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定价法

2024-09-19

成本定价法(精选10篇)

成本定价法 篇1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指出, 21世纪的主要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 而是供应链 (Supply Chain) 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竞争性的需求迫使大多数采购企业与主要供应商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并据以寻求持续的改进方略, 组织边界变得日益模糊。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如何进行产品、劳务交换, 并达到多方共赢局面, 基于各方交换价格的合作博弈与资源分配就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与关键。在供应链背景之下, 跨组织的管理创新模式应运而生, 相关的目标定价机制也势必突破传统企业的本位主义范畴, 不再仅仅是为了组织自身的产品成功与业务拓展而推行的价格管理手段, 同时还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管理相结合, 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推动持续的成本降低, 同时也让供应商从成本节省中获益。换言之, 新型目标成本定价法在本质上可视为基于目标成本与供应链总价值的合理加成而形成了一种价格管理与收益分配机制。

一、目标成本定价法的基本法则

概括地说, 目标成本定价法是在新产品开发周期的初始阶段, 在买方与卖方之间建立有效合同价格的一种新方法。在供应链管理背景之下, 这种定价方法开始尝试契合企业自身科学的目标成本管理水平, 并立足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集约化基础而进行合理分成, 因此可视为目标成本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价值管理的集中体现。表面上看, 它似乎是一种“成本主导价格”的传统模式的翻版, 实质上更加适应了“价格主导成本”的大趋势。这种方法的原型设计者主要来自于丰田、松下等著名的日本制造商, 他们希望他们的工程师设计出来的产品能够按照要求的性能与质量, 以能够产生合理利润的成本制造出来。其中一个简单朴素而富有创新精神的理念就在于, 新产品的成本不再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产出, 而是产品设计过程的一种投入。例如, 在一款新型轿车的开发设计过程中, 调研与开发团队和市场营销部门一切研究决定新车型在其市场细分中的目标价格, 以最终目标价格为基础, 产品被分为几个主要子系统, 如发动机和动力系统, 每一个子系统都有一个目标成本, 这样的子系统可能是层层分解的更加细化的子系统, 如到零部件层次, 这个子系统可能会选择外包, 其目标成本就是采购方希冀从供应商那里获得的价格。

与传统定价方法相比较, 在目标成本定价法下, 产品可接受的成本是目标市场愿意支付的价格与该产品的利润目标之差的函数。传统定价法的模型基本拘泥于“产品成本+目标利润=销售价格”, 此类定价要么是类似于垄断性的产品, 要么企业需要为实现这个销售价格进行大力的公关与营销, 其重心显然在于对于既成事实的产品的成本补偿上;而根据目标成本定价法, “销售价格-目标利润=可接受的产品成本”, 管理控制的重心处于整个供应链的前端, 是一种战略性的成本与价格管理观念, 其未雨绸缪之效也有助于客户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实现。

一般而言, 在供求双方的初次谈判与协商中, 目标成本或目标价格不会轻易地实现, 而且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服务的当前价格可能高于买方企业设定的目标价格, 两个数字之间的差距就构成企业战略性的成本削减目标。这一差距需要通过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同合作来弥合, 其中可能引申出价值工程、质量功能配置、标准化与精益制造等带有挑战性的组织管理工作。如果在产品层次上设置的目标成本带有较强掠夺性, 其目标价格与目标成本就难以实现, 当然缺乏挑战性的目标价格定位也容易损害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及其在整个供应链企业联盟中可能占据的主导程度。在目标价格的定位与具体设置过程中, 产品开发团队应当始终坚持目标成本法的基本原则, 即目标成本不容违背。在多数情况下, 即便工程师们能够找到改进产品功能的方法, 除非这些改进能够抵消额外的成本, 否则也不应做出这些改进。

二、目标成本定价法的技术规程:一个示例

在供应链环境下, 现实的以目标和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协议比较复杂, 并时常处于动态的调整当中, 这里仅仅给出一个基本的技术操作规程, 以阐明基于供应链的目标定价与目标成本相结合的运作机理。

比如甲方作为一家制造商, 其产品需要一种零配件, 并经过外购与自制方面的决策而决定从外部定制, 结合产品性能与客户终身价值, 最终产品的销售价格已经确定下来, 这一价格被分解到零部件层次, 并通过与供应商乙方的讨价还价与周密协商, 双方都同意了第一年 (比如是2011年) 的目标采购价格, 比如定为100元。甲方以这个价格为目标价格, 作为实现最终产品总目标价格的一部分。随后目标成本法以最有效的生产方式为基础确定其成本结构, 这种方法立足于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等科学管理手法, 并不鼓励甚至排斥无效作业, 并尽量缩小非增值作业。此时, 供应商的成本与回报要求同样成为决定既公平又具有竞争性的价格的基础, 双方都同意定价协议基于目标成本的方法, 双方基于供应链联盟的协作关系促使双方共享详细的成本数据, 并保证供应商的成本与利润要求相对合理有效。双方的目标成本与目标定价数据可以通过如下示例加以说明 (见表1) 。

基于供应链综合利益最大化, 双方共享基础成本与价格信息, 合理确认零部件的相关成本与供应商投资预算, 确认供应商的资产回报要求并达成一致意见, 同时赋予供应商持续绩效改进的责任与目标。

假如在2011年协议执行过程中发生如下事项:

1.物料价格上涨, 导致材料成本增长5%。

2.供应链联盟中的议价小组发现一种替代材料, 能够使每单位物料成本降低2元。

3.根据供应商的计划工资合同规定, 每单位产品的工资率增长4%。

4.供应商通过工艺革新而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并降低了废品率, 从而实现了协议的持续绩效改进目标。

于是第二年目标价格将变为80.85元 (见表2)

通过表2, 可以看出, 第二年在供应链成本持续改进的基础上, 双方本着共同促进成本降低并达到利益共享的原则, 进一步修订了目标成本定价。在产品设计与开发的早期阶段, 建立有效的目标成本与价格协议有助于通过供应链合作降低物料与加工成本, 挖掘绩效改进的潜力。通过上述示例, 买方降低了所购买物资的成本曲线, 并且为持续改进建立了科学的基础, 供应商同样从长期合同中得到了应有的好处, 以其投入资金为基础获得了合理的目标利润, 并且在买方的帮助下改进了绩效, 从而有利于促进供应链各方的互助互利以及整个供应链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三、目标成本定价法的应用前提与保障

如上所述, 基于供应链的目标成本定价法是将目标定价与供应链的目标成本、目标利润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稍有不慎, 就难免使得供应链合作方之间处于相对紧张而微妙的关系当中。从最近20年来的目标成本定价法的实施经验来看, 推行目标成本定价法需要较为严格的先决条件, 也需要供应链联盟之间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一) 推行目标成本定价法, 在技术上要求供应链合作各方之间就某产品的全部成本达成一致。

这个全面成本可以称为所有权总成本。有一点需要明确, 供应链管理者致力于选择 (所有权) 总成本最低 (而不是价格最低) 的供应商。所有权总成本的确认为建立共同的改进目标奠定了基础。所有权总成本经常被定义为与物资、商品、服务的购买与使用相关的全部费用与成本, 而在具体应用中所有权总成本到底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不同企业也不一而足, 这就要求企业在使用总成本分析法, 不要确定与衡量所购项目的主要成本元素, 并尽可能明确写入供应链协议中。总成本分析明确定义绩效并就这些绩效与供应商沟通, 以此确认合同中值得完善的地方, 而且所有权总成本数据分析使得买方具备了将无绩效领域量化的能力, 并针对这些无绩效领域提出纠正意见, 促使供应商改进运营绩效。

(二) 供应链各方应当确认与认同各种产品的产量、目标成

本与利润规划, 并就可衡量的生产能力与质量改进进行统筹安排。产量 (需求量) 的变化无疑会引发基于目标成本定价的风险, 并考验整个供应链的风险管理能力。产量影响成本, 合作各方必须仔细考虑与处理计划供求数量的改变所造成的影响, 高于计划的产量会导致供应商的规模经济性以及较低的单位成本水平, 而这个较低的成本并不是绩效改进的结果, 反之亦然。这就需要在合同中妥善加以权衡。总体而言, 供应商的资产基础与回报要求决定了产品的利润, 各方需要就此以及合同执行过程中形成的成本节约如何共享等方面达成一致。达到或超过合同协议的绩效改进目标而产生的节省以及共同的绩效改进目标所附带产生的超额利益, 都需要考虑共享。

(三) 基于供应链的目标成本定价法需要高度信任、信息共享以及问题的共同解决机制。

这也是至关重要的基础保障。如果供应链中一家企业利用了另外一方或者破坏了信息共享的机密性, 就可能造成失败。目标成本定价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战略管理方法, 其赖以推行的关键要素在于成本信息的确认与共享。实践中, 往往很多企业并不情愿分享这些信息。一方面他们可能并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成本结构, 传统的会计核算办法也似乎对此无所作为。另一方面可能一些供应商把成本数据当作私有信息, 认为一旦实现共享将易于被窥探自身的机密。例如, 很多买房试图挤压供应商的“超额利润”, 并以此自身的较为便捷的成本节省途径, 而这样做显然会冒将他们之间努力建立起来的信任毁掉的风险, 严重时会导致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瓦解。无论如何提供并共享详细的成本数据是基于供应链的目标成本定价所需要迈出的第一步, 而且正在有越来越多的供应链联盟企业在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中获益匪浅。信息透明共享是信任的基础, 而信任进一步降低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 并最大化各方的交易价值, 供应链联盟企业可以通过交叉评估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等保证供应链组织行为的一致性和持续信任的基础, 有效克服败德行为的机会主义风险。

(四)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成本定价管理机制有赖于整个

供应链的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 最终运行效果取决于供应链联盟体系的信息、技术、资源、能力的高度集成。换言之, 新形势下的目标成本定价法不过是供应链运营与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促使单个企业在供应链组织协调与整体划一的基础上去参与竞争, 共同提升最终客户价值与供应链总价值, 而后凭借自身的资源、能力与贡献分享其在整个供应链中的价值份额。

成本定价法 篇2

为提高政府制定物业服务收费的科学性,合理核定物业服务定价成本,根据《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和《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等有关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建设部于2007年9月10日联合印发了《物业服务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发改价格[2007]2285号),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根据《物业服务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规定,在教材第二章第二节“物业服务收费”的基础上,补充增加以下内容:

物业服务定价成本监审

一、物业服务定价成本监审的定义

1、物业服务定价成本,是指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物业服务社会平均成本。

2、物业服务定价成本监审,是指价格主管部门为制定或者调整实行政府指导价的物业服务收费标准,对相关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成本实施监督和审核的行为。

二、物业服务定价成本监审的原则和依据

1、物业服务定价成本监审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费用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相关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费用应当为与物业服务直接相关或者间接相关的费用。

(3)对应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费用应当与物业服务内容及服务标准相对应。

(4)合理性原则。影响物业服务定价成本各项费用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当符合行业标准或者社会公允水平。

2、物业服务定价成本监审的依据

核定物业服务定价成本,应当以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原始凭证与账册或者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真实、完整、有效的成本资料为基础。

三、物业服务定价成本的构成物业服务定价成本由人员费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日常运行和维护费用、绿化养护费用、清洁卫生费用、秩序维护费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众责任保险费用、办公费用、管理费分摊、固定资产折旧以及经业主同意的其它费用组成。

其中:

1、人员费用是指管理服务人员工资、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以及根据政府有关规定应当由物业服务企业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和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费用。

2、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日常运行和维护费用是指为保障物业管理区域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运行、维护保养所需的费用。不包括保修期内应由建设单位履行保修责任而支出的维修费、应由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支出的维修和更新、改造费用。

3、绿化养护费是指管理、养护绿化所需的绿化工具购置费、绿化用水费、补苗费、农药化肥费等。

不包括应由建设单位支付的种苗种植费和前期维护费。

4、清洁卫生费是指保持物业管理区域内环境卫生所需的购置工具费、消杀防疫费、化粪池清理费、管道疏通费、清洁用料费、环卫所需费用等。

5、秩序维护费是指维护物业管理区域秩序所需的器材装备费、安全防范人员的人身保险费及由物业服务企业支付的服装费等。其中器材装备不包括共用设备中已包括的监控设备。

6、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众责任保险费用是指物业管理企业购买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众责任保险所支付的保险费用,以物业服务企业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单和所交纳的保险费为准。

7、办公费是指物业服务企业为维护管理区域正常的物业管理活动所需的办公用品费、交通费、房租、水电费、取暖费、通讯费、书报费及其它费用。

8、管理费分摊是指物业服务企业在管理多个物业项目情况下,为保证相关的物业服务正常运转而由各物业服务小区承担的管理费用。

9、固定资产折旧是指按规定折旧方法计提的物业服务固定资产的折旧金额。物业服务固定资产指在物业服务小区内由物业服务企业拥有的、与物业服务直接相关的、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资产。

10、经业主同意的其它费用是指业主或者业主大会按规定同意由物业服务费开支的费用。

四、物业服务定价成本审核的方法和标准

1、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住房公积金以及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的计提基数按照核定的相应工资水平确定;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计提比例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比例确定,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费的计提比例按当地政府规定比例确定,超过规定计提比例的不得计入定价成本。医疗保险费用应在社会保险费中列支,不得在其它项目中重复列支;其他应在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的费用,也不得在相关费用项目中重复列支。

2、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折旧年限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企业确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明显低于实际可使用年限的,成本监审时应当按照实际可使用年限调整折旧年限。固定资产残值率按3%—5%计算;个别固定资产残值较低或者较高的,按照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残值率。

3、物业服务企业将专业性较强的服务内容外包给有关专业公司的,该项服务的成本按照外包合同所确定的金额核定。

纸质图书成本核算与定价策略微探 篇3

关键词:成本结构;传统印刷;新型印刷;定价策略;“万字元”

编辑们都很关心,同时也很困惑:出这本书到底花了多少钱?且听笔者掰开了再揉碎,细细算一算。

一、纸质书的成本构成

1.直接成本

排版设计费(含封面设计、出片) 有的社也把编辑策划加工劳务费算到里面。大多数出版社都有自己制定的《出版社排版、装帧设计标准工价》。

印制费 内文单黑为10.00元每色令,四色彩印为25.00元每色令(根据印数大小略有浮动);封面大多为四色彩印,通常还有覆膜、UV、起鼓等工艺,费用另计。北大社出版部专门设计了一款《平装书印装材料工价计算器》,编辑只要填上一本书的各个“变量”项目,如:印张数、印数、正文用纸、正文印刷色数、封面用纸等,就会自动计算出一个比较接近实际的总体生产费用。这款“计价神器”能够涵盖北大社目前95%以上的新书和重印书。

按照我国印刷业的行规,印数不足3000册的传统印刷按3000册计算印刷费,所以低于3000册的印刷有时成本会很高。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进步,又有了数码印刷(又叫轻印刷)和喷墨印刷两种新型印制方式。以70克胶正度16开单黑印刷为例,在包含纸张材料费、装订费的前提下,不同印刷方式最终产生的成本不同(见表1)。可以看出,目前传统印刷与喷墨印刷的平衡点在1500册,与数码印刷的平衡点在200册左右。在500-1500这个印数区间,喷墨印刷目前的每印张印制成本(纸费加上印装费),正度16开不超过0.45元,小全开的在0.30元左右。当前,重印书、专业书的印数渐渐缩小,喷墨印刷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印量确定的灵活性,印数1000册左右的印制成本大幅下降。随着喷墨印刷技术使用规模的逐步扩大和本身竞争的加剧,印厂报价必然还会慢慢降低。

装订费 平装、精装、塑封、包装,分开计算,运输费一般情况下包含在印装费中不单独计算。

纸张材料费 近几年,纸价都比较稳定。北大社正文纸绝大部分采用胶版纸(60克、70克胶价格为每吨5400-5550元),少量的轻型纸(也叫蒙肯纸,每吨5600元左右)、玉龙纯质纸(每吨7800元)、雅质纸(每吨8000元)和铜版纸(105克每吨6500元);封面用200-300克铜版纸,每吨5800左右,也有个别用特种纸做封面的,价格按张算,一般在3.50元左右。精装书的材料费另计。

稿酬 字数稿酬、版税或免稿酬。

2.间接成本

具体包括税款: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其他税费;销售费用(营销、发行、储运);管理费用(办公、差旅、交通、会议、招待、水电、劳务、工会、公积金、保险、福利、折旧等);编录经费(编辑室日常费用,不是排版费);人力成本(含税前工薪、社保医保等);营业外支出。这六项间接成本的合计费用占总生产码洋的30%左右。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加上直接成本,实际总成本达到总生产码洋的50%。如果平均发货折扣在66%左右,算上库存和退货率,纵然接近百分百的回款,利润还剩几个点一目了然。当然,纸书是高度个性化的产品,具体到每一本图书的成本和利润,会因为定价、印数、实销量、重印率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间接成本也难以一一分摊到每种图书里。所以,优化选题、提高净销售册数和实洋,永远是图书出版经营的王道。

另外,笔者不太认同直接成本是可变成本、间接成本是不可变成本的说法。实际上,只要明晰了成本结构,也就清楚哪个环节还有降低成本的空间。值得指出的一点是,人工成本所占生产码洋比例接近10%,比稿酬还要高。如一个工作五年左右的合格编辑,每年大概责编10本书,税前年收入(含五险一金等)15万左右,则该编辑编一本书的收入是1.5万元,这还不算发稿、印制、营销、发行、运输等非编辑加工环节的费用。作者能拿多少钱呢?假如该书30万字,定价45.00元,净销售4000册,8%的版税,则税前所得1.44万元;如果卖不了4000册,或者出版社延付,甚至七扣八扣,怎么算都比责编低。无论如何,作者撰写一本书,即使是编写一本书,总比编辑一本书要费心费力,这种“倒挂”现象说明:并非编辑拿多了,而是作者的创作价值被极大地贬低了(市场可接受的定价太低);另一方面,实际上编辑也不可能从一本书上拿钱,而是需要持久的好书积累,才能得到回报。

二、定价策略

1.定价原则和方法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定价策略的唯一原则是市场导向法,或者说市场决定论。专业性、独创性、学术性特别强的高端图书,有一定刚需消费性质,购买群体较窄且为其所必须消费的,可以适当提高定价甚至采用特高定价;受众面广,想扩大销售量的,采用较低定价,可能成本偏高,但随着销量上升,成本会摊薄;普通图书和高校教材,则随行就市。此外还要考虑影响定价的其他因素:首印数、库存率、退货率、折扣率、重印率、劳动生产率等。

市场定价策略的具体操作办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成本确定法,即计算直接成本总和,乘以5 、6或7等系数,再加上预估的库存率、退货率等。如果预估的存退率在20%,则在此基础上再乘上120%。二是印张确定法,即印张数乘以不同材料、不同开本所构成的系数(如单黑1.80、2.00、2.20、2.50等,彩印.4.00、5.00等)。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系数?这实际上体现了不同图书有不同的内容和市场定位。为便于编辑操作,北大社制订了《北大社图书开本、纸张及印张定价基准表》,规定了最低定价底线,如果需要低于此线,则由社里特批。

2.了解市场现状和动态

在明确了一本书的成本后就要更清楚地了解竞争者、读者及各类图书市场现状和动态变化情况。北大社总编室2009年8月做过一次市场调查,当时15家兄弟社的平均印张定价是2.05元,我们平均每印张定价1.85元,明显偏低。2013年我们教材均印张价1.96元,学术图书2.83元,大众图书2.72元,这也可以看出以市场为导向的定价策略在不同图书类别里的差异。

nlc202309051337

根据不同图书的不同情况,市场图书(学术和大众书)大致可以划分出定价敏感图书和相对不敏感图书两类。前者更要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如网店、书店打折)、读者对象、同类产品的竞争性、本产品的季节性和独特性等因素来确定价格,后者有一定的“刚需消费”特点,可以适当提高一些定价,但比较忌讳特高定价特低折扣的做法,这样会影响出版社的形象和大局。可以高的一定要“毫不犹豫、毫不手软”地高上去,体现图书的“内容含金量”;应该低下来的,就要降下来。总的原则是“合适”。

3.“万字元”概念与做书策略

笔者在2010年初做过一个北大社每种新书平均字数和定价关系的统计。当时北大社每本书的平均字数30.6万字,每册均价28.80元,每万字平均0.94元,各编辑室的书从平均每万字0.89—1.55元不等。再看看近期出版的书。学术图书《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三联版,35.00)每万字2.36元,《中西文明的对照》(浙人版,32.80)每万字2.01元;热门书《苏联的心灵》(译林版,28.00)每万字1.25元,《美国民生实录》(北大版,45.00)每万字1.28元;畅销书《不抱怨的世界》(湖南文艺,29.80)每万字1.72元,少儿长销书《夏洛的网》(上海译文,22.00)每万字1.10元。杨绛先生的《洗澡之后》(人文版,29.00元),每万字达到“惊人”的6.44元。实际上我们做出版就是编书码字,就是要提高“内容含金量”(“万字元”)。所以书不仅要靠“编”,还要靠“做”,一个总体思路是:把厚书做薄,把薄书做厚。

把厚书做薄

字多书厚的情况普遍存在,书厚了又怕定价太高影响销售。怎么办?一是编辑工作前移,加强主动策划和组稿,根据具体情况,向作者建议或规定不超过多少字数,并实时跟踪作者的编写全过程,确保“瘦身”,这样也大大有利于对书稿质量的把握和后期加工;二是在排版和开本设计上下功夫,如适当缩小字体和行间距等,开本规范节约用料。出版部的服务工作也要前移,在选材、开本设计、排版、成本核算等方面提供参考意见。当然,如果是高端学术著作或重点书,那该厚就厚,定价该高也得高。

如一本50万字的厚书,若5号字,A5开本:50万/31字/29行=556页/32开=17.5印张,这样定价可以不超过45元;还是5号字,用170*230开本:50万字/34字/31行=475页/16开=29.75印张,这样定价就得超过60元;如果小5号字,还是170*230开:50万字/36字/36行=386页/16=24印张,也能控制在50元左右。

把薄书做厚

考虑选材、开本、字号、行间距、是否精装、是否增加插图等,进行适当的“注水”,不仅能增加内容分量,还能提高定价而不显得“太贵”。如《洗澡之后》才4.5万字,字大行稀,小开本精装,定价29元,不显得特别高,但很“富贵”。又如一本10万字的书,用小4号字,170*230:10万/25/24=166页/16开=10.5印张,可以定到26元左右;用5号字,同样开本170*230:10万/34/31=96页/16开=6印张,定价就很难超过16元了。

从用纸来说,60克胶与70克胶比较,节省:70-60=10/70=14.3%,如果用轻型纸,能比普通胶版纸增厚不少。举个例子,北大社的《国家在场的社会事业》一书,2011年1月第一版,155*230开本,20.5万字,14.25印张,60克胶,书脊厚度0.9cm,定价29.00元,每印张2.03元,每万字1.41元,看起来定价也可以了;同年月同开本的另一本书《美学改变我们》,21.1万字,18.75印张,70克轻型,书脊厚度1.7cm,41.00元,每印张2.19元,每万字1.94元,看上去定价也没有显得非常高;差不多字数,同样的开本,后者的印张数多了,用纸不同,书厚了接近一倍,定价高了12元。像前者这样的专业著作,做“厚”了就是超过40元也不觉得太高,而单本书的码洋和利润就大大提高了。同样两本书,编辑付出的劳动差不多,但经济效益区别很大。诚然,定价上去了,印装质量和设计品质也一定要上去,价高物要美。出版部要切实抓好印装质量和材料质量,装帧设计也得多花心思和银子。

一部书稿到了不同编辑的手中,最后呈现的面貌一定不会相同。这就是做书的“理念”问题和“手艺”问题,实际也是如何更好地处理定价、成本、效益的关系问题。所以,拿到一部书稿时,首先应该根据内容和市场定位,预判多少定价能被市场接受(还是“万字元”概念),然后就据此着手设计开本、装帧、用料等等。当然,所有这些做法的前提是“恰当”。需要强调的是,做出版,社会效益永远是优先应该考虑的。从经济学角度讲,一本本图书的出版发行,就是出版社一次次的投资活动,能不能收回投资当时是未知数,也可能是一个个充满诱惑的温柔的陷阱;明白了图书的成本结构,就能明了自己编的书能不能赚钱,卖出多少册才能赚钱,或者卖了多少册赚了几个钱;也能明了怎样做,才能最大程度地压缩成本、提高利润,赚到更多的钱。

(李东,北京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

☆本文某些观点得到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原社长陆银道先生有关讲座的启发,特此致谢。

成本定价法 篇4

在经典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关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延伸出了依据商品弹性定价的相关理论。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通过将需求价格弹性值与1作比较,可以将产品分为富有弹性、单一弹性、缺乏弹性三种;且认为对于富有弹性的产品,降价可以增加商家的收入;而对于缺乏弹性的产品,提高价格可以增加商家收入;对于单一弹性的产品,保持原价是最好选择。

经典的弹性理论中,认为在点涨价和降价的弹性是相等的,即上涨或者下降1%,相应的使得下降或者上涨的百分比是相同的。根据弹性公式可知,和均是在和的基础上变动的,所以此处的相对量(百分比)的变动可以转化为绝对量的变动。也就是上涨或者下降1个单位,引起下降或者上涨的绝对量是一样的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针对某产品、在同一个时点,涨价1个单位引起的销量的下降的数量与降价1个单位引起的销量上升的数量通常是不一致的,因此,我们应该对涨价的弹性与降价的弹性进行细分。

通过比较、和1的关系,我们可以将产品分类为以下6种情况:

(1)即涨价和降价都将引起销量的比较大的变动,但是涨价引起的销量下降的量比降价引起的销量上涨的量小。

(2)即涨价和降价都将引起销量的比较大的变动,但是涨价引起的销量下降的量比降价引起的销量上升的量大。

(3)即涨价和降价都只引起销量的很小的变动,但是涨价引起的销量下降的量比降价引起的销量上涨的量小。

(4)即涨价和降价都只引起销量的很小的变动,但是涨价引起的销量下降的量比降价引起的销量上升的量大。

(5)即涨价引起的销量下降的量比较大,而降价引起的销量上升的量很小。

(6)即涨价引起的销量下降的量很小,但降价引起的销量上升的量比较大。

我们假定:

涨价时的销售收入为A,降价时的销售收入为B

通过比较A、B与的大小,可以得知在不同情况下,应该采取涨价或是降价策略。比较结果如下:

(1)(1)(2)均为,此时选择降价策略。

(2)(3)(4)均为,此时选择涨价策略。

(3)(5)为,此时选择保持现价策略。

(4)⑥为此时肯定要采取价格变动策略,具体由于的正负与x和y的取值相关,所以要视情况而定。

以往的经典理论,只针对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进行分类,将产品分类为正常品(又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和劣等品;而对于产品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并未进行分类。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也可以依据产品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对产品进行分类,以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

由此,我们可知,由于某产品在同一时点对于涨价和降价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商家应该依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以使得自己此时的收入最大化。

二、成本定价

在比较个别成本和社会平均成本在产品定价中的作用时,主流观点认为按照社会平均成本定价是价值规律的要求;作为产品价格制定的依据,一般只能是社会平均成本,而不可能是个别企业的产品成本。

社会平均成本是指部门内不同企业生产同种商品或提供同种服务的平均成本,是商品和服务的定价成本。但是,目前的文献中很少提及社会平均成本的产生条件,本文通过引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重新分析该定价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一般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1. 引入期的特点:

新产品刚刚投入市场,顾客对产品还不了解,只有少数追求新奇的顾客可能购买,销售量很低。为了扩展销路,需要大量的促销费用,对产品进行宣传。在这一阶段,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产品不能大批量生产,因而成本高,销售额增长缓慢,企业不但得不到利润,反而可能亏损。产品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2. 成长期的特点:

顾客对产品已经熟悉,大量的新顾客开始购买,市场逐步扩大。产品大批量生产,生产成本相对降低,企业的销售额迅速上升,利润也迅速增长。竞争者看到有利可图,将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使同类产品供给量增加,价格随之下降,企业利润增长速度逐步减慢。

3. 成熟期的特点:

市场需求趋向饱和,潜在的顾客已经很少,销售额增长缓慢直至转而下降。在这一阶段,竞争逐渐加剧,产品售价降低,促销费用增加,企业利润下降。

4. 衰退期的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产品或新的代用品出现,将使顾客的消费习惯发生改变,转向其他产品,从而使原来产品的销售额和利润额迅速下降。

根据上述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我们可知:在产品的引入期和成长期,企业面对前期高昂的研发费用、相对狭窄的市场容量和不怎么激烈的竞争,首要的任务还是弥补前期的投入成本而非盈利,此时由于市场并不成熟,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平均成本并未形成,定价的依据主要是个别企业成本;而在产品的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面对十分激烈的竞争,社会平均成本逐渐形成,并据此淘汰了那些低效的企业,此时的定价依据才真正是社会平均成本。

通过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个别成本、社会成本定价理论的结合,本文得出了在产品引入期和成长期依据企业个别成本定价、在产品成熟期和衰退期依据社会平均成本定价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张春红,于云霞.需求价格弹性分析及应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3]科特勒.《营销管理(第1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对餐饮业成本和定价问题的思考 篇5

专业论文

对餐饮业成本和定价问题的思考

对餐饮业成本和定价问题的思考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餐饮业成本的构成及其核算,分析了餐饮业的定价方法和策略,并结合星巴克“高价咖啡”的相关情况,从法律、市场、经济学、会计学的不同视角,对餐饮业的成本、价格、定价和利润等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餐饮业成本 价格 定价

013年10月21日,星巴克被央视曝光在华“牟取暴利”,一杯物料成本不到5元的拿铁咖啡却以每杯27元的价格卖出,其利润率非常之高,星巴克的报表显示,大中华区的利润率也是全球最高的。此新闻一经播出,立即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很多网友包括专家对该新闻的公正性和专业性提出质疑。那么,一杯咖啡的成本究竟应该是多少?星巴克咖啡的定价到底高不高?是否真的存在“暴利”?这涉及到餐饮业的成本和定价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餐饮业成本构成及其核算

(一)餐饮业成本的构成

餐饮业是从事加工烹制、出售饮食制品并为顾客提供场所、设备和服务的行业,包括各种规模的中餐馆、西餐馆、咖啡馆、小吃店和冷饮店等。其成本主要包括:(1)原材料成本,指加工烹饪各种饮食制品需要消耗的主食、副食和调料品等;(2)人工成本,如厨师、服务员、餐厅经理等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等职工薪酬;(3)其他成本,如房租、水电气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碗筷杯子等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广告费等。上述成本是按照经济内容划分的,它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中发生了哪些费用,数额各是多少,据此分析企业各个时期各种费用的构成和水平。但这种分类不能说明各项费用的用途,不便于分析各种费用的支出是否节约合理,为弥补上述分类方法的不足,餐饮业成本还按经济用途进一步分类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餐饮业营业成本从理论上讲,应是餐饮部门加工烹制食品的生产费用,包括原材料、燃料、机器设备和人工的耗费等,但由于餐饮业的营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特点是边生产边销售,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很难划分,同时饮食制品品种多,规格质量不一,数量零星,各种制品的成本难以一一计算,所以餐饮业营业成本只能粗算,不能细算,一般只算总成本,不算单位成本,只算原料成本,不算全部成本;至于其他费用,如工资、房租等,则列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科目中核算。由此可见,央视所指星巴克的成本仅是营业成本,而不是全部成本,根据星巴克不足5元的原料成本、27元的售价来说明星巴克是暴利的理由比较牵强。

(二)餐饮业成本的核算

1.营业成本的核算。如上所述,餐饮业的营业成本只核算原材料成本。餐饮业的原材料按照存放与否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入库管理原材料,它是指购进量大且能较长时间存储的材料,在购进时,企业应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由专人主管,设置原材料明细账,保持合理的储备。该类原材料一般采用“领料制”核算法,即材料发出时根据领料单记入“营业成本”的借方和“原材料”的贷方,月份终了对存放在操作间里已经领用而未耗用的原材料和已制成但尚未售出的成品及半成品进行实地盘点,编制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盘存表,并据此办理假退料手续,调整营业成本。采用该成本核算方法必须建立健全领料制度并加强月末盘点工作。二是不入库管理原材料,它是指购进量小且不能长时间存储的材料,这类原材料采取随购随用的方式,购入时直接交厨房验收后使用。该类原材料通常采用“以存计耗”核算法,即企业购进的原材料记入“原材料”账户,操作间平时领用时,只办理领料手续,会计上不做账务处理,月末,将操作间剩余原材料的盘存金额加上库存原材料的盘存金额,倒挤出本月耗用的原材料总成本,其计算公式为:本月耗用原材料总成本=月初原材料仓库和操作间结存额+本月购进原材料额-月末原材料仓库和操作间结存额。倒挤出的原材料总成本直接记入“营业成本”账户的借方和“原材料”账户的贷方。

2.期间费用的核算。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餐饮业的销售费用核算不同于其他行业,不仅包括广告费、包装费、销售人员薪酬等为促进产品销售或劳务提供而发生的费用,还包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括房租、水电气费、大厨服务人员的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折旧费等经营费用;至于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其核算内容与其他行业一致。餐饮业发生的期间费用,应直接记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科目,期末再结转至当期损益。

二、餐饮业的定价方法和策略

(一)餐饮业定价的影响因素

根据微笑曲线理论,不同因素对产品附加值的影响力是有差别的,餐饮企业也不例外,各因素的投入比例结构成为影响定价的关键因素。

1.实体商品。餐饮业提供的实体商品,主要指菜品(对咖啡馆来说就是饮品),实体商品是餐饮业定价的基础,具体包括以下影响价格制定的因素:(1)创新、研发和设计。餐饮的特性为餐饮业打造特色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承袭传统而又个性鲜明的餐饮产品必将影响人们对其的价值判断。(2)制造、装配和物流。菜品制作讲究原料,原料的选择影响价格,原料成本不同,其定价必然不同;菜品制作讲究工艺,工艺不同,定价差异也非常大;餐饮业的连锁化、集约化、科学化管理可以形成规模经济,节约采购和配送的成本。(3)行销和品牌。富有创意的促销活动可以稳定客流,形成顾客对企业的特色认知,通过促销活动和品牌建设,消费者完成一个对企业从认知、理解到认可、忠诚的过程,企业对消费者也完成了树立独特价值的过程。

2.服务。服务具有无形性、不可分离性、差异性、不可储存性等特征,餐饮业的服务对定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服务内容精细化。餐饮业的服务项目大致相同,唯有精细化的服务内容才构成企业的特色,从而影响定价,通过细致周到的服务提升企业形象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来源之一。(2)服务执行准确化。服务人员在个性、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影响着企业规章制度的落实,也影响服务的现实表现和效果,从而影响企业的定价。(3)服务氛围人文化。消费者就餐是一个消费的过程,更是放松休憩、情感交流的时间,服务人员的言行举止和衣着打扮所体现出来的与菜品相和谐的人文气息同样可以影响顾客的认知。

(二)餐饮业的定价方法

目前,餐饮制品常用的定价方法有销售毛利率法和成本毛利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法。销售毛利率法又称内扣毛利率法,其计算公式为:售价=原材料成本/(1-销售毛利率),其中,销售毛利率=毛利额/售价×100%=(售价-原材料成本)/售价×100%。显然,售价取决于销售毛利率,而销售毛利率的高低,除了要考虑原材料成本外,还要考虑其他成本、市场竞争状况、市场定位等。成本毛利率法又称外加毛利率法,其计算公式为:售价=原材料成本×(1+成本毛利率),其中,成本毛利率=毛利额/成本×100%。内扣毛利率和外加毛利率虽然不同,但毛利额是相同的,计算出来的销售价格也是相同的。在会计核算中一般规定使用内扣毛利率来确定餐饮制品销售价格。

(三)餐饮业的定价策略

目前餐饮业定价策略主要体现为成本导向和竞争导向两个方面,这两种定价导向都未能体现出餐饮业可以创造较高附加值的特性。依据微笑曲线,餐饮业附加值的增加主要来自创新、行销和品牌塑造这样一些智力性活动,餐饮业通过提高消费者对其整体产品的认知,可以增加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量,因此,餐饮企业的工作重点在于提高消费者认知。

1.有形产品的技术创新。餐饮企业的定价是产品、服务、环境、文化等多种因素的整合与营造,但其基础是产品,以产品的品牌为支撑。核心产品的独特性是餐饮业特色经营中表现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大部分名牌餐饮企业都选择经营有特色的核心产品来突出自己的品牌,多数名牌餐饮企业的核心产品也是围绕着消费者的需要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技术创新的根基在于消费者,要符合目标市场的顾客诉求。

2.无形服务特色化展示。服务是无形的,人们需要通过有形展示来对其进行认知,进而影响人们的支付意愿。因此,有形展示需要做到如下方面:(1)环境布置特色化。如何设计餐厅环境取决于品牌的定位,需考虑餐饮企业本身所走的经营路线、客源层次,还需结合品牌内涵、投资预算的大小,创造舒适幽雅的进餐氛围,培育与餐厅经营特色相匹配的饮食气氛。(2)品牌设计特色化。通过品牌,顾客可以明确自己的购买利益、生产者的价值、企业的文化内涵以及企业的个性特征,餐饮业的品牌设计应注意要使品牌名称与企业文化内涵相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结合。(3)服务内容特色化。当前顾客在外就餐已逐渐脱离单纯的生理需求,逐渐上升到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层次,餐饮企业应结合自己的餐饮产品特色与顾客需要进行融合,提高消费者的支付意愿。(4)人文气息特色化。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服务知识和技能,指导员工的服务行为,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通过对餐厅氛围的营造,正确引导顾客的言行举止,赢得顾客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从而树立起顾客的品牌忠诚。

三、从星巴克“高价咖啡”引起的几点思考

笔者依据上述对餐饮业成本的认识,以及餐饮业定价方法和策略的分析,结合星巴克“高价咖啡”的相关情况,谈谈由此引起的几点思考:

(一)从法律的角度看,企业拥有自主定价权,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制约

自主定价权是指经营者按照《价格法》的规定自主确定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权利,是经营者自主经营权的重要内容之一。赋予经营者自主定价权是落实经营者自主经营权,确立企业独立法人地位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当然,经营者依法享有自主定价权并不是说经营者就可以脱离经济规律、市场现实和法律规定随意定价,对市场机制无法控制和调节的限制竞争的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政府通过《反垄断法》进行干预。笔者认为,星巴克的“高价”有自身的商业模式考量,没有追求高消费、高享受的消费土壤,星巴克这样的商业模式不会成功,从这个角度来看,星巴克作为市场竞争主体,根据自身的经营战略和外部市场环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主定价权无可厚非,且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我们应关注的是星巴克的咖啡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其定价是否违法《价格法》和《反垄断法》。

(二)从经济学角度看,商品和服务的定价并不简单取决于成本,它更依赖于其稀缺性和市场认可度

在充分的市场化中没有企业是“随意定价”的,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都是经过认真细致的市场调查分析、反复测算后,才为自己的产品定价的,大家都希望多赚点钱,但只有通过市场检验,得到了市场认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可才有利润,并且市场认可度高才有高利润,相反,如得不到市场认可,就要流血甩货,就要亏损。价格的背后,既有供求关系支撑,也有社会消费心理支撑,同时亦有强势文化的潜移默化,一旦上述三项因素发生变化,价格自然要随着改变。中国有句古话“物以稀为贵”,这相当于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所强调的“决定价格的并不是成本而是其稀缺性”。星巴克咖啡谈不上稀缺性,但它的价格绝对不是先预设一个“利润”,然后根据“价格=成本费用+利润”公式来决定,这种思维是反市场的思维。笔者认为,定价高与低都是策略,只要能持续赚钱,定价高与低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看商家的赚钱模式。星巴克的高价就是策略,它挟洋品牌之威来到中国,对准的就是中国的高级白领和新富阶层,星巴克不收高价,说不定高级白领和新富阶层还不愿进去呢,“非富即贵者”通常是买贵不买贱。总之,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

(三)从会计学角度看,会计上的成本概念与我们日常生活中谈论的成本有一定区别,由此形成的“利润”也有所不同

前已叙及,从会计学角度讲,狭义的成本仅指营业成本,对餐饮业来说,由于其生产经营的特殊性,营业成本只包括原材料成本(即直接材料成本);广义的成本不仅包括营业成本,还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其中销售费用还包括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一切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等于营业毛利,营业毛利减去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等才是营业利润,再加减营业外收支净额、减去企业所得税,最终才是净利润。而我们日常生活中讨论的成本是指企业的全部支出,收入减去全部支出就是企业的利润,普通消费者虽然不懂财务知识,但根据生活常识也很容易算出咖啡的成本,除了咖啡豆物料成本外,还包括人工成本、房租、水电费等支出,且这些成本是远远高于原材料成本的。对于行业中定价较高的品牌企业来说,零售店面除了承担房租、人力、原材料成本外,整个品牌研发、营销团队及管理层的费用等,都需要分摊在这些店面上,最终分摊到产品成本中。由此可见,无论是从财务知识角度,还是从生活常识来看,根据星巴克一杯咖啡27元的售价和5元的原料成本,得出星巴克暴利的理由并不成立。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四)从市场角度看,开放行业的价格由市场竞争机制确定,由此形成的利润应被视为是正常和合理的

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在一个价格弹性敏感的消费品市场,价格是反映了所有市场信息的,星巴克一杯咖啡卖27元,看似价格自定,背后却是市场那只无形之手行使了最后拍板权,因为如果存在超额利润的话,这只无形之手会让它朝“供需均衡”方向发展,最终价格和利润都会趋于理性。产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没有谁能左右它,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产品的隐形价值越来越受重视,包括购买过程中所体验的消费环境以及享受到的品牌价值,产品的增值服务往往被消费者视为文化体验,从价值上来说,甚至高于产品本身。麦当劳和肯德基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价格也是高高在上,人们吃的不是快餐,是快餐背后的文化,但随着国人收入水平的提高、眼界的开阔,以及选择的极大丰富,麦当劳和肯德基的价格现在也跟其他国家看齐了;外资品牌家电产品价格较高,但随着我国家电市场的不断开放,目前外资家电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行业成本较为透明。因此,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价格歧视和产品暴利的现象较难存在,政府部门对产品市场价格异常的监管应该针对垄断行业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政府定价证明是行不通的。J

参考文献:

1.傅胜.行业会计比较(第4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2.万晓.市场营销[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3.潘正宏.餐饮业定价策略与经济效益[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11).作者简介:

彭燕,女,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会计系教师。

宁宇,女,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会计系教师。

基于成本管理的产品定价策略 篇6

组织政治知觉与组织信任各维度呈显著的负向相关。组织环境以及氛围是影响员工知识共享的主要情境因素。当企业内部成员感知到同事为了自利而行使政治行为时, 组织的氛围会致使同事之间信息沟通和知识共享减少, 沟通的顺畅性受阻, 从而对同事信任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在绩效考核中, 主管考核的是员工的“关键事件”和“日常工作”, 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员工会利用政治行为影响管理者的决策。一旦主管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影响做出不公正的判断, 企业其他成员往往会对其的信任程度会降低;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成员通过行使政治行为晋升为主管, 下属对其的信服度和信任度会较低, 正常工作的开展也会受到影响。Ferris在其提出的组织政治知觉模型中指出, 组织政治知觉对员工的工作投入、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都有显著影响。组织政治行为会使组织内部的规章政策失去公信力, 使组织内部正常的人际交往受阻。可见, 组织政治知觉对组织信任有负面的影响。

上述研究结论对企业管理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 政治行为在企业中无处不在, 并在很多方面会对组织产生负面影响。企业应正视组织中存在的政治知觉, 切不可回避不谈;其次, 企业应当采取措施, 减少企业内部的政治行为。关注企业内部组织设计, 健全完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使企业的内部结构更加合理, 企业规章制度更加公正透明;最后,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辅之以企业文化的正确引导。由此减少企业中的政治行为, 提升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水平。

(二) 局限与展望。由于调研实施条件及本人精力、理论研究水平等的限制, 本研究还存在以下局限性:一是研究样本的局限。本问卷调查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苏州, 研究结论的普遍性有待探索;二是量表设计。本研究直接引用了马超 (2006) 的组织政治知觉量表, 虽然其信效度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但是在实际考察中发现其同事关系维度的题意与组织信任量表有交叉, 且某些题项的共同性比较低。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还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 后续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扩大研究的区域范围、增大样本量, 对本研究结论的普遍性进行验证;二是将个体统计变量直接应用于组织政治知觉与员工信任的关系研究, 探讨对两者有显著影响的个体特征;三是引入中介变量, 探讨组织政治知觉对员工信任的影响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于海波, 方俐洛, 凌文辁, 郑晓明.组织信任对员工态度和离职意向、组织财务绩效的影响[J].心理学报, 2007.2.

[2]陈壁辉, 周飞敏, 吴旭英.国内外组织政治知觉研究综述[J].新西部, 2008.1.[3]司树宏, 朱友发.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劳动关系的成功构建[J].中国商贸,

[4]陈素琴.试析布劳社会交换理论的知识行动论取向[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5]何显富, 陈宇, 张微微.企业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 2011.5.

[6]马超, 凌文辁, 方俐洛.企业员工组织政治认知量表的构建[J].心理学报,

[7]王喆.组织信任与组织公正感之间的关系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4.原标题:基于成本管理的产品定价策略的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23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从彩电大战到汽车大战, 表面上似乎是价格战, 实质则是企业间成本管理水平的较量。鉴于此, 本文从成本管理的角度, 探讨如何有效运用成本信息, 制定合理的产品定价策略。

一、企业产品定价策略概述

定价目标是企业在对产品制定价格时有意识的要求达到的目的和标准, 是指导企业进行价格决策的主要因素。不同行业、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 以及同一企业处于不同的市场环境, 其定价目标均存在差异。目前企业产品定价目标主要有两类:一是获取利润;二是提高市场占有率。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最后的赢家往往会注重企业长远发展, 以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所以, 在重视现代成本管理的背景下, 企业应以实现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以使企业产品定价更加合理。

企业为实现定价目标采取的方法主要有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和竞争导向定价法三类。成本导向定价法是以成本加利润为基础, 并根据企业特定的目标利润、目标市场的需求状况、竞争格局和政府法令做出相应调整的定价方法;需求导向定价法是根据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认识和需求程度来确定价格的方法;竞争导向定价法是根据主要竞争对手的商品价格来确定自己商品价格的方法。企业的产品成本、产品需求

基于成本管理的产品定价策略

□文/胡安琴1苏瑞祥2

(1.河北金融学院;2.中航惠腾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保定)

与市场竞争力三者并非孤立的, 成本是构成商品的主体, 需求是商品存在的前提, 而只有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才能够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所以本文提出的基于成本管理的产品定价策略, 并将之纳入成本管理中, 避免企业在定价中因小失大, 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企业除根据具体定价目标, 选择适当的定价方法外, 还需根据复杂的市场环境, 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确定产品定价策略。目前主要的产品定价策略包括心理定价策略、折扣定价策略、差别定价策略等。心理定价策略是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定价;折扣定价策略通常会酌情调整产品价格, 以鼓励顾客及早付清货款、大量购买或增加淡季购买;差别定价策略即对同一产品或劳务定出两种或多种价格。

二、企业产品定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 公司在定价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定价目标混乱、不明确;产品定价时对市场需求缺乏调查;跟风定价;公司产品的成本核算方法过于单一, 成本核算不准确, 忽略隐性成本的作用, 对定价指导性差;一成不变定价等。其中, 遗漏成本项目是最常见的问题。以公关成本为例, 大部分经销商只是把请客吃饭作为常规的消费, 没有入账, 也没有列入公关成本项目, 从而遗漏成本。根据实际调研发现, 许多企业在产品定价初期耗费了大量的资源计算产品成本、制定产品定价策略, 但后期往往形成固定模式, 或随市场价格变动, 或只随制造成本的增减变动。但市场是瞬息万变的, 市场价格也在不断变化, 简单的加成定价法往往适应不了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现代企业要发展, 要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 企业就必须努力寻取更好的成本控制方法, 以便更精确地计算商品成本;同时, 应赋予成本控制系统更强的功能, 树立全新的企业成本管理观念。成本是价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如何让成本管理更好地指导产品定价, 对于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三、基于成本管理的产品定价策略

1、充分考虑隐性成本。

在企业产品定价过程中, 显性成本一般不易忽略, 而企业对隐性成本的重视程度往往不足。所谓隐性成本就是指做出一项选择而放弃另一项选择所产生的机会成本。企业会计信息中一般是不对隐性成本进行披露的, 然而隐性成本却会对企业造成不可低估的影响。企业通常会将价格与销量相联系, 却较少考虑涨价后失去顾客的隐性成本。不优秀的企业会主动做到降低隐性成本, 提升全体职工的成本意识、工作效率以及业务员的销售技巧等, 最大限度地控制隐性成本, 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2、做好成本预测。

在市场日益繁荣的今天, 似乎已经没有了一成不变的价格, 但脱离成本的涨价, 往往会是一种风险与收益相伴的投机。因为在电子商务日益发展的今天, 消费者对市场有充分了解, 他们在市场中拥有绝对的力量, 是企业的生产之本。因此, 现代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 就离不开顾客的信任, 就必须充分了解目标顾客。在此基础上做好成本预测, 预期成本的变化以及对企业产品价格的影响, 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设定临界值, 提前掌握价格的变化, 给自己和经销商提供充足的缓冲时间适应价格变化。

3、树立成本系统管理观念。

所谓成本系统管理观念就是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 它强调的是整体与全局, 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以及方法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建立全面、综合、持久的管理系统。在此观念下, 企业应将视野向前延伸到商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商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 以及对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成本范畴。对所有的成本内容都应以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 以增强商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明确成本管理的内涵, 才能更好地为企业产品定价提供参考, 只有更合理的产品价格, 才能确保企业的竞争力。

4、树立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观念。

在现代成本管理这个系统工程中, 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对外而言, 顾客就是上帝, 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生命之所在, 为此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从多角度分析需求与成本的关系。对内而言, 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企业主动建立和发展人际间的信赖、亲密关系, 杜绝传统的家长制管理方式和独裁专制作风, 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民主作风, 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引导、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 促使职工配合管理者创造性地共同实现组织目标。

总之, 企业通过对成本进行充分预测, 在考虑市场对定价影响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隐性成本, 并树立系统的管理理念与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 既能为产品定价提供成本基础, 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利润的实现, 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处理与员工、购买者以及竞争者之间的关系, 使企业在产品定价过程中掌握主动权, 帮助企业更好地创造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波.企业定价的经济学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 2011.4.

[2]王一.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节点中定价策略的研究[D].长安大学, 2011.3.

成本定价法 篇7

一、成本监审的法律依据

根据《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建住房[2007]258号文件)第二十三条规定: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成本监审,全面掌握经济适用住房成本及利润变动情况,确保经济适用住房做到质价相符。这是法律赋予价格成本调查队的一项工作职能。主要法律依据:《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发展改革委员会42号令);《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 1219号);《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建住房[2007]258号);相关的税法,主要是土地增值税和所得税。

二、经济适用住房定价成本项目构成及监审方法

经济适用住房定价成本(开发成本)项目主要包括:征地和拆迁安置补偿费;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房屋建筑安装工程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费;非营业性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其他费用。

(一)监审步骤

按开发项目进行监审,一项一审。首先,要求定价企业按成本资料目录要求提供资料,并进行初步审核;初步审核通过后再开展成本监审,在对经济适用住房实地了解后按照审核方法,对开发成本申报表各具体项目逐一审核,必要时请造价咨询机构协助审核;;最后依据审核结果得出项目开发成本。

(二)主要成本项目审核

1.征地和拆迁安置补偿费

审查:各种有关的协议、合同、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房屋拆迁补偿表、付款凭证、明细账;土地使用权证、交纳的契税、无形资产的价值。

关注:费用列支有无协议或者合同依据,支付金额不超过政府规定标准,据实认可。拆迁补偿是否实际发生,尤其是支付给个人拆迁补偿款、拆迁合同和签收凭证是否一一对应。拆迁补偿中“白条”不得作为成本依据;发生土地出让金的,审核其合同以及形成原因(经济适用房项目土地一般通过行政划拨,不存在土地出让金。只有单位集资合作建房的才存在土地出让金),审核是否重复申报费用(直接购买的“熟地”,原经过土地出让程序的土地为“熟地”,一般不需再支付征地和拆迁安置费用);开发企业有无评估土地使用权,使其增值,再转入开发成本中,造成虚增成本。

2.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

审查:各种有关的协议、合同、付款凭证、明细账。

关注:各类经营类费用(设计、监理、测绘、招投标代理等)有无合同,实际支付金额不超过政府规定标准,据实认可。前期费用中约定由施工单位(乙方)承担的费用不得计入开发成本,如现场管理用房、临时工棚建设费用。

3.房屋建筑安装工程费(成本审核重点)

审查:审核各种预算、决算合同、报告和付款凭证,明细账。

关注:发生的费用是否与决算报告、审计报告、工程结算报告、工程施工合同记载的内容相符;自购建材的,自购建材费用是否重复计算扣除;自营方式施工建设的,关注有无虚列、多列人工费、材料费等情况;参照当地同类开发项目单位平均建安成本或当地建设部门公布的单位定额成本,验证建筑安装工程费支出是否存在异常;合同以外增加的成本构成及合理性,常见不合理不可预见费用不能计入成本。由于经济适用住房监审专业性要求较高,应尽量利用中介或者政府审计的结果,提高监审的准确性,降低监审风险。

4.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费

审查:相关合同、付款凭证和明细账。

关注:供电、供水、供气、有线电视、通信设施等配套工程参照现有施工标准,以实际支付金额为准;公共配套设施的界定是否准确,费用是否真实发生,有无预提费用的情况;多个(或分期)项目共同发生的费用,是否合理分摊。

5.非营业性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

审查:相关合同、付款凭证和明细账。

关注:配套工程审核参照以上公建审核方法;重点审核是否上报有偿转让的不属于业主的经营性配套公建费用,如经营性的超市、游泳馆、会所等。经营性配套设施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不得计入经济适用住房开发成本。

6.其他费用

(1)管理费。《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没有对管理费用做出具体规定,由各省在实施细则中做出具体规定,如湖南、浙江、四川省都规定管理费按照不超过开发成本项目1至5项费用之和的2%计算。

关注:管理费用如果按开发成本项目1至5项费用之和的2%计算,计入了定价成本。为开发项目实际发生的人员薪酬、办公费、业务招待费等费用不得重复计入定价成本。

(2)贷款利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的规定进行归集和分配,企业因开发经济适用房而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包括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应据实核定。

关注:分期(或同时)开发项目,其取得的贷款利息支出,是否按项目合理分摊;利用闲置专项借款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是否冲减利息支出。

(3)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审核。

审查:有关的收费文件,企业交费登记卡,付款凭证、明细账。

关注:已取消收费的项目不得计入开发成本;以企业减免后实际交纳的金额为准。

由于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税务问题,比如应计入开发成本的耕地占用税、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还有可能要交土地增值税。

审查:缴税凭证、付款凭证。

关注:和地税局联系,确认应纳的税种和税额。税收罚款和滞纳金不得计入。

三、其他审核注意事项

(一)不得计入经济适用住房成本

1.住宅小区内经营性设施的建设费用。

2.开发经营企业留用的办公用房、经营用房的建筑安装费用及应分摊的各种费用。

3.各种与住房开发经营无关的集资、赞助、捐赠和其他费用。

4.各种赔偿金、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款。

5.属于营利性的、或产权归企业所有的、或未明确产权归属的、或无偿赠与地方政府、公用事业单位以外其他单位的,应当单独核算其成本。因此不能计入定价成本中。

6.按规定已经减免及其他不应计入价格的费用。

(二)经营性设施的成本剥离

经营性设施包括:属于营利性的、或产权归企业所有的、或未明确产权归属的、或无偿赠与地方政府、公用事业单位以外其他单位的设施。由于不能计入定价成本,因此要采用合理的办法从开发成本中剥离出来。经营性设施一般不会单独招标建造,建造标准、结构与主体住宅部分又有所差异,剥离其成本存在困难。剥离方法:

1.如按税法要求,已经单独核算成本的,审查相关的会计资料,据实扣除。

2.收入抵减法。在参考同地段市场价格的基础上,预计可取得的销售收入,并将其直接冲减经济适用住房开发成本。

3.成本分摊法。将开发成本中,剥离出经营性设施的成本费用。按比例或者按合同预算造价法分摊。具体分配方法有占地面积法、建筑面积法、直接成本法、预算造价法。

特殊情况:

人防设施性质决定了其不能有偿转让,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又具有营业性质,如人防区域内设置车位,并将车位销售或出租给业主。处理办法:按税法,根据以移交方式来确定非营业性配套设施成本归属,无偿移交的计入定价成本,反之不能计入。如物业经营用房产权归业主所有、人防车库无偿提供给业主的,其建设成本可计入定价成本,并由业主承担。

(三)项目成本的分摊

应按照制造成本法进行计量与核算。其中,应计入成本中、的费用属于直接成本和能够分清对象的间接成本,直接计入成本对象。共同成本和不能分清负担对象的间接成本,应按受益原则和配比原则分配至各成本对象,具体分配方法有占地面积法、建筑面积法、直接成本法、预算造价法。

(四)预提(应付)费用的处理

1.公共配套设施尚未建造或尚未完工的,可按预算造价合理预提建造费用。此类公共配套设施必须符合已在售房合同、协议或者广告、模型中明确承诺建造且不可撤销,或按法律法规规定必须配套建造的条件。

2.应向政府上交但尚未上交的报批报建费用、物业完善费用可以按规定预提。

3.企业在结算时其实际发生的支出应当取得但未取得合法凭据的,不得计入成本,待实际取得合法凭据时,再按规定计入。

(五)面积的审核

经济适用房建筑面积是影响定价成本结论的重要因素之一(定价成本计算公式分母),在整个经济适用房开发周期中,常见以下几个面积概念:立项批复文件的建筑面积(建设、国土、发改部门批准);设计单位制作的总平面图建筑面积(规划部门批准,设计面积如有变动要重新征得规划审批);图审后建筑面积(专业图审中心或者中介机构审核,重点不是面积审核,是技术规范性过程审核)。测绘面积(由房管部门测绘核发房产证上的面积)。

成本审核应以测绘面积为准。

(六)计算公式

单位开发成本=住宅部分承担总成本÷住宅部分建筑面积

四、主要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行业特点明显,知识领域跨度大

经济适用房开发成本监审有别其他行业成本监审,监审过程中涉及大量预决算、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设计、监理、物权等专业知识,仅依赖财务专业知识难以完成成本监审任务。

解决办法:一方面需要大致了解基建基本知识,掌握建设项目从工程招投标到竣工结算整个流程;另一方面聘请中介力量协助监审。

(二)成本监审介入时机的把握

开发单位往往在开发进度到四分之一左右,出于回笼资金的考虑,提出定价建议,由此带来成本监审介入时机较早,监审过程采集的成本数据多为预测数据或者合同,影响监审结论的准确性,从而导致了监审风险。

成本定价法 篇8

一、传统定价方法

1. 成本导向定价法。这是一种通过计算开发成本和利润率来确定价格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从开发商角度来确定价格。

从住宅成本构成来看可以认为, 住宅商品房价格=土地取得成本+开发成本+管理费用+投资利息+销售税费+开发利润。由于长期以来商品房市场是一个卖方市场, 所以按照这种方法制定的价格也主要是为了满足卖方的利益, 不具有科学性。

2. 竞争导向定价法。

这是一种从市场竞争状况出发, 以企业的市场定位为基础, 为争取有利的竞争条件与地位, 以一定范围内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或者稍低于、稍高于平均价格的价格为商品房定价的方法。企业经营者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经营目标制定与竞争者相同的价格或比竞争者略高或略低的价格。竞争导向定价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并不坚持价格与成本或价格与需求的固定关系, 而侧重于关注竞争者的行动。因此, 这种定价方法只适用于在一定区域和一定时间范围内竞争者众多且无突出特色的项目。

3. 需求导向定价法。

这是一种以消费者需求变化及消费者心理作为定价的基本依据, 通过把握目标消费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消费心理等 (即要对购房者经济承受能力、购房者喜好、购房者来源进行详细的分析) , 有针对性地确定商品房价格的方法。需求导向定价法由于忽视了商品房成本, 价格的确定完全依赖于市场, 受国家政策和人群价值取向的影响较大, 导致其价格起伏较大。尤其是在一定区域市场本身价格普遍较高的情况下, 这种定价方法常常导致商品房价格虚高。

4. 混合定价法。

这是一种既考虑产品成本, 又兼顾市场竞争水平的定价方法。具体来说, 商品房售价考虑市场竞争水平, 但并不以此为准, 同时发挥开发商、中介商的主观能动性, 争取合理范围内的最大利润。该种方法比较复杂, 往往与开发商个人的决策及其对市场的理解有密切关系, 所以相对而言, 该方法并不是非常科学。

二、现代定价方法

相对传统定价方法而言, 现代定价方法主要是运用现代计算机软件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 对房地产属性 (内部属性和外部属性) 进行整合, 最后确定价格。其中, 特征价格定价法作为现代定价方法的代表, 与传统定价方法相比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同时可以比较准确、合理地确定房地产价格。

1. 理论起源。

特征价格理论中“特征”的英文表示是“Hedonic”。“Hedonic”源于希腊文“Hedonikos”, 意为享乐的, 指的是消费产品或服务而得到的效用或者满足。在有关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的研究中, 就是住宅价格决定于房地产属性的系数值及其效用。特征价格模型是国外用来处理异质产品差异特征与产品价格之间关系时广泛应用的一种模型。最初特征价格模型并非应用于房地产领域, 而是主要应用于一些异质性商品 (如汽车、拖拉机、洗衣机等) 的定价策略。1967年, 里德科尔首次将特征价格理论应用到住宅市场, 分析住宅环境的改善对住宅价格的影响, 此时特征价格理论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形成。1972年, 兰开斯特的消费者理论和罗森的市场均衡模型奠定了特征价格定价法的理论基础, 为特征价格模型的应用拓展了空间。20世纪80年代以后, 特征价格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对房地产价格的研究中, 更着重于关注某一特征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这些特征包括空气质量、社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建筑年龄、风景、轻轨、机场噪声等等。此外, 对房地产价格指数的研究也比较多。

2. 理论定义。

特征价格理论认为商品房虽然不同质, 但组成这些不同质的元素是相同的, 区别只是元素量的不同。尽管不同区位上的住宅价格差异很大, 但住宅的同一属性的特征值却有着相同的价格, 通过集合多种属性特征, 分别乘以每种属性对应的价格, 可以求和确定该商品房的价格。

在运用该方法时, 假设整个城市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住房市场, 每个消费者可以充分获取信息, 自由选择不同区位上的住房;每个消费者可以购买不同的商品房, 并为不同的商品房支付不同的价格。假设消费者获得的效用为住宅特征束 (Z) 和复合商品 (Y) 的函数, 消费者有固定的收入 (M) 。特征定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反映购买者对不同住房特征的价值估算。在房地产市场出清的条件下, 由住宅的周边环境、结构特征和邻近特征等构成的住宅特征束决定的住宅价格函数为:

其中, i代表住宅特征要素。假设消费者选择了具有特征束 (Z) 的住宅, 其效用函数为:

其中,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约束为:

对选择的不同特征束求最大化一阶条件:

上式给出了住宅特征束的边际价格, 表示在其他特征不变时, 该特征改变导致住宅价格的变化量。通过确定单个属性的价格, 对住宅属性进行系统的量化, 不同属性按照不同的计量方式、计量单位进行确定, 从而求得一个单位的属性价格, 得到某处住宅所对应的该属性的价格, 最后将各属性束求和, 得到商品房的整体价格。

3. 理论运用。

特征价格定价法近些年被越来越多的统计机构所接纳, 并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定价方法。由于国内的统计能力相对比较薄弱, 而进行特征价格定价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 所以特征价格定价法在我国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 以及大量数据统计服务行业的出现, 部分城市已经具备了进行特征价格定价分析的基础。目前, 我国一些省市已经就特征价格定价法开展了学术性研究, 虽然采集的数据仍然有限, 但是其研究成果已经受到了很多部门的关注。

特征价格理论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即必须在统一的市场环境中具有异质性的商品达到市场均衡时才可以使用。虽然目前无法全部满足上述条件, 但是其研究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场指导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商品住宅市场的发展, 统一的市场将会形成, 城市商品住宅市场供需失衡的情况也将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目前, 特征价格理论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通常采用的函数形式包括三种, 即线性形式、对数形式、指数形式。具体如下:

其中, ai为特质商品所具有的特征量化值, Ci为特征参数, ε为修正值。

其中, ai为特质商品所具有的特征量化值, Ci为特征对数参数, ε为修正值。

其中, ai为特质商品所具有的特征量化值, Ci为特征指数参数, ε为修正值。

上述公式都已经通过反复检验, 经数据处理后得到了一些核心城市的商品房定价模型, 并通过实践证明其定价的准确性较高, 不仅可以反映出商品房比较真实的价格, 而且在价格一定的前提下, 可以分析消费者对住房特征的偏好程度, 同时可以测算出不同人群对住房特征的需求。

4. 理论拓展。

特征价格理论不是脱离了市场供需的纯商品理论, 而是在商品供需平衡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消费者对商品特征属性的偏好及对商品品质的追求都可以通过模型参数的变化反映出来。

三、特征价格定价法的优劣势及其应用领域

与传统定价方法相比, 使用特征价格理论研究城市商品住宅价格, 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1) 特征价格理论全面考虑了影响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的各种因素。特征价格理论可以融合商品特征的因素和市场的因素综合考察商品的价值。在使用回归的方法拟合适当的特征价格模型时, 参数选择的灵活性大了很多, 从而可以包含更多的市场信息。如在不同的时点将市场变化因素引入模型中, 从而找出对商品房价格真正起控制作用的因素, 这样就能更为客观地对价格进行回归, 避免考虑问题的片面性。 (2) 特征价格理论可以多方位把握市场。特征价格理论可以全面考虑需求方和供给方的相互关系在商品房价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供求双方都可以据此理论制定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价格, 从而形成对市场的客观评价, 在议价过程中发挥作用。 (3) 特征价格模型可以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特征价格模型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随着时间的变化, 各种因素在模型中的权重会发生变化, 适时做出调整能够有效地提高模型的实际操作性。

当然, 特征价格定价法也存在自己的劣势: (1) 特征价格模型的应用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 对于一些二线城市, 其相应的数据统计机构还不是很健全, 数据统计资料不充分, 统计手段不先进, 势必会影响统计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目前的模型应用主要是针对一些发展比较迅速的城市。 (2) 特征价格模型的选择比较困难, 对于不同区域, 模型的拟合程度不同, 需要进行多次计算, 相对而言, 其过程比较复杂。

特征价格定价法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 (1) 特征价格理论可以用于研究住宅特征要素的隐性价格, 进而用于描述商品房质量变化的价格指数, 估算或预测不动产价值。我们将房屋看做是由一系列的内在属性组成的商品集, 房地产市场可以看做是对这些属性集合进行一次性交易的隐性市场。虽然只能提供属性集的交易价格而无法提供各个属性的价格信息, 但通过对一系列的具体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我们可以得到各个属性的隐性价格, 并通过对其的研究来预测商品房价格。 (2) 特征价格理论可以用于研究城市商品住宅市场的需求变化, 推导出住宅属性和生活、福利设施的需求结构。某一属性的特征价格一般不是固定的, 因此住宅需求也常常是不清晰的。如果我们知道人们对住宅属性特征的偏好结构, 同时家庭面对的又是不变的商品房价格时, 我们就可以建立具有这种偏好的家庭需求函数。这对于预测住宅市场发生变化时消费者的反应以及估测与这个变化相联系的成本和收益方面的福利变动是很重要的。 (3) 将特征分析方法运用于其他领域。

四、结论与意义

1. 特征价格理论对判断我国城市商品住宅市场是否过热或需求不足带来了新的启示。

总体投资规模、商品房空置率、贷款余额等宏观经济指标虽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但由于没有考虑到商品房的异质性, 将具有不同属性、特征价格函数不同的商品看做是同质的商品来研究, 所以其研究结论自然就缺乏说服力。特征价格理论通过结合消费者偏好、房屋特征属性、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开发对属性供给的影响以及房屋属性内部间的相互关联和作用, 可以对城市商品住宅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

2. 特征价格理论对判断我国城市商品住宅价格是否合理带来了新的启示。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 判断城市商品住宅价格是否合理的标准是住宅平均价格与居民平均年收入的比例。发达国家住宅平均价格是居民平均年收入的3~6倍, 而我国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住宅平均价格达到了居民平均年收入的10倍以上, 以此为标准认为北京和上海的住宅价格过高或者不合理。其实, 仅仅依据住宅平均价格与居民平均年收入的比例来判断城市商品住宅价格是否合理是不准确的。城市商品住宅的供给主要取决于政府允许农用土地变更为城市用土地的程度、住房开发以及住房财政等问题。这些深层次的供给原因形成了不同城市、不同国家商品住宅价格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内生性的, 不能作为判断住宅价格是否合理的依据。然而, 不同国家在住宅需求结构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 因此特征价格理论就是以需求结构研究为出发点, 其函数形式的确定及参数的估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判断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商品住宅市场成熟度及住宅价格是否合理的标准。

3. 特征价格理论对研究我国城市商品住宅市场现状带来了新的启示。

我国的现实国情是人均土地面积少、土地审批制度严格, 同时贫富差距较大 (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这个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人多地少的矛盾以及严格的土地审批制度必然导致人们对具有稀缺属性、拥有独特资源的住宅的追逐;严重的贫富差距要求我们一方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细分研究, 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对各阶层的属性需求与竞价曲线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而不能以反映平均状况的变量代替特定人群的偏好结构;我国的传统文化 (如较严重的从众心理、储蓄倾向等) 也会对消费偏好及住宅属性的隐性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因素很难纳入传统的供给研究领域, 但从特征价格理论的角度出发, 则可以很好地有机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Daniels, C.B..The Influence of Racial Segregation on Housing Price,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75;2

[2].蒋一军, 袭江辉.房地产价格指数与Hedonic模型.中国资产评估, 1996;3

城市住宅特征价格定价法探讨 篇9

关键词:商品房,定价方法,特征价格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城市的高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期, 房地产业成为了许多地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极大的促进和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城市住宅价格问题的讨论, 如房价是否合理, 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等, 近年来一直备受政府部门、房地产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

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形成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地租地价理论和区位理论, 成本投入法、市场比较法和收益还原法是评估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的传统方法[1], 这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形成的过程。成本投入法立足于房地产的产品属性;市场比较法侧重的是房地产的商品属性;收益还原法从房地产的收益出发, 体现了房地产的投资品属性。这些传统评估城市商品价格的方法运用比较广泛, 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我们应该寻找新的理论和方法来弥补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使我们对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的研究更加深入。

2 特征价格理论分析

特征价格理论的研究基础是认为住宅产品具有耐久性、空间固定性等特点, 是一种异质性商品, 产品之间在构成使用价值的各个特征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特征价格模型的思路是消费者决策理论, 认为消费者愿意为一件商品支付的价格取决于他能够从商品的各种属性中获得何种程度的享受。国外普遍采用该理论模型来反映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 揭示住宅价格空间差异形成的原因。相对于成本投入法、市场比较法和收益还原法等传统方法, 特征价格理论对于各种属性因素的权重的确定完全从市场数据得到, 更为客观。

特征价格理论认为商品住房虽然不同质, 但组成这些不同质的“元素”是相同的, 区别只是“元素”量的不同。尽管不同区位上的住宅价格差异很大, 但住宅的同一“数量”同一属性的特征值却有着相同的价格, 通过多种属性特征的集合, 乘以每种属性对应的价格, 求和确定该商品的价格。

假设整个城市构成统一的住房市场, 每个消费者可以充分获取信息, 自由选择不同区位上的住房;可以消费不同的商品, 并为不同商品支付不同的价格[2]。

其中:U表示消费者效用函数, Z表示商品的特征向量 (Z中包含n个特征) , Y表示除商品以外的附和商品, P=P (Z) 表示产品的特征价格函数, M表示消费者的收入。

构造拉格朗日方程:

其中:Pj指商品特征Zj的特征价格, 函数P (Z) 就是特征价格函数。

上式给出了住宅特征束的边际价格, 表示在其它特征未变时, 该特征改变导致住宅价格的变化量。在住宅市场中, 住宅使用者可以选择一系列住宅特征边际价格的组合。住宅使用者将会调整每个住宅特征的边际价格, 从而在某一点上达到效用的最大化。通过确定单个属性的价格, 对住宅属性进行系统的量化, 不同属性按照不同的计量方式、计量单位进行确定, 从而求得的一个单位的属性价格, 得到某处住宅所对应的该属性的价格, 最后将各属性束求和, 得到商品房的整体价值[3]。

3 特征价格理论运用

特征价格定价方法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被许多统计机构所接纳, 并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定价方法。

目前特征价格模型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通常采用的函数形式包括三种:

(1) 线性函数P=C0+ΣCiXi+ε

线性函数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均以线性形式进入模型, 回归系数对应着特征的隐含价格, 此时是一常数。

(2) 对数函数ln P=C0+ΣCiln Xi+ε

对数函数自变量和因变量均以对数形式进入模型, 回归系数对应着特征的价格弹性, 此时是一个常数。

(3) 半对数函数ln P=C0+ΣCiXi+ε

函数自变量采用线性形式, 因变量采用对数形式, 回归系数对应的是特征变量每变动一个单位时, 特征价格随之变动的增长率。

特征价格模型中:P为城市住宅价格, C0为除特征变量外其他影响价格的常量之和, Ci (i>0) 为特征变量的特征价格, Xi为特征变量, ε为误差项。

具体应用时, 选择哪一种函数形式应通过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确定, 且进入模型的变量应符合统计显著性、符号与假设一致性等原则[4]。一般来说, 大多数研究者都是凭经验初步设定函数形式, 然后不断地尝试和修正, 直到认为函数形式能够解释样本数据的差异, 并使得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满足要求。

4 应用价值

通过对特征价格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可以在各个方面找到平衡:

第一, 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评价提供依据。

第二, 房地产开发商或房地产评估公司可以通过住宅的特征价格来进行产品的定价, 从住宅的建筑面积、生活配套等特征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合理定价。

第三, 消费者选择购房时, 可以运用住宅的特征价格来进行产品的估价, 避免了从众心理, 为消费者提供了决策依据, 有助于消费者合理置业和投资决策。

第四, 特征价格理论对判断城市房地产业发展状况带来了新的理论依据。目前, 房地产业发展状况的判断依据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投资额、商品房的空置率、房地产业的贷款占银行的贷款余额比例、商品房的售价增幅以及商品房总价与居民年收入的比例等。这些从商品住宅供给的角度出发, 没有从商品住宅需求角度研究。特征价格理论的分析方法通过结合消费者偏好、房屋特征的价格分析、城市的总体开发和规划对属性供给的影响以及房屋属性内部间的相互关联和作用, 可以对城市商品住宅市场进行全面分析。

参考文献

[1]温海珍, 贾生华.基于特征价格的房地产评估新方法[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 (6) :31-35.

[2]温海珍.城市住宅的特征价格: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3]蒋一军, 龚江辉.房地产价格指数与Hedonic模型[J].中国资产评估, 1996 (3) :30-32.

成本定价法 篇10

关键词:学费定价,生均成本,高等教育,社会平均成本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免费到少量收费, 再到较高收费的制度改革。理论上, 对非义务教育的收费已普遍认同, 但是, 学费定价是否有科学合理的依据和标准, 过高的学费是否影响教育公平, 这些问题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甚至质疑。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学费管理办法规定, “高等学校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这说明生均成本在学费定价中的关键作用。尽管我国理论和实际工作者都在积极探讨生均成本的计量理论与方法, 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但从生均成本计量的初衷和目的———确定学费定价标准来看, 似乎仍难以满足要求。

一、实际生均成本:学费定价的制度陷阱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学费定价制度以生均成本为基础, 为追求一个科学合理的生均成本, 就成为学费定价理论和制度的目标。因此, 近年来, 有关生均成本计量的研究成果的基本方法还是建立在实际生均成本基础上的, 即以高校实际资源占用和消耗为基础, 以现有财务会计信息为计量依据, 主要采用会计统计方法, 对高校一定时期的实际成本的计量。这种生均成本对学费定价理论与制度带来了严峻挑战。

1.理论困境:

决定产品价值的是个别成本还是社会平均成本。理论上, 人们基本认同了高等教育的私人收益性, 学费即为高等教育私人收益的成本补偿。但成本补偿的应该是哪一部分“成本”, 成本应该包括一些什么内容, 成本应该如何计算, 成本补偿理论并没有做出回答。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寻求逻辑答案:决定产品价值的不是个别成本 (实际成本) , 而应该是社会平均成本。以实际生均成本为学费定价依据显然有悖这一基本经济理论。

2.技术困难:

实际生均成本难以准确计量。单一的成本法在学费定价实践上还并不成熟, 实际生均成本的准确计量还存在诸多技术问题和现实困难,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成本计量范围难以确定。现代大学承担着教育、科研、社会服务等多项职能, 大学的办学层次、方式和模式复杂, 加上历史和社会原因, 我国的高校还承担了很多政府与社会职能 (如保安、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学生后勤等等) 。根据成本分担的受益性原则, 就需要对大学实际发生的各种财务支出进行科学、经济而有效地甄别、剥离和分摊。如科研成本、后勤服务成本等, 应该如何计入教育成本, 学术界争论很大, 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

(2) 财务会计制度的不适应性。财务会计制度上, 事业单位、非营利性机构实行收付实现制, 不能满足教育成本核算的要求。收付实现制下的会计核算只记录当期教育经费所有的开支, 支出不按照受益期进行分摊, 这样就无法准确得到与当期收益相配比的当期成本数据, 不能真实地反映教育成本。

(3) 难以解决分专业的成本计量问题。现实中, 单科性大学很少, 大部分都是多科性或综合性大学, 学校内学科专业众多、相互渗透。但由于教育成本特性, 学科专业之间的共同性费用 (间接费用) 很难分割, 即使人为强行分割, 也难以保证各个专业成本计量结果的真实性。

3.目标差异:

实际生均成本计量的意义是成本管理而不是收费。教育实际成本核算的主体应是高等学校, 而高等学校核算教育成本的核心意义与直接目的在于反映教育资源的真实耗费, 分析教育资源耗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以利加强资源耗费过程的监督与控制。而教育成本是否与学费挂钩, 不是成本核算与计量本身的目的, 而是成本信息的运用问题。

4.逻辑后果:

成本与学费的互动式上升。按实际成本进行学费定价, 意味着成本越高, 学费越高, 学费越高学校收入越多, 反推着成本越高———两者恶性互动, 最终的结果是学费水平的轮番上涨。根据美国教育经济学家霍华德·鲍恩 (H.R.Bowen) 的高等学校成本最大化理论, 以实际成本作为收费标准的依据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成本病”的发生, 即高校不仅不努力降低成本, 相反为了收入最大化还会不断提高成本, 因为提高成本就可以提高学费标准。汉斯曼 (Hansmann) 也认为, 大学不同于企业, 没有来自资源使用效率的压力, 在理想主义的目标激励下, 不考虑资源使用的效率, 其管理者不是在追求成本最小化, 而是预算最大化。如果以实际成本为学费定价基础, 无异于使大学的这种成本取向制度化。

因此, 实际生均成本不能说明成本支出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必要性, 更不能作为制定学费标准的依据。以会计核算为基础计算出来的实际生均成本只能作为学校内部管理和政府对高校成本效益考核的依据, 而不能成为学费定价的基础。

二、标准生均成本:学费定价的制度要求

成本补偿机制下, 生均成本确实是学费定价的重要因素, 既然实际生均成本不能作为学费定价的依据, 必然要探讨新的生均成本计量模式———标准生均成本。标准生均成本是以培养一个合乎一定教学质量要求的学生为计量标准, 运用统计、会计等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测算而计量出来的, 平均用于一个学生的必要耗费的货币表现, 它反映的是教育的社会平均劳动水平。

(一) 标准生均成本与实际生均成本的差异

1. 计量基础与标准不同。

实际生均成本按学校实际财务支出为基础取值;而标准生均成本按科学的统一的标准或地区平均水平为取值基础。如, 人员经费的计算, 实际成本按学校财务实际支出数计算, 而标准成本则按科学的师生比 (如, 按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1:18计算) 以及国家规定的教师薪酬标准计算;又如,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实际生均成本以学校实际占有固定资产计算, 而标准生均成本则以国家标准的办学条件与资产占用为依据计算。

2. 计量主体不同。实际生均成本由学校组织成本核算, 而标准生均成本由政府或第三方组织 (如, 社会中介机构) 测算。

3. 成本性质不同。

实际生均成本属于“个别成本”的性质。标准生均成本是某一个地区或一类院校按国家或地区的培养标准并采用会计、统计以及其他方法测算出来的成本, 类似于“社会平均成本”的性质, 反映了社会平均消耗水平, 可以成为学费定价的依据。

(二) 标准生均成本作为学费标准的科学性

与实际生均成本相比, 以标准生均成本作为学费标准和财政拨款定额的确定依据更为科学, 这主要表现在:

1. 成本内容上的科学性。

标准成本的内容科学、必要, 是培养合格大学生的必要支出, 也只包括在保证合格质量基础上的合理支出, 剔除了浪费、闲置和非毕业生等实际发生但却不合理的支出;同时, “必要支出”也蕴含着高校培养一名合格大学生的“应该支出”, 保证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必要投入。因为, 实际成本并非越低越好, 其中有低投入运作的可能性, 最终损害的是教育成本分担者的利益。标准生均成本保证了教育的必要投入和应该达到的教育质量, 可以很好地克服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 保证社会公共利益。

2. 理论上的科学性。

标准生均成本实质上相当于社会平均成本, 符合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理论, 解决了实际成本 (个别成本) 决定产品价值 (价格) 的悖论。同时, 它又包含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高等学校办学投入的量化要求, 是高等学校可以而且应该达到的成本, 克服了高校自身效益低下等不合理因素对成本的影响, 更真实地反映应该发生的生均成本。

3. 成本对学费定价要求的满足性。

学费定价依据的成本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成本的真实、科学、合理, 反映教育的必要耗费, 如上分析, 标准生均成本基本可以满足这点要求;二是成本能够反映学费定价在地区、学校、专业之间的差异, 体现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地区物价水平等差异, 标准成本在模型设计上, 恰恰体现了这些差异。

根据标准生均成本模型设计与本文计算结果, 标准生均成本并不是全国或一个地区一个“标准”, 实际上考虑了很多差异因素, 如, 学校性质、专业学科结构、所在地区的物价水平、土地价格、房屋价格、办学质量、社会声誉等。

4. 成本———学费机制的科学性。

运用标准生均成本机制进行学费定价, 可以迫使高校降低实际培养成本, 提高教育质量。高等教育的学费标准和政府拨款以标准生均培养成本为标准来制定, 而非各高校自身的个别成本, 高校只有降低自身的办学成本, 才能获得较好的办学效益, 在市场中立足。此外, 运用标准生均成本机制, 便于评估教学质量和考核各高校的经费使用状况, 也有利于财政拨款和收费管理部门的决策。

(三) 标准生均成本在学费定价中的可靠性

对实际生均成本的批判, 意味着必须寻求其他的更为科学的成本形式。现在研究分析“标准成本”作为学费定价的可行性问题。

1. 成本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标准成本计量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是高校财务与统计报告;二是国家颁布的高校办学条件的基本标准。这些数据基本不受个别学校的财务信息的影响或影响不大, 解决了实际成本依赖于个别高校财务信息以及信息的可靠性问题。

2. 成本计量主体的可靠性。

标准生均成本由价格管理或专门机构测算, 不由学校自己核算, 成本的可靠性、真实性大大增强。

三、学费定价目的下的生均成本计量改革设想

标准生均成本代表了国家规定的大学办学的平均水平和地方的平均工资标准、物价水平, 是政府和受教育者可以接受和认可的成本水平, 应成为学费定价的数量基础。因此, 应尽快促进标准生均成本机制的建立, 并充分发挥标准生均成本机制在大学学费定价中的作用。

1.设计科学权威的标准生均成本计量模型。政府应尽快建立标准生均成本计量模型, 明确界定标准生均成本的计量内容、范围和计算方法。首先, 标准成本核算的内容要统一。学校的哪些开支能够纳入教育成本核算, 必须有统一的标准。其次, 要研究高校办学条件合格的基本数量指标, 如不同专业的生师比、教师年平均工资水平、生均房屋建筑面积、生均标准公用经费等, 应系统分析和研究, 形成一套涉及学生培养各个方面的数量指标体系, 作为标准生均成本测算的参数。严格地讲, 标准生均成本不应是一个固定的数值, 而应是一个受多个参数影响的成本模型, 这些参数包括不同地区的工资标准、价格指数、学科专业类型、学校类型等。科学权威的生均成本模型是制定学费标准和政府对高校拨款的基本依据。

2.选择标准生均成本的计量基础:高等学校设置条件与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以高校设置条件与评估指标体系作为标准生均成本计量基础的理论与政策依据是:首先, 它是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关于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标准。其次, 它反映了国家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的基本质量要求, 也是国家承认的高等学校培养一个标准合格本科生的最低要求, 所以, 我们在测算标准生均成本时应依据这一要求。第三, 教育部以此条件与指标为依据对高校的本科教育教学进行评估, 高校也以此要求为基础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进行基本设施建设, 故采用高校设置条件与本科教学评估标准作为标准生均成本测算的依据, 也便于各学校之间标准生均成本的对比。

3.社会中介机构测定和公布生均成本信息。生均标准成本是基于高校实际办学水平的平均成本, 包含了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学校办学投入的量化要求, 具有内涵丰富、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涉及面广的特点, 因此, 高等学校生均标准教育成本核算制度的制定, 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尤其需要组织机构上的保证。为了使其计算公布的生均标准成本具有公信力, 增大教育成本管理的社会透明度, 标准生均成本应由相对稳定的、诚信度较高的社会中介机构来搜集、分析各高校实际的生均教育成本, 研究教育部门对办学投入的量化要求, 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科类的生均标准成本, 定期向社会公布。

4.改革刚性的成本学费定价机制, 设计多因素作用下的学费定价制度体系。用标准生均成本替代实际生均成本, 成为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重要依据, 有利于体现高等教育讲究效率与公平的要求。但是, 由于学费定价问题的复杂性及学费定价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单纯以生均成本为基础, 难以担当此任。 (1) 标准生均成本计量仍存在不足。如, 由于教育的不确定性, 标准生均成本存在是否“标准”问题, 因为教育质量本身是没有量化标准的。再说, 标准成本也不一定是完全的“必要消耗”, 高校具有资源占用最大化需求, 有些与学生培养无关的成本或是无必要的开支也被计入其中, 高校行政管理的低效率也被忽视, 影响着生均成本的标准性。 (2) 标准生均成本不是学费定价的唯一依据。生均标准成本只是学费定价的数量基础, 是制定学费标准的参考。此外, 学费的形成还受到高等教育私人收益率的高低、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居民的承受能力、政府的财政能力和学费政策、社会历史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费定价制度设计不能单纯依靠成本法, 必须考虑其他非成本因素。

参考文献

[1]厉以宁.关于教育产品的性质和对教育经营的若干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 1999 (03) .

[2]王善迈.论高等教育学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0 (06) .

[3]闵维方.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的决策依据[J].科学决策, 1997 (06) .

[4]伍海泉.市场扭曲与高等教育学费定价[J].教育与经济, 2007 (04) .

上一篇:使用程度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