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件管理模型的建立(共8篇)
紧固件管理模型的建立 篇1
电子文件管理模型的建立是以保证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信息的完整性为基本依据, 通过法律法规、技术手段和管理制度的完善, 确保档案机构所保管的电子文件从其产生时的复杂环境到电子文件的形成, 以及整理、利用和保管的全过程均是合法可信的。比如, 电子文件中所包含的信息数据未经合法授权不能进行任何更改, 一切操作都是按照一定规章制度来严格执行, 且系统的协调和维护机制从始至终处于严密的监控之下等等, 只有在这样的电子文件管理模型的框架内保障电子文件的凭证价值, 才能保证日后用户在查阅时所了解或借阅的电子文件信息是未经过任何非法改动, 能够反映文件创建者真实意图的完整、可靠内容, 且在日后可将电子文件信息内容应用于现实中的工作查考、凭证材料和研究需要。更难能可贵的是, 在电子文件管理模型下的电子文件在发挥凭证作用时, 无需过多的考证便能在法律上行使有效证据的作用, 进一步提升电子文件的凭证价值。
一、法律法规保障
电子文件法律和标准规范体系应在电子文件产生的源头———电子信息层给予制定, 其目的是:一方面是使文件形成者规范其操作行为, 准确表达文件内容, 减少掺杂的主观思想, 让文件更具可靠性, 且信息安全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是在建立文件信息库时有法可依, 明确信息库必须收录的文件信息, 减少收集费用, 提高信息库的质量, 保证办公自动化系统与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间的无缝连接, 去除不必要的数据转换工作。在现行电子文件信息层中应从全局角度制定法律和标准规范, 规范电子文件的整理、鉴定等操作流程, 它是一系列的电子文件管理流程的指导性标准, 保障其管理服务。如电子公文应用业务标准、电子文件管理流程标准、专门电子文件管理标准等。现实中因无国家层面的全流程指导标准, 各地的档案部门都是根据自身的工作范围制定不同的规范标准, 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电子文件管理将会演变成区域间系统无法衔接的现象, 不利于档案部门长期的电子文件发展战略, 亟需国家层次的法律和标准规范加以要求。况且, 一些地区的规范制定还处于探索阶段, 很多出台的电子文件管理的法规都只是试行办法, 此时国家级别的法律法规出台, 在规范全国电子文件管理的同时, 必然会减少各地区不必要的开销, 把精力更集中于本就具有高花费的信息化建设中去。
二、信息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支持包括在电子信息层实行内、外网的防火墙的防御技术, 在现行电子文件信息层要普及对形成的现行电子文件信息赋以电子签名技术为主的防范技术;在电子档案信息层中主要运用还原技术和维护技术。电子信息层实行内、外网的防火墙的防御技术。电子信息层中电子文件尚处于形成前状态, 对该层进行技术保障是十分必要的。因为现行电子文件信息尚未成型, 没有像电子签名、水印技术这种防篡改程序的保护, 此时的系统如果被病毒侵袭, 会使形成的现行电子文件信息无法利用技术的手段来识别, 可靠性和完整性便不能得到保障, 电子文件的凭证价值就无从谈起。内网防火墙技术, 档案局域网任何电脑中都存在病毒, 当病毒在局域网中传播时, 此技术可以有效的发现、定位中毒电脑, 以最快的速度对中毒电脑进行修复, 清除病毒。同时, 能抵御局域网中的病毒扩散, 保护电脑的安全。内网防火墙是为了防护系统被内部病毒侵袭, 外网防火墙是为了防范来自外部网络的攻击。现行电子文件信息层是文件信息在办事过程中产生的层级, 也是文件信息需要被频繁的发送、查阅、复制, 甚至是修改等行为最多的一个层级。为了保障现行电子文件信息在使用过程中的凭证价值, 根据其被利用频繁的情况, 配备更倾向于对文件信息保护的信息技术, 防止现行电子文件信息被篡改、删除或其他非授权的操作。所以, 对现行电子文件的每一次操作步骤以及操作者都要被记录, 以便日后查考以及文件信息的修复。利用电子签名技术、水印技术、加密技术等防止修改的技术手段对现行电子文件信息进行绑定, 防止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修改操作。这些技术让电子文件不再处于静态, 随着电子文件的处理和流转, 其所携带的信息也在发生变化, 因此, 这些信息也是判定电子文件凭证价值的重要因素。
三、完善管理制度
电子信息层制定的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电子信息的形成者, 为了保证输入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规范形成者的行为, 以及提高其责任意识。信息形成者应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待收集相关文件内容的资料, 并尽可能完整, 极其负责任地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 保证记录后所形成的文件信息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因此, 只有信息形成者的行为规范和责任意识得到保障, 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凭证价值的最大化。在现行电子文件信息层中通过完善管理流程制度, 使管理现行电子文件信息的整个流程具有可操作性, 避免照搬纸质文件的管理制度, 保障其管理过程的可靠性。其中业务协调机制的制定, 既有利于办公管理人员利用现行电子文件信息, 又可使档案工作人员更好地管理电子档案信息, 避免部门业务间的冲突。依据管理流程制度, 促进办公人员与档案管理人员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 尽可能使每位工作人员合理、规范地使用电子文件, 这样可以使档案馆收集的归档文件符合要求, 并能追根溯源, 使电子文件的流转脉络清晰可见, 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紧固件管理模型的建立 篇2
长沙贺龙体育场位于长沙新世纪体育文化中心西北部,可容纳观众6万人。 “贺龙体育文化中心”包括主体建筑贺龙体育场以及贺龙体育馆、网球场、摩天轮、城市商业广场、酒店式公寓及其它基础设施,具备体育竞技、全民健身、购物与休闲等多项功能,长沙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如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中国男足最重要的一个主场比赛——203月23日主场迎战韩国队就将在长沙贺龙体育中心举行。
2.2 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型建立研究——以贺龙体育场为例
该研究以贺龙体育中心为例进行体育场馆分析、项目规模推导、场馆经济估算后确定体育场馆的具体管理措施和建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型。
2.2.1 SWOT分析
SWOT分析是竞争情报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调查将贺龙体育中心的内外部环境的优势因素(Strengths)、弱势因素(Weaknesses)、机遇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逐条列举出来,按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形式排列起来构建SWOT矩阵,运用系统分析法分析各种因素间的相互匹配性,针对可能影响场馆经营成败的不确定因素制定对策。
构建SWOT矩阵
根据各种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迫切情况,构建长沙贺龙体育中的SWOT矩阵如下:
优势分析:长沙贺龙体育馆位于贺龙体育文化中心靠劳动西路一侧,为一座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化体育馆,体育中心内能进行体操、网球、手球、羽毛球、室内足球、艺术体操等12个运动项目的比赛,也可举行文艺、杂技演出和群众集会,功能齐全,交通方便,曾成功承接过第一届亚洲体操锦标赛、中美男篮对抗赛、五城会体育蹦床比赛、五城会男子篮球决赛等国内外大型赛事,多次承办CBA和WCBA重大赛事。
弱势分析。长沙贺龙体育场建设出发点都是為举办国际、国内的大型体育赛事,建设规模大、标准高,在举办国际、国内的大型体育赛事时,其资源优势得到显现,作为大众的广大市民参与体育赛事的机会并不多。且贺龙体育场馆实施封闭式管理,定时定价向公众开放,由于开放的时间有限,收费较高,使得贺龙体育场的使用率并不高。
机遇分析。随着长沙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沙人民体育运动热度的逐年上升,且贺龙体育中心的管理观念正在转变,越来越注重员工的培养、企业形象的建设。
威胁分析。湖南经济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增速放缓,且长沙贺龙体育中心处于由芙蓉中路、劳动西路、白沙路与城南西路合围的,紧邻闹市区域,体育中心停车位缺乏。
制定对策。加大场馆的.对外开放力度,以承接大型组织,承办大型体育活动、项目为主,并在不大力宣传的情况下向个人和小团体开放。场馆开放的频度与时间要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的需要,灵活设置场馆的开放。根据不同层次的人群,设置相应的优惠政策,让更多的人进入到场馆中进行锻炼,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
2.2.2 项目规模推导
长沙市贺龙体育文化应围绕贺龙体育中心配置贺龙体育馆、游泳馆、射击馆、网球场等体育场馆和游乐中心、商业广场、剧院和公园等,形成以体育为主、文化和商贸为辅的发展方针,建立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世界级体育文化中心。
2.2.3 场馆经营管理投资结构
该研究建议长沙贺龙体育场馆的前期建设投资主要由政府承担,但在后期的经营管理中需逐步吸纳包括民间融资、承包租赁资金、商业展览租金、会议中心租金、商业演出场地租金等各种渠道的社会资金来弥补场馆经营管理上资金的不足,确保场馆的经营效益,以保证场馆的持续性发展。
2.2.4 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内容
在进行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该研究建议长沙贺龙体育中心经营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日常经营管理。体育场馆日常经营管理,就是协调、监督、调节体育场馆的各项服务或劳务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使体育经营效益达到最大且最优。
长沙贺龙体育中心日常经营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场馆日常维护和保养,承办湖南省和长沙市的各种体育文化活动、全民健身活动等;组织包括长沙国际马拉松、城运会等各种体育活动,保证体育场馆在满足社会体育文化发展需要的同时,最大程度提高体育场馆利用效率;产物资管理是指根据财经管理制度以及结合管理部门自身实际,优化配置财务资产,使其达到最大回报率;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制定贺龙体育场发展资金预算,并贯彻执行等。
经营业务管理。长沙贺龙体育中心主要作用是为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提供场地条件支持,以满足社会健身和竞技比赛需要,因此,长沙贺龙体育中心的经营业务可以开展如长沙国际马拉松、《我是歌手》文化表演、长沙市民的健身娱乐等推出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种类和经营范围,例如,“华语金曲音乐会”等文艺演出。这不仅可以提高体育场馆利用效率,还可以为贺龙体育中心的发展增加资金收入,为贺龙体育中心的日常运营增加资金来源。
3 结语
体育场馆是进行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及身体锻炼的专业性场所。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充分挖掘我国现有体育场馆的潜力,使其更好地为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全民健身服务,并通过场馆的经营管理活动,求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该文以贺龙体育中心为例,建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型,为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涂俊彪.“长株潭”两型社会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10):90-91.
[2]彭雨,张国清.两型社会建设中湖南城市社区体育资源的配置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4):2-3.
三维地层模型的建立 篇3
关键词: 三维地层建模 三维地层信息 连续性
三维地层模型是建立在以岩性为要素的单一体划分的基础之上的。采集到的数据样本主要是各岩层、土层的分界点,这些采样点具有有限、离散、稀疏、不规则等特点。三维地层模型借鉴已有二维空间数学建模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采用多层规则DEM建模,即首先按规则DEM的方法与思路,对每个岩层、土层,根据这些分界点分别进行插值或拟合,然后根据岩层、土层的属性,对多层规则DEM进行交叉划分处理,形成空间中严格按照岩性为要素进行划分的三维地层模型的骨架结构。在此基础上,引入地下空间中的特殊地质体、人工构筑物等点、线、面、体对象,完成对三维地下空间的完整描述,形成三维整体地层模型,最后建立局域拓扑模型。
由于地质现象的复杂性,地质曲面在形态上极其错综复杂,不能用简单的数学表达式表示,难以用严格的解析方法处理,只能用近似的数学曲面逼近拟合地质曲面。根据已知点的实测值推求采样空白区的元素含量的空间插值运算,实质上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从已知样点的实测数据出发,选用特定的数学曲面最大限度拟合逼近实际地学曲面。根据拟合的数学曲面,可以求得研究区域中任意一点的值。拟合的曲面函数可分为单值曲面和多值曲面两类。单值曲面函数Z=f(x,y)指平面域上任一点(x,y)只对应一个曲面高程Z,如地表地形、地下水位、风化层厚度等均属于单值曲面;多值曲面函数W=f(x,y,z),当空间曲面上的坐标中任意指定两个变量时,第三变量可能对应一个以上的值,这种曲面即所谓空间超曲面,如地温场、岩体孔隙度变化、各种物化探数据。当参量连续变化时,其超曲面相应连续变化。一组地层面可看做多值曲面,只是地层面之间有不同的厚度控制,因此不能连续变化,而只能做阶梯状变化,且对地层面采样有特定的要求,所以将其独立作为层面拟合函数处理。
内插是数字高程模型的核心问题,DEM内插是根据若干相邻参考点的高程求出待定点上的高程值。任意一种内插方法都是基于原始地形起伏变化的连续光滑性,或者说邻近的数据点有很大的相关性,才可能由邻近的数据点内插出待定点的高程。按内插点的分布范围,可以将内插分为整体内插、分块内插和逐点内插三类。借鉴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方法与思路,将采样到的各岩层、土层的分界点,分别进行空间插值或拟合运算,形成每一岩层、土层层面的规则DEM,即得到不同地层面在三维空间的展布情况。这样,在空间中形成了多层规则DEM,这些多层规则DEM都有完全一致的参照系并能互相准确地匹配,严格一一对应。也就是说,对应于规格网中的(x,y)坐标,不再是只有一个值与其对应,而是可以存在多个高程值。
对地层面进行函数拟合时,结合对地层的划分,需要对各层面由上至下做层序编号。设研究域内共有L个地层面,
这时,假若在理想状态下,各个地层面在空间中都不发生相交的情况,就可以将各个相邻层面上的格网一一联接,生成六面体体元,建立拓扑关系,形成局域拓扑模型(LTM),这样就由多层规则DEM构成了一个整体的三维地层模型。但在实际应用中,地层界面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交叉拼接等现象,因而一般在形成多层规则DEM之后,首先需要对各地层面进行相关判断,完成地层划分,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维地层模型。
由于岩土介质空间分布的不连续性、不均匀性和不确定性,地层之间相互交叉侵蚀,地质实体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三维地层信息系统中,如何对地层进行交叉划分,涉及三维地层建模的一个关键问题。
经过多层规则DEM建模,完成了按照岩土介质为要素的有限—互斥—完整体划分,形成了三维地层模型的基本构架。但是地下空间中还存在多种多样的自然或人工构筑物,如硐室、巷道、基坑等,因此还需要将这些特殊的地质体引入已基本划分的地层模型中。这一步骤的主要操作实际上是将已基本划分的地层模型中的体元与这些复杂体对象进行求交拼接,而且注意求交拼接之后的模型应当保证体元之间的连续性和协调性。
参考文献:
[1]杨小礼,眭志荣.浅小净距偏压隧道施工工序的数值分析计算[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8(4):764-770.
[2]林刚,何川.连拱隧道施工全过程地层沉降三维数值模拟[J].公路,2004(3):136-140.
[3]王国欣,谢雄耀,黄宏伟.公路隧道洞口滑坡的机制分析及监控预报[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2):268-274.
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型的建立与运作 篇4
横向分析主要是企业将自身的供应链模式与同类竞争对手进行对比分析而得到结果。纵向上主要是将企业当前的供应链模式与以往的供应链模式对比分析得到的综合评判结果, 这两种战略管理模式对于供应链模型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在这方面应当不断的加大对供应链物流的调整力度, 以保证企业在这方面拥有一定的竞争力。
1 供应链管理战略概述
供应链管理战略是企业发展中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这对企业管理水平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具体而言它可以分为供应战略、经营战略、物流战略和设施决策等内容。同时这项工作的完善也能巩固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
(1) 供应链管理战略的概念。 企业为了对客户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需要建立一个反应快速灵敏的供应链战略管理模式。这也是供应链管理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根本动力。建立供应链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用先进的理念考察和调动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企业与相关的行业厂商相互联系构建战略联盟也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企业往往与供应商、制造商之间存在密切的经济往来, 无论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像一个巨大链条将各种功能不同的企业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为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供应链的顺畅运行[1]。通常在企业发展中都要建立一个很好的供应链以保证企业在正常的经营中能提升企业的运作效率。 例如在新产品的开发中, 销售企业首先对产品进行相关的设计, 然后交由生产型企业组织生产。
(2) 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企业供应链的建立都是有较强的互补性的企业建立的战略联盟机构。这里所说的互补性都是企业之间由于性质和功能不同而产生的合作空间。例如生产型企业专注于产品生产和品质的提升, 营销性企业则专注于产品营销策划, 这两种类型的企业就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 也是巩固战略联盟的重要基础。
2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1) 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会因供应链的完善而提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企业之间的竞争环境也越来越激烈, 企业为此纷纷将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作为安身立命之本。 因此企业对构成自身竞争力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比较分析, 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提升供应链最大化的效益。 供应链的成分比较简单, 企业之间大都是单项合作关系, 但是这种合作对企业之间的供应链质量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基础上企业之间应当能够通过他们在合作上的关系和基础更加重视企业之间的协调性和秩序性。 在合作之前, 企业应当能够通过供应链条的不断完善而加强企业之间在合作项目上的默契性。因此在企业建立和优化自身供应链质量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大对供应链质量的管理力度。
(3) 供应链的建立应当始终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基础。 消费者需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当前个性化消费已经在市场上普遍出现和存在。 而且在这样的基础上, 未来个性化消费还需要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需求。 为此, 企业应当对消费者的需求做出更加迅速和快捷的反应才能满足市场的竞争需要。 因此企业在建立供应链的过程中应当更加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要对消费者的这种需求做出更加迅速的反应。 这一点应当成为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中的一条重要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3 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型的建立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项战略在企业中的建立是经济发展必然趋势, 也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和运作效率的必然之举。 为此企业应当更加重视这一战略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型的建立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 首先确立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 关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目标在上文已经有所论述。基本目标的设立必须遵循以上几种原则, 对于他们的建立不但需要在这样的过程中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同时对于这一战略的基本原则还应单给以更大程度的支持。在这样的基础上应当不断加大他们对核心问题的审视和思考。
(2) 建立与供应链管理相对应的组织部门。 作为一项战略, 在设计和实施过程当中必须建立相关的工作部门。 为战略的开展和实施建立相关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应当不断加强他们之间的基本联系。 而且还应当优化人员配置和部门管理规范。 供应链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 他首先需要协调内部部门之间的联系, 其次还要协调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
(3) 加强对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评估和测试。 任何一项系统的运作都需要经过不断的完善和调整, 尤其是对于刚刚建立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应当及时的对系统的运转效率, 部门工作等会内容进行科学的评估,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企业财务模型 篇5
2016-02-18贝乐斯岭峰资本这篇文章是我初学投资时,做了上百个公司的财务模型后的心得体会。建立财务模型是基本面投资的基本功,非常重要。由于工程师出身,我对自己的模型更有信心,因为自己知道所有的假设和算法,即使错了也能很快修正。在投领域这些年,我从来没有用过卖方的模型,都是自己建模。
建立一个公司的财务模型是进行DCF现金流分析估值的基础。虽然这很基本,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专业人士都能掌握这个基本技能。有的基金经理不知道如何建立财务模型,无法平衡资产负债表。把钱交给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士”管理,我觉得很不靠谱。当然,很多基金,包括对冲基金,都不太重视建模型,他们快速的决策过程让耗时费力的建模变成了累赘。所以,很多基金都会直接拿证券分析师的模型进行分析。还有的基金只做一张表,也就是利润表的模型。
一个完整的企业财务模型包括三张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这三张表相互联系,互相影响,构成了对一个企业财务运营的完整模拟。通过对模型参数的调整,可以对企业的各种运营状况进行研究,从而对现金流和估值有深入的分析。
在建立模型之前,首先要对会计准则和这三张表的内在关系深入了解。我对这三张表的理解,一图以概之:
对于一个有过严格工科教育的人来说,财务模型并不难。因为三张表的关系并不复杂,数学表达上也超不出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范围。但是,只有真正了解这三张表的内在联系,深入了解公司的运营本质,才能真正建好一个财务模型。
建模准备
在建立模型前,首先要取得至少过去5年的财务数据,以便根据历史数据设定对未来的假设。当然,不仅是数字,更要通读过去5年的年报,尤其是财务报表附注部分,掌握数据后面的信息。
利润表
建立财务模型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利润表模型。利润表与其它两个表的联系不是最为复杂,利润表更多的是给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提供输入,所以利润表比较容易建立。为了建立利润表,必须对影响利润表的一系列因素进行假设。一些最基本的假设如下:
在所有的假设中,销售额增长率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因为很多的其它参数的假设都是基于销售额的一个比例而来。在做假设时,既要参考历史数据,也要考虑公司未来的发展,可以说是没有绝对的正确与否。
但是,在利润表上,有一个重要的质量监控指标,这就是运营杠杆。一般来讲,一个公司的运营杠杆相对固定。如果预测未来公司的各项数字,发现运营杠杆与历史相比有重大变化,这时候就要重新检查各种假设,看是不是有不合理的地方。一般的模型假设都没有深入的固定成本与费用和可变成本与费用的分析,很容易把运营杠杆的效果就忽视了。利润表上另外一个重要的质量监控指标就是净利润增长率与ROE的关系。在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ROE就是净利增长的极限。如果净利润增长远远超过历史平均ROE水平,那么这个公司一定有重大的改变,比如增发或借贷这样的资本结构变化,或者盈利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如果没有这些重大改变,肯定有一些假设是错误的。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相对比较复杂,与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都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来自现金流量表:
第一,资产负债表中现金部分是来自于现金流量表。第二,借款部分来自于现金流量表的筹资部分。第三,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与现金流量表的经营现金流和投资现金流都有关系。第四,股东权益也与现金流量表的筹资部分紧密相连。总之,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公司在某一个时间点的状态,而现金流量表就是资产负债表变化的记录。
来自利润表:
利润表的净利润会进入资产负债表的存留收益,增加股东权益。
剩下的很多项目就必须假设了。一般来讲,都是根据历史与经营按销售额比例做假设。资产负债表的一个重要质量监控指标就是现金转换周期。一般来讲,没有重大改变,一个企业的现金转换周期是比较稳定的。如果做出来的模型的现金转换周期有大的改变,这就说明有的假设是不合适的,需要修改。
当然,整个模型是否有问题也要靠资产负债表来进行质量监控。如果模型建好后发现资产负债表不平衡,资产不等于负债加股东权益,那么模型肯定有问题。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的历史并不长。1987年,美国的FASB才规定现金流量表是公司必须报告的财务信息。1992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才规定现金流量表是公司必须报告的财务信息。现金流量表提供了资产负债表变化的重要信息。
现金流量表里面的经营现金流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关系紧密。首先,净利润就来自于利润表。其次,流动资金的变化是从资产负债表而来。最后,在经营现金流中需要做出对摊销与折旧的假设。这就需要查询公司历史上的摊销折旧占资产原值的比例,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合理的假设。
投资现金流最重要的是资本支出假设。这个数字的大小对DCF估值影响重大。因为资本支出减少自由现金流。一般来讲,一个公司维持运营需要的资本支出至少需要与摊销折旧相似,如果公司快速增长,则资本支出要超过摊销折旧。
筹资现金流最重要的是分红比例。这就需要看历史数据,然后做出合理的假设。
对于现金流量表,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就是杜邦分析中的资产周转率。一个公司的资产周转率会随着公司的发展不断变化。但是,一个行业内相似企业的资产周转率是类似的。比如说物美的资产周转率大约是沃尔玛的60%左右。如果做出来的物美模型的未来资产周转率超过了沃尔玛,那就要问一问到底是什么让物美比沃尔玛更加高效。如果没有神奇的因素出现,多半是销售额增长假设过高,或者资本支出假设过低,或者摊销折旧假设过高,或者三者都有,让资产周转率变得不合理。
另外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就是杜邦分析中的财务杠杆。一般来讲,一个企业的财务杠杆不能无限提高,否则就有倒闭的风险。如果模型算出来的未来财务杠杆显著高于历史平均水平,那么一定要检查相关的假设。
至此,我们就把三张报表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企业财务模型。这个模型是一个企业财务状况的模拟。用这个模型,我们可以进行几乎所有的估值。当然,如果有统计方面的强大背景,还可以把统计模型融入财务模型,用蒙特卡罗的方式对企业估值进行模拟。
牙周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篇6
实验动物的选择
易感牙周炎的动物种属很多,一般可选大鼠、金黄地鼠、狗、猪、猴等。其中猴、狗的牙周解剖、组织病理、微生物及免疫学等都有与人极其相似,常作为牙周炎病因、病理研究的动物模型。但这类动物价格昂贵,饲养和实验过程要求高,难以用来开展大规模的研究。大鼠是啮齿动物,其磨牙区牙龈龈沟、牙槽嵴形态及牙周组织学表现与人较为相似,且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所以,作为一种模型动物,大鼠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牙周炎的实验研究。
牙周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单纯局部结扎法:结扎线法是较为成熟且被广泛应用的建立牙周炎动物模型的方法。此法操作简单,而且能在短期内造成牙周炎。结扎线作为一种菌斑形成的促进因素,容易造成菌斑的持续积聚、炎症细胞的持续浸润,从而造成牙周结缔组织破坏和牙周骨丧失[1,2] 。常用的结扎材料有细丝线、尼龙线、棉线、正畸用钢丝及弹性橡皮圈等。在牙周病的研究中,大鼠一直是被最广泛使用的啮齿动物,丝线结扎法造成大鼠牙周炎也是目前公认的牙周炎动物模型之一。
接种致病菌法:采用单纯在口腔及牙龈缘部位接种牙周炎可疑致病菌的方法,也可建立牙周炎动物模型。Schreiner等[3]用野生型伴放线杆菌(Aa)接种于大鼠食物中,建立了牙周炎模型。通过单纯把野生型伴放线杆菌接种于食物中,从而定植在口腔的过程,更接近自然的感染过程;而通过直接注射或局部涂抹细菌建立的模型,缺乏疾病的初级阶段,忽略了基因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中的脂多糖(LPS)成分,对牙周组织有很高的毒性,被认为是牙周炎症的重要病因之一。用脂多糖或内毒素诱导的牙周炎模型简便,可比性强,具有可重复性。
饲以高糖黏性食料:通过制定牙周炎食谱,以达到菌斑堆积的目的。这种软食易黏附于牙面,不利于牙齿自洁,从而促使菌斑的附着、堆积和滋生。给予6周龄雄性金黄地鼠以高糖食谱,也称致牙周病食谱(Keyesdiet 2000),100g食物中包括蔗糖56g、全脂奶粉28g、全麦粉6g、酵母粉4g、肝粉1g、食盐2g、新鲜蔬菜4g, 12周后诱导出牙周炎。
多种方法联合应用:丝线结扎法用于动物是较为成熟的建立牙周炎模型的方法,而接种牙周可疑致病菌和高糖饲料喂养也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单独使用某种方法,存在着建立牙周炎模型可控性差的特点;而多个诱导因素的联用,可较快较好地诱导牙周炎的形成。国内吴亚菲等[4]研究结果提示:牙颈部丝线结扎+接种牙周可疑致病菌+高糖水,在2周时就能成功诱导牙周炎的形成。
全身因素联合局部因素:内分泌障碍、免疫状态等全身因素,是牙周炎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全身因素通常与局部因素联合应用以建立牙周炎模型。单纯全身因素的作用并不能形成牙周炎,局部刺激因素是致牙周炎的关键,全身因素可在局部因素的作用下促使病变加重,加速牙周组织的破坏。
综上所述,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是研究牙周炎病因、病理特征的有效手段,也是觀察口腔内牙周炎动态变化的工具,为临床牙周病的研究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动物模型的建立对牙周炎的预防和治疗研究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Breivik T,Rook GA.Prevaccination with SRL172(heat-killedMycobacterium vaccae)inhibits experimental periodontal diseaseinWistar rats.Clin Exp Imm unol,2000,120(3):463-467
2 HolzhausenM,Rossa Junior C,Marcantonio,et al.Effect of se2lective cyclooxygenase-2 inhibi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ga2ture-induced periodontitis in rats.J Periodontol,2002, 73(9):1030-1036
3 Schreiner HC,Sinatra K,Kap lan JB,et al.Tight-adherencegenes of Actinobacillus actinom ycetem com itans are required forvirulence in a ratmodel.Proc N atl Acad Sci USA,2003,100(12):7295-7300
紧固件管理模型的建立 篇7
1998年, 电讯业优质供应商论坛开发了TL9000质量管理体系, 以满足全球电信行业的供应链质量要求。通过TL 9000, 实现目标为: (1) 建立并维护一套通用的电信QMS要求, 从而减少行业标准的数量。 (2) 形成一个可以确保电信产品硬件、软件和服务的完整性和运用的系统。 (3) 定义经济有效且基于业绩的测评, 以指导进度并评价QMS的实施效果。 (4) 推动持续改进, 增强客户关系。 (5) 推动行业一致评估过程。
2. TL9000带来的优势
买家通过使用TL9000认证的供应商, 可使所有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得到保证, 并可大大节省现场检查的费用。更重要的是, 注册管理系统 (RMS) 定期为基于行业基准和目标产品的分析或供应商评估提供业绩数据。
供应商通过遵守TL9000标准, 对自己提供的产品、服务和客户服务质量进行验证, 可获得收益。这样可以降低质量审核成本, 并且有助于针对当前客户和潜在客户创建定制的业绩报告。
服务提供商和供应商都通过提高成本效益和改善在整个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关系而获益。TL9000认证保证供应商拥有经过独立TL9000认证机构系统审核的QMS。
组织通过对质量和业务的卓越品质做出有效承诺, 进一步推动产品和服务的改进, 从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并加大竞争优势。
3. TL9000的最新动态
TL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R5.0是标准的最新版本, 于2009年11月15日正式生效。TL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R5.0标准在R4.0基础上对部分条款进行了调整, 如表1所示。
新版本的TL9000要求, 更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管理; (2) 供方绩效管理; (3) 设计的可制造性; (4) 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
4. 中国质量奖: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中国质量协会在国家质检总局指导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有关精神, 经中央批准, 正式设立中国质量奖。中国质量奖为政府奖励, 是我国在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
中国质量奖是在借鉴“波多里奇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基础上设立的, 其内容以企业文化、经营战略、绩效结果和社会责任等综合实力为衡量标准, 是“卓越绩效模式”的框架。“卓越绩效模式”以经营结果为导向, 以强化组织的顾客满足意识和创新活动为关注焦点, 追求卓越的绩效治理。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质量奖评审的依据, 是国家质量奖励制度的技术文件。制定这套标准的目的有2个:一是用于国家质量奖的评价, 二是用于组织的自我学习, 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 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 增强竞争优势, 并通过评定获奖组织、树立典范并分享成功经验, 鼓励和推动更多的组织使用这套标准。该标准是国内外许多成功组织的实践经验总结, 为组织的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提供了很好的依据。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帮助组织提高整体绩效和能力, 为组织的所有者、顾客、员工、供方、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价值, 有助于组织获得长期的市场成功, 并使各类组织易于在质量管理实践方面进行沟通和共享, 成为一种理解、管理绩效并指导组织进行规划和获得学习机会的工具。
5. 基于TL9000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研究
本文将从8个指标设计调查问卷考察笔者所在公司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8个指标分别为:领导作用、全员参与、客户满意度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供应商管理、质量策划、持续改进和风险管理。8个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如图1所示。
6.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
本研究方法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各二级指标的权重。现以“领导作用”指标权重为例说明层次分析法的应用。“领导作用”下的4个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重要性构成的判断矩阵, 如表2所示。
为了简化层次分析法的计算, 本文使用了EXCEL的运算和函数功能, 设置简单易懂的计算表格和步骤, 使得全部过程变得十分简单。根据各一级指标的权重和各二级指标的权重计算二级指标的相对权重, 如表3所示。
7. 建立基于TL9000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成熟度的模型
基于建立馆藏知识流动的控制模型 篇8
关键词:图书馆馆藏;知识流动;控制模型
1 控制馆藏知识流动的意义
1.1 政治意义。每个时代主流阶层的意识形态,都会在图书馆这个文化机构充分体现出来。主流阶层为了达到有效的社会意识控制,有利于本阶层对其成员的思想控制,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通过图书的保存与剔除,来达到有利于教化民众、宣扬社会主流意识、摈弃非主流的目的。尽管目前人们可以多渠道获取知识,但往往面对海量知识,却无从抉择,而具有整合优势、方便获取、符合人们学习、休闲环境的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更具吸引力。因此,在当今社会,选择既能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意识(社会主流意志),又易于获取的知识作为馆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的重要体现,通过控制馆藏知识流动方向,使社会主流的思想能够通过图书馆馆藏知识这个媒介得到认同、吸收,这对贯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1.2 实践意义。在网络时代,一方面,馆藏通过馆员控制、识别知识流动,把握知识资源流向,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推荐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馆藏,使用户通过阅读,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除对馆藏控制外,还对社会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及时整理、收藏,方便用户回溯、探讨、引用,实行馆藏动态化,使馆藏不断更新,馆藏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图书馆的吸引力,通过有目的定向控制馆藏知识,使馆藏知识朝有利于用户方向流动,使图书馆真正成为用户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地和孵化器。
2 馆藏知识的生成
2.1 主流知识的生成。 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机构,是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知识的中心,馆藏知识被权力所控制,成为反映一定时代群体意志的体现。从某种意识来说,权力生产知识,同时也形成了我们赖以生存并自身定向行为的实践和意识塑造。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作为一种被管理和被掌握的东西,已不再被视为一种可探寻、可分析、可切磋的东西,而是将知识作为一件物品展现出来,使人们更容易接受,它更加体现了社会的意志,是主流社会权力意志的眼睛。知识改变命运,就体现了这一点。
其表现在:一是通过政府、组织收藏和流通、传播的代表主流阶层的图书、刊物以及数字图书、刊物等载体的知识;二是通过有影响的博客、论坛,转载、传播体现主流主旨的原生知识资源;三是通过各种媒介载体,收藏影响西方文化发展的知识。以上这些知识收藏,构成了馆藏知识的主要内容。
基于主流知识的生成环境,在网络环境下,知识的大规模转移、传播,使图书馆馆藏数量得以快速增长,成为文化的蕴藏地和新知的发源地,成为吸引普通民众了解世界、接受新知、普及教育的场所。随着数字图书馆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传播面向全社会,使主流知识的传播更能体现主流阶层意志。
2.2 实践知识的形成。知识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不仅存在于文件和存储系统中,而且在日常工作中,执行活动过程中,也离不开知识的支持,因此,馆藏知识是流动的,不是静止的,馆藏实施的过程就是馆藏提供知识和用户接受知识的过程,知识是人们用来解释社会现象、事实,并通过个人理解、吸收而形成的自身知识。用户接受馆藏的知识是国家、社会、图书馆采编人员等主流阶层在馆藏知识中的意识形态、社会政治信念的体现。用户所接受的知识,都是符合主流法律、道德规范要求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并且会自觉运用这些知识去指导、规范自身的行为。馆员提供的知识是以既定的馆藏知识为中介,通过交流沟通,使用户对文本形成新的理解,构成新的知识,进而不断继续探讨、实践,形成新的实践知识。
2.3 馆藏知识的选择。馆藏知识选择受控于主流阶层意识的影响,从主流社会各层次控制的角度看,每一个层面都有其相应的政策、规范来保证,对馆藏知识进行控制、选择,体现主流阶层意识形态作为馆藏知识的选择标准。
主流意识形态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所接受的规范,是合法化的一种形式,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理所当然成为馆藏建设专家、馆员等法定的、唯一的馆藏知识选择标准,它体现了社会主义主流阶层的意志,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主流阶层将对于自己有利的知识或希望获得的知识纳入图书馆的结果,如专业馆藏。因此,馆员与用户间的知识流动,都体现了主流阶层意识的渗透、控制,体现馆藏知识为社会优势阶层服务的主旨。
2.4 馆藏知识的传递。馆藏知识在向用户传递过程中,依然渗透着社会权利对知识控制,并以特有方式运行着。它体现了主流阶层的话语权和意志,是保证灌输主流阶层意志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形式。
在传递过程中,图书馆馆员通过图书馆这个阵地,传承和解读着社会意识形态,根据不同的阶层需要,将不同类型的知识,有选择地分配给社会中不同的用户,使馆藏知识与社会权利有效地融合、渗透,统一于馆藏知识的运行中。
馆员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社会意识形态与馆员的自身事业发展紧紧联合在一起,馆员会自觉地吸纳社会主流阶层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成为意识形态传承的重要主体,自觉地将自己融于主流意识形态中,完成对自己、对用户的控制与引导。
而用户在社会习得过程中,自觉寻找符合社会主义主流阶层的规范、要求,并且通过不断自我批评、反省,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这样用户更有利于融入主流,也容易被主流社会所接受,通过慢慢修正、习得,最终接受主流意识和价值观念,成为主流阶层的代言人。
3 馆藏知识控制模型
如何控制馆藏知识流动,使之成为主流阶层输入其意志的真正工具,就需要对馆藏知识进行界定,明确哪些知识有利于主流意识的传播和吸纳?哪些知识便于用于索取和存放?通过建立知识流动控制模型,使馆藏知识向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流动。
3.1 建立控制规则和方法。一是通过对馆藏知识检索,检索所藏知识是否符合国家的信息政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二是检查所藏知识是否适合社会主义主流阶层的制度需求;三是检查所藏知识是否有利于用户索取和存放(复制、下载);四是检查所藏知识能否体现社会主义主流阶层权力的作用。
3.2 构建馆藏知识流动控制模型。馆藏知识流动是指通过馆员或其他媒介载体把馆藏(实体和虚拟)资源知识传递给用户之间流动的过程,其中馆藏是提供知识的主体,它既是知识接受主体又是知识供应主体,知识接受主体的知识整合程度、更新速度决定着知识质量,而知识供应主体的知识存量、表述能力、知识支持的能力则对知识流动效果起着正向影响和定向传播;[1]馆员是沟通不同知识主体间的主要流动渠道和媒介,它既是实体又可以是一个网络链接节点;馆藏知识流动的方向是流向用户,是最终接受者,用户对知识的需求渴望程度对馆藏知识流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他们的知识获取能力、整合信息能力和利用能力一定程度上也会对馆藏知识流动产生影响,还有团队文化、知识流动评价与激励制度等,都会不同程度影响着馆藏知识流动方向和效果。
虚拟馆藏与用户之间的知识流动是借助于知识链接来实现的。知识流动是用户通过网络节点链接、知识转移,实现知识链接的目的。知识链接是建立在不同知识主体间的知识通过转载、扩散,从而实现知识的获取、选择、融合和创新的网链结构模式。[2]它是通过用户在不同链接节点进行一系列的选择、获取,并通过整合、吸收,进而形成符合主流的知识过程。因此,虚拟馆藏与用户之间的知识流动体现了网络链接对知识的相互作用,对用户更好地利用馆藏,降低利用知识成本,提高馆藏流动的规模与效率,实现馆藏与用户之间协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可以通过不断提高馆藏质量,提高馆员或其他媒介载体的沟通能力,来带动知识用户产生知识需求,刺激其知识需求欲望,及时鼓励、肯定其获取知识的行为使其产生新的知识需求;馆员知识的提高,与其学习、生活经历、经验和方法有直接关系,同时,学习能力和获取能力也对其有着直接的影响。馆员知识的提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强化政治意识,主动学习、认真领会有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法规,提高服务能力;二是加强专业学习,强化服务意识,促进知识整合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提高,为知识服务提供智力支持;三是通过轮岗,在不同岗位获取知识或实践经验,提高综合知识的能力;在实践中,馆员和用户知识主体间的共有知识重合越多,其知识流动的效果就越好,知识差距越小,其服务的契合率就越高。
总之,构建馆藏知识流动控制模型,一方面对贯彻主流社会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对促进用户与知识主体间的知识的融合与应用以及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定向传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顾新,李久平,王维成.知识流动、知识链与知识链管理[J].软科学,2006,20(2):10~13.
【紧固件管理模型的建立】推荐阅读:
汽车紧固件08-21
紧固件发展趋势06-20
汽车紧固件原材料09-24
紧固件性能与材料浅谈09-09
(企业)高强紧固件行业发展经验材料11-19
紧固装置08-21
紧固螺纹09-01
紧固系统12-14
高温紧固螺栓07-22
螺栓紧固施工方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