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桩基础

2024-05-09

地基桩基础(共12篇)

地基桩基础 篇1

摘要:分析岩溶地质桥梁基础的处理办法和桥梁桩基础的应用, 以及施工过程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桥梁基础,岩溶地质,桩基础

1 概述

桥梁基础设计与施工质量的好坏, 是整座桥梁质量的根本问题, 只有掌握桥梁基础的分类、特点, 掌握基础的适用范围, 才能使专业人员设计和施工时更好地注意发挥各类基础的特长, 才能更合理选择适宜的基础, 确保建成的桥梁能安全、经济、舒适、高效地使用, 尤其是在岩溶地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

2 桩基础的应用

溶洞按其填充状态可分为空的、半填充的和完全填充的三类:按其填充物的性质可分为粘性土、砂砾和稀土三类;按其漏水情况可分为漏水和不漏水两类。溶洞的走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同。桩基础是处理桥梁岩溶地基最有效的方法。设计与施工时应注意的基本原则如下:2.1当桥梁地基下的溶洞较大, 埋藏较深, 但又不满足顶板厚度检算要求时, 只能采用桩基础。当岩面溶蚀高差大于1 m或岩溶洞穴平面、剖面尺寸大于1 m者, 可溶性岩层埋深在8 m以上, 基底岩层部分缺角且无法嵌补, 明挖或水下施工压浆有困难等情况均可使用桩基处理。2.2钻 (挖) 孔桩在穿过溶洞进入完整基岩中深度不得小于5倍桩径, 若实际值小于此项要求时, 应结合地质资料进行加深或验算。2.3对于桩尖下伏溶洞, 是采取穿过溶洞还是桩尖立于溶洞顶, 须根据检算和经验设计。一般情况若完整基岩顶板厚大于10 m且顶板厚与溶洞孔径之比大于2时, 基底以下溶洞可以不处理, 否则应该采用桩基穿过溶洞。2.4设计时应重视桩基负摩擦力的影响。一般地基土石在扰动之后都会在自重的作用下固结下沉, 特别是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而导致地基软弱层相对桩基固结下沉, 因而产生一个向下的摩擦力, 即负摩擦力, 从而增加了桩基所承受的轴向荷载, 甚至可能导致桩基破坏。2.5当基桩穿过多层岩溶层支立于坚固的岩层上时, 不应考虑多层岩溶层对桩侧起摩阻作用, 因为岩溶层与桩侧之间的摩阻作用, 在本质上不同于一般土与桩侧之间的摩阻作用。

3 主桥桩基对溶洞的处理

主桥桩基精确放样后, 在桩基施工平台上用地质钻于桩中心进行超前钻, 必要时增加钻位。根据超前钻的结果, 确定护筒的打入深度。有溶洞的桩位, 护筒沉至风化岩层, 置于强风化岩面上, 这样可穿过土洞。护筒的底部即为岩层或溶洞的顶部。没有溶洞的桩, 护筒沉放要穿过淤泥质亚粘土、砂砾层, 置于砂砾质亚粘土层至少2m深。根据溶洞的不同类型, 最后决定兼用两种不同的施工方案。方案a:当溶洞内有填充物填满或有流砂的, 或当溶洞为空洞或填充物不满 (水洞) 且深度在3m以内的, 在钻孔桩施工前先进行预处理, 采用静压化学灌浆法固结填充物和流砂, 或用此法填满溶洞, 在固结体达到一定强度以后再钻孔施工。方案b:当溶洞为空洞, 且深度在3m以上的, 拟用套内护筒法施工, 即用内护筒穿过溶洞的施工方案。

4 方案a方案b施工方法

4.1 方案a (静压化学灌浆法) 施工方法。

4.1.1技术要求。溶洞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加固溶洞填充物和填满溶洞空间并达到一定的强度 (20mpa以上) , 防止钻孔桩施工时泥浆流失、流砂及坍孔等情况的发生, 保障成孔及水下混凝土浇注等一系列施工工序的顺利完成。溶洞预处理施工, 在钻孔桩施工之前进行, 相当于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 于钻孔桩施工工序之前加入一道预处理工序, 与桩基施工的各工序一起形成流水作业。4.1.2施工方案:a.处理方法选择由于溶洞埋藏较深, 不能用爆破或填充混凝土等一般方法处理, 有效的处理方法是灌浆法。而在众多的灌浆法中, 因溶洞的不规则性, 决定了其处理的最有效和比较经济的方法是静压化学灌浆法。因此, 采用静压化学灌浆法, 同时也可兼用喷射灌浆法, 促进填充物强度的加强。b.静压化学灌浆的加固特点浆材可在几秒或在几十秒内瞬间凝固, 可控制浆液灌注在一定范围内且不流失, 材料的利用率高, 比较经济。浆材的结石率为100%, 即1m3体积浆材可得1m3结石体。对溶洞中的砂、砾等土体, 浆液是通过渗透作用板结砂和砾的;对于溶洞中的稀土、亚粘土等土体, 浆液是通过劈裂、挤密作用加固土体的;对于无填充物和半填充溶洞的空间, 浆液是通过充填作用填满溶洞的。浆液在土体中的渗透扩散方向是往小主应力面方向, 浆液固化后, 小主应力面得到加固, 而原次小主应力面变成小主应力面。这样, 通过对小主应力面反复不断的加固, 一方面渗透、挤密溶洞中的土体的空隙, 充填溶洞的空间, 在桩体周围形成防水帷幕, 防止流砂和保证护壁泥浆不流失;另一方面, 提高溶洞中土体的承载力和抗剪力形成挡土墙, 防止坍孔。静压化学灌浆的关键在于浆材的配方和工艺。c.工艺设计。布孔:在超前钻有溶洞的桩位四周均布4个灌浆孔。钻孔:孔径80mm, 孔深要求达到最深溶洞的底部。材料:普硅425#水泥 (新标准为普硅42.5mpa水泥) 与化学浆。工艺:采用双液灌浆系统进行全孔灌浆, 要求少量多次、反复灌浆。4.1.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主要机械设备有:bw250泥浆泵, bw150泥浆泵, 100型钻机, 泥浆搅拌机和贮浆槽, 高压灌浆管及其配件。4.2方案b (套内护筒) 施工方法。4.2.1内护筒长度的确定。护筒长度l=h+2 (m) (h为地质超前钻确定的溶洞高度) 。4.2.2内护筒内径的确定。内护筒由δ=10mm的钢板卷制而成, 同时外径应小于外护筒内径5cm左右。4.2.3溶洞顶部冲孔。根据超前钻的资料, 当钻孔施工接近溶洞顶部时, 提起钻头、钻杆, 移开钻机 (gps-30) , 采用冲击钻机ykc-30冲孔。用冲击钻冲孔时, 要求轻锤慢打, 使孔壁圆滑坚固, 提升高度一般不超过50cm。所有卡扣及钢丝绳必须先经测试检查, 其它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与常规相同。4.2.4内护筒的沉放方法。a.当冲击穿过溶洞顶部时要反复提升冲锤, 在顶部厚度范围上下慢放轻提, 冲锤不明显受阻碍, 说明顶部已成孔并且是圆滑垂直的, 此时用钢丝绳活扣绑住内护管, 用吊机 (或冲机自吊) 把内护筒放入外护筒内至孔底。到孔底后, 内护筒不会靠自重沉到溶洞底部 (因溶洞底有沉渣、沉淀物等) 。此时, gps-30钻机重新就位。b.护筒沉设利用gps-30钻机进行, 在钻机的钻杆上附加压架, 利用钻机的钻进压力和钻杆、钻头的重量, 使内护筒随钻头的钻进而下沉, 直到溶洞的底部。4.2.5内、外护筒间空隙及内护筒与溶洞底部间空隙的处理。a.在内护筒底部及顶部100cm范围内回填砂、碎石, 中部回填中砂。b.用高压喷射灌浆法 (施喷法) 对回填体进行灌浆处理。灌浆后, 内护筒上下两端空隙被砂、碎石及浆液冲填固结, 固结强度要求达到30mpa, 其抗渗系数可达10-7m/s。灌浆处理后, 即可重新冲孔。c.在内护筒顶部及底部100cm范围内回填小碎石素水泥混凝土, 内护筒中部回填砂, 同样能起到堵塞空隙的目的。d.对于需要处理多层溶洞的桩基, 一般仍采用上述灌浆法填充固结空隙进行施工。目的是为了增加溶洞底部 (同时有可能是下层溶洞的顶部) 附近填充物的密度和强度, 并且增加内、外护筒间的胶合力。e.重新冲钻, 直至嵌入完整基岩。当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时, 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即可终孔, 此桩即成孔。成孔后的工序工艺与常规相同, 并不赘述。

5 结论

5.1 根据溶洞的不同类型, 用方案a、方案b

进行分类处理, 处理方法可靠, 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5.2化学灌浆法对溶洞的预处理达到预期目的, 有效防止了钻孔桩施工时泥浆流失、流砂及坍孔现象, 可保证成孔及水下水泥混凝土浇注等工序顺利完成。套内护筒法要求对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 (从确定内护筒长度、内径到沉放方法乃至内外护筒间空隙、内护筒与溶洞底部间空隙的处理) 都必须落实到位, 便可顺利成孔。5.3只要对其施工过程严格把好技术关, 可有效缩短工期, 保证了工程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刘梦泽.岩溶地区桩基钻孔施工[J].铁道标准设计, 2004, 8.

[2]李吉先, 莫一星.岩溶地区桥梁桩基的设计与施工[J].铁道运营技术, 2003, 4.

[3]冯卫东.岩溶地基桥梁桩基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 2002, 8.

[4]丘斌.岩溶地区桥梁桩基设计[J].铁道建筑, 2004, 5.

[5]徐进前, 叶慧.石灰岩岩溶地区桥梁桩基设计与施工[J].中南公路工程, 2001, 2.

[6]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局.公路施工手册 (桥涵)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7]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地基桩基础 篇2

摘要:换填法地基处理的概念,换土垫层的施工方法及其各类换填方式的施工要点。

关键词:换填法、施工要点

引言

由于有些软土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承载能力的要求,应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加固措施,以确保建筑物之稳定,但基于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针对不同的地基形式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故我将对地基处理的换填法进行一下我自己的分析。

换填法又称换土法。所谓换土法是指将路基范围内的软土清除,用稳定性好的土、石回填并压实或夯实。在公路施工中,一般采用的是开挖换填天然砂砾,即在一定范围内,把影响路基稳定性的淤泥软土用挖掘机挖除,用天然砂砾进行换置,开挖换填深度在2m以内,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检测压实度的方法施工。从而改变地基的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在换填过程中,对于换填的天然沙砾中石头的粒径、含量和级配也应充分考虑,最好做试验检测,避免无法压实而引起沉降。

换填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当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满足不了建筑物的要求,而软土层的厚度又不是很大时,可采用换填法取得较好的效果。换填法常用于荷载不大的建筑、地坪、堆料场地和道路工程等的地基处理。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地基及暗沟、暗塘等的浅层处理。处理深度一般在3m以内,也不宜小于0.5m。1.1 换填垫层的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包括,机械碾压法、重锤夯实法和平板振冲法三种。1.1.1 机械碾压法

采用压路机、推土机、羊足碾或其他压实机械来压实地基土。其施工时应先将拟建建筑物范围一定深度的软弱土挖去,现将基坑底部碾压,再将沙石、素土、或灰土等垫层材料分层铺在基坑内,涿层压实。采用机械碾压施工时应注意保证碾压的速度:平碾不能大于2km/h;羊足碾不能大于3km /h;振动碾不能大于2km/h;振动压实机不能大于0.5km/h。由于分层回填碾压应注意防止基坑灌水或雨水下渗,也应控制施工含水量。防止地基因水处理不当而发生破坏。1.1.2 重锤夯实法

重锤夯实法是用起重机械将夯锤提升至一定的高度后,然后自由下落,不断重复夯击已加固地基。其主要设备为起重机械、夯锤、钢丝绳和吊钩。其施工顺序,应一夯挨一夯的顺序进行,在独立基坑内,易按先外后里的顺序夯击。当夯实完毕时,应将基坑表面修 整之设计标高.采用重锤夯实施工时,应控制土的最优含水量,使土粒间有适当的水分润滑,夯击时易于相互滑动挤压密实;同时防止土的含水量过大,避免夯击成“橡皮土”。1.1.3平板振冲法

平板振冲法是利用振动压实机来压实无粘性土或粘粒含量少、透水性较好的松散杂填土地基的方法。振动压实施工时,先振基槽两边,后振中间。振动压实的效果与填土成分、振动时间等因素有关。应注意其振动时间对地基土的影响。

换填法施工分类及各施工分类的优缺点和施工要点

2.1 素土垫层

素土垫层是先挖去基础底面下部分或全部软弱土层,然后分层回填较好的素土夯实而成。素土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压缩模量在14.0~30.5MPa之间,施工简便,降低工程造价,加快建设速度。但其承载力较低,仅适用于荷载不大的浅层地基加固。其施工要点:施工过程中以控制最优含水量在19%~21%之间;填土应从最低处整片分层回填夯实,不能任意分段接缝;小面积可用人工填土而后夯实,大面积可用机械或人工,如土层太干可喷水是土湿润方可继续回填,以保证上下层土良好的结合;夯实必须夯迹叠合一半,机械碾压不到之处,用人工或小型机械配合夯实;上下相邻土层接搓应错开,不应小于500mm,并在夯实时,再接搓处夯实遍数应加多;土层夯实遍数应根据密实度和现场试验确定;每铺土层必须及时夯实,如遇雨水,应将填土层表面的泥浆和积水,处理后回填;待施工完毕时必须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2.2 灰土垫层

灰土垫层是将基础地面以下按要求挖去软弱土,用石灰按一定的体积比(石灰与土的体积配合比宜为2:8或3:7),在最优含水量的情况下,分层回填和压实。其具有一定的强度,水稳定性和抗渗性,施工简单,费用低。其施工要点:施工前先验槽,使其内部平整干净;灰土配合比满足设计规定,保证最优含水量在14%~18%范围内;铺灰层应分段分层夯筑,一般至少夯实四遍,如图表所示;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墙墙下接缝,上下两层接缝距离不得小于500mm,接缝处应压实;每铺土层必须及时夯实;雨季施工应防水,保证在无水状态下施工,夯实灰土3天内不得受水浸泡;冬季施工,应防冻注意保温。

灰土最大虚铺厚度

项次 夯实机具种类 重量/t 虚铺厚度/mm 1 石夯、木夯 0.04~0.08 200~250 3 压路机 6~10 200~300

双轮 2 轻型夯实机械 0.12~0.4 200~250

备注

人力送夯、落高400~500mm,一夯压半夯

蛙式打夯机、柴油打夯机

2.3 砂和砂砾石垫层

砂垫层和砂砾石垫层采用砂和砾石混合物,经分层夯实而成。提高了地基承载力,降低建筑物对地基的压应力,减少沉降,由于沙石透水性大,可做良好的排水层,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施工要点:先验槽,确保其干净稳定;在做垫层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人工级配的砂石,应先将砂、卵石拌和均匀后再铺夯压实;铺地层时应减少对地基的扰动,以免破坏地基;垫层分层铺设,交叉重叠夯实,防止漏震漏压,下层密度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入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加强基坑内外侧四周的排水工作,确保地基稳定;铺完时,应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保证砂垫层的稳定。2.4 碎石垫层

用碎石来做软弱土的地基,要求随时要有足够的强度。用作人工地基固结块,下沉能及早完成,变形模量大稳定性好。其施工简便,经济适用,是一种良好的垫层形式。其施工要点:先验槽,然后做砂框,用平板振动器振实,在做碎石垫层;垫层应分层铺设和压实;碎石垫层一般用碾压法和振捣法压实;碾压法的压实机一般为8~12t压路机、6~10t振动压路机或拖拉机牵引4t重平碾;交叉碾压,控制每层碾压最后两遍的沉落差小于1mm;振动时应根据时间来确定碾压的质量;垫层达到设计标高后,在基础范围垫层顶抹面20~40mm后的水泥砂浆一层封闭,即可施工上部基础。2.5 废渣垫层

利用建筑垃圾或工业废渣等做垫层,成废渣垫层。利用废料,施工简便,经济实惠,有绿色环保理念,常用的废渣垫层有矿渣垫层、碎砖三合土垫层、粉煤灰垫层等。2.5.1 矿渣垫层

利用矿渣做垫层,其变行模量大(在30~75MPa之间),可利用工业废料,施工简便,经济适用,是一种良好的换填垫层形式。2.5.2 碎砖三合土垫层

碎砖三合土垫层,是用碎砖与石灰砂浆拌匀夯实而成。其施工简便,就地取材,可利用建筑废料,造价低廉等优点。施工要点为:先验槽,在夯实槽底两遍;可用机械或人工配置三合土,最终标准为,是碎砖上粘满砂浆并指稠度均匀为止;垫层厚度在300mm以内,可一次性浇筑,大于300mm可以分层浇注,铺设厚度第一层为220mm,以后每层为200mm,每层夯打至150mm,逐层铺垫至设计高度;浇筑时,空置其均匀,不得在夯打后再补填或产销;要夯实平整,高低偏差不得大于20mm;铺设到设计高度时,最后一遍夯打时需加浇浓浆一层,再铺薄层砂子或炉渣,进行最后正平夯实。2.5.3粉煤灰垫层

软土地基中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 篇3

关键词:软土地基 桥梁 桩基础 施工技术

在软土地基桥梁桩基础施工中,必须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条件,以及实地勘探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方案。必须认识到软土地基的危害性,在桥梁工程的桩基础施工中,应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以保障桥梁整体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1 桥梁桩基础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当桥梁工程位于软土地区时,由于桩基础的埋置深度较深,并且需要穿过软土层,所以,严重的沉降现象一般不会出现。在路堤与桥头的连接处,则要注意桩基础沉降的问题,如果不能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将严重影响到桥梁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与抗震性。因此,在桥梁桩基施工的软土地基处理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在软土地基的处理中,应注意前期的地质勘探结果与施工现场实地考察的有机结合,以制定符合实际的地基开挖与填充技术方案;②在软土地基的处理中,应合理选择相应的施工机械设备,特别是在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施工现场,选用的机械设备必须注重经济性、实用性与安全性;③在处理软土地基的过程中,采用钢筋砼箱形整体式结构对涵洞通道等进行处理,为了降低施工费用,可以适当扩大基础。

2 软土地基中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实例

2.1 工程概况 某桥梁建设位于我国某市的高速路上,全段有两座特大桥,桩基础共有632根,其中桩基础最深达70m,最浅为52m,桩基础的深度大多数超过60m。工程的地质环境较差,多数处于软土层地区,其软土厚度24m,液化类型的砂土深度为9m。从上到下桥梁工程的桩基础依次穿过软弱土层、黏性土层、中细砂土层、风化的岩石层等。

2.2 桥梁桩基础的施工工艺 在施工设计的过程中,桩基础的施工特征主要表现为:根桩基础穿越深化软弱层深度达24m,并且根桩基础大部分为深桩基础,其中最长达70m,工程作业量非常大。因此,在机械设备、原材料、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等方面,要求施工公司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对每一道程序进行严格把关。

2.2.1 选择钻机类型。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结合自身积累的施工经验,进行钻探和施工时,决定在上部的土层上使用先进的旋挖式钻机,使用先进的冲击钻对工程下面的岩石层进行处理。

选用旋挖式钻机,其原因主要是:①在自行移动的履带式底盘上安装该钻机,进而便于根桩之间的移动,并且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就可以移动到位,进一步节约大量的移动时间。②该钻机的底盘能够自动伸缩、调整等,通过操作板可以显示塔的垂直度、钻机的深度等。为了提高钻进的效果,可以对自动垂直的钻机以及安装导向杆的钻杆等进行导向。③在钻进速度方面,旋挖式钻机比较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形成钻孔,同时能够根据土层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钻头。

在土层和石层的分界处,旋挖机钻进行时,在这种情况下,将旋挖钻机移动到下一根桩,通过使用25t的大型汽车,与旋挖钻机相互配合,钻到指定的位置。与冲击钻相比,在岩石层由于旋挖机没有速度优势,根据工程的地质状况,先后需要穿越较强的风化层、较弱的风化层等,并且穿越的岩石层比较厚,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进度,所以采用一根桩换机钻孔的方法。

2.2.2 平整施工场地。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为使质量得到保证,在软土层地基上施工,需要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性。由于钻机位于软土层地基上,受软土层地基承载能力较低的影响和制约,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导致钻机发生偏移,甚至出现下沉等,进一步造成钻桩位发生偏移。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桩基的偏位是很严重的,对于这种地基,采取拔除杂草等措施,进一步保证底座和顶端处于平稳的状态,根据地质的现实情况,换填石头碎屑进行填压,同时做好排水处理,避免发生泄漏,引发事故。

2.2.3 钻孔的注意事项。为了确保成孔质量,在做钻孔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首先在中心距离5m内,钻孔作用往往发生在浇筑完成一根桩的混凝土24h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受根桩深度较大的影响,为了防止发生断丝现象,需要加固桩的钢丝绳。对于进入的尺度,在开始钻孔时需要控制好。对于软土层来说,由于容易发生踏孔现象,在钻孔过程中,需要轻轻地下压,采用低档慢速的方式进行。在粘土、沙砾风化岩石层中进行钻进时,由于这类土层硬度相对较大,可能会出现钻头跳动的现象,使得钻头容易偏离钻孔,甚至损坏钻头。

2.2.4 做好超前钻。因为施工过程中,个别钻孔位的桩底会出现夹层,这是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实施超前钻,当钻至孔位桩径以下时,然后根据地质状况对根桩的长度进行确定。如果这种情况没能提前发现,该问题等到检测时才发现,将会很难处理,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

2.2.5 做好清孔工作。第一次的清孔施工在成孔工作验收之后实施。要使用换浆法进行清孔工作,就是完成钻孔后,提升冲锤,距离钻孔底部大约20cm,利用相对密度较小的泥浆进行施压,通过置换,将钻孔里面的密度较大的泥浆和一些钻渣利用相对密度较小的泥浆代替。在进行清孔的过程中,相关的试验者要将孔底内部的情况进行及时准确地反映,防止加入的置换水过多,造成泥浆沉淀。

2.2.6 钢筋笼的施工。在制作钢筋笼的过程中,由于桩基础较长,一方面需要遵守设计图纸的要求,另一方面对钢筋笼加强对接、焊接工作,同时与根桩的位置中心相吻合,使用双面焊接对节与节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处理,并认真检查,对焊接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出现漏焊或焊接不合格的现象。

2.2.7 混凝土的施工。为更好地减少泥浆的沉淀量,桩身浇筑之前应使用导管对钻孔的底部予以扰动。进行二次清孔时,需要对孔底的标准高度进行复测,对泥浆的沉淀厚度进行检查,判断是否满足浇筑要求。由于桩基础较深,所以在浇筑过程中,尽量减少浇筑时间,进行及时浇筑,确保浇筑的连续性。

3 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桩基础施工发生的事故与预防

3.1 施工中发生掉钻 掉钻的原因主要表现为:钢丝绳不能满足高强度要求,在钻进过程中,强提硬扭、钻头接触不良等。为了避免发生掉钻事故,在钻进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原则:选择的钢丝绳材质要好,根据钻孔深度计算钢丝绳的承受能力。

3.2 孔位不正、缩孔现象 在钻机场地方面,其硬化没有达到打桩机的要求,在钻进过程中碰到较大的石块,存在倾斜度软硬土层交界造成钻头受力不均和操作不当等因素是导致钻孔缩孔、偏斜的主要原因。施工中应按要求硬化好钻进场地。

3.3 断桩的预防措施 实际施工中,桩基础浇筑时间比较长,若混凝土坍落度没有控制好或没能及时供应混凝土,都能造成桩基砼流动性减弱使灌注时翻浆不到位而导致断桩事故。如没有控制好泥浆浓度,在实施软土层灌注时会导致软土层塌陷事故,使质量得不到保障。为杜绝此现象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高温环境下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加强搅拌工作,配置充足的运输机械,做好混凝土监管试验工作。

4 结束语

加强软土地基桥梁桩基施工中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性。技术人员应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技术人员只有认真分析、共同探讨,坚持科学的态度,施工队伍规范施工,最终工程才能保证质量如期完工。

参考文献:

[1]高善峰.浅谈桩基施工技术发展概况及未来趋势[J].中国科技信息,2011(7).

[2]李凯峰.浅谈公路软土地基处理[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

地基基础设计及桩基础探析 篇4

1 基础的设计

地基砌体的结构要采用刚性条形的基础, 如果基础的宽度大于2.5米的话, 也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也就是柔性基础。在多层框架结构中, 如果基础土质较差, 中柱最好选择钢筋混凝土柱。如果是框架结构、地基较好且无地下室, 可以选择单独柱基。如果没有地下室、荷载也比较大、地基又较差的情况下, 为了增加建筑整体性, 降低不均匀沉降, 可选择十字交叉梁基础。要是以上基础还满足不了地基基础的变形要求和强度, 也不能用人工地基或桩基时, 可以采用筏板基础。框架结构、有地下室、防水要求高且上部结构对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情况下, 可以选择箱型基础。框架结构、无防水要求、有地下室、荷载均匀、地基较好、柱网的情况下, 可采用独立柱基, 在抗震防区应该加柱基拉梁, 或者用筏板基础和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 如果筏板基础上的柱网均匀且较小、荷载也不大, 就可以采用板式筏板。如果柱距较大且荷载不同, 最好采用梁式筏基。

不管是采用何种基础, 都要对地下室外墙与基础底板的连接处进行处理。框剪结构地基较好、无地下室、荷载均匀, 可用独立柱基, 抗震防区柱基下设拉梁, 墙下设条基, 拉梁与条基连接在一起。如果没有地下室、地基较差、荷载大, 选择条形基础, 并与墙下条基连接, 增加整体性能, 如果依然不能满足地基变形要求与承载能力, 可采用筏板基础。剪力墙结构中, 有地下室或无地下室, 没有防水要求、地基好, 可直接选择交叉型基础。在对防水有要求的时候, 可以选择箱型基础或筏板基础。目前高层建筑大多有地下室, 可用筏板基础;要是地下室设有均匀钢筋混凝土隔墙时, 选择箱型基础。如果地基的条件较差, 为满足沉降要求和强度, 可以采用人工地基或桩基。在群房或多栋高层沉降差小、基础好及标高相等的基础时, 如果地基一般, 经过计算或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 可以减少初期的沉降差。

2 基础类型桩基础

1) 在人工地基或天然地基的变形或承载力达不到设计的要求时, 或者采用浅基础不经济的时候, 可以采用桩基础。

2) 桩平面布置原则:首先, 上部结构重心与桩重心要重合, 把桩顶所受荷载最大限度的均匀分布, 桩群在承受弯矩方向和水平力要有地抗力。其次, 纵横墙交叉处应该布桩, 门洞口处不宜不桩。第三, 相同结构单元不能用同样的端承桩和摩擦桩。第四, 大直径桩要一柱一桩。第五, 防震缝或伸缩缝可以采用两柱共承一桩的布桩方式。最后, 剪力墙下布桩要对两端应力进行考虑, 原则是使其受力均匀。

3) 桩端与持力层深度关系:a.应选择岩层或较硬上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最小深度是由持力层性质所决定的, 对于粉土或粘性土一般不小于2倍桩径;强风化软质岩或砂土不小于1.5倍桩径;强风化硬质岩或碎石不小于一倍桩径。b.桩端进入微、中等风化岩的嵌入岩, 进入深度不小于0.5米, 如果岩体属于未风化硬岩或灰岩, 深度一般不小于0.2米。c.如果与液化土层, 桩身必须穿过该层, 直到下午稳定土层, 对碎石、砂、坚硬粘性土或密实粉, 嵌入深度不小于0.5米, 如果是其他岩层则不小于1.5米。d.如果有季节性膨胀土层或冻土层时, 桩身进入其中不小于4倍桩径。

3 桩型选择的分析

1) 预制桩在持力层风化残积土层、强风化层碎石土层及砂层是比较适用的, 桩身深入的土层主要是高、中压缩性粘土层, 穿越层中如果存在软塑层突变为坚硬层或石灰岩的岩层地区是不适用的, 施工方法主要采用静压法或锤击法。

2) 沉管灌注桩对持力层欺负大、桩身穿越土层为高、中压粘性土层是较为适用的, 对于高灵敏度软土层及桩群密集地区是不适用的。对于这种方法由于其施工质量不稳定, 因此一般不采用此法。

3) 如果土层为饱和粘性土层, 以上两种方法的使用应该考虑挤土效应对工程质量及环境的影响, 在需要的时候应该采用预钻孔。设置消散超孔隙水压力的塑料插板、砂井及隔离沟等措施。使用范围最广的就是钻孔灌注桩, 一般度持力层层面起伏大、桩身穿越各类型土层、软硬变化大及风化不均匀等地层都是比较适应的, 如果持力层地层中夹杂大块石头或为硬质岩层等, 就需要进行冲孔灌注桩。没有地下水的一般土层, 可以用长短螺旋钻进进行成孔成桩作业, 冲孔时, 要用泥浆护壁, 所以施工现场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充分考虑现场受制约的因素。

4) 对于地下水水位较深的地方宜采用人工挖孔桩, 如果能采用井点降水法使水位较浅并且在持力层以上没有流动性淤泥质土的都较为适用。一般在成孔中出现涌水、涌泥等现象的, 不适宜用此方法。

5) 钢桩, 该方法由于造价过高, 一般不采用。如果在施工场地的硬持力层较深, 只能用超长摩擦力桩施工时, 如果采用灌注桩或混凝土预制桩, 其施工工艺对质量难以保证时, 可以采用钢桩作业。对持力层较硬的风化岩层或土层, 该法比较适用。

6) 夯扩桩。如果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层或者硬黏土层, 桩身穿越的土层为粉土、粘性土或软土, 为了把桩端的承载能力提高, 可以采用夯扩桩。夯扩桩属于挤土桩, 因此要避免挤土效应的不良影响。

4 结语

地基基础、桩基工程都属于繁杂的工程, 设计人员应该对每一个环节统筹兼顾、认真考虑, 各方面使之科学化、合理化。不仅要保证建筑的使用安全性, 还要使施工成本经济合理。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 各种各样的高层建筑不断涌现, 高层建筑的基础在整个工程的投资中往往占据很大比例, 一般高层建筑均采用桩基础结构, 所以, 对桩基础的形式如何进行选择, 对于保证建筑的安全及成本的节约、造价的降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此要选择一个最佳的方案进行施工, 本文主要对地基基础设计及桩基础设计和选型上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地基基础,设计,桩基础,选型

参考文献

[1]张敦庆.浅谈地基基础设计[J].中国科技纵横, 2010.

[2]周家忠.膨胀土地基基础设计浅谈[J].山西建筑, 2010.

[3]郭育龙, 高俊, 孙戎.地基基础设计及桩基础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

地基与基础总结报告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你们好!由我单位承建的办公楼工程自从开工以来,我项目部按照设计图纸和有关施工规范,在质监站、设计、勘察、建设、监理等单位的细心指导和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现我代表施工单位就工程的施工情况及质量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作简要汇报: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办公楼工程,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内,由……建设单位……投资建设,…勘察单位…、…设计单位…负责地质勘察设计工作,…监理单位…对本工程进行全过程的施工监理。

2、结构特征:该工程为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000m。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耐火等级设计为二级。本工程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贰级。

基础结构:C15混凝土垫层,其余为C30钢筋混凝土,MU10页岩烧结实心砖M7.5水泥砂浆砌筑。

二、原材料使用情况

本工程采用的水泥为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C32.5和PO42.5水泥;基础砌筑用材料为迁西县三屯营镇宝湖新型砖厂生产的MU10页岩浇结普通砖;河砂、卵石产地为洒河;钢筋采用唐钢。

在基础工程施工中,严把工程材料质量关。材料采购有质保书、合格证。进场后会同现场监理,随机见证取样,检验合格后才用于工程中。

三、质量控制情况

1、工程施工前,会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了图纸会审,并形成记录,解决了图纸中的疑问。

2、施工过程中各工序施工、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均通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各种隐蔽工程均通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检验,并签署隐蔽工程记录;关键工序施工时有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专人24h旁站监督、指导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3、本工程开挖后局部发现一废弃砌石地窖,需将地窖砌石墙壁拆除,并挖除其周围的回填土,经质量监督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现场勘察,由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案,我施工单位严格按方案要求回填至设计标高,处理后做静载试验,经合格后进行了下道施工程序。

4、坚持计量制度及见证取样制度。在砼、砂浆搅拌前按设计配合比及现场测定的砂、石含水率等及时进行调整,并挂出配合比牌。坚持对原材料车车过磅,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随时会同监理人员对原材料的投料、水灰比、塌落度等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纠正。砼试块均由监理进行现场取样。

5、观感质量检查情况:本工程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砼分项工程表面清洁、平整,无孔洞、露筋,有少量蜂窝、麻面,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棱角顺直一致,尺寸正确。棱角、表面无损坏。

四、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情况

1、该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共分为4个子分部工程,8个分项工程,29个检验批工程。各子分部、分项、检验批均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各试验报告均齐全合格。龄期未到的试块,待龄期到后再做补充说明。

2、各专业根据工程进度,在各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各分项工程完工后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以保证工程质量;按时填写施工日志。

软土地基上基础的处理措施 篇6

关键词:软土地基;基础;处理措施

引 言

地基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它支撑着上部结构,所以地基的工程质量必须保证才会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软土地基上的基础的处理是一个难度的工程,近年来,软土地基工程质量问题频繁出现,工程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以及企业的发展,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必须引起重视。由于软土地基孔隙比较大、压缩系数高、天然含水量大、强度低,并具有蠕变性,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在地基处理方面比较困难。所以,在处理措施上要仔细进行研究。

1 软土的层理构造

软土地基加固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处于软弱土质的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上的建筑物具有相当的稳定性,降低地基的压缩性,减少因土层地质条件不稳定而造成的基础沉降特别是不均匀的沉降,从而提高土层的抗剪强度,防止地基受到震动作用时造成地基下土方的液化。当前,国内外特殊地基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并且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当中。每一种地基的处理方法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并且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地基土层的层理构造,充分、准确地掌握地基土层的种类,才能找到切合的地基处理方法,达到特殊地基处理的目的。根据我国有关软土地区的层理构造,从工程地质观点出发,软土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表层为3m以内的褐黄色粉质黏土,二到三层为高压缩性的淤泥质粘性土,厚度一般为20m左右,第四层为较密实的黏土层或沙层。表层主要为3~5m左右的由人工填土及较薄的粉质黏土组成,第二层为5~8m左右的高压缩性的淤泥层,这类土层的基岩一般都会里地表不远,起伏变化大。表层为3~5m左右的褐黄色粉质黏土,次层为厚度变化很大的呈喇叭口状的高压缩性淤泥,第三层为较薄残积层下的基岩。这类土层一般分布在山前沉积平原或河流两岸靠山地区。表层为1m余厚的黏性土,次层为30m厚度以上的高压缩性淤泥层1.5表层为3~5m左右的褐黄色粉质黏土,以下为淤泥及粉砂夹层交错形成的土层。表层为浅黄色的黏性土,以下为成因较为复杂,极大部分为坡洪积、胡沼沉积、冲积以及残积的饱和软土或淤泥及泥炭。这类土分布面积不大,厚度变化悬殊,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极大,建筑性能很差。根据上述土层的构造,再进行具体的勘察分类和计算,即可以初步确定土层地基施工的方法,选择较为符合的工程实际地基处理方式,保证建筑地基的稳定、安全。

2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2.1 对暗浜、墓穴、古河道、暗塘的处理

所处理软土覆盖范围不大时,一般采用地基基础加深的方法,在软土厚度不大时,多采用换土垫层法处理;软土覆盖宽度比较小,宜采用基础梁跨越处理;当软土覆盖范围较大时,一般通过打入短桩进行地基处理。常用的短桩类型有沙桩、旋喷桩、碎石桩、灰土桩、预制桩等。

2.2 不均匀软土土质地基的处理

不均匀软土土质分布的地基,一般较多采用机械碾压法或夯实法。对浅层软层土质地基宜用换土垫层法。

2.3 厚层软土地基的处理

对厚层软土地基的处理,一般多采用真空预压堆载预压法或沙井、袋装沙井、塑料排水板与堆载预压相结合以及深层搅拌等多种方法。对于荷载量大、沉降限制严格的建筑地基,一般较适宜采用桩基。

2.4 换土垫层法

当地基土为湿陷性土、软弱土、冻土或膨胀土等不良性土质,不能满足上部建筑对地基强度和稳定程度的要求,并且经过勘测得知此地块软土的厚度一般在3m以内时,通常采用换土垫层法。此法相对于其他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换土垫层法主要是将基础地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不良土层部分或全部挖去,置换成沙石、灰土、粉煤灰等换填密度大、水稳性好、强度较大、性能稳定、无侵蚀的材料,并分层振压结实至要求的密实度。换土垫层法置换后的垫层土质与原土相比,具有刚度大、变形小、沉降小、承载能力强的优点。对地基的排水固结,防止季节性冻土的冻胀、限制膨胀土的不稳定性和湿陷性土层的湿陷性都具有明显的作用。在不同的工程中,垫层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此,换土垫层应当视工程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垫层施工措施:工程场地软弱土层较薄时,全部换填;软弱土层较厚时,可以部分换填,允许有一定程度的沉降、变形。但不管怎样,换土垫层法一般都只适用于上部荷载量不大,基础埋藏浅的中、低层民用建筑的地基处理中。而在换土垫层法中,垫层的设计和施工也是关键步骤,垫层的设计和施工做得不到位,对换土垫层法应起到的作用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2.5 深层密实法

主要加固方法主要有:强夯法、挤实砂桩、碎石桩加固法、旋喷桩法。对于砂土地基及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的软弱粘性土地基,可采用重锤夯实或强夯。它的基本原理是:土层在巨大的冲击力作用下,土中产生很大的压力和冲击波,致使土体局部压缩,夯击点周围一定深度内产生裂隙良好的排水通道,使土中的孔隙水(气)顺利排出,土体迅速固结。强夯后地基承载力可提高3~4倍,压缩性可降低200~1000%。挤实砂(碎石)桩是以冲击或振动的方法强力将砂、石等材料挤入软土地基中,形成较大的密实柱体,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抗剪强度,减少沉降。属于复合地基的一种,当软土层较厚,换填处理比较困难,地基土属于非饱和粘性土或砂土时,采用挤密砂桩或碎石桩加固法,可以使地基土密实,容重增加,孔隙比减少,防止砂土在地震或受振动时液化,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和水平抵抗力,减少固结沉降,使地基变均匀,起到置换、挤密、排水作用,防止地基产生滑动破环,提前完成沉降,减少沉降差。它的最大有效处理深度20m。旋喷桩可分为粉体喷射桩、高压喷射注浆法等。对于强度低、压缩性高、排水性能较差的软土,采用灰土桩(水泥土桩、石灰土桩、二灰土桩等)与地基组成复合地基,大部分荷载有桩体承受,它的施工工艺比较复杂,需要配置专门的旋喷设备。利用工程钻机,将旋喷注浆管置入预定的地基加固深度,通过钻杆旋转,徐徐上升,将预先配置好的浆液,以一定的压力从喷嘴喷出,冲击土体,使土和浆液搅拌成混合體,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人工地基。

3 结 语

总而言之,软土地区地基上基础的处理工程的建设对于整个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软土地基处理上要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结合软土工程的特点,仔细研究软土的层理构造,工程特征以及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根据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仔细进行工程中地基的处理,从而保证软土地基中基础的质量,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为工程建设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若愚.软土地基工程特性与地基处理方法适用性讨论[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9.9(3).195~198.

[2]张文宏,张小文.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3).172~173.

浅谈地基基础缺陷处理及地基加固 篇7

关键词:地基,缺陷处理,加固

强夯法常用来加固砂土、粘性土、杂细土等各类地基, 可提高地基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 并改善其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在雨水充沛的广东地区1个新建500k V变电站的地基加固中, 采用强夯法来加固新回填粘土的地基, 尚属首次。由于用强夯法加固新回填粘土地基, 其加固效果存在一些质量缺陷。在进行了原因分析后, 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

地基基础缺陷的处理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1) 地基基础缺陷的种类及其对建筑物使用、安全、耐久性等方面的影响;

(2) 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安全度、使用要求等具体情况对地基基础变形的适应性;

(3) 地基基础变形、结构变形的数值, 发展速度和趋势;

(4) 地基基础缺陷和加固上部结构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地基基础处理的措施有:对上部结构进行维护;对上部结构进行加固或减荷, 基础加固、地基加固。上述几种措施有时不单独采用, 有时需多种措施综合采用。这些措施的选择, 往往需要对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作全面的考虑, 提出不同的方案, 进行经济和技术上的比较, 从而选择合理的方案。必要时还应对缺陷形成的原因及现实, 从使用和维护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地基基础缺陷处理的一般原则当地基基础的变形已经趋于稳定时, 一般可不作地基或基础的加固。当地基不均匀沉降尚未趋于稳定时, 一般考虑“等待沉降稳定”、“加速沉降稳定”和“制止沉降”三种方法处理。

等待沉降稳定的目的是不对地基基础进行处理, 而仅对上部结构进行修补, 从而减少地基处理费用, 并避免上部结构的再度处理造成浪费。

加速地基沉降的目的和适用条件基本上与等待地基沉降稳定的方法相同, 但可以缩短消极等待沉降稳定所需的时间。一般适用于独立基础下的地基处理, 具体做法是临时的增加载荷, 人为的有控制的进行地基浸水等。

制止沉降的目的是终止地基和上部结构的发展。具体做法是上部结构减荷或加固, 基础加大底面积, 地基加固等。这些措施的单独采用或综合采用应根据有关措施的适用条件并做经济比较后予以选定。

采用减少上部荷重的措施时, 应考虑生产和使用条件的具体要求, 并通过地基强度、地基变形的验算确定减荷的具体数据。在地基强度破坏丧失稳定以及上部结构严重损坏威胁安全的情况下, 减荷亦可作为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措施后加固施工期间的安全措施。

上部结构加固是当上部结构安全度不足时采取的必要措施。而在地基基础加固比较困难时, 亦可考虑用上部结构加固替代或配合地基基础的加固。其具体方法有增设圈梁等措施。

基础扩大底面积的加固, 适用于地基承载力不足等情况。增大底面积应由地基强度验算确定。当地基强度满足要求而缺陷仅仅表现为不均匀沉降, 变形过大时, 采用增大基础底面积的加固, 主要由地基变形计算来加以确定。

在建筑结构修缮中, 地基加固常用的方法有;分批分段更换病弱地基土、加桩加固、用挖钻孔灌桩加固、压力灌浆加固 (包括硅化法加固地基) 等。地基加固方法的选定应充分了解地基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地基加固工作是在建筑物存在情况下进行的, 因而施工比较困难。它既应保护地基的加固质量, 收到极地加固的效果, 又应采取措施保证上部结构的安全。

更换地基和震动打桩加固都可能引起地基附加沉降, 上部结构变形会有新发展。采用此类方法应对生产附加地基沉降有所估计, 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 挖钻孔灌桩, 压力灌浆加固地基不使用权地基避免受到附加影响, 但施工也比较复杂。地基加固后应做必要的质量检查, 如贯入度实验等。加固前加固后都应作好沉降的观测记录工作。

更换病变的地基是基础加固中比较直观的一种。它适宜病变地基土层分布较浅, 厚度较小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加固可导致地基的进一步沉降和破坏。因此加固施工的组织应视具体情况分期分段逐步进行。挖除软弱土层后常用砼、砖砌体或碎石夯实等材料加以填充。

打桩加固地基的设计原理有的是在打桩时使周围土壤加密, 有的是用桩承重, 也有两者同时采用的。被打入的桩可为木桩、钢管桩、钢筋砼桩等。在加固量较大时宜将桩拔出重复使用, 而在桩孔内填实粗砂、砼、石灰等材料。

挖钻孔桩加固地基的原理相似于打桩加固地基。挖孔桩的典型方法是石灰灌桩, 它用挖孔代替了打桩拔桩成孔, 用生石灰吸水膨胀的原理是周围土加密。生石灰熟化吸水也不降低地基的含水量, 该方法适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及含水率较高的软弱地基。

压力灌浆加固地基是将某种液体灌入地基基础中, 填塞孔洞, 缝隙, 胶结土壤颗粒, 从而达到减少增大强度的目的。压力灌浆加固地基基础的具体方法很多, 应用十分广泛。其中硅化法加固已有建筑物的地基效果很好, 但费用较高, 一般仅用于重要部位的加固, 其原理是将硅酸钠等溶液压入到地基中, 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硅胶, 将土的颗粒胶结起来, 从而增大地基的强度, 减少其压缩性和透水性。硅化适用于粉质土和有一定渗透系数的粘质土。

视土纸渗透性的大小可选用三种方法:

(1) 压力双液硅化法;

(2) 电动双液硅化法;

(3) 压力单液硅化法。

浅谈地基基础缺陷处理及地基加固 篇8

关键词:地基,缺陷处理,加固

强夯法常用来加固砂土、粘性土、杂细土等各类地基, 可提高地基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 并改善其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在雨水充沛的广东地区1个新建500KV变电站的地基加固中, 采用强夯法来加固新回填粘土的地基, 尚属首次。由于用强夯法加固新回填粘土地基, 其加固效果存在一些质量缺陷。在进行了原因分析后, 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

地基基础缺陷的处理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一是地基基础缺陷的种类及其对建筑物使用、安全、耐久性等方面的影响;二是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安全度、使用要求等具体情况对地基基础变形的适应性;三是地基基础变形、结构变形的数值, 发展速度和趋势;四是地基基础缺陷和加固上部结构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地基基础处理的措施有:对上部结构进行维护;对上部结构进行加固或减荷, 基础加固、地基加固。上述几种措施有时不单独采用, 有时需多种措施综合采用。这些措施的选择, 往往需要对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作全面的考虑, 提出不同的方案, 进行经济和技术上的比较, 从而选择合理的方案。必要时还应对缺陷形成的原因及现实, 从使用和维护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地基基础缺陷处理的一般原则如下:当地基基础的变形已经趋于稳定时, 一般可不作地基或基础的加固。当地基不均匀沉降尚未趋于稳定时, 一般考虑“等待沉降稳定”、“加速沉降稳定”和“制止沉降”三种方法处理。

等待沉降稳定的目的是不对地基基础进行处理, 而仅对上部结构进行修补, 从而减少地基处理费用, 并避免上部结构的再度处理造成浪费。

加速地基沉降的目的和适用条件基本上与等待地基沉降稳定的方法相同, 但可以缩短消极等待沉降稳定所需的时间。一般适用于独立基础下的地基处理, 具体做法是临时的增加载荷, 人为的有控制的进行地基浸水等。

制止沉降的目的是终止地基和上部结构的发展。具体做法是上部结构减荷或加固, 基础加大底面积, 地基加固等。这些措施的单独采用或综合采用应根据有关措施的适用条件并做经济比较后予以选定。

采用减少上部荷重的措施时, 应考虑生产和使用条件的具体要求, 并通过地基强度、地基变形的验算确定减荷的具体数据。在地基强度破坏丧失稳定以及上部结构严重损坏威胁安全的情况下, 减荷亦可作为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措施后加固施工期间的安全措施。

上部结构加固是当上部结构安全度不足时采取的必要措施。而在地基基础加固比较困难时, 亦可考虑用上部结构加固替代或配合地基基础的加固。其具体方法有增设圈梁等措施。

基础扩大底面积的加固, 适用于地基承载力不足等情况。增大底面积应由地基强度验算确定。当地基强度满足要求而缺陷仅仅表现为不均匀沉降, 变形过大时, 采用增大基础底面积的加固, 主要由地基变形计算来加以确定。

在建筑结构修缮中, 地基加固常用的方法有;分批分段更换病弱地基土、加桩加固、用挖钻孔灌桩加固、压力灌浆加固 (包括硅化法加固地基) 等。地基加固方法的选定应充分了解地基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地基加固工作是在建筑物存在情况下进行的, 因而施工比较困难。它既应保护地基的加固质量, 收到极地加固的效果, 又应采取措施保证上部结构的安全。

更换地基和震动打桩加固都可能引起地基附加沉降, 上部结构变形会有新发展。采用此类方法应对生产附加地基沉降有所估计, 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 挖钻孔灌桩, 压力灌浆加固地基不使用权地基避免受到附加影响, 但施工也比较复杂。地基加固后应做必要的质量检查, 如贯入度实验等。加固前加固后都应作好沉降的观测记录工作。

更换病变的地基是基础加固中比较直观的一种。它适宜病变地基土层分布较浅, 厚度较小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加固可导致地基的进一步沉降和破坏。因此加固施工的组织应视具体情况分期分段逐步进行。挖除软弱土层后常用砼、砖砌体或碎石夯实等材料加以填充。

打桩加固地基的设计原理有的是在打桩时使周围土壤加密, 有的是用桩承重, 也有两者同时采用的。被打入的桩可为木桩、钢管桩、钢筋砼桩等。在加固量较大时宜将桩拔出重复使用, 而在桩孔内填实粗砂、砼、石灰等材料。

挖钻孔桩加固地基的原理相似于打桩加固地基。挖孔桩的典型方法是石灰灌桩, 它用挖孔代替了打桩拔桩成孔, 用生石灰吸水膨胀的原理是周围土加密。生石灰熟化吸水也不降低地基的含水量, 该方法适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及含水率较高的软弱地基。

压力灌浆加固地基是将某种液体灌入地基基础中, 填塞孔洞, 缝隙, 胶结土壤颗粒, 从而达到减少增大强度的目的。压力灌浆加固地基基础的具体方法很多, 应用十分广泛。其中硅化法加固已有建筑物的地基效果很好, 但费用较高, 一般仅用于重要部位的加固, 其原理是将硅酸钠等溶液压入到地基中, 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硅胶, 将土的颗粒胶结起来, 从而增大地基的强度, 减少其压缩性和透水性。硅化适用于粉质土和有一定渗透系数的粘质土。视土纸渗透性的大小可选用三种方法:一、压力双液硅化法;二、电动双液硅化法;三、压力单液硅化法。压力双硅化法是将水玻璃与氯化钙轮流压入土中, 适用渗透系数为0.1~8.0米/昼夜以下的各类土加固。压力单液硅化法是将水玻璃压入土中, 适用渗透系数为0.2~2.0米/昼夜的地下水位以下的湿陷性黄土和粉沙土加固。硅化法不适用于为沥青、油脂、石油化合物所浸透的土壤以及PH值大于0.9的土壤。施工前须作出硅化加固的施工组织设计, 其内容包括:注液管及电相管的布置和打入深度、化学溶液浓度和用量、注液方法、灌注速度以及硅化后的加固效果的估计等, 必要时硅化设计前应先做实验。

参考文献

[1]叶观宝.地基加固新技术 (第一、二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地基桩基础 篇9

常见的软土地基,是由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及抗剪强度低的土构成的地基,具有强度变化缓慢、加荷载易变形,不均匀,变形速率大且承载力低,沉降量大等不良工程性质的软弱地基;软土特点是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压缩系数高、强度低,并具有流变性、触变性等特殊的土力学性质,工程利用条件较差;软土地基在附加荷载作用下,逐渐排出孔隙水,使孔隙比变小而产生固结变形,随着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的逐渐扩散,土的有效应力增加,提前完成沉降或提高沉降速度。

天然软土地基上的浅基础往往不能满足整体稳定要求,而采用桩基础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以它的大承载能力和抵御复杂荷载性质而成为建筑在软土中的主要基础形式,其巨大的刚度把荷载较均匀地传给下部各支撑,桩基础与其他基础相比具有施工较快,承载力高,投资较少,效果较好的特点;桩基础的施工根据荷载的大小与性质,上部结构的形式与使用要求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等确定;在软土地基中优先使用桩基础应适当加大桩径,相对减少钢筋笼直径。

2. 软土地基桩基础施工处理措施

某高层住宅位于黄土地带,工程拟建商用车库和底层配套设施,层高30层,根据地勘报告该场地平均标高为3.60m,场地淤泥软土地基的压缩性高,不能作为桩基持力层,第3层土层面起伏较大,且大部分区域第七层土缺失,采用现行的桩基处理方法对厚度较大的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一般采用换土垫层法、排水固结法、加固土桩、挤密砂桩、碎石桩加固、粒料桩等方法处理,各种处理方法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处理方法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设计是否安全和节约。

2.1 换土垫层法

该建筑处在软土地带, 地下水埋深较高, 岩层较深, 中层又有较厚且承载力较差的粘土, 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很大时, 可将基础以下卵石层以上的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土或其它稳定性能好、无侵蚀性的材料(通常是渗水性好的中粗砂)称为换填或垫层法。采用坚质的砾石和中粗砂级配方案进行回填,回填时采用搅拌机充分拌匀,且严格控制砂石中的含泥量不能大于3%,分层回填夯实且每层回填厚度为300mm左右,且采用平板振动器夯实,施工前进行试夯,得出稳定的下降指标;由于软土地基流塑性大,在钻孔过程中易破坏土体平衡,软弱土层向冲孔处滑移,因此最好把桩穿过淤泥层,打到淤泥土层处。

本工程桩基施工过程中,钢护筒埋设是很重要的一环,护筒采用桩护筒,钢板厚大于6mm,直径比桩径大10~20cm,护筒用振动锤打入,护筒顶标高比起面标高20~30cm,为防止护筒在打入和成孔过程中发生卷口、压扁等现象,护筒顶端、底端以及筒身每隔2m处采用10mm厚的钢条加强,护筒周围填土必须分层压实,使其在钻孔过程中不能位移,同时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的中心线重合,平面误差控制在30mm内,竖直线倾斜不大于0.5%,护筒四周埋护好护桩,以便及时检查桩孔中心的情况,护桩要放在比较稳定的地方,尽量减少桩基施工时对护桩的影响,必要时要测量校对,只有在中心距离5米以内的任何桩的混凝土浇筑完毕24小时以后才开始钻孔,由于为深桩基础,桩钢丝绳必须要加强。

在地基进行桩基钻孔时,开始时应适当控制进尺,软弱地层钻进时易坍塌,因此应减慢速度,在粘土和沙砾及风化岩中钻进时,因土层较硬会引起钻头跳动,出现钻杆摆动较大和倾斜,在钻孔过程中发现倾斜,坍塌以及冒浆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钻进,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检查孔口内泥浆的高度,保证孔洞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不少于50cm,及时查看护桩的桩位和孔位以及垂直度是否正确;在钻进过程中应该连续钻进,不能中途无故停钻,因机械故障需要停机的,孔内泥浆仍要循环,以防止塌孔,调整基础面积,减少基础埋深,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性,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合理设置沉降缝,管道穿越建筑处应预留足够尺寸或采用柔性接头;为避免遇到坍塌、倾斜、缩桩等问题,在软土地基上施工时可提高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浇筑质量。

2.2 排水固结法

根据地质报告,该场地地貌类型属滨海平原地貌,现场场地已平整,场地地下水属深层潜水类型,考虑不利条件下施工时地下水埋深高水位可采用7.5m,低水位可采用8.5m。该场地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无腐蚀性。本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地基无液化问题,属IV类场地。土方开挖前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再进行基坑大开挖,在软土地基上加压并配合内部排水,加速软土地基的排水,此方法适用于处理各类淤泥、淤泥质粘土及冲填等饱和粘性土地基;桩基下部及两侧采取深层水泥土搅拌桩的处理,利用设置在地基中的竖向排板和地表进行加载预压或利用建筑物自身重量的共同作用使饱和软土中的孔隙水逐渐排出地表,土体固结提高密实度和强度,消除大部分的水后沉降使地表稳定。

2.3 加固土桩

本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允许预制桩施工,桩型采用经济性优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高强预应力混凝土加固土桩,不同桩径的桩的长径比均控制在80左右。深层拌和的专用机械将软土地基的局部范围用固化材料加以改善、加固,形成加固桩,使加固桩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设计加固土桩只考虑其置换与应力集中效应,不考虑其固结排水与挤密作用,加固土桩的深度、直径、间距应经稳定性计算,并应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

2.4 挤密砂桩、碎石桩加固

当选择第8层为桩基持力层,预制桩若需穿过第7层厚度较大的区域,沉桩有相对难度,需考虑相当的桩身结构强度和施工机械,挤密砂桩可确保本工程桩基施工质量,挤密砂桩属于复合地基的一种,当软土层较厚且换填处理比较困难,地基土属于非饱和粘性土或砂土时,采用挤密砂桩或碎石桩加固法,可以使地基土密实,容重增加,孔隙比减少,防止砂土在地震或受震动时液化,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和水平抵抗力,减少固结沉降,使地基变均匀,起到置换、挤密、排水作用,防止地基产生滑动破坏,提前完成沉降,减少沉降差。

2.5 粒料桩

在桩的压入过程中,桩身周围土受剪切而发生重塑,土的强度降低为重塑土的残余强度,当压桩过程出现一定时间的停顿或休止时,扰动土部分强度恢复,压桩力常常大幅度增长,本工程二、三节接桩采用砂、砂砾、碎石、废渣等散粒材料,以专用震动沉管机或水震冲器来成桩,使粒料桩与周围的地基形成复合地基,粒料桩对地基有置换、挤密和竖向排水作用。粒料桩的深度、直径、间距,应经稳定及沉降计算来确定,地质条件对施工方法的适应性不清楚时,应通过试桩加以核查。

3. 结语

软土地基容易发生变形,使整个结构不均匀沉降(包括瞬时沉降、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并导致结构损坏,在软土地带建造建筑物,必须做到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其中换土垫层法和固结排水法是常用的处理方式;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必须与相对应的地基采取合理处理措施,使地基处理与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做到整体的协调统一。

地基桩基础 篇10

1 工程概况简述

某高层建设项目选址所处地质环境为软土地基, 且该工程所处长江三角洲软弱土层环境, 即属于长江三角洲所处的冲击平原环境。同时工程项目自上至下可逐步划分为上部分粘土性质土体结构, 中部则为过渡层, 而下部分则归结为粘土性质的砂类土体表层。其中, 上部分土层主要呈现的是滨海相沉积性质的土体层, 厚度大概处于50—60m左右, 且属于沉积性质亚粘土。同时, 该地基土层由于处在一滨海相水体冲击地区, 其孔隙较大、土质水量吸收相对较高, 包括土质高压缩性明显, 则可断定为软弱土层结构。而中部土体结构环境则以溺谷相地质性质为主, 并且土层间的土质呈现多以粉细砂、亚粘土的交替组织形态为主, 厚度则为8-10m左右。至于下部土体环境可归结为浅海相沉降类型, 且厚度约为18-20m左右。不过由于下部砂类所处环境也是项目长桩应用的持力层, 如若采用基本自然地基土层进行处理则很难满足项目自重承载及规则沉降量的设计要求, 故结合项目实际采用桩基处理方式。

2 桩基础施工技术工艺处理措施研究

2.1 开挖方法及控制要点

2.1.1 打桩后再开挖

在结合该工程实际处所地基地质环境及其当时现有的工艺条件下, 包括吸收了国外同类题材项目的施工经验及建模理论的基础上, 确立了“打桩后再挖土”的打桩作业原则。这是因为本项目如若采用先开挖在打桩的作业方式, 不仅要考虑造价因素, 同时还要评估施工难易程度。具体原因则是:本工程项目所处地质形态环境下, 土质结构相对松散、含水量大, 且高度压缩性非常明显, 渗透性表现不灵敏, 属于软塑、流塑组织状态, 荷载性能不足。此外就开挖作业量而言, 开挖规模较大, 很难准确评估坑底标高。同时基坑长期裸露在外投入的人工降水造价费也很高。特别是该地气象条件下降雨量丰富, 但凡基坑被泡则会加剧塌方隐患, 所以打桩机很难到坑底地带完成作业。若非所处作业条件受限, 正常基坑打桩则需要利用路基箱, 碎石块等物资设施加以辅助。基于此, 本项目实行的“打桩后再开挖”打桩作业法则充分切合实际利用了地表硬壳层, 从而使得打桩工作开展可采用地面行进方式完成作业, 不仅使得作业效率显著提升而后又控制了造价成本投入, 并巧妙控制了基坑开挖的桩柱变形及顶部位移。

2.1.2 质量控制要点

虽然结合本项目实际特点采取了“打桩后再开挖”作业施工法具备显著优势, 但是短板之处也同样值得重视, 需要予以重点质量控制, 即预先打入桩的弯曲变形组织形态下的水平位移需要严格控制。基于此, 为控制变形加剧并产生控制良效, 则需采取针对性控制手段:第一, 应能结合施工流程, 妥善控制挖土次序, 并保持对称挖土以避免基坑长期裸露在外;第二, 当基坑面积较大时, 则可以使用分段挖土作业原则完成该时期工序作业, 即每挖一段就随后完工一段, 并处理好每挖一段的回填, 然后交替循环进行开挖。第三, 基坑开挖后存在的土料应随挖随运, 杜绝在边坡周围堆放开挖土, 从而达到控制桩基变形及顶部位移的主要目的。

2.2 锤击沉桩施工法

2.2.1 沉桩锤选用标准

本项目采用的打桩法主要以锤击沉桩法应用为主。值得指出的是, 柴油锤、落锤、或者蒸汽锤的选择应能结合项目实际进行评估并应予以采用。一般而言, 柴油锤特别适用于坚硬土层性质的地基土, 这是因为柴油锤连续作业性能良好, 锤芯夯击起跳高, 且沉桩成效佳;而蒸汽锤一般比较受用于软粘土层进行沉桩;至于落锤, 严格意义上可将其视为作业机具, 应用于沉桩规模作业较小的短桩结构。因此, 对于沉桩锤的选用确认, 应能结合桩基础的规格型号、基本长度、以及其重量级、直径等参数进行评估并予以采用。

2.2.2 质量控制要点

沉桩落锤的捶打原则应坚持以“重锤低打”执行原则为主, 并要考虑桩基础本身极限强度允值的承受情况, 即处在其捶打承受荷载允值内, 尽量采用大桩锤, 以避免捶打时桩头损坏。因此, 结合上述沉桩锤落锤的捶打依据, 本项目对于400x400mmx30m的钢筋混凝土方桩和钢管桩的沉桩施工, 可优先选用3.5t级柴油锤;当调配确有困难时, 亦可选用4.5t级柴油锤, 但应限制锤跳高度, 不应超过2m;φ550x100mmx40—45m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和钢管桩的施工, 宜选4.5t级柴油锤。

2.3 停打标准处理控制要点

2.3.1 桩基础基本停打标准确认

高层项目桩基础打桩的停打控制标准有关责任施工单位应能高度予以重视。这是因为桩基础的停打处理标准决定着该高层项目基础所承载的极限允值, 从而决定是沉降量是否规则, 以保障项目基础结构上方的建筑结构安全性能得以保持。此外, 如若确保桩基础的停打控制标准合乎质量控制标准, 则直接有效、合理控制施工进度, 并确保打桩机具的油耗得到有效控制, 且使得其桩锤使用周期寿命得以延长。因此, 确认桩基础的桩锤停打标准, 则需要客观考量该项目的所处地质环境, 以及现有的桩基础规格种类、桩的长度, 包括现场各项组织控制要素等进行综合评估并予以采用。基于此, 结合受力形态存在的力学差异, 则需切合项目实际来确认桩基础停打标准。

2.3.2 持力层确认贯入度

虽然沿海一带土层所固有的基本性质属于软粘土, 并且分布相对稳定。但是如何判断桩基础的沉桩锤击受力是否进入到持力层就成为了停桩标准控制关键。因此, 此时可以凭借贯入度去进行客观评估。也就是说, 待桩端已经深入到持力层, 则可结合设计要求继续打至3—5D。不过, 有时会遇到突发状况, 即遇到结实、坚硬的持力层, 这是打至3-5D无疑非常困难, (贯入度S<1.0mm) 并且如若强行进行锤打则会使得桩基础损毁的同时又白白毁掉了桩锤。因此, 对于该情况的技术交流则需要和设计单位进行反映与沟通, 当经得对方同意时则能够以贯入度参数指标作为桩锤停打的主要考量依据。

2.3.3 基本效益

本项目采用“重锤低打”大桩锤 (柴油锤) 的作业方式对400x400mmx30m及φ550x100mmx40—45m砼方桩及钢管桩完成了其沉桩作业。实际施工中, 采用4.5t柴油锤的φ550x100mmx40—45m较大型号桩也都达到了基本预定深度, 并且经过静载荷试验表明, 桩身强度基本满足设计承载力需求,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更为合理、可行和经济, 远远超过缩短工期所获得的效益。

3 结语

处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产业市场下, 高层项目用地资源开发越来越普通化, 这间接体现了建筑产业市场的建设发展进程脚步加快的发展态势明显。因此, 对于有关责任施工单位应能切合项目实际以高层项目对象作为客观研究重点, 并在组织好人、机、料的组织管理要素前提下, 积极研究软粘土所处地质的严峻开工条件, 以此才能保障软土地质环境下地基土层桩基础有关工序作业的质量控制水平, 为后续项目作业工序有力衔接提供基础保障。

摘要:国内建筑市场下的竞争环境日趋激烈, 建筑产业发展背景下, 国有用地资源开发进程加快, 可用建筑用地越发匮乏。基于此种严峻形势下, 高层建筑地基工程桩基作业施工质量要求也与日俱增。因此, 本文以比较常见的软土地基作为阐述视角, 结合某工程实际对一些常见桩基处理方式涉及到的有关技术内容及包括处理控制措施进行了扼要阐述, 以期望对有关责任施工单位提供一定考量价值。

关键词:高层建筑,软土地基,质量,桩基

参考文献

[1]蒋益群.高层建筑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科技资讯, 2011 (07) .

[2]张立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06) .

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11

关键词:地基;基础工程;施 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各类建筑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变得更加重要。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是各类建筑质量的重要基础,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因此来说,确保工程质量良好的关键就是做好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

一、影响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高低是决定地基基础工程乃至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和核心。在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主要由以下几种因素影响着施工的质量。一是人为因素,主要是指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在施工过程中技术发挥程度和施工过程中的行为特征。二是施工的设施设备,只要是指设施设备的性能有没有达到产品说明书和质量证书中的要求标准,施工使用过程中性能是否稳定,是否易于操作和维修,功率等能否达到施工负荷要求。三是施工的工艺流程,是指是否有流畅的施工流程,各工序之间衔接是否科学合理,施工的方法和手段是否得当,能否采用科学的措施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紧急情况,施工的手段是否与选用的设施设备匹配。四是原材料,指使用的材料质量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标准,是否按照技术的要求标准对材料的规格、性能等进行了检测检验,验收、入库、使用等环节管理是否科学。五是环境,指是否在有利的环境中进行了工程的施工,气候条件和环境因素对施工是否有影响,噪声污染等是否对施工有影响,环境条件是否有利于监督和检查。在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的认知和分析,在采用科学的方法基础上,依据经验实际,消除影响质量的异常,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二、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严格相关技术文件的质量控制

地基基础工程的项目经理要组织好相关部门,对工程的技术文件、开工报告、工程涉及的报表进行严格的审核,保证质量控制得到有效落实,主要包括施工单位的技术资质材料的审核,在现场核实的情况下审核工程的开工报告,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设计、方案、方法和技术进行审核,对工程使用的原材料质量、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进行审核,对工程中涉及的图纸修改部分和变更部分进行审核,对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和使用的新工艺进行审核。

(二)严格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半成品、设施设备质量的好坏对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要严格控制原材料、半成品、相关设备的质量,确保施工质量。所有材料必须坚持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的原则,工程所使用的钢材数量、规格、长度、锚固长度必须符合设计的标准要求,钢筋表面有瑕疵的必须进行处理,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确保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了钢筋的安装,工程中必须使用检验合格的钢筋焊接接头。对隐蔽性工程要做好认真的检查和监测。要确保模板的标高和几何尺寸符合工程设计标准。

(三)坚决避免安全危害

如果基础轴线产生位移、基础防潮层效果不好、基础标高产生误差等,都会影响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也可能对建筑的整体受力情况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技术操作不熟练,有可能对基础轴线等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引起位移问题。因此,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前就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树立质量观念,提高岗位责任心。地基基础与上部分墙体如果施工技术不够高,就会导致产生偏心压力,因此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要在外墙角的位置设置龙门板,避免桩产生位移。

(四)严格施工技术人员控制管理

强化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的管理与控制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工程管理人员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管理制度是否先进,工程技术是否科学等。为保证质量基础的工程质量,就有必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要对地基基础工程的全体施工人员、工程的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要对施工全过程的资料记录、工程监理等实施质量控制,保证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人为因素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是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和重点,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高低、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监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与能力对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结束语

建筑物地基基础工程有无良好的施工质量,对建筑物本身的使用质量和生命周期有着直接的影响。为确保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必须强化施工单位的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設,要严格控制地基基础工程全过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转变观念,改革创新,严格管理,不断提高施工质量,有效杜绝质量通病的发生少。

参考文献:

[1] 洪海平.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3)

[2] 黄林海.某住宅楼地基的基础加固设计与施工[J].山西建筑.2010(21)

[3] 谷占波,高凤权.多层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

[4] 孙维莎.浅谈地基基础缺陷处理及地基加固[J].民营科技.2010(05)

[5] 穆满根,陈敦伍.高层建筑地基下卧软弱夹层的稳定性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0(06)

地基桩基础 篇12

我国地域宽广, 幅员辽阔, 地形地质情况复杂多变, 在对建筑工程地基桩进行处理的时候, 应依据其地形选择恰当的处理方法进行操作, 改善地基条件, 提高地基承载力, 从而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建筑工程地基桩的处理方法各式各样, 每一种处理方法都有独特的特征, 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没有在任何地基条件下都试用合理的万能处理方法, 采取适合建筑工程地基桩实际的处理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1 换填料层法

1.1 处理方法

换填料层法是指挖去建筑工程地基底面先天形成的或者后天形成的部分或全部软弱土层, 分层换填压缩性较低、不易腐蚀、透水性较好且强度大的材料, 比如灰土、素土、砂卵石、工业废料之类的, 然后将其压实, 作为建筑地基持力层。对于土质疏松、不符合建筑物强度或变形需求的软土地应当进行人工加固处理。

1.2 特点

换填压缩性较低、不易腐蚀、透水性较好、强度较大的材料后, 能够有效地防止建筑物的沉降, 提高地基桩的承载力, 加速基层软土的排水固结, 能够防止建筑材料因受冻而导致冻胀, 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例如, 在容易湿陷的黄土地基桩中, 用灰土或者素土替换黄土, 能够有效地消除湿陷变形。并且, 换填后的高密度的材料还可起到防水的作用, 防止地下水浸泡下卧天然黄土层。

换填料层法不仅具有上述良好功能, 而且在环保质量日益增长的现代社会, 它基本无大气污染、无水质污染、无噪声污染、无地面泥浆污染的特点, 只有微量的且波及范围小的振动感。

2 压实法

2.1 处理方法

压实法是指由孔隙率相对较大的固体、气体、液体三种土质填充物构成的, 采用碾压的方式, 使填充物材料颗粒互相接近和小颗粒融进大颗粒的孔隙内而重新排序, 并排出水分和空气, 降低孔隙率, 以此加大填充物的密实度和提高填充物固体颗粒的密度, 使建筑工程地基桩含水率及密实度都符合需求的物理过程。

2.2 特点

影响因素多。在对建筑工程地基施加压力时, 其填充物的类型、填充物的含水量、压实机的种类和功能、施压分层的厚度、施压的遍数及方法等都会对地基压实度造成影响。

其方法的施工过程较为复杂, 施工准备工作较为繁琐。施工作业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该地基处理方法不但适用于公路工程地基、铁路工程地基以及机场、堤坝、码头等工程地基的填筑施工, 而且更适用于那些工程地基区域土质较为软, 亦或较为疏松的地质。

3 碱液法

3.1 处理方法

碱液法是指向土地中注入碱液, 活化颗粒表面, 之后再在交接处互相胶结形成一个整体, 但碱液本身是不析出任何胶凝物杂质的, 从而达到提高土的强度, 加固地基作用的化学过程。

碱液法加固技术首先要测量好灌注孔的平面距离, 明确其位置, 对于独立基础, 应当在在四周设孔, 对于条形基础, 应当在两侧各布置一排, 依据加固情况设置其孔距, 然后进行打孔, 使用直径为70mm左右的洛阳铲竖向或向基础中心倾斜钻孔至设定的加固深度, 接着再进行埋管, 先在孔中埋进粒直径为30mm左右的砂石至灌浆管下端标高处, 插入大小合适的开口钢管, 然后在管子四周填充较厚、粒径较小的砂砾石, 上方使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压实至地基表层, 用直径为25mm的胶皮管将溶液桶与灌浆管连接进行灌浆, 控制好溶液浓度和灌浆速度, 最后将碱液加热至高温, 开启阀门, 溶液将自动注入土中。

3.2 特点

碱液法加固建筑地基的施工方法较为简单, 浆料硬化较快, 加固体强度较高。但是, 灌浆材料价格较高, 并且加固深度不够深, 通常局限于对浅层加固的处理。

4 打桩法

4.1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

4.1.1 处理方法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是指复合地基是由水泥、碎石、粉煤灰、石屑等材料搅拌形成的粘结强度较高的桩, 并设置厚度适中的褥垫层在桩顶与基础之间, 以确保土与桩一起负重, 构成桩、桩间土与褥垫层的共同载重的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砂土、粉土和素填土等土质的建筑地基。对可液化地基, 应采取碎石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多桩型复合地基, 以防止地基土的液化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4.1.2 特点

其处理方法应依据现场试验或者地区经验来确定, 具有可变现、灵活性。在进行地基处理时, 对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都有具体的要求。复合地基中因为少量的粉煤灰掺入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中, 不足以充分发挥桩间土良好的承载效果, 其受力和变形类似于素混凝土桩, 具有地基承载力高、稳定快、变形小、施工简单易行的优点, 且工程造价低, 具有快捷、经济的特点, 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高。

4.2 粉体喷射搅拌法

4.2.1 处理方法

粉体喷射搅拌法是指将粉粒状加固材料水泥、生石灰粉搅合于软弱地基中, 与原位土进行强制搅拌, 使原位土与加固材料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 在改善土质性状的同时, 提高其强度, 是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的一种技术。

4.2.2 特点

其处理方法使用的加固材料常见, 容易采购。当前普遍采用的加固材料以水泥为主。用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 大大地提高了软土地基的强度, 能够提高路堤填土率, 有效地控制铺筑路面后的工后沉降量, 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而且, 粉喷桩技术的运用在我国工程界的越来越受重视, 具有发展速度快、运用范围广、加固深度深的特点。

5 结语

上一篇:青工思想下一篇:超声造影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