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鉴赏与赏析

2024-09-27

诗的鉴赏与赏析(共3篇)

诗的鉴赏与赏析 篇1

中国人对诗最早的总结是在《尚书·尧典》:“诗言志, 歌永言, 声依永, 律和声, 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由此可见, 上古的时候, 中国人把诗和歌的概念区分得很鲜明, 两者结合是后来的事了。当时认为诗的主要特点是“言志”, 这里面包括两部分, 一是其体裁形式是“言”, 而非“咏”, 用今天的词即是“说”, 不是用来唱的, 而“歌”才是在对“言”自身加以渲染, 接下来的配合是:声音遵循唱的步调, 旋律再附和着声音。八种音阶相碰撞又相协调, 互不干扰, 由此达到人与神合一的境地, 即调动起快乐美妙的感觉。另一方面是对其内容的认识, 即认为诗的创作目的是为了说明“志”, 即“士”之“心”也, 内心的想法。这个定义比较恰切地概括了上古诗的特征。上古人将他们认为可称作诗的作品整理为集子, 并直接名之为《诗》, 其中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十分明晰。

但是到了中古时期, 严羽提出了质疑, 即“诗有别材, 非关书也;诗有别趣, 非关理也”。什么意思呢?他发现, 诗的美妙, 并不是简单可以说明的, 说出个人的想法并不就使得诗使人获得美感, 所以多读书固然可以获得知识, 但是填充其美感的材料, 并不是这些僵硬的知识, 诗的趣味也不是能够“载道”, 所谓的“不关风化体, 纵好也枉然”实在是自欺欺人, 诗的好恰恰是不关风化体, 这种质疑, 促成了中古时期诗人蓬勃的创作激情, 唐诗宋词写尽人间万物, 把诗推到了至今无法匹敌的高峰。诗仙, 诗圣, 诗豪, 诗鬼, 诗怪……数百年间, 诗都处于狂欢状态,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 今日的儿童为何都能对《唐诗三百首》开口能诵了。

诗的丰富, 不能仅仅用异彩纷呈来说明, 泥沙俱下的泛滥也在所难免, 如常人耳熟能详的一首:“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它也普遍被认为是诗, 为什么称之为诗呢?理由很简单, 即押韵且合五言诗字数惯例。但这其实只是运用五言诗的体裁形式, 嵌入了从一至十的数字, 也就是说, 它只不过是一个文字游戏。再看一首,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这一首除了与前一首有相同特点外, 还用幽默的口气描述了一幅画。或许有人会以为, 它把这幅画描绘得“栩栩如生”, 便是其好之所在, 因为王维的诗的特点即“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何不直接去看画, 那就不仅仅是“如生”, 而本来就是活生生的物了, 还何必来读这诗。故而苏东坡评价说, “论画以形似, 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 定非知诗人。”说明的任务是说明文的, 而不是诗的, 而且强要用简练的诗的语言去说明复杂的事物, 本身便是悖论, 诗的语言倾向是把更多的东西包容起来, 而说明的要求却是把更多的东西展现出来, 由此诗怎么可能做到呢?把诗与画来做描绘事物能力上的对比, 只能是儿童简单思维才会有的幼稚想法。至于王维的诗与画互相包含, 只能是其特别之处, 并不是其过人之处, 更不能看作其主要价值所在。

那什么样的诗才称得上好诗呢?近古的王国维提出, “有境界, 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王国维这个论断不是心血来潮的偶感, 而是遍览唐诗宋词元曲之后的参悟, 由此而写出的《人间词话》, 更是以短短千言说尽人间诗词的曲折妙弊。所以我以为, 欲读懂诗的妙处的人, 必要常读这部《人间词话》。至于他所说的“境界”, 我以为是指诗的超越精神, 诗人的眼睛要超越到世人眼界之上, 不要受世俗物质视角的制约。从世俗眼界来看世界, 就像坐井观天中的青蛙, 再大的天也只被它用井口来衡量, 而诗人的眼光则要像捞月亮的猴子, 在世人都以为镜花水月纯属虚空的公论之下, 他还要去捞, 他捞的不是物质, 而是精神向往, 有这样境界的人才能成为诗人, 也才能成为李白。古人说, “人间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 即情痴并不只在微风轻拂的月夜才有。诗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世人眼中, 只有风花雪月才有诗意, 而在诗人眼中, 世界就是诗化的世界, 庸常的词句泛出涅槃的光,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这种超越看似回到原点,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啊, 原来你早就在这里啦。看似异常简单,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其实眼光却经过两个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和“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锻炼, 事物未变, 人的境界却迥然不同了, 人对世界的认识达到了超越, 由此衍生出的人生的意义也不同了。

习见的古诗讲解往往有个固定模式:先介绍时代背景, 诗人某年遭遇某事, 便会产生某种情绪, 再用诗附会此背景, 即诗不容置疑地会表达他这种情绪, 使用一些“意义”含糊不清的词语概括就是:“委婉”“曲折”“暗示”而又“准确”“恰当”或“贴切”地表达了作者的豁达、悲痛、失落、思念、怀才不遇、爱国或某种高尚情操。然后便是逐个解释字词的出处 (前人某某曾经用过) , 字词含义也便直接借用前人的意思, 不再另做分析;最后指出诗所用夸张、比喻或拟人手法, 造成了优美意境、深刻体验或强烈感情。这种讲解方式看似颇具“科学精神”, 然而却完全与诗作原旨相悖。首先在对诗内涵的把握上, 它不是从诗作内容去挖掘, 而是先确定“中心思想”, 再以此观照诗作, 那么此时得出的内涵自然就是先前的“中心思想”了。在这种讲解之下, 诗作显得平庸枯燥, 不过是些小肚鸡肠的情绪或牢骚, 如同坐在井底的青蛙, 用井口来量天, 天也不过是井口大小。这种庸俗社会学的阐释方式, 既否定了诗的个性价值之美, 更贬低了诗人的心灵境界。与讲解主题相比, 接下来对诗作进行的修辞上的分析, 似乎更具学术价值, 通过分析诗作的修辞方法, 指出诗的“精巧”之处, 如工整对仗、合辙押韵、起承转合, 以此证明诗人“独具匠心”, 这种讲解听起来“有理有据”, 似乎这就是诗作的高明之处无疑了。但这种理解方法也不过是舍本逐末, 与中国诗人创作追求背道而驰。古诗有明确的韵律规范, 技巧不过属于作诗常识之列, 是读书人尽知的“雕虫小技”, 诗人所追求的恰恰是抛弃这种技巧痕迹, 达到“羚羊挂角, 无迹可寻”, 不是层层递进的逻辑推理, 而是人神合一的“顿悟”, 两者协作得出诗句, “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或许有人会举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以证明诗人重推敲。其实王安石所比较的并不是几个字意思的差异, 而是哪个字与“江南岸”连接才能达到通灵的境界。

古诗解读也并非无章可循。在中国古代, 字即为词, 尽管古诗篇章短小, 但要求含蕴丰富, 讲究蕴藉包容, 这种包容不是所谓的时代或诗人生活的背景知识, 而是诗人多种情感的融会, 复杂的情感再通过字词碰撞所导致的词义交融表达出来, 形成读者既能体会出又难以言说明晰的感受。因此解诗, 不要先去看什么时代背景或词句出处, 首先得从诗作本身入手, 体会字词碰撞而导致的复杂含义, 比如讲解“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不是指出沧海和蓝田在哪里, 并且有什么特产, 而是先要想象和形容月照沧海珍珠含泪和日照蓝田玉生青烟的飘逸、虚无感觉, 再往下也就能发现诗人的隐秘心灵了。如解读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月亮是何年有的?常人岂能说得出, 还是让我敬一杯酒向上天请教, 万寿无疆的它肯定知道。但是又不知依照天上的纪年方法, 今朝该属于哪年了?我想趁天上的风路过的时候, 随它回到天上去, 只担心天上住所都是碧玉搭建, 少了人间烟火会太过清寒。趁着酒兴自在地起舞, 这种人间快乐又岂是仙境能有?

酒席散后, 橙色的月光照着, 心事重重难以入睡。其实又何必常常抱怨造化弄人?人生之中有欢乐也有烦恼, 有团聚也有离别, 正如月亮会遇到阴云也会遇到晴空, 会有圆满也会有残缺, 自从上古年间便如此了, 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我们所能做的, 只是在心中祈祷天下的人都长命百岁, 相隔千里也能心心相印!

参考文献

[1]倪炯.中国古典诗歌鉴赏[J].考试 (教研版) , 2008 (11) .

[2]姜波.鉴赏中国古典诗歌语言[J].中学生百科, 2007 (14) .

[3]钱志熙.江西诗派精品赏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7.

[4]李家琰.浅谈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 2014 (3) .

[5]周啸天.隋唐五代诗词鉴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003.

[6]张彩凤.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的几个角度[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院报, 2003 (1) .

诗的鉴赏与赏析 篇2

张谓这首《早梅》诗,立意咏赞早梅的高洁,但作者并没有发一句议论和赞语,却将早梅的高洁品格和诗人的赞美之情清晰地刻划出来。

“一树寒梅白玉条”描写早梅花开的娇美姿色。

“一树”实为满树,形容花开之密集而缤纷;“寒梅”指花开之早,还在冬末春初的寒冷季节,紧扣“早”字;“白玉条”生动地写出梅花洁白娇美的姿韵,象一块块白玉似的晶莹醒目。这是对梅花外貌的描写,有形有神,令人陶醉。

“迥临村路傍谿桥”,从生长环境中表现早梅的高洁品格。花草本无知,不会选择生长环境,但这里诗人在真实的景物中,融入人的思想意念,仿佛寒梅是有意远离村路,而到偏僻的傍溪近水的小桥边,独自悄悄地开放。这就赋予早梅以不竞逐尘世、无哗众取宠之心的高尚品格。这样就使诗的意境显得开阔,进一步突出了早梅的高洁。

最后两句,抒发诗人初见桥边早梅的感受。“不知近水花先发” 是承上两句对早梅的铺写之后的转折,用惊叹的口吻表达了对近水梅花早开的惊喜之情。

“疑是经冬雪未销”写出“不知”的缘由,用一“疑”字,更为传神,它将诗人那时的惊喜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似乎诗人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是梅花,而怀疑是不是未融化的冬雪重压枝头。这就与首句的“白玉条”紧密呼应,喻比出梅花的洁白和凛然不屈的形象和品格,从而含蓄婉转地把诗意落到实处,使诗的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加强了人们对早梅的倾慕之情。

一首绝句,仅二十八个字,就能将梅花写得如此之美,除立意新颖之外,还在于诗人从现实生活的观察中,能捕捉住早梅的颜色(洁白)、地点(偏僻)、季节(早春)、气质(耐寒)、姿态(俏丽)等特征,加以艺术的提炼和概括,并借助象“白玉条”“冬雪压枝”等生动、形象的比喻,鲜明、传神地塑造出早梅的品貌和气质,使人生发出美不胜叹的感觉。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 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题长安壁主人

张谓

世人结交须黄金,

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

关于送别诗的鉴赏 篇3

柳永在《雨霖铃》中的感叹“多情自古伤离别”,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矣!”“送别”是古代文人在诗歌中经常表现的一种题材。实至今天,送别诗仍是高中常考常新的诗歌鉴赏题材。下面主要从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方面做探究,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一,思想内容

前面已经提及柳永与江淹都把送别与伤感联系在一起,但并不是说送别诗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是千篇一律地抒写惜别伤感之情。下面对送别诗歌思想内容作一较为具体的概括,大致可分为以下七种情况:

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如:王勃的《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第二句“风烟望无津”一句,用“风烟”、“望”两个词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雨所遮,间接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2,体贴入微的宽慰

还以上面那首诗为例。诗人在第二句中流露伤感之意后,在后面三联中感情基调立即有了变化,作者宽慰朋友,这次离别只是客中之别,只要彼此心相连,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不就好像近邻一样吗?这首诗极尽宽慰之意,成为温暧孤独的心灵鸡汤。

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同样有一般送别的惜别之情,但因朋友“西出阳关”是壮举,所以诗中不见伤感之意,只是在“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想象中包含了诗人的友人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4、前途艰险的担忧

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一诗的第三句撇景入情,朋友刚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春江渺茫,征帆一叶该停泊在哪里呢?在依依惜别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艰险前途的担忧。

5、坦陈心志的告白

有的送别诗往往借别明心志。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的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则在送别感伤之外另辟蹊径,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格,孤介傲岸的坚强性格,借送别而言心志,可谓一箭双雕。

6、积极奋发的勉励

鉴赏诗歌,一定要能知人论世,初盛唐的诗人在诗歌中总是充满一种积极乐观精神。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一诗写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这种情绪只是轻轻带过,诗人随即把这种怅惘化为为国效力的责任。全诗以“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作者勉励友人建功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全诗一气呵成,充满积极奋发向上的豪情。

7、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

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与一般送别诗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向潇湘,自己则北向长安。诗的末句“君向潇湘我向秦”看起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实际上在朴直的话语中,表现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通过以上思想内容的分析,我们发现送别诗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它在表达惜别留恋之情外往往还会寄托诗人的个人身世遭遇之感,表现诗人的性情品质,或凸现时代风貌。在分析诗歌思想情感时,我们一定要学会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切勿挂一漏万。

二、常见表现手法

诗歌的思想情感总要借助表现手法来表现,送别诗常见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抒情

如高适的《送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直抒胸臆,“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表达自己虽不得意但满怀信心和力量。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歌讲究含蓄蕴籍,表达情感往往婉转曲折,经常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这种手法更是送别诗中最常用最典型的手法。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表面写去路烟霭迷茫,道路修远,其实是要以此寄寓离愁之思,寓情于景显得含蓄蕴藉。

3、想象联想(虚实结合)

除情景交融的手法外,送别诗中还经常用到想象、联想。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如刘长卿的《送严士元》第三联写道:“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诗人由眼前的落日去帆这一实景而联想到严士元听去之地湖南应是万里草青。这是虚实结合的笔法,这样虚实结合就拓宽了诗的意境,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思念之情。这种手法是鉴赏中比较难把握的,需要我们有一双想象的翅膀。

4、比喻修辞手法

为了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诗人在诗歌中还特别青睐比喻这种修辞手法,送别诗因为善于运用景物营造伤离别的气氛,所以比喻手法更为常见。看下面宋代诗人刘迁的《柳梢青?卢梅坡》一词:泛菊杯涤,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勿勿,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这首诗在表达感情时就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形单影只的孤独之感,飘泊无定的离别之苦。下片又表明他的心会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朋友卢梅坡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以此来表达思念惜别之情。

三、经典例题举隅

2007年江苏高考设计了这样的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参考答案:(1)作者翘首远望,水天相接,树木迢迢,表现了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带雨的乌云遮住了大半个山,路途多风雨,表现了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抒发了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或寓情于景)。

(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远比路途**险恶得多。

综上所述,我们对送别诗的常见思想情感及艺术手法有了概貌了解,有了这个了解,在鉴赏送别诗时可以有一种高屋建瓴的优势。再通过对经典例题的探究,我们会发现鉴赏题的答题步骤也是有章可循的。如果是思想内容方面的鉴赏题,一定要抓住重点意象,赏析情感产生的原因或依据,再明确意象表达的情感。如果是关于表达技巧方面的鉴赏题,一定要先明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鉴赏这种手法,达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传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上一篇:天然药物资源开发利用下一篇:主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