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源的现状与发展

2024-09-14

通信电源的现状与发展(精选12篇)

通信电源的现状与发展 篇1

科技突飞猛进, 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电力通信行业也在快速的扩展和完善。我国的电力通信网是为了保障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的根本。电力通信网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单一覆盖到全方位采用、从简单到先进的发展历程。在对点网的自动化控制、远程化管理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发展历程

我国电力通信历经近60年的发展, 经历了从纵横交错到程控互换、从明线输出到光纤、数字通信的发展、至今的软件技术的应用。笔者认为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的阶梯式发展, 每次的发展都显示出我们雄厚的技术。

1.40年代至60年代

电力通信始终与电网的发展是同步的, 二者互相支持、互相配合。40年代我国主要以东北输电为主, 除个别城市之外, 其他地方都相对的落后或处于空白, 以线路通讯为主导, 长距离的调度主要靠国外先进设备完成。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用电量明显的增加, 国家建立的华北电网, 但是公网的通信技术是比较落后的, 很多设备依然靠国外进口, 自行研发生产出与起步阶段。

2.70年代

我国真正采用微波通信是在70年代初期。主要是一些重要部门信息量的加大才引起了这场信息变革。经过近10年的发展到70年代末, 我国的电网已经扩大成了以华北、东北、华东为核心的三大电网, 随着电力的发展部分地区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通信网络。但是由于国土面积大, 大多地区十万千瓦以上的电网没有通信干线, 且通信电路不太健全、自动化水平不高, 部分地区还经常出现停电现象, 通信系统的落后成为我国电力工作的薄弱环节之一, 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 与国外差距仍然较大。

3.80年代

随着改革开发的推动发展, 我国的各行各业都有了很快的发展。电力通信更是到了高速发展期,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引进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采用, 出现了数字微波、光纤通信和程控交换机等, 大电站、大机组、超高压输电线路不断增加, 电网规模越来越大。我国开始真正建设电力专用通信网络, 由此在我国数字微波、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数字程控交换机等得到了极快的推广和运用。快速的发展面临技术和人才缺乏的挑战, 自上而下开始新的改革运动, 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当时的主导。同时完善了各种制度加强了电力通信的建设。

4.90代至今

经过80年代和90年代的发展建设, 我国的电力通信技术逐渐成熟, 有了自己的整套系统, 并且设备更新速度加快, 对通信、网络的发展铺垫了良好的路基。

二电力通信的现状

电力通信网是专业性很强的通信网, 他是构成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发展到今天, 电力通信网已经覆盖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其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种形式:

1. 安全监视方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品那个的提高, 用电量急速的增加, 用电高峰期时经常出现电力瘫痪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电网的建设不合理, 没有提前规划和预计。进入21世纪我国展开了电网的大力改造, 对电网的安全实施监控, 通过自动化系统对电网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成为了可能。

2. 气象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

通过放置监测设备, 实时对水库或水电站进行全天候监视;在重点河流地段放置监测器, 实时监控水位、周围环境、以及对科学统计等有很大的作用。对新技术的实施也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例如太阳能、风能的应用, 也是我国提出的低碳环保的重点发展方向。

3. 环境保护方面

在经济快速发展, 工业严重污染的今天。环保部门为了控制企业的排放物, 为了给人类更好的生存环境。电力部门可以配合其在发电厂、重点企业安装监控器材, 通过定位系统, 综合数据实时进行监督, 不但提高了电力的控制, 同时还增强环保部门的办事项率, 加强了监管力度, 为环境保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4. 商业化运作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 网络的普及, 全球的互联网平台为电网的商业化运营提供了支持。在我国电力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 形成与国际互联网企业接轨的大的网络环境。电子商务系统安全性大、快捷方便, 收益空间大, 建立互动式电子商务平台, 不仅能扩展业务范围, 还能扩大信息交流。高速而又安全的电力通信网络, 对电子商务的实时交易和电力网络环境的安全维护,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 虽然我国的电力通信标准符合国内和国际标准, 但是其具

体的标准不够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 受经济条件、地理因素的制约等, 对电力通信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我国电力通信的发展方向

1. 要有高度的意识, 致力于把我国电网与国际市场接轨, 完

善服务体系, 优化核心层面, 严格按照市场机制来运作, 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 积极开展业务渠道;合理科学的规划, 加大自身的竞争力。

2. 加大网络基础建设, 普及光纤传输。

由于我国地域广、人口多, 经济发展不平衡, 前期技术的缺陷性, 造成我国部分地区的电力通信系统中, 电力光纤通信网存在着纤芯容量不足、设备容量小的情况。所以要加大快速传输网的建设, 吸纳社会资金, 政府引导做好工程基建工作。

3. 加大科研力度、狠抓电力通信线路的质量问题、经济开拓数字化网络平台。

只有先进的科研队伍, 才能有先进的技术;配合先进的技术在通信网路的基础建设中要狠抓质量, 预防因质量问题造成工程的缺陷, 做好监测和监管工作, 及时验证电力通讯网络工程是否合格;同时要科学规划, 积极地建设宽带多业务数字网络平台, 在语音、图像、数据、媒体、新闻等各业务领域为现在和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提供统一的多优先等级, 确保业务质量。

总之, 电力通信直接关系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通信有很重要的找略地位。要想做好电力通信业务, 我们必须建立结实的电网结构、研发先进的通信设备、有足够的资金通入、高素质的操作队伍, 具有高度的战略思想。切实做到为我国的电力通信行业和全国人民带来便利和服务。

通信电源的现状与发展 篇2

【摘要】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 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光纤通信的几种关键技术及其现状并进一步提出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光纤通信现状出路

【引言】光纤通信技术从光通信中脱颖而出,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在现代电信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光纤通信作为一门新兴技术,近年来发展速度之快、应用面之广是通信史上罕见的,也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和未来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主要传送工具。

---光纤的概述

光纤即为光导纤维的简称。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从原理上看,构成光纤通信的基本物质要素是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光纤除了按制造工艺、材料组成以及光学特性进行分类外,在应用中,光纤常按用途进行分类,可分为通信用光纤和传感用光纤。传输介质光纤又分为通用与专用两种,而功能器件光纤则指用于完成光波的放大、整形、分频、倍频、调制以及光振荡等功能的光纤,并常以某种功能器件的形式出现。

光纤通信之所以发展迅猛,主要缘于它具有以下优点:1)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2)信号串扰小、保密性能好;3)抗电磁干扰、传输质量佳;4)光纤尺寸小、重量轻,便于敷设和运输;5)材料来源丰富,环境保护好;6)无辐射,难于窃听;7)光缆适应性强,寿命长。

一、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

光纤通信的发展依赖于光纤通信技术的进步。目前,光纤通信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新技术也不断涌现,进而大幅度提高了通信能力,并不断扩大了光纤通信的应用范围。

1.1波分复用技术

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单模光纤低损耗区带来的巨大带宽资源。根据每一信道光波的频率(或波长)不同,将光纤的低损耗窗口划分成若干个信道,把光波作为信号的载波,在发送端采用波分复用器(合波器),将不同规定波长的信号光载波合并起来送入一根光纤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再由一波分复用器(分波器)将这些不同波长承载不同信号的光载波分开。由于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可以看作互相独立(不考虑光纤非线性时),从而在一根光纤中可实现多路光信号的复用传输。自从上个世纪末,波分复用技术出现以来,由于它能极大地提高光纤传输系统的传输容量,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95年以来,为了解决超大容量、超高速率和超长中继距离传输问题,密集波分复用DWDM(Dens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成为国际上的主要研究对象。DWDM光纤通信系统极大地增加了每对光纤的传输容量,经济有效地解决了通信网的瓶颈问题。据

统计,截止到2002年,商用的DWDM系统传输容量已达400Gbit/s。以10Gbit/s为基础的DWDM系统已逐渐成为核心网的主流。DWDM系统除了波长数和传输容量不断增加外,光传输距离也从600km左右大幅度扩展到2000km以上。

与此同时,随着波分复用技术从长途网向城域网扩展,粗波分复用CWDM(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应运而生。CWDM的信道间隔一般为20nm,通过降低对波长的窗口要求而实现全波长范围内(1260nm~1620nm)的波分复用,并大大降低光器件的成本,可实现在0km~80km内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因而受到运营商的欢迎。

1.2光纤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信息传输的高速化,满足大众的需求,不仅要有宽带的主干传输网络,用户接入部分更是关键,光纤接入网是高速信息流进千家万户的关键技术。在光纤宽带接入中,由于光纤到达位置的不同,有FTTB、FTTC、FTTCab和FTTH等不同的应用,统称FTTx。

FTTH(光纤到户)是光纤宽带接入的最终方式,它提供全光的接入,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宽带特性,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不受限制的带宽,充分满足宽带接入的需求。我国从2003年起,在“863”项目的推动下,开始了FTTH的应用和推广工作。迄今已经在30多个城市建立了试验网和试商用网,包括居民用户、企业用户、网吧等多种应用类型,也包括运营商主导、驻地网运营商主导、企业主导、房地产开发商主导和政府主导等多种模式,发展势头良好。不少城市制订了FTTH的技术标准和建设标准,有的城市还制订了相应的优惠政策,这些都为FTTH在我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FTTH应用中,主要采用两种技术,即点到点的P2P技术和点到多点的xPON技术,亦可称为光纤有源接入技术和光纤无源接入技术。P2P技术主要采用通常所说的MC(媒介转换器)实现用户和局端的直接连接,它可以为用户提供高带宽的接入。目前,国内的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FE或GE的带宽,对大中型企业用户来说,是比较理想的接入方式。

二、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信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电信市场的逐步全面开放,光纤通信的发展又一次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以下在对光纤通信领域的主要发展热点作一简述与展望。

2.1向超高速系统的发展

从过去20多年的电信发展史看,网络容量的需求和传输速率的提高一直是一对主要矛盾。传统光纤通信的发展始终按照电的时分复用(TDM)方式进行,每当传输速率提高4倍,传输每比特的成本大约下降30%~40%;因而高比特率系统的经济效益大致按指数规律增长,这就是为什么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在过去20多年来一直在持续增加的根本原因。目前商用系统已从45Mbps增加到10Gbps,其速率在20年时间里增加了20O0倍,比同期微电子技术的集成度增加速度还快得多。高速系统的出现不仅增加了业务传输容量,而且也为各种各样的新业务,特别是宽带业务和多媒体提供了实现的可能。目前10Gbps系统已开始大批量装备网络,全世界安装的终端和中继器已超过5000个,主要在北美,在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已开始大量应用。

2.2向超大容量WDM系统的演进

采用电的时分复用系统的扩容潜力已尽,然而光纤的200nm可用带宽资源仅仅利用了不到1%,99%的资源尚待发掘。如果将多个发送波长适当错开的光源信号同时在一极光纤上传送,则可大大增加光纤的信息传输容量,这就是波分复用(WDM)的基本思路。采用波分复用系统的主要好处是:1)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使容量可以迅速扩大几倍至上百倍;2)在大容量长途传输时可以节约大量光纤和再生器,从而大大降低了传输成本;3)与信号速率及电调制方式无关,是引入宽带新业务的方便手段;4)利用WDM网络实现网络交换和恢复可望实现未来透明的、具有高度生存性的光联网。

鉴于上述应用的巨大好处及近几年来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市场的驱动,波分复用系统发展十分迅速。预计不久实用化系统的容量即可达到1Tbps的水平。

2.3实现光联网

上述实用化的波分复用系统技术尽管具有巨大的传输容量,但基本上是以点到点通信为基础的系统,其灵活性和可靠性还不够理想。如果在光路上也能实现类似SDH在电路上的分插功能和交叉连接功能的话,无疑将增加新一层的威力。根据这一基本思路,光的分插复用器(OADM)和光的交叉连接设备(OXC)均已在实验室研制成功,前者已投入商用。

实现光联网的基本目的是:1)实现超大容量光网络;2)实现网络扩展性,允许网络的节点数和业务量的不断增长;3)实现网络可重构性,达到灵活重组网络的目的;4)实现网络的透明性,允许互连任何系统和不同制式的信号;5)实现快速网络恢复,恢复时间可达100ms。鉴于光联网具有上述潜在的巨大优势,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预研。光联网已经成为继SDH电联网以后的又一新的光通信发展高潮。

2.4新一代的光纤

近几年来随着IP业务量的爆炸式增长,电信网正开始向下一代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而构筑具有巨大传输容量的光纤基础设施是下一代网络的物理基础。传统的G.652单模光纤在适应上述超高速长距离传送网络的发展需要方面已暴露出力不从心的态势,开发新型光纤已成为开发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为了适应干线网和城域网的不同发展需要,已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新型光纤,即非零色散光纤(G.655光纤)和无水吸收峰光纤(全波光纤)。

2.5光接入网

过去几年间,网络的核心部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交换,还是传输都已更新了好几代。不久,网络的这一部分将成为全数字化的、软件主宰和控制的、高度集成和智能化的网络。而另一方面,现存的接入网仍然是被双绞线铜线主宰的原始落后的模拟系统。两者在技术上的巨大反差说明接入网已确实成为制约全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唯一能够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长远技术手段是光接入网。接入网中采用光接入网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维护管理费用和故障率;开发新设备,增加新收入;配合本地网络结构的调整,减少节点,扩大覆盖;充分利用光纤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好处;建设透明光网络,迎接多媒体时代。

三、结束语

21世纪以来,光通信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上文中我们主要讨论了光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但这些进步的取得,是包括光传输媒质、光电器件、光通信系统,以

我国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与现状 篇3

摘要:本文阐述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内容,对我国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介绍,并且指出我国当前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通信工程;发展历程

1.我国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通信工程专业是从无线通信、有线电、电子技术等专业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产业,它起源于电机系电机工程专业。早在20世纪初,我国有多所大学已先后建立“电讯组”和“无线电门”。建国后初期,我国高等学校依据苏联高等教育方面的经验,对各高校的电机工程专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为培养储备现代通信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但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通信工程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在这个时期从英、法、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吹过来的一股信息革命飓风,更加快了我国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也是从那时开始,电机工程专业开始更名为通信工程。众多的技术成果不断出现,有光纤高温传感器、光纤环形腔的细度、晶体纤维生长与晶体光纤器件的研究以及环形激光器的研究等,有大多数走在了世界的前沿。进入21世纪,通信工程更是迎来了快速的发展,上至遨游太空,下至探索海底,正是通信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新型的产业,它的发展现状如下:

(1)就当前的情况来说,发达国家的通信设备研发制造还是略强于我国,为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对通信设备研发制造的资金投入。

(2)我国的通信工程行业是由通信工程设备的服务业务以及通信工程研发制造业组成,前者又极大程度依附于网络通信技术。

(3)电信业务的发展推动通信工程产业的发展,但是,通信工程企业却常在技术和资金方面受到制约,所以,我们应该加大网络技术的发展,由此来提升通信工程产业在我国的影响力度。

(4)由于我国通信工程行业起步比较晚,通信工程的业务量不断的在增加,由于通信工程自身的复杂性,在通信工程领域专业性的技术人员和骨干型的管理人才也相对缺乏。

2通信工程应用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

(1)此类专业是在通信技术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从过去的国家教育部门规范本科教育专业范围开始,通信工程专业就注定拥有广阔的改造空间以及实效潜力,所以在涉及关联专业的体制结构中。由于内部覆盖还未做出明确规定,使得一些增设电子信息应用及工程开发课程的学校,积攒了通信工程专业过渡转型的经济实力以及实践基础。

(2)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迈进,当前我国排名靠前的通信技术指导院校数量众多,它们一同验证我国在此类项目应用活动中的实践能力,以及发展素质当下在已经设定通信工程专业的各大院校中。广泛分布着第三类学校专业开发体制上所存在的不一样模式矛盾,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特定专业内容,在通过多次改革内部专业口径外延特征及课程设置等总体来说发展有模有样,但办学模式相对单一所培养的大批学生中,相当部分的毕业人员没能尽快适应现代通信产业规划的要求标准。

(3)最主要是因为这批毕业学生创新能动意识不够强烈,能领衔智慧结晶队伍的人才非常有限。所以最近产业中心的人才资源严重下降,并导致了后期本专业学生的待业困境,再就是过去通信工程专业就业局势明朗生源样式比较丰富,很多院校都陆续地开办了此类专业广泛招纳学生,但由于办学主体的思路和观念相对陈旧,管理的队伍素质、设备条件不够和谐。这给办学质量带来严峻的考验.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应当受到学校的重视,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动力严重不强,失去了主动掌控意识,但有一些学生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所以有关学生心理素质和整体设备的更新措施需要得到及时处理。

3企业人才培养反馈机制效应与高校专业设置的调整

(1)根据本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安排要求,相关业界人才管理现状以及相关问题的反馈机制逐渐建立。趋势十分清晰的针对这些年高校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学生现实工作状况、自身能力实现科学评价和客观反馈对该专业知识点实行重新规划,要求内部学生的应用能力也要适当的提高.这从一些方面反映通信工程专业通过培养学生的效果和对后期应用型人才的挖掘,进行科学改造补充指导信息。

(2)当前本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比例已达到一比一的状态,所以,日后博士学位的明朗局势会更加鲜明,相关学校部门应当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改造以及职业道德意识强化活动,让学生能吃苦耐劳并且勇敢拼搏的素质,使其早日加入到社会贡献和沟通团队中。在当今通信产业实践活动中了解到学生在先进仪器使用和系统运营、知识协作能力上是相当欠缺技照。业内反馈到的资料叙述需要产业主体事先做好人才定位,事先要求高校将各类技术能力纳入培训和考核项目中,预防人才供应瓶颈效应的再度扩散。

4通信工程专业改革与发展的计划分析

4.1 国家提出的信息化带动工业战略框架,为通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所以,在体制规模和核心竞争力目标明确梳理的前提下,包括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动力和电信强国的标榜通信产业都肩负着沉重的使命。所以,对专业高等院校的改革以及建设标准提出深刻的要求。现在我国通信业已进入全新时期,配合网络世界前列排位的贡献主流,传统移动网络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的上网途径。国家全新网络试点工程的投入活动已经开展,多媒体和光通信终端实力稳固通信IT产业一定会大放异彩。

4.2科學定位通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进一步明确,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以及系统理论的重要措施,为确保广大人员能够适应市场管制要求以及经济控制模式,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转变,通信工程专业使用现代电子技术,完成不同种类信息传输和交换处理的工作,并且试着向多媒体设备应用的过渡转型,这是一门知识理论密集分布更新能效活跃的产业具有很强的科学应用,前景对通信专业实用地位高以及服务面广等特点,人才素质改造主要集中在扎实的数理基础以及熟练掌握信息系统网络运用程序等层面上,要求其能在信息领域中实施系统改造和运行管理。

4.3构建多层次、多规格的专业培养体系,坚持提倡高校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完成多层次模式的交融改造任务。首先,把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放在一起规划与管制,其次,就是在专业建设中结合通信产业既定特性巩固并发挥多层次、多规格专业人才的渗透渠道功能,按照分层教育模式原理分析本科教育,主要贯彻专业学习为主及工程素养兼修的理念。重点专注于创新研究型人才的开发活动;而研究生教育在下达系统应用理论的基础上,需要落实更高层次的素质改造指标,其中光通信技术在高度解决宽带传输限制的前提下,结合光交换手段解决节点妨碍效应,由此,落实互联网在光层的动态组网价值,为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效应,在实验项目中要适当引入综合性及设计性概念减少验证流程的繁杂因素,积极开展通信技术制作和竞赛活动,这对促进应用型人员创新应用能力来说意义重大。

结语

根据分析目前我国通信工程专业发展现状中通信产业内部创新人才短缺,是通信行业出现阶段性瓶颈问题的根源。相关教育部门在深度重视知识能力改造的同时,需要发挥学生的人文素质、综合技术开发实效让学生能够运用既定的理论完成阶段整改创新任务,各高等院校要鼓励学生树立高度的事业责任意识,懂得适应团队协作的气氛,教导人员需全面贯彻科学探索价值观念稳固内部人才能动意识的基础力量,为紧跟国际最新通信技术调整步伐实现突破性地可持续发展指标。

参考文献:

〔1〕黄飞江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田长沙大学学报200913(02)

(2〕张涵通信工程专业先修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以《通信概论》为例田韶关学院学报201015(06)

水下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篇4

水下无线通信是研制海洋观测系统的关键技术。借助海洋观测系统,可以采集有关海洋学的数据,监测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海底异常地震火山活动,探查海底目标,以及远距离图像传输。水下无线通信在军事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水下无线通信也是水下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

水下无线通信主要可以分成三大类:水下电磁波通信、水声通信和水下光通信,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性及应用场合。

1 水下电磁波通信技术的特点与发展

由于海水的导电性质,海水对电磁波起了屏蔽作用。海水中含多种元素,但在每升海水中含量超过1毫克的仅12种(除水中的氢和氧外),它们以多种形式存在,绝大多数处于离子状态,其中Na+,K+,Ca++,Mg++,SO4--,CO3--,Cl-,HCO3-8种离子占海水中溶质总量的99%以上,这是使海水成为导体的主要原因,其电导率随海区盐度、深度、温度而不同,为3~5S/m,工程上一般取其平均值:4S/m,它高于纯水的电导率5~6个数量级。所以对平面电磁波传播而言海水是有耗媒质,这就决定了平面电磁波在海水中的传播衰减较大。

1.1 军用岸对潜(艇)甚低频单向通信

这是一种世界各海军国家传统的军用远程单向通信,从发射到接收的海区之间的传播路径是在大气层中,衰减较小,但从大气层进入海面再到海面以下一定深度接收点的过程中,电磁波场强将急剧下降。这就决定了这类通信只能是远距离的小深度的水下通信。

(1)平面电磁波从大气层进入海面

通信的发端在大气层中,其平面电磁波以垂直极化的形式(这是传播损耗较小的传播形式)在海面上传播,其水平磁场在海面感应出水平电场,此水平电场以接近垂直的方向向下传播,最后到达接收点。

如图1所示,海面上垂直极化平面电磁波的垂直电场分量为Ev,水平磁场分量为Hh,由Hh在海面上感应的二次场是一个水平电场分量Eh,Hh就是由大气层进入海洋并向深处传播的主要电场分量,而海面上的Ev和Hh继续在大气层中传播。Ev和Hh的比值有以下关系:

λ0: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波长(m);σ:海水的电导率(S/m)。例如,工作频率为10k Hz,则λ0=30km,σ=4S/m,此比值约0.00037,即Eh比Ev小68.6d B。这说明电磁波从空气中进入海面以下的能量是很少的。

(2)平面电磁波在海水中的传播

水中的潜艇要接收的携带信号的电场正是上文中的Eh,设z=0为海面,z为海水深度(m),由大气层进入海面的电场水平分量表示为Eh(0),则其向下(近似于垂直向下)传播过程中的电场水平分量为:

α≈(πfμ0σ)1/2为衰减常数,单位是奈培;β(πfμ0σ)1/2为相移常数,单位是弧度。其中f为工作频率;μ0=4π×10-7H/m,(由于海水的磁导率μ实际上和自由空间的磁导率μ0接近,故通常取μ0作为海水的磁导率)。当Eh(z)衰减到Eh(0)的1/e时(e=2.1828…),称此深度为穿透深度,以δ表示,δ=1/α,单位为m。可以看出,频率愈高,衰减愈大,穿透深度愈小。如频率为100Hz,穿透深度约为25m,每米衰减约0.34dB;频率为10kHz,穿透深度仅为2.5m左右,每米衰减约3.4d B。为此,希望将电磁波信号送到较大深度时,就需要适当降低工作频率。

1.2 军用岸对潜(艇)超低频单向通信

上世纪冷战时期,美国和前苏联分别将岸对潜(艇)单向通信的工作频率,从甚低频的几十千赫兹降到了超低频的100Hz以下,从而实现了100m左右的收信深度。

以上两种方式的通信,发射设备的规模宏大,其占地面积以平方千米计,发射机输出功率从几百千瓦到数兆瓦,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千米甚至超过万米,但收信深度(潜艇能可靠接收信号时艇的水线深度)都较浅,甚低频通信的收信深度仅几米至几十米,超低频通信的收信深度也仅百米左右[1]。

1.3 收发双方皆在水中的电磁波通信

当发、收双方的天线均在海水中时,电磁波可能的传播路径有四种,如图2所示。

1. 直射波

仅能观察到近区场,即利用近区场通信。在波源附近场强随距离增大而急剧衰减,在一定范围内场强近似与距离的立方成反比衰减,这是目前能用作水中短距离通信的区域。设天线长度为l;天线电流为I,天线上的电流分布均匀。当l远小于周围海水深度时,问题可简化为无限大有耗媒质中的水平电偶极子,可以解得各近场分量,其中水平面内极坐标中的两电场分量为

此处,Eφ:电场的φ分量;Eρ:电场的径向分量;Il:电流矩;φ:相对于天线轴线(x轴)的方位角;σ:海水电导率;ρ:收发间距离:k:传播常数,ω:工作角频率。这是工程上计算近区场的近似表示式。

2. 从海底或海面反射的传播路径

因幅度过小,暂未能利用。

3. 上越下传播路径

波离开波源穿过海面向周围传播,在沿海面传播过程中,如前所述,不断有小部分能量又进入海中,并向下传播至接收点。由于在大气中的传播衰减小,所以这种传播路径的特点是收发双方愈接近海面时观察到的场强愈大。给出海面水平单位电流矩的近场电场分量为[2]

其中是海水中的传播常数;为空气中的传播常数;d为发射天线所处深度;z为深度;ρ为水平距离。

4. 下越上传播路径

只要海底地质结构的电导率远低于海水,这种传播路径将与上越下传播路径相似,向下传播的波进入海底,一部分在海底沿海底与海水的交界面横向传播,并不断有一小部分能量向上进入海水中而被观察到。由于海底的电导率小于海水的电导率,波在海底传播过程中的衰减较在海水中传播的衰减小,所以源和观察点愈接近海底,观察到的场强愈大,就总的传播路径衰减而言,它优于第一种传播路径而仅次于第三种传播路径。

收发双方皆在海水中的电磁波通信,虽然由于传播衰减较大,使得通信距离较短,但受水文条件影响却甚微,通信显得相当稳定,而且可以穿透如防波堤之类的水中物体。

2006年6月,Wireless Fibre Systems发布了首款商用水下射频调制解调器S1510;2007年1月,发布了宽带水下射频调制解调器S5510,该调制解调器在1m的范围内,数据传输率达到了1~10 Mbit/s[3]。

2 水声通信技术的特点与发展

声波在海面附近的典型传播速率为1520m/s,比电磁波的速率低5个数量级。与电磁波和光波相比较,声波在海水中的衰减小得多,因此,水声是一种有效的水下通信手段。

2.1 水声信道的特性

水声通信系统的性能受复杂的水声信道的影响较大。水声信道是由海洋及其边界构成的一个非常复杂的介质空间,它具有内部结构和独特的上下表面,能对声波产生许多不同的影响。水声信道影响通信的主要特性如下所述。

1. 声能量的传播损失

传播损失是由于声能扩展和衰减所引起的损失之和。扩展损失主要是由于波阵面的扩展引起声能的扩散。常见的几何扩展有两种:球面扩展和柱面扩展。球面扩展主要发生在深水通信中,而柱面扩展主要发生在浅水通信中。衰减损失包括吸收、散射和声能泄露。声能量的吸收表现为海水介质吸收和界面介质(如海底)的吸收。

2. 环境噪声

海洋中有许多噪声源,包括潮汐、湍流、海面波浪、风成噪声、地震、火山活动和海啸产生的噪声、生物噪声、行船及工业噪声等。噪声的性质与噪声源有密切的关系,在不同的时间、深度和频段有不同的噪声源。

3. 多径效应

由于介质空间的非均匀性,水声信道必然存在多径现象,也就是说在一定波束宽度内发出的声波可沿几种不同的路径到达接收点。声波在不同路径中传播时,由于不同路径长度的差异,到达该点的声波能量和时间也不相同,从而引起信号的衰落,造成波形畸变,并且使得信号的持续时间和频带被展宽。由于海水中内部结构(如内波、水团、湍流等)的影响,多径结构通常是时变的。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多径效应造成的码间干扰(ISI)是影响水声通信数据传输率的主要因素。

4. 起伏效应

由于介质不但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而且是随机时变的,使得声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也将是随机起伏的。造成起伏的主要原因是海面、非均匀介质的温度微结构和内波。信道的起伏造成信道的脉冲响应具有时变性,这种时变性严重地影响了通信系统的性能。

2.2 水声通信技术

水声信道一个十分复杂的多径传输的信道,而且环境噪声高、带宽窄、可适用的载波频率低以及传输的时延大。为了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并尽可能地提高带宽利用效率,已经出现多种水声通信技术。

(1)单边带调制技术。世界上第一个水声通信系统是美国海军水声实验室于1945年研制的水下电话,主要用于潜艇之间的通信。该模拟通信系统使用单边带调制技术,载波频段为8~11k Hz,工作距离可达几公里。

(2)频移键控(FSK)。频移键控的通信系统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到目前,在技术上逐渐提高。频移键控需要较宽的频带宽度,单位带宽的通信速率低,并要求有较高的信噪比。

(3)相移键控(PSK)。上世纪80年代初,水下声通信中开始使用相移键控调制方式。相移键控系统大多使用差分相移键控方式(DPSK)进行调制,接收端可以用差分相干方式解调。采用差分相干的差分调相不需要相干载波,而且在抗频漂、抗多径效应及抗相位慢抖动方面都优于采用非相干解调的绝对调相,但由于参考相位中噪声的影响,抗噪声能力有所下降。

近年来,水声通信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4)多载波调制技术[4,5]。

(5)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6]。

目前已有多家公司(例如:Link Quest[7],DSP-COMM[8]和Tritech[9])生产商用水下声调制解调器。

3 水下光通信的特点与发展

海水对蓝绿光的衰减比对其它波段光的衰减要小很多,这使得利用蓝绿光进行水下无线光通信成为可能[10]。

水下光通信的最大优势是可能提供超过1Gbit/s量级的数据传输率。然而也存在一些制约水下光通信性能的因素:

(1)水对光信号的吸收很严重;

(2)水中的悬浮粒子和浮游生物使光产生严重的散射作用;

(3)水中的环境光对光信号的干扰。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商用的水下光调制解调器。近年来,来自水下传感器网络和海底探测的需求,极大地促进了短距离高速率的水下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例如,一种水下光调制解调器原型机已用于深海海底探测[11]。在实验室环境中,传输距离为2m的情况下,水下光通信的数据传输率达到了1Gbit/s[12]。

4 结语

水下无线通信有三大类:水下电磁波通信、水声通信和水下光通信,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性及应用场合。

虽然电磁波在水中的衰减较大,但受水文条件影响甚微,使得水下电磁波通信相当稳定。水下甚低频和超低频单向通信适用于军用岸对潜(艇)通信;水下高频通信适用于短距离的水下无线通信。水下电磁波通信的发展趋势为:既要提高发射天线辐射效率,又要增加发射天线的等效带宽,使之在增加辐射场强的同时提高传输速率;应用微弱信号放大和检测技术、抑制和处理内部和外部的噪声干扰,优选调制解调技术(尤其重视已调波在频域上能量高度集中的调制方法)和编译码技术来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此外,已有些学者在研究超窄带理论与技术,力争获得更高的频带利用率;也有学者正寻求能否突破香农极限的科学依据。

由于声波在水中的衰减最小,水声通信适用于中长距离的水下无线通信。在目前及将来的一段时间内,水声通信是水下传感器网络当中主要的水下无线通信方式。但是水声通信技术的数据传输率较低,因此通过克服多径效应等不利因素的手段,达到提高带宽利用效率的目的将是未来水声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水下光通信具有数据传输率高的优点,但是水下光通信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克服环境的影响是将来水下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摘要:本文分析了水下电磁波通信、水声通信和水下光通信这三种水下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提出了未来水下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水下无线通信,水下电磁波通信,水声通信,水下光通信,军事通信

参考文献

[1]储钟圻.远程通信.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Ronold W P K,Glenn S S,Mangaret O,et al.Antennas in Matter Fundamentals,Theory and Applications,1981

[3]Wireless Fibre Systems,http://www.wirelessfibre.co.uk/

[4]Hwang S J,Schniter P,Hwang S J AF,Schniter P.Efficient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for highly spread underwater acoustic chan-nels.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2008,26(9):1674~1683

[5]Li B S,Zhou S L,Stojanovic M,et al.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over underwater acoustic channels with nonuniform doppler shifts.IEEE Journal of Oceanic Engineering2008,33(2):198~209

[6]Roy S,Duman TM,McDonald V,Proakis J G.High rate communication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channels using multiple transmitters and spacetime coding:receiver structure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IEEE Journal of Oceanic Engineering2007,32(3):663~688

[7]LinkQuest,Inc.Underwater acoustic modems.http://www.linkquest.com/html/uwm_hr.pdf

[8]DSPCOMM.Underwater wireless modem.http://www.dspcomm.com

[9]Tritech International.Tritech AM300acoustic modem.http://www.auv.co.uk/products

[10]Baiden G,Bissiri Y,Masoti A,et al.Paving the way for a future un derwater omnidirectional wireless optical communica tion systems.Ocean Engineering2009,36(910):633~640

[11]Farr N,Chave A,Freitag L,et al.Optical modem technology for seafloor observatories.Proceedings of OCEANS,2005

光纤通信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篇5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1光纤通信技术概念

光纤通信技术是以光信号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技术。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因光波频率极高以及光纤介质损耗极低,故而光纤通信的容量极大,要比微波等通信方式带宽大上几十倍。光纤主要由纤芯、包层和涂敷层构成。纤芯由高度透明的材料制成,一般为几十微米或几微米,比一根头发丝还细;外面层称为包层,它的折射率略小于纤芯,包层的作用就是确保光纤它是电气绝缘体,因而不需要担心接地回路问题;涂敷层的作用是保护光线不受水气侵蚀及机械擦伤,同时增加光线的柔韧性;在涂敷层外,往往加有塑料外套。光纤的内芯非常细小,由多根纤芯组成光缆的直径也非常小,用光缆作为传输通道,可以使传输系统占极小空间,解决目前地下管道空间不够的问题。

2光纤通信技术现状

2.1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是目前主要应用的一种光纤。80年代后,光纤通信已逐步从短波长的多模光纤转向长波长的单模光纤应用。随着光通信系统的发展,最早实用化的常规单模光纤G.652光纤在降低损耗提升带宽性能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而在1.55μm窗口实现最低损耗的色散位移单模光纤G.653实现了这样的改进。90年代后,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迅速发展,使光纤传输容量极大提高,而四波混频会引起复用信道间串扰,严重影响WDM系统性能,为适应需要,非零色散位移光纤G.655应运而生。

2.2波分复用(WDM)技术

通信电源的现状与发展 篇6

【关键词】工程现状;发展前景

0.前言

通信工程就是在信息的科学技术化快速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领域,这其中主要是网络通信、光纤通信以及移动通信,光纤运用到宽带通讯中,走进千家万户,移动电话人人享用。信息资源共享堆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这些通信工程的出现使得人们在进行信息的传递与获取信息两个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方便与快捷。通信工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又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因此我们要努力的培养这方面的创新人才,通过科学的先进的技术指导,不断的开拓通信工程新的局面。

1.通信工程的特点

对于通信工程这门专业来说,它是一个服务面比较广、宽口径、跨学科和实用性较强的一门专业,它通常包括了数字通信、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以及IT行业。

在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上,我们应该加强人们对于通信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以及充分的学习通信网和通信系统,在培养这些人才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加强他们在从事研究和设计以及制造到最后运营整个过程中的技术有段和方法,使他们能够在今后国防工业以及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中从事开发和应用通信的设备和有关的技术。这个新型服务行业的出现与发展,直接的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我国高校事业的发展,全国的很多所高校的本科学生都陆续的选择了通信工程这门专业。

2.通信工程的发展现状

通信工程作为一个新型的服务行业,它逐步的发展与壮大,对整个通信的行业发展以及其内部的组织管理部分也表现出了与之相应的一些特点。

(1)通信行业主要包含两个大部分,就是通信?设备的制造开发以及通信的服务行业,在我国,通信的服务行业实现的方式就是通过网络的通信技术运营进而实现的。

(2)电信行业的发展是通信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柱之一。我国电信行业的不断发展主要是靠3G时代的发展,为此我们要为能够更好的发展3G时代而做更多的努力从而扩大和普及通信工程。但是在当今的企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技术以及资金相对来说不足的现象。

(3)通信工程中另外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通信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在我们大力的对3G时代进行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对于通信的制造业也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市场以及市场的有关需求。要对通信的制造业不断的进行修改和完善,将一些跨国际的通信产品引入到中国的通信制造业当中。

(4)通信工程在发展壮大的过程当中,对人的有关要求也出现了比较缺乏的现象。因为通信工程中所包含的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在整个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就需要大量的专业的骨干型的管理方面的人才。在进行通信的制造过程当中又需要大量的一线的和有技术含量的员工,从而保证通信工程的正常发展。

3.浅析通信工程的发展前景

随着通信产业的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整个的通信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当中已经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通信工程也同时占有着很重要的市场份额。因此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要努力的朝着创新的技术发展,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1)通信工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运用高速的无线宽带网络技术,云电技术实现了无线的城市发展战略。这就在充分的利用了通信工程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人们对网络通信服务的要求。比如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手机来看电视节目、或者玩儿互动的手机游戏以及参加及时的临时手机视频会议等等,这些通信技术引入到生活中,有效的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准,从而提高了整个城市的信息化程度,同时也提升了我国信息现代化的发展水平。

(2)在通信工程的发展前景当中,我们要逐渐的实现利用光进行通讯的技术,那么这主要运用在未来的网络技术之上,我们要不断的提高相关的业务水平和实现信息能够快速传输的功能,从而能够更加科学的更加规范的对网络通信进行管理,提高通信工程的质量与服务的范围。那么对于光通信的发展,就是要实现通过节点的转换以及光的高速传播和宽带光的接入等自动化的网络技术在今后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从而更快的提高运行的速度,更好的服务于人和社会。

(3)利用通信工程对IT行业进行相关的完善。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可以通过IT在网络上进行有关的服务和交易,从而实现通信工程的较为全面的运行和推广,发挥出自身的效果。

4.结语

总之,在通信工程不断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对这个专业有着全方位的把握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和市场需求状况,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重要的还要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不断完善通信工程的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杨迁迁,孙芳芳.浅析通信工程发展的前景[J].科技资讯,2011,(12).

[2]黄建华.浅谈近代通信工程的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8).

[3]张晓慧.支持协同工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M].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通信电源的现状与发展 篇7

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全球化的发展, 社会各个行业对于高频开关的需求日益加大, 尤其是随着环境的恶化, 能源的枯竭, 人们对于高效、节能减排的产品越来越重视, 高频开关就是一种节能减排的新型产品, 它与传统的电源比起来, 可以节约原材料、减少占地面积, 是现阶段电源行业的热门产品, 高频开关电源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形势的一种开关电源, 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1 高频开关电源的技术发展现状

高频电源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不断研究和发展下, 其性能也在不断的完善, 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已经开始普遍应用高频开关电源。在以往的电源行业中, 线性电源占有主要的地位, 随着高频开关电源的开发并应用, 逐渐替代了线性电源成为市场主宰。高频开关电源较之线性电源有很大的优势, 高频电源使用的材料少、体积小、质量轻、可靠性高并且性价比高, 它充分适应当前形势下节能、减排、高效的时代要求。高频开关电源在技术上还极大的提高了开关频率及高频滤波技术, 有效替代了传统的线性电源, 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推广。

1.1 小型化发展趋势

现在小型用品受到用户的追捧, 原因是轻便便于携带, 对于电源开关也是一样, 用户也是比较倾向于体积小、性能好的产品, 高频电源开关就是这样的一种产品。高频电源中电源电容、电感、变压器的体积与电源工作频率的平方根成反比, 高频电源的性能越好, 体积越小, 这样一方面比较轻便, 便于携带。另一方面又能节约材料和降低成本, 带来更客观的经济利益, 因此, 高频开关电源也开始朝着小型化的趋势来发展。

1.2 软开关和硬开关技术的结合

传统的电器行业一直应用的是硬开关技术, 随着软开关技术的开发应用, 逐渐替代了硬开关技术, 在理论上软开关对于开关可以达到完全没有线损的要求, 可以充分的节约能源。但是软开关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完全取代硬开关技术, 而是两者相互融合渗透, 发挥出了更高的性能。在一些产品的设计上既可以利用软开关技术开关损耗小、频率高、效率高的特性, 又可以融合硬开关技术电压、电流定额小和易于滤波的优良性能, 实现两种技术的融合发展。

2 高频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

高频开关电源因为其良好的性能一直受到追捧, 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都开始与高频开关电源得到融合, 其性能进一步加强。

2.1 品质日益增强

新的功率开关器件的研究使用从根本上改善了高频开关电源的品质。在传统的电器中, 一般以硅材料作为半导体的器件, 目前应用的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的通电电阻得到有效的降低, 只有硅材料半导体器件的二百分之一, 碳化硅半导体的研究将对整个行业发生巨大的变化。功率开关器件作为高频开关电源的主要器件之一, 其性能的改变将极大的影响高频开关电源的性能。

2.2 与新型变压器的融合

变压器是高频开关电源上的重要器件, 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高频开关电源上普遍使用的高频铁氧体磁芯会带来一定的磁损耗, 影响高频开关电源的使用性能。现在开发研究的新型平面变压器, 可以有效的减少电源的体积, 提高电源效率, 有着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目前, 现阶段的集成数字电路与数字控制芯片技术已经开始摆脱传统的技术不足, 性能、质量与功能也越来越完全, 为此, 可以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来提升高频开关电源的开发效率, 最大限度的减少产品研发周期, 实现新产品的推广与应用。

2.3 高效率和绿色化方向趋势

现阶段, 随着环境的恶化, 能源的日益消耗, 节能减排, 提高产品性能是我们大力提倡的观点。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 高频开关电源必要向高效和绿色产品发展。高频开关电源以其体积小、质量轻节约材料的优势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下一阶段, 我们还要不断加强对高频开关电源性能的研究, 生产出更高效的高频开关电源, 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2.4 智能数字化的研究方向

现在一切技术都朝着智能化的趋势发展, 智能数字化有传统模拟电源无法比拟的优点, 智能数字化电源是由计算机控制, 电路设计更为简单, 调试周期短, 有着易于实现智能化和网络控制的优势。智能数字化也可以实现对高频开关电源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满足人们的操控需求, 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传统的模拟电源中可能会发生信号失真或是受电磁干扰的问题, 而智能数字化完全解决了这一不足。

3 结语

总之, 随着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高频开关电源以其优良的性能得到广泛地推广, 尤其是现在一些高新技术的应用, 让高频开关电源有了更大的市场价值。我们要不断的研究开发新型高频开关电源, 让其更好地为我国工业现代化服务。

摘要: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下, 通信、信息、国防、航天、冶金、化工等行业对于高频开关电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如何发展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模式备受关注。主要针对高频开关电源的技术优势、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频开关电源,发展现状,趋势

参考文献

[1]郑刚, 汪建华, 王淼, 等.基于ATmega16L单片机的大功率微波电源设计[J].软件导刊, 2014 (9) .

[2]马登辉, 程晓雨.大功率电镀高频开关电源的设计探讨[J].民营科技, 2012 (1) .

通信电源的现状与发展 篇8

1 4G时代通信线路的现状

1.1“4g”通信技术非常复杂, 仍然面临一些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

随着3G网络带给人们移动互联网享受后, 以数据业务为核心的用户体验已经成为衡量网络性能优良的标准。随之也带来了后台运维体系的变革, 从传统的以语音为中心的网络建设、运营、优化、维护体系, 变为以数据业务体验为核心的运维。由于用户感知不是一个纯客观的概念, 不可能用一两个技术或者标准就能进行评价。原有的KPI指标体系并不能体现出用户感知好坏这一情况。比如, 如何保证在有楼群等障碍物时的信号问题, 还有就是“4g”通信是否真的能在实践中达到它的理论速度等。此外, 目前覆盖全球的3g网络已经基本建成, 市场还在消化第三代技术, 因此, 在“4g”技术普及推广时能否为市场消化仍然存在疑问。

1.2 4G通信技术并没有脱离以前的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 的确为我们带来了不少享受。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 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开始兴起, 用户也因此有理由期待这种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4G通信技术而是以传统通信技术为基础, 并利用了一些新的通信技术, 来不断提高无线通信的网络效率和功能的。如果说3G能为人们提供一个高速传输的无线通信环境的话, 那么4G通信会是一种超高速无线网络, 一种不需要电缆的信息超级高速公路, 这种新网络可使电话用户以无线及三维空间虚拟实境连线。

1.3 4G通信技术标准难以统一

对于人们来说, 未来的4G通信的确显得很神秘, 不少人都认为第四代无线通信网络系统是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最复杂的技术系统, 的确第四代无线通信网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出现大量令人头痛的技术问题, 大概一点也不会使人们感到意外和奇怪, 第四代无线通信网络存在的技术问题多和互联网有关, 并且需要花费好几年的时间才能解决。虽然从理论上讲, 3G手机用户在全球范围都可以进行移动通信, 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 各种移动通信系统彼此互不兼容, 给手机用户带来诸多不便。因此, 开发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必须首先解决通信制式等需要全球统一标准化的问题, 而世界各大通信厂商对此一直争论不休。

2 4G时代通信线路的发展策略

2.1运营商的渠道都需要进行转型

当前, 市场还在不断变化中, 渠道的发展和转型之路也在不断进行中, 什么转型之路适合本地, 都需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展转型之路。纵观全球, 经济迅猛发展, 人们对数据通信和多媒体业务需求不断增长, 移动通信技术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巨大变革, 移动通信技术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 4G技术是在3G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更安全的技术保障等诸多方面的优势, 是当前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4G技术是通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运营商以往的增长模式面临挑战。人们对数据通信的依赖度大幅上升, 将给行业提供前所未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在4G时代下, 渠道不再是简单的卖业务, 而是培养和服务客户, 客户使用4G产品行为和习惯的培养, 都需要渠道来培养。因此, 在运营商产品同质化的时代下, 更需要以客户为中心进行服务客户, 还有就是“维系存量客户”成为渠道工作的重中之重。

2.2要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

由于4G代表了强大的信息传输模式, 人们预言, 4G将会由于传输速度和流量大大提升, 会带来社会信息的爆发。我们的通信、社交、定位、娱乐、购物等行为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4G将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4G时代, 产业链不同环节间咬合得将更加紧密, 无论是做内容提供商还是服务提供商, 媒体都应加强与运营商和硬件商的合作。按此前2G和3G推广的经验来看, 在广泛商用前, 运营商都需要合作伙伴提供应用和内容以吸引用户。“4G带动的市场巨大, 可以达到万亿级。从4G基站设备建设、4G运营商以及4G手机制造商等环节将由于电信进入4G时代而获得较大利益。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 投资者热情高涨是必然之势。同时, 信息消费的高速发展也促进了投资者对通信领域的关注”。因此, 为了充分利用4G通信给人们带来的先进服务, 人们还必须借助各种各样的4G终端才能实现, 而不少通信营运商正是看到了未来通信的巨大市场潜力, 他们已经开始把眼光瞄准到生产4G通信终端产品上, 例如生产具有高速分组通信功能的小型终端、生产对应配备摄像机的可视电话以及电影电视的影像发送服务的终端等等。

结束语

4G移动通讯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 推动了我国通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但机遇往往与挑战同时出现, 数据爆炸时代通信消费升级。随着数据不断发展的时代, 4G通讯技术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更新和发展, 通信消费升级将再造行业春天。

参考文献

[1]张玉龙, 李志峰, 赵勋.对4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展望[J].信息通信, 2013 (1) .

[2]张茹芳.浅析4G移动通信技术的要点和发展趋势[J].信息通信, 2013 (1) .

通信电源的现状与发展 篇9

当我们分析面对之前样式繁多的通信技术与网络进展时, 不得不让我们留心关注的重点内容是通信技术与网络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未来发展方向、基本技术特征等内容。早期的通信技术是使用模拟技术的通信系统, 因为有蜂窝小区结构、终端移动管理、漫游及切换等技术的提出, 所以使通信技术实现了在移动中通信以及在通信中移动;随后发展的通信系统成为使用数字技术的系统, 它是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专用芯片, 使信息处理尽量软件化, 从而实现设备的小型化以及允许大量用户接入的形式;之后通信技术与网络是充分发挥自适应技术的作用实现宽带高速的通信系统, 不仅实现了调制自适应、编码自适应、信道自适应、接入自适应、业务自适应等, 还实现了传输链路和通信系统的高效率。在上述通信技术和系统基础上, 通信技术与网络将会飞速发展, 其内容也将会不断扩充, 一些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频率、时间、编码、功率、空间等将会被更有效的利用, 使之发展成为更高宽带和更高速率的通信系统。对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是4G通信网络开发利用的新天地, 对空间地理分布下的分布技术和系统的充分利用, 或将可能成为未来无线移动通信的首要技术特征。

一、通信技术与网络的发展现状

1.1移动网络通信技术发展迅速, 3G技术日益成熟

作为通信技术与网络发展主要产物之一的移动网络通信技术, 目前已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通信技术之一。我们所说的移动网络通信技术主要是指使用者通信不会受到时间、地域等其他方面的影响, 能够应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通信。全球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第一代为模拟技术, 到第二代成为CDMA技术和GSM技术, 直到现在大力推广的的3G通信网络技术, 目前3G用户已经超过3.6亿。这一发展过程不仅只是代表了电信领域中的技术进步, 也同时体现了通信技术与网络的卓越发展。

1.2光通信稳步发展

随着数据传输量不断加大以及对处理数据的层次要求不断提高, 原先的线路传输在一定范围内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因此光通信技术得到了受到了关注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从而满足了用户对数据处理的高要求。光通信主要包括了光纤、光缆、光节点、光传输系统及光接入技术等五大领域。

1.3不断丰富与完善的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通信技术应用主要归功于计算机网络传输速度在不断的提高, 能够同时满足用户对语音、数据及视频三方面的综合需求。音频技术的发展比较早, 很多技术都已经成熟并且已经产业化, 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音频数字化、语音处理、语音合成及语音识别。其中音频数字化技术目前已经比较成熟, 数字音响就是因为采用了此技术而达到了理想的音响效果, 多媒体声卡也是采用此技术而设计的。音频处理技术主要集中在音频压缩上, 目前最新的MPEG语音压缩算法可将声音压缩六倍。语音合成是指将正文合成为语言播放, 汉语合成这几年来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在音频技术中难度最大最吸引人的技术当属语音识别, 虽然目前只是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但是广阔的应用前景使之一直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视频技术包括视频数字化和视频编码技术两个方面。视频数字化后的色彩、清晰度及稳定性有了明显的改善, 是下一代产品的发展方向。视频编码技术是将数字化的视频信号经过编码成为电视信号, 目前从低档的游戏机到电视台广播级的编码技术都已成熟。图像压缩技术是计算机处理图像和视频以及网络传输的重要基础, 目前ISO制订了两个压缩标准即JPEG和MPEG;MJPEG按照25帧/秒速度使用JPEG算法压缩视频信号, 完成动态视频的压缩。MPEG算法是适用于动态视频的压缩算法, 通常保持较高的图像质量而压缩比高达100倍。

1.4网络与信息安全不断受到挑战

通信技术与网络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网络安全性带来了新问题, 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互联性使网络安全性和信息安全性受到威胁。目前, 信息网络常用的基础性安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身份认证技术、加解密技术、边界防护技术、访问控制技术、主机加固技术、安全审计技术、检测监控技术等。信息网络安全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是以边界保护、主机防毒为特点的纵深防御阶段, 主要是采用堵漏洞、作高墙、防外攻等防范方法;第二阶段是以设备联动、功能融合为特点的安全免疫阶段, 采用积极防御, 综合防范的理念;第三阶段是以资产保护、业务增值为特点的可信增值阶段, 通过建立统一的平台, 完善的网络接入认证机制, 保证设备、用户、应用等各个层面的可信, 从而提供一个可信的网络环境。

二、通信技术与网络的发展趋势

2.1移动通信技术持续快速发展

移动通信技术在今后的发展趋势还是以增强型3G技术为主, 以增强型WCDMA技术HSDPA、TD-SCDMA及CDMA20001xEV-DO三种形式作为主流。将继续提升数据传输的速度, 提高声音传输的质量, 更加完善对音乐、图像、视频等各方面数据的处理, 使得通信更加人性化。

2.2网络技术融合力度加大

就目前而言, 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通信的应用方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因此提高通信技术完善网络应用效率, 加强网络融合是今后的发展趋势。随着IMS标准的日益完善与成熟, 网络融合将会在固定与移动领域中首先展开, 并在业务层面、控制层面、接入层面和传送层面等全面实行, 使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以及计算机通信网之间相互兼容与渗透, 发挥其各自的优势。

2.3光通信仍将稳步前行

对于ASON网络的发展, 以其标准化程度的发展之快, 最终将会实现不同厂商设备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 同时网络结构也会从环状网向网状网发展, 所以网状网物理平台的建设及系统资源的完善和优化将成为重点, 随着ASON技术的逐步成熟, 未来几年将进入实用化阶段。

三、结论

综上所述, 我国通信技术与网络应用将会不断发展与完善, 应用领域也将会进一步拓展, 使得通信技术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来广泛, 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摘要:目前我国网络通信技术发展迅速, 2G、3G、LTE、Wi-Fi等多种网络技术将在一定时间内共存发展, 而多网融合将成为推动技术发展的重点。在现阶段, 人们对于网络信息交换的速度以及处理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同时通信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也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本文就通信技术与网路的发展现状以及今后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通信技术,网络,发展与趋势

参考文献

[1]曲阳.浅析无线通信网络主要技术及发展前景.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12) :42-44

[2]凌金波.浅议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发展的应用技术.科技向导, 2004 (5) :124-126

[3]苏宏德, 黄静波.网络与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1 (16) :89-91

[4]陈新河等.网络与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期刊论文].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6

应急通信发展现状与对策 篇10

1 我国应急通信发展现状

2006年1月我国颁布了《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国家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机制,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保证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 满足特大通信事故,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工作的需要, 确保通信的安全畅通。

20世纪70到80年代我国开始加强战备应急通信工作, 在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 建立了12个机动通信局。随着我国的电信行业重组、电信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的电信业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期。但是, 应急通信的发展步伐缓慢。今年来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频发, 中国移动等单位开始筹建新的机动通信局, 组建具有专业化的应急通信队伍。

我国已经建成一个较全面的国家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在各层面构成了三级应急通信管理体制。在应急通信装备方面, 中国已经发展了以应急卫星网、短波网、各类车载应急通信系统和小型便携通信终端等组成的应急通信装备系列近2000台套, 基本形成了较强的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固定和移动相结合的应急通信能力。在近二十年间抗灾减灾、国防建设、突发事件、重大活动、经济建设、媒体传送等方面我国的应急通信队伍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我国的应急通信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 响应速度慢。目前的手段主要是应急通信车, 而应急通信车一般都集中配置在省中心, 部分省份会在地市级配置少量的应急车, 当发生灾害后需要从各地调集车辆, 受到道路条件、距离等限制, 难以保证响应速度。第二, 共建共享差。各运营商之间缺乏有效联动机制, 都是各自保障自己的网络畅通, 如果能建立一套应急机制, 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最大程度实现运营商之间资源的共享, 将会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应用。第三, 技术手段较少。灾时主要依靠抢通地面光缆+卫星通信这种模式, 而卫星通信则主要依靠卫星通信车和卫星电话, 但卫星电话主要采用的都是国外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如海事卫星、铱星、Aces等系统, 资费较高而且由于是国外的系统, 还存在一定的安全方面的问题, 不适合部队、政府等有保密要求的部门使用。另外, 便携式以及可空投的通信设备相对较少。第四、互联互通差。不同运营商或者同一运营商的不同应急车, 所采用的设备接口也各不相同, 这样不利于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2 应急通信的主要技术手段

2.1 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是由通信卫星和通信地面站组成, 通信卫星作为一个空中的通信中继站, 转发和反射电报、电视、广播和数据等无线信号。卫星通信具有覆盖面积大, 通信传输距离远, 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卫星通信通信频带宽、容量大, 通信线路稳定质、质量好, 建设成网快机动灵活, 可以广播方式工作、便于实现多址联接, 通信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等诸多优点。

在发生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使地面光缆和微波中继线路中断时, 卫星通信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及灵活性, 能够快速组网, 迅速恢复重要通信完成应急通信等特殊时期的话音、数据和图像等通信任务。常用的卫星通信系统有China Sat卫星系列、鑫诺卫星系列、亚太卫星系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海事卫星通信系统、VSAT卫星通信网。

2.2 短波通信系统

短波通信系统是利用短波通过电离层反射来进行远距离通信或者通过地波进行近距离传输。短波通信不需要建立中继站, 建设和维护费用低, 建设周期短, 通信设备简单, 体积小。短波通信可以通过改变工作频率以躲避敌人干扰和窃听, 破坏后容易恢复, 电路调度容易, 临时组网方便。

短波通信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 传输介质的电离层不易遭受人为的破坏, 通信设备可以背负或装载入车辆、舰船、飞行器中进行通信, 适合应用于抢险救灾和军事通信。

2.3 应急通信车

应急通信车是一个应急指挥的平台, 可以实现现场各种不同制式、不同频段的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 以及与远程指挥中心之间的通信。应急通信车具有布置开通快、机动性高、运用灵活、调度方便、与现有网络接入便捷、自带电源设备等特点。

应急通信车具有应急平台综合应用、卫星通信功能、视频会议、现场无线组网覆盖、图像接入、语音与综合接入调度指挥、光纤接入、公用无线网络接入、导航定位、野外供电等功能, 是应急通信的首选方式之一。

2.4 Ad-Hoc网络

在Ad-Hoc网络结点具有报文转发能力, 结点间的通信可能要经过多个中间结点的转发, 结点通过分层的网络协议和分布式算法相互协调, 实现了网络的自动组织和运行。Ad-Hoc网络可以随时随地组建, 网络中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 由普通的网络结点完成的多跳路由, 网络结点可以随处移动, 网络的拓扑结构随时发生变化。

Ad-Hoc网络的快速自组能力以及抗毁性, 在军事、应急通信领域有广泛应用。

2.5 集群通信系统

集群通信系统, 即系统所具有的可用信道可为系统的全体用户共用, 具有自动选择信道功能, 它是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共用信道设备及服务的多用途、高效能的无线调度通信系统。

我国现在使用的集群通信系统有Go Ta、GT800、TETRA、IDEN4种制式。集群通信系统具有体积小、组网灵活、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 可实现调度、群呼、优先呼、虚拟专用网、漫游等功能, 能为应急通信保障提供有力的支持。

3 应急通信发展对策

(1) 积极推进应急通信系统的开发研究, 构建天地一体的应急通信系统。重点研究以浮空平台为基础的空间应急通信系统。通过空间应急通信系统, 与地面各种固网、专之间进行无缝链接, 与卫星网络进行互联互通, 保障应急通信网络与外界联通。空间应急通信系统应支持各种协议的转换, 各种音、视频格式的转换, 提供各种数据库服务, 对网络进行安全保障。

(2) 建设互联互通的系统, 形成统一的应用平台。跨越不通运营商的通信网络框架, 利用相对不繁忙的线路, 来保证重要通信, 更大程度的保障应急通信的畅通。整合各个通信运营商之间的资源优势, 形成开放、互通的统一应用平台, 提供一个共享的通信环境、信息环境, 整体解决应急通信的预警建设方案, 实现统一的指挥调度。

(3) 做好应急通信网规划, 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应急通信系统在设计和建设时既要考虑长期目标, 又要兼顾近期需求, 要依托现有通信网络资源, 进行有效整合和扩容, 实现有线通信系统与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相结合。以应急通信资源为基础, 建立移动和固定的战备应急组织联络网。重点发展移动应急接入平台, 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应急通信在国家重大活动、大型体育赛事、抵御自然灾害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我国应该加快研究应急通信技术, 并结合我国应急通信的具体情况, 发展我们的应急通信系统, 制定相应的应急通信标准, 进一步规范完善我们的应急通信系统建设。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重大突发事件现场的应急通信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我国应急通信发展的现状进行了介绍, 并对应急通信的主要技术手段进行了研究分析, 最后结合我国应急通信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应急通信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应急通信,卫星,集群通信

参考文献

[1]李文峰, 韩晓冰等.现代应急通信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8)

[2]邢玉领, 谢鹰, 张涛.应急通信发展策略研究[J].无线通信, 2009 (9)

通信电源的现状与发展 篇11

【关键词】通信技术;发展历史;发展趋势

我们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信息传递和沟通速度越来越快,渠道也越来越广。而通信技术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推动着整个社会发展。因此社会要实现更好的运转,通信技术必然要与时俱进,与时代潮流共同发展。

1.发展通信技术的必要性

人是社会上的人,因此社会属性必然要求与人沟通交流。传统的交流方式如面对面交流已经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尤其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迫切需要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并且人们也开始寻求多元化的信息,并且追求速度和质量,通信技术应运而生。通信技术不仅满足了人们多层次多渠道需求,并且便捷储量丰富,所以通信技术的发展是适应人们需求产生的;同时市场经济也要求发展通信技术,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而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谁先掌握了有利的信息那么谁就能把握住先机,因此新时期我们发展通信技术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2.通信技术发展历史

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原有事物基础上进行深化孕育而生,而作为通信技术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35年。在将近200年的历史过程中,我们有必要详细的了解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从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2.1固话

我们将1835年电报的发明视为通信技术的开端,而电报显然的缺陷便是时间慢限制多,1876年贝尔发明的电话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难题,但是交换性能容量小,仍旧属于落后的阶段。此时固话作为人们工作的主要通信方式,使用并不普及,普通平民家庭根本买不起电话。

2.2移动通信

在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电话交换网PSTN开始普及,但是很快又被移动通信技术取代。移动技术因其自身的性能而被广泛使用,如人們所预期那样可以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并且并不是单一化的只能进行语音交流,更可以进行图像以及数据等的传播,因此移动通信技术逐渐成为通信的主流。

2.3优化重组阶段

对通信技术进行优化重组主要源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全球化的挑战,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需要走出国门,参与国内外行业的竞争。而通信技术行业作为垄断的国企行业,代表着我国综合国力,因此对已有的通信技术进行优化重组,针对国外行业进行特别化的设计,才能在国内外竞争中处于不败的位置。

2.4 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较多运用于无线电之间的通讯,作为媒介和转接点,卫星通信技术也要随着时代不断优化发展,最常见于设立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并且实时更新。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中低轨道在全球通信系统的覆盖。

2.5光纤通信

使用光通信的途径材料很多,但是光纤通信目前覆盖率最广,使用人数最多。主要在于高容量和适应远距离传输等优势,并且与智能化传输方式相匹配。

3.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理清目前我国通信技术主要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借助科学的方法,在考虑市场竞争变化和基本需求之上,对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做出趋势预测。

(1)实现多点发展。传统的单点对应模式因其容量小、利用率低必然被多点发展对应模式取代,以目前技术着眼,是可以实现一主机与多个分机相连进行通信工作,因此这是未来服务器发展的必然要求。

(2)实现多向控制。目前的通信技术大多是单向的,双向的很少,我们预计未来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多向控制,这样可以实现多方的交互,并且实时控制反馈。

(3)实现实时性。我们已经发明创造了很多可以提升通信设施运转速度的方法,并且在网络通信过程中实现系统的可靠性与实时性非常重要。并且实时性还体现于要实现与多媒体业务配合的立体多元化的网络通信系统,具体可以从最初信息收集开始,到信息的加工处理到最后的传输过程,给予人们在感官上更为真实的感受体验。

(4)实现仿真化。通信技术的运用原理便是对信息的重现,这里的信息不仅包括声音文字也包括各种动画图像等,通信技术通过自身技术的处理进行输入和输出,最后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再现。但是在进行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中,由于受距离相关因素的影响,还原出来的信息多多少少会出现失真情况,日常常用的耳机以及音响等尽管可以高效的输出我们想要的内容,但是和预期相比都有失真,因此未来通信技术应当可以克服这一问题,虚拟技术和场景模拟的初步发展为通信技术的仿真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4.结语

经过近两百年的历史,我国改变是传统固话的单一通信模式,并且不断优化重组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满足人们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目前我国已经进行4G高速信息网络发展时代,我们可以推断未来通信技术会实现与信息高速公路等相关领域的协调发展,未来可以实现多点发展、多向控制,并且更具有实时性和仿真性,能够给予人们全新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李峰.浅谈光纤通信的优越性[J].山西建筑,2009(22).

[2]穆永民.光纤通信的现状及其发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3).

通信电源的现状与发展 篇12

光纤通信技术就是利用光来承载信息通过光纤这一媒介进行通信传输的技术。自开发的几十年来已经为国家的经济、文化、国防以及大众的生活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进步提高了巨大的支持力量。现阶段, 中国的多数企业与团体都可以充分利用高性能的通信光纤, 更多类别的光纤也逐渐上市, 例如:掺杂光纤、色散位移光纤——与其他的通信网技术相比, 光纤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特征, 例如:通信容量大、速率高、损耗小、抗干扰能力好, 保密度高——而且光纤线自身质量轻、柔软韧性好, 能够在广泛范围内获取这种材料资源。

1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自从被研发之日起, 光纤通信技术已经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与进步。现阶段, 光纤通信技术已经具有更高的速率、更大的容量, 而且其优势特点已经在通信系统运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 这项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多个生产生活领域。

现阶段主要应用的光纤通信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核心网光纤

现阶段, 中国已经在一些重要的主干线路系统, 例如:国家、省级干线等使用光纤技术。单模光纤逐渐代替了多模光纤, 被积极应用并发挥作用, 主要的单模光纤有:G.652以及G.655型号光纤。其中的G.653与G.654号光纤由于存在一些弱势特征, 例如:无法很大程度地扩大系统容量而被逐渐取消使用。干线光缆中分立的光缆代替了光纤带, 被用在室外发挥了积极作用, 所以的光缆中都采用了新型的架构形式, 以往的紧套层较式以及骨架式结构都已经不被使用。

1.2 应用于电力线路中的通信光缆

光纤属于介电质, 或者被加工成全介质, 内部不含任何的金属成分, 达到电力线路应用的最佳标准。这种全介质光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主要的结构类型有:全介质自承式结构以及架空地线的缠绕式结构。自承式结构由于能够独自布置与安放, 被广泛利用, 特别是在电力电能运输系统中发挥了关键而重要的作用。现阶段, 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自承式结构的光纤技术, 满足了广大企业的需求。然而产品的一些性能特征仍然有待发展, 例如:光纤蠕变、耐电弧性能--------都需要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自承式结构的光缆目前在整个国内市场中的需求量非常大, 而且属于一种畅销产品。

1.3 室内光纤

室内光线主要被用在室内的信息传输等服务。而且多数情况下需要语音、数据、视频信息的同时传输。也会被用在遥测与传感器等领域。依照权威机构指代的室内光线, 则应该体现为:局内光纤以及综合布线用光纤两种。前者主要用于通信中心局以及其他电信建筑中, 放置有规则而且比较稳定安全;后者则被用户端使用, 放置于用户的室内, 这其中就存在一定的易损特征。

2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人们对光纤通信技术的一大追求就是实现其高速率、高容量与远距离传输, 或者实现全光网络服务功效。

(1) 高容量、远距离光纤传输波分复用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系统的传输容量, 根据研究表明, 在不久的将来还有可能被用在跨海光传输中。最近一些年来, 波分复用系统迅速发展起来, 其中的1.6Tbit的WDM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于商业领域, 于此同时, 全光传输距离也在不断地扩大, 增加传输容量的一类有效方法就是通过光时分复用技术, 也就是OTDM技术, 这项技术的应用增加了单根光纤传输的道数, 以此来扩大容量。

如果单纯依赖OTDM与WDM技术来扩大系统容量是不够的, 也是十分有限的。在这种情形下, 通常将OTDM数据信息实行波分复用处理, 进而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传输容量。为了能够控制相邻信道的彼此影响, 通常使用偏振复用技术。

Return zero (RZ) 编码信号在整个的通信系统中由于占据空间不是很大, 这样就减弱了对色散管理分布的需求。更重要要的是这一技术能够更好地适应光纤的非线性以及偏振模色散。所以, 现阶段的归零编码传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OTDM与WDM系统中。

(2) 光弧子通信。这一系统主要是将光弧子作为信息载体, 光弧子是一种奇特的ps数量级超短光脉冲。在光纤进行远距离、大规模的传输时, 在这一技术支持下, 能够维持传输中光纤波形以及速率的稳定性, 确保信息传输毫无错误。将来的发展还会朝着通过利用再生、定时技术发展, 也会凭借控制ASE的方法来进一步扩大信息传输距离, 光学滤波能够把距离扩大到十万千米之多。

利用超长距离的高速通信技术、时域或频域的超短脉冲等技术能够有效确保传输速度, 传输速度可高达100Gbit没秒之多。

从当前来看, 虽然光弧字通信技术仍然有很多难题有待考察, 然而在一些全光通信领域, 例如:远距离、高速率、以及大容量特征的全光通信领域, 这一技术仍然具有非常美好的未来。

(3) 全光网络。全光网络属于众多的研究者所追求的最高光纤技术, 也是堪称光纤通信技术的最佳发展时期。这一网络化发展也势必会成为一种趋势。这一技术是将光节点来代替了电节点, 而且各个节点都是以全光化的结构运行, 以光的形式来对整个信息数据加以传播以及转换, 而且根据波长度来探究如何使用路由, 也能实现对用户信息的科学处理。现阶段来看, 这一技术仍然属于初级发展时期, 会成为重点研究与探索的对象。

3 总结

以上是关于光纤通信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总结, 光纤通信技术已经被业界与社会广泛地认可, 在未来的世界中, 这一技术也势必会得到最广泛的利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军.浅析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信息, 2009 (31) .

[2]王月萍.浅析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 2011 (11) .

[3]白建春.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3) .

上一篇:区校企联动发展论文下一篇:发展型资助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