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主机

2024-07-13

大型主机(共4篇)

大型主机 篇1

1 大型主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软件外包业的兴起,我国也正在积极加入到软件外包领域中。而从全球看,软件外包中的大型主机人才(包括应用开发人才和系统管理人才)是一种日渐紧缺的人才资源。据IDC公司统计,在IBM公司2002年的外包服务收入达到了153亿美元,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高达22%,占领了1/4的美国外包服务市场。而EDS、计算机科学、富士通则分别以111亿美元、38亿美元和33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位列IBM公司之后,这四家公司合计占领了近一半的全球IT外包市场。而在IBM公司的外包服务中约80%的业务都涉及到大型主机技术。

同时,国家已经将软件出口作为今后服务贸易出口的重点,从我国与印度等国家资源比较优势方面考虑,选择大型主机技术作为一个突破口是十分有希望的。但目前大型主机人才的匮乏,阻碍了主机技术软件出口业务的发展。我国软件外包行业已经认识到此问题,正在呼吁加快大型主机人才的培养。

2 大型主机人才需求分析

银行、证券、保险市场的飞速发展要求建设与之配套的技术环境,技术环境的核心是大型主机系统。据调查,目前工、农、中、建、交等国内大型银行的后台数据处理中心设备均采用大型主机,而国内数家大型银行及中国人寿、平安等大型保险公司正在建设或者计划建设的全国交易数据处理中心及备份中心,也将在今后几年陆续建成;上海证券交易中心、深圳证券交易中心都正在或将要使用大型主机系统作为数据交易的核心平台,这都需要大型主机系统的支撑。与此同时,外资银行落户中国后,按照国家规定必须将交易数据留存国内,各银行建立的数据处理中心也必不可少缺大型主机人才,例如:美资花旗集团进入中国后,建立了花旗软件技术公司,该企业2003年设立,至今有1200人规模,计划到2007年从事大型主机应用开发和技术服务的人员扩充到1500人以上的规模,成为大型主机软件开发企业。可见,金融业客户对大型主机人才有着迫切和持续的需求。

在制造业上, 国内外大型企业的业务数据处理核心均采用大型主机系统,如宝钢集团、武钢集团、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等。而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使用大型主机作为业务数据处理核心的公司约占80%以上,毫无疑问,国内大型企业将是大型主机人才需求的潜在客户。

预计,随着中国经济产业集中度、业务复杂度和信息管理技术的深化与提高,将有更多像宝钢一样的大型企业(集团)出现,并采用大型主机技术管理企业业务;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开放度的增强,将吸引更多的大型跨国企业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销售总部或者技术研发总部,并在大型主机平台上从事处理业务,这些行业的发展必将产生对大型主机人才的稳定需求。

3 大型主机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当前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现状还不能完全适应并满足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我国现有如下几种大型主机人才培养模式:

(1)正规院校学历教育培养模式。把大型主机教育纳入到高校的正规学历教育中,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软件开发技术, 但缺乏软件实际开发工作经验、项目交流和团队合作锻炼, 实践环节弱,企业选择这样的学生需要经过相当的实践训练、项目知识与技能培训。

(2)培训机构的培养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开办专门的大型主机培训,重视大型主机技能培训, 但由于缺乏师资和设备,学生掌握的技能仅是基本技能,离企业实际开发的能力要求较远。再加上不同行业的外包项目往往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要求, 如金融、物流等方面知识,在培训中也会有所欠缺。

(3)软件外包企业通过内部进行培训, 直接让学员接受外包开发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及实际的外包项目训练, 在团队模式下培养整体的开发和协作技能, 但这样的培训模式会给发展中的外包企业增加成本。

在现有的大型主机人才培养模式中, 由于学历教育要兼顾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所以培养过程强调基础理论教育, 培养出来的软件人才理论扎实, 具有发展和提升的基础和后劲;但是学历教育囿于目前宏观教学管理体制的约束和学时限制,实践环节不够, 培养出来的大型主机人才往往难以满足日新月异的大型主机软件产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更新需求。实践教育环节的缺失使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差, 理论与实际出现脱节现象。学历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需要在软件企业中首先接受再教育、再培训, 然后才能够满足工作要求。

而培训机构以大型主机职业技能教育为导向, 旨在用最短的时间、有效地传授行业领域内的最新知识和技能。其优点在于, 经过培训认证机构培养出来的大型主机软件人才符合企业用人的口味, 可以立即上岗, 创造价值。但是, 这类人才的最大弱点是相关的专业理论基础薄弱, 缺乏提升和发展的后劲, 职业生命力有限。而且培训对象的学历和能力参差不齐, 教学组织和成效都存在问题。

所以,学历教育能更好地长期解决大型主机人才需求的素质和知识结构,为我国软件外包人才输送合格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师。这就要求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合适的创新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积极探索适合创新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形成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良好生态环境。

4 高校大型主机人才培养模式

大型主机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软件开发能力、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经验,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能从事大型主机软件开发、适应软件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软件工程应用型国际化高级复合型IT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是:“依托校企合作,突出创新教育,重视工程实践,建设一流基地。”

依托校企合作:华中科技大学长期坚持与企业合作共同做好教学改革。自1995年,学校与IBM公司启动了“IBM中国高校合作项目”,这一长期全面合作关系的基本宗旨是致力于加强该校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华中科技大学的领导下,IBM技术中心负责合作项目的具体实施。十多年来,IBM高校合作项目不断向着更高的水平、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发展,对中国高校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自该校与IBM公司于1997年共同实施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教育改革以来,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型主机专业方向培养方案,探索了一条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路径,取得了颇为丰硕的成果。初步形成了面向计算机类的宽口径和具有较强专业技术性的“T”型教学体系。多年的教学改革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对学校计算机学科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财富。

突出创新教育:在面向21世纪的教学改革中,形成了构建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即“降低重心,注重交叉,扩大专业面向;提高起点,重视基础,加强外语教育;创造条件,建设基地,强化实践环节;学生为本,抓紧‘三改’(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三方面的改革),发展健康个性。”丰富了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即“以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创新设计为核心,以大型主机技术为龙头,以金融信息化为主线,注重交叉,加强实践。”这些思路在几年来的教学改革中已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并为开展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项目更是直接强调了创新人才培养途径,解决了其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初步确立了一些基本的原则,如:就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言,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就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而言,创新人才培养必须贯彻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原则;就规范管理与发展个性而言,必须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将创新教育放在改革的首位,贯穿到教学体系与课程体系中,落实到教学的每一环节中。

重视工程实践:工程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观念、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是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的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的需要。对于计算机学科,实践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注重实践、强调动手能力、加强实验和工程训练环节、认识创新设计的过程与规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整合,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而言,时间和空间是前提,环境与条件是必备,要求、内容和方法是关键,评价与激励是指挥。

建设一流基地:四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大型主机教育中心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形成了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第二课堂活动等一套较为科学的教学体系,建设了先进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改革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等。大型主机教育中心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环境,同时也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活动场所。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看,大型主机教育中心建设还要在营造创新环境上作进一步的努力,以提供更好的支持创新教育的软、硬件条件。

从1997年首创大型主机专业方向以来,经过两届的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从简单大型主机专业方向的课程结构到初步的学科“交叉”计划,其间对课程计划进行了多次较大的调整,形成了2001级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教学计划。到2003年,又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征求企业人才需求意见,特别是与金融学科专家反复研讨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2005级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教学计划,其专业核心课程对比见表1:

通过“对比表”可以看出,2005级的教学计划调整变化更大一些:

一是取消了一门课。因为该门课可以作为计算机体基础课“计算机系结构”的案例,一些基本知识已泛化到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其它课程中。

二是整合修订。重点在不断修正每门课程的内涵与外延,使课程内容更具先进性和科学性,并对个别课程内容和重点稍作调整。

三是增设了四门新课程。其中包括“金融应用基础”和“金融业务综合实践课”。前者主要使学生从理论上初步掌握金融知识的特点及基本金融应用知识,相当于金融专业的“金融概论”课;后者对学生进行专业系统知识运用能力方面的训练,即通过“综合实践”,使学生掌握实现金融业务的全部环节过程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技术。

5 结束语

目前, 中国的软件外包事业正在遭遇人才危机, 要解决人才问题, 仅仅靠学校或培训机构是很难实现的, IT业界、政府、教育界都应该参与进来, 为建设一个健康的外包产业链而努力。

摘要:分析了大型主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社会背景, 通过对大型主机人才培养模式的的比较, 明确了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

关键词:大型主机,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卢宁, 陈雪梅, 丁小明.普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高教论坛, 2007 (2) .

[2]叶惠文, 杜炫杰.华南师范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思路与实施方案[J].计算机教育, 2008 (2) .

大型主机 篇2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院结合实际,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出了大型主机专业。经过三年多的调整和不断深化,开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实训就业一体的培养体系。本文主要论述了我院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教学情况和人才培养的经验。

1 引言

当前,计算机人才供需关系十分不对称,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大量企业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其主要原因是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与市场脱节,没有培养出满足市场要求的人才。因此,大学的专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即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变化,不断产生相应的新的专业,更新甚至淘汰一些老的专业。

大型主机广泛应用于金融、保险、证券等大型企业,它以其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安全性等特点在各系列服务器中独秀一枝,同时它还是大型数据中心,是实现节能减排、绿色计算的首选平台。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应用系统的不断扩充,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于大型主机。然而,目前大型主机人才匮乏,特别是在中国,基本没有专业化的人才,因此高校大型主机专业应运而生。

2 大型主机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    2.1 大型主机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

专业方向的设置主要是制定教学计划,设置专业课程。人才培养中的专业建设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必须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并立足于学科发展现实,以开放而动态的理念调整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最大限度地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够人尽其用。课程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体系决定着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因此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高校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我校结合主机人才的培养方案,构建了分步骤的课程体系,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基本素质—通识教育课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体育及艺术类课程。

(2) 基础知识—基础课平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电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导论等。

(3) 专业知识—专业课平台: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

(4) 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综合素质、课程设计。

(5) 特色—方向特色课程平台:大型机操作系统、JCL语言、COBOL程序设计、大型机交易处理系统、大型机数据库、主机金融案例分析等。

第五方面为大型主机专业方向的特色课程,都是企业需求的反映。在课程设置之初,通过对典型应用企业的走访、研讨,和国内重点院校如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学校的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研究、论证,最终形成的课程体系符合专业建设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原则。课程的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2.2 主动式教学方法与手段

当今是一个充满创新和挑战的时代,要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勇于开拓创新的人才,就必须激发、唤醒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们一直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就会有猎奇的心理,而这种心理也正是学生产生兴趣和创新的动力。课程的开始,除了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大概内容,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用途,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比如,在同学们刚接触课程的时候,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大型主机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和我们很近,你知道每次使用ATM取钱的时候,都是大型主机在处理你的交易吗?”等,这样学生就立即对陌生的东西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就想搞明白ATM的后台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带着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去查阅资料,主动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上机练习的`学时,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让学生有兴趣主动地一步一步去完成。比如在“CICS交易处理”这门课程的上机实验设置上,一开始讲授MAP的时候,让学生用定义MAP的汇编宏来设计常见的ATM界面;当学习到CICS访问VSAM的时候,将客户信息存放在VSAM中,客户端通过前面设计的MAP进行操作,进行类似的取钱、存钱、转帐等工作,操作VSAM;当学到CICS访问DB2的时候,将在VSAM中存储的客户信息放到DB2的表中。这样,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上机实验的练习难度不断提高。而学生的兴趣却日趋浓厚,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水平提高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了,可以通过自己所学去实现一个简单的银行ATM系统了。当讲述“主机金融案例分析”课程的时候,再将前面所设计的模拟ATM系统加上WEB界面,让不太友好的界面变成丰富多彩的WEB界面,进一步模拟网上银行。这样的实验设计让学生一步步实现了看上去很高深的东西,最后自己能够模拟真正的系统,学生有很大的成就感和收获感,对课程的学习更加主动积极。总之,在授课过程中,我们提倡“以问题为中心”,在上机实践环节,我们提倡“课课要衔接,编程不断线”的教学理念。

2.3 实训环节

动手能力欠缺,没有工作经验是应届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竞争的一个薄弱环节。超过50%的用人单位认为,只懂理论、缺乏实际动手能力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由此可知,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专业建设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必须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达到企业的要求。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拥有超过10000平方米的实训基地,该基地为辽宁省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基地在全球范围内整合IBM、微软、瑞萨等全球知名IT企业合作伙伴的教育资源,采用公司化的管理模式,引进国际知名IT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案例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弥补了应届生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经过一年大型主机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大型主机的基本知识,大四上学期全部进入实训基地,历时4-6个月。他们由IBM公司的项目经理指导,完全按照公司的规范和要求完成实际的项目,在实践中深化对学习知识的运用和理解,从企业文化、时间管理、项目管理、业务理解、需求分析、设计编码、产品监控、测试验收等方面掌握软件开发流程,掌握一个成熟项目的国际化开发规范,加强动手实践环节。实训环节完成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增强就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的无缝链接,保证人才的实用化。

3 结束语

目前,我校的大型主机专业已经开办了三年,毕业学生近百人。其中50%以上服务于IBM公司,大部分已经成为公司项目组的技术骨干;其他学生大多服务于花旗软件、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知名企业。三年来,参加主机方向课程的学生达1000余人次。另外,受IBM公司委托,短期培训人数达200余人。

大型主机 篇3

IT产业一直在不停地快速向前演进, 行业趋势也随着技术的更迭不断在发生变化。对于计算模式, 在早期五六十年代主要以大型主机集中处理模式为主, 中途小型机、PC服务器分布式计算模式也曾风靡一时, 而如今随着云计算、大数据趋势的到来, IT产业计算模式正演化出集中处理、分布处理两条路径。特别是大型企业对于大规模运算能力和混合运算功能、高安全性、大规模云计算能力的服务器需求日益强烈, 大型主机在如今云时代背景下并没有黯然失色, 反而受到越来越多大型企业客户的青睐。

近日, IBM在博鳌召开了2012年System z用户大会, 和与会嘉宾一起分享了z Enterprise历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并且在该大会上, IBM还发布了全新z Enterprise EC12大型主机。

装备最强“芯”

此次发布的全新IBM大型主机zEnterprise EC12 (以下简称z EC12) , 被IBM视为48年来最强大、技术最先进的版本。

z EC12历经四年研发期, 耗资超过10亿美元, 汇集了纽约州波基普西以及全球其他17个IBM实验室科研实力, 同时还得到部分IBM顶级客户的协作支持。

“这是IBM大型主机有史以来最安全、性能最强的企业级系统之一。”IBM系统与科技部全球主机销售副总裁Paulo Carvao如此评价道。

作为目前该产品线的旗舰产品 (原最高产品版本为IBM z196大型主机) , zEC12配备了目前世界运行速度最快的5.5 GHz六核处理器, 采用32纳米制造工艺, 相比上一代系统, 每核性能提升了25%、总系统容量提升了50%。而在缓存方面, L2 (二级缓存) 也从上一代的1.5MB提升到2MB, L3嵌入式DRAM缓存高达48GB, L4缓存增至384MB, 性能均比上一代提升了两倍。同时, 和之前的大型机相同, z EC12采用了MCM (multichip module) 多处理器模块设计。

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zEC12是首款内置Flash Express固态技术的IBM大型主机。这种新的内存技术可帮助提升数据密集型应用或工作负载的性能, 像银行、公共事业部门以及零售商的面向客户的应用等服务水平至上的工作负载类型。该设计是为了在系统活动爆发期 (例如金融市场开市或假日期间在线零售交易繁忙时) 增强系统的可用性。

而客户还可选择在非模块化数据中心 (Raised datacenter floor) 的情况下运行zEC12, 这种功能也是首次在高端IBM大型主机中出现。借助新的架空输电和布线支持, 客户能够更加灵活地选择zEC12的部署地点。

并且z EC12还是首个包含事务内存技术的通用型IBM服务器, 这一技术的首个商用使安装在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 (LLNL) 的IBM Blue Gene/Q的“红杉” (Sequoia) 系统, 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在z EC12中, IBM调整了该技术, 以使软件能够更好地支持使用共享数据集的并发操作, 例如金融机构基于同一组账户数据集的进程交易。

据Paulo Carvao介绍, 通过运营分析以及接近实时工作负载监测和分析, 客户几乎可将z EC12用于各种工作负载环境中, 包括混合云环境。

云计算带来新机遇

目前, 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发展重要的外部因素, 而云计算等新技术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无疑都是巨大的, 并对企业的IT基础架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事实上, 在IBM System z业务拓展与技术支持总监John Birtles看来, System z在云计算浪潮中将扮演着重要角色, 并可以成为云计算“基础的、底层的技术”。

在私有云环境中, 客户可以通过大型主机的虚拟化功能, 将数以千计的分布式系统整合到运行Linux平台的zEC12系统上, 从而降低与能源使用、占地面积和软件许可有关的运营成本。同时z EC12有望为数据库工作负载的Linux整合提供一个极低的总购置成本。这使得z EC12能够以一个单一的系统提供完整的多平台数据中心能力。

并且, 在IBM看来, 作为全球最安全的系统之一, 凭借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用户安全和合规要求的特性, z EC12还可以帮助客户在同一个系统上运行传统IT和私有云应用。

除了提供大规模云计算能力, 在关键数据保护方面, IBM System z是达到通用评估准则EAL5+ (Common Criteria Evaluation Assurance Level 5+) 安全等级的商业服务器。zEC12通过创新的安全和隐私保护功能来帮助保护使用中的或闲置的数据, 这在网络银行和移动设备时代是一项尤其重要的能力。

在运营分析方面, z EC12提升了分析的性能, 与其上一代系统相比, 工作负载分析性能提升了30%。此外, 它支持整合Netezza数据仓库设备的IBM DB2分析, 加速器 (IBM DB2 Analytics Accelerator) , 使客户能够在同一平台上运行复杂的业务分析和运营分析。

另外, 基于IBM研究院的技术, 全新大型主机还提供了IT系统分析功能。可通过对内部系统消息进行分析, 提供关于系统健康状况 (包括任何潜在问题) 的接近实时视图。这个名为IBM zAware的技术通过学习系统消息来识别模式并快速确定任何偏差情况, 从而使用这些信息来鉴别异常系统行为并将其影响最小化。

深化中国市场战略

新兴市场一直是计算机设备高速增长的重要领域, 据Forrester Research一份报告显示,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土耳其、南非以及墨西哥是全球计算机设备增长最快的市场, 并占全球IT市场的14%。而IBM也一直十分注重在新兴市场的投资, 特别是在中国。

据IBM方面数据, 截止2011年, 超过1500个全新的和升级的应用被加入到运行于System z上的z/OS和Linux中, 并有超过100个新的ISV合作伙伴加入该平台。而在中国, z ISV俱乐部成员已经超过40家, 涵盖了金融、政府、交通等行业的应用。

在IBM十几年前开设的“主机大学”项目计划中, 在中国, 主机大学合作项目已经进行了15年, 共计投入10亿美元, 培养了数千名人才。据悉, 2013年IBM在中国将再次向“主机大学”计划投入20亿人民币的软硬件设施以帮助该计划持续发展。

此外, IBM System在中国的CDL/CSTL拥有总计超过500名工程师支持本地用户, 服务范围包括DB2、CICS、IMS, 、z/OS、z/VM、Linux on z、Cloud on z、BAO tooling、DM tooling等方面。

IBM系统与科技部大中华区主机产品部总经理施东峰表示:“IBM拥有最多长期客户, 他们依赖该主机已经有二、三十年。2010年第三季度以来, 已经增加了142个新客户, 其中51个来自新兴市场, 而大中华区一直以来都是新兴市场的主力军。”

IBM新兴市场系统与科技事业部主机产品副总裁Wolfgang Wendt在采访中也表示, 为迎合新兴市场发展, IBM成立了GMU部门, 以更适应新兴市场快速发展, 并将在其他成熟市场的经验应用到新兴市场。

48年主机历程

从1964年IBM发布System/360以来, 历经48年, IBM主机已在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地位:有关数据显示, 目前在全球财富500强企业中71%是主机用户, 全球前一百名银行中有96家使用System z, 全球企业级数据有80%驻留在IBM大型主机上;同时, 自2010年开始, 全球超过250家公司已经把他们的工作负载 (包括Oracle工作负载) 迁移到System z上面;而据Forrester Research公司最近发表的一份关于IBM System z总体经济影响的报告显示, 某制造公司估计, 如果使用分布式架构代替System z将会导致软件许可、支持、硬件、管理和安全性等成本上升10倍以上, 该制造商还表示, 采用System z后电力和冷却成本节省了60%, 数据中心占地空间降低了50%, 据Forrester估计, 相较于分布式架构, 在3年时间中System z可以为企业每年节省200万至600万元美元。

以上数据在表明IBM System z的过往战绩的同时, 也阐述了当前企业对于大型主机的强烈依赖性。除了金融行业, IBM也正在将大型主机不断拓展到电信、政府、公共安全、云计算、大数据等更多的领域。

在产品线方面, 尽管此次发布了z EC12最新版本, 但IBM方面表示仍将保留原来双线产品线战略, 即一条面向高端市场由z196和zEC12来代表;另一条为中端产品线, 由z EC10和z114来代表。

IBM软件集团System z全球销售副总裁Ray Jones表示:“无论是高端还是中端市场, 我们计划保持在两到三年的间隔中发布新产品。同时我们在这个市场永远都会保持这两个产品系列或者两级市场的结构。”另外, 据Ray Jones透露, IBM将在未来一年半到两年时间内, 发布针对大型主机中端市场的新产品。

大型主机 篇4

随着经济地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业务量急剧增长,以工、农、中、建、EDS、道富、花旗等为代表的国内外大型银行及银行软件开发企业对员工有着更高的期望。不但要求与之配套的技术环境,技术环境的核心是大型主机系统[1],还需懂得一定的金融银行业务。我校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培养IBM大型主机技术人才的同时兼顾业务和实际的需求,在金融知识和软件技术上寻找到交叉点。因此,通过建设《IBM大型主机金融案例实训课程》让学生在了解基本银行业务知识的同事,更深入地理解和使用大型主机技术。

1 课程的改进与调整

1.1 课程内容调整

目前已开设的大型主机课程体系由《I B M大型主机操作系统导论》、《COBOL语言程序设计》、《主机DB2数据库》、《大型主机事务处理CICS》四门主干课程[2]组成,介绍主机的基本理论,关键技术和操作方法。从整体上说,是一套偏重理论教学的课程体系。而大型主机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领域,尤其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需要金融知识为后盾,主机技术应用为支持才可以完成。因此我们对原有课程体系作调整,引入一门新的核心课程:《IBM大型主机金融案例实训课程》。目的让学生通过原有四门IBM大型主机课程的学习,掌握主机的基本知识及相关开发技能,并介绍银行相关的基本业务知识,通过指导学生参与银行案例的开发,实践银行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与开发过程。有了背景知识的支撑,学生相当容易理解,通过金融领域的主机开发案例,让学生在理性和感性上对大型主机的应用开发流程有更进一步的认识。《IBM大型主机金融案例实训课程》课程将包含如下内容:

1)商业银行基本业务知识:主要讲述银行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现代商业银行概念,商业银行的功能及其业务模型,主要业务流程,会计信息特点,业务核算等方面内容;

2)主机应用开发知识:主要讲述主机开发环境和开发过程,包括主机的基本操作、关键技术、开发工具的使用;JCL,COBOL,SQL、汇编语言的运用,DB2数据库的运用,MAP的绘制,CICS与DB2的连接,主机上面在线联机事务处理的编程和主机的批处理程序的编写以及配置;

3)实施一个完整的银行信息系统应用项目:主要是以案例的形式,带领学生设计和开发一整套完整的银行综合业务流程,包括系统框架分析,系统业务模块的设计和开发;

4)项目开发与管理知识:主要培养学生文档书写的能力,以及运用软件管理项目的能力,包括在开发各阶段策划和编写规范的文档,使用版本控制工具,使用测试的方法与工具。

5)软技能培养:主要培养学生表达和合作能力,项目会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通过组员之间的合作,加强团队配合能力,通过项目答辩和演示加强学生语言表达和组织的能力。

1.2 课程特色

以往主机课程体系着重的是理论课程的建设,辅助以简单的章节实验。而主机技术是一门操作为主导、应用程度颇高的技术,单纯的理论学习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需要,简单的实验操作更是无法让学员上手实际的主机工作,因此,本项目将课程体系重点放在“实训”操作上,案例围绕银行金融流程展开,学员通过项目的实践,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在实训项目的实施过程着重中培养学员以下技能:

1)以IBM z/900大型主机为后台服务器,在大型机平台上实现处理业务逻辑以及存储交易数据;

2)以IBM z/900大型机的DB2为数据库存放各种系统业务中使用的数据,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及优化;

3)以CICS作为中间桥梁,连接大型机DB2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在IBM大型机环境上用CICS事务封装各个金融模块的业务逻辑;

4)具备J2EE平台项目设计与编程能力,掌握M V C模式的应用;

5)熟知金融系统的主干业务流程

课程的重点在于案例的选取。本课程的建设将以银行实际业务为基础,将银行的主营业务(存款业务、信贷业务、外汇业务、代理业务、理财业务、电子银行、银行卡业务)做业务需求的选取、细分和简约化,分成很多个供设计和开发的子系统,由各组学生选择一个子系统来负责完成。以银行储蓄业务为例,我们根据储蓄业务的需求,将需开发的储蓄业务系统分解为系统初始化、联机交易、批处理和系统管理四个子系统,如图1所示。

一个储蓄业务系统其实包含大型主机工作负载的两方面,一个是联机交易,一个是批处理。联机交易系统包括定期存取、活期储蓄、存本取息、账户处理等模块,这些模块的特点就是要求实时的,来来回回的在线交互。而批处理系统包括轧账、统计打印模块,这些模块的特点是对实时性没有要求,工作量大,但简单重复,一般选取在联机交易清闲,例如夜间进行。通过这个小系统的实操锻炼,在帮助学生理解储蓄业务知识和流程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更深入掌握主机两大工作负载的区别、所用技术和实现手段,完成一次主机理论知识到主机技术实践的映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系统的需求,将学到的各门主机课程作一次融会贯通。

2 案例实施过程

鉴于本课程围绕金融案例实训开展,其核心就是采用在“L e a r n i n g b y d o i n g”教学模式[3]设计开发银行信息系统,作为一个软件开发项目,实施的过程必然要符合软件工程过程的标准,对于整个案例的实施,将采取如图2所示的开发流程。

1)可行性调研和需求分析阶段:本阶段的实施主要通过案例需求的理解和银行实地调研来实现,一方面,在给讲授过商业银行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作金融案例业务需求的理解和划分;另一方面,通过银行的实地调研,让学生深入理解业务流程、规范,探讨业务建模可行性、技术可行性、问题和解决方法。

2)系统概要设计:本阶段的实施主要是根据归纳好的需求规格说明书作技术上的概要设计体现,包括框架的选取、接口的设计、日志和错误处理、网络拓扑结构、主机技术的选取等等,让学生将平时所学主机知识与现实系统做一个整体的贯通。

3)系统详细设计:本阶段的实施由学生分工完成,每人负责一个或多个小的模块,对各个模块作详细的功能设计、业务流分析和数据库设计。

4)前台业务逻辑开发和大型主机后台业务逻辑开发:前台业务逻辑更多的涉及开放平台的技术,如Web技术,JAVA技术等,而后台业务可靠性、安全性的保证需要主机技术来完成,那么前台和后台的连接方法,在线交易与批处理方式的实现差异,都是学生在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5)模块的测试和总体测试:模块测试首先由开发学生负责,之后由其他人做交叉模块测试,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更多的错误。开发的各个系统在经过测试后开始整合,整合期间通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数据错误等,这都需要学生有整体的思维,仔细周全的考虑才能解决。最后对整个系统做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数据测试,流程测试等。

6)项目部署和运行:要求学生熟悉项目部署环境的搭建和配置,会写一些简单的脚本来协助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例如启动或关闭服务。

3 课程考核

金融实训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将根据案例子系统的复杂性作为划分,将学生以小组形式划分,每个小组负责其需要开发的一个业务系统。考核的对象则包括小组考核和个人考核,考核结果将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来考量总体得出:

1)学生的预研工作。“以问题为中心”[4]引导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考查学生对业务系统需求、接口,技术等问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态度和研究结果;

2)学生阶段成果演示。考查学生工作的效率、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这有利于尽快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项目开发经验的分享;

3)最终的成果演示和答辩。各组需要提交的是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书、完整设计方案书、数据库设计等,同时还需要现场演示所开发的系统,项目老师就系统的各个方面对组里每一名成员作问答考察,考查学生工作量,完成程度和知识把握程度,最终给予总评。

这种考核方式推动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动手实践、总结归纳。定期的课堂的演示和答辩,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摘要:依据IBM大型主机课程与金融应用的结合发展,研究金融案例实训课程的建设,对课程内容、案例选取、实施过程和考核方式等环节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IBM大型主机,金融案例,课程内容,实施过程

参考文献

[1]黄晓涛,吴驰.大型主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软件导刊.2008,7(6):68.

[2]王振宇,汤峰.IBM大型主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2):244-247.

[3]黄杰,唐剑锋.赵昕开放式大型主机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8,(11):106-108.

上一篇:生存还是死亡下一篇:大跨度现浇箱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