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匹配(通用3篇)
选择匹配 篇1
1 液压元件工作压力的选择
负荷的存在,是液压元件产生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因,其最高压力是元件的生命周期和泄漏能够经受的最高间断压力。通常情况下,该最高压力都控制在整体工作时间的1%--2%,该压力的调节一般是有液压系统中的溢流阀和压力限制阀来完成的,例如振动压路机的载荷循环中就经常会出现高压现象,由此,一般在液压系统中都会降低最高压力使用值,以便延长液压元件的生命使用周期。
液压系统中的载荷平均压力.是工程车辆经常性负荷对应之压力,是工程车辆工作过程中载荷循环对应的系统压力在时域内的加权平均值。载荷平均压力与系统的额定压力并不一定是对等的关系,其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如液压元件最高压力与额定压力之间的关系、振动压路机载荷状态、要求的系统工作寿命等。为了延长液压元件的使用时间,一般都是让载荷平均压力低于额定压力,这样也能减少液压系统的噪声。
如若对液压系统工作压力进行合理的选择与参数匹配,应该以载荷的实际循环为根据,依照各个压力的作用时间来计算元件的分段寿命,然后根据分段寿命计算出该载荷模式下元件的总体寿命。在不超过元件的最高压力和额定压力的前提下,对最大负荷压力和平均持续负荷压力进行对比,并按照此种匹配方式估算元件的预期寿命。通过考核振动压路机的实际作业情况,或是通过统计、分析同类机器的使用结果,可以很有效的估算出液压元件的有效使用寿命,而且压力配置的适当降低能够有效的延长元件的工作寿命。在对液压工作元件进行压力匹配时,既要考虑工作寿命问题,也要考虑工作效率问题,通常情况下,如若能够达到预期的工作寿命,效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 压力的降额匹配原则
在液压元件受到不同形式的损坏后,如何降低压力配置程度就变的极为重要,这就涉及到了压力的降额匹配原则。鉴于动力驱动装置是由柴油机与液压元件一起组成的,其在载荷形式与寿命要求方面都是相同的,而且具有相似的损坏形式,由此柴油机的降额方式(表现为功率标定方式)对于液压元件的压力参数匹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的。其结果具体如下:
(1)一般情况下,液压元件的有效使用寿命应该与当前工程车辆所用才柴油机的耐久性5000~10000h相符合。通常情况下,在确定液压元件的有效使用寿命时,需要考虑工程车辆选用的柴油机的耐久性,两者必须符合(柴油机的耐久性一般为5000~10000h)。工程车辆选择柴油机12h功率为装机功率时,在对其进行匹配时一般情况下柴油机15min功率降低20%就可以满足。因此,如果液压元件的额定压力也进行同等比例的降低,也能够满足需求。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工程车辆液压元件额定压力的选择原则:根据液压元件的最高标定压力,首先确定压力适应系数Kp,确定的Kp必须要满足工程车辆波动载荷的相关要求,Kp值和柴油机转矩适应系数KM的值大小相差不多。由于Kp=Pm/PH=1.4,所以,可知PH=Pm/1.4,PH代表相当于柴油机15min功率的额定压力;其次,借鉴柴油机12h功率和15min功率的标定方法,这样降低液压元件的PH20%之后,能够当成工程车辆机械使用的额定压力P'H,可以显著提高元件的可靠性。用公式表示如下
(2)在对压力进行匹配时,一般根据其载荷特点进行。由于行走驱动装置存在负荷超载、克服障碍、经常性迅速启动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导致液压系统经常出现瞬间压力冲突现象。和一般工作压力相比,该压力冲击峰值至少是其1.5倍,比如推土机在进行卸土时,铲刀进入以前推集的土壤中时,载荷会骤然增大,峰值载荷较大,一般是额定载荷的1.4-1.6倍。设计中认为峰值载荷是额定载荷的1.6-1.8倍,由此可得
(3)根据疲劳寿命分析中的相关理论可知:如果额定压力降低至原来的2/3进行匹配,则可延长使用寿命,则有:
(4)根据液压系统热平衡分析的相关表述,可知损失的液压系统功率转成热量,并且热量的排出通过补油泵实现。补油泵排量一般占主泵排量的比例为20%-25%,系统损失按照30%计算,热平衡方程如下
公式中t1代表元件油箱温度(取60℃);t2代表内油温(取80℃);ΔP'H代表持续工作压差(MPα),γ代表油液容重,0.19kg/L;KV代表油液定容比热,0.45X 4.187KJ/kg·K;计算得ΔP’H=(22.60-28.25)MPα,取背压为2MPα,P'H=(24.60~30.25)MPα,取Pm=48MPα,则有
经过上述分析可得,工程车辆行走液压元件额定压力P'H,以最高压力Pm为准,采用P'H=(0.5-0.6)更为合理。依照此情形,既能够达到工程车辆波动的载荷工况要求(P'H不能取值太高,否则在Pm确定的情形下,kp会变得比较小,致使溢流阀因溢流过量而过热),还能确保元件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
3 系统最高压力的确定与匹配
溢流阀的调定压力就是系统的最高匹配压力,其在发挥、利用液压系统的综合性能方面有重要的影响。最高标定压力Pm作为最高匹配压力的重要参考。因为牵引型工程车辆,在载荷循环中经常出现高压现象,降低最高压力的使用值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能够避免液压元件在最高压力下工作时间过长而影响其工作寿命,然而,如果要是配置上存在缺陷,则很容易导致车辆运行过程中,则可能会使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溢流阀存在溢流现象严重的情形,导致液压系统能耗过多,这就有可能最终导致液压系统中油的温度上升过快,从而造成其不能正常工作,由此,合理匹配最高压力就显得尤其重要。液压元件的实验方法标准规定Pm>1.25PH是液压元件实验中的已有规定,此外还有P'm>1.25 P'H等类似的。故取P'm=(1.25-1.4) P'H,仿照前面分析得出
此外,为了能够使“行路机构”不再存在全滑转现象,让传动装置不再耗费能量,将传动装置的最高匹配压力P'm所对应的最大牵引力与车辆的地面附着力相匹配。
4 结论
液压系统中,元件工作压力的选择,一般都是以其负荷特点和预期达到的有效使用寿命为根本依据,其工作压力的合理选择通常体现能够充分利用液压元件,发挥其良好的运作状态。(2)工程称量额定匹配压力P'H不是以非额定压力PH为基础,而是应以液压元件最高标定压力P'm为准,P'H=(0.5-0.6)Pm就是合理的降额匹配方法。
参考文献
[1]工程机械底盘及其液压传动理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徐希民等.铲土运输机械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武雅丽,姚怀新.液压驱动工程车辆牵引性能参数的匹配与控制[J].长安大学学报,2004(4):74-78.
深入理解CSS选择符的匹配方式 篇2
按照浏览器对CSS选择符书写规则带来的页面开销 (从小到大) 的顺序, 下面将列举CSS选择符的各种类型, 并作简要的说明。
(1) ID选择符, 示例:
#top{margin-top:50px;}。这类选择符最为简单和高效, 它根据指定的id匹配页面中的唯一的元素。上面这个例子浏览器为页面匹配了id属性为top 的元素。
(2) 类选择符, 示例:
.idx{font-size:12px;}。类选择符的规则是通过点 (.) 和紧跟其后的类名来匹配所有类属性class等于该类名的元素。由于允许多个页面元素拥有相同的类, 匹配类选择符所带来的开销可能会大些。
(3) 类型选择符, 示例:
a{text-decoration:none;}。类型选择符用于指定元素类型的页面中所有元素, 这是一种给指定类型元素添加样式的简便方法。上面的例子中浏览器为页面中所有链接去除了下划线。由于页面中不同类型的元素出现的几率可能很不相同, 所以这种选择符带来的开销可大可小。
(4) 相邻兄弟选择符, 示例:
h1+h2{margin-top:30px;}。这种选择符是用加号 (+) 把两个简单选择符组合起来, 它匹配的是加号两端标签、id或类别相邻时加号后面的选择符对应的页面元素。在这个例子中, 匹配的是与h1标签紧紧相邻的h2标签元素。这种选择符带来的开销大于没有使用连接符的简单选择符。
(5) 子选择符, 示例:
#top>li{font-weight:bold;}。这种选择符是用大于号 (>) 把两个或多个简单选择符组合起来, 它匹配的是以大于号左侧为父元素右侧为子元素的页面元素。在这个例子中匹配的是标识为top的元素的子元素li。这种选择符带来的开销同样大于简单选择符。
(6) 后代选择符, 示例:
#top a{ text-decoration:none;}。这种选择符是用空格 (“ ”) 把两个或多个简单选择符组合起来, 当后面选择符的对象是前面选择符对象的后代 (子、孙等) 时, 后代选择符会进行匹配。这种选择符可能带来的开销是最大的, 其使用应格外小心, 其原因将在下文论述。
还有通配选择符, 属性选择符, 伪类和伪元素选择符, 因其无关本文讨论的重点, 就不一一而述了。
2 最右边优先原则
CSS选择符对性能的影响, 源于浏览器匹配选择符和文档元素时所耗费的时间, 网页前端程序员可通过编写更高效的选择符来控制匹配的耗时, 那就需要深入理解选择符到底是如何匹配的。
我们大多数人, 包括具有一定开发经验的网页前端程序员, 从小就养成了从左到右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 这本无可厚非, 但几乎每个CSS样式学习者都会猜想甚至认定浏览器也是按照从左到右的规则进行选择符匹配的, 例如这条规则:#top>li{ font-size:12px;} , 在脑海中, 会想象浏览器是这样工作的:找到唯一标识为top的元素, 然后把样式应用到其直系子元素中的li元素上, 我们知道Id标识在文档中是唯一的, 想当然会认为这个CSS样式规则会相当高效。事实上, CSS样式选择符是从右到左进行匹配的, 了解了这个原则后, 之前这个看似高效的CSS样式规则实际开销相当高, 浏览器必须遍历页面上每个li元素, 并确定其父元素的id是否为top。如果将其写成后代选择符:#top li{ font-size:12px;} , 情况会更加糟糕, 浏览器首先会遍历页面中的每个li元素, 然后检查它们的父元素id标识是否为top, 不论是否匹配, 还要继续遍历DOM文档树去查找所有li元素的祖先元素的id标识是否为top, 如此周而复始直至DOM文档的根节点。
因此, 作为经常要处理CSS样式规则的网页前端程序员, 必须要深入理解:样式系统从最右边的选择符开始向左匹配样式规则, 只要当前选择符的左边还有选择符, 样式系统就会不停向左移动, 直到找到和规则匹配的元素, 或因为找不到匹配而中止。
3 编写高效的CSS选择符
在正确理解了选择符从右到左的匹配规则后, 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CSS选择符, 并将其调整得更加高效。在某些情况下, 如果可以排除其它原因导致网页性能下降, 就应该审视一下CSS选择符的编写是否存在低效的问题, 在这里总结几个应用规则以供借鉴, 在兼顾代码可读性的基础上, 做一点小小的改动或许会带来更出色的用户体验。
(1) 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兄弟相邻选择符、子选择符, 特别应避免使用后代选择符。
(2) 不要限定id选择符, 因为id标识在页面中是唯一的。例如:#top #nav是没有必要的, 应该简化为 #nav, 以避免毫无意义的遍历匹配。
(3) 不要限定类选择符, 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扩展类名。例如:将li.nav改成 .list-nav更好, 这同样是为了减少匹配次数。
(4) 让规则越具体越好, 不要编写像ol li a 这样的选择符, 它带来的匹配开销往往难以想象, 而应该创建一个像 .list-anchor 这样的具体类, 并把它应用到适当的元素上。
(5) 尽量依靠选择符继承以简化规则, 例如, 对列表元素而不是每个列表项指定list-style-image 属性。仔细研究一下CSS官方文档中关于继承属性的说明, 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提到的是一些CSS选择符优化的大致方向, 具体到每个页面时, 要根据该页面的特点适当取舍, 将优化重心放在可能会匹配到的大量关键元素上。
可以预见, 在富互联网应用如火如荼的当下, 浏览器的用户体验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诸如CSS样式规则的效能等网页前端技术问题将越来越被人关注。
摘要:当前, 浏览器的用户体验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网页前端技术问题越来越为人所关注。CSS选择符的编写方式决定了浏览器必须执行的匹配次数, 若不对其深入理解, 可能会写出十分低效的样式规则, 严重影响网页性能。重点关注CSS选择符的匹配方式, 希望对广大网页前端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CSS选择符,匹配方式,网页性能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SCHMITT.CSS Cookbook中文版 (第2版)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选择匹配 篇3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亟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
长期以来,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滁州市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农村经济发展内需动力不足, 经济发展较为缓慢。2008年, 滁州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0亿元, 比上年增长11.5%。一产:二产:三产为23.7:42.8:33.5, 一产占比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7.7个、12.3个百分点。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省88%、全国的58%。全市农业人口348万人, 占总人口的78.4%。农业占比过大, 农业人口过多, 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农业资源短缺, 农村生态环境脆弱。
滁州市地处江淮丘陵, 人均耕地较少, 且江淮分水岭横亘穿过, 很多耕地仅可以种植旱粮, 不能生产水稻, 有的只能种植一个季节。此外还有很多的荒地、淮河泄洪区等区域, 生产条件很差, 粮食产量很低, 有时主要依靠天气来获取收成。
(二) 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农业生产成本较高。
尽管目前农村投入了一些农业机械, 如收割机、插秧机和拖拉机等, 但农村仍以人工作业为主, 机械化程度不高。土地分产到户, 缺乏规模化种植, 单位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且, 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幅度, 时常超过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 导致农民增产减收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 农业获利增长少, 耕地抛荒现象不容忽视。
近年来, 尽管农产品价格增长较快, 但生产成本的快速上升, 压缩了农业的获利空间。因此, 农民来自农业的利润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据滁州市统计局调查, 滁州市农民纯收入中仍有53%来自农业生产, 而在农业 (种植业) 收入中80%来自粮食生产。调查资料显示, 滁州市有1.6%的农户有抛荒现象, 另外只种一茬的占17.3%。
(四) 资金、技术和政策是抑制农民自主创业和农民增收的三大阻力。
据滁州市统计局调查显示, 在自主创业方面, 有74.4%的被调查者反映最缺少的是资金;而在增收方面, 有62.1%的反映最缺少的是技术;在政策方面, 有18.8%的人反映在增收方面缺少政策支持和政策效果不佳。从农民最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看, 第一是种养技术, 第二是科学施肥技术, 第三位是农产品加工技术。此外, 农民文化素质相对偏低, 缺乏自主创业技能, 也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金融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农村金融的强有力支持, 而农村金融壮大也有赖于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两者相互促进, 缺一不可, 目前, 农村金融在组织体系、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问题。
(一) 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限制过多, 竞争不充分, 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数量少。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县城及县城以下金融市场退出, 农村金融市场逐步变成农村信用社一家天下, 村镇一级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办理金融业务, 垄断现象比较明显。农业发展银行由于专门从事于粮棉油收购和粮食加工业, 对于农民和农户贷款很少涉及。邮政储蓄银行刚组建不久, 存单质押贷款刚开始办理, 对农村发放贷款相对有限。目前省政府金融办公室开始批设一些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 但数量有限、规模也很小, 对于现有农村金融市场没有带来大的金融有效供给, 难以改变现有的金融垄断局面。以滁州市为例, 仅有1个金融机构网点的乡镇占比为50%左右, 难以形成有效竞争。
(二) 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少, 难以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需求。
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 农村信用社金融业务的电子化程度相对较低, 金融产品创新还显得不够。目前, 农村信用社主要办理存款、贷款、汇兑及结算等业务, 且结算汇路还不够通畅便捷, 有时还要通过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转汇, 不利于农村信用社吸引优质客户, 不利于吸收低成本资金。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大力推动农民工卡, 帮助畅通农民资金汇兑, 但农村信用社整体金融服务功能还不够, 与农民金融需求相比还存在差距。从贷款发放情况来看, 农村信用社主要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 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但是对于种养殖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农户企业信贷投放还显得不足。
(三) 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发展还不能完全做到可持续。
反思建国以来农村金融改革实践, 不重视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是影响农村金融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多年来, 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 希望信贷资金向农村积聚, 本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但是混淆金融与财政的职能, 结果带来了深刻教训。金融的本质是逐利性, 金融服务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但是有的地方仍然希望农村信用社履行财政职能或履行准财政职能, 强令农村信用社发放一些政策性贷款甚至难以收回的贷款, 结果导致农村信用社贷款质量低下, 进而带来农村信用社商业上不可持续, 经营发展陷入困境, 二十世纪末直至二十一世纪最初几年, 很多农村信用社状况即是如此。农村资金价格应该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 体现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状况, 但是农村信用社利率还没有完全放开, 利率还受到一定管制, 致使贷款收益难以覆盖贷款风险。
三、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匹配性分析
鉴于上述分析, 我们认为, 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与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之间还存在着脱节现象, 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金融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 农村金融供不应求现象仍然存在;农村金融产品供给有时还与农村实际情况脱节, 没有及时推出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 农村资金流到大城市、大项目的现象仍然存在, 农村经济缺血现象比较严重。
(一) 农户点多面广的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机构相对较少, 且竞争不够充分的矛盾。
根据上述分析, 农民对于金融需求最主要的是信贷需求, 目前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已能满足农民的小额贷款需求, 但是对于一定金额以上的信贷需求, 对于种养殖大户、民营企业量大、频繁的金融需求还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机构较少, 在竞争中处于垄断地位, 官办色彩较浓, 农民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还难以完全处于平等的竞争主体地位。
(二) 农业、农村和农民可供抵押物品较少, 而农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需要提供抵押担保之间的矛盾。
目前, 农村基本没有涉农担保抵押机构, 难以为农民提供有效担保。农村融资的抵押物十分有限, 需要贷款的农民绝大多数难以提供可供质押的存单证券等金融资产, 农民所拥有的房屋由于没有商品属性的产权证难以作为抵押物, 农民拥有使用权的土地资源也因现行政策法规限制难以设置抵押, 农民所从事的种养殖业的产权、经营权等, 也因缺乏有关部门的登记认定, 难以依法转化为贷款抵押物, 也难以从农村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目前, 农业产权担保贷款基本集中于林权抵押贷款, 其他方面抵押贷款很少涉及, 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业贷款的发放。
(三) 财政扶持不够和农村金融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不健全之间的矛盾。
农业是弱势产业, 农业收成、农民收入与自然条件紧密相关。世界各国都对农业给予政策扶持, 帮助其发展壮大。从我国现行农村投融资情况看, 地方政府激励补偿机制滞后, 除部分省份减免涉农贷款营业税、对小额担保贷款提供部分贴息外, 公共财政对支持“三农”的商业金融基本上没有相应的奖励、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 地方政府部门未能在设立贷款贴息补偿机制方面发挥应有的杠杆导向作用, 农村信用社“一农”难支“三农”。农村金融缺乏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农村金融风险主要由农村金融机构承担, 影响到农村金融机构的成长壮大。也正因为如此, 农村金融机构往往倾向于将资金投向非农行业, 农村资金流出现象比较严重, 更加剧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压力。
四、以完善机制、体制建设为着力点, 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
根据以上分析, 我认为要增强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适应性, 实现农村经济金融良性互动, 共同发展壮大, 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加强农村担保体系建设, 加强财政对农村金融的激励机制建设, 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导向作用,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投入不足的问题。
(一) 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竞争充分、为农服务的金融机构, 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 要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 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 一是要进一步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 鼓励设立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 引入竞争机制, 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二是进一步推动邮政储蓄银行加大对农村地区的信贷投放, 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银行商业化转型, 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是尽快制定管理办法, 按照县城及县以下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 督促和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信贷投入。四是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网点, 按照“信贷+保险”模式, 为农业信贷投放提供保障。
(二) 健全抵押担保体系, 拓宽抵押担保范围。
一是借鉴城市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经验, 县级政府要积极推动设立为“三农”服务的抵押担保机构, 并在乡镇一级设立分支机构, 多方扩大资本来源, 放大担保倍数, 着力为农村信贷投放提供担保。二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解决抵押担保物不足问题。完善农村土地财产权法律制度, 使农民享有包括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和抵押权在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消除对农村担保抵押融资的法律法规约束。三是创新信贷抵押运作模式, 积极推行农户联保、亲属联保、订单农业担保和仓单质押担保等方式, 切实解决贷款难问题。
(三) 建立激励补偿机制, 推动农业信贷投放。
地方政府要加强与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 从各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 制定具体扶持政策, 通过财政贴息、税收减免、停息挂帐和保费补贴等方式, 对发放农业贷款、实施农业保险和担保的机构给予合理补偿, 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经济。要继续按照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 对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税、所得税进行减免, 减轻其实际负担, 扶持其发展壮大。探索建立农业贷款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 推动贷款+保险模式, 在农业贷款发生风险时, 由保险、银行和财政共同分担贷款风险, 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 创新金融产品, 满足农民的多元化需求。
一是建立金融产品创新机制,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对象、不同资金需求, 着力为“三农”量身定做不同的金融产品, 并加大营销力度, 推动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二是继续推行小额农户信用贷款, 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行“大额农贷”, 促进农村专业大户发展。采取多种金融措施, 促进各种专业协会发展, 发挥专业协会的带动促进作用。三是改进金融服务, 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环境。积极推行“一次核定、限额控制、随到随贷、周转使用”的贷款方式, 提倡“一站式”金融服务窗口, 简化贷款发放程序, 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加快农村支付环境建设, 打造公平竞争的平台, 促进农村资金周转, 为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摘要: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 大力发展农村金融, 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 实现农村经济金融良性互动, 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欠发达地区——安徽滁州为样本, 分析农村经济金融的匹配性,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风险分担,匹配性
参考文献
[1]陈涤非等.江苏省农村金融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金融纵横, 2009, (02) .
[2]金鹏辉.中国农村金融三十年改革发展的内在逻辑.金融研究, 2008, (10) .
[3]刘晓波.农村金融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设置.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8,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