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集中控制

2025-01-30

远程集中控制(精选12篇)

远程集中控制 篇1

摘要:传统的远程控制系统, 不仅造价高、维护不便, 而且远程控制信号的传输距离受传输介质物理特性的限制。为此, 利用WindowsXP中的远程桌面连接, 在A3000过程实验装置上实现了计算机远程控制, 构建了新型的、经济实用的远程控制系统, 使系统维护更加方便快捷。

关键词:远程桌面连接,A3000,现场设备,远程控制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及物联网的兴起, 远程控制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为克服目前工业网络远程控制功能单一、扩展性与通用性不强等不足, 本文以远程桌面连接为例研究基于通用网络、通用计算机系统的多功能远程控制技术。远程桌面连接是目前应用极广泛的Windows XP系统提供的一种基于TCP/IP协议的远程控制技术[1,2], 具有实现简单、扩展性强的特点, 可以方便灵活地构建多功能远程控制系统。

1 远程控制及远程桌面连接协议

1.1 远程控制

远程控制是指由一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远距离去控制另一台计算机的技术。当操作者使用远程控制计算机控制现场计算机时, 就如同面对现场计算机的屏幕一样, 可以运行启动现场计算机的所有应用程序, 可以浏览编辑现场计算机的文件资料, 甚至可以利用现场计算机的外部打印设备和通信设备来进行打印及互联网访问。

1.2 远程控制实现的方式

远程控制一般支持LAN、WAN、拨号方式等网络方式。此外, 有的远程控制软件还支持通过串口、并口、红外端口来对现场计算机进行控制。传统的远程控制软件一般使用NETBEUI、NETBIOS、IPX/SPX、TCP/IP等协议来实现远程控制, 目前也有远程控制软件提供通过Web页面以Java技术来控制远程计算机, 以实现跨平台跨操作系统的远程控制[3,4]。

1.3 远程桌面连接协议 (RDP)

使用远程桌面连接协议 (RDP) 可获得远程访问支持。该协议最早于1998年出现在Windows NT 4.0 TSE (Terminal Server Edition) 中。RDP是基于TCP/IP协议和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的远程控制应用协议, 不论运行程序、打开文档, 还是上网浏览、下载等, 都是在现场计算机中进行的, 远程控制计算机只是将键盘和鼠标的指令传送给现场计算机, 同时将现场计算机的屏幕画面通过通信线路回传过来。

2 基于远程桌面连接的现场设备远程控制

2.1 A3000现场设备和组态设计

A3000过程控制实验装置是由Huatec公司开发的一套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实验装置, 主要进行过程控制系统实验, 本文以实现A3000现场设备的远程控制为例。A3000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组态王6.5”是运行于Microsoft Windows XP/NT/2000中文平台上的全中文界面的人机界面监控系统软件, 具有窗体框架结构、界面直观易学易用的特点。首先进行现场组态画面的设计, 步骤如下:

(1) 设计液位控制系统组态画面;

(2) 定义数据词典;

(3) 建立动画连接;

(4) 运行A3000过程控制系统, 建立系统连接, 实现过程参数的检测与控制。

图2界面基本上反映了现场的情况, 在该界面上可以显示并设定当前液位给定值和控制器PID参数, 从而达到自动控制水箱液位的目的。

2.2 基于远程桌面连接的远程控制实现

本远程控制实现方式采用在局域网中配置TCP/IP协议来实现远程控制, 实现过程步骤如下:

(1) 设置网络连接。首先将远程控制计算机与现场计算机进行网络连接, 分别如图3、图4所示, 配置TCP IP协议, 使其处于同一子网内, 建立局域网络。

(2) 设置现场计算机。为现场计算机安装Windows XP系统, 创建一个需要登录密码的管理员账户。打开系统属性对话框中的“远程”选项卡进行设置, 如图5所示。

(3) 进行远程桌面连接。在远程控制计算机上, 运行程序—附件—通信菜单里的“远程桌面连接”程序, 将会显示“远程桌面连接”对话框, 出现如图6所示的对话框。

单击“选项”按钮, 展开对话框的全部选项, 在“常规”选项卡中分别键入现场计算机主机的IP地址或域名、用户名、密码, 然后单击“连接”按钮, 连接成功后将打开“远程桌面”窗口, 由此可以看到现场计算机上的桌面设置、文件和程序。该计算机会保持在锁定状态, 在没有密码的情况下, 任何人都无法使用它, 也看不到对它所进行的操作。如果要注销和结束远程桌面, 则可在远程桌面连接窗口中, 单击“开始”按钮, 然后按常规的用户注销方式进行注销。到此就便实现了在远程控制计算机上对现场计算机的控制, 并且能够通过现场计算机修改现场设备的控制参数, 实现对A3000现场设备的远程自动控制。图2即为远程控制计算机上显示的现场监控画面。

本文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到过程控制实验系统中, 利用Windows XP系统中的远程桌面协议 (RDP) 实现了对A3000现场设备的远程控制。使用远程桌面可以使构建更加经济、简易的远程控制系统, 使系统维护更加方便快捷。

参考文献

[1]孟华, 刘娜, 厉玉鸣.化工仪表及自动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115-133.

[2]王雨英.远程桌面连接[J].网络通讯与安全, 2006, 69 (1) :69-70.

[3]刘强.浅析WindowsXP远程操作功能的实现[J].计算机与网络, 2007, 7 (7) :171-172.

[4]殷兴光.水位、温度远程控制的研究[D].陕西: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 2008.

远程集中控制 篇2

下面来说说如何使用:

因为这里没有qq,所以即时通讯软件(qq)发送肯定不可能的,所以用邮件发送过去。然后双方电脑打开软件。

如下图:

在验证码输入1234(双方输入一样的字符即可),当然为了避免重复的现象,我们实际输入的时候,最好输入带英文的,以方便远程连接,

这时候我们点击协助或者被协助,远程对方的就是协助,电脑有问题的一方就是被协助的。点击之后就会出现登录成功,请通知对方上线,如归对方上线就可以连接过去了。

注意:上图的验证码是小编随机输入的。两次的图片所以不一样了,实际双方设置为一个验证码才可以使用。

机器人远程控制 篇3

关键词:远程控制 3G无线网传输 手机终端 蓝牙适配器 无线网络覆盖 蓝牙乐高NXT机器人

中图分类号:TP2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01

一种机器人远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手机终端、公网服务器、控制板、机器人控制器、摄像头,手机终端、控制板通过无线网络与公网服务器连接,控制板设置有单片机、USB端口、蓝牙适配器,控制板通过数据线与摄像头连接,控制板通过蓝牙适配器与机器人控制器连接,机器人控制器与机器人驱动系统连接。

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器人远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板通过无线网卡与公网服务器连接。

1 一种机器人远程控制装置

1.1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器人的远程控制装置。

1.2 背景技术

机器人远程控制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不可避免出现一些相对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比如,火山探险、深海探密、空间探索,军事场地巡逻、侦察、监视,在生物、化学、核试验场地作业等。危险的环境,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有时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很多在恶劣环境下对现场工作机器人的控制方式已从传统的现场控制方式发展到无线远程控制方式。

目前,智能机器人的检测与控制端是直接对工作现场的机器人进行操控,通过控制终端的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远程控制,通过对现场机器人数据的采集并进行分析通过传输通道反馈给远程监控端,现场数据的采集跟远程控制端实际上是一个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集现场数据采集、管理、传输为一体的机器人控制系统,这种控制装置的方式存在传输距离短,不方便移动操作的问题。

1.3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灵活度高的机器人远程控制装置。

一种机器人远程控制装置,它包括手机终端、公网服务器、控制板、机器人控制器、摄像头,手机终端、控制板通过无线网络与公网服务器连接,控制板设置有单片机、USB端口、蓝牙适配器,控制板通过数据线与摄像头连接,控制板通过蓝牙适配器与机器人控制器蓝牙连接,机器人控制器与机器人驱动系统连接。

所述的控制板通过无线网卡与公网服务器连接。

所述的无线连接为3G网络传输连接。

通过智能终端-手机连接机器人并且流畅接收由图像传感器捕获到的视频,根据实时图像操控机器人完成各项活动。本装置通过3G网络和蓝牙的组合,构建一个覆盖近距离及远程场合的人机交互控制系统,使得随时随地的、全方位的智能机器人多媒体信息交流和控制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的远程遥控操作,摆脱了短距离传输局限性,其操作区域可扩展到无线网络覆盖的所有区域,因此具有操作区域连续、可移动等优点。

2 具体实施方式

机器人远程控制装置,它包括手机终端、公网服务器、控制板、机器人控制器、摄像头,手机终端、控制板通过无线网络与公网服务器连接,控制板设置有单片机、USB端口、蓝牙适配器,控制板通过数据线与摄像头连接,控制板通过蓝牙适配器与机器人控制器蓝牙连接,机器人控制器与机器人驱动系统连接。

所属的控制板固定设置在机器人机体上,控制板与摄像头的USB线固定连接,机器人选用蓝牙乐高NXT机器人,其驱动系统包括三个电机驱动,控制器通过蓝牙与控制板连接。

所述的公网服务器选用可上网PC机,其软件环境为PHP+MYSQL,安装apache、PHP5、MYSQL数据库以及phpmyadmin数据库管理程序,所需软件均为开源免费软件,可以在其网站上下载,采用固定IP的动态域名搭建公网服务器,操作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即可实现登陆

操作。机器人数据发送端涉及连接的主要是跟接收端的远程交互,以3G无线网为载体输送文字信息并接收视频数据;同时机器人发送端和操作者手机端之间的交互主要通过公网服务器软件操作界面来实现。

摄像头获取视频,截取即时的数据信息,将图像数据解析成byte数组,通过控制板发送出去。

手机终端选用android智能手机,控制板内选用6410开发板,华为无线网卡。

将乐高NXT机器人控制器打开,开启蓝牙功能,运行控制板上的乐高机器人控制服务端软件,将控制板与机器人控制器进行蓝牙配对连接,同时控制板通过无线网卡拨号上网与公网服务器连接,手机通过3G无线网络登录服务器,获取数据并发送指令控制机器人控制器驱动电机,完成对机器人的远程控制操作。

参考文献

远程集中控制 篇4

目前市场产品系统中有不少虽然能实现远程监测, 是通过无线传送但是波形记录时间较短时[10]。我院设计开发的远程监护平台可实现对患者进行24h监测, 并将采集到的心电等信号数字化处理后, 通过GRPSWCDMAWiFI等通讯技术传输至中央工作站, 中央工作站工作人员同步得到患者的24h数据信号, 并根据得到的监护信息进行一系列后续操作。该平台应用定位于院内集中监测及院外远程医疗两个应用方向。

1 院内集中监测平台

目前本院监测主要包括以下人群: (1) 冠状动脉支架术或搭桥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院内监测; (2) 上述患者出院后监测; (3) 有心悸、胸闷等症状而需进行疾病鉴别诊断的患者; (4) 药物治疗前后观察心律、心率及不良反应者; (5) 有其他慢性病及心脏感觉不适者; (6) 特殊人群健康保健心电监测。

上述人群活动地点包括院内、院外, 在院内有诸多设备可实现实时监护, 只需完成各有关科室监护设备与集中监测平台的对接即可。

在院外远程应用中存在传输速度、信号准确度等问题, 我院应用的监测仪选择多导联:Ⅰ、Ⅱ、Ⅲ、V1-V6, 可实时采集一定时段的心电、血压、血氧、脉博等生理参数, 以无线方式实时发送到GPRS/CDMA移动电话无线蜂窝网络中, 并将该数据传输至集中监测平台。集中监测平台除利用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外, 值班人员还可根据情况与患者联系、预警 (见图1) 。

2 院外远程会诊

我院已与多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院外远程诊断系统按实现功能不同, 包括会诊系统中心网站、医院终端站、流动终端站等, 基本结构 (见图2) 。

系统中央工作站设计采用高配置服务器, 具有硬盘容量大、内存大及显示屏大等特点。随着对心电波形分析功能的不断深入, 对于心电采集频率要求越来越高, 甚至达到2000Hz以上。高采样频率则必然带来大量的心电数据, 所以对于硬盘容量要求较高。多屏幕显示, 各屏可分别实时显示远程会诊患者的各项生理参数信息, 通过HIS、LIS系统导入的电子病历和临床检验信息, 以及超声等辅助诊断信息。双方交流的动态视频画面亦可显示在其中。

终端医院硬件配置:配备视频图像采集设备作为医生工作站, 病历及其它信息通过医生工作站导入, 监测数据直接上传至监测中心。有条件的可配置床边无线移动会诊终端, 可实时采集监护仪等床旁监护治疗设备的信息并同步实时上传, 并配备高清摄像头, 能在床边完成影音交流。

在网络设计上保证带宽和独立IP, 使访问者能迅速接入网络, 掉线率极低。同时在安全性设计上除常规系统安全措施外, 还采用备份服务器备份数据、会诊过程全程录像, 防止医疗纠纷时无据可查。

在软件设计中为便于对心电信号进行分析, 中央工作站内置大量的心律失常分析软件, 以帮助医生进行心电分析和病情确诊。此外针对远程医疗的需求, 开发的另一个功能即根据各医院的工作习惯, 调整和编辑报告格式。

3 远程动态监测平台应用的优势与问题讨论

此无线监测系统使患者真正摆脱医院病床的束缚, 患者在医院内转运或进行各种检查时无需中断。通过在医院内建立监护中心, 中心内架设中央服务器, 以及WiFi布网的方式同步提取患者的监护信息, 在医院内可实现各科室甚至是救护车上的信息同步监测。

集中监护可优化整合医疗资源, 提升优质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集中平台可提高提高相关科室床位周转率。

远程监护系统与远程诊断系统相结合, 拓宽传统的诊疗模式, 通过该系统的运行, 能够实现多点对多点的医患互动的会诊模式, 能够把在医院治病救人的方式拓展至核心医院之外。建立远程监护系统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浙江大学医学院2009年对加入其重症监护网络1年以上的23家医院进行前后数据比较, 结果显示, ICU的平均病死率下降11.6% (12.9%比14.6%) , 危重患者转院率下降38.3% (2.9%比4.7%) , ICU床位利用率提高6.1% (83.4%比78.6%) [11]。

随着老龄社会到来、疾病谱的变化, 对医院外的监测应用会更广泛, 会逐步从高端人群保健向社区服务覆盖。

系统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亦会面对不少问题。最主要的难点在于院内集中监测平台的搭建滞后于Holter等设备的购置, 实施中需要与不同厂家进行合作, 收集其通讯协议并编制对应的软件, 同时根据医院临床工作流程编写相应的管理软件。

远程监护及医疗涉及行医许可、病人隐私保护、知情同意、医患纠纷不良后果处理等法律问题[12], 在实施过程中有大量的前置工作要完成, 对前期沟通成本要有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WHO.Global status report on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2010.http://www.who.int/about/licensing/copyright_from/en/index.htmal

[2]Yang G, Kong L, Zhao W, et al.Emergence of che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in China.Lancet, 2008, 372 (9650) :1697-1750

[3]胡东生, 顾东风.中国1980-2010年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回顾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1, , 3 (11) :1059-1064

[4]Zhao D, Liu J, Wang W, et al.Epidemiological transition of strokein China:twenty one year observational study from the Sino-MONICA-Beijing roject.Stroke, 2008, 39 (6) :1668-1674

[5]吴桂贤, 吴兆苏, 刘军, 等.北京部分地区15年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变化趋势[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1.35 (2) :98一101

[6]黄伟, 袁洪, 黄志军.便携式远程心电监测仪和心电监测仪的对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 7 (5) :181

[7]黄伟.基于CDMA的远程实时心电监测系统的测试和临床应用[D].中南大学, 2008

[8]焦腾, 董秀珍, 张坤, 等.基于GPRS网络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J].电子工程师.2008, 34 (11) :78-80

[9]李婧, 刘知贵, 李彬.远程心电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 2008, 31 (15) :107-120

[10]丁世芳.远程心电信息监测系统的类型与应用概述[J].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 200, 23 (2) :174-175

[11]陈俭等.远程多中心重症监护网络的临床应用[J].中国危重症急救医学, 2009, 21 (11) :679-681

如何远程控制电脑 篇5

远程桌面的主机必须是安装了Windows的计算机,主机必须与Internet连接,并拥有合法的公网IP地址。主机的Internet连接方式可以是普通的拨号方式,因为“远程桌面”仅传输少量的数据(如显示器数据和键盘数据)便可实施远程控制。

要启动Windows的远程桌面功能必须以管理员或Administrators组成员的身份登录进入系统,这样才具有启动Windows“远程桌面”权限。右键单击“我的电脑”图标,选择“属性”命令。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单击“远程”选项卡,单击选中“允许用户远程连接到这台计算机”选项框。单击“选择远程用户”按钮,然后在“远程桌面用户”对话框中单击“添加”按钮,将出现“选择用户”对话框。

单击“位置”按钮以指定搜索位置,单击“对象类型”按钮以指定要搜索对象的类型。接下来在“输入对象名称来选择”框中,键入要搜索的对象的名称,并单击“检查名称”按钮,待找到用户名称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远程桌面用户”对话框,找到的用户会出现对话框中的用户列表中。

如果没有可用的用户,可以使用“控制面板”中的“用户账户”来创建,所有列在“远程桌面用户”列表中的用户都可以使用远程桌面连接这台计算机,如果是管理组成员即使没在这里列出也拥有连接的权限。

客户端软件的安装

Windows的用户可以通过系统自带的“远程桌面连接”程序(在“开始→所有程序→附件→通讯”中)来连接远程桌面。如果客户使用操作系统是Windows 7/10,可安装Windows安装光盘中的“远程桌面连接”客户端软件。

在客户机的光驱中插入Windows安装光盘,在显示“欢迎”页面中,单击“执行其他任务”选项,然后在出现的页面中选择“设置远程桌面连接”选项,然后根据提示进行安装。在客户机上运行“远程桌面连接”程序,会显示“远程桌面连接”对话框。

单击“选项”按钮,展开对话框的全部选项,在“常规”选项卡中分别键入远程主机的IP地址或域名、用户名、密码,然后单击“连接”按钮,连接成功后将打开“远程桌面”窗口,你可以看到远程计算机上的桌面设置、文件和程序。

可以远程控制开关的智能电池 篇6

产品介绍:Batthead是一款集成了蓝牙4.0芯片和传感器的“智能”镍氢充电电池,用户不仅可以通过手机APP对装有这款电池的产品进行开、关控制,甚至还可以防丢:当用户带着使用了这款电池的电子产品外出游玩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机设定距离警报。万一不小心把东西落下的时候,手机上的应用会立刻推送短信提示用户没有把东西带走。据悉,该电池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主要是放电子器件,而下半部分才是真正的供电部位。在市面上,一般的AA充电电池容量在2000mAh-3000mAh之间,所以保守估算Batthead的容量在1500mAh以下。目前每颗电池售价19加元(折合人民币约112.8元)。

编辑点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产品实现了智能化,虽然目前看来“智能”电池可有可无,但人们的生活确实因此变得更加的方便、有趣了。

机器人酒保颠覆酒保行业

产品介绍:如果你想喝一杯专业的鸡尾酒,除了到酒吧让专业调酒师为你调制以外,还可以选择Monsieur——机器人式的饮料机,只需按下按钮,这个机器人酒保就会启动Android系统,调出你想要的饮料。在你向Monsieur“下单”之前,Monsieur可以提供预备的点酒单(鸡尾酒、马丁尼、苹果醋),也可以自己下载调酒“包”,变换里面混合的饮料类型。另外,机器上会有一个log,表明这台机器专门负责提供什么饮料,而机器也可以改变饮料的口味从“常规”到“老板”级别的不同口味。

编辑点评:机器自行配置让原本高端的鸡尾酒变得亲民化了,而且再也不用特意去特定场所才能喝到了。专业的调酒师恐怕要失业了?

自行车导航仪 方便又安全

产品介绍:这款可以连接到智能手机上接收导航信息,并且会不断地刷新自行车GPS位置的导航仪叫“锤子”。它是固定在自行车车把上的T型设备,左右两边各有一个LED灯,当自行车遇到路口需要转弯时,锤子就会用LED灯指示你往左还是往右转,同时它可以提醒你剩余路程还要多长时间。据悉,锤子只能和特定的一款iOS和Android应用配对使用,和锤子连接的智能手机在跑相应的应用时拥有约5小时的续航,而锤子本身则有20小时的续航。虽然用户可在出发之前把路线准备好,但这显然没有使用Google 地图的导航信息方便。

编辑点评:在堵车日渐频繁的今天,有了自行车导航仪,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骑自行车出行,真是方便又安全。可尽管自行车导航仪这种硬件很具有创新,但导航最重要的还是准确性。

杯子也智能

产品介绍:在今年的创客马拉松上海站,一个名叫“世界冷冻鸡”的创客团队将要研发一个跟喝水有关的智能杯子,它能根据用户的喝水习惯给出建议,并把数据存储起来,作为健康管理数字化的一个依据。据介绍,这个杯子是通过蓝牙连接到手机上的,借助压力、温度传感器,它会把水温、水量等数据信息传送到手机上,应用会根据预设值和接收到的数据来决定是否发出警报。而这些数据完全可以存入云端,作为个人健康管理的数字化依据。

编辑点评: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1200毫升的水量,大概是6-7杯。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是不太可能真的拿一个量杯去量一下,更多的时候只是估算一下,甚至因为工作繁忙而忘记喝水。而通过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水杯,却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宝贵的健康饮水习惯。

帮助用户控制用水量的智能水表

产品介绍:这款名为Driblet的智能水表安装在水管和水龙头之间,里面内置一系列传感器,通过WiFi跟外围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或者Web客户端来访问存储在Driblet里面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用户可以清晰了解到自己在洗澡或者洗碗的过程中耗费多少水,甚至做出相应的限制以节约用水。比如说,用户设定自己洗澡需要耗费的水量,当用水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Driblet就会发出黄色的灯光。随着用水量越来越接近预设值,它会慢慢过渡到红色,提醒用户把水断掉。另外,团队还加入了社交元素在里面,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来添加朋友,从而进行“节水竞赛”。

编辑点评:水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资源,在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的今天,Driblet真的是很接地气,相信这样的产品一定能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程控交换机的集中控制和远程维护 篇7

电力系统通信是电网调度指挥的神经, 交换网是系统通信的基础, 是一个完整通信网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运行水平直接影响整个通信系统质量的好坏。程控交换机作为交换网中的“心脏”, 一旦发生故障, 将使部分地区的通信暂时陷于瘫痪状态, 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而且其对电网安全潜在的威胁也无法预计, 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在程控交换机的硬件出现故障时, 由于基层交换机用户技术力量的不足和维护工具的缺乏, 常常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从而延缓了交换机的维修, 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 使交换机用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损害。因此, 实现程控交换机的集中控制和远程维护是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作为黑龙江省西部电网的通信汇接局, 齐齐哈尔电业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2001年城网改造以来, 在省局组建省内电力交换网络, 齐局投入了华为C&C08型交换机, 成为西部地区通讯枢纽。在其运行近十年的时间里, 齐局行政交换网组成以调度大楼华为C&C08行政交换机为二级汇接交换中心, 与省局、大庆局、网通公司相连, 以齐热厂、富二厂、尼尔基集控中心、齐培中心、齐超高压局、一号院、二号院、三号院、铁锋供电局、龙门宾馆、安顺小区、滨湖小区、北郊集控、建华供电局、昂昂溪供电局、富拉尔基供电局、龙江供电局、龙沙供电局、95598为端局的汇接交换网络。

2 建设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们将进入信息化社会, 对信息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 不但在容量和规模上逐步扩大, 还要不断扩展其功能, 发展新业务, 通讯网正向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个人化的方向发展。2008年齐局对CC08交换机进行了升级改造工作, 改造前我局是由SM单模块局通过2M数字中继一号信令与下属站点不同机型交换机相连, 或由传输PCM直接下带用户。

改造前、后CC08交换机的结构框图如图1, 图2。

改造前的缺点主要表现在:

a.交换网内交换机机型不统一, 不利于维护管理

b.PCM设备适用于传输, 只能实现30路语音信号的传输, 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话路需求

c.实现不了远程维护, 在程控交换机的硬件出现故障时, 由于基层交换机用户技术力量的不足和维护工具的缺乏, 常常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从而延缓了交换机的维修, 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 使交换机用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损害。

基于存在的缺点:我局对现交换机管理网络进行了整改, 由SM单模块局发展为以AM/CM为中心, 下带多个SM交换模块的管理模式, 为了实现交换机的集中管理和控制, 我局将原来SM通过数字中继经七号信令所带站点的不同机型交换机更改为华为交换机的远端模块, 充分利用现有程控交换机通信容量, 节省投资。

3 远端交换模块

远端模块系统特点:

远端模块系统实际上是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中的一种远距离用户集线设备, 其设计思想是将原有的用户电路部分与控制部分分开, 把用户部分拉到离交换机很远、而离用户很近的地方, 在期间加上控制接口及传输线路, 这样可以解决用户集中但远离交换机地区用户的入网问题, 可以有效地缩短用户线的长度, 减少线路费用, 提高通话质量。无中继信令, 不浪费内部时隙资源, 直接连接交换机内部总线。远端模块配有维护终端接口, CC08交换机系统的全部维护诊断功能, 维护管理方便。远端模块与近端机柜数据库设置完全一致, 系统管理方便统一, 计费系统一致, 无须对多种设备维护。RSA是利用ISDN30B+D技术把SM模块中的用户框部分 (由用户板、DRV板、TSS板等组成) 拉到远距离的交换局的远端用户处, 即在SM的交换网与用户框之间提供一种远距离的借口RSA板, RSA用户的测试功能由远端用户框中的TSS板RSA---RSA方式和LAPRSA---RSA, 完成。CC08提供两种两种RSA拉远方式:RSA---RSA方式和LAPRSA---RSA, 方式在远端没有区别, 区别在近端, 用RDT+LAP替代RSA-0, 即以RDT+LAP+RSA方式实现远端用户接入, RDT即数字中继板, 1块RDT可以连接2块RSA。

远端RSA借口的工作受控于CC08母局, 以便于母局对RSA的管理, 远端RSA用户的控制主要由母局主机完成, RSA可以通过PCM系统和光传输系统远距离接入, 还可以采用HDSL高速数字用户线技术用两对电话线远距离接入。RSA作为设备不具备独立交换能力, 其所带用户的交换需在近端完成, RSA接口实际上是完成把HW及NOD线延伸拉长的功能。但RSA具有可变收敛比的集线功能, 交换、维护和计费集中在与之相连UTM、USM或RSM中进行。

4 改造后我局交换网络的优点

我局采用了多种远端用户方式:RSA———RSA, LPRSA———RSA, LPRSA———RSP, 综合比较而言, LPRSA———RSP这种方式比较节省交换机内部资源, (如HW、NOD、用户框等) 现有设备利用率高, 比较适合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种方式管理, 其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维护管理方便, 交换机机型统一, 网管统一, 便于网管监测。

b.大大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 节约了路程所花费的时间和车辆燃油开支, 节约了车辆成本, 提高了通信运行率。

c.此次数据采用了双路由的方式, 分局用户分担在两个不同模块上, 一台瘫痪还有另一台运行, 降低设备停机风险, 使运行更加稳定。

d.扩容方便灵活, 现传输资源利用率高, 大大提高了交换机的容量, 满足齐局电力通信网容量和功能需要, 适应现代化通信网发展要求, 更好地服务电力生产。

e.软件版本升级, 实现了更多功能。

f.现组网更加灵活, 集成度更高, 例如原用户板采用16线用户, 现用户板为32线用户。

g.中继一般采用NO.7信令, 比老设备采用的NO.1信令接续速度快。7号信令的信号容量大, 传送速度快, 还能传送各种非话业务的控制信号和数据, 最适合程控交换机组成的数字通信网, 因此它是通信网实现智能化、综合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h.满足行政办公、生产运行和宿舍小区局内电话、宽带需要;节约局内办公和局内职工话费支出。

i.网络结构更加合理, 适应组网需要, 具有很强的网络适应能力, 容量能平滑扩容。

j.具备中继线计费功能。

k.在长途去话接续选择路由时, 具有识别不同长途交换局向的能力。

l.具有多模块组网的能力。

m.具备用户接入网数字接口V5.1或V5.2, 增加包括ISDN功能、IN功能在内的各种新功能、新性能。

n.减少线路费用, 提高通话质量。无中继信令, 不浪费内部时隙资源, 直接连接交换机内部总线。远端模块配有维护终端接口, CC08交换机系统的全部维护诊断功能, 维护管理方便。

o.目前, 省网已组建电力移动专用通信网络, 通过此次交换网络的扩容, 下属各供电局可实现联通小号节约花费的优惠政策, 方便生产和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局内员工的家属可以加入本网中, 可以通过组建该网络为员工家庭节省通信开支。

5 远程维护

我局对下属站点基本上实现了远端用户模块的改造, 对于铁锋供电局和一号院两个站点所使用的申瓯交换机也实现了远程维护, 下面以铁锋供电局为例简单介绍一下我局实现远端维护过程。

如图4所示我局中心站点通调大楼是利用PCM设备的RS232板的64K透明传输通道来实现对下属站点申瓯交换机远程维护。

实现远程维护重要部件的功能如下:

PCM设备RS232板的功能:进行码速调整和数据采集

RS-232C串行口功能:RS-232允许一个发送设备连接到一个接收设备以传送资料;其原始规范的最大传输速度为20Kbps, 但事实上, 现在的应用早已远超过这个速度范围。RS-232可说是相当简单的一种通信标准, 若不使用硬件流控制, 则最多只需利用三根信号线, 便可做到全双工的传输作业。

RS-232C串行口信号分为三类:传送信号、联络信号和地线。

a.传送信号:指TXD (发送数据信号线) 和RXD (接收数据信号线) 。

b.联络信号:指RTS、CTS、DTR、DSR、DCD和RI六个信号, 各自功能为:

RTS (请求传送) , 是PC机向Modem发出的联络信号。

CTS (清除发送) , 是Modem向PC机发出的联络信号。

DTR (数据终端就绪) , 是PC机向Modem发出的联络信号。

DSR (数据准备就绪) , 是Modem向PC机发出的联络信号。它指出本地Modem的工作状态。

我们将铁锋供电局申瓯交换机后背板所带的RS232串口通过配线架接到PCM传输设备的RS232功能板上, 再通过PCM、SDH等传输设备传送至中心站通调大楼机房, 再通过RS232串口接到维护终端上, 这样通过PCM232板的数据透明传输功能, 将中心站的远端操作信息传送下属站点。

远端维护可以使程控交换机能够正常运行并保证良好的通信服务质量, 做好交换机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它为交换机操作人员提供了一个有效运行、管理和维护程控交换机的环境.同时维护人员也可以随时监测、分析和了解有关当前交换机的各种硬件及软件资源的信息, 使交换机的各半固定数据和其所处的实际环境保持一致.一旦环境发生变化, 就需要对相应数据进行修改、更新, 保证交换机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此外, 在故障情况下, 尽管程控交换机具有许多自动检测手段,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仍需要操作人员进行干预和维护, 因此, 熟练正确及时地操作, 对于维护人员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上简析了为了实现交换机的集中控制和管理对我局交换网所做改造, 为了满适应现代化通信网发展要求, 我们要不断更新理念, 不断增强工作意识。面对通信技术迅猛发展,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 我们会掌握过硬的技术, 为更好地服务电力生产, 创造更好的明天而努力。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实用的程控交换机集中控制维护和管理系统, 给出了实现该系统的原理框图, 并详细介绍了具体实现技术和采用这种管理方法的优点。

关键词:程控交换机,远端交换模块,远程维护

参考文献

[1]徐少敏.程控交换机技术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器DIY 篇8

(1)制作容易

以普及率极高的手机或者固定电话作为控制器,以公共电话网为传输信息的介质,手机或者固定电话无需经过任何改装,只要将本装置并联在家里的电话线上就可以实现遥控,非常适合D IY。

(2)扩展简单

很容易通过增加接口电路来增加控制家用电器的数目。

(3)不影响电话的正常使用

本装置只有在电话铃声超过4声以后才工作,4声以内摘机将屏蔽本装置,真正做到互不干扰。

一、硬件组成及总体设计框图

本控制器设计主要由D TM F编解码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显示模块、输入模块以及输出控制模块五部分组成。总体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电路以A T89S52组成的单片机最小系统为核心,以M T8888为解码器,实现D TM F信号的译码和对外的输出控制。单片机输出控制、LC D显示电路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在许多文献中都有详细介绍,本文不再一一赘述。下面重点介绍D TM F编解码电路。

二、工作原理

1. MT8888简介

M T8888芯片是采用CMOS工艺生产的D TM F信号收发一体的集成电路。它的发送部分采用信号失真小、频率稳定性高的开关电容式D/A变换器, 可发出16种双音多频DTMF信号, 同时可以完成D TM F信号的接收、分离和译码,结果以4位并行二进制码的方式输出。M T8888芯片引脚图如图2所示。

2. 编解码电路及原理

电路主要由振铃检测电路、模拟摘机电路以及M T8888芯片组成。

振铃检测电路实现振铃信号的识别。当振铃信号到来时光耦产生与振铃同步的脉冲,经C 2滤波后,输出1s低4s高的脉冲。模拟摘机电路将变压器初级线圈和负载电阻串联后加载到电话线两端,实现模拟摘机。编解码电路如图3所示。

本系统控制核心采用A TM EL公司的A T89S52单片机。单片机与M T8888的引脚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以下简要介绍一下D TM F信号的产生原理:D TM F信号(双音频信号)是2个正弦波信号的叠加,选定2个频率f1和f2后可得到这种信号的数学表达式:

如果用合适的采样频率对这个信号进行A/D转换,则很容易计算出每一个采样点的A/D值,而如果将这些采样值形成一张表,用同样的采样频率将这张表中的数值用D/A转换器输出,就是双音频信号。编码与对应按键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M T8888内部有两个数据寄存器,一个是只执行读操作的接收数据寄存器R D R,另一个是只执行写操作的发送数据寄存器TD R。另外,M T8888中还有两个4位的收、发控制寄存器C R A和C R B。对C R B的操作就是通过C R A中的一个特定位来操作的,因此编程中应对其进行初始化;而M T8888中的4位状态寄存器SR则用来反映收、发信号的工作状态。寄存器的选择与操作由R S0及W R和R D来控制。

M T8888在发送信号时可提供3种工作模式,即D TM F模式、突发模式、C P模式。这三种工作模式均可通过对寄存器进行设置实现。

3. 振铃检测电路

我国规定的标准为,平时挂机时的馈电电压一般为-48V,向用户振铃的铃流电压为75±15V, 25H z的交流电压,当用户被呼叫时,电话交换机发来铃流信号。振铃为25±3H z的正弦波,谐波失真不大于10%,电压有效值90±15V。振铃以5秒为周期,即1s送,4s断,振铃经光耦隔离和电容滤波后成为1s低电平,4s高电平的脉冲。一但检测到下降沿后延时0.5s,如果为低电平时(否则不是振铃)再延时2s, 2s后再检测,为低电平时不是振铃,是高电平则振铃已经过去,开始新的检测。当检测的次数达到4次后,接通模拟摘机电路。

4. 模拟摘机电路

用户话机的摘挂机状态是通过对直流环路上电流的通断来实现的,用户挂机空闲时,直流环路断开,馈电电流为0;反之,用户摘机后,直流环路接通,馈电电流在20m A左右。

当振铃检测的次数达到4次后,将9012的基极置为低电平,J1、J2吸合,将150Ω的电阻和变压器线圈并接在电话两端,使回路电流增加,达到了模拟摘机的效果。

三、软件设计

从前文的硬件设计可以看出,本控制器的设计关键在于编解码电路的设计与软件驱动。由于本系统仅需要接收D TM F信号,因此需要将M T8888初始化为D TM F方式+IR Q方式,代码参照如下:

四、制作与调试

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发现, 尽管按照技术文档的说明将M T8888初始化为中断方式,但其IR Q引脚并未出现预期的低电平,经实验发现当D TM F信号被正确解码后,在EST引脚会出现一个正脉冲,通过将此脉冲引至A T89S52的中断端口,并将单片机初始化为负脉冲中断有效得工作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电话接通时,主控方发来按键音(实为D TM F信号),信号经电阻电容耦合后进入IN-端,经过解码后将码值传送至D 0~D 3端,同时引发中断,等待单片机读取。读取后按照表2所示对应关系解得按键值,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电路比较简单,只要焊接和元器件的数值误差不太大,一般都可正确解码。但是出现问题是应按照以下步骤排除:

(1) 先用示波器观察振铃输出是否是1s低4s高的脉冲。

(2) 编写正确的初始化程序,当按下按键时,用示波器观察EST和ST/G T是否有正脉冲出现,有的话表示已经正确解码了,否则调节有关的电阻值。

(3) 驱动电路的检测比较简单,只要给一个低电平,继电器吸合就表示成功了。

(4) 在程序中要加入计时器,比如在10s内没有输入按键,就将模拟摘机电路关闭,实现模拟挂机。否则,下次拨打此号码,会出现无法接通的提示。

另外,本电路还可通过增加语音芯片、增加驱动的数目、加装密码验证等电路或模块进一步增强功能,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的开发。

剖析远程控制木马的编程 篇9

本程序主要实现对远程电脑文件的操作和一些限制性功能, 并能够通过发消息恶意干扰远程电脑, 同时实现对远程电脑进程的查看和结束。为了增强可用性, 客户端制作了界面, 通过按钮发送命令。程序采用C/S架构, 分为两部分:客户端my_try.exe和服务端server.exe。

整个程序在VC++6.0下编译通过, 主要用到了Windows Socket编程的相关知识和一些Windows API函数的应用。为了增强隐蔽性, 木马的服务端是一个无窗口程序。客户端界面如图1所示。

程序实现的功能如下:

(1) 限制系统功能:包括远程关机、远程重启计算机、远程注销用户, 锁定鼠标、解锁鼠标、隐藏桌面、显示桌面、远程关闭、开启显示器。

(2) 远程文件操作:包括上传、下载、删除文件。

(3) 进程管理:远程查看、结束进程。

(4) 发送信息:远程向被控端发送简短信息。

2 程序结构设计

程序采用了传递命令的机制, 即客户端发送命令给服务端, 由服务端在远程执行命令实体, 同样服务端反馈命令给客户端, 做出相应动作。

Command是定义的一个结构体变量, 结构如下:

每个命令结构体由命令id和命令内容组成, 其中id是定义的一个枚举型变量, 它的定义包含在头文件sys.h中

此木马程序一共用到17个命令。木马基本机制是服务端监听客户端连接, 当有客户端发起连接时, 即建立连接。客户端发送相应命令给服务端, 服务端执行命令。客户端、服务器端的基本通信过程如图2程序通信结构。

3 服务端特征

3.1 隐藏窗口

当编写一个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时, 运行此类程序的时候默认情况下会有一个类似DOS窗口console窗口, 但是有的时候只想在程序中运行一段功能代码, 不希望显示这个console窗口, 让代码执行完毕之后程序自动退出。

如何隐藏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的console窗口?通过设置编译器的链接开关 (也就是linker选项) 来实现。Linker有/subsystem选项, 该选项的语法形式如下:

这里只介绍相关选项:

(1) CONSOLE:Win32字符模式应用程序, 此种类型的应用程序在运行的时候会产生一个类似DOS窗口的控制台窗口, 如果在应用程序的主函数为main () 或者wmain () , 在默认情况下该应用程序就是一个控制台应用程序。

(2)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和CPU具体架构相关的一个参数选项, 并不常用。

(3) NATIVE:设备驱动器选项, 如果/DRIVER:WDM选项被设定的话, 该链接选项 (NATIVE) 就为默认选项。

(4) POSIX:在Windows NT种运行在POSIX子系统上的应用程序。

(5) WINDOWS:该类型的应用程序不产生console窗口, 该类型的应用程序的窗口由用户自己创建,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标准的Win32 application, 其入口地址为WinMain () 函数或者wWinMain () 函数的地址。如果在应用程序种定义的主函数为WinMain或者wWinMain, 在默认情况下该应用程序就是一个Win32 Application。

(6) WINDOWSCE:运行在Windows CE上的应用程序。

从上面可以看出如果建立一个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的话, linker的/subsystem选项应该为CONSOLE, 可以在VC开发环境的project→setting→link→project option中看到。如图3编译选项:

用VC编写的程序, 运行的时候是需要C/C++运行库的支持。当运行一个C/C++程序的时候链接器会首先寻找应用程序的启动函数, 例如:

如果建立了一个console程序的话, 编译器链接开关会是以下形式 (project→setting→link→project option中可以看到) :

上面的subsystem和entry并不需要都设置, 如果只设置了/subsystem:"console", 那么entry开关在默认情况下应为entry:"mainCRTStartup"。

反之, 如果在应用程序中定义了main函数的话, 默认情况下, /subsystem开关应该为/system:"console"。通常/subsystem和/entry开关是匹配的, 但是也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使他们不匹配。例如可以这样改动:

通常链接器看到/subsystem下是Windows选项的时候, 它会自动寻找WinMain或者w WinMain, 但强制指定入口地址, 这样运行程序的时候默认的console窗口就会隐藏。

因此为了隐藏窗口, 可以使用:

3.2 服务端的自启动

服务端通过修改注册表实现自启动, 并将自身复制到:C:/Windows/system32下, 命名为explorer.exe, 如图4木马自启动键。

其中explorer.exe即木马创建的自启动键。实现代码如下:

4 关键命令的实现

4.1 显示进程 (ShowPro) 命令

怎样得到系统的所有进程信息呢?需要了解三个API函数, 读者可以通过查阅msdn详细了解。

CreateToolhelp32Snapshot:函数为指定的进程、进程使用的堆[HEAP]、模块[MODULE]、线程[THREAD]建立一个快照[snapshot]。

HANDLE WINAPI CreateToolhelp32Snapshot (DWORD dw Flags, DWORD th32ProcessID) ;

process32First:process32First是一个进程获取函数, 当利用函数CreateToolhelp32Snapshot () 获得当前运行进程的快照后, 可以利用process32First函数来获得第一个进程的句柄。

BOOL WINAPI Process32First (HANDLE hSnapshot, LPPROCESSENTRY32 lppe) ;

Process32Next:Process32Next是一个进程获取函数, 当利用函数CreateToolhelp32Snapshot () 获得当前运行进程的快照后可以利用Process32Next函数来获得下一个进程的句柄。

BOOL WINAPI Process32Next (_in HANDLE hSnapshot, _out LPPROCESSENTRY32 lppe) ;

那么实现进程显示就很简单了:

将得到的进程信息以字符串的形式发给客户端即可。

4.2 结束进程 (KillPro) 命令

通过使用TerminateProcess () 的Win32 API函数。

但是句柄如何得到呢?考察一下hProcess是如何得到的。一个进程只有它的进程ID是独一无二的, 操作系统通过进程ID来标识一个进程, 当某个程序要对这个进程进行访问时, 它首先得用OpenProcess这个函数并传入要访问的进程ID来获得进程的句柄, 来看看它的参数:

所以在调用TerminateProcess () 之前, 必先调用OpenProcess () , 而OpenProcess () 的参数表中的dwProcessId是在系统范围内唯一确定的。

通过这些实现起来就很简单了:

结束进程成功就返回“杀死进程成功”的消息, 否则返回“杀死进程失败”的消息。

4.3 远程关机、重启、注销

重启、关机、注销在不同的系统下实现的过程是不一样的, 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具体如下:

(1) 在Windows 9x下实现这些功能非常简单, 只需调用ExitWindowsEx函数即可。

(2) 在Windows 2000及其以上系统实现这些功能较为繁琐, 因为要调用ExitWindowsEx函数必须具有一定的系统权限。所以在调用ExitWindowsEx之前, 必须先获得较高的系统权限。

那么有必要来了解几个API函数:

ExitwindowsEx函数:ExitwindowsEx (UINT uFlags, DWORD dwReserved) ;

函数功能:该函数注销当前用户, 关闭系统;或者关闭并重新启动系统。此函数发送WM_QUERYENDSESSION消息给应用程序来确定它们是否能被终止。

OpenProcessToken函数:要修改一个进程的访问令牌, 首先要获得进程访问令牌的句柄, 这可以通过OpenProcessToken得到, 函数的原型如下:

LookupPrivilegeValue函数:第一个参数是系统的名称, 如果是本地系统只要指明为NULL就可以了, 第二个参数就是指明了权限的名称, 第三个参数就是返回LUID的指针。

通过以上函数, 实现机制如图5重启系统命令设计:

这样, 就实现了远程关机、重启、注销, 代码如下:

4.4 删除文件 (DelFile) 命令

本程序中删除文件的实现使用函数:

此函数的功能就是删除一个存在的文件, 如果成功返回一个非0值, 失败返回0可以用GetLastError函数得到错误信息。因此只需在客户端得到文件名指针, 然后用send () 函数发送给服务端, 服务端执行DeleteFile () 即可。

删除成功后如图6删除文件。

4.5 上传、下载文件

本木马中, 上传、下载文件的实现都非常简单, 只需得到文件指针, 然后调用send函数即可 (大文件采用分块发送) 。

5 木马测试

5.1 测试环境

测试系统:Windows XP sp3系统 (已安装最新全部补丁) 测试方式:处于同一局域网内的客户机和服务器, 客户机服务器IP不同;本地测试, 使用IP:127.0.0.1。

5.2 测试结果

(1) 服务端测试

使用电脑运行木马的服务端, 服务端是一个无窗口程序, 即在运行时任务栏里无法看到运行的程序。但是通过安全卫士360报警可以看到, 如图7所示。

看到服务端运行时, 作者所使用的瑞星防火墙给了要连接网络的提示, 但是当木马要写入注册表时, 360安全卫士的提示居然是:一个安全的系统载入项正在被装入, 其原因是使用了一个系统文件名:explorer.exe。而且因为没有采用隐藏进程的措施, 所以在Windows任务管理器中有两个explorer.exe, 如果不使用超级兔子等查看进程, 很容易杀掉正确的explorer.exe而导致桌面的丢失, 即使通过任务管理器重建explorer.exe, 新建的仍然是木马进程。与此同时, 木马成功将自身复制到C:windows/system32下, 并重命名为explorer.exe, 并设置自身的属性为系统隐藏文件。如图8所示。

(2) 功能性测试

远程关机、重启、注销, 远程关闭显示器、开启显示器、远程隐藏、显示桌面、远程锁定、解锁鼠标均可正常实现。

1) 发消息的功能:客户端发送界面和服务端弹出对话框, 如图9, 图10所示。

2) 文件操作:能够实现文件的上传、下载、删除操作。客户端文件的下载界面如图11所示。

下载成功后有提示, 如图12所示。

3) 结束进程的功能:如果结束成功, 则显示如图13所示。

6 结语

随着时代发展, 网络安全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的快速, 开放的特性为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 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就是网络安全。研究网络安全, 不能只从“守”的角度出发, 因为那样永远处于被动状态, 因此, 研究网络攻击技术十分重要而且有意义。程序中, 对于网络传输的优化和异常处理远远不够, 服务端也没有做到一个标准木马的要求,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优化。

电话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 篇10

本系统是一个用来自电话的控制信号去控制各种电器的设备。用户可通过移动电话或固定电话, 拔打家里的电话, 按预定的规则, 依照电话语音提示, 选择数字按键操作实现对电器设备的控制。

本系统主控部分由单片机构成, 对主要的信息进行处理并接收外部控制命令形成各种控制信号, 同时记录相应的信息;单片机与电话外线的接口是通过接口电路来实现。还包括铃流检测电路、提挂机控制电路、双音频解码电路、语音提示电路及电器控制电路。总体电路框图如图1-1所示。

本系统使用硬件电路实现铃流检测、自动提挂机、电器控制、双音频解码等功能模块。而使用软件编程完成信号音计数、密码校验、在线修改密码、信息分析等。

二、系统硬件设计

为充分利用硬件电路的可靠性、稳定性, 本系统使用硬件电路完成部分功能, 使整体系统达到比较高的稳定性。硬件部分主要包括电话线路提机检测和线路振铃信号的检测电路, 话音提示电路, DTMF检测电路及电器驱动电路。

2.1振铃检测电路

图中D1为普通二极管, D3是稳压二极管, 稳压值取80 V。

2.2模拟摘机电路

系统在程序控制下, 当接收到6个振铃信号时, 启动摘机电路从而实现模拟摘机, 其电路如图3-2所示。

2.3语音提示电路

语音提示电路是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提供给用户直观的的反馈信息。单片机根据用户发送的DTMF信号, 选择对应段的地址, 语音信号从ISD4004的ANDOUT端口输出后经放大, 然后从变压器耦合到外线, 电路如图2-3所示。

2.4双音多频检测电路

整个系统的关键是DTMF, 它决定了系统的可靠性。双音多频解码方式在电话拨号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 其突出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很强。解码是用专用集成电路实现的, 解码输出的不同的码制信号, 单片机可直接读取。DTMF检测电路如图2-4所示。

2.5继电器控制电路

电器控制可采用继电器, 可控硅等来控制强电的通与断, 为了达到电话机能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作用, 此设计采用了继电器, 一共设定了4路继电器开关, 为了使家用电器使用不影响单片机电路的正常工作, 采用光耦把继电器驱动电路和单片机电路分隔开来, 电器控制电路如图2-5所示。

参考文献

[1]师文庆, 张智勇, 陈用, 基于DTMF与单片机的电话远程和红外近程测控系统[J].测控技术与仪器仪表.2007

[2]周润景, 张丽娜, 丁莉, 基于PROTEUS的电路及单片机设计与仿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3]肖玲妮, 袁增贵, Protel 99 SE印刷电路版设计教程[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风电集中远程监控系统的开发 篇11

【摘 要】针对宁东风电下属各风电场地处偏远、运行维护成本较高以及监控系统相对独立、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开发了一套风电集中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可实时监控风电场的运行状况,及时统计和分析各类运行参数,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宁东风电下属各风电场信息共享,易于管理,无人值班和少人值守,降低风电场的运行成本。

【关键词】风电场;远程监控;集约管理

0.引言

风能发电因其开发成本较低、技术较为成熟等优势而飞速发展[1]。然而风资源的不确定性使得风能发电技术较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等技术更为复杂[2]。

为确保风电场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利用完善的远程监控系统,对风电场的运行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及分析[3];此外,风电场大多地处偏僻,一般需多人职守,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实现无人值班和少人值守,降低风电场的运行成本,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益[4]。

1.风电集中远程监控系统建立背景

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风能资源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大[5]。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在宁夏规划容量约150万KW,其中,宁东风电场投产容量预计将达到50万千瓦[6]。然而,已投运的宁东风电下属各风电场自动化监控系统相对独立,实时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差,各系统间生产数据的互访存在困难,严重影响了宁东风电场的统一管理和运营。随着宁东风电场的快速发展,建立一个符合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各系统无缝集成的远程集控中心平台,并对实时信息进行统一的分析和管理,进而提高宁东风电的科学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显得刻不容缓。

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开发宁东风电场远程集中监控系统。该系统集自动控制、网络、视频、大批量数据实时存储与交换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可对宁东风电各风电场的实时监控和数据统一采集,同时实现偏远风电场无人值班和少人值守,对于宁东风电场的集约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系统数据传输及安全防护

2.1数据传输

远程集控中心部署在宁东风电总部(银川),通过总部(银川)至下属各风电场的专网与以上各监控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与通讯。为了保证数据安全、准确、稳定的传输,专网采用双通道,即主备用通道。

2.2硬件防护

本系统设计与规划严格遵守《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中的技术措施,按照运行人员操作层、中层干部控制层、高级领导决策层的原则分层,其网络架构部署如图1所示。镜像实时数据库服务器和DB2数据库服务器基于宁东风电现有办公网络部署在安全三区(即管理信息大区),通过网络隔离装置与部署在安全二区的远程集控中心系统进行隔离。安全二区与安全一区之间部署有硬件防火墙,实现了逻辑隔离。

2.3软件防护

PI系统管理员通过在防火墙中设置PI服务器用户的IP地址决定该IP地址客户端用户能否访问PI服务器,有效地保证了系统的安全运行。

除了要通过防火墙的安全检查外,客户端用户还需要PI系统管理员为其建立的账号和口令才能够访问相应权限的数据。

系统分别通过软硬件防护实现了数据访问的安全性。

3.系统监测控制功能及实现

系统采集风机监控系统、升压站监控系统各种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并实时传输到远程集控中心实时数据服务器,对数据进行有效性及可用性等处理后与各单元进行数据发布与交换,并存储到实时数据库,为后期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提供支持。

3.1视频实时监控平台

运行人员可通过风电场现场视频实时监控系统控制现场摄像头旋转、拉伸等动作,实现对风机全局或局部的详细查看。对于发生的异常情况系统可进行记录,并发出声光告警,及时报告值班人员。

3.2生产运行状态实时监测

系统实时监测公司下属风场实时运行工况、总实时负荷、各风场的实时负荷以及各台风力发电机组实时运行状况。生产状态实时监测与显示功能采用地形图、图标、列表等方式进行实时信息的表达和数据的显示。

3.3远程控制

根据实时运行数据,集控中心可对各地处偏僻、无人或少人值守的风电场升压站电气设备及风机状态进行检测和远方控制,对电气设备的控制指令包括断路器开关的合、分,对风机的控制指令包括启动、调整出力、停止、复位控制。

3.4风功率预测

系统根据与风功率预测系统厂家协商确定的接口规约(规约为OPC),确保了与风功率预测系统厂家准确通讯,并将风功率预测功能完整、准确的纳入到远程集控中心系统。

3.5风场综合统计信息

风场综合统计信息完成每个电场的地理分布概况、电场总体情况、电场总体装机容量、实时有功功率、实时无功功率、装机台数、运行台数、发电量、上网电量、风速等运行情况的综合监测和实时显示,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了解风场的整体生产运行情况。

3.6统计报表与分析

系统可对生产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统计分析,自动生成企业的各种生产报表,对经济指标和主要运行参数如发电量、上网电量、用网电量、风速、温度、厂用电率、投运率、等效满负荷利用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供用户查询和打印。

3.7风电场运行指标统计与分析

系统实现了在宁东风电总部(银川)统计下属各风场的安全业绩指标、经营业绩指标、生产指标、自然特性指标、可靠性指标、电能指标、耗损指标、运维能力指标,为公司绩效考评和新建风场设备选型提供了客观科学的理论依据。

3.8风电场对标管理

系统以各风电场中可利用最多小时数的风机为最优风机,其余风机以此为标杆进行对标。这一功能可有效找出生产经营过程存在的不易被发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措施,进而提高宁东风电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3.9风电场设备故障统计与分析

当设备运行状态发生变更或参数超越设定限值时,系统能够对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并发出告警,及时报告值班人员。根据风电场实时上传的故障信号自动统计风场中各风机的故障次数、故障模式。统计结果可以作为宁东风电后续新建机组的设备选型依据。

3.10 FAM系统接入

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可实现和华电国际的FAM接口,以及FAM系统的录入和查询。

4.效益分析

4.1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本系统的运行可有效提高风电场生产和运行管理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工作过程中人员的安全性。

4.2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根据《中国华电集团公司风力发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试行)》,以一个10万千瓦容量的风电场为例(66台1.5千瓦风电机组),集控运行人员按照五班制设置,定员标准:每个控制室11人。

远程集控系统投运后,风电场实现少人值守,每个控制室按照4人考虑,节约人员7人,每人年人均工资5万元计算,全年人工费用约7x5=35万元。

由于风电场地处偏僻,远离繁华市区,风电场每年接送运行值班人员的交通运输费用约20万元;人工费及运输费合计:35+20=55万元。

华电计划未来在宁夏投建15个相对独立的风电场,综合考虑人工费、交通费、生活费、办公费等开支,远程集中监控每年可为公司节约费用约55x14=770万元,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直接经济效益将更加明显。

5.结论

(1)风电场远程集控系统的建立可实现各风电场数据的统一采集和分析,实现各风电场对标管理等高效的管理,提高风电场的管理效率。

(2)集中远程监控系统可实现风电场少人值班和无人值守,预计每年可节约770万的费用。 [科]

【参考文献】

[1]费智,符平.我国风电发展的态势分析与对策建议[J].科学进步与对策,2011,28(10):65-68.

[2]张华.风电新能源及其闪变问题的探讨[J].电源技术应用,2013(03):93.

[3]孙树敏,王尚斌,张华伟等.风电场群远程监控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山东电力技术,2012(6):18-21.

[4]王韬.远程监控系统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J].华电技术,2011,33(11):74-79.

手机远程催款控制装置的设计 篇12

一、技术方案

系统的工作原理是:设备制造厂在设备出厂时将相关信息 (设备编号、合同规定还款日期、用户密码等) 存储在IC卡, 设备制造厂可通过智能手机远程仿问IC卡的数据 (可读写操作) 。PLC在开机时会自动与催款机进行通信, 如果用户未按合同还款, PLC将停止工作, 同时出现提示信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 如果还款日期已到, 单片机会自动中断PLC的运行, 向PLC发出提示信息, 用户若停机则不能再启动。

二、工程路线

第一、短信收发: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通过串口与GSM相连, 利用AT指令实现短信的收发。第二、基于Android的操作平台的手机短息收发软件的设计:在Android操作平台, 设计手机短息收与发操作界面。第三、短信远程控制IC卡数据的读写:在单片机控制下, 编程实现短息修改IC卡内容。单片机与PLC通信:按485接口标准, 编程实现单片机与PLC的通信。

三、手机催款控制装置

图1为手机远程催款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单片机是系统的控制核心, GSM模块接收手机信号, 通过COM口与单片机实现通信;IC卡内存储用户的相关信息 (设备号、用户密码、合同规定的使用还款时间等参数) , IC卡通过I2C总线与单片机相连, PLC作为用户设备的控制器。

四、基于Android的手机短息平台的设计

在Android平台上, 开发手机短息发送程序, 让用户在手机平台, 只要填上相应的数据就能实现对已出厂的设备进行远程控, 下面图2是拟设计的手机操作界面:

五、PLC与手机催款控制装置通信

PLC作为用户设备的控制核心, PLC与手催款控制器之间是通过485接口相连, PLC在工作时, 实时接收来自催款装置发来的数据, 如果有催款信息, PLC立即给用户以警示信号或语音提示, 然后按固定的程序停机。手机可远程控制和修改数据, 并将每次修改的内容存到IC卡。

六、项目的特色与创新点

支持短信功能和GPRS无线远程访问, 延伸了无线控制的距离、提高无线监控的可靠性。催款控制器直接参与了PLC系统的运行, 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短息只控制用户设备电源的弊端, 从而让用户无法取消手机远程收款功能。用短息控制实现IC卡数据的读取和修改。手机收款控制器直接参与用户系统PLC控制。

七、结语

针对企业收款难的问题, 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和物联网技术, 从技术上实现了远程收费, 达到了初步的设计要求。

摘要:本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智能手机 (装有远程短息收发软件) 、手机催款控制装置、用户 (PLC控制的电气控制系统) , 其中手机催款控制装置与用户控制系统装在一个控制箱内。PLC与手机催款控制装置是通过485总线实现数据交换。

关键词:手机催款控制装置,PLC,485总线

参考文献

[1]刘超攀, 蒋年春, 刘俊, 莫深森, 李明乐, 莫际威.多功能远程路灯控制装置的设计与实现[J].大众科技.2014 (10)

[2]胡蓉, 阳泳, 陈晓君, 江世明.基于GSM技术的语音防盗报警器设计[J].电子制作.2014 (21)

[3]余佳宾, 阳泳, 邹陆华, 高小伟.基于yeelink网络平台的智能农业远程控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 (01)

上一篇:游戏激趣下一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