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传输故障

2024-10-10

内容传输故障(共7篇)

内容传输故障 篇1

0 引言

在电力科学技术推动下, 我国电能生产方式日趋多样化, 从传统的火力发电逐渐转变为水力、风力等不同类别的发电体系。原始电能由发电厂负责生产, 所产出的电能还需经过线路传输才能准确地传输给用户使用。因传输线路长时间暴露在外, 难免会遇到一些故障问题, 从而破坏了供电传输的稳定性。电力部门制定系统维护与管理方案时, 应重点考虑传输线路故障的检测与处理。

1 系统线路故障的形成因素

随着各种电气及机械设备数量的增多, 保持电能正常供应是设备高效率工作的重要条件。电力系统涉及到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等几个核心环节, 电能在传输阶段容易出现故障问题, 从而给整个供配电系统运行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1) 环境因素。目前, 我国大部分电能传输依赖于导线连接, 线路是电能供应的主要媒介, 决定着供配电系统调控电能的运作水平。国内输电线路多数分布于野外郊区, 外在环境条件恶劣易造成线路连接故障, 中断发电厂输送电能的持续性。如冬季低温气候条件下, 导线材料会因被冻结而阻碍其传导性能;夏季高温环境下, 导线材料会因过度干燥而出现断裂, 这些都会干扰到系统线路传输的稳定性。

(2) 质量因素。导线是传输线路的基本构成, 导线材料质量决定了电能传输的效率, 也影响着整个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一般情况下, 材料质量不合格引起的系统故障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1) 绝缘性能。导线所用材质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线路绝缘性能会因受损而丧失安全保护功能。2) 传导性能。电缆的传导性减弱, 电厂输送电能过程中出现电路受阻的现象, 当电压或电流值超出线路承担的负荷时, 便会引发短路故障。

(3) 监控因素。日常监测是维护电力线路的必备措施, 制定与电力工程运行相对应的监控系统, 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各种故障现象。相反, 缺少监控系统的辅助, 电能传输也会面临各种安全风险, 特别是当线路运行荷载超出标准范围时, 就易导致瞬间性的短路故障。供电部门为了节约建造成本, 未能配备自动监控系统监测线路传输, 破坏了电力供应活动的有效性, 这也是输电线路故障率增加的一大因素。

2 电能传输线路故障的检修处理

输电是用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 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的, 从而保持了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转。尽管是电力系统的一个局部构成, 但传输线路对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具有极大的影响。电能传输是供配电系统的主要工作之一, 主要目的是确保各用电设备获取充足的能量以维持运转。

输电线路故障的检修, 既要快速地识别输电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还要能准确地锁定故障位置, 这样才能提高检修人员的故障处理效率。输电线路故障检修的措施: (1) 状态检修。根据输电线路的工作状态做出判断, 在不中断系统运行的前提下完成检测维修工作。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之后, 系统内设置了自诊断、自检测、自保护等模块, 如图1所示, 方便了检修人员的故障检修。如输电线路正常工作时, 技术人员详细记录检测仪表的数据, 对比历史记录的数据资料, 即可判断是否存在故障。 (2) 日常检修。日常检修属于传统的故障检测方式, 需要中断供电系统的运行, 对导线电路进行综合排查, 便可初步判断故障。此方法操作起来比较复杂, 需要检修人员认真落实每一个步骤。

3 输电线路故障的处理措施

新时期政府部门增加了电力工程建设的投资, 为输电线路故障处理提供了资金保障, 创造了更加安全可靠的供配电作业环境。处理输电线路故障必须坚持“针对性”原则, 不同故障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故障处理措施:

(1) 雷击。雷电现象产生的强电流, 易摧毁输电线路的有效连接, 从而造成障碍, 如电流短路、线路烧坏、设备受损等。处理雷击故障应视情况而定, 轻型故障需重新调整线路连接, 严重的雷击事故则需要更换导线电缆, 并安装新的绝缘装置。当前, 处理雷击故障的普遍方式是安装电子避雷器来自动感应雷击信号, 提前发出紧急处理指令, 以控制故障的损坏程度。避雷器接线方式如图2所示。

(2) 过载。过载运行是输电线路超出能够承载的负荷范围, 从而引起电压、电流值的快速上升, 破坏线路结构的完整性。防范过载故障应考虑:1) 用电设备。选择与输电线路相匹配的用电设施, 避免输电量超标毁坏供配电系统。2) 线路结构。适当地调整输电线路结构。如故障检修期间, 对远距离线路传输进行简化处理, 杆塔、导线、绝缘子、接地等部分均严格按照图纸安装。

(3) 保护。通过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处理故障。主保护是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 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后备保护的具体情况: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 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拒动时, 由本设备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来实现后备保护;当断路器拒动时, 由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实现近后备保护。

4 结语

总之, 除了直接性地采取故障检测与处理方法外, 还可设置线路保护功能以防范故障的发生。现有技术条件下, 输电线路故障保护方法有主保护、后备保护等两种, 灵活地运用线路保护方案能够有效减小系统故障的发生率。

摘要:介绍了电力系统线路故障的形成因素, 同时对常见输电线路故障的处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电能传输线路故障的检修及处理对保障供电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能,传输线路,故障,检修,处理

参考文献

[1]施世鸿, 何奔腾.不受TA饱和影响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8 (2)

[2]陈铮, 董新洲, 罗承沐.单端工频电气量故障测距算法的鲁棒性[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3)

[3]束洪春, 司大军, 葛耀中, 等.T型输电线路电弧故障测距时域方法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 2002 (4)

[4]束洪春, 高峰, 陈学允, 等.T型输电系统故障测距算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8 (6)

光传输网常见故障及处理 篇2

光传输技术的发展直接导致网络结构日趋复杂,特别是光传输网的应用需求更加广泛,网络承载的业务种类和接入方式越来越多;高速率、高带宽、超大交叉容量和新技术不断涌现,由传统的PDH、SDH向MSTP、ASON、DWDM、PON迈进。随之而来的维护工作量加大、内容繁杂等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维护人员对光传输技术和网络协议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建立起一套系统化的故障处理流程,合理运用,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隔离,缩减排查范围,从而及时地修复网络故障。

1 STM-1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网保护倒换不成功

1.1 网络结构

某局本地网为STM-1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网,设备采用OptiX 155光传输设备,由6个网元组成一个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网。其中局A站为中心局,连接网管终端,A站和F站为业务中心站,两个业务中心站均与其它各站有业务,A站和F站之间也有业务。A站时钟设为跟踪内部时钟源,其它各站设置为跟踪东向线路时钟。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

1.2 故障现象描述

环网业务正常时,在A站用2M误码仪测试各站到A站的业务均无误码,但做通道保护测试时,将D站11板位光线路盘的收端光纤拔出,C站到A站的业务不通,保护不成功。

1.3 故障分析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首先在测试前环网业务是正常运行的,保护不成功的问题应当出在备用环上。通道保护的倒换是在支路板上完成的,支路板PL1的倒换启动关键在于是否在主环上检测到支路告警指示信号(即TU-AIS),如果在主环上检测到支路告警指示信号,则立即倒换到备用环上,选收备用环业务。支路告警指示信号是由线路板插入的。为此,造成通道保护倒换不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支路板PL1可能存在问题,二是光线路板SL1可能存在问题。另外还有可能存在业务时隙在中间各站点没能穿通或是光纤连接有错误。

1.4 故障排除

1.4.1 检查业务配置

重新仔细地检查各站点的业务配置是否存在问题。

1.4.2 排查光纤连接

主环的光纤连接是按照顺时针方向连接的,为确保准确连接,从A站开始,沿主环方向依次关断各站11板位的激光器(即备用环发送方向激光器),该站顺时针方向下一站的12板位的光线路板SL1应当出现收无光告警,在网管上观察告警是否正确,排查光纤连接是否准确。

1.4.3 排查光传输设备以外的交换机等设备是否存在问题

为确保其余各站从备用环上接收到A站的业务,断开A站12板位光线路板SL1发端光纤(即主环上发送信号光纤),在网管检查各站点的告警及性能,发现B站11板位光路出现收无光告警,除A站外其余各站的支路板均出现支路告警指示信号告警,A站和F站对应的业务通道均有低阶通道远端误码指示告警,B站的业务通道有大量误码,其他各站点性能正常。这时在A站拨打其它各站点的电话,开始时只有个别站点能够拨通,从告警情况来看,应该是除A站以外,其它各站业务是通的,估计是在做通道保护倒换时的信号抖动引发交换机链路暂时中断,因为七号信令的链路对信号抖动十分敏感。过段时间后,再次拨打,果然后除B站点以外的其它各站电话均能拨通,因此不能以是否拨通电话作为判断倒换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因为这与交换机的信令链路存在关系,特别是有的交换机在链路中断后还需要人工进行复位。因此,可以基本断定是B站从备用环上接收存在问题。

1.4.4 排查光传输设备机盘

断开A站11板位光线路板SL1的收信号光纤,即主环接收光纤,让A站从备用环方向接收各站点的业务。这时除B站点以外,A站对应的其它各站点的业务都出现大量误码,所有业务不通。据此分析,各站点到A站的业务都必须要从备用环经过B站,估计是B站12板位光线路板SL1或交叉板XC1出现问题。在B站将两块SL1分别用光纤单独自环,然后交叉自环,用误码仪测试,发现12板位SL1板接收的业务不通,判断该板可能有问题。更换SL1板后,测试业务正常,再测试整个环网的通道保护倒换正常,通道保护倒换故障排除。

2 光传输设备更换主控板后,部分网元无法登录

2.1 网络结构

某局本地网为STM-16相切通道保护环网带STM-1的传输链,设备采用Opti X 2500光传输设备组网,网管终端连接于E站的中心局,中心局站点时钟为跟踪内部时钟源,其它站点单向跟踪中心局主时钟。网络拓扑图,如图2所示。

2.2 故障现象描述

由于H站出现故障,更换SCC主控板,更换后在H站用前置机登陆并查询路由,发现有部分网元无法登录网络,能够登录站点的嵌入式控制通道ECC路由的距离也有错误。

2.3 故障分析

(1)首先,更换H站SCC主控板之前,网管终端能够正常登录所有的网元,这表明网管终端是没有问题的。

(2)在更换H站的SCC主控板以后,出现了部分网元无法登录的故障,其中可能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H站的SCC主控板可能有故障,造成了网络上的路由出现错误或是混乱。

(2)H站的SCC主控板没有重新分拨ID号,与其它站点的ID号发生冲突。

2.4 故障排除

(1)先在H站点上登录各个网元,其中只有C、G、A三个站点可以登录,其余各网元均无法登录。

(2)在登录到G站点后,用前置机登陆并查询路由,没用发现H站的路由设置,原因是H站点上新更换的SCC主控板的ID号存在问题,在H站点检查SCC主控板的ID号,设置不对,其设置与E站点的ID号相同,在网上发生冲突。

(3)将H站点的SCC主控板的ID号按网元序列准确设置后,加电重新启动。

(4)在E站点上用网管登陆各站点观察,登录一切正常,各网元状态正常。这说明在维护中更换主控板时,必须准确设置ID拨码开关,确定与现有的网元ID号没有冲突。

3 光传输网E1业务中断故障

3.1 网络结构

某局二干网为STM-64二纤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网,共由四个站点组成,设备采用FonsWeaver780B光传输设备组网,其中A站为中心局,B站和D站均对A站有业务。网络拓扑图如图3所示。时隙分配图如图4所示。

3.2 故障现象描述

中心局A站点的E1机盘上出现低阶通道远端接收故障告警LP-RDI,D站点的时钟交叉盘XCU上出现高阶通道复帧丢失告警HP-LOM,D站点的E1盘上出现支路告警TU-AIS。

3.3 故障分析

首先,A站点的LP-RDI告警和D站点的TU-AIS告警信息表明,A站与D站间的E1业务出现中断。其次,A站点到B站点的E1业务正常。A站点E1机盘上出现的低阶通道远端接收故障告警表明是D站点的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是A站点的设备出现故障。

3.4 故障排除

通过环回法测试,将故障点定位到单个站点,而后再定位到单块机盘。

(1)首先在A站点上用误码仪测量。

(2)在A站点的西向光接口盘上做设备环回测试。如果误码仪显示信号不通,那么就可以初步将故障定位到A站点,在A站点的E1机盘上的支路上做线路环回测试。

(1)如果误码仪显示不通,就表明A站点的E1机盘发生故障,必须进行替换修复。

(2)如果误码仪显示没有误码,就表明故障可能存在于A站点的E1机盘、XCU机盘或西向的光接口盘上,可以按业务从低到高的原则将以上机盘进行替换,排除故障。

(3)在A站点上的西向光接口盘上做设备环回测试,误码仪显示没有误码,就可以在D站点上做东向光接口盘的线路环回测试。

(1)如果误码仪显示有误码,就表明在D站点的东向光盘或者是D站站点至A站点的线路以及A站点的西向光盘上,都有可能出现故障。

(2)如果误码仪显示无误码,就可以将故障点可定位在D站点上。可以将以上机盘进行替换,排查是D站点上的东向光接口盘的故障,还是XCU机盘亦或E1盘故障,彻底排查。

4 结束语

光传输设备作为光传输网络的核心,设备维护的质量直接是决定着网络安全、高效运行的能力,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业务的需求,维护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上几个在实际工作中发生的故障实例,经过全面的分析和细致的排查、解决,能够更好的保障光传输网络的健壮,提高网络支撑能力,对维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大鹏.光纤通信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肖萍萍,吴健学.SDH原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孙桂芝,孙秀英.光传输网络组建与运行维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4]向阳.SDH网络管理系统维护基础[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社,2004.

[5]刘衍衍,王健.数据通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6]李方健,周鑫.SDH光传输设备开局与维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贾璐.光传输系统运行与维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8]华为技术服务部.华为传送网产品维护资料汇编[Z].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06.

传输网两个常见故障案例 篇3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 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要求通信网能提供多种多样的电信业务, 通过通信网传输、交换、处理的信息量将不断增大, 传输系统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输系统的好坏直接制约着通信网的发展。传输系统承载着大部分的数据、语音等业务, 因此对传输设备的维护要求较高, 而准确定位故障原因并及时处理是维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2、故障定位及处理的两个案例

故障定位需要根据故障定位原则和日常的工作经验, 列举两个我在工作中碰到的案例, 以供大家交流学习。

2.1 光缆线路中断导致业务全阻

(1) 系统概述。本地传输网采用ZXSM-150/600/2500设备组网, 整个网络由5端ZXSM-150/600/2500网元组成, 构成一个通道保护环带链的结构, 环一上的传输速率是2.5Gbit/s, F到C的链上的传输速率是622Mbit/s, B和D的链上的传输速率是155Mbit/s。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中心局设在E网元, 网管终端放在中心局。

(2) 故障现象描述。A, B, C, D到E的业务全部中断, 通过网管采集告警发现, F网元的27#OL4上有“622M接收信号丢失”, A网元的7#OL4上有“622M接收信号丢失”, 7#和10#OL4上有1~4#AU的“AU通道告警指示信号”、“不可用时间开始”等告警。B, C, D网元的光板上有相关AU的“AU通道告警指示信号”、“不可用时间开始”等告警。A网元和F网元间有B1/B2/B3 UAS性能指示。

(3) 故障分析。由于有再生段和复用段等高级别的告警和B1/B2性能, 首先必须排除光路上的故障和外部光缆线路的因素。通过上面的告警指示可以知道, A和F都没有收到光信号。故障在A和F之间, 由于A和F光板同时产生故障的可能性比较小, 因此外部光缆线路等因素导致上述故障的可能性比较大。

(4) 故障定位和排除步骤。采用光功率指标测试法:到网元F所在机房, 用光功率计从27#光板输入口、ODF的收光法兰连接、ODF上光缆成端的法兰连接, 逐级测量光接口的功率。光功率计上均为收无光率指示。测试27#光板的发口光功率, 为-2.15dBm, 由于F和A距离25km, 采用L4.1的光板连接, 测试值在发送指标范围内。然后联系网元A所在机房, 使用光功率计做类似测试, 收光测试结果相同, 7#OL4发口光功率, 为-1.85dBm。于是确认是外部光缆线路中断, 通知局方处理。并配合局方调度中断的业务到其他设备和线路上。

通过局方检查确认光缆线路由于工程施工被挖断, 熔接处理后光缆恢复正常。在网元A和F测试收口光功率正常后, 将光板上的尾纤接回, 光路正常, 告警消失。

2.2 光板故障导致B2误码

(1) 系统概述。本地传输网采用中兴通讯的ZXSM-150/600/2500设备组网, 整个网络由3端ZXSM-150/600/2500网元组成, 构成一个无保护链结构, 传输速率为622Mbit/s。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 中心局设在A网元, 各网元间都有2M业务。

(2) 故障现象描述。从网管上查询监视的性能数据, 在A站发现该站与B站和C站间的业务在支路上有大量低阶误码V5 BBE, 在7#OL4线路上有大量B3 BBE和B2 BBE误码。检查B站, 发现该站的10#OL4线路上有大量B3 FEBBE和B2 FEBBE.在支路上与A站间的业务有大量V5 FEBBE, 而与C站间的业务正常。检查C站, 发现该站只有在支路上与A站间的业务有大量V5 FEBBE。

(3) 故障分析。从A站与B站, A站与C站间业务都有误码, 而B站与C站间无误码这一规律可以判断出故障应该出在A站与B站间。因为所有有误码的业务都会经过这段路由。但问题是出在A站或B站, 还是在光路上, 这就需要分析性能数据。

我们先分析线路上的性能数据。线路上共有B1/B2/B3三种误码监测开销字节, 分别监测各自产生点和终结点之间的路由质量。其中B1字节, 测两站再生段间的路由, B2字节监测两站复用段之间的路由, 而B3则只监测两站间某高阶通道间的路由。显然B3监测的路由包括B2和B1监测的路由, 而B2监测的路由包括Bl监测的路由。

(4) 故障定位和排除步骤。通过逐站排除的方法来定位故障。先自环本站A站西向光路, 发现本站误码消失, 说明问题不在本站, 更换B站光板, 全网误码消失, 问题解决。

然而在实际维护中, 我们发现仅仅是开销字节出误码的情况非常少见, 因此利用B1/B2/B3的路由覆盖关系来定位故障常常可以作为一个经验性的方法来运用。

3、结语

光缆故障与光板故障是传输网中常见的两种故障, 一般光路出现问题时应首先考虑这两点。维护工作在保证通信网络稳定方面担当重要角色, 网络运行中会出现各种问题, 这就要求维护人员考虑问题时要细致, 并将问题处理过程详细记录, 作为案例以在今后工作中参考。

摘要:传输网作为通信网络的核心网之一, 对其的维护工作要求较严格, 本文列举了传输网两个典型故障案例, 光缆故障与光板故障, 详细介绍了故障出现时的处理流程。

谈通信传输线路勘察内容和步骤 篇4

由设计专业人员和建设单位代表组成查勘小组, 查勘前应首先研究设计任务书 (或可行性报告) 的内容与要求;收集与工程有关的文件、图纸与资料;在1:50000地形图上初步标出拟定的光缆路由方案;初步拟定无人站站址的设置地点, 并测量标出相关位置;制定组织分工、工作程序与工程进度安排;准备查勘工具。

1.1 初步设计查勘的主要任务。

1.1.1 选定光缆线路路由。

选定线路与沿线城镇、公路、铁路、河流、水库、桥梁等地形地物的相对位置;选定进入城区所占用街道的位置, (利用现有通信管道或需新建管道的选择) ;选定在特殊地段的具体位置。

1.1.2 选定终端站、转接站、有人中继站的站址。

配合通信、电力、土建专业人员,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选定站址, 并商定有关站的总平面布置以及光缆的进线方式和走向位置。

1.1.3 拟定有人段内各项系统的配置方案。拟定无人站的具体位置.无人站的建筑结构和施

工工艺要求;确定中继设备的供电方式和业务联络方式。

1.1.4 拟定各段光缆规格、型号。

根据地形自然条件, 首先拟定光缆线路的敷设方式, 然后由, 敷设方式确定各地段所使用的光缆的规格和型号。

1.1.5 拟定线路上需要防护的地段及措施。拟定防雷、防蚀、防强电、防洪、防啮齿动物以及机械损伤的地段和防护措施;拟定维护制式。

1.1.6 拟定维护事项。拟定维护方式和维护任务的划分;拟定维护段、巡房、水线房的位置;

提出维护工具、仪表及交通工具的配置;结合监控警告系统, 提出维护工作的安排意见。

1.1.7 对外联系:

对于穿越铁路、公路、重要河道、大堤、或在路肩 (即路的两侧) 敷设以及光缆线路进入市区等的光缆线路, 应协同建设单位与相关主管单位协商光缆线路需要穿越的地点、保护措施及进局路由。必要时发函备案。

1.2 初步设计的调查内容。

查勘人员应与建设单位协商查勘中对人员配合的具体要求, 并请提供有关需要调查的资料。如系主体设计单位, 需了解由建设单位委托其它设计单位的分项工程项目, 商定提交分项设计的时间及有关工程项目的配合等问题。在向沿途各有关单位进行调查和商议工作的内容时, 还需要搜集如下资料:

电信企业内部的建设单位与沿途局 (站) ;调查相关城市现有市话管道分布及管孔占用位置、入孔形式和可资利用的情况;在本工程光缆路由附近, 有无已埋设本企业或外单位通信光 (电) 缆线路:有关现有通信光 (电) 缆遭受雷击、腐蚀或啮齿动物损伤等的记录;现有省内通信维护组织系统和分布情况的有关内容;对本工程的要求与建议。

城市建设与规划部门:调查城市发展规划、地下隐蔽工程和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和有关影响光缆线路安全的地点, 如具有腐蚀性的工厂、爆炸性的物资仓库、用直流牵引的用电设备、军事性质设施和大型变电站的设置地点等;与城市建设与规划部门商议光缆线路进市区的路由计划和需要附挂在城市内的桥梁要求, 指定敷设光缆的平、断面位置;查询有关设计竣工图纸备案要求, 以及对施工的配合要求:商请提供城市测绘图纸。

公路部门:与公路部门商议光缆线路穿越公路、沿路肩埋设, 以及需挂桥梁的要求、修复和破路赔偿等事项。

水文部门:河床的封冻、解冻月份, 冰冻厚度;山区河流洪水暴发时河床冲刷情况;上游流域的地面植被情况, 暴雨量及河床变化情况;较大河流的水准点资料 (供测量河床断面时使用) 。

地质、农林部门沿线土壤分布情况.土壤p H值、硝酸根离子及有机质含量的粗略数值;

1.3 初步设计现场查勘。查勘人员按照分工, 进行现场查勘这一阶

段应完成以下任务:核对在1:50000地形图上初标的光缆路由方案位置。核实向有关单位收集了解到的资料内容的可靠性, 核实地形、地物、建筑设施等的实际情况, 对初拟路由中地形不稳固或受其它建筑影响的地段进行修改调整, 通过现场查勘比较, 选择最佳路由方案。

会同维护技术人员在现场确定光缆线路进入市区时利用现有管道的长度, 需新建管道的地段和管孔配置, 计划安装制作接头的人孔位置。根据现场地形, 研究确定利用桥梁附挂的方式和采用架空敷设的地段。

确定光缆线路穿越河流、铁路、公路的具体位置, 并提出相应的施工方案和保护措施。拟定光缆线路的防雷、防蚀、防强电、防洪、防机械损伤的地段及其防护措施。查勘沿线土质种类, 初步估算石方工程量和沟坎的数量。了解沿线白蚁和啮齿动物繁殖及对埋设地下光缆的伤害情况。

2 通信线路路由选择原则

2.1 长途干线光缆线路路由选择。长途干线光缆线路路由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2.1.1 光缆线路路由方案的选择, 应以工程设计任务书和通信网路

规划为依据, 进行多方案比较, 必须满足通信需要, 保证通信质量, 使线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便于维护和施工。在满足干线通信的要求下, 选择路由还应适当考虑沿线区间的通信需要。

2.1.2 选择光缆线路路由时, 应以现有的地形、地物、建筑设施和既

定的建设规划为主要依据, 并应考虑有关部门发展规划对光缆线路的影响。

2.1.3 光缆线路路由一般应避开干线铁路, 且不应靠近重大军事目标 (军用线路除外) 。

2.1.4 长途光缆线路的路由一般应沿公路或可通行机动车辆的大

路, 应顺路取直并避开公路用地、路旁设施、绿化带和规划改造地段, 光缆线路路由距公路-般不宜小于50m (特殊情况除外) 。

2.1.5 光缆线路路由应选择在地质稳固、地势较平坦的地段。

光缆线路路由在平原地区应避开湖泊、沼泽、排涝蓄洪的地带, 尽量少穿越水塘、沟渠, 不宜强求长距离的大直线, 并考虑当地的水利和平整土地规划的影响;光缆线路应尽量少翻越山岭。需要通过山区时, 宜选择在地势变化不剧烈、土石方工作量较少的地方, 避开陡峭、沟堑、滑坡、泥石流以及洪水危害、水土流失的地方。

2.2 中继光缆线路和进局 (站) 光缆线路路由选择。中继光缆线路和进局 (站) 光缆线路路由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2.2.1 干线光缆通信系统的转接、分路站与市内长途局之间的中继光缆线路路由, 可参照长途干线光缆线路的要求选择。

市区内的光缆线路路由, 应与当地城建、电信等有关部门协商确定。

2.2.2 中继光缆线路一般不宜采用架空方式, 远郊区的光缆线路宜

采用直埋式, 但如果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而选用管道式结构光缆穿在硬质塑料管道中有利时, 或在原路由上有计划增设光缆时, 为了避免重复挖沟覆土, 也可以采用有备用管孔的塑料管道敷设形式。在市区, 应结合城市和电信管线规划来确定采用埋式或是管道敷设。不管采用哪种路由建设方式的路由选择, 都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选定。

2.2.3 光缆在市话管道中敷设时, 路由选择应满足光缆的曲率半径和接头位置的要求。

如需新建管道, 其路由选择应与城建和电信管线网的发展规划相配合。

2.2.4 引入有人中继站、分路站、转接站和终端局站的进局 (站) 光缆线路, 宜通过局 (站) 前人孔进入进线室。

局 (站) 前人孔与进线室间的光缆, 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隧道、地沟、水泥管道、钢管、硬塑料管等敷设方式。

摘要:通信传输线路勘察的目的是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主要分析了通信输电线路勘察的内容和步骤。

关键词:通信传输,线路勘察,内容,步骤

参考文献

SDH传输网的故障定位 篇5

关键词:SDH,环回,告警,通道,故障,业务,倒换

1 故障定位的基本原则

故障定位一般应遵循:“先外部, 后传输;先单站, 后单板;先线路, 后支路;先高级, 后低级”原则。

(1) “先外部, 后传输”, 就是说在故障定位时, 应先排除外部的可能因素, 如光缆断, 电源、编码器、适配器、复用器故障等问题。

(2) “先单站, 后单板”, 就是说在故障定位时, 首先要尽可能准确地定位出是哪个站出现问题, 然后再定位出是该站哪一块单板。

(3) 从告警信号流中可以看出, 线路板的故障常常会引起支路板的异常告警, 因此, 在故障定位时, 应按“先线路, 后支路”的顺序, 排除故障。

(4) “先高级, 后低级”的意思就是说, 我们在分析告警时, 应首先分析高级告警, 如紧急告警、主要告警;然后再分析低级别的告警, 如次要告警和提示告警。

2 故障定位的常用方法

SDH传输网故障定位的方法有很多种, 包括告警性能分析法、环回法、替换法、配置数据分析法、仪表测试法和经验处理法等等, 但实际工作中, 环回法是最常用、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需要对告警和性能做太深入的分析, 特别是某些特殊的故障, 可能没有明显的告警或性能事件上报, 这时环回法是最实际的方法, 下面对环回法予以简单介绍。

环回就是将通信通路的收、发直接相连, 可以通过网管 (软件) 实现, 也可以通过物理端口跳线直接连接 (硬件) 实现。

(1) 硬件环回:指用硬件将网元的发端口发送出去的信息直接连接至自己收端口的操作。对于光接口的硬件环回是用尾纤将光接口板的发端与收端直接相连, 对于电接口的硬件环回是用电缆线将电接口板的发端与收端直接相连。从信号流向的角度来讲, 硬件环回方向一般都是向设备内方向。

(2) 软件环回:指通过网管下发命令对某一网元的某一单板进行环回的操作, 可作线路侧环回, 也可作终端侧环回, 软件环回是通过网管进行设置的。

所有的SDH设备, 基本上是由支路板, 交叉板和光板构成的。交叉板是关键部件, 而支路板和光板就好像是电接口和光接口。对于光板环回影响太大, 所以一般都是“环”支路板。

硬件环回相对于软件环回而言环回更为彻底, 但它操作不是很方便, 需要到设备现场才能进行操作;而软件环回虽然操作方便, 但它定位故障的范围和位置不如硬件环回准确。比如, 在单站测试时, 若通过光口的软件内环回, 业务测试正常, 并不能确定该光板没有问题;但若通过尾纤将光口自环后, 业务测试正常, 则可确定该光板是好的。

软件、硬件两种环回方式各有所长, 我们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线路板环回可将故障定位到单站, 同时可初步定位线路板是否存在故障,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最多, 但使用线路环回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在对远端站点进行环回操作时, 必须很小心, 避免环回后发生远端站点ECC通信中断的问题。一旦远端站点ECC通信中断, 则只能到远端站点现场才能解开环回, 恢复ECC通信, 从而延误了故障的及时排除。若按VC4通道环回, 对线路板第一个VC4环回, 会影响ECC通信。

支路板环回可用于分离设备故障还是传输故障, 同时可用来初步判断支路板是否存在故障, 在实际中使用也较多。

交叉板环回可用于初步定位单站故障是线路侧故障、支路侧故障还是交叉故障, 同时还可以定位出是哪一侧的线路板故障。由于交叉板环回操作起来比较复杂, 一般很少使用。

3 用环回法排除网络故障的实例分析

3.1案例

3.1.1组网结构

传输网是由ZXMP S360和ZXMP S380/390设备组成2.5G速率的双向复用段保护环。网络中心为网关网元。组网拓扑图如图1。

3.1.2故障现象

某日, 大连站和本溪站之间断纤, 复用段进行了保护倒换, 大连站和网络中心站之间原来通过本溪站走第8号VC4的业务不通, 其它业务正常。

3.1.3故障分析与处理

大连站和网络中心站之间原来通过本溪站走第8号VC4的业务倒换后业务路由应该是这样的:大连站西向16#VC4→辽阳站16#VC4穿通→网络中心站16#VC4穿通→本溪站东向16#VC4→ (本溪站交叉板) →本溪站东向8#VC4→网络中心站西向8#V C4。

清楚了业务路由就可以采用逐断环回的方式来定位故障了, 大连站西向16#VC4内环回大连站测试正常, 大连站西向16#VC4外环回网络中心站测试不通。

再继续往下环, 出现这种情况:辽阳站东向16#VC4外环回大连站测试正常, 辽阳站东向16#VC4内环回网络中心站测试不通, 辽阳站西向16#VC4外环回网络中心站测试正常。由此可以判断故障站是辽阳站。

由此, 定位是辽阳站东西向光板或交叉板故障导致第16#VC4穿通有问题, 带上交叉板和光板到现场, 通过换板确定为辽阳站交叉板故障, 更换后故障排除。

实践证明, 环回法是故障定位时比较实用、快捷的方法, 但是在环回之前必须清楚业务路由, 否则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正常的业务;当站点比较多的时候可以采取两分法的环回方式以加速定位故障点, 如本次故障可以从辽阳站开始进行环回, 这样定位节省时间。

4 结语

光传输设备故障分析及维护措施 篇6

1.1发射部位。发射部位指的是光发射机部分, 这一部分经常出现的故障类型主要为传输信号丢失和失真。主要原因是光发射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容易导致光输出曲线出现上下移动, 上下移动的曲线会直接导致光输出丢失或者失真。

1.2信号分配部位。信号分配部位指的是光传输的中间位置, 具体是指光分路器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光发射机发射出来的信号进行分类配置。该部位经常出现的故障类型为光结构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分路器端口被外力触动或者搬移导致接口的耦合接触不良, 或者分路器的端口沾染上大量灰尘, 这种情况下会直接导致光功率和接受功率一同下降, 影响信号的合理分配[1]。处理这种问题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法是绝对不能够乱动分配器端口且要定期做好清洁工作。

1.3接收部位。接收部位具体指的是接收机, 该环节是光传输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且这一环节的环境比前端机房的环境要差很多, 加上接收要求比较高, 需要使用到大量的设备支持, 因此出现的故障也比较多。该部位的故障多发点为尾纤接头处以及电源处。尾纤接头处出现故障主要原因是纤头插头拔出后灰尘进入到纤头内早晨纤头沾满灰尘, 最后导致其光输入功率下降, 接受信号能力下降, 最后导致接受到的信号质量差, 播放效果差。处理这种故障的根本措施是在拔开纤头插头后要做好防尘和除尘工作, 防止纤头长时间沾染灰尘;电源处故障主要是电源部分出现毁坏, 导致整个接收机无法正常工作。主要原因是光节点的供电电压远远超过实际供电允许的最高电压, 导致电源电压过大, 线路受损, 最后造成电源毁坏和接收机无法工作。

二、光传输设备的维护

2.1采取维护措施前准备工作

由于光传输设备故障类型比较多, 相对比较复杂, 因此在采取维护措施前必须要做好准备工作, 具体是对光传输设备进行详细的分析, 深入了解和掌握整个光传输数据运行概况。如此才能够制定出具有针对性且高效的维护措施。通常情况下, 采取措施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对整个光传输系统所有设备的结构组成、运行原理、故障类型、故障原因以及常用的解决措施等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对目前所有使用到的维护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了解这些维护系统维护的部位、维护的时间, 相互之间配合原理等, 掌握整个维护系统的运行机制;对光传输系统运行过程中使用到的所有仪表进行了解, 包括了解这些仪表具体使用方位、工作的原理、维护的方法等。如常见的误码仪[2]。

2.2具体采取的维修以及维护措施

2.2.1维修措施。 (1) 分析整个系统的故障具体位置和原因。该步骤主要是整个光传输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可以用系统级以及整体维修来概括这个阶段的工作。具体是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 对于出现中断现象的系统要及时找出具体是哪个部位, 哪个小结构出现问题, 找出几个有可能是故障部位的地方标出来, 比如说光通道突然出现中断或者传输功率急剧下降, 那么就要考虑是哪里出问题, 是光缆短路、折断或者是其他问题。在标出认为的故障类型后还需要使用测试仪对这些部位进行进一步的测试, 最后确定哪些部位才是真正的故障部位, 为后面的针对性维修 (维护) 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进行该步骤工作时要求维修人员对整个系统的运行原理、功能以及故障常出现位置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 确保在发现故障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想到所有的可能因素, 保障检修效率。 (2) 对所有故障采取针对性维修措施。从第一个检查阶段我们已经基本得出故障出现的位置, 所以该阶段的工作就是对这些故障进行针对性的维修。具体就是设备中的元器件和板 (盘) 级进行维修。具体流程为:首先, 对故障设备进行测试, 利用仪器对这个设备进行进一步的跟踪测试, 寻找出设备中具体的故障盘, 判定哪些盘为故障盘的方法为, 当测试仪器在这些盘周围时, 正常应该能够测试出该盘的输入和输出值, 但是仪器测试结果显示无输入和输出值, 或者这些值与正常值存在较大差距, 那么则可以认定该盘为故障盘[3]。其次, 对故障盘的具体功能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分析和了解, 找出最合理的处理方案, 并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尽早使设备恢复正常运转。

2.2.2维护措施。1) 了解系统和设备。对光传输设备及其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故障现象进行全面且深入的了解是解决故障问题最基本的一个流程, 因此进行维护工作时也首先需要进行这项工作, 只有在心中对这些内容有最详细、最具体的了解, 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准确无误的进行处理。2) 创造一个干净且合理的环境。通常情况下, 设备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运行, 其运行效率也会比较高, 设备出现损坏现象也比较少。因此, 对设备的维护工作首先就是要创造一个干净且合理的环境, 包括设置最合适的空气适度和温度, 控制空气中粉尘的含量, 定期对设备进行擦拭除尘等工作, 如此才能够真正延长减少设备故障发生, 延长其使用寿命, 提高其运行效率。3) 更换故障盘。由于盘出现故障后一般无法再利用, 所以一旦系统盘出现故障, 那么唯一的解决措施就是进行故障盘更换。但是, 由于机盘内部构造比较复杂, 装配非常的密集, 很多导线与其他正常机盘向连接, 若盲目的拆卸有可能导致机盘整盘崩溃, 所以在更换机盘时尽量留下一小部分插件, 减少损伤度。4) 尽量少动机器设备。由于光传输设备很多端口容易因为乱动或者搬移影响其运行效率, 甚至是引发故障出现。所以, 对光传输设备维护时要求尽量少动机械设备, 除非设备出现故障时才能够移动设备。5) 处理好所有运用到的软件技术。软件设备是光传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光传输系统进行维护则同时需要对这些软件技术进行维护。具体要求是, 对这些软件技术进行熟悉和了解, 掌握其基本功能和注意事项, 从而保证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处理, 维护设备和软件安全。6) 使用网络 (网管) 系统对设备进行控制。通过使用网络系统的实时性监控功能对故障进行实施监督, 确保在故障出现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这种网络系统是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预防故障设备, 应该加大对其的使用力度[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光传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的环节比较多, 每一个环节均会存在大量设备故障问题, 严重威胁到光传输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 为了避免这些设备故障导致光传输设备出现瘫痪, 设备维护人员需要做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一旦发现设备出现故障, 就要立即采取措施, 及时找出故障根源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将这些故障全部消灭, 防止其蔓延, 如此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不理因素对光传输设备安全运行的影响, 提高其运行效率。H

心)

参考文献

[1]李连芳.光传输设备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 21 (08) :441-442.

光传输设备的常见故障和对策 篇7

一、光传输设备常见故障

1、光发射机常见故障。

在整个光传输设备中, 最容易发生故障的装置部位无疑是光发射机部位。其比较常见的问题, 除了包括传输过程中无法对电信号与光信号进行切换问题, 在光信号传输过程中失真问题比较严重外, 还包括光信号传输中容易丢失传输信号的问题。其中, 环境温度是在电光输出效果与质量方面为主要影响因素。另外, 在光发射机反应装置上, 当光强度指标变化起伏过大时, 其反应内部电光输出曲线的工作区间因受其影响, 也会被较为明显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上移的, 也可能是下移的, 不管哪种改变都会对光传输信号产生影响, 导致其发生严重失真问题, 这种问题会导致光发射机输出信号受到更加严重的干扰。

2、光接收机常见故障。

在光传输设备中, 光接收机设备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其故障频出的原因多在于布设方式过于分散, 在运行环境条件上较差等。当该部分出现故障时, 会导致光节点的供电电压异常, 可能烧坏电源, 降低光电信号传输质量等。

3、光分路器常见故障。

在光传输设备中, 光分路器是对发射机信号进行合理分配的主要部分, 基于光发射机所发射出的信号, 相应的分配作业都需要在其反应装置中完成。但光分路器端口容易被触动或沾灰, 对该环节的光功率与传输效率产生影响。当分路器端口未出现移动现象时, 光分路器一般会发生故障;而当端口有所移动时, 则可能导致其尾纤头沾染灰尘等, 导致其端口耦合发生接触不良问题, 进而导致光功率和接收功率有所降低。

二、解决光传输设备常见故障的对策

2.1维修对策

在对光传输设备故障类型及部位进行判定后, 即可采取相应的维修对策。根据光传输设备性质及组成, 维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光传输设备系统级、整机性的维修, 另一类是对板级、元器件的维修。在光传输设备中, 关于系统级、整机性的维修, 需整个光传输系统入手判断故障, 其故障定位首先是对光传输设备故障部门进行定位, 而后对造成故障的设备进行定位, 从而初步地定位光传输各故障。如面对载波电路终端问题, 需判断其造成原因;若原因在于载波机自身运行, 需对本端机装置还是对端机装置问题进行判定;若原因在于高频通道运行, 需对高频电缆装置进行分析。可通过仪器仪表对各种故障指标进行测量, 以判断其是否出现故障。在对光传输设备板级、元器件级进行维修时, 需确定故障设备及部位, 集中了故障点后再进行测试处理, 将信号传输中断具体位置找出, 进而对故障盘所处位置进行判定, 对其实施维修。针对光发射机常见故障, 可通过监控网管, 对自环式的端口加以采用, 借助光楼指示状态, 准确判断故障。针对光接收机常见故障, 可提高其通风散热水平, 特别要经常对尾纤部位灰尘进行清理, 促进接头接触牢固程度的提高。针对光分路器常见故障, 在排除该故障时, 直接方法即对其端口进行清洗, 保证其端口接触正常。

2.2维护对策

光传输设备在结构形式与布局形式上比较复杂, 为了避免故障的发生, 应做好维护工作、在实际维护中, 需要维护工作人员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 保证光传输设备运行环境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这一环境不仅包括光传输设备供电质量, 还包括其设备运行中所处的环境湿度、温度、防尘度等, 这些指标都必须与相关标准规范相符。保证光传输设备运行环境, 能够促进整个光传输设备在使用寿命上实现延长, 使光传输设备的故障率得到合理控制。其次, 在对光传输设备进行维护时, 应对人为障碍因素给予最大限度的控制。相对传统设备维护, 光传输设备不需要经常调整测试, 其主要内容在于通过监控手段, 对预防性监视作业定期展开。当光传输设备未发生故障时, 不需要对光传输设备进行随意检查, 以实现对人为障碍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的控制。再次, 针对光传输设备维护性检查, 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认真读, 使带电插拔机盘等错误性行为能够真正杜绝。维护作业中, 实施插拔机盘等工作时, 必须完全将工作电源断开;在日常维护工作中, 相关人员还加强采取专门的防静电防护措施。

为了保证光传输设备的良好运行, 必须熟悉掌握光传输设备常见障碍, 并及时确定障碍进行维修和维护。

摘要:在各通信系统中, 光传输技术是重要支撑。光传输设备运行良好与否, 对靶场通信具有直接影响。在影响光传输效果的因素中, 关键在于设备故障问题。本文即对光传输设备常见故障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处理其故障的对策。

关键词:光传输设备,常见故障,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永红.光传输设备故障分析及维护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 (20) :52.

[2]蒋建勇.探讨SDH光传输设备故障定位的基本思路和方法[J].通讯世界, 2014, (18) :41-42.

上一篇:阴道菌群失衡下一篇:PROFIBUS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