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与应用(共12篇)
数据通信与应用 篇1
1 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
数据终端DTE:分组型终端PT和非分组型终端NPT两大类。分组型终端有计算机、数字传真机、智能用户电报终端Te Letex、用户分组装拆设备PAD、用户分组交换机、专用电话交换机PABX、可视图文接入设备VAP、局域网LAN等各种专用终端设备;非分组型终端有个人计算机终端、可视图文终端、用户电报终端等各种专用终端。数据电路由传输信道和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组成。如果传输信道为模拟信道, DCE作用是进行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如果传输信道为数字信道, DCE作用是实现信号码型与电平的转换, 以及线路接续控制等。传输信道除有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外, 还有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专用线路与交换网线路。
2 数据通信的交换方式
2.1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是指两台计算机或终端在相互通信时, 使用同一条实际的物理链路。电路交换方式通常应用于公用电话网、公用电报网及电路交换的公用数据网 (CSPDN) 等通信网络中。
2.2 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是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内存或外存) , 当所需输出电路空闲时, 再将该报文发往需接收的交换机或终端。这种存储—转发的方式可以提高中继线和电路的利用率。报文交换方式适用于实现不同速率、不同协议、不同代码终端的终端间或一点对多点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的数据通信。
2.3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将用户发来的整份报文分割成若干个定长的数据块 (称为分组或打包) , 将这些分组以存储—转发的方式在网内传输。分组交换适用于对话式的计算机通信, 如数据库检索、图文信息存取、电子邮件传递和计算机间通信等各方面, 传输质量高, 成本较低, 并可在不同速率终端间通信。
3 数据通信的分类
3.1 有线数据通信
数字数据网DDN利用光纤或数字微波、卫星等数字信道和数字交叉复用设备组成的数字数据传输网。也可以说DDN是把数据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以及数字交叉连接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数字通信网络。
3.2 无线数据通信
无线数据通信也称移动数据通信, 移动数据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的传达来传送数据的, 因而有可能实现移动状态下的移动通信。狭义地说, 移动数据通信就是计算机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无线通信。通过与有线数据网互联, 把有线数据网络的应用扩展到移动和便携用户。
4 网络及其协议
4.1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 , 就是通过光缆、双绞电话线或有线、无线信道将两台以上计算机互联的集合。计算机网络按地理位置划分, 可分为网际网、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4种。
4.2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网络对话所使用的语言, 网络协议很多, 有面向字符的协议、面向比特的协议, 还有面向字节计数的协议, 但最常用的是TCP/IP协议。它适用于由许多LAN组成的大型网络和不需要路由选择的小型网络。TCP/IP协议的特点是具有开放体系结构, 并且非常容易管理。
TCP/IP实际上是一种标准网络协议, 是有关协议的集合, 它包括传输控制协议和因特网协议。TCP协议用于在应用程序之间传送数据, IP协议用于在程序与主机之间传送数据。由于TCP/IP具有跨平台性, 现已成为Internet的标准连接协议。网络协议分4层: (1) 网络接口层; (2) 网络层; (3) 传输层; (4) 应用层。
5 数据通信的应用前景
5.1 有线数据通信的应用
(1) 数字数据电路 (DDN) 的应用范围有: (1) 组建公用数字数据通信网。 (2) 可为公用数据交换网、各种专用网、无线寻呼系统、可视图文系统、高速数据传输、会议电视、ISDN (23B+D信道或30B+D信道) 、邮政储汇计算机网络等提供中继或数据信道。 (3) 为帧中继、虚拟专用网、LAN, 以及不同类型的网络提供网间连接。
(2) 分组交换网的应用: (1) 电子信箱业务, 又称电子邮件。它是一种以存储—转发方式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2) 电子数据交换业务。电子数据交换 (EDI) 是计算机、通信和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又被称为“无纸贸易”。EDI用电子单证代替了纸面单证, 由传统的多点对多点的联系变为网络信息传递。EDI技术是商业中极为重要的工具, 在国内外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3) 传真存储转发业务。传真存储转发是把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起来, 建立智能化的传真网。存储—转发技术的核心是传真交换机。 (4) 可视图文业务。可视图文业务是一种利用现有公用电信网络开发出来的新型、公用、开放式的信息服务系统。
5.2 无线数据通信的应用
(1) 移动数据通信在业务上的应用。移动数据通信的业务, 通常分为基本数据业务和专用数据业务两种。基本数据业务的应用有电子信箱、传真、信息广播、局域网 (LAN) 接入等;专用业务的应用有:个人移动数据通信、计算机辅助调度、车船舰队管理、GPS汽车卫星定位、远程数据接入等。
(2) 移动数据通信在工业及其他领域的应用。 (1) 固定式应用是指通过无线接入公用数据网的固定式应用系统及网络。 (2) 移动式应用是指野外勘探、施工、设计部门及交通运输部门的运输车、船队和快递公司为发布指示或记录实时事件, 通过无线数据网络实现业务调度、远程数据访问、报告输入、通知联络、数据收集等均需采用移动式数据终端。 (3) 个人应用是指专业性很强的业务技术人员、公安外线侦察破案人员等需要在外办公时, 通过无线数据终端进行远程打印、传真、访问主机、数据库查询、查证等。
数据通信与应用 篇2
最近互联网金融圈不仅自己玩的很开心,而且还拉上了金融界甚至央行的大佬们一起玩的很开心。尽管让互联网金融企业头痛的问题——央行征信系统不对市场开放,仍然没有解决,但至少央行的态度明朗,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
生命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总能找到一个出口。作为新生事物的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在那扇门朝他们关闭的同时,他们却找到了另外一扇窗。在亦步亦趋的探索中,他们中的大企业通过自身力量,小企业通过联合的力量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风险控制生态系统,正朝着良性和有序的方向发展,正如凯文凯利在他的《失控》中描述的群氓智慧那只无形的手。
互联网金融掌握了可以颠覆传统金融的风控技术
在不依赖央行征信系统的情况下,市场自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险控制生态系统。大公司通过大数据挖掘,自建信用评级系统;小公司通过信息分享,借助第三方获得信用评级咨询服务。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控大致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类似于阿里的风控模式,他们通过自身系统大量的电商交易以及支付信息数据建立了封闭系统的信用评级和风控模型。另外一种则是众多中小互联网金融公司通过贡献数据给一个中间征信机构,再分享征信信息。
央行的征信系统是通过商业银行、其它社会机构上报的数据,结合身份认证中心的身份审核,提供给银行系统信用查询和提供给个人信用报告。但对于其它征信机构和互联金融公司目前不提供直接查询服务。2006年1月开通运行的央行征信系统,至2013年初,有大概8亿人在其中有档案。在这个8亿人当中,只有不到3亿人有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生过借贷的记录,其中存在大量没有信贷记录的个人。
而这些人却有可能在央行征信系统外的其它机构、互联网金融公司自己的数据系统中,存有相应的信贷记录。市场上一些线下小贷公司、网络信贷公司对于借贷人的信用评级信息需求非常旺盛,也因此催生了若干市场化征信公司,目前国内较大的具有代表性的市场化征信公司有几家:如北京安融惠众、上海资信、深圳鹏元等等。
从P2P网贷公司和一些线下小贷公司采集动态大数据,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重复借贷查询、不良用户信息查询、信用等级查询等多样化服务是目前这些市场化的征信公司正在推进的工作。而随着加入这个游戏规则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个由大量动态数据勾勒的信用图谱也将越来越清晰。
互联网海量大数据中与风控相关的数据
互联网大数据海量且庞杂,充满噪音,哪些大数据是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控制官钟爱的有价值的数据类型?下图为大家揭示了互联网海量大数据中与风控相关的数据,以及哪些企业或产品拥有这些数据。
(图)风控相关大数据及代表企业或产品
利用电商大数据进行风控,阿里金融对于大数据的谋划可谓非一日之功。在很多行业人士还在云里雾里的时候,阿里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大数据挖掘系统。通过电商平台阿里巴巴、淘宝、天猫、支付宝等积累的大量交易支付数据作为最基本的数据原料,再加上卖家自己提供的销售数据、银行流水、水电缴纳甚至结婚证等情况作为辅助数据原料。所有信息汇总后,将数值输入网络行为评分模型,进行信用评级。
信用卡类网站的大数据同样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非常有价值。申请信用卡的年份、是否通过、授信额度、卡片种类;信用卡还款数额、对优惠信息的关注等都可以作为信用评级的参考数据。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是成立于2005年,最早开展网上代理申请信用卡业务的“我爱卡”。其创始人涂志云和他的团队又在2013年推出了信用风险管理平台“信用宝”,利用“我爱卡”积累的数据和流量优势,结合其早年的从事的FICO(费埃哲)风控模型,做互联网金融小微贷款。
利用社交网站的大数据进行网络借贷的典型是美国的Lending Club。Lending club于2007年5月24日在facebook上开张,通过在上面镶嵌的一款应用搭建借贷双方平台。利用社交网络关系数据和朋友之间的相互信任聚合人气。借款人被分为若干信用等级,但是却不必公布自己的信用历史。
在国内,2013年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18%的股份,其用意给人很多遐想空间,获得社交大数据,阿里完善了大数据类型。加上淘宝的水电煤缴费信息、信用卡还款信息、支付和交易信息,已然成为了数据全能选手。
小贷类网站积累的信贷大数据包括信贷额度、违约记录等等。但单一企业缺陷在于数据的数量级别低和地域性太强。还有部分小贷网站平台通过线下采集数据转移到线上的方式来完善信用数据。这些特点决定了如果单兵作战他们必定付出巨大成本。因此,贡献数据,共享数据的模式正逐步被认可,抱团取暖胜过单打独斗。其中有数据统计的全国小贷平台有几百家,全国性比较知名的有人人贷、拍拍贷、红岭和信用宝等。
第三方支付类平台未来的机遇在于,未来有可能基于用户的消费数据做信用分析。支付的方向、每月支付的额度、购买产品品牌都可以作为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数据。代表产品为易宝、财付通等。
生活服务类网站的大数据如水、电、煤气、有线电视、电话、网络费、物业费交纳平台则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个人的基本信息,是信用评级中一类重要的数据类型。代表产品为平安的“一账通”。
互联网金融风控大数据加工过程
(图)大数据加工过程图解析
如上图所示,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对业务的理解、对数据的理解非常重要,这决定了要选取哪些数据原料进行数据挖掘,在进入“数据工厂”之前的工作量通常要占到整个过程的60%以上。
在数据原料方面,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在线动态大数据被添加进来。例如一个虚假的借款申请人信息就可以通过分析网络行为痕迹被识别出来,一个真实的互联网用户总会在网络上留下蛛丝马迹。对征信有用的数据的时效性也非常关键,通常被征信行业公认的有效的动态数据通常是从现在开始倒推24个月的数据。
通过获得多渠道的大数据原料,利用数学运算和统计学的模型进行分析,从而评估出借款者的信用风险,典型的企业是美国的ZestFinance。这家企业的大部分员工是数据科学家,他们并不特别地依赖于信用担保行业,用大数据分析进行风险控制是ZestFinance的核心技术。他们的原始数据来源非常广泛。
他们的数据工厂的核心技术和机密是他们开发的10个基于学习机器的分析模型,对每位信贷申请人的超过1万条原始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超过7万个可对其行为做出测量的指标,而这一过程在5秒钟内就能全部完成。
事实上,在美国,征信公司或者大数据挖掘公司的产品不仅用于提供给相关企业用于降低金融信贷行业的风险,同时也用于帮助做决策判断和市场营销,后两者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内,但是可以从另一个方面给我们很多启发。
数据网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与前景 篇3
关键词:数据网;电力通信;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0-0096-02
1 新电力格局下电力通信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电力通信系统也更加完善。电力行业是属于密集型的产业,加快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全面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持续深化系统应用,达到经营决策智能分析的目的,管理控制的智能处理,业务操作的智能作业,是电力行业迈向智能时代的具体路线。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讯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信息化行业面临非常多的机遇与挑战,其发展顺利与否,关系到我国能源战略转型和电力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电行业的发展不断转型,由之前的电力体制一体化发展为一种新格局,具体是发电公司和电网并存。现阶段,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电力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通行,高水平的电力通信技术是电力工业转型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正是因为这些,现阶段许多电力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电力通信通道,其目的就是保障电力信息可以更加准确快速的传递和接收,指导电力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2 电力通信对数据网的需求分析
目前我国电力工业飞速发展,在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电力通信发挥作用巨大,主要有以下具体体现。首先,可以在电力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平台,现在借助计算机智能软件和互联网可以对电力信息的优先级进行划分,使电力工业有条不紊的运行。其次是借助数据网可以对通信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控,确保客户服务的有效运行。最后,在电力工业运行的过程中,运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信息的安全。
电力企业构建数据网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借助电力通信对电力生产和输送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其包含电力公司信息MIS为主的业务,目前电力通信数据网的的功能还在不断的发张壮大,以后还会将视频和音频等业务囊括在内。在电力通信数据网的构建过程中,首先要注重科学的布局和规划的合理性、可行性,以便于今后可以更好地进行业务的扩展;其次还要注重数据网的稳定性,支持海量的通信数据传递,而且还要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避免信息的失真和被盗取。
3 建立电力通信数据网的主要方案
在电力通信网建设的过中,要充分了解目前行业的现状,有针对性的解决目前电力工业生产和输送过程中的难题。
经过实际生产的检验,发现“统一平台IP承载”在互联网通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这种技术以IP/MPLS技术作为整个通信系统的中心,为了建设安全可靠的承载专网,目的就是在能为不同种类的电力业务提供服务,主要用MPLS/VPN技术把各种业务隔离开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电力网的建设速度,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电力工业生产过程中QoS等问题。
3.1 设备先进
分布式体系构架较为先进,要将其应用于路由器中,使处理功能变强大,还可以使业务和路由引擎硬件分开,进而保证了业务和控制在系统高速运行时互不干扰,使实时和非实时业务发送顺利。
3.2 拓扑可靠性
要保证网络的可靠,让语音,视频等实时业务顺利运行,就必须确保网络具备很高的可靠性,所以该网络核心,骨干层需要选择双机组网,使用在重要节点匹配双机构造稳定可靠的拓扑结构;实施核心和骨干层双机之后,再通过合理的处置就能够把网络规划成两个平面,然后就能利用双平面的特点来实现对称的业务组织模式,也就是说两个平面可以同时承载一样的业务,从而做到业务负荷分担模式,当然,也可以不同业务由不同的平面来承载,这样就采用非对称业务模式,而且这样做两个平面之间还有足够的容量和能力来为另一个平面进行备份。
3.4 故障的快速恢复
由于语音、视频等实时业务敏感度非常高,万一出现故障就只有冗余链路是行不通的,所以除了可靠的拓扑结构以外还需要快速的检测和收敛来保证语音、视频等业务正常运行。实际应用中,IP或MPLS的快速重路由技术不管是应用于核心还是骨干路由器的上行链路侧,机组如果发现主用链路出现故障,想要迅速的把相应的数据流切换到备用的LSP或备用的链路上时,就必须由本路由器通过BFD的快速感知并且检测到这种故障。这样的话报文不会丢失,并且语音通话和图像传播清晰流畅,数据也可以正常转发,因为备份接口的下一跳路由器可以把倒换过来的IP流量重新路由。对实时数据的控制,如图图1所示。
3.5 业务安全隔离
电力数据网同调度数据网同时需要遵循电力二次安全保护,为达到各个安全区的业务阻隔,利用MPLS VPN技术满足各个业务之间的逻辑阻隔。属于MPLS 的RFC已经证明MPLS的阻隔作用不输ATM/FR,权威测试以及业界经验证实MPLS VPN没有安全泄漏问题,设备安全能够达到不同电力业务对安全的需要。在对通信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采取相应措施去保护运行安全,就目前来看通信网安全管理主要有流程管理以及网络配置管理等。
通常采取的措施有如下几种:首先是拨入采取严格的限制机制,只有严格限制内线与外线拨入,才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消除外界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其次是要严格的将用户群体分割开来,使一些重要的信息输送走专一的通道。
3.6 高品质网络
在拥堵状态中网络能够保证主要的实时业务可以有优先调度的优势,不被任何问题打扰。基于这一要求,对于VPN用户的数据流可以在骨干网上进行QoS设置。利用MPLS报文标签头的EXP字段存储COS,在网路里遵照已经确定的准则,把COS值不同的报文和不同的PHB相对应,遵照一定准则处理报文丢弃和队列调度等事宜。而且还要求在网络边缘进行流量监控管理,调配设定突发速率与平均速率,小于突发速率但超过平均速率的流量用BE类型重点标记,直接丢弃超过突发速率的流量。
3.7 高效的管理工具
MPLS VPN涉及到的技术繁多并且复杂,也就增加了网络运营、部署、监控和维护等多方面的难度,与以往的IP业务大不相同,所以电力通信(信息)数据网纵使部署了MPLS VPN之后,可还面临着怎样管理的问题。
那么要对MPLS VPN的规划、部署、监控及维护,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就要采用B/S结构,该结构是业界流行的,在SOA架构的基础上给予了MPLS VPN网络端到端的管理解决方案,使客户VPN的网络可靠、故障响应度提高以及网络运营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把业务部署、性能监控还有故障管理紧密的融合在一起。集群管理软件要通过浏览器(IE,firefox等)进行操作,全面实现集群的监控、管理、报警的软件,用户通过ClusterEngine图形界面提交自己的科学计算任务,ClusterEngine会根据集群中的资源使用情况和作业的资源要求数量来合理的调度用户提交的作业,从而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作业的执行效率的作用。
ClusterEngine还可以为集群管理员统计作业的资源消耗情况和用户的资源使用情况,并生成报表,为集群管理员优化系统提供依据。所有节点尽量采用80PLUS高效电源,提高电源转换效率,降低用户运维成本。结合Cluster Engine节能组件,可以自动将空闲资源设置为待机或者关机状态,整体节能至少会降低20%。
4 结 语
电力企业生产数据主要包含了发电量、电压稳定性等实时采集的数据,因此要利用好基于电力生产的实际数据并且对其深入的进行分析,这样能够提供大量的高附加值的服务。这些增值服务对于电力生产的安全检测及控制是非常有利的,电力企业能够清晰地分析出客户的用电行为,达到电力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新.中国电信唐山3G无线网络状况[J].才智,2014,(35).
[2] 魏红.移动通信系统的抗干扰分析[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3).
[3] 李剑,胡波.移动宽带无线城域网关键技术及其展望[J].电讯技术,2013,
(4).
[4] 王少尉,朱秋萍,田茂.城市微蜂窝的快捷精确传播预测方法[J].电波科 学学报,2014,(1).
数据仓库与数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篇4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
作为一种体现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 集成性、主题性和稳定性是数据仓库的显著特征, 其突出作用主要表现在支持管理和决策等方面。对于数据仓库概念的理解, 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其一, 支持决策中数据仓库的应用着重表现在分析型数据处理方面, 在企业操作型数据库中较为常见;其二, 作为多个异构数据源的相互集成, 数据仓库的主题重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促进数据仓库数据信息的更改。企业业务系统与业务数据构成了企业数据仓库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所谓的数据挖掘技术需要从各种模糊的、不完全的和有噪声的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 这些随机数据是核心知识形成的潜在过程。在结构化的原始数据中, 关系型数据仓库的形成需要借助图像、文本及图形等方面得以体现, 这就使得异构型数据的处理更加便捷, 应用性成为了数据挖掘技术的核心特征。
数据仓库与数据技术的应用
1 查询支持
决策支持是数据仓库的技术核心, 这就需要从体系结构方面切实提高查询支持的实时性与准确性。通常联机事务处理系统的更新在查询性能方面显得较为薄弱, 只读方式是数据仓库设计的主要形式, 因此数据仓库更新过程并无显著效果。而数据仓库有着专门的机制保障, 在管理员控制和系统自动更新的共同配合下突出了数据挖掘技术在查询支持方面的技术优势, 在实时交互中提高决策者思维的连续性, 知识挖掘有着更加丰富的潜在价值。
2 数据集成
从企业内部数据综合处理角度分析, 结构关系更为复杂的全局模式是后期数据挖掘技术需要面对的问题, 这一方面建立在数据仓库基础之上的数据挖掘技术对于高层扎战略决策需求的满足有着积极的指导和促进意义。这不仅是对数据挖掘障碍问题的解决, 同时也使得准备阶段数据挖掘处理和收集工作的开展更加便捷, 通过整理和合并操作完成了对数据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在数据挖掘的核心处理时期, 数据仓库还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粒度集成来综合各项数据信息的内容, 这对于多层次知识挖掘是不可取少的技术支持。
3 数据执行
从数据库系统执行效率扩大角度分析, 往往采取对数据量进行控制的方式来达到预期目的, 在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技术能够从庞大的数据量中实现对数据信息的组织与重构, 降低数据索引及数据监控中存在的困难。针对传统数据库系统存在的时间轴问题, 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来将其数据特征进行对比, 进而完成对数据趋势的全方位分析。对于决策者决策行为而言, 数据仓库是重要的动力支撑, 然而当前在数据挖掘技术应用方面还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时间轴方向上数据仓库的纵深性研究。
4 并行处理
短小、密集是传统联机事务处理系统在用户访问系统方面的主要特征, 而多处理机系统的技术关键则是在于对用户请求的均衡化处理, 也就是所谓的并发操作。这就使得数据仓库建设中更加重视并行处理的重要性, 这就涉及到数据库系统运行中的数据分割并行、分解并行以及跨平台下的多处理机并行处理等问题, 这显然是对各处理机硬件系统使用功能的更新与扩展。
数据通信与应用 篇5
如果要让双机组网、双机热备份技术实现,就要应用分布式体系。分布式体系,是指数据库可自动采集各地的数据,应用集成化的方式来来管理。人们在应用数据库的时候,获得的是集成化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在采集及应用资源的时候,不影响分布在异地的实体数据资源。如果某一异地服务器出现问题,则异地服务器可切换备用服务器;即使异地服务器未能成功切换到备用服务器,也只需隔离该服务器,而不影响集成化数据库的正常使用。
3.2高品质的数据传输控制技术
为了让数据传输变得通常,电力企业要对VPN用户的数据流进入骨干网时接受QoS设置,即MPLS报文标签头的EXP字段存储COS值中,依数据传输的规则,在校验数据时,需对照COS值与PHB值。应用QoS设置,将数据分成上行、下行通道,让每个通道的数据只能单行,避免出现数据传输的错误。应用这种技术,能限制上行、下行通道的速率,加强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比如它能计算突发速率与平均速率,此时,如果发现网络拥堵,数据传输速率小于突发速率而超过平均传输速率,那么流量将应用BF类型重点标记,超过突发速率的数据包将丢弃。
3.3高效的数据管理技术
电力企业应用MPLS VPN技术,让以建构电力企业专用的IP网,让电力企业的内部数据可高效、稳定、安全的传输;又可让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结合起来,发挥公网拓展性的优势。MPLS VPN技术需要传输各种数据,如果没有一套高效管理数据传输的方法,则MPLS VPN技术将无法顺利实施。应用B/S网络结构可开展高效化的数据管理。B/S结构,是将核心的业务全部集中到服务器上,进行集成化管理的方式,应用这种方式可以发挥双机组网的优势,加强网络的稳定性。应用ClusterEngine节能组件可以让待机的服务器呈空闲待机状态,减少应用成本,保护服务器设施。应用ClusterEngine图形界面,可以让管理员直观的了解服务器运行的情况,并生成报表,为日后做好集群优化提供数据理论依据。
4总结
电力企业要建立一张拓扑分布合理、可确保数据传输安全、可实现业务隔离的网络,应用现代化的数据分布技术、数据传输控制技术、数据结构优化技术可实现数据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永亮,张涛,雒宏礼,王倩. 无线专网在宁夏330kV输电线路监控的应用[J]. 电气自动化. (02).
大数据应用与安全的博弈 篇6
自2012年以来,大数据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其重要性也日益受到关注。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在商业、经济等领域中,决策将日益依赖数据分析,而不再基于经验和直觉。
现在,无论我们何时在何地,手机等各种网络入口以及无处不在的传感器都会对我们的个人数据进行采集、存储、使用并分享,而这一切操作大部分都是在我们无法有效控制和知晓的情况下进行。然后,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记录下来成为海量数据中的一个数列,并和其他的数据进行分析整合。
企业商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行为、消费习惯,从而为用户制定出更适合他们的产品和服务。随着企业、政府对大数据的愈发重视,数据正慢慢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盈余浪潮将要到来。
但我们在享受大数据带来的利益和便捷的同时,也将面临隐私泄露等挑战。“大数据”时代之前,我们可以通过有效地保密形式来保护隐私。而在现有的互联网结构下,人们所有的网络行为对于服务提供商来说都是透明可见的。这就使人们的生活陷入了纠结的境地,人们希望借助互联网平台享受网络的海量信息和网上交流的便利,又不想自己的隐私被窥探,在信息管理规范的演进跟不上科技发展步伐的现阶段,这种希望是难以实现的。
而在大数据时代,我们该如何有效保证信息安全呢?
首先,国家必须加强数据安全防范措施,保护机密和安全数据不受侵犯,提升数据监管和保护能力,时刻维护数据的安全与和平。其次,健全个人隐私保护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须尽快配合出台,指明用户输入数据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企业、政府使用数据的权限和范围,对偷窥、侵犯用户隐私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惩戒。最后,信息安全技术亟待提高,我国需要独立自主研发出高安全性的信息技术产品。
总之,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很多让人惊叹的地方,同时也能给用户带来很多信息安全的隐忧。如现在,我们经常会被各种推销的电话骚扰,同时我们在使用智能手机下载网络软件的时候,也经常会遭遇手机中的私密信息被读取……这种涉及私人信息透露的例子在生活中不胜枚举。伴随大数据生活的来临,我们的隐私安全将会更加难以保障,在此,我们也希望数据应用与安全的博弈能够有序进行,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
远程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篇7
移动公网的覆盖范围愈来愈大,提供的信息服务也愈来愈多,例如基本的数传(data)、短信(sms),还有应用前景更加广阔的GSM-GPRS、CDMA1X。利用电信部门现有的稳定的可靠的网络,实现用户信息的广泛覆盖、轻松传输,具有无建网成本、功耗低、价格低等优势,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主流,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明智选择。
1.1 GPRS
GPRS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e ne ralPacke tRadio Se rvice) 的英文简称,是一种新的分组数据承载业务。GPRS与现有的GSM语音系统最根本的区别是,GSM是一种电路交换系统,而GPRS是一种分组交换系统。因此,GPRS特别适用于间断的、突发性的或频繁的、少量的数据传输,也适用于偶尔的大数据量传输。这一特点正适合大多数移动互联的应用。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公司(CMCC)建成的GPRS网络,在采用编码方式为CS-4、且无线环境良好,信道充足的情况下,支持的理论最高速率为171.2kbps。
GPRS在达到理论最高值171.2kbps时,己经完全可以支持一些多媒体图像传输业务等对带宽要求较高的应用业务,但实际数据传输速率受网络编码方式和终端支持的因素影响。现在用户的接入速度大概在30kbps~40kbps,在使用数据加速系统后,速率体现大概在60kbps~80kbps左右。
GPRS最主要的优势在于“永远在线”和“按流量计费”。也就是说,GPRS不用拨号即可随时接入互联网,随时与网络保持联系,而且计费更合理,完全按照实际使用的流量进行收费。GPRS是在现有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它采用与GSM相同的无线调制标准、相同的频带、相同的跳频规则及同样的TDMA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 s s,时分多址)帧结构,因此,GPRS的网络覆盖是比较成熟的。
1.2 CDMA1X
移动通信网络3G技术尚未完善,标准也没有统一,但由于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在近年,以CDMA1X为代表的2.75G移动通信技术将有一个较快的发展。CDMA1X是一种新型的移动数据通信业务,是中国联通在完善优化CDMA网络建设过程中推出的第2.75代通信技术,它在目前的IS-95CDMA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了无线接口,使其支持高速补充业务信道,从而可实现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CD-MA1X在传递速率、功能方面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CDMA1X理论速率153.6Kbps,目前实际测试速率为80kbps,超过目前普通有线电话拨号上网的56kbps,特别适合像金融交易、远程监测等行业的通信需求,完全可以取代过去传统的有线MODEM、X.25、数传电台、短信等通信方式。
另外,CDMA1X终端模块的低功耗特性———通过有效方式,将电池寿命延长了一倍,使得该方式成为低功耗远程传输的首选。基于CDMA1X数据业务组成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
利用CDMA移动通信网络的CDMA1X业务完成数据的传输,可免去用户自己组网的初期建设费用以及日后的网络维护费用。
通过CDMA数据采集与监控终端,将采集到的现场数据以IP包形式发送到监控中心,在监控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存储,并提供相应的查询、统计及报表功能。监控中心也可以通过向数据采集监控终端发送IP包设定监控终端配置信息或控制命令,获取监控终端的实时数据。
2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远程数据通信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外利用业已成熟的以太网技术,对基于以太网的工业测试系统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国外对现场级高速以太网的研究则大约始于1997年。尽管对以太网测控系统有不同的看法,但一般认为应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未来现场总线发展的方向。
远程测控主要解决的是通过计算机实现与远距离监控对象的数据通信,实现监控对象的测量与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多台控制计算机接入以太网,远程测控模块(RTU)通过工业以太网集线器和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也接入同一个以太网。远程测控模块可以完成对模拟信号、温度、数字信号的采集和初步处理,并通过工业以太网络将这些信息快速传输到控制计算机,还可以对远距离的测控对象实施视频监控,视频监控单元完成对监控对象的实时监视。
控制计算机在地理上可以不受限制,只要它联入了以太网就可以。各个模块分别安装在测控现场,引出一条RJ-45网线接入工业以太网集线器,从而通过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接入以太网,和控制计算机一起组成测控网络。
3 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数据通信
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可利用Internet网络收集各个站点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保存到数据库服务器中,供管理人员和用户查询。若干个测试点采集的数据,连接到一个站点,测试点和站点之间可通过RS232进行通信,所有站点和总控机一起连接到Internet上,以TCP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总控机通过发送命令字采集具体站点的特定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存放到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中。
TCP的目的是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并在相互进行通信的设备或服务之间保持一个虚拟连接。TCP在数据包接收无序、丢失或在交付期间破坏时,负责数据恢复。它通过为其发送的每个数据包提供一个序号来完成此恢复。较低的网络层会将每个数据包视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因此,数据包可以沿完全不同的路径发送,即使它们都是同一消息的组成部分。这种路由与网络层处理分段和重新组装数据包的方式非常相似,只是级别更高而已。为确保正确地接收数据,TCP要求在目标计算机成功收到数据时发回一个确认即ACK。如果在某个时限内未收到相应的ACK,将重新传送数据包;如果网络拥塞,这种重新传送将导致发送的数据包重复,但是,接收计算机可使用数据包的序号来确定它是否为重复数据包,并在必要时丢弃它。
4 结语
基于移动公网的远程数据通信技术组网简单、迅速、灵活,不依赖于运营商交换中心的数据接口设备。通过CDMA将数据传送到中心服务器,或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能够实现实时数据传输。采用以太网进行通信,可避免以前的测控系统连线复杂、结构单一的缺点,能够方便地将测控设备和仪器连接起来,系统的结构灵活,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合适的结构。其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可以实施分布式的测控,在地理上分散的多个地方可以对远程的测控对象进行监控。利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基于Inte rne t的远程数据通信可以实现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对工业系统数据采集、处理、控制。
参考文献
[1]孙彩云, 赵远东, 高超.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7.
[2]徐飞, 雷斌.基于LPC2114处理器的远程地温及沉降监测系统的设计[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7.
数据通信与应用 篇8
1 GPS常用数据格式
GPS常用数据格式包括"$GPGGA"、"$GPGLL"、"$GPGSA"、"$GPGSV"、"$GPRMC"和"$GPVTG"。它们主要由帧头、帧尾和帧内数据组成, 数据帧结构不同, 帧头也不相同, 各帧均以回车符和换行符作为帧尾标识。通常情况, 我们所关心的定位数据如经纬度、速度、时间等均可以从"$GPRMC"帧中获取得到。如果和卫星通信正常, 可以接收到的数据格式"$GPRMC"帧结构如下:$GPRM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hh
2 GPS数据提取方法
GPS数据提取方法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 GPS数据的捕获;第二步, GPS数据的解析。前者采用串口通信的方式把GPS接口与主机相连接, 利用VC++的MSComm控件实现对串口编程, 捕获GPS接收机所发送的数据;后者根据捕获的GPS数据帧格式中的帧头确定要给哪个数据帧进行数据的解析, 然后根据数据帧结构中的内容提取所需要的信息。
VC++6.0提供的MSComm控件可以通过串行端口捕获GPS信号接受机所发送过来的数据, 为应用程序提供串行通信的功能。MSComm控件串口通信编程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现以"$GPRMC"数据帧解析为例, 首先针对串口通信下捕获的GPS数据, 判定帧头是"$GPRMC", 其次根据所需要的信息 (例如经纬度、时间、速度等) 确定需要提取该帧头后的数据帧中哪些字段的内容, 最后对所提取出来的内容进行恰当的变换, 服务于后续的具体应用。
3 GPS数据具体应用
本文是把提取出来的GPS数据应用于对航海中的船舶进行定位与导航, 将定位信息实时地传送到陆地上的监控服务中心, 并且在电子航海图上标注与显示。这样, 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地掌握船舶行进的具体位置和了解航行的具体路线, 方便其对船舶的监控与管理。简单的客户端应用程序界面如图2所示:
4 结论
文章重点研究GPS数据中的"$GPRMC"数据帧格式, 可以利用VC++6.0的MSComm控件对串口通信中发送的GPS数据进行读取与解析, 能够实现对物体的准确定位与安全导航等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天文.GPS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2]刘大杰, 等.全球定位系统 (GPS) 的原理与数据处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6.
[3]顾必良, 王黎明, 韩焱.基于VC++的GPS数据采集与处理[J].微计算机信息, 2008 (13) .
[4]李现勇.Visual C++串口通信技术与工程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数据通信与应用 篇9
关键词:大数据,应用,政府统计
大数据对于统计工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大数据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统计调查方式,大数据如何在政府统计中应用成为当前热点内容。本文以无锡市财税数据在政府统计工作应用为实例,探讨新形势下政府统计应用大数据的路径和发展方向。
一、大数据及应用于政府统计的路径
(一)大数据的概念和特征
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是指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已无法通过目前的软件工具在合理的时间内撷取、管理、处理与整理。大数据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通过数据的整合共享,交叉利用,形成的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大数据具有4个特征,即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价值性(Value)、实时性(Velocity),这是大数据区分于传统数据的最显著特征。
(二)应用于政府统计的大数据的分布状态
在政府统计工作当中,有用、可用的大数据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分布在党政机关部门的行政记录数据。
行政记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实现监督、管理和服务等目的,通过登记、报告、行政许可审批等方式收集并保存的关于行政监督对象的相关信息。行政记录是各级行政机关业务管理的产物,能够用文字和数值反映现象的状态和特征。当前,大部分的行政记录与政府统计数据存在交叉重叠的部分。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个体户)登记户数与经济普查得到的企业(个体户)户数有较大重叠;发改部门审批重点项目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的重点项目投资有密切联系;税务部门的税收征收数据与“四上”单位财务统计数据有直接关联等。
2.分布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企(事)业单位业务数据。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企事业单位主要是指为社会、为群众提供直接服务的公用事业单位和服务行业,以及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业,具体包括:医疗卫生、教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公交、物业、社保、金融、邮政、电信等行业和单位。这些单位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产生的有关数据。这其中部分数据与政府统计业务有直接关联,部分数据间接关联。如社保部门办理社会保险金征缴数据与统计部门劳动工资统计有关联;供电部门所负责的区域内各企业电量消耗数据与统计部门能源统计有关联;供水部门所负责的区域内各企业水资源消耗与统计部门水耗统计有关联等。
3.分布在按照市场经济行为运行企业的生产经营数据。
企业内部数据是大数据的一个主要来源。企业内部数据主要包括存放于企业操作型数据库中的各种业务数据(结构化数据)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包含的各类文档数据(非结构化数据)。主要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各种各样的数据记录,如客户记录、销售记录、人事记录、采购记录、财务数据和生产库存记录等。这些企业内部数据与政府统计工作有直接关系。尤其是对于纳入统计范围的“四上”单位,这些企业的产、销、财务、工资数据均是统计部门开展专业调查需要掌握和了解的。此外,如生产、销售、耗能、用工等明细数据可以更多地应用于政府统计当中,但受企业数据保密的影响,这些数据功能还没有很好发挥。
二、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实践
无锡市统计局从2008年初着手尝试广泛运用税收数据应用在政府统计业务当中,并不断深化,目前已经取得明显积极成效。
(一)大数据应用的平台建设
大数据不仅海量,而且复杂,需要特殊的技术、工具来支撑和实现,通过收集、整理大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挖掘,进而从中获得信息。无锡市统计局利用税收数据主要是依托建立的财税信息联网系统平台。将财政、国税、地税自身原有掌握的资料信息统一交换到一个平台,数据信息类型主要包括纳税人税务登记与税种鉴定基础数据信息;申报、征收、入库数据信息。财税信息联网系统平台由中心数据库节点和数据提供单位的前置机节点组成,各数据提供单位节点依据电子政务内网为载体,分别与中心数据库节点连接,实现中心数据库与数据提供单位之间日常数据交换和向授权用户提供浏览查询访问。数据交换管理依托元数据库和标准字典库实现数据交换平台的信息管理,并通过交换数据维护管理功能,完成对各类交换数据格式的描述定义。
(二)大数据应用的具体案例
从2008年开始运行以来,财税信息联网系统平台累计接收了财政、国税、地税提供登记数据记录88.87万条,接收的申报征收记录3929.22万条,真正成为一个数据的海洋。在政府统计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于财税运行分析之中。
根据财政、国税和地税交换的原始数据,按照日历年度进行了汇总和分类,计算汇总形成包括各级次公共预算收入情况、各级次公共预算收入占比情况、分级次税收收入情况、分级次税收收入占比情况、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负担情况等分类汇总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结合经济运行态势开展综合情况分析,在进行经常分析、动态跟踪的基础上,围绕财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财税与经济运行态势等方面开展重点分析和课题研究,成为服务地方党政领导的新手段。
2.应用于经济普查全过程之中。
经济普查工作包括单位清查、普查数据上报、数据审核等多个环节。在经济普查中,财税数据得到广泛应用,在单位清查时,通过财税联网平台提供的税务部门掌握的二、三产业法人单位纳税情况与工商、民政等部门数据进行比对,排查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确保清查单位不重不漏。在经济普查数据审核上报过程中,充分利用财税联网平台数据对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上报的经济普查数据进行核实比对,发现问题及时检查落实,确保了经济普查数据真实可靠。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已经如火如荼开展,财税联网平台数据将继续发挥作用。
3.应用于质量控制全过程之中。
近年来,无锡市统计局坚持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逐步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体系,这其中财税联网平台数据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部分专业在逻辑、趋势、经验、测算等评估手段综合运用中广泛采用了财税联网平台数据,有效地防止了数据偏差。如工业专业在评估增加值增速时充分参考财税联网平台中工业应税销售的增长情况;贸易专业在评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时充分参考财税联网平台中批发零售业增值税增长速度、住宿餐饮业营业税增长速度;建筑业专业在评估建筑业总产值、增加值数据时充分参考财税联网平台中建筑业增值税、营业税增长速度;核算专业在评估第三产业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数据时充分参考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增长速度。财税联网平台数据成为政府统计部门开展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有力帮手。
4.应用于“四大工程”改革之中。
以“企业一套表”为核心的统计四大工程建设是重大统计革命,四大工程建设第一项任务就是建设真实完整、及时更新的基本单位名录库。财税联网平台数据在维护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纳税记录是动态的数据,体现了企业的经营正常与否,体现了企业的发展状态。一方面,通过税收征缴记录挖掘出新增税源单位信息,及时核对纳入基本单位名录库中;通过税收征缴记录挖掘出一段时间没有纳税记录的企业,及时核查修改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信息。另一方面,在“三上”单位和重点服务业企业审批方面,根据财税联网平台数据,对可能符合规下(限下)升规上(限上)的企业进行梳理排查,对符合条件的按照规则积极入库,确保不重不漏。
5.应用于统计服务科学决策之中。
财税联网平台数据海量,挖掘其中的数据会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促进统计部门更好服务科学决策。如2013年8月1日起,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开始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政策福利,国务院这一政策出台,各级领导在科学决策中都想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小微企业情况,了解过去小微企业纳税情况,减免政策出台产生的影响等。无锡市统计局根据财税联网平台数据,及时挖掘数据,形成了《小微企业暂免营业税和增值税对我市影响浅析》报告,分析了符合减免税收政策小微企业的现状和分布、2012年和2013年上半年纳税情况,并对下半年免税政策执行后税收收入减少进行了定量预测。
三、推进大数据在政府统计应用的思考
(一)推进大数据在政府统计应用满足的条件
大数据的种类、性质多种多样,这些数据结构松散,数量巨大,很难从中挖掘有意义的结论和有用的信息。对政府统计来说,能够在工作中应用的大数据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1.数据的关联性。
数据集合中的信息要与当前政府统计业务有关联,相关性强,如信息中某个字段与统计业务中的标准、分类等一致或相关,信息包含的内容与统计的调查对象一致或相关,这样的大数据才能在政府统计上应用更广泛,也更容易被统计工作者理解、接受和使用。
2.数据的一致性。
数据集合中每个信息都不包含语义错误或相互矛盾的数据,这是确保大数据能够在政府统计中应用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行政记录更为准确。
3.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集合中包含足够的数据来回答各种查询和支持各种计算。尤其是用来替代统计全面调查的数据必须齐全,一旦数据不全或丢失,出现数据的不完整,将对统计数据结果产生影响,甚至谬论。
4.数据的时效性。
数据集合中每个信息都要有一定的时效性,因为政府统计工作是有时间概念的,数据产生是有频率的,月、季、年,大数据的信息良好的时效性可以保证加工产生的统计信息更为可靠、有用,可以充分发挥价值。过期的数据在应用中作用不大。
(二)推进大数据在政府统计应用注意的问题
1.注重循序渐进。
大数据应用在政府统计工作中,要逐步实施,首先选取行政记录进行试点,其次选取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事业业务数据进行运用,最后再选取企业数据进行使用。从数据的获取性上先易后难,成功一个推进一个,确保大数据应用稳步开展。
2.注重标准统一。
大数据应用,标准很关键。这里面包括大数据的分类标准与政府统计分类标准是否一致,如何统一规范,如何进行交换,采集与挖掘,这需要政府统计部门认真研究,同时及时整合、组建大数据研究机构,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大数据分析研究的规范和标准,统一标准后才能更好地推动大数据的全面应用。
3.注重信息共享。
大数据真正落地在很大程度上有待于各个部门打破各自的“信息孤岛”,实现共享。在大数据应用过程中,只有实现统计部门数据与其他数据的共用共享、共同开发、共同研究,实现大数据的全社会共同利用,才能更好促进大数据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才能使大数据真正被广大公众接受。
4.注重人才培养。
传统的统计工作只需要一支队伍、数台电脑、几个软件就能进行统计调查、数据采集、汇总和分析。但在大数据应用于政府统计工作中时,统计队伍也要发生变化才能够适应,需要引进大数据维护人员、建模人员;在计算平台上,需要广泛借助云计算,积极与大数据拥有者、云计算服务商等合作,传统的统计队伍和工作方式将难以为继,这就需要统计部门加紧引进和培养既熟悉统计业务,又熟悉大数据处理、挖掘、计算的人才,以满足大数据时代来临的需要。
数据通信与应用 篇10
关键词:电力通信,光纤通信技术,应用,影响
电力通信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 更是电力安全可靠的重要支柱。随着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 电力通信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光纤通信的抗强电磁干扰能力非常强, 电绝缘性能高, 而且还具有容量大、传输质量高等许多优点, 特别是光纤通信的光波分复用和光交换等作用, 适应了数字化发展的要求, 更提高了电力综合通信的能力。因此,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应用, 加强对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中应用的必要性
1电力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相对复杂。在电力系统的通信中需要用到各种不同的设备, 设备不同, 接口方式与转换方式就不同。比如中继线传输、用户线延伸, 以及载波设备与微波设备的转接等。与此同时, 电力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手段也非常多, 这便使得电力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日益复杂。
2电力通信系统中的信息传输量较小, 但是具有非常强的实时性。在电力通信系统中, 传输的信息不仅要继电保护信号和话音信号, 更有电力负荷监测信息和图像、数字信息, 这些信息的量并不大, 但是必须要有非常强的实时性。
3电力通信系统的通信范围非常广。在接受电力系统服务的对象中, 以通信较集中的发电厂、供电局为主, 同时还包含变电站、电管所等。因此, 电力通信系统的通信范围点多面广, 对光纤技术的应用有着一定的迫切性。
4电力通信系统对通信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电力系统是人们生活生产的基础, 保证稳定的电力供应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工作。在电力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中, 是不允许有间断, 或者突变的现象发生的, 就要要求电力通信必须要具备非常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而光纤通信技术正是适应了这种需求。
5电力通信系统对通信技术的要求还有一个, 就是电力通信技术一定要具备非常强的抗冲击能力。电力系统一旦出现突发性故障, 就会产生非常大的波及范围, 使得通信业务量瞬间增多好几倍。因此, 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应用的通信技术一定要具备非常强的抗冲击能力, 而光纤通信技术正是适应了这样需求。
二、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常用光纤
我国的电力通信系统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建设一个光纤通信网是一项难度大、施工复杂的工程, 随着电力通信的要求不断增加, 新型的光纤也日益应用到通信网中。当前, 最常用的电力通信光纤有光纤复合地线、光纤复合相线等。
1光纤复合地线。光纤复合地线是指在电力传输线路中, 地线中含有一定的光纤单元, 这种光纤单元不仅具备地线的作用, 而且还有光纤的优点, 使用起来非常可靠, 而且不需要特别的维护。但是, 光纤复合地线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 就是投资额非常大。这样的光纤比较适用于新线路的建设和旧电路的更新。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光纤复合地线不仅可以保护输电线路的的雷击现象, 而且能够利用地线中的光纤传输信息, 同时还能够满足架空地线的要求。
2光纤复合地线。所谓光纤复合地线就是将光纤单元复合在输电线路相线中的一种电力光缆。光纤复合地线充分利用了电力系统的线路资源, 有效避免了与外界之间的矛盾, 是一种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出现的新型光缆。光纤复合相线有效的解决了架空线路的受限问题, 避免了雷击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 光纤复合相线的使用, 有效地保证了地线绝缘方式的运行方式, 节约了电能。
3自承式光缆。自承式光缆分为金属自承式光缆和全介质自承式光缆。金属自承式光缆结构简单, 、成本低, 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中不需要考虑短路电流和热容量等, 因此金属自承式光缆的应用非常广。全介质自承式光缆质量轻、直径小, 而且是全绝缘结构, 同时还具有相当稳定的光学性能, 能够大量减少停电的损失, 可以说是特种光纤。
三、电力光纤通信网的组网技术
(1) 波分复用技术
所谓波分复用技术就是指将许多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复合到同一根光纤上, 通过再进行传输的技术。在光纤传输的过程中, 根据光波的波长将光纤的低损耗窗口进行划分, 将一个信道划分成若干个信道, 将光波视为信号载波, 然后将不同波长的信号合并到一起, 送入到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信号的传输。在信号的接收端, 再将不同波长的信号分开。不同波长的载波信号是相互独立的, 在一根光纤中能够实现多路光信号的传输。如果将两个方向的信号安放在不同的波长进行传输, 就实现了双向的传输。由于两个相邻的波峰之间的间隔不同, 波分复用技术又被分为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和粗波分复用技术,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能够实现对高容量信息的传输, 是新型网络构建的最佳手段。
(2) 同步数字技术
同步数字体系是一种集复接、交换, 以及线路传输等为一体的、并由网络管理系统统一操作的信息传输网络。同步数字技术对数位信号提供一定的等级, 通过复用和映射方法, 把低级的同步数字技术转化为高级的同步数字技术, 在实现了网络同步传输的同时, 还大大提高了网络的速度, 增加了网络利用的效率。同步数字技术有效地将复接和分接技术简化了, 使通信网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提高。同步数字体系就是一套自我保护体系, 能够使电力通信的可靠性要求得到满足, 不仅提高电力通信的传输能力, 而且安全性也较高。
四、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网的维护
当前,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网络规模不断加大, 同时网络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网的维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首先, 电力系统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其次, 电力系统要加强先进设备的引进与旧设备的更新换代, 为光纤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提高有力的保障。
五、电力通信中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1光接入网。在近几年, 网络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 交换、传输等都已经更新了许多代。在未来, 网络将发展成为由软件主宰的、数字化的、高度集成的智能化网络。如今, 接入网仍然以双绞线为主, 双绞线虽然传输质量还行, 但是与光纤相比, 仍然有着一定的差距。光接入网不仅能够减少网络的维护与管理成本, 而且能够增加新的经济收入, 同时还能够建设光透明网络, 走进真正的多媒体时代。
2新型光纤的使用。当前, IP的业务量越来越大, 电信网络必须要朝着下一代的方向发展, 光纤设施正是下一代网络建设的物理基础。传统的单模光纤已经不能够满足长距离、高质量的信号传输了, 新型光纤的开发是下一代网络建设的关键, 直接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当前, 随着干线网的要求不断提高和城域网建设的发展, 已经有两种新型的光纤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一种是非零色散光纤, 另一种是无水吸收峰光纤。这两种光纤在日后的电力通信系统中势必会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3光联网。传统的波分复用系统技术尽管有着一定的优越性, 但是其灵活性和可靠性仍然不够理想。光联网改善了传统的联网的弊端, 不仅实现了超大容量的光网络, 使得网络的节点数和网络的范围不断增加, 而且还增强了网络的透明程度, 使得不同系统的不同信号都得到了有效的连接, 网络充足的灵活性大大加强。与此同时, 光联网还实现了网络的快速恢复, 恢复时间非常短, 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不成任何损坏。正是因为光联网有着非常多的优点, 适应了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 因此, 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和财力, 我国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光联网势必会成为继同步数字系统电联网之后的一个新的光通信的发展的高峰, 在未来的通信市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促进电力通信迈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结语
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 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 光纤通信技术更是得到了突飞猛进般的发展, 大大提高了电力通信的质量与能力。光纤通信技术在近几年内, 已经应用到了千家万户, 在有线通讯的广播通信、军用通信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成为了电力通信的支柱技术, 促进了电力通信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泽鑫.光纤通信技术应用及发展探析[J].硅谷.2009 (11) .
[2]成雄飞.关于通讯中光纤通信技术目前应用现状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 (30) .
数据库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 篇11
关键词:数据库安全技术;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1-0143-02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数据库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但也带来数据库的安全问题。数据库作为信息的集聚体,是计算机信息系统重要的核心部件,安全也是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来确保数据库的安全。
1 数据库安全定义
对于数据库安全定义中,C·P·Pfleeger对数据库的定义最具代表性。他从逻辑数据库和物理数据库的完整性、元素的安全性和可审性、访问控制和使用者的身份验证等方面对数据库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描述。
国内对数据库安全的定义基于数据库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一致性和保密性处罚。保密性就是确保数据库信息的安全,不会泄露和未授权的获取;完整性就是确保数据库信息不会遭受到破坏和删除;可用性就是数据库信息不会因为各种不可控制的原因致使授权用户不可用。数据库安全技术包含身份鉴别、数据完整性、访问控制、数据库信息安全审计、隐蔽渠道分析和可信路径等。
2 数据库面临的安全威胁
对于数据库系统来说,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有:不正确的访问数据库引起的数据库信息数据的错误;外来者因为实现某种目的故意破坏数据库的数据信息,使得这些信息不能够恢复;数据库信息受到非法访问、并且不会留下访问痕迹;数据库用户访问数据库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各种攻击;未经授权而非法篡改数据库的信息数据,致使数据库的信息数据失去真实性;数据库存储硬件毁坏等。从这些数据库可能面临的威胁来,研究数据库安全技术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3 数据库安全技术的研究现状
3.1 常用的安全技术。存取管理技术能够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和使用数据库的一种技术,他是通过正在运行的各种程序来控制数据库信息数据的存取,以及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共享数据库,涉及的技术有存取控制技术和用户认证技术,用户认证技术包含用户身份确认、识别和验证,存取控制技术的模型有DAC、RBAC和MAC。
安全管理技术是采取各种安全管理机制对数据库的管理权限进行分配的一种技术,安全管理分为分散控制和集中控制两种,集中控制是有单个授权者来实现整个控制系统的安全维护,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地实现安全管理;分散控制就是采用管理程序来控制数据库的不同部分,从而实现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维护。
数据库加密技术是防止数据库的数据信息篡改和泄露的有效手段,通过数据信息加密技术能够确保数据用户信息的安全,可以减少因为备份媒介遭受丢失而给用户造成损失。常用的数据库加密技术有库内加密、库外加密和硬件加密等。
审计追踪技术和攻击检测技术,审计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库会自动地将数据库用户的操作记录在审计日志中,攻击检测系统通过审计数据分析来发现外部和内部可能存在的攻击企图,分析发现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弱点,进而追究相关的责任人。
信息流控制技术是对数据库系统的所有元素和组成成分划分级别和类别。信息流控制主要负责检查数据信息的流向,确保高级别的保护对象不会流向低级别的保护对象中,这样可以避免低级别用户获得高级别用户的数据信息。
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能够在数据库信息遭受破坏之后,能够通过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技术将这些遭受破坏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从而确保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2 数据信息安全传输协议。SSL协议已经成为当今网络用来鉴别网络浏览者和网站浏览者的身份,在网页服务器同网页用户之间进行的加密,SSL技术已经运用到了所有的Web服务器程序和浏览器中,因此只需要通过安装服务器证书或者数字证书就能够激活服务器的功能。
IPSee协议所定义的安全标准框架能够给专用网路和公用网络的端对端提供验证和加密服务,它首先制定可选网络安全服务,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安全策略来匹配这些服务。在IPSee安全标准框架上构建的安全解决方法,能够确保发送的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HTTPS协议又称为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由Netscape开发的传输协议,其内置于浏览器中,通常用于数据信息的解压和压缩操作,并且返回到网络上传送操作结果。
4 数据库安全技术的应用
4.1 用户鉴别和标识。用户鉴别和标识是数据库安全系统提供的最外层的安全保护措施。数据库安全系统会记录所有合法用户的用户名、口令和操作权限,用户每次进入数据库系统都需要验证用户的身份,确定用户在数据库的权限。
4.2 存取控制。数据库安全系统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只有经过系统授权的用户能够访问数据库,这样能够禁止未经授权的用户了解数据库的信息数据,主要通过数据库系统的存取控制机制来实现的。
首先是定义用户的权限,将所有用户的权限登记在数据字典中。其次是检查合法的权限,在用户发出存取数据库的操作请求之后,数据库安全系统会通过数据字典来检查用户的合法权限,如果用户请求超过相应的权限,系统会自动拒绝这些请求和操作。访问权限的设置是以数据库为对象的,进而授予相应的数据库用户,例如用户是文献数据库用户,他只拥有文献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对于会计数据库没有访问权限。每一位数据库用户对数据库还有访问级别的限制,低级别用户不能够访问高级别的数据库。
4.3 视图机制。数据库系统的用户是通过视图以多种角度观察数据库的数据信息,视图是一个或者多个基本表导出的表,与基本表不同的是视图是一个虚表,数据库的数据信息都存放在基本表中,视图只是一个浏览窗口,用户能够通过视图来浏览数据库的数据及其变化。数据库进行存放权限控制的过程中,数据库系统可以为不同的用户来定义不同的视图,同时限制访问用户的权限,也就是说,通过视图能够将保密的数据对没有相应权限的用户隐藏起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数据库信息的安全。
4.4 审计功能。上面的几种数据库安全技术应用的几个重要方面。要想提高数据库的安全级别,在其他方面还需要提供相应的支持。例如按照TDI/TCSEC《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关于可信数据库系统的解释》,《DoD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对于安全策略的要求,审计功能能够将DBMS的安全级别达到C2。因此审计是提高数据库系统安全级别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知道任何安全系统的防护措施都不是绝对安全的,总会有非法用户通过各种措施来获得数据库的信息数据。审计功能能够将所有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记录自动记录到审计日志中,而数据库管理通过审计日志,发现数据库出现的任何情况,进而找到非法使用数据库的人,但是审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审计功能通常使用在安全级别要求较高的数据库中。
4.5 数据加密。对于财务数据、国家机密和军事数据等高度敏感的数据信息,处了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以外,还需要通过数据加密技术来提高数据信息的安全级别。加密的思路是通过既定的算法将原始数据明文转变成为不可识别的密文,这样不经过解密算法将无法获得数据信息的具体的内容。
5 结语
数据库安全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和系统性的问题,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安全技术的发展,也将会产生新的安全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数据库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来应对这些新问题,确保数据库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周明.电子商务网站的数据库安全技术问题探析[J].软件导刊,2010,9(9).
数据通信与应用 篇12
数据仓库是近年来新兴起来的建立在原有数据库基础上的一门新的技术,传统的数据库技术是单一的数据资源,即以数据库为中心,进行从事务处理,批处理到决策分析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处理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除了物资,能量之外的第三大资源。社会的信息化,使信息量急剧增长,大量的信息来不及组织和处理,面对急剧增长的信息,对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只停留在查询,检索,统计等几个方面,远远没有发挥数据库中的数据的作用和价值。而数据仓库和O-LAP技术的应用将会使问题得以解决。由模型库,数据仓库,OLAP技术及交互接集成在一起形成的决策支持系统是解决此问题的途径。其中数据仓库能够实现对决策主题的存储和综合,OLAP实现多维数据分析,而前台人性化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将分析结果一览无余,它们相互辅助,实现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辅助决策。
1.1 数据仓库的提出
众所周知,如何有效的管理公司和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和信息一直是IT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并被广泛应用的关系型数据库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然而,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我们更需要的是从这些数据中得到有用信息,以便进行决策支持,这种需求使得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现了数据仓库思想的萌芽,为数据仓库概念的最终提出和发展打下了基础。1992年,W.H.Inmon在其里程碑式的《建立数据仓库》一书中提出了“数据仓库”的概念,数据仓库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1.2 数据仓库的发展
数据仓库是1995年开始盛行起来的。数据仓库做为数据库的高端扩展也一直是一大热点。当企业积累了大量的业务数据之后,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根据它们作出决策,所依赖的基础技术就是数据仓库。从目前的形式看,数据仓库已经紧跟Internet而上,成为信息社会中获得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据美国Meta Group市场调查机构的资料表明,《幸福》杂志所列的全球2000家大公司中已经有90%将Internet网络和数据仓库这两项技术列入企业计划,而且有很多企业为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已经率先采用。
经过长期发展,联机事务处理系统的市场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出现饱和迹象,其增长速度明显减慢。这导致各大数据库厂商的传统业务增长面临严峻挑战,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成为他们的当务之急。数据仓库的兴起无疑为数据库产品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它将成为21世纪初数据库市场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2 数据仓库与OLAP技术
2.1 数据仓库的关键技术
数据仓库在技术上可以根据数据的工作过程分为:数据的抽取、存储和管理以及数据的表现三个方面。
2.1.1 数据的抽取
数据的抽取是数据进入仓库的入口。由于数据仓库是一个独立的数据环境,它需要通过抽取程序将数据从联机事务处理系统、外部数据源、脱机的数据存储介质中导入数据仓库。数据抽取在技术上主要涉及互连、复制、增量、转换、调度和监控等几个方面。数据仓库要求输入必要而且正确的数据,在将数据由OLTP系统转入数据仓库之前,必须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整理,以保证每一数据都有统一的格式,而不会生成数据不一致的问题。除了数据一致性之外,用户还要检查并更正错误的数据。程序员可以自行编写程序或是用现有的工具来进行数据检验工作,虽然这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但却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否则分析出来的结果将没有任何意义。数据仓库的数据不要求实时响应,因此数据抽取可以定时进行,但多个抽取操作执行的时间、相互的顺序、成败对数据仓库中信息的有效性则至关重要。
2.1.2 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数据仓库的关键是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数据仓库的组织管理方式决了它有别于传统数据库的特性,同时也决定了它对外部数据的表现形式。要决定采用什么产品和技术来建立数据仓库核心,则需要从数据仓库的技术特点着手分析。
2.1.3 数据的表现
它们主要集中在多维分析、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方面。多维分析是数据仓库的重要表现形式,由于MOLAP(多维OLAP)系统是专用的,因此,关于多维分析领域的工具和产品大多是ROLAP(关系OLAP)工具。在实际工作中,客户需要通过对数据的统计来验证他们对某些事物的假设,以进行决策。数据挖掘强调的不仅仅是验证人们对数据特性的假设,而且它更要主动地寻找并发现蕴藏在数据之中的规律。因此,在当前的数据仓库应用中,有效地利用数理统计就已经能够获得可观的效益。
2.2 联机分析处理(OLAP)技术
联机分析处理(OLAP)与人们更为熟悉的联机事务处理(OLTP)相比较,OLAP描述了这样一类的技术,既专门为特殊的数据存取和分析而设计的技术,而OLTP仅仅依赖于关系型数据库,OLAP逐步成为事务型数据的多维视图的同义语,这些多维视图是由多维数据库技术所支持的,他们为数据仓库应用中所需的计算和分析提供了技术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OLAP常常包括对数据的相互查询,这项活动发生在通过多种途径的一系列分析之后,如对底层细节的进一步挖掘。
2.3 OLAP的结构
OLAP结构包括逻辑构件和物理构件。
2.3.1 逻辑结构
OLAP的功能结构由三个服务构件组成:数据存储服务、OLAP服务、用户描述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功能结构是三层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2.3.2 物理结构
物理结构包括基于数据存储技术的两种方式:多维数据存储和关系数据存储。
多维数据存储主要有两种选择,即多维数据存储于工作站客户端或是OLAP服务器上。
在第一种情况下,多维数据存储于客户端,它实施胖客户端,用户可以按范围来分析,这是一种漫游选择,只在数据加载至工作站时,网络才成为瓶颈。它可能存在的副作用是操作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安全性。此选择具有交通形式,它将多维数据存储于数据站场一级,以便为每一个工作战配置本地存储和访问所选的多维数据的子集。
第二种情况,多维数据存储与OLAP服务组合在一起。工作站并不那么胖了,它抽取源于数据仓库的数据,然后将其转换为多维数据结构,存储于数据站场服务器。
3 数据仓库与OLAP
虽然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处理(OLAP)这两个术语有时可互换使用,但它们却适用于通常称为决策支持系统或业务智能系统的不同组件。这些类型的系统的组件包括一些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用于为分析人员提供支持组织机构决策制定所需的工具。数据仓库是一个数据库解决方案,包含那些通常表示某个组织机构业务历史的数据。通过分析这些历史数据,可以支持对分散的组织单元进行从策略计划到性能评估的多级业务决策。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组织是为了支持分析,而不象在联机事务处理系统(OLTP)中那样是为处理实时事务。OLAP技术使数据仓库能够快速响应重复而复杂的分析查询,从而使数据仓库能有效地用于联机分析。OLAP的多维数据模型和数据聚合技术可以组织并汇总大量的数据,以便能够利用联机分析和图形工具迅速对数据进行评估。当分析人员搜寻答案或试探可能性时,在得到对历史数据查询的回答后,经常需要进行进一步查询。OLAP系统可以快速灵活地为分析人员提供实时支持。
4 数据仓库的总体设计
数据仓库的设计是一个商务分析的框架。首先,数据仓库可以提供竞争优势。通过提供相关信息,据此测量性能并做出重要调整,以帮助战胜其他竞争对手。其次,数据仓库可以加强生产能力,因为它能够快速有效的搜集准确描述组织机构的信息。再次,数据仓库促进了与顾客的联系,因为它跨越所有商务门类、所有部门、所有市场,提供了顾客和商品的一致视图。最后,通过一致、可靠的方式长期跟踪趋势、式样、异常,数据仓库可以降低成本。关于数据仓库的设计,四种不同的视图必须考虑:自顶向下视图、数据源视图、数据仓库视图和查询分析视图。自顶向下视图使得我们可以选择数据仓库所需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的商务需求。
数据源视图揭示被操作数据库捕获、存储和管理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以不同的详细程度和精度建档,存放在由个别数据源表到集成的数据源表中。
数据仓库视图包括事实表和维表。他们提供存放在数据仓库中内部的信息,包括预先计算的综合与计数,以及关于源、日期和原时间等的信息。商务分析视图是从最终用户的角度透视数据仓库中的数据。
数据仓库的设计是个反复的过程,需要仔细的规划和分析。而且数据仓库的设计决不同于操作型数据库的设计,数据仓库的最终目标是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访问。
5 联机分析处理(OLAP)子系统的设计
在OLAP中,多维数据集(cube)是分析的基本单位,一个多维数据集代表了一个特殊的查询区域,所以多维数据集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的多维数据集采用的是多维数据集建立的一般模式,即建立事实表、度量,确定维度、维度层次,建立计算成员等。
一个多维数据集是由一定数目的维度和度量结合而成的整体存储单位。在本系统中,销售分析包括:
度量:销售金额,销售数量,折扣,国内市场销售百分比(计算成员),国外市场销售百分比(计算成员)。
维度:时间_年季月日,客户_地理分布,员工_年龄分布,员工_年薪分布,产品_类别,产品_供应商。
运费分析包括:
度量:销售数量,运费,单位运费(计算成员)。
维度:货运公司,客户_地理分布,产品_供应商,产品_类别,时间_年季月日。
6 结论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对信息的应用也已经不在像从前只是在查询、检索上面做文章,而是要从大量的信息中找到一种适合发展的趋势,这为数据仓库的提出及其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实践也证明,在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今天,数据仓库及其技术在商业中的重要性也是大势所趋,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除了物质、能量之外的第三大资源。与此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信息社会需求的发展,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检索、查询等)制定市场策略的信息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这种需求既要求联机服务,又涉及大量用于决策支持的数据,而传统的数据库系统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这就需要新型的数据贮存与处理技术——数据仓库。
【数据通信与应用】推荐阅读:
基于DSP和光缆通信的远程高速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10-24
实时协议数据通信应用05-25
数据通信及应用前景06-05
数据通信及其应用前景12-21
数据通信的应用及发展12-06
串口通讯与数据通信08-11
通信电源的管理与应用05-26
学Silverlight 2系列(12):数据与通信之WebClient07-16
影像数据应用与研究08-05
无线通信新技术与应用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