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的若干问题

2024-06-15

深基坑的若干问题(共7篇)

深基坑的若干问题 篇1

摘要:介绍了深基坑预应力锚索张拉试验的基本概念, 总结了深基坑预应力锚索基本、验收、蠕变三种张拉试验的要点, 阐述了各种张拉试验中存在的若干误区, 从而保证深基坑试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深基坑,预应力锚索,张拉试验,误区

1 深基坑预应力锚索张拉试验的基本概念

深基坑预应力锚索张拉试验包括基本试验、验收试验和蠕变试验[2], 这三种为锚杆设计和检验锚杆品质的锚杆试验的基本概念[1]:基本试验:工程锚杆正式施工前, 为确定锚杆设计参数与施工工艺, 在现场进行的锚杆极限抗拔力试验。验收试验:为检验工程锚杆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锚杆设计要求的试验。蠕变试验:在恒定荷载作用下锚杆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试验。

2 深基坑预应力锚索张拉试验的要点总结分析

深基坑预应力锚索为临时性锚杆工程, 现结合现行国家相关规范对其张拉试验的要点做总结分析。

2.1 基本试验

临时性锚杆工程当采用任何一种新型锚杆或锚杆用于从未用过的地层时, 应进行锚杆的基本试验;锚杆基本试验的地层条件、锚杆杆体和参数、施工工艺应与工程锚杆相同, 且试验数量不少于3根:如整个工程的地层条件基本相同或相似时, 基本试验可只做不少于3根的一组试验, 若地层性态相差较大, 则应根据情况, 增做一组或多组基本试验[1];同一条件下的极限抗拔承载力试验的锚杆数量不应少于3根[2]。

锚杆的最大试验荷载应取杆体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75%或屈服强度标准值的85%中的较小值:锚杆试验的最大试验荷载应按杆体的最大容许拉力值进行控制, 一是不允许杆体出现破坏而危及试验人员安全, 二是防止试验结果中混入杆体自身的非线性变形量[1]。

确定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试验, 最大试验荷载不应小于预估破坏荷载[2];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应在设计前进行, 锚杆的抗拔试验应加载到极限或破坏: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为基本试验, 应在设计前进行, 基本试验应加载到极限或破坏, 为设计人员提供足够的设计依据[4];锚杆的基本试验是锚杆性能的全面试验, 目的是确定锚杆的极限承载力和锚杆参数的合理性, 为锚杆设计、施工提供依据[3]。

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试验宜采用多循环加载法[2], 基本试验对锚杆施加循环荷载是为了区分锚杆不同等级荷载作用下的弹性位移和塑性位移, 以判断锚杆参数的合理性和确定锚杆的极限拉力[1]。

2.2 验收试验

GB 50086第12.1.19条 (强条) 及条文说明明确:“工程锚杆必须进行验收试验。其中占锚杆总量5%且不少于3根的锚杆应进行多循环张拉试验, 占锚杆总量95%的锚杆应进行单循环张拉验收试验。临时性锚杆的多循环及单循环张拉验收试验的最大试验荷载均为锚杆拉力设计值的1.1倍:预应力锚杆的验收试验是检验锚杆的抗拉承载力, 筋体受拉自由段长度和蠕变率能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判别锚杆质量是否合格的唯一科学而可靠的方法。若不对每根工程锚杆严格地按规范规定要求进行验收试验, 势必会在锚固工程中或多或少地混有一些不合格锚杆, 大大增加锚固工程的安全风险。对国内一些发生事故的锚固工程分析表明, 没有按规范要求对锚杆进行严格地验收试验是锚固工程滋生严重病害与破坏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必须对每根工程锚杆进行验收试验”。

锚杆验收试验是对锚杆施加大于设计轴向拉力值的短期荷载, 以验证工程锚杆是否具有与设计要求相近的安全系数, 目的是及时发现设计、施工中存在的缺陷, 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确保锚杆的质量和工程安全[1]。

锚杆抗拔承载力检测试验的最大试验荷载不应小于本规程第4.8.8条规定的抗拔承载力检测值;锚杆锁定前, 应按本规程表4.8.8的检测值进行锚杆预张拉, 锚杆张拉应平缓加载, 加载速率不宜大于0.1Nk/min;在张拉值下的锚杆位移和压力表压力应保持稳定, 当锚头位移不稳定时, 应判定此根锚杆不合格;拉力型钢绞线锚杆宜采用钢绞线束整体张拉锁定的方法[2]。

锚杆张拉锁定时, 张拉值大于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 然后将拉力在锁定值的 (1.1~1.5) 倍进行锁定。第一, 是为了在锚杆锁定时对每根锚杆进行过程检验, 当锚杆抗拔力不足时可事先发现, 减少锚杆的质量隐患。第二, 通过张拉可检验在设计荷载下锚杆各连接节点的可靠性。第三, 可减小锁定后锚杆的预应力损失[2]。

预应力锚杆的验收试验通过少量的多循环张拉试验与大量的单循环张拉试验相结合, 这样既确保锚杆的检测质量和抽样检测的覆盖面, 又可实现较快的检测速度。

深基坑预应力锚索张拉验收试验 (检测试验) 的张拉力与预应力锚索设计极限抗拔承载力及预应力锚索锁定时张拉力的大小比较:由JGJ 120第4.7.7条, 锚杆锁定值 (Nl) 宜取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 (Nk) 的 (0.75~0.9) 倍, 即Nl= (0.75~0.9) Nk;由JGJ 120第4.8.7-4条, 锁定时的锚杆拉力 (Nlt) 可取锁定值的 (1.1~1.15) 倍, 即Nlt= (1.1~1.15) Nl;由JGJ 120第4.8.8条, 一级安全等级时, 抗拔承载力检测值 (Nc) Nc=1.4Nk, 则Nlt=1.15×0.9Nk=1.04Nk<1.4Nk, 也小于Nc=1.2Nk (三级安全等级) ;由JGJ 120第4.7.2条可知对应安全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的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Rk=1.8Nk, 1.6Nk和1.4Nk, 则可知对应安全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的Nc=1.4Nk, 1.3Nk和1.2Nk分别接近相应安全等级的Rk但是又分别留有22%, 18%和14%的安全余量而不至于达到极限破坏状态;所以预应力锚索的验收试验与张拉锁定不是一回事, 预应力锚索锁定张拉力Nlt与验收试验的Nc存在较大差距, 张拉锁定过程无法达到验收试验的效果, 验收试验是一种不破坏工程锚杆又比较接近工程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的折衷。

2.3 蠕变试验

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层锚杆、强风化的泥岩或节理裂隙发育张开且充填有黏性土的岩层中的锚杆应进行蠕变试验。蠕变试验的锚杆不得少于3根:岩土锚杆的蠕变是导致锚杆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工程实践表明, 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层、极度风化的泥质岩层, 或节理裂隙发育张开且充填有黏性土的岩层对蠕变较为敏感, 因而在该类地层中设计锚杆时, 应充分了解锚杆的蠕变特性, 以便合理地确定设计参数和荷载水平, 并且采取适当措施控制蠕变量, 从而有效控制预应力损失;荷载水平愈高, 蠕变量越大, 趋于收敛的时间也越长, 锚杆的蠕变主要发生在加荷初期, 蠕变率是锚杆蠕变特性的一个主要参数, 它表明蠕变的变化趋势, 由此可以判断锚杆的长期工作性能[3]。

3 若干误区

笔者归纳分析了深基坑工程实践中预应力锚索张拉试验存在的若干误区:

1) 误区一“基本试验时, 对单孔锚索 (单道锚索) 中的多索锚索, 分别单独张拉测试每索锚索的极限抗拔承载力, 然后将各索锚索的抗拔承载力测试值求和作为单孔锚索的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

现实中存在的这种荒唐做法是因为不理解和不熟悉规范, 拉力型预应力锚索在实际工作状态下各股锚索是同步张拉整体受力的, 且各股锚索在一个锚孔中整体受力存在邻近相互影响的群锚效应, 简单的各股锚索进行单独张拉试验再求和的做法与工程锚杆的实际工作状态不一致, 因而存在很大的风险, JGJ 120第4.8.7-2条即规定采用钢绞线整体张拉的方法。

2) 误区二“对于基坑及周边岩土地层地质条件差异大, 基坑各支护分区的岩土地层条件不同的情况, 一个基坑仍然只做一组3根预应力锚索的基本试验”。

这是因为没有掌握JGJ 120附录A第A.2.1条的实质, 该条条文明确规定“同一条件下的极限抗拔承载力试验的锚杆数量不少于3根”, GB 50086第12.1.7条条文说明也明确应根据具体基坑的岩土地层条件复杂程度, 不一定只做一组基本试验。

3) 误区三“在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 以张拉锁定代替预应力锚索的验收试验”。

如前述要点总结分析可知, 预应力锚索的张拉锁定过程与验收试验的内容和作用完全不同, 张拉锁定只是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序之一, 目的是通过适当的超张拉减少预应力损失;验收试验是检验锚杆的抗拉承载力、筋体受拉自由段长度和蠕变率能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判别锚杆质量是否合格的唯一科学而可靠的方法, 简单的张拉锁定工序的张拉力达不到验收试验的张拉力值, 且不能检验预应力锚索自由段长度及蠕变率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 深基坑工程施工中以张拉锁定工序代替验收试验的所谓“创新”是没有认真领会规范中验收试验的实质, 只是一种自作聪明, 是牺牲工程安全为代价的投机取巧, 存在很大的工程风险, 已经有不少相关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即为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实施验收试验, 现在GB 50086已经将验收试验相关条文即第12.1.19条明确为强制性条文, 相关从业人员应予以重视。

4) 误区四“不做验收试验、不做蠕变试验甚至不做基本试验”。

实际工程中存在有相关单位或从业人员自认为对工程的岩土地质条件有把握、对类似工程的经验过于自信, 为图省事及降低工程成本而牺牲工程的安全底线;但凡“经验”总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 且岩土工程的特点是有很强的时空变异性和不确定性, 预应力锚索的张拉试验本身也只是随机抽取有限的样本, 不可能有所谓包打天下的“经验”, 验收试验相关规范的条文也已经明确为强条, 为保证工程安全, 具体深基坑工程的张拉试验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

4 结语

深基坑工程是高风险工程, 深基坑预应力锚索的张拉试验是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的重要依据和安全保证, 规范的要求是最低要求, 应由合法的独立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完成深基坑预应力锚索的基本试验、验收试验和蠕变试验并出具相应正式有效的检测报告作为施工验收备案文件, 尽可能杜绝本文所述张拉试验的误区及类似错误的产生。

参考文献

[1]GB 50086—2015,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S].

[2]JGJ 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3]CECS 22∶2005, 岩土锚杆 (索) 技术规程[S].

[4]G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问题分析 篇2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措施

1 概述

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 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 目前广大群众以及相关单位对建筑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对深基坑的开挖工作的力度也有所增加, 众所周知, 基坑支护是建筑运行正常的必要保障。因此为了获取更加优秀的建筑, 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地下深埋嵌固工作。随着物体的高度的增加, 它的埋设深度也要相应的提升, 但是在此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的不利现象, 阻碍了项目的发展。

2 施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不良现象

随着各种先进的技术以及理念的发展壮大, 这项工作的实际思想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不过在具体的工作中仍然有一些不利现象存在, 接下来具体的分析介绍。首先, 没有正确的布置边坡。在具体的施工中我们常常掌握不好度量问题, 不是挖的太多了就是太少了, 而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绝大部分是因为管理者没有认真的开展工作或者是操作人员的能力有限等很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就使得开挖后的坡面没有合理的平整性特点, 但是在随后的修理过程中又会受到条件的影响无法开展深层次的工作, 所以常会见到挖过多或者是过少的情况。这种问题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其次, 施工步骤和具体的设计之间有非常大的差距。在工作中经常会使用深层搅拌桩, 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合理的水泥比例, 就会影响到它的支护效果, 最终容易发生缝隙现象。除此之外, 一些工作者没有正确的思想观念, 用劣质材料或者是干脆省略一些材料, 在具体的设计的时候对挖土步骤由非常严格的规定目的是为了降低出现形变的可能性, 而且还要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工作, 但是在具体的开展工作的时候, 为了尽早完成项目, 不按照规定进行, 这就会出现上述的偷减物资的情况出现了。开挖深基坑是一个空间作业。在以往的设计时多时按照平面来进行的。在未能进行空间问题处理之前而需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 支护结构的构造要适当调整, 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这点在设计与实际施工相差较大, 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第三, 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如果开挖工作没有较高的技术规定的时候, 那么相应的管理工作也就简单许多。但是当有严格的规定的时候, 相应的组织管理工作就变得非常难得繁琐。因此在具体的施工时候, 规模较大的项目大多都是由技术水平较高的施工者来进行的, 并且很多都是两个平行的合同。此时, 管理就会变得飞铲复杂繁琐, 开展土方工作的机构为了尽早的完成工作, 不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工作, 尤其是在阴雨天气时, 甚至不顾挡土支护施工所需要工作面, 留给支护施工的操作面几乎是无法操作, 时间上也无法去完成支护工作, 对属于岩土工程的地下施工项目, 资质限制不严格, 基坑支护工程转手承包较为普遍, 存在个别的施工机构不具备相应的资质的问题, 单纯的为了自身的利益问题肆意的变动方案, 使得项目使用过程中存在非常多的潜在问题。这项问题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3 应对方式

首先, 转变传统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理念。现如今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 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 为建立健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对于岩土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设计和施工方法仍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 而且, 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 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通过使用这些知识得到的数据往往和我们的具体情况存在很多的差距, 不仅失去安全性能, 而且会耗费很多的资金。所以, 在工作中应该摒弃传统的不合理的思想以及理论体系, 应该积极的吸收先进的思想设计方法, 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其次, 重视变形观测, 并注意及时补救。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的内容包括:基坑边坡的变形观测、及周围建筑物等。通过对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分析并及时了解土方开挖及支护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分析其存在的偏差便可以及时的了解基坑土体变形状况以及土方开挖影响的沉降情况还有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等。如果设计发生了一些差异问题, 在后续的工作中要及时认真的对数值进行更正, 针对已经完成的部分要此案去合理的补救方式来对其进行处理。因此, 规定现场观测数据要做到真实有效, 相关的工作者要严格的按照规定进行, 必须认真有序的开展工作, 确保品质合理。

第三, 全程控制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岩土深基坑支护施工重在于过程控制, 一旦施工过程控制环节出现问题, 事后纠正和补救都会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必须进行严格的施工过程控制管理, 确保施工质量。严格按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工程施工前, 有关人员需要熟悉当地的地质资料、本次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 另外, 降水系统应确保正常工作。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锚杆位置、长度、型号、数量, 钢筋网间距, 加强筋范围, 放坡系数等。设计方案变更时必须重新经专家评审。基坑支护施工单位要与挖土施工单位紧密配合, 坚持分层分段开挖和分层分段支护的施工原则进行施工。土方开挖的顺序和具体开挖的方法必须与设计的工作情况相一致, 并遵循“开槽支撑, 先撑后挖, 分层开挖, 严禁超挖”的原则, 减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扰动范围, 缩短基坑开挖卸荷后无支撑的暴露时间。

结语

鉴于岩土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实际施工管理中要求决策者需要掌握本地区或类似条件下已有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根据特定的工程要求和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做出安全、可靠、经济的包括围护结构、支护体系、土方开挖、降水、地基加固、监测和环保的整体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1]胡志华.深基坑施工技术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 2012 (06) .

[2]柳军.深基坑地下水控制与预防措施的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 2012 (06) .

深基坑的若干问题 篇3

关键词:深基坑,基坑监测,位移,沉降

随着高层建筑高度不断升高,要求地下建筑基础埋深也越来越深,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基坑监测是深基坑变形观测的主要手段,主要进行基坑的位移、沉降,锚索应力等的观测为基坑质量、安全及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数据,更有利于保证基坑质量和安全。

一、深基坑监测的内容

1、深基坑的围护结构形式

深基坑施工,必须要有一定的围护结构用以挡土、挡水。围护设施必须安全有效。浅基坑的围护结构以前常用的是钢板桩或放坡表面喷锚;深基坑则大多采用现场浇灌的地下连续墙结构或配有一定数量的锚杆、锚索及腰梁进行围护。基坑外侧打混凝土搅拌桩止水。开挖时,坑内必须抽去地下水,按基坑深度及设计的不同,有的中间必须配二到三道水平支撑,水平支撑采用钢管式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的直接采用打锚索加上混凝土腰梁加预应力进行加固。围护结构必须安全可靠,并能确保施工环境稳定。从经济角度来讲,好的围护设计应把安全指标取在临界点附近,再靠现场监测提供的动态信息反馈来调整施工方案。

2、基坑监测内容

基坑监测内容有:支护结构和被支护土体的侧向变形;围护桩地下桩体的侧向位移(桩体测斜)、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地下水位监测;支撑轴力、锚索应力的监测;地下土体中的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及道路沉降;基坑底的回弹或隆起监测;监测项目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支护、开挖深度,基坑等级及周边环境等条件确定,监测工作的主要是分析和预报,采集信息是基础,分析预报才是最重要的。

二、基坑监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深基坑工程支护技术虽已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甚至在一些达到国际水平,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或提高,以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深基坑工程支护施工过程中常常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

常见支护施工滞后于土方施工很长一段时间,而不得不采取二次回填或搭设架子来完成支护施工一般来说,土方开挖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工序简单,组织管理容易。而挡土支护的技术含量高,工序较多且复杂,施工组织和管理都较土方开挖复杂。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大型工程均是由专业施工队来分别完成土方和挡土支付工作,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两个平行的合同。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协调管理的难度大,土方施工单位抢进度,拖工期,开挖顺序较乱,特别是雨期施工,甚至不顾挡土支护施工所需工作面,留给支护施工的操作面几乎是无法操作,时间上也无法完成支护工作,以致使支护施工滞后于土方施工,因支护施工无操作平台完成钻孔、注浆、布网和喷射砼等工作,而不得不用土方回填或搭设架子来设置操作平台来完成施工。这样不但难于保证进度,也难于保证工程质量,甚至发生安全事故,留下质量隐患。

2、边坡修理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

常存在超挖和欠挖现象一般深基础在开挖时均使用机械开挖、人工简单修坡后即开始挡土支护的砼初喷工序。而在实际开挖时,由于施工管理人员不到位,技术交底不充分,分层分段开挖高度不一,挖机械操作手的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机械开挖后的边坡表面平整度,顺直度极不规则,而人工修理时不可能深度挖掘,只能就机挖表面作平整度修整,在没有严格检查验收就开始初喷,故出现挡土支付后出现超挖和欠挖现象。

3、成孔注浆不到位、土钉或锚杆受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深基坑支护所用土钉或锚杆钻孔直般为100~150的钻杆成孔,孔深少则五、六米,深则十几米,甚至二十多米,钻孔所穿过的土层质量也各不相同,钻孔如果不认真研究土体情况,往往造成出渣不尽,残渣沉积而影响注浆,有的甚至成孔困难、孔洞坍塌,无法插筋和注浆。再者注浆时配料随意性大、注浆管不插到位、注浆压力不够等而造成注浆长度不足、充盈度不够,而使土钉或锚杆的抗拔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影响工程质量,甚至要做再次处理。

4、喷射砼厚度不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目前建筑工程基坑支护喷射砼常用的是干拌法喷射砼设备,其主要特点是设备简单、体积小,输送距离长,速凝剂可在进入喷射机前加入,操作方便,可连续喷射施工。虽然干喷法设备操作简单方便,但由于操作手的水平不同,操作方法和检查控制等手段不全,混凝土回弹严重,再加上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配料不准、养护不到位等因素,往往造成喷后砼的厚度不够、砼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5、施工过程与设计的差异太大

深层搅拌桩的水泥掺量常常不足,影响水泥土的支护强度。我们发现在同样做法的支护,发生水泥土裂缝,有时不是在受力最大的地段,检查下来,往往是强度不足,地面施工堆载在局部位置往往要大大高于设计允许荷载。施工质量与偷工减料的现象也并不少见。基坑挖土是支护受力与变形显着增加的过程,设计中常常对挖土程序有所要求来减少支护变形,并进行图纸交底,而实际施工中土方老板往往不管这些框框,抢进度,图局部效益。

6、设计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

深基坑支护由于其土压力与传统理论的挡土墙土压力有所不同,在目前没有完善的土压力理论指导下,通常仍沿用传统理论计算,因此有误差是正常的,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在传统理论土压力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必要的经验修正可以达到实用要求。问题是对这样一个极为复杂的课题,脱离实际工程情况,往往会造成过量变形的后果。如某些设计、不考虑地质条件、地面荷载的差异,照搬照套相同坑深的支护设计。必须根据实际地面可能发生的荷载,包括建筑堆载、载重汽车、临时设施和附近住宅建筑等的影响,比较正确地估计支护结构上的侧压力。

7、工程监理不到位

按规定高层建筑、重大市政等的深基坑是必须实行工程监理的,大多数事故工程都没有按规定实施工程监理,或者虽有监理而工作不到位,只管场内工程,不管场外影响,实行包括设计在内的全过程监理的就更少。客观地说深基坑工程监理要求监理人员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在我国现阶段主要就只是监控支护结构工程质量、工期、进度,而对于设计监理与对住宅及周边环境的监控尚有一定差距,亟待完善与提高。

8、施工监测不重视

主要是建设单位为省钱不要求施工监测,或者虽设置一些测点,数据不足,忽视坑边住宅的检测,或者不重视监测数据,形同虚设。支护设计中没有监测方案,结果发生情况不能及时警报,事故发生后也不易分析原因,不利于事故的早期处理,省了小钱化大钱。

深基坑支护问题研究 篇4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 基础工程非常重要, 基础工程的强度和承载力是判断高层建筑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基于这一原因, 深基坑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深基坑施工中基坑的深度与正常基坑相比较深, 为了保证基坑四周不发生坍塌事故, 需要在深基坑施工中对基坑四周增加支护, 保证基坑内壁的强度。从目前深基坑支护手段来说, 主要有地下连续墙、预应力锚杆、护壁桩等多种方法。为了保证深基坑支护技术得到全面应用, 并取得积极效果, 我们应该对深基坑支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深基坑支护的主要结构分析

从目前来看, 深基坑支护的结构主要可以分成两种, 一种是支护挡墙, 另外一种是直接的基坑支护支撑。

1. 深基坑支护挡墙的结构分析

(1) 钢筋混凝土排桩式挡墙

目前在市区当中经常应用到排桩式挡墙, 大多数是以人工挖掘桩或者钻孔桩组成。在边坡土质较好、地下水较低的情况下, 能够很好的应用土拱作用。但是对于不能够形成土拱的软土边坡, 支挡桩需要密排, 为了能够很好的达到出水的效果, 在挡墙的背后桩间土处可以加做高压注浆。人工挖孔或者钻孔桩排式挡墙因为应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浇桩, 使得挡墙的抗弯能力比较强, 刚度较大, 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

(2) 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使用机械成槽之后, 放入到钢筋笼, 之后进行浇水。一般来讲, 地下连续墙的刚度较大, 对于周围的环境影响非常小, 对于地层条件适应能力较强, 墙体的强度能够很好的进行调节, 在施工的过程中当中可以保持较好的精度, 可以作为永久性建筑物部分。

假如使用地下连续墙单纯的作为深基坑支护结构, 那么费用将会很高, 如果施工之后成为地下结构的组成部分则会比较理想。

2. 深基坑支护的支撑

深基坑支护的结构一般分为挡墙和支撑两个部分。支撑主要是沿着基坑的纵横两个方向尺寸比较的, 需要设置中间立柱, 从而更好的避免支撑杆伸的过长。支撑杆体基本上是应用于直径比较大的钢管支撑。为了更好的减少挡墙发生变形, 对于支撑需要加预定力, 每一根支撑的松紧策划高难度需要保持一致。

在研究深基坑支护的支撑过程中, 我们首先要对支撑的作用有所了解, 要熟悉深基坑支护支撑的具体构造形式, 其次, 要对支撑构造过程中的问题有全面的了解, 保证支撑的总体质量达到要求。再次, 要对支撑施工中的要点准确掌握, 保证支撑施工质量。

在深基坑支护中, 支撑所起到的作用和挡墙的作用是相同的, 都是对基坑边壁强度的整体加强和提升。因此, 我们要将深基坑支护支撑作为一种主要的支护手段来看待, 保证支撑起到积极的作用, 满足深基坑支护的实际需要。

二、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重要性得到了普遍的重视, 深基坑支护工程在实际中也得到了普遍开展, 但是受到深基坑支护工程本身的特点以及建筑施工的实际施工过程的限制, 深基坑支护工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基坑的挖掘面积过大

在目前的深基坑支护工程中, 为了保证基坑支护到位, 通常都会在基坑开挖面积上对基坑的尺寸进行扩大, 由此导致了基坑的开挖工作量过大, 并且基坑的总体尺寸与图纸规定不符, 影响了基坑的整体质量, 给深基坑支护工程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无法有效保证深基坑支护的质量。所以, 在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我们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 避免深基坑的挖掘面积过大。

2. 深基坑带来的下沉现象无法消除

在某些土质较软的地层中, 深基坑的施工常常伴随着地基的整体下沉, 这不但不利于支护工程的开展, 也对整体建筑物的安全和治理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 我们要对深基坑施工带来的地基下沉现象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要保证在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 使支护工程起到固定基坑边壁, 提高深基坑的整体强度和承载力的目的, 有效消除深基坑带来的下沉现象。

3. 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时间较长, 影响了整体工期

由于在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 除了要进行基坑开挖以外, 还要进行深基坑的支护, 而支护工程主要采用了支护挡墙和直接的支撑这两种方法。不管使用哪种方法, 都是两项工程的叠加, 由此带来的工期会有所延长, 并且如果使用支护挡墙的深基坑支护方法, 考虑到水泥养生和混凝土凝固等周期, 总体工期会更长。所以,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周期我们必须要进行合理优化和缩减。

4. 深基坑支护施工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从目前的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来看, 整个施工对周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 其污染主要表现在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 基坑开挖和混凝土注入以及整个土建施工过程, 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建筑废弃物和施工垃圾堆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使深基坑支护工程在整体效益上大打折扣。所以, 我们要对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造成的污染引起足够的重视, 要着力解决污染问题。

三、解决深基坑支护工程中问题的具体措施

从上述分析可知, 在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 存在四方面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妥善解决, 将会严重制约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 影响建筑物基础工程质量的提高, 使深基坑支护工程难以取得积极效果。所以, 针对深基坑支护工程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 深基坑在开挖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图纸尺寸施工

为了保证深基坑的尺寸能够满足支护施工要求, 并且降低深基坑支护工程风险, 我们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 要保证深基坑的尺寸按照图纸尺寸进行, 严谨随意扩大和缩小, 有效降低深基坑尺寸偏差带来的危害, 使深基坑开挖的整体质量满足要求, 从而保证后续的基坑支护达到相关要求。

2. 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 要考虑地下水对地基下沉的影响

经过对目前深基坑支护工程的了解发现, 许多出现地基下沉的深基坑工程, 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地下水进行正确处理。由于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 基坑开挖的时候必然会遇到地下水层, 针对地下水层, 我们必须采用排水加固等措施保证基坑支护的整体质量。只有基坑支护的质量保证了, 地基下沉的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缓解。

3. 优化深基坑支护工程工序, 采用统筹方法有效缩短整体工期

对于深基坑土方的开挖工作, 需要依照相应规定进行, 挖土的速度假如过于快或局部深挖都很可能使深基, 坑支护结构发生较大位移从而造成危险。所以, 一定要编制好施工的顺序, 并且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顺序施工。在发生渗水情况时, 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堵塞, 并且应该做好地面水的导流工作, 有效减少基坑的暴露时间, 防止基坑渗水。

4. 采取分层开挖和环保措施, 保证深基坑支护工程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

为了保证深基坑支护工程能够满足环保要求,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 应采取分层开挖的方法, 对深基坑的开挖作出明确规定。此外, 我们还要落实和贯彻施工环保措施, 有效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并对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时回收, 同时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进行整理, 实现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环保目标。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 在目前高层建筑的地基施工中, 深基坑支护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并提高了建筑物的地基工程质量, 满足了建筑工程对地基质量的要求。因此, 我们要对深基坑支护方法有全面的了解, 同时努力解决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优化深基坑支护方法, 提高整体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杜习磊, 花雷.深基坑开挖有限元模拟分析[J].山西建筑, 2011 (24) .

[2]岳立江.土钉技术在深基坑开挖中的应用及质量监测[J].矿山测量, 2011 (04) .

[3]王维广, 朱俊波.浅谈深基坑结构设计及施工要考虑的因素及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25)

[4]麦文生.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技术研究[J].商业文化 (下半月) , 2011 (08) .

[5]邓汉强.浅谈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J].才智, 2011 (22) .

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的环境岩土问题 篇5

一、深基坑施工中的环境岩土工程简介

环境岩土工程 (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 是一门新型的有交叉性的学科, 具体的就是岩土工程学、环境科学这两大学科之间的相互应用, 环境岩土工程覆盖面积很广, 主要包括:气象、水文、地质、环境、自然、农业、化学、医学、工程学等。在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环境岩土的问题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主要的表现是:环境岩土活动的适应范围是地球表层, 环境岩土在整个宇宙系统中是一个开放并活跃的子系统, 而深基坑的开挖施工就是在环境岩土的表层;在深基坑施工中的环境岩土需要很好地进行保护性施工, 因为环境岩土影响着资源的生存与发展, 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存在体系, 因此应该把环境岩土在深基坑施工中放在第一位;其次是问题的治理, 这样就能有效地保护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平衡发展, 保证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协调。

二、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的环境岩土问题分析

深基坑工程面对的第一步就是开挖, 开挖工程是一个传统的学科, 开挖平面图如图1所示, 它是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综合再现, 同时开挖工程涉及到的面积较广, 有土力学中强度与稳定问题、有变形问题、有土体与支挡结构之间的问题。因此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就对深基坑开挖技术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在满足这几点的时候, 深基坑工程对周边环境岩土的影响就不可忽视。根据经验笔者总结, 深基坑施工引起的环境岩土问题体现在外部环境岩土影响与内部环境岩土变形破坏两个方面。

1. 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的外部环境岩土问题

深基坑施工时, 施工场地内设备、车辆、人员都比较繁杂, 工程项目规模的不同, 施工场内的挖土、运土、浇筑混凝、机械车辆等等都不同, 但是整个的环境中都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建筑堆渣和粉尘等, 因此就对周围带来很多的污染, 有噪音污染、废水污染、废渣污染、空气污染等。

2. 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的内部环境岩土问题

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的内部环境岩土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深基坑顶部及周边地表变形问题,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产生地面变形沉降是主要问题, 关于这一点上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 在地下水影响下出现地面不均衡的变形或者沉降。在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降水处理, 降水受力的不同就形成不同程度的降水漏斗, 受降水受力的不同对地面的压力就会不同, 从而出现地面沉降或者是邻近建筑物倾斜、墙体裂缝、倒塌;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出现位移导致地面变形, 在这一点上主要存在深基坑的四周;环境岩土的湿陷变形, 一般的岩土表层湿度分布在6~18cm, 当深基坑顶部出现防水、排水问题的时候, 就会造成环境岩土受水流影响出现湿陷, 给周边的建筑造成影响。

二、护坡支护结构变形问题, 在深基坑开挖施工初期时, 护坡支挡结构主要向深基坑地表方向位移, 地表就会出现变形, 在开挖施工不断进行的过程中, 压力不断增大, 支护位置的变位会逐渐回复, 这个时候地表变形程度就增加, 深基坑开挖施工最后阶段的时候, 深基坑受力释放程度不断增大, 经常造成支护结构向上位移, 在支护结构受力不断位移时支护体系结构会出现自身破坏, 就会引起深基坑失稳崩塌、垮塌现象。同时导致邻近建筑设施变形受损。

三、深基坑隆起变形问题, 深基坑隆起变形会影响坑底的稳定度、坑壁安全, 这是严重的环境岩土问题。深基坑开挖后出现隆起变形问题, 主要问题是:深基坑开挖是深层的土体自重力被释放, 坑底会发生回弹变形现象, 同时深基坑开挖施工后, 深基坑的支护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形排挤土体, 从而造成深基坑基底隆起变形。研究表明, 基坑隆起量与基坑开挖时间有关, 开挖时间搁置越长, 隆起量会越高, 两者关系如图2所示。

四、流砂问题, 在不同的地表土层影响下深基坑开挖深度大于地下水位时, 深基坑底部分布的砂土层将受到水压的渗透, 这个时候砂土层将会向上涌出流砂, 致使深基坑底部受损失稳, 出现环境岩土问题。

三、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的环境岩土问题解决方案

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的环境岩土问题解决方案:一、按规范岩土工程勘察, 深基坑工程施工前对周边的岩土工程勘察, 掌握周边岩土工程、水文、环境条件, 然后采取相应措施, 为深基坑的支护设计、施工提供资料。

二、采用动态设计法进行基坑稳定性分析与验算, 选择合适、合理、安全的深基坑支护方案和开挖施工方法是整个项目的关键点。先采用动态设计法, 根据资料, 对设计参数、方案进行整合。主要的支护结构有坡率法、水泥搅拌法、高压旋喷桩、桩排、复合土钉墙、地下连续墙、沉井等。根据勘察结果、深基坑性质和规模等, 结合周边建构筑物状况进行合理的修正。

三、信息化施工, 深基坑工程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由于理论与变形机理的变化, 目前无法掌握理论与施工间的关系变化, 因此深基坑施工从开始到结束需全程跟踪、检测及监测, 了解变化的情况, 利用最新的监测数据和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信息反馈分析, 从而及时有效地采取解决办法。

四、防止水的影响, 深基坑工程稳定性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关系很大, 有60~80%深基坑事故都与水相关。因此, 深基坑工程建设中尤其要处理好地下水的不利影响。根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和周边环境条件合理确定降水方法, 主要包括集水明排、井点降水、截水、回灌, 从而预防地下水对深基坑施工带来影响。

五、精细化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 深基坑工程建设为系统的工程, 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原则进行, 施工中进行检测与监测, 实时监控。编制好施工管理文件, 进行规范施工。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要有前瞻性,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修正设计, 避免环境岩石问题的出现。

四、结语

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6

1 深基坑及其特点

所谓的深基坑, 即基坑深度达到一定值的基坑, 目前, 一般认为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米 (包括5米) 的基坑属于深基坑, 有的人士还认为地下土质条件差、地下管线和周围建筑物复杂的基坑也属深基坑范畴。深基坑工程本身具有如下特点。

(1)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由于基坑深度较深、面积较大, 同一基坑垂直方向土质条件不同, 水平放向土质条件也不同, 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需要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另外, 对地下水进行处理是不可避免的措施, 基坑安全与否, 地下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深基坑施工中不仅要考虑地质条件还要考虑地下水状况。

(2) 受地下管线影响大。目前城市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管线均埋设于地下 (一般随路铺设) , 因此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常常受到这些管线的干扰, 特别是地铁工程, 其施工长度大, 受地下管线的影响特别严重。

(3) 受周围构筑物、建筑物的影响大。深基坑开挖范围受周围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影响, 为了得到安全和稳定的工作面, 需要采取放坡或者支护的方式维持开挖面的稳定, 无论采取放坡开挖还是支护开挖的方式, 对周围土体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扰动, 使得基坑周围土体发生沉降, 而基坑周围已有建筑物和构筑物基础受土体影响大, 两者之间的矛盾需要重点考虑。

2 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深基坑施工由于施工难度大、影响因素多等原因, 因此施工前需要考虑众多方面的问题。

(1) 水文地质资料不详。由于每个工程地质条件不同, 深基坑施工前勘察设计单位需要对基坑范围内进行地质勘探, 得到水文地质资料。对于建筑工程的建筑基础, 地下车库、地下停车场, 由于其范围较小, 水文地质资料容易掌握, 但市政工程中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地下管线等, 由于其长度大、范围广, 靠分段勘探得到地质资料, 不能完全说明地质情况, 因此施工中常常有不可预见的情况。

(2) 降排水方案选取。深基坑受地下水影响较大, 因此深基坑施工中, 降水不可避免, 又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降排水方案有集水明排、井点降水、帷幕止水、坑内降水等多种方法, 如果方法选择不当或者控制不当, 会导致基坑坍塌事故, 造成重大损失。

(3) 开挖、支护方案选择。通常, 深基坑土体开挖不是一次完成的, 一般需要进行分层、分段开挖, 需要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相结合, 因此开挖前需要制定专项开挖方案。

(4) 减少对周边的影响。开挖过程中应减少对地下管线、周围建筑物、构筑物的影响。

(5) 特殊条件施工。深基坑施工需要采取相应的防冻措施, 防止基坑底部受冻, 破坏基地承载力。基坑雨期施工需要采取制定防排水方案、采取防排水措施, 防止坡面受到雨水冲刷, 坑底受雨水浸泡和扰动。

(6) 发生工程意外。深基坑施工中常常有不可预料的或者不可控的因素发生, 因此需要提前制定应急预案, 防止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 将损失降到最低。

3 深基坑施工对策

针对常见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的隐患, 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减少事故的发生或者降低事故的损失。

(1) 补充水文地质资料。

通常情况下, 建设单位提供的水文地质资料可能不足以满足施工需要, 因此, 开工前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施工影响范围内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进一步勘探, 以完善资料, 满足施工需要。

(2) 制定并优化降排水方案。

由于目前可以选择的降排水方案众多, 可以根据工程实际状况, 选择一种或者几种方案进行组合, 已达到良好的降排水效果, 并且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以减少降排水费用。

(3) 开挖、支护相配合保证基坑稳定。

深基坑施工可以选择放坡开挖和支护开挖两种方式, 可以根据现场条件和地质条件选择。若场地宽阔、地质条件良好, 基坑深度不是很大, 可以选取放坡开挖方式, 否责选取支护开挖方式。采取放坡开挖时, 除拟定放坡坡度外, 还要对边坡进行必要的防护, 如喷混凝土、喷水泥砂浆、铺土工合成材料等, 保证坡面稳定。采取支护开挖时, 需要选择支护方式, 如水泥搅拌桩、钢板桩、地下连续墙等方式, 应根据土质条件和、具体开挖深度、地下水情况综合确定, 开挖和支护应相互配合。深基坑需要进行分层、分块施工, 根据土质条件和施工机具选择合理的分层厚度和分块大小, 保证施工开挖面稳定。

(4) 开挖过程进行动态控制。

开挖前需要制定监控检测方案, 开挖过程中主要对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地下水位变化、坑底土 (对于采取支护结构的基坑, 还要监测维护结构、支撑内力, 对于放坡开挖基坑, 还要监测坡面) 等进行实时监控、检测,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5) 冬、雨期施工措施。

深基坑开挖, 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 掌握天气信息, 尽量避免雨期施工, 如不可避免, 需要采取雨期施工措施, 如制定雨期施工施工方法, 现场设置排水沟、集水井等排水措施, 开挖完及时支护或坡面保护, 保证基坑稳定的同时, 防止基坑坑底受雨水浸泡, 扰动基坑。冬期施工坑底应留有一定厚度的土方, 防止坑底受冻。

(6)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为防止和降低基坑破坏和人员伤亡, 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并组织演练。基坑施工中发生坍塌预兆或者发生意外, 应该立即采取应急预案, 如发生可控的破坏, 应该采取坡顶卸载、坡脚加载、坡面防护、灌水平衡土体压力的方法, 如果出现不可控的破坏, 必须以保证人员安全为第一位。

4 结束语

深基坑的若干问题 篇7

1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深基坑围护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在深基坑围护施工的时候, 依然有很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边坡修理不合格

在建筑深基坑施工的时候存在着多挖、少挖等问题, 这些问题时因为深基坑施工管理者执行不到位、深基坑施工操作人员质量不达标等因素造成的, 导致开挖之后出现边坡表面不平整等问题。加之在进行人工修理的过程中, 受到施工条件等因素的现状, 导致不能进一步的挖掘, 使得挡土支护后会发生多挖、少挖等问题, 这一问题在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非常的多见。

1.2 建筑深基坑施工与设计存在较大差异

在建筑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 经常使用深层搅拌桩, 但是因为水泥使用量不达标等原因, 导致了混凝土支护的强度不足, 出现混凝土裂缝等问题。同时, 在建筑深基坑施工的时候, 一些工程会存在偷工减料等问题, 建筑深基坑在挖土设计的时候, 经常出现挖土程序对支护变形等要求, 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 往往为了赶进度而作出一些不按要求的规定, 甚至偷工减料等行为的出现。深基坑的开挖作为一个空间方面的问题, 在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时候, 是根据平面应变问题来进行的。在没有实施空间问题处理的时候, 需要根据平面应变来进行假设设计, 就需要作出一些适度的调整, 以更好的保证深基坑开挖的空间需求, 这就可能导致施工与设计之间的差异, 需要不断的优化与提升。

1.3 建筑深基坑开挖与支护配套效果差

在建筑深基坑土方开挖不需要较高技术时, 深基坑开挖的组织管理不难。但是在挡土支护对技术要求较高的时候, 建筑深基坑的开挖、支护更为复杂。因此, 在建筑深基坑开挖施工的过程中, 工程较大的大部分是专业的开挖施工队施工。这就使得施工协调管理的难度在不断的增加, 而且因为赶紧补等, 造成了开挖顺序较为混乱, 尤其是在雨天施工的时候, 部分出现挡土支护施工不到位, 造成了深基坑支护施工操作面难度高, 时间不足, 针对岩土工程的地下施工内容, 因为深基坑支护工程转手承包问题较多, 一些不具备施工资质的单位也参与施工, 导致施工管理难度大、施工质量参差不齐,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

1.4 基坑降水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在深基坑开挖的时候, 降水等因素将会对土的性质、预应力等产生直接的影响, 从而让支护结构的侧压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因此, 在基坑开挖的时候, 要加大对地下水渗流、地下水位变化、抗剪强度变化等因素的分析, 并借助测压减少试验、卸荷试验等手段, 来确定强图的指标。当建筑深基坑内外出现渗流等问题的时候, 要及时的做好渗流对土压力的影响。通过这些措施的使用, 来降低基坑降水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2 建筑工程深基坑围护的施工技术与应用研究

2.1 逆作法施工技术与应用

逆作法施工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中有广泛的应用, 按照地面一层楼面结构的开合性, 划分为封闭式逆作法、开敞式逆作法两种。其中, 封闭式逆作法能够从地面、地下同时开展施工。而开敞式逆作法则不能同时开展施工, 只可以地下结构从上而下的逐层施工。深基坑逆作法是指在地下基础施工的同时, 也可以通过地上建筑物的施工, 等上部建筑施工到若干层后, 地下各层基础工程也全部竣工。逆作法一般适宜在城市内建筑高层时, 周围施工环境较差, 施工周围邻近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 不能由于任何的一些施工因素遭到破坏的场地条件下开展深基坑的施工。

2.2 锚杆技术的应用

岩土锚杆作为深基坑支护时埋入地层深处的受拉杆件, 锚杆的一端与工程结构物连在一起, 而另一端锚固在地层内并借助其施加一定的预应力, 提升承受土壤、水等压力的能力, 以更好的保持工程结构物的稳定性。岩土锚固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发挥岩土的能量, 提升岩土自身的强度与稳定性, 进而减轻结构物自身的重量, 为工程材料的节约与工程结构的稳定, 打下了良好的计划粗。当前, 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过程中按照预应力预先施加状况分为预应力锚杆、非预应力锚杆两种。按照锚固的原理分为粘结型锚杆等四种。按照锚固体传力方式分为压力型锚杆等三种。锚杆技术的使用能够给深基坑开挖提供一个广阔的施工空间, 得到了较多的使用。

3 深基坑围护的基本策略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 主要包括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深基坑施工工艺两个方面。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的时候, 需要对支护工程的地质状况、水文条件、深基坑的深度、施工周边环境、施工天气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要做好施工周围陈旧民居的安全评估, 由于施工场地周围很多旧的建筑物会存在墙面、墙体等开裂程度。因此, 在施工前加强对陈旧民居安全性的评估, 对于减少施工纠纷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 要做好对深基坑施工周围管线的排查与方案制定, 由于大部分建筑工程位于市中心, 较多较密集的建筑物与地下管线, 给深基坑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做好深基坑周围管线的排查, 对于加快施工速度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4 结语

总之, 基于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重要性与基础性, 这就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在做好支护工程的地质状况、水文条件、深基坑的深度、施工周边环境、施工天气等分析的基础上, 提升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的质量。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全面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实现深基坑施工效益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衍良.选择最佳深基坑围护专项施工方案的几点体会[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王红霞.深基坑围护工程施工探讨[J].科技信息, 2013.

[3]姜军礼.浅析水泥土桩深基坑围护安全风险与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 2010.

上一篇:传播场域下一篇:电磁混合式消弧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