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与梦想

2024-09-08

努力与梦想(共6篇)

努力与梦想 篇1

他是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2007级环境艺术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他创办的成都涌恩工程有限公司从事景观设计, 从最初小区物业的绿化服务, 到现在参与铁路沿线风貌改造等大型项目, 与国内多家园林绿化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他的创业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报道。他是徐勇, 曾和我们一样, 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 却用自己的信念与努力在创业的道路上不断突破, 成就了不平凡。

★★★创业就此启程

2009年5月, 当徐勇还是西南交通大学一名普通大三学生的时候, 便与身边的导师、朋友沟通了他关于自主创业的想法。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这个想法其实从很早就在他心里萌生了。他说:“当时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思潮比较流行, 自己又对创业很感兴趣。”

可创业并不是有了想法就行, 资金方面是个大问题。徐勇的父母并不同意他的创业想法, 他们认为徐勇这个时候应当专心学习, 争取保研或者在毕业后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徐勇便请导师给父母做思想工作, 碰巧他从朋友那里拿到了一个关于轻轨沿线景观风貌设计的案子, 一个人无法完成, 也让父母了解到成立公司的必要性。就这样, 在多方努力下, 父母终于同意了他自主创业, 并借给他10万元的注册资金。很快, 还在大三的徐勇就注册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景观公司。

学习工作两手抓, 忙完工作忙学习, 徐勇每天都要熬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的第一个项目圆满完成了, 第一桶金高达22万, 而这个项目的成本仅仅只有3万元。大三就能赚到这么大一笔钱, 在常人看来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徐勇做到了。可正是这笔看似来得容易的钱让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当时都飘飘然了, 觉得挣钱根本不是难事。”

★★★人生跌入谷底

轻松赚到第一桶金, 让徐勇认为创业如此简单。在此后公司的运营中, 资金花销也很快。紧接着, 在他大四的时候, 又接下了一个灾后重建的项目, 要做土建工程。虽然之前并没有过多的接触, 但想到自己是在做设计, 图纸又看得懂, 他没有过多犹豫就接了下来。

如果说第一次的尝试只是让徐勇对创业有了初步体会, 那这个项目才是他对此的深入探索, 也让他真正认清自己, 给自己重新定位。或许是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 在这次的实践中他有些心高气傲。“在没有相关经验的情况下, 我就接下项目。对土建行业不了解, 又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导致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最后, 这个项目以失败告终。吃亏、挨打、赔钱, 几乎所有的不幸都降临了, 他一败涂地。由于亏损过重, 徐勇已发不起员工的工资, 公司的办公地点关闭, 员工也解散了。

当时正值毕业, 本以为可以安心发展自己的事业, 却不得不以失败告终。这次的失败给了徐勇惨痛的教训, 从此便一蹶不振, 处于低靡期。他不愿意出门, 也不想和家人、朋友交流。对于创业, 他处于该坚持还是该放弃的两难状态, 起初平坦的创业之路好像一下子就走到了尽头。

这个状态持续了一年半, 父母不忍心看到儿子落魄不振, 便在政府给他找了份工作, 在社区做居委会主任。为了生活来源, 也为了让内心得到平静, 他不得已接受了这份工作。

★★★二次创业, 东山再起

在居委会工作的日子里, 徐勇一直在反思过去, 也在思考未来。心里非常不甘。为了公司, 他投入了太多, 难道真的要被打倒吗?居委会的这份工作虽然稳定, 但这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吗?

做了半年的居委会主任, 徐勇内心不甘的情绪越来越强烈, 既然当初已经选择了创业这条路, 就应该坚持下去。“现在的失败未必是一件坏事, 至少自己还年轻, 还赔得起。大不了就比别人辛苦一点。”徐勇甚至还庆幸失败对他而言来得比较早, 要是再晚点来, 或许就真的爬不起来了。

在导师和朋友的鼓励下, 他辞去了居委会的工作, 投入了第二次创业。没钱请员工, 他自己去跑业务;缺乏相关经验, 就向朋友、前辈多请教。只接自己懂的项目, 业务多了再分给其他人做。

直到现在, 公司业务都非常稳定, 一直处于慢慢积累和积淀的过程。徐勇在经营好自己公司的同时, 还在别的公司兼任项目经理, 以方便自己拓宽业务渠道, 熟悉更多的行业。他说:“我现在是在为以后的发展打基础, 公司业务稳定了, 但我还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 总结更多的经验。相信只要我努力坚持不放弃, 再加上经验、人脉的积累, 就一定会成功。”徐勇就是这样一个保持着谦逊心态, 不断学习、不断让自己强大的人。

★★★先就业再择业最后创业

虽然徐勇是以自主创业起家, 但他却建议广大大学生先就业再创业。他说:“经验很重要, 不管是工作经验还是社会经验, 而且创业更重要的是机遇和平台。至于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想自主创业, 我建议还是要考虑周全, 创业容易守业难, 还是先就业再择业最后再创业。”

在行业方面, 他认为大学生选择高新技术行业创业更能够吸引投资者的眼球、较为现实, 容易实现。对于传统行业, 徐勇建议应在完成一定的积累之后再涉足, 积累则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但不少大学生只看到了创业成功的例子, 心态自然理想主义。其实, 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看到成功, 也看到失败, 这才是清醒的头脑, 也只有这样, 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与成熟。

徐勇表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 还是要认真的分析一下自己。要结合自身情况, 看一下自己是否具备创业能力, 学会发挥长处去弥补不足。对当下大学生来说, 要好好学习自己的专业并将其了解透彻, 这在今后的创业中能发挥不小的作用。” (西南交通大学供稿)

努力与梦想 篇2

梦想,或许不是那么遥远,但要实现它,是一定要付出努力的。

我梦想要成为一个博览群书的,有内涵的人,我愿意为此而努力。于是,我每天完成作业以后,做完家务以后,挤出一点点的时间,用来阅读我的书籍。

我梦想要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画出画中的感情,我愿意为此而努力。于是,我在假期的时候放弃了出去玩的机会,报了美术班,在家里有多余的时间也看看视频学习画画。

我梦想着有一天我可以看到自己的多肉,长得圆滚滚的,我愿意为此而努力。于是,我做了一个小账本,专门用来记养多肉的注意事项和浇水频率,每天给它移移位,让它可以有足够的阳光。

我梦想着有一天我可以自己赚钱,买下喜欢许久的东西,我愿意为此而努力。于是,我在现在努力学习,为以后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领到一叠更厚的工资。

为一个梦想努力拼搏 篇3

一个想法在他的心中酝酿:发展一套课程,让学生获得更高的自我价值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及应付冲突的技巧!17岁那年,他着手研究课程的内容。开创一套传授以上技能的课程势在必行。

在几位秘书的帮助下,他又和家乐氏基金会的执行长罗斯·莫比博士见面了,并且和他共进午餐。路上,他们经过一个卖冰淇淋的小摊子。执行长问他:“要不要吃个冰淇淋?”他点点头,但他实在太焦虑了,以至于压碎了手上的冰淇淋筒,指缝间全是汁水。他试着在执行长察觉之前,偷偷摸摸地将手上的冰淇淋汁甩掉,但执行长还是看到了,他“扑哧”一笑,走回小摊子替他拿了一叠纸巾。接过纸巾的瞬间,他感到这次又没希望了:连一个甜筒都拿不好的人,还有什么能力指望别人赞助他的新教育课程呢?

果然,两周后,执行长就给他打来电话:“你要求55000元的赞助,我们十分抱歉,董事会的成员一致否决了你的要求。”他感到自己快要哭了,两年来,他一直为一个梦想努力拼搏,到头来,这最后的机会也成了一场空。

“但是,董事们却一致决议要赞助你13万元。”执行长说。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当执行长再次说要赞助他13万元时,他捧住头,蹲在地上,痛哭失声。

13万元,为他的梦想开掘出了第一条路。之后5年时间,他陆陆续续为这个梦想募集到了1亿美元。目前,在全球32个国家及全美50个州的3万多所学校,都有教授他的“逐梦技巧训练课程”。因为一位17岁青年的执著,每年有300万的学童得以学习到重要的生活技能。1989年时,因为逐梦课程的惊人成就,他扩大了他的梦想,创立了国际青年基金会,而且得到6500万美元的赞助金,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笔的赞助金。

他就是瑞克·李特,美国一个激励青年人奋发向上的传奇人物。这位国际青年基金会的创始人,以坚持向我们证明:面对理想,永不言弃,就会成功!

为梦想努力 篇4

现在G20会议虽然圆满结束了,但20xx年我们又将迎来盛大的亚运会,到时候警察叔叔又有得忙了。未来的六年,杭州将逐步向世界展现自己的魅力,到那时,我将是一名高中生了。

每个人都有梦想,有的人的梦想是当医生,有的`是想当老师,有的是想当科学家……我的梦想很简单,因为我喜欢动物,比如狗、狼、猫等,它们单纯又通人性,只要对它们付出真心,它们也一定会对你好。所以我的梦想就是开家动物诊所,做一名动物医生。

以后的社会是我们的天下,所以现在我就要做好准备,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学,选择自己喜欢的医学专业,为做一名动物医生而准备。如果功课不好,可别想考上医科大学哦!

梦想就像一粒种子,种在“心”的土壤里,平时勤浇灌,让它早日生根发芽。假如没有梦想,就像生活在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有了梦想,也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奋斗目标,它会催人前进,也许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中,会遇到无数的挫折,但没关系,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为自己的梦想而前进,毕竟前途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想想长大以后生活在自己的家乡,有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心里的幸福感就满满地要溢出来了。

站在离梦想最近的地方努力 篇5

17岁那年,和所有同龄人一样,他也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他有个叔父,在田纳西州经营一家公司,家里人打算让他到叔父那里去工作,他的叔父也表示会培养他,但他却不同意去。“那你要做什么?”家里人问。“我要当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他说。家里人一听,就告诉他那很不现实,一个连大学都没上过的人,怎么可能进入电台做节目主持人?还是及早打消这个念头吧。

他没有听从家里人的建议,两天以后,他来到迈阿密的一家电台,找到台长,向台长说明了自己想当主持人的愿望。台长听他讲完,对他说:“小伙子,我们现在没有招主持人的计划,以后如果有再考虑吧。”

他想,虽然自己现在不能进电台工作,但也要找一个离电台近些和电台有关的工作,那样将来进入电台的机会才能更大些。于是,他在离电台不远的一家印刷厂找到了一份当印刷工的工作。这家印刷厂,是电台下属的报社办的,他在这个岗位上干得很认真,通过不断学习,对于排版等流程都熟练掌握,有几回,他发现了待排稿子上的错误,并认真地指了出来。一年以后,经过一个熟悉的编辑推荐,他被调到了报社做校对工作。他每天抓紧时间读书学习,文章写得越来越好,终于有一天,从校对变成了编辑。在他做编辑的一年之后,电台的文字编辑有事离职,报社经理就向电台推荐了他,就这样,他走进了多年一直梦想着走进的电台。

他在做电台编辑的时候同样兢兢业业,而且悄悄利用各种机会学习音乐节目主持工作,等待着机会来临的时候一飞冲天。机会终于来了,那是在他进入电台的三个月以后的一天,电台台长找他谈工作。在谈完工作聊天的时候,他就提起了几年前曾来找工作的事,台长感动于他的执著精神。半年以后,台里准备开播一个关于摇滚乐的音乐节目,而且打算用一个新的主持人来主持,台长自然就想到了他。节目开播那天,他坐到了直播间,心潮起伏不定,因为这是他以多年的坚持得来的机会,他要牢牢抓住。他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绪,开始主持节目……那次的节目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听众中引起了极大反响,很多听众纷纷打电话到电台,谈他们对那次节目的感受。从那以后,他的主持事业开始起步,并在多年后成为一颗闪耀的明星,他就是美国著名的音乐节目主持人莱斯·布朗。

莱斯·布朗曾在一次节目中谈起了自己的成功经历,他深有感触地说:“如果当初我选择到叔叔的公司里做事,我肯定不会吃这么多苦,应该很顺利地就能进入商界,成为财富的拥有者。但那不是我所想要的生活,不是我的梦想,所以我选择了到电台下属的一家小印刷厂当印刷工,并一步步地走到了主持人的岗位上。我之所以能成功,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我始终站在离梦想最近的地方努力!”

努力与梦想 篇6

1933年,吴胜明出生在浙江嵊州市一个富商之家。两岁那年,父母由于感情不和而离婚,随后母亲改嫁到台湾,吴胜明便由祖母带大。

1945年,吴胜明12岁时被人抢亲。她慢慢长大了以后,男方就想早点结婚,而她就想着怎么逃出去。1947年,还有3天就要结婚了,她跟婆婆说:“妈,我要出去买点东西,一会儿就回来。”结果,吴胜明跑掉了。

1948年,不甘心被命运束缚的吴胜明,成功地坐上了开往大上海的火车。那是她第一次主宰了自己的命运。到上海后,她很快花光了从家中带来的钱,不得不开始为生计奔波。带着从婆家学来的针线手艺,吴胜明给一家富户当起了小保姆。面对每天缝缝补补的日子,吴胜明感到生活很空虚,于是,她投奔了远在西安当军官的叔叔。在那里,吴胜明碰到一个军人,名叫于平,是山东胶东人。于平长得很英俊,吴胜明对他一见倾心。

吴胜明的叔叔当时有一个勤务员,叔叔想把那个勤务员介绍给她。吴胜明说她爱上了于平,结果,叔叔悄悄利用职权,把于平调走了。

于平走的时候,没有明确说他爱吴胜明,但之后他经常给吴胜明写信,却都被吴胜明的叔叔扣压了。有一年,吴胜明吵着要去天安门看毛主席,到北京后,她给于平发了一封电报。于平回电,问吴胜明怎么都不给他回信,并说他第二天要上手术台取弹片,希望吴胜明能去看看他。吴胜明去见了于平。她离开时,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但最终,他们还是没能走到一起。

1958年,吴胜明结识了一个叫张林的生意伙伴,两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张林家境贫寒,吴家原本不同意这门亲事,但吴胜明性格倔强,和男友一起逃到青海,开了一家小小的电器修理部。1959年,吴胜明怀孕了,像所有的母亲一样,她满怀喜悦地等着孩子的降临。然而,在一次搬重物时,她突然摔倒后流产了。两个月后她再次怀孕,又流产了。随后他们搬到了河南郑州,夫妇俩先后去了很多家医院看病,吃了很多种药,但都无济于事。经历了4次流产后,吴胜明仍不死心。第5次怀孕后,吴胜明在医院躺了6个多月,终于顺利生下女儿张艳。第一眼看到女儿,吴胜明就暗暗发誓,一定要给女儿创造最幸福的生活!

多年漂泊后,夫妇俩回到家乡嵊州。1977年,中国经济开始逐步向市场经济迈进,吴胜明说服丈夫,倾尽多年积蓄,又贷了一笔款,在嵊州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

吴胜明首先从收音机、尼龙服装做起,穿梭于郑州、福建、上海等地,生意很快红火起来。在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生意很好做,短短两年时间,吴胜明的公司就积累资金100多万元。

很快,吴胜明在浙江绍兴、河南郑州、四川南充都开了公司,业务遍及大江南北诸多省市。1984年,吴胜明已积累了高达千万元的资产。女儿10岁时,她要给女儿庆祝生日,女儿说想请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吴胜明一口答应。结果,女儿学校的500多人全都来了。

还有一次,女儿说:“有同学家里条件不好,没有新衣服,妈妈你可不可以一个人给20块钱,让同学们买一套新衣服。”吴胜明问有多少人,结果,女儿一下子找了400人。

狱中读女儿的信成了她最快乐的事情

1985年,吴胜明疏通关系,在南京拿到了48辆高级进口轿车计划,然后以军区老干所的名义进口,再加价卖出,一转手就挣了几百万元。

可钱攥在手里,没多久就变成了手铐和脚镣。由于吴胜明没有经营汽车生意的资格,上海市警方很快发现了她投机倒把以及诈骗的证据。1986年11月1日,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走私罪、合同诈骗罪数罪并罚,判处吴胜明死刑。后经上诉,高院将她改判为无期徒刑。之后,吴胜明在上海提篮桥女子监狱开始了漫长的服刑生活。

从风光无限的企业家到锒铛入狱的阶下囚,吴胜明很难适应,一时万念俱灰,那时她唯一担心的是,女儿张艳会因为她的事,身心受到伤害。于是,她苦苦央求办案人员和丈夫张林,别把她被捕入狱的事告诉孩子。因此在她入狱一年多的时间里,张林一直对张艳封锁消息,他告诉孩子:“你妈在做一笔大生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回来。”后来,张艳从邻居嘴里听到一些风声,就缠着爸爸追问实情,张林迫于无奈,告诉了孩子吴胜明入狱的消息,但没说她是无期徒刑。1987年底的一天,张林带着女儿来到上海提篮桥监狱探视吴胜明。在狱警的帮助下,一家人破例见了面。张艳问:“妈妈,您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铁网?”女儿的这句话让吴胜明泪流满面,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狱警善意地为她解了围:“你妈妈5年之后就能出去。”张艳说:“妈妈,我等您5年。”

之后没多久,吴胜明收到了女儿的第一封来信:“妈妈,我多么怀念咱们住在平房里的那些日子,经过这场变故,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女儿的话敲击着吴胜明的心,也让她反思自己的过错。此后,读女儿的来信成了吴胜明最快乐的事情。

1988年底,吴胜明被评为劳动改造积极分子,得到入狱后的第一张奖状。这期间,丈夫要求离婚。办完离婚手续后,张林再婚,女儿张艳被寄养在江苏张家港的伯父家。1990年12月,看着人们欢欢喜喜地忙着过新年,张艳思母心切,她问伯父:“张家港离上海有多远?”伯父因为手头不宽裕,张艳决定自己攒钱去看望妈妈。后来伯父向亲戚借了500元钱,于1991年1月17日带着张艳去探监。见面后,母女二人抱头痛哭。

nlc202309020942

1993年,吴胜明受到减刑嘉奖,刑期变为18年。她多想把喜讯告诉女儿,可是,漫长的18年对女儿来说又是一个什么概念?

1997年11月30日,因为收到了妈妈的一封喜报,张艳十分高兴,约了几个朋友在伯父家里跳舞。身为农民的伯父大怒,认为她有伤风化,严厉地训斥了她一顿。张艳哭着说:“等我妈妈回来,她一定会替我说话。”伯父脱口而出:“你妈妈是无期徒刑,永远不会回来了。”张艳一下子惊呆了,她脆弱的心理崩溃了。当天下午,趁着身边没人,她吞下半瓶农药。服药前,张艳给一位要好的同学打电话,央求她定时替自己给狱中的母亲写信,谎称自己遭遇了车祸,右臂受伤,信由他人代笔。

女儿16岁生日那天,吴胜明收到一封信,信中说:“亲爱的妈妈,很久没有给您写信了,因为我出了事故,右臂受伤了,这封信是叫同学代笔写的。”自那以后,女儿就再也没有来探望过她。

吴胜明确切知道女儿的死讯是在两年后。那天,监狱派出两位领导找她谈话。得知女儿自杀身亡,吴胜明数次昏倒,她想追随女儿而去。

醒过来后,吴胜明看到了女儿死前写的信:“妈妈,若想我的话,就读以前的那些信吧。假如您有一天能出来,千万不要再想着赚什么钱,尽量去做点儿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吧。您可以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或老人。”

吴胜明悲哀地闭上眼睛,她想了很久,决定为心爱的女儿延续生命。此后,吴胜明更加积极地接受改造,她连续出任服刑人员小组组长,从2000年起,她连续担任监狱民主管理员,她编导的小品取材于监狱女囚的真实故事,多次在比赛中获奖,还被邀请在社会上演出。到2003年,她一共获得了8次减刑。

人的一生应该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看到了出狱的希望,吴胜明一有时间就在监狱里看书、看报、看新闻,了解社会。她还写了一本自传体小说《囚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警醒世人。上海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以她为原型,拍了8集电视连续剧《罪犯与女儿》。电视剧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成千上万的观众被剧情感动得热泪盈眶,更有很多观众给吴胜明写信,安慰、鼓励她积极改造,早日获得新生。在众多陌生人的关心下,吴胜明重新拾起了生活的信心。

2003年7月28日,吴胜明终于走出高墙。那一刻,她老泪纵横。

出狱后,吴胜明被安排回到了户籍所在地郑州市铭功路,派出所和街道办事处为她联系了一份打扫公厕的工作,每月工资400元,社区还为她安排了一间18平方米的小屋。吴胜明利用在监狱里学过的裁剪和织毛衣的手艺,坐在厕所门口打毛衣。很多人看见了,就让她帮忙打毛衣,打一件40块钱。这样,她又多了一份收入,她觉得生计有着落了。

每天清晨5时,吴胜明起床打扫公厕,虽然活儿又脏又累,但她干得一丝不苟。打扫完厕所,她就开始埋头整理自己一生坎坷起伏的故事。住在厕所一隅,一碟咸菜,半碗米饭,吴胜明很知足。

干了一年后,因为工作十分认真,吴胜明被街道办评选为优秀清洁工。

2005年9月,吴胜明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张京强,说很欣赏她的经营能力。对方在电话里说得很诚恳:“我的心愿和你一样,我有几十亩的葡萄园,但我不懂经营,大姐你和我合作,成功了,咱建一所孤儿院和养老院,这样,咱们的心愿不就实现了?”吴胜明一听动了心。

2006年6月,张京强带着吴胜明筹集的巨款,独自一人前往湖北襄樊购买葡萄苗。谁知,张京强这一走,从此就没了音信。吴胜明怎么也想不到,张京强竟然会骗她!这次,不仅她借的30多万元钱没了,更可恶的是,张京强还以投资葡萄园为名,骗走了她另外几位朋友的30多万元钱。经受这次打击后,吴胜明看起来苍老了不少,也不像以前那样爱出门了。

张京强在逃跑前,留给吴胜明一个破破烂烂没付租金的葡萄园,吴胜明说:“既然已经种植葡萄了,那就种下去吧。”无奈,她开始独自经营陕西杨凌的170亩葡萄园。现在说起那时,吴胜明说,很多人帮助过她,当她的经营出现困难时,很多人给她捐钱。现在那些人中有的人还成了她的干儿子、干女儿。

杨凌葡萄园的项目从运作开始,上海的陈女士投入了50万元,那是她的养老钱;开封的一位先生投了约10万元,同样是倾尽家产。后来成为吴胜明“干儿子”的杨钻友,是从电视上认识吴胜明的,他虽然不太赞成葡萄园项目,但仍然拿出了3万元钱。

吴胜明说:“我的人生既不幸又幸运,有这么多好心人的支持,我怎能放弃?我绝对不能倒下去,我得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后来,在当地妇联举办的女企业家培训班上,有一个种鸡场在招商,吴胜明不顾很多人的劝阻,接了下来。她说:“这个种鸡场确实风险很大,但做什么事情都有风险。别看养鸡、种树不起眼,还很辛苦,却是一个很有商机的产业。”

2009年,吴胜明的种鸡场还完贷款开始盈利。历经坎坷,她的二次创业也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她开有杨凌红阳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吴妈妈兴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杨凌保健鸡种鸡场、吴妈妈连锁聊吧、饭庄等企业。

又一次创下巨额财富,吴胜明对钱的理解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她挣钱是想要过富人的生活,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而现在,她挣钱是为了帮助别人。

2010年7月,吴胜明又开始运作新项目——在杨凌建一个生态园,集旅游、观光、种植为一体,并当上集团公司的总裁。三年后,她的资产超过千万元。

如今,吴胜明开始做公益了,她说,做公益也是创业。现在,参加公益活动是她的生活主旋律。

在吴胜明的办公桌上,有一个“最美心灵志愿者吴胜明”的奖杯,是一家基金会公益救助专项基金颁发给她的。她还是那个专项基金会的荣誉主席。

2015年1月,年过八旬的吴胜明做客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娓娓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希望用自己一大把年纪仍在打拼的故事,激励人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都要努力拼搏。

目前,吴胜明正着手两项工作:一是写好两本书,一本写自己,一本写监狱里的女犯,她想用自己和女犯的故事,给人以警醒和启迪;二是希望能够完成女儿的心愿,办一家养老院和孤儿院,收养像女儿当年那样寄人篱下的孩子,照顾像自己一样无亲可依的老人。

吴胜明说:“生命是一个过程,人应该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即使我失败了,将来在天堂见到女儿,我也可以无愧无憾地说,我努力过。”

〔编辑:潘金瑞〕

上一篇:非开挖施工管线下一篇:通信数据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