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下沉(共4篇)
地基下沉 篇1
沉井结构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在桥梁、水闸及港口等工程施工中,近年来,一些国内火电建设项目选址在江河海边,并采用沉井结构作为取水泵房,结构规模也较大。浙江大唐乌沙电厂循环水泵房工程就是通过取水隧道将海水引进厂房进行冷却的一个取水泵站,位于宁波象山县西周镇浅海滩涂上,泵站结构设计为沉井结构。
1 工程概况
沉井结构尺寸为49.55 m×31.1 m×20.5 m,并列两座,间隔12 m,沉井下沉深度为18.5 m,属于超大规模沉井结构。两个沉井采取现场井位3次预制成型,延时下沉,采取排水下沉工艺。该结构的基础为ϕ800 mm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本工程特点是淤泥土层上制作和下沉沉井结构。淤泥土承载力仅为45 kPa,含水量58.5%,饱和度97.8%。由于该土层流塑性很大,在下沉施工中要采取地基加固措施防止土涌,控制两座沉井相对位置和封底位置,防止桩基础倾斜。
2 加固方案选定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借鉴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在沉井砂垫层施工后,采取井内区域注浆加固,两个井之间以及沉井外侧区域则用水泥搅拌桩(ϕ650日本三轴搅拌机SMW工法)加固的措施。注浆和深层水泥搅拌桩加固方案如图1所示。
3 加固施工技术
3.1 注浆加固
在沉井内区域加固时,为了减少注浆对新建钻孔灌注桩桩身的影响,不能用高压喷射注浆(旋喷桩)加固,而是在结构制作之前对沉井范围内群桩顶部区域进行分层劈裂注浆加固。同时也起到防止承压水影响封底施工的作用。
在黏土层中注浆加固是以脉状劈裂注入的方法为主,脉状劈裂注入的加固机理是浆液在土层中形成纯浆液的固结脉(起到框架作用),同时一些脉压密周围土层。为了提高脉的固结强度,应选择悬浊型浆液(一般为水玻璃+水泥+矿碴),劈裂注浆法施工可适用于渗透系数不大于10 m/s~6 m/s的黏性土层地基加固,而且它的注浆压力远低于高压旋喷桩,可避免对桩产生过大的侧向挤压力。
加固区域范围为两个沉井底部平面内桩顶上部1 m~4 m。注浆的间距可以在1 m左右布置。注浆施工中应采用跳孔施工,以防止串浆,提高注浆孔随时间增长的约束能力。
采用注双液浆加固土体具体施工步骤是,先进行打孔,至设计高程后,再预埋塑料花管,用泥浆护壁,经过24 h后形成了护壁泥壳才可以开始分层注浆。根据花管的分节(一般为0.33 m/节),分段进行压力注浆。
3.2 搅拌桩加固措施
由于沉井在淤泥层中下沉,为防止井壁外侧的土体从刃角底下反涌上来,对刃角设计高程井壁外侧的土体进行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加固带从井壁外3 m处向外,采用两排ϕ650搅拌桩加固,加固深度到21 m,水泥掺量为20%。另外,考虑结构制作换填层设计要求,要在淤泥土层中开挖,为保证深基坑开挖作业,又增加一排搅拌桩(桩长约10 m)作为防护措施,在换填段搅拌桩的设计时参考重力挡土墙设计理论来考虑。
另外,为防止两个井下沉时候的相互影响,对两井之间的土体进行加固形成一道可靠的挡土墙。土体采用3排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处理,加固区宽度约为5 m,加固深度为21.5 m。
SMW工法围护搅拌桩采用ϕ650 mm进口三轴搅拌机(PAS-120VAR)施工,桩机套打成孔确保成桩质量,桩间搭接宽度为200 mm。水泥土搅拌桩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在1.5~1.7之间,水泥的掺入比为20%。
根据要形成有效挡土墙的技术要求,考虑在迎向基坑的一排搅拌桩参照SMW工法采取隔孔套打的施工方式,提高墙身的整体性,另外的两排采取搭接200 mm的常规施工方法。
3.2.1 选用进口三轴搅拌机
采用进口ϕ650三轴搅拌机进行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该设备具有施工效率高(采用1喷1的工艺),成桩精度高(L/200~L/400),桩身搅拌均匀,桩机定位准确等优点,套打成孔,避免围护桩发生错位、开叉等不良现象。
3.2.2 三轴搅拌桩施工方法
1)三轴搅拌机施工工艺。
a.三轴搅拌机施工前,必须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施工场地内地上及地下障碍物,根据场地下的软土情况,必须铺设钢制路基箱。施工场地路基承重荷载以能行走履带式重型桩架为准。b.根据提供的坐标基准点,按照设计图进行放样定位及高程引测工作,并做好永久及临时标志。放样定位后做好测量技术复核单,并请监理进行复核验收签证确认无误后进行搅拌施工。c.搅拌桩加固地带的山皮石要清除干净,并用砂回填至不受海水影响高程。在三轴搅拌桩施工过程中会涌出大量泥浆应及时处理,以保证搅拌桩正常施工,并达到文明施工的要求。 d.放置定位型钢,桩机就位并校对桩位和钻杆垂直度。e.启动钻机以不大于1.2 m/min的速度切土下沉,同时开启注浆泵、空压机,将水泥浆和压缩空气灌入土中。f.待钻管下沉至设计高程后,在桩底部分适当持续搅拌注浆,然后按不大于0.8 m/min的速度喷浆提升钻管,边搅拌边喷浆至设计桩顶高程。g.安装型钢定位装置,使其正确就位。h.施工完毕后做好每次成桩的原始记录,移位至下一个顺序桩。
2)搅拌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a.在搅拌桩施工过程中使用质量控制表对整个施工过程、每一道工序实施过程控制,做到每一道工序责任落实到人。在给全体职工进行详尽的技术交底后,为所有职工及民工按照各自岗位制作操作规程卡,使每个人明确各自的任务及操作要求。b.对测量使用的经纬仪要鉴定合格后才可使用,利用经纬仪把桩位准确定出,施工过程中桩位误差必须小于5 cm。c.在钻杆上做好标记,控制桩长误差小于10 cm。在桩架上焊接一半径为5 cm的铁圈,高5 m处悬挂一铅锤,利用经纬仪校直钻杆垂直度,使铅锤正好通过铁圈内,即把钻杆垂直度误差控制在0.5%以内。d.浆液配比必须严格控制,安排专人负责抽查浆液质量,对不合格的浆液作为废浆处理。e.水泥用量须严格控制,每根桩的水泥用量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用量加以实施。f.为防止搅拌桩出现断桩,供浆必须连续进行。施工中因故停浆,应将钻机钻杆下沉0.5 m,供浆恢复后,喷浆30 s后重新提升钻杆。g.底部喷浆应超出桩端20 cm左右,并喷浆座底30 s,使浆液完全达到桩端。h.钻杆的提升速度对桩身质量影响很大,故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提升速度提升钻杆。i.做好详细的搅拌桩施工过程记录、各项技术参数和工程意外情况的记录。j.材料要严格把关,材料运至工地应及时提交质保书,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
4 施工效果
1)通过对两井40 d下沉施工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下沉过程中排泥量控制在设计规定内,地表也未发生较大沉陷变化,井内未发生涌土现象,两井相对位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2)通过注浆加固,桩基础部分土体也对封底施工起到止水作用,承压未能冲破沉井刃角下土层而发生涌水现象。同时提高地基土承载力,使计划三次制作两次下沉方案调整为三次制作一次下沉方案,提高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3)本工程实践证明:在软弱地基中施工类似工程可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和注浆加固技术。
摘要:结合工程概况,选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和注浆对地基进行加固,对其注浆加固技术及搅拌桩加固措施进行了阐述,通过采用深层搅拌桩和注浆加固技术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保证了超大规模沉井水沟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软弱基础,水泥搅拌桩,注浆加固,施工工艺
参考文献
[1]汪鸣玉.水泥深层搅拌桩在江阴澄鹿立交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33(34):130-131.
地基下沉 篇2
1.现象
地基因基槽室外回填土渗漏水而导致下沉,引起结构变形、开裂,
2.原因分析
(1)建筑场地土表层为透水性强的土,外墙基槽回填仍采用了这种土料,地表水大量渗入浸湿地基,导致地基下沉。
(2)基槽及附近局部存在透水性较大的土层,未经处理,形成水囊浸湿地基,引起下沉。
(3)基础附近水管漏水。
3.预防措施
(1)外槽回填土应用粘土、粉质粘土等透水性较弱的土料回填,或用2:8、3:7 灰土回填,
(2)基槽及附近局部存在透水性较大的土,采取挖除或用透水性较小的土料封闭,使与地基隔离,并在下层透水性较小的土层表面作成适当的排水坡度或设置盲沟。
(3)对基础附近管道漏水,及时堵截或挖沟排走。
4.治理方法
(1)如地基下沉严重并继续发展,应将基槽透水性大的回填土挖除,重新用粘土或粉质粘土等透水性较小的土回填夯实,或用 2:8 或 3:7灰土回填夯实。
某廉租房工程地基下沉处理 篇3
某市廉租房工程,独立柱基础,建筑结构形式为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二层以上为砖混结构,建筑层数共6层,建筑高度21.6 m,建筑面积4 121 m2。
工程在浇筑好第四层梁板砼,进行第五层主体砌体施工过程中,发现底层框架梁、柱以及第二层至第四层砖墙及梁板等均有裂缝。出现上述情况后,承包商立即采取相关安全防护措施,停止一切现场施工,撤离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封闭和保护。此后,相关单位负责人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原因,研究对策。
2 基础下沉原因分析
(1)经相关单位和负责人多次实地认真考察,在下沉部位钻孔勘探后,对取样的结果分析可知,基础下沉是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所致。
(2)从施工过程中经原复核的柱子+1.00线,与所有柱子的+1.00线进行施工测量,发现柱子出现了不均匀下沉,下沉最大值87 mm。根据测量记录,并标出沉降区域,描绘成图,与勘探结果分析的情况相符。
3 基础下沉抬升处理情况
3.1 基础下沉后的监测
(1)对出现裂缝的部位,进行打石膏饼(涂石膏),并作好标记,标出监测的日期、时间,每6小时观察1次。
(2)保证房子四周的排水通畅,防止基础被浸泡。
(3)组织2个测量组,一组为专业测量地基沉降的测量队,使用高精度的电子水准仪,每3天测量1次,一组为承包商组建的测量组,用DS3水准仪测量,每天测量3次。同时,测量人员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明确地基是否还继续下沉。
3.2 基础下沉处理情况
3.2.1 基础处理施工单位的选择
施工前,前来联系地基处理业务的施工队伍有几家,经多方面筛选,初步选出2家。一家采用高压旋喷灌浆方案,另一家采用压力化学灌浆方案。经分析,高压旋喷灌浆只能加固地基,而压力化学灌浆不仅能加固地基,还能对下沉的柱子起到抬升的作用。最终选取呈报压力化学灌浆方案的施工队伍。
3.2.2 压力化学灌浆地基处理
(1)在进行压力化学灌浆地基处理过程中,根据沉降区域图进行布孔,钻孔到持力层的土层上,并将柱基以下的软弱层作加固处理,同时在灌浆的过程中时刻测量各柱子的情况。
(2)进行完地基加固处理后,最关键的是做好柱子的抬升控制。控制不好会使抬升量超过下沉量,破坏第二层以上的结构,或者使柱子的柱脚向外侧偏移。为防止上述情况发生,钻孔至加固好的地基位置,采用压力化学灌浆,控制好压力和浆液,使柱子均匀缓缓抬升。在抬升过程中,对外侧边缘的柱子用钢丝绳拉住,时刻注意柱子抬升量,使其均匀抬升,抬升量绝对不能超过下沉量,以免破坏柱子以上的结构。
(3)在抬升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注意四周的外架是否出现倾斜。如发生倾斜,应及时安排人员进行处理。
(4)对加固好的地基按施工规范随机取芯作抽样检验,主要检验地基承载力是否能满足设计部门要求达到的承载力。如不满足,继续补灌,直到达到设计部门要求的承载力。
(5)地基加固完成后,对第二层至第四层的细微裂缝采用化学灌浆和补强处理,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6)对地基加固和柱子进行抬升后,大部分柱子是很难恢复到原来正常状态的,而在房子加荷载(即房子交付使用3年后)且不再继续下沉,才算已经趋于稳定,达到预期效果。
4 经验教训
(1)建筑工程的地基地质勘探工作必须谨慎,特别是在地质复杂区,对主要承载部位必须进行详勘。在地质复杂区,应在施工开挖后进行补充勘探。
(2)独立柱基的建筑工程必须进行不均匀沉降计算。在地质复杂区,应在施工开挖后,据现场条件进行补充设计。
摘要:独立柱基下沉的原因主要是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对此,可用压力化学灌浆的方法进行基础抬升处理。
地基下沉 篇4
某水泥厂所在场地地貌单元属于柳林黄土梁峁、丘陵区, 其宿舍楼为地上7层建筑, 砖混结构, 筏板基础, 基础埋深为自然地面下1.5 m。建筑物刚投入使用即发现地基有下沉现象, 最大沉降量达52.03 mm, 尤其是2015年进入雨季以后, 局部变形加剧。经监测发现主体建筑发生不均匀沉降、倾斜且变形一直处于发展状态, 建筑物东面墙体出现裂隙, 已构成安全隐患。
2 地地基基土土的的构构成成及及岩岩性性特特征征
根据勘察报告, 地基土由上至下分为5层, 分述如下:
(1) 人工填土 (Q4ml) :杂色及黄褐色, 稍密~松散, 稍湿~湿, 土质较松散, 主要成分为粉土、白灰等, 夹有少量碎石及建筑垃圾, 局部地段为大量的生活及建筑垃圾。该层在回填过程中经过压实处理, 局部地区相对密实。
(2) 粉土 (Q4eol) :黄褐色, 中密, 稍湿。可见零星煤屑、云母, 包含少量钙质结核及白色钙质条纹。
(3) 粉质粘土 (Q3al) :黄褐色, 可塑, 稍湿, 可见零星煤屑、云母及氧化物, 包含钙质结核。无摇振反应, 切面光滑, 干强度和韧性中等, 局部地区夹有粉土。
(4) 粉土 (Q3al) :黄褐色, 中密, 稍湿。可见零星煤屑、云母, 包含少量钙质结核及白色钙质条纹。摇振反应中等, 无光泽反应, 干强度和韧性低, 局部地区夹有粉质粘土。
(5) 石灰岩 (O) :灰色~青灰色, 夹灰黄色、灰红色, 强风化, 薄~中厚层状构造, 裂隙发育, 岩芯较破碎, 呈碎块状及短柱状。
具体土层物理力学参数统计值见表1。
3 病害原因分析
通过对该区域原地形图、场地平整施工资料、地质详勘报告等分析, 宿舍楼所坐落的场地为填方区, 东段最大填方厚度为23.0 m左右 (宿舍楼东部位于沟谷区, 其地质纵断面如图1所示) , 原设计要求宿舍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fa=150 k Pa和fa=160 k Pa, 场地强夯处理后所做的地质详勘报告反映回填土层承载力特征值达到fa=150 k Pa。而事故发生后所做的补充勘察反映地面以下。
各填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 (1) -1层回填土为120 k Pa (地面~基底段) , (1) -2层回填土为90 k Pa (基底以下一定厚度) , (1) -3层回填土为140 k Pa ( (1) -2层~原状土层间) , 基底以下回填土层承载力特征值明显低于设计要求, 尤其是 (1) -2层小于地基承载力要求的85%。经现场调查分析, 认为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的诱发原因是地基土层受到地表水渗入浸泡、扰动, 引起承载力下降;补充勘察钻孔取样发现 (1) -2层土较湿, 土质较软, 另现场建筑物周边及基础下给、排水管道存在漏水以及供热管道沟槽内存在较多积水等现象。据此认为造成建筑物地基与基础持续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地表水的侵入, 使得地基土软化, 地基承载力下降, 达不到设计要求, 同时建筑物位于填土沟壑区, 加剧了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4 设计
4.1 基础加固方案的讨论
若采用锚杆静压桩加固方案, 考虑锚杆静压桩对建筑物已有筏板基础的破坏问题, 且加固施工工作面狭小、存在加固深度较大、需多次接桩, 另外填土地基中存在少量的粒径较大的石子砖块, 容易导致压入桩跑偏或无法到达稳定的持力层, 导致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同时该方案造价高、施工周期长, 故不建议采用;若采用旋喷桩、压密注浆加固方案时, 应考虑湿作业情况下如何防范进一步扰动地基土, 导致地基附加沉降发生问题;最后确定选择在建筑物外侧布设封闭旋喷桩围箍支托的设计方案。
4.2 具体实施加固方案
本着“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 考虑当地的施工技术与经验, 经过优化设计, 最后施行的地基加固方案如下:
宿舍楼不均匀下沉严重, 东侧18 m范围内采用水泥高压旋喷桩进行围箍, 并对基础进行半桩托换, 桩的长度为自然地面下20 m (基础底面以上留为空桩) , 其余段采用水泥高压旋喷桩加固但桩距为1.5 m, 桩的长度为自然地面下15 m (基础底面以上留为空桩) 。
在建筑物室内采用水泥水玻璃注浆加固方案, 水泥压力注浆孔径60 mm, 孔距为1 500 mm, 东侧18 m范围内孔深18 m, 其余段孔深5 m。
地基纠倾采用掏土法进行, 根据变形实测情况进行孔位布设及施工, 过程中随时控制沉降, 达到纠偏目的。
1) 室外高压喷射注浆 (旋喷桩) 围箍法。
a.根据山西省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 黄土的湿陷变形70%表现为侧向变形, 山西黄土在浸水时侧向变形较大。故山西地方标准提出采用围箍法对既有建筑基础进行围箍, 在填方区用高压喷射注浆[1] (旋喷桩) 作为围箍可防止外来水浸湿地基并能有效减少黄土地基的侧向变形, 同时可以克服自重浸湿性黄土的负摩擦力, 保证桩能有效地承担结构荷载。
b.本设计高压喷射注浆 (旋喷桩) 采用“半桩托换”的型式, 对筏板基础起到支撑的作用, 防止其继续下沉。
c.高压喷射注浆 (旋喷桩) 桩径为600 mm, 影响范围有限, 采用大间距跳跃式施工方式, 并在浆液中加入早强剂 (三乙醇胺) , 可防止加固过程中地基土产生附加变形。
d.高压喷射注浆 (旋喷桩) 施工, 在基础下部3 m范围内进行复喷并在基础与地基土接触面处原位旋喷, 使得高压喷射注浆位置与既有建筑物基础紧密结合, 确保地基不再下沉。
2) 室内水泥水玻璃压力注浆法。
水泥水玻璃压力注浆法用于宿舍楼室内地基加固, 其缺点是对注浆浆液的分布较难控制, 效果远不如高压喷射注浆 (旋喷桩) 法, 其形成的注浆体为枝状、脉状, 不像高压喷射注浆 (旋喷桩) 法能形成传力的柱状, 控制不好容易产生附加下沉, 施工必须认真细致,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a.水泥水玻璃压力注浆法采用双液注浆, 先注入水玻璃, 再注入水泥浆液。水玻璃可使水泥浆液迅速凝固, 减少水泥浆液向外扩散的范围。
b.注浆时应大间距跳注, 并严格控制注浆量及注浆速率, 防止注浆过程中地基产生过大的附加变形。
3) 宿舍楼加固思路已考虑建筑物的纠偏[2], 注浆时, 采用控制注浆速率, 有意识地使西侧段速率稍大于东侧段, 使东侧段沉降量小于西侧段, 同时东侧外围采用水泥高压旋喷桩围箍支托, 室内注浆时变形小于西侧, 达到纠偏的目的,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变形监测, 采用信息化施工。宿舍楼中部及西部在建筑物外围布置竖向及水平向掏土钻孔进行应力释放, 以利纠倾。
4) 由于建筑物结构未出现较严重破坏, 墙体表面裂缝发育严重的区域采用墙面挂网水泥砂浆抹灰, 裂缝做灌浆处理;发育不严重处仅做表面抹灰修复。门板过梁等少部分结构梁发生裂缝, 采用粘钢加固的方法。
具体地基基础设计加固图如图2所示, 地基基础布桩剖面图见图3。
5 施工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水泥高压喷射注浆 (旋喷桩) 围箍法
1) 开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地段进行试桩, 并开挖检查旋喷桩的成桩情况, 以便修正设计参数。2) 为减小因施工引起的附加沉降, 建筑物东侧旋喷桩施工采用大间距隔孔跳打法 (隔三打一) 。3) 高压旋喷桩的施工工序为机具就位、贯入喷射管、喷射注浆到基础上部以及填土部分、拔管和冲洗等。4) 喷射孔与高压注浆泵的距离不宜大于50 m。如大于要适当调大泵压但不超过25 MPa, 实际孔位、孔深和每个钻孔内的地下障碍物, 管线及地质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不符等情况均应详细记录。5) 当喷射注浆管贯入土中, 喷嘴达到设计标高时, 即可喷射注浆。在喷射注浆参数达到规定值后, 随即分别按旋喷、定喷或摆喷的工艺要求, 提升喷射管, 由下而上喷射注浆。喷射管分段提升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 mm。6) 在高压喷射注浆过程中出现压力骤然下降、上升或冒浆异常时, 应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7) 高压喷射注浆完毕, 应迅速拔出喷射管。为防止浆液凝固收缩影响桩顶高程, 应对基础底部向下3 m范围内进行复喷, 保证水泥浆液凝固体与建筑物基础底部结合紧密。8) 施工桩位偏差不超过50 mm, 桩身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压浆速度和提升速度相配合, 确保额定浆量在桩身长度范围内均匀分布。遇砂层应调整钻进速度 (最低档) 和压浆速度, 确保桩体垂直和水泥浆搅拌均匀。
5.2 水泥水玻璃压力注浆法
1) 施工部署。先施工注浆孔, 施工钻孔时隔孔跳打, 注浆也要求大间距跳注, 保证地基土注浆密实饱满。2) 施工步骤。水泥压力注浆孔:放线定设孔位→施工直径60 mm的注浆孔→下入注浆花管→ (长度8.5 m) →封孔→注浆。
6 地基变形监控量测
甲方委托第三方变形监测单位对其投资建设的宿舍楼进行变形观测, 整个变形监控工作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 整体按甲级地基基础要求进行变形测量, 变形测量等级定为二级。
具体沉降观测点水平位移观测点以及倾斜位移观测点位布置情况如图4~图6所示。
加固前对监测报告进行分析 (不包含监测之前已发生的沉降、倾斜量) 发现, 在地基加固前, 宿舍楼西侧下沉不明显, 中部累计最大沉降量为30.78 mm, 东侧沉降表现尤为突出, 累计最大沉降量为52.03 mm, 平均沉降速率0.225 mm/d, 倾斜度为1/700。
综合分析认为:加固前建筑物沉降速率均超出规范趋于稳定的0.01 mm/d~0.04 mm/d控制指标, 沉降变形处于继续发展状态, 宿舍楼目前倾斜度已超出规范允许的不大于1/1 000范围。据此认为宿舍楼已属C级危房, 必须尽快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加固方案经业主组织专家评审确认之后进行实施, 于2015年9月份开始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继续进行变形监控量测。
在地基加固前后, 均对地基变形进行了监控量测, 分析变形结果发现, 宿舍楼东部位于深厚填土区, 地基土层受到地表水渗入浸泡、扰动, 引起承载力下降, 地基变形最为严重, 故选择宿舍楼东部三个监测点1-5, 1-6, 1-7进行分析, 具体变形情况如表2所示, 地基加固前后沉降变形曲线见图7。
mm
由于施工期正值雨季, 地基变形发展较快, 最大沉降值达到44.47 mm, 施工于10月中旬结束, 经监测地基沉降变形趋于稳定。
7 结论与建议
1) 黄土冲沟地带的建筑物场地应认真进行勘察工作, 充分利用勘察成果, 尽量避开沟谷区, 如无法避免, 应在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和地基处理上做好工作, 避免建筑物在使用期间发生大的不均匀沉降变形, 从而导致建筑物沉降过大, 基础倾斜而无法使用。
2) 冲沟的地表水渗流是加剧地基变形的主要原因, 加固时应考虑到对冲填段建筑物地基的封闭围箍, 达到支托、截水、围箍三重作用。
3) 合理的地基加固方案是加固成功的主要原因, 通过本工程证明高压旋喷桩可以用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加固, 但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对黄 (填) 土地基的局部软化效应, 施工时要做到大间距跳跃性施工。
4) 信息化施工是建筑物地基加固的主要环节, 变形监测应贯穿于整个加固施工过程。
参考文献
[1]齐广超.高压旋喷法处理软弱地基应用技术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02.
【地基下沉】推荐阅读:
渠道下沉09-22
下沉式道路09-27
铁路路基下沉整治05-23
下沉工作总结09-12
整体道床基础下沉05-30
下沉基层工作情况汇报05-20
word首字下沉的错误理解06-01
局部现浇板下沉的处理方案06-21
下沉式卫生间施工技术09-05
东嘎镇下沉干部考核管理办法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