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教师

2024-07-15

过去的教师(共12篇)

过去的教师 篇1

百年岁月,三尺讲台,杏坛上留下了无数平凡而伟大的身影:蔡元培、丰子恺、夏丐尊、沈从文……捧《过去的教师》在手,仿佛随作者一起上了新育小学、南开中学、西南联大……那些名师、那种氛围,是如此令人神往。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我更关注的是书中的语文教师怎么教书,怎么治学,怎么做人。在这里稍作梳理,盼望能够帮助我们在进退之间,增添一点信心与力量,渐渐领略语文教学的真意。

“读真正的有文采的书”

指导学生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回头看书中的“太老师”们,多是围绕着阅读展开语文教学。阅读的内容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读名篇,引领学生了解中国文学、文化的丰富多姿。如,南开中学在正式的国文课中,老师除去讲胡适、梁启超的文章之外,还会介绍谢冰心、叶圣陶、鲁迅、周作人、刘半农等作家。“读真正的有文采的书”,为很多学生勾勒了勤奋上进、憧憬真善美的人生框架。

另一类是以历代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纯正的文学趣味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汪曾祺回忆到,学生写了一个作品,沈从文先生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大家看一些与这个作品写法相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开卷并非总有益,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沈先生总是指导学生读什么、怎么读、读写如何紧密结合。

“文章不是天生会做的”

凝望前辈的背影,不禁感慨:万变不离其宗。那个时代、那些教作文的方法,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书中至少向读者传达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怎样指导写。聂绀弩在《七十年前的开笔》中说,私塾先生认为写作时就是“把心里想的意思变成了可以说出来的话。再把可以说出来的话,变成可以写在纸上的文章”。这种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拿到今天,都是先进的。这些关于作文教与学的观点,具有永恒的价值。

二是怎样批改文章。沈从文先生的特长在写。汪曾祺说沈从文教写作,写读后感比原文都长。梁实秋笔下,锦澄先生的本事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梁先生回忆道:“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上述两位先生或以写促写,或删掉冗文,以启发学生进行新的思考和追求。他们均是以自己的大情怀,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创作的殿堂。

“老师是怎样做人的,我终生不能忘记”

在《过去的教师》里,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群语文教师:他们在空袭警报响时仰天大骂;他们热泪滚滚,一遍一遍教给学生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样的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学科范畴,之中蕴涵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能够长存于世界并且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

抗日流亡途中,许多教师担当了为人父母的责任。他们为学生洗衣服,烫虱子,在敌机轰炸时拼命把学生摁倒在自己怀里……多年后,陈志华先生在回忆这些事情时说:“老师是怎样做人的,我终生不能忘记,而且时时受到记忆的鞭策,不敢有负师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教育传达出对学生的善意、关爱时,也唤醒了学生的向学之志和向善之心。

此书宛如一面“往日的镜子”,每个人都会从书中获得自己的共鸣,每个人都会从书中汲取自己的养料。正如编者在《前言》中所说:“观察他们,如同用一架望远镜,看天上的一颗颗星星,明亮而透彻。看了之后,你也会想到:哦,将来我也许会同他们一样,在学生的眼里闪闪发光。”

过去的教师 篇2

这些过去的教师,执着于自己的理想。那个时代可谓内忧外患,而教育者却能坚守理想,创造出教育奇迹,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很平凡的教师,并没有绝伦逸群之处,但却对无数学生的一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先辈之所以能在那么清贫与平凡甚至是战火频频的岁月培育出那么多祖国的栋梁之材,不仅是因为他们博学多才,更重要的是他们善于在学生的心灵里播种理想。

王君平: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篇3

《英才》:你觉得李金元留给你最美好的回忆是什么?

王君平:他过去曾经给我很多的支持。比如,他能把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交给我管理,如果一个老板把自己积累多年的产业交到你手上,你还说他对你不行?

《英才》:为什么这种信任后来会消失?

王君平:我对以前事情的回忆都是美好的,我不想回忆那些不美好的事情。

《英才》:职业生涯中没有过不愉快?

王君平:我这个人没坏的记性,是一个往前看的人。人在遇到事情时心情都很悲观,觉得那个坎儿就是过不去了。但你过去后,再回头去想,觉得当时真冒傻气。

《英才》:能够举例说明吗?

王君平:一举例肯定会得罪人。

《英才》: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最容易在什么地方出现矛盾?

王君平:授权是一方面。另外职业经理人的操守有问题,也容易发生矛盾。

《英才》:你觉得李金元最看重你哪一点?

王君平:他没有直接说过,但我知道自己的优势。我长期在大型的外资直销企业做过,在这方面积累了经验。

《英才》:你和李金元具体是在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

王君平:我不想谈。

《英才》:你从天狮出来时,是不是有几个月工资没拿到?

王君平:我不去做表述。

《英才》:听说你可能会为此去打官司?

王君平:这是我个人的事情。

《英才》:步长集团的赵滔是如何找到你的?

王君平:赵总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念过MBA,他有一个同学是我和骆超老师的朋友,通过他介绍我们认识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个会所里喝茶,谈了两个多小时。

《英才》:你曾经受到过“伤害”,所以在你选择下一个雇主时可能会比较谨慎吧?

王君平:不要用“伤害”这个词,过去就让它过去了。这个我不想再去说。

《英才》:拿赵滔和李金元对比,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王君平:请恕我不能拿他们作对比。今天的赵总,和过去我为之效力的那些企业家,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

《英才》:以后怎么样才能不犯从前的错误?

王君平:首先要有一个非常好的机制。现在的公司,我们都占有股份。

《英才》:能具体透露股份构成吗?

过去的教师 篇4

编者按:随着公众对教育的诉求越来越多,教师教育问题往往被推上各种话题的风口浪尖。在出现大量教育问题、教育事故之后,公众的目光总会直接聚焦在教师方面,并寻求可行对策。因此,教师在今日社会中承担着多种职责。这不禁引人发问:教师是拯救社会、拯救教育和拯救青少年的“灵丹妙药”吗?教师这个职业从产生之初就被赋予了种种责任与义务吗?中国历史上教师所受的教育与我们今日对教师的诸多诉求是一脉相承的吗?本期《专题策划》栏目将聚焦于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中的教师教育、我国当代的教师教育,体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二是追溯近代农村教育先进理念的渊源与发展,探讨现代农村教师的素质;三是对当代教师教育具体实践进行总结与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应对策略与改进措施,以期回望历史,着眼当下,总结经验,深刻反思。

过去的教师读后感 篇5

商友敬先生主编的《过去的教师》,说的是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这些名师的故事。我对这本书产生兴趣,不仅是因为书中有着这些闪光的名字,更想看到隐藏在这些名字后面的那些闪亮的思想。下面说说读了这本书后的其中一点感受——启迪学生的智慧,照亮一条知识路。

在这本书中,启功先生回忆了他的恩师——史学大师陈垣先生。

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陈先生常常指着某件字画问学生是否知道作者。如果学生知道,陈先生必大为高兴,会讲到很多关于这人的事情;如果学生不知道,陈先生只是稍提一下,例如只说“他是一个史学家”,之后就不再说什么了。学生们往往自觉羞愧,回去后查遍关于此人的资料,准备下次见到先生时再讨教。以陈垣先生的学问,他完全可以在学生不知道时把自己了解的知识告诉学生,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点到为止,只给学生提供了一条线索,其他的就要学生自己去寻求了。

不由得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老师的智慧不是堵塞道路,而是开拓道路,照亮一条知识路。”如果教师利用自己的智慧过多地强调学生的无知,以显示自己作为教师的某种优势,这将是一件十分有害的事。教师的智慧就在于给学生以知识的启迪,引发他对知识的兴趣,并照亮他寻求知识的道路。我想,陈垣先生正是启迪了学生的智慧,给学生照亮了一条知识路。

该书编者商友敬先生也是一位被世人尊敬的学者,商先生已经去世,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也是一个“过去的教师”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透过商先生的序言以及他写在每一篇文章前面的导读文字,联想到他的生平、着作,我们就会坚信:商先生正是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过去的教师”某些特有的精神。

过去的 现在的 篇6

那些年我特别关注的是周围一些比较下层的老百姓生活,当时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兴趣,那种生活离我很远。我喜欢观察生活中一些大的场景。人跟环境的关系、矛盾,但又由于这个矛盾而呈现出非常旺盛的,仿佛不会熄灭的生命之火焰。后来自我总结之所以对这些人群感兴趣,是因为那些街上走着的普通人,他们在一起真是一种最顽强的生命力体现,就是这种东西是我一直最感兴趣的。

我发现,人在生活当中所呈现的那种生气,那种热力,热度;人的那种欲望挣扎,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就是人最根本的一种动力,最根本的一种人性!对这种人性的宣扬没有身份等级的区别,境遇不好的人会更加的顽强;相反,越优越的人,生命力却往往越萎靡,越颓废。因为他不再需要去挣扎,去拼命。当人在恶劣的环境当中就会去奋斗,爆发出来甚至是原始野蛮的能量,这种本能是一种很有生气的东西。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生活更多的理解,自己有了越发清晰的观点,跟10年前想法和做法都不一样。10年前可能更多的凭感觉画,很随意的,走到哪算哪。现在就会想把观点表达进画面里去。

最明显的不同就是《皇后的新装》,和《电视》这两个系列,采取了不同以往的表达方式。这个观念一开始并不是特别清晰,是慢慢发展出来的。《皇后的新装》系列起始是在非典时期,因为我家卫生间是透明的,就画了几张男子洗澡身体有泡沫的画。后来看看这个泡沫还挺有意思,觉得应该继续画下去。但如何与时代有某种联系?能不能在这个系列中改变一下以往的感受呢。

后来我开始找女孩儿做模特,两个模特长着街上最普通的女孩儿形象,但是很健康、很年轻,而且体态非常丰满健壮,完全体现了一种最旺盛的生命力的感觉,是最健康的那种类型。我有了新的感受,先拍她们洗澡,然后试着在街上拍一些酒吧街夜景,还有北京的典型街道、胡同。我把这些浴女置换到某个街景中,出现了荒诞的空间错位感,那种奇妙的错位感和瞬间状态对我来讲太有吸引力了。一方面它体现真实和非真实的时空错位,另一方面从精神上讲,这个当代大都市女孩儿、她面对现代世界的一种崭新的态度,通过她的身体表情已充分的展现出来。

从男性到女孩儿大概画了近20张,这个展览的题目叫《皇后的新装》。大家都知道有《皇帝的新装》那篇著名的童话,而这个皇后其实是泛指现代都市的女孩儿,再具体一点儿是表现东方女性,面对这个世界所呈现出的一种全新的,更开放、更勇敢、无拘无束的精神气质。这就是为什么我要让浴女呈现在大街上,而她们又走得那么自在的原因。

应该说我对生命不是敬畏是迷恋。人要能活500年多好,生命太精彩又太短暂了。而人的活力却总是会随着短暂的生命不断被消亡,随后又会产生新的活力,永不停止。我一直在用绘画的语言表达着这种说不清楚的东西,力图用这种语言传达到位,让人站在画面前能感到一种震撼,一种冲动,我觉得这就是绘画带给人的影响力。

陈曦,198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作品多次参加展览并获奖

过去的小学 篇7

商务印书馆1923年出版、1924年起风行全国的《新学制国语教科书》, 充分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 贴近他们的生活和心理, 低年级每册前都有一页彩色印刷、非常精美的插图, 里面也多配插图。如第一册第一课:“狗, 大狗, 小狗。”如第四十课:“猫欢喜, 一只老鼠到嘴里。狗欢喜, 两根骨头丢下地。鸡欢喜, 三个小葱一把米。羊欢喜, 四面都是青草地。人欢喜, 五个朋友在一起。”

第二册, 有《谁把铜铃挂在猫头上》《狐狸想吃肉》《狐狸怕狗》《蚂蚁搬米》《小老鼠喝酒》《喜鹊与乌鸦》等, 多以小动物为题材, 但也不乏寓意和启发性, 如第三十九课《公鸡的脸红了》:“公鸡知道鸽子出去了, 到鸽笼里去吃米, 鸽子从外面回来, 看见公鸡在他的笼里, 忙问他:‘你在这里做什么?’公鸡给米哽住了喉咙, 说不出什么, 心里一急, 脸就变红了。”第三、第四册也几乎都是动物和小孩的寓言、童话。

这套教材虽被有些人讥为“猫狗教育”, 却合乎人性和教育的规律, 说明商务印书馆小学国语教科书开始走向成熟, 原来担负的公民教育功能由“公民”课去承担了。

法学家、政治学家萨孟武1897年出生在福州, 读小学时, 对算术也有兴趣。在他看来, 四则运算问题, 不过龟兔、时针、父子年龄及工程数种而已。每次做习题, 老师一定先让学生想想, 全班都想不出来, 陈老师就问他:“算术师, 你以为如何解答?”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以一代之。”因为他的算术在全班最好, 老师常以开玩笑的口吻叫他“算术师”, 可见课堂上的轻松氛围。学习的愉悦, 师生的亲切尽在一声“算术师”当中。

20世纪30年代, 许而权在故乡的立本小学求学, 70年后回忆当年的课堂, 还历历在目。自然课, 教师带领学生去野外捕捉昆虫、采集植物茎叶制作标本, 以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地理课, 教师组织学生去山头附近一个地方挖掘化石, 帮助学生理解化石成因;美术课, 教师则让学生到马横溪实地写生, 领略家乡自然风光;五、六年级设置了实用的珠算课程;至于体育课更是丰富多彩, 有踢毽子、跳绳、滚铁环、打乒乓球、跳高、跳远、拔河等活动。

那只是一个地处偏远的山镇小学, 今天不能想象。

范用读五年级时, 就和同学在老师指导下编了一份手抄刊物《牧园》, 实际上是一份壁报, 用端端正正的毛笔字抄在红绿格子的作文本上, 都是学生自己的投稿, 贴在学校的公告栏。每期都有“编者的话”。他还办了个名为《大家看》的手抄刊物, 编辑、出版、发行一个人包了。他喜欢漫画, 还办了一个手工的漫画刊物《我们的漫画》, 其实是把报纸、杂志、画报上选的漫画描下来。原来只是黑白线条, 他用蜡笔、水彩、粉笔加上颜色, 更好看, 在同学中传阅, 一共出了9期。暑假期间, 请老师讲文学作品, 跟几个同学自己刻版, 油印《活页文选》, 选刊周作人、朱自清这些作家的文章。在老师的指导下, 他在《江苏日报》副刊上发表了10篇散文。他有一个剪贴本, 一直带着。

他在小学时代做的这些事, 对他以后成为出版家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是难以估量的。

以《边城》等作品享誉世界的作家沈从文只在故乡湘西读过小学, 他说自己不是一个乖学生, 母亲给他换了一所学校, 从城里到城外。

“到这学校我仍然什么也不曾学得, 生字也不认识多少, 可我倒学会了爬树。几个人一下课, 就在校后山边各自拣选一株合抱大梧桐树, 看谁先爬到顶。我学会了钓鱼, 总是上半天学钓半天鱼。我学会了采榛子、摘蕨菜。后山上到春天各处是野兰花, 各处是可以充饥解渴的刺莓, 竹篁里且有无数雀鸟。因为爬树有时跌下或扭伤了脚, 刺破了手, 就跟同学去采药, 又可认识许多药材, 且认识许多野果树。”

大自然是一所更大、更丰富的学校, 沈从文之所以成为一流的作家, 和这段经历还是有关系的。难怪他说:“我们在校外所学的实在比课堂上多十倍。”沈从文的得意弟子汪曾祺在《自报家门》一文中回忆:“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 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 西看看……我到银匠店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 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子, 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 看灯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 使我闻嗅到一种辛劳、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这一路的印象深深注入我的记忆, 我的小说有很多篇写的便是这座封闭的、褪色的小城的人事。”

1912年, 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和教育次长范源濂之间经常有这样的辩论。蔡元培在《自写年谱》中回忆:“范君说:‘小学没有办好, 怎么能有好中学?中学没有办好, 怎么能有好大学?所以我们第一步, 当先把小学整顿。’我说:‘没有好大学, 中学师资哪里来?没有好中学, 小学师资哪里来?所以我们第一步, 首先把大学整顿。’把两人的意见合起来, 就是自小学以至大学, 没有一方面不整顿。不过他的兴趣, 偏于普通教育, 就在普通教育上多参加一点意见;我的兴趣, 偏于高等教育, 就在高等教育上多参加一点意见罢了。”

过去的那些事儿 篇8

国标舞是个诱人的事业。曾经有人说:“只要上了贼船你就下不去了”。的确如此。1987年我们带领亚运会时装队,参加深圳时装节时偶然看到国标舞,回到北京后就四处寻找。1988年我父亲因病住院时,偶然发现一则国标舞广告,当时是王佳奇在教摩登舞。我驻足观看,想搞明白国标舞是什么舞蹈?自此我就上了这条所谓的“贼船”。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见证了国标舞从一个“山头”(中国国标舞协会),变成了二个“山头”(后来成立了体育舞蹈协会);一所专业学校(北京舞蹈学院社会教育系)变成了如今公立、私立满山遍野都是“专业”学校的现状。更有意思的是:90年参加比赛的组别有甲组、乙组、丙组等。当时只有一个职业组,85%是业余人士,专业人员屈指可数,如今,除了壮年组、少年组、老年组、等组别属于业余之外,其余各组基本都被专业人士驻扎了。职业组、职业新星组、21岁组、18岁组、16岁组、专业院校组……现在的比赛几乎都是国标舞专业出身的人员在比拼。20年弹指一挥间,这个世界的变化真是快!

第一次参加专业的学习班

1989年,舞蹈家协会邀请台湾的王宏志老师在北京舞蹈学院社会音乐舞蹈教育系(以下简称社教系)教课,这是一次大型的学习班,以社教系学生为主,专业、业余的人员林林总总大约有60人左右。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国标舞界的活动,我在这里除了认识郭凤杰(北京歌舞团)、阎岭、华明(铁路文工团)之外,又结识了任荣生、赵明、孙军辉、李春生、谭梅、于永香等许多朋友。“社教系”的学生是我国第一批从事国标舞专业的年轻人,多学科的学习资历,使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得十分突出。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有梁思源、胡节娜、李虔、马蕊、陈淑民、韩美玲、齐志峰、张震等人。当时虽然是在北京舞蹈学院学习,却是在一个没有地板的食堂教学,也只有一个录音机,“社教系”的女生没有练习的舞裙,是一条一式二用的裙子,把前摆提起来,在腰后用别针一别,露出膝盖就是前短后长的拉丁舞裙。上摩登课时再放下来,就变成摩登舞裙。这种又好看又省钱的裙子,后来迅速被广泛沿用了。

国标舞当时被专业口和院校视为“不务正业”。蹦嚓嚓的交际舞怎登大雅之堂?在不被看好的压力下,舞协的贾作光,张平,张敦意(已逝世)老师带领所有的爱好者通过默默地学习、提高、坚持、拼搏,用最好成绩证明了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

虽然没有专业地板,没有优越的条件,但是我们有理想,有热情。一个星期学十项,于是各负其责,互相帮助,爱好拉丁舞的跟在梁思源、 陈淑民他们社教系同学后面练习拉丁舞。任荣生、 孙军辉、李春生帮着大家练习摩登舞。学员们互相交流学习的热情高涨,休息时间都在记笔记, 练习。只要“社教系”的学生们练习,每对后面都会跟着一大帮人。这种不耻下问,互帮互学的场面至今都令我记忆犹新。最后一堂课时,王宏志老师发表临别赠言:大家的学习精神令他十分感动,国标舞的希望是在大陆,他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选手一定会超过台湾、日本的选手。 那时王老师就看到大陆选手的潜力。

后来,1998年王宏志老师路过广州的时候, 我请他参观了广东舞蹈学校。吃饭时我们谈到当初的学习,虽然时过境迁,他仍旧记得大家的学习热情,他很庆幸见证了中国选手是如何起跑的。 自此以后,到90年代,舞协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学习班,那时的学习场地在五棵松的一个俱乐部, 都是水磨石地,非常费鞋,一期课就要磨破一双舞鞋。就连上海舞蹈家协会承办的全国教师考级班(Associate)也是在离市区很远的地方学习。 但是,无论条件如何艰苦,也泯灭不了大家学习的热情。这期间我们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成员有: 杨威老师、张震、陈淑民、齐志峰、马骏、韩美玲、杨鲜婷、阎岭、高彩霞等人,我们在一起学习、讨论、研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热闹非凡。之后的Member考试,则是在北京李春生老师的教室。大家相聚在一起,来不及寒喧,就投入新的学习,那时又加入了成兵、李明等许多年轻的朋友,他们认真、努力、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是如今的年轻人无法比拟的。

全国比赛

1990年北京舞蹈家协会举办选拔赛后,组成了北京代表队,前往南京参加比赛。我们经常在一起活动的有郭凤杰,梁思源、陈淑民、胡节娜、韩美玲、刘全谨(原国家体操队舞蹈教练,是我的舞伴,已经去世了)。每天我们一起往返于招待所和赛场之间,那时,北舞社教系的学生们保持俭朴的生活习惯,非常自律。每天利用一切时间进行训练,没有场地就在院子里,大树下三五成群的切磋,交流学习。那次比赛,梁思源、胡节娜和陈淑民、韩美玲分别获得拉丁舞青年组的冠、亚军。摩登舞青年组的冠军是沈毅、黄文娟。这对选手一上场就让大家十分惊艳,被誉为“金童玉女”,是非常有潜力的一对漂亮的年轻人。赛后大家兴高采烈返回招待所。十字路口有个馄饨摊,一帮人就在路边用这个简单的宵夜庆祝了胜利。陈淑民太高兴了,竟然把挂在路边栏杆上的比赛服装都忘记拿走。待第二天想起来,再去找时,哪里还会有?幸亏比赛结束,否则连服装都没有。那时不像现在这么方便,赛场外面可没有卖服装的。尽管那次的比赛只有甲、乙、丙三组。甲组摩登舞冠军是禤伟雄,拉丁舞冠军是温亮富。当时温亮富拉丁舞组合的动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恰恰舞的编排,脱离了刻板的教室组合,步入新颖、幽默、恢谐的表现形式,令人赏心悦目,博得了全场观众的欢呼、好评。赛后听广州选手介绍,香港,台湾的老师经常到广州教课,霍绍裘是他们的老师,于是为了更好地学懂国标舞,我决定南下广州潜心学习国标舞。

更正说明:

驯鹿人的过去和现状 篇9

一、驯鹿人的历史概述

驯鹿人一般是指我国北方生活在森林地区和山林地区的少数民族,以鄂伦春族为代表。

清朝中期,沙皇俄国和清政府不断地发生领土冲突,东北地区长期处在大大小小的战争当中,这种战乱影响了驯鹿人的生存和生活,清政府下令将其迁移到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这样保护了驯鹿人的安全。至此开始,驯鹿人的人口逐年增加,按照史料记载,最鼎盛时期达到了几万人,这已经是非常庞大的数字了[1]。日伪时期,驯鹿人人口大量锐减,一度降到几百人。建国以后,人口开始上升,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当中,人口有2200多人,到了1990年,增为7000人,第六次人口普查为8143人[2]。

驯鹿人的过去一直依赖森林和山林生存,在这种固定的环境中,驯鹿人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生存方式。他们以狩猎和采集为主,信奉萨满,善歌舞,性格直率勇猛,生活朴素真纯,学者认为他们处于一种天然的生活状况里面[3]。驯鹿人的生活状况主要围绕生产生活、宗教信仰两方面展开。

驯鹿人的音乐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是最具有研究价值的文化内容。我们得以了解其内心世界就是通过他们创造出来的音乐,无论是生活音乐还是宗教祭祀音乐,都集中体现了驯鹿人的精神全貌。

作为一个历史上特殊的民族,驯鹿人的历史文化始终带有强烈的民族特性,值得我们研究。

二、驯鹿人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文明逐渐取代了农耕文明,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多元文化的渗透,对驯鹿人的单一文化造成了不小的挑战和冲突,再加之工业文明的不断侵略,自然资源成为了稀缺物,驯鹿人赖以生存的森林资源越来越少,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生存[4]。总之,驯鹿人的现状比较堪忧。驯鹿人究竟该何去何从,如果无法生存了,他们的文化该怎样延续和保存?这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本文的立意所在。

面对新时代的到来,驯鹿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据统计,我国东北的森林面积大量锐减,这直接破坏了驯鹿人的生存环境,这种局面仍然会持续下去,值得人担忧。一旦脱离了森林环境,驯鹿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该怎样持续,这是个社会问题。文化的碰撞冲突,驯鹿人的文化方式受到了挑战。目前我国呈现出多元文化的态势,外国文化的渗透,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整个社会越来越小,分工精密,已经形成了一套良性的产业链[5]。驯鹿人的这种自然的生活方式、文化方式已经落伍,甚至是脱离了主流社会的文化圈层,他们的音乐、舞蹈等文化形式已经不被人重视,面临着被遗忘的局面和困境。

城市化的发展,驯鹿人的族种繁衍迫在眉睫。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让许多人都向往城市生活。年轻的驯鹿人不再愿意留在森林自然中,许多驯鹿人的后代甚至不会说民族的语言,对民族的文化也日益淡薄,不感兴趣,驯鹿人人口本来就稀少,长期下去,族种的繁衍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三、结语

综上所述,驯鹿人的过去和现状集中反映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生存面貌和特点,以及历史环境、自然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研究这个问题的意义是,关注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努力找出这种问题的关键所在,对于当代,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学斌.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鄂伦春族居住文化[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3).

[2]冯光钰.现代视野中的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传统音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1).

[3]魏琳琳.鄂温克、鄂伦春与达斡尔民歌之比较研究[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1).

[4]黄任远,那晓波等.埃文基族[M].辽宁民族出版社,2012.

给孩子讲家庭过去的故事 篇10

大多数家长都知道给孩子讲故事有很多好处:提高语言能力;扩充对世界的认识:使孩子成为喜欢阅读的人……一项新的科学研究甚至表明, 阅读文学作品能够提高人对于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和孩子一起阅读绝对是个很棒的教育方法。和孩子一起钻研一本书的温馨景象, 可能对于一些家长和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限于文化、时间和精力的影响, 书籍并不是某些家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对于另一部分家长来说, “阅读”本身可能会让他们想起自己不怎么愉快的学习生涯。对于好动的孩子来说, 坐下来读书是一种惩罚而非奖励。幸运的是, 有另一种好办法可以达到与读书同样好的效果———讲述家庭故事。

在过去的25年间, 一项对于讲述家庭故事的研究表明, 这项日常活动会给孩子和家长带来许多正面影响。例如, 研究发现, 在年幼时听过父母完整、详细讲述过家庭故事的孩子的表达能力, 会在成年后比同龄人更强。同时, 这样的孩子在对他人思想、情感的理解上表现出了更高的能力。这使得他们在学生时代拥有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另一项研究表明, 青少年对于家族史的学习有助于塑造他们较强的自尊感。这样的孩子比起没有经历过家族史教育的孩子来说显得更加成熟, 在成年后抑郁、焦虑的概率也比较低。

最重要的是, 不像书本故事, 家庭故事总是免费的, 完全可移植的。你甚至都不需要开灯, 就可以完成你的故事分享。研究表明, 各种各样的家庭故事都对孩子有益。分享家庭故事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 就是孩子长大到早已过了睡前故事的年龄, 家庭故事还可以继续成为父母与孩子日常交往的一部分。

无论文化水平和经济状况如何, 每个家庭都有故事可说。当然了, 并非所有这些故事都如同田园牧歌一般美妙。不要为此感到担心, 研究表明, 儿童和青少年能够从他们的长辈曾经历过的艰难时刻中学会应对挫折的办法———只要讲故事的方式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

故事的内容是百无禁忌的。你可以向孩子们讲述那棵由于接线错误而烧起来了的圣诞树, 也可以说说你是如何遇见一生的挚友的, 甚至讲讲你从前的旅行故事。

书籍中包含“叙述”, 但只有家庭故事包含着“家人”。而幸运的是, 听家族史长大的孩子能够二者兼得。他们听到的故事将使他们成为这个家庭、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从这些故事里, 他们了解他们是谁, 来自何处, 并将有怎样的未来。

正如美国女作家厄休拉·勒古恩所说:“伟大的时代未必有高科技, 但却不能没有‘故事’。”口传故事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人类从幼儿时期开始就能够讲简单的故事。更大一点的孩子则能够将想象力和过往的经验结合起来, 编织出一个相对理性的故事。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 这些故事的内涵也愈发宽广。人类中小部分具有天赋的个体, 选择执笔将它们记录下来, 流传给后世, 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和“家族史”。

假期是向孩子们讲述家庭故事的黄金时间。伴随着圣诞树、节日大餐, 你可以把那些过去的事情向孩子们娓娓道来。当然, 保留那些幽默的、温暖的部分, 删去那些伤心的、血腥的情节。也许你的故事不如书上的故事文笔优美, 逻辑连贯, 但它们是最真实、最能打动人心的。

原谅老人的过去 篇11

我小时住在姥姥家,姥姥家的村子里有一位已经很老的老人,老得连自己都不再记得自己的年龄。每当有人间他多大岁数的时候,他总是问答“99”。

这么老的人,却是一个人住着,自己烧饭吃,但听大人们说,他是有儿子的……

这个老人就那么一个人生活着直到死。他死后的葬礼却是人们想像不到的隆重,儿子、孙子……送葬时去了很多人,村里多年没有请过的鼓乐手也给请来了,一个头发灰白的人跪在地上无声地哭……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难把那个孤零零的老头儿和那么排场的葬礼联系到一块儿。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老人年轻的时候脾气非常不好,常常无端打骂妻儿,老实的小脚妻子终于在又一次被打之后悬梁自尽了。儿子痛恨父亲,在和父亲发生了一场剧烈冲突后离家去当了兵。许多年过去了,当了官的儿子在离休后解甲回乡,却依然不能够原谅父亲。

其间,有许多长辈前去调和,向儿子陈述他母亲去世后其父一直很伤心,以及很多年来他一个人的孤独,可是每一次,儿子都坚决地摇头:“不行,我不能原谅,除非他死了。”

儿子信守着自己的诺言直到此生再也看不到他的父亲。可是后来,我不止一次地听长辈们议论:“到底是父子啊,他父亲死后你看他多伤心。”这时就有人说:“有什么用呢?父亲都那么大岁数了,他却死都不肯认一下。”……是啊,到父亲死了才去原谅,又有什么用呢?被原谅的人已经永远地将遗憾带进了坟墓里。后来,听舅舅说,那个也已变老的“儿子”,总是喜欢在黄昏的时候,一个人坐到父亲生前居住的老屋旁,一坐就是很久很久……

我把这件事讲给兰兰听后,兰兰沉思了好一会儿说:“也许,我真不应该太犟了。”

武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下) 篇12

1、对于传统武术的界定

并不是过去所有的武术形式都能叫传统武术。个人认为, 所谓传统武术, 就是宋元明清时期形成的, 以套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各种武术流派。除了现代竞技武术以外, 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没有套路形式, 当然是武术, 但不是我们界定的传统武术。今天我们的武术套路运动员参加传统武术比赛自己编的套路, 应当也不是传统武术。自己编的套路为什么不能称为传统武术?如果根本不了解传统武术, 将传统武术的一招半式融入到现代竞技武术中, 是不能叫传统武术的。

2、传统武术的核心特征

在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过程中, 如果子代表达了亲代的基因就是遗传, 子代具有亲代没有的基因就是变异,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从生物分类学的角度来看, 决定物种特性的基因就是核心基因组, 在物种中具有保守的特性。那么传统武术的核心基因组, 或者说核心特征到底是什么?传统武术的核心基因组就是传统武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也就是从格斗或技击技能升华为武术的过程中, 武术独特的文化个性, 可以表述为, 以技击表意为基础, 以套路为形式的思想性、艺术性和系统性。如果用一个字来表达, 就是优秀的老武术家练武术时我们看到的, 让我们身心充满愉悦的那个“味”儿。我们今天的武术运动员经过专业的训练, 其动作的难度、协调性、平衡能力、速度等远远超过了传统武术家的平均水平, 但是仍然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同, 为什么?少了点“味”儿。因此在我们将来的竞技武术规则的导向中, 一定要突出对于武术核心特征的表达。

重视传统并不代表反对创新, 相反, 传统武术必须创新, 但是创新不能以改变核心基因组为代价。诸如袁隆平的水稻, 杂交稻、超级稻是优质的产品, 但是能遗传水稻的核心基因组仍然是保留在野生稻中。野生水稻比杂交稻、超级稻更有遗传学上的意义。最近几年, 谭盾的音乐在国际上非常有影响力, 谭盾在对原始舞蹈、音乐尤其是傩戏研究的基础, 借助西方音乐的形式来表现中国音乐的魂, 是相当成功的。武术无论怎么变化, 传统武术的魂不能丢。

3、武术的传承和保护

由于时代的变迁, 传统武术的生存环境与一百多年前相比, 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武术作为一个整体, 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生存了。传统武术适应现代社会的一部分, 比如说太极拳, 今天得到了比过去更好的发展。传统武术中的大部分呈现出萎缩的态势, 有一部分根本没有人学, 老拳师自己无能为力, 地方政府也不重视, 随着近年来一些老拳师的去世, 部分优秀传统武术技能已经灭失, 有很大一部分处于灭失的边缘。对传统武术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 将成为我们这代人的重要职责。如果传统武术消失在我们这代人手中, 很难对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后代交差。

如何保护传统武术?首先从思想上要给予重视。在具体的做法上, 保护和传承要同时进行。第一步, 要想研究整理, 必须做好文字记录和音像保存。第二步, 要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在这方面, 除了依靠民间的力量外, 还需要从政策层面引导。诸如现在专业队的传统武术比赛, 一定要是有传承的套路。传承, 就是要有师父, 没有师父就不能叫传承, 没有传承就不能叫传统。另外, 传统武术必须进入高校的教学和科研领域。

五、武术的生态环境与发展动因的变迁

1、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武术生态环境的变迁

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 大规模的全国性战争和局部小规模的战争在时间上占了很大比例。基本上在30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 都要经历一次改朝换代的战争。在冷兵器时代, 格斗技能是重要的战争手段之一。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鼓励民众习练武术, 甚至采取武举的方式选拔军事人才。文武两道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条主线。

在中国历史面临当代的转型之前, 社会长期处在一种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 经济形态是一种自然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下, 农民主要是通过耕作来获得粮食和必要的副食, 城市居民人口数量较少, 主要是从事一些简单的贸易。

在这种社会生态环境下, 人们有大量的闲余时间, 娱乐活动又非常缺乏, 也使得人们将武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健身手段和娱乐方式。

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 武术作为一种主要的军事技能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人们生活节奏明显加快, 在时间即金钱的理念下, 人们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牟取经济利益上。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 娱乐手段和方式不断多样化, 有更多的时尚娱乐吸引人们。在现代社会生态环境下, 专门从事武术训练和研究的人比例越来越少, 并且越来越专业化和职业化。习练传统武术的人也越来越少, 一些流传范围小、影响力小的拳种甚至很难找到下一代的传承人, 呈现不断萎缩的状态。同时, 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又给人类带来新的问题。在对科技依存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人类自身的体能和体质明显降低。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强度的压力, 使现代社会的人们不像传统社会那样能够心平气和。传统文化的不断流失,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入政府和人们的视野。在现代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 武术在不断存在的挑战面前, 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2、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武术发展动因的变迁

从广义的武术来说, 在传统社会的生态模式下, 武术与军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军事格斗术是宋明以前武术存在的主要形态。套路武术形成以后, 军事格斗术由写实转向表意, 武术格斗由血淋淋的战场屠杀手段, 转化为充满激情的对于格斗想象的表意。

传统社会生态模式下, 武术发展的动因主要有三个:一、军事格斗的需要。拥有高超的格斗技能, 不仅能够在战场拥有较大的生存机遇, 也更容易建功立业。为选拔军事人才而设立的武举, 又为军人和非军人提供了博取功名的机会。二、看家护院的需要。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 自然村落不时要面对流寇和盗匪的骚扰和打劫, 村民们有组织的武术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家园的作用。三、娱乐的需要。以节庆庙会为代表的娱乐活动, 是传统社会中的主要娱乐形式, 武术和以武术技能为依托的龙狮表演, 成为娱乐的重要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 武术发展的动因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冷兵器时代结束后, 战争的主要对抗形式已经不是人与人面对面的搏杀, 而是枪炮甚至导弹的对攻。高超的格斗技能不是军人建功立业的主要手段。在和平安定的法制环境下, 社会的稳定主要依靠强大的国家机器和法制约束, 人们对于武术的需求主要来自自身身体健康的需要。

六、现代社会武术价值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1、武术社会价值的位置迁移

无论在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 武术主要具有三大功能, 即防身、健身和娱乐。在传统社会中, 武术社会价值的位置排列顺序是:防身—→娱乐—→健身。无论是战争还是自身的需要, 武术作为技击技能的主要承载体, 其防身价值是具有突出位置的。作为防身手段的展现方式, 在很多娱乐场合, 高水平的武术表演能够博得人们的喝彩。健身以及附属于健身的养生修身功能, 只是一小部分贵族阶层衣食无忧的人生追求。

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经济和军事形态下, 虽然武术的整体价值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但是价值的位置发生了重要迁移, 其顺序转变依次为:健身→娱乐→防身。人类长期梦想的丰衣足食, 目前在很多人那里变成了现实, 为金钱而忙碌又让很多人以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作为代价, 追求健康, 回归自然成为富裕以后人们的强烈欲望。与其它西方体育项目相比较, 武术更强调全身整体的运动, 并通过这种运动提升人的整体健康水平, 其健身价值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知。武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其理论融入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精华, 其运动形式又深受中国艺术的影响。因此, 研求武术理论的过程, 也是学习传统文化, 提升自我境界的过程。在未来的社会中, 武术的健身及修身养性的功能将会提升到价值的第一位。随着冷兵器退出历史的舞台和人类社会法制的健全, 武术的防身价值将会退到末位, 只能在军警格斗等极少数领域发挥作用。通过与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 武术娱乐会以新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2、武术发展要符合主流社会的价值选择

主流社会应当是这样两部分人, 一是经济相对富足, 其社会阶层控制社会财富的比例占大部分;二是经济条件相对一般, 但文化素质和修养品位相对较高。近年来,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文化在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种现象, 就是中国武术的代表性拳种太极拳正在进入西方的主流社会, 西方国家练习太极拳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并呈上升趋势, 一些在西方国家练其它武术拳种的教练也纷纷改教太极拳。西欧和美国的一些研究机构开展了对太极拳健身价值的研究, 并取得了很多成果。日本目前有数百万太极拳爱好者。据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介绍, 2009年7月, 日本国会有57人练习太极拳。太极拳之所以受到欢迎, 是因为太极拳优秀的健身效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未来社会中, 武术要主动去适应主流社会, 而不是主流社会来适应武术。

3、传统武术应当进行现代化改造

现代化不等于竞技化, 现代化更不等于西化。武术的现代化应当是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和人类科技的成果, 在把握传统武术核心特征的前提下, 创造出适应现代社会的武术理论和技术体系。优秀的传统武术产生于中国传统社会, 随着中国社会的大转型和文化的国际化, 传统武术存在一些不适应现代社会的情况, 传统武术的现代化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就像上世纪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压制下, 武术竞技化是一种必然选择一样。现代化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 既要对传统有深刻的把握, 还要对现代人类的需求有深刻的了解, 更要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现代化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完成的工作, 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艰苦努力, 并且期间还需要有大的战略眼光的武术家。

4、武术要走标准化规范化和产业化之路

我们必须承认, 目前世界文化的主流仍是西方文化。产生于西方文明之下的工业化给世界带来了人类文明史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化的结果我们可以先放下不予评价, 工业化的影响力我们必须去正视。工业化的基础是, 标准化规范化之下的产业化。24式太极拳, 是我国政府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对于太极拳标准化的一个初步试验。就是这个简单的太极拳套路, 日本的太极拳爱好者中90%以上都在练习。这就是标准化的力量。武术的标准化与保护传统武术的多样性是有矛盾的, 在推动标准化的同时, 必须考虑对于传统武术多样化的保护。

标准化规范化是武术发展的基础, 不是目标, 武术要产生更大的影响, 必须进行产业化。除了竞赛和武术用品的产业化以外, 更重要的是培训的产业化。

5、国际化是武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武术的民族化特性是毋庸置疑的, 民族性只是世界性的前提, 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随着中国经济、军事和政治的强大, 中国文化必将在世界产生重要影响。武术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身体文化的运动方式, 形式上没有意识形态的外衣, 优秀的健身方式非常容易被世界主流社会所接受。同时, 武术理论又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武术走向世界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式思维方式对世界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从1982年国家体委提出武术走向世界的口号以来, 武术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了一些国际影响。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步伐, 武术的国际化前景将会越来越好。

上一篇:诚信比生命更重要下一篇:电机侧变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