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要点

2024-09-19

加固要点(精选10篇)

加固要点 篇1

摘要:建筑物由于年久失修、遭遇灾害, 其结构性能会发生变化, 因此, 改造前必须对其进行可靠性鉴定, 依据鉴定意见进行改造加固设计。只有做到认真检测、科学评估、周密设计、精心施工, 才能确保改造后建筑结构的使用安全。本文详细说明了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的方法, 并强调了设计要点。

关键词:房屋改造,房屋加固,结构加固,改造设计,加固设计

1. 前言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能力的提高, 人民群众对住房消费需求持续火热, 房地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与此同时, 为提高居住质量, 旧房改造也越来越引起关注。另外, 一些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或用途变化, 也需要进行加固改造。市场之巨大、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

房屋加固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房屋的结构性能, 即提高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 是从结构安全性方面考虑满足使用要求;房屋改造的目的是提升或改变房屋的建筑功能, 即增加面积和改变使用性质, 是从适用性、经济性、舒适性、节能、环保等方面考虑满足使用要求。

2. 加固分类

房屋加固可分为抗震加固、补强加固和改造加固 (由房屋改造引起) 三种情况。抗震加固和改造加固最为常见, 通常改造和加固同时进行。

抗震加固, 对未进行抗震设计或抗震设防达不到规定标准的房屋进行的加固处理。

补强加固, 由于遭受火灾、超载、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造成房屋强度下降, 或由于设计失误、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的房屋强度下降, 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改造加固, 由于房屋使用性质改变而导致荷载增加, 或为了增加使用面积, 在层高较大的部位或在屋顶上进行加层, 导致结构强度不能满足要求, 而进行的加固处理。

3. 可靠性鉴定

3.1 收集资料

收集既有房屋的相关资料, 对改造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收集的资料包括:房屋的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施工工作记录、施工验收和工程地质勘察等资料, 必要时还应进行补充勘察;使用期间的维修、加固资料, 事故处理报告, 房屋遭受灾害情况资料;建筑结构现状缺陷, 环境条件, 用途与荷载等变更情况。改造后用途及荷载状况;水文、抗震设防要求;房屋所在地通常的改造加固做法。

3.2 鉴定检测内容

房屋经过多年使用, 建筑结构或多或少发生了一些变化, 为了解房屋结构当前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是否满足要求, 在改造加固前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对结构进行检测和鉴定, 对其可靠性做出正确的评价。

检测时可根据房屋结构实际情况和特点确定重点内容, 砌体结构着重检测砖的强度、砌体砂浆强度、砌体结构强度、砌筑质量与构造、砌体结构的损伤与变形等涉及结构性能的项目。钢筋混凝土结构着重测定混凝土的强度、钢筋的放置与数量、结构和构件变形及钢筋的锈蚀等。结构鉴定的目的是根据检测的结果, 依据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对结构进行验算、分析, 找出薄弱环节, 评价其安全性和耐久性, 提出改造、加固的建议。鉴定评估报告是改造加固设计的依据。

鉴定的目的不同, 鉴定依据的标准有所不同, 结构加固前, 应根据建筑类别, 分别按现行《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等进行可靠性鉴定。当与抗震加固同时进行时, 还应按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或《建筑抗震鉴定标准》进行抗震能力鉴定。

3.3 鉴定检测程序

(1) 现场查勘:开挖检查房屋的基础状况;检查上部结构及主体构件的使用情况。

(2) 现场检测:主要检测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围护系统承重部分强度。

砌体结构, 依据《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检测和推定砂浆强度、砖的强度或砌体的工作应力、弹性模量和强度。根据检测的用途和目的选择检测方法, 尽量选择非破损检测方法。砂浆强度、砖的强度通常采用回弹法检测。

混凝土结构, 目前采用《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该标准是建筑结构检验与测试的通用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 新标准给出的检测方法针对性更强。抗压强度是混凝土检测的关键指标, 检测方法很多, 多数方法由于是间接推断误差较大, 通常与钻芯法配合使用;钢筋检测包括钢筋数量、位置、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的锈蚀情况;结构和构件变形检测是以设计图为依据, 对照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核查;对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和腐蚀程度也应进行检测。

(3) 复核验算:按照现行规范和计算手段, 结合实际检测结果, 对基础及上部主要承重构件、墙体的承载力进行复核验算。

(4) 鉴定结论:根据鉴定标准及有关现行国家规范, 分别对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围护系统承重部分的安全性进行评定, 然后进行综合评定, 做出安全性鉴定意见。

4. 加固设计

根据鉴定评估报告对结构目前实际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做出的分析, 结合其改造内容, 论证其改造的可行性, 确定改造方案, 并对其重新计算, 对因改造而引起的不满足要求的结构构件进行加固处理。针对每个建筑物的不同情况选择最佳的加固方案最为关键。

4.1 选择加固方案考虑的主要因素

(1) 房屋现状。房屋结构、建造年代、完好状况、抗震设防等级、改造前用途及荷载状况、房屋场地地质及水文状况等; (2) 改后功能。改后用途、改造内容、结构变动情况、荷载状况、对抗震设防的要求等; (3) 预期效果。既定功能实现情况、加固材料与原结构协同性、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改善状况、结构的既有损伤修补情况、建筑立面影响情况; (4) 施工水平。施工队伍技术水平、机械装备等。尽量采用当地较常使用, 施工方法易于掌握, 施工质量能够保证的加固方法。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时, 应先试点, 验收合格后展开; (5) 施工条件。施工场地、施工季节、周边情况等; (6) 施工工期。为减少对既有建筑内部人员正常工作和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应采用施工周期相对较短且施工噪音较小的方案; (7) 工程造价。既要考虑加固本身的费用, 还要考虑恢复和装饰需要的投入。

4.2 设计原则

(1) 改造加固设计应该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 (2) 结构可靠性指标满足要求; (3) 先加固, 后改造。对高温、高湿、低温、冻融、化学腐蚀、振动、温度应力、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原结构损坏, 应在加固设计中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 通过加固消除结构体系存在的问题, 消除潜在的危险性; (4) 改造加固设计所采用的材料应尽可能轻质, 以减小地震反应和避免对原有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屋顶加层尽量采用轻质结构, 以减少对下部房屋使用的影响, 原有下部结构减少或不进行加固; (5) 改造加固设计应采用传力明确、构造简单、不损伤或少损伤原有构件、施工方便、费用低的方案, 应综合考虑经济技术效果, 避免不必要的拆除或更换; (6) 因加固增设的构件与原有房屋构件应有可靠的锚固和拉结措施, 确保其共同工作。有抗震设防要求时, 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 (7) 加固工程选用的水泥、混凝土、钢材、纤维材料、加固用胶粘剂、混凝土裂缝修补材料、钢筋阻绣剂等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的要求; (8) 对改造后的房屋结构及地基基础进行验算。地震区结构、构件加固, 除应满足承载力要求外, 尚应复核其抗震能力。不应存在因局部加强或刚度突变而形成的新薄弱部位;同时还应考虑结构刚度增大而导致地震作用效应增大的影响。

4.3 结构加固方法

(1) 结构补强层加固法。将原结构表面凿除, 然后浇筑一定厚度的补强层以增大板厚及主梁有效高度, 从而提高结构整体承载能力; (2) 增大截面加固法。通过增大构件截面面积或增配钢筋以提高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强度、刚度; (3) 增设支点加固法。通过增设支点, 减小受弯构件的计算跨度, 从而提高结构的承载水平; (4) 外粘型钢加固法。对钢筋混凝土梁、柱外包型钢或扁钢焊成的构架, 并灌注结构胶粘剂, 使钢构架和被加固构件粘结成整体共同受力。适用于不允许显著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 但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加固; (5) 外粘钢板加固法。用粘结剂和锚栓将钢板粘贴锚固于混凝土结构受拉面或其他薄弱部位使钢板与加固混凝土结构形成整体, 以提高结构承载能力; (6) 粘贴碳纤维布 (板) 加固法。利用粘结剂把碳纤维布 (板) 材粘贴于混凝土结构或构件表面形成复合材料体, 通过碳纤维布 (板) 与结构的协同工作达到对结构补强加固及改善受力性能; (7) 注浆加固法。采用压力设备将树脂类胶粘剂或密封剂灌注于结构损伤部位, 常用于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修补; (8) 锚喷混凝土加固法。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隧道施工支护方法, 近年来在危、旧混凝土桥梁加固中得以应用, 建筑加固中主要用于因支点截面尺寸偏小而导致的抗剪强度不足的混凝土梁的加固维修; (9) 混凝土植筋技术。用于螺杆、螺栓、螺纹钢筋等在混凝土结构中的生根, 植入深度应满足规范要求的锚固长度。

4.4 直接加层法

(1) 基本条件:

(1) 不改变结构承重体系和平面布局; (2) 仅加一层, 且经过数年原承重结构与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能满足加层的要求, 或经过加固处理后, 可直接加层; (3) 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仅为6度, 或无抗震设防要求。

(2) 设计要求:

(1) 地基承载力计算。原房屋经过长期使用, 未出现任何异常现象, 计算时可将原地基承载力适当提高, 满足要求时可直接加层; (2) 地基承载力不足时, 可加大原基础底面积; (3) 原屋面板作为加层后的楼面板使用时, 应验算承载力和变形, 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4) 楼梯间及楼梯设计符合要求; (5) 其他结构及构件加固应符合规范要求。

4.5 设计要点

(1) 改造加固设计与新建筑的结构设计有很大区别, 在验算现有构件的承载力时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考虑楼面活荷载的折减;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的梁, 核算其受弯承载力时, 跨中应考虑现浇板有效受压翼缘宽度, 跨中和梁端受压区钢筋的双筋梁作用;框架梁核算端部承载力和裂缝时的弯矩值应取柱边值而不应取柱中值;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按检测的实测值换算为设计值取用。采用计算软件作整体内力分析后, 必须对构件作局部验算, 避免对实际不需要做加固处理的构件也进行加固; (2) 混凝土结构房屋加固后的使用年限,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中明确指出:应由业主和设计单位商定;一般情况下, 宜按30年考虑, 到期后若重新进行可靠性鉴定认为该结构正常工作, 仍可继续延长其使用年限;对于使用胶粘方法或掺有聚合物加固的结构、构件, 尚应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检查时间间隔由设计院确定, 但第一次检查时间不应迟于10年。如因业主要求或该工程的特殊性需要有更长的使用年限, 设计应采取加强措施; (3) 对于原来未进行抗震设计、设防烈度低或按旧规范抗震设计的混凝土房屋结构, 多数在改造加固设计时很难达到现行规范的要求。因此, 应按《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对其作抗震加固, 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加强; (4) 进行改造加固设计时, 应与承担施工的单位进行配合, 根据施工单位的经验和水平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如果在设计时尚未确定施工单位, 那么在完成设计后, 施工开始前应就设计中构造做法和施工要求与施工单位作交底和讨论, 必要时调整方案和修改设计, 以确保工程质量和降低造价; (5) 为满足构件抗弯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 采用粘贴钢板或粘贴碳纤维布 (板) 加固是常用且有效的加固方法, 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通过结构胶受剪使钢板或碳纤维布 (板) 与原构件共同工作。结构胶在60℃以上强度会降低, 遇明火会燃烧, 因此加固部位必须进行防火处理, 粘贴钢板还需要防锈蚀和设置锚栓。由于钢材与混凝土线膨胀系数不同, 受温度影响, 采用粘贴钢板加固的工程, 偶有出现钢板鼓起而脱胶现象, 因此, 采用粘贴碳纤维布 (板) 加固更可取;6) 对加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倾斜、失稳、过大变形或坍塌的混凝土结构, 应在加固设计文件中提出相应的临时性安全措施, 并明确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

5. 结束语

根据规定, 对既有房屋进行改造加固设计实施以后, 承担此任务的设计单位应对该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负完全责任, 而原来的设计单位未参与改造加固设计时, 则不再负此责任。因此, 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应高度重视, 绝不能掉以轻心。

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12)

[2].《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GB50367—2006)

[3].《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50315-2011)

[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T50344-2004)

[5].李国胜.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改造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建筑结构》.2008年第7期

加固要点 篇2

摘 要:对地基稳定性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主要包括:碎石土、沙土、黏性土以及湿陷性黄土等,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物结构造成破坏,严重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强夯法可实现对上述现象的有效改善,最终实现促进建筑行业发展以及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房建工程;强夯法;地基加固;施工

效果显著、设备要求简单以及施工方便是强夯法的显著特征与优势,同时盖中方法兼具使用范围广泛以及节省材的优点,是一种已经实现广泛应用的地基处理方法,这不仅对建筑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对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

一、强夯法的由来、施工优点

上个世纪60年代的法国就已经实现对强夯法的处理与运用。该种方法主要可以实现对土地强度的有效提高以及对压缩性性的有效降低。在实际工作时主要是通过重锤对地基土进行冲击与振动,同时液化能力以湿陷性也可通过上述方法实现有效改善。该种方法在开始使用时仅仅是对砂土以及碎石土进行加固,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实现对各种土质的利用,施工方法以及排水条件的改善都是促进该项技术实现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动力。

二、强夯法加固地基施工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信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与发展,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创新。近些年国际上已经实现对信息化施工的广泛运用。这种是施工方法主要是对现象施工进行测试,然后利用?子计算机对测试结果进行科学的处理。这可从根本上实现对地基改良效果的有效保障。在进行强夯施工时可按照上述数据作为基础进行,最终实现对预定目标的符合。

1.强夯机械设备选用

强夯法设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主要包括夯锤、起重机以及脱钩装置,下面我们对三部分进行仔细分析。

(1)夯锤

夯锤大小对地基处理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之前必须实现对夯锤科学合理的选择。土层深度以及落距可作为对夯锤选择的主要依据,也就是说在实际对夯锤进行选择时要实现对上述因素的综合考虑。一般工程夯锤选用范围在10-25t。

夯锤的材质最好为铸钢,如条件所限,则可用钢板壳子内填混凝土。夯锤的底面积问题:底面积大小与土的类别有关。一般来说,对于砂质土和碎石土,采用底面积为2~4m2较为合适{对于一般第四级粘性土建议用3-4m21对于淤泥土建议采用4~6m2为宜。

(2)起重设备

根据设计夯能选择起重设备作为强夯机,一般点夯选用起重量为25~50t的履带式起重机l平夯选用起重量为15~50t履带式起重机,采用自动脱钩装置I锤底面积3~5m2。

(3)脱钧装置

当锤重量超出吊机卷扬机的能力时,就不能使用单揽锤施工工艺。此时只有利用滑轮组并借助脱钩装置来起落夯锤。此外,推平机械宜选用发动机功率不低于100kW的履带式推土机,同时应配备16t以上振动式压路机作为最终振动碾压机械。

三、施工工艺

1.施工程序

平整场地挖掘排水沟形成排水系统:一般情况下应在大面积施工前进行地基加固强夯试验;根据设计单击夯能预估值,进行最佳夯能试验;实施单击夯击能试验,对选定的单击夯击能试验坑,期间同时测量试验区孔隙水压力数据,分析总结其变化规律及其消散度,确定强夯的影响深度和土体在强夯作业时的固结过程,研究确定土层最佳夯击能及施工间歇时间,避免出现橡皮土:进行试验区地基检测,测试强夯加固地基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根据试夯结果,应对试夯前选定的技术参数进行必要地分析、校正,以确定最终强夯施工技术参数指导大面积施工}进行大面积地基加固施工{强夯加固地基检测,办理交工验收手续。

2.强夯施工方法

满夯施工。点夯施工完成,等孔隙水消散到设计要求以后,进行满夯施工{满夯施工主要加固点夯夯坑底标高以上部分的夯间土;满夯施工一般采取1/4锤径双向搭接,夯击遍数、每点击数以及搭接均应保证,不得出现漏夯现象。

3.施工工艺

(1)测量放样

采用1台Ds一3水准仪和1台J6经纬仪按施工图要求确定强夯区域及点位布置,并在强夯范围外设置坐标控制网点基桩,同时在其周围合理布置水准点作为控制高程、路基沉降的依据。

(2)施工要点

垫层的铺设{在推土机场地平整之后,铺设0.5~2m厚的碎石垫层,以利于夯击时场地的排水,方便机械通行,并使夯击能扩散。强夯施工:当夯点定位后,在预定观测地段中埋设好测压(夯击应力、孔隙水压力)、测振(频率、振幅、波速)、测变形(土中、地面)的设备后,即可按设计要求分批、分遍施工夯击。在点夯时,要对每一夯点的能量,夯击次数,每次夯坑沉陷量、夯击坑周围土的隆起量以及埋设测点要进行量测和记录,并注意夯击振动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点夯完成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满夯。

4.振动碾压

一般的强夯地基处理设计最后都要求采用振动碾压,满夯结束后进行场地整平并测量其标高(整平时考虑相应的沉降量),最后用振动碾压机振动碾压,测量最终场地高程作为交工验收基础资料。

四、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施工人员树立高度的质量意识是工程项目质量保证的首要措施。

“水”对强夯法处理地基工程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施工时必须对此有足够的认识,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控制地基土含水量在合理的范围内施工。对我国南方地下水位较高、多降雨地区,认真重视施工排水工作,尽量降低地基土的含水量;对于北方地下水位偏低、少降雨地区,在地基土含水量偏低时可考虑向夯坑中加注适量水分,保持地基土接近最佳含水量以取得理想的地基处理效果。

强夯法处理地基施工机械中的夯锤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比较显著,施工中夯锤的有关参数应与试夯时选定夯锤参数相一致;技术人员在开夯前应检查夯锤参数、落距是否正确,以确保单位夯击能符合设计要求。夯击施工过程中,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与设计、监理联系,共同商讨处理,严禁擅自改变施工参数。

施工记录应详实齐全,以备日后查阅。施工后,综合分析测量记录,然后做出初步的评价。并进行总结。同时配合业主组织专业部门进行荷载板试验,检测路基加固的效果。检验点数量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后,综合分析测量记录,然后做出初步的评价,并进行总结。同时配合业主组织专业部门进行荷载板试验,检测路基加固的效果,检验点数量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五、结语

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强夯法和辅以碎石桩、塑料排水板等方法的强夯法处理地基被广泛应用,同时还出现了原土强夯和动力置换强夯等工艺。强夯法以其施工期短、费用低、效果明显、施工工艺简单等优点在房建工程施工中被广泛推崇,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加固要点 篇3

关键词:三河口水库,大坝工程,渗流分析,加固设计

中图分类号:TV698.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0-0165-02

1 工程概况

三河口水库地处闻喜县后宫乡三河口村,位于涑水河流域沙渠河支流上,控制流域面积41.5 km2, 清水基流0.08 m3/s。水库原设计防洪标准为:五十年一遇洪水设计,百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325.7万m3,设计灌溉面积1.5万亩。下游保护范围包括汾村、下院等13个村庄1.2万多口人、1万亩耕地及25家企业,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1)型水库。三河口水库大坝为碾压均质土坝,最大坝高32.3 m,坝顶长260 m,坝顶宽4.0 m,坝顶高程739.3 m,防浪墙高1.2 m。总库容325.7万m3,调洪库容138.7万m3,兴利库容167万m3,死库容20万m3。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灌溉洞、溢洪道三部分组成。2008年6月,大坝被鉴定为三类坝,属病险水库。

2 大坝工程加固设计

2.1 渗流计算及渗透稳定分析

2.1.1 渗流水位组合及典型断面

由于校核情况泄空排沙历时很短,库水位降落后,浸润线才开始变动,可作为恒定渗流处理,所以渗流计算中不考虑库水位下降的情况。因此水位组合考虑以下三种情况:兴利水位(733.2 m)与下游相应的最低水位;设计洪水位(736.56 m)与下游相应的水位;校核洪水位(737.2 m)与下游相应的水位。选择坝体高度最大断面作为典型断面进行分析计算,典型断面选取大坝0+130断面。

2.1.2 渗流计算方法

渗流计算采用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渗流分析软件》进行。渗流计算采用平面有限元计算方法,有限元渗流分析是对大坝的渗流场进行模拟,分析典型断面的渗透稳定性。

渗流有限元分析基本方程式如下:

KH+M■=Q

其中,K为透水系数矩阵,H为总水头向量,M为单元储量水量矩阵,Q为流量向量,t为时间。

大坝渗流场的假定条件:渗流场计算按平面场问题考虑。

2.1.3 渗流计算成果

渗流计算成果表,见表1。

渗流计算结果表明,渗透稳定,但渗流量偏大,需要进行防渗处理。

2.2 稳定分析

根据《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2001)的要求,大坝稳定计算应包括正常和非常两种情况:

正常运用工况,兴利水位时,下游坝坡稳定,库水位在兴利水位骤降时,上游坝坡稳定;

非常运用工况,在校核洪水位,坝体形成稳定渗流时下游坝坡稳定,在校核洪水位骤降时,上游坝坡稳定,在兴利水位遇地震时,上、下游坝坡稳定。

2.2.1 计算方法

稳定分析采用简化毕肖普法,按有效应力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K=■

式中:W—分别为水平和垂直地震惯性力,(向上为负,向下为正),(kN);

u—作用于土条底面的孔隙压力,(kN);

a—条块重力线与通过此条块底面中点的半径之间的夹角,(°);

b—土条宽度,(m);

c、φ—土条底面的有效应力抗剪强度指标,(kPa,°)

Mc—水平地震惯性力对圆心的力矩,(MN·m)。

2.2.2 计算成果

由土石坝边坡稳定分析程序计算,可得各种工况下的上、下游坝坡稳定系数,见表2。由计算结果可知,在正常和非常条件下,大坝的上游坝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允许值,满足要求,但下游坝坡安全系数均小于规范允许值,需进行加固处理。

2.3 坝顶及下游坝坡加固

根据《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2001第5.4.1条,坝顶宽度应根据构造、施工、运行和抗震等因素确定,如无特殊要求,中、低坝顶部宽度可选为5~10 m,三河口水库大坝32.3 m高为中坝,现坝顶宽为4 m,本次培厚至5 m,以满足稳定及交通要求。

2.3.1 坝 顶

根据调洪演算和坝顶高程复核,本次不需设置防浪墙。但三河口水库大坝坝顶沉陷,现有防浪墙已局部拉裂倾斜,结合本次防渗加固处理,考虑到美观及安全,对拉裂倾斜的防浪墙拆除重建。防浪墙墙高1.0 m,顶宽0.5 m,底宽1.5 m,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石,墙顶为现浇C15混凝土压顶,厚0.15m。坝顶路面铺设厚0.25 m厚的泥结石路面,从上游至下游放1%的横坡。

2.3.2 下游坝坡培厚

下游坝坡1:2~1:2.5,坝坡抗滑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进行培厚放缓处理,由原来的1:2变为1:2.5、1:2.5变为1:2.75,培厚部分铺底厚11.2 m,收顶厚1.0 m,分层碾压,马道宽分别为1.5 m、2.0 m;坝脚增设棱体排水,反滤层顶宽2.0 m,高4.4 m,分三层,依次为0.2 m砂砾石层、0.2 m碎石层、0.4 m块石层。下游坝坡设排水沟,纵向排水沟设在马道内侧,采用现浇C15混凝土结构,沟深30 cm,宽30 cm,侧墙与底板均为10 cm厚。为检修方便,下游坝坡增设预制C15混凝土台阶一道,台阶高12~15 cm,宽 100 cm。

2.3.3 大坝上游坝坡陷坑处理

大坝上游陷坑位于灌溉洞顶部,桩号0+105~0+150段,高程在729~732.3 m之间,沿坝轴线走向呈长条形,长45 m,宽 10 m,沉陷深0.7 m,面积315 m2;首先清除坝体上的杂草,拆除原有的干砌石护坡及反滤层,对陷坑周边进行开挖,深0.7 m,开挖边坡不小于1:1.5,对坑底夯实后分层回填,使其压实度不小于96%,然后整修至设计断面,再进行反滤层及干砌石护坡。护坡从上至下为干砌石厚0.3 m、砂砾石0.15 m(d=10~40 mm)、粗砂0.15 m(d=1~20 mm)。护坡块石每块重量为10~15 kg,铺砌时,尽量利用原有合乎要求的护坡块石。块石间应接合紧密,空隙处用小石块嵌紧。

2.3.4 大坝防渗加固设计

大坝为均质坝,上游边坡为1:2.5和1:3,库区淤积面高程为721 m,厚度已达14 m,本次拆除上游护坡,并对上游坝面进行整修后,重新进行护砌防渗,范围为现状淤积面721m以下1.0m至坝顶736.8 m。坡面采用0.3 m厚干砌石护面,干砌石下部为0.15 m厚碎石和0.15 m粗砂垫层,粗砂垫层下部为涤纶长丝复合土工膜。在坝坡脚处设干砌石护脚,底宽1.0 m,边坡1:1,深1.15 m。大坝防渗加固的目的是改善坝体的透水性。

通过加固减少坝体的透水性,阻止渗水,防止流土的发生,设计选用复合土工膜。复合土工膜具有较好的防渗效果,一方面将复合土工膜铺设在上游坝坡面上,利用自身的连接形成完整的防渗体,另一方面使坡面铺设的复合土工膜的下部平铺后与坝前淤土组成防渗面层,可以有效延长坝前淤土渗径,降低坝体浸润线,达到防渗效果。

另外,复合土工膜上部与防浪墙的上游基础连接,坝体与溢洪道、输水洞连接处将复合土工膜与建筑物混凝土连接,使坡面复合土工膜形成一个整体封闭的防渗体系。

2.3.5 大坝加固后稳定分析

大坝现状抗滑稳定分析说明大坝上游坝坡稳定是安全的,防渗加固后的大坝只进行下游坝坡稳定分析,结果见表3,计算结果表明加固后下游坝坡安全系数均大于安全允许值,满足规范要求。

3 结 语

大坝的渗流稳定性分析是水库大坝设计的关键。另考虑该碾压式均质土坝,最大坝高32.3 m,现状没有任何观测设施,工程还需要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地质条件,进行大坝观测进行合理的工程设置。

参考文献:

[1] SL 274-2001,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S].

[2] 林继镛.水工建筑物(第五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3] 陈晓平.土力学与基础工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粘贴钢筋加固方法要点解析 篇4

关键词:粘贴钢筋方法,抗弯能力,抗剪能力,优缺点

目前,主梁承载力不足,或纵向主筋出现严重的锈蚀,或梁板桥的主梁出现严重横裂缝、斜裂缝,即桥梁抗弯、抗剪不足,现有加固的主要方法有粘贴钢板、粘贴碳纤维布、体外预应力加固等,各种方法均有自己的优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加固方法粘贴钢筋,文中对粘贴钢筋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施工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此方法的优缺点,为今后新方法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1 粘贴钢筋方法的设计计算要点

粘贴钢筋后的组合截面,仍可采用平面假定进行计算。因而在计算粘贴钢筋施工后的抗弯强度时,可将粘贴的钢筋当做外加钢筋进行计算。其计算要点如下:

1)将粘贴钢筋后的组合截面按增大截面加固法考虑,并按其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此种方法计算时考虑了加固后截面增大的影响,将粘贴钢筋所使用的环氧砂浆层按相同厚度的混凝土层考虑。由于粘贴钢筋时所使用的环氧砂浆的弹性模量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很接近,而抗拉强度远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剪强度(一般在7 MPa~10 MPa)也大于混凝土的抗剪强度,所以此种简化计算方法还是能反映实际情况且偏于安全的。具体计算公式及方法详见JTG/T J22-2008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第5章增大截面加固法相关内容。

2)将粘贴钢筋后的截面按粘贴钢板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此种方法计算时不考虑加固后截面增大的影响,仅考虑所粘贴钢筋对抗弯强度的增强。构件达到受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应按平截面假定确定钢板的拉应变。钢板应力等于拉应变与弹性模量的乘积,且小于钢板抗拉强度设计值。此计算方法是偏于安全的。具体计算公式及方法详见JTG/T J22-2008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第6章粘贴钢板加固法相关内容。

3)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

欲使受拉钢筋充分发挥作用,必须保证钢筋的粘贴延伸长度ldld可按下式确定:

ld=fsdAsdτdbd+300

其中,ld为受拉钢筋粘贴延伸强度,mm;bd为对梁为受拉面粘贴钢筋的直径总和,mm,对板为1 m宽范围内粘贴钢板的总宽度,mm;fsd为加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sd为加固钢筋的截面面积;τd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设计值,MPa,设计时可参照表1的设计值采用。

MPa

2 粘贴钢筋方法的施工要点

2.1 粘贴钢筋的施工顺序

粘贴钢筋的施工方法与粘贴钢板的基本相同,其施工程序为:1)将梁(板)底面混凝土凿毛,使骨料露出,并清除破碎部分和浮尘。2)将钢筋表面的油污和锈蚀清除干净,在其表面涂刷一层环氧树脂薄浆。3)粘贴钢筋。钢筋粘贴应选择干燥环境下进行。一般采用加压法粘贴,务使钢筋紧密地粘贴在梁底(或梁侧)混凝土面上,钢筋的数量和尺寸按计算确定。4)防护处理。钢筋粘贴施工完毕后在粘贴钢筋部位涂抹两倍钢筋直径厚的环氧砂浆。

2.2 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被加固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下列要求:a.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不应低于C20,受压构件不应低于C15。b.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不应低于C30。2)为使钢筋不外露,环氧砂浆的厚度一般至少为钢筋直径的两倍。3)施工中所使用环氧砂浆的性能必须符合表2的要求。4)为了避免应力集中,可以在锚固段变更钢筋的根数。5)为使补强钢筋和原结构更好地形成整体,可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短锚杆,使两者连成整体。6)粘贴钢筋的起点应尽可能地靠近支点,以减小混凝土的主拉应力。7)为了减轻粘贴钢筋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粘贴钢筋及砂浆固化期间应封闭交通。

注:括号内的抗拉弹性模量指标仅用于灌注粘结型胶粘剂

3 粘贴钢筋方法的优缺点

粘贴钢筋加固方法的优点主要有:1)环氧砂浆能与混凝土有效粘结,不需要破坏原有结构。结构破坏时,不会沿着环氧砂浆的界面脱离,而是沿梁底靠近钢筋的混凝土首先开裂破坏。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界面的最大剪应力小于5 MPa,截面粘结处于非常安全的状态。粘贴钢筋法与粘贴钢板相比省去了植锚固螺栓的打孔,大大减小了对原结构的损坏。2)基本上不增加恒载重量和截面尺寸,能够保证原结构的净空要求。粘贴钢筋所增加的厚度仅为2 cm~5 cm,对于结构的恒载及净空的影响都不是很大。3)加固施工时间短,不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与粘贴钢板相比省去了钢板加工、植螺栓打孔以及钢板防护处理等工序,可以极大地缩短施工时间。粘贴钢筋施工大都在梁底或梁侧,不影响桥梁的正常通行。粘贴钢筋加固方法的不足是对于提高结构的刚度有限。

4结语

粘贴钢筋加固法优点突出且施工简单、方便,随着桥梁加固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粘贴钢筋加固方法必然会在今后的桥梁加固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JTG/T J22-2008,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S].

[2]王国鼎,袁海庆,陈开利.桥梁检测与加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加固要点 篇5

第九篇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规章与计算标准

第一章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第二章多层和高层钢结构的结构体系

第十篇工厂厂房项目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与计算标准

第一章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

第二章单层钢结构厂房

第十一篇构筑物严格抗震设计要求与技术规范

第一章震害现象及其分析

第二章构筑物抗震概念设计

第十二篇桥梁与地下结构工程抗震设计耍点与技术规范

第一章桥梁工程结构抗震

第二章桥梁结构抗震分析方法

第十三篇农村民居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用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被加国构件表面粗糙度及植筋技术

第十四篇建设工程连续倒塌防止技术与设计标准规范

第十五篇建设工程基础隔震结构设计施工规范与质量检测监督管理第十六篇建设工程抗震试验标准规范与技术方法

第十七篇建设项目工程抗震鉴定与加固标准规范及技术要求

第十八篇建筑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算例应用操作规范

第十九篇《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解读及探讨第二十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国家标准规范及强制性条文

第二十一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设计监督管理国家法规政策制度

加固要点 篇6

1.1 水库大坝发展现状

水库大坝同时具有多重作用, 可用于常规的农业灌溉, 也可在自然灾害中作为防洪挡水设备使用。经过多年的研究设计, 传统的边坡土坝以演变为如今的水库大坝, 可将水储备起来, 用于干旱季节, 为区域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果。现阶段的技术以经可以满足人们对水坝的使用需求, 但仍存在一些安全上的问题有待解决。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坝体很容易出现裂缝, 从而影响后续的使用安全。对水库大坝的加固处理一直是设计工作中的要点, 加固施工也会在使用一段后进行, 对已存在的水利工程进行二次修补。达到加固目的需要在材料和坝体结构上重点探讨, 充分预知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对其稳固性进行测试。水库大坝施工技术不断进步, 同时也衍生出很多发展中的冲突, 传统的坝体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灾害频繁的地理环境, 全面加固耗费巨大, 严重阻碍了地区水利工程行业发展。

1.2 除险加固的重要性

日常使用中水库需要承载大量的水, 底端受到的压力较大, 坝体在挡水过程中会受到源源不断的冲击。这两种破坏力长时间得不到排解, 很容易对建筑结构造成损伤, 随着使用念想的增长, 这种破坏会急剧增大, 最终导致坝体大面积损坏, 丧失使用功能。新建造的大坝经过严格的设计以及材料创新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并且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这是因为在设计初期融入了加固理念, 由此可见出险加固对水库大坝的重要性。使用时间较长的坝体需要结合最初的施工方案进行检修, 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处理, 可有效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时间, 帮助形成牢固的坝体结构。加固施工可分阶段性进行, 根据不同使用时间制定, 对场地进行全面的考察可帮助判断险情出现的位置。根据地区灾害种类有针对性的开展加固工作, 全面推动农业发展。

2 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具体对策

2.1 严格把关坝体、培厚以及帷幕灌浆的施工

坝体是水利工程的重点施工项目, 修筑过程中要对质量严格把关。首先是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 并根据工程图纸的设计规模来开展挖掘工作, 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前期准备。随后便可开展基层加固修筑, 使用混合骨料将挖掘区域回填, 地基的处理关系到坝体建成后的稳定性, 因此要严格监管。由于水利工程规模庞大, 需要使用的建筑材料相对较多, 需要不断的运输至现场, 在进行填充时要观察材料的种类, 避免发生使用混乱的情况。按照指令将各类骨料添加其中后便可开展夯实工作, 可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碾压。完成基层加固工作后再次对场地进行清理, 保障水平准度在规定范围内。灌浆施工前要对现场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 判断是否可满足大型设备连续作业, 对浆料的比配情况进行检查, 控制在合理强度内。帷幕灌浆是坝体加固的有效途径, 需要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指挥引导。浆料在灌注前需要具有强流动性, 可在其中添加外加剂, 帮助到达加固点后快速凝固。对水分的控制可通过添加搅拌来实现, 若水分含量过多影响浇筑也可在其中添加减水剂, 帮助在短时间内达到使用标准。

2.2 重视除险加固资金筹集与设施管理

我国很多水库大坝出现问题, 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造成水库大坝无法正常使用。水库大坝之所以未能及时进行除险加固工程, 主要原因是资金问题。在大坝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中, 国家赞助的资金有限, 工程所需的费用大部分都需要地方进行筹资, 得到地方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工程才可开展。因此, 在筹集资金方面要采用多种渠道, 多种方法筹集, 筹集到的资金为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作保障, 避免由于资金缺乏问题导致工程无法进行。另外, 还需要重视管理设施, 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中, 常常出现管理设施不配套的问题, 很多工程中没有通讯设施、防汛公路等, 所以在开展除险加固工程时, 要注意设置测压管水位观测设施、大坝位移观测设施等, 通过设备掌握水情雨情与渗流量的情况, 若是没有建设防洪公路, 则及时增设, 并对已经有防洪公路进行检修。

2.3 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凝结体的使用

高压喷射灌浆形成截渗墙的作用原理比较复杂, 首先高压喷射灌浆需要通过高压喷射流作用于土体, 土体被破坏后形成水泥浆, 喷射浆作用于水泥浆液, 水泥浆将在此作用下向周围充填、扩散以及置换, 与周围的土体接触掺混搅拌从而形成凝结体, 最终具有切断渗流作用的连续防渗墙在此形成。防渗墙的主要结构是防渗凝结体的横段面, 从外到内依次是渗透凝结层、泥皮层、搅拌混合层、最后是浆液主题层, 土粒按照体积的大小进行排列, 大颗粒一般情况下都聚集在外侧, 在中间的是小颗粒。高压喷射灌浆凝结体具有强度高的优点, 所以不容易被渗蚀或是剥蚀, 即使实在没有反虑的保护之下, 也可以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 极难产生渗透破坏, 渗透稳定性强。由于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凝结体大多数是多层复合防渗的结构, 若是出现渗水现象, 渗水首先要通过渗透凝结层, 其次再进入泥皮层, 泥皮层防渗性能极好, 只有通过泥皮层后才到达木纹状的墙体核心, 随后再沿着与之相反的层次穿过防渗墙, 由此看来削减渗水压力的效果比较理想。

2.4 确定泄洪道的防洪以及泄洪能力

加固施工结束后要对坝体功能进行全面检查, 确保发生洪涝灾害时不会出现坍塌事件。泄洪道是保障坝体使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洪水上涨至坝体的承受极限时, 泄洪道可将其排向对群众无害的方向。其使用性能与设计方案有着必然连续, 多数坝体的泄洪道在使用中丧失了这部分功能, 最终造成严重后果。检查过程中要考虑综合因素, 计算可以承受的灾害级别, 并结合地区内对历史洪涝灾害的记载资料来分析, 合理设计结构强度。泄洪道丧失使用功能可能是因为结构的形变, 或者垃圾废弃土壤的阻塞, 通过加固技术以及清洁处理便可实现检修目的。

2.5 水库上游坝坡除害加固施工设计办法

由于部分水库建设时间较早, 上游坝坡只能够利用由砂砾等物质构成的粉质坝壳, 这种材料的透水性非常差, 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水库的需求。就此需要使用堆石体等具有较强透水性的物质、材料替换当前的上游坝坡材料。堆石体能够提升坝坡的抗滑坡性, 降低上游坝坡的坡度大小, 增强坝坡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已经成为坝坡的主要替换材料。

3 结论

为了保证水库项目除险加固施工质量, 首先应当做好除险加固设计工作。这是由于良好、有效的除险加固设计可以降低洪水事故的出现频率, 能够提升水库的使用年限, 保证当地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以及生命安全, 满足当地企业的基本生产需求。就此基于水库的实际情况以及问题开展除险加固设计, 以增强除险加固设计质量, 提升除险加固施工质量, 提高水库的防洪能力。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水库大坝的修筑现状, 结合使用需求对除险加固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其次重点分析水库大坝加固的设计要点, 并结合工程方案对施工所用的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工程团队明确施工的目的, 结合现场情况选取科学的加固方案。

关键词: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设计

参考文献

加固要点 篇7

1 中小水库涵管现状

我国水库大部分以中小水库居多, 见表1, 因为中小水库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明显优势, 发挥巨大的作用, 但是我国中小水库建造时间久远, 大多是在20 世纪50~70 年代, 当时由于经济不发达, 技术条件不足等因素, 大多数涵管质量差, 施工不完善, 技术要求过低, 因此, 当时的大坝输水建筑采用的都是坝下涵管, 甚至泄水建筑物应用的也是涵管[2]。 中小水库涵管位于大坝地下, 坝基向坝尖过渡的位置, 涵管在施工的时候, 都是先挖开基槽, 在基槽中用砂浆砌石, 再填上土层压实这样的方法,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基础开挖不到位, 涵管的截面小, 也没有安装截渗环, 形状为矩形或者们东兴, 砂浆砌石的厚度在20cm~30cm之间, 结构异常单薄简便, 胶结材料质量差, 耐久性不高, 在长时间使用后, 经过水流的冲洗, 涵管结构老化, 截渗环破裂, 造成安全隐患。

2 中小水库涵管加固特点

2.1 构造复杂。 中小水库涵管一般都在大坝地下, 是由砂浆砌石或者混凝土构成, 涵管上填上土层, 有一部分涵管基础也是填土, 但是土层分布不均匀, 就会导致沉降, 上部填土就不能保证施工质量, 造成涵管因为不均匀的沉降二断裂, 土层也会横向断裂, 危及大坝的安全[3]。 绝大部分的涵管结构尺寸很小, 中小水库的涵管的尺寸都在50cm以下, 很难进行内部检查, 因此想将涵管内出现的断裂、漏水等情况查清楚, 只能根据涵管漏水的情况来判断。

2.2 危害性大。 涵管存在安全隐患对大坝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甚至会造成垮坝, 容易导致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 例如八一水库、中秋天水库、曲亭水库等, 都是因为涵管存在安全隐患不能及时的解决造成的。

2.3 加固工程施工复杂。 涵管的尺寸普遍较小, 而且涵管埋在地下, 因此涵管加固工程实施起来非常麻烦, 涵管加固施工面积小, 施工人员或者机械不能进入涵管内部进行维修, 因此为加固工作带来困难。 涵管周围都是体层, 在对涵管进行加固施工过程中, 很容易对大坝造成影响, 导致坝体原本的土层松动, 一些涵管的加固工程必须对坝体的土层进行挖掘再回填, 如果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的渗漏。 涵管受到一些外来的影响, 例如坝体渗漏等, 这些工程一般会在涵管的位置钻孔, 如果不采取保险措施, 那么就容易把涵管钻头, 导致涵管渗漏[4]。

3 涵管保险加固的方法

3.1 加固处理法。 极少数涵管截面尺寸大一些, 足以方便人员进入涵管进行修理和加固, 同时也能满足在涵管完好时进入记性加固施工。除险加固的方法有灌浆加固法、 内衬钢管灌浆加固法以及内衬钢筋混凝土加固法。

3.2 重建涵管法。 要重建涵管一般分为两种实施方案, 第一个就是全部挖开然后重建。 第二个就是把进出口挖开然后重建, 中间部位进行灌浆加固。

3.3 另建输水建筑物或封堵原涵管。 最后一种方法就是另外重建一个输水建筑物, 或者直接将原涵管堵住, 一般有三种实施方案, 第一就是新建虹吸管, 第二就是新建隧洞, 第三就是定向钻孔然后重建涵管[5]。

4 涵管除险加固经验和要点

涵管加固的重建涵管方案, 要将防止管身渗漏和接触渗漏作为重点, 管身材料也要选择混凝土现浇, 混凝土现浇涵管要注意止水功能, 从而防止管身发生渗漏, 同时还要安装合适数量的截渗环, 进一步防止涵管渗漏。 遵循上防下排的原则, 截渗环要设置在涵管进出口的位置, 截渗环尺寸不能过小, 外部尺寸要超过涵管, 大概在0.6~1m之间最佳, 施工的时候, 在靠近截渗环的时候, 土层要压实。

重建涵管中要防止土层不均匀发生沉降, 涵管要建在基岩上, 即便没有基岩, 也要对地基进行加固, 建一个混凝土的垫层。 涵管本身每间隔6~10m左右就要设立一道沉降缝, 用来避免因为土层没有压实导致的沉降, 沉降缝中也要设置防水环节, 防止发生渗漏[6]。

重建开挖工程中, 要特别注意新土和老土之间的结合面, 避免出现裂开的情况。 在以前的工程中, 很多坝体开挖边坡的倾斜度过大, 或者建造的台阶过高, 这些就是新土与老土会断裂的原因, 因此开挖边坡不能挖成斜状, 台阶也不易建造的过高。 同时, 台阶开挖回填能够增强新土和老土的结合力, 防止新土老土开裂, 回填的土层压实度也有很大的要求, 要求是原坝体压实度的1~2%为佳, 这样也可以减少新土和老土的沉降差。

结束语

涵管的质量会影响大坝的安全, 因此对涵管的加固是非常重要的, 是整个大坝除险加固的重要环节, 在对涵管进行加固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处理每一个细节, 不留下任何的安全隐患, 在进行加固过程中, 要防止管身渗漏, 防止土层不均匀沉降发生开裂, 提高新土和老土的结合度, 保证涵管与坝体衔接紧密, 从而能够避免坝体加固工作对涵管造成严重的破坏, 合理的施工能够保证涵管与大坝的安全。 要保证小水库的使用安全, 就要对坝下涵管的除险加固措施有足够的了解, 选择正确合适的除险加固方法, 总结失败经验, 积累工作经验, 从而保证加固后的涵管和水库的安全性。

摘要:我国在20世纪修建的中小水库, 泄水建筑物采用的基本都是坝下涵管, 因当时技术限制, 并且多年来失与维护, 因此绝大多数的涵管都出现了渗漏等问题, 从而影响大坝的安全。近几年来我国处理中小水库的经验越来越丰富, 对如果防止涵管渗漏的设计技巧、防止内水外渗的设计技巧以及原涵管拆除利用的设计要点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经过归纳总结, 这些设计经验对巩固中小水库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小水库,坝下涵管,除险加固

参考文献

[1]方珍明, 刘妍.中小水库涵管除险加固经验及要点分析[J].湖南水利水电, 2015 (3) :63-65, 82.

[2]朱晓玲, 陈皓, 李玉芳等.中中小水库坝下排水涵管除险加固设计要点[J].人民长江, 2011, 42 (9) :57-60, 97.

[3]莫民向.浅谈铁门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虹吸式放水涵管技术研究分析[J].房地产导刊, 2013 (10) :171.

[4]董殿武.彰武县中小水库输水洞病险问题、成因及除险加固对策初探[J].中国水运 (下半月) , 2013, 13 (4) :182-183.

[5]吕中海, 张龙, 徐培等.红路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输水涵进水口设计方案比选[J].广东水利水电, 2012 (2) :58-59, 66.

加固要点 篇8

从目前路桥施工情况来看, 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裂缝问题。裂缝属于公路路桥中最为常见的施工问题, 其形成原因比较多样, 不同的裂缝所带来的危害也多种多样[1]。一些特别长、特别宽又横贯所有工程截面的裂缝, 对整个公路路桥产生极其严重的危害。与此同时, 并引发其它的问题, 大大缩短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二是钢筋生锈和混凝土受损。钢筋生锈和混凝土受损产生的裂缝儿是威胁公路路桥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施工过程中, 我们发现钢筋生锈和混凝土受损的时间越久, 整个工程裂缝儿越多、越大、越深。三是混凝土内部气泡和毛细孔隙[2]。一般情况下钢筋混凝土浇筑时搅拌不均匀, 混凝土内部会有残留空气, 在挤压的过程中, 混凝土内部的空气溢出时造成气泡或毛细管孔等, 长年累月, 大气水不断沿着管孔渗透, 久而久之混凝土内的钢筋就会生锈, 主体结构结构就会裂缝儿遭到破坏, 降低使用强度, 缩短使用周期[3]。

2 加固改造技术的核心内容

结合近几年的施工实践, 在公路路桥施工中实施加固改造技术, 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使整个工程延年益寿[4]。

2.1 桥面的加固和改造技术

桥梁工程发挥运载作用的主要是路面, 桥面裂缝对整个工程使用的寿命影响不可忽视, 实施加固和改造技术非常关键。主要包括三个技术内容。 (1) 部分修复。对于桥面局部裂缝儿, 问题不太严重, 就采取局部修复加固, 能够有效防止雨水渗透, 确保整体完好无损即可。 (2) 混凝土的二次浇筑。由于交通事故、轻微地质灾害等种种原因, 可能造成路桥桥面破损的面积较大, 破损程度比较严重, 要修复完好, 就得采用混凝土二次浇筑的方式, 方能彻底解决问题。 (3) 强化养护效果, 加固桥面补强层。

2.2 增加混凝土的截面

在使用过程中, 桥梁的主梁承受力和强度会逐渐降低, 在加固改造过程中, 一方面增加主梁混凝土的截面, 增加桥面板的厚度;另一方面加筋加固, 增强的桥梁高度和宽度。这项加固改造技术比较适合跨度较小路桥。同时, 施工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以下几点因素: (1) 每个桥墩支撑作用和强度标准; (2) 主梁跨度和宽度设计能力和使用问题等有效参考数据[5]。根据工程实际利用现状必须的加固改造技术, 来增加截面的高度和厚度, 科学考证, 认真分析, 绝不能因加固改造, 使桥身自身重量超过桥墩的承重能力, 造成新的安全隐患。

2.3 加固桥墩

桥墩出现问题, 整个桥梁就不能正常使用, 它支撑着整个桥体的重量, 所以, 修复桥墩出现的裂缝儿等问题非常重要, 对于保证桥梁的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历年大量的桥梁工程现状巡检中, 可以看出桥墩出现的问题, 也不外乎裂缝、生锈、剥落、变形和位移等。主要表现为下沉和倾斜。偶然情况下也存在因为基础结构受到冲击不同程度桥墩主体突然裂开的现象。诸如此类, 面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和具体问题, 在实施改造加固技术的过程中, 要将不同问题进行分类, 搞清成因, 科学分析, 认真论证, 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针对一些规模较大, 使用时间较久的桥梁建筑, 存在的问题相对复杂, 在对它实施加固改造技术时, 我们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确保修补质量, 达到经久耐用的效果。

3 结束语

针对公路路桥承载能力日新月异的发展, 应用加固改造技术确实能够增加工程的使用寿命, 因此, 施工人员要根据具体的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改造方法。在对公路路桥进行施工设计时, 应该加大对易产生问题的施工环节的重视, 通过充分分析成因, 科学合理的设计加固改造方案, 使此项技术在公路路桥的施工发挥作用, 以降低生产成本, 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1]邱宏.公路路桥加固改造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8) :259.

[2]潘锦梅.公路路桥加固改造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15) :192-193.

[3]孙家寅.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与加固维护[J].科技与企业, 2014, (17) :203.

[4]陈浩.公路路桥加固改造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4, (10) :127.

加固要点 篇9

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 使得我国公路建设高速发展。公路路桥工程的大量建成使用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交通量越来越大, 汽车的车载不断增加。另外, 当公路路桥在投入使用之后, 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其出现各种病害, 比如裂缝、变形等。如果不对其加以关注, 任其发展, 那么这种危害将会不断扩大, 直至影响到整个桥梁的承载能力。所以, 为了促进城市的发展, 公路路桥的长久使用, 我们必须及时采取措施, 对其进行维修改造。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地提高公路路桥的稳定性、承载力和抗震性。因此, 本文在这里就对公路路桥的危害因素、原因以及加固改造的施工技术要点做一些详细的介绍。

1 公路路桥常见的病害类型

公路路桥经过长期的使用难免会出现路桥裂缝、钢筋锈蚀、混凝土剥蚀等病害, 它们将会严重危害到公路路桥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以下将对常见的路桥危害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首先是裂缝。裂缝在公路路桥危害中是最常见的一种, 几乎所有的公路路桥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这种危害。造成公路路桥裂缝的原因有很多, 而且它对路桥造成的危害也各不相同。对于路桥截面中的严重裂缝, 它不仅会对公路路桥造成很严重的损害。同时还有可能给公路路桥带来其他危害, 比如钢筋锈蚀、混凝土破损等。其次是路桥混凝土内部气泡及毛细孔隙。公路路桥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浇筑建造的, 如果浇筑时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则会使得路桥结构的内部残留一些空气, 这样就会在路桥的混凝土结构中形成内部气泡或毛细管孔隙。空气、雨水等可以通过它们向路桥的内部逐渐渗透, 久而久之, 路桥内部的钢筋和混凝土结构便会受到破坏, 进而降低公路路桥的使用强度和使用寿命。再者是混凝土剥蚀。公路路桥经过长时间、高密度的车辆经过, 难免会发生汽车碰撞、车辆超载以及雨水侵蚀等现象, 日积月累, 路桥的表面混凝土就变得脆弱, 容易剥蚀。比如路桥桥面形成蜂窝孔、露石, 严重时路桥碎片会发生脱落。最后是地基发生沉降。公路路桥的桥墩经过多年使用, 不仅要承受桥体横梁以及路桥上的汽车或其他物体的重量外, 还要承受外界的雨水、风力等各种自然现象的作用。这样, 桥墩长期以往地受到过重压力, 就有可能使桥墩的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

2 公公路路路路桥桥常常见见病病害害的的原原因因分分析析

公路路桥的危害类型众多, 原因种类也错综复杂, 各不相同。以下将针对这些危害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做一些简要的分析。因为裂缝是最常见的一种危害, 所以在这里对其做一些详细的分析。

1) 内部原因。

几乎所有的公路路桥都是依靠混凝土自身凝固修建的, 所以一旦混凝土发生缺陷, 便会直接导致路桥危害的发生。例如混凝土凝固时有气孔、微细裂纹以及气泡的存在, 自然界中的雨水、风力等便会通过它们渗入到桥体结构的内部, 进而引起钢筋腐蚀、混凝土损伤扩大等影响, 长此以往会影响桥体的强度和寿命。

2) 外部原因。

除了内部原因还有一部分外部原因, 那就是自然界的作用。外部原因有很多, 比如路桥的外部力量一旦超过桥梁所承受的负载便会引起桥体结构的疲劳、裂缝等。如果路桥在建设施工时的设计和施工方法的不正确也会引起路桥的裂缝、损伤混凝土结构。

3) 裂缝原因分析。

除了外界对路桥的直接碰撞外, 几乎所有的路桥损坏都是从裂缝开始的。所以, 我们必须对引起路桥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 其主要原因有两种:第一是由外界负荷引起的裂缝。该裂缝通常称为结构性裂缝, 该裂缝的原因、分布位置以及裂缝宽度都与路桥所承受的外部负荷有关。一旦出现这种裂缝, 则表明现在的路桥外在负荷已明显超过了路桥的桥体承载力, 需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解决。第二是由路桥变形引发的裂缝。该裂缝属非结构性裂缝, 它主要是由桥体的结构变形引起的。比如外界较大的温度差异引起的混凝土收缩会使路桥结构发生变形, 那么在桥体结构内部便会产生一定的内应力, 一旦应力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路桥出现裂缝, 通过裂缝来释放这些应力。

3 公路路桥加固改造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3.1 加固桥墩

在公路路桥的施工建设时, 桥墩的建设是首要的, 它起到了支撑整个路桥桥体的作用, 同时对桥梁的安全性也产生重要的影响。路桥的桥面容易发生损坏, 同样桥墩在路桥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类似于前面提到的裂缝、钢筋生锈、混凝土剥落等问题。甚至桥墩会因为地质因素而发生下沉和倾斜等状况。面对桥墩的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要对其加以关注。当对其进行加固改造时, 第一步是要分析危害产生的原因, 然后对症下药, 制定出相应的方案来进行加固改造的施工。如果路桥的规模较大, 那么对桥墩进行加固改造时需要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共同使用 (如图1所示) 。

3.2 桥面改造

路桥的桥面是路桥运输过程中的直接作用点, 所以有必要对桥面进行加固和改造。在对路桥桥面加固改造的施工过程中主要有三种技术。

第一是加固桥面补强层技术。这种技术适合于那种路桥长时间投入使用, 且没有经过维护的情况。因为这种路桥的桥面出现的问题普遍比较严重, 采用简单的修复和浇筑根本无济于事。该方法的原理是在整个路桥桥面的基础上铺设一层混凝土, 以此来作为桥面的补强层。该施工技术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多个部位分散修复, 通过修建补强层一次性解决问题, 简单易操作。但是该种技术的缺点就是使用该技术前一定要考虑桥墩、桥面的承载力以及该路桥的车流量等相关的情况是否允许补强层的建设。

第二是桥面的局部修复技术 (见图2) 。该技术适合于桥面整体完好, 局部有损害的情况。具体的操作是对桥面损害的地方深入清理发生松动的混凝土, 直至裸露出钢筋为止。然后用清水进行冲洗, 将所有的混凝土碎屑全部清理完成。最后通过混凝土浇筑进行修复, 在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混凝土的配比、型号等与之前使用的一致。

第三是混凝土的二次浇筑技术 (见图3) 。一旦路桥桥面的损坏面积较大, 无法使用局部修复技术时, 就有必要进行混凝土的二次浇筑。该技术的清理修复工作比局部修复要彻底的多, 首先要将损坏的桥面完全的拆除, 然后用清水进行全面的清理, 接下来是重新铺设钢筋网, 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在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钢筋的型号和水泥的配比等与之前的一致。

3.3 增加混凝土截面

该方法适用于路桥的主梁承受力以及强度下降的情况。该技术可以增大路桥的主梁混凝土截面, 同时在路桥中添加钢筋可以加固路桥。增大混凝土截面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是增强路桥主梁的宽度和高度, 第二是增加桥面的厚度。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对整个路桥桥梁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是要考虑路桥具体的地质条件以及桥墩的建设标准。通过这两方面的分析来具体施工增加混凝土的界面, 如果对路桥的信息不明确就不要贸然施工, 否则可能导致桥墩下沉或倾斜, 桥面产生裂缝等情况, 给路桥带来二次伤害。

4 结语

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对公路路桥进行加固改造是应对公路路桥发生裂缝、变形、钢筋锈蚀、桥梁支撑沉降等问题的唯一选择。同时, 公路路桥的加固改造施工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所以, 在对公路路桥进行加固改造的施工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各种技术的搭配运用, 通过构建和路桥桥体的标准化来尽可能的降低投入。只有这样, 才可以保证公路路桥加固改造的施工质量, 才可以延长公路路桥的使用年限, 最大程度的发挥公路路桥的使用寿命。

摘要:介绍了公路路桥常见的病害类型, 对病害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公路路桥加固改造的施工技术和操作要点, 以保证施工质量, 最大程度地提高公路路桥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公路路桥,病害类型,加固改造

参考文献

[1]马金芬.浅析公路现有桥梁的利用与加固[J].科技信息, 2010 (15) :339-340.

[2]盛运顺.高速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交通标准化, 2013 (17) :101-103.

加固要点 篇10

1 高速公路桥梁加固的必要性

高速公路桥梁的使用周期是有期限的, 在自然环境以及使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 高速公路桥梁承受着各种程度的破坏, 这不仅影响到了桥梁的正常使用并且埋下了安全隐患, 而且当各种破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 公路桥梁的使用期限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甚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所以, 对于高速公路桥梁进行加固改造施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1 节省建设资金

在对出现安全隐患的高速公路桥梁进行拆除以及重建的工作过程中, 所耗费的资金成本较大。但是, 通过对高速公路桥梁进行加固改造使其能够恢复到正常运行的状态, 所耗费的资金成本相对较少, 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成本, 还能有效的解决交通压力过大的问题, 并且从中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1]。

1.2 保证桥梁质量

虽然高速公路桥梁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 但通过在其原有基础上针对桥梁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进行合理有效的加固改造, 不仅可以保证桥梁的质量的基础, 还能提高公路桥梁的服务水平以及通行能力。

1.3 促进可持续发展

对高速公路桥梁进行改造加固, 不仅可以满足社会需求, 还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多破坏、损害后续发展空间, 这完美的融合了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种桥梁改造加固技术完美的将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能源协调化融入为一体, 形成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它具备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还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推广应用[2]。

2 高速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要点

2.1 高速公路桥梁上层结构加固施工技术的要点

(1) 加强桥梁钢筋、截面力度。在桥梁使用性能相对欠缺时, 可以通过增大截面或增加配筋以增大桥梁底面或侧面的面积, 从根本上提高桥梁的刚度、稳定性以及可承受能力。通过不断的提高整体结构部件, 从而有效的加强高速公路桥梁的可承载力。

(2) 加固桥面。在桥面破损的情况下, 可以在桥面加铺一层钢筋混凝土, 然后把旧的桥面逐一凿去, 在原有的桥梁基础上铺成新桥面, 并促使加固层与原桥梁紧密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 以达到提高主梁抗压强度的目的, 同时有效的改进桥梁的荷载分布能力, 使桥梁承载力大幅度提升, 能够良好的适应沉重的交通压力。

(3) 采用锚喷混凝土。在公路桥梁的钢筋网受喷面上, 通过使用高速喷射机器喷上一层混凝土材料, 等其凝结成硬块后便形成了钢筋混凝土,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增强桥梁的受力面, 还能改善桥梁结构的整体性, 促进桥梁荷载能力的提升。

(4) 粘贴钢板加固混凝土。在不改变原本结构尺寸的基础上, 可以通过粘贴钢板加固混凝土技术进行有效的施工改造, 这种施工操作更简单、耗费的时间更短、技术能得到更好的保障。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在混凝土结构的薄弱区域与受拉面处, 将钢板用锚栓与粘贴剂固定在上面, 从而使混凝土的加固结构与钢板的整个结构层面得到有效保障。若想提高桥梁的抗弯强度, 将钢板粘贴在桥梁的底部, 并有效的控制设计剪切强度即可;若想提高桥梁的抗剪强度, 将钢板置于结构的侧面, 并使其保持与原结构构件剪力钢筋的方向一致即可。同时, 在钢板发生屈服之前必须对粘贴钢板加固混凝土技术进行合理的设计, 这样混凝土才不会受到破损, 能够保证其完整性[3]。

2.2 高速公路桥梁下部结构加固施工技术的要点

(1) 扩大结构基础面积, 增添基桩数量。在桥梁基础承载力不足或基础埋置太深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增加底部基础结构面积的方法。但在采用这种方法前, 必须进行精确的强度检验计算, 并且保证地基强度能够满足要求, 且桥体两部分发生不同的沉降。在桥梁墩台出现沉降现象时, 对桥梁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原有的桥桩基础上在其周围增加钻孔桩或者打入钢筋混凝土, 以达到提高桥梁承载力的目的。

(2) 对钢筋混凝土加套。出现墩台开裂的情况多数都是由于基础埋置深度不够、桥梁质量较差, 这时需要把墩身划分成为三道围带, 其间距大小为桥墩侧面宽度的, 围带宽度则通过裂缝的大小、裂缝的严重程度来进行确定, 其厚度保证15cm左右即可, 然后对墩台进行护套加固。在严重裂缝、大面积破损的情况下, 则需要对整个墩台进行护套加固才能保障桥梁的安全性。

(3) 拓宽墩台。在对高速公路桥梁的下部结构进行加固施工工作时, 首先在原有桥墩的基础上对墩台盖梁进行加宽, 对选出悬臂部分的上部结构进行加宽安装。只有当旧墩台完好无损, 并且能通过严密的承载力验算时, 此方法才可以有效开展, 若有不符合条件的情况, 则需要对墩台和基础进行重新浇筑[4]。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高速公路桥梁的加固施工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 具有着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我国, 对于高速公路桥梁改造加固技术方面尽管存在着诸多问题, 例如管理制度不完善、施工要求不统一、建设规范化要求差异等, 而且多数的施工工艺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还处于不断研究发展的过程, 因而在实际施工中必须经过反复的试验、验证, 以保障桥梁的加固效果。对高速公路桥梁加固改造技术不断的进行完善, 不仅可以提高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 还能缩减成本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并保障桥梁使用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章浩, 王妲.浅谈高速公路桥梁加固的施工技术[J].中外建筑, 2015, No.16501:172-173.

[2]李航.高速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与及质量控制探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5, v.38;No.25505:119.

[3]肖斌, 彭明佶.某高速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施工工艺分析[J].中国水运 (下半月) , 2012, v.1201:216-217.

【加固要点】推荐阅读:

震后加固07-15

临时加固07-18

复合加固05-13

加固性能05-17

支护加固05-21

楼板加固06-02

端头加固06-05

纠偏加固06-16

洞口加固06-16

矿井加固07-04

上一篇:基本美术鉴赏素质下一篇:中国代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