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福韦

2024-10-17

阿德福韦(精选11篇)

阿德福韦 篇1

从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临床上使用阿甘定(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后,发现乙肝患者HBV-DNA很快下降并转阴,转氨酶复常。公认拉米呋定和苦参素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阿甘定临床疗效,我们采用阿甘定或阿甘定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并设立对照组对比观察,重点观察其抗病毒、保肝、抗肝纤维化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我院门诊和住院的临床诊断符合研究入组原则的98名患者。

1.2 一般情况

入组98例乙肝患者中男性86例,女性12例,最小年龄16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34岁。治疗组56例,其中慢性肝炎51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5例,25例HBeAg阳性,3例发生YMDD变异;对照组42例,其中慢性肝炎39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3例,19例HBeAg阳性。

1.3 研究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回顾方法。

1.3.1 临床诊断标准

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于2005年联合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

1.3.2 临床治疗方案

治疗组56例,其中41例(包括10例HBeAg阳性)患者单用阿甘定(福建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研制,国药准字H20070198)组(10 mg/日),另15例HBeAg阳性患者给予阿甘定联合干扰素(迪恩安,辽宁卫星生物制品研究所,300万U或600万U肌肉注射,开始半月每日注射以后隔日注射)。对照组42例,其中30例(包括7例HBeAg阳性)单用苦参素胶囊(江苏正大天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0mg,3次/日),另12例HBeAg阳性患者用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100mg/日]。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联合保肝药,肝功能改善后逐渐停用保肝药,肝功正常后仅用抗病毒药。

1.3.3 观察项目

将乙肝病毒e抗原(HBeAg),HBV-DNA,转氨酶(ALT、AST),胆红素升高,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ⅢC)、Ⅳ型前胶原(ⅣC)、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作为观察指标。每治疗一个月复查一次HBV-DNA和肝功能,每3月复查一次HBeAg,肝纤维化指标。

1.3.4 检测方法

HBV-DNA的检测用中山大学安达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HBeAg的检测用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定量诊断试剂盒;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用上海海研医学生物技术中心生产的免疫分析试剂盒。

1.4 统计方法

采用χ2检验、Fisher,Exact Test。

2 结果

2.1 HbeAg

在治疗6个月时有效率依次为联用干扰素组>单用阿甘定组>对照组,阿甘定对HBeAg阴转用百分比分析似乎有效,联用干扰素后效果似乎更好,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组HBV-DNA

在治疗早期就有应答,治疗1个月时半数以上的病例应答,单用阿甘定组与联用干扰素组疗效相似P>0.05可能因为联用干扰素组全都伴有HBeAg阳性有关,治疗组治疗6个月时就有90%的病例完全应答,对HBV-DNA的应答与病毒滴度无明显关系(P>0.05),但与HBeAg有关,HBeAg阳性时其HBV-DNA应答率低,HBeAg阴性时其HBV-DNA应答率高。治疗组HBV-DNA应答率高于对照组(表1)P<0.001。

2.3 单用阿甘定组

对转氨酶及黄疸早期生效6个月时全部复常,疗效优于对照组(表2) P<0.05。单用阿甘定与联用干扰素对肝纤维化改善似无明显关系,但治疗组对改善肝纤维优于对照组(表2) P<0.05。治疗组的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情明显改善,对照组的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情大多稳定,1例加重发展致失代偿而死亡。

2.4 疗效与副反应

发生YMDD变异的3例患者对阿甘定全部应答。在口服阿甘定的所有病例中1例发生阵发性腹痛,未停药,继续服药一个星期后腹痛消失,1例有脱发现象,其余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注:两组比较,*P>0.05;**P<0.001

注: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阿甘定可有效使HBeAg转阴

Marcellin等在用ADV治疗结束时的HBeAg消失率及血清转换率为27%和20%[1],我们单用时阴转率达到30%,联用干扰素后可提高血清HBeAg阴转率。我们的研究结果比文献报道的要高,可能与我们的病例较少,和/或同时使用抗炎保肝药有关。

3.2

ADV一旦整合进病毒DNA,就能起到链终止剂作用,使服用ADV者的HBV-DNA水平迅速下降,不反跳。Delmas J等报道阿德福韦能抑制共价闭合cDNA扩增,使HBV-DNA持续降低,在治疗过程中具有快速持续的抗病毒反应[2]。Marcellin等用阿德福韦酯降低了血清的HBV-DNA水平,并使表面抗原转化[1]。我们的研究证明其效果显著,也证明阿甘定对HBV-DNA有非常好的抑制作用。

3.3 阿甘定使血清ALT恢复正常

Marcellin等对慢性乙肝用阿德福韦酯治疗48 wk后,导致了显著的组织学改善,使得转氨酶水平正常化[1]。我们的研究显示ADV能有效的在抗炎保肝药协助下使ALT恢复正常,对照组同样使用抗炎保肝药疗效没有治疗组显著。

3.4

YMDD变异的病例对阿甘定全部应答Delaney WE4th等研究YMDD变异的部分抵制,使对拉米夫定显示出高水平抵制,然而阿德福韦是抵制这些变异的有效因子[3],Benhamou等以ADV治疗HBV前C区或P和核心启动子变异的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程12周。结果HBV-DNA水平下降3.591og10,3例ALT恢复正常[4]。ADV无相关的抗药性及基因突变。

3.5

改善肝组织学表现(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对各阶段乙肝患者有效,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的代偿期肝病患者,乃至肝硬化患者,长期应用安全有效。Marcellin等,也报道用阿德福韦酯治疗48后,导致了显著的组织学改善[1]。Hadziyanms SJ等使用阿德福韦酯的患者大部分都降低了坏死性炎症和纤维化活动[5]。

3.6 阿甘定的毒副作用较轻

对肾脏没有毒性。韦嘉等[6]研究对阿甘定不良事件和安全性的分析显示,国产阿德福韦酯片(阿甘定)在患者的耐受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其他已上市的同类药物相似,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阿甘定在同类产品中具有易吸收、纯度高、质量稳定等三大优势,口服10mg/天,使用方便,疗效确切,有很好的安全性,可作为首选的一线抗病毒药药物。

参考文献

[1] Marcellin P,Chang TT,Lim SG,et al. Adefovir dipioXil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e antigen-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 J ]. N Engl J Med 2003 ;348:808-816

[2] Delmas J,Schorr O,Jamard C,et al,Inhibitory effect of adefovlr on viral DNA synthesis and 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for mation induck hepatitis B virusfected hepatocytes in vivo and in vitro[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ler,2002 ;46:425-433

[3] Delaney WE 4th, Edwards R, college D, et al. Cross-resistance testingof antihepadnaviral compounds using novel recombinant baculov liruseswhich encode drug-resistant stains of hepatitis B virus [ J ].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1 ;45:1705-1713

[4] Benhamou, Bochet M, Thibault V,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defovir dipivoxilin patients co-infected with HIV-1 and lamivudne-resistanthepatitis B virus an-open label pilot study[ J ]. The Lancet,2001 ;358(9283) :718

[5] Hadziyanns SJ,Tass opoulos,Heathcote EJ,et al,Adefovir dipvoxil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eantige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 J ]. NEngl Med ,2003 ;348:800-807

[6] 韦嘉,张立伐,尚佳,等.阿德福韦酯片治疗乙型肝炎临床观察.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25(5) :289-293

阿德福韦 篇2

【商品名称】阿德福韦酯胶囊(爱路韦)

【英文名称】AdefovirDipivoxilCapsules

【拼音全码】ADeFuWeiZhiJiaoNang(AiLuWei)

【主要成份】阿德福韦酯胶囊(爱路韦)主要成份为阿德福韦酯,其化学名称为:9-{2-[[(特大戊酰氧基)甲氧基]膦酰基]乙基}腺嘌呤。

分子式:C20H32N5O8P

分子量:501.48

【性状】阿德福韦酯胶囊(爱路韦)内容物为白色粉末。

【适应症/功能主治】阿德福韦酯胶囊(爱路韦)适用于治疗有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证据,并伴有血清氨基酸转移酶(ALT或AS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活动性病变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规格型号】10mg*10s

【用法用量】患者必须在有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德福韦酯胶囊(爱路韦)。对于成年(18-65岁),阿德福韦酯胶囊(爱路韦)的推荐剂量为每日1次,每次1粒(10mg),饭前或饭后口服均可。治疗的好疗程尚未确定。勿超过推荐剂量使用。患者应当定期监测乙型肝炎生化指标、病毒学指标和血清标志物,至少每6个月1次。

【不良反应】1.国外临床研究中常见不良反应为虚弱、头痛、腹痛、恶心、(胃肠)气胀、腹泻和消化不良。 2.国内临床研究中不良反应为乏力、白细胞减少(轻度)、腹泻(轻度)、脱发(中度)、尿蛋白异常、肌酐升高及可逆性肝脏转氨酶升高。

【禁忌】阿德福韦酯禁止用于已经证实对阿德福韦酯胶囊(爱路韦)任何组分过敏的患者。

【注意事项】1、病人停止乙型肝炎治疗会发生肝炎的急性加重,包括停止使用阿德福韦酯。因此,停止乙肝治疗的病人应当严密监测肝功能,若必要,应重新进行抗乙肝治疗。2、对于肾功能障碍或者潜在肾功能障碍风险的病人,使用阿德福韦酯慢性治疗会导致肾毒性。这些患者必须密切监测肾功能并适当调整剂量。3、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应对所有病人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查。使用抗乙肝治疗药物,如阿德福韦酯治疗,会对慢性乙肝病人携带未知或未治疗的HIV产生作用,也许会出现HIV耐药。4、单用核苷类似物或合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会导致乳酸性酸中毒和严重的伴有肝脏脂肪变性的肝肿大,包括致命事件。5、因为对发育中的人类胚胎的潜在危险性尚不明确,所以建议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育龄妇女要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儿童用药】阿德福韦酯在18岁以下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明确。阿德福韦酯胶囊(爱路韦)不宜用于儿童和青少年。

【老年患者用药】阿德福韦酯在65岁以上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未对孕妇和阿德福韦酯对HBV母婴传播的影响进行研究,因此,应该对婴儿进行预防免疫,阻止婴儿感染乙肝病毒;目前尚不知道阿德福韦是否会分泌到人的乳汁,哺乳期妇女使用阿德福韦酯胶囊(爱路韦)应避免授乳。

【药物相互作用】1.阿德福韦酯在人体内快速转化为阿德福韦。在浓度显著高于体内观察到的浓度时(>4000倍)阿德福韦酯对任何一种下列常见的人体CYP450酶都无抑制作用:CYP1A2,CYP2C9,CYP2CI9,CYP2D6及CYP3A4。2.阿德福韦不是这些酶的作用底物,但是尚不清楚阿德福韦是否诱导CYP450酶。根据体外试验结果和阿德福韦的肾脏清除途径,阿德福韦作为抑制剂或底物,由CYP450介导与其他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很小。3.阿德福韦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主动分泌的方式经肾脏排泄。10mg阿德福韦酯与其它经肾小管分泌的药物或改变肾小管分泌功能的药物合用可以增加阿德福韦酯或合用药物的血清浓度。4.10mg阿德福韦酯和100mg拉米夫定合用,两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都不改变。5.10mg阿德福韦酯与经肾小管主动分泌的药物合用时应当慎重,因为两种药物竞争同一消除途径,可能会引起阿德福韦或者合用药物的血清浓度升高。

【药物过量】1.症状和体征:大剂量阿德福韦酯胶囊(爱路韦)(250mg和500mg每日1次,比治疗慢性HBV感染的推荐剂量高25-50倍)连续14天用于HIV阳性的患者后有轻到中度的胃肠道反应。2.治疗:如果发生药物过量,必须监测患者是否有中毒的证据,必要时采取标准的支持疗法。可能通过血液透析清除阿德福韦,阿德福韦经体重校正后的血液透析清除率中位数为104mL/min。尚未进行腹膜透析消除阿德福韦的研究。

【药理毒理】阿德福韦是一种单磷酸腺苷的无环核苷类似物,在细胞激酶的作用下被磷酸化为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即阿德福韦二磷酸盐。阿德福韦二磷酸盐通过下列两种方式来抑制HBVDNA多聚酶(逆转录酶):一是与自然底物脱氧腺苷三磷酸竞争,二是整合到病毒DNA后引起DNA链延长终止。阿德福韦二磷酸盐对HBVDNA多聚酶的抑制常数(Ki)是0.1μM,但对人类DNA多聚酶α和γ的抑制作用较弱,Ki值分别为1.18μM和0.97μM。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藏】密封、遮光处保存。

【包装】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10片×1瓶/盒。

【有效期】18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782

【生产企业】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

服用阿德福韦酯会引起腰痛吗 篇3

编辑同志:

我今年30岁。2012年2月,我在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时被查出患有乙肝(大三阳),我谷丙转氨酶的水平也明显升高。医生建议我服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抗病毒治疗。我服用此药后,病情控制得很好,我谷丙转氨酶的水平也恢复了正常。可我在服用阿德福韦酯治疗6个月后,出现了腰部疼痛的症状,而且腰疼得越来越严重。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黑龙江 李鑫

李鑫读者:

阿德福韦酯是临床上常用的抗乙肝病毒药。此药具有价格便宜、疗效稳定等优点,因此深受乙肝患者的喜爱。然而,很多服用阿德福韦酯的乙肝患者都不知道,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可引起骨质疏松、腰膝关节疼痛和骨折等不良反应。对这一情况阿德福韦酯的使用说明书上并没有介绍。那么,为什么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会引起骨质疏松、腰膝关节疼痛和骨折等不良反应呢?

研究发现,阿德福韦酯可导致肾脏的近曲小管发生功能障碍。而肾脏的近曲小管具有吸收原尿中磷等矿物质的作用。人们在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后,就会患上肾性低磷血症。而低磷血症会使骨骼中的钙离子大量析出,从而使人患上骨质疏松、腰膝关节疼痛和骨折等病症。因此,乙肝患者在服用阿德福韦酯期间若出现腰膝关节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去医院检查自己的血磷水平,其血磷水平若偏低,就说明你的腰膝关节疼痛等症状是由于服用阿德福韦酯引起的。此类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磷酸钠或磷酸氢二钠等血磷补充剂进行治疗,病情严重的可停用阿德福韦酯,换用其他抗乙肝病毒药进行治疗。

阿德福韦酯所致腹泻的中医治疗 篇4

近年来, 阿德福韦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 使用愈加广泛, 特别是国产阿德福韦酯大量上市后, 但是, 随之而来的不良反应表现亦愈加常见, 腹泻便是其中之一。就临床治疗该腹泻, 报道如下。

1 临床表现

阿德福韦酯所致腹泻, 一般发生于服药4周以内。其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 日数次或十余次, 无腹痛或轻微腹痛, 大便细菌培养呈阴性。大部分呈间歇性, 极少数成连续性。全天均可发作, 常与情绪波动、进食生冷油腻以及寒袭脾胃等相关。患者有服用阿德福韦酯药物史, 另外排除其他病因所致腹泻, 则可以作出本诊断。

2 发病机制

目前西医对该病发病机制认识尚不明确, 大概与阿德福韦酯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关。中医则认为慢性腹泻与脾虚密切相关, 脾胃虚弱则中阳不健, 运化无权, 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 清气下陷, 水谷糟粕混杂而下, 遂成腹泻[1]。另外尚有肝气乘脾及肾阳虚衰。

3 临证治疗

阿德福韦酯所致腹泻, 使用易蒙停、复方苯乙哌啶、蒙脱石散等药物治疗, 少数患者症状可得以改善, 但停药后症状重新出现。而中医辨证施治, 常可获得满意疗效。因主要证型为脾胃虚弱, 故用健脾益胃之法治之。基本方:生芪、党参、焦白术、炒山药、陈皮、生薏仁、炙甘草。若湿胜者, 酌加苍术、藿香、佩兰;腹痛者, 加白芍;腹胀满者, 加厚朴、木香;阳虚者, 加干姜、附子;水肿者, 加泽泻、车前子;若为肝气乘脾, 表现为每当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时诱发, 平素胸胁胀闷, 嗳气, 则可用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陈皮、防风、枳壳、乌药、玫瑰花。反复发作不止可加入酸涩收敛之品, 乌梅、柯子等。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 38岁, 出租车司机, 因慢性乙型肝炎服用阿德福韦酯半月出现腹泻。每日十余次, 为稀薄便, 尿少, 无腹痛及里急后重, 伴体乏肢软, 纳呆食少, 大便常规及细菌培养, 均未见明显异常。舌质淡红, 苔白微腻, 脉沉细滑, 重按则弱。证属脾气虚弱, 兼有湿阻。宜健脾益气, 拟基本方加减:生芪30g、党参20g、茯苓焦白术各10g、炒山药12g、陈皮9g、生薏仁12g、炙甘草6g, 水煎服, 1剂/d, 早晚两餐前服用。服1剂后, 大便基本成型, 次数减少。调治7d, 大便转正常。随访月余, 未见复发。

5 讨论

阿德福韦酯所致腹泻, 脾胃虚弱为其本, 腹泻为其标。治病必求于本, 而不宜侧重涩肠止泻。故拟参苓白术散为基本方, 健脾益气以治其本, 而达止泻之效。方中重用黄芪、党参, 以突出补齐健脾;茯苓, 淡渗利湿而健脾;白术、山药, 补脾肾而化湿;陈皮, 理气健脾;生薏仁, 清利湿热而健脾;炙甘草和中健脾, 并调和诸药;诸药相合, 共奏健脾益气, 利湿止泻之功, 而达治腹泻之效。在临证加减过程中, 苦寒、清热燥湿之品与芳香走窜行气之味, 均易伤脾胃, 临证宜酌情用之, 中病即止。否则适得其反, 加重病情。

参考文献

阿德福韦 篇5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

[中图分类号] R512.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2-108-02

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体内乙肝病毒(HBV)感染的持续存在和不断的复制,导致患者肝硬化甚至肝癌,规范科学的抗病毒治疗可改善CHB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3月~2011年3月应用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耐LAM CHB患者48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耐LAM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3月~2011年3月门诊或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标准[1]。其中男64例,女32例,年龄30~68岁,平均(46.3±9.9)岁;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为A/B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清HBV DNA水平、血清学标志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保肝、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60666)10 mg,1次/d;治疗组:拉米夫定(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H20030581)100 mg,1次/d,ADV10 mg,1次/d。两组均以12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3、6、12个月时血清ALT复常率、HBV-DNA、HBeAg阴转率等指标,并详细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l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表1)

2.2 不良反应

经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药物反应。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关键是抗病毒治疗,需长期用药,不能停药,但长期用药发生病毒耐药成为临床上关注的问题之一。LAM是核苷类似物,具有迅速、有效地抑制HBV复制,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价格便宜的优点,是治疗CHB的常用药物,临床上发现其具有很高的耐药率,严重者可导致CHB迅速进展,出现肝功能衰竭[2]。LAM治疗CHB 6个月后出现耐药性,耐药发生率达39%[3]。

ADV能直接抑制DNA多聚酶和多聚链终止作用从而抑制HBV复制。其作用于DNA多聚酶的不同靶点,其抗病毒的作用点与LAM不同,且其与LAM无交叉耐药性[4]。两药联合应用,既取LAM起效快的优势,又取ADV耐药低的特点[5]。

本研究结果显示:ADV联合LAM治疗CHB,ALT复常率在3、6、12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DNA阴转率及HBeAg阴转率在3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HBV-DNA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BeAg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用药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6,33(1):2-11.

[2] Chan HL,Wang VW,Tse CH,et a1.Early virulogical sup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good maintained response to adefovir dipivoxil in lamivudine resistant chronic hepatitis B[J].Aliment Phannaeol Ther,2007,25(8):891-898.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2):881-891.

[4] 徐庆杰,梁智刚,和振坤.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的疗效[J].中华肝脏病学杂志,2010,18(7):58-59.

[5] 冯冰.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9):11-13.

阿德福韦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6例慢性肝炎患者, 诊断均符合2000年9月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男68例, 女48例;年龄最大58岁, 最小29岁;乙肝病史最长20年, 最短3年;ALT 90~500 U;HBe Ag (+) 54例, HBe Ag (-) 62例;所有患者既往未抗病毒治疗, 排除肝硬化、肝癌、其他病毒性肝炎重叠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HBe Ag (+) 者HBV-DNA>1.0×105 cp/ml;HBe Ag阴性 (-) 者HBV-DNA>1.0×104 cp/ml;所有患者肾功能检查及血常规均正常。随机均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及各项生化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保肝对症治疗, 即甘利欣、丹参。治疗组给予阿德福韦酯 (商品名:阿甘定) 10 mg, 1次/d, 口服48周。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100 mg, 1次/d, 口服48周。治疗期间每4周查1次肝功能、血常规、肾功能;每12周查乙肝五项及HBV-DNA定量, HBV-YMDD变异株, 观察转HBe Ag转阴率及血清学转换。乙肝五项检测采用ELISA法, HBV-DNA定量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终点为48周。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48周后治疗组ALT复常率为29.3% (46/58) , 对照组为80.4% (47/58) 。治疗组DNA转阴率为46.6% (27/58) , 对照组为48.0% (28/58) 。治疗组HBe Ag阴转率为32.1% (9/28) , 对照组为34.3% (9/26) 。HBe Ag的血清学转换治疗组4例 (14.3%) , 对照组4例 (15.4%) 。上述数据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血常规正常, 肾功能正常。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无肝功能再次异常及病毒学反弹, 对照组于24~48周出现8例 (13.8%) 肝功能异常及HBV-DNA的YMDD变异。

3 讨论

阿德福韦酯是5'-单磷酸脱氧阿糖腺苷的无环类似物, 口服后在体内迅速水解为阿德福韦, 不经磷酸化即有抗病毒作用, 抑制乙肝病毒DNA多聚酶的活性, 并能掺入病毒的DNA中, 终止病毒DNA链的延长, 抑制病毒的复制, 变异率较低。HBe Ag阳性者的1、2、3年耐药率分别为0、1.6%、3.1%, HBe Ag阴性者的1、2、3年耐药分别为0、3.0%、5.9%~11%。拉米夫定又名2'3'-二脱氧-3'-硫代胞嘧啶, 是一种核苷类化合物, 具有抑制病毒的逆转录酶和DNA聚合酶的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发生耐药及HBV-YMDD变异, 1年为14%, 5年高达66%[1]。由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期间很快出现耐药及HBV-YMDD变异, 1年为15%~30%, 5年高达70%[2], 拉米夫定变异株的传播被认为是今后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研究证明应用阿德福韦酯及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后肝功能均改善明显, 能有效抑制HBV复制, 减少血液和肝脏的病毒载量, 从而减轻肝脏的炎症、坏死,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 未发现肝功能的再次异常及病毒学反弹等耐药情况及肾功能的异常, 拉米夫定治疗24~48周间13.8%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及HBV-DNA的YMDD变异。本研究显示,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同样取得较好疗效, 与拉米夫定治疗的疗效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且耐药变异率低, 无明显副作用, 可以考虑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或长期用药。

摘要: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及耐药情况。方法:对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治疗, 1次/d, 口服48周, 为治疗组。对照组58例给予拉米夫定100mg, 1次/d, 口服48周。疗程中观察肝功能, HBV-DNA定量, HBV-YMDD变异株。结果:两组抗病毒疗效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阿德福韦酯治疗过程中未发现肝功能的再次异常及病毒学反弹等耐药情况及肾功能的异常, 而拉米夫定治疗24~48周后出现肝功能轻度反弹及HBV-DNA变异。结论:阿德福韦酯用于慢性乙性肝炎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及寄生虫分会, 肝病学分会.病毒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1, 19 (1) :56-62.

阿德福韦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10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我科2005年2月-2008年10月门诊或住院患者, 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与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CHB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 男38例, 女12例, 年龄19~68岁, 中位年龄38.5岁, 病程2~14年;对照组50例, 男30例, 女20例, 年龄18~61岁, 中位年龄35.2岁, 病程2~12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应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酯10mg, 每天1次口服;对照组加用苦参素0.2g, 每天3次口服, 疗程均为24周。

1.3 检测方法

HBV-DNA采用荧光PCR定时检测, 试剂采用深圳匹基公司产品;肝功能采用LX20全自动化分析仪检测;HBeA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检测。观察在用药开始后4、8、12、20、24周2组患者的ALT、HBV-DNA、HBeAg变化 (HBV-DNA有效指治疗后患者HBV-DNA下降≥2log) 。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结束时, 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治疗组HBV-DNA有效率84.0%及HBV-DNA阴转率66.0%均高于对照组的40.0%和1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慢性乙肝是危及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 也是慢性肝病和肝癌的重要致病因素。其病情复杂、病程长、费用高、治疗难度大。目前针对慢性乙肝的治疗主要是抗HBV的治疗[2], 阿德福韦酯是一种新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 对HBV野生株及拉米夫定耐药株均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 已成为慢性乙肝临床治疗的主要抗病毒药物之一[3]。乙肝病毒感染不仅可形成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而且与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苦参素是从中药苦豆子或苦参根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 具有清热利湿、抗病毒、调节免疫、抗肿瘤等生物学特性, 对HBeAg和HBV-DNA阴转有一定的作用;阿德福韦酯是一种单磷酸腺苷的无环核苷类似物, 在细胞激酶的作用下被磷酸化为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即阿德福韦二磷酸盐。此产物与酶的自然底物三磷酸脱氧腺苷竞争, 抑制HBV-DNA聚合酶, 或通过整合到病毒DNA链, 使其发生链终止[4]。阿德福韦本身也可直接整合到HBV-DNA链中, 开成DNA链终结子, 使HBV-DNA链停止复制, 具有较强的抑制HBV-DNA复制作用。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观察24周, 发现在ALT复常率及HBeAg阴转率方面,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2组患者HBV-DNA有效率及阴转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中50例患者, 有2例患者24h血肌酐轻度升高, 3例有轻微消化道不适, 未影响正常治疗, 其余患者尚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慢性乙肝治疗目标在于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 阻止病程进展, 阿德福韦酯对HBV有明显抑制作用, 6个月疗效明显优于苦参素, 值得推广使用, 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 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8:324-329.

[2]秦艳丽, 张继明, 黄玉仙, 等.阿德福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耐药率及耐药株进化情况[J].中华肝脏杂志, 2007, 15:4-7.

[3]杨诗杰, 吴进军, 王娜, 等.慢性乙肝3种治疗方案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 2006, 27 (4) :5-7.

阿德福韦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52例均为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住我院的乙型肝炎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6例, 其中, 男性19例, 女性7例, 年龄:20~47岁, 平均 (33.5±13.5) 岁, 病程1~17年, 平均 (19±8) 年, 其中HBe Ag阳性18例, 轻度乙型肝炎5例, 中度乙型肝炎21例。对照组26例, 男性18例, 女性8例, 年龄19~48岁, 平均 (33.5±14.5) 岁。病程1.5~18年, 平均 (9.75±8.25) 年, 其中HBe Ag阳性16例, 轻度乙型肝炎7例, 中度乙型肝炎19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HBe Ag检测方面无显著差异, 可行病例对照研究。

1.2 纳入标准

患者HBe Ag阳性或阴性, HBV DNA阳性 (定量>104 copies/m L) ALT反复异常正常值上限2~10陪 (至少间隔2个月) 。排除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除外药物及酒精等因素所致的ALT升高, 不伴失代偿期肝硬化, 治疗前6个月未用过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 治疗期间不用其他的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治疗前已签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 患者均用促干细胞生长素, 支链氨基酸, 复方甘草酸甘等保肝、调节氨基酸代谢、降酶、对症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阿德福韦酯 (江苏正大天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0 mg, 1片/天, 疗程1年。

1.4 观察方法

(1) 临床表现; (2) 乙肝标志物测定; (3) 肝功能全项; (4) HBV DNA测定; (5) 腹部B超。

1.5 疗效标准

显效:主要临床表现基本消失, 肝脾大回缩, 肝区无明显压痛。肝功能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HBV DNA下降<103COPIES/ML, 有效:主要临床表现明显改善或消失, 肝脾大回缩或稳定不变, 肝区无明显压痛。肝功能各项指标如谷草及谷丙转氨酶下降率为治疗前50%以上。HBV DNA定量下降但不超过2倍。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两组计数资料采用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25例, 总有效率为96%, 明显高于对照组19例, 总有效率为7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 (26例) :显效23例 (88%) , 有效2例 (1%) , 无效1例 (0%) ;对照组 (26例) :显效18例 (62%) , 有效1 (0%) , 无效7 (26%) 。

2.2 治疗前后ALT的复常率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ALT复常率在治疗后3、6、9、12个月分别为 (83.2%与70.8%) 、 (85.5%与73.1%) 、 (88.0%与75.6%) 、 (92.6%与78.1%) , 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治疗组HBe Ag转阴率为33%, HBe Ag/HBe Ab转换率为31.8, 明显高于对照组16.6%及14.7%。

2.3 治疗前后HBV DNA下降率如下

治疗组 (26例) :HBV DNA下降15例 (58%) ;对照组 (26例) :HBV DNA下降11例 (42%) 。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两例出现恶心, 头痛, 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已成为我国, 甚至全球性危害的疾病,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25%~40%的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 且HBV感染率持续增高的趋势[1]。因我国人口众多, 如何延缓或阻止慢性乙肝纤维化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研究的趋势。阿德福韦酯是个单磷酸腺甘的无环核甘类似物, 口服在体内快速水解为阿得福韦, 不经磷酸化就有抗病毒作用, 抑制乙肝病毒DNA多聚酶的活性, 并能渗入病毒的DNA中, 中止病毒链的延长, 抑制病毒的复制[2]。

本试验通过研究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患者的治疗追踪一年后的试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对照有统计意义。治疗组用阿得福韦酯后与临床对照组比较临床表现, 查体, 实验室指标有明显的改善。本文研究说明阿德福韦酯有效的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 减少肝及全身血液的病毒的含量, 减少肝脏的炎症、纤维化、坏死, 改善肝功及拧学功能, 稳定病情, 阻断进展, 提高生活质量, 并且用药方便, 可口服, 临床疗效明确, 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耐药发生率低。治疗乙肝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我院5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患者, 均用促干细胞生长素、支连氨基酸、复方甘草酸甘治疗, 治疗组加用阿得福韦酯。结果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明显。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 温高.阿得福韦酯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 42 (9) :1123-1124.

阿德福韦 篇9

PMEA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 本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PMEA与小牛胸腺DNA (ct-DNA) 之间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模式, 测定了其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猝灭常数等相关作用数据, 为从分子水平了解DNA分子与小分子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LS50B型荧光分光光度计 (美国PerkinElmer公司) ;pHS-2C型pH计 (上海雷磁仪器厂) ;BP211D型1/10万电子分析天平 (美国Sartorius公司) 。PMEA由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提供;小牛胸腺DNA购自博励阳 (北京) 生物医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Sigma公司产品) , 纯度以A260nm/A280nm>1.8衡量, 浓度由260nm的吸光度来确定 (ε260nm=6600L·mol-1·cm-1) , 经确定DNA浓度为1.62×10-4mol/L, 4℃保存备用[4];溴化乙锭 (EB) 配制成2.53×10-4mol/L的储备溶液, 避光保存;0.05mol/L、pH=7.4的Tris-HCl缓冲溶液;NaCl、NaH2PO4等均为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均为二次石英亚沸蒸溜水。

1.2 实验方法

1.2.1 吸收光谱:

于10ml离心管中加入2.0ml、pH=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一定量的DNA-EB溶液和PMEA溶液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后扫描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光谱。

1.2.2 荧光光谱:

取所需浓度的DNA-EB体系3ml于石英比色皿中, 滴加PMEA溶液, 混合均匀2~3min后, 测定其荧光光谱。由于每次加入的溶液量远远小于原溶液的量, 故可忽略其体积效应, 认为原溶液的浓度保持不变。

2 结果与分析

2.1 PMEA与DNA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

在ct-DNA和EB体系中, 加入不同量的PMEA溶液的吸收光谱如图1所示:PMEA对DNA-EB的吸收光谱产生了明显的增色效应, 同时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 (Δλ=5nm) 。根据E.C.Long理论[5], 增色效应、红移现象是该物质与DNA发生嵌插作用的标志, 从而可以判断PMEA与DNA之间存在着嵌插作用。

[DNA]=3.24×10-6mol/L;[EB]=2.52×10-6mol/L[PMEA] (mol/L) : (1) 0, (2) 1.2×10-5, (3) 3.0×10-5, (4) 6.0×10-5

2.2 PMEA与DN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

EB是一种典型的嵌插式荧光探针, 在溶液中荧光很弱, 但与DNA作用后, 其生色团能专一嵌插到DNA双螺旋邻近的碱基对中, 使荧光大大增强。PMEA本身无荧光, 但在EB-DNA体系中加入PMEA后, 荧光强度会随PMEA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如图2所示。在λex=510nm、λem=597nm、狭缝λ=15nm的荧光条件下, 荧光强度随PMEA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说明当体系加入少量PMEA时, PMEA和EB争夺与ct-DNA的结合位点, 使体系中游离的EB增多, 因而使体系的荧光发生猝灭[6]。

DNA=1.30×10-4mol/L;EB=2.52×10-6mol/L

[PMEA] (mol/L) : (1) 0, (2) 1.67×10-5, (3) 3.34×10-5, (4) 5.00×10-5, (5) 6.67×10-5, (6) 8.34×10-5, (7) 1.00×10-4, (8) 1.17×10-4, (9) 1.33×10-4

2.3 PMEA对DNA-EB体系荧光猝灭方式的判断

从荧光猝灭机理上来看, 荧光猝灭剂对荧光分子的猝灭可分为静态猝灭和动态猝灭[7]。静态猝灭是猝灭剂和荧光物质分子在基态时生成不发光的配合物, 从而导致荧光物质荧光强度降低的过程, 此过程可用下式描述:

F0/F=1+Kq[C] (1)

动态猝灭是猝灭剂和荧光分子的激发态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而导致的荧光猝灭, 遵循Stern-volmer方程:

F0/F=1+Kqτ0[C]=1+Ksv[C] (2)

式 (1) 、 (2) 中F0和F分别为不存在和存在猝灭体时荧光体的荧光强度;Kq为双分子猝灭过程的速率常数;Ksv为Stern-volmer动态猝灭常数;τ0为猝灭剂不存在时荧光分子的荧光平均寿命, [C]为猝灭剂的浓度, 而荧光分子的寿命为10-8s[8], 由图3中直线的斜率可求得猝灭速率常数Kq=2.07×1011L·mol-1·S-1。显然DNA对PMEA的猝灭常数远大于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最大扩散所控制的碰撞猝灭常数2.0×1010L·mol-1·S-1[8]。因此DNA对PMEA的荧光猝灭不是由于分子间碰撞而引起动态猝灭的, 而是形成了复合物引起的静态猝灭。

对于静态猝灭过程, 荧光强度与猝灭剂的关系可由荧光分子与猝灭剂分子之间的结合常数表达式推导求出[9]。

设生物大分子Q与荧光分子P有n个相同且独立的结合位点, 则应该存在:

nΡ+QΡnQ (3)

于是反应常数K应有:

K=[PnQ]/[P]n[Q] (4)

式 (4) 中, [P]是游离荧光体浓度, [Q]是猝灭剂浓度, [PnQ]是复合物浓度, 荧光强度F与荧光分子P的浓度成正比, 则有:

[P0]/[P]=F0/F (5)

由 (4) 式和 (5) 式可以得到:

lg[ (F0-F) /F]=lgK+nlg[Q] (6)

固定荧光分子P的浓度[P0], 改变猝灭剂的浓度[Q], 根据 (6) 式以lg[ (F0-F) /F]对lg[Q]作图可得一直线, 由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可求结合位点n和结合常数K。

由图4所得直线截距可以计算出PMEA与DNA的结合常数为K=3.41×103 L·mol-1, 由直线斜率得出结合位点n=1.05。

3 结 论

本文利用紫外分光光谱法、荧光光谱法为研究手段, 用EB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PMEA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PMEA与DNA分子之间的作用为复合作用模式, 即存在嵌插作用模式和静电作用模式。通过以上紫外和荧光数据, 计算出PMEA与DNA的结合位点数为1.05, 结合常数为3.41×103 L/mol。

摘要:目的 研究阿德福韦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作用方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进行研究。结果 证实了阿德福韦是通过嵌插方式和静电结合方式与DNA发生了相互作用。结论 阿德福韦与DNA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过程, 其猝灭速率常数 (Kq) =2.07×1011L.mol-1.S-1, 结合常数 (K) =3.41×103L.mol-1, 结合位点数 (n) =1.05。

关键词:阿德福韦,小牛胸腺DNA,荧光猝灭,嵌插作用

参考文献

[1]Dando T, Plosker G.Adefovir dipivoxil:a review of its use in chronic hepatitis B[J].Drugs, 2003, 63 (20) :2215-2234.

[2]Colledge D, Civitico G, Locarnini S.In vitro antihepadaviral activities of combinations of penciclovir, lamivudine, and adefovir[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0, 44 (3) :551-559.

[3]Wolters LM, Niesters, De Manra, et al.Nucleoside analogues for chronic hepatitis B[J].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1, 13 (2) :1499-1506.

[4]Pyle AM, Rehmann JP, Meshoyrer CV, et al.Mixedligand complexes of ruthenium:factors governing binding to DNA[J].J Am Chem Soc, 1989, 111:3051-3053.

[5]Long EC, Barton JK.On demonstration DNA intercalation[J].Accounts Chem Res, 1990, 23 (9) :273-277.

[6]杨昌英, 刘义, 曾芳, 等.两种荧光探针法研究三种非甾体抗炎药与DNA的相互作用[J].化学学报, 2007, 65 (18) :2076-2080.

[7]严琳, 严拯宇, 邵秀芬, 等.左氧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4, 35 (5) :456-459.

[8]张海容, 郭祀远, 李琳, 等.荧光法研究司帕沙星与白蛋白的作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1, 21 (6) :829-832.

阿德福韦 篇10

【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对阿德福韦酯(ADV)药剂与其联合拉米夫定对拉米夫定耐药型慢性乙型肝炎(CHB)进行疗效对比试验。

方法:通过对24例ADV单药及25例ADV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进行病例分析,同时比对两组患者的HBVDNA、ALT水平及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的差异。

结果:结果联用组的血清ALT复常率大于单药组,分别在24周、48周、7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的阴转率联用组也大于单药组,且在48周、7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48周之前两组HBVDNA的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周时,联合组的HBVDNA阴转率为53.33%,要显著高于单药组的47.37%(P<0.05);联合组的ALT复常率为76.67%,显著高于单药组的68.42%(P<0.05)。结论ADV单药或联合拉米夫定均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CHB的有效方法,联合治疗的疗效要优于单药治疗。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耐药

【中图分类号】 R5121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177-01

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LAM)是最早用于临床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由于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LAM)在临床上长期的使用HBV容易出现变异以及出现耐药性。为了使LAM耐药性的慢性乙肝病人能够得到持续的抗病毒效果,本次的研究选取了49名LAM耐药性患者联用或者改用ADV治疗,现将临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采集与方法

1.1资料的手机主要是采集本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与作者病区住院的CHB患者共计49例,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相关标准。男33例、女16例,年龄为18~66岁。49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服用拉米夫定,治疗周期平均超过六个月,在初始治疗有效应答的情况下,连续2次(间隔1个月)检测HBVDNA水平较治疗过程中的最低值升高1l0gl0IU/ml,并伴有ALT再次升高。YMDD变异检测阳性,排除甲肝、丙肝、丁肝、戊肝、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两组患者都没有进行免疫调节剂治疗。

1.2治疗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甲组使用拉米夫定片剂1片/d.100MG/次,联合阿德福韦酯篇10rag,1次/d。对照组使用阿德福韦酯10mg,1次/d,两组疗程均为72周。

1.3观察方法

在LAM出现耐药时对肝功、血常规、肾功能、血清HBVDNA以及HBV血清学标志物水平等作为基线值。

在改变抗病毒治疗的方案后第4、12周对肝功、血常规、肾功能、血清HBVDNA以及HBV血清学标志物水平进行检查。此后每隔12周进行一次检查。并通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定量;使用酶免疫吸附法对HBV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生化指标,ALT正常参考值为<4015/L。以便能故及时记录治疗期间的副反应,能在发生副反应,根据情况对患者进行处置。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使用SPSS统计软件来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清ALT的复常率比较甲组和乙组在治疗24、36、48、72周后血清ALT复常率为36.86%、50%、63.92%、76.75%和31.56%、42.11%、52.55%、68.34%,甲组和乙组在24、48、72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甲组和乙组的患者治疗后血清HBVDNA阴转率比较

甲组和乙组在治疗24、36、48、72周分别为23.34%、33.53%、36.77%、53.63%和26.42%、31.47%、31.59%、47.47%,两组在48、7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甲乙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副反应。

3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的感染范围广,据统计全球约有20亿人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其中3.5亿人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超过100万人死于因HBV感染所导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硬化或者原发性肝细胞癌。

抗病毒治疗则能有效的缓解肝病的发展进程,有效的改善乙型肝炎的预后。阿德福韦酯是种单磷酸腺苷的无环核苷类似物,在细胞刺激酶的作用下将磷酸化成具有活性的代谢物质即阿德福韦二磷酸盐。而阿德福韦二磷酸盐则通过与自然底物脱氧全苷三磷酸的竞争来一直HBVDNA多聚酶,或者是整合到病毒的DNA中,从而引起DNA链延长的终止。

拉米夫定易发生HBVDNA聚合酶C区YMDD等位点的耐药变异,拉米夫定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延缓或减少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发生。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通过联合使用阿德福韦酯片可以使血清的ALT复常率大大提高,在24、48、72周的比较都具有统计学的意义;乙组的HBVDNA的转阴率也大于甲组。并且在48周之前两组的HBVDNA转阴率美誉统计学的意义。在治疗72周后,联合组的HBVDNA阴转率为53.33%,要显著高于单药组的47.37%(P<0.05)联合组的ALT复常率为76.68%,显著高于单药组的68.45%。

阿德福韦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抽取90例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患者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39.7±1.7)岁;患病时间9个月~5年,平均(1.3±0.4)年;治疗组患者中男26例,女19例;患者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39.5±1.6)岁;患病时间8个月~6年,平均(1.5±0.4)年。抽样研究对象的年龄、患病时间、性别等自然资料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可进行科学性的比较研究。

1.2 方法

(1)对照组治疗方案:口服拉米夫定,每次100mg,每天一次,计划治疗3个月。(2)治疗组治疗方案:口服拉米夫定,每次100mg,每天一次,口服阿德福韦酯,每次10mg,每天一次,计划治疗3个月[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症状治疗效果、治疗前后HBV-DNA转阴率、肝功能指标改善幅度、乙肝控制时间、实际用药治疗时间进行对比。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HBV-DNA水平不足103拷贝/mL,生化指标大幅度改善,ALT水平比正常值低1倍;胆红素水平降低程度在50%以上;白蛋白水平在32g/L以上。有效:HBV-DNA水平下降幅度明显,但仍然大于103拷贝/mL,相关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没有达到显效的标准。无效:HBV-DNA下降幅度在log10以下或没有任何下降表现,相关指标没有改善或进一步加重发展[3]。

1.5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果

2.1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为:11例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总有效率68.8%;对照组患者经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为:16例显效,24例有效,5例无效,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总有效率88.9%。两组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症状治疗效果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2.2 HBV-DNA转阴率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BV-DNA检测结果为阴性者分为为4例和31例,阴性率分别为8.9%和68.9%,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HBV-DNA检测结果为阴性者分为为5例和40例,阴性率分别为11.1%和88.9%,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HBV-DNA阴性率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

2.3 肝功能指标改善幅度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ALT水平分别为(216.42±42.56)U/L和(97.64±23.62)U/L,组内差异显著(P<0.05);AST水平分别为(235.16±61.58)U/L和(97.25±22.46)U/L,组内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ALT水平分别为(214.37±43.74)U/L和(48.72±17.41)U/L,组内差异显著(P<0.05);AST水平分别为(239.57±54.82)U/L和(50.73±19.94)U/L,组内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AST和ALT两项肝功指标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3。

2.4 乙肝控制时间和实际用药治疗时间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乙肝症状控制时间分别为(39.82±5.13)d和(24.16±4.38)d,乙肝控制时间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实际用药时间分别为(46.57±5.34)d和(30.62±5.05)d,实际用药时间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4。

3 讨论

阿德福韦酯是一种单磷酸腺苷的类似物,作用于人体后可被磷酸化生成二磷酸盐,二磷酸阿德福韦酯与HBV-DNA多聚酶天然底物的化学结构非常相似,通过对脱氧腺苷三磷酸底物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使HBV-DNA链的延长速度减慢甚至被完全终止,从而对其复制过程进行有效抑制,进而从病毒学、肝功能以及组织学等多个方面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4]。本次研究显示,应用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患者治疗后HBsAg和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后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后者,乙肝控制时间和实际用药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后者。这一结果充分说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有效性和快速性。

摘要:目的 对应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对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90例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拉米夫定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乙肝控制时间和实际用药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对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9,25(12):147-148.

[2]乙型肝炎病毒耐药专家委员会.乙型肝炎病毒药专家共识:2009年更新[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13(12):178-179.

[3]赵文莉,辛晓红,胡勤明,等.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9,12(2):106-107.

上一篇:高位均衡下一篇:有机肥料标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