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两国

2024-11-03

中韩两国(通用11篇)

中韩两国 篇1

摘要:俗语其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这个是一个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沉淀形成的语言文化中的精华。中韩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形成了非常多的俗语,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韩两国,俗语,比较研究

俗语展现了很多的民族文化,深含了民族的一些思想和感情,体现出来了不同民族的思维形式和精神状态,俗语的流传形式是通过人们的口头相传代代相传。不同的国家的历史、文化、环境就会产生出不同的俗语。

一、俗语的概念及特点

俗语其实就是某一个人在某个时间点讲出来的较短的语言,被周围较多的人所认同,并逐渐被更多的人知道,最终成为一个民族的格言。或者说就是在人们中间广为流传的固定的词句,利用通俗简单的词句来表达深刻的道理的词句就是俗语。这样的话都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具有生活经验的词语。中国和韩国的书籍中对俗语的定义中表达虽然都有差异,但是其本质是一样的,就是俗语就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俗语在漫长的形成岁月中有了自身的特点,首先来看简洁性,俗语通常情况下都是用简洁的词句来表述出深刻的意义,这个语言比较凝练,说起来比较顺口,比如半路出家等等,然后是俗语中的通俗性,俗语的对象就是普通的百姓中广为流传的,是人们普通生活中的经验归纳总结。因此俗语中涉及到的对象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东西,如陈芝麻烂谷子等等,正是这个通俗性让俗语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被流传。还有就是俗语的乡土气息,俗语究其根本及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地域的浓缩,由于风土人情的不同,区域的不同,俗语表达出来都是不尽相同的,中韩两国都有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被儒家文化所熏陶,有着类似的价值观、人生观等等,因此两国的俗语中有着不少相似、相雷同的俗语,如久旱逢甘霖等等,但是毕竟中韩两国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和区域,在俗语的表述中,还是带有各自的浓郁的民族气息。此外从俗语的教育性来看,俗语中深含了很多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词句。通过俗语来叙述一件事情,说明一些道理,进而达到教育子孙能明事理、辨善恶,惩恶扬善,福泽四方的效果,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俗语具有一定的教育性。

二、中韩两国俗语的比较

1、中韩两国俗语间的相似之处

中韩两国由于其地理位置相邻,从社会发展、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所以两国流传下来的俗语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首先从观念上来看,中韩两国俗语中有着较多的体现人们的价值观、世俗善恶的感官的俗语。这类的俗语一般情况下都反映出了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处事原则等方面,一般情况下仅仅是语言的表达形态有所差异,从内容和涵义上来说都是一样的。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如虎穴焉得虎子等等。然后中韩两国的俗语中经常使用到人的五官的词句,借用人的五官进行道理的说明、描述,非常具有代表性。如舌头底下压死人,其次是中韩两国的俗语中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如我们经常说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等,这两个俗语中都牵涉到了和佛教相关联的东西,和尚、庙宇、钟。中韩两国都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中韩两国历史长河中的历代统治者都对佛教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关注和支持。再次是中韩俗语中还使用了很多对动植物进行描述的俗语,如如虎添翼、狗改不了吃屎、猫哭老鼠假慈悲等等。从人类诞生以来,动物就是人们的朋友,动物的存在形式、生存方式给人们在创造俗语的时候以无数的奇思妙想。通过动物来进行描述的俗语非常的生动、易懂。

2、中韩两国俗语的不同之处

中韩两国的俗语间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但是中韩两国都有着自身特有的地理位置、气候、风俗、文化特点,那么俗语形成的环境就存在了很大差异性。从饮食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的饮食有南北之分,南方人吃米饭,北方人吃面食,其烹饪的方式主要是煎炒,而作为韩国来说,虽然在主食里面也有米,但是韩国人更多的主食是吃年糕、南瓜、泡菜等等,其烹饪方式一般是煮和炖。韩语中的不费吹灰之力和自古便宜无好货等俗语中,都运用到了一些年糕的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韩国人的饮食文化中年糕有着特别重要的位置,虽然在中国的俗语中有意思相近的词句,但是都没有使用到年糕这个词语,有比如天上掉馅饼这个俗语,韩国类似的俗语中用到了南瓜一次,在韩国,南瓜也是注释,韩国人民都喜欢南瓜,大部分人民都认为南瓜是美食,所以站在韩国人的立场来说天上掉南瓜就是美事,但是在中国的俗语中,认识馅饼是美妙的实物,所以中国人认为天上掉馅饼及时一件幸运的事情;从中韩文学作品中的差异性也会影响俗语的差异性。如韩语俗语中经常使用到一个春香的词来表示强人所难的意思,这个词语源于韩国的一部古典小说《春香传》,春香是其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可以这么说她的形象就犹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可以看出韩语俗语中借用为难春香来表达强人所难之意是非常贴切的,相较之下,中国的俗语强人之难则显示出了言简意赅之意但是缺乏了文学色彩;从地理环境的层面上来看,韩国三面环水,韩国人民天生就对水有着一定的敏感性,因此在俗语中经常使用流水,如把花钱多比作流水,但是在中国则不一样,中国作为陆地面积特别大的国家,中国人民从古至今都对土地有着强烈的狂热之情,所以在中国的俗语中把金钱多比喻成为挥金如土;再从生产方式的层面上来看,由于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中,农民主要养羊,所以在中国的俗语中有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说法,而在韩语中也有着类似的俗语,在他们的俗语中不是羊而是牛,为什么呢,是因为在古代韩国的农耕生活中,韩国农民养的比较多的是牛。

总而言之,最为一个国家都拥有着自己的俗语,这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智慧的结晶。俗语有着很多的特点,如乡土气息、简明扼要、教育性等等,中韩两国从地理位置上相邻,都属于儒家文化,人们有着比较多的相似性,所以在俗语方面,中韩两国有着很多的相似的地方,但是由于中韩两国又有着自己特有的习俗、习惯,受地理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俗语方面两国间又有着一些不同。

参考文献

[1]有关中韩饮食俗语的比较研究刘爽-《吉林财经大学》-2013

[2]关于中韩成语俗语中“狗”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李爱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

[3]中韩语言表达异同的文化分析姜淼芳-《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3

[4]关于女性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孙贞敏(Son Jeong min)-《浙江大学》-2009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同典编辑室.现代汉语同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中韩两国 篇2

摘要: 中韩建交以来,两国间的经贸合作与交流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中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始终保持顺差,韩国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韩国在农业生产技术上具有优势,而中国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优势。然而由于韩国的农产品保护政策,中韩农产品贸易存在摩擦,影响了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扩大。本文简单地对中韩农产品贸易形势进行一下分析。

关键词: 优势互补

关税壁垒

互利共赢

中韩双方农贸合作基础

从农业方面来看,两国的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以及饮食文化相似,农产品的种类和质量差距不大。中韩农业合作体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势互补的特点。

(一)中方农业状况

我国耕地面积19.5亿亩,仅占国土面积的10.4%,人均占有耕地1.5亩,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是世界的1/4。在我国目前的农业资源禀赋条件下,发展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缺乏优势。小麦、棉花、大豆等土地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中处于劣势。但是中国在其他发面有很多优势。

农业资源多样性优势。中国跨越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多种多样,能够生产各类农产品,满足世界市场多样化的食品需求。中国正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重点培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劳动力资源优势。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为出口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服务提供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

市场区位优势。亚洲是世界农产品贸易最重要、也是最具成长潜力的市场,2004年亚洲市场进口的农产品占世界的23%,日、韩、香港、台湾、印尼、泰国等都是重要的农产品进口国家和地区。由于运距短、运销便捷,我国对亚洲市场出口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等高价值农产品,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二)韩方农业状况

地形特点是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平原则以西部和南部居多。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温差较大,山地多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对发展畜牧业很有利。由于韩国政府积极鼓励发展养牛业,养牛专业户迅速发展,占家畜饲养户的68%。大部分韩国人都喜欢肉食,尤其是用牛肉款待客人是非常高级的待遇。但除了牛奶和鸡蛋基本 1

上可以保证自给外,牛肉、猪肉和鸡肉每年都需要进口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韩国三面环海,韩国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而曲折,河流大多注入黄海和南海。韩国海岸线总长为5259公里,东海岸总长415公里,水产资源丰富,是世界水产大国之一,海域广且深,潮差小,水产资源丰富,冬季不封冻,水产品也是韩国的主要食品之一。不过现在除了每年出口一些上等鲜活海鱼如金枪鱼等外,还进口部分海鱼进行加工,然后再出口。另外,水产养殖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正在不断地发展。

韩国的大米从7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能够保持自给。大麦和小麦也是韩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麦,勉强维持自给,而小麦主要依靠进口。其中大豆是韩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每年也需要进口。杂粮主要包括玉米、小米、养麦和高粱等,玉米的产量一直呈下降趋势。蔬菜以大白菜、萝卜、洋葱、辣椒、大蒜为主,约占总产量的71%。随着塑料大棚的普及,蔬菜生产发展很迅速,主要蔬菜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水果基本上能满足国内市场要求。苹果和梨可供出口,进口的水果主要有香蕉等。

(三)优势互补

中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低,在中韩农产品贸易上中国具有明显的优势。中韩两国距离近、运输费用低,更利于开展农业合作和发展农产品贸易。中国国土辽阔,拥有比较丰富的农业土地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韩国则在育种、加工、流通技术及资金等方面具有优势,通过农业合作的形式,韩国可以从中国稳定地获得国内市场短缺的农产品,而且可以做到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符合韩国消费者的需求。互补性表现为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很低。产业内贸易指数是衡量贸易伙伴之间贸易结构的重要指标,通常用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反映,其计算公式为:

Bi=1-|Xi-Mi|/(Xi+Mi)。其中,Bi表示i产业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与Mi分别表示第i类产品出口值与进口值。当Bi接近于0时,说明双方间的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此外,蘑菇﹑蕨菜﹑芝麻籽﹑花生﹑赤豆﹑面条﹑糖﹑威士忌酒等主要进出口产品的计算值都几乎为零。这说明,中韩间农产品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正在逐步利用各自的资源禀赋,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互惠互利。

二 中韩农贸合作现状

(一)总体形势繁荣

今年四月在北京举行的“中韩新农村建设合作签字仪式”上,中国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协会会长李繁分别与大韩民国京畿道副知事俞莲采率领的高层政府代表团签署了《中韩投资合作备忘录》,与大韩民国京仁日报社签署了《韩国新村运动40年成果展 2

览展示会》和《中国农业干部培训基地》的合作协议。中国“入世“以来,中韩农产品贸易发展平稳,双边贸易额从2002年的21.7亿美元提高到2009年的31.4亿美元,增长了44.7%。

数据来源 中国海关总署

韩国是我国大米、小麦、豆粕、鸡肉制品、水竹笋、对虾等商品的主要出口市场,韩国在我以上商品出口市场中均居于前3位。2008年,我对韩国出口农产品31.7亿美元,同比减少12%,占我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9%。其中,我对韩国蔬菜出口数量为48万吨,同比下降1.5%,出口额为2.8亿美元,与2007年持平;对韩国水果出口1.9万吨,同比下降17.5%,出口额为1806.5万美元,同比下降6.9%;对韩国冻鱼及冻鱼片出口16.4万吨,同比下降31.3%,出口额为3.3亿美元,同比下降10.8%;对韩国大米出口16.2万吨,同比增长1.7%,出口额为8078.5万美元,同比增长14.5%;对韩国大豆出口24.9万吨,同比增长52.3%,出口额为1.9亿美元,同比增长1.8倍。

(数据来源:《中国农产品出口分析报告2009》)

中韩两国耕地资源稀缺,韩国在农业生产技术上具有优势,而中国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优势,这是中韩两国农产品双边贸易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自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农产品贸易虽然出现三次较大的波动,但并没有改变总体呈温和增长的发展趋势,也没有改变中国对韩国农产品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的基本格局。从比重上看,中韩农产品贸易对韩国而言显得更为重要。近年来中韩两国间主要贸易农产品的品种较为稳定,而且品种的波动幅度较小。从两国农产品贸易属性看,“大宗农产品”和“其他”类产品是中韩两国相互进出口最多的农产品种类。近年来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相对稳定,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和巴西是韩国最重要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国。

(二)合作中的问题 1产业内贸易水平低

中韩农产品贸易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贸易结构呈很强的互补性,中韩之间的贸易变动主要由产业间贸易为主导,产业内贸易内部来看主要由技术差异为主导,贸易水平比较低,主要按传统的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安排,因而也引发很多贸易争端。

数据来源,和讯网

要提高中韩间产业贸易发展水平,调整农产品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水平,中韩间农产品是我国具有绝对比较优势的项目,推动FTA的建立对中韩农产品贸易有推动作用。

近年来,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增长速度较快,中国是农业大国,但是近年来农产品进口量快速增加,变成农产品进口国家,而韩国则一直是农产品进口国家。两国只是在食用蔬菜、谷物、肉类等农产品形成了互补关系,而种子鲜花、谷物制品、油脂等农产品形成了竞争关系。在农产品贸易方面韩国竞争力较低,对于互补性产品,两国之间要强化合作、充分考虑两国的情况并减少贸易摩擦。对于竞争性产品,要避免过度竞争、强化合作和共同挑战世界市场。

2贸易摩擦频繁

中韩是密切的农产品贸易伙伴,其中中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韩国设置了高贸易壁垒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这一矛盾引发了中韩农产品贸易领域的许多贸易摩擦问题。2000年发生的“大蒜**”1就是韩国单方面采取贸易手段而导致的一场中韩贸易大战,自此以后,中韩农产品贸易摩擦不断,直到2005年的“泡菜**”,又将中韩贸易摩擦提升到了重大贸易纠纷的高度。发展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可以有效缓解这一情况发生。再者,中国农产品在质量上的不稳定,也容易引起韩国更为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韩国在农产品贸易法律法规的执行过程中,人为的添加了政府保护本国农产品的意志,在一定程

1“大蒜,手机贸易摩擦”由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大蒜逐年增多,韩国国内大蒜市场批发价连年下跌引起的。韩国出于想保护本国产业的角度,曾宣布过暂停进口中国大蒜并正式对大蒜进口采取保护性措施,紧接着中国政府决定即日起对进口激增的原产韩国的手机、聚乙烯暂停进口,使得韩国股市中从事手机业务的三星、LG等企业的股价就大幅下降,业务量急剧萎缩。

度上歪曲了法律法规的初衷,造成了政策法规的不透明,给中国农产品对韩出口造成了障碍。

三 韩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容忽视

(一)韩国对农产品进口的关税壁垒

1韩国农产品总体进口关税过高。2008年韩国农产品简单平均适用税率高达47.8%。最高关税达到了887%;谷类及制品的相应税率分别为133.7%和800%。含油种子、脂肪及油类产品的最惠国最高适用税率达803%,咖啡和茶叶为514%,饮料和烟草为270%,糖类和糖果为243%。

2对农产品进口的调节关税。韩国政府对其国内竞争力较弱、因进口增加可能导致国内市场混乱或产业受损的农、林、水等产品,实行调节关税。2008年韩国在食品、饮料等产品上存在明显的关税升级,其制造业产品的平均适用税率为10.5%。处于最初加工阶段的食品、饮料和烟草的税率约52%,处于半加工阶段的税率高达约95%。调节关税的实施,构成了对中国优势产品的贸易限制。

3对农产品进口的特惠关税。韩国2008年在《亚太贸易协定》承诺的特惠关税适用对象为1282个税目,特惠幅度是WTO最惠国税率的5%-98%。其中,工业品简单平均适用税率为6.5%,农产品简单平均适用税率高达47.8%,农产品的优惠很少,而中国是韩国农产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受益极少。

4对农产品进口的关税配额。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韩国获准对大米、玉米等67种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目前,韩国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包括大豆、玉米、绿豆、红豆、芝麻、淀粉等。中国大部分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均在韩国关税配额管理范围之内,许多农产品在关税配额外的关税高达300%以上,最高甚至达到800%。实行市场准入配额管理的许多农产品的配额外关税仍然高达300%以上,最高甚至达到800.3%。绿豆的配额内税率为30%,配额外税率高达607.5%;红豆的配额内税率为30%,配额外税率为420.8%;大豆配额内税率为5%,配额外税率为487%。中国大部分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均在韩国市场准入配额管理范围之内。

5对农产品进口的特别保障措施关税。韩国对某些进口农产品实行特别保障措施关税。2006年韩国政府曾种产品征收44种特别保障措施关税,2007年剔除了14类进口量不大或国内无生产的产品,但仍对绿豆及人参等30种产品保留特别保障措施关税制度。其征收特别保障措施关税的多种产品,都是中国对韩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以上是关税对小国的经济效应分析图。关税的贸易效应如下:征税前,小国面临对PW的国际市场价格,国内的需求量为OQ2,而国内的供给量仅为OQ1,需要的进口量为Q1Q2。征税后,由于国内价格提高,国内需求量缩减为OQ4,而国内的供给量增加为OQ3,相应地,进口量减少到Q3Q4,减少了Q1Q3+Q4Q2的数量。再加上我国同韩国贸易的巨大基数,韩国的关税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上带来的限制是非常大的。

(二)韩国对农产品进口的非关税壁垒

1对农产品优势进口的限制。韩国对中国具有优势的农产品采取进口限制,甚至直接禁止进口,所涉产品包括大蒜、人参、泡菜、新鲜水果等。据中国出口企业反映,韩国农产品民间贸易保证金和基准价制度存在不合理性,致使国内多年从事对韩国红小豆民间贸易的企业出口严重受阻。依据WTO《海关估价协定》,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应为成交价格,完税价格不得根据海关最低限价,或任意、虚构的价格确定。韩国对红小豆进口设定的最低基准价格,是不合理的。

2对农产品通关环节的限制。韩国进口通关程序阻碍了中国农产品对韩出口。韩国农林部、海关等各政府部门采取的各类农产品抽验、通关前税额审查等措施延长了通关时间,措施本身及其实施也缺乏透明度。2006年韩国曾突然改变计税方法,提高海关基准价格,不以发票金额作为征税依据,在政府估价的基础上征收关税。计税方法忽变不仅使中国相关产品的对韩贸易缺乏稳定性,导致中国出口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3对农产品检验标准的限制。韩国不承认出口国的试验和认证,取样和检测程序 6

繁琐,一些标准比国际标准还严格。韩国的检验方式主要包括感官检验、抽检和全检三种,一般对美国、巴西、泰国等主要进口来源地的产品实施感官检验,而对中国进口农产品一律实施全检。据中国出口企业反映,韩国对中国出口农产品的检验项目达到100多项,并且片面提高检验标准,货物到岸后有时不顾合同约定,临时增加韩国强制性检验和合同检验之外的检验项目,提高检验标准,并对未能达标的产品征收附加关税,检验标准过于苛刻,今年的泡菜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韩方曾称中国出口到韩国的泡菜卫生超标,发现寄生虫卵,禁止进口中国泡菜,很多超市饭店甚至打出“本店无中国泡菜的牌子”,事实证明,这不过是虚惊一场,但是由此却看出,韩方在中韩贸易方面实在太敏感。

这些方面的标准可以是真正为了提高社会福利而不一定是限制进口。然而,如果政府的目的是要保护国内生产者,它总是能够制定出一些只有本国生产者才可以满足的规定。而将外国进口产品轻易地拒之门外。

四 进一步加强贸易合作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都包含了一个基本命题:国际贸易对所有的参加国都是有利的,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支持自由贸易政策或不干预德尔对外贸易政策。中韩两国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农业结构,促进两国农业和谐发展与共赢;建立两国共同的粮食储备机制,消除韩国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顾虑等,以促进中韩农业一体化进程。中国应采取策略:

(一)企业应寻求农产品出口的最佳途径

1了解韩国颁布的与农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如韩国《对外贸易法》《外汇交易法》《海关法》《关税法》等。二是了解韩国政府部门每年新修订和发布的农产品相关法律法规。三是要了解针对中国出口产品发布、修订的法律法规。如,2001年发布的《韩国对中国特别保障措施实施细则》;2002年的《关税法修正案》,增加了对中国等特定国家的商品征收特别紧急关税(特别保障措施关税)的制度。

2掌握韩国农产品进口的相关标准。韩国政府近年来倾向于鼓励发展和选择韩国自己制定的技术标准;对于新兴技术,有时甚至要求采纳单一的韩国国内标准,不允许企业自由选择最合适的技术。依据韩国法律规定,新鲜水果须经韩检验检疫部门进行病害虫风险评估后才能进口,而这一评估过程耗时数年。中方曾就此对韩提出交涉,并向韩方提交了病虫害风险评估申请。又如,2008年韩国要求南瓜、香蕉、柑橘、菠萝、甜瓜、西瓜和榴莲果等七种水果必须在每一件水果表面标注原产国,这样要求显 7

然过于苛刻。因此,中国出口企业对此应该高度重视。

3.熟悉韩国农产品进口通关环节。随着韩国与贸易伙伴优惠安排的增多,多个协定下的原产地要求不完全相同,导致韩国通关日趋复杂。企业对韩国通关环节采取的措施应特别注意:一是韩国关税厅发布的《进口物品安全对策》;二是韩国通关前税额角查制度;三应注意韩国阻止低价出口农林渔产品的预警系统;四是韩国进口检疫制度。

4建立与韩国农产品进口商的贸易关系,树立良好的企业出口信誉。如,加强农产品的信息交流,建立双边农产品信息平台,内容包括农产品贸易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农业发展及需求、技术标准、市场需求、中介机构等,通过网络、媒体、展会、驻外官方机构等及时获得有关信息和资料,为农产品进出口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政府要寻求经贸合作的最佳途径

维护和发展中韩经贸关系,为农产品贸易开辟顺利通道。2005年发表《中韩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联合研究报告》,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2009年签署《中韩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报告》。新规划反映了两国经贸合作发展新形势的新要求。在农业方面,强化农业合作机制,加强现有重点领域合作,拓展合作新领域。中韩两国既是WTO的成员,《亚太贸易协定》的成员,又有东盟“10+3”合作,要努力预防和减少贸易摩擦,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相互投资,提高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透明度。根据互利原则探讨签署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从而推动农产品贸易及整体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发展。这是中韩两国贸易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最佳途径。

(三)要注意加强文化的交流

2010年9月28至29日,由农业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农业部工会主席陶永平率领的中国农业部青年干部代表团赴首尔与韩国农林水产食品部干部进行了访问交流活动,参观了韩国汉盛食品公司并与公司管理技术人员就先进管理与技术进行座谈交流。

很多人都怀疑农业和文化有什么关系,如果熟悉了韩国人就知道他们的“我们”我们意识有多强了。中韩双边贸易中中方逆差越来越大;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严重;贸易结构不合理;双方贸易存在摩擦和纠纷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根本是由两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构成来决定的,不是一时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关税的问题的解决是非常困难的。第一,农产品的高关税并不违背世界贸易的法律条文,它可以这么做。第二,我们知道韩国最强大的院外游说集团就是它的农会,活动 8

能量很强,它成功地绑架了韩国政府的农业政策,让韩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松动的空间。基于这样的基础加强文化交流就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事实上,韩国人民族意识特别强,现在,一些韩国人认为自己是“历史的受害者”。一些中国人则有一种近代受西方列强和日本帝国主义伤害及战后仍受冷战体系影响的意识,于是希望用“过去的中华帝国的优越主义”来补偿。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中韩人民的这些意识在双方交流过程中会有意无意的表现出来,会给彼此带来不愉快,而这些不愉快很容易被添加上政治色彩,添加到贸易合作中,所以加强理解是防止摩擦产生的重要条件。

合作是发展的基础,但是发展引起的不平衡往往导致分歧与纠纷。而只有化解纠纷,从分歧走向再度合作,发展才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世界贸易如此,中韩贸易亦如此。中韩双方的合作是对彼此都有利益的,不是只存在竞争或者剥削的合作。双方要认识到在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双方的合作空间是“互补性大于竞争性”的,是需要“为了实现互利共赢”而进行的,只有弄清楚这一点。才能将双方合作推向更高的层次!

[1]冯玉忠.互补、互利、互动的中韩经贸关系[J].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8):第22-27页

[2]赫国胜,杨哲英,张日新.新编国际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9, 102页 [3]崔渶敦,王要武.中韩贸易的现存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8,(3):第118-122页 [4] 于德清.是谁在臆造中韩文化之争[N].中国青年报,2007-12-22(10)

[5] 田维明.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和前景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07,(5):第4-11页

[6]刘兴华,胡芳.中韩农产品贸易的结构变动与发展趋势 [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8):第82-85页

[7]崔渶敦,王要武.中韩贸易的现存问题研究 [J].商业研究,2008,(3):第118-122页

[8]崔超,吴林海.中日韩三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的研究 [J].国际贸易问题,2008(8):第45-50页

中韩两国 篇3

【关键词】韩流 汉风 旅游经济 旅游业

一、韩中旅游文化产生后对两国旅游经济的影响

1992年8月24日中韩正式建交,根据1995年中韩往来数据统计显示,中国人访问韩国人数为17.8万余人,韩国人访问中国人数为40.4万余人。2004年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统计,韩国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二大客源国。但是到2005年韩国访问中国人数达到355万,但当年日本访问中国的人数是339万(两国访华人数相差16万)。这也就是说在2005年,韩国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客源国。据统计,从2006年1月截止到10月韩国访问中国的人数已经达到326万,与此同时日本访问中国的人数是308万人,到2006年年末韩国访问中国的人数将达到400万之多。2005年中国访问韩国的人数达84万余人,2006年1月到10月中国访问韩国的人数已达92万人,韩国观光公社预计到2006年年末人数将达110万之多。从以上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两国互访的人数已经达到500万人,两国客流量呈大幅度增加趋势。现在中韩两国的旅客都已经成为两国旅游产业中稳定的消费者,给两国都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旅游者的互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高速增长的旅游人数,很大一部分是受“韩流”和“汉风”文化影响的。很多中国人因为喜欢“韩流”文化中影视剧所表现的自然风光和生活方式而希望到韩旅游,韩国人也在学习汉语的热潮推动下,纷纷到中国留学,踏上寻访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遗迹之路。韩中旅游发展得如此迅速,文化功不可没。正是因为这种日益增多的文化交流,使韩中的旅游业保持了活力和发展机遇。文化对旅游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贯穿旅游的始终,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二、“韩流”对韩国旅游产业的影响

韩国旅游观光公社的“韩流部”在促进“韩流”对旅游的影响方面,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韩流”文化的巨大魅力及其对韩国旅游业的贡献。下面是中国的“新京报”和新浪网合作的一项调查数据(“韩剧启示录”联合调查):

性别:男8.59%,女91.41%;是否看过韩剧:是98.99%,否1.01%;是否会因为喜欢韩剧明星,而购买他的周边:会82.32%,不会17.68%;是否会因为热爱韩剧,前往韩国旅游:会76.77%,不会17.68%。

数据显示,76.77%的中国人会因为对韩剧的喜欢而去韩国旅游,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份额,因为在中国,喜欢看韩剧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比例,有46.97%的中国观众观看过10到50部韩剧。中国人越来越多的选择了韩剧,也使“韩流”得到发展。这样,在“韩流”的影响下,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韩国旅游,“韩流”文化为韩国旅游业带来了机遇,也为韩中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韩流”产业的广泛性对旅游业的影响

“韩流”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从最初韩国的歌曲、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电视剧、足球,进一步扩展到韩国的游戏、服装、化妆品、餐饮、电子产品和汽车等各个领域。这些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本身就具有广告作用,以其自身对韩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做好了铺垫和宣传。同时,在这些行业中又涌现出一批大腕歌星、影星、球星、音乐人、舞蹈家、模特等吸引了大批中国观众的目光。这些明星的宣传作用和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韩流”所包含的方方面面,已极大地吸引了中国人的目光,决定着人们的旅游选择。电视剧《大长今》在中国的播放更使“韩流”的传播面越来越广,借助于现代媒体,“韩流”风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一直吹到一些内地城镇和乡村。“韩流”的影响是巨大的,人们从“韩流”中了解韩国的文化,发现了韩国的产品,产生了好感,很多人选择了韩国作为旅游目的地。

2、客流量

到韩国旅游的入境游客中,中国人所占的比例日益升高。几年来持续增长的旅游人数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在中国,年轻人一般比较喜欢韩剧,现今到韩国旅游的游客中以年轻人居多,他们中大多数都是因为受到“韩流”文化的吸引而喜欢韩国,希望利用假期时间去韩国亲身体会自己在银幕上看到的感觉。因而在去韩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中,年轻人高达70%以上。在对韩国的总体印象中,大多数人的反应都较好,其中年轻人所占的比例最高。从韩国观光公社在2001年的外来游客调查中,对501个中国人分年龄段进行的调查分析,大部分中国人对韩国的印象很好,其中又以年轻人的比例居多。也就是说,受“韩流”文化影响的人数较多。“韩流”让中国人认识了韩国,也让中国人选择到韩国旅游。

韩国文化观光部公布的“2004年来韩旅游出入境动向”统计公报显示,2004年在“韩流”的带动作用下,来韩国旅行的外国旅游者达到582万人,创历史新高。2004年外国游客人数比2003年增加22.4%,比预期目标(559万人)多4.1%。从国家和地区情况看,中国台湾地区的旅游者比上年增加56.7%,增长率最高。日本游客占来韩游客的40%以上,比上年增加35.5%。亚洲地区是受“韩流”影响最多的地方,不难看出,“韩流”所蕴藏的巨大的旅游商机。

“韩流”带动了旅游热。显然,这种持续增长的客流量,很大一部分是借助于“韩流”文化来实现的。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旅游业一直不景气,连续5年旅游服务收入下降,借助韩流文化,2004年才止跌回升。据韩国观光公社委托韩国学者做的一份“韩流旅游营销效果分析及发展方向调查”,2004年,来自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日本的游客中,有27.1%(约71万人次)是直接或间接受到韩国影视剧的影响来韩旅游的。这些“韩流游客”共为韩国带来了7.8亿美元的外汇收入。美国的《纽约时报》将裴勇俊称为“创汇23亿美元的男人”。韩国经济研究院的一份报告则认为,“勇样经济效果”本身就超过29亿美元,其中为韩国旅游业创造10亿美元收入,相关产品出口到日本则赚取约19亿美元。拍摄裴勇俊出演的电视剧《冬季恋歌》外景地,一个私人拥有的小岛每天接待的游客量要以千计,光门票收入都使小岛的产权所有者赚得盆满钵满。随着《大长今》的热播,韩国的“大长今主题公园”游客怕得日以数千计了。

三、两国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共同改进的方面

1、韩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1)饮食。中国人喜欢吃炒菜、多油的食物,而韩餐以非常清淡的小咸菜、泡菜、汤为主。中国饮食讲究用油,而韩国料理讲究去油。现在中国团队在韩国用餐的餐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只接中国团的餐厅,一类是既接中国团又接待韩国本地人的餐厅。从实际情况看,同时接待中国人、外国人的餐厅客人意见不大,而专门接待中国团的餐厅由于旅行社的报价低导致餐费也很低,提供的饭菜质量较为低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游客的旅游心情。

(2)饮水。韩国人饮水以凉水为主,大部分的宾馆饭店都不供应热开水,所以中国游客在韩国很难喝上热开水。

(3)导游。现在90%以上的中文导游都是旅居韩国的华侨或是近几年由中国去韩国的留学生或打工者,他们的韩文中文都很流利,但是普遍缺乏对韩国历史及文化的深层次了解,致使对中国游客的导游介绍上只停留在浅层次上,同时缺乏导游的专业服务意识,服务质量不高。

(4)路线安排。由于价格原因,一些真正反映韩国自然文化精华的旅游景点往往不被安排到旅游行程中,使中国公民在韩国旅游后有时会觉得“不值得”。

2、中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1)中国经营韩国旅游市场的旅行社大部分掌握在承包和挂靠的个体经营者手中,其经营成本低,价格灵活,不受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的约束,经营范围混乱,搅乱了正常旅游市场,给韩中双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虽然中国这些年接待了大量的韩国旅游者,但旅行社的经济收入普遍很少,拖欠款的问题十分普遍。同时,由于一些旅游团队接待质量低,引起了韩国旅游者强烈反感。

(2)一些韩国旅行社的代表或私人,以挂靠、就职或承包等不同形式,进入中国旅行社从事旅华市场的销售。这些人不仅向韩国旅行社通报经营成本,还存在中国旅行社与各景点、购物点之间的协议,以至韩国旅行社要求报价时把各种回扣、“人头税”计入利润,将原本已经很低的报价再向下压,形成市场削价竞争的恶性循环。

(3)推出的旅游线路过于大众化,热点集中,缺少有针对性的深层开发,现有的市场面狭窄。现在向韩国旅华市场推出的是近几年在国际市场上购买率较高的大众线路。但实际上,由于文化、历史原因,韩国旅游者有着和其他传统客源市场不同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传统线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求和特殊偏好。

(4)缺少优秀的韩语导游。科班出身或经过正规培训的韩语导游不多,韩国旅游者来中国各城市,韩语导游大多数是来自延边的朝鲜族,其中相当部分未经培训、无证上岗,这些人也多是挂靠某家旅行社交纳“人头税”,过着半自由职业者的生涯,其导游业务素质、敬业精神令人担忧。

3、两国共同改进的方面

首先,韩中两国政府要共同加强对旅游的宏观调控。针对目前韩中旅游存在的弊端,两国政府要结合实际,出台相关管理政策,进一步规范韩中旅游市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韩中旅游市场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如旅行社及导游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旅游心情,给他们留下不好的印象,势必会给韩中旅游带来负面影响。所以,韩中政府都应根据各自的市场特征,对目前存在的不良现象加以控制和调整。同时,通过出台政策加强管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其次,两国政府应针对目前的市场需求,指导企业大力开发针对对方的特色旅游路线。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韩流”与“汉风”文化分别给中韩旅游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针对这种发展机遇,创造相关的特色旅游文化路线,将会吸引大批游客,繁荣旅游市场。因此,政府应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比如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指导和协助企业开发特色旅游路线,促进两国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发展跨国旅游产品,打造连接相关国家、面向全世界的旅游精品。

再次,韩中两国应共同抓好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化。没有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没有配套完善的旅游设施,没有良好的旅游环境、旅游服务和安全保障,旅游业就不可能兴旺发达。韩中两国要进一步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就必须针对相应的旅游产品,建立相关配套设施、优化旅游环境、在安全保障上做更多努力,以游客的满意为基本要求,尽量做到最好。

最后,要进一步加强韩中两国在发展旅游业方面的经验交流,共同促进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虽然韩中两国的旅游业在经济、政治、资源特色等各方面的因素限制下各有发展特色,也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韩中旅游逆差也让韩国专家颇为担忧,但两国各取所长,通过交流和学习共同促进旅游的发展,则是毋庸置疑的。韩国旅游业利用近年来广泛流行的“韩流”文化,创造特色旅游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效仿和学习;中国旅游在近年来努力改造旅游基础设施,通过完善旅游服务、开发特色线路等措施取得的成功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所以说,加强韩中两国在发展旅游业方面的经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就能共同加快两国旅游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胡林:略论旅游文化内涵的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03(1).

[2]李学江:旅游文化论[J],东岳论丛,2004(11).

[3]刘江:旅游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J],专题论坛,2005(2).

[4]王继庆:试析韩国旅游业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J],东北亚论坛,2005(9).

中韩两国服务贸易比较研究 篇4

关键词:中韩比较,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

一、中国与韩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服务贸易发展起步比较晚, 基础薄弱。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后, 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有了明显的加快。2013年, 中国服务贸易达5396亿美元, 全球排名第三, 是前列排名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2014年, 服务贸易总额达6043.4亿美元。但从总体看, 中国的服务贸易依然存在开放程度不高、领域不广、服务贸易逆差不断加大等问题。

韩国是一个新型工业化国家, 服务贸易总额的增长速度很快, 在十多年里, 几乎每年都是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到2013年, 服务贸易总额已达2280亿美元 (出口额和进口额均排在世界第13位) 。而且, 它不存在像中国服务贸易逆差逐渐加大的问题, 韩国的服务贸易差额已从逆差逐渐转为顺差。

二、中韩两国服务贸易比较

服务贸易数据能够比较直接地反映一个国家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也是比较优势的体现。现主要通过进出口额、贸易差额、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贸易竞争力指数 (TC) 来比较中韩两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1. 进出口情况

进出口情况主要通过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来体现, 表示的是一定时期内进出一个国家国境的货物金额的情况。根据商务部网站统计数据分析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可以看出, 无论是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都有了明显的增长, 基本上保持着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进出口总额2001年仅为719亿美元, 经过十多年, 2014年达到了6043.4亿美元, 增长了7.4倍。出口额从2001年329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2222.1亿美元, 增长了5.8倍。服务进口额由2001年的390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3821.3亿美元, 增长了8.8倍。在十几年中, 除了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进出口额有所下降外, 我国的服务贸易基本上实现了持续增长。韩国从2001年到2013年,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已经从631亿美元到了2280亿美元, 服务贸易总额增长了大约2.6倍。

2. 贸易差额

中国服务贸易近年来一直处于逆差, 从2001年到2014年, 除了在2005年、2006年、2007年三年有了微幅的下降外, 逆差的绝对额越来越大, 由2001年的61亿美元猛增至1599亿美元。从逆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来看, 在2001年至2007年间呈下降趋势 (由8.48%下降到3.03%) , 但在2008年至2014年间, 逆差程度愈发严重, 由3.81%猛增到26.46% (2010年由上年的10.29%下降至6.07%) ;韩国也多年存在服务贸易逆差的问题, 不过韩国服务贸易逆差自2008年起逐渐缩小, 并在2012年已经改逆差为顺差, 2013年的顺差额为60亿美元。虽然中国的服务贸易如今在国际上地位不断上升, 但是服务贸易逆差问题必须得到重视。

3. 对外贸易中服务贸易所占比重

就中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上来看, 近几年呈现出持续攀升的趋势, 但总体水平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2013年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来看, 世界平均水平为20.2%, 中国为8.7% (据商务部统计显示, 2014年达到12.8%) , 韩国为16.7%。由此可以看出, 服务贸易出口对韩国贸易出口的贡献要比中国大得多。

4. 贸易竞争力指数 (TC)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目前主要集中于旅游、运输、咨询、计算机和信息、建筑这五个部门。在2001-2013年间, 旅游虽稳居第一位, 但其所占比重由2001年的54.1%大幅下降到2013年的24.5%, 而咨询、计算机和信息这两个部门所占比重大幅提升 (参见表1) 。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中国服务贸易统计2014 (中英文版) 第10-11页表3“1997-2013中国服务出口分类表”自行做成。

韩国服务业已逐步形成了以金融服务、工程承包等现代服务业为主, 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为辅的竞相发展格局。运输业作为韩国进出口增长的第一大行业, 为韩国服务贸易顺差做出了重大贡献, 韩国服务贸易出口之所以增长趋势如此强劲, 主要得益于其运输业的发展。此外, 2013年, 从电影、音像等票房收入来看, 韩国在世界排名第8位, 中国排在第41位;从专有技术和特许使用费收入来看, 韩国排在世界第10位, 中国排在第23位。

三、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会出现不同的结论, 本文主要借助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来分析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依据钻石理论,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第一是要素条件;第二是需求条件, 有需求才会有市场, 从而才有消费;第三是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发展, 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产生影响, 并且同服务贸易互补的货物贸易对国家的服务贸易出口也会有影响;第四是企业自身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第五是机会, 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 机遇是双向的, 通常在竞争者中的一方获得优势时, 另一方的优势也就随之消失了, 所以要想能够稳稳地抓住机会, 必须满足新需求;第六是政府, 政府是创造新的机会和压力的主体, 它直接投入的是企业无法行动的领域, 能够为企业提供其所需要的资源, 创造产业发展的环境。

四、中国在服务贸易中存在的不足

1. 服务贸易逆差明显增大

通过对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情况的分析, 可以清楚地发现, 近些年来, 中国的服务贸易逆差问题根本没有得到控制, 从绝对额来看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由2010年的220亿美元迅猛增加到2014年的1599亿美元, 2011、2012、2013和2014年分别比上一年高出了150%、63%、32%和35%。

2. 服务贸易总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偏低

虽然中国服务贸易一直保持着较好的趋势发展, 但服务贸易总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的水平要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从2013年服务贸易总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来看, 全世界平均为19.6%, 中国仅为11.5% (韩国为16.8%) 。

3. 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对服务贸易立法严重滞后, 没有形成一套较为严格、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已颁布的一些法律法规中, 也存在缺乏操作性的法律条文, 而且在服务贸易执法过程中还存在执法不严的情况, 特别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4. 服务贸易管理落后

中国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中央和地方对于服务贸易制定的政策、规章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而且尽管有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仍然存在很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

结论与建议

通过与韩国服务贸易方面的对比,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仍具有广阔的前景, 发展领域开放空间也还很大。通过借鉴韩国以及他国的经验和成果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 现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努力构建一个完善、高效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 加快建立服务贸易促进体系, 确立统一协调的进出口政策。

(2) 加快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使我国的服务业结构更加健全。加快对知识密集型产业贸易的发展以及对传统行业高新技术的合理改造, 改善其服务水平不高和科技含量低的问题, 与此同时也要加大新兴服务产业的出口。

(3) 加快立法, 完善相关法律, 使之既符合我国的市场经济要求、经济规律, 又不违背国际法准则。这就要求对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投资程序等都给予明确的法律规定, 加大服务贸易的监督度、透明度。

(4) 注重能够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 尤其是在各高校加开国际服务贸易专业, 培养熟练掌握服务贸易的人才, 以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5) 政府应减少对某些服务行业的干预, 让这些服务业自由地参与到整个市场中去, 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 使服务业的经济规模能够有所增大。

参考文献

[1]周雪梅.中韩服务贸易比较研究[J].对外经贸, 2013 (03)

[2]殷凤.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J].世界经济, 2007 (01)

[3]张利平.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7.

中韩两国 篇5

【摘 要】:1945年,朝鲜被人为分裂为两部分。在朝鲜战争5结束后近半个世纪朝韩一直处于敌对状态。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朝韩关系取得历史性进展,有紧张又有和缓。但最近的朝鲜炮击延坪岛事件又令曾经的亲兄弟彻底“翻脸”。

【关键词】:朝韩文化,朝鲜经济,朝韩关系,延坪岛炮击事件 【正 文】

一、韩国与朝鲜民族共和国的文化背景的同异

1.语言文字

两国均使用1443年创制的“训民正音”,字母写法及发音相同,但拼写原则却有分歧。朝鲜是尽量连写,韩国反之。朝鲜语中以“r”为首的汉字词汇在韩国使用时,或不发音,以“o”代替,或发音为“n”。朝鲜自上世纪50年代宣布废除汉字,朝鲜语中一般不夹带汉字,而韩国使用韩国式的繁体汉字。在新词选用上,朝鲜多以汉字为主,韩国则多来自英语词汇及发音。

12.文学艺术

朝鲜文学艺术的主题以歌颂革命战争、宣传英雄人物居多,从《一个自卫团员的遭遇》到《民族与命运》,无不贯彻金日成提出的“党的主体的文艺思想和独创的文艺方针”,文艺是为政治服务。其进口影视剧也多以中国和前苏联早期革命题材作品为主。

韩国文学艺术的主题则以描写人伦道德、社会现状为主,表现形式多元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受西方思想影响很大。反映现代生活、清新自然的爱情小品或强烈感官刺激的文艺作品占据主流市场。

3.宗教文化

朝鲜奉行宗教自由,也有人信奉道教、儒教等。但金日成主席创立的“主体思想”是劳动党员及多数群众的惟一信仰。主体思想是指“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立,国防上自卫”。

新华网:http://《延坪岛炮战》 枚海岸炮炮弹,其中数枚落在有居民居住的岛上,导致60致70栋建筑起火或受损,韩国军人死亡两人,重伤两人,十人负伤,另有三名平民受伤。

韩国总统李明博就此召开紧急安全会议,发布最高警戒并派出空军战机飞越相关岛屿上空。李明博同时下令,务必控制朝韩摩擦不再扩大。据报道,韩国YTN电视台援引军方消息报道,延坪岛当天下午遭受来自朝鲜的100发左右炮弹袭击。

3.延坪岛炮战进展

韩国国防部新闻办公室说,延坪岛遭到海岸炮炮击,炮击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军方消息说,朝鲜方面发射了100多发炮弹,韩国军方随即进行回击。韩国国防部长官金泰荣说,韩国方面回击了80多发炮弹。

据悉,延坪岛上生活着大约900多个家庭1000名居民。韩国军队联合参谋本部发言人李朋雨说,其中的数发炮弹落到了延坪岛上,山林因此起火。韩国YTN电视台的画面显示,延坪岛上冒起浓烟。延坪岛居民在电视连线节目中说,一些民房和建筑被炮弹击中后起火,部分山林也着火。延坪岛上已经停电。除了出海作业者外,大部分民众已在当地广播的提示下,躲进防空设施。本次炮击造成延坪岛上多人伤亡,两名韩国士兵死亡,至少13名军人受伤(3个人重伤),以及至少两名平民受伤,攻击行动同时造成岛上多处起火。朝韩的本次武装冲突也影响全球金融市场。亚洲股汇市迅速走跌,美金随之升值。韩国央行在炮击之后也迅速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本次事件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与因应措施。

4.各方对延坪岛炮战的态度

(1)韩国态度

韩国YTN电视台报道称,韩国国防部就此事对朝鲜方面发布了最高警戒,并由空军战机飞越延坪岛上空进行视察。韩国军方目前已下令进入局部挑衅最高应对态势“珍岛狗一号”,启动危机管理体系,加强了全军警戒态势。并考虑是否将此问题提交联合国。据韩联社报道,朝鲜炮击后,韩军用K-9自行火炮向朝鲜海岸炮基地附近发射至少80发炮弹予以反击。韩国统一部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说,将决定是否需要疏散居民,并确认金刚山和开城地区人员的安全。

韩国总统李明博当天紧急召开了安全部门长官会议,据报道,李明博下令,“务必控制摩擦不再扩大”。韩联社说,韩国军方23日向朝鲜经军级会谈代表发去通知文,敦促朝方中止海岸炮射击。韩国联合参谋本部相关负责人当天表示,朝鲜当天上午向韩方发来通知文,就韩军在今日上午进行的护国军演表示,若韩方向朝方领海进行射击,朝方决不会坐视。而对于朝方今天下午炮击延坪岛,韩方也以国防部政策企划官的名义发去通知文,敦促朝方中止开炮。此前,韩联社报道称,青瓦台发言人金姬廷23日就朝鲜攻击韩方白翎岛一事表示,正在调查朝鲜是否与对韩海军进行的护国演习有关系。

韩国今年11月16日时宣布,将从11月22日至30日在韩国首都地区、京畿道、江原道和西海海域等全国范围内进行护国军演。据悉,韩军陆、海、空军、海军陆战队,以及美空军等将近7万名兵力将参加此次军演。韩国方面当时称,年内将在京畿道和南汉江一带进行陆军军团级双向训练,并在西海(中国称黄海)进行舰队机动训练,以及韩美空军联合编队群训练和联合登陆训练。(2)朝鲜态度

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于11月23日傍晚稍后时间表示,韩国在该区水域一带进行演习对朝鲜西南沿海造成威胁,是军事挑衅。并警告韩国如果再不停止于南朝鲜交界的水域进行的海军演习,将不排除再进一步行动。

(3)中国态度

外交部在炮击事件当日举行例行记者会,发言人洪磊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对事态表示关注,希望各方保持冷静克制,共同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4)美国态度

美国白宫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这次攻击,并呼吁朝鲜停止好战行径。奥巴马11月23日晚些时候与韩国总统李明博通电话,双方一致同意,两国应举行更多联合军事演习,以回应朝鲜对韩国的炮火攻击。(5)日本态度

日本首相菅直人下令各大臣做好准备,应付事件引发的各种情况。(6)俄罗斯态度

俄罗斯表示关注这一事件,希望不会激化朝鲜半岛的局势。(7)法国态度

法国外交部长米谢勒·阿利奥·玛丽表示,法国呼吁朝鲜停止挑衅,并坚决谴责朝鲜周二向延坪岛发射炮弹的行为。(8)英国态度

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也对朝鲜行为表示谴责,并称此举将导致朝鲜半岛局势进一步紧张。(9)德国态度

德国外长威斯特威勒当天对朝鲜向韩国发射炮弹事件表示“担忧”,称这将威胁地区和平。(10)联合国态度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事件令朝鲜半岛局势升级表示关注并谴责事件,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同时对事件中有人遇难表示遗憾,对死者及其家属表示同情。

四、延坪岛炮战对朝韩关系的影响

鉴于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关系的特殊情形,之前的“天安”号事件与此次的延坪岛炮击事件令朝鲜半岛局势更趋紧张。当地舆论认为,1953年朝鲜战争以一纸停战协定平息以来,韩国与朝鲜在严格意义上仍处于交战状态。韩朝关系近年来反复出现波折,而事发地点又靠近双方存在争议的西部海域。韩国拟恢复对朝鲜“宣传战” 重启高音喇叭广播。

韩国统一部23日时表示,原定于本月25日举行的韩朝红十字会会谈被无限期推迟。此前韩朝双方决定,在韩国京畿道坡州市汶山邑都罗山韩朝出入境事务所(CIQ)举行该次会谈,这将是韩国总统李明博执政后,韩朝首次在韩国境内举行会谈。

五、朝韩关系的个人观点

1.朝韩关系的现状

第一、局势复杂。因为围绕朝核问题有大国(中美俄日)、小国(韩国朝鲜)、穷国(朝鲜)、富国意识形态(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转型国家),还有美国影响比较大(美国驻韩国军事基地、日本),不能只看到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

第二、围绕朝韩争端,始终笼罩着冲突的阴影,因此不排除会发生战争。包括:(1)领土争端。即日本与俄罗斯之间的北方四岛之争,日本首先表态就是天安号事件时朝鲜所为的目的就是积极挑动战争,以挑起更大范围的战争;但是迫于同俄罗斯、中国两国的争端,若发动战争不会有太大的优势,所以也就表明就算发生战争日本也不会陷入太深。当然若日本借机与中国发生战争就可以中国有效实现阻止中国崛起,把更大的精力用于朝鲜,抢占钓鱼岛的目的。同时日本与韩国又有独岛之争,若朝韩发动战争,日本便一定会力求朝韩两败俱伤,从而坐收渔翁之利。(2)为防止国家分裂和实现民族统一。首先,若发生战争,中国大陆一定会借此机会解决与台湾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只是中国问题的链条中的一个链条。同时,朝鲜和韩国也会通过战争实现统一。(3)核扩散问题。90年代美国怀疑朝鲜有核武器。2002年美国发表国情咨文,把朝鲜称为“邪恶轴心”之一,有研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挑衅”行为,被美国列为核打击对象。2003年朝鲜推出朝鲜政府10日发表声明,宣布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同时表示朝鲜无意开发核武器,只要美国放弃对朝敌对政策和解除核威胁,朝鲜可与美国另行查证朝没有制造核武器的事实。为了解决朝鲜核问题曾举行过六轮六方会谈。如果发生战争,美国等国必然会牵扯核问题并大做文章。

2.朝韩问题的走向与展望

(1)战争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比较密切。例如:2004年中国与日本贸易交易1680亿元、2004年中国与韩国贸易交易900亿元、2004年中国与俄罗斯贸易200亿元、2004年中国与朝鲜贸易交易13.5亿元、2004中国与台湾交易783亿元。其次,各自都害怕两伊战争即波斯湾战争的重演,怕渔翁得利。(2)难以建立和谐关系 第一,历史问题困扰。第二,经济利益冲突。最重要的就是石油问题,其中中国与韩国就有黄海石油之争;中国与日本东海石油之争;韩国日本关于南千岛群岛的渔场之争等。第三,意识形态上的偏见。第四,外部势力的影响。比如日本美国同盟、中国俄罗斯友好。(3)前途还是光明的 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一定会确保东北亚的和平,中国目前工作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中国会不余遗力的促进朝韩问题的和平解决。

【参考文献】

1、《战后韩朝关系与东北亚格局》,李敦球,新华出版社,2007.12

中韩两国 篇6

中国造势无人可敌

不得不说,中国综艺节目的造势营销做得真是“炉火纯青”,在某一明星要上节目之前一周,在微博等各平台便会开始大肆的宣传推广这样的好处是令许多不太关注节目的人也会被吸引,缺点则是“物极必反”,宣传的多了也会让人视觉厌倦,连最初想去看节目的心情都没有了。而韩国节目则不太会做大肆的宣传,只是在节目最后有一个下一期的预告,虽然偶尔也会有网友爆出明星的名单,但官方所做的造势营销实在很少。

受众定位

快乐大本营的节目宗旨就是“清新”、“青春”、“快乐”,受众群体无外乎就是青少年,而“RM”则将自己定位于“运动”、“游戏”、“娱乐”,因此他的受众目标比较广泛,上至中老年,下至儿童,都能成为他们的忠实受众。这也造就了两个节目在营销方式和节目形式上的一些差异,“RM”经常会在游戏过程中与中老年“大妈们”一起互动,也会在节目中做一些针对中老年和儿童的特辑,如“儿童节特辑”“花中年”特辑,“快本”则会针对青少年的喜好,在节目嘉宾上下功夫,所邀请的嘉宾全部都是当红明星,“小鲜肉”,大大满足了青少年追星的诉求。

粉丝营销

作为中韩两大最火节目之一,两个节目都有着自己大批的忠实粉丝,因此在粉丝的营销上,两个节目也是各自有招。

“RM”,runnlng man在做粉丝营销时也是十分用心的,不仅几乎每期都会有与粉丝互动的机会,更有专门为某一粉丝做的特辑,而近两年由于runnlng man的火热程度,7名成员也开始到各国进行演出宣传,这些都导致了“RM”的粉丝群体越来越庞大,并且遍布各个国家和地区。

“快本”在粉丝这方面也是毫不含糊,曾经也有为给一远在国外粉丝惊喜,派专机接送粉丝看节目、送礼物等的经历。另外煽情也是“快本”的长项,在每年生日时,快本都会细数历年的经历,与粉丝的互动,情到深处还会流下眼泪,这些也都为自己积攒下了无数的忠实粉丝。

主持班底

“快本”的主持人有5人,而“RM”的主持人则有7人,按理说“RM”的主持人那么多,也许会更加难以让每个人都得到注意,相反,“RM”中的每一个人的性格都十分鲜明,分T也很明确,比如光洙负责背叛、Gary智孝情侣档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快本”虽然人数少,但在主持过程中有时反而會显得很多余,比如吴昕和海涛,有时候的作用可能就只是在一旁微笑。

还有一点就是,“RM”中的主持人都有着白己的职业,有歌手、演员、模特,他们的出境场合都不只局限于在“RM”中,这也就导致了当观众看过节目后,在其他的荧幕上也可以看到他们不同的表现,加深了观众对他们的印象和了解。而“快本”的几位主持人,除了主持节目外,在其他领域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虽然最近有拍各种电影),所以虽然认知度较高,但依然没有给受众留下什么印象。

明星嘉宾

关于明星嘉宾这一点,两大节目所邀请的明星基本都是当红明星,但是嘉宾在节目中的表现却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中国的明星在做节目时总是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偶像包袱”所羁绊,不能正常的表现自己,导致节目效果死板、气氛不够活跃等问题,而韩国明星在参加节目时,则是抛开一切,不顾形象地做游戏,给节目带来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参加快本的明星,基本都是带着白己的新作品来的,在做节目中不断的做宣传做推广,看多了不免让人厌烦,这也是“RM”中几乎不曾出现的问题。

中韩两国吸收外来语的比较考察 篇7

1. 中国外来语吸收的三个时期及特点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三次大量引进外来语的时期[1]。

1.1 与西域的交流频繁的汉唐时期 (BC202-AD907)

主要引进了与动植物和佛教相关的用语。如, 葡萄、菠菜、石榴、木乃伊、佛、菩萨、苹果、西瓜等。如今, 这些外来语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扎根在日常生活中, 完全没有外来语的感觉。

1.2 清朝末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的100年间

此时的外来语多为音译, 在发音上以南方方言为主, 所以与现在的普通话具有发音上的较大差别。如, 沙发Sofa, 三明治sandwich, 布丁pudding, 孟买bombay等。

另一方面, 日本利用汉字而制作的‘日本制汉字外来语’大量引入中国和韩国, 至今广为利用。这些外来语主要是, 介绍西欧发达的物质文明和抽象概念的词汇, 分布在政治、经济、科学、民主、哲学、革命、军事、医学、心理学等领域。

如, 물질 (物质) , 인격 (人格) , 정당 (政党) , 기업 (企业) , 투표 (投票) , 법률 (法律) , 자유 (自由) , 관념 (观念) , 사상 (思想) , 진화 (进化) , 전염병 (传染病) , 화학 (化学) , 미지수 (未知数) 等等。

1.3 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到现在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经济技术、商业、通讯等各领域里涌进了大量的外来语。此时, 意译词所占比重较大。如, 电脑computer, 出租汽车Taxi, 公共汽车bus, 衬衫shirt, 洗发精shampoo等。

通过上述的三个时期, 中国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语, 并从初期的音译法转为后期的意译法。目前, 学术界普遍认为, 音译的外来词汇为外来语, 所以中国代表性的外来语词典《汉语大辞典》中的外来语仅为一万个左右, 其数量是相当少的。

2. 韩国外来语吸收的三个时期及特点

韩国语词汇大致分固有词、汉字词、外来语三个类型。其中, 固有词约占25%, 汉字词约占65%, 外来词约占10%。

广义上, 汉字词也是外来语。但是, 汉字词在3国时期以前已进入朝鲜半岛, 经过上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已完全深入到了韩国人的语言文化中。在韩国, 汉字词没有在外来词词典中收录, 而收录在国语词典里, 在本文中所指的外来语里亦排除了汉字词。

韩国外来语的吸收时期可分如下3个阶段。

2.1 新文化开化期 (1876-1910)

此时, 长期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韩半岛开始接触外来文化, 重新审视自己文化。吸收的外来语主要是科学、农业方面的词汇。但是总体上数量较少。如:빵, 토마토, 담배등.

2.2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 (1910-1945)

在日本殖民统治下, 韩国被剥夺了政治上的自由, 外来文明的吸收也是通过日本间接完成的。此时虽然引进了大量的外来语, 但是留下了日本式发音的痕迹。

2.3 解放之后 (1945年-现在)

美军的进驻, 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等原因造成了大量吸收英语外来语的局面。以英语外来语为首的各种外来语向洪水般涌入韩国, 导致了外来语的急剧扩大与膨胀, 至今已达到约8万单词。

如上所述, 中韩两国在吸收外来语的时间, 特点, 数量上是有所不同的。通过这些, 我们可以看到两国的语言文化差异。

首先, 对外来语的概念不同。

中国的外来语不包括意译词, 韩国的外来语不包括从中国引进的汉字词。

其次, 语言不同, 外来语的翻译方式也不同。中国语是表意文字, 中国人熟悉于通过文字来推测其意的思维模式, 所以中国的外来语多为纯意译或意译加音译的方式。韩国语是表音文字, 非常方便记录语音, 所以韩国更热衷于音译的方式。

再次, 保守与开放—对待外来文明的两种不同态度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在历史发展的大部分时间里, 中国扮演着文化发源地的角色。所谓的‘天朝思想’造就了中国人对待外来文明时的保守而自我为中心的态度, 这与韩国的开放的、原语为中心的思维是完全不一样的。

参考文献

[1]、#12

[1]、#12

[2]、#12

[3]、王继洪『汉字文化学概论』学林出版社

中韩两国 篇8

企业文化, 或称组织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是指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的内涵丰富, 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目前, 企业文化被称为世界上最先进、最科学的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

二、中韩两国企业文化的差异及特点

了解中韩文化, 找出不同的文化特点。这一点在跨文化管理中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社会, 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融化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而韩国对中国的儒学最为尊崇, 儒家思想给韩国以深刻的影响。所以, 两国都具有忠孝、仁爱、礼仪、勤俭、吃苦耐劳、拼搏、服从家长专制的特点。但是, 两国的企业文化是有各自的特点, 存在差别的。

1、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中国企业文化是在传统的儒家文化框架内, 以富有特色的人文精神、以整合的整体思维方式、强调天人协调以及追求“人伦”、“执中”以及“执和”的四大基本精神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企业文化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1) 注重伦理道德, 表现出弄好的伦理色彩。

虽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但中国企业的文化始终以伦理道德为中心。企业对员工德行的评价、企业的决策与行为合理性的判断, 往往以道德是非和伦理标准来衡量而不是以客观经济效果来评判。

(2) 非制度型的企业文化

从总体上说, 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处于初步建设阶段, “人治”、“情治”和“法制”的企业文化现象同时并存;“以人治企”的成份还相对严重, 制约着企业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发展。

(3) 政治色彩浓厚

我国企业过去在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下, 企业附属于各级行政管理部门, 其行为带有强烈的行政性, 这种行政性不恰当地强化了企业文化的政治色彩。我国大多数企业虽已经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但一些企业的企业文化仍旧或多或少地带有政治色彩。

2、韩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1) “能做”文化。韩国企业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便是“能做”文化, 它强调了代表很多企业成员的富有积极性和挑战性的共有价值。韩国企业之所以能在短短的30年里取得高速的发展, 是因为很多产业部门具有大胆投资、冒险向海外进军和在短期内取得成绩的强烈愿望。特别是在目标的确定方面没有哪个国家的企业能和韩国企业的高标准相比, 而且没有一个国家的企业能像韩国企业一样为了达到目标而不惜一切代价。

(2) 勤勉的劳动意识。企业成员认真、勤勉的劳动意识是韩国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劳动者长时间劳动不仅适用于劳动者阶层, 而且在高层经营者和一般管理者阶层中也一样适用。韩国企业的劳动时间最长, 已广为世人所知。

(3) 高度集权的组织结构和权威性管理行动高度集权的组织结构和高层领导的权力体制以及权威性管理行为是韩国企业文化的又一个特征。韩国企业里的年功序列 (论资排辈) 和仁和主义年功序列和仁和主义是另一个特性。强调在激励和提升方面存在着论资排辈的现象, 在上下级和同事之间, 要尽量做到圆满和谐。

三、塑造和谐的中韩跨文化企业文化

1、跨文化企业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辩证性

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 跨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在跨国文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中, 不同文化既表现为冲突或“离散”过程又表现为不同文化间的交汇或“融合”过程。在跨文化企业的现实运行中, 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是对立而统一的, 表现为同一过程。

2、中韩两国企业跨文化冲突处理方式

韩国是我国近邻的重要经贸伙伴, 近年来两国不仅贸易发展迅速, 而且韩国对华直接投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在我国, 不少韩国企业不了解我国的企业文化, 单方面应用韩国本国为主的经营管理方式, 因两国文化存在冲突, 致使韩资在华企业在管理方面面临许多问题。

根据加拿大著名跨文化组织管理学者南希.爱得勒的观点, 解决文化冲突有3种方案:

一是妥协 (compromise) 。所谓妥协指两种文化的妥协与折中。折中情况多半发生在两种相似的文化间, 通过退让的方式达到和谐与稳定。采用这种方案而达成的和谐效果背后潜伏着危机, 当然如果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很小时, 是可以采用这用方案化解冲突以收到临时的效果。

二是凌驾 (dominance) 。这种方案指的是组织内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而扮演这统治者的角色, 组织内的决策及行为均受这种文化支配, 而持另一种文化的雇员或外部成员的影响力则在企业内微乎其微。采用这种方案的弊端是不利于博采众长, 而且其他文化因受到压抑而产生反感情绪, 最终会加剧企业文化内部的冲突。

三融合 (synergy) 。通过相互妥协而达成的融合是不同文化间在承认、重视彼此间的差异的基础上, 相互尊重、相互补充、相互协调而形成的全新的组织文化。这种方案认识到构成组织的两个或多个文化群体的异同点, 而不是忽视或压制这些异同点, 并将其统一地纳入组织文化内, 因为中韩两国之间文化相近, 处理中韩跨文化企业文化冲突, 可以参照南希.爱得勒的所提出的妥协的方式, 也可以采用融合的方式处理文化冲突。

3、塑造和谐的中韩跨文化企业文化

跨文化企业的所属成员因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因此在行为方式上必然会有较大差异, 容易引发冲突。一般的利益冲突会直接导致文化冲突, 一旦企业中引发了文化冲突, 将会使企业的发展受到挫折, 危及整个企业组织的根本, 给企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而和谐的企业文化强调团结一致、和睦共处, 这对企业内部的各种人际关系的协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 塑造和谐的中韩跨文化企业文化能在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创造一种整体与个体的高度和谐和相互融洽的良好的内部环境, 这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前提。

在中韩跨企业文化企业内部塑造一种整体与个体的高度和谐和相互融洽的良好氛围, 多点民主, 少点专制;工作中多点自觉, 少点懒散;企业活动中多琢磨事, 少琢磨人, 掌控好“人治”、“情治”和“法制”的度, 充分尊重对方的文化, 才能塑造和谐的跨文化企业文化才能处理好管理层与员工关系的和谐以及员工之间关系建立和谐利益原则。

四、结语

总之, 任何管理理论和管理系统都是根植于既定企业文化之上。特定的社会文化不仅影响了社会中人们的行为, 而且影响了管理理论与方式成功地从一种文化转入另一种文化的可能性。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各国的管理在组织结构和技术方面存在着趋同性, 但领导方式和管理行为仍然具有文化的特性而难以改变。因此, 文化融合是个长期的过程, 研究中韩两国企业文化的差异和特点, 并很好的驾驭文化的冲突管理, 塑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才有利于促进韩国企业在我国更好地经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仁德, 霍洪喜《.企业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2]吴判童, 刘海建《.韩国企业文化及其特征评介》[J].2005, (7)

[3]马菊萍, 陈丽珍《.解读韩国企业文化》[J].中外企业文化, 2005, (6)

中韩两国 篇9

中国与韩国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同样都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程,在这期间两国也都存在着各自的发展途径以及发展现状。

1、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的思想,其实早在中国古代时期就已经形成,只是在当时并没有被人们所重视,也没有认真的将它看成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才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逐渐形成,并且在应用性方向逐步的发展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的不断研究、探索与经验积累,最终基本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科学体系。在经过20多年的理论探索和研究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各个领域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因为研究与成立的时间毕竟不长,所以这一理论体系还不完整,仍旧是需要我们今后继续努力,不断地对其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更多探索。

2、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

20世纪,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在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韩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儒家文化和重视国民教育,在政府重视教育的影响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相当之深,思想道德重点放到了公众影响、校园教育、家庭效应等方面,教育重点放在了学校。其次是家庭中的长辈,最后在这三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推动教育的,直到80年代,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很大进步。进入80年代以后韩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科学指导下,韩国政府为能够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有创造能力的高等教育毕业生,提出了“尖端科技立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针。目前在韩国,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不仅是国家、政府积极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在企业、团体还有个人中也存在很高的积极性。

二、中韩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

韩国与中国之间存在许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中韩两国的社会体制和社会文化的不同,中韩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异同点。

1、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同点

(1)在内容上都具有继承性。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思想是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而在历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遍都很重视种群效益与整体效益,逐渐就形成了一种爱国主义风潮产和民族集聚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求不断的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当前社会,爱国主义精神首先体现在爱社会主义的国家,效忠于自己的祖国,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命运紧交织在一起。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动乱的时期仍旧被一直保留,在那段受制于美国和日本的屈辱历史时期,韩国民众却没被磨灭掉本国的国民精神,始终保持住了民族传统,这是韩国民众在政府鼓励下进行深刻地对韩国民众精神鼓励教育的成果。对于国民进行精神教育体现在韩国的各个历史时期,以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韩国的国民精神教育就是扮演着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

(2)教育手段都以思想灌输为主。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党还是政府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加强中国人民的爱国意识、从学生抓起。因此在学校中都设置了政治理论课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灌输,通过学习党的有关理论知识,加强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韩国作为一个注重民族传统的国家,同样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影响力。韩国政府与中国一样,同样是通过学校教育对国民进行直接的思想灌输和引导,只是课程名称与中国不同罢了,韩国称其公民道德伦理课。

2、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点

(1)教育主体的不同。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将集体主义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集体主义对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在社会主义背景下是主张个人从属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而对于学生而言,在社会教育背景下,集体荣誉是高于个人荣誉的。韩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将集团主义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韩国,我们通常都会听到所属员工对自己公司的最高管理人员叫社长,这与中国完全不同,这是因为从经济实体角度来说,韩国的集团通常指的是现代工厂,公司、商社以及其他实体单位。

(2)对待西方文化的不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历史过程来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对儒家文化的研究与学习,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接受了一种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削弱了对于儒家文化的学习与研究,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

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在经过历史的变迁,却仍旧保留传统的儒家文化将其作为本国的内核。韩国随着社会的变革也与时俱进的将东方传统儒家文化与西方现代价值观念相结合,逐步地提高了国民在政治和道德方面的素质。与此同时,韩国更多的接触到现代西方思想和价值观念,也促进了韩国的文化得到迅速发展。

三、中韩两国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的启示

在通过中韩两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不断比较,吸取和借鉴韩国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优秀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向着新方向前进。

1、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步伐起到了推动作用

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更注重一种渗透式的教育,学校将课程教育作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比如说在日常教学内容推进过程中将各方面都渗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再者,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十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学校会组织许多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活动,比如参观历史博物馆、参加爱心服务等,在经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会得到更实际的效果与更深影响。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渗透式教育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因为历来我国的教育都是侧重于灌输式教育反而忽视了渗透式教育的水滴石穿作用。所以,我国完全可以借鉴韩国这种优秀的教育方式,把它运用到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从而提高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开展以及学科实践的建设发展。

2、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有效作用

中韩两国 篇10

1.选题的意义

形象设计是蕴涵情感色彩和深厚文化底蕴基甸且不断创新的艺术门类, 它所带来的视觉与情感双重冲击, 跨越了艺术的界限直达人们的生活, 应用在当代社会的不同领域之中。这些纷繁的领域里以影视剧中人物造型对人物形象设计的诠释尤为突出和具体。人物造型是影视剧作品创作的重要元素。研究韩国影视剧时尚人物造型和国内影视剧时尚人物造型比较为例。以前韩国影视剧是让人们更了解韩国的生活常态, 随着网络的发展, 韩国影视剧对国民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让人们了解更多的是商业产品的入侵性渗透。从1993年韩剧进入中国, 即中韩建交第二年, 当时并未引起巨大反响。逐渐热起来是始于1997年的《爱情是什么》直至20世界90年代金泳三“文人政府”的上台韩国影视剧多元化、 商业化与民主化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韩国以这种文化形式的传播短短数年敲开了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以及全世界的大门。以《来自星星的你》为首的“韩流”以其精致的人物造型设计等诸多文化与商品成功的全面入侵的大陆市场。韩国影视剧成为人物造型刻画的成功范本, 其人物形象的设计镌刻着韩国本民族的风俗与文化。每一部在影响较大的韩剧播出, 随之而来的都是剧中各种产品的热卖。其女主角的用品小到一支口红, 大到车或房, 连装修甚至都有卖家推荐及买家的询问。而国内影视剧作品虽发展迅速但上升空间极大, 本课题便是对比韩国影视剧时尚人物造型和国内影视剧时尚人物造型研究分析总结, 学习韩国影视剧中时尚人物造型设计取得的巨大商业价值背后的诸多必要条件, 期望我国自己的影视剧产业为导向时尚人物造型设计也像韩国一样产生相当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文化渗透影响力。

2.选题在其领域水平及对国内外的影响、研究动态

韩国影视剧的时尚人物造型能力使其成为亚洲甚至世界的时尚之都, 其服装、奢侈品设计专业都很出名, 也因此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韩剧人物的造型以唯美的视觉设计, 夯实的美颜基础, 尤其体现在细节上的“神来之笔”, 备受世人青睐也带来相当大经济效益。中国影视剧的时尚人物造型能力一直处在学习上升阶段的状态, 国内的形象设计师造型能力也很强但在距国际市场的巅峰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在美国, 形象设计已经是与商业紧密结合的产业, 其设计形态已达到生活设计阶段, 兼顾以人为本和创新相结合的生活方式和个性表达。虽然国外的影视剧人物造型能力也是一等一的霸道, 如《欲望都市》《吸血鬼日记》《行尸走肉》《霍比特人》 等系列作品。其中《欲望都市》四位女主角的穿戴就成为当时观众的模仿范本。尤其是帕克 (饰演Carrie) 由于出演这部作品, 被誉为“纽约的时尚教母”。她在片中喜欢的皮鞋品牌成为众人瞩目的大品牌, 甚至她剪的头发都成为典范。但还是没有韩国影视剧时尚人物造型中对服装和化妆品以及其他副产品行业的商业推动力来的快而广。而且在韩国影视剧的火爆热播对国际的影响相当广泛, 有一实际例子特别有代表性:2014年6月5日报道, 巴西帅哥整容成韩国男子的容貌。如果不是对时尚观念的界定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多重影响, 谁能把自己原本帅气的容貌更改得面目全非只剩鼻子的是真的呢?xiahn本人是这样说的:“不管其他人怎么看, 我一直都觉得生命只有一次, 现在不做自己, 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韩剧这阵袭卷收益的龙卷风并没有停止于收视率而是对人们对时尚的思想概念和日常行为以及形象的需求有着深入影响。中国与韩国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 关于韩剧烘云托月意境化的时尚人物造型设计的艺术创作与审美等方面的感受与传达舒适的符合中国大众审美与国情。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国内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从事形象设计方面工作的人员也层出不穷。这些前辈一般都是在美容、美发、化妆、服装 (饰品) 设计等经验丰富的职业人员分流出来的。从单一设计到整体协调搭配, 从业余到专业, 但也有不足和误区的存在, 由于国内形象知识的体系还不够完善。一些培训机构还是以美容、美发、化妆、色彩为主要内容并称之为形象设计且培训水平良莠不齐。韩式服装和化妆品成为这一领域的主力时尚消费品。研究韩国影视剧人物造型设计中所需的形象设计按人与生俱来的人体色基本特征和人的面容、 身材、气质及社会角色等各个方面综合因素, 探索新兴时尚综合艺术的思想灵感与表现方式, 以韩国影视剧时尚人物造型设计和国内影视剧时尚人物造型设计比较为例研究其在形象设计领域起到一定引领作用。

其实细细观察, 韩国影视剧作品对国内外的影响很大。但为什么对此类似的研究不是很多呢?也许是学习本专业的人不是很多, 不懂的如何去研究;也有很多人忙碌于原本的商业模式赚钱没有时间去研究探讨。所以留下诸多空白, 让我们这些刚刚被培养起来对形象设计无比热爱的人去探究学习。

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较国外发展来说, 国内虽然起步晚但国人对美的认识热情与市场需求不断攀高。通过中、韩影视剧时尚人物造型设计探求韩剧时尚人物造型受观众喜爱热度的表象及深层实质, 望国内影视剧的时尚人物造型形象力也不甘落后像韩国、美国的一样发达和成熟。

二、总结

影视剧作为国家的软实力的宣扬和传播不仅带动了韩国国内的旅游业、时尚业、商业等等还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从中韩影视剧排行分析经典时尚人物造型设计所涉及的诸多因素及时尚产品, 希望国内影视剧时尚人物造型师能遵循 “smart黄金原则”取其精华使国内影视剧的时尚人物造型相关产业国内自主品牌和国际大品牌时尚搭配能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在全球范围内能大放异彩。时尚人物造型对形象设计追求时尚、 渴望创新、对表现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影视剧中时尚人物造型设计在生活中也活灵活现的映射, 形象设计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影视剧中的一个重要烘云托月的表现形式, 并且拥有相当大的经济效益引导效应。可广泛应用于多种行业意义重大, 如个人形象设计公司、医疗美容业、色彩技术研究行业、形象咨询顾问、化妆讲师、时尚媒体、公关公司、化妆品公司、婚纱摄影、影视人物造型、日常生活工作等等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摘要:以时尚人物形象设计为线索, 对于韩剧时尚人物造型设计运作模式背后体现为时尚类产品取得较大市场收益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比较中韩两国影视剧时尚人物造型其文化的诸多影响及巨大的经济效益的诸多因素。人物造型是影视剧作品创作的重要元素。研究韩国影视剧时尚人物造型和国内影视剧时尚人物造型比较为例。

关键词:形象设计,韩剧,时尚人物造型,中国影视剧

参考文献

[1]师洋, 赵洪珊.影视剧服饰造型对时尚产业的影响.江苏商论, 2015.

[2]金志宣著.热播韩剧对中韩大学生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 2013

中韩两国 篇11

一、中国访韩出境旅游市场现状

中国出境旅游始于1983年。[3]截至2010年, 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达到140个, 正式实施开放的旅游目的地达到110个。2010年, 我国出境游市场规模继续保持旺盛增长的态势。[4]中国公民赴韩国出境旅游始于1998年, 发展迅猛, 是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2001-2010年的10年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及访韩旅游统计数据见表1。

如表1所示, 2003—2009年, 中国公民访韩人数占总出境人数的比率一直保持在2%--3%之间, 而2010年访韩人数大增, 同比增长高达39.7%, 访韩人数的增长率大大高于出境总人数的增长率 (20.4%) , 使访韩人数占总出境人数的比率跃升至3.3%。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在2005—2010年这六年中, 有四年 (发生金融危机的2007、2008年除外) 的访韩人数增长率远高于出境总人数的增长率, 平均高出十几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本文作者对参考文献[5]和[6]的再整理

二、国内学者对中国访韩旅游的研究

随着中国出境旅游的蓬勃发展, 自2000年开始, 国内学者开始对出境旅游进行研究。国内出境旅游研究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 关于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的研究;第二类, 关于中国出境旅游游客消费行为的研究;第三类, 包括中国出境旅游游客文明行为与国家软实力、中国出境旅游供应链研究等。

笔者发现, 在国内学者对中国出境旅游游客消费行为研究中, 已有学者将研究视角投入到中国游客境外旅游评价上来, 如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研究成果“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课题组的成果“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消费评价及主客关系分析”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课题组的研究论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消费评价及主客关系分析”[6]首次对中国游客境外旅游评价进行了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由于样本的局限 (只有103份样本, 但海外旅游目的地国家有多个) , 样本数量不足, 导致未能基于目的地国别进行研究。

中国旅游研究院自2008年成立以来, 以研究院的名义 (或与国家旅游局联合) 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共有三份, 分别是“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07、2008”[7]、“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09--2010”[8]、“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报告2011”。总体看来,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内容更丰富, 特别是包含了专门针对中国游客在具体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旅游行为、消费特征与满意度内容。如“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09-2010”和“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报告2011”对中国游客在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的消费特征进行了研究, 并分析了中国游客的满意度。但遗憾的是, 该年度报告未能更详细地对中国游客在韩国等其他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消费特征进行分析, 且该报告并未基于国别对中国游客在不同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满意度进行研究。

迄今为止, 在中国公民赴韩国出境旅游的相关研究中, 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中国公民赴韩国旅游市场分析》。该论文分析了中国公民赴韩国出境旅游市场现状以及中国游客对韩国旅游的评价, 讨论了中国公民赴韩国出境旅游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建议措施。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 该论文发表于2005年, 论文中所使用的数据截至2003年, 数据已显陈旧。在从2003年至2010年这七年时间里, 中国赴韩国出境旅游发展迅猛, 亟待进行最新的研究。

三、韩国学者对访韩中国游客的研究

事实上, 所谓的“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只是相对的概念。如果说, 对于旅游客源国——中国来说, 中国公民赴韩国旅游是中国的“出境旅游”, 那么对于旅游目的地——韩国来说, 中国赴韩国旅游就是韩国的“入境旅游”。鉴于入境旅游对一国经济的巨大贡献, 各国都非常重视入境旅游的发展, 韩国也不例外, 同时, 由于中国游客早已成为韩国第二大入境客源市场, 如何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来韩国旅游就成为韩国政府振兴入境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 韩国关于中国游客的研究非常丰富。

在韩国教育学术情报院数据库KERIS搜索栏中用韩国语输入“中国游客”, 搜索到文献512件, 其中学位论文212篇, 学术论文81篇, 图书200部, 其他类18件。作为韩国政府旅游组织 (NTO:National Tourism Organization) 的韩国观光公社每年都会发布《访韩观光市场分析》和《外来观光客实态调查》 (自2009年起, 外来观光客实态调查实施机构由韩国观光公社变更为韩国文化观光研究院) 。[9,10,11,12,13,14,15]本文作者对《访韩观光市场分析2009》和2004—2010年的《外来观光客实态调查》进行了认真分析, 结果如下:

1、中国游客对韩国旅游的评价。

如表2所示, 2004—2010年七年内, 访韩中国游客对韩国旅游各项目的评价都在“3分”以上, 表明中国游客对韩国旅游各个项目的评价处于中上水平。具体而言, 自2006年起, 中国游客对“出入境手续”的评价一直保持较高数值;对于“旅游信息及导引服务”这一项, 虽然分值依然没有超过4分, 但评价分值持续走高;从2007年开始, 对于“购物”项目的评价超过了4分;对于“住宿”的评价, 从2007年开始, 已经接近或超过4分;对于“交通”项目的评价徘徊在4分左右;而对于“餐饮”、“旅游地魅力”的评价, 连续七年未超过4分。

资料来源:本文作者对参考文献[6]和[10-15]的再整理

2、中国游客对韩国旅游的满意度及游后行为。

如表3所示, 2004—2010年七年内, 中国游客的韩国旅游满意度一直保持在4分左右, 但与访韩的整体外来观光客满意度相比偏低。“未来三年的韩国重访意向”和“向他人推荐韩国旅游意向”的评价自2006年开始一直维持在70%以上, 说明有70%以上的游客希望再次来韩国旅游或是愿意向他人推荐韩国旅。

资料来源:本文作者对参考文献[6]和[10-15]的再整理

四、结论

中国访韩旅游市场是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游客是韩国第二大入境客源市场。本文对中韩两国相关文献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得出相关结论:首先, 与访韩的整体外来观光客满意度相比, 中国游客对韩国旅游的满意度偏低。2004—2010年七年的数据表明, 中国游客的韩国旅游满意度维持在4分左右, 但与访韩的整体外来观光客满意度相比偏低。其次, 中国游客有较积极的游后行为意向。2006—2010年, 有70%以上的游客表示未来三年内愿意去韩国重访, 70%以上的游客表示愿意将韩国旅游推荐给其他人。第三, 中国游客对韩国“住宿”项目的评价有好转。数据显示, 2004—2006年, 中国游客对于韩国“住宿”项目的评价是在3.9分以下, 然而, 到2007—2008年, 评价分值上升至4分, 2009—2010年固定在3.99分, 表明韩国的住宿状况有明显改善, 因而, 中国游客对韩国“住宿”项目的评价有好转。最后, 与其他项目相比, 中国游客对韩国的“旅游地魅力”与“餐饮”项目评价连续多年依然未能超过4分。

上一篇:股份收购请求权下一篇:煤矿企业计划管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