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的前景

2024-09-24

数据通信的前景(共12篇)

数据通信的前景 篇1

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要在两地间传输信息必须有传输信道, 根据传输媒体的不同, 有有线数据通信与无线数据通信之分。但它们都是通过传输信道将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联结起来, 而使不同地点的数据终端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一、数据通信的概念、交换方式及适用范围

1. 数据通信的概念。

通信, 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 从广义上指需要信息的双方或多方在不违背各自意愿的情况下无论采用何种方法, 使用何种媒质, 将信息从某方准确安全传送到另方。

2. 数据通信的交换方式, 通常数据通信有三种交换方式:

(1)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是以电路联接为目的的交换方式。电话就是用电路交换的方式进行通讯的。人们可以打一次电话来感受一下这种交换方式。打电话时, 首先是摘下话机拨号。拨号完毕, 交换机就知道了要和谁通话, 并为双方建立连接, 等一方挂机后, 交换机就把双方的线路断开, 为双方各自开始一次新的通话做好准备。 (2) 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方式不要求在两个通信结点之间建立专用通路。结点把要发送的信息组织成一个数据包即报文, 该报文中含有目标结点的地址, 完整的报文在网络中一站一站地向前传送。每一个结点接收整个报文, 检查目标结点地址, 然后根据网络中的交通情况在适当的时候转发到下一个结点。经过多次的存储和转发, 最后到达目标。 (3)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和交换信息的, 它是一种存储、转发的交换方式, 即将到达交换机的分组先送到存储器暂时存储和处理, 等到相应的输出电路有空闲时再送出。

二、数据通信的分类

2.1有线数据通信

(1) 数字数据网 (DDN) 数字数据网 (DDN) 是为用户提供专用的中高速数字数据传信道, 以便用户用它来组织自己的计算机通信网。当然也可以用它来传输压缩的数字话音或传真信号。数字数据电路包括用户线路在内, 主要是由数字传输方式进行的, 它区别于模拟线路, 也就是频分制 (FDM) 方式的多路载波电话电路。 (2) 分组交换网, 分组交换网是数据通信的基础网, 利用网络开发各种增值业务。分组交换网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在一条电路上同时拥有多条虚电路, 为多个用户一起使用, 网络具有动态路由功能和先进的误码纠错功能, 网络性能最好。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是中国电信经营的全国性分组交换数据网, 网络已直接覆盖到全部地市和很多县城。 (3) 帧中继网, 帧中继将X.25协议规定的网络节点之间、协议规定的网络节点之间和网络节点和用户设备之间每段链路上的数据差错重传到网络边缘的终端来执行, 网络只进行差错检查, 从而简化了节点机之间的处理过程。

2.2无线数据通信

无线数据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传送数据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它是在有线数据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能实现移动状态下的数据通信。原来的数据通信是固定式计算机通过电信传输线路实现的。无线数据通信系统是地面有线数据通讯网的延伸和补充。该系统以蜂窝小区组网方式为主。由基站和无线终端组成, 无线终端可以是便携电脑或是设计成便携或专为移动操作的设备。

三、网络及其协议

3.1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 在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 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3.2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比如, 网络中一个计算机用户和一个大型主机的人员进行通信交流, 由于这两个数据终端所用字符集不同, 因此操作员和用户所输入的命令彼此不识别。为了能进行正常的通信, 规定每个终端都要将各自字符集中的字符先变换为标准字符集的字符后, 才进入网络传送, 到达目的终端之后, 再变换为该终端字符集的字符。当然, 对于不相容终端, 除了需变换字符集字符外, 还有其他的特性, 如显示格式、列数、行数、屏幕滚动方式等也需进行转换。

四、数据通信的应用前景

4.1有线数据通信的应用

(1) 数字数据电路 (DDN) 的应用范围有:组建公用数字数据通信网;可为公用数据交换网、各种专用网、无线寻呼系统、可视图文系统、高速数崐据传输、会议电视等提供中继或数据信道;为帧中继、LAN, 以及不同类型的网络提供网间连接;利用DDN实现大用户局域网联网;提供租用线, 让大用户自己组建专用数字数据传输网;例如, 今年某大型公司租用DDN电路, 采用数字交叉复用设备, 组成公司专用数字数据传输网。经过多次研讨和实地试验, 决定租用128K数字数据电路, 其中以64K作为专用数据信道, 把公司和分公司信息中心互联以64K覆用8条8K信道作为语音信道, 供传真和长途电话直拨业务使用, 从而解决公司专用通信网因信道少, 开电话会议, 就打不了长途电话;要打长途电话, 就发不了传真、传不了数据的问题。 (2) 分组交换网的应用, 主要有分组交换网能提供永久虚电路 (PVC) 及交换虚电路 (SVC) 等多种业务。利用分组交换网的通信平台, 还可以开发与提供一些增值数据业务:电子信箱业务, 电子信箱主要用于计算机用户之间交换电子信件。信箱系统首先接收、存储客户发来的信件, 然后根据收信人的地址自动选择一条最隹路径, 将信件准确地发送对方;电子数据交换业务, 电子数据交换是指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 将标准的信息, 通过通信网络传输, 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由于使用EDI能有效的减少直到最终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面单证, 因而EDI也被俗称为“无纸交易”。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新方法;传真存储转发业务, 传真存储转发是把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起来, 建立智能化的传真网。该网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和转发技术实现用户之间所需的各种新的服务项目;可视图文业务, 可视图文业务是一种利用现有公用电信网络开发出来的新型、公用、开放式的信息服务系统。 (3) 帧中继技术的应用。帧中继技术适用于对广域网进行数据访问和高速数据传输。主要用于:组建帧中继公用网, 提供帧中继业务。在分组交换机上安装帧中继接口, 提供业务。为用户提供低成本的虚拟宽带业务。

4.2无线数据通信的应用

无线数据通信也称为移动数据通信。它的业务范围很广, 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移动数据通信在业务上的应用。移动数据通信的业务, 通常分为基本数据业务和专用数据业务两种:基本数崐据业务的应用有电子信箱、传真、信息广播、局域网 (LAN) 接入等。专用业务有个人移动数据通信、计算机辅助调度、车、船、飞机管理、GPS汽车卫星定位、远程数据接入等。 (2) 移动数据通信在工业及其它领域的应用。移动数据通信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可分为固定式应用、移动式应用和个人应用三种类型:固定式应用是指通过无线接入公用数据网的固定式应用系统及网络。比如交警部门的交通监测与控制、收费停车场、加油站以及灾害的遥测和报警系统等;移动式应用是指野外勘探、施工、设计部门及交通运输部门为发布指示或记录实时事件, 通过无线数据网络实现业务调度;个人应用是指业务技术人员在外办公时, 通过无线数据终端进行远程打印、传真、访问主机、数据库查询等。

五、结束语

数据通信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信息网络向分组化方向发展, 数据、话音和视频业务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电信网络也正面临着一场体系结构和网络技术的变革, 数据通信技术在这场变革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坚信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必将为人类的信息化生活方式增光添彩。

数据通信的前景 篇2

虽然通信技术在我国发展的较早,但是对于欧美国家起步较缓慢,各种通信设备也与发达国家相比很不完善,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建设通信技术,鼓励IT行业人士不断开发技术和开辟IT新领域,缩短与欧美国家的距离,因此我国对此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特别是3G技术在我国的研发,在国内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多家电信运营商都在快速发展自己的通信网络,像移动的TD-SCDMA等,再一次加大了通信技术人员的需求量,所以,就业前景比较乐观。因此,从体来说,从事该行业的人士发展空间比较大。

就业前景的分析

众所周知,电信行业属于高盈利性行业。在过去,一提到家里某某人是在邮政局或者电信局上班,周围的人肯定都会露出羡慕的眼光,包括现在,每当校园招聘的时候,各大电信运营商都会纷纷成为众多学子争先向往的首选单位。的确,和其他行业比起来,有人说电信行业技术发展快,高收入就意味着高风险、高压力。这就造成了社会各界对于中国的电信行业有着较高的、甚至不合乎实际的期望,然而任何事物、任何行业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并且中国的电信服务行业正在这个茁壮成长的过程当中,并且也已经改善了很多很多,而且更重要的是,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去发展,显然中国电信行业会有一个良好的前景。

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通信技术专业培养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通信系统领域所涉及的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必备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强,适应面广,基本素质好,能够实际操作检测、维护管理通信设备及系统正常运行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邮电实业公司、运营公司、设计公司、工程公司及监理公司等相关企业从事通信工程勘查、施工、设计、工程监理及管理等工作。

个人感想

我作为一个通信专业的学生,也会时常担心,毕业以后的就业前景怎么样?是不是可以学以致用?我敢肯定,和我一样顾虑的人不会在少数。毕竟我们毕业以后直接面临的就是就业。根据这个论文的题材,我上网,看书,翻阅了不少的资料。其中绝大多数的资料阐述通信行业就业前景是好的。

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前景分析 篇3

2009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新医改开始正式实施,医疗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百姓的就医人次连年增长。据统计,2014年我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累计总诊疗2679.39万人次,与2009年的总诊疗1817.85万人次相比,年总诊疗人次增长了923.9万。与此同时,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在这几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医院从单纯以财务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各地相继建设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了数据中心,存储了丰富的医疗健康数据。

我市自2011年起组建卫生信息专网,自2012年起采集市内九大医院的医疗数据以及八十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的公共卫生及医疗数据,如今数据采集已经成为常态化的工作。但数据采集只是第一步,对数据加以分析利用才是采集的目的。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真正发挥数据的价值,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实践。

1.医疗健康大数据的特点

医疗健康大数据与其他领域的大数据一样,具备4个重要特征,称为4V 特征,即Volume(大容量)、Velocity(快速更新)、Variety(多类型)和Value(高价值)。以医院电子病历数据为例,它是典型的大数据。首先,电子病历的数据量大。以一家三甲医院为例,年诊疗人次为200万左右,每年将产生大量的电子病历数据信息,而且院方还必须保存往年的电子病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医疗机构的门诊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十五年;住院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三十年。其次,数据的更新速度快。现代化的医疗越来越依赖于各种检验检查结果,检查化验的人数快速增加,其数据也在快速更新。第三,电子病历的数据包括了文本、图像、图形和视频等多种类型。第四,电子病历数据中隐藏着极有价值的医疗和医学信息,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可以挖掘出有价值信息,以便医生进一步分析患者的病因,形成更好的治疗方案。

2.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应用

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应用至少应该包括治疗疾病的应用,医学教学或研究的应用,健康信息统计的应用等等。以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为例,居民健康档案是收集、记录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通过居民健康档案,能够了解和掌握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构成,了解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公共卫生方面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管理,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等奠定基础。

2.1有助于科学决策

对管理者或行政部门来说,采集的数据有统计学的意义。信息系统可充分利用海量数据,从需求出发构建各种统计分析报表,用于监控分析医疗质量、运营情况、成本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2.2有助于公共卫生管理

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综合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查看区域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统计数据,进行疾病监控。同时相关部门通过分析医疗大数据的变化,获得来自各地的患者出现相同或类似症状并迅速在人群中蔓延的信息,从而可预测某些流行病的爆发,为人类阻止或减缓流行病的发展提供依据。

在甲型H1N1流感在美国爆发的几周前,谷歌公司的工程师们就发表了一篇论文,文中解释了谷歌为什么能够预测冬季流感的传播。谷歌通过观察人们在网上的搜索记录来完成这个预测,而这种方法以前一直是被忽略的。谷歌公司为测试这些检索词条,总共处理了4.5 亿个不同的数字模型。在将得出的预测与2007 、2008 年美国疾控中心记录的实际流感病例进行对比后,谷歌公司发现,他们的预测与官方数据相关性高达97%,而且他们的判断非常及时。这是大数据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例证[1]。

2.3有助于精准医疗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国情咨文演讲中推出“精准医学计划”(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提议在2016财年向该计划投入2.15亿美元,以推动个体化医疗的发展,精准医疗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精准医疗,简而言之就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伴随着基因组测序、生物信息和大数据等技术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疗模式。

精准医疗更重视“病人”的深度特征和“药物”的高度精准性;是在对病人和药物深度认识的基础上,完成更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精准医疗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和医疗技术的深度融合。所以说高性能计算在商业领域的普及应用,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工具的出现,为医疗行业迎来了更为广阔、更具想象力的成长空间。

2.4有助于科研教学

医疗大数据系统保存了成百上千万患者的全部真实数据,如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居住地信息、家族疾病史等。通过大数据系统的挖掘分析,可以得知哪些癌症会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从而可进一步分析其发病与基因变化的关系,以找到降低这种癌症发病率的方法。通过挖掘分析大数据中疾病与地区区域的关系,可以得知哪些疾病容易在某些地区发生,以便进一步分析该地区的环境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系,使得人类去有意识地改变环境,去除导致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2]。

2.5有助于健康生活

随着健康档案对居民的开放查询,通过手机、电脑或电视,居民可以查询到个人的历次体检信息、就诊信息、检验检查信息,便于居民实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随着各地健康小屋的诞生、可穿戴式设备的普及应用,居民可以通过自助的方式获取健康相关信息,包括所消耗的食物、睡眠质量、运动量等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监测人们的身体状态,从而帮助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实现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3.数据采集存在问题分析

3.1采集数据不够全面

我市各医疗机构尚未实行身份证实名制就诊,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收集的能与身份证关联的才是有效信息。非医保患者仅凭医联卡就诊,这些就诊信息无法与身份证关联,成为无效信息。有待于下一步推行实名制就医来改善上述状况。

3.2采集数据不够准确

目前仍存在持他人的医保卡看病就医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就诊用药记录也会加载到医保卡持有人的健康记录里,导致健康信息不准确。各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系统较多,向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传数据的来源和统计口径不同,导致上传数据不够准确。

3.3采集数据不够完整

由于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建设在前,上级部门上传数据标准出台在后,以及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一,导致目前各医疗机构向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传的数据字段数与上级要求存在偏差。

4.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的制约因素

4.1信息安全制约

信息公开与信息安全是一对矛盾。在推广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应用时,存在以下安全隐患:一是黑客入侵导致的数据被篡改、丢失等,二是信息在存储、传输、访问时导致的信息泄露、失真等,三是健康档案在管理上存在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责权机制不明确、信息安全意识不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等导致的安全隐患[3]。

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收集的信息包括居民个人基本信息、公共卫生信息和医疗就诊信息,其中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度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很多信息涉及公民的隐私权,因此,如何在合理利用大数据和保护个人隐私之间取得平衡,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于提供这些个人信息的居民来说,一方面他们是公共卫生服务的受益者,另一方面也是信息权利的所有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便是能否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4.2大数据处理技术制约

随着各领域的技术飞速发展,对大数据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如生物遗传学领域近几年开展的一项巨大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对人类23 对染色体基因中30 亿个碱基对进行测序,其数据量之巨大,以至于当前高性能计算机系统都难以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2]。

4.3跨行业的合作共享制约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开放和共享。区域卫生信息化涉及公安、人社、民政、物价、药监、教育等非卫生部门。长期以来,我国的信息化是以部门为中心展开的,客观上形成了行业垂直的信息化体系,在地方上形成了条块分割的“信息孤岛”,数据开放需要层层审批,造成了信息在部门之间共享的难度。

4.4大数据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制约

目前我市已在数据统计分析、决策支持、慢病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大数据应用,但总体来说大数据应用意识不强,应用能力有待提高。以我市统一开发的健康档案浏览器为例,该浏览器已嵌入到各医疗机构的HIS系统,通过医生工作站便可直接访问健康档案浏览器,了解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传染病等各类专项档案信息以及患者既往诊疗信息,但据统计目前的使用程度并不高。

浅析光纤通信的应用前景 篇4

在音频 (audio) 、视频 (video) 、数据 (data) 三大类信息业务中, 除了传统的电话经过数字化后仍作为基本通信方式外, 随着计算机普及, 数据联网通信的数量近年显著加大, 而图象和电视的信息业务也开始蓬勃发展和急剧增长。

二、通信扩大建设对光纤技术发展的原则性要求

2.1光纤无拘束地延长至需要的传输距离

光纤之所以被认为是理想传输媒介, 理由之一是它每公里的损耗远小于铜线。尤其是单模光纤工作于长波长1.3Lm和1.55Lm, 损耗低至0.35~0.2d B/km。对于长途光纤通信线路, 今后倾向于采用最低损耗波长1.55Lm的窗口。传统1.3Lm光纤线路为了延长传输距离, 每隔一段距离需设置再生中继机, 使电脉冲得到放大和重新整形, 并不让噪声累积。

2.2分阶段加大光纤承担传输的容量

按照信息业务增长的规律, 分阶段加大光纤承担传输的容量。在一根光纤上加大容量的传统办法, 是提高调制信号的数字速率, 即提高发送激光管输出光载波强度的调制速率。

2.3已设光纤容量的利用和新设光纤设计的选择

已经埋设光缆中未用的光纤应该发掘利用其潜在容量, 而计划新设光缆则应考虑使用适合长距离、大容量传输的新型光纤。事实表明, 10a前埋设的光缆, 包含一定数量的常规单模光纤, 其零色散波长为1.3Lm, 其中一部分已经实际运用的光纤就是工作于波1.3Lm。

2.4加快研究光子器件和光子集成技术

光子器件和光子集成技术关系到整体光纤通信系统的前进步伐, 并且对系统的成本起着决定性作用, 必须加快积极研究和开发。在光子器件中, 以有源器件为主要, 特别是激光管, 它是光发送机的核心器件。

三、光纤通信新技术近年研究实验和应用的进展趋向

进入90年代以来, 确实有几项光纤通信新技术的研究与实验得到显著的突破, 而且有些已经得到实践证明, 发挥了很大作用, 为长距离、大容量数字光纤传输系统铺平道路。

3.1光纤放大器

早期曾经研究过半导体光放大器, 取得了一定的结果, 能够对光纤通信的工作波长提供一定数量的增益, 但效果还不够理想, 未能应用于中、长途光纤线路作为沿线每隔一定距离的中间放大器以替代原有的再生中继机。

3.2密集波分多路

为了充分利用单模光纤在1.55Lm或1.3Lm窗口的潜在容量, 光的波分多路 (WDM) 也即光频分多路 (OFDM) 被认为是妥善有效的方法。即一根光纤在1.55Lm附近几个互相隔开的不同波长, 同时传输n路光载波, 总的传输速率将是一个光载波传输速率的n倍。

3.3非零色散光纤

在近年对光纤放大和波分多路结合一起进行研究实验的过程中, 发现了许多有意义的和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3.4

高性能光子器件与集成

四、光纤通信在各种通信网中应用

1、骨干网。

对于各种通信网的骨干网, 包括长途通信网主干线和重要分支线的骨干网, 市内通信网局间线的核心网和有线电视网台间线的核心网, 主要的沿海岸和越洋海底线路, 以及各大单位专用局域网的核心网, 按照现在通信建设趋势, 无疑地都应选用光纤光缆作为传输线路, 主要是单模光纤工作于长波长1.3Lm或1.55Lm。

2、接入网。

市内通信网中从交换局 (CO) 或远端站 (RT) 连接至它们各自周围众多用户的线路, 组成现时常称的接入网 (access network) 。使用通信的用户大致可以分为单位用户和住家用户两类。企业、工厂、机关、学校等用户属于单位用户, 单位有大有小。

3、有线电视网。

近年来, 有线电视广播业务 (CATV) 正在普遍发展, 用户收看有线电视的质量优于无线电视。现阶段有线电视仍是使用模拟电视信号, 依靠副载波频分多路 (SCM) 技术, 电视台同时播送很多频道的电视节目, 由住家用户挑选收看。不久以后, 有线电视广播将率先使用压缩编码的数字电视, 估计收看质量比前更好。

4、专用区域网。

一个单位在自己的大楼内或厂区内建立专用通信网, 称为局域网 (LAN) , 在城市或郊区内较大的自有地区建立专用通信网, 称为城域网 (MAN) 。

5、海底通信线路。

国际通信在相当程度上依靠海底线路的传送。自从光纤通信开始在陆地通信线路应用成功后, 很快就敷设海底光缆以替代过去的海底电缆。特别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越洋海底光缆, 光纤通信系统已有几次更新换代。

五、结论

中国现在的的光纤通信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光缆光纤半导体光电子器件以及光纤通信系统都已经能够自己生产供应, 不用进口我国光纤通信主要干线已经建成, 光纤通信容量达到Tbps, 几乎用不完, 因此不要发展光纤通信技术了但由于光纤本身制造属性决定, 光纤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新光纤研制, 光子晶体随着宽带业务的发展网络需要扩容等, 光纤通信仍有巨大的市场现在每年光纤通信设备和光缆的销售量是上升的。光纤无论是在通信速率还是在传输容量上都有突破性进展。本篇论文主要介绍了从现代和过去以及未来的技术方面和材料方面的研究。未来的有线电视、区域网络、海底通信等等方面都做了研究。通过一些器件以及技术来克服光纤传输时的衰减以及损耗从而达到最大容量传输, 技术主要有光纤传输技术等, 还研究新型光纤满足人们的要求。

图表解析统一通信(UC)的前景 篇5

目前统一通信(UC)在国内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该阶段的典型特征是各种沟通手段相互融合,有很多新的公司进入这个领域,并且市面上出现众多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但对统一通信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理解与认知。同时,用户对统一通信的认知开始逐步形成,但UC还没有被用户广泛的应用。研究数据表明,目前仅有8%的用户明确表示会在一年内部署UC解决方案。概念众多且相互不一致,用户认知度低是当前UC发展中的最大问题。

目前我国统一通信生态系统初具体系,但尚未完全成形。统一通信(UC)生态系统中所包含的角色众多,不仅有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厂商等传统电信业巨头,还有众多来自IT巨人,如IT软硬件厂商、IT咨询服务商、系统集成商,以及各种终端产品制造商,并且还在不断有新的厂商进入,促使统一通信(UC)这个新生领域的生态环境快速形成。但是到目前为止,在系统集成、业务咨询、规划等很多环节仍然还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发展。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但还没有一个厂商占据对优势,

目前统一通信(UC)市场形成了两类供应商的竞争:电信网络设备厂商(如思科、北电)和软件厂商(如微软、IBM)。电信设备厂商的优势集中在硬件产品上,比如路由器、VoIP网关产品、软交换设备;而软件厂商,像微软、IBM的优势在于其在电脑桌面上的绝对统治力,几乎所有的统一通信企业都需要和微软、IBM进行合作。但从现在的发展状况来看,各类厂商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但还没有一个厂商占据对优势。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预计,末UC市场将进入发展阶段,并于左右进入高级阶段。其市场规模也将 由的31.5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的212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4%。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卫星通信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篇6

【摘 要】从分析卫星通信的特点入手,综述了卫星通信的卫星平台、可用频率资源和主要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概述了典型的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特点,介绍了卫星通信的应用及产业化发展情况,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关键词】卫星通信;移动卫星通信;星上处理;星上交换;多波束天线;蜂窝网卫星系统

1引言

自1965年美国发射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以来,卫星通信技术及其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它实现了覆盖全球丰富多彩的通信服务,不仅在军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与微波中继通信及其他通信方式相比,卫星通信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通信覆盖区域大,通信距离远: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距地面高度35 860 km,只需一个卫星中继转发,就能实现1万多公里的远距离通信;每一颗卫星可覆盖全球表面的42.4%,用3颗GEO卫星就可以覆盖除两极纬度76°以上地区以外的全球表面及临地空间;

可将其广播性与各种多址连接技术相结合构成庞大的通信网:在一颗卫星所覆盖的区域内,不必依赖显式的交换,只需利用卫星中继传输和多址/复用技术就能构成拥有许多地面用户的大型通信网。

机动灵活:卫星通信的建立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无论是大城市还是边远山区、岛屿,随地可建;通信终端也可由飞机、汽车、舰船搭载,甚至个人随身携带;建站迅速,组网灵活。

通信频带宽、通信容量大:卫星通信信道处于微波频率范围,频率资源相当丰富,并可不断发展。

信道质量好、传输性能稳定:卫星通信链路一般都是自由空间传播的视距通信,传输损耗很稳定而可准确预算,多径效应一般都可忽略不计,除非是采用很低增益天线的移动通信或个人通信终端。

通信设备的成本不随通信距离增加而增加,因而特别适于远距离以及人类活动稀少地区的通信。卫星通信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一些应该而且可以逐步改进的方面主要有卫星发射和星上通信载荷的成本高;卫星链路传输衰减很大;卫星链路传输时延大。

基于卫星通信的特点及其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卫星通信的可用频率资源、卫星平台、主要关键技术、典型的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进行介绍,综述发展现状,展望发展前景。

2通信卫星平台与信道资源的发展

2.1卫星通信的频率资源

早期GEO卫星转发器主要是C和Ku频段,各有500 MHz带宽,其上行分别位于6 GHz、14 GHz附近,下行分别位于4 GHz、12 GHz附近;每个转发器的带宽有33 MHz、36 MHz、54 MHz等;Ku后来扩展到800 MHz。采用天线正交极化、多波束卫星天线、低轨道卫星群等技术,可使上述频率重复使用许多次,可用频率资源扩大许多倍。此外采用空间激光通信技术扩展信道资源,特别是星际激光通信链路,其容量可与光纤通信相比拟,而抗干扰抗截获能力更强。

2.2通信卫星平台的发展

卫星平台技术是推动卫星通信应用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通信卫星平台重达7吨、太阳能电池功率达30 kW。

3卫星通信相关技术及其发展现状与前景

3.1调制解调技术

卫星通信中最常用的调制方式是QPSK、OQPSK和π/4DQPSK等,近年来,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与转发器资源紧缺推动了8PSK、16APSK、16QAM等高阶调制方式的研究与应用。其中APSK调制因其星座中所含幅度和相位信息是变量可分离的,可以采用简单的预失真法进行幅度非线性矫正而不影响相位特性,使之在透明转发这种高阶调制信号时的功率效率不明显降低。因此,APSK调制在卫星电视广播中得到应用,在卫星宽带移动通信中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3.2扩频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信道开放性的特点带来的隐蔽性差、抗干扰能力弱等缺点,可采用扩频技术克服,因此扩频通信主要用于隐蔽通信和抗干扰军事通信。扩频主要有直接序列扩频、跳变频率、跳变时间和线性调频等4种基本工作方式。

3.3多址和复用技术

所谓多址(multiple access)是指某个站从它接收到的多路信号中区分各路信号来自哪个站点,并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路或几路进行接收处理;也可以是某一站以某种信道复用方式广播地发送多路信号,让其他各站能按需选择其中一路或几路信号进行接收处理。所谓复用即多路复用,是指多个数据流的数字调制信号共享一条信道进行传输时的信道共享方法。

3.4星上信号处理和交换技术

3.4.1星上信号处理

早期基于GEO卫星的通信都是采用透明转发器实现中继传输,这样提供的信道资源应用灵活性最大,转发器可以分频带出租给各个用户随意应用。

3.4.2星上交换

OBP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支持星上交换。再生式OBP可在星上获得各路信号所传输的数据流,因此能支持任何方式的交换,如ATM交换、IP交换或程控电路交换等。若在星上实现了IP交换,则卫星网与地面因特网的互联就变得非常简单而方便。

3.5空间激光通信技术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是指用激光束作为信息载体在自由空间进行通信,既可作为卫星间的高速传输链路,也可作为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链路。不过后者可传输的信息速率不太高,而且当存在较浓的云雾或降雨时无法通信。携带信息的电信号调制到光束上发送,通信的双端通过初定位和调整再经过光束的捕获、瞄准和跟踪建立起光链路进行信息传输。

4卫星通信的前景展望

数据通信及其应用前景探究 篇7

(一)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的产物, 是一种通过传输数据为业务的通信系统, 是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和通讯业务。数据主要是把某种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进行组合, 利用数据传输技术进行数据信息的传送, 实现两个终端之间数据传输。数据通信可以实现计算机和终端、终端和终端以及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递。

(二) 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

数据通信主要是通过数据终端进行传输, 数据终端主要包括分组型数据终端和非分组型数据终端。分组型数据终端包括各种专用终端, 即:计算机、用户分组拆装设备、分组交换机、专用电话交换机、局域网设备等等。非分组型数据终端主要包括用户电报终端、个人计算机终端等等。在数据通信中数据电路主要是由数据电路终端设备和数据信道组成, 主要进行信号与信号之间的转换。在计算机系统中主要是通过控制器和数据终端进行连接, 其中中央处理器主要用来处理通过数据终端输入的数据[1]。

二、数据通信的分类

(一) 有线数据通信。

有线数据通信主要包括:数字数据网 (DDN) , 分组交换网 (PSPDN) , 帧中继网三种。数字数据网可以说是数字数据传输网, 主要是利用卫星、数字微波等的数字通道和数字交叉复用。分组交换网又称为X.25网, 它主要是采用转发方式进行, 通过将用户输送的报文分成一定的数据段, 在数据段上形成控制信息, 构成具有网络链接地址的群组, 并在网上传播输送。帧中继网络的主要组成设备是公共帧中继服务网、帧中继交换设备和存储设备[2]。

(二) 无线数据通信。

无线数据通信是在有线数据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 通常称之为移动数据通信。有线数据主要是连接固定终端和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 依靠有线传输进行。然而, 无线数据通信主要是依靠无线电波来传送数据信息,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实现移动状态下的通信。可以说, 无线数据通信就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计算机与个人之间也实现无线通信。这主要是通过与有线数据相互联系, 把有线的数据扩展到移动和便携的互联网用户上。

三、数据通信的应用前景

(一) 有线数据通信的应用。

有线数据通信的数字数据电路的应用范围主要是通过高速数据传输、无线寻呼系统、不同种专用网形成数据信道;建立不同类型的网络连接;组件公用的数据通信网等。数据通信的分组交换网应用主要输入信息通信平台的交换, 开发一些增值数据的业务。

(二) 无线数据通信的应用。

无线数据通信具有很广的业务范围, 在应用前景上也比较广泛, 通常称之为移动数据通信。无线数据通信在业务上主要为专用数据和基本数据, 其中专用数据业务的应用主要是各种机动车辆的卫星定位、个人无线数据通信、远程数据接入等。当然, 无线数据通信在各个领域都具有较强的利用性, 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移动数据通信又分为三种类型, 即:个人应用、固定和移动式的应用。其中固定式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无线信道接入公用网络实现固定式的应用网络;移动式的应用网络主要是用在移动状态下进行, 这种连接主要依靠移动数据终端进行, 实现在野外施工、交通部门的运输、快递信息的传递, 通过无线数据实现数据传入、快速联络、收集数据等等。

小结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数据通信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数据通信网络不断由分散性的数据信息传输不断向综合性的数据网络方向发展, 通过传输数据、图像、语言、视频等等实现在各个领域的综合应用。无论是在工业、农业、以及服务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来。因此, 当今时代学习、了解并掌握先进技术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尤为重要。

摘要:数据通信是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它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数据通信主要分为有线数据通信和无线数据通信, 他们主要是通过传输信道来输送数据, 达到数据终端与计算机像话连接。数据通信技术的应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数据通信,应用前景,分类,探究

参考文献

[1]李亚军.浅谈数据通信及其应用前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半月) , 2008 (04) .

数据通信的前景 篇8

1 数据挖掘技术

1.1 数据挖掘的含义

所谓的数据挖掘技术又被人们称之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 它主要是一种将对人们有用、新颖以及有效的信息数据, 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从大量的数据信息中获取的一种方法。换而言之。数据挖掘技术就是在大量的信息数据中, 找到合适有用的信息数据, 并且将它们提取出来。

在一般情况下, 人们在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信息技术进行获取前, 通常都会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 对大量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 从而找到人们需要的信息, 在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将它们提取出来。目前, 在数据挖掘过程中, 人们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很多, 其中主要的数据分析有:频数统计分析、相关关系分析、领悟式分析、聚类分析等, 其中最为常用的就是聚类分析方法。这主要是应为, 在数据信息挖掘的过程中, 由于挖掘出来的知识信息中存在着许多的表现形式, 而且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复杂信息, 因此人们为了方便对信息数据的收集, 人们就采用聚类分析方法, 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类分析, 剔除在信息中混入的一部分主观因素, 为人们提供准确的客观信息, 从而完成人们对信息数据挖掘的任务。

1.2 数据挖掘技术的理论基础

数据挖掘技术的理论基础有模式发现架构、规则发现架构、微观经济学观点、基本概率和统计理论、基本数据压缩理论、基于归纳数据库理论等。模式发现架构是从源数据集中发现知识模式的过程。规则发现架构是将三类数据挖掘目标即分为、关联、序列作为一个统一问题来处理, 解决了数据挖掘问题如何映射到模型和通过基本运算发现规则的问题。基本概率和统计理论是从大量源数据集中发现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过程。微观经济学观点是把数据挖掘技术看作一个问题的优化过程。基本数据压缩理论是把数据挖掘技术看作对数据的压缩过程。基于归纳数据库理论是把数据挖掘技术看作对数据库的归纳问题。可视化数据挖掘必须结合其他技术和方法才有意义, 但它可以实现交互式过程以及更好地展示挖掘结果。上述的理论框架不是孤立的, 也不是互斥的, 对于特定的研究和开发领域, 它们是相互交叉并有所侧重的。

1.3 数据挖掘的步骤

在数据挖掘的步骤, 主要有对数据问题定义和分析、数据准备和预处理、数据信息的挖掘以及对挖掘结果的解释和评估。这些挖掘步骤在整个数据挖掘过程中,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不对其进行严格的要求, 就很容易使得“挖掘”出来信息数据不符合人们生活和办公的要求。而在一些要求比较低的数据信息中, 工作人员就可以直接通过相关的数据挖掘算法对其进行控制, 从而满足人们对信息数据的要求。

2 数据仓库

2.1 数据仓库组织形式

数据仓库是数据存储过程中组织形式中的一种, 在数据仓库中收录的数据按照优先级别可以分为四个层级, 高度综合级、轻度综合级、当前基本数据级和历史数据级。在从多个数据库中将原始的数据信息综合整理之后, 数据信息先获得当前基本数据级的层级, 根据辅助决策的主题要求形成综合数据级数据, 随时间的推移, 将老化的数据转为历史数据级数据。上述四级数据均由元数据组织管理。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 元数据的典型形式之一就是基本数据库的数据字典。以数据仓库为背景, 元数据主要包括两种:由数据仓库的管理人员所操作的技术数据, 技术数据是在数据环境由操作型向数据仓库转变的过程中所创建的, 其内容为数据库端的源数据信息, 包括了源数据名、属性和数据仓库中对应的转换数据, 这些数据是管理员在数据仓库维护时明确数据信息的来源和位置的依据;用户与数据仓库之间采用的多维度商业模型中建立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源数据映射, 是由户使用的业务数据。这种业务数据能够提供给用户端直接的访问信息, 而不必通过对数据库底层的开发技术进行了解。业务数据信息在业务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与实际业务相关的数据, 常用来开发决策支持工具。

2.2 数据仓库技术应用

数据仓库是b/s与c/s两种应用模式相结合而成的, 数据仓库的客户端能够完成格式化查询、客户交互、生成结果与报表等功能。在数据仓库的服务器端提供决策的辅助服务, 包括数据库查询、辅助计算功能和其他的综合辅助功能。当前应用最普遍的数据仓库形式是三层结构的, 在服务器端与客户端中间设置多维度的数据分析服务器。中间层负责完成决策支持的规范和强化, 对dw服务器和源客户端进行简化和集中处理, 降低系统的数据信息传输量, 提高数据仓库整体的工作效率。

2.3 数据仓库的发展前景

由于数据仓库技术可以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 因此在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 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 在我国数据仓库技术已经十分的成熟了, 在现代化企业信息环境中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数据仓库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并不是采用数据库对其进行直接的替换, 而是通过让数据库在不同的环境下发挥出自身不同的功能。而且数据仓库在决策服务的过程中, 人们也可以通过数据仓库技术对所需要的内容进行提取, 可以通过高级的数据分析服务进行数据仓库进行维护, 从而对现代化的数据仓库进行构建。

结束语

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仓库技术是分析和研究的算法, 在企业信息处理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比如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仓库技术还在保险业、银行业、营销业、保健业以及客户关系管理中都有广泛应用。随着各种计算机技术, 如数据模型、数据库技术和应用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 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仓库技术也必将不断发展, 以更科学优化的算法为各个领域提供数据分析的重要服务。

参考文献

[1]夏火松.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浅析大数据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篇9

关键词:大数据,应用现状,发展前景

大数据引起了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和极高的兴趣。美国数据管理领域的核心领导人物从学术的角度对大数据的发生、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政府已从战略层面对大数据发展计划做出重大举措。毫无疑问, 大数据对未来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1 大数据的基本概念

大数据的概念比较抽象, 它不仅是数据规模庞大, 而且与先前的“海量数据”等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大数据的公认定义尚未给出, 但在一般意义上是指无法在合理的时间内通过传统IT技术和主流软件工具对其进行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为能帮助企业经营决策取到更积极目的的数据集合。从某种程度上说, 从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中, 快速地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分析比传统的数据库应用具有数据量大、查询分析复杂的特点。大数据的特点总结起来有四个层面, 也就是所谓的4个“V”。数据体量巨大 (Volume) , 数据集合的规模从TB级别升至PB级别, 甚至以EB计数。数据类型繁多 (Variety) , 包括网络日志、视频、地理位置等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商业价值高但利用密度低 (Value) , 基于传统思维和技术, 在实际中往往发生信息丰富但是知识匮乏的情况。比如视频, 在不断的监控过程中, 可能有用的数据仅有那么一两秒。处理速度快 (Velocity) , 这是大数据不同于传统数据挖掘技术的本质。

2 大数据的应用

早期的大数据技术主要服务于分析网站用户数据和行为等的大型互联网企业。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企业和一些事业机构也需要进行大量数据的处理, 于是这些行业开始积极效仿, 越来越多地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不同的功能需求。

2.1 互联网应用

互联网企业开启了大数据应用的时代, 并逐渐延伸至其它领域。由于拥有海量的数据和强大的技术平台以及持续的技术更迭等优势, 互联网企业掌握了大量用户行为数据, 也就顺利地开展了定向广告等比较成熟的大数据应用。谷歌在此基础上发布了大数据的跨界应用, 即无人驾驶汽车。国内的互联网企业推出的数据共享平台为天猫、淘宝平台上的电子商业提供了数据云服务, 并深入到金融和物流领域。阿里巴巴于2013年中期成立的“菜鸟”网络物流也是基于大数据平台分析与物流企业联手选择了高效的送达方式。

2.2 电信应用

电信行业为优化自身业务一直应用数据分析, 只是价值提升度不高。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的较量使得大数据应用更为广泛, 由于拥有用户的真实信息, 电信行业逐渐展开了譬如智慧城市等服务公共社会的应用, 这些新的应用为其它行业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分析结果, 为营运商应用大数据开启了希望。面对自身的一些缺陷, 部分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 获得用户的深度行为信息。Orange和Facebook联手推出的Party Call为其它行业提供了加工后的用户行为信息。

2.3 金融应用

传统行业的大数据应用之中, 金融行业排在前列。起初的金融行业就有分析客户交易行为录制的传统。在2013年, 世界最大的金融信息服务供应商涉嫌泄露用户行为的信息引起各大央行的高度重视, 彭博数据终端被各大公司广泛使用来检测用户经常浏览的信息页面, 并根据检测情况用大数据技术推测出其即将采取的行动。由此可知, 大数据的安全至关重要, 我国金融行业对国内厂商的产品需求量会上升。

2.4 政府应用

大数据应用在一些先进国家的政府机构中展开, 美国的科学基金协会、国防部等部门不惜投入巨资进行大数据的政府应用。美国国防部进行和网络安全有关的不少大数据项目用来搜集和分析情报, 以方便更加及时地对各种危机做出反应。我国政府机构的大数据应用并未提升到战略高度, 需要予以重视。

3 发展前景

3.1 推动信息产业不断创新

预计全球的数据总量于2020年将会达到35ZB, 伴随着面对大数据市场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连续不断出现, 大数据将加快信息技术产品的创新发展。对数据处理和分析速度的需求将推动商业智能、数据挖掘等软件在企业的信息系统中广泛应用, 成为业务创新的重要途径。由于物联网等的飞速发展, 数据产生的速度和规模都在上涨, 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和处理数据以得到有效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不过, 大数据在有效储存、高效分析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将会推动一体化存储器等产品不断创新发展。

3.2 推动社会进步

大数据已在不同程度上深入到各个行业和机构, 作为极其重要的战略资产, 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经营活动, 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大数据应用已经使经济决策机构更加及时地掌控经济趋势并做出科学地政策调整, 企业经营决策的水平也得到提高, 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现代宽带通信技术的前景展望 篇10

关键词:宽带,通信技术,前景

宽带通信网是一种全数字化、高速、宽带、具有综合业务能力的智能化通信网络。宽带通信技术可以理解为智能化的通信网络,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宽带通信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 由于宽带技术具有灵活、方便等特点, 所以宽带通信技术一直以来都朝着一个高速, 大踏步发展的趋势前进, 特别是超宽带通信技术的应用, 更是现代宽带通信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 本文粗浅的谈论一下宽带通信技术。

1 我国目前的宽带通信技术

我国的宽带通信技术目前还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 同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宽带通信技术水平并不占优势, 韩国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水平较为领先, 发展指数8.75, 而中国为4.18排在世界第78位。

我国从1999年的电信宽带ADSL以来, 电信宽带技术一直处在一个进步发展的状态中, 随着宽带建设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大, 2012年加上互联网的投入就已经达到近6000亿元, 但不可否认的是, 我国的宽带通信技术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2 我国宽带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

宽带通信普及率低。宽带通信的普及率反应的是宽带通信技术是否在这个国家有很强的基础, 宽带通信技术是否深入人心, 从各项数据的统计上来看, 我国的宽带通信技术都处在一个较为落后, 普及率很低的状况, 2013年联合国的一项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的宽带通信技术的普及率仅排在75, 落后于香港和澳门。

宽带通信速率慢。中国的宽带通信速率在全球排名中只能排在一个中等偏下的水平, 低于世界的平均值, 我国目前主流产品为4Mbps, 而发达国家较多采用18Mbps以上主流接入速率, 宽带通信速率慢与我国人口众多有一定的关系。

宽带通信费用高。如果宽带通信技术处在一个非常普及状态下, 成为人们生活的基础设备的话, 那么宽带通信费用是不应该存在居高不下的状况的, 但从整体上来说, 我国的宽带资费还是偏高, 这制约了宽带通信技术的发展。

宽带通信技术发展不平衡。我国目前的宽带通信技术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状态, 特别是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城市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归根结底来说还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导致宽带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存在着不平衡的特点。

3 宽带通信技术于国内的发展

加强宽带通信行业的管理和市场引导。宽带通信行业管理和引导逐渐被加强是宽带通信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目前的宽带行业还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 人们对于宽带通信技术的了解还处在一个非常表面的阶段, 因此通过市场引导可以加快新技术的研发, 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宽带通信发展的现状和发展的水平, 与国际的水平做参照。

鼓励宽带通信企业的发展,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的创新, 技术的创新是推动宽带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建立有序的市场竞争体系, 鼓励企业的发展和竞争, 同时提升宽带通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 提升核心竞争技术的关键就在于宽带通信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做强宽带产业链, 注重关键技术的研发, 向世界先进技术看齐、学习。

提升宽带水平, 普及宽带使用。宽带通信技术的广泛普及和普遍使用是今后宽带通信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 目前的宽带通信技术正朝着普及化、大众化的方向上发展, 特别是向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宽带通信技术的普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4 超宽带通信技术的应用

超宽带UWB (Ultra-Wide Bandwidth) 脉冲通信 (Impulse Radio) 技术与其它通信技术有很大不同, 它具有信号功率谱密度低、不易检测、系统复杂度低等优点, 尤其适用于室内等密集多径场所的高速无线接入和军事通信。

目前的超宽带技术是宽带通信技术较为前沿和流行的研究领域, 其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超宽带通信技术还处在研发阶段, 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都还处在一个亟待提高的阶段, 随着超宽带各个技术环节的不断发展, 超宽带通信技术将会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

5 宽带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信网络的发展经历了由窄带到宽带、由人工到智能、由单业务到综合业务的发展过程。21世纪, 通信网络向提供宽带化、个人化、分组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更为明显。宽带化, 体现在宽带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于宽带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个人化, 体现在电信宽带技术的普及上, 电信宽带通信技术将趋向于满足个人的需求;分组化, 体现在宽带通信技术的细化, 对于不同宽带需求的细化;综合化, 体现在宽带通信技术与其他专业技术的融合, 综合化的技术应用是宽带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6 总结

目前的宽带通信技术还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于宽带通信技术始终有着很高的需求, 正是这种高需求催促着宽带通信技术的发展, 宽带网络是推动信息化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保证, 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 随着人们宽带上网意识的提升, 宽带通信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办公工作等方方面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龙稳, 李迪.现代宽带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硅谷, 2011 (17) :14.

[2]周鸿喜, 张娜, 刘晓丽.宽带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前景[J].通信世界, 2000 (22) :33.

[3]傅云鹏, 赵元珍.超宽带通信技术研究及最新发展动向[J].西北水电, 2008 (01) :48-51.

[4]何庆强.超宽带通信技术[J].渝西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03) :11-14+21.

油田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篇11

关键词:数字化油田 数据库系统 遥测技术 集成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01

数字油田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方向就是将涉及油气经营的各种资产,通过数据采集、数据解释与模拟、提出并评价各种选项、执行等。数字油田的发展过程大致为20世纪90年代前,油田企业向电气化、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可视化、数字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至世纪之交,ERP和电子商务的应用进入石油业,勘探开发可视化、一体化和智能井技术日趋成熟。从2005年开始,以美国达拉斯举行的石油工程师协会为标志,数字油田进入了发展阶段。

构建一个以数据库系统为核心的综合数据中心、并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能极大提升油田应用的信息化水平。该文从数字油田整体考虑,结合最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构建数字油田统一软件系统平台架构方法,以期对解决数字油田这样既庞大又复杂的应用系统环境下的软件架构问题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油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及设计思路

1.1 油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油田数据库系统需具备统一性、敏捷性、实时性和协同性等基本理念。因此,油田数据库系统应具有以下特性。

(1)油田数据库系统具有统一的规则(如标准、接口等),这是建设油田软件系统平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方可支撑敏捷性、可扩展性等其他基本要求。

(2)油田数据库系统还应具备良好的敏捷性和可扩展性,以快速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并适应企业新的应用开发与部署。

(3)油田数据库系统将油气整个勘探与开发过程设计为实时处理,并满足不同专业的工程师均能动态、快速地获取及共享数据信息,并及时掌握和控制油田全部生产过程和经济活动。

(4)油田数据库系统需具有协同性,其所创建的资源共享环境,应满足企业管理专家和专业技术专家方便灵活的协同工作。

1.2 油田数据库的设计思路

构建油田数据库涉及包括勘探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等专业的动态数据,应支持油田包括地质勘探、油藏分析、油气生产、经营管理等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这些数据存储在不同区域、不同部门的异构数据库中。数据库要管理所有这些源数据层的收集、统计和转化,并明确各数据库数据的具体用途,进行数据来源信息的登记、抽取和净化等。因此,油田数据库整体设计思路首先是建立包括勘探地质库、勘探动态库、油田地质库、岩心图像库、采油工程库、油田动态库、油田开发库、实验数据库等在内的基础数据库,在此基础之上建立项目库,从而实现整个油田的数据管理。

2 油田数据库系统的关键技术

数字油田综合数据库的开发中,关键技术主要包括。

(1)可视化技术。包括油田综合勘探与生产数据的三维可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采用可视化技术,利用空间分析能力对油田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可对整个油田系统进行统一管理,使整个油田信息形成一个实时、动态、高效、互动、数据统一的系统。

(2)遥测技术。主要包括重力测量、地震监测、永久型地面检波器网络、电磁监测和永久型光纤井下检波器等。

(3)自動化技术。自动化系统大多以单项工程或单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为主,根据工艺技术和运行管理的要求,从满足生产工艺过程安全、经济运行的角度对仪表和自控系统进行设置,从而建立全油田自动化系统。

(4)数据管理、集成与挖掘技术。数据就是生命,对与油田数据库而言,这些数据经过层层质检后集中管理,研究人员提取数据并加载到研究系统中,就可进行后续研究工作。数据库体系运作包括多维数据的优选、集成、在线分析处理以及基于分层聚类分析的方法实现数据挖掘等。

(5)智能钻井与完井技术。随着地球上油田储量的减少,难动用油藏如隐蔽油藏、边际油藏等的开发日趋重要。目前,国内外的智能完井技术已经在大位移井、分枝井、水平井、边远井和水下采油树井及多层采油井和注水井等中。

(6)集成管理体系等。一个立足自主创新的科技管理体系,对油田的科技决策、组织实施、知识管理和环境支持四个系统均具有裨益。

3 油田数据库系统的前景

石油企业是一个多学科、多专业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协同攻关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通过数字油藏、动态性、实时性、虚拟化油田和协同工作环境等方面展望,油田数据库的应用前景广阔。数字油田在未来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应用前景。

(1)随着石油勘探开发逐渐进入二次创业时期,普遍存在于复杂地质环境中的剩余油气藏具有埋藏更深、更隐蔽、更难开采等特点。而数字油田具有全新的数字化作业方式,与传统的手工或半手工的工作方式相比,更能提高勘探开发能力并降低开发风险。

(2)创建油田数据库可以优化生产流程,大幅提升油田生产运行质量。油田数据库可以把复杂的地质情况和三维地形转换成可视、动态和可交互的三维图像。从而实现对监测油藏和井下动态可持续监测,并对混合产量进行分配,以保证油藏模拟最优化。对油田的设计井位和开发方案进行选择,确定钻井的轨迹,并发现剩余油藏和隐蔽油藏。

(3)油田数据库还可以促进油田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提高油田经营管理水平。通过优化步骤,油田管理的规范化、处理一体化、经营管理的科学化、领导决策智能化均能实现,使油田管理水平、管理层次显著提高,增加了油田的整体效益,也提高了油田核心竞争力。

4 结语

该文对数字油田的数据库建设的特点进行概述,并重点对油田数据库的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最后展望了其发展前景。数字油田是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是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其中数据库的建设是关键。推动油田数据库建设,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何生厚,毛峰.数字油田-理论、设计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1.

[2]张军华.数字油田要素分析、建设现状及发展展望[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7,30(1).

[3]王宏琳.石油勘探开发信息化—从数据处理到数字油藏[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大数据技术在辽阳石化的应用前景 篇12

辽阳石化公司是中石油下属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累积了海量的异构数据。同时,在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断产生大量管理数据。

1 大数据主要技术

目前,大数据处理通用的技术架构是Map Reduce,包括Map(映射)和Reduce(归约)两个阶段,用户只需编写Map函数和Reduce函数就可以在云计算平台分布式处理。

大数据的采集是指利用多个数据库接收来自客户端的数据, 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库进行简单的查询和处理工作。比如,辽阳石化早期的应用系统一般采用关系型数据库SQL、Oracle和Sybase等来存储每一条记录。

大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主要利用分布式数据库,或分布式计算集群来对存储于其内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分类汇总等,以满足分析需求。

数据管理技术主要有6种,即分布式存储与计算、内存数据库技术、列式数据库技术、云数据库、No SQL、移动数据库技术。其中, 分布式存储与计算的关注度最高。

2 大数据对辽阳石化的价值

第一,“大数据”能帮助辽阳石化提高管理决策效率和水平。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使传统业务流程简化、优化、集成化,优化流程为导向的多部门协同工作,全面提升机关科室的服务水平,提升对各项业务的管理水平。

第二,“大数据”能帮助辽阳石化提高生产精细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现场生产数据自动采集,从源头上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节省重复收集数据时间,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分析挖掘生产装置的历史数据,促进技术和操作两个层面的生产优化,提升装置经济效益。

第三,“大数据”能帮助辽阳石化提高发现事故隐患和排查治理能力。石化企业受传统管理模式、技术手段等因素制约,不能完全建立起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共享机制。散落在二级单位各个车间的宝贵信息资源无法充分共享,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通过大数据技术,可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及时准确地发现事故隐患,提升排查治理能力。

第四,“大数据”能帮助辽阳石化实现监控分析网络舆情、社会动态及市场形势。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舆情监控系统对热点问题和重点领域比较集中的网站信息进行24小时监控,随时下载最新消息,从而建立舆情监控的知识库,使管理人员全面掌握职工思想动态, 以便做出正确舆论引导,并提取有效信息作为新品研发决策依据。

3 辽阳石化应对“大数据”的策略

3.1 配合中石油总部推进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大量非结构化数据使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对存储容量、传输速率、计算速度等要求更高。ERP应用集成、物联网系统、云技术平台和移动办公平台都是中国石油“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信息化项目。物联网系统将为实时采集、处理、传输现场数据提供保障,为进一步挖掘价值提供数据基础。移动应用、社交网络等在企业逐渐普及,在提升办公效率的同时,拓宽获取数据的渠道和范围,为更好地搜集市场讯息、分析客户行为、监控企业舆情等提供数据支持。辽阳石化应按集团公司要求,积极配合、适时引入并试点实施,做好应对“大数据”的技术储备。

3.2 加快信息化推进,不断深化信息系统集成,提高数据共享

“大数据”应用的基础是信息化,面对“大数据”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需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对数据价值的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因此,通过加强辽阳石化应用系统集成,能有效消除数据屏障,打破传统部门壁垒,改变传统工作习惯,加快信息化进程,充分利用现有信息门户、ERP和MES等系统,实现跨部门、跨专业的数据共享,从而为战略、管理、生产等各层面决策提供全面、准确、快速的支持。

3.3 着力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

由于“大数据”应用涉及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因此,辽阳石化应未雨绸缪,通过合作培养、对外交流和内部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做好应对“大数据”的人才储备。

4 结 语

随着信息化快速不断推进,辽阳石化对“大数据”的认识和应用也逐步深入,对数据和数据价值的理解和把握也更加具体。辽阳石化不断加快技术创新、管理变革和人才培养,必将在“大数据”时代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星.大数据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杨正洪.智慧城市: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之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上一篇:功能完善下一篇:简支转连续T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