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的人性解读

2024-07-29

南京大屠杀的人性解读(共9篇)

南京大屠杀的人性解读 篇1

在我们深入了解一个人的时候, 就会看到一个人的吃力和难堪, 不管是虚拟世界的人物还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存在, 人人都藏着一些害怕暴露的羞耻与自尊。在整部作品中, 复杂的现实和主人公的矛盾心理创造了相悖的事与愿违。当法官判汉娜罪行之时, 她也成了这个时代的受害者。米夏不断给予汉娜生的希望, 同时也给了她绝望。米夏在这场爱情里从被动渐渐变为主动, 身体上的主动占据, 直到最后甚至将汉娜的命运掌握在手里, 而这场角逐中, 汉娜始终带着自尊四处流离, 无处可藏时只能逃离这个世界。作者塑造的两个主人公都具备人性中最美的闪光点和最黑暗的背叛, 他们的性格特点非常饱满, 包括电影改编之后, 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而原著比电影的基调更为阴郁一些。

一、羞耻与自尊

汉娜在政治上是一个无意识的人, 她素日里是有洁癖的, 也很注意身材保养和外在形象, 但是她在精神上是封闭的, 没有思考的能力, 甚至不需要纳粹的催眠, 便可死心塌地服从命令。这在作品中米夏对汉娜的了解中可以看出, 米夏在那本出版的书中寻找汉娜的影子, 有一段米夏的心理描写, “有时我认为, 可以从其中一名女看守身上找到她的影子。那名看守被描写的既年轻又漂亮, 在完成任务时认真负责得简直丧失良知, 但我还不能肯定。我考量了其他看守, 只有汉娜才像这名被如此这般描写的女看守。”一个人的自尊与自卑是共存的, 并且一面越强另一面就越敏感。汉娜是自卑的, 她过于想保护自己的自尊。她觉得文盲是丢人的, 所以瞒天过海不让别人知道这个不能说的秘密, 多次小心翼翼的怕是一提到这个话题就捉襟见肘地掩盖。作者多次巧妙地安排细节展现汉娜的这些自卑。像是米夏和汉娜为了电车事件吵架的时候, 米夏觉得难以当面解决争吵, 便给她写过几次很长的信, 而当米夏问起她关于信时, 她立马就说:“你怎么又来啦?”这是汉娜的原话, 这副极具画面感的场景, 虽然只是像是掩盖一个小瑕疵般瞬间换了话题, 更能体现汉娜心里总有一根刺, 不痛不痒得存在着。在他们第一次出游之时, 米夏独自出门购物留了字条而汉娜无法从中获取信息, 导致汉娜由于害怕将怒气发在米夏身上, 纸条不见了, 汉娜再次瞒过了米夏。汉娜此时第一次表现出她内心的恐慌, 她不知道如何将这种情绪释放出来, 只能用最本能的方式将皮带抽向米夏。这些都是自尊在作祟, 汉娜的神经越是敏感, 她的世界就越紧绷, 没有谁能让她轻易敞开心扉, 像是在偷偷打磨一把锋利的刀, 在受到一点点外界的威胁时便会掏出刀子保护自己。

作品中诸多细节把人性最本质的羞耻之心展现的一览无遗。在法庭上, 汉娜无法暴露自己的文化缺失, 既不能阅读受害者的书, 也不能读起诉书, 她只会一味地躲躲闪闪, 出言伤人, 捉襟见肘地维护自己的尊严。连作者也不禁发问:“难道, 做文盲比当罪犯更加丢脸吗?”在汉娜简单的思想中, 她无非就是要保护这点小秘密而维护自己这一生的自尊, 却不知一步一步把自己往更深的悬崖里紧逼。她害怕别人知晓她不识字这个秘密, 拒绝西门子的提升, 陷入当看守的泥潭, 后来又拒绝晋升为电车司机而离开这座城市, 最后还因守护这点足尊接受了十几年牢狱之灾。汉娜太过在乎外界的眼光而永远不能为自己而活。自尊是汉娜的致命伤, 她整个人生状态都在维护自己的弱点。文盲是其一, 其次是米夏。年迈的她依旧期冀米夏能待她一如当初。而米夏在十八年以后也是最后一次见她时, 所表现出来的失望, 对汉娜的质问, 明显让汉娜感受到了不理解和敌意。汉娜的眼神一瞬间骤变, 眼中的光芒瞬间熄灭下去。汉娜受到了打击, 两个曾经亲密无间的恋人之间, 只剩下了相对无言。

二、逃避与麻木

主人公米夏也就是作品中的“我”, 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年在与36岁的汉娜一次又一次的交欢中, 品尝着爱情的甜蜜, 这些不但没有引起我们道德上的批判, 相反地, 汉娜为米夏清水沐浴, 米夏为汉娜朗读作品时, 传递给读者感动是那么强烈。这是一种高尚的关系, 让读者为之动容, 我们似乎能听到那不绝于耳的声情并茂的朗读, 来自身体和心灵的洗涤, 那是一场精神洗礼。在汉娜所能理解的生活中, 这些是她精神世界的全部, 她在铁窗之内的最后些年也是依靠这些精神食粮支撑下去。在汉娜离开后, 米夏始终形容自己麻木无情和极端敏感, 这种状态一直到最后都没有改变, 甚至在别人身上也发现了这种相似的麻木, 在庭审时, 米夏的知觉已经麻木, 尽管他拼命地刺激这些感情, 极力去回想过去记忆, 却始终像是自己生活的局外人, 冷眼旁观。米夏此时的逃避表现得异常明显, 同时也发现法庭上的审判员和法官也同样的麻木。但是他们是属于不同的麻木。米夏的经历把他原本该有的情感全部遏制在了心底, 他逃避如今汉娜面对的一切, 他逃避的是心底里把汉娜当成犯罪的事实, 他害怕面对曾经深爱的汉娜是纳粹手中杀人的工具, 所以他选择逃避。逃避也是人性中很可怕的黑暗面, 它吞噬了勇气, 咀嚼了正义。

有时候, 懦弱与逃避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而米夏找不到更好的方式面对千夫所指的汉娜。在汉娜把自己往绝路上推的时候, 米夏选择了沉默, 作为一个法学士, 他没有对漏洞百出的庭审提出一点异议, 哪怕在与法官的直接接触中, 也没有为汉娜说一句公道话。所有一切有过的感情, 汉娜对米夏的启蒙之恩, 所有一切加起来都比不上一辈子的牢狱之灾那么重要, 他们在各自的生活里, 以自己的形式, 追逐着对方的影子, 却不敢触碰对方。就这样纠结了一生。在这段短暂的人生依旧是带着汉娜的影子, 他摆脱不了汉娜的味道, 就像是在寻求一个同类。米夏主动去感受当年的集中营, 还尝试感同身受地揣摩, 受苦受难到底是什么滋味, 然后陡然升起一种最可怕、最羞耻的失落感。

三、无从选择的时代

第三帝国在一起参与建设和维护它的人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它给战后一代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生命与人性都得不到尊重, 它所带给大众的不仅仅是罪恶的记忆, 它同样让战后一代背负了沉重的罪恶感。不少“罪犯”都只不过被时代驱使着做着这些他们没有办法理解是对还是错的事, 他们没有理智到可以跳出时代, 看清历史走向, 他们看不到出口, 甚至连冷静思考都很难做到。作品到最后都没有明朗起来, 是爱情把米夏卷入汉娜的世界, 也把战后一代卷入他们上一代人的罪责中。但是在电影中, 我又看到了希望, 是一代又一代的人, 不再受这些痛苦回忆的折磨。让理性回归社会, 让所有人都能跳出这个时代背景, 看到历史走向的脉络, 不再“被犯罪”。

我想两个时代的人是无法相互理解的, 因为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时代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不管文字多么逼真, 数字多么震撼, 它所能留下的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记忆最疯狂的敌人就是文字的口耳相传。两个不同时代里的人, 都在各种各样的社会渲染下变得麻木不仁。无法理解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形态才会让人觉得宁愿完成工作而不惜害死这么多人, 才会让人觉得见死不救是理所当然的。所有疑问都随着历史埋葬了。被剥夺话语权的汉娜亲身经历过的一切, 即使是一场犯罪, 她也认为她坚持了她应该做的。只是, 她的一生反抗只留下一句疑问。“我曾……我以为……那么, 要是您的话, 您会怎么做呢?”

项目名称:浙江师范大学课程实践教学项目成果 (编号:201129) 。指导老师:首作帝

南京大屠杀的人性解读 篇2

什么是指标生?

指标生是将四星级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按照一定的比例定向分配给初中学校的招生形式。指标生填报和录取属于提前批次,和第一次批次志愿不冲突。

>>>>

申请指标生的条件:

考生同时符合下列4个条件,方取得指标生报名资格,可根据指标生计划分配到就读初中校的情况,按照个人意愿自主填报:

1)在本市初中就读的应届毕业生

2)在学籍所在初中校实际就读满三年的考生。

3)综合素质评价: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均为合格等第,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均为B级以上。

4)生物和地理考察成绩均为合格等第。

>>>>为什么要推行指标生政策?

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一直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要均衡发展,推行指标生政策就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指标生计划分配到初中校,指标在校内完成,让更多普通初中的学生有了上名校的机会,鼓励面试就近入学,逐步缓解初中择校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创造和谐的教育发展环境。

>>>>

普通高中如何录取指标生?

原市区普通高中指标生录取成绩控制线按全市中考成绩排名前30%的考生的最低分划定,其他区普通高中参照执行。根据各初中学校(或全区)的指标数和考生所填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在此控制线上不能完成指标生计划,则收回指标纳入统招计划。

举例

假设中考,某初中校有10人填报了南师附中的指标生志愿,南师附中分配给该校的指标生名额为5个。那么提前批次指标生录取的时候,南师附中会在这10人中按中考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前5名考生。未被指标生录取的其余5名考生,不影响之后第一批志愿的录取(如果这5名考生,第一批次第一志愿填报的仍然为南师附中,且中考成绩达到南师附中分数线的话,照样被南师附中录取)。

这个例子是比较好的初中校指标生情况,优生即使不使用指标生名额也一样能高分录取,下面我再来举一个不那么优秀初中校指标生情况的例子;

同样假设中考,某初中校有10人填报了南师附中的指标生志愿,南师附中分配给该校的指标生名额为2个。可是根据附中的分数线695分,该校报考指标生的10名考生都没有达到这个分数,那么,还是一样的,南师附中会在这10人中按中考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前2名考生(但必须在全市排名前30%)。也就是说,分数不够附中线一样录取。这时候指标生发挥了其真正的作用!让教育资源不那么发达的学校考生也有机会上名校!

>>>>南京市招收指标生的学校及计划分配

一般市招生办通过《南京市中考指南》公布普通高中指标生计划分配到区和初中校的情况,各初中校于6月也会在校内公示本校指标生计划和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名单。

南京市招收指标生的普通高中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暂未招收)。指标生比例不低于本校招生计划的50%。

江南6区招收指标生的学校有:南师附中、金陵中学、第一中学、中华中学、第九中学、第十三中学、第二十九中学、南航附属高级中学、第五高级中学、宁海中学、第三高级中学、雨花台高级中学、第二十七高级中学、第十二中学、建邺高级中学、田家炳高级中学、燕子矶高级中学。

其中,市直属学校南师附中、金陵中学指标生面向全市招生,第一中学、中华中学指标生面向江南6区和浦口区、江宁区、六合区招生;江南6区的其余指标生招生学校面向江南6区招生。

市直属学校面向原市区的指标生计划由市教育局直接分配到各初中学校,面向原江浦县、原六合县、江宁区、溧水区、高淳区的指标生计划只分配到各区,不再细分到区内各初中学校,由区内统一使用。

江南6区指标生招生学校(除市直属学校外)由市教育局直接将指标生计划的50%分配到本区内各初中学校,其余的50%分配到其他5区的各初中校。

补充:

1) 除了满足指标生报考的3个条件外,在指标生录取的时候也要达到一定的分数线。普通高中指标生录取控制线,按全市中考成绩排名前30%考生的最低分划定,即:如果学生的成绩低于南京市排名前30%的成绩,那么即使该学生在该校指标生报名学生中排名第一,也没有资格被指标生高中录取,这就是每年都有指标生名额作废的原因,因为有些较弱的初中学校,即使有指标生名额,可是由于学生都达不到中考成绩排名前30%考生的标准,指标生名额只能作废。录取学校收回指标纳入统招计划。

2) 指标生和第一志愿的关系

指标生和第一志愿不冲突,可以填不同的学校。大多数情况下考生指标生和第一志愿填报同一所学校;也有部分考生指标生填报比自己第一志愿稍好的学校冲一冲。

如果考生和某些学校签约的话,不少学校会要求签约学生指标生和第一志愿都填报该校,因为一旦该签约学生在本初中学校成绩优秀中考排名靠前,就有很大的可能提前通过指标生资格考入该高中学校,那么该高中学校就可以多出一个择校生的名额了。如果签约有明确要求必须指标生和第一志愿都填该校,考生没有都填,则该约作废;所以填不填,需要考生和家长自己做决定,这取决于你们约的好坏以及你有多想上这个学校。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2017南京中考政策解读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南京大屠杀的人性解读 篇3

一、纵欲和亲情破裂

(一) 《兄弟》中的丑陋人性集中体现在李光头的纵欲和亲情破裂上。

1. 纵欲

十四岁的李光头在一个公共厕所里偷看了五个女人的屁股, 被当场抓获, 在围绕刘镇的大街上做了声势浩大的游行之后, 成为刘镇臭名昭著的人。李光头不但没有任何羞耻之感, 反而狡诈地用“林红的屁股”换取了五十六碗三鲜面, 在这件倒霉的事情上“扭亏为盈”。

其实, 快满八岁时, 李光头就在一次对宋凡平和李兰的窥视中, 获得了对男女之事一知半解的认识, 其后便迫不及待地以一条长凳为道具向宋钢“演义”了这种发现。在“演义”过程中, 长凳垦荒般地开启了他被理性压制的原始性欲之门。

成年后李光头仍然放纵着旺盛的性欲。虽然一直没有结婚, 但他睡过的女人多得不计其数, “只要是个女人他都来者不拒, 甚至牵头母猪到他的床上, 他也照样把母猪给干了”。在床上, 李光头简直就是一头牲口, 就像机关枪一样没完没了, 而且他对于自己旺盛的性欲是感到骄傲和自豪的, 他曾多次公开地得意洋洋地标榜自己一夜席卷女人的次数 (李光头伸出四根手指说“席卷了她四次”) 。

2. 亲情破裂

李光头的丑陋人性还体现在亲情破裂上。在对林红的求爱攻势中, 李光头像个恋人和保镖一样, 蛮不讲理地阻挡了出现在林红周围, 包括宋钢在内的一切男人, “热情洋溢”地表现了对林红的霸占。当爱情受到威胁时, 他便本能地使用了武力和计谋, 他的不顾兄弟之情直接导致了与宋钢之间的亲情破裂。

当得知林红向宋钢示爱时, 李光头迫不及待地用“林红好比是天上的仙女, 你也就是地上的穷小子”之类的话和兄弟亲情打消宋钢的念头。当确信林红和宋钢互相爱慕时, 他再次利用兄弟亲情, 逼着宋钢对林红说出了“这下你该死心了吧”的狠话, 即便林红以死相逼, 即便宋钢心如刀绞、痛苦不堪。然而, 李光头对宋钢的痛苦是视而不见的, 因为宋钢拒绝林红对他而言意味着快乐。后来, 在宋钢与林红的洞房里, 李光头用结扎病历宣告了兄弟亲情的破裂。十多年后, 当李光头成为全县人民的GDP, 宋钢穷困潦倒, 贫病交加, 而外出闯荡时, 李光头毫不犹豫地强占了林红, 最终导致了宋钢的死亡。

(二) 人类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 往往会用理性压抑、约

束和隐藏自己性格中的丑陋部分。李光头的丑陋人性之所以在光天化日下, 明目张胆地发生, 正是因为理性的缺失。这一点可以从以下细节得到一定程度的证明。

1. 偷看女人屁股被抓后的李光头不以为耻, 反而心中畅

快地评价看到的五个屁股, 在赵诗人和刘作家押着他游行时, 还是一幅满不在乎的表情, 仿佛偷看别人屁股的不是自己。

2. 李光头“在公共厕所偷看林红屁股六年后, 在桥上偶遇风姿绰约的林红, 而流出鼻血, 名噪一时”。

以上细节充分说明理性在与李光头原始欲望的对抗上是节节败退的。在没有理性约束的前提下, 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利我”的动物———当“我”感到不爽的时候, 不管这种“不爽”对于别人如何, “我”都会利用自己的优势 (包括暴力) 来消解它, 换句话说, 当“我”感到爽的时候, 不管这种“爽”对于别人如何, “我”都会利用自己的优势 (包括暴力) 来占有它。相对于人类的“利我”本质和本能欲望而言, 自我约束和兄弟亲情只是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更文明、更高级的状态, 而一旦二者发生冲突, 在理性缺失的情况下, “利我”本质和本能欲望自然凌驾于兄弟亲情之上。

而造成李光头理性缺失的原因, 正是“文化大革命”这一时期理性和秩序的缺失。在那个特殊年代里, 整个社会道德状况集体低下, 青少年不但失去了成长的规范, 反而深受缺少理性, 道德低下, 人性丑陋的成人世界的影响。李光头正是如此, 他的生父刘山峰因在公共厕所里窥视女人下体的隐私淹死在粪坑里;他的养父, 善良和道德的化身宋凡平活生生地被暴力残杀;他和兄弟宋钢、母亲李兰在遭逢灾难之时, 不但得不到刘镇群众的任何帮助, 反而要屈辱地面对无所不在的歧视和侮辱;他和宋钢还长期处于“扫荡腿”的恐惧之中。可以说正是理性缺失和道德低下的社会环境, 造成了李光头人性的畸形发展, 也造成了李光头丑陋人性毫无约束、毫无掩饰的大爆发。

二、集体性窥视和围观

在小说中, 刘镇群众是被余华符号化的群体。符号化虽然使人物丧失了个性, 却概括出人物的共同特性。对于刘镇群众共同特征的揭示也正是余华所追求的。在《兄弟》中, 余华主要从集体性窥视和围观上刻画了刘镇群众的丑陋人性, 并提高到民族和国人的高度, 探讨人性的丑陋和国民的劣根性。

(一) 集体性窥视

小说中, 余华无时无刻不在刻画刘镇群众的集体性窥视行为。小说可以说就是由李光头在公共厕所偷看女人屁股这一窥视行为和窥视场景引发的, 李光头的生父刘山峰也干过钻公共厕所偷窥女人下体的卑劣勾当。然而与全社会更加卑鄙的“窥视癖”相比, 李光头和刘山峰的窥视行为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他们父子之钻厕所, 只不过是这场“集体窥视”丑剧的一个剪影和引子, 余华要极力表现的是“社会”这个更加广大的主体的集体性“间接窥视”, 因为他们更加阴暗和丑陋。这里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1. 十四岁的李光头在公共厕所偷看了刘镇美人中的美

人———林红的屁股。于是, 包括派出所里的五个民警、押着李光头游街的赵诗人和刘作家、自己老婆的屁股被李光头看过的童铁匠在内的刘镇男群众, 急于知道林红身体的秘密, 而纷纷付出了一碗三鲜面的代价 (派出所里的五个民警除外, 他们在执法过程中, 动用了法律的特权, 尽情地间接探知了林红身体的隐私) , 成就了李光头五十六碗三鲜面。他们像听鬼故事似的满脸的紧张神情, 泄露了内心的卑劣和荒唐, 其实他们比李光头更加阴暗和丑陋。余华用反讽戏谑之笔, 写出了一场成人以物质和权势, 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地购买、索取和传播他人隐私、间接窥视他人的闹剧。

2. 住在宋钢和林红家楼上的赵诗人故意把床放在宋钢

和林红床的上面, 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 就会躺在床上凝神细听, 想听一些鸳鸯戏水的云雨之声。当什么都没有听到的时候, 赵诗人索性趴到地上, 耳朵贴着水泥去听。

(二) 集体性围观

除了集体性窥视行为以外, 余华还不遗余力地描写了刘镇群众的集体性围观行为。

围观行为实际上是窥视行为发展的结果, 它们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 源于同样的集体无意识。事实上, “集体性窥视”与“围观”几乎毫无差别, 二者具有相同的心理基础:极力获知他人的隐私, 引起自己异常隐秘的兴奋。用他人的不幸和痛苦, 作为自己疗伤的良药, 用他人的暴力和残杀, 满足自己嗜血和对暴力的偏好。窥视心理驱使刘镇群众成为了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的冷漠的围观者。可以说, 刘镇发生的每一件稍大的事情都能引起围观。小说中, 这样的描写比比皆是, 难以计数。

1. 李光头的生父刘山峰淹死在粪池时, 围观的男群众通

过拉屎的坑位往下看着他, 议论纷纷地讨论着他是死是活, 讨论着如何把他弄上去, 只是没有一个人下去救他。当宋凡平背着李光头的父亲把他送回家时, 甚至引起了差不多两千刘镇群众“狂欢节”式的围观:“有一百多个人叫嚷着他们的鞋被踩掉了, 有十多个女人叫嚷着被下流男人摸了屁股, 还有几个男人一路上破口大骂, 他们口袋里的香烟被人偷走了。”

2. 当宋凡平在车站遭受“红袖章”们惨无人道的“屠杀”

时, 候车室内外的看客们居然没有一个人阻止这肆意的暴行。当李光头和宋钢面对早已死去的、血肉模糊的父亲, 寻求大家帮助时, 围观者竟没有一个人上前帮助他们。当李兰收集染有宋凡平鲜血的泥土时, 围观者们却毫无人道地议论着宋凡平是如何被人活活打死的, 木棍是如何打在宋凡平的头上, 脚是如何蹬在宋凡平的胸口, 折断的木棍是如何插进宋凡平的身体的, 全然不顾他们的议论击打着李兰脆弱的心灵, 使她的身体一次又一次地哆嗦着。

窥视和围观行为是刘镇群众丑陋人性的一次集体释放。《兄弟》是两个时代相遇的故事, “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 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 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 不论是哪个时代, 余华都赋予了它非理性、非常态、理性缺失、道德低下的特征。时代的非理性必然导致这个时代人的非理性, 时代道德的低下也必然导致这个时代人的道德低下。缺少了理性和秩序的约束, 缺少了伦理道德的指引, 人们内心深处窥探他人隐私的本能欲望便得以释放, 人性的丑陋之处也得以从内心深处走到前台。

窥视和围观是《兄弟》的两个重要主题。余华并没有为窥视和围观打上某个人的标记, 也没有仅仅局限于刘镇群众这个群体, 他是把它们放在整个民族和国人的层面上, 把国人推上手术台, 耐心细致地解剖国人的灵魂, 探讨人性的丑陋和国民的劣根性。余华始终对国民性问题、对人性的困境抱着执著的探求精神, 以极大的勇气批判和揭示着人性的丑陋, 在当代作家中堪称首屈一指。

摘要:从先锋时代开始, 余华就试图沿着非理性的内部轨道, 深入人性最黑暗的地方。《兄弟》延续了对丑陋人性的批判与揭露, 主要从李光头的纵欲和亲情破裂、刘镇群众的集体性窥视和围观这两个方面, 充分展现了非理性、非常态下的丑陋人性, 而且突破了个人和某个群体的局限, 把国人推上了手术台, 耐心细致地解剖了国人的灵魂, 执著地探讨了国民劣根性和人性的困境。

关键词:小说《兄弟》,纵欲,亲情破裂,集体性窥视,围观

参考文献

[1]张清华.窄门以里和深渊以下——关于《兄弟 (上) 》的阅读笔记[J].当代作家评论, 2006, (4) :86-95.

[2]余华.兄弟 (上部)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江苏南京中考指标生政策解读 篇4

指标生是四星级普通高中拿出一定比例的统招计划,定向分配给初中学校。普通高中指标生比例均不低于本校统招生计划的50%

指标生分配原则:以初中学校具备指标生报考资格的学生数为基数,向所有初中学校(含民办初中学校)分配。

指标生录取分数线不得低于全市中考成绩排名前30%,在此分数线上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若此控制线上无法完成指标生计划,则收回指标生纳入统招计划。

二、指标生报考资格

1.在本市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2.在报名的初中学校读满三年(为了防止有些好学校成绩优秀学生,临近中考之前突然转学到差校,占有差校的指标生名额)。

3.综合素质评价: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均为合格等等,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均在B级以上。

4.生物和地理考察成绩均为合格第等。

三、招生范围与名额分配

1、有指标生资格的高中名单:

由南京市教育局确定收指标生的普通高中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陵中学、第一中学、中华中学、第十三中学、第二十九中学、南航附属高级中学、第五高级中学、宁海中学、雨花台高级中学、第二十七高级中学、第十二中学、建邺高级中学、田家炳高级中学、燕子矶中学、大厂高级中学、江浦高级中学、江宁高级中学、秦淮中学、天印高级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六合高级中学、溧水高级中学、高淳高级中学。

指标生比例不得低于本校招生计划的50%

2、指标生招生范围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陵中学指标生面向全市招生,第一中学、中华中学指标生面向江南6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和浦口区、江宁区、六合区招生。

第十三中学、第二十九中学、南航附属高级中学第五高级中学宁海中学雨花台高级中学第二十七高级中学第十二中学建邺高级中学田家炳高级中学燕子矶中学指标生面向江南6区。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大厂高级中学、六合高级中学指标生面向六合区招生,江浦高级中学、江宁高级中学、秦淮中学、天印高级中学、溧水高级中学、高淳高级中学面向本区招生。

3、指标生分配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陵中学、第一中学、中华中学指标生计划,由市教育局直接分配到县区和初中学校。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陵中学、第一中学、中华中学分配到浦口区、江宁区、六合区、溧水县、高淳县的指标,由区县自行分配使用。

浦口区、江宁区、六合区、溧水县、高淳县可以扩大普通高中收指标生的试点,需要招生指标生的学校和计划有本区县教育局确定,报市教育局和市招生办备案。

4、特殊说明

指标生不仅仅是看本人在本初中报考学生中的排名情况,同事也需要达到一定的分数线。普通高中指标生录取控制线,按全市中考成绩排名前30%考生的最低分划定,即:如果学生的成绩低于南京市排名前30%的成绩,那么即使该学生在该校指标生报名学生中排第一,也没有资格被指标生高中录取,这就是每年都有指标生名额作废的原因,因为有些软弱的初中学校,即使有指标生名额,可是由于学生都达不到中考成绩排名前30%,指标生名额只能作废。

举例:A中学给了三个指标生名额,分数没有达到A中学分数线也可以上。但南京指标生的最低分数线是由南京全部考生的前30%的分数决定的,在600分左右,也就是说超过600分才能录取指标生。

四、2016年普通高中指标生招生计划人数:

1.面向江南6区指定初中学校招生共:3664人

2.面向化工园区和原六合县指定初中学校招生:1076人

3.面向江宁区指定初中学校招生:1500人

4.面向高淳区指定初中学校招生:612人

5.面向溧水区指定初中学校招生:502人

南京大屠杀的人性解读 篇5

1 黑人女权主义

至今在学术界都难以严格界定“女权主义”, 只是力图找出不同女权主义流派的共同特征。女权主义流派本身关注的是妇女在社会中的劣势地位以及因性别所遭受的歧视。但因不同流派的历史渊源、阶级地位等多种原因以及各自承受的压迫程度等问题, 都没能达成统一共识。在当代美国, 女性主义有不少学派, 比如自由主义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及黑人女权主义等。

黑人女权主义作为女权主义的一个流派, 对研究美国黑人女性的生活状况和历史有着深远的意义。美国黑人女性是既具独特性又具代表性的群体:她们背负着种族压迫、性别压迫、经济压迫等多层枷锁, 她们的困境反映了美国社会的紧张关系。[5]黑人女权主义思想的研究是随着黑人妇女“声音”的增多而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前后的社会运动给弱势群体带来了新的机遇:少数民族的主体意识增强了, 妇女的性别意识提高了, 政治压力使人们开始重视弱势群体的历史和观念。自此黑人研究和妇女研究开始在社会史研究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这其中, 在文学领域卓有成就的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作品《人性的污秽》就体现了黑人女性所承受的种种压迫与剥削。

2 西尔克夫人—多重压迫下的黑人母亲

主人公科尔曼的母亲是众多承受着各种压迫黑人女性中的一员。种族、经济以及性别等多重压迫都没能压垮造这位勇敢的母亲。然而就是她对孩子深深的爱, 重重的伤害了她, 正可谓爱之深伤至切。直至临终前, 这位黑人母亲还在挂念着自己的孩子。

2.1 种族压迫的承受者

种族在美国社会是一种标志, 它使黑人遭受到结构性不平等待遇, 承受着与种族歧视相关的屈辱。这其中黑人妇女深受其害, 他们对社会的不满往往比其他性别和种族高出许多。[5]20世纪初, 黑人妇女在工作和生活中遭受屈辱不可胜数, 西尔克夫人的遭遇也不算稀罕。在西尔克一家搬至东奥兰治时, 他们是这条街上第一户黑人家庭。这也是因原来房主对邻居憎恨极致才将房屋出售给他们以作为报复的。白人不情愿跟他们做邻居, 表面上对他们和和气气, 但教区长违背教规, 在有色人种家里开设有色人种礼拜和周日学校, 甚至中学也关闭了游泳池, 可见黑人在这里压抑的生存状态是心知肚明的事实。西尔克夫人在生活上克服了什么障碍, 才使得他们得到了模范黑人家庭的殊荣, 她所经历的艰辛毋庸置疑。

对她来说, 拒绝接受芬斯特曼博士夫妇提出的帮她顺利提升并给她们家三千美元的无理请求是对不公正对待的抗议。正如芬斯特曼博士对西尔克夫人的评价:医院员工中没有比她更优秀的护士了, 没人比她更聪慧, 更有知识, 更可靠, 更能干—包括护士长本人。[4]西尔克夫人勤劳聪慧, 她应当早被任命为外科手术部门的护士长, 但是由于她是黑人, 她的升职在当时看来是根本没有希望的事情。但最后, 西尔克夫人不靠芬斯特曼博士的帮助, 以自己认真、诚恳不畏压迫的抗征当上了纽瓦克一家医院的护士长。

2.2 经济压迫的抗争者

班纳说, 面对艰难的处境, “黑人妇女是不会产生出女人是脆弱的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的。她们普遍都希望和丈夫、父亲一样负起家庭的责任……一个出身下层阶级的黑人妇女是很少期望她丈夫养活她的”。[3]的确, 黑人妇女做家务、养孩子, 但她做这一切的同时还在工作。西尔克夫人就是黑人妇女的典型代表。当西尔克先生克服眼镜店倒闭带来的打击期间, 她毅然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但同时仍就努力工作。

在男权制的经济形势下, 存在一种等级的劳动分工, 大多数妇女职位比男性低, 薪水比男人少。最为黑人女性, 她们更是处于“多重险境”, “作为黑人, 她们遭受着所有黑皮肤的人所受到的歧视和虐待, 作为妇女她们还有额外的负担—应付白人男子和黑人男子”。[2]在工作中, 黑人妇女大多数没有白人女同事那些优越的条件, 他们的工作量要远远大于白人同事, 却只能赚得微薄的收入, 承受着严重的经济剥削。“科尔曼的母亲在医院里连着做一个半班的工作, 甚至接连上两个班”。[4]但她们一家也只能是住在小小的木板房里, 科尔曼进入大学的时候也最终未能摆脱贫困家庭的带来的困扰。

2.3 性别压迫的受害者

在黑人社区中, 存在这样一个规则, 即黑人女性应该无条件地支持黑人男性。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 黑人妇女受到黑人男子不公正的对待时, 也多缄口不言。民权活动家赛普蒂默·克拉克 (Septima Clark) 曾言:“我发现男人无论说什么都是对的。他们说什么是什么。女人做不了主。”[1]正如科尔曼告诉母亲他将从霍华德大学退学时, 无论他母亲说什么, 再正确也改变不了他的想法。唯有家里的男人—西尔克先生和大儿子瓦特才能让他改弦易辙。然而瓦特远在意大利服兵役, 西尔克先生已不在人世。以至于, 当科尔曼在单方面以白人身份加入海军时, 西尔克夫人就几乎没敢问过他任何问题, 因为她知道自己做不了主。工作中的强者, 严厉要求其他护士、医生甚至包括白人医生的西尔克夫人, 在儿子面前展现的是与之截然相反的唯唯诺诺, 言听计从的态度。在科尔曼决定隐藏自己的黑人身份与一个犹太姑娘结婚并从此断绝与家庭的一切联系时, 西尔克夫人都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这一切。

生活在种族主义的男权社会里, 黑人妇女被灌输接受黑人男子“保护”的思想。让男人决定一切, 已经成为大多数黑人妇女的自然选择。所以, 丈夫死后西尔克夫人的依托便是大儿子瓦特, 在她的意识形态下, 瓦特是继西尔克先生后这个家的保护者。她有意让瓦特照顾她的生活和接管全家的事物。事实是, 对黑人妇女而言, 接受黑人男子的保护不无代价。妇女把自己的安危交付到保护者的手里, 他可以保护她, 也可能进一步损害她。在任何一种情况下, 她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他的意愿和权威。在倔强的瓦特得知科尔曼的决定后, 断绝了科尔曼与母亲的任何联系, 及时的冻结了一切。表面上是保护自己的母亲不再受到科尔曼的伤害, 但母亲的思念却是没有停止过, 在痛苦中度过了余生。就连西尔克夫人死前要见科尔曼一面的要求, 都被否决了。

3 黑人女性的悲惨命运

黑人女性要面临来自于白人对黑人的种族压迫, 黑人女性和黑人男性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 她们为了民族的、种族的利益进行共同的反抗, 让世界正视黑人民族的存在;作为整个黑人社会的女性来说, 强烈的性别压迫也是她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最大的障碍, 黑人男性可能是种族歧视的牺牲品, 但性别歧视让他们可以作为妇女的剥削者和压迫者。黑人妇女的身心都处在极度痛苦之中, 这一点白人男性、白人女性、黑人男性都没有切身的感悟。正如西尔克夫人在家里, 必须服从于父权制强加给女性的一切行为准则, 即勤勤恳恳的持家, 做一名勤劳的妻子, 善良的母亲, 关爱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在社会以及工作中又要抗争各种压力, 种族的, 经济的, 阶级的等等。在生命的最后, 她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护士———把我送上火车。我家里有个生病的婴儿”。就这样在痛苦的思念中结束了的一生。

摘要:美国当代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作品不仅渗透了对犹太人生存与发展的关注, 同时也从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其他少数族裔的波折人生。《人性的污秽》是他近年创作的“美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小说围绕主公人科尔曼跌宕起伏的命运, 侧面的反映了其母亲——西尔克夫人, 作为黑人女性的艰难生存困境。本文将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分析西尔克夫人在多重压迫下的痛苦命运。

关键词:黑人女权主义,压迫,男权,种族

参考文献

[1]Cynthia Strokes Brown ed., Ready from within:Septima Clark and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M].Navarro, CA:Wilf Tress Press, 1986:79.

[2]Frances Beale, Double Jeopardy:to Be Black and Female[M].New American Liberary, 1979.

[3]班纳.现代美国妇女[M].民主出版社, 1987.

[4]菲利普·罗斯著, 刘珠还译.人性的污秽[M].译林出版社, 2003.

[5]吴新云.身份的疆界: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思想透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4.

南京大屠杀的人性解读 篇6

关于人性的本质, 几千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议, 概括起来有性本善、性本恶和白板说三种。而导演金基德的作品从第一部 (《鳄鱼》) 开始, 大都是关于犯罪、暴力、仇杀、畸恋的, 且处理得残忍、阴暗, 这也许是他本人所主张的“性恶说”的投射。如果说金基德在本片之前已经历数了人类的种种罪恶的话, 那么本片就该是对人类以堕落、淫乱为首的罪行所施行的救赎。“撒玛利亚”源自《约翰福音》第4章的一个关于忍受苦难的寓言, 讲的是耶稣时代, 当时犹太教宗教领袖指责撒玛利亚人为异端。耶稣在传教途中遇见一个来自撒玛利亚城的不贞妇女, 可他没有对她避之不及, 反而与之坐而论道, 结果不但使这位妇人得到救赎, 而且通过这妇人将基督教的思想传遍了整个撒玛利亚城, 对整座城市也实施了救赎。

影片的主人公倚隽也就是导演心中的撒玛利亚女孩, 她本是冰清玉洁的少女, 由于好友洁蓉的坠楼身亡让她产生了强烈的负罪感。她单纯而善良, 尽管之前她认为洁蓉和男人睡觉是肮脏的, 对与洁蓉睡过觉的男人更是深恶痛绝, 但她仍义无反顾地用自己的身体为自己赎罪, 也为洁蓉赎罪。她似乎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影片里有这样一个场景:洁蓉死后, 在她生前和嫖客交易的房间里, 倚隽第一次和嫖客约会, 在洁蓉跳楼的窗口她产生了幻觉, 她似乎看见了依然微笑着的洁蓉在楼下向她招手, 于是她也微笑着向洁蓉招手。这个场景巧妙地道出了倚隽无偿为男人提供性服务的心理动机。因此, 尽管她和许多男人做爱, 但她在精神上仍是贞洁的。还有那个自命为婆须蜜多 (印度佛教中的一个女菩萨, 她以同别人做爱而使人悟道) 的洁蓉, 她卖淫也只是为了实现和好友去欧洲旅游的梦想, 并且她对婆须蜜多充满了崇拜和向往之情, 希望通过和男性发生性关系而“唤起男性深深的母爱”, 因此, 她不以之为耻, 反而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那么神圣和光荣, 于是无论在出卖肉体还是遭警察追捕时, 她永远都带着那种超越所有欲念的淡淡笑容。但她不知道这个社会的冷漠、自私、丑陋就像片中深黄浅黄的落叶一样已经覆盖了整个城市。她以为自己超度了别人, 然而在洁蓉弥留之际, 无论倚隽如何哀求, 那个曾经让洁蓉感到快乐的嫖客都不想见洁蓉最后一面, 甚至要倚隽与他做爱才答应倚隽的请求。这里, 导演尽管对那个嫖客着墨不多, 但仍通过很多细节把他趁火打劫、冷漠无情的卑鄙面目刻画得入木三分, 令观众牙痒, 而倚隽对洁蓉无条件付出的情谊更是把他反衬得一文不值。导演的功力从中可见一斑———在把他的爱憎抒发得淋漓尽致的同时, 他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凸显出来:假如倚隽和洁蓉的行为因为违背传统道德而有罪的话, 那么她们所在的“撒玛利亚城”里的那些淫乱、变态和扭曲的嫖客就是罪魁祸首, 相比倚隽和洁蓉, 他们的罪孽更深重, 但又有谁会来救赎他们呢?

倚隽的父亲宿命般地走上了这一征程。从父亲喜欢给女儿讲宗教故事这一细节, 我们可以知道他深受宗教影响, 因此他内心挥之不去的原罪心理是其心理动因之一。那些嫖客固然罪孽深重, 而作为父亲的他, 没有尽到管教女儿的责任, 也难逃罪责。因果循环, 生生不息, 人类犯下的原罪最终竟轮到他女儿来承受恶果, 这是对他最致命的惩罚, 对人类来说, 也是最大的悲剧。于是, 救赎既是救自己, 更是救整个人类。要指出来的是, 尽管他的职业本身就是警察, 是所谓的社会清道夫, 但在发现女儿的行径之前, 他更多的是扮演作为一名父亲的家庭角色而非警察的社会角色, 影片也极少他办案的画面, 而以工笔手法细细刻画他在厨房为女儿做早饭、叫女儿起床、送女儿上学和在上学途中给女儿讲宗教故事的场景, 着重表现了他慈爱、宽容的父亲形象。至此, 他满足于和女儿所营造的安宁、祥和的家庭氛围, 对于家庭外越来越污浊的社会风气, 他自知无力改变什么, 而他唯一的女儿才是他唯一值得珍视和保护的。正是因为之前有了慈父形象的铺垫, 所以发现一向乖巧的女儿在卖淫后, 他随之对嫖客采取的丧失理性的报复就显得合情合理了。这种疯狂报复与其说是出于一位警察的社会责任感, 不如说是出于一位父亲爱女儿胜过爱自己生命的深切的人伦情感。这也体现出金基德在先锋、大胆的艺术创作风格之外, 骨子里仍保留着东方传统的伦理观、价值观。具体来说, 不仅在于之前他对倚隽和洁蓉之间的深厚友谊的唯美表现, 还在于他刻画了父亲对女儿那种东方式的深沉情感, 如发现女儿卖淫以后父亲那种克制、内敛、压抑的情感处理方式, 更在于他或多或少地刻画了那些良知未泯、道德尚存的嫖客内心如影随形的自厌感和罪孽感, 特别是那个被倚隽父亲当着其家人打骂却无脸回击、最终羞愧难当而跳楼身亡的另一个父亲。导演在表明人性深处善与恶的复杂缠绕的同时, 无形中也在倡导着抑恶扬善。这与儒家崇尚“仁义”的思想内核也是相一致的。

至于如何“抑恶扬善”, 这里金基德一如既往地表现了他以前的作品中的宗教意识, 认为救赎可以拯救人类丑恶的灵魂。这与他退伍后曾在教堂画画的经历有一定关系, 但也许主要是因为他认为宗教本身在探讨人性问题上与他对人性的思考能达到契合和相通吧。圣经中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以拯救世人, 影片中父亲也企图用暴力这种极端的方式去制止世态的丑恶、肮脏, 随着他的愤怒和绝望被压抑到一定程度, 他的暴力也越来越升级, 最终他失手杀死了一个嫖客。且不说他的救赎到底能拯救多少人的灵魂, 他已经不自觉地成了这个荒谬、变态的社会的牺牲品。假如影片的前半部分是导演以两个少女的视角, 对其卖淫过程进行了诗意浪漫化的处理, 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由于游离在正统道德体系边缘而产生的轻盈、疏离的飞一般的心理体验, 那么, 影片的后半部分从父亲对那些嫖客疯狂报复直至因杀人而走上不归路开始, 则很大程度上是导演站在道义立场上对正统道德体系的回归, 对无论是无辜的女儿还是淫乱的嫖客的不法行为所进行的控诉和制裁, 尽管这种控诉和制裁的方式是“以暴制暴”, 同样是和法律相违背的, 但正是这种非理性的行为给影片蒙上了厚重的悲剧色彩, 悲剧的“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别人看” (鲁迅语) 的特质以及“撕碎”的过程, 都使影片显现出悲情、悲怆的美学蕴涵, 从而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给人以直观而深刻的启迪。

金基德的电影受西方先锋电影的影响很大, 体现在其主题体系中, 则表现为他擅长以极端的笔触来刻画欲望、暴力、死亡等具哲学意味的永恒命题。如《漂流欲室》中, 坐落在雾气氤氲的湖面上的颜色鲜艳的“欲室”即是人类尽情放纵欲望的“乐土”, 在那里, 人们理所当然地发泄着自己最原始的欲望:吃喝拉撒、赌博召妓、报复杀戮;而《收件人不明》、《坏男孩》则更为残酷地把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表露无遗:儿子对母亲的憎恨、兄妹之间的残害、异性之间的畸形爱恋……总之, 他的影像世界是一个个不伦的、非法的、充满绝望的黑色世界。然而, 金基德在将自己对“原罪”的自我体验和感受反复刻画、刻意营造的同时, 丧失了对人物和事件的评判, 也抛弃了应有的法律、道德立场。于是, 人性、自我的毁灭和法律、道德的毁灭同在, 欲望、暴力、死亡的呈现与法律、道德的缺席共存, 因而, 正如本文前面所指出的, 该片前半部分给观众带来一种由于游离在正统道德体系边缘而产生的轻盈、疏离的飞一般的心理体验一样, “金基德的影片也许道义上的正义掩埋得太深了……所以在完全大众化的题材下, 我们只能透过它表层意义的背后, (来) 体味影片带来的美感享受” (1) , 这种美感享受实质是一种以失去基本的评判和明确的指涉为代价的“失重”的感觉。也正是因为这样, 许多观众甚至业内人士对金基德的影片都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程度上的误读, 如当年他的《漂流欲室》在威尼斯一上映就被冠以“变态、恶俗、下流”的恶名, 有人大呼“金基德作品一文不值”。这也是他的影片虽屡屡被邀请参加各种国际电影节, 但又屡屡空手而归的原因吧。直到本片的出现, 他才第一次真正得到国际影人的承认。本片填补了他以往影片仅侧重于对边缘人和底层人们的各种情感状态的极端描摹而没有明确的所指和投射的缺憾, 尽管他对这个充满罪恶的城市和人们依然是以一种“不在场者”的疏离、旁观态度去呈现, 但对在欲望的无度发泄中日渐隐匿和失范的道德还是进行了曲折的表达, 于是, 对人性的探讨也因此达到了以往少有的深度, 也能更痛彻地打动人心。

当影片进行到父亲开着那辆黑色的轿车, 带着女儿从长满“恶之花”的城市来到乡村拜祭妻子时, 也即进入了片子的尾声。青山绿水、云雾笼罩的乡村在这里是世外桃源的象征。这时, 画外音乐也开始变得轻快, 并加入了富于动感的打击乐。在那里, 父亲“觉得头脑清醒多了”, 他又给女儿讲了一个叫特里萨的圣母创造奇迹的宗教故事。入夜, 幡然醒悟了的女儿哭得撕心裂肺。最耐人寻味的是他们行程中出现的三次被阻。第一次是父女下山时由于一堆石头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最终女儿把石头搬走, 其实也搬走了堵在父亲心里的石头。第二次是他们在回去的路上, 父亲误把车驶进河里而无法前行。这时和《坏男孩》一样, 影片出现了一组迷幻的镜头:女儿梦见父亲把自己掐死, 亲手掩埋在河边, 并给她播放她生前最爱的音乐。整个画面仿佛被蒙上蓝色的薄纱, 音乐也变得诡秘、迷离起来。而当女儿醒来, 车子周围的水已奇迹般地消失。“障碍”的自动消失也许暗喻着:只要你勇敢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跌宕起伏, 那么, 它既然可以无来由地袭来, 也就会无来由地过去。这种超现实主义的手段也为影片制造出一种悬念般的神秘气氛, 令人浮想联翩。第三次则出现在影片结尾, 女儿正兴致勃勃地学开车时, 发现父亲被警车带走, 急忙追赶, 她跌跌撞撞地行驶着, 不料车却搁浅在河滩上, 影片也至此结束。我们可以这样读解上述情节:女儿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会开车, 象征着她开始驾驭自己的人生, 这次的受阻则暗示着父亲终归会渐行渐远以致无法挽留, 她终归要独自面对未来。导演通过这三次意味深长的演绎, 实现了对女儿命运的形象化叙述, 充满了让人反复回味的空间。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金基德电影中常常出现一些具有强烈指涉的象征符号, 如《漂流欲室》中的鱼、笼中鸟等, 而本片的那只废置在乡下农人家门前的小木船, 在笔者看来也颇有深意。船是帮助人从此岸渡到彼岸的工具, 片中的父女在经过了此岸的痛苦挣扎之后, 按理说可以踏上通往彼岸的船。可船却被废置起来了。这真是莫大的悲哀, 也喻示了父女俩始终无法到达超凡脱俗的乌托邦。欲海无边, 苦海也无边。父亲逃不了法律的惩罚, 女儿也终将独自驾驭自己的未来, 等待着下一轮的人生煎熬和历练。从这里可以看出, 本片尽管比金基德以往的影片多了一丝温馨和希望, 但仍秉承了他一贯的灰暗基调。

摘要:电影《撒玛利亚的女孩》中少女卖淫仅仅是导演思想表达的载体, 阴暗深沉的人性罪恶才是导演批判的笔触指向。导演在表明人性深处善与恶的复杂缠绕的同时, 无形中也在倡导着抑恶扬善。这与儒家崇尚“仁义”的思想内核也是相一致的。

关键词:金基德,人性,救赎

参考文献

南京大屠杀的人性解读 篇7

影片

播映

受众

发行

宣传主创人员

“仿真”南京城中漂浮的各种符号———影片分析

在坦克的炮击声中, 飞机的呼啸声中, 日军攻入当时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城, 整个城市荒凉、萧瑟, 四处残垣断壁。12月的南京城弥漫着死亡的气息。

为了营造一个逼真的旧南京城, 陆川带着剧组从天津拍到长春, 甚至花费巨资制造了一个南京城, 可谓煞费苦心。而这样的南京城, 也确实给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为整个影片意义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仿真的旧南京城。南京, 是一个城市, 简言之, 是一个物, 但是这个物在1937年12月被日军踏入之后, 开始承载着太多人的苦难和死亡。被屠杀的南京城中的人, 和南京有着无比紧密的关系, 南京也因他们而背负太多太多的东西, 直到今天, 我们还不忍去追忆那段影像。

这样的一个城市, 在影片中自然具有基石般的作用, 如何还原那座城市, 成了影片能否完美表达原本意义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陆川花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去布置这个城市———当然是仿真的 (空间和时间上都不等于现在的南京, 也不等于那时的南京) 。

但是即便是陆川、即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影片中的南京也只是一个仿真的幻象、一个被还原 (至于被还原了多少谁也不清楚) 的符号, 也只是一个浮在导演想象里的空中阁楼。

在南京城中漂浮的各种影像符号。《南京!南京!》整个影片有很多符号, 在此只选择部分有代表性或特殊意义的符号来分析。

1.标题中的“!”。在电影名中出现“!”的情况并不多见, 这样的符号必然有其特别的含义。当破败的南京城的画面中, 出现黑色毛笔书写的“南京!南京!”时, 人们不由心里一震。那两个感叹号加重了画面的厚重感和沉重感。而据陆川所言, “南京!南京!”是日本当年进攻南京的代号。如果影片的受众原本就知道这一点, 那么观影时产生的沉重的感觉会更明显。

2.黑白的色调。整个影片都是黑白的, 无疑使受众观影时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而陆川决定采用黑白两色来拍摄整部影片, 希望给受众一种历史感。黑白色在影片中, 至少体现了这样几种意义: (1) 最贴近历史的颜色, 在对过去的描绘时, 黑白是最好的选择, 其他的色彩会显得杂乱和花哨; (2) 对生与死的冲淡, 也许如血液般鲜红更能展示那种生命被摧残的冲击, 但是黑白却能更为大气地表现一种生命的厚重感, 不管是还活着的还是已消逝的, 让我们能摆脱视觉的扰乱而进入深刻的思索中; (3) 压抑、苦难、尊重, 黑白的色调给人一种压抑感, 也正好体现了那时南京城中各种各样的苦难, 表达了对已逝人们的尊重。

3.哭与笑。《南京!南京!》整个片子中的哭与笑并不多见, 但这两种非言语符号却是理解影片很好的桥梁。虽然片子中大量的表情都是一脸严肃, 但为数不多的哭笑还是传递了一定的意义。结尾小豆子的笑———酣畅淋漓的大笑, 却显得十分苦楚, 痛苦的大笑, 也许是一种希望的表达。

4.漂浮的符号。陆川和剧组制造了一个仿真的南京城, 但是这样的空中楼阁却没有很好地让各种符号镶嵌其中, 这样, 各具意义的符号显得有些凌乱, 没有和破损的南京城一起阐释确切的影片含义。

商业电影式的宣传, 成功却削弱了影片的意义

《南京!南京!》相比于《可可西里》, 具备浓厚的商业片气息, 庞大的演员阵容, 高达8000万元的成本。它的宣传采用的是商业片的模式, 耗资千万元。首映之前, 选择了15个城市进行宣传, 而中影以往大片的宣传城市也不过就5个。制作了好几部宣传片和海报, 连中影总裁韩三平也呼吁广大媒体支持《南京!南京!》。针对影片的报道,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 都制作了精美的专题。比如新浪网的专题从2008年3月就开始了, 至今都一年多了。

正因为这样庞大的宣传造势, 《南京!南京!》上映之前就获得了大量的人气。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浓厚的商业气息, 削弱了影片本身的意义。

大量的商业宣传造势, 使受众容易以商业片的解读方式来解读《南京!南京!》。商业片是以盈利为最主要目的, 为迎合大众口味, 影片中含有大量的特技、情色或其他吸引人眼球的要素。很明显, 《南京!南京!》所涉及的题材注定了它不能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片。剧组也不希望给影片戴上商业片低俗媚俗的帽子。因此, 虽然大规模的宣传有利于让更多人关注这部片子, 吸引他们走进电影院来观看这部片子, 但是如果在观影之前就使得受众默认这是一部商业片的话, 无疑会对受众解读影片产生误导, 也不利于生成影片所想要表达的意义。

宣传片、海报、评论, 给受众预置了部分视角和意义, 反而不利于受众更好地解读影片。宣传片海报往往只能展示影片的冰山一角, 受众如果通过这些产生部分成见, 在观影时, 解读就可能出现被误导的情况。而大量的评论更是会对受众自身的解读产生具有倾向性的引导。

主创人员

影片的成功与否, 在一定程度上与主创人员密不可分, 这里的主创人员至少包括导演、剧本、主演、摄影。毫不夸张地说, 是这些人在诠释影片、表达意义。如果说影片就是一个舞台, 那么导演就是舞台旁的指挥, 主演则是舞台上听着导演指挥和凭自己对剧本的理解来对角色进行演绎的扮演者, 而摄影则是在最隐蔽和最明显的地方观看并最终展示整个大舞台。所以主创人员中每一类的发挥都影响着影片的好坏。

陆川:好的导演, 但不是好的剧本。陆川选择了一个特殊的主题, 并很好地控制了影片走向———坚持对人性的刻画、避免盲目地追求特技, 这一点上, 陆川确实是一个成功的导演。但在剧本上, 让人难以忍受凌乱的线索, 整个影片就像一幕幕画面组合在一起, 受众难以理清里面的联系。单独的画面过于强势的表达意义, 而缺失明显的主线, 这样的叙事使受众观影时感受到影片在不断切换、线索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曹郁:镜头的把握出神入化。《可可西里》让很多人认识了陆川, 但忽视了曹郁———那个操作着摄像机、舞动着画面的人。在《南京!南京!》里, 曹郁延续自己在《可可西里》中对画面和意义的感悟能力, 对镜头和画面的把握还是那么出色, 受众被这部片子震撼有一半是因为曹郁展示出了极具震撼力的画面。

中泉英雄:最出彩的角色角川的扮演者。加果一定要在影片中找出一条主线索的话, 日本兵角川正雄算是其中之一。角川是影片中很重要的人物, 从目睹自己的军队打下南京城、参与剿灭抵抗的国民党守军残余, 到最后放走小豆子等二人, 自己自杀, 角川的内心经历了太多的挣扎、纠结、伤痛, 也许自杀是最好的选择, 死比活着容易。无论是从剧情还是人物塑造来说, 角川都是最出彩的。中泉英雄对角色的演绎是成功的。

其他的主演人员, 刘烨、范伟、高圆圆等都有出彩的地方, 但是可能因为剧本的原因, 人物的塑造天生地存在各自不同的缺陷。

不同的《南京!南京!》来自不同的受众

《南京!南京!》到底怎么样?从看过的受众那里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 喜欢的受众毫不吝惜赞美的语言, 而不喜欢的受众却对此片大肆贬低甚至质疑陆川的能力、人格。来自影讯网的投票结果如下:42%的观众认为“非常好看, 推荐”, 47%的观众认为“垃圾片, 浪费银子” (1) , 而在天涯社区, 也因此片而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其实《南京!南京!》在不同的受众眼中是完全不同的影片, 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从对受众的分析, 我们可以清醒地理解这是为什么。简单地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 即受众的差异和受众解读的差异。

不同的受众。对受众的分类, 传播学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但最为简单的还是分为两类:一是主动型受众。这类受众对媒介的选择更有自觉性, 而且对媒介传播的内容有自己价值判断的一套系统, 不会轻易受媒介影响。这类受众对《南京!南京!》的解读主要还是来自自身的价值判断, 如果《南京!南京!》的价值意义和他们已有的价值意义系统不符, 他们断不会改变自己去认同影片, 反之亦然。二是被动型受众。和主动型受众不同, 这类受众易于受到媒介传播的影响, 而自身没有一套较为稳固的价值判断体系。所以他们对《南京!南京!》主要还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比较认同其价值和意义。

除了这种划分之外, 我们还可以把受众分为如下几类:l.影视专业人士;2.电影爱好者;3.对题材感兴趣而对电影不感兴趣的受众:4.潜在受众。这几类受众对《南京!南京!》的解读肯定有所不同, 因为他们的角度、理解的路径和自身积累的知识都不一样, 在他们的眼中, 《南京!南京!》肯定是不一样的。

受众的成见———自有符号系统对解读《南京!南京!》的影响。夸张一点地说, 《南京!南京!》是由一个个符号组成的, 而整个影片也有其一套符号系统, 受众想要完全理解这部影片, 必然要具备《南京!南京!》的那套符号系统。两者的符号系统越接近, 受众的解读就越接近原创的本意。而受众的成见 (自有符号系统) , 则是如何解读的关键。主要的成见有以下三点:1对南京大屠杀有一定的了解, 对历史还原有极高的要求;2.对日本有敌视倾向:3对日本有复仇倾向。具备以上3点成见中的一点或几点的受众对此片都不看好, 因为第一点成见是几乎所有导演都无法消解的, 历史的真实是不能还原的, 第二、三点成见会极大地影响受众对角川这一角色的解读, 势必会影响对整个影片的解读。

解读的各种倾向———不同意义的生成。陆川想拍一部不同于以往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 这样的不同意味着他要去符号化, 即去掉人们已经接受和保持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符号。但是去符号不成功的话, 受众就会生成其他的意义。

而且由于受众自身的符号系统和受众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同, 对每一个画面、场景和整部影片, 受众在解读时都会产生不同的意义, 也就是“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发行、播映

总之, 这两个方面包括对盗版的杜绝措施都做得很不错。由于这两方面对《南京!南京!》的解读没有太大的影响, 在此不做详述。

总评

一部出色的片子, 可以看出很多人都很努力, 值得褒扬。但创作的主观色彩过于浓厚, 加上颇具个性的独特视角, 给历史的真实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艺术对历史的加工在很多时候都不会造成亵渎, 但触碰到诸如南京大屠杀这样的人间惨剧时, 再好的艺术美感, 再精辟的艺术表达, 都是不当的。阿多诺说过“奥斯维辛之后, 写诗是野蛮的”, 那《南京!南京!》是不是也很野蛮呢?

摘要:2009年4月22日, 陆川的新片《南京!南京!》上映, 当天拿下900万元票房, 10天票房过亿元, 到5月22日, 票房超过1.5亿元。敏感的题材、长达4年的准备和拍摄时间、新锐导演陆川, 再加上今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使得这部片子从上映开始就得到了观众、媒体、影评人士的关注, 至今热议不断。本文意在从传播学的角度, 对此片进行一次不同于一般影评的解读, 为深刻理解这部颇具新意的影片提供另外一种阐释途径。

关键词:传播学角度,影片分析,商业宣传,主创人员,受众

参考文献

[1].斯蒂芬·李特约翰著, 史安斌译:, 《人类传播理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南京大屠杀的人性解读 篇8

服饰, 在现代社会已不只是遮体御寒的手段, 而是人塑造形象、显示个性、表现气质的工具。时代瞬息万变, 服饰设计如万花筒般变换, 让设计师大显身手。服饰设计栏目, 将是研究者、设计师们纵论古今服饰的园地。

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人性化的设计随处可见。美国的大众服饰品牌就体现出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并因此呈现出休闲、实用、简约三种不同的风格。解读美国大众品牌服饰的设计理念及其呈现风格, 对我国的服饰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笔者曾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 期间常怀着一份好奇心去观察这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而感受最深的是美国的“人性化设计”可谓无处不在。出于对服装设计的独特情感, 所以经常会去Shopping Mall (购物中心) 走走逛逛, 哪怕是windowshop (看商店橱窗) , 也乐在其中。通过对美国比较流行的几个服饰品牌的对比与分析发现, 美国服装设计的风格同样是很人性化的。这些风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一、随意轻松的休闲风格, 符合穿着者舒适放松的需要

当我们走进美国的校园, 或者购物广场这类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 就会感受到美国人的服饰观念其实是很随意的。在那些非正式场合, Jeans (牛仔) 、Tee shirts (T恤) 、Hoodies (连帽上衣) 、Sport shoes (运动鞋) 、甚至是Slippers (拖鞋) , 似乎已经成为美国人标志性的装备。在美国校园里常见的几大休闲品牌中, 最受美国年轻人推崇的, 也是本人所钟爱的是“Abercrombie&Fitch” (图1) 。可能大家最为熟悉的是它的Logo“小麋鹿”, 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品牌背后的传奇故事。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品牌起初源于猎装设计, 几经波折后, 重新定位于年轻休闲路线。它如今已成为美国第一大贵族休闲品牌, 在全美拥有3 0 0多家连锁店。“Abercrombie&Fitch” (阿比克隆比&费奇) 在舒适、休闲的设计中又透露出一点野性、叛逆和不羁的美。尤其是其贴身、低领、以突出人体线条意图的裁剪, 在给人休闲舒适的穿着感的同时, 又能凸显胸、腰、臀等人体部位的性感美。因此它的设计不仅获得了广大美国年轻人的青睐, 就连明星名媛也是其忠实的追随者。而另外两大风格类似的美国休闲品牌“American Eagle”A E美国鹫和“Aeropostale”同样将美式学院风格和最新的流行元素结合起来, 深受美国青年人, 尤其是学生的喜爱。无论是“Abercrombie&Fitch”自由奔跑的小麋鹿, 还是“American Eagle”展翅翱翔的雄鹰, 都是一种象征拼搏向上, 自由奔放的标志。它们迎合了美国年轻人那种崇尚自由, 无拘无束的个性。

以上这几个品牌都是比较“teenage” (年轻) 的休闲风格, 也就是主要针对年轻人的设计。而另一个在美国家喻户晓的休闲服饰巨头品牌Gap盖普, 是能和Zara (飒拉·西班牙) 、H&M (海恩斯莫里斯·瑞典) 并肩的美国最大的服装公司, 现拥有3000多家连锁店, 并已开始进军中国市场。Gap之所以如此受欢迎, 是因为它的设计符合各个不同的消费群体。它旗下拥有Banana Republic (适合都市白领阶层) 、Gap (适合普通人群) 、Old Navy (适合青少年学生) 、Gap Kids (专门为儿童设计, 图2) 等众多子品牌。Gap让人喜欢的原因是, 它轻松与舒适、含蓄而不张扬的风格。无论你是什么年龄或什么样的着装风格, 你都会在Gap的卖场里找到几件适合自己的衣服。舒适而宽松的设计成为了这些美国休闲品牌的首选, 这也恰恰满足了现代人缓解学习和工作压力的心理需要。

二、经久耐穿的实用风格, 符合穿着者户外活动的需要

提到美国服装的实用性, 人们必然会首先联想到牛仔这一跨世纪的服装。牛仔最初诞生于19世纪50年代美国西部的淘金热, 因其具有牢固耐穿、防水耐脏等特点, 十分符合淘金工人的需要, 因而成了西部拓荒者的首选工作服。加之好莱坞电影所树立的美国牛仔英雄形象的影响, 牛仔服装进一步深入人心, 一时间风行天下。此后不久便有了Levis (李维斯——牛仔鼻祖) , Lee (李——生产出第一条拉链牛仔裤) 的诞生。一个多世纪以来, 牛仔从美国流行到全世界, 成为了男女老少都能接受的服装。随着设计师们不断地给它注入新的时尚元素 (见图3) , 牛仔不仅没有被流行舞台所淘汰, 反而愈久弥坚, 可以说没有哪种服装能够像牛仔这般历久弥新。有文章宣称, 耐久、便宜而且性感的牛仔裤, 是美国人给予全世界的伟大献礼。而今, 牛仔已不仅只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服装, 它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不仅象征着美国开发西部的拓荒精神, 更表现了美国人不畏艰苦、坚强自立的精神。

论及美国品牌服饰的功能性, 不仅反映在牛仔的设计上, 其户外运动服装品牌的设计也很值得一提。就拿世界户外服装领导品牌Columbia哥伦比亚为例。这个起初以制造雨衣、雨帽为主的品牌, 而今已经扩展为包括户外夹克、多功能裤、背包及运动鞋等种类齐全的户外服饰。他们研发的专利布料Omni-Tech (既防风防水又透气的布料) , 具有强大的防风防水功能, 使户外运动者不受外界天气变化的阻扰。Omni-Dry (速干布料) , 能帮助运动者迅速挥发汗液等水分。此外, 它们率先提出Interchange System三合一系统新概念, 开发了可以拆卸的外套里衬, 这一新颖而实用的设计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为户外活动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一系列的科技研发, 使Columbia成为了户外运动者推崇的品牌。

此外, 还有REI (Recreational Equipment, Inc.) , LL Bean, Marmot, Mountain Hardware等美国户外运动品牌, 以其防水、防风、保暖、透气、耐磨等特殊性能, 全面体现了坚固耐用, 功能性强的服装特点。这些实用性的设计号召人们走出自己的小空间, 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因此在美国, 各种户外运动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自然朴素的简约风格, 符合穿着者快节奏工作的需要

“Less is More”即“少即是多”, 本是建筑大师Mies van der Rohe (米斯·凡·德·罗厄) 所推崇的建筑设计理念。但这种精神理念却衍射到很多其他的设计领域, 表现在服装设计中就是自然朴素的简约风格。这也非常符合美国人那种讲究快节奏, 高效率的生活方式。因此出现了以Calvin Klein (克尔文·克莱恩) 为代表的一批以极少主义为信条的设计师, “简约即是美”是他们的设计哲学。

笔者在国内时, 就对Calvin Klein这位设计师有所了解。于是刚来美国第一次去outlet (打折大卖场) 的时候, 就直奔CK的店面。第一感觉就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华丽, 无论是店面还是产品的设计都很朴素简单。没有太多繁琐和累赘的装饰物, 也没有很绚丽的色彩。Calvin Klein在设计上所提倡的“极简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简单的设计中却不失优雅气息。正如Calvin Klein本人所说的, 服装设计应该具有使人体自由活动的流畅线条, 使穿着者感到愉悦、不受拘束和方便。他设计的衣服为都市白领带来了自然、舒适和自信。此外, 值得一提的是, 被誉为美国三大服装设计师之一的Ralph Lauren (拉尔夫·劳伦) , 他设计的Polo T恤, 这种以马球运动命名的T恤, 其经典款式多年未变, 迎合了美国上层社会所崇尚的简洁、舒适、但却高品质的生活理念。直到现在Ralph Lauren始终喜欢运动服、牛仔裤等简单的打扮, 而不喜欢那些过于奢华的设计。最后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在美国本土很受欢迎, 而且也拥有众多他国粉丝的美国经典皮件品牌Coach蔻弛 (见图4) , Coach素来以简洁、耐用的风格特色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Coach一直以皮件的实用性与耐用性为本身的旨归, 而设计风格非常简洁, 通常只有外型的变化, 在皮面上并没有做多余的装饰。就像牛仔裤一样, Coach也非常符合美国特色, 越用越好看, 既便利又好搭配。

图4 Coach的橱窗及店面设

南京大屠杀的人性解读 篇9

下午两点, 嘉宾们在威能品牌宣传片的温暖氛围中纷纷来到活动现场, 映衬着”贴近人性聆听自然”的活动主题, 活动全面展开。威能南京分公司经理陶治先生以热情洋溢又颇具内涵的致辞开场。东南大学建筑系博士生导师、资深室内设计师高祥生先生以特邀主讲嘉宾的身份登场, 以《绿色理念指导下的陈设设计》为主题, 将自己多年的建筑设计、艺术理念与当下的绿色环保概念结合在一起, 深度呈现了绿色理念是如何融入进生活和建筑陈设中的。在另一位特邀主讲嘉宾徐敏院长以《艺术与设计——环境保护必须树立正确的建设观念》为主题的分享中, 大家开始意识到, 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种口号, 更是一种生活理念, 而当我们将建筑中融入更多的绿色环保细节的时候, 理念就成为了现实。

现场的观众和来宾们在受到几位主讲嘉宾的启发后对绿色生活的设计理念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 大家感受到威能多年来一直将绿色的设计理念贯穿于企业文化中, 威能产品坚持“绿色”采暖的解决方案, 让能源不但发挥多种用途, 而且持久耐用, 全面达到环保更节能的效果。每一位使用威能产品的客户不但体会到了来自德国的专业科学的供暖设备优越的性能, 而且更感受到了威能绿色环保设计理念对人性的温馨呵护和对自然的细致保护。与此同时, 在互动环节中, 大屏幕上滚动着各种关于威能和绿色设计的问题, 主讲嘉宾们针对威能的绿色生活、人性化设计、舒适建筑等问题展开了详尽的解答和热烈的讨论, 让大家更细致的了解到绿色生活的重要性。

上一篇:力脉冲发生器下一篇:机电安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