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燃事故(共6篇)
自燃事故 篇1
1爆炸基本情况
2012年4月15日10时27分左右,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某汽车修理厂发生爆炸,导致该厂一幢2层办公楼坍塌、隔壁的苏一矿宿舍楼部分倒塌,造成12人死亡、38人受伤住院(其中3人重伤)。
该修理厂坐东朝西,东侧为煤矸石堆山坡及竹林,北侧为苏一煤矿的一幢四合院式宿舍楼,西邻省道福三线,南侧为煤台。修理厂大门朝西,大门南侧为配件房、加油机房;大门北侧为门卫房、厨房及餐厅。厂区北侧为配件房及车库,东侧为一幢2层办公楼。修理厂现场方位、平面布局示意图,见图1所示。
爆炸发生后,修理厂内房屋大面积倒塌,车辆损毁严重,抛掷物散落于四周,中心现场在东侧的办公楼及修车棚被夷为平地,并形成一个周边9.8m×8.6m、深4.6m的锥型炸坑。在修理厂北侧的苏一矿宿舍楼被爆炸冲击波冲损严重,玻璃均被震碎,门框震落。
现场发现7具尸体,其中修理厂内3具、厂围墙外公路上3具、北侧苏一矿宿舍内1具,苏一矿宿舍内发现41块尸块。
2 火灾调查情况
爆炸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刑侦、技侦、治安等部门投入大量警力,走访了240余名现场目击证人、受伤人员,并讯问了已到案的13名嫌疑对象,得到爆炸前现场有燃烧迹象,遂要求消防部门协助调查,并结合现场开展勘验工作。
(1)中心现场办公楼复原情况。办公楼共2层,南北长9.6 m,东西宽8.6 m。一层布局为北侧客厅、中间两间卧室、南侧三间仓库。其中,仓库天花板的结构为方形木条上方铺木模板后浇筑水泥。二层分别为办公室、会客厅、会计室和管理人员住房。紧邻办公楼南侧为修车工棚,工棚下靠近南外墙处停放有多辆摩托车,修车工棚顶部由数根圆形杉木横梁支撑,上铺铁皮,横梁一端架在办公楼二层上方,另一端由铁制支架支撑。
(2)爆炸物存放位置和数量。爆炸物存放在中心现场办公楼一层南端仓库,仓库南北长约4.5 m,东西长约4 m,三面是墙,没有窗户,靠近修车棚一面为钢质卷帘门。仓库内存放有20箱正规厂家生产的硝铵炸药(每箱24 kg)和13袋“地下工厂”非法生产的硝铵炸药(每袋20 kg),共计740 kg;另外,仓库靠近卷帘门的墙角还存放有50余枚电雷管。仓库内物品存放,见图2所示。
(3)爆炸物来源。爆炸物的来源渠道有两个,其中正规厂家生产的硝胺炸药是该修理厂法人代表在承包正规煤矿时私自截用采矿的炸药,并存入汽修厂仓库。“地下工厂”非法生产硝铵炸药是由该修理厂法人代表通过私人渠道,以每袋1 200元的价格购买了15袋。在存入汽修厂仓库后,除有两袋运到其承包矿山中使用外,另外储存在仓库的13袋在此次爆炸中全部炸掉。经对在其矿山使用两袋炸药的剩余炸药进行鉴定,确认该炸药含有氯酸盐。
(4)起火燃烧、爆炸经过。爆炸目击证人陈某、王某等证实,从发现烟从储存炸药仓库的卷帘门下溢出到发生爆炸的间隔时间仅20~30 s,其间,有听到若干小爆炸声。发现起火燃烧时,有多辆(7~8辆)摩托车同时燃烧;现场勘验发现5辆摩托车有过火痕迹。
(5)起火爆炸点的认定。起火爆炸点位于办公楼一层南侧中部室内,主要证据如下。
一是修理厂东北侧二层砖混结构办公楼完全炸毁,建筑原址留有一深4.6 m、周边9.8 m×8.6 m的炸坑(办公楼一层及爆炸物存放及现场爆炸中心示意图见图3所示),炸点中心距东围墙8.4 m,距北围墙9 m。对应该炸坑的北面为一煤矿宿舍楼(4层),建筑整体受损情况严重,建筑一至三层05~07室南北侧墙均向北侧倒塌,该位置梁、楼板破坏程度最重。其中,06室位置的二层南侧水泥楼板梁被炸飞,三层水泥楼板位置炸出直径约2 m的孔洞(宿舍楼炸毁情况如图4所示);对应炸坑的汽修厂西侧围墙及建筑破坏倒塌,东面围墙倒塌,且山体植被破坏严重。对应炸坑南侧的大货车受损变形,一大货车车架向南侧严重凹陷变形,围绕炸坑现场存在大量爆炸抛射物品的碎片。从宿舍楼、车辆等破坏痕迹、抛出物位置、对应炸点的抛射线等呈现出炸点在办公楼一层南侧中部室内。
二是爆炸中心现场(炸坑)西南侧发现一扇钢质卷帘门,卷帘门整体未过火,基本无烟熏痕迹,呈上部(复原位置)相对完好,下部东侧局部变形;卷帘卷轴东侧有变形弯曲,西侧相对完好。爆炸中心现场(炸坑)东南侧位置搜集到另一樘钢质卷帘门残骸,并进行复原整理,该卷帘门痕迹呈内部过火燃烧,外侧过火痕迹轻微。现场提取到有燃烧和烟熏痕迹的木梁,其痕迹呈现出悬空燃烧和烟熏造成。其中,位于仓库内的方形木梁燃烧较为严重,位于仓库门口修车棚上的圆形木梁靠近仓库一端燃烧严重,另一端相对轻微,反映出火势由仓库内向外蔓延燃烧的迹象。
3 起火爆炸原因分析
(1)排除室外燃烧引发仓库内爆炸物品爆炸的可能。一是该仓库钢质卷帘门痕迹呈内侧过火燃烧,外侧有轻微过火痕迹。位于仓库内的方形木梁燃烧较为严重,位于仓库门口修车棚上的圆形木梁靠近仓库一端燃烧严重,另一端相对轻微,反映出火势由仓库内向外蔓延燃烧的趋势。二是陈某、陈某、王某等证实:办公楼一层南墙为实体墙和钢质卷帘门分隔,电气线路及开关在办公楼一层南侧外墙及相邻的围墙处。三是在爆炸点的东南侧山坡位置,发现两辆烧毁的摩托车残骸和电线、电器残骸。其中,三相电表、开关未过火烧毁,开关呈合闸状态;一组为空气开关烧毁,内部炭化粘结,呈外部火烧特征;对该处发现的电气线路进行勘验,未发现电熔痕。对现场过火的摩托车电气线路进行勘验未发现电熔痕。四是从发现起火到爆炸时间极短,且发现火灾时,有多辆摩托车同时处于猛烈燃烧阶段,不符合由外部摩托车起火或电气线路起火燃烧初期火灾的规律。五是由于短时间内摩托车燃烧油箱不可能发生爆炸,电气线路短路产生的声音分贝值不大,因此爆炸前陈某、王某等相关证人描述听到若干小爆炸声应为由办公楼室内传出。
(2)仓库内爆炸物品自燃爆炸的可能性分析。经现场勘验和技术鉴定,认定爆炸原因系存放在中心现场仓库内的爆炸物自燃引爆,主要依据如下:
一是爆炸物成分。经检测分析,爆炸现场的爆炸尘土中检出硝铵类炸药和氯酸盐炸药的残留成分(正规的炸药中不含氯酸盐成分),确证爆炸物是含有氯酸盐的硝铵类炸药,与查扣的炸药鉴定结果一致。
二是现场炸药可以自燃引爆。根据炸药性质,含有氯酸盐的炸药在受潮等环境影响下会分解,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热、冒烟甚至燃烧,燃烧过程会先发生小爆,紧接着是燃爆、轰爆,并可引起制式炸药和雷管殉爆。上述过程符合调查中证实的爆炸现场存放二类炸药情况(一种是乳化炸药,另一种可能是自制含有氯酸盐类物质的炸药)。经调查走访证实,当地于2011年12月及2012年2月曾发生两起含有氯酸盐成分炸药的“土炸药”自燃引爆事故。
三是炸药存放的仓库特征可以排除人为引爆可能。存放爆炸物的仓库一面是已上锁的卷帘门,另外三面均没有窗户。由于爆炸时间为上午10时10分左右,储存炸药的杂物间处于关闭状态,爆炸现场人员较多,且爆炸目击证人汤某离爆炸物储存间仅1.5 m左右,未发现异常情况。
四是现场访问情况符合炸药自燃引爆进程。在调查访问中,爆炸目击证人汤某、陈某、王某等均反映看见烟从储存炸药仓库的卷帘门下溢出,并迅速变浓变急扩散,同时听到两三声爆炸声,这些情况与上述起火位置分析以及含氯酸盐炸药可以先小爆,紧接着是燃爆、轰爆、殉爆的爆炸进程均能够相互印证。
综合以上调查访问及现场勘验,提取炸药成分的分析以及该起爆炸起火燃烧特征,由室外燃烧引发仓库内爆炸物品爆炸的可能可以排除;同时,在排除他人进入仓库引爆炸药的可能情况下,爆炸物自燃引爆是符合客观事实的。
参考文献
[1]金河龙,赵立本,王树文.浅析一起住宅楼爆炸原因认定[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26(4):454-456.
[2]李志峰,范晴晴.爆炸火灾事故调查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576-580.
[3]金河龙,赵立志,王树文.浅析一起住宅楼爆炸原因认定[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26(4):454-456.
[4]郑斌,陈国华.化工火灾事故起火点推断技术及判据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30(6):545-549.
自燃事故 篇2
******** 通报【2016】 号 关于装载机装货期间发生自燃的事故通报
一、事故经过:
9月1日12:57,客户****驾驶****装载机对****进行装车作业,在举升作业期间,从驾驶室后发动机舱冒出大量白烟。司机离开装载机后通知车间当值值长使用灭火器和消防水带进行了扑救。
二、原因分析:
1、为什么叉车出现自燃冒烟?
因为作业用装载机表面柴油油垢等可燃物,遇明火后发生燃烧。
2、为什么油垢未及时清理? ********台叉车系2015年从城区调拨来厂车辆,用于*******硫酸钙废渣的装卸作业和平垛,使用部门和维护部门的车辆管理责任一直不明确。
7月份,由检修车间接手装载机维护保养工作,车间招标联系维修商进行了两台装载机的大修,对装载机刹车系统、漏油点等缺陷进行了处理。
通过了解*******、******均不能提供车辆回厂验收记录和车辆运行记录(8月份维修后仅对维修耗材和费用进行了确认),两台装载机均未建立设备台帐和定期维护项目。车辆说明书及车辆入厂时间因台帐缺失也不能确定。
未对铲车上存在的油垢及油路是否漏油进行每班检查。没有安排人员对其进行彻底清理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3、为什么装载机作业期间机舱会出现明火?
ZL60F装载机在9月1日12:00前,由检修车间叉车驾驶员****进行了装车作业,随后在12:34进行第二次装车作业;分析可能产生的明火原因有二:
1)车辆在维修回厂后连续作业可能因散热原因引发线路受热继而接地打火产生明火; 因事故车辆无法明确具体原因,通过对现场ZL50F车况会同有关专业人员检查看,ZL50F车身存在油垢较多,车灯等缺失,电池组防水不良(触点松动老化)、柴油箱漏油、驾驶仓仪表系统大部分失效等电气系统故障,故电气线路引发火灾可能性不能排除。
2)驾驶员驾驶期间吸烟,掉落烟头接触柴油蒸汽或车身油垢引发起火。因视频显示车辆连续出入料篷、复杂驾驶,此可能基本排除。
4、为什么外来客户驾驶公司装载机?
因为自******开机以来,硫酸钙运输车因环保压力多夜间来厂运输,因为除检修车间职工王非外,目前无铲车专业操作人员。所以在硫酸钙装卸无厂内司机时,一直由客户进行装载机操作。
5、装载机线路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
因为检修车间对车辆线路维护保养经验欠缺,对线路故障的排查和处理能力不足;加之装载机第一车作业时,车况良好;对运行中线路受热或作业环境引发的线路故障在运行中无法及时识别。但是可以对事故初发征兆及时做出响应、汇报。
6、司机在装载机初发火灾时响应是否得当?
通过视频看,司机在12:57起火后从车内脱身后,先后到ZL50F装载机、硫酸钙车上,经事后了解司机想使用ZL50F铲土灭火。在12:58向乳酸车间主任汇报后将车辆西移,随后,车间当值组织人员使用灭火器进行车身灭火无效后,铺设消防水带完成灭火。
司机在从车辆脱身,保证自身安全后进行汇报,无严重失误。但是因车间缺少车辆火灾扑救经验,在使用灭火器扑救无效后使用水带灭火。
三、防范措施:
1)划定装载机维护保养单位、使用单位设备管理责任,制定装载机定期工作项目和交接班记录,明确车辆管理责任。由分管驾驶员做好车辆每日使用交接及检查。每周对装载机油垢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确保车身、邮箱等处无积油、积垢。
2)随着车辆老化,发动机及油滤漏油,油垢附着等问题难以消除,要求每台装载机上设置8KG灭火器2个,用于车辆初起火灾扑救。
3)设立装载机驾驶岗位,禁止外来客户操作装载机。同时由对装载机驾驶员进行车辆火灾扑救培训。
4)对现有装载机电气线路进行招标维修,消除车辆线路老化带来的火灾隐患。5)吸取装载机着火教训,由仓储部、发酵车间、检修车间制定厂内外车辆作业点火灾现场处置预案。组织部门车辆驾驶人员进行培训。
6)由使用单位、维护单位在部门危险点档案库中添加装载机作业及维保原因危险点,并组织开展全员培训。
7)由责任维护单位制定车辆(含吊车、叉车)维护保养台账,对设备定期保养项目、验收标准、维修频次等建立档案并做好定期维护和验收。
自燃事故 篇3
1矿井及工作面概况
红会一矿煤层自然发火期为3 ~ 6个月, 属Ⅰ类容易自燃煤层。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综采放顶煤。 井田内可采一层煤, 属缓倾斜特厚坚硬煤层。1703综放工作面属小煤矿破坏区“综放复采”工作面, 设计走向长度710 m、倾斜长度183 m, 煤层平均厚度11. 5 m。工作面共计安装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122架。回撤前期采用全风压U型通风, 回撤后期 ( 回撤通道堵塞时) 采用局部通风机正压通风。
2事故经过
1703综放工作面从2014年2月12日开始收尾做通道挂第1道钢丝绳, 3月16日终采形成回撤通道。4月18日, 工作面从112#支架回撤至64#支架时, 回撤通道及回风系统中CO等有毒有害气体超限; 4月20日, 3#—6#支架架后CO浓度增加到0. 1% , 并有少量青烟冒出, 温度为26 ~ 28 ℃ 。在启动防灭火应急预案的同时, 采取了在1703运输巷施工钻孔注浆、采空区注氮、增大回撤通道供风量等技术措施, 有效降低了回撤通道CO浓度。同时采取了作业人员进入区间作业全部佩戴正压呼吸器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确保作业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了回撤速度。至4月26日, 7 d时间快速完成了剩余42架支架的回撤, 4月28日, 完成了工作面的封闭并开始灌浆充填。
3事故原因分析
1703综放工作面因小煤矿空棚空巷漏风供氧通道多[2], 加之收尾回撤阶段采空区垮落漏风供氧条件充分, 自燃带[3]保持时间超过煤炭自然发火期, 造成架后采空区遗煤潜伏期和自热期缩短, 采空区煤温达到燃点后发生燃烧。
3. 1技术方面
( 1) 工作面推进及收尾回撤速度缓慢[4]。1703综放工作面回采距离终采线70 m末采阶段, 月推进16. 2 m, 至工作面回撤结束共用时5个月22 d ( 其中, 收尾用时34 d, 回撤用时40 d) , 从末采到回撤后期, 时间超过煤炭自然发火期。分析知由两方面原因: 1回撤技术方案反复变更, 造成工期延长; 2支架设备状况差, 拆卸困难, 进度缓慢[5]。
( 2) 防灭火技术未有效执行。1运输巷注氮管孔口至回撤阶段时, 进入采空区73 m窒息带处, 超出采空区注氮防灭火自燃带最佳距离 ( 30 ~ 40 m) ; 2下行回撤从运输巷出架, 灌浆造成支架顶部淋水和运输巷涌水, 2条爆破巷封口密闭内灌浆防灭火方案未提前实施; 3支架顶部钻孔灌浆、注氮因架顶漏浆大, 注氮效果不佳, 停止了该方案实施。
( 3) 正压通风条件使架后顶部弱化区裂隙带、 垮落带形成漏风通道[6]。
( 4) 回撤时间长, 发火位置隐蔽, 对发火地点分析判断不清。
3. 2管理方面
( 1) 管理层意见不统一, 回撤工作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 工作效率低。
( 2) 收尾回撤组织不力, 管理混乱。
( 3) 末采收尾期间, 受空棚空巷等地质条件制约, 支架经常性倾斜、倒架, 调架时间长, 制约了推进速度。
( 4) 对已经提出的防灭火问题未及时落实整改。
4事故应急技术措施
( 1) 采空区卸压、形成高浓度有害气体专用排放通道, 降低回撤通道有害气体浓度。
( 2) 增大回撤通道正压通风供风风量和风压, 降低回撤通道风压与采空区火风压压差, 稀释回撤通道有害气体浓度。增设2台2 × 30 k W局部通风机, 1台向撤架作业点供风, 另1台风筒出口设置在3#—6#支架前, 均衡火风压, 预防局部风流逆转[7]。
( 3) 惰化支架架后遗煤。每隔3架支架从支架尾梁后向采空区插接注氮管、注浆管, 实施注氮、注浆[8]。
( 4) 从边界联巷、运输巷向24#、3#—6#支架架后施工高位注浆、注水孔, 对弱化区、断层带破碎区煤体及支架架后遗煤注水、洒浆, 湿润煤体、堵塞漏风通道[9] ( 图1) 。
( 5) 加强有害气体监测, 及时预警。由多名救护队员负责对各主要地点气体每半小时检查一次, 并在撤架点、3#—6#支架前及运输巷、回风巷设置瓦斯、CO、O2、温度传感器, 实时监测有害气体浓度变化及温度变化情况。
( 6) 回撤通道内作业人员佩戴氧气呼吸器轮流作业, 救护队员现场监护和协助作业[10]。
( 7) 加强排水, 确保采空区灌浆水能够及时排出。
( 8) 预留停放支架通道。将七采区运输巷 ( 回撤线路正线范围的巷道) 铺设双道临时改作停放支架通道, 将回撤支架先行停放在井下, 待设备全部回撤出再提升至地面, 为快速回撤赢得了时间; 同时采用多台绞车调向技术, 将支架转向拉出工作面; 安设无极绳绞车, 解决了长距离巷道坡度起伏变化大、需要多台小绞车提升运输的难题。
5注意事项
( 1) 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撤技术方案应经过反复论证, 实施后不应随意出现变更, 必须坚持“安全、快速、高效”总原则, 加快回撤速度[11], 加强现场协调指挥, 避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 2) 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撤应将防灭火工作放在第1位, 优先协调工作面推进速度与防灭火的关系, 牢记防灭火贵在“防”, 而不在“灭”。
( 3) 严格落实防灭火方案和工程计划, 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收尾回撤及封闭工程。
( 4) 加强劳动组织管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配备较高素质的熟练工进行作业。对每名参与工程的干部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和演练[12]。
( 5) 末采阶段以确定的终采线为界, 对终采线以里70 m范围内采空区提前做好灌浆、注氮防灭火工作, 灌浆最佳位置应在距离终采线20 ~ 30 m处, 注氮最佳位置应在30 ~ 40 m处[13]。2条爆破巷随工作面采进分段后退爆破弱化后, 及时封闭点灌浆, 对已弱化煤层进行充填灌浆, 有效堵塞漏风裂隙和通道。必要时, 采取三相泡沫灭火技术对采空区浮煤进行有效覆盖, 避免注水或注浆工艺中浆水沿着阻力小通道流失的现象 ( 拉沟现象) [1]。
( 6) 综放工作面末采挂网段爆破巷不应再爆破弱化, 应保持顶板的完整性, 有利于末采挂网和防灭火。对终采线以外煤柱段2条爆破巷通道留出一段距离, 留作防灭火高位巷道保存。
6结语
自燃事故 篇4
处理意见
2008年12月2日下午14:50左右,公交11路苏BS8636(自编号1104)公交车在行驶到王府工商银行门口附近时发生了自燃现象。由于驾驶员的及时处理以及工行的帮助,火被及时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的车辆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后,机务科与安保科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了查看和情况了解,公司于当天下午召开了安全紧急会议,讨论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3日上午,公司事故鉴定小组有关人员又对事故车辆以及着火点做了一次全面的检查,从而查明了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化油器进油口油管螺丝有松动,导致在输油过程中有溢油现象,少量汽油被喷射到分电器高压线一面,高压线跳火点燃了汽油,导致起火燃烧,从而造成了此次自燃事故。
由此次事故的起火原因可以看出,这次事故的主要责任在于汽修厂(该车11月24日、29日两次进厂修理油电路),经过公司讨论,机务科特对汽修厂作出如下处理意见:
1、汽修厂承担此次事故车辆修复材料费用的60%。
2、汽修厂承担此次事故灭火器的冲装费用。
3、对汽修厂罚款300元。
4、汽修厂对相关责任人进一步追究责任并报公司机务部。
此次事故已经发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为吸取教训,防止今后类似事故的发生,公司讨论决定,对本次事故作出以下整改措施:
1、迅速修理此次事故中所损坏的部件,尽快让该车继续参加营运,减少这次事故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
2、在近几天内,机务部安排公司所有的汽油车辆进汽修厂检查,特别是对车辆的油路重点检查,防止发生类似的事故。
3、机务科协同汽修厂,在两个月之内对所有车辆的线路进行检查和固定,防止因为线路老化和短路而发生火灾事故。
4、今后车辆的油、电路检查纳入车辆一保作业范围。
5、各分公司在安全会议和黑板报上要加强相关的安全宣传,指导驾驶员定期检查油路和电路,保证安全。
机务部
自燃事故 篇5
煤自燃事故是矿井的主要灾害之一,易造成煤炭资源和矿井设备的损失,严重时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目前,对于煤矿事故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有很多,如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但这些方法大多只是单纯从定性或者定量的角度去分析,存在片面性。本文将层次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相结合,提出层次重要度因果分析法,并采用该方法对某煤矿煤自燃事故进行分析。该方法既定性地分析了煤自燃相关因素,给出建议,又从定量角度给出了各因子权重,可直观地看出各因素的重要程度。
1 因果分析
事故的产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建立如图1所示的煤矿事故鱼刺图。
2 因果分析法的应用
事故再现:某煤矿采煤工作面发生煤自燃,矿方随即在该工作面回风巷内构筑临时板密闭,并于密闭24 h后派几位救护队员去工作面回风巷采取气样。几小时后,仍不见队员取样归来,便又派人下井寻找,最后发现取样救护队员在接近密闭板处中毒身亡。
2.1 事故原因调查分析
事故原因:该矿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很多,煤炭回收率低,煤层自然发火期仅2~3个月,无健全防火灌浆系统;救护队建制不全,人员构成复杂,屡有违规事件发生,领导处理不善;缺乏相关设施配备,自救器数目不足;安全培训形同虚设,矿上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缺乏相关培训与实战经验等。
2.2 构造因果分析图
事故因果分析图如图2所示。
2.3 构造层次分析图
事故层次分析图如图3所示。
2.4 进行层次分析,确定重要度
由层次分析法可得到与事故相关的4个因素(安全管理、作业者、培训与环境)的成对比较阵(用19尺度进行判别)、特征向量、特征值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同理可得其它满足一致性条件的特征向量:
ω1=(0.283 3,0.593 5,0.064 4,0.112 9)T
ω2=(0.612 4,0.389 2)T
ω3=(0.592 1,0.408 4)T
ω4=(0.167 1,0.486 0,0.093 4,0.258 2)T
最终各因素权重结果如表2所示。
这里的层次分析带有主观因素,每个人对于相对重要度的感知不同,构造的成对比较阵也会有差别,算出来的最终权重也会不一样,但是不会相差太大,更不会改变几种因素的重要度排序,对结果分析没有影响。
2.5 建立该事故的层次因果重要性图
层次因果重要性图如图4所示。
2.6 结果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知,安全管理是整个预防机制里最重要的。煤矿企业除了要加强相关硬件设施配备水平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人员素质。
(1) 安全管理方面:
应当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实现对人员的有效管理,对违章行为决不姑息。
(2) 作业者方面:
应加强人员筛选及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3) 培训方面:
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及作业者相关业务水平的检验,提高作业者个人能力。
(4) 环境方面:
应加大矿区危险区域检查监测,增大设备投入,完善应急措施。
3 结语
将层次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相结合,并应用到矿山煤炭自燃事故分析当中,不仅可以定性地分析灾变原因,还能定量地给出各因素的权重排序,这对于矿山灾变指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以某煤矿自燃事故为例,将层次分析法与因果分析法相结合,提出了层次重要度因果分析法。该方法不仅从定性角度分析了煤矿自燃事故的引发因素,还定量地给出了各因素的重要度,对于分析煤矿事故原因及提出重点改进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煤炭自燃,自燃事故,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层次重要度因果分析法
参考文献
[1]田水承,李红霞,田大龙,等.重要度因果分析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工业安全与防尘,1995(7):27-30.
[2]郑重敬,赵永生.层次重要度因果分析图的建立与应用[J].山西煤炭,1995(4):16-19.
[3]田水承.现代安全经济理论与实务[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4]姜启源,谢金星.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自燃事故 篇6
华苑公司位于灵石县两渡镇,井田面积为5.9 km2,煤种为主焦煤,资源可采储量为1 652万t,批准开采煤层为2-11#,9#煤层均厚1.2 m,10#煤层均厚4.2 m,属瓦斯矿井,煤尘均具有爆炸性,为自燃煤层。矿井主采煤层为9号煤和10号煤层,属于近距离煤层。9201和10201工作面为矿井首采面,上下联合外错布置,10201工作面在9201工作面正下方,层间距为5.28 m,前后错距30~40 m,两工作面均为综采1次采全高。由于9号煤层顶板岩层为石灰岩,不易垮落,垮落后产生大量裂隙,10号煤层与9号煤层之间为泥岩和灰质页岩,岩层强度硬度相对较小,容易破碎。开采10号煤层时,破裂带正好可以切穿两层煤之间的岩层,形成漏风通道。并与10号层煤体形成漏风通道。
2近距离煤层采空区自燃发火规律
近距离煤层在回采过程中,由于上下煤层间距较小,煤层开采时受采动影响比较大。在下部煤层开采过程中,受矿压影响,下部煤层顶部岩体垮落产生大量裂隙,使得冒落带和裂隙带中的裂隙成为空气渗流的主要通道,上部煤层供氧充分;而且在下部煤层开采过程中,顶部岩层垮落,保护煤柱被压酥破坏,产生大量裂隙,也会产生大量漏风通道,容易引起保护煤柱自燃。
2.1综采工作面切眼自燃火灾较多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煤柱受采动影响,下部煤层开采过程中,顶部岩层垮落,下部煤层保护煤柱被压酥破坏,产生大量裂隙,会形成漏风通道,增加采空区煤柱自燃的危险性。因此,综采工作面切眼、停采线采空区煤柱易发生自燃火灾。
2.2回采期间存在采空区两道煤炭自燃火灾威胁
综采过后,巷道两端头支架处会留有大量遗煤。并且这些煤在回采过程中会氧化蓄热升温,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采空区巷道两侧的遗煤温度相对其它地点较高,煤的自然发火期缩短,若工作面推进速度较慢,很可能会发生采空区遗煤自燃。
2.3采空区自燃高温区域范围大且隐蔽
综采面采空区留有大量浮煤,在供氧的条件下,煤氧作用热量逐渐积聚,煤的热容比较大,发生自燃时煤温己经很高,高温煤体的体积也很大,这时煤体内部及围岩聚集了大量的热。煤体自燃后高温火点逆着风流流动,而采空区为开放式漏风,漏风源漏风汇难以确定,其漏风分布及规律复杂,高温点速度发展迅速,高温火源位置难以准确定位。
3 10201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测定
3.1采空区自燃“三带”观测
为摸清井田内10#煤层自然发火规律,进行综采工作面采空区“三带”观测。采用的方法是在采空区预埋束管采样器,检测采空区内氧气成分随工作面推进度变化情况,根据所测的气体浓度来确定出“三带”的范围。因两回采工作面为近距离联合开采,为此两个工作面采空区在不同错距下的“三带”宽度不同,本次测定是在两工作面前后错距在30~40 m时进行的。
3.2“三带”测试系统布置
在工作面进回风顺槽分别布置3根束管,每根束管接1个采样器作为1个采样点。采样点间距为6 m。当采样点进入采空区后开始对其进行取样分析,当采样点氧气浓度低于5%时,该点作废。采空区内采样点由外向里依次为1#、2#、3#。通过人工检测气体浓度分析划定其宽度。
3.3测定结果分析
根据O2浓度划分的自燃“三带”范围,一般是:散热带的O2浓度>15%;自燃带的O2浓度为5%~15%;窒息带的O2浓度<5%。
综合分析进风测点观测数据,进风侧测点在埋入采空区19 m时,O2浓度降到15%,测点在埋入采空区44.4 m时,O2浓度降到5%,进风侧氧化带的宽度为25.4 m。回风侧测点在埋入采空区10.4 m时,O2浓度降到15%,测点在埋入采空区37.4 m时,O2浓度降到5%,回风侧氧化带的宽度为27 m。
3.4回采工作面月最小推进速度的确定
设自燃带的最大宽度为L1+L2(散热带宽度+自热带宽度),工作面的推进速度为V,自然发火期为t S,当:t S≤(L1+L2)/V时,说明自燃带内有ΔL=L1+L2-Vt S宽度存在时间超过自然发火期,有自燃危险。由此可见,采空区遗煤自燃与否主要取决于工作面的推进速度和自燃带最大宽度L1+L2(m)。
工作面的月最小推进度应为V≥(L1+L2)/t S。工作面月最小推进度为V≥37.4/2.3=16.26 m
4结语
1)通过采用埋测气束管对采空区进行氧气浓度变化进行观测,找出了华苑煤业10201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分布情况。最后提出了确保10201工作面安全回采的防灭火措施,建立了近距离煤层开采自燃火灾综合防治体系。
2)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要加强指标气体预报和漏风检测,一旦发生有自燃现象显现,采用注浆、注氮、阻化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灭火。
摘要:近年来,近距离易自燃煤层在回采过程中发火次数明显增多,煤层自燃火灾事故是煤矿的主要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煤矿的生产安全。太原煤气化公司华苑煤业公司9201工作面与10201工作面属于近距离联合开采,煤层均具有自燃倾向性。准确测定采空区煤层自燃“三带”,找出漏风分布规律,给出工作面回采最小安全推进速度,掌握近距离煤层自燃发火规律,对指导华苑煤业公司矿井防灭火和安全生产具有极其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