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数据传输(精选12篇)
通信数据传输 篇1
短波通信在通信行业里有明确的定义, 它是一种特殊的通信手段, 具有非常鲜明的使用特点:无视地形障碍、无需考虑中继接力。因为这两个特点, 可以大大的加强数据传输的便捷性, 而在军事活动中, 对数据的传输要求非常高, 所以应用极为广泛, 随着信息处理和数字信号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 现代短波组网通信数据传输的效率也在显著提高, 通信质量也是有了极大的飞跃, 但是人们的需求也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大, 相对而言但短波组网通信数据传输效率还处于一个低端水平, 所以无数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都不遗余力的投身于提高短波组网通信数据传输效率的事业中。
1 短波通信网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1 通信网
在通信系统的行业中, 短波通信的内涵较为简单, 而通信网的理解也比较的单一, 主要由许多基站来构成。工作的性质也很简单, 找出具体的通信节点, 再以此为中心向四防扩散来传输数据, 所以整体上可以看做星状网络。图1是一个简单的通信网模拟图。
实验主站是通信网的大脑, 主要的作用是发布各种通信指令、管理传输的频率、控制整个系统的运作。从实验主站分离出来数个实验从站, 每一个都是网络节点, 将实验从站和实验主站的数据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
1.2 通信网工作原理
短波组网通信传输系统中, 实验主站的权限高于实验从站, 能够行使即时呼叫的权力。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
1.2.1 单站通信
实验主站对实验从站间的短波数据通信, 如图2所示。
实验从站是整个通信网络的大脑, 占据最重要的主导地位, 在实验主站的命令下设定有一个地址编码, 但是这个编码并不是任意设定的, 需要设计人员对整体数据进行精密的梳理和计算, 给每一个地址编码安排特别的标记信息, 所以每个地址编码都会只由唯一一个命令来执行。它主要通过控制器来进行有关工作。在电台的每个地址上可以预置若干个信道, 每个信道可以预存收发频率、工作种类和工作方式等。收发指令和接收设备状态传输过程:探测 (LQA) 、呼叫建链 (ALE) 、发送指令和接收设备状态。如图2所示。系统要对该站各预置的信道质量进行评估, 选出通信质量最好的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1.2.2 组网通信
组网通信是建立在一个实验主站和数个实验从站的通信基础上的。实验主站在通信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可以行使多种命令, 通信的方式一般有三种:实用功能很强的组呼和作用范围最广的网内全呼以及比较简单常见的单呼。单呼需要工作人员对实验从站的各种数据监测和翻译;组呼则是需要注重工作的整体性, 需要从各个节点出发来对实验从站发出命令, 然后再对某一组的地址进行数据监测、翻译和信息呼叫;全呼是则是所有的数据同步传输, 这个过程需要设备本身具有高度的协调性, 保证数据不会交叉传输。
2 提高短波组网通信数据传输效率的方法
在短波组网通信数据传输的过程中, 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短波组网的信道时变、衰落、干扰等特性以及降低数据的传输误码率。这个过程中, 提高收发天线增益、增加发射功率、降低设备内部噪声、减小电缆损耗等等方法对数据传输效率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在具体的投入使用中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而言, 短波频率并不是一直不变的, 会随时间的变化出现一定的波动。这样就会间接导致数据传输的效率降低。
通信控制软件主要是通过串口控制调制解调器来改变通信数据的传输方式, 这是大幅提高工作质量的不二之选, 而传输时间也会得到高度保障。但是通信系统在工作的而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雷雨或者暴风天气, 这样就会出现磁场变化的情况, 对通信数据的传输有非常大的干扰影响。所以在传输过程中, 要保障前期的控制质量, 也应该尽量的提升控制软件的后期应急能力, 使得数据传输的效率有所保障。此外控制软件还应该从其他方面来提高通讯质量, 譬如在通信过程中, 控制好数据交换的模式, 中间不至于处于数据较差的重大失误, 这样就会使得传输数据不准确, 如果是在军事通讯中, 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在质量有所保障的条件下, 还需要注意速度的问题, 如果传输速度太慢而影响了接受数据的最佳时间, 那么对于有些信号的传输将会显得毫无意义。在速度控制方面应该提高实验主站的工作性能, 作为整个通信网的大脑, 只要基础性能有所保障, 那么对于整体速度的传输也会大有好处。
网内分时数据传输主要是指实验主站在周期内分别与各实验从站进行数据交换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这种通信数据传输方式的好处是很好的避免了实验从站向主站传输数据中出现数据信息相互干扰的情况, 这样就从侧面提高了短波组网通信数据的传输效率。具体而言, 在某一特定的通信周期内, 通信控制系统根据具体的通信要求向实验从站发送不同的指令消息, 然后按照命令的优先级进行数据信息的统一排列, 这样在短波组网的通讯系统中, 按照命令优先级的高低来进行数据传输, 直到最后到周期末还有未执行的数据信息时, 通信系统将通过实验主站的命令来自动清空队列中所有的无效数据信息, 并等待下一周期不同优先级命令的来临。在短波组网通信数据传输中, 主要的技术手段是自动重发请求 (ARQ) 纠错技术。具体而言分为两种:停等式ARQ和连续式ARQ。在具体的短波组网通信数据传输的过程中, 要根据实际的要求来选择最为合理的方法来保证通信数据传输的效率, 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前期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具体的实践活动而来的。总之, 它是提高短波组网通信数据传输效率的可靠保证。
结束语
短波组网通信数据传输的研究中, 数据传输工作频率的选择和自适应控制传输速率是提高短波组网通信数据传输效率的关键。通信行业的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应该更加深入的了解短波通信网数据传输的特点, 从根本上提高通信数据传输的质量和效率, 结合具体的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 经过复杂的数据模拟测试和小型的通信数据传输实验来得出具体的有效措施。总而言之, 在今后的短波组网通信数据传输的研究中, 只有不遗余力的投身于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整理中, 才能找出新颖的传输方式, 为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的提高提供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沈琪琪, 朱德生.短波通信[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2]胡中豫, 现代短波通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9.
[3]岳芬芳.短波自适应网络控制器关键技术[J].通信与广播电视, 2010 (1) .
[4]戴耀林.短波数字通信系统自适应选频技术[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5]李丹镝.短波通信系统的频率管理[J].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9 (6) .
通信数据传输 篇2
数据通信不同于电报、电话通信,它所实现的主要是“(通过终端)-机(计算机)”通信与“机-机”通信,但也包括“人(通过智能终端)-人”通信。数据通信中传递的信息均以二进制数据形式来表现。数据通信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总是与远程信息处理相联系的,是包括科学计算机、过程控制、信息捡索等内容的广义的信息处理。
数据通信系统是由计算机、远程终端和数据电路以及有关通信设备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任何一个远程信息处理系统或计算机网都必须实现数据通信与信息处理两方面的功能,前得为后者提供信息传输服务,而后者则是在利用前者提供的服务基础上实现系统的应用。
为了实现数据通信,必须进行数据传输,即将位于一地的数据源发出的数据信息通过传输信道传送到另一地数据接收设备。为了改善传输质量、降低差错率、并使传输过程有效地进行,系统根据不同应用要求,规定了不同类型的具有差错控制的数据链路控制规程,这些规程有的符合国际标准,有的是国家标准,也有的是公司自己制定的,
但对开放性的用户接口通常是采用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以利于互连互通。
数据交换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其中分组交换在实际的数据网中较多采用。在一个采用分组交换的数据网中,除了在相邻交换节点之间实现数据传输与数据链路控制规程所要求的各项功能外,在每一交换节点上尚需完成分组的存储与转发、路由选择、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用户入网连接以及有关网路维护、管理等诸方面的工作。通信协议是是准确有效地进行通信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数据通信网(从计算机网构成来讲,有时也称之为通信子网)有关的协议,包括网内节点与节点间,以及网与端系统间的协议。另一类是端系统与端系统之间的协议,它们是在前一类协议所实现的功能基础上,为了实现端系统间的互通与达到一定的应用目的所必须的协议。
试论数据通信 篇3
关键字: 数据通信 构成原理 适用范围 应用前景
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要在崐两地间传输信息必须有传输信道,根据传输媒体的不同,有有线数据通信与无线数据通信之分。但它们都是通过传输信道将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联结起来,而使不同地点的数据终端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一、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交换方式及适用范围
1.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
2.数据通信的交换方式
通常数据通信有三种交换方式:
(1)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是指两台计算机或终端在相互通信时,使用同一条实际的物理链路,通信中自始至终使用该链路进行信息传输,且不允许其它计算机或终端同时共亨该电路。
(2)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是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内存或外存),当所需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往需接收的交换机或终端。这种存储_转发的方式可以提高中继线和电路的利用率。
(3)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将用户发来的整份报文分割成若于个定长的数据块(称为分组或打包),将这些分组以存储_转发的方式在网内传输。第一个分组信息都连有接收地址和发送地址的标识。在分组交换网中,不同用户的分组数据均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传送,即网络具有路由选择,同一条路由可以有不同用户的分组在传送,所以线路利用率较高。
3.各种交换方式的适用范围
(2)报文交换方式适用于实现不同速率、不同协议、不同代码终端的终端间或一点对多点的同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的数据通信。由于这种方式,网络传输时延大,并且占用了大量的内存与外存空间,因而不适用于要求系统安全性高、网络时延较小的数据通信。
(3)分组交换是在存储_转发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兼有电路交换及报文交换的优点。它适用于对话式的计算机通信,如数据库检索、图文信息存取、电子邮件传递和计算机间通信等各方面,传输质量高、成本较低,并可在不同速率终端间通信。其缺点是不适宜于实时性要求高、信息量很大的业务使用。
二、数据通信的分类
1.有线数据通信
(1) 数字数据网(DDN)
①传输质量高、误码率低:传输信道的误码率要求小。
②信道利用率高。
③要求全网的时钟系统保持同步,才能保证DDN电路的传输质量。
⑤DDN时延较小。
(2)分组交换网
(3) 帧中继网
帧中继网络通常由帧中继存取设备、帧中继交换设备和公共帧中继服务网3部分组成,如框图3所示。帧中继网是从分组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帧中继技术是把不同长度的用户数据组均包封在较大的帧中继帧内,加上寻址和控制信息后在网上传输。其功能特点为:
①使用统计复用技术,按需分配带宽,向用户提供共亨的的网络资源,每一条线路和网络端口都可由多个终点按信息流共亨,大大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②采用虚电路技术,只有当用户准备好数据时,才把所需的带宽分配给指定的虚电路,而且带宽在网络里是按照分组动态分配,因而适合于突发性业务的使用。
③帧中继只使用了物理层和链路层的一部分来执行其交换功能,利用用户信息和控制信息分离的D信道连接来实施以帧为单位的信息传送,简化了中间节点的处理。帧中继采用了可靠的ISDN D信道的链路层(LAPD)协议,将流量控制、纠错等功能留给智能终端去完成,从而大大简化了处理过程,提高了效率。当然,帧中继传输线路质量要求很高,其误码率应小于10的负8次方。
④帧中继通常的帧长度比分组交换长,达到1024-4096字节/帧,因而其吞吐量非常高,其所提供的速率为2048Mbit/s。用户速率一般为9.6、4.4、19.2、N×64kbist/s(N=1-31),以及2Mbit/s。
⑤)帧中继没有采用存储_转发功能,因而具有与快速分组交换相同的一些优点。其时延小于15ms。
2.无线数据通信
无线数据通信也称移动数据通信,它是在有线数据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线数据通信依赖于有线传输,因此只适合于固定终端与计算机或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而移动数据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的传播来传送数据的,因而有可能实现移动状态下的移动通信。狭义地说,移动数据通信就是计算机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无线通信。它通过与有线数据网互联,把有线数据网路的应用扩展到移动和便携用户。
三、网络及其协议
1.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就是通过光缆、双绞电话线或有、无线信道将两台以上计算机互联的集合。通过网络各用户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如文档、程序、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等。计算机网络按地理位置划分,可分为网际网、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四种。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网际网;广域网一般指连接一个国家内各个地区的网络,全国公安系统的信息中心互联起来,也是一个广域网。广域网一般分布距离在100-1000公里之间;城域网又称为都市网,它的覆盖范围一般为一个城市,方圆不超过10-100公里;局域网的地理分布则相对较小,如一栋建筑物,或一个单位、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大房间等。
局域网是目前使用最多的计算机网络,一个单位可使用多个局域网,如财务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财务帐目,劳动人事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人事档案、各种人才信息,公安
刑侦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犯罪信息系统、交警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机动车辆、驾驶员信息等等。
2.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网络对话所使用的语言,网络协议很多,有面向字符的协议、面向比特的协议,还有面向字节计数的协议,但最常用的是TCP/IP协议。它适用于由许多LAN组成的大型网络和不需要路由选择的小型网络。TCP/IP协议的特点是具有开放体系结构,并且非常容易管理。
TCP/IP实际上是一种标准网络协议,是有关协议的集合,它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和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TCP协议用于在应用程序之间传送数据,IP协议用于在程序与主机之间传送数据。由于TCP/IP具有跨平台性,现已成为Internet的标准连接协议。网络协议分为如下四层:
〈1〉网络接口层:负责接收和发送物理帧;
〈2〉网络层:负责相邻节点之间的通信;
〈3〉传输层:负责起点到终端的通信;
〈4〉应用层:提供诸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应用程序要把数据以TCP/IP协议方式从一台计算机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数据需经过上述四层通信软件的处理才能在物理网络中传输。
目前的IP协议是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的,如202.0.96.133就表示连接到因特网上的计算机使用的IP地址,在整个因特网上IP地址是唯一的。
四、数据通信的应用前景
1.有线数据通信的应用
(1)数字数据电路(DDN)的应用范围有:
①组建公用数字数据通信网;
②可为公用数据交换网、各种专用网、无线寻呼系统、可视图文系统、高速数据传输、会议电视、ISDN(2B+D信道或30B+D信道)、邮政储汇计算机网络等提供中继或数据信道;
③为帧中继、虚拟专用网、LAN,以及不同类型的网络提供网间连接;
④利用DDN实现大用户局域网联网;如我区各专业银行、教育、科研以及自治区公安厅与城市公安局的局域网互联等。
⑤提供租用线,让大用户自己组建专用数字数据传输网;
例如,今年二季度,自治区公安厅租用DDN电路,采用数字交叉复用设备,组成公安专用数字数据传输网。这也称为对公安专用通信网进行数字化改造。经过多次研讨和实地试验,决定租用128K数字数据电路,其中以64K作为专用数据信道,把公安厅和各地级市的犯罪信息中心互联以64K覆用8条8K信道作为语音信道,供传真和长途电话直拨业务使用,从而解决公安专用通信网因信道少,开电话会议,就打不了长途电话;要打长途电话,就发不了传真、传不了数据的问题。
⑥使用DDN作为集中操作维护的传输手段;或把全区城镇110报警服务台互联,实现全区公安机关的统一指挥。
(2)分组交换网的应用
分组交换网能提供永久虚电路(PVC)及交换虚电路(SVC)等多种业务。利用分组交换网的通信平台,还可以开发与提供一些增值数据业务:
①电子信箱业务
电子信箱系统又称电子邮件。它是一种以存储_转发方式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在分组交换网平台上用户把需发送的信息以规定的格式送入电子信箱的存储空间,由电子信箱系统处理和传输后,送到接收用户的电子信箱并通知收信人。
②电子数据交换业务
电子数据交换(EDI)是计算机、通信和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又被称为“无纸贸易”。EDI用电子单证代替了纸面单证,由传统的多点对多点的联系变为网络信息传递。EDI技术是未来商业发展的极其主要的工具。现在国内外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③传真存储转发业务
传真存储转发是把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建立智能化的传真网。该网利用计算机的存储_转发技术实现广大用户所需的各种新的服务项目。存储_转发技术的核心是传真交换机。
④可视图文业务
可视图文业务是一种利用现有公用电信网络开发出来的新型、公用、开放式的信息服务系统。可视图文的业务类型主要有公用数据库业务和专用数据库业务等。
(3)帧中继技术的应用
帧中继技术适用于对广域网进行数据访问和高速数据传输。帧中继也是一种ISDN承载业务,主要用于局域网互联和高速主机环境下作为宽带网的数据入口,是向未来宽带ATM交换过渡的手段之一。常用于:
① 组建帧中继公用网,提供帧中继业务。
② 在分组交换机上安装帧中继接口,提供业务。
③ 为用户提供低成本的虚拟宽带业务。
④ 在专用网中,采用复用的物理接口可以减少局域网互联时的桥接器、路由器和控制器所需的端口数量,并减少互连设备所需通信设施的数量。帧中继的数字链路连接鉴别(DLCI)寻址功能可允许单个中继接入设备与上千个接入设备通信。其本地管理接口(LMI)可大大简化帧中继网的配置和管理。
⑤ 局域网(LAN)与广域网(WAN)的高速连接。
⑥ LAN与LAN的互联。
⑦ 远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文件的传送、图像查询以及图像监视、会议电视 等。
2.无线数据通信的应用
无线数据通信也称为移动数据通信。它的业务范围很广,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移动数据通信在业务上的应用。
移动数据通信的业务,通常分为基本数据业务和专用数据业务两种:基本数据业务的应用有电子信箱、传真、信息广播、局域网(LAN)接入等。专用业务的应用有个人移动数据通信、计算机辅助调度、车、船、舰队管理、GPS汽车卫星定位、远程数据接入等。
(2)移动数据通信在工业及其它领域的应用。
移动数据通信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可分为固定式应用、移动式应用和个人应用三种类型。
①固定式应用是指通过无线接入公用数据网的固定式应用系统及网络。如边远山区的计算机入网、交警部门的交通监测与控制、收费停车场、加油站以及灾害的遥测和告警系统等。
②移动式应用是指野外勘探、施工、设计部门及交通运输部门的运输车、船队和快递公司为发布指示或记录实时事件,通过无线数据网络实现业务调度、远程数据访问、报告输入、通知联络、数据收集等均需采用移动式数据终端。移动数据终端在公安部门的刑警、巡警、交警也开始应用。
③个人应用是指专业性很强的业务技术人员、公安外线侦察破案人员等需要在外办公时,通过无线数据终端进行远程打印、传真、访问主机、数据库查询、查证。股票交易商也可以通过无线数据终端随时随地跟踪查询股票信息,即使度假也可以从远程参加股票交易。此外,电子信箱是国外应用很广的数据业务,在我国也已经开始应用。无线接入Internet可随时随地收发电子邮件,因此无线数据通信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有线数据网的补充和延伸,在公安系统,移动数据通信将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相信不久的将来,移动数据通信也会在我区公安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
五、结束语
通信数据传输 篇4
目前, 集中器与主站系统间的通信主要采用无线方式, 包括无线专网通信和无线公网通信。另外一种可能的通信方式是光纤通信, 但在山区等偏远地区, 无线信号没有覆盖或信号较弱, 光线没有架设到, 导致集中器与主站无法通信或通信很不稳定, 影响正常数据传输。
采用中压载波通信能很好地解决偏远台区数据传输的问题。由于配电线分布广泛, 以它作为传输通道, 不需要重新敷设通信线路, 节省了敷设线缆、架设塔杆及征用土地的费用, 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配电线路有专人维护, 不需要依靠第三方或另外组建维护队伍, 减少了运行和维护费用;由于配电线属于电力公司所有, 可以完全为电力公司所控制, 从而便于管理, 可以方便地沟通所关心的任何站点;由于是专用有线通信, 不需要得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许可, 保证了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信号在配电线中传输, 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配电线架设到哪里, 通信就可以延伸到哪里。因此, 与其它几种通信方式相比, 中压载波通信在经济性、便利性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 系统结构及功能
中压载波通信通过中压载波通信设备实现, 由电力线载波数字通讯机和耦合设备构成。电力线载波数字通讯机分为主载波机和从载波机, 它带有数字信号接口和载波信号接口, 数字信号接口可以与终端或载波通讯管理机相连, 载波信号接口可以与耦合设备相连, 再通过耦合设备将载波信号耦合到1 0 k V配电线。
在主节点处需要的设备包括耦合器、主载波机和载波通讯管理机。在从节点处需要的设备包括耦合器、从载波机和从终端。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当集中器或相连通信模块有数据需要向外发送时, 中压载波机先从数字信号接口接收集中器或相连通信模块的数字信号, 然后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变成载波信号, 再通过耦合装置将载波信号发送到配电线上进行传输。当配电线上有载波信号到来时, 中压载波机先通过耦合装置从配电线上获取载波信号, 然后对载波信号进行处理变成数字信号, 并通过数字信号接口传送给集中器或相连通信模块。通过中压载波机对数字信号的获取和传送, 以及对载波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即可实现配集中器与其它通信模块间的数据传输。
2 技术优势及特点
2.1 技术优势
中压载波通信与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的综合对比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到, 光纤通信在建设时需要敷设光缆, 安装光通信设备, 设备成本很高;而中压载波通信无须敷设线路, 只需要安装耦合设备和中压载波机即可实现稳定可靠的通信。在使用成本上, 如果使用的是无线公网, 则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长期缴纳费用, 费用较高;光纤通信虽然属于有线专网, 但是仍需要组织人力来保证其正常运行;而中压载波通信使用电力部门自己的电力线作为传输通道, 无须缴纳费用, 而且在保障电力正常传输的同时也能保证载波信号传输通道的畅通, 便于维护。在可靠性方面, 无线通信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噪声的干扰, 也容易受到同频干扰及高峰拥堵等影响;中压载波通信属于有线专网通信, 受外界干扰较小, 更没有拥堵的问题。在传输距离上, 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虽传输距离较远, 但容易受到传输路径或环境地形的影响;中压载波通信则不受传输路径和环境地形的影响, 无论在什么地方, 只要有配电线抵达即可实现通信。在通信速率上, 中压载波通信的速率适中, 但是对于集中器与主站系统间的数据传输, 中压载波通信的通信速率能够胜任。因此, 综合来看, 采用中压载波通信进行传输, 是最经济、最实用的选择。
2.2 技术特点
中压载波通信除了能实现点对点的中压载波通信外, 具有以下特点:
(1) 自由路由功能。在负荷翻转或某些节点发生故障, 导致从载波设备与原有主载波设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 从载波设备能够自动寻找其它能够通信的主载波设备, 并在设定时间范围内, 与该主载波设备建立载波通道, 构建网络关系。自由路由功能可以免除线路结构改变时需要人为去更改从载波的网络参数, 省去了大量的现场工作, 具备很高的经济效益。
(2) 中继功能。中压载波机可以作为中继设备将接收到的载波信号进行中继转发, 以延长载波信号的传输距离。
(3) 组网通信能力。可以在同一条配电线上实现多个互不干扰的逻辑网络。
(4) 线路自适应功能。可靠性高, 能够自适应线路的变化, 保证在强噪声干扰下可靠的数据传输。
(5) 多重防雷技术。中压载波机采用先进的防雷电路, 能够有效地避免雷击浪涌的影响。
(6) 远程和就地维护功能。可在主站对中压载波机的参数进行远程设置, 也可通过串口对其参数进行就地设置。
3 应用前景
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通道来实现数据传送的一种通信方式, 主要分为高压载波 (35k V及以上) 、中压载波 (1 0 k V) 和低压载波 (38 0/220 V) 。中压载波通信是利用1 0 k V中压配电线作为传输通道的一种通信方式, 主要应用于配电自动化领域。中压载波通信由于使用现有的、完善的配电线作为传输通道, 是唯一不需要线路投资的有线专网通信方式, 具有投资少、设备简单、施工容易、维护管理方便、与电网建设同步、随新建工程开通快、覆盖面与电力系统一致等优点。因此, 山区等偏远无信号覆盖地区的需要通信覆盖站点较多的台区, 采用中压载波通信实现集中器与主站系统间的通信, 是一种很理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高寅.岳振宇.岳虎.浅谈中压载波通讯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设备, 2016 (1)
自考数据通信原理总结 篇5
2扰乱器的作用:在发端将传送的数据序列中存在的短周期的序列按某种规律变换为长周期序列,以便恢复接收端的定时
3数字调制方式考虑的因素:频谱利用率,普特性,抗噪声性能,成本和复杂性等
4群计数码检测错误的能力:群计数码针对分组后的信息码元组,计算出每组码元1的个数,再将该数目的二进制编码作为监督码,加在信息码元在后一起发送,除0变1和1变0成对出现的错误以外,群计数吗可以检测到所有其它形式的错误,检错能力很强
5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所依据的参数特征: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所依据的这些参数值是根据当前的通信网内的各有关因素的变化,随时做出相应的修改
6路由选择算法有哪些要求:最短的时间内使分组到达目的地,使网中各节点的工作均衡,算法简单易于实现,不应过重的增加全网或各节点的开销,算法要能适应分组交换网的变化和扩展并能适应部分网络节点暂时性故障所带来的影响
7呼叫请求分组传输时延:自原点分组交换机收到主叫DTE送来呼叫请求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直到终点分组交换机收妥该呼叫请求分组,并准备好向被叫DTE转送的一段时间
8数据通信网有那几部分构成:数据通信网是一个由分布在各地的数据终端,数据交换设备和通信线路所构成9差错控制方式的类型:检错重发,前向纠错,混合纠错检错,信息反馈
10报文交换的特点:属于存储转发系统在主被叫用户之间不需要建立物理链路,无呼损,很容易实现不同类型终端的互通,可采用时分多路复用,线路利用率高,并能实现同报文广播,但传输时延较长,不适宜实时通信,适用于公众电报和电子信箱业务
11相对调相和绝对调相的关系:相对调相避免了绝对调相方式中倒π现象
12速率适配:速率适配又称速度适配,类似于数字通信时分复用的码速调整,他是把输入时分复用器的不等式的数据信号变为等时的数字信号,而该等时的数字信号的时钟与时分复用器的时钟同步。游标法,止码元调整法
13解释R(0)-R(∞)= 物理意义:就是平稳随机过程的平均功率与直流功率只差等于它的交流功率
14网管中心的基本功能:用户管理,网路配置管理,测量管理,计费管理,网路状态监督,路由控制,软件管理,运行日志
15网际互连及目的:网际互连是指若干通信网根据一定的条件互连,目的:是使一个网上的数据终端设备DTE不仅可与本网上别的DTE通信,还可与另一网上的任何DTE通信,从而实现跨网通信及资源共享
16数据传信速率与传送速率的不同之处:数据传信速率是传输数据的速率,而传送速率是相应设备之间实际能到达的平均数据转移速率
17时域均衡的思路:它是利用接收波本身进行补偿,消除取样点的符号间干扰,提高判决的可靠性
18相干载波的获取方法:直接从已调接收信号中提取,利用插入导频提取接收载波
19随机过程协方差函数和相关函数的作用:协方差函数和相关函数是用来衡量随机过程在任意两个时刻上获得的随机变量的统计相关特性
20虚电路方式的特点:终端之间的路由在数据传送前已被决定,一次通信具有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呼叫请除三个阶段,对于数据量大的通信传输效率高,数据分组按已建立的路径顺序通过网络在网络终点不需要对数据重新排序分组传输时延小,不容易产生数据分组的丢失,当网络中由于线路或设备故障可能是虚电路中断时,需要重新呼叫建立新的连接 21分组交换机的费用:与分组数量成比例的分组处理费用,与分组长度成比例的存储器费用
22分组交换网的组成:分组交换机,网管中心,远程集中器,用户终端设备,线路传输设备所组成23位定时的作用:是使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接收端的位定时时钟信号和DCE收到的输入信号同步,以便DCE从接受的信息流中正确的识别已个个信号码元,产生接收数据序列
24部分响应系统:允许存在一定的,受控制的符号间干扰,而在接收端可以消除,这样的系统既能使频带利用率提高到理论上的最大值,又可降低对定时取样精度的要求
25数字调相8相调相低通滤波器的作用:滤除2fc调制产物,其输出取样,正值判为1,负值判为02DPSK信号的解调方法:极性比较法和相位比较法,极性比较法是对2DPSK信号先进行2PSK解调,然后用码变换器将相对码变绝对码,相位比较法是比较相邻码元的载相位,将2DPSK信号延迟一个码元
27奇偶监督码的编码规则:将所要传输的码元分组,在每组数据后面附加一位监督位,使得该组码连同监督位在内的1的个数为偶数或奇数,在接收端按同样的规律检查,如发现不符就产生差错
28非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所依据的参数特征:非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所依据的参数,如网路的流量,时延等,是根据统计资料得来的,在较长时间内不变
29数据报方式的特点:用户之间的通信不需要经历呼叫建立和呼叫清除阶段,对于短报文通信传输效率比较高,数据分组传输时延大,且离散度大,对网络拥塞或故障的适应能力强 30数据分组传送时延:从源点分组交换机收到主叫DTE发送的一个完整数据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到把同一数据分组送到终端分组交换机并准备好向被叫DTE送出该数据分组的一段时间
30流量控制的目的:保证数据流量的平滑均匀,提高网络的吞吐能力和可靠性防止阻塞和死锁现象的发生
31分组长度的选取和交换过程中的因素有关:延迟时间,交换机存储容量,线路利用率,信道传输质量,数据业务统计特性以及交换机费用
DDN的组成:本地传输系统,复用交叉连接系统,局间传输及时钟供给系统,网路管理系统
33分组交换方式的特点:传输质量高,可靠性高,为不同种类的终端互通提供方便,能满足通信实时性要求,可实现分组多路通信,经济性好,能与公众电话网,用户电报及低速数据网和其他专用网互连
34分组交换网的性能指标:吞吐量,数据分组传输时延,呼叫建立时延,残留差错率,网路可用性
35数据通信系统:通过数据电路将分布在远地的数据终端设备与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的系统
36数据通信网:是一个分布在各地的数据终端,数据交换设备和通信线路所构成37频域均衡的思路:利用幅度均衡器和相位均衡器来补偿传输系统的幅频和相频的特性的不理想性已达到所要求的理想形成波形,从而消除符号间干扰
38插入导频:就是在已调信号频谱中额外的加入了一个低功率的线谱,其对应的正弦波称为导频信号
39异步传输:如果DTE的数据信号时钟与PCM信道时钟是非同步的40半固定连接:是指所提供的信道属于非交换性信道,但在传输速率,到达地点与路由选
择上并非完全不可改变的41分组层与单组层的优点:形成中枢网大量减少中继线路;便于网路的集中管理;可使整DDN同步精确可靠;便于DDN的扩容
42DDN网络配置的优点:网路的分层,便于规划和扩容,集中式网路管理,调度和监控,提高网路的可控性和可靠性,采用数字交叉连接系统提高网路的灵活性,提高时钟精确度,减少费用
1检错重发的3种形式:停发等候重发,返回重发,选择重发
2循环码的检错能力:能检出全部单个错码,能检查全部离散的二位错码,能检查出全部的奇数个错码,能检测所有长度不超过(n-k)的突发错误
3传输控制规程的主要功能:数据链路的建立和解除,信息传输,传输差错控制,异常情况的处理,4电路交换的特点:信息传输时延小,交换机对用户的数据信息不存储,分析和处理。信息的编码方法和信息格式不受限制。缺点;电路接续时间长,短报文通信效率低。电路资源独占,电路利用率低,有呼损,错差率高
5非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扩散式路由算法,固定式路由选择算法,最小全数标记算法,分支流量算法,6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独立自适应,分布式自适应,集中式自适应,混合式自适应。7流量控制结构:段级控制,源目的级控制,网端级控制,端端级控制
8流量控制方式:证实法,预约法,许可证法,窗口方式
9窗口控制:根据接收方缓冲存储器容量,用能够连续接受分组数目来控制收发方之间的通信容量
10开方系统:遵循OSI参考模型和相关协议标准能够实现互连的具有各种应用目的计算机系统
11远程集中器的功能:将离分组交换机较远地区的终端数据集中起来通过中高速传输信道与分组交换连接起来
浅析通信传输与接入技术 篇6
关键词:通信技术 信息化 发展 传输技术 变革 网络
各种光传输技术(如ASON、MSTP、DWDM等)的逐渐成熟并且进入商品化,传输通信网络带宽需求正大幅度提高,利用SDH等传统传输网络技术构建的通信基础网络已成为新的网络发展瓶颈。
1 通信传输技术分析
1.1 ATM网络传输技术
ATM作为一种基于信元的交换和复用技术,这就是一种转换的模式,这个模式中的信元就是由信息組成的。这种模式传输的各种数据,声音等都是采用的信元,信元的前5个字节是信头,主要是用来传输信元方位和一些控制信息,后面的48个字节是用来传输通常的信息的,这样就构成了信元的53个字节。这种数据包通过硬件的转换是软件所不能比拟的。
在使用网络传输的时候,往往需要多个用户公用一个高速线路,这就需要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这种传输方式还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同步传输,一种是异步传输,通常情况下数字通信中采用的是同步传输,这种同步传输是把时间分成一个个相同的时隙,而异步传输的时隙是不固定的。
1.2 RTK GPS网络传输技术
从目前的情况看,传统的电台数据链的传输模式已经难以满足RTK作业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网络RTK技术,这项技术的传输距离远,信号也稳定。并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GPRS是一种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在GSM系统上开发出的一种新型的传输业务。利用通信网络的设备,在GSM的网络设备上增加一些设备,形成网络实体的作用。
1.3 WDM传输技术
这种技术是在光纤上可以同时传输不同波长信号的技术,也叫DWDM传输技术。这种技术的过程是,发射机发送出各种波长的信号,这些信号可以在一根光纤上复用传输,并且在节点的地方能够进行解复用。
2 接入网技术分析
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在不断的加快,人们对于通信技术的要求也在增加,各个企业都在不断的更新着自身的通信网络。
接入网技术是企业集团通信网络中的关键,下面就对接入网技术的多样化进行分析。
2.1 本地多点分配接入系统(LMDS)
LMDS技术曾经在1998年被美国评选成为十大通信新兴技术。这种技术有很大的优越性,频谱能够高达1GHz以上。在不同的国家,电信部门分配的工作频段和宽度是不一样的,我国采用26GHz及38GHz,其他国家大部分是采用的27.5GHz~29.5GHz。
这种技术的传输业务非常广泛,语音,数据,图像都可以,并且有着不错的可靠性能,这种技术的成本比较低,而效益非常的好,很迎合新兴的运营商使用。
2.2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
这种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主要适用于视频点播VOD系统中,主要是因为它的上行和下行速率可以不相等,这样的话可以利用下行信道传输数字图像的信号和语音信号,而上行信道主要传输控制信号。
2.3 移动无线宽带接入通信系统
这种通信系统针对的是处于移动状态的对象之间的通信,通常都是采用无线网络的方式进行。移动无线接入通信系统和蜂窝移动无线通信系统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两种类型。前者是利用的现有的网络,仅仅是一个接入的系统;而后者是需要建立的独立的网络系统,除了骨干网络外,都需要重新建立。
3 结语
我国的电力通信技术目前正处于稳步上升发展时期,其具有光明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政府各部门也应该加大关注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同时电力通信行业还要积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在技术和装备上不断改进,将科技含量更高、技术更全面的成果广泛实施,为我国的电力通信行业和全国人民带来便利和服务。通信方式的发展深深改变了我们和世界,它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已经紧密相连。目前移动通信、图象通信和互联网正走向融合,多媒体业务将成为今后移动通信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无线将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提供接入,而使用有线网络提供长途大容量传输。
参考文献:
[1]李海清,陈如明.无线接入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与相应频率规划[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1(01).
[2]鲁义轩.中国的无线接入频率规划及频率分配的评选(招标)尝试——访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陈如明[J].通信世界. 2001(24).
[3]米国旗.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无线电工程.2001(07).
[4]梁军杰.固定式无线接入技术[J].通讯世界.1999(08).
[5]刘东明,张利萍.无线接入技术的新亮点——WLAN[J].当代通信.2003(10).
[6]孟华.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2).
[7]周朝宣.铁路通信工程光纤接入网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3).
[8]蔡鸣.传输网和IP承载网的演进与融合[J].电信科学.2007(09).
通信数据传输 篇7
一、光通信传输的四种不同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
1.1宽带利用率比较分析
现代化建设中, 用户对宽带所带来的效果给与的评价, 决定了宽带利用率的高低, 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一定影响。根据相关调查得出, 在四种光通信传输技术中, OTN技术的利用率是相比较下最高的, 比较受用户的欢迎和喜爱, 它的开销一般不超过2%。另外三种传输技术中, SDH技术的开销是3.7%, ATM技术的开销是12.8%, RPR技术的开销是3.7%, 其中, SDH传输技术需要预留保护宽带, 因此宽带利用率相对较低一些, ATM传输技术的利用率是最低的, 而RPR传输技术采用了统计空间复用技术, 所以RPR传输技术的宽带利用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是通信企业今后的重点发展对象。
1.2业务承载能力比较分析
1.2.1业务承载能力上的相对优势
在四种光通信传输技术中, OTN传输技术的设备是相对最简单的, 宽带利用率较高, 采用的是TDM体制的复用技术, 每个路段的信号所占用的时间都拥有固定的比特位阻, 并且有独特的帧结构, 因此可以在同一网络中进行不同网络传输协议的综合操作, 从而对实时性业务和非实时性业务提供不同的承载能力。根据这一特性, OTN可以将窄带业务和宽带业务进行综合传输, 提高光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与此同时, 其它通信业务应用可以在没有任何接入设备的情况下, 直接接入OTN, 并支持语音功能操作;采用数字图像压缩和图像矩阵交换技术来实现图像信号的多点广播运行, 并且OTN的传输设备可以提供工业标准的通信协议接口, 在光通信传输系统建设应用中比较广泛。因此, OTN传输技术具有组网较灵活、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和维护集中快捷等优势, 在很多行业领域受到了推崇和青睐。
在光通信系统的建设中, SDH传输技术是最适合运用于实时性业务的承载技术, 可以有效的进行时分复用业务的处理, 速度非常快, 工作效率高, 宽带利用率高, 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SDH的传送平台是MSTP, 可以实现多业务承载, 具有标准的PDH系列接口, 随着MSTP技术的不断成熟, SDH的传输速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速率信道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使SDH传输技术在各种通信业务承载能力的实时性得到不断提高。一般情况下, 在进行时分复用业务的承载时, 不会选择ATM传输技术, 因为, ATM传输技术的最大业务承载是视频业务, 在视频业务上ATM传输技术呈现了较高的突发性可变比特业务能力, 并具有完整的设备配套, 保证了整个视频业务的服务质量, 从而提高系统的传输质量。因此, 在视频业务的承载上, ATM传输技术具有绝对的优势。
在光通信系统的传输过程中, 对于数据业务的承载, RPR具有较高的优势, 它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宽带的分配操作, 并运用空间复用技术和统计复用技术来实现数据传输速度的正常运行。在网络运行正常的情况下, RPR传输技术的宽带利用率可以达到SDH网络的三倍以上, 具有绝对的优势, 并且可以优化数据业务和支持IP的突发情况等性能。与此同时, 在实时性数据业务的承载上, RPR可以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和基于不同等级业务的环保护功能, 从而给数据业务的实时性提供可靠保障。因此, 在同等情况下, RPR技术比SDH技术在视频业务的数据承载上具有较大优势, 一般情况下, 数据监控市场的设备都是讲RPR系统与IP的MPEGZ的编码和压缩能力结合在一起, 并在同类型的设想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由此可见, RPR传输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的承载上, 可以提升服务质量, 节省映射过程, 给视频图像的清晰度和画面流畅感提高了可靠保障。
1.2.2业务承载能力上的不足
根据相关调查和实践总结, NTN技术在应用过程组大的不足是, 设备被公司垄断生产, 因此, 对设备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具有较大依赖性, 同时, OTN技术的兼容性不强, 不能与非OTN网络进行有效连接;SDH传输技术的接口较单一, 音频传播效果不好, 并且在应用过程中只能进行点对点的通信传输, 因此, 无法解决视频信号和以太网的传输问题, 不能动态分配宽带和统计复用;ATM技术在进行实时性业务承载时具有较大延时性, 没有音频等低俗接口, 因此, ATM技术宽带利用率较低;RPR传输技术在进行业务承载时, 必须接入设备才能进行低速数据传输。
1.3环网保护能力比较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 OTN技术采用的是双环设计网络, 具有很强自愈保护功能, 保护倒换时间小于50ms, SDH在MSTP平台上, 具有较强的保护恢复能力, 保护倒换时间与OTN技术一样;ATM技术主要是采用VC来完成保护;RPR技术的保护恢复能力也很强, 倒换时间是50ms。因此, 这四种光通信传输技术的可靠性没有明显的差别。
二、光通信系统建设传输制式的选择和应用
如图1所示, 城域网传输制式的连接方式, 在进行光通信系统建设传输制式的选择和应用时,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配置, 可以大大提高系统工作效率,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一般情况下, OTN传输制式可以组成一个自愈环, SDH传输制式、ATM传输制式和MSTP传输制式可以组成单个和多个自愈环, SDH传输制式和MSTP制式的组网接点不能超过14个。例如, 在油气田和长输管道线的光通信传输技术的选择中, 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制式组网, 一般单独组网运用的是OTN传输制式和MSTP制式, 以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由于MSTP的技术在数据处理方面不是很成熟, 因此, 将RPR和IP技术结合在一起组网, MSTP技术主要负责语音业务和低数据业务承载, RPR和IP负责视频和数据业务承载。
三、结束语
在光通信传输系统中, 四种传输技术在业务承载的能力都有不同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因此, 在进行光通信系统建设时, 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和建设要求来选择做合适的传输技术, 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摘要:近年来,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我国通信传输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 给我国通信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在通信传输系统中, 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应用, 使系统的承载能力和传输速度得到了大大提升, 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就光通信传输的四种不同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 对其优劣势进行对比, 提出光通信系统建设传输制式的选择和应用, 大大提高了通信企业的经济效益, 给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关键词:光通信输出技术,光通信系统,传输制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一丹.浅论光通信传输技术在专业领域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05:37.
[2]张月园, 张跃进, 周薇, 刘志伟.强度调制高速光通信系统传输性能研究[J].光通信技术, 2012, 05:48-50.
[3]彭传宝.无线光通信的传输与接入分析[J].科技传播, 2014, 07:219+217.
[4]刘丽丽, 郑渭颖, 刘国锋.浅谈几种不同的光通信传输网络技术[J].中国新通信, 2013, 18:117.
光传输网的数据通信网络 篇8
近些年, 发展中国家, 每一年都会对光传输网络建设投入非常庞大的资金。网络发展, 非常迅速, 如何才能管理好光传输网, 如何设计并实现光传输网的数据网络, 成为了很重要的问题。如何建立优质、完善的光传输网, 建立具有高效、高速的光传输网, 也就成为了光传输网在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光传输网的发展方向
1. 从总体上来看, 光传输网的发展方向体现在3方面:
(1) 在形态上:实现数据传输与交换的融合; (2) 在硬技术上:实现覆盖全光传输网; (3) 在软技术上:实现智能化的光传输网。2.对光传输网有严重损伤的除了误码外, 还有传输数据的时延、抖动等。控制这些对光传输网有所损伤的性能, 使其尽量的减小。
三、光传输网的发展趋势
1. 光传输网IP业务化发展的趋势。
不同的数据通信业务对光传输网的需求不同, 但在各个业务中, IP业务已成为主导的地位。采取IP协议的传输, 也将成为光传输网主要的发展的趋势。
2. 光传输网面临的挑战。
目前, 光传输网主要采取的是组网的方式, 对于组网传输网, 最初没有考虑到IP数据业务。IP数据业务成为各个业务主导, 组网传输也就显示出了其中不足。作为组网的传输, 面临IP数据业务, 所需要的成本与困难也将会上升, 如何解决光传输网对IP业务的需求, 也成为了重要的挑战。
3. 光传输网发展趋势。
IP化发展趋势对光传输网的挑战, 导致光网传输向新一代光传输网的发展与演进。光传输网现在所面临业务和问题, 决定了光传输网今后的发展方向。
作为组网方式的光传输网, 也必将采取分组传输网的方式来迎接业务和问题的挑战。
4. 光传输网的交换技术。
T-MPLS:作为光传输网用来传送可以多协议的标签交换。是用于面向多协议的连接体系, 去掉数据不必要的转发, 也去掉了IP业务不能连续转发的特性。作为网络融合为一的技术, 已被运营商所应用。所有光传输网悬着T-MPLS分组传输技术成为了最佳的选择。
5. 光传输网的分组传输发展基本原则。
综合以上, 光传输网向分组传输时必然的, 其演进过程中也需要遵循各方面的原则: (1) 采用T-MPLS作为光传输网的方案, 积极的向T-MPLS演进。 (2) 在采用T-MPLS作为光传输网方案的同时, 要保护好现有的光传输设备。
四、光传输网管理发展
1. 光传输网管理面临的问题。
信息产业进行政策调整, 使垄断的局面, 被电信的各大运营商成立而打破, 各个电信的运营商间竞争十分激烈。如何的利用网络的资源、降低其运营的成本、提高服务的质量, 是各大运营商立足市场关键。中国电信的运营商光传输网, 通常由几个厂商设备组建, 这使得光传输网管理的难度加大。不同的运营商网络管理系统有着不同操作界面, 使维护的人员所需时间与精力都将增加, 才能熟悉各个网络管理系统, 从而进行维护的工作;不同的运营商网络管理的系统相互独立。各自管理设备, 为统一的管理增加难度。
2. 光传输网的管理方案。
很多光传输网运营商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 并做了深入研究与开发。目前很多运营商, 已能够提供出光传输网络的管理方案。
光传输网的管理只有面向服务, 用针对角色来管理。网络管理在网络的建设、运营与规划的过程, 扮演不同角色。根据角色来进行方案的加强, 才能够发挥出网络管理的作用, 从而适应光传输网的发展。
网络开通之后, 快速地完成端到端之间业务的指配, 成为了网络管理, 所需要实现的重要的目标。
随着光传输网运营商规模的扩大与业务的增加, 就需要对网络管理进行优化。充分地利用网络的资源。良好的网络管理解决方案能够帮运营商们更合理地规划出网络的资源。从而达到降低运营商的网络运营的成本。
光传输网管理需要运营商, 在规划、建设及运营的过程, 能够为角色提供完整解决的方案。让运营商可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3. 多运营商综合网络管理。
在多个运营商精诚合作的情况下, 建立综合网络管理, 从而使网络管理方面变得轻松、容易。建立一个互通的综合数据库, 方便数据的管理;连接各个运营商光传输网的端口, 方便其数据传输。
五、光传输网的数据通信网络设计与实现进行探究
1. 组网设计的原则。
组网的设计要本着:可靠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可管理性及服务质量的原则。
2. 光传输网的数据通信网络的设计。
首先, 我们需要对光传输网有个结构的设计, 在创建时, 各个传输系统应设置在省、市, 达到集中管理。还要对路由器协议进行完整的规划, 因为路由器和交换机都是网络的基础构架, 对其好的协议, 就比如网络的大脑与神经。为了使光传输网的数据通信更加便于管理与维护, 建议使用同一家的产品, 当然也要对该厂家的产品进行考察, 择优使用。
3. 光传输网安全分析。
对光传输网的建设, 我们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排查后才能进行:有无物理破坏、有无病毒存在、员工对资源的误用、人为的破坏及非法入侵等。
4. 光传输网安全探究。
保证光传输网安全, 就是对企业与客户最大的保障。光传输网络安全, 首先要查看防火墙安全, 其次要对路由器的安全设置进行排查, 然后对交换机配置及与主机接入口进行安全检查, 最后查看IDS的连接和设置。
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不可取代的, 如何提高信息的传输, 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光传输网的建立, 势在必行, 如何建立优质、完善的光传输网, 也成了人们讨论的话题。我们可以根据光传输网设计的原则, 对建立网络时进行安全分析与探究。加强光传输网管理, 解决网络管理上的问题, 就能够实现高效、高速的光传输网络。
摘要:光传输网数据的通信网络建立, 成为实现对光传输网业务集中的管理, 具有可靠、高效、安全性能。首先介绍光传输网的发展方向, 其次, 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光传输网的发展趋势;然后, 将对光传输网管理的发展进行深刻的探讨;最后, 会对光传输网数据的通信网络设计与实现进行探究。
关键词:光传输,网络数据,通信网络
参考文献
[1]张骁.光传输网中数据通信网络的设计及安全实现[D].兰州大学, 2010, 06.
[2]程一帆, 何民.电力通信光传输的发展趋势探究[J].福建电脑, 2009 (08) .
[3]张博光.传输网的演进以及在3G网中的解决方案[J].通信世界网, 2008, 11.
通信数据传输 篇9
1 数据通信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
(1) 蓝牙传输:其主要应用于近距离传输 (最大传输距离约为10米) , 其旨在依据现有的设备达到最高的传输速度, 既可以传输语音也可以传输数据、图片等, 与其他传输方式相比, 可抵抗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 防止出现窃听事件, 同时, 其独有的穿透力能够畅游在不同物质之间进行传输, 其大力运用了跳频展频技术, 相对用能较少, 前期花费的成本较低, 但其整个传输速度过慢, 当传输数据量过大或远距离传输时, 则不能实现顺利传输, 这将会阻碍人们对其使得使用。[1]
(2) 红外接口传输:其作为新兴手机研发过程的配置要求, 能够实现电脑—手机及其他相关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红外线作为电磁波的一种, 其波长在750nm至1mm范围之内, 由于其长度稍短, 不能完全排除传输过程中障碍物的衍射, 因此, 其余蓝牙传输一样, 适合短距离数据、图片等的传输, 目前, 红外接口数据传输方式已经进入广泛应用阶段, 其使用方法简单, 而且成本相对低廉, 不需要再次下载所要传输的相关信息, 但值得注意的是, 其不能实现移动性传输, 功能未达到多样化, 其扩展性极差, 这影响其进一步的使用与推广, 要求相关机构对其进行再次研发, 以发现解决其缺点的措施, 使其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
(3) 闪存卡:凭借独特的闪存功能实现对相关数据的存储, 以达到数据传输的目的, 多使用与小型或微型设备, 例如袖珍电脑、数码相机等, 由于其方面携带而且存储信息速度快而得到人们的广泛使用。
(4) 无线保真口技术:其使用特点与蓝牙技术相一致, 多用于家庭或办公室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信息的传输, 其运用2.4GHz左右的频段, 但此频段还处于研发的无线频段。据相关数据显示, 其现阶段可运用的标准为:IEEE802.11a和IEEE802.11b。由于其正处于研发探讨阶段, 目前对其的使用数量较少。
2 数据通信的运行条件
(1) 传输环境稳定:数据通信主要负责相应信息、数据的传输, 其要想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环境, 既需要周围网络的稳定, 确保一定的网速, 同时, 又要保证数据传输双方都处于接收状态, 且接收设备能够抵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 从而确保信息准确无误的实现传输。[2]
(2) 加强维修人员技能锻炼:数据通信主要依靠技术、网络、设备等, 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也离不开维修人员的监管与定期维护, 当传输设备或网线、网速等出现故障时, 维修人员要运用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及时处理障碍, 使数据传输照常进行, 保证数据的有效性, 另外, 相关部门要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技能再教育, 使其能够与时俱进, 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熟练掌握必备的维修技能, 当数据通信运行出现不良情况时, 及时解决问题, 确保数据顺利传输。
(3) 强化数据通信所用的设备:现阶段的数据通信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天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加上使用的不合理, 造成通信设备故障频发, 对此, 要定期更新设备, 并引进国外先进的抗干扰通信部件, 免除天气、环境等因素的变化, 同时, 加强对其的定期检查与维修, 确保其时刻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保证数据通信顺利运行。
3 结语
数据通信的传输以及运行是其被人们广泛重视的两个基本因素, 如何有效利用其数据传输方式, 避免其缺点的影响, 实现数据的正确传输, 这需要客户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 能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选择, 从而实现数据的顺利传输;而影响数据通信运行的因素较多:天气干扰、设备故障、维修不及时等都将阻碍数据通信的顺利运行, 对此, 只有加强多方面的技能提升, 采用先进的数据通信技术, 聘请优秀的数据通信维护专员, 定期更新数据通信设备, 从而确保数据通信整体运行的开展。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 数据通信的传输与运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信息量巨大, 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 但人们对于数据传输的方式以及运行的条件较为模糊, 对其得不到充分利用,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对此, 本文主要探究新时期数据通信的数据传输方式与运行条件, 及时解决突发问题, 确保信息、图片等资料的顺利传输等, 以逐步实现数据通信的正常运行, 从而使数据通信成为人们生活的好帮手。
关键词:数据通信,传输,运行
参考文献
[1]Digi蜂窝路由器替代蜂窝调制解调器在低速连接设备上的应用[J].电脑与电信, 2008 (02) .
数据通信与应用 篇10
数据终端DTE:分组型终端PT和非分组型终端NPT两大类。分组型终端有计算机、数字传真机、智能用户电报终端Te Letex、用户分组装拆设备PAD、用户分组交换机、专用电话交换机PABX、可视图文接入设备VAP、局域网LAN等各种专用终端设备;非分组型终端有个人计算机终端、可视图文终端、用户电报终端等各种专用终端。数据电路由传输信道和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组成。如果传输信道为模拟信道, DCE作用是进行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如果传输信道为数字信道, DCE作用是实现信号码型与电平的转换, 以及线路接续控制等。传输信道除有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外, 还有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专用线路与交换网线路。
2 数据通信的交换方式
2.1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是指两台计算机或终端在相互通信时, 使用同一条实际的物理链路。电路交换方式通常应用于公用电话网、公用电报网及电路交换的公用数据网 (CSPDN) 等通信网络中。
2.2 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是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内存或外存) , 当所需输出电路空闲时, 再将该报文发往需接收的交换机或终端。这种存储—转发的方式可以提高中继线和电路的利用率。报文交换方式适用于实现不同速率、不同协议、不同代码终端的终端间或一点对多点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的数据通信。
2.3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将用户发来的整份报文分割成若干个定长的数据块 (称为分组或打包) , 将这些分组以存储—转发的方式在网内传输。分组交换适用于对话式的计算机通信, 如数据库检索、图文信息存取、电子邮件传递和计算机间通信等各方面, 传输质量高, 成本较低, 并可在不同速率终端间通信。
3 数据通信的分类
3.1 有线数据通信
数字数据网DDN利用光纤或数字微波、卫星等数字信道和数字交叉复用设备组成的数字数据传输网。也可以说DDN是把数据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以及数字交叉连接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数字通信网络。
3.2 无线数据通信
无线数据通信也称移动数据通信, 移动数据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的传达来传送数据的, 因而有可能实现移动状态下的移动通信。狭义地说, 移动数据通信就是计算机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无线通信。通过与有线数据网互联, 把有线数据网络的应用扩展到移动和便携用户。
4 网络及其协议
4.1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 , 就是通过光缆、双绞电话线或有线、无线信道将两台以上计算机互联的集合。计算机网络按地理位置划分, 可分为网际网、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4种。
4.2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网络对话所使用的语言, 网络协议很多, 有面向字符的协议、面向比特的协议, 还有面向字节计数的协议, 但最常用的是TCP/IP协议。它适用于由许多LAN组成的大型网络和不需要路由选择的小型网络。TCP/IP协议的特点是具有开放体系结构, 并且非常容易管理。
TCP/IP实际上是一种标准网络协议, 是有关协议的集合, 它包括传输控制协议和因特网协议。TCP协议用于在应用程序之间传送数据, IP协议用于在程序与主机之间传送数据。由于TCP/IP具有跨平台性, 现已成为Internet的标准连接协议。网络协议分4层: (1) 网络接口层; (2) 网络层; (3) 传输层; (4) 应用层。
5 数据通信的应用前景
5.1 有线数据通信的应用
(1) 数字数据电路 (DDN) 的应用范围有: (1) 组建公用数字数据通信网。 (2) 可为公用数据交换网、各种专用网、无线寻呼系统、可视图文系统、高速数据传输、会议电视、ISDN (23B+D信道或30B+D信道) 、邮政储汇计算机网络等提供中继或数据信道。 (3) 为帧中继、虚拟专用网、LAN, 以及不同类型的网络提供网间连接。
(2) 分组交换网的应用: (1) 电子信箱业务, 又称电子邮件。它是一种以存储—转发方式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2) 电子数据交换业务。电子数据交换 (EDI) 是计算机、通信和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又被称为“无纸贸易”。EDI用电子单证代替了纸面单证, 由传统的多点对多点的联系变为网络信息传递。EDI技术是商业中极为重要的工具, 在国内外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3) 传真存储转发业务。传真存储转发是把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起来, 建立智能化的传真网。存储—转发技术的核心是传真交换机。 (4) 可视图文业务。可视图文业务是一种利用现有公用电信网络开发出来的新型、公用、开放式的信息服务系统。
5.2 无线数据通信的应用
(1) 移动数据通信在业务上的应用。移动数据通信的业务, 通常分为基本数据业务和专用数据业务两种。基本数据业务的应用有电子信箱、传真、信息广播、局域网 (LAN) 接入等;专用业务的应用有:个人移动数据通信、计算机辅助调度、车船舰队管理、GPS汽车卫星定位、远程数据接入等。
浅析通信传输与接入技术 篇11
关键词:通信技术;信息化;传输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6-0000-02
随着光传输技术的不断成熟,光传输技术也逐渐进入了商品化时代。加之传输通信网络带宽的需求也随之取得大幅度的提高。但当前所使用的通信基础网络,因为其利用sdh等传统的传输网络技术,使得新网络在哦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一系列问题。
1通信传输技术分析
传输技术指的是一个完整的传输系统,主要是利用不同信道的传输能力,属于一种可靠的传输技术。通信传输技术主要分为:atm网络传输技术、rtkgps网络传输技术及wdm传输技术三种。
1.1atm网络传输技术
atm属于一种基于信元交换与复用的技术,同时也属于一种转换模式。通常这个转换模式中的信元的组成部分就是信息。该模式正是采用信元对数据以及声音实现传输的。通常信元中的前五个字节指的是信头,信头的作用主要是对信元方位进行传输,且对一些信息进行控制。信元后面的四十八个字节的作用,则主要是用来传输信息。如此这五十三个字节构成了信元。这种借助数据包对硬件进行转换的方式是其他软件所不能相比的。
网络传输在日常使用中,通常多个用户共同使用同一个高速线路。因此,在传输中需要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来实现。
时分复用的传输方式可分为两种基本的类型:一种类型是同步传输,另外一种则是异步传输。一般情况中,数字通信传输所采用的方式是同步传输方式。同步传输将时间分成的时隙是相同的,但异步传输分成的时隙却具有不固定的特性。
1.2rtkgps网络传输技术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电台数据链这种传统的传输模式,远远不能够满足rtkgps的工作需求。因此为满足发展需求,网络rtk技术营运发展,逐渐的取代了传统的传输模式。rtk技术的优点是传输距离远,并且传输的信号十分的稳定,同时,该技术还有极强的抗干扰的能力。
Gprs指的是一种极为通用的分组无线业务,是在gsm系统的基础之上开发出来的新型传输业务。这种传输业务是借助通信网络设备,并在gsm系统之上开发出的一种新型传输业务。在gsm网络设备之上,借助通信网络设备增添一些新设备,由此发挥了网络实体的积极作用。
1.3wdm传输技术
Wdm传输技术是指将不同波长信号在光纤上同时进行传输的技术,这种传输技术又叫dwdm传输技术。该技术的使用过程是将发射机发送出的各种波长的信号,在一根光纤之上进行服用传播,此外在节点的部位也可以进行解复用。
2关于接入网技术的分析
近几年受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为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来显著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主要受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通信技术也随着不断更新换代,加快了技术的革新和发展的速度。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其的要求也在逐渐的增加,每个企业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也不断的对自身的通信网络进行更新。
在企业集团的通信网络中,接入网技术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以下主要从接入网技术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进行介绍:
2.1接入网技术的重要性
首先,接入网技术是业务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用户对款待新业务的需求,在干线网上对SDH与ATM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需要通过接入网技术提供款待传输的通道。传统的铜缆用户因为网络的容量小、频带窄,且不易于进行扩容和进行数字化,因此使得电信网的形成进入了瓶颈阶段。加之,当前电信业务的发展方向正是实现通信网的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以及个人化的特点。该发展防线与传统的介入手段存在着极大的问题,并不利于电信网络的建设,由此亟需一种新型的接入网技术来实现业务的发展。
其次,在企业经营发展中,接入网技术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一项具有重要性意义的环节,因此在传输过程中极为有必要注重接入网技术的应用。
最后,接入网技术能够对网路结构起到进一步的优化作用,对电信网络的运行起到深化、维护体制改革的作用。与此同时,这也迎合了电信市场的激烈竞争局面,为此对网络优势的扩大和保持,在电信网络建设中加大力度发展接入网是一项重要举措。
2.2接入网技术的发展特点
以往的电信行业垄断市场消失,电信网业务市场则逐渐开放接入网随着电信业务在功能和接入技术等方面的提高也逐渐实现飞速发展。接入网技术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接入网技术的复杂程度日益增加
不同的接入网技术之间的竞争,以及综合使用与要求,使得其需要大量的电信业务支撑来完成,因此接入网技术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增加。
(2)接入网技术的服务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通信技术与通信网的不断发展,各地交换局的容量也随之扩大,但其数量却在日益减少。一般在交换局容量小的地方开始该用集线器与复用器,这就进一步扩大了接入网技术的服务范围。
(3)不断提高的接入网技术标准化程度
本地交换局所使用的开放接口逐渐转变为基于V5.S标准形式,电信运营商可自由选择接入网技术以及接入系统设备。
2.3接入网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接入网技术特点及优势的分析介绍,其在通讯传输技术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未来接入网技术应当支持具有更高档次的业务,随着光纤技术的不断发展,CATV的发展为用户环路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其次,接入网技术在发展中应当具备多样化的特点。当前接入网技术中传输的容量不断增加,如何更好的将双绞线利用起来依然十分重要,可选择无线链路来建设超大容量的接入线路。
最后,当前在接入网技术中更多的运用了光纤技术。光纤接口不仅扩展到了路边,而且已经进入家庭,真正实现了款待光纤的接入,有助于宽待全光网络结构的实现。
3结论
当前中国的电力通信技术尚且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未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此,政府各部门应当加大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来关注电力通信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力通信行业要不断的提高自身业务发展水平,提高自身的工作素质,在技术与设备上不断革新,增加科技含量与实现技术的全面发展,以便最终为我国的电力通信行业与全国人民生活带来便利。
参考文献:
[1]李海清,陈如明.无线接入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与相应频率规划[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1(01).
[2]鲁义轩.中国的无线接入频率规划及频率分配的评选(招标)尝试——访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陈如明[J].通信世界,2001(24).
[3]刘东明,张利萍.无线接入技术的新亮点——wlan[J].当代通信,2003(10).
[4]孟华.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2).
[5]李辉.浅析通信运输与接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9.
[作者简介]周美朝(1977.3-),男,汉,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中级,研究方向:卫星通信系统,信息与信号处理,从事的工作科研管理。
光纤的通信传输技术 篇12
一、光纤的通信传输技术的特点
对于光纤的通信传输技术而言, 其主要的特点主要就是大容量, 抗干扰能力强以及损耗低, 下面就对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和阐述:首先, 大容量。由于光纤的通信传输的传输带比较宽, 因而使得其能够承载大量信息。而且对于光纤中单波长通信系统, 在不能发挥其传输带较宽的优势也可以采取波分复用技术等等辅助技术而增加光纤通信传输容量。其次, 抗干扰能力强。由于当前通信传输中运用的光纤通信材料主要是由Si O2而组成的石英这种绝缘体构成的, 而其不仅绝缘的效果好, 而且还不容易受到自然界或者人为而产生的各种电流影响而使得其能够对电磁有免疫力, 也即是能够抗各种电磁波的干扰。最后, 损耗低。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其已经由开始的光纤损耗400分贝/千米而降至20分贝/千米, 而且随着石英光纤的普遍运用以及掺锗石英光纤的制作, 已经使得其损耗降至了0.2分贝/千米, 也就是达到了光纤理论的损耗极限, 而这对通信传输而言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
二、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
2.1光纤通信传输技术中的光纤接入技术
首先, 对于光纤通信传输技术而言, 其光纤的接入网技术是如今的信息传输技术中最核心的技术, 因为不仅实现通信科学上普遍意义上的高速化通信的信息传输, 而且这也缓解和满足社会对如今通信信息传输的要求。其次, 对于光纤接入技术的构成而言, 其主要由通信网路宽带的主干传输网络以及用户接入的这两部分构成。其中, 用户接如是光纤宽带接入的最后一步, 而且其负责的是全光接入。因此, 这也是整个光纤接入技术中最重要的一步。而对于光纤宽带而言, 其主要是为通信的接收端也即是用户提供所需的而且不受限制的带宽资源。
2.2光纤通信技术中的波分复用技术
首先, 就波分复用技术也即是WDM本身而言, 其充分利用目前的单模光纤具有的低损耗率的优势, 而使其能够获得巨大的带宽资源。其次, 对于波分复用技术的原理而言, 其主要是基于各信道光波的频率和波长不同, 而将光纤的低损耗窗口分成了众多的单独通信管道, 以及在发送端进行波分复用器设置, 进而吧波长不同的信号而进行集合一同送入到单根的通信光纤之中, 最后进行信息的传输。而在信息的接收端, 其再设置波分复用器, 而将承载着不同信号光载波分离以达到信息的传输简单的目的。
三、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对于光纤通信技术而言,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的发展, 其在社会之中的应用只会越来越广泛, 而对其发展前景来看, 主要可以从其智能化以及全光网络这两部分进行探讨:其一, 光网络的智能化。就当前的光纤的接入网技术而言, 其主要还是原始而落后的模拟系统。因此随着网络的光接入技术的发展, 而使得全数字化以及高度集成智能化网络的应用已是必然的趋势, 而这又能促进光纤通信传输技术发展。其二, 全光网络。就全光网络而言, 其主要是指通信的信号在网络传输和交换过程中以光的形式存在, 而进出网络才转换为光电或者电光。这能够极大提高通信信息的传输速度, 而这也是未来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光纤的通信传输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的重要的通信信息传输技术之一, 而且也开始在如今这个信息社会其它领域也得到了普遍的运用。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特点以及其应用的技术, 而以此为基础而大力促进以及开发高端的光纤信息传输技术, 进而推动我国的现行的通信传输技术发展, 而推动社会的各个领域的科学发展和整体的前进。
参考文献
[1]王红波.浅谈光纤通信技术[J].河南科技.2010 (14)
[2]滕辉.浅谈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科技信息.2010 (36)
[3]赵锐.浅谈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致富向导.2011 (18)
[4]姜树森, 蒋剑锋, 高伟, 等.浅谈通信传输的常见问题与技术要点[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