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方法

2024-10-18

成本方法(精选10篇)

成本方法 篇1

喂料方法:

农村喂鸡的方法多种多样, 拌湿料鸡肯吃, 但易造成饲料浪费, 喂粉碎颗粒料没有上述缺点, 又能节省劳力。因此, 应提倡料、菜、水分开喂, 并做到定时定量, 少给勤添。

科学配料:

配合饲料是按鸡对各种营养需求量而配制, 能达到用较少饲料换取较多肉蛋的目的。因此, 养鸡必须合理搭配饲料才能提高效益, 切忌有什么喂什么的做法。

圈舍管理:

从雏鸡到成鸡均可实行笼养, 这是目前国内外较先进的饲养方法, 它能减少鸡的能量消耗, 节省饲料, 又可防止饲料外撒。同时, 还要注意圈鸡的适宜温度为13~24℃。舍温合理, 体热散失就少, 维持体温的热能也相应减少, 因而吃食量就低一些, 但产量并不减少。此外, 为防止鸡咀勾甩饲料, 在育雏期可将鸡喙剪掉。

公母比例:

公鸡吃食量一般比母鸡多, 授精能力和精液质量最好, 因此, 一年以上的公鸡要及早淘汰。此外, 对病、弱、残或其他原因长期不下蛋以及超过2年的母鸡也要随时淘汰。

饲喂:

时间及次数为保持鸡群旺盛的食欲, 每天必须有定槽时间, 以免饲料长期在料槽内存放, 使鸡形成厌食和排食的恶习。

饮水要及时:

鸡群断水24小时, 产蛋量减少30%, 需25~30天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鸡群断水36小时, 产蛋量不能恢复至原来的水平;断水36小时以上, 将会有部分鸡停止产蛋, 甚至换羽。因此, 必须及时供应充足新鲜的水。

喂食保健沙:

无论是种鸡还是商品蛋鸡, 都要经常补饲沙粒, 尤其对笼养鸡更为重要。沙粒的大小要适中, 以直径4~5毫米为宜。将平养鸡放置砂槽, 笼养鸡可按0.5%的比例混在饲料里喂给。

食槽配备:

一般要求成鸡食槽高5~10厘米, 宽10~15厘米, 长30~100厘米, 槽上挡上一根能灵活转动的横杆, 也可把食槽吊在空中。

成本方法 篇2

1、加强现场管理,保证混凝土强度稳定性,降低均方差取值,降低混凝土试配强度。

2、在满足现场施工需要的情况下,控制混凝土试配坍落度,减少用水量,从而减少胶凝材料用量。

3、在满足混凝土试配的强度情况下,按规范允许最大粉煤灰掺量进行试配。

4、严格控制碎石收料,粒径和级配满足试验室要求,不合格的碎石进行拒收;严格控制河砂收料,必须达到中砂以上粒径要求。

5、加强混凝土生产运输管理,减少混凝土运输时间,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保证构造物混凝土浇筑质量。

成本方法 篇3

一是“发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机构,允许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政府性担保基金”。提供融资担保是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有效手段,具体有政策性担保、商业性担保和互助担保三种模式。其中,政策性担保由政府设立并提供支持,因政府信用等级高,政府为主设立的融资担保机构更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从国际经验看,信用担保机制通常由政府设立而不采用商业性担保机制。但我国以商业性担保为主流,商业性担保公司要求的3%至5%的担保费率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为规避风险,商业性担保公司通常还会提出反担保要求,并要求贷款客户缴纳保证金和风险准备金,更加重了企业负担。未来加快构建政府支持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有效手段。

二是“完善商业银行考核体系和监管指标,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快速攀升的不良资产规模增加了银行拨备压力,从而对银行利润造成侵蚀。为保证盈利,银行难以轻易降低贷款利率和相关收费,反而有增加贷款资金成本的压力和冲动。我国银行不良率与不良资产余额“双升”状态已持续4年多。关注类贷款介乎正常贷款与不良贷款之间,其规模及占比被视作判断不良贷款走势的前瞻性指标。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由去年年末的3.79%上升到了今年一季度末的4.01%,这一升势已延续多个季度。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未来银行不良贷款的攀升还将持续较长时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政策的推出,银行业将进入不良贷款处置的高峰期。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创新和完善不良资产转让的效率和灵活性等举措有利于减轻银行不良贷款压力,为银行降低贷款成本和费用扫清障碍,提供空间。

探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方法 篇4

1 成本的概念

成本是属于商品经济的价值概念, 是用货币测定的价值体现。企业为了在经营和生产中实现一定的目标, 在活动中必须耗费的一定的资源, 如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这些资源的货币表现以及对象化称为成本。

2 成本在企业运营中的表现形式与影响

在财务核算中有企业利润=收入-成本, 也就意味着企业产成本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利润的高低。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改善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大部分产品在质量与性能方面趋同, 在产品价值上是同类产品的主要竞争因素。成本控制是保持现代企业利润增长的重要手段, 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的根本因素。

企业成本主要表现形式有: (1) 直接成本。人工 (员工的工资、福利、保险) 、物品 (办公器材、办公用品) 、直接的营业税等; (2) 费用。包括办公的耗材费、企业的房租、水电、通信、培训、折旧、应酬等; (3) 税收。目前国家的增值税、所得税、城建税、附加、印花税、工会经费等。

3 降低企业成本的策略与方法

不难得出, 要想降低企业的成本就要多方面一起发挥作用, 单纯地控制某一部分或者是缩减某一部分的开支都不会表现出好的效果, 甚至也许会因为控制的不当, 加大成本的支出。因此, 一个成功的企业要想能保证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 又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 就要采取一个全面而可能的策略, 从多个成本的表现形式入手, 多管齐下。

3.1 教育全员树立成本意识

很多没有成本意识的员工, 总会认为成本的管理与自己无关, 那都是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利, 不会考虑成本与效益也应该是自己责任的一部分, 而把自己的手头工作做完、做正确是可以了, 如此的成本意识淡漠的员工, 感受不到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压力, 没有控制成本的积极性, 甚至会做一些没有意识到的浪费行为。所以, 就要从员工的日常工作中控制成本, 要在员工任何细节的地方都制定规章制度, 通过制度来约束员工, 而不是通过人来管理, 把规章制度贴在最醒目的地方, 唤起全员的意识并保证严格遵守。

但是, 制定规章制度并不代表减少员工必要的支出。新的市场环境总结出成本管理要强调成本效益观和成本效益理念, 即为了省钱而花钱的思想。从长远角度考虑, 能够保持长期并大量的削减支出而应该有必要地支出短期看似高昂的费用。只有让全员树立起现代成本意识并且能够理解和支持这样的做法, 大家的成本意识才能充分调动起来, 才能最大地挖掘企业的成本控制潜力。应该让员工明确成本意识不能仅体现在企业的成本制度, 而是教育全员从自己观念中去接受这个措施, 使员工都能自觉自愿地、随时随地为增加产品价值、节省各项耗费着想。

3.2 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系统

要想降低企业的成本就要做好企业成本的管理, 这个事不是一个部门的责任或者是某些领导的责任, 它应该是企业管理决策的一部分, 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需要一个完善的控制体系去规范和执行。我们提倡通过采用企业目标预算的形式把成本控制分配到各个职能部门, 然后定期把各个职能部门成本完成情况与给定的目标进行对比, 找出并异并存在差异的原因, 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执行措施, 以至于循环往复, 达到不断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但是, 完成这个过程需要前期信息收集、目标制定, 中期的指标分解、完成情况汇集、差异分析和后期的改进意见等, 一系列的工作需要一个完善的成本控制组织系统, 因此, 建立一个健全的成本控制系统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必不可缺的有效降低成本的利器。企业成本的规章制度虽会由一个部门职能管理, 但是由于时间与地点的限制, 对于前期的信息采集, 目标制定, 中期的指标分解、完成情况汇集、差异分析和后期的改进意见都很难得到较好的处理, 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信息系统是保证成本控制工作能有效进行必要条件, 信息收集的全面性、真实性、及时性是成本管理到位与否的重要保证, 好在现代电子计算机为企业很好地解决信息实时传递的困难, 就看企业如何来设计与使用整个信息系统了。

3.3 选择可行的成本控制方法

要想实现降低成本就要选择可行的成本控制方法, 就是在会计预算前把成本限定在一定的额度范围内, 按照这个限额支出相应的成本费用, 来保证成本与成本限额的对比, 从而实现经营活动的业绩和效果的衡量标准, 并采取其他的管理原则来纠正表现出来的差异, 以调整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的整个过程。成本控制方法就是通过前期对成本的预测、中期的差异分析和后期的差异改善的方法综合, 例如:通过制定并按职能部门分配成本费用预算, 调动员工积极性来参与成本标准的实现;根据成本预算标准审核成本开支, 控制损失和浪费的行为;核算脱离成本预算的数值, 并分析发生的原因所在, 责任到人;修正成本标准, 改进成本控制方法, 使成本进一步降低。

我们建议采用一种更好的方式:在开始任何成本削减行动时, 首先, 企业应该仔细思考是否可以重组业务, 以利用当前或预测的市场趋势 (比如, 退出现有的利润相对低或增长相对低的业务) , 或减少威胁 (比如, 整合并购竞争对手) 。进行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 以及在几种不同的外部经济情景下的可能的结果范围;其次, 在所制定的战略范围内, 充分了解哪些活动能提升价值——在公共部门和非盈利部门, 代表价值的也许是一些强制性的结果, 比如, 劳动者数量、健康指标或学校表现等——以及哪些活动确实或可能使企业拥有独特的竞争力。企业应对能够创造价值的活动进行投资, 并在其他方面削减成本, 同时, 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达到明确的财务目标。

对于企业成本的理解, 随着经济的变化和发展, 成本的概念也是随之改进的, 需要以实际情况决定。要想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管理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也会随着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市场定位以及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和变化。所以, 要以发展的观念去理解企业的成本概念, 就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制定成本管理的方法, 在企业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并创新成本管理的方式。

摘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 企业要想达到利润的最大化, 就应该通过持续性的降低成本活动来实现。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 在发展战略中总会把控制成本视为极为重要的一项战术。因为只有降低了运营成本, 才可能在同类产品同质量的差异下, 以低价格优势在激烈的同行业竞争中占领市场, 取得胜利。企业的运营成本是企业得以健康生存的命脉, 尤其在现如今高科技、高技能、高效率的科技时代, 同类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方面已经不再是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本文意在探讨企业如何降低运营成本, 主要从成本的概念出发, 分析成本在企业运营中的表现形式, 从而探讨影响企业运营成本的相关因素, 进而指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运营成本,企业利润,降低成本,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欧阳春花.我国图书出版业成本管理研究——基于战略的视角[J.]财会通讯 (学术版) , 2006, (5) .

[2]王珊珊.成本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分层次双渠道综合确定关键绩效指标[J].财会通讯 (学术版) , 2007, (1) .

[3]程志碧.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浅析拉萨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有关问题[J].西藏大学学报 (汉文版) , 2005, (3) .

成本方法 篇5

关于《2013年绩效考核成本管理》补充规定

矿属各部门:

为加强成本考核管理,深入挖掘单位潜力,进一步调动广大员工参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成本管控体系,不断降低产品成本,确保矿成本目标完成。特制订本补充规定。

一、绩效考核权重划分

1、成本权重由原15%,变更为20%。其中:成本费用指标10%;现场管理5%;日常控制管理5%。

2、党建权重由原20%,变更为15%。

二、成本考核主要内容及依据:

1、主要从成本费用定额指标、现场管理、日常控制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2、成本费用定额指标的确定。依据矿每月下达的生产经营计划,充分考虑各种增减因素,在层层分解落实的基础上,依照各单位作业量计划和工作目标测算核定。主要包括:基础材料费、配件费、修理费、自制件费、租赁费、电费、其它非生产性支出费用。每月底矿成本管控中心,要依照单位控费用、线控费用、矿控费用分类下达到各责任单位或部室。

3、现场管理、日常控制指标的确定。依据矿成本管理办法、材料物资管理办法、设备物资管理办法、绩效考核办法等矿相关规定执行。

4、如遇单位生产条件变化,变更修改作业计划,成本费用定额指标,也要做相应调整。每月充许调整一次,调整时间要同作业计划同步,为每月20号。

三、考核标准:

1、成本定额指标。

①材料费按每超计划1%扣0.2分考核。超支在5%以上加倍考核。

②修理费按每超计划1%扣0.1分考核。超支在5%以上加倍考核。

③自制件按每超计划1000元扣1分,超支在5000元以上,加倍考核。④租赁费按每超计划1万元扣0.2分,超支在15万元以上,加倍考核。节支按每降低1万元加0.1分,降低超5万元以上,考核加分加倍。

⑤电费按每超计划1万元扣0.2,超支在5万元以上,加倍考核。节支按每降低1万元加0.1分,降低超5万元以上,考核加分加倍。

二、现场管理指标

①现场使用材料,随意丢弃,造成材料浪费。浪费材料价值在500元以内扣0.5分;价值在3000元以上加倍扣分。

②没有严格按矿规定,材料、设备乱堆乱放、没有挂牌一处扣0.5分。③设备使用维护不当,造成设备损坏,维修费用价值在2000元以内扣0.5分,超过1万元加倍扣分。

④井下发现闲置设备,没有及时升井退租。每发现1处扣0.5分。

三、日常控制指标

①单位对矿下达的月度计划指标没按要求逐渐分解落实的,一项扣0.2分。②单位未按要求进行月度材料对标分析的,每次扣1分。分析质量不高,不能真实反映单位材料使用状况的,每次扣1.5分。材料弄虚作假,数字不真实每次扣2分。

四、执行日期

降低企业原料成本方法浅谈 篇6

(一)缺乏原材料成本意识,导致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

我国国有企业在原材料成本的管理上,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对原材料占有资金的成本意识不足,在管理上不重视,在方法上明显落后,一味注重足额采购而导致库存量相对过大。在采购上,和营销环节明显脱节,忽视事前预测,特别是由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忽视了财务工作的事前控制的功能,导致在管理方法上,不能做到精细化管理,财务预测的功能也无法发挥,很难主动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导致企业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严重阻碍企业正常发展。

(二)创新意识淡薄,管理方法简单

在技术创新上,我国在企业管理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模仿是成本最低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以“熟悉”为由因循守旧、拒绝接受新事物。在组织架构上,普遍注重刚性的“执行”,而忽视彰显个人的创造力;在技术创新上,普遍重视科学理论类的研究,而轻忽向生产力的转化。正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导致对现有处理问题方法的“依赖”,而鲜少主动寻求“改变”,更多的强调“节流”,总是企图通过降低原材料“价格”去降低成本,而很少试图去“改变”现有的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事实上,一项新工艺、一种新方法、一个新发明,其带来的是生产效率的提升,这种提升自然会相应引起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的降低,而且这种降低将带来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原材料成本管理方式落后,缺乏原材料成本激励机制

我国很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由于在财务管理上的薄弱,导致对企业原材料成本的管理采取的方式是“粗放型”的,很难做大精细化。事实上,成本管理,包括原材料成本管理,常常需要采取“雁过拔毛”的方式,才能做到在成本控制的基础上实现效率优化的目标。这就在财务管理部门和原料采购部门间形成了矛盾。对于采购而言,尤其是采购品种众多的企业而言,当然需要对不同的采购材料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一般说来都是需要分清“轻重缓急”的。这就需要财务部门尤其是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突出的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将上述两个目标实现的可能。但是,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尤其是小型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并不重视,甚至于仍然处于“从属”的状态。这就导致原材料成本管理上,很难采取较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在机制上也更不用谈激励约束了。这就必然导致原材料在管理上的混乱和成本控制上的难以实现。

二、企业降低产品原材料成本的途径

(一)增强成本意识,将成本降低纳入企业目标考核体系

产品成本的高低,不仅仅涉及到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对其的影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由于此,对于成本管理而言,更应该采取“全员参与”的模式。只有这种模式,才能实现成本管理的有效性。要建立这种体系,首要的在于增强成本控制意识。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事实上,观念也是很重要的生产力。只有观念的更新,才能更进一步地实现提升企业生产改进、降低成本的目标。建立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体系,关键的在于绩效考核体系的科学化。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虽然我们很多的时候都在强调要实现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结合,但事实上,仍然是考虑短期目标多于长期目标。特别是一些经营发展得并不理想的企业,往往注重的销量、利润的考核,而忽视了这两个目标的驱动因素的考核。故此,需要把对销量和利润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成本因素作为目标考核的内容,将其纳入目标考核体系。

(二)推行平衡记分卡,与企业营销活动无缝对接

平衡记分卡实事上就是一种绩效考核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对不同的经营环节,加以相应的权重,在工作成效记录的基础上,明确对公司的贡献大小。在此基础上,对生产工艺、原材料的采购进行全面制定标准、规范流程。惟其如此,才能实现产、供、销的无缝对接。当然,这一方法对于成本控制而言,在实现起来有其条件。首先要求在组织架构上实现更加灵活的对接,而不是条块式的各行其是。在此基础上,对整个企业的工作流程实现了“一体化”,这样就确保了各个环节的一致性,而不是只是局限于工作岗位职责的完成。其次,在管理方法上,需要更多的专业性。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有一部分企业甚至包括做得非常成功的企业都在提倡一种所谓的“外行指挥内行”的管理方法,甚至于把其作为“经验”加以推广。前些年,笔者曾在华西希望集团的《管理红宝书》上就曾领教过这样的论点。当然,这些方法并不是一无是处。但是,事实上,外行是指挥不了内行的,外行只会被内行欺骗。尤其是对于职业经理人这一层级。单就管理心理上讲,哪个“内行”不期待自己成为“指挥者”?只要有这样的心思,还怎么心甘情愿地被“外行”指挥?对这种观点的批判,只是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企业财务管理包括成本管理需要的是专业的素养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只有做到了与产、销尤其是销售部门的对接,才能通过成本测量、采购定价的方式实现企业的预期的利润目标。

摘要:在愈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实现盈利并永续发展,影响因素固然很多。原材料成本控制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平衡记分卡就是实现衔接产、供、销的管理方法之一。本文在对目前我国企业在原料成本管理存在问题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于日常成本控制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成本管理,国有企业,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志光.原材料采购与使用的成本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

[2]胡志之.企业成本管理的新出路:标准作业成本管理[J].财会通讯,2014

成本方法 篇7

一、策略管理领域成本控制

1. 优化产品设计方案,降低产品综合成本。

成本是设计出来的,降低成本要从源头抓起。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其功能选择要科学合理,注意简化产品自身的构造,去掉产品的无用功能,挑选适合的制造材料,并改进加工工艺,改善工艺流程,优化各种技术经济指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阶段,必须对材料质量、加工工艺等做好成本估算,不仅保证质量过硬,而且要价格从优。同时在开发新产品时,要重视知识因素,因为知识价值在企业生产产品的总价值中占的比重不断增加,成为衡量商品和服务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因此,企业应致力于研究、开发新项目,从而拥有发展生产的主动权,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

2. 减少库存,以销定产,避免生产不适销对路的产品。

库存不会产生任何附加价值,它不仅占用空间、占用资金,而且产生搬运和储存需求,吞食了财务资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库存的腐蚀、变质,会产生浪费;另一方面,技术进步,竞争对手产品的改进,产品将产生一夜之间变成废品的可能性。降低库存需要从降低库存数量、降低库存单位价值方面着手。因此,应加大对库存的管理力度,缩短生产线,减少在产品,科学预算销售数量,决定库存数量和结构。企业可根据需要实行“订单式”生产,尽可能地与各供应商、销售商联合协作,形成供产销一条龙,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争取实现“零库存”管理。同时,正确计算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把存货量和库存金额控制在最佳的范围之内。

二、采购领域成本控制

利用科学的决策分析方法,合理决定经济订货量或经济批量、决定采购项目、选择供应单位、决定采购时间;进一步推进集中采购制,建立原材料、辅料、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对外服务的统一采购平台,实现价格、供应商等资源共享;推进直供制,逐步取消中间供应商;建立采购责任制,强化采购人员、审价人员的责任意识;整顿辅料、零星物资采购价格,采购价格要在前一次采购销售价格的基础上逐步下降;建立采购奖罚制度,奖罚要与经办人员挂钩。

三、生产领域成本控制

1. 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产品中的劳动消耗量就减少了,可以使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工资等费用降低。但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简单地理解成裁减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很多,如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改革生产工艺、改进操作规程、优化工作流程、使用新材料、改善劳动条件和控制人员成本;合理制定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物资费用的定额;严格健全计量、检验和物资收发领退制度;对生产职工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等。这些途径的采用,都能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也为财务统计部门提供有效、系统、准确的信息。

同时,企业生产地的选择也非常重要。要全面综合考虑各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和整体效应,以获得最佳的生产条件和最大的投资回报为选择标准。

2. 控制质量成本。

控制质量成本,要加强工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一些损失,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对于大部分损失,都是列入产品成本的。通过减少废品损失、减少停工损失、减少工作时间、减少返工时间、减少资源耗用,以降低运营总成本。

四、销售领域成本控制

销售部门在扩大销售成果,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同时,要强化销售费用的使用效率,相对降低成本。销售部门要研究、推进销售服务的营销体系,以规模经营降低成本;研究国家、各地方的税收政策,合理进行税收策划;利用经济决策方法,通过效率化的配送来降低物流成本;利用成本最优决策,提高广告费的使用效率。

五、财务领域成本控制

1. 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运作水平,达到降低产品成本。

企业可通过及时采购、及时生产、及时销售,来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运作水平,达到降低产品成本。加速资金周转的关键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信息管理为纽带,把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进行有机整合,尽可能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这样就能对多变的市场需求做出快速、灵敏的反映,一旦市场有了需求,就组织产品的生产,产品完工后迅速进入销售领域,把原材料的资金占用、有形和无形的损耗及管理费等费用降到最低的程度,提高资金运作水平。同时企业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可以控制的费用应尽量少开支;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坚持勤俭办厂,反对铺张浪费,尽量降低制造费用,严格控制期间费用,压缩非生产费用;对资金使用实施跟踪管理,加强资金调度与使用,做到专款专用,防止资金被挪用;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降低应付款比例,加速货款回笼。通过以上措施来减少资金占用,优化资金结构,合理分配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运作水平,降低产品成本。

2. 提高成本会计人员素质,抓好成本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工作。

成本会计人员,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懂得会计和财务管理,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之外,还要懂经营管理,特别是要熟悉生产技术,学会运用价值工程、成本最优化理论和方法,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获取效益的潜力。做到事前抓好成本预测、决策和成本计划工作,事中抓好成本控制和核算工作,事后抓好成本的考核和分析工作。

3. 完善成本会计组织,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实行全员成本管理和全过程成本控制。

为了适应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必须完善成本会计的组织,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加强采用成本分割战略,将企业成本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每个员工,形成成本管理网络。建立成本指标考核制度,按照完成情况,实行重奖重罚,通过主要领导亲自来抓,树立成本权威地位,以此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管理和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实行全员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形成人人关心成本、处处关注成本的局面,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同时,企业主要领导要善于与基层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能聆听到整个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免遭不明损失,降低企业成本。通过良好的沟通使得员工乐于接受挑战,在工作中得到快乐和满足感,这是高效率工作的最大动力,也是降低企业人力成本的一个途径。

成本方法 篇8

近年来, 网上购物方式的兴起、门店租金的激增、人力成本的上涨使我国超市行业的增长速度放缓。在这期间, 不断有超市或其分店退出市场, 如2011年, 家乐福长春春城店关门停业;2014年, 百全超市在全国的98家门店全部撤出市场;2015年, 云南本土最大零售企业天顺超市也陷入了倒闭门事件, 这些事件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超市急需一个合理的发展战略。对零售型超市企业来说, 存货是它的重要流动资产, 存货成本是制约其生存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较低的存货成本能提高超市的经济效益, 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存货成本的构成

超市持有着一定数量的存货, 必定会有一系列的存货成本支出, 其存货总成本包括采购、订货、储存、缺货成本。采购成本是指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 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订货成本是指为订购商品而发生的成本, 是由订货的固定成本和以订货次数有关的变动成本组成的;储存成本是指为了储存存货而发生的仓储费、搬运费、保险费、占用资金支付的利息费等, 是由固定性储存成本和与储存存货的数量呈正相关的变动性储存成本构成的;缺货成本又称亏空成本, 是指由于外部或内部中断供应所导致的损失, 包括停工损失、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商誉损失等。

三、存货成本的分析

超市的正常运转需要足够的存货, 但过多的存货会占用其大量资金, 增加存货管理成本, 影响超市的资金周转。而过少的存货无法保证超市经营活动的顺畅进行, 使其丧失销售机会, 影响经济效益。因而, 超市需要合理地规划订货量和库存量。同时, 超市要正确地对其存货的价值进行计量, 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 完整地反映和监督存货收发、领退和保管的情况, 提高资金使用率。此外, 超市在日常经营活动中, 还要对存货的使用和周转情况进行组织、调节和监督等控制活动。

本文将通过存货成本的规划、核算和控制三方面来讨论分析如何降低超市的存货成本, 从而提高其盈利能力, 加强核心竞争力。

1.成本规划

成本规划属于事前管理, 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实现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依据和前提。超市可以根据其所处经济环境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制定存货成本规划:

(1) 采购作为超市经营活动的源头, 其供应商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采购成本, 超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在采购时需要货比三家, 选择能提供低价高质商品的供应商。供应商产品的质量、价格及折扣直接影响采购的购置成本;供应是否及时、配送产品的完好程度和运费高低也影响了采购成本;供应商良好的服务能提高退货换货的效率, 保证超市销售活动的顺利进行, 避免采购成本的不必要增加。

(2) 超市存货规划的主要问题是怎样采购存货,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应当订购多少存货, 二是应当在何时订购存货。为此, 本文引入经济批量模型, 该模型的目的是寻找相关存货成本最低时的订购批量和订购时间, 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最常采用的货物订购方式, 用来确定企业一次订货的数量, 实现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和的最小化。在不考虑缺货成本及其他因素的前提下, 超市可运用经济批量模型确定最佳订货批次及周期, 进而来确定订货成本及储存成本以保证超市存货总成本的最低。

存货的储存成本在一定时期内等于该时期内平均存货量与单位储存成本之积。如图所示, 存货的储存成本与订货量是成正比关系的, 随着订货量的增加储存成本也相应增加;而存货的订货成本与订货量成反比, 订货量越大, 订货次数越少, 订货成本越低。在不考虑缺货成本的前提下, 超市存货总成本为储存成本与订货成本之和, 那么随着订货量的增加, 必然存在一个订货量使两者之和是最小的, 即图中两者的交点, 也就是最佳经济订货量。在确定最佳经济订货量后, 最佳订货批次、周期等也可以相应确定, 从而建立起一个最佳存货量模型, 使得存货成本最低。

基本经济批量模型, 其假设为:

(1) 超市在有订货需求时能够立即够的足够存货。

(2) 所订购的全部存货能够一次到位, 不能陆续入库。

(3) 没有缺货成本。

(4) 没有固定订货成本和固定储存成本。

(5) 需求量稳定且能准确预测。

(6) 存货供应稳定且单价不变。

(7) 企业现金充足, 不会因为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

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 令M表示超市全年对存货的需求量, Q表示每批订货量, N表示每批的订货成本, P表示每件存货的年储存成本, 则有

此时, 总成本最低。

然而在超市的实际操作中, 需要考虑的因素远比上述模型要复杂, 并且, 当采购有数量折扣的产品时, 除考虑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外, 还应考虑采购成本。此时, 存货总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采购成本。

(3) 超市的经营活动中往往存在着不确定性, 因此需要考虑缺货成本对存货总成本的影响。

2.成本核算

存货成本的核算是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 企业对存货进行核算可以知悉在一定期间内所产生的成本及分配情况, 促使企业更好地降低存货成本。现如今, 超市存货种类日益更新, 价格变化较快, 管理层想及时了解存货的资金占用及周转情况, 因而使得会计人员的核算工作量越来越大, 所以对于不同类型的超市, 选择合适的存货核算方法来提高核算的及时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尤为重要。

超市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有以下3种:

(1) 先进先出法, 即根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则, 对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的单价计算发出和结余存货成本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 可以随时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保证核算的及时性, 并且, 计算出的期末存货额比较接近市价, 在资产负债表中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但是在收发业务频繁、单价经常变动的情况下存货计价的工作量大, 在物价变动幅度较大时, 发出存货的成本与收入不能恰当配比, 影响利润的准确性。因此,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收发业务频率不高、物价基本稳定的超市, 一般来说, 小型超市比大型超市更适合使用此方法进行存货成本核算。

(2) 移动加权平均法, 即平时每入库一批存货就以原有数量和本批入库数量为权数计算一个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据以对其后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计算的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 能使管理层客观地了解存货的成本及结存情况。但此方法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计算工作量大。由此, 该方法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超市。

(3) 售价金额法, 即平时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 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 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和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把大量按各种不同品种开设的库存商品明细账归并为按实物负责人来分户的少量的明细账, 进而简化了核算工作, 有利于加强存货成本的控制。但该方法不易发现商品溢缺情况且难以查明原因。所以, 该方法适用于存货种类较多、数量较大的综合性零售型企业, 如百货商店。

3.成本控制

库存是为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 对超市企业来说, 主要是指其为了日后售出而暂时储存在仓库的各种存货。合理的库存管理可以防止供应短缺, 保证销售的顺利进行, 分摊订货费用等。然而, 当库存过多时会占用大量流动资金, 增加产品成本与管理成本。因而, 为了降低存货成本, 超市应该加强对库存的管理和控制。

(1) CVA管理法, 又称关键因素分析法, 是按不同种类的库存商品对整个供应链的正常高效运转的重要性进行分类, 以便对库存商品进行合理管理, 降低库存成本, 保证货物的供应。与传统的ABC分类管理法 (分类标准一般是库存物品的价值) 相比, 它可以弥补库存的价值量不能完全代表其重要性的不足, 因而有着更强的目的性。

在实际应用中, 对于超市这种存货较多的企业来说, 需要把CVA管理法与ABC管理法结合使用, 首先需要使用ABC分类管理法将存货进行归类, 再用CVA管理法进行优先等级分类, 以达到分清主次, 抓住关键环节的作用。

(2) JIT库存控制法, 又称零库存管理方式, 是指企业和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契约供需关系, 实现货物以合理的价格及数量, 并及时准确地送到规定的地点, 消除一切无效的劳动和浪费, 降低企业库存水平, 以及因大量库存带来的资金占用。

对于超市而言, 其货物更新速度快, 很多货物具有保质期, 因此实施JIT控制法, 可以实现零库存 (在超市中零库存并不是指存货量为0, 而是指存货量的最小化) 和高频率小批量补货, 缩短备货期, 减少存货空间, 降低存货成本, 减少人员维护成本。与传统库存管理法相比较, JIT库存法以可靠的连续库存补充方式实现低库存水平, 由于选择少量且单向的供应商, 易与其建立相互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且采用小批量采购的模式保证了货物的质量。

四、降低存货成本的建议和途径

1.重视采购成本预算, 加强采购成本控制

为了有效实施采购成本管理, 超市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达到目的:首先在采购前要充分了解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状况, 选择与信誉佳的供应商合作, 以保证供货的质量和及时性, 也可以考虑与其中部分供应商签定长期合同, 得到付款方式及价格的关照。其次, 商品的价格通常随季节、市场供求情况而变动, 采购人员应统计和分析价格走势, 掌握价格变动规律和影响成本涨跌的因素, 把握良好的采购时机。如果超市的资金充足, 可采用现金交易或货到付款的方式, 这样往往能带来较大的价格折扣。

同时, 超市可以实行电子化采购和联合采购。电子化采购指采购部从确定采购计划到发布招标公告的过程中, 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 使供应商在第一时间获取招标信息, 有助于提高采购效率, 降低招标价格和管理成本。联合采购指为达到降低采购价格和采购成本的目的, 超市应有选择性地联合多家企业向供应商统一订货, 以扩大采购批量, 集合市场力量, 赢取额外竞争力。

2.计算订货次数, 降低每次订货成本

3.采用合理储存模式, 降低储存成本

首先, 超市可采用集中储存模式, 如减少仓库内部通道数量, 利用高层货架仓库、集装箱、窄巷道运输等方法减少仓库面积, 提高单位存储面积的利用率, 降低储存保管费用。同时, 遵循“先进先出”的储存管理准则, 控制每个被储存货物的储存期, 减小储存物的保管风险。其次, 采用科学的存储定位系统, 节约人力物力, 减少寻找、存放、取出货物的时间, 提高仓储作业效率。超市还应注重对仓储管理人员的培训, 以减少因专业水平低导致保管措施不当而产生的损失, 降低保管成本。

4.建立安全库存机制, 降低缺货出现的可能性和损失

存货成本=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而缺货成本和储存成本是两个对立面, 降低缺货成本有时意味着储存成本的提高, 一味地追求更低的缺货成本并不能得到最低的总成本, 因此需要合理地降低缺货成本。通过建立安全库存制度, 设置合理的安全库存量, 使其在面临市场需求剧烈波动或供应商供货不足的情况下, 仍能保持正常的经营运作, 避免缺货成本带来的损失。超市还需加强采购部门和库存部门的交流合作, 定量计算各种货物需求量, 根据这个数量提前确定采购量和采购时间点, 减少缺货出现的可能性。

5.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有效防范存货管理风险

实施存货内部控制, 对加强存货的核算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超市应对请购、审批、采购、销售、记录等存货业务建立岗位责任制, 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 严格分离不相容岗位, 使其能够互相制约和监督。同时, 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 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 规定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为了使存货内控制度有效运行, 超市需加强对存货内控的检查监督, 通过将内部监督与外部审计相结合, 及时发现薄弱环节, 采取措施并纠正和完善。超市还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业务规模, 建立适用的存货信息化管理系统, 实时了解存货信息, 实施有效控制, 及时、准确对存货进行会计核算, 真实反映产品成本。

五、结束语

目前, 我国超市的总体管理水平不高, 管理者对成本管理的理解存在着诸多误区, 有效降低存货成本的难度较大。超市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从根本上树立和强化管理意识, 不断完善管理理念, 进行正确的成本管理。在传统成本管理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创新, 建立标准化、信息化的存货管理模式, 促进自身稳定的发展, 提高核心竞争力, 紧跟时代的步伐。

摘要:超市存货成本居高不下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超市存货成本的构成出发, 以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为基础, 对存货成本的规划、核算、控制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超市存货成本的源头考虑选择供应商, 并结合财务管理知识, 建立最佳存货批量模型;运用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提高核算的及时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并与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相比较, 分析新型管理方式的利弊, 从而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最后, 提出降低存货成本的有效措施, 减少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李伟.存货计价对其核算的不同影响[J].商业会计, 2013, (05) .

[2]李红梅.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研究[J].财会通讯, 2014, (03) .

[3]曾庆娟, 朱永慧.浅议移动加权平均法核算发出存货成本的优缺点[J].科技资讯, 2010, (16) .

[4]王娟.也谈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策略问题[J].经济师, 2012, (06) .

[5]谢海娟, 陶晓美.存货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研究[J].财会月刊, 2010, (11) .

[6]蒋昕, 单昭祥.存货决策之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研究[J].财会月刊, 2015, (03) .

[7]罗立英.浅谈企业存货内部控制[J].经营管理者, 2013, (12) .

成本方法 篇9

关键词:模板工程成本,模板拼装体系,降低成本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高层住宅小区,地下二层,地上10~18层,剪力墙结构,地下结构层高3.85米,地上结构层高2.85米,另有两座地下车库、一座自行车库、两个商铺等配套工程,建筑面积大约7.4万平方米。

二、模板种类规格选择对模板工程成本的影响

根据当地局域的实际情况,结合楼层高度,选择竹胶模板, 是慎重思考的结果。竹胶模板安装方便,容易脱模,便于施工,易保证施工质量,而钢模板费工又费料,加工又困难,施工成本较高,所以选择经济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竹胶合板作为本工程的模板安装材料,从保证工程质量和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是非常正确的选择。竹胶模板拼缝少,不易变形,可以两面倒用,在工程实践中可重复周转使用,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模板规格尺寸选择对模板工程成本也有较大影响,本工程无论地下墙柱,还是地上梁板柱梯,均选用15mm厚竹胶板,便于施工中合理规划,重复使用,避免因模板的规格尺寸变化,导致浪费严重的现象。

三、模板安装方法及支撑形式对模板工程成本的影响

1.具体施工中基础底板外侧模板采用竹胶板。高度为基础筏板高度加外墙在底板表面上高300mm部位(此外墙随基础底板一起浇筑),背楞采用木方,竖向间距40公分,模板上下部位各打两孔,与木方用铅丝绑紧加固,斜撑沿纵向间距40公分布置,与水平方向木方连接固定。此模板设计方案简单可行,比用砖模设计方案造价低,节约材料,进度快,且此基础模板可重复用于其它部位,从而降低模板工程成本。模板支设方式见下图1。

2.具体施工中框架梁梁底、梁侧面板用15mm厚竹胶合板。 梁底次楞用50*100mm方木,主楞用100×100mm木方;梁侧次楞用50*100mm方木,主楞用 Φ48×3.5钢管;梁侧每0.6m设一道三角支撑;梁底设一根钢管支撑,与两侧立杆拉结不少于2道;梁底支架沿梁跨方向间距1.2m,梁两侧立杆间距0.9m。当梁高大于500时,梁中设一道 Φ16螺杆,螺杆穿PVC套管,沿梁长度方向间距0.6m。此支撑体系稳定性好,能够满足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同时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应加强钢管和对拉螺杆的回收利用,加大钢管和对拉螺杆的重复使用率,从加强材料管理上降低模板工程成本,实现技术和经济的有效结合。具体支设方式见图2。

3.底板集水坑模板设计:本工程底板集水坑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拼成整体箱型大模板,箱型模板内用100mm×100mm方木十字支撑,集水坑模板四角标高用水平仪控制,施工时用钢筋盘条压稳箱模,浇筑混凝土时四周均匀浇筑振捣,以便保证模板稳定和混凝土施工质量。此模板设计方案较用竹胶板拼成整体筒模,基坑底部预留洞口振捣,待振捣完毕后封上底部模板施工方案更便捷,更省时,也更能保证集水坑底部平整及上盖板厚度的尺寸准确。模板支设方式见图3。

4.剪力墙模板设计:采用竹胶模板组配方式,对拉螺栓16 (外墙焊止水环),间距600mm*600mm;48*3.5双钢管作主龙骨, 间距600mm(根据层高适当调整);蝴蝶扣连接对拉螺栓卡住钢管。保证上、中、下三道钢管斜撑,斜撑纵向间距900mm。模板拼缝处加塞海面条,外用U型卡连接及加固。模板使用前,可预先装配好,并吊至安装地点,自一向向另一边安装,支完一侧模板后,将螺杆穿上,再支另一侧模板。安装主龙骨2φ48×3.5钢管,再用U形卡、将对拉螺栓收紧,最下面三道螺栓用双螺母。由于竹胶模板的刚度较差,导致加固模板时采用较多的钢管和配套使用较多的对拉螺栓及蝴蝶扣,所用的周转材料数量大、种类多。因此,加强周转材料的回收利用,对节约降低模板成本意义重大。施工中现场管理人员应从思想上重视成本管理,组织人力加大回收材料力度,合理降低模板工程成本。

四、模板排列方式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通过对模板横拼与竖拼的对比,探讨降低成本的方法 。

4块模板横拼与4块模板竖拼见图4 。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两种拼装体系的相同点:拼装面积相同, 安装难度相同。

两种拼装体系的不同点:模板四块横排与两块竖放排列相比,竖向板缝减少一半,压缝板条也就节约1/2,且模板刚度增强,变形系数减少,提高了模板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模板的周转次数。

五、模板拼装体系对模板工程成本的影响

1.根据施工图纸具体设计尺寸,本项目六栋楼的标准层结构净高2.75米,平面开间尺寸方向大都是3.5米左右。因此选用1830mm(长)×915mm(宽)×15mm(高)规格的模板,内墙3块整板横排到顶,外墙3块整板拼20cm板条,正好满足楼层净高要求,没有加工余量。

2.对于地下室拼板,也是结合模板的定制尺寸与结构层高关系,尽可能减少损耗。各楼号地下室结构层高3.85米,设计4块整版,外侧模板与导墙搭接25cm,内墙模板与导墙搭接9cm,下垫木方,弹线固定上口与结构层高齐平,这样的设计比模板下口直接放在基础梁面上更减少模板耗用,使得模板安装在整个周长范围内少锯两块整板。

3.使用悬挑架的楼层墙板,通常做法是在模板上口开洞满足槽钢截面要求,到上面重配一块整板,这样的拼模体系模板用量大,不利于降低损耗。五局的做法是,对于外側墙板,利用下脚料配好与槽钢开口接触部分,整体模板提升,避免了上层重配一圈整板的情况。

六、现场管理对模板工程成本的影响

模板的重复使用对降低成本致关重要,保护好模板使其完整无损,对降低成本具有现实意义。施工现场保护模板的具体方法主要有检查模板脱模剂的使用是否正常,浇筑混凝土前模板是否充分润湿,材料的堆放是否容易造成模板变形,木工棚里的模板作业是否量体裁衣,木方有无长料短用,浇筑电梯井用的模板四角是否用薄铁皮包紧,木工使用的木楔子是否只用断木方和旧木方,进入标准层施工后,用于加固墙柱的方木是否另行归类层层上翻。通过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深入思考,全方位探索模板木方使用过程中的保护方法及其降耗途径,大大节约了模板工程成本。

七、结束语

服装结构构成基本方法之比较 篇10

自从有了服装, 人们就开始了研究人体和服装的设计关系, 研究人体结构和服装结构之间的造型关系, 以及服装结构和制作工艺、面料的关联, 进而出现服装工艺设计、服装款式设计和服装结构设计三种学科。因为服装是穿着在有运动、有思想、有感觉和有呼吸的人的身上, 这就增加了服装结构设计的难度, 同时也要求服装结构设计的理论要具有更高的标准。服装设计包括工艺设计、结构设计和款式设计, 结构设计是服装设计的中心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 是款式设计的发展和延伸, 也是工艺设计的基础和准备, 在服装设计中起到承下启上的作用。

如下试分析服装结构构成的原则、基础结构和应用优劣等, 探讨运用灵活方式将不同结构的优势整合起来, 形成服装设计的新思路, 以提高我国服装竞争的附加值。

1 服装结构基本方法的对比分析

1.1 比较服装常用构成方式的原理

服装结构中有很多构成方式, 主要包括立体构成和平面构成两种。立体构成是把面料覆在人体模架或者人体上, 运用材料呈现出的悬垂性, 将面料以提拉、聚集、收省和折叠等方式, 制作成立体布样。平面构成是人运用思维, 分析服装的立体形态, 将人体和服装的三维关系变成图纸和服装的二维关系, 运用视觉、经验或实测等判断出公式、定寸并制作出图样。

在平面裁剪法中, 根据应用程度分为直接法 (非原型裁剪法) 和间接法 (原型裁剪法) 。

直接法 (非原型裁剪法) 又分为定寸法、比例法等, 在服装企业具有广泛应用。比例法是比较直接的方法, 在对人体各部分进行测量后, 根据这些数按照公式计算服装细节的尺寸, 进而得到裁剪图的一种方式。

间接法 (原型裁剪法) 根据各个国家的使用习惯分为不同的流派和类型, 但它们的原理是一样的, 都是针对人体基本形态作为中间载体, 在设计时根据款式要求进行调整, 这种方法将结构设计分为两步:首先要根据人的形态, 得到和人体立体表皮差不多的中间载体;然后, 设计师运用想象力和美学经验改变原型进而设计出服装结构图。其中日本文化式原型的特点是制图容易、采寸少, 另外日本人和我国人在体型上比较相似, 因而国内服装院校一般运用日本式原型作为制作服装的基型。原型以实际测量的人体尺寸为基础, 来源于紧身的立体实验, 因此在原型上予以变化可以产生立体造型的效果。原型法将平面和立体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日本原型运用背长和胸围作基础尺寸, 是比较科学的, 值得我们学习。由于女性胸围包含乳房高度和内部肺脏呼吸量, 在上身中胸部是最富个性、最具可变性的部位, 故可以变数据为基础, 推算出不变部位, 能够降低其他变量对服装的影响, 其结果比较稳定。

1.2 对构成方法进行结构基础的比较

比例法结构基础是经历实践建立起来的, 在平面公式和成衣效果的基础上, 模拟款式通常运用公式调节予以实现。当款式有较大变化、衣片出现变形时, 先运用基础公式对关键部位的轮廓和点进行定位, 再直观地进行描绘;原型法结构基础是运用广泛的统计分析、人体测量以及立体实践而得到的, 在中间载体衣片原型的基础上将款式的模拟绘制出来;立体构成结构基础是对人体或者人台设置基准线, 在剪裁时, 不但需要动手的实践能力, 也要具有美学构思和观察服装结构的能力。

1.3 对比各种构成方式的优缺点和应用情况

直接法 (非原型裁剪法) 的优势在于能够减少绘图步骤, 更加直接地控制尺寸。直接法是积累经验的结果, 比较适合制作款式固定、结构简单、局部变化小的服装。比例法是一步式结构制图, 对款式和人体进行全面考虑, 根据公式绘出轮廓和结构框架。这种思想体现出以衣为本, 没有深入对人体进行研究。如果服装款式发生变化, 推算的公式出现偏差, 就会出现造型不准确的现象。现在我国服装行业运用剥样的定寸法, 在来样、来料接单加工的服装企业应用比较广泛, 简便易行是其优点, 但缺点是没有原创性的结构设计, 这会降低服装的附加值。

原型裁剪法属于分步式, 能深入地对结构设计和人体原理进行研究, 在原型上绘图, 减少设计难度。各种服装都适合这种方式, 特别合适非常规、形态变化加大的款式。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一般运用原型裁剪法进行教学。原型法的缺点是各部位调节没有内在联系、和服装业的规格体制不符以及绘图复杂等, 导致原型法难以推广, 这给服装打版造成一定影响。我国原型法使用较广, 整体服装版型比发达国家落后, 故服装产品竞争能力差、附加值低。

立体构成法运用于服装造型的波浪、垂褶和不规则皱褶等形式, 具有一定立体感, 但是其需要的人体模架要比较标准, 坯布要和布料本质相近, 要消耗较多布料, 且操作条件很高。另外, 因为剪裁动作具有随意性, 对操作者的艺术修养和技术素质要求也比较高。随着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 立体剪裁法在服装纸样设计和造型设计中起重要作用。

2 东西方各国对服装结构设计方法进行对比

西欧、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一般运用立体构成为主体、平面构成为辅助的结构模式, 在人体模架上构建成布料、款式、修正以及推板的模式, 并在不同服装中加以运用。东方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般运用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相结合或者平面设计为主体、立体构成为辅助的基本模式。立体形态的服装一般运用平面构成、立体检查、校正以及推板等模式, 一般在裤类、西服、衬衫等服装的设计上运用简单的立体形态, 在舞会服、婚纱和礼服等服装上运用复杂的立体构成模式。

3 建立服装结构数据库, 构建结构设计新方法

通过对比发现, 各种服装构成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异同点, 但是都是以人体形态为基础, 对人体起到装饰作用。正因为如此, 建议将立体法、原型法、比例法或者定寸法中的服装结构数据、着装状态和服装款式等进行分类, 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方式建立服装着装状态和服装结构款式数据库, 开发服装结构经验相应的训练软件, 将各种服装结构联系起来, 形成从理论到实际, 再从实际到理论的过程, 提高高校服装结构教育水平, 积累起打板工作灵活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熟练度。运用服装结构数据库的优势进行循环训练, 能够建立起模拟人体或人体的三维立体设计、二维纸样、三维人体或成衣的着装状态、平面结构图中重点线、点以及服装立体造型等模式之间的联系。可分如下几个步骤。

首先, 根据我国人体表特征建立起数据库。例如在运用比例裁剪法中, 以胸宽和胸围线为根据确定胸高点。但是因为胸宽线和胸高线随服装款式的变化而出现改变, 所以计算数据不准确。原型裁剪法中胸高线由乳距和乳高来确定, 准确又科学。乳高是胸高点到侧颈点的距离, 乳距是两个胸高点之间的距离。按照不同体型, 从数据库中寻找相对应的乳距和胸高, 对胸高点进行确定。身高 (cm) 为175、170、165、160、155的乳高 (cm) 分别为27、26、25、24、23;净胸围为92、88、84、80, 乳距 (cm) 分别为20、19、18、17。

其次, 根据个人爱好、职业习惯和流行趋势构建起加放量数据库, 对胸围的加放量制定参考数据。例如普通衬衣加放量为8~12cm, 紧身衬衣为4~8cm, 无吊带上装为0。

第三, 要建立常用部件和款式的数据库, 如肩斜量能用角度法、公式法、定寸法进行确定, 运用三种方式的结果差异较小。胸省量通常按照人体进行确定, 一般为2.5~3.5cm, 可以根据款式进行调整。当胸省量为3cm时, 胸部造型具有较强立体感;其为2cm时, 立体感比较普通;其为1cm时, 立体感很差;为0时没有立体感。最后运用平面和立体构成结构设计的穿着款式构建服装穿着状态数据库和服装结构款式数据库, 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进行强化训练。

4 结语

立体剪裁法、原型法和比例法等服装结构方法具有区别也有联系, 虽然各个服装在结构设计上具有不同原理, 但是其目的都是对现代人设计的有内涵、有个性、科学的装饰, 因此单一运用一种服装结构已经难以符合现代服装小批量、短周期、个性化的需要, 在服装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运用设计经验数据库是在各种设计方式中建立联系纽带, 实现不同裁剪方式的相互转换。将各种方式予以灵活运用、去粗取精实现优势互补, 突破设计的壁垒, 提高服装竞争值, 创建起独具特性的服装品牌。

摘要:从服装结构的原理、基础以及应用优劣等进行对比, 分析不同服装结构具有的科学性, 提出要将不同服装结构灵活运用, 以建立数据库为桥梁, 将各种服装结构制作方法结合起来, 设计出新的服装结构, 创建服装的民族品牌。

关键词:服装结构,基本方法,比较

参考文献

[1]常元.关于服装结构设计与造型的分析[J].轻工科技, 2014, (4) .

[2]李琴.浅析服装结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天津纺织科技, 2013, (11) :36-37.

上一篇:必要的奢侈与理想主义下一篇:哲学素质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