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煤地层特征

2024-06-06

含煤地层特征(精选4篇)

含煤地层特征 篇1

0 引言

金海洋矿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盆地西北侧, 随着煤炭开采工作的深入, 亟需加强对煤层形成及赋存规律的研究。该矿区含煤岩系形成于多种沉积体系, 研究此沉积体系的特征, 厘清沉积体系类型、古地理环境及其时空演化, 对揭示矿区煤聚规律、确定煤层编号、指导煤层对比具有重要意义[1,2,3,4,5,6]。

本文以马营山岱马路露头剖面为研究对象, 对该剖面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微量元素以及不同层位岩石的粒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确定该剖面的重要层位, 并对研究区含煤岩系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 以期为掌握成煤期煤层展布规律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剖面概况

该剖面位于金海洋矿区东部, 植被稀少, 岩石裸露, 含煤地层发育较完整, 其岩石地层单位包含了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的全部地层。该剖面石炭—二叠系不整合覆于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之上, 底部发育有晚石炭世本溪组, 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硅质碎屑岩沉积, 含煤线;本溪组之上为主要含煤地层—晚石炭世太原组, 共发育7层煤层, 其中有主采煤层2层;剖面顶部为早二叠世山西组, 主要由陆源碎屑岩组成, 含1层主采煤层。

2 沉积特征分析

2.1 岩性特征

该剖面太原组含煤地层以灰色、灰黑色为主, 底部偶见菱铁矿, 其形成于10~50 m水深的浅海区。同时野外观察表明, 太原组底部11号煤顶板岩石中含有大量的层状分布的黄铁矿, 指示了原始沉积特征, 表明当时沉积水体属滞流—还原环境。山西组底部岩石颜色较深, 向上逐渐沉积浅色砂岩, 氧化作用进一步增强。

原生的层理和层面构造, 是不同沉积相最重要的标志。如水平层理反映了水流较平静的潮坪、湖泊、沼泽和深海等沉积环境;缓波状层理多出现在三角洲间湾沉积的粉砂岩中;楔形交错层理一般表明三角洲的分流河道沉积;而大型低角度楔形层理则往往表示海滨 (海滩) 沉积环境:野外剖面层理辨别较清晰的地层在太原组上段, 发育有厚层的板状交错层理 (图1) , 该段沉积厚度较大, 同时依据粒度分析的结果, 认为该段为三角洲环境下的河口砂坝沉积。太原组底部至11号煤层附近, 沉积构造多以平行层理为主 (图2) , 且该段为含煤地层, 推测太原组底部至11号煤层, 研究区多接受潟湖潮坪沉积, 同时伴有泥炭沼泽环境的发育。

2.2 古生物特征

金海洋矿区动物化石种类繁多, 主要集中在暗色泥岩和灰岩中, 主要化石种类有蜓类、腕足类、双壳类、腹足类、有孔虫、海百合茎以及珊瑚等[7,8]。由剖面岩样的镜下观察可知, 太原组底部的灰岩中含有蜓类化石, 指示太原组底部沉积时处于浅海环境, 研究区在晚石炭世早期可能沉积一套厚度较大的灰岩, 此对整个地区沉积环境的分析和岩相古地理的判断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3 微量元素特征

沉积物沉积过程中, 沉积物与介质间存在复杂地球化学平衡。因而随着沉积环境物理化学环境的不同, 沉积物中微量元素富集程度也不同[9]。基于此, 对取自该剖面的11个岩样微量元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w (Fe) 、w (Ti) 受海侵影响明显, 含量变化与海侵期次一致, w (P) 与海水进退也呈一致关系。w (Fe) 和w (Ti) 的含量变化, 基本反映了石炭二叠纪金海洋矿区沉积环境的变化及在太原组成煤期发生2次明显的海水进退, w (P) 含量随着海水侵入不断增大至0.015%以上, 随着海水南撤陆相占据主导地位后数值逐渐减小。太原组最主要9号煤层便形成于2次海水侵入间一次大规模海侵之后的时期 (图3) , 到6号煤之后一直是海退, 至太原组后期及山西组时期基本转为陆相沉积。

2.4 粒度分析

根据薄片粒度法, 对采自该剖面的26个薄片进行了测量统计。研究表明, 区内砂岩粒度曲线形式包括一段式、两段式和三段式, 基本变化趋势自下而上由简单的一段式向复杂多段式变化, 表明沉积环境逐渐变化。该剖面薄片主要粒度曲线特征如下:

(1) 单一直线型。该类曲线由单一的直线段组成, 此曲线类型说明粒度的分布为正态分布。该曲线斜度60°左右, 在较窄区间内延伸, 最大粒径为2.00 mm, 与普遍的一段式浊流沉积不同, 通过与典型曲线比对分析[10,11], 与天然堤曲线相似度最高。天然堤曲线基本上由单一悬浮总体组成, 粒度普遍较细, 这种沉积主要是悬浮物质沿支流两侧, 因流速突然降低而急速沉积造成。结合野外剖面观察, 6号薄片采自太原组下部, 其沉积体系属于障壁潟湖潮坪沉积体系, 故推测6号薄片岩石可能形成于水下天然堤。16号采自太原组顶部, 此时处于海陆交互相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 故16号薄片岩石形成环境可能为天然堤。

结合两段型曲线, 2、20号薄片曲线截点大致在Ф2.5 mm, 次总体主要以悬浮为主, 悬浮总体含量大于80%, 曲线斜率后者较大 (2号采自太原组底部, 20号采自太原组上部) 。经分析认为, 2号曲线形式与低潮坪环境下的曲线形式类似, 但缺失一个推移总体。跳跃总体的分选好, 粒度区间窄, 其原因是因为缺乏强水流, 悬浮总体含量高跟物源有关, 形成环境可能为潮坪环境, 其悬浮总体含量很高。20号可能形成于支流河口沙洲环境, 其悬浮质含量高可能是由于当时河流本身含悬浮质高, 也可能是由于当时三角洲体系滨线上波浪能较小, 无法搬运粗颗粒物质。

(3) 三段式。区内主要层位岩石样本薄片分析累计概率曲线还发育有典型的三段式曲线类型。根据截点位置, 主要为下三段式曲线, 即在跳跃总体的粗端存在一个分选性差的牵引次总体。区内比较典型的为11号薄片, 在截点Ф1.00 mm附近存在一个牵引次总体, 反映了水动力条件不稳定, 其细粒部分斜度较陡, 推测应为河流相沉积作用形成, 属于分流河道相。根据36个薄片的粒度特征, 由此可得砂岩样品的C-M图 (图4) 。从图4中可看出主要粒度集中分布在P和Q之间, 即悬浮和滚动段;其次分布在R和S之间, 即均匀悬浮段;此外少量分布在Q与R之间, 即递变悬浮段。P和Q之间代表悬浮沉积和小比例不影响中位数的滚动沉积, 这一段理论上表明由紊流转变为推移搬运的转折点情况。R和S之间为均匀悬浮, 一般位于递变悬浮之上, 其分选性较好。O和R之间特点是沉积物一般呈悬浮状, 粒度和浓度向上方规则下降。根据C-M图基本可以确定本区沉积物主要以悬浮搬运作用为主, 推移搬运量较少, 其环境主要为海岸环境, 存在着陆相河流作用。

3 沉积环境分析

综合所取样品的概率累积曲线特征及样品发育层位, 典型剖面沉积建造可分为4种沉积体系、8类沉积相, 即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障壁潟湖潮坪沉积体系、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河流湖泊复合沉积体系, 发育有台地、潟湖、潮坪、潮道、障壁岛、三角洲、河流和浅水湖泊等类型的沉积相, 该区主要经历了陆表海滨岸环境—海陆过渡环境—陆相环境的转变。

在上述基础上,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可知:该区早期受到本溪期海侵作用影响, 海流作用仍然存在, 太原组底部3号样品中发现有大量的蜓, 海百合茎、苔藓虫、有孔虫等有力地证明了此结论。随着北部阴山古陆抬升及西北部地壳的抬升, 发生海退, 但此时的海退规模较小, 局部地势的圈闭可能形成了大小不一。彼此分离的潟湖及沼泽, 与陆地联通区则形成潮三角洲及潮道环境, 此时应为太原组主要成煤期, 随着地壳进一步抬升, 海水退却, 前期的浅海相环境 (包括潟湖、潮道、潮间等) 发生改变, 转变为以陆内河流作用为主, 根据砂岩等值线图[7]分析, 此时物源区为北部, 西北部高地, 由于河流作用受季节性及区域性作用影响显著, 从而导致该研究区发育的煤系地层厚度不均, 局部钻孔未见煤。

4 结论

基于剖面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微量元素以及对不同层位岩石的粒度分析, 综合研究所取剖面样品的概率累积曲线特征及样品发育层位, 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1) 含煤地层太原组岩石颜色以灰色、灰黑色为主, 沉积环境以还原环境为主, 山西组底部岩石颜色较深, 向上逐渐沉积浅色砂岩, 氧化作用增强;w (Fe) 、w (Ti) 受海侵影响明显, 含量变化与海侵期次一致, w (P) 与海水进退也呈一致关系;区内砂岩粒度曲线形式包括一段式、两段式和三段式, 基本变化趋势自下向上由简单的一段式向复杂多段式变化, 表明沉积环境逐渐变化。

(2) 金海洋矿区的含煤岩系主要为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 包括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障壁潟湖潮坪沉积体系、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河流湖泊复合沉积体系, 发育有台地、潟湖、潮坪、潮道、障壁岛、三角洲、河流和浅水湖泊等类型的沉积相。

摘要:为揭示研究区含煤地层沉积特征, 以马营山岱马路露头剖面为研究目标, 基于剖面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微量元素以及不同层位岩石的粒度分析, 结果表明, 剖面沉积建造可分为4种沉积体系、8类沉积相类型, 即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障壁潟湖潮坪沉积体系、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河流湖泊复合沉积体系, 发育有台地、潟湖、潮坪、潮道、障壁岛、三角洲、河流和浅水湖泊等类型的沉积相, 含煤地层主要经历了陆表海滨岸环境—海陆过渡环境—陆相环境的转变。

关键词:沉积体系,古地理,时空演化,露头剖面,沉积相

含煤地层特征 篇2

运用钻井岩心、测井及层序地层学有关理论、方法,对青海柴北缘鱼卡地区侏罗纪含煤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将侏罗系含煤地层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于中侏罗统大煤沟组、石门沟组下段和石门沟组上段;研究区层序界面主要包括区域不整合面(古风化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下切谷、河道间古土壤和盆地内基准面下降-暴露-上升旋回的`转折点;与海相含煤盆地不同,厚煤层在层序格架内的发育具有多样性.在古隆起和盆地内部,厚煤层常靠近初始湖泛面发育(煤7);在盆地边缘河流-三角洲平原,厚煤层常靠近最大湖泛面发育(煤5).总体来看,陆相含煤盆地三级层序中,湖侵体系域聚煤最好.

作 者:鲁静 邵龙义 刘天绩 文怀军 汪浩 尚潞君 杨敏芳 LU Jing SHAO Long-yi LIU Tian-ji WEN Huai-jun WANG Hao SHANG Lu-jun YANG Min-fang 作者单位:鲁静,邵龙义,汪浩,尚潞君,杨敏芳,LU Jing,SHAO Long-yi,WANG Hao,SHANG Lu-jun,YANG Min-fang(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及资源与地球科学系,北京,100083)

刘天绩,文怀军,LIU Tian-ji,WEN Huai-jun(青海省煤田地质局,青海,西宁,810000)

探究鹤壁煤田含煤地层沉积环境 篇3

鹤壁煤田的区域地层的发育主要经历了太古界~元古界的前震旦系, 古生界的奥陶系、石炭系、寒武系、二叠系, 中生界的三叠系, 新生界的新近系及第四系。区域地层总体呈有一定起伏的单斜构造, 倾角8°~35°, 主要呈南北走向, 偏向北东。鹤壁煤田的区域构造主要以断裂为主, 同时伴随着小型褶曲, 按分布的方向划分, 可以分为东西向构造、南北向构造、北东向构造、北北东向构造和北西向构造五种构造类型。

(一) 东西向构造。

东西向构造的构造线方向为90°~110°, 它位于鹤壁煤田的中北部, 主要以褶曲为主, 伴随着少量的断裂, 它在鹤壁煤田发育较早, 对煤矿床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南北向构造。

南北向构造方向线为5°NE~10°NW, 它是在东西挤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经向构造。由于鹤壁煤田位于太行山大背斜东翼, 而太行山复背斜也呈南北方向延伸, 所以, 南北方向的构造中, 褶曲的升降变化对煤矿床的分布起控制作用, 褶曲升起煤层剥蚀, 褶曲沉降煤层埋藏较深, 只有在过渡地带才保存着有工业价值的煤矿床。

(三) 北东向构造。

北东向构造的构造线方向为45°NE~65°NE, 分布在鹤壁煤田的中部, 有较多倾斜向地堑和地垒, 断裂构造落差大切割深, 极易破坏煤层的连续性。

(四) 北北东向构造。

北北东向构造是由上百条大小不一的断层组合而成, 并向N5°~30°E方向延伸, 断裂有西密东疏的特点。

(五) 北西向构造。

北西向构造类似于被东向构造, 都以褶曲为主, 同时有小断层分布在局部。

二、鹤壁煤田的含煤地层

鹤壁煤田含煤地层有石炭系本溪组和太原组, 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煤系地层平均总厚789.00m, 含煤13层, 煤层平均总厚10.29m, 含煤系数为1.30%;其中可采煤层3层, 平均总厚8.22m, 可采含煤系数为1.04%。

(一)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 (C2b) 。

以石灰岩为主, 厚12.85~24.93m平均18.89m, 从南向北厚度增大。上部为浅黄色铝质泥岩;中部含深灰色泥岩、细粒砂岩、粉砂岩, 含大量植物化石碎片, 夹透镜状及薄层状石灰岩, 灰岩下一般发育薄煤层或煤线, 称零煤。

(二)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C2t) 。

主要由泥岩、砂质泥岩、砂岩、石灰岩及煤层组成。厚114.54~117.11m, 平均115.83m, 按其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下部灰岩段、中部砂泥岩段和上部灰岩段。 下部灰岩段:以石灰岩为主, 夹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薄层, 含灰岩4层 (L1、L2、L3、L4) 。厚34.17~57.27m, 平均52.35m。其中, L2全井田发育, 厚5.22~6.92m, 平均6.07m, 为灰色~深灰色中厚~厚层状隐晶质石灰岩, 含燧石结核及大量动物化石, 为该井田主要标志层之一;中部砂泥岩段:主要由泥岩、砂质泥岩、砂岩、薄层灰岩及薄煤层组成, 厚41.57~49.26m, 平均32.09m, 含灰岩两层 (L5、L6) , 稳定性不高, 多相变为泥灰岩, 均不可采; 由泥岩、砂质泥岩、细粒砂岩、石灰岩及煤层组成, 厚28.68~46.45m, 平均31.39m。

(三)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P1sh) 。

由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和煤层组成, 厚66.86~115.66m, 平均89.24m, 含煤4层 (二1、二2、二3、二4) , 二1煤层为全井田主要可采煤层。据其岩性组合特征, 本组可分为二1煤段、大占砂岩段、香炭砂岩段和小紫泥岩段。二1煤段由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和煤层组成, 厚11.55~41.88m, 平均19.75m, 全井可采, 富含植物化石;大占砂岩段由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薄煤层组成, 厚度17.35~50.37m, 平均29.37m;香炭砂岩段主要由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组成, 厚15.08~39.71m, 平均21.22m;小紫泥岩段主要由冯家沟砂岩 (灰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 和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组成, 厚度10.65~38.75m, 平均厚18.90m。

(四) 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 (P1x) 。

主要由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组成, 厚243.38~343.21m, 平均293.46m, 据其沉积特征可划分为三、四、五、六4个煤段。三煤段主要由砂锅窑砂岩、紫斑泥岩、灰色砂质泥岩及浅灰色、灰色砂岩组成, 厚90.22~169.31m, 平均122.35m;四煤段主要由砂岩为主, 厚31.46~80.35m, 平均56.39m;五煤段主要由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组成, 厚36.40~83.88m, 平均56.53m, 具平行层理及交错层理;六煤段为灰白色、浅灰色的中粒砂岩, 厚32.01~85.99m, 平均58.19m, 产植物化石, 局部夹铝质泥岩及砂岩、粉砂岩透镜体。

(五)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 (P2s) 。

主要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组成。按其岩性特征可分为七、八两个煤段, 厚244.14~318.15m, 平均271.58m。其中, 七煤段主要由泥岩、砂质泥岩及砂岩组成, 厚117.92~174.46m, 平均145.91m, 底部为田家沟砂岩, 成分主要为石英, 含少量长石及岩屑, 硅质胶结, 为该井田较好的标志层之一;八煤段为深灰色、浅灰绿色粗、中粒砂岩与浅灰色、紫灰色泥岩、砂质泥岩, 夹砂岩、粉砂岩薄层及透镜体, 厚101.07~156.62m, 平均125.57 m。

三、含煤地层的沉积环境

根据鹤壁煤田含煤地层的区域构造以及岩相岩性的特征, 有其特定的沉积环境。鹤壁煤田的东西向构造, 造就了较早的煤田发育, 区内多有煤矿床形成, 对鹤壁煤田的聚煤作用的形成, 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 各区域构造中, 多以断裂、断层以及褶曲为主, 对煤矿床的分布也有重要影响, 使煤矿床多在过渡地带形成, 同时使沉降煤层埋藏很深。鹤壁煤田含煤地层岩相、岩性变化不大, 标志层易于辨认 (见下表) , 标志层与煤层间距比较稳定, 有比较明显的物性特征。

从上表中鹤壁煤田含煤地层的岩性特征来看, 各组含煤地层多含有动、植物化石、煤层层理各异, 可知鹤壁煤田含煤地层多为各组含煤地层的岩石与煤层组合相沉积或者海陆交互相沉积。

摘要:安鹤煤田 (鹤壁煤田) 位于华北地层区的太行山小区东部, 华北板块 (内) 南部, 在河南省构造分区中, 属于太行构造亚区中的太行断隆。由于它夹持在林县正断层与汤东断裂之间, 并且直接受汤东断裂的控制, 导致它的结构极其复杂。鹤壁煤田赋存着深厚的煤层, 且岩相、岩性非常稳定, 标志明显。本文基于对鹤壁煤田的区域构造以及含煤地层的一些特征的认识, 进而探讨鹤壁煤田含煤层的沉积环境。

关键词:鹤壁煤田,沉积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汉元.湖南涟邵煤田测水煤系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研究[D].中南大学, 2012.

含煤地层特征 篇4

1 达连河煤田地质特征

大地构造位置按地质力学观点是在依兰———牡丹江经向构造带以西, 沙河子——永丰纬向构造带与华夏式佳———依地堑北端的复合构造的东北部位, 呈一近东西向或北东———南西向的“S”形构造体系。

区域地层最古老属下元古代变质片岩系与片麻花岗岩出露于依兰城东北及东南部山区以及中西部的海西湖期花岗岩和中生代白垩纪碎屑岩, 喷出玄武岩, 第四纪洪积, 冲积层。

煤盆基底是在海西地背斜年青地台经燕山期改造形成———北东高, 西南低斜缓波状的构造形式。尔后在喜山期华夏式佳———依地堑的控制下形成老三纪含煤建造及其构造体系。西北边被地堑东界苏达断裂相切。东南界被北倾的F1正断相割成的“三角扇形”断陷地带。

含煤地层时代应属新生代老第三纪始———渐新式世以河床、湖沼相为主的陆相含褐煤碎屑岩建造。最小厚度几十米, 最大厚度上千米, 一般厚约200———800米。含煤层位有两个, 而具有工业价值的煤层层位主要有一个, 且集中的分布于煤系底部, 煤层群厚约10———30米, 含煤四层, 煤层平均厚度14.63米。煤系平均含煤系数91‰, 含煤密度约1000万吨/平方公里。

2.1 含煤建造的岩性岩相旋迥结构特征

含煤建造一般可分为三大旋迥:下旋迥为含主要可采煤层群地段;中旋迥一般无可采煤层, 多为炭质泥岩或在西部局部有煤, 上旋迥为不含煤地段。

(1) 岩性岩相旋迥结构特征:

下旋迥为山麓残积, 洪积与冲击相———沼泽、泥炭沼泽相成煤———湖泊相的完整旋迥, 厚约90———200米。底部由洪积相花岗岩质砂岩与河湖相泥岩、油页岩及粘土岩形成, 厚约10——30米。

中旋迥的下部以河床相粗砂岩与河漫相粉细砂岩互层。上部以沼泽相炭质泥岩与河漫相粉细砂岩组成。厚约467.00米。

上旋迥为以河床———河漫相砂岩, 粉细砂岩为主的不完整旋迥。厚度大于200米。

(2) 煤层厚度及变化特征:

煤层群集中地分布于煤系的底部靠近基盘10———30米的部位, 所以煤层厚度受古地形影响较明显, 尤其是下煤很不稳定。期内含煤四层, 从上而下为:上1, 上2, 中、下煤层。

(3) 煤质特征:

下层煤以半亮———半暗型的中灰长焰煤层。中层煤以光亮型为主, 低灰低硫, 含油率高, 发热量大, 凝胶化占90﹪的佳质长焰———一号气煤, 上1与上2为半亮———半暗———暗淡型组成的中高灰份、含琥珀较多之长焰煤层。含油率及发热量均低于中煤。同时煤中含较多之稀有元素, 主要有Ga、Y、Ge、Ag、La等20多种。上、下煤灰成分Si、Ai高, Ca、Fe、Mg少, 中煤灰成分Si、Ai低, Ca、Fe、Mg高。

(4) 煤层产状特征:

原始煤层产状是北高南低, 东高西低的平缓的与基底交角一般约3°-5°。只是在古地形高处的周围有抬高变陡之势达10°-25°, 及其东部边缘稍有陡之。且由上向上部层位愈来愈平缓。受后期改造之后, 大部地域属缓倾斜11°-20°。仅在西部陡至30以上及在隆起附近不对称小褶皱和断层附近高达40°-60°。

2.2 含煤建造的沉积特征:

从下煤层岩相古地理看:沉积范围最小。开始陆源风化物从东北面被洪水迅速搬运到盆地低处进行填平补齐的沉积。所以在东部边缘分选性极差, 向西南低处颗粒变细。后期地形高差减小成河湖相泥岩、凝灰岩薄层到湖沼相下煤沉积。下煤层沉积也是从最低处开始, 在隆起高处则无沉积, 在盆地东部边缘处仍是洪积泥沙岩相带。所以下煤层向隆起高处及边缘早期沉积物是超复关系, 在洪积扇后呈大片无煤区。

3 含煤建造的成因类型

目前对于含煤建造的成因分类实质上是大地构造为基础, 因为地壳运动对含煤建造的形成起着控制作用。但根据对成煤理论的研究, 尤其是巨厚煤层形成机制的探讨, 为含煤建造类型和煤田类型划分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现代泥炭形成条件的研究, 表明这些巨厚煤层的形成首先要有合适的构造条件相配合, 即地壳沉降速度与成煤植物堆积速度应长期保持一致。再者需要大量原始成煤物质的供给。从该煤田含煤建造沉降特征看出:煤层和底部砂岩与基底形态基本一致, 且富煤带是在浅中部, 厚度大, 煤质好、稳定, 说明当时沉积中心无明显迁移。

【含煤地层特征】推荐阅读:

地层变形06-17

地层分布07-09

地层参数07-25

细砂地层07-26

地层岩性08-03

地层对比08-07

地层意义08-30

松散地层09-02

地层资料09-16

淤泥地层10-13

上一篇:经济性国际重复征税下一篇:渗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