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源的运行管理与应用研究

2024-08-01

通信电源的运行管理与应用研究(共12篇)

通信电源的运行管理与应用研究 篇1

在通信行业中,人们通常把电源比喻为通信系统的“心脏”。从宏观、全局和经营效益的角度来看,通信电源似乎显得并不十分抢眼,但从微观和电源专业本身来看,从确保通信质量、生产安全和财产安全的角度提出高度重视通信电源的运行管理与应用研究,颇有一定道理。在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成立之际,呼吁高度重视通信电源的管理与应用研究,将有助于中国电信更好地抓好通信的基础——电源的建设与管理。

1电源是通信系统的坚实基础与根本保障

(1)犹如人们对阳光、空气、食物和水的依赖

从远古时代以来,阳光、空气、食物和水一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而今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电也已成为人们的必需品。因为有了电,我们的生活才有了欢乐。

(2)摩天大楼与基础的关联性

摩天大楼高耸入云,雄伟壮观,强风中坚定不移,坚实的基础则是默默无闻的功臣。通信系统的安全优质运转,无处不在的通信电源则是坚实的基础和根本保障。

(3)广泛的实用性

在通信枢纽大楼里,在卫星地面站、光缆、微波中继站、国际海光缆登陆站……所有需要安装电器设施和通信设备的地方,都需要首先建设好电源和通信电源。众多电源设备能在不同类型外电环境中经不同组合生产出A、B和C不同级别的多种电源,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做到稳定、安全和可靠。

结论:电源是一切通信必不可少的坚实基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根本保障。

2通信电源的重要性

下面列举了邮电行业几次因电源故障而引起的重大的事故:

A)1995年4月1日,广东汕头金砂邮电大楼电气特大火灾,直接经济损失1497。9万元;风动潜水泵

B)1995年11月26日,贵州毕节地区邮电局通信大楼电气特大火灾,直接经济损失901万元,中断通信50h,间接经济损失335万元;

C)2002年2月27日0时35分,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通信楼无人值守

市话传输机房失火,造成海府局的市话出入局中继大面积闭塞,出入局呼叫、数据通信、小灵通网络、部分金融系统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造成6500个接入网用户通信中断,52个中国移动通信机站的通信受阻。其政治影响甚大。

若要恢复原有的通信能力,投入资金是损失资金的若干倍,投入的力量也将很大。

通信电源的质量与实用安全直接影响到通信质量、通信设施和人身安全,轻则影响通话质量,中断通信;重则毁坏机楼,酿成重大事故。A、B和C事故及以前的几个重大火灾,迫使邮电系统下大力气连续几年进行全行业的安全大检查。近年来暴露出的安全隐患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扭转极不安全的被动局面。中国电信集团会经常性地进行安全大检查,扎扎实实地把安全生产抓好。

电源专业及应用对通信企业的安全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万万不可忽视。

3通信电源的特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设备品种甚多,使用组合奇特

高、低压配电设备;发电设备包括柴油、汽油发电机,风能、太阳能和燃汽轮发电机;交直流变换设备包括AC/AC、AC/DC、DC/DC、DC/AC、UPS和蓄电池设备等。

在通信枢纽大楼、卫星地面站、光缆、微波中继站、国际海光缆登陆站、交换机楼和模块局等众多的不同供电环境(条件)中,不同需求的魔方组合,神奇而多样化。一个关键问题是要严格贯彻通信电源的相关技术标准,遵循科学规律,做好设计、建设和维护工作。

(2)涉及专业学科知识多

通信电源的专业维护需要动力机械学、化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知识。聚氨酯缓冲器

(3)消耗能源巨大,设备资源丰富,需要精心管理通信生产用电和确保通信机房环境温度等用电,所消耗的电能源是巨大的。而且通信电源设备的种类多、数量多,通信电源、空调设备资产大约占总资产的3%~5%,在一个拥

有4000多亿元人民币资产的强大通信企业——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通信电源、空调设备的资产约占200亿元人民币,因此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降低成本,意义重大。

(4)维护好通信电源责任重大

电源专业工作常处于高电压、大电流、使用易燃油类和防雷保护等特殊环境,对安全生产、通信防护和消除火灾等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5)通信电源专业维护体制亟待与通信维护体制改革同步

对于中国电信集团,该专业共有近万名员工,工作面广,维护设备多。目前的维护操作方法与传统方式变化不大,减员只是在人员看守设备方面有一定的潜力,而且必须达到通信电源设备自动化、监控手段完善化,只有安全防护达到无人值守条件时,才能实现无人值守。实际设备的检测需推广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减员才有实效。过去,通信能力飞速发展,而电源维护人员的数量却变化不大,这是生产效率提高的具体体现。

(6)电源专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生产安全险象环生。近年来供电事故不断发生,严重影响并威胁到通信安全。例如,根据已了解到的电源设备事故分析,蓄电池事故占70%,高压切换事故占20%,高频开关电源事故占10%(强排风,灰尘侵入设备);全通信专业对通信电源的使用也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众多的火灾事件也都与电源或其使用有很多关联。

·技术管理需有效加强。缺乏对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研究和有效的对策,对事故的分析,特别是通信电源的应用安全、通信机房环境、蓄电池的容量和放电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其维护方法,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监控系统的技术规范。广州移动式升降平台

·亟待提高企业化管理。对企业体制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没有适应新的电源维护响应模式,没有企业化管理的应对策略。例如:全方位服务问题,电源维护成本分摊问题,高质量的通信电源应用技术支持问题等。

4重视通信电源的管理与应用研究

要加强运行管理,减少通信事故,预防、杜绝恶性事故发生;对于庞大的设备资产,要科学使用,优化组合;在抓节能降耗方面,电源专业有着很大责

任,需加强管理;要抓好通信电源、机房专用空调和环境监控系统的完善研究推广应用,抓好通信电源的维护规程、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应用;要进行电源专业维护体制改革的研究与推广;要对新的先进供电技术与设备进行应用验证研究,防止盲目性;在知名度极高的通信企业,要培养及配备有一定水平的通信电源管理专家,中国电信集团应在企业内部建立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通信电源技术维护中心及维护队伍。

5具体建议

在通信企业的集团公司总部和省级电信公司的运维部门设通信电源(空调)专业管理岗位,选用热爱通信电源专业并具有相当专业技术知识,对通信专业有一定的维护或管理经验,具有管理才能的技术骨干,负责通信电源(空调)专业的管理。主要抓以下工作:

·集团运维部侧重抓通信电源(空调)专业的运行维护技术管理,负责编制通信电源(空调)专业维护规程。技术规范。安全操作及规章制度,负责指导全通信部门安全管电和安全用电的具体实施工作。液压闸式剪板机厂家

·省运维部门侧重对本企业通信电源(空调)专业的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做到科学使用。优化组合;在抓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安全用电等方面,省运维部分负有责任。

·参与通信电源重大工程的技术选型及重大工程质量验收;电源设备选型应从5个方面考虑:电气性能符合规范要求;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厂家技术服务保障体系完善;价格合理。而这些方面需要在采购设备中完整体现,宏观地选型无法确定5个因素。应重视待选设备的应用历史及表现。物流新闻泡沫玻璃厂家

·负责进行电源(空调)专业维护体制改革的研究与推广;

·负责对新的先进供电技术与设备进行验证、研究与推广。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其新设备也不断推出,要积极地学习了解,严肃认真地进行实用研究,集团和省电信公司要严格把关。

·参加相关技术交流活动。这是虚心学习和展现中国电信维护管理水平和维护技术水平的极好机会。应积极参加国家相关标准的制定研究工作,参与国际

相关方面的研讨事宜。

·在直接担负通信设备运行及维护的省会局和地、市局,要有专人抓通信电源、空调设备的具体维护工作,各维护部门应有专门的通信电源、空调设备的维护专业队伍(电源维护中心),培养和配备相关设备维护专家,抓好通信电源、机房专用空调及机房环境的集中监控系统的维护和完善工作,抓好对发电机组、整流设备、蓄电池和专用空调等设备的运行及例行检测。

只有从管理到维护都高度重视,做到组织落实、生产落实,才能实现通信电源、空调设备的安全生产。下多大的功夫,才会有多大的收获。具有远见卓识的通信企业领导,一定会重视井支持抓好通信电源、空调设备的安全生产。只要上下一条心,团结一股劲,共同抓好通信电源、空调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就一定会谱写出大型通信企业安全生产的辉煌新篇章。

6结束语

中国电信在过去的岁月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今天,以“全面创新,求真务实,努力奋斗,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国电信建成为世界级的现代电信企业集团”为奋斗目标,中国电信将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创造信誉优势,塑造中国电信的品牌新形象。我们中国电信集团电源专业维护队伍将牢记奋斗目标,并为此而努力奋斗!

通信电源的运行管理与应用研究 篇2

一、通信网络运行维护中存在的不足

我国对通信网络运行维护主要由通信运营商和通信设备制造商来实现。对于通信设备制造商而言, 良好的售后服务, 可以提高通信运营商的满意度, 从而为其设备的销售业绩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 就通信设备制造商而言, 其提供的维护服务是其设备配套的一部分, 而对于其他厂家的设备的运行情况完全不了解, 易造成电信网络出现故障后, 不能及时锁定故障点, 也极易造成设备厂家之间的相互推诿, 反而不利于故障的及时排除。可以说, 其维护服务缺少延续性和完整性。而通信运营商对网络运行的维护工作, 随着通信网络的不断扩张, 企业在人力、物力、时间等方面, 更多的向其核心业务倾斜, 除了网管、核心网由运行商的技术力量进行维护外, 通信网络的大部分设备和线路, 已采取代维方式进行维护, 通过基础服务的外包, 来降低通信企业的经营成本。但是, 在外包的服务中, 电信网络运营商在对维护质量的要求与考核方面, 缺少统一的规范化的标准, 同一运营商不同地区的维护要求也各不相同。而且, 由于通信网络的运行设备复杂, 专业性较强, 如果在维护中, 不能及时确定各自的维护边界, 就容易造成维护责任不明, 责任纠纷增加、缺少交流与沟通等情况, 这些, 必然对通信网络的运行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通信网络运行维护与管理要点

1、使用保护技术和恢复技术。

在通信网络的运行中, 常常会因受到自然或者突发状况的影响, 导致设备运行出现故障, 从而影响到通信网络安全运行。在运行维护中, 针对此种状况, 可以通过及时分析故障原因, 选择合适的通信网络路径, 将故障线路或设备进行隔离, 从而保证整个通信网络的运行不受影响。另一方面, 通过备用系统 (或设备) 和数据恢复技术, 在通信网络某一个节点或者传输链路发生故障时, 能够及时将备用系统 (或设备) 进行启用, 相应的数据进行备份恢复, 确保通信网络系统的链路层与业务层能在最短时间恢复运行。

2、完善通信网络交换系统。

完善通信网络交换系统, 首先应科学分配通信网络交换系统中的信令负荷, 这样可以保证在某一路由出现故障后, 故障路由上的信令能够及时转移至其他路由。同时, 对主用路由和备用路由进行优化, 当主用路由出现故障后, 其所担负的通信网络的信令负荷能够由备用路由全部负担起来。技术人员也应定期对通信网络的数据库进行优化, 检查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及时安装补丁包, 保证通信网络交换系统接收数据的完整性以及数据的安全性。最后, 通过主控选择法对中继线路的配置方式进行优化, 科学合理中继线设置, 确保通信网络的运行安全。

3、提高节点平衡性。

通信网络中, 因为用户分布的不均衡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 容易出现节点、路由、中继、光缆等设备集中布置于某一节点或某几个节点上, 从而使得这些节点承担过重的信令负荷。这种情况下, 容易使通信网络出现节点失衡, 出现超负荷的运行状态, 从而容易导致通信通道出现堵塞。而另一情况则是某些节点承担的通信负荷量太少, 造成通信资源的浪费。因此, 应通过提高节点的平衡性, 来提高通信资源的利用率和通信效率, 不因过负荷对通信网络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也不能因为负荷小而浪费通信资源。

4、加密维护。

在对通信网络的运行维护中, 通过做好加密维护工作, 可以保证通信网络的相关信息不被窃取, 而且通过加密维护, 可以保护通信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加密维护, 还可以根据维护人员不同的权限, 限定其维护工作内容, 防止因误操作造成通信网络的重大安全事故, 也提高了维护工作人员操作的可追溯性和操作人员的限定范围。通过加密维护, 还可以防止黑客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篡改系统数据信息, 保障通信客户的信息安全。

5、应用统计分析。

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 离不开优质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我国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广大, 设备多样, 针对不同的网管系统采用了专用的接口协议。而通过应用统计分析, 可以很好的对网络的运行质量和技术管理进行总结和评估, 检验网络维护和网络优化的效果, 发现可能存在的运行安全隐患, 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也为以后网络优化的重点和维护工作良好开展提供充分的依据。

结束语:总之,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 通信网络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其结构也更加多样和丰富, 这也给通信网络的维护工作, 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运行模式, 才能提高网络运行的安全性, 进而保证客户通信的质量。

摘要: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 离不开维护工作。而随着通信网络覆盖的扩大, 设备的更新, 给通信网络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关键词:通信网络,运行,维护,管理

参考文献

[1]曲媛媛.集群通信网络电源设备管理与维护浅析[J].科技信息, 2011 (03) .

通信电源的运行管理与应用研究 篇3

关键词:通信网络;运行管理;维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TN915.07

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量越来大,同时我国通信网络行业蓬勃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了很多的便利。通信网络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网络病毒、黑客入侵、非法访问等,严重影响了通信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给社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和维护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当前通信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1.1 通信网络业务漏洞

当前,IT化的通信网络设备、IP化的通信网络以及WAP的广泛应用,使得通信网络更加的自由和开放,与此同时通信网络的一些业务漏洞也逐渐显现出来。在通信网络运行过程中,黑客很容易的利用系统漏洞对通信网络进行非法入侵和攻击,特别是当前很多通信网络业务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1],黑客对于通信网络业务的攻击越来越多。

1.2 开放性的通信网络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近年来,云计算和三网融合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通信网络更加自由和开放,并且复杂的终端设备给通信网络系统带了很多安全隐患,通信网络运行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因此不仅要注意通信网络系统计算机空间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还要加强通信网络物理空间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提高通信网络的安全性。

1.3 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一些工作人员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配合第三方SP和支持人员非法获取经济利益。近年来,通信网络系统中的客户信息越来越多,客户信息的保存和流转工作岗位也逐渐增加,一些工作人员通过非法手段篡改、伪造和获取客户信息,严重危害了通信网络系统的安全。

2 通信网络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有效策略

2.1 完善通信网络交换系统

为了使通信网络有更好的运行状态,必须要完善通信网络交换系统。首先,分配出通信网络交换系统的信令负荷,将通信网络的信令负荷分配到交换系统的每个路由上,即使某个路由发生故障,可以将这个路由上的信令负荷转移到其他路由上,确保整个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通过,优化选择主用和备用路由,进一步完善交换系统运行。在通信网络交换系统中,选择合适的备份路由和主用路由,当主用路由的运行出现故障时,备用路由可以承担起通信网络的信令负荷。另外,相关技术人员要优化通信网络的数据库,对于存在安全漏洞的地方及时打上补丁包,确保交换系统能够完整的接收数据。最后,在通信网络中设置合适的中继线,利用主控选择法优化中继线配置方式,确保通信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2.2 使用保护技术和恢复技术

通信网络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自然或者人为的因素发生各种运行故障,为了提高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在通信网络发生运行故障之后,可以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及时整理和分析可用资源,选择通信网络的合适线路,绕过故障线路。另外,在通信系统中设置备用系统,一旦主系统中的某个节点环节或者传输线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利用启用备用系统,恢复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通过使用相应的保护技术和恢复技术,保护通信网络系统的业务层和链路层。

2.3 提高节点平衡性

通信网络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路由、节点、中继器、光缆线路等设备过于集中的问题,导致通信网络的多个节点失衡[2],当通信网络中的某些节点承担的信令负荷过多时,会使得该节点超负荷运行,导致整个通信网络线路堵塞,严重影响通信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另外,如果通信网络中的某些节点承担着信令负荷较少,会降低这部分通信网络资源的利用率,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必须要提高通信网络的节点平衡性,提高通信网络路由、中继器和节点的高质量性和高密性,防止通信网络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出现中断或者干扰。

2.4 设置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通信网络中设置防护墙技术,可以有效防止通信网络的信息泄露和非法入侵,通过加强通信网络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强制性的控制通信网络访问,确保通信网络的信息安全。通信网络防火墙技术,实时检查通信网络的数据包,全面监控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和运行状态,确保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在通信网络系统中设置完整的防火墙体系,抵御黑客的非法入侵和攻击,阻止病毒程序进入通信网络,并且及时清除一些不安全的因素。通信网络系统中的用户要注意及时删除或者禁用一些不用的账号,尽量增加账号密码的复杂性和难度,定期扫描系统病毒,从内部保护通信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由于黑客对通信网络系统的入侵攻击具有实时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因此可以利用防火墙技术实时监控通信网络的运行状态,防火墙技术首先对通信网络系统传输的数据包进行过滤和检查,一旦发现可疑的数据包或者程序文件,利用发出报警信号,及时查杀和阻止可疑数据包,有效阻拦网路入侵,确保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在通信网络中设置防火墙技术,可以及时保护通信网络免受外界网络的非法攻击,同时将防火墙技术和检测入侵技术相互结合,可以全面监控通信网络的安全漏洞,积极应对通信网络外部和内部的非法入侵和攻击,及时拦截一些不安全的数据包,保护通信网络信息的完整性,有效地提高通信网络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水平。

2.5 做好加密维护

在通信网络系统中做好加密维护,保护通信网络系统中信息资源不被非法拦截或者窃取。在通信网络中,通过封装和加密通信网络系统的IP传输包,确保通信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同时,通过对通信网络进行加密维护,将通信网络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转化为密文,设置解密规则,提高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另外,在通信网络运行过程中,黑客经常非法获取通信网络用户的IP,然后通过用户的IP向通信网络中发送网络病毒,截取或者篡改系统数据信息,因此通信网络用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在代理服务器上隐藏IP[3],防止黑客非法获取。

2.6 政府方面要加强管理

通信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支持,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前我国通信网络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和维护的有效策略,确保标准化、规划化和制度化的通信网络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对于关系到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网络安全以及用户权利等方面的内容,要制定严格的通信网络标准和规则,监督通信网络企业严格落实。

3 结束语

近年来,通信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工具,为了确保通信网络的安全稳定裕兴,要制定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和维护的有效策略,严格落实各项运行管理和维护措施,推动通信网络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文乃豪.浅谈通信网络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2(17):1-2.

[2]陈介周.通信网络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3(12):242.

[3]马文浩.试论通信网络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策略研究[J].电子制作,2013(17):155.

作者简介:沈燕妮(1986-),女,上海人,本科,项目经理,助理工程师,从事电信通信工作。

通信电源的运行管理与应用研究 篇4

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艳荣

摘要:变电运行管理是电力输送的一个重要环节,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的出现代表着变电运行的一次小革命,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的好处: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数据的准确度。由于自动化技术是一项非常专业的技术,所以要求操作自动化设备的人员也是专业的人才。自动化技术虽然解决了传统上的一些问题,但是也存有一定的弊端。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应用。

电是我们都很熟悉的,它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上班工作需要电,在家看电视、玩游戏需要电,空调、冰箱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用电。但是我们对于电的传输却不是很清楚。电力的传输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变电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变电运行管理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又具备什么样的优点?存在什么样的弊端?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一一进行陈述。

1.变电运行管理中较容易出现的问题

变电站是供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变电站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专业技术将普通电变为高压电,将电输送到用电户的位置后,再将高压电变成普通用电。变电运行是一项对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因为变电实现过程需要由很多太机器来完成,所以要求工作内容可以熟练操作这些设备并具有维修功能。由于变电站的机器众多,对专业技术的要求又要,所以变电站的操作人员如果技术不过关,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造成用电户无法正常用电。这种情况由于造成因素有很多客观因素,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好避免。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等,自动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变电运行领域。变电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是技术的飞跃,也是管理的飞跃。自动化技术可以避免传统的管理方式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到最大程度地保证变电站设备运行的安全,保证用电户的日常需求。

2.变电运行管理中应用自动化技术的优势

2.1.节省人力成本

传统的变电管理工作由人工完成,各项功能包括设备的运行、设备的维修以及数据的传输是否正常等一系列的工作都由人工来完成,而且由于变电站工作的性质,要求24小时都有人值班,因此这些因素造成了变电站拥有大量的操作人员。这些人员都需要变电站付给薪水,因此变电站的工作人员的薪水支付对于变电站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是采用了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之后,可以节约一部分人力,有一些工作设备自己就处理好了,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或者人工登记等,这样就间接节省了变电站的投入成本。除了几个高技术的人员和设备的维修人员外,其他就不需要了。自动化设备的好处就是全部自动化,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降低了工作的人数,这也是变电站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

2.2.提高数据的准确度

变电运动管理自动化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提高数据的准确度。为了检测各种设备是否正常运昌,传统上会有专门的人对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记录,以便了解整个设备的运行情况。由于是人为抄写,有时会出现抄写错误的情况,这些数据都是非常重要的,抄写错误就有可能导致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供电不能正常运行。采用了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技术之后,这些数据都是计算机自动采集,而且可以保存一段时间,方便日后查阅。计算机自动保存数据的最大好处就是不会出现错误,不会印造成误差而采取错误的指令。因此自动化技术减少了传统人工操作的一些失误,提高了变电运行的效率。

3.变电运行管理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对变电站的要求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应用了自动化技术之后,对于变电站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要求工作人员的数量,但要求工作人员的技术必须专业。因为自动化技术是高科技技术的产品,设计复杂,需要熟悉这些设备的人员进行操作,普通的工作人员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无法对自动化设备进行了操作。变电站的这些专业人才可以采取培训的方式,将原来的一些技术好的员工留下,进行新技术的培训,让这些员工掌握了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后,再去工作。二是直接招聘一些专业人才,对自动化设备能够熟练操作,出现小问题时能够自行解决。直接招聘专业人才的成本可能有点高,可以将这两条进行整合,招一部分专业人才,然后让这些专业人才带动原有的技术比较差的员工,进而提升所有员工的技能。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既拥有了高素质的员工,也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进行培训。

4.变电运行管理中应用自动化技术有待完善的地方

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得以实现是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虽然自动化技术可以避免传统操作的一些弊端,为变电站节约人力成本,但是变电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技术还不是特别的成熟,还存有一定的问题,比如操作系统发生问题或者作出错误的指令等,这些问题同样会给供电的正常运行带来麻烦。所以在采用了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之后,变电站的工作人员也不能放松警惕,要时刻监测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要及时发现和解除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然,自动化设备工作效能的提升还需要依靠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这些技术的成熟和进步才能解决现有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变电站来说,要充分利用自动化设备的优点,节省一些人力成本,也要对自动化的弊端了解清楚,在工作中提高警惕,尽量避免自动化设备的弊端所带来的供电问题。

结语:

电是重要的,所以变电站是重要的。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是变电站工作的重中之重。变电运行管理的自动化解决了传统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也存在有一些不能避免的技术上的弊端。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变电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技术会不断提升,自动化设备会不断完善。变电站将为用电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邹洁 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硅谷》 2012年18期

[2]陈晶,朱越瑾 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的实现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12期

[3]郝小彬 变电综合自动化运行管理要点探讨《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年1期

[4]郭蔚 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的实现《科技传播》 2012年23期

通信电源的运行管理与应用研究 篇5

一、我国目前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分析

鉴于项目管理的技术优势,使得广大通信企业越来越注重在通信建设中引入项目管理模式,并在部分通信工程建设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国目前的通信工程具有空间跨度较大、网络覆盖面积较广、建设地点较为分散等特点,加之在建设过程中对工期要求较紧、技术要求较高、涉及项目范围较广。因此,结合国际及国内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发展,并从通信工程的以上几点特征来看,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将倾向于委托项目管理模式。通信工程管理要求项目组织者不仅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还必须具备严谨的策划水平,尽管有些企业目前的项目管理方式也能完成某些项目建设,但是如果在通信建设中引入委托项目管理这一科学模式,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弥补自行管理中出现的不足与缺陷,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化与专业化,帮助企业业主在短时间内启动项目建设,并确保项目建设成功。

2、打破通信工程以投资、质量和进度为关注目标的局限性,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重视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保证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将委托项目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的应用于通信工程建设,有利于提高通信建设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对进一步改进通信工程管理模式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有效开展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思路及建议

纵观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引进项目管理的整体思路可以通过邀请招标、公开招标、直接委托等形式从有实力的项目管理通信设计企业、通信监理企业、通信招标代理企业以及通信建设工程公司中选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单位从事项目管理模式运作。这类公司能够对通信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实施分阶段的专业化服务和管理,包括策划阶段(前期计划与设计阶段)、实施阶段(中期采购、施工安装阶段)、验收阶段(后期阶段),其工作范围不仅涵盖了工程勘察、造价咨询、招标代理、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还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与经济责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鉴于每个工程项目的类型、要求、规模都不尽相同,所以应采取相应的项目管理方法,主要包括项目管理承包(PMC)、一体化项目管理(IPMT)、代理型项目管理(PMA)等模式。

1、项目管理承包模式

项目管理承包(PMC)是指具备项目管理资质的承包商受企业业主的委托,对工程项目提供策划、设计、施工直至投产运营等全程服务的承包模式,也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深受大型工程项目企业青睐的一种现代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已在国内外各类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可喜成效。

其前期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工程的整体规划、所选取的工艺技术、专利商、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基础工程设计、估算±10%误差的费用预算、工程招标,并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最终确定承包商与供应商;项目实施阶段,可以采取设计、采购、施工以及试运行等管理办法,也可以将施工与监理合二为一,必要时,还要协助业主完成融资。我国相关法规明确规定,需要完成招标代理、基础工程设计、进行工程监理的项目管理企业应具备相应资质,项目管理承包单位也应按合同履行义务,并承担相应责任。例如土建及配套工程可采取这一承包模式。

2、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

一体化项目管理(IPMT)是指企业业主与项目管理承包商组织机构的一体化,包括设计、采购以及施工一体化、参与项目管理各方目标一体化等。这一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业主与承包商最优资源的集成,势必将为工程项目建设带来增值效果。当业主与项目承包管理企业对项目进行一体化管理时,业主可将项目管理的日常工作交予项目管理企业负责,而自身则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市场开发、功能确定以及资金筹措等方面,两者各自发挥自身特长,相互督促,共同进步,并通过有效组合,以实现技术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例如较为复杂的GSM网和CDMA网都可以采取IPMT模式。

3、代理型项目管理服务模式

在这种管理模式的前期阶段,由项目管理企业协助业主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策划;在实施阶段,主要为企业提供招标、设计、采购、施工以及试运行等管理服务。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全程委托或分阶段委托,受托项目管理企业须按照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例如省级传输网的建设就可采用PMA全程模式。

三、主要的注意事项

实践证明,要想取得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成功,就应对以下几点加强重视。

1、企业业主在管理过程中要有创新意识,多多借鉴国内外各种先进经验,不要拘泥不前。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也应树立正确的`项目管理理念,认识到其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我国目前的部分企业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业主在委托项目管理时,不愿意从初期开始委托,而仅仅注重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是怕削弱了自己的控制权。其实只要真正了解了项目管理的实质,就完全不必担心这种情况的发生。

2、对于项目管理企业来说,组建一支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高素质团队是非常必要的,并且要善于运用技术先进的管理工具与技能,才能为业主提供更高效的管理服务。

3、项目管理企业要找到自身的准确定位,不要过多干涉承包商的工作,应在综合考虑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把握项目目标,通过相互合作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

总之,我国的通信工程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企业自身努力的基础上,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持,以促进通信市场建设的日益成熟与规范。

参考文献:

[1] 吴伟.通信工程建设施工的项目组织管理[J].治淮,,(11).

通信电源的运行管理与应用研究 篇6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需要以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为前提。近年来,我国在推进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效。然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部分水利管理单位对于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方面的认识不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概括下来,主要表现为:对于水利工程外观形象等方面的塑造较为注重,忽视了与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密切相关的技术管理基础工作。但是,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与管理现代化密不可分,一旦建筑物监测、电气试验、设备检测、运行管理等基础性的保障工作落实不到位,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其安全性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无法满足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通信电源的运行管理与应用研究 篇7

数据通信及数据管理作为冷连轧过程控制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高速数据处理能力,以满足实时控制系统的要求,能够利用数据库实现大量数据的存储,并能够灵活支持多种通信方式[3]。针对冷连轧具体工艺和实际需求,笔者设计了一套冷连轧机组的数据通信和数据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过程控制数据通信、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等功能。该系统于2013年应用于迁安市思文科德科技有限公司1 450 mm五机架酸洗冷连轧机组,实现了数据的稳定通信与管理,保证了现场的稳定生产。

1 过程控制数据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在酸洗冷连轧生产线上,冷连轧过程控制系统需要同时连接生产管理系统(L3系统)、酸洗过程控制系统和轧机基础自动化系统(L1系统)。为此,设计的控制系统提供了多种通信方式实现系统互联,如TCP/IP协议的Socket通信、OPC通信和数据库互联通信等。

1.1 与生产管理系统的通信

过程控制计算机和生产管理计算机在物理上通过快速以太网相连,采用TCP/IP协议的Socket通信方式实现数据交互,该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生产计划系统、生产控制系统和生产执行系统等各通信终端的通信协议。

过程控制系统接收来自生产管理系统的生产计划、钢卷主数据和轧辊数据等信息,并将生产实绩、现场生产状态、班组统计数据和轧辊工作统计数据发送给生产管理系统。下面以生产数据管理为例说明两级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如图1所示,操作人员通过二级HMI向生产管理系统申请钢卷生产计划,车间管理人员若已制定好生产计划,则L3系统会将钢卷计划传送给L2系统;若无生产计划,则发送无钢卷计划报文。生产计划数据中只包含钢卷号和生产顺序,L2系统接收生产计划后,根据其中的钢卷号向L3系统逐条申请主数据。

1.2 与酸洗过程控制系统的通信

酸洗与轧机过程系统间的通信通过数据库链接实现,包括:同步酸洗与轧机过程系统的生产计划序列、同步缺陷数据、传送生产实绩等。

(1)同步生产计划。在酸洗和轧机过程系统中分别建立中间表,酸洗过程系统向轧机过程系统实时发送最近20卷的生产计划,实现轧机和酸洗过程系统生产计划的同步。

(2)同步缺陷数据。酸洗段在圆盘剪后设有检查站,操作人员可以实时观察经过检查站的带钢表面以进行缺陷记录,记录的数据将传送至酸洗和轧机过程系统中,以保证缺陷段带钢在进入轧机时实现自动降速或停车。

(3)传送生产实绩。酸洗过程系统将酸洗段生产实绩发送至轧机过程系统进行报表的统一记录、查看和打印。

1.3 与基础自动化系统的通信

过程控制系统与基础自动化系统通信的网络连接介质为工业以太网,采用基于TCP/IP协议的Socket通信。由于冷连轧系统间的数据传输内容较多且实时性要求高,因此为防止报文不能及时处理而造成数据丢失,需同时建立多个通道以完成数据通信。冷连轧过程控制系统需发送设定数据和轧辊数据至基础自动化系统,同时循环接收基础自动化系统发送的现场实测数据和触发事件等信息,两者间具体的通信报文见表1。

2 过程控制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

冷连轧过程控制系统采用Oracle数据库实现对各控制功能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主要包括:生产计划及钢卷主数据、轧辊数据、成品数据、现场生产实绩、模型参数数据、带钢缺陷数据和停机数据等。在过程控制系统中,数据管理系统可为设定值计算提供PDI数据、轧辊数据及模型自适应数据等;同时,存储的数据是生产过程监测以及参数优化的重要保证,是报表系统以及生产决策系统的数据来源,也为人机界面提供显示数据和接收外部输入数据。

目前,现场冷连轧二级控制系统中的数据管理和数据采集功能块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基本相同,在很多文献中已有介绍[4,5],本文对其不再赘述。文中重点介绍笔者所开发的一种带钢段数据同步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2.1 现场实测数据的采集与存储

轧机现场实际数据为轧机仪表检测的实际值,主要包括:各个机架的轧制力、弯辊力、轧辊速度、机架功率、带钢速度、带钢厚度、出入口张力、中间辊横移量、板形测量等实际数据。为防止源数据受到高频噪声的影响,降低瞬时值的不稳定性及提高数据的精度,基础自动化系统对现场实测数据采用指数滤波的方式进行预处理[6]。基础自动化系统先将处理后的过程数据缓存到过程控制系统跟踪模块服务中,再周期性地保存到数据库中,该过程称为“趋势数据记录”。

现场实际数据一般以成品钢卷为单位进行存储,主要用于生成带钢成品数据、缺陷数据、能源介质消耗统计及产品质量数据等;另外一个重要用途是经过计算均值、置信度等数据处理为模型自适应提供实际值,用于自适应的数据分为带钢头部低速实测数据和稳态高速轧制实测数据,如图2所示。

2.2 轧制过程带钢同步段数据的建立

目前,现场人员大多是通过iba PDA系统或过程控制系统中的成品信息查看钢卷的实际轧制数据。iba PDA系统提供的数据是在时间轴上的轧制实际数据,而过程控制系统中的成品数据一般为轧制实际数据的平均值和最大、最小值等信息。当需要分析成品钢卷的某一段上或是整条带钢长度上所对应的各种轧制实际值数据时,以上两个系统均不能满足生产技术要求。为了解决该问题,笔者开发了冷连轧机轧制过程带钢段数据的同步方法。

图3为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段数据建立示意图。如图3所示,随着轧制过程的进行,实际带钢段i从1机架入口测厚仪处开始,依次经过了生产线上的各个检测仪表和设备位置,最后行进到轧机出口飞剪处,在该轧制时间段内共生成了(n+2)个快照段数据数组photo[i-n]~photo[i+2]。由图4可以直观地看出,单个快照段数据中记录的是某一时间段内不同位置的带钢段经过各检测仪表和设备时的平均数据,如快照段数据photo[i-n]中记录了实际带钢段i的入口厚度数据、实际带钢段(i-n)的5机架轧制数据、实际带钢段(i-n-1)的板形数据及实际带钢段(i-n-2)的成品厚度数据等。

冷连轧机轧制过程带钢同步段数据的处理过程可以归纳为两个过程:快照段数据的建立和带钢段数据的同步。快照段数据的建立是将轧机出口带钢分成一定长度的若干段,将轧制该段长度带钢时间内所采集的实际数据进行平均值处理;而同步段数据的处理过程则是将快照段数据的数组进行整合,将快照段数据中的实际测量数据同步到成品钢卷的长度方向上。

建立同步段数据的整体流程见图4。带钢数据同步是逐段完成的,当整个钢卷轧制完成后,整条带钢长度上的同步段数据也随之建立起来。

3 现场应用

本文提出的数据通信和数据管理方法已通过编程语言实现,并将其作为过程控制系统的子模块应用在迁安市思文科德薄板科技有限公司1 450 mm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过程控制系统中。

该生产线自2013年9月份正式投产以来,整个过程控制系统运行稳定,通过数据通信模块实现了各系统之间实时、高效、稳定的通信,运行过程中无数据丢包现象;数据管理功能模块收到数据后进行统计、计算和处理,实现钢卷主数据、轧辊数据、生产实绩数据、带钢缺陷数据、停机数据及模型参数数据的自动管理,并通过开发的带钢段同步方法将轧制过程中实时采集的实测数据同步到成品钢卷的长度方向上,可通过过程控制系统的HMI画面查看整条带钢沿轧制长度上的轧制数据,图5显示了整卷带钢沿轧制长度方向上的轧制速度和成品厚差曲线。

4 结论

针对冷连轧具体控制和生产需求,从各级系统间的数据通信方式与通信内容、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方面概括地介绍了冷连轧过程控制数据通信和数据管理的整体功能、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重点介绍了一种冷连轧机带钢段数据同步的方法。现场应用表明,该数据通信和管理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用户要求,为工艺技术人员进行生产数据管理、参数修改、工况查询、生产数据分析、产品质量统计以及生产监控和报表打印提供了重要手段,并且为海量数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摘要:数据通信和数据管理是冷连轧过程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迁安市思文科德薄板科技有限公司1 450 mm五机架酸洗冷连轧机组,从各系统间的数据通信方式与通信内容、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冷连轧过程控制数据通信和数据管理的整体功能、结构设计和实现方法,并设计开发了一种冷连轧机轧制过程带钢段数据的同步方法。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设计开发的数据通信和管理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完全满足现场对动态数据传输、数据管理、生产数据分析、产品质量统计以及参数维护等功能的需求。

关键词:冷连轧,轧制过程自动化,数据传输,同步段数据

参考文献

[1]丁修堃.轧制过程自动化[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2]侯永刚,秦大伟,费静,等.过程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在冷连轧机组中的应用[J].冶金自动化,2012,36(4):47.

[3]刘东,毛伟,施奇峰,等.一种Drive Monitor曲线数据记录功能的扩展方法[J].冶金自动化,2015,39(1):56.

[4]郭立伟,杨荃.冷连轧过程控制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J].轧钢,2006,23(6):48.

[5]曹剑钊,姬亚锋,彭文,等.轧制过程自动化实时数据采集与离线分析系统[J].中国冶金,2014,24(2):42.

通信电源的运行管理与应用研究 篇8

关键词:通信电源;使用;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22-01

通信电源在整个通信行业中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它是整个通信网络的关键基础设施,是通信网络上一个完整而又不可替代的独立专业。随着电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网络结构日益复杂,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对电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通信电源系统的概述

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施集中监控管理,这也是现代通信网络的要求。为保证通信生产可靠、准确、安全、迅速,对通信电源基本要求基本归纳为可靠、稳定、小型智能和高效率。通信电源安全、可靠是保证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障。通信电源是不允许中断的,否则整个通信系统可能中断和瘫痪。要保证通信电源系统的可靠性,通信电源系统要在各个环节多重备份,应尽量从两个不同的地方引入两路市电输入,并设置两路市电电能自动倒换装置;所用设备要选用可靠性高的高频开关整流设备,采用模块化、热插拔式结构以便于更换,并合理配置备份设备。由于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具有无酸雾溢出、免加水、能与其他电器设备同室安装等特点,从90年代起随着其技术的成熟而得到了推广。

二、通信电源系统使用中注意事项分析

首先,从设备的选择开始尽量节约,向集约化发展。电源系统安装的第一步是需要依据通信电源采购规模以及品牌的选择来进行控制,减少电源的采购品牌可以有效的减少不稳定性,尽可能在一个工程里选择同一品牌的电源。因为不同品牌在制造电源时会使用不同的技术标准以及原材料,这就给后期维护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例如在零部件的采购上也较为复杂。同时,品牌过多也会导致采购时成本提高,难以获得供货商最为合适的价钱。

其次,进行严格的验收工作。因为存在差异的电源设备在不同环境中的使用其效率以及效果都会存在差异,所以需要针对当地情况以及支撑体系来选择最为合适的电源设备类型,并且结合当地情况确定电源设备。例如,使用电源设备的用户会对自动化等提出不同的需求,电源设备的自动化与人工操作存在的差距是一样的,但在不同地区却存在较大的成本差异。对于用户以及通信系统不需要的功能可以进行屏蔽以免影响工作或者增加消耗,对于存在更多功能需求可以进行单独测试来确保其工作的稳定性。

对于采购来的电源设备产品即便得到了有关部门和厂家的合格证明也应该再自行进行验收来确保产品不会出现质量问题。目前因为电源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同时内部结构也更为复杂,同时因为电源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很可能会导致元部件脱落。所以说当使用电源设备的时候就需要自行进行验收来确保所安装的电源设备是一个不存在安全质量问题的产品。

第三,合理地对通信电源中的线路进行规划设计。通信系统中居于核心的就是通信电源设备,所以必须保证其进行不间断地持续运行,以防止造成经济损失。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要配备两条独立的线路来进行供电,当其中一条线路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立即启动备用线路来进行供电。对于交流供电系统目前在普及中的是自动倒换模式,但为了保证其在出现紧急情况下能继续使用,应该保留手动切换功能。对于一些单套的高频开关,其电容量要进行更为合理的设计,对于实际要进行科学判断来确定电源中模块的开机数量,不可以随便参考其他数据。同时为了可以有效的保障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所以还需要使用空气开关。

三、通信电源的维护与管理

1、重视通信电源的维护与管理

要想真正的提高通信电源维护与管理的水平,首先就要引起对这项工作的重视,意识到电源的重要性。现在很多的运营商关注的都是营销与发展,但往往忽视通信电源维护管理这种幕后的工作。运营商应该意识到通信电源是保证通信质量的基础,而通信管理则是保证通信畅通的条件。

2、提高机房设计与建设技术

要严格按照通信电源要求的相关规范严格设计,在风险的防范上要周密设计分析,做好设计的应急措施,防治出现因设计不周而造成安全隐患。要建立先进完善的通信电源机房环境以及电源的监控系统,保证电源机房基础设施的完善,保证机房工作环境的温湿度与清洁度,降低因环境温度高或灰尘而造成的通信电源设备的损害与电源事故。

3、搞好防雷减灾防护

通信机房的电气设备一般都比较密集,对雷电的反应比较敏感,做好防雷击的防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地方为了实现通信网络的全面覆盖,建设的布线处在雷电的高发区,受雷电的影响,供电系统如果防御不到位,一旦遭到雷击,通信电源设备无法正常供电,通信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可能导致整个通信系统的瘫痪。所以,在通信设备的机房内必须安装避雷设施,做好防雷措施,保证通信电源设备的正常运行。

现在通信技术正在飞速的发展,各种通信产品层出不穷,但是这并不会减弱通信电源的作用,反而使得维护好通信电源的稳定运行更加重要。一旦电源停止工作,一切的通信设备也必将会随之中断,这种情况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通信电源作为通信系统设备的关键,保障了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与通信的畅通,一旦通信设备的供电中断或引起通信事故,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随着通信的不断发展,通信电源的重要性也引起了各级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现代通信电源需具备的要求,提出了现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探讨提出了一些通信电源管理与维护的措施要点,以提高先到通信电源的技术水平,保证通信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通信电源的运行管理与应用研究 篇9

配电自动化大规模无线公网通信运维技术研究与应用

随着配电自动化的全面建设,无线公网通信以投资少、运维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但其容易长期、频繁掉线的缺点影响了其在配电自动化的应用。文章通过分析配电自动化无线公网通信过程和无线通信原理,提出五段式缺陷分析方法,通过在现场实践应用,解决了无线公网大规模应用中的不稳定问题,有效提升了配电自动化终端在线率,推动了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应用。0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客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配电自动化作为配电网监测、控制、信息集成等的技术手段在配电网运维、调控及运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配电通信网络是实现配电自动化和智能化电网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受到配电网结构、环境和经济等条件的约束,要与配电网络特点、规模及业务发展相适应。按照通信范围的不同,配电通信网络可分为骨干网和接入网两层,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382—2009《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要求,骨干层通信网原则上应采用光纤传输网,在条件不具备的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其他通信方式作为补充;接入层通信网应因地制宜,可综合采用光纤专网、配电线载波、无线等多种方式。无线公网通信在数据流量较少、数据实时性要求不太高(秒级)的情况下,能满足配电网运行需求,其具有投资小、施工速度快、能快速建立通信等优点,近年在配电自动化试点建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山东枣庄供电公司于2011年全面开展配电自动化建设,经过3年时间已实现城乡全覆盖,无线公网通信广泛应用于农村等C、D类供电区域,规模达到5600余点。面对无线公网通信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保证其正常通信已成为枣庄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本文在分析无线公网通信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其长期、频繁掉线等影响配电自动化应用的难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无线通信缺陷判定和处理方法。1配电自动化无线通信原理根据《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要求,配电自动化系统无线公网通信在配电终端、通信网络、配电主站系统、应用环境4个层次上进行安全防护设计,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配电网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的安全,以及配电自动化系统和配电终端操作的安全性。其中基于GPRS的配电自动化结构如图1所示。图1基于GPRS的配电自动化结构图1.1无线公网通信安全防护采用(GPRS/CDMA/TD-SCDMA等)公网方式通信,将致使配电自动化系统面临来自公网网络攻击的风险,影响电力系统对用户的安全可靠供电。因此为了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建立安全防护体系。(1)应用无线公网自身提供的链路接入安全措施APN VPN或VPDN技术,实现无线虚拟专有通道,保证网络接入的安全防护。(2)在安全接入区部署的公网采集服务器中,采用经国家指定部门认证的安全加固操作系统,采用用户名/强口令措施,实现用户身份认证及账号管理。在安全接入区的边界处部署配电安全接入网关,采用国产商用密码算法实现通信链路的双向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保证链路通信安全。(3)在安全接入区与生产控制大区之间部署电力专用横向单向安全隔离装置(部署正、反向隔离装置),保证数据传输安全。1.2终端无线通信过程(1)终端无线通信路径建立过程。在终端上电后,下载终端和无线模块参数,通过无线模块登录无线公网,发送心跳包与主站无线服务器进行通信连接,主站无线服务器收到无线模块发送的心跳报文,识别无线模块上线,并发送确认心跳报文给无线模块,无线模块收到主站无线服务器回复的心跳报文,建立无线通道,进行通信。当主站无线服务器判定无线模块在线时,前置服务器通过无线服务器向配电终端发送链路报文进行链路建立,前置服务器收到配电终端回复的确认链路报文后,完成配电终端与前置服务器的链路建立。当配电终端与前置服务器完成链路建立后,前置服务器向配电终端发送初始化报文、总召报文,配电终端回复确认报文及遥信遥测信息,主站与配电终端开始正常通信。(2)无线模块与无线服务器间的通信连接。1)无线模块与无线服务器间通过相互发送心跳报文确立两者是否正常在线,配电自动化无线模块与无线服务器间心跳报文的时间间隔设定为60s。2)无线模块每间隔60s发送一个心跳报文到无线服务器,若无线服务器收到心跳报文后应答无线模块,则无线服务器识别无线模块在线;如果无线模块60s内未收到无线服务器返回心跳报文,则间隔60s后继续发送心跳报文,若连续5次都未收到无线服务器的应答,无线模块判定网络异常,断开连接,并进行重新连接,继续向无线服务器发送心跳包。3)若无线模块连续20次都未收到无线服务器下行应答数据,无线模块自动进行断电重启,重新开始建立连接。

通信电源的运行管理与应用研究 篇10

摘要:针对现代电网变电运行管理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并详细介绍合理应用现代电网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重要性、现代电网的特点,如安全性较好、装机容量较大、实现信息化管理等,提出现代电网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应用要点,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现代电网;变电运行;管理模式;

伴随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加,为了保证现代电网能够更加安全的运行,运用先进的变电运行管理模式至关重要。对于现代电网变电运行管理人员来讲,在实际工作当中,要运用合理的管理模式,并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在提升现代电网可靠性的同时,有效满足国民电力需求。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现代电网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应用要点,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从而保证现代电网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得到更好的应用。

变电站直流电源运行与维护的探讨 篇11

关键词 变电站;直流电源;运行管理;蓄电池;更新改造

中图分类号 TM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11-0175-01

1 直流电源系统的交接验收

当直流电源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应进行投运前的交接验收试验。所有试项目应达到技术要求后才能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正常后,运行单位方可签字接收。交接验收试验及要求如下。

1)绝缘监测及信号报警试验。①直流电源装置在空载运行时,其额定电压为220 V的系统,用25 kΩ电阻;额定电压为110 V的系统,用

7 kΩ电阻;额定电压为48 V的系统,用1.7 kΩ电阻。分别使直流母线正极或负极接地,应正确发出声光报警;②直流母线电压低于或高于整定值时,应发出低压或过压信号及声光报警;③充电装置的输出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05%~110%时,应具有限流保护功能;④装有微机型绝缘监测装置的直流电源系统,应能监测和显示其支路的绝缘状态,各支路发生接地时,应能正确显示和报警。

2)耐压及绝缘试验。①在作耐压试验之前,应将电子仪表、自动装置从直流母线上脱离开,用工频2 kV,对直流母线及各支路进行耐压1 min试验,应不闪络、不击穿;②直流电源装置的直流母线及各支路,用1 000 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 MΩ。

3)蓄电池组容量试验。不同种类的蓄电池具有不同的充电率和放电率。 ①防酸蓄电池组容量试验:防酸蓄电池组的恒流充电电流及恒流放电电流均为I10,只要其中任一个蓄电池达到1.8 V放电终止电压时,应停止放电。在三次充放电循环之内,若达不到額定容量的100%,此组蓄电池为不合格;②阀控蓄电池组容量试验:阀控蓄电池组的恒流限压充电电流和恒流放电电流均为I10,额定电压为2 V的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为1.8 V;额定电压为6 V的组合式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为5.25 V;额定电压为12 V的组合式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为10.5 V。只要其中任一个蓄电池达到了终止电压,应停止放电。在三次充放电循环之内,若达不到额定容量的100%,此组蓄电池为不合格;③镉镍蓄电池组容量试验:镉镍蓄电池组的恒流充电电流和恒流放电电流均为I5,只要其中任一个蓄电池达到1V放电终止电压时,应停止放电。在三次充电循环之内,若达不到额定容量的100%,此组蓄电池为不合格。

4)充电装置稳流精度范围。①磁放大型充电装置,稳流精度应不大于±5%;②相控型充电装置,稳流精度应不大于±1%(精度Ⅰ类装置)或不大于±2%(精度Ⅱ类装置);③高频开关模块型充电装置,稳流精度应不大于±1%。

5)充电装置稳压精度范围。①磁放大型充电装置,稳压精度应不大于±2%;②相控型充电装置,稳压精度应不大于±0.5%(精度Ⅰ类装置)或不大于±1%(精度Ⅱ类装置);③高频开关模块型充电装置,稳压精度应不大于±0.5%。

6)直流母线纹波系数范围。①磁放大型充电装置,纹波系数应不大于2%;②相控型充电装置,纹波系数应不大于1%;③高频开关模块型充电装置,纹波系数应不大于0.5%。

7)直流母线连续供电试验。交流电源突然中断,直流母线应连续供电,电压波动应不大于额定电压的10%。

2 运行管理

1)直流电源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按设备管理权限划分。

2)运行主管单位每年应对所辖运行直流电源系统进行检查评价,落实直流系电源统设备缺陷,综合分析直流电源系统存在问题,正确做出设备状态评估,提出技术改造和检修意见。

3)现场运行规程中应有直流电源系统运行维护和事故处理等有关内容,并应符合本厂、站直流电源系统实际。

4)运行单位应有直流系统维护管理制度。

5)对直流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工作应纳入年度、月度工作计划。

6)运行人员对发现的直流系统缺陷,应按维护管理职责和权限及时处理或上报。

7)具备两组蓄电池的直流系统应采用母线分段运行方式,每段母线应分别采用独立的蓄电池组供电,并在两段直流母线之间设联络开关或刀闸,正常运行时该联络开关或刀闸应处于断开位置。

8)直流熔断器和空气断路器应采用质量合格的产品,其熔断体或定值应按有关规定分级配置和整定,并定期进行核对,防止因其不正确动作而扩大事故。

9)直流电源系统同一条支路中熔断器与空气断路器不应混用,尤其不应在空气断路器的上级使用熔断器。防止在回路故障时失去动作选择性。严禁直流回路使用交流空气断路器。

3 备品备件管理

1)应根据DL/T724有关规定,并结合所使用设备的种类和运行情况,准备必要的备品备件。

2)各种规格的熔断器应标明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

3)不同规格的熔断器不得混放。

4)当备品备件被使用后,应及时进行补充。

备品备件是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但由于所使用的设备种类不同,应储备的备品备件也不同,不便同一做出规定。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关规定和制度,明确应储备的备品备件要求。

4 直流系统设备更新改造和报废

1)如果直流电源系统设备在运行中缺陷严重、异常和故障频繁、技术性能落后,不能够保证正常可靠运行时,应对其进行更新改造或更换。

2)蓄电池的报废:①防酸蓄电池组以I10进行恒流放电电流,只要其中一个蓄电池放电终止到1.8 V时,即停止放电。在三次充放电循环之内,若达不到额定容量值的80%,则此组蓄电池容量严重不足,应部分或全部报废并更换,但应避免新旧蓄电池混用;②阀控蓄电池组以I10 进行恒流放电电流,只要其中一个蓄电池放电终止到1.9 V时,即停止放电。在三次充放电循环之内,若达不到额定容量值的80%,则此组蓄电池容量严重不足,应部分或全部报废并更换,但应避免新旧蓄电池混用;③镉镍蓄电池组用I5恒流放电,单体蓄电池放电终止端电压为

1.1 V,若放充三次均达不到蓄电池额定容量的80%以上,则应报废并安排更换。

3)在微机监控器经常出现失控、参数严重错误等异常和故障,无法保证可靠运行的情况下,应对其进行技术改造或更换。

4)可控硅和相控整流装置与高频电源装置相比,噪声较大,效率较低,能耗较高,运行可靠性相对较差,故障率较高,维护工作量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以高频电源装置替代可控硅和相控整流装置。

基于软开关技术的高频开关电源因其性能可靠、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成为了现代电力操作电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已经将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检测技术融入到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中,实现了对直流电源系统的实时远程监控,从而为变电站一次设备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为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更高质量的保障。相信不久的将来,直流电源的运行对整个电力行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文俊.对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维护问题的探讨[J].广东科技,2008,20.

[2]王振东,徐礼达.110 kV变电站蓄电池容量的选择[J].人民长江,2007,05.

[3]谷新梅.变电站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J].广东科技,2008,22.

[4]孙珏.220 kV塘桥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情况分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S1.

[5]黎廷广.变电站阀控蓄电池运行维护[J].电工技术,2008,02.

通信电源的运行管理与应用研究 篇12

随着新能源政策的出台和国家电网公司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和相关技术研究已成为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以及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亟需解决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的信息化运作问题,迫切需要开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行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文章提出并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行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不仅满足了国家电网公司总部集中管理的要求,并且能够实现与现有营销系统的快速对接。

1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概况

目前,很多国家对电动汽车的发展都有较明确的规划,随着各汽车制造商将电动汽车量化生产提上日程,各国开始着手充电设施的建设。美国有5个州从2011年夏季开始成为美国首批电动汽车试点州,采取家用充电和公用充电2种模式。英国计划到2015年在伦敦建设2.5万个电动汽车充电点。法国、葡萄牙等国正在计划建设遍布全国的充电网络。日本国内目前共有155处快速充电设施。

2 运营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外各企业先后展开了电动汽车运营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如美国Coulomb Technologies公司开发的Chargepoint充电网络在美国旧金山、加拿大温哥华等地试点运行,Better Place公司的电动汽车管理平台向电网提供数据接口,电网可以根据现有供应量和电动车辆驾驶者的需求进行能源优化配置。这些系统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运营管理方面做出了尝试,但未形成统一模式。

我国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大部分服务于特定对象,并未进行商业运营。如电动公交线路的充电站、奥运电动公交车充电站,属于各企业电动汽车示范运行的配套工程,没有对社会开放充电服务。关于电动汽车的运营管理,国内还没有成熟的系统。现有的系统大多为对充电站/桩、电动汽车进行管理的孤立系统,如充电站系统、电池管理系统、车辆监控系统等。而基于物联网对电动汽车进行资产、设备、充电、放电、换电、监控、调度等全寿命过程管理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如杭州、山东薛家岛、天津、北京都建设了运营管理系统,但均处于示范阶段,未实现实用化。相关的标准与规范,也刚刚展开研究与制定工作。

此外,在电动汽车物联网技术方面,目前仅用于电动汽车身份识别与换电导引,在青岛薛家岛充换电站进行了示范应用。而电动汽车运营管理对物联网技术的要求则远远不止如此,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资产管理、感知采集、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还需进行更深入的挖掘。

电动汽车及充换电设施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及单一功能的管理系统已无法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制约了电网生产水平、应用水平和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难以适应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要求。

3 运营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行管理系统应用解决方案,包括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行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技术架构、功能划分等,并在天津电力公司、北京电力公司成功应用和实施。

3.1 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利用RFID、传感器、图像识别等技术,通过GPRS/3G、Wi-Fi、Internet等通信手段,将具有身份标识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设施、用户车主、智能电网等相关主体进行互联,实现基于物联网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的自动化运行与管理。

电动汽车运营管理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系统分为终端设备层、站级管理层、区域管理层3部分,其中区域管理层根据需要又可分为省级管理和总部级管理2部分。

3.2 系统技术架构

系统采用基于Java EE的多层技术构架,系统层次结构总体上划分为界面展示层、界面逻辑层、应用逻辑层和企业资源层,通过各层次系统组件间服务的承载关系,实现系统相应功能。电动汽车运营管理系统技术架构如图2所示。

3.3 应用部署架构

系统采用省(市)级部署模式,在每个省公司部署1套运营管理系统,总部完成分析决策与跨省的资产和资金清分管理。各站内的采集与监控系统、视频、安防系统,作为运营管理系统的数据来源。电动汽车运营管理系统部署架构如图3所示。

3.4 应用功能

根据电动汽车智能运营管理的需求,并考虑相应的扩展功能,将管理系统从功能上分为14个模块,每个模块又由若干个子功能模块组成,其中关键模块如下所述。

1)收费管理模块。(1)充电标准管理功能按照电价调整文件对电价、电价政策版本、电价政策分类等进行管理,审核后发布最新电价的全过程管理,以确保电价政策执行的正确性、完整性。(2)充电计费管理功能利用信息采集技术,获取充电电量数据信息,完成充电技术路线下的计量计费。(3)换电计费管理功能根据电动汽车车载终端或其他方式获得电动汽车当前行驶里程和计费策略信息,完成换电技术路线下的计量计费。

2)检修管理模块。对电池、充换电设备、其他设施进行巡视、检测和异动管理,及时消除设备存在的各种缺陷和故障。(1)设备检测是为保证充电桩、里程计量终端等设备正常准确地工作,需要定期或临时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电源特性检测、计量检测、计费功能检测和调整、通信功能检测等。(2)设备巡视管理是为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需要定期或临时对这些设备进行巡视。巡视可以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威胁安全运行的问题,为设备检修提供依据和确定检修内容,以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和防止事故扩大。(3)缺陷管理的目的是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和设备安全性,为修复改造提供依据。(4)故障管理涵盖了发现、处理、跟踪故障处理情况和提交故障处理报告的全过程,将由设施故障引起的事故和问题对业务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小,预防相关的事故再度发生。(5)设备检修是为了保障相关设备的正常使用,解决设备存在的缺陷、故障,设备检修制定检修计划,并按照流程进行分类计划汇总、审核、发布。(6)设备异动管理实现对设备异动活动的申请、审批、异动执行、异动核实、异动信息发布等进行管理,并同步更新由异动活动所引起的设备台账、相关地理位置信息更新,以保证设备图形和台账的及时更新和一致。

3)安全管理模块。(1)警报指示制定是对电动汽车中涉及到的安全警报指标值进行设定,包括车辆及行驶区域指标值、电池指标值等参数信息,以便系统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判断。(2)实时报警提示是指自动接收车载终端及GPS等定位监控的报警信号,并对超出阈值部分进行声、光等提示。(3)报警接单处理是指监控中心人员在接到报警的信息后,及时赶往现场分析故障原因,快速排除故障,并对处理结果进行反馈。

3.5 应用情况及效益

系统研发完成后,在北京市电力公司和天津市电力公司进行了应用。两公司建设的充电站和离散分布充电桩分布于市内各个行政区域内,分布范围广、数量大,充电设施运行维护与统一管理难度较大。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行管理系统的上线运行,将所有充电设施纳入到运行管理系统的范围内,使充电设施的运行和管理网络化、有序化、实时化、统一化,提高了充电设施运营管理的工作效率。

系统实现了电动汽车智能、方便、安全、准确的充电数据管理,实时解决电动汽车的资产管理与收费问题,为用户、充电运营商提供快捷的交易平台,更好地推动电动汽车应用与发展。以信息平台为支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

天津市电力公司在天津中新生态城示范站进行了部署,将天津市目前5个充电站纳入系统的管理,实现了充电过程的实时监控。北京市电力公司在北京电科院进行了部署,将目前北京市49个充换电站全部纳入管理,实现了全部充换电站的设备管理、检修管理、运行管理、资产管理、充换电网络的管理、实时监控,以及用户开户、计量计费、收费管理、账务管理等,为北京市2 340辆公交、环卫车辆提供充换电服务。

4 结语

基于物联网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行管理系统为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为省(市)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提供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决策依据,成为电动汽车产业链和用户侧消费市场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换电站、充换电设施的管理、监控、运营维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物联网技术在电动汽车运营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下一步应集中在资产信息的采集、充换电设备的安全防护、出入库管理与配送车辆管理等,实现运营服务互动化、仓储管理简易化、物流调度智能化、充电计费多样化的目标,保证电动汽车、电池及充换电设施稳定、经济、高效运行。

摘要:为推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行管理水平,研究了基于物联网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行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应用,包括对基于物联网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概况以及运营管理系统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等。采用梳理、分析、定义等方法形成系统总体架构和技术架构,并进行了数据模型设计、功能精化设计、IT架构设计等工作,开发完成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行管理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物联网,电动汽车,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兴虎.电动汽车概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崔玉峰,杨晴,张林山,等.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及充电技术研究[J].云南电力技术,2010,38(2):9–12.CUI Yu-feng,YANG Qing,ZHANG Lin-shan,et al.Development and charging technology for electric vehicles at home and abroad[J].Yunnan Power Technology,2010,38(2):9–12.

[3]夏德建.电动汽车研究综述[J].能源技术经济,2011,22(7):49–54.XIA De-jian.Research on electric vehicles[J].Energy Technology Economy,2011,22(7):49–54.

上一篇:中文美句下一篇: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孤独的牧羊人》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