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标准化(共12篇)
通信技术标准化 篇1
前言:同传统电网相比, 智能电网涵盖的信息种类更加全面, 其建设的目的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变现有的不规范的能源利用体系, 从而使电网体系的能源效率达到最大化。基于此, 在了解智能电网通信要求的基础上, 积极探讨和研究其通信技术标准, 已成为电力领域和信息通信领域的关键工作。
一、智能电网的通信要求
智能电网的通信要求可从新标准的制定、既有通信标准的修改和加大通信标准的执行力度三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 相较于传统形式下的电网, 智能电网涉及的信息种类也大幅增加, 其建设的诸多内容均是当前通信标准所未提及的, 例如, 加强充电站的建设以满足电动汽车的使用需求, 推动电力能源的广泛应用;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建设以满足家庭环境的安全需求等。因此, 有必要也必须针对当前智能电网的构建需求, 制定新的通信标准[1]。
其次, 加大对现有通信标准的修订力度, 进而使其能够较好地满足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新需求, 促进新旧通信标准的相互协调。最后, 对于已经制定和颁布的国家智能电网通信标准, 各相关部门需要积极采用, 尽可能地避免私有通信协议在智能电网通信中的应用, 以免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和电网系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二、构建智能电网通信技术标准的相关建议
2.1构建原则
智能电网通信技术标准的构建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 需要以既有通信标准作为新通信标准开发的基础。对现阶段电力系统通信标准进行分析可知, 其大都经过了长期的开发和验证, 且在各项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也较为成熟。为进一步改变现有能源利用体系, 可将可再生能源接入到电动汽车以及智能家居和电网系统当中, 从而使智能电网的应用领域得到良好拓展, 同时, 加强对通信内容和相关数据信息的保护, 确保网络通信的安全[2]。
2.2构建方案
2.2.1发电环节方案
智能电网通信技术标准在发电环节的构建方案可从分布式能源和水电厂监控两方面进行考虑。在分布式能源方面, 可选取IEC61850-7-420作为其通信标准, 对分布式能源对象模型进行分枝可知, 其主要包括了原动机与储能设备两类结构设备, 其中, 原动机类设备主要包括了光伏系统、燃料电池以及风力、柴油发电机和微涡轮等;而储能设备则主要有电池、抽水、飞轮以及超导磁能量储能等。
之所以选择IEC61850-7-420作为分布式能源的通信标准主要是因为其针对分布式能源的各类设备定义了多种数据模型, 例如, 光伏、电池、热电混合等各类逻辑节点[3]。
基于此, IEC61850-7-420分布式能源通信标准便可在对分布式能源通信进行合理规范的同时, 提高各类设备的通信效率。
在水电厂监控系统方面, 选取IEC61850-7-410作为其通信标准, 此标准不仅对水电厂自身的电气功能以及设备的机械功能进行了定义, 而且还针对各类监控设备与生产设备的水电功能与传感器做出了明确定义, 故可以较好的满足水电厂监控设备的各类需求, 确保水电厂得以正常、安全运转。
2.2.2变电站环节方案
智能电网通信技术标准在变电站环节的构建方案。在变电站自动化方面, 可选取IEC61850仅需作为其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标准, 此通信标准对变电站的数据模型以及工程、设备配置和通信服务均做出了明确定义, 且能够对不同厂家所生产的设备协调操作予以良好的支持。
在配电方面, 对既有的配电自动化通信标准IEC61334进行分析可知, 其虽然能够对电力载波技术予以良好支持, 但由于电力载波技术本身的集约化发展, IEC通信标准以难以对当前电力载波技术予以良好的支持。
因此, 选取具有较多工程实践经验的IEC61850作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主要通信标准, 以确保电力载波技术能够得到良好应用。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智能电网的通信要求进行阐述, 在结合智能电网通信技术标准构建原则的基础上, 从分布式能源、水电厂监控和变电站自动化等方面对构建智能电网通信技术标准的相关建议做出了系统探究。
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所提出的智能电网通信技术标准化建议能够较好地满足智能电网的建设需求, 对于转变现有的能源利用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近年来, 我国电力产业发展迅速, 且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做出了较大贡献。为进一步提高智能电网完善力度, 确保电力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从智能电网通信技术的角度着手, 通过对智能电网的通信要求进行阐述, 进而对其通信技术标准的构建原则与构建方案展开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智能电网,通信技术,分布式能源
参考文献
[1]徐晓燕.构建中国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技术标准体系的思考和建议[J].硅谷, 2011, 01 (12) :25-26.
[2]苗新, 张恺, 田世明, 李建歧, 等.支撑智能电网的信息通信体系[J].电网技术, 2012, 10 (05) :8-13.
[3]刘国军, 侯兴哲, 王楠, 等.智能配用电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研究[J].电网技术, 2012, 01 (25) :12-17.
通信技术标准化 篇2
2015-06-29
景观小品设计标准化(附属建筑、照明设施、配套设施)附属建筑
人防出入口、采光井
作为地下车库建筑必不可少的功能设施,位于中心景观区域,并占有较大位置,设计应力求简洁,并与建筑相协调。
考虑景观效果,要求尽可能隐蔽,并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可结合周围景观设计成为一独特景观设施 附属建筑——采光井
附属建筑——人防出入口
照明设施
景观照明设施作为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兼顾功能性与观赏性,利用不同的造型、相异的光色及亮度来造景。
灯具选择:根据小区整体定位,造型与楼盘整体风格相协调;重要节点处根据景观需要自行设计定制; 光源选择:飞利浦,欧司朗
照明设施——庭院灯
景观设施——垃圾桶
不锈钢垃圾桶室外使用不会被雨腐蚀。(主要用于商业)木质垃圾桶质感好与环境容易协调。(主要用于住宅)特殊部位根据设计需要单独设计定制
景观设施——座椅
景观设施——儿童游乐设施
淘气堡材料说明:
1、塑料件:进口工程塑料,采用4mm厚聚乙烯合成材料并渗入抗紫外线,防静电及防脱色原素,增加了塑料件承受压力耐磨,耐候性、防紫外线强不褪色。
2、软包:150mm合资夹板,高密度海棉,PVC软皮。
3、立柱:ф48mm国标镀锌钢管,EPE发泡管,CHS-350mmPP扎带。
4、安全护网:50*50mm采用三胶复合丙纶材料鱼网;
5、地面:320*320*10mm泡沫地垫
景观小品细节处理——挡墙
墙面贴面材料在转角时必须精细施工,需对边角进行45度磨角进行拼接。压顶在拼接时必须要求所有单块压顶石材尺寸一致,并且在拼接时要保证脊线的挺直和边界线的顺直,同时要保证每块压顶石材标高的一致。
为保证石材贴面不返碱,建议最好采用留缝打胶的方式进行石材拼接,并且要保证打胶的饱满度,确保雨水不会进入基层。
景观小品细节处理——小品安装
景观小品混凝土基座安装时,应注意,基座尺寸应比小品基座大些,以保证小品安装的牢固
混凝土基座应低于完成面30cm,保证面层铺贴或植物栽植
防腐木
防腐木作为环保的天然材料广泛用于室外铺装,但因要遭受温度、湿度等非常严峻的环境条件影响,使用时必须注意木材特有的开裂、反翘、弯曲现象。目前防腐剂主要有CCA、ACQ、CAB,CCA主要成分为铜硌砷。
桔梗标准化种植技术 篇3
桔梗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喜凉爽湿润环境,为直根系深根性植物。宜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栽培,黏土及低洼盐碱地不宜种植。前茬作物以豆科、禾本科作物为好。施足基肥,可667平方米(1亩)施土杂肥2000~3000公斤、硫酸钾25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三元素复合肥15公斤,深耕30~40厘米,整平、耕细、做畦,畦宽1.2~1.5米,平畦或者高畦(畦高15厘米),畦长不限,作业道宽20~30厘米。
二、种子处理
选择2年生桔梗所产的充实饱满、发芽率高达90%以上的种子,将种子放在50℃温水中,搅凉后再浸泡8~12小时,稍晾后可直接播种。也可用湿布包上,放在25~30℃的地方,盖湿麻袋催芽,每天早晚用温水冲滤一次,4~5天后即可播种。也可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2小时后播种。
三、播种
1.直播:秋播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在整好的畦上按宽20~25厘米开沟,沟深2厘米。将种子拌3倍细土(沙)均匀撒于沟内,覆土厚1~1.5厘米,耥平轻压,667平方米播量1.5公斤,上冻前浇一次封冻水。春播于3月中旬至4月中旬进行,播后浇水,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可覆盖麦秸或稻草保湿,以利出苗。
2.育苗移栽:育苗移栽一年四季均可进行。近几年开始采用夏播秋植新技术,即麦收后立即将麦茬耙掉,施足基肥,深耕细耙,整平做畦,畦宽1.2~1.5米。667平方米播量5~6公斤,拌3~5倍细土(沙)均匀撒于畦面,覆土或细沙厚1~1.5厘米,再覆盖2~3厘米厚的麦秸。保持畦面湿润,10~15天出齐苗后,于傍晚逐步搂出麦秸炼苗。7月中旬至8月下旬视苗情追肥1~2次,每次667平方米追磷酸二铵和尿素各10公斤。遇严重干旱应浇水,遇涝要及时排水。当根上端粗0.3~0.5厘米、长20~35厘米时即可移栽。11月中旬至翌年春发芽前,深刨起苗不断根,开沟10~15厘米深,按行距25~30厘米、株距5~6厘米移栽,667平方米植4.5万~5.5万株。按大、中、小分级,抹去侧根,分别移栽,斜栽于沟内,一般以30度角斜栽。根要捋直,顶芽以上覆土3厘米左右。墒情不足时,栽后应及时浇水。
四、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直播苗高2厘米时适当疏苗,苗高3~4厘米时按株距6~10厘米定苗。
2.中耕除草:桔梗前期生长缓慢,杂草较多,应及时中耕除草。特别是育苗移栽田,定植浇水后,在土壤墒情适宜时,应立即浅松土一次,以免地干裂透风,造成死苗。生长期间,也要注意中耕除草。
3.肥水管理:桔梗喜肥,在生长期间宜多追肥。6~9月是桔梗生长旺季,应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视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肥。肥料以人畜粪尿为主,配施少量磷肥和尿素(禁用碳酸氢铵)。严重干旱时应适当浇水,雨季注意排水。
4.抹芽、打顶、除花:移栽或二年生桔梗易发生多头生长现象,造成根杈多,影响产量和质量,故应在春季桔梗萌發后将多余枝芽抹去,每棵留主芽1~2个。对二年生留种植株应在苗高15~20厘米时进行打顶,以增加果实的种子数和种子饱满度,提高种子产量。一年生或两年生非留种用植株要全部除花摘蕾,也可在盛花期喷0.075%~0.1%的乙烯利,除花效果也较好。二年生植株开花前应注意防倒伏。
5.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有轮纹病、斑枯病、炭疽病、枯萎病、根腐病等,一般发生较轻。可在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代森锰锌、退菌特或50%甲基托布津等常规杀菌剂常量喷雾防治。虫害主要有蝼蛄、地老虎、蚜虫、红蜘蛛等,防治方法与其他大田农作物相同。
6.选留良种:在9~10月蒴果变黄时应及时带果柄摘下,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后熟23天,然后晒干脱粒。
五、采收加工
直播的当年即可收获,但产量较低,最好在第二年或移栽当年的秋季(约10月中旬),当茎叶枯黄时进行采挖。割去茎叶、芦头,分级鲜售;或洗净后趁鲜用竹片或玻璃片刮净外皮,晒干(或烘干)待售。一般667平方米产量在320~360公斤。
对智能电网的通信技术标准化建议 篇4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将会涉及到电力生产和消费的多个环节, 而实现双向互动电网目标的基础是提升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
一、我国电力通信技术标准的应用现状
在我国当前的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已经囊括了电力生产、输送、变压以及配送等多个环节, 其对于现代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产生了极大地影响作用, 但是在电网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
一是由于通信标准极为繁多, 各种体系之间不能形成良好兼容。而由于现代化通信标准极多, 针对不同需求往往会产生大量通信种类, 但是不同通信种类的协调性较差。
二是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 通信信息系统也在不断完善, 其中电动汽车充放电和家居以及电表等方面都已经实现了技术创新。但是上述几种通信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 因此必须对当前的电力系统通信标准进行修改, 以保证各种通信系统之间的完美融合。
三是我国当前现有的电力系统并不能完美的执行通信标准,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存在大量私有协议, 其既不能有效保证电力设备的稳定操作, 更使得信息的实际交流变得更加困难, 从而使得电力系统的集成难度和通信成本急剧增加。
二、构建智能电网的通信技术标准化的几点建议
2.1形成全新的电力通信准则
相对于传统电网系统, 智能电网所囊括的信息种类更为丰富, 更有大量信息种类是传统电网中所不存在的, 在智能电网的基础上也随之出现了电动汽车充电站以及智能家居开发等多种电力通信系统, 针对上述需求, 必须形成全新的通信技术标准。此外, 对于当前的部分电力通信标准应当进行有效修改, 从而有效满足新型智能电网的根据需求, 最终保证不同通信标准之间形成良好的协调。
2.2进行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技术建设的深入研究
以我国当前的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 深入研究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技术的研究。虽然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明确的规范要求, 但是依然无法满足当前智能电网建设的基本需求。当前来说, 我国国内的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技术标准尚处于研究阶段, 对于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技术和应用变革所产生的标准准则也在不断修改和演变, 从而催生了全新的技术标准, 该种变化也为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智能电网研究的不断深入, 其必然会对我国的电网发展产生极大地帮助作用。
2.3提升智能电网通信技术标准的监督力度
分析我国当前的智能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得知, 部分地区并没有严格执行智能电网通信技术标准, 其对于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了极大地威胁。基于此, 在实际实践过程中应当提升智能电网通信技术标准的监督力度, 形成部分标准检测和监督机构, 加强对各种电力产品投放质量的检测, 从而避免各种智能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意外安全事故。此外, 我国当前形成的智能电网通信技术标准并不统一, 对于数据模型、工程配置语言以及通信服务等系统进行严格测试, 最终满足机械结构和电磁兼容设计的基本需求。在确保通信系统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同时应当提升厂家电力产品的兼容性。基于上述分析, 伴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 应当提升智能电网通信技术标准的实际执行力度, 提升对于工作人员的监察力度, 在不断完善我国电力系统的同时应当进一步推动我国智能电网通信技术的标准化建设。
三、结束语
在智能电网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应当以具有极强传播载体的通信网络为基础, 快速推动通信网络体系的建设。但是, 在当前的智能电网实际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大量问题, 我国在快速发展智能电网通信技术标准的同时, 必须充分考虑到电力系统的全部环节, 即从起始阶段的电力生产到最终的电力使用都必须保证智能电网网络通信的安全性, 只有充分满足该种需求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智能电网在全新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各种全新需求。
摘要:电力产业的稳定发展对我国生活用电和生产用电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力产业的快速发展, 需要不断提高我国智能电网的完善度。基于此, 现对智能电网的通信技术标准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智能电网,通信技术,标准化,构建
参考文献
[1]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R].北京:国家电网公司, 2010 (6) .
[2]l苗新, 张恺, 田世明, 李建歧, 等.支撑智能电网的信息通信体系[J].电网技术, 2012, 10 (05) 8-13.
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篇5
作 者:张伟 孙娟娟 卢远东 作者单位:张伟,卢远东(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154004)
孙娟娟(佳木斯市郊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裸燕麦标准化栽培技术 篇6
1.播前准备
选择除盐碱地之外的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种植裸燕麦,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保墒,做到土壤平整细碎。选用优质丰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耐)病虫、商品性好的品种,如“品5号”、“花早2号”、“坝莜1号”、“花中21号”、“花晚6号”等。挑选大而饱满、发芽势强、质量好的种子作为播种材料。
2.科学播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适期播种。春播裸燕麦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采用宽窄行、宽幅条播、间作、套种或零星点播种植,覆土深度3~5厘米。单作每667平方米(1亩)用种量10~12公斤,行距20~25厘米、穴距10~15厘米。间作、套种视实际种植情况而定。
3.田间管理
①中耕除草。从幼苗期至拔节期,视苗情,由浅入深进行2~3次除草,冬前培土保蓄水分,促根养蘖。裸燕麦拔节后至封垄前中耕1次(深度3~6厘米),适当培土,减轻地表水分蒸发,控制基部茎节徒长。
②灌水排涝。苗期注意防旱排涝保墒,拔节至抽穗期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可视干旱出现时期及程度浇灌1~2次抽穗扬花水,做到以水养根,保护叶片防早衰,达到以叶保粒的目的。灌浆后期若遇雨水偏多,应及时排水防涝,预防贪青晚熟或倒伏。
③合理施肥。重施基肥,分期追肥,基肥占总追肥量80%以上。播种时,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800~1000公斤作种肥。4叶期至冬前,结合中耕除草,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7.5公斤作分蘖肥,促分蘖早生壮发。以后追肥应视苗情而定:壮苗可在基部第2节基本定长时追肥1次;弱苗可分别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各追肥1次,每次每667平方米追施氮磷复合肥10~12公斤。对于坝区生长良好的裸燕麦,拔节孕穗期追肥要以控为主,促控结合,切忌过量施用氮肥,以免导致后期倒伏。抽穗成熟期如出现早衰迹象,每667平方米叶面喷施0.1%~0.3%磷酸二氢钾液50~75公斤。
④病虫防治。合理布局,适期播种,轮作或间作套种,深翻土地,清洁田园,清除带病虫植株残体等措施都可以降低病虫危害。选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预防黑穗病。取洋葱皮与水按1∶2的比例浸泡24小时,过滤后取汁稍加水稀释喷雾,可防治蚜虫和红叶病。黏虫大发生时,幼虫3龄前及时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喷雾防治。燕麦抽穗成熟期,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水溶液喷雾防治冠锈病、秆锈病。
4.适时采收
当裸燕麦麦穗由绿变黄,上中部籽粒变硬,表现出籽粒正常的大小和色泽时应及时收获。采用本技术,一般667平方米可产300公斤左右。
标准化养猪技术 篇7
一、集约化养猪要走标准化之路
1. 饲养管理标准化
传统养猪没有统一的饲养管理模式, 养猪生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科技含量、技术水平低, 表现为环境恶劣、疫病频发、营养失衡等,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标准化养猪通过制定标准的管理程序进行环境控制、疫病控制、饲养控制, 使养猪生产在最合理的状态下有序进行。
2. 猪舍标准化
专业户养猪是在农村自家庭院内修建猪舍, 易造成污染, 损害自家生活环境, 破坏邻里关系, 加大防疫难度。标准化养猪是在远离村庄处建标准化猪舍, 或多个专业户合作投资建立标准化小区, 既不污染周围环境, 又便于防疫。标准化猪舍采用全封闭式, 四周墙体、房顶、地面采用保温材料;可高密度饲养, 提高了猪舍使用效率, 每平方米每年可出栏肥猪1.5头;因使用全价饲料, 设置水厕所和投药罐, 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每栋猪舍每天只需1小时工作量。
3. 标准化养猪提高了生产效益
4. 适应消费观念
传统集约化养猪没有统一标准, 滥用药物和各种添加剂, 造成猪肉产品药物残留严重, 对人们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正大集团以“发展安全食品, 倡导健康消费, 促进社会进步”为宗旨, 从品种、营养、饲养管理和药物使用等方面严格控制, 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新鲜的“放心肉”。
二、标准化猪舍设计
养猪环境包括猪舍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及流动状态、光照、声音、灰尘、微生物等, 这些环境因素通常相互关联、共同作用, 环境变化会影响猪新陈代谢, 直接影响猪健康状况和生产水平。
1. 场址选择
应远离住宅区, 距离村屯500米以上, 交通便利、地势高燥、排水方便、水源充足、通风良好、无污染源。
2. 猪舍建筑要求
(1) 猪舍要求保温、隔热, 舍内温度便于人工控制。 (2) 要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施, 保证舍内空气质量。 (3) 具备排污系统, 便于调教猪群定点排泄和清扫。 (4) 具备良好的饮水设施, 冬季能加温饮水。 (5) 具备适宜的降温系统, 夏季猪舍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
3. 标准化猪舍设施特点
(1) 猪舍采用封闭式, 安装换气扇, 定时控制纵向通风, 降低猪舍内有害气体浓度, 环境能够人工控制 (图3) 。 (2) 猪舍四周墙体、房顶及地面采用保温隔热材料 (图4) 。 (3) 地面采用火道供暖 (纵向供暖) , 降低取暖成本, 使猪休息的地面达到适宜温度 (图5) 。 (4) 自动料桶供料, 减轻劳动强度, 节约饲料, 猪发育均匀 (图6) 。 (5) 戏水池 (猪厕所) 的建立, 有利于猪舍清洁卫生, 降低猪舍有害气体浓度, 减轻劳动强度 (图7) 。 (6) 电子监控设施, 方便观察猪群, 谢绝外来人员参观, 利于预防疾病。 (7) 自动排污系统, 有利于环境保护, 减少污染。
4. 标准化猪舍建筑方案
通信技术标准化 篇8
在本次全会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宣布成立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系统用户界面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8/SC 35)和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物特征识别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8/SC 37),主任委员分别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书记林宁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赵波担任,秘书长分别由软件服务业司软件产业处处长孙文龙和电子信息司信息通信产品处副处长吴国纲担任。
SAC35主要负责信息系统用户界面,包括键盘与输入接口、图形用户交互界面、移动设备用户接口与界面、特殊需求用户界面、用户界面作用对象和属性、远程交互用户界面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国际对口ISO/IEC JTC 1/SC 35。
标准化肉鸡笼养技术 篇9
1 场址的选择
场址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肉鸡场的防疫情况和经济效益。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是选择地势高, 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和“三废”污染区的地方, 水源要充足、水质要好, 用水须达到居民生活用水的要求。土壤环境质量应达到农业部制定的无公害食品标准, 周围环境要安静。
2 鸡舍的建造
肉鸡笼养鸡舍采用全密闭鸡舍, 用排风扇将舍内空气排出, 新鲜空气由进气口进入舍内。鸡舍的密闭性要好, 粪沟、边、角、顶处不可走风漏气, 鸡舍内采用人工光照而不是自然光照。以本市某养殖户新建1.5万羽标准化笼养肉鸡鸡舍为例, 该鸡舍南北走向, 南开门, 南北长70m, 东西宽12m, 侧墙高2m, 上面覆盖圆弧形钢结构大棚, 棚顶距地面约4m, 地面为水泥硬化, 两侧侧墙设湿帘及通风口, 北墙装有8个风机, 南边的工作区与饲养区分开, 自动进料机的进料口安装在工作间, 2个锅炉安装在饲养区门口两侧, 但锅炉填煤口设在工作间, 工作人员上料及烧煤可在工作间进行, 可有效减少鸡舍内粉尘、煤灰等颗粒, 提高空气质量, 改善饲养环境。
3 肉鸡笼养设备与用具
3.1 鸡笼
鸡笼是肉鸡笼养的主要设备, 按组合形式可分为阶梯式、半阶梯式和叠层式, 本市一般采用层叠式。以层叠式为例:鸡笼一般为3层, 笼体总高1.7m左右, 每个单笼规格为70cm×70cm×38cm, 面积约0.5m2, 笼底铺设塑料网。育雏时在最上层鸡笼, 一般为30只每笼, 第1次分笼是肉鸡12~13日龄, 从上层分出16只到中层, 第2次分笼为肉鸡23日龄前后, 3层平均分配, 每个笼内可养肉鸡9~10只。鸡笼层与层之间由全自动传送带将鸡粪清走, 同时传送带末端地面再设一条清粪带, 将每排每层的鸡粪收集后一次性清除出鸡舍。
3.2 温控及通风系统
肉鸡笼养一般采用纵向式通风。它是指将风机安装在肉鸡舍入口对面的山墙上, 在两侧墙壁上设立进风口及进风管道, 使新鲜空气在负压作用下, 穿过鸡舍的纵径排出舍外。鸡场需配备温控电脑、风速仪和负压表, 随时了解鸡舍内基本情况, 在夏季高温季节, 鸡舍安装湿帘机械降温, 而在寒冷季节, 采用人工加温再加上鸡自身的热量, 以保持舍内温度在适宜范围之内。水帘的面积通常是排风口的2~3倍, 进风口小, 风速过快会明显降低水帘的降温效果。鸡舍负压一般为0.05~0.08英寸水柱, 负压超过0.1, 说明进风口或湿帘面积不够。纵向通风湿帘处的过帘风速要求为1.5~2.0m/s, 鸡背的风速要求2~3m/s, 鸡背最大风速如果超过3m/s, 鸡只易出现不良症状。能用风机解决问题时, 一定不要急于用水帘降温。无论冬季通风还是夏季通风, 有效通风的前提是鸡舍必须保持密闭性, 让新鲜的空气从要求的地方进人鸡舍。
3.3 供料和饮水系统
供料系统包括自动供料机械和食槽。饮水设备包括水塔、水线和饮水乳头等, 要注意及时疏通水线, 尤其是在饮水防疫、用药前后, 防止水线、乳头堵塞。
4 肉鸡笼养饲养管理要点
4.1 温度
(1) 肉鸡笼养各阶段温度:进雏前鸡舍内加温到26℃, 做到提前升温;肉鸡笼养育雏期温度为33℃, 以后每日减低0.5℃, 7日龄降至30℃左右;7日龄后每2天降0.5℃, 21日龄到出栏, 温度维持在26℃左右。 (2) 合理摆放温度计 (高度及数量) :肉鸡笼养鸡舍的长度和宽度较大, 鸡舍内两侧及上下层温度不一致, 应该注意温度计的合理摆放, 得到鸡舍内的平均温度。 (3) 各季节温度控制:夏季可以通过湿帘降低鸡舍内的温度, 同时应该注意湿帘的开启时间, 避免鸡舍内温度过低或温度不一致, 造成鸡感冒;秋冬季节昼夜温差较大, 应该调节鸡舍内的温度做到温度均匀, 避免出现温度忽高忽低的现象, 造成鸡只的抵抗力降低。
4.2 湿度
(1) 育雏期鸡舍内湿度的控制:育雏期鸡舍内的湿度应保持在60%~65%, 增加鸡舍内的湿度可以通过在舍内摆放数个盛水的盆子, 通过蒸发来增加鸡舍内的空气湿度, 也可以通过定期消毒增加舍内湿度。不采取向地面洒水或者是安装喷头来增加鸡舍内的湿度。 (2) 育成期鸡舍内湿度的控制:育成期鸡舍内的湿度需保持在40%~60%, 适宜的湿度有利于肉鸡的正常生长。湿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如果湿度过低容易引起肉鸡的脱水, 羽毛生长不良, 皮肤干燥, 空气中灰尘飞扬, 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夏季如果湿度过高容易引起鸡体蒸发散热受阻, 采食量减少, 饮水量增加等问题, 且容易引起中暑;冬季湿度过高则引起鸡体失热过多, 采食量增大, 饲料消耗增多导致料肉比增加, 增加养殖成本。
4.3 光照
(1) 育雏期鸡舍内光照的控制:肉鸡笼养采取上笼架育雏, 与地面平养和网养的光照强度一致, 即育雏期采取10~20Lx的光照强度, 一般选择10LX (光照时间单位:10Lx相当于1.7W/m) 为宜。 (2) 育成期鸡舍内光照的控制: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 逐渐扩群, 肉鸡笼养由最上层育雏饲养分群到中间层和下层饲养, 此时光照强度一般选择5LX为宜。但是白天特别是夏季, 如果鸡舍密闭不完全, 光照强度往往大于5LX而晚上光照强度又低于5Lx, 光照强度不容易掌握, 而且上、中、下3层笼之间的光照强度也不一致, 所以肉鸡笼养光照强度不容易把握。
4.4 (1) 育雏期肉鸡饲喂的控制:育雏期间肉鸡笼养采取人工添料的方式, 使用料盘而非料槽添料, 人工添料的次数为6~8次/d, 做到少喂勤添, 增加鸡的采食量。 (2) 育成期肉鸡饲喂的控制:肉鸡在育成期添料实行上料机上料, 一般上料2次/d。
4.5 密度
肉鸡笼养育雏采取全舍上层笼架育雏, 每个笼子的育雏只数为30只, 通过2次分笼, 育成期一般控制在每笼饲喂9~10只鸡。注意观察每个笼子鸡的不同采食量, 做到采食均匀。
4.6 免疫
肉鸡笼养一般采取饮水免疫的方法。免疫时应注意疫苗的剂量和饮水时间的掌握, 饮水时间不能太长, 太长容易造成疫苗免疫效价的降低。
5 肉鸡笼养的优点和缺点
5.1 优点
(1) 节约用地:随着社会进步, 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 畜禽养殖用地越来越难求, 肉鸡笼养可提高饲养密度, 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样面积鸡舍地面平养和网养肉鸡存栏1万只, 而笼养可达1.5万只。 (2) 降低饲料成本:肉鸡笼养个头整齐, 生长速度快、周期短, 饲料利用率高, 降低了饲料成本。据笔者调查, 肉鸡地面平养料肉比平均为1.7:1, 网养料肉比平均为1.6:1, 而笼养料肉比平均为1.5:1, 而且肉鸡笼养较平养、网养提前2d出栏, 40日龄出栏可达平均体重2.8kg以上。其原因是肉鸡笼养活动受到限制, 减少了运动消耗, 提高了料肉比和生长速度。 (3) 降低医药费用:据笔者统计, 肉鸡地面平养药物费用为1.2~1.3元/只, 网养药物费用为1.0~1.1元/只, 而笼养药物费为0.7~0.8元/只, 肉鸡笼养较地面平养、网养平均降低药物成本0.5元/只和0.3元/只。其原因是肉鸡笼养与地面、粪便隔离, 可有效控制球虫等肠道疾病的发生;不用垫料, 消除了细菌、微生物的滋生环境, 降低了多种疾病发病的可能性;粪便日积日清, 降低了鸡舍中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含量, 改善了鸡舍环境, 减轻了有害气体对呼吸道黏膜的不良刺激。 (4) 提高肉鸡的成活率:据笔者调查, 肉鸡地面平养出栏时成活率平均为93%, 网养出栏时成活率平均为94.5%, 而笼养出栏时成活率为平均97.3%, 肉鸡笼养出栏成活率较地面平养和网养分别提高了4.3和2.8个百分点。其原因是肉鸡笼养活动范围在单个独立的笼子中, 减少了因采食、饮水等活动形成挤压而造成的死亡, 而且肉鸡笼养发病率低, 饲养周期缩短了2d。 (5) 减少人工成本:由于肉鸡笼养自动化程度较高, 大大提高了饲养人员的生产效率, 减少了饲养人员的数量。
5.2 缺点
标准化稻田养鱼技术 篇10
1 严格选址
选择交通方便, 水源充足, 涨水不淹, 枯水不干, 水质清新, 无污染, 土地肥沃的田块。
2 搞好基础设施
2.1 鱼沟的建设
插秧前, 根据田块的大小和形状开挖“田”字形, “日”字形, “井”字形的鱼沟, 宽、深各60cm左右, 并在交叉处扩大成鱼凼, 便于鱼类进出稻田觅食和栖息, 也便于起捕。
2.2 田埂适当加宽, 高加至60~80cm为宜。
2.3 进、排水口及拦鱼设备
为了防止逃鱼, 必须开挖进、排水口和安装拦鱼设备, 进排水口大小根据稻田面积和大雨时排水量而定。一般进水口30~50cm, 最好用竹帘安装成“∩”形, 高出水面40cm左右, 排水口一般为50~100cm。栏鱼设施安装在排水口处, 用木桩加固, 栅栏孔径视放养鱼种规格而定, 栅栏宽、高度均大于进水口10~20cm, 进排水口的开挖最好成对角。
3 饲养管理技术
3.1 鱼苗鱼种的消毒放养前鱼苗鱼种要进行消毒, 一般采用3~4%的食盐水浸泡3~5min。
3.2 培育鱼苗鱼种
每亩投放寸片1500~2000尾, 投喂麦夫进行吃食驯化, 或直接投喂膨化浮性颗料饵料和细浮萍, 让鱼形成集中抢食的习惯。
3.3 品种适宜
稻田养殖的品种, 主养鲤鱼, 草鱼, 搭配种花白鲢、大口鲶等, 主养鱼占70%, 搭配鱼占30%。注意主养鱼类与搭配鱼类之间的规格、各种鱼的生活习性和食性不能有争食的矛盾。
3.4 放养的密度
主养鲤鱼的稻田, 每亩放养0.05~0.15kg/尾10~15kg, 搭配0.1kg/尾左右的草鱼3kg;主养草鱼的稻田每亩放养0.1kg/尾左右的草鱼15kg, 搭配0.05~0.15kg/尾鲤鱼种4kg。若要为第二年鱼种作准备, 还可以在6月中旬套养“夏花”鱼苗100~300尾/亩。
3.5 坚持早晚巡田
查看水位、水质是否正常, 观察鱼类活动情况有无异常, 检查鱼类有无浮头、死鱼、病鱼现象发生, 是否受到敌害侵袭, 如水蛇、水鸟等。
3.6 控制水位, 处理好稻鱼矛盾
秧苗生长前期, 田水要做到浅水回青, 保持水面与垄面水平, 禾苗转青后排水至垄面, 到分蘖高峰期降水至半沟, 露出垄面的秧蔸, 保持垄面湿润, 抽穗扬花期浸水过垄面, 扬花结束到收割加深田水, 注意换水, 保持稻田秧叶青嫩和水温。
3.7 正确处理大规格鱼种与水稻生长的矛盾沟或鱼凼内
放大规格鱼种的秧田, 特别是草鱼容易吃掉幼嫩的稻禾, 所以在稻禾分蘖前期必须用栏栅将鱼栏在鱼凼或鱼沟中, 不让鱼种进入, 这段时间必须投喂人工饵料, 待秧苗进入分蘖期时, 将栏鱼栅拆除, 让鱼进入秧苗中觅食。
3.8 正确处理好养鱼与施农药、施肥的关系
3.8.1 养鱼稻田的施肥要做到“重施基肥, 巧施追肥, 重施农
家肥, 巧施化肥”, 基肥的施用量应占总量的70%, 以农家肥 (如人畜粪、绿肥、塘泥、垃圾) 为主, 特别提倡施用绿肥, 对水稻和鱼的生长更有利, 农家肥可作基肥, 也可作追肥。化肥一般以作基肥为宜。特别是氨水对鱼杀伤力大, 只宜做基肥。用化肥作基肥, 一般施肥后3~5d毒性消失, 放养鱼苗不会引起死亡。使用化肥做追肥时, 应掌握少量多次, 如使用尿素或碳铵做追肥, 每亩宜施10kg, 或采取根部插施的办法都对鱼无害。
3.8.2 稻田养鱼施农药, 宜用高效低毒农药, 如敌百虫、杀虫
咪、杀螟松、亚铵硫磷等;治病剂如敌枯双、敌枯净、叶枯净、稻瘟净、克瘟散、退菌等。施药时要适当加深田水, 或在施药时边进水边出水, 以减少水中的农药浓度。粉剂药在早上露水未干时施, 水剂药在露水干后使用。施药时喷嘴横向或朝上, 尽量将药喷在稻叶上, 减少落在水中的机会, 对鱼稻都有利。另外, 还要注意在下雨或雷阵雨前不要施药, 否则药物被雨水打落田中, 严重时可造成鱼死亡。
3.9 设置灯光诱, 降低养殖成本
为了开发天然饲料资源, 采用40W的白炽灯 (最好用诱虫灯) 诱虫的办法, 可以大大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来源, 降低养殖成本。设置方法:6~9月在鱼沟或鱼凼中央距水面30cm处平一块1m2的石棉瓦, 灯头挂在石棉瓦下, 虫、蛾因趋光而撞板, 撞后落入水中被鱼摄食。在生长期内, 坚持每晚开灯, 即使风雨天也不例外, 每晚9~10时为诱虫高峰期。采用这种方法, 每晚可杀死二化螟、稻飞虱主要害虫的第二代以上的成虫, 每灯可诱虫1kg左右, 有利于稻田综合创收, 减少水稻病虫害。
3.1 0 饲料投喂技术
养草鱼的稻田以嫩绿的旱草、菜叶、浮萍为主, 辅助部份精料, 精料投喂量按鱼体重量的3%~5%计算, 坚持投喂2次/d, 上午9~10点, 下午3~4点。草要洗净, 不要用有白乳的草, 并要先喂草后投料。每天要捞出残剩的草料, 减少污染。
4 收获
4.1 收获的时间根据各自的情况而定, 成鱼一般在收割稻谷时就可上市。
红花草标准化栽培技术 篇11
1. 播种地选择 选择易排水不受渍的田块。
2. 品种选择 选择产量高的红花草品种,如余江大叶籽、安徽大叶青、清江大叶籽等,并以当地留种最好。
3. 播种时间和用量 一般在晚稻收割前半个月播种(一晚在白露节前后,二晚在秋分节前后)。每亩用种量在1.5~2千克。
4. 种子处理
①一般性处理。播前抢晴天晒种1~2天,以利于种子整齐发芽。播前还要用10%的食盐水选种,捞去上浮的秕粒、菌核和杂质,然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并要进行擦种(即每10千克种子掺细砂2千克,用砂擦破种皮的蜡质,以利于种子吸水发芽)。
②肥水浸种。种子经上述处理后,再放入肥水中浸泡,肥水的配制方法是:用草木灰5千克+磷矿粉2.5千克、水5千克,或用70%人尿水(也可用沼液)。然后,把红花草种子放进上述肥水里浸4~5小时,捞出沥干。
③菌肥接种。红花草种子播前用菌肥接种对提高产量有很大作用。方法是:将1.5~2千克种子与120克根瘤菌肥加泥浆拌和均匀,使每粒种子都能沾到菌肥,最后再拌钙镁磷肥15千克即可播种。
5. 田间管理
①水分管理。红花草喜湿润,但不耐涝,不论苗期还是生长后期都忌田间渍水,因此,在播种前要开好排水沟并做到沟沟相通。如果播前没开沟必须在晚稻收割后及时用犁开沟,并经常清沟,做到雨后沟中不积水。播种后遇干旱天气,要灌跑马水,保持田间湿润。
②稻草覆盖。二晚收割后及时用稻草覆盖,以利于保湿和抗寒。
③合理施肥。为增强红花草抗寒能力,减轻冻害,一般在12月上中旬,每亩施磷镁磷肥15~20千克或农家肥500~1000千克,这样可确保红花草鲜草亩产达到1500千克以上。
④严防禽、畜为害。近年来我县红花草发展不起来,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禽、畜为害严重,因此,必须制订乡规民约,责任到人,才能确保红花草不受禽、畜之害。
6. 翻压 红花草以盛花期即早稻插秧前10~15天翻耕比较适宜,一晚可适当推迟一点。翻耕后,应尽快耙地,加快绿肥腐解速度,同时注意不要让肥水流失,以提高绿肥肥效。
通信技术标准化 篇12
在标准化领域布局上, 我中心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中文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信息化、数字内容管理等重点领域及时开展国家标准研制, 努力推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标准化工作模式上, 我中心积极探索并实践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模式, 紧紧抓住“技术创新、标准制定、试验验证、知识产权处置、产业推广”五大环节, 贯彻落实国家“军民结合、寓军于民,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战略方针, 作为首批试点, 推动了RFID军民融合的标准制定, 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军民结合。
同时, 鉴于信息技术的全球化特点, 我中心在开展国内标准化工作的同时, 注重把我国特色的、优势的领域和项目推向国际, 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长期主导中文编码国际标准的制定, 积极推动国际SOA、传感器网络、云计算、教育技术等领域国际标准制定, 为产业占领国际竞争制高点创造了条件。
高林说, 我单位充分利用全国信标委这一工作平台的资源优势, 一直坚持“技术创新、标准制定、试验验证、知识产权处置、产业推广”五大环节环环相扣的标准化工作模式, 从标准化需求的确定、标准技术方案的研制、标准文本的编制、标准的摸底试验和技术验证、标准中的知识产权披露和管理、依据标准开发产品并开拓市场, 整个过程也处处体现了企业的主体地位, 从而充分发挥标准化服务产业发展, 支撑科学发展的作用。
【通信技术标准化】推荐阅读:
标准化传输数据通信06-06
通信机房分级标准06-15
通信专业管理标准07-18
电力通信标准体系研究07-29
4G通信技术的无线通信05-30
通信信息技术06-09
通信监测技术08-07
通信技术专业07-15
通信技术发展07-18
通信技术工程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