,状态监测检修主要含有状态分析与故障检测、状态监测、检修维护检测三个单元,三者之间相互协调,但是随着状态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必然会更加实用化。同状态监测相比,在线监测对于提高状态监测的工作质量有着极大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分别为线路检修准则、设备寿命管理、设备可靠性分析、专家系统。

2 在线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2.1 高压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技术

我国当前主要是通过运用动态监测增容与静态提温增容两种手段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动态增容技术它能够及时的反馈出输电线路潮流同线路热稳定的变化情况,从而电网工作人员能够适当对运行数据进行调整并加以分析,确保高压输电线路具有一定的传输容量并保持稳定运行;而静态提温增容则主要是通过提高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温度允许值的方式增大输送容量。实际上这一技术违反了行业规定,长时间采用此种技术很容易导致高压输电线路出现损坏的问题,并影响到其使用寿命。

动态增容技术是当前行业内主流的增容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它能够通过监测高压输电线路导线及时的反映出输电线路的运行温度。同时还能够对外界的自然条件,如气候、温度等因素进行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帮助电力工作人员快速解决一些较为繁琐的问题。例如当输电线路运行温度超出了导线运行允许值,那么线区内工作人员能够迅速申请和转移负荷的方式确保输电线路的高效、稳定运行。

2.2 线路弧垂和张力的监测

众所周知,高压输电线路是否能够安全稳定运行,输电线路弧垂大小是关键所在,因此线路弧垂必须要控制规定范围之内。一般而言,线路弧垂主要受到来自于输送容量、运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如风力、恶劣气候等条件也会对线路弧垂造成较大影响。正因如此,线路弧垂与张力必须要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判定其安全性。通常线路弧垂与张力会随导线温度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张力变大、弧垂变小,线路稳定性降低;张力变小、弧垂变大,线路输送容量不稳定,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在此主要阐述的是温度条件变化下线路弧垂与张力可能出现的问题,但需要注意到的是,导线弧垂与张力受风力的影响也是较大的。风会使得线路周围气流速度加快,从而导致导线温度迅速变化、导线振动等问题,线路不稳定时将会造成导线破损等新现象,酿成安全事故。尤其是在大风大雪天气,导线挂冰会导致线路弧垂严重加大与破损,造成安全问题。

2.3 微气候测量

在高压输电线路监测当中,微气候测量是重中之重。对于高压输电线路而言,其运行过程受风力、日照等气候因素的影响是否处于允许值非常关键。因此任何气候因素的变化均会使得导线正常工作参数与状态发生变化。例如风速过大、风向急转、温度过低过高都很容易造成输电线路振动的问题,引发电力事故。现阶段,我国在高压输电线路监测技术方面,主要是通过自动气象站的方式对相关参数与指标进行监测。

3 结语

总而言之,高压输电线路作为我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其安全、稳定、高效运行至关重要。它不仅是确保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保证,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因如此,电力部门必须要对此加以重视,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对输电线路进行检测,解决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对高压输电线路所带来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这对于保障我国电力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清.输电线路覆冰监测技术[J].湖北电力.2009(1).

[2]孟毅.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J].中国电力,2011(5).

输电线路视频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篇7

关键词:输电线路,视频,在线监测

引言

“视频在线监测系统”是基于GPRS/CDMA 1X/3G无线网络、internet互联网技术的即时、交互式高清晰图片、现场视频图像采集通信系统,适用于远程现场图像抓拍及图像即时传输和终端现场情况的视频录像采集等监控领域。

“视频在线监测系统”以高灵敏度的红外报警启动即时拍摄监控现场视频录像以及启动即时抓拍检测现场图片等为主要手段,也可以辅以现场环境其它数据信息的采集,将远程无人值守或观测人员无发到达的现场情况的高清晰图文信息数据以及其它现场辅助信息数据即时传送至监控中心并呈现给监测人员,从而实现了现场即时图片信息数据的采集、通信、分析、处理和应用的一体化,为系统监控人员实时观测、分析及处理现场状况提供了快速的、便捷的、高效率的、全新的解决方案。

“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可应用于各种不同需求的场合。可以通过固定终端按照设置的工作方式自动拍摄、发送现场视频或者图片;还可以远程操控固定终端摄像或拍照,实时获取前方视频影像或高清晰图片。使用户在监控中心就可以获取远方施工、事故及设备运行等现场的实时视频图像,实现远方监控功能。

1 系统工作原理

1.1 工作组成

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远程图像采集监控终端(下位机),图像监控服务器和图像监控客户端。

远程图像采集监控终端是一台高性能的嵌入式智能设备,它部署在图像监控的现场,将实时采集到的现场视频、图片等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利用GPRS/CDMA1X/3G)无线传输模块将图片、数据以IP包的方式发送到监控服务器。

图像数据监控服务器和图像数据监控客户端分别是装有远程图像数据监控服务端软件和客户端软件的PC机,它们都连接在因特网上,由于远程数据图像采集器没有固定的IP地址,所以客户端主动去浏览监控图像和设置监控参数都是通过服务器来中转的。

视频服务器采用高性能多媒体处理器Hi3512设计开发,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支持H.264 Main Profile视频编码协议,支持双码流,支持G.726/G.711音频编码协议,支持SD卡存储图像抓拍,支持标准RTSP协议,是一款集高清视频采集、压缩、传输、存储、管理功能于一体的高性能视频服务器,主要针对各种监控市场,包括:家庭,办公场所,商场,小区,楼宇,高速公路,银行,教育,医疗,机场,海关等领域。

1.2 系统工作过程

远程图像采集监控终端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自动工作模式,它根据预先设定工作模式在有报警情况时进行现场图像拍摄,然后自动将拍摄的图片上传到图像监控服务器上,客户端可以连接上服务器下载监控图片;另一种工作模式是被动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下,远程图像采集监控终端一直等待客户端发送拍摄图片的命令或者其它控制命令,只有接收到控制命令,它才会进行相应的动作,这种模式可用于客户即时获取现场图像和实时设置工作状态。图1为系统监控客户端软件界面,通过此画面可以实时监控线路的状况。

2 系统功能特点

(1)高清晰数字图片即时获取

在无线、低速(窄带)传输网络的条件下,能即时获取远端现场高清晰数字图片。

(2)实时图片、数据信息综合管理

功能完善的监控服务器管理软件,为大容量的实时图文信息、现场数据的综合管理提供基础的应用平台。

(3)监控容量大

系统可支持的远程图像采集监控终端装机容量可以无限量扩充。一个客户端可同时监控多台远程图像采集监控终端,但任一时刻一台远程图像采集监控终端只能被一个客户端访问。

(4)用户的权限管理

图像监控客户端对远程数据图像采集器进行访问需要进行用户身份的验证,系统定义了两种用户身份:管理员用户和普通用户。管理员用户可以设置修改监控的配置参数,普通用户只能进行图像的浏览。

(5)远程遥控拍摄

当图像监控终端将控制权交给监控中心时,可通过监控服务器的中转实时向远程图像采集终端发送摄像头拍照、云台角度转向等指令,对摄像机进行控制。

(6)完善的图片管理、检索功能

图像数据监控客户端可实现对历史图像数据的存取、检索、图像数字处理、对比分析及异常情况预警。

(7)终端设备工作状态监测、预警功能

图像监控客户端可以实现对远端设备工作状态的监测、异常情况预警等功能。被监视的参数有:蓄电池电压(或供电电源电压)、太阳能电池板电压、云台偏转方向等。

(8)系统结构灵活,支持Web应用

数据图像监控服务器可运行基于网络的web发布程序,方便位于不同地点的监视人员查询相关实时图像数据和历史图像数据。

(9)红外夜视功能

远程数据图像采集器通过红外夜视装置可实现夜间图像拍摄。

(10)便捷的供电方式

远程数据图像采集终端采用12V蓄电池供电,一次充电可连续工作30天以上,再配以使用太阳能充电系统,可以长期在野外使用。

远程数据图像采集终端也可以使用外部电源(12V)供电并配备12V蓄电池使用。

(11)系统网络适用性强

系统传输网络支持G P R S/C D M A1X/3G无线接入方式。

(12)高稳定性

远程图像采集监控终端在硬件上采用低功耗、高稳定性的工业级处理器设计;客户端软件运行于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上,使得系统具备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高效特性,满足长时间、不间断工作及免维护的需求。

3 结语

高压输电线路安装了视频在线监控系统后,可以大大降低线路巡检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巡检的效率和频率,为电力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新波,陈荣贵,等.输电线路在线检测与故障诊断[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邹建明.在线监测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J].高电压技术,2007(8).

输电线路监测 篇8

输电导线舞动是指风对非圆截面导线所产生的一种低频(约0.1~3 Hz)、大振幅的导线自激振动,其最大振幅可达导线直径的5~300倍[1]。舞动的形成主要与气温、气压、地形以及风向与线路轴向线夹角有关。导线舞动是一种由流体诱发的随机的非线性振动是流体与固体的耦合振动[1]。

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输电线路导线覆冰并产生舞动,使得杆塔固定螺栓松动,造成大面积倒塔事故以及湖南电网部分瘫痪。输电线路导线的舞动影响着电网的安全,必须加以重视。由于输电线路一般分布在荒郊野岭的高山峡谷等环境恶劣地区,目前靠人工巡检检测线路有很多困难和危险,采用导线舞动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监测,可以掌握舞动发生的范围、频度,以及易于舞动的气象、地形条件,进而为舞动区域划分提供依据[2]。监测又是验证防舞设计计算理论、确定防舞方案及防舞效果的重要手段[3]。

1 系统设计

整个系统主要包括后台监控中心(包含专家软件和省市级监测中心主机)、现场监测分机、监测结点和气象站。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导线舞动在线监测主要获取导线舞动的现场数据,这些资料可以为相关研究专家分析舞动提供科学依据。现场数据包括气象条件和振动特征参数。气象条件主要包含当时当地气温、气压、风向、风速、湿度、雨量等。舞动本身的振动特征参数包括一档内的振动半波数、振动频率、振幅等内容[3]。

气象条件主要由安装在杆塔上的气象站提供。气象站包含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可以提供完整的气象信息。振动特性参数一般只考虑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振动频率测量采用光学振动传感器,幅度测量采用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导线上,通过Zigbee模块与现场监测分机交互信息。

现场监测分机将所得数据通过GSM模块发送到后台监控中心。省公司监测中心主机上的专家软件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数据,采用相关算法对其进行拟合得到导线舞动轨迹以及其他特征量。安装加速度传感器的目的是为了配合位移传感器,结合气象条件,可以预估未来一段时间导线舞动的轨迹,提前给出导线舞动的预警信息。在杆塔上安装CCD摄像机,实时观察导线状态。

2 硬件组成及原理

2.1 监控结点

监控结点主要由微控制器、加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ZigBee无线收发器以及电源组成,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

监控结点主控微处理器采用ATMEL公司高性能ATmega16单片机。ATmega16是具有AVR结构的8位低功耗单片机,片内资源包括:16K的FLASH,1K的SRAM,512字节的E2PROM,3个定时器/计数器,1个全双工的串行USART,1个SPI串行端口,8通道10位ADC。ATmega16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采用先进的RISC结构,单周期指令执行时间。

位移传感器采用容栅专用集成芯片78102。容栅位移传感器的集成块由控制逻辑电路、数据处理电路、LCD数码显示驱动、8路驱动输出、反射信号放大及信号处理电路和晶振等组成[4]。容栅可以测量直线和角位移,输出是数字量。加速度传感器使用集成芯片MMA7260,功耗低、灵敏度高。MMA7260是飞思卡尔公司生产的低成本微型电容式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其采用信号调理、单极低通滤波器和温度补偿技术[5]。

ZigBee无线通信采用CC2420无线收发芯片,符合2.4GHz IEEE802.15.4标准。CC2420与微控制器通过SPI接口通信。ZigBee是一种无线网络协定,主要用于低成本、低速率和近距离的数据传输。电源模块采用内蒙古国领科技生产的ZGQD111-1-20D05高压感应取电装置。该装置全封闭式外壳,防水防潮,体积小,重量轻,适合于各种恶劣天气。输出电压5V,输出功率为20W。

2.2 气象站

气象站主要由微控制器及外围电路模块、各种传感器及预处理电路模块、电源模块等构成,结构如图3所示。

微处理器同样采用ATMEL生产的ATmega16单片机。为保存采集到的数据,外扩一片24C256的E2PROM。实时时钟采用DALLAS公司的低功耗DS1302芯片。MAX232为现场在线监测分机与气象站进行串口通信的接口芯片。电源采用太阳能+蓄电池的供电方式。

2.3 现场在线监测分机

现场在线监测分机的作用主要是收集监测结点的运动信息、气象站气象信息、视频信息以及导线的振动频率信息等,并且将这些信息通过GSM网络发送到后台监测中心主机。现场在线监测分机作为ZigBee网络协调器,要管理和维持网络,同时要实时处理视频信号并频繁与外部通信,采用ARM+Linux的系统方案。现场在线监测分机硬件结构如图4所示。

微处理器采用三星公司推出的S3C2440A(ARM920T内核)处理器。S3C2440A片内资源丰富、低功耗,采用16/32位精简指令集,片上有I2C总线接口、SPI总线接口、UART、摄像头接口、IIS音频编解码接口、AC97编解码器接口以及8路10位ADC等。在芯片外扩展一片2M的NOR FLASH和128M的NAND FLASH、64M的SDRAM,外加一块触摸屏液晶显示器。

现场监测分机可以利用安装在杆塔上的CCD摄像机将现场的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实时观测现场情况。在杆塔和绝缘子上安装各种传感器,通过预处理电路后接入装置。光纤振动传感器利用光纤的光弹效应直接进行声波和振动信号的调制,实现振动信号的测量。作为网络协调器,现场监测分机可以协调建立网络,存储一些重要信息。最后这些信息通过GSM网络发送到后台监控主机上。

3 软件设计

输电线路导线舞动在线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可以分为监测结点、气象站和现场监测分机软件设计以及上位机软件(包括专家软件)。主要介绍相关微处理器的软件设计。

3.1 监测结点

监测结点微处理器主要任务是对加速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输出数据的处理,定时或者不定时将所测数据传送到现场监测分机。无线通信采用ZigBee网络协定,软件流程如图5所示。

3.2 气象站

气象站主要完成对温度、气压、风向、风速、湿度、雨量等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处理,软件设计较简单。AT-mega16内有8通道10位ADC,可以依次采样8个通道,并将数据存储或者通过串口发送给现场监测分机。

3.3 现场监测分机

现场监测分机采用ARM+Linux的体系结构,软件设计主要是对BootLoader和Linux内核的移植。BootLoader是在操作系统内核或用户应用程序运行之前运行的一段小程序,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的映射图,从而为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带来一个合适的状态,为最终调用内核和应用程序准备好正确的环境[6]。Linux内核移植中最主要的任务是硬件驱动程序的编写,最后是根文件系统中应用程序的编写。现场监测分机软件结构如图6所示。

采用基于Linux内核的多进程应用程序开发比普通CPU的开发有许多优点。多进程可以提高程序的并行性。ZigBee网络协调器应用程序流程如图7所示。

4 结语

基于ARM+Linux和单片机的嵌入式导线舞动在线监测系统集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为一体,为系统状态分析和辅助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摘要:介绍基于ARM+Linux和单片机的嵌入式导线舞动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导线舞动,在线监测,嵌入式

参考文献

[1]于俊清,郭应龙,肖小晖.输电导线舞动的计算机仿真[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35(1):39-43

[2]尤传水,卢明良,徐乃管.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舞动的防止措施[J].中国电力,1993,(8):41-43

[3]卢明良.输电线路导线舞动监测技术的研究[J].中国电力,1994,(6):24-27

[4]郝卫东.容栅位移传感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97,17(1):83-86

[5]马昌训,吴运新,孙科军.CC2420和MMA7260的无线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0,(4):52-54

浅谈输电线路的监测及检修 篇9

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几部分组成, 以完成电能生产和消费的过程。电力系统把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电力装置转化成电能, 然后再再经过输电、配电、变电等程序供应给用户, 电能的供应实现了人们对能源的高效、无污染的使用, 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快速进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 使人类进入了电力的新时代, 电能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

随着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的不断上升, 电网进入了高速建设时期, 从而带动了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进程。输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成电网运行过程中的输送电任务, 因此, 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在输电线路正常运行过程中实现时时的监测和检修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这也是电网实现科技化、智能化的基础。科技的快速发展, 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开始在电力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不仅有效的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进程, 同时也对电力行业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使用, 必须有专业的技术人员, 经过严格的上岗培训才能进行操作, 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的应用, 有效的提高的工作效益, 节约了企业的运行成本, 对供电的安全性有了可靠的保证, 有利的带动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2 输电线路的监测

2.1 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的监测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电网都进行了改建、扩建工程, 但在经济发达地区, 因用电量的增加, 使输电线路在用电高峰期处于超负荷的状态, 如果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 则极易导致线路故障的发生, 这些地区普高在高峰期实行限电政策, 这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 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了损失。面对这一问题, 要想得到彻底解决, 就必须要建立动态增容检测系统, 根据数学中的建模计算出导线的最大电容量, 对输电线路的温度, 张力以及环境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进行严密的监测, 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监测系统。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监测包括气象监测、导线温度监测和导线拉力监测等。

2.2 输电线路的施工弧垂观测

弧垂是指输电线路悬挂曲线内的任意一点到两个支撑悬挂物间的距离, 架空的输电线路架设是利用杆塔等支撑物将导线悬挂在支撑物之间, 时间长了悬挂点间就容易松弛, 出线弧垂现象。

输电线路弧垂的监测方法主要有两种:等长法和角度法。等长法主要是把弧垂板绑定在观测档的第2基杆上, 绑定顺序是先绑比较高的杆塔, 后绑低处的, 观测原理是三点一线原理。观察者站立的位置应该在弧垂板与观察杆塔在同一个面上。这样做既能避免虚光现象, 又能增加观测准确度。角度法是指确定好观测杆塔后, 查出观测点杆塔行将要观测的挂线横担高度定义为h1, 测量仪测得得天顶角90°时, 测量仪器高度定义为h2, 横担至滑轮槽高度定义为h3, 根据公式a=h1-h2-h3, 计算出仪器到滑轮槽的高度a, 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

3 输电线路的检修

3.1 输电线路的检修模式

科学的输电线路检修模式是变线为点, 输电线路的检修要求检修人员熟练掌握电力知识, 懂得在线和离线检修方式。输电线路检修原则为首先要选择好交通方便便于维修的线路, 选择质量优异, 售后保障好的检测设备;其次, 要考虑一旦整个电力系统跳闸后对系统运行安全影响相对较小的输电线路;再次, 要选择绝缘端子老化率小于3‰, 且绝缘爬距满足国家电力行业标准的线路。

(1) 绝缘子检测有在线、离线检测, 具体分为分布电压和零值电阻检测; (2) 雷电监测:认真分析雷电系统显示的基础数据, 如雷密度、雷电日、时间、电流强度等; (3) 导地线和金具监测:采用, 红外线监测导地线、连接金具的温度值; (4) 杆塔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杆塔倾斜度、挠曲度、砼杆裂纹、铁件腐蚀、杆塔和拉盘基础位移值、基础冲刷情况等。

3.2 架空输电线路的检修

线路检修完全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来执行, 定期检查、维护。绝缘检修主要是缘子瓷质端子的清洁, 据国家相关监测污染区域的划分标准, Ⅱ级以上污区设备可以免除清扫, 环境清洁度达标, 减少了绝缘端子检修的工作量。0-I级污区35 k V设备检修要配合2.4cm/k V, Ⅲ级的66 k V设备配合2.1cm/k V;Ⅲ级以上的污区:110k V~220k V绝缘检修配备为1.78cm/k V。此外的电气连接检修一般是通过红外监测技术辅助, 金属检测一般还是通过专业的人工定期巡视、排查来完成的。

3.3 输电线路的防雷监测

对输电线路的防雷监测一直是电力企业在防雷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 目前我国在输电线路的防雷监测技术上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 不仅更换了电路中的零值瓷瓶, 还在一定距离的杆塔上增添了绝缘子, 从而有效的改善了输电线路中的接地水平, 通过对外电源的改善及避雷装置的选择, 使我国的输电线路防雷水平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输电线路施工一般有如下几个步骤: (1) 施工方案、计划的确定、审批; (2) 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交底; (3) 挂绝缘端子; (4) 放导引绳; (5) 放线; (6) 紧线; (7) 附件安装。每个步骤都要经过质检员的严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的下一个步骤。质检部门要建立质量检查报告、质量周报、月报及月质量趋势图, 及时记录监测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并汇报项目管理者, 然后由管理者尽快指派人员修复问题。施工人员一定要有专业的电工证才能上岗, 上岗后要经过严格的实践培训, 才能让其进行动手操作, 检修过程中要强调电力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防止意外发生。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电能的需求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极大的带动了电力产业的进步, 在这种情况下, 电力企业就更应保证供电的质量, 对输电线路实现严密的监测及检修, 并规范其操作行为, 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行, 及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雷睿, 电力建设施工单位工程竣工技术文件,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1]雷睿, 电力建设施工单位工程竣工技术文件,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2]卓乐友,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200例,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2]卓乐友,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200例,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输电线路故障查找浅析 篇10

[关键词]输电线路;故障查找

输电线路在发生故障后,为了减少故障造成的损失和风险,必须尽快找到故障点。但是,输电线路固有的特點给尽快找到故障点带来了阻抗。如何根据线路跳闸情况组织人员进行故障查找,如何查找故障点,这些问题值得输电线路工作人员深思。文章将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一、输电线路故障分析

1. 故障类型。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输电线路的故障90%以上为单相接地,其中又可分为金属性接地与非金属性接地。输电线路故障又可分为横向故障与纵向故障,在此不作赘述。

2. 故障原因。 ①鸟害。②外力破坏。③雷击过电压跳闸。④线路覆冰。⑤线路污闪。

二、科学合理的巡视组织是确保故障查找质量的重点

1. 确认主体、合理分配

输电线路故障查找过程中,主体还是输电线路员工,为此,必先有足够的、合适的工作人员;但是,由于事故发生的突发性,难以保证所有的巡视人员在数量上以及质量上能够满足事故巡视的要求。如何合理的、科学地分配人员与组织问题就决定了巡视的质量。

2. 正确对待事故巡视

事故巡视与正常巡视不同,要求各工作人员有严格的纪律作为开始巡视的保障,要求巡视人员必须尽职尽责、不能因为巡视点难以到位而有所疏漏,对于巡视不到位、漏过任何一个可疑点的人员应进行批评教育。

3. 多看、多问、多记录

在巡视过程中,除了要注意线路、杆路各相关零部件以及故障相外,还应关注周遭环境。比如说交跨、树木、临线建筑以及障碍物等;同时,要确认杆塔的下方有没有烧伤的线头、木棍、鸟类、兽类以及损坏跌落了的绝缘子等物品。同时,做为巡视的重要补充,还可以向附近的居民或者是劳动人员询问,看是否发现有线路异常现象或者是听到异常的声响,事实上,故障点有时是问出来的。在发现有可疑的物品或与故障现象相关的物件时,必须收集起来,并且将该地点周围的情况进行记录,作为事故分析的依据。发现故障点的时候应及时汇报,在发现无法判断的可疑点时,更应该进行记录并汇报。

4. 改变巡线方法,强化巡视质量

当对故障线路所有可疑地点巡视完毕之后,对重点巡视区间还是没有任何发现的话,则应改变巡视方法,如扩大巡线范围,开展全线巡视,或者是将巡视人员进行交换,考虑内部交叉巡视。

三、 全面细致的故障分析是故障查找的关键

1.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如果能第一时间展开巡线,尽早到达故障发生地点,则发现故障点的成功率就越高。但是,对于巡线人员来说,必须对故障情况有一定的掌握。因此,在召集人手进行事故障巡视的同时,必须一边做好相关准备,如工器具、物资、车辆等;一边根据调度机构所提供的故障数据――故障线路,相别,保护动作情况,测距等内容,以便进行全面细致的故障分析。

首先,应该在线路台帐上对故障进行定位。根据故障线路,相别,保护动作情况,测距结果,电压电流分量的变化情况,在线路台帐上进行定位分析。同时,考虑装置距结果5%~10%(一般为10%)的误差进行修正。另外,也可以结合该线路运行经验、往年故障分析结果来进行适当的修正。其次,应对可能的故障发生点进行定性。要完成这一点是比较难的,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够灵活运用事故数据分析理论、同时具有较丰富的事故处理经验以及对现场实际情况的常握了解程度,最后再通过集体商定。

2.电力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是出现得较多的一种故障形式。在110 kV及以上直接接地系统中,线路短路故障一般有单相接地短路、相间短路、相间接地短路以及三相短路等形式。各种短路可以通过电流电压等电气量进行分析。其中,三相短路与相间短路的特点是:无零序故障分量、故障相电压幅值降低,相电流幅值增大;接地短路电流的特点是:出现零序故障分量,故障相电压量幅值明显降低、电流幅值明显增大。根据相关数据报告分析显示,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各类故障以单相接地短路发生的频率最高,可达90%左右,其次是两相接地短路,以三相短路发生的频率最低。单相接地短路又可分为金属性接地与非金属性接地。发生金属性接地比非金属性接地时,电气量的变化幅度比较大。

四、详实准确的台帐系统是故障定位的保证

随着故障录波测距装置的发展,其测距精度越来越高。为了提高事故巡视的成功率以及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在220 kV及以上的变电站中都装有故障录波器,其整定值一般能够保证测距误差不大于5%(或者2 km)且相别判定正确,同时能够准确地记录故障前后的电压电流分量以及相关的开关量。同时,110 kV及以上的线路保护又基本配备了微机保护装置,通过线路参数测量以及内部的微机逻辑,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故障距离以及故障相别,为故障巡视提供了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录波装置与微机保护的测距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以下几点:装置的接线正确性,这取决于一次设备接线及二次回路的准确性;定值整定是否准确,装置定值与定值通知单是否一致,这取决于线路参数的测量结果、定值的计算值以及定值的整定是否正确;线路测量结果,线路在安装或者改造、变动后,是否进行核相以及参数测量;线路跳闸后的事故分析是否准确,包括对定值的校核调整。

线路保护装置以及故障录波装置测出的只是线路两侧变电站到故障点之间的距离,并没有详细的杆塔编号。为了实现线路故障点的准确定位,输电部门要统计好各个杆塔的距离、编号等数据,并将其体现在线路台帐上。

上面已经说过,输电线路的故障中绝大部分是单相故障,搞清楚线路的相位很重要,仅通过巡线前的工作交底、以及在耐张塔、换位塔作相位标志,对巡线人员判别故障相是不够的,必须在每个基塔、线路杆号牌子上做好相位标志,这样可以减少事故巡线人员的工作量。

最后,应根据工作情况,做好日常的缺陷记录,并按季、年度做好故障分析。

参考文献:

[1] 李光辉,高虹亮.架空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质量提升 篇11

1 一体化设计

一体化设计就是功能集成, 把监测装置的主控、数据采集、供电管理、模数转换 (含视频编解码) 、音频处理、通信等所有装置需要完成的功能采用一体化集成设计原则, 在一个模块或采用一个应用服务器去完成所有的工作, 工作的开启、执行、关闭, 全部在模块或应用服务器内部的软件完成。对于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的CPU来说, 核心CPU板高度集成就是把数据、图像、语音、AD转换、GPRS通讯、电源管理等一体化设计, 减少分立元件, 提高集成度, 进而提高设备可靠性, 如图1所示。

这种设计是在电子设备发展中的大趋势。其带来的好处是:

(1) 可靠性提高, 需要使用的功能全部在一个模块或应用服务器控制完成, 不需要外围电路, 相对于多个电路构成的控制系统, 没有器件之间故障相“与”的关系, 其工作的可靠性是数量级的提高。

(2) 体积减小, 由于功能的集成在一个模块或一个应用服务器之中, 没有了外围电路, 其体积减小是必然的。

(3) 成本降低, 由于采用一体化集成设计, 专用芯片相对于用通用芯片构成的系统架构, 成本会极大的降低。

因此, 我们在一个应用服务器及模块上集成了数据采集、图像采集、运算处理、数据存储、电源管理、网络通信等一体化实现, 无论在体积上、结构合理性上, 特别在可靠性上得到较好的保障。同时在设计成功的基础上进行大批量的专业化生产, 保证了一体化集成模块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2 可靠性设计

监测装置的核心部分都会发生故障。即使设计者进行一体化集成, 产生故障也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故障的频率和无故障运行时间不同。但是将设备一体化集成模块等设计成主备智能工作的切换模式, 将大大提高装置运行的可靠性时间, 具体实现方法是:当主一体化集成模块发生故障时, 智能切换启动备用一体化集成模块, 启动自动装载工作配置, 从而提高装置的运行可靠性时间。

2.1 电源供电双备用

状态监测装置的电源系统采用太阳能双路充电 (或风光互补) 、充电管理模组双路管理、蓄电池双路供电, 全部供电系统完全隔离, 互不影响;当一路供电装置出现故障时, 不影响另一路供电装置的可靠运行。超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终端工作环境是220 k V、500 k V输电线路上, 可靠性要求高, 在原来单芯片基础上, 设计了双主芯片、双通讯通道、双图像采集、双电源供电、双数据采集、冷备份切换工作模式的在线监测终端。该终端具备一体化结构、功耗极小、接口统一、安装方便、维护简单等特点, 使设备可靠性和自愈能力大大提高。

系统实现框图如图1所示。

2.2 设备工作模块双备用

装置对设备中央处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供电管理单元、控制单元、通信单元等重要部分均设计为1+1主备用智能后备 (单SIM卡) 工作方式, 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工作模块的配置信息存储在公共存储器, 后备模块启动时, 自动装载工作模块的工作配置, 无需重新配置工作参数。实践证明, 采用此措施后, 有效的克服了设备安装点的恶劣环境、强电磁干扰, 检修不便等困难, 使设备在线运行率得到明显的数量级提高。

3 通信设计

3.1 现有通讯方式的质量提升

目前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基本上使用GPRS、3G模式进行通讯, 少量使用光纤、无线WIFI, 遇到的问题如下:

3.1.1 GPRS、3G烧卡的问题

烧卡的问题与当地气候有关, 一般气候干燥的地区容易出现该问题, 解决的措施为, 在电路上增加释放静电的电容。

3.1.2 GPRS、3G信号不好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通常安装在人迹罕至的地区, 因此GPRS、3G信号也有不好的时候, 如果遇到该问题, 解决措施是:使用高增益定向天线。以增强信号强度和分辨力。避免信号重叠。

3.1.3 光纤、无线WIFI的问题

光纤、无线WIFI使用的功率太大, 一般一个6口的工业交换机耗电量在7 W左右, 400 m W发射功率的无线WIFI耗电在6 W左右, 解决的措施, 去掉电压转换电路, 减少不必要的功耗, 实际使用不足4 W, 或者增加太阳能板提供更多电能。

3.2 新的通讯方式

光纤环网与无线WIFI-MESH混合环网实现方案是:在每个光节点配置光交换机级联、构成光纤环形网络;在两个光节点之间使用WIFI-MESH构成无线环形局域网, 与光纤环网相切落地, 环网最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网络风暴;解决的具体措施是:把闭环网通过网络通信协议改造为树状网, 即网络的“生成树协议IEEE 802.1X” (STP) (X=1、Q) 。但是, 这种改造形成的切断是软切断, 当出现闭环路径故障时, 协议会自动将断开的链路愈合, 保证数据链路的畅通, 光纤与无线wifi混合网组网。

4 低功耗设计

状态监测装置85%以上的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因此装置的静态功耗是考核装置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低功耗的重要性是, 当电池一定的时候装置静态耗电越小, 则工作时间越久, 在装置静态功耗相对低的情况下, 需要配置的蓄电池才能越小, 太阳能板功率越低、面积越小, 这样对于方便安装、减轻铁塔载荷、降低设备成本、提高装置运行可靠性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采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一体化处理模块”。

实现了从单片机技术升级到ARM内核应用服务器 (CPU) 的飞跃, 采用该模块可完成数据采集、模拟量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处理、图像采集处理、多方式通信等, 主要接口有:IO检测、IO控制、模拟量采集、视频图像采集、语音输出、环境监听、GPRS网络通讯、GSM通信。模块静态耗电为4 V/14 MA。为装置低功耗打下基础。

(2) 所有传感器接口包括电源供电均处于可控状态。保证设备低功耗工作。

(3) 电压转换均采用高转换效率、低功耗的芯片, 转换静态损耗低于10MA。

在以上措施的实施下, 设备整机功耗大大降低。实践应用证明, 检测装置整机在线静态功耗小于12 V/65 m A, 不在线休眠状态下小于12 V/35 m A (可短信唤醒) , 全间歇工作方式小于12 V/20 m A, 在国网电科院、中国电科院、测试得到有效验证。

摘要: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骨架, 在电力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输电线路的广泛铺设, 面临极端恶劣天气条件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因此,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对监测输电线路运行情况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提高状态监测系统的质量, 也为输电线路安全, 稳定运行提供进一步的保证。

关键词:输电线路,主备保护,一体化,低功耗

参考文献

[1]卞玉萍, 康宇斌.红外、紫外检测技术在特高压输电线路线路中的应用[J].华北电力技术, 2012 (2) :23-26.

[2]王凯, 蔡炜, 邓雨荣, 等.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应用和管理平台[J].高电压技术, 2012 (5) :1274-1280.

上一篇:刑法适用性下一篇:实验-实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