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新诗赏析鉴赏(共2篇)
经典新诗赏析鉴赏 篇1
如何鉴赏新诗
新诗,它是相对于古代诗歌而言的。由于诗歌的特点所决定,很多诗其意义的理解带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和隐蔽性,因此,对新诗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尽管近两年高考诗歌鉴赏没有把新诗列入考试范围,可一方面高中存在着事实上的新诗教学任务,另一方面高考也有部分考生喜欢选用新诗这种体裁来进行高考作文写作。这样一来,落实好高中新诗的教学任务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而新诗鉴赏是高中新诗教学的关键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便利有效的新诗鉴赏方法。
诗歌是作者以丰富的想象,高度浓缩的语言,和谐的节奏,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或个人情感的文学样式。鉴赏新诗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联系背景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优秀的新诗无一不是现实生活的高度的艺术概括,同时反映着现代的社会现实,因此,不了解背景,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就难以切实、准确地把握新诗的内容。要实事求是地科学地鉴赏新诗,必须从实际出发,分析研究全诗,了解和顾及作品背景和作者本人。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
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顾及作者全人,就是要把作品和作者的世界观、生活经历、创作道路、艺术修养等联系起来,把作品和它发生的社会环境、历史条件即当时的社会矛盾、现实状况,文学发展状况等联系起来,否则,就会主观片面乱下断语。鉴赏新诗也是如此。如对朦胧诗人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一诗的理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放在反映“文革”这一个大的背景下来理解,那么我们也就很容易解读这首诗,这首诗的意象结构象征了整整一代青年从迷狂到觉醒的心理过程。再如对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的理解。按作品创作交待时间—1938年,可知时代背景:当时是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的最艰苦、最严峻的时期,可推知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是由于歌者经历了坎坷、悲酸、苦楚;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意象,抒写了祖国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愤怒和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往往是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抓住意象
诗,首先要讲究意象。意象,即意中之象,是诗人为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加以选择、提炼、重新组合后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形象。杏花开得很茂盛的物象,引起诗人生机蓬勃的感触,便构成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意象。诗人常有感触,如果直接写下来,没有物象的配合,就缺乏意象,很难产生好诗。如只发感慨:强大的汉王朝,威风的汉武帝,都成了历史的尘迹。这只说出了感触的内容,不能算诗,而写成“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那才成为有意象的诗句。反过来,我们要理解新诗的思想感情,也就要从意象入手,所有的意象都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地浸染着诗人的情感。诗要动人,自然要选取那些较多和较浓地浸染情感的意象,当然这些意象必须反映诗的主题。如舒婷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中,诗人为抒发对祖国的深情,把数百年来的历史浓缩在四组叠现的意象之中。诗歌第一节,连用“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五个意象,并以“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修饰语来描绘祖国所承受的苦难与忧患。第二节用“贫困”、“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表现祖国和人民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希望,只是长期以来希望太渺茫。第三节用“理想”、“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意象,唱出对祖国的希望之歌—新生的祖国已站在“雪白的起跑线上”。第四节分别用“十万万分之一”、“总和”、“乳房”、“血肉之躯”等4个意象抒发了为伟大祖国献身的豪迈热情。
值得一提的是,“意象”是读者在反复诵读中各自构建而成的,并不存在什么“统一”的标准。如韩东的《山民》中,“山”的意象可以让人想到艰苦的生活环境,可以让人想到工作中的重重困难,也可以让人想到人生道路的曲折,更可以让人想到历史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等等。“海”可以让人想到光明的前程,可以让人想到事业的辉煌,也可以让人想到理想的目标,更可以让人想到人生的美好前程等等。见仁见智,对意象的解读,能自圆其说即可,不必拘泥于一种解释,而且,如果解释合理,即使和作者的意思相反也是可以的。
三、学会想象
诗歌要求语言的 精炼、浓缩,必然会产生语意的跳跃性。因此要学习新诗,光是了解字、句、章法等是不够的,还得具备充分的想像力,要理解诗的含义,必须凭借对生活的认识,从精炼的语句所提供的环境出发,沿着诗歌表达的情感主线去联想、想像、补足诗歌中没有充分直接显露的形象。因为诗歌是一种文艺,与别的作品不同,一个诗人不会把自己所有的话都说出来,诗贵含蓄。诗人写诗语言精炼含蓄,跳跃性大,古人称此为“诗家语”,它只能提出几个要点,其余的全靠读者自己去想象、添补、组织。读诗除读懂表面的意思外,还得读懂诗歌内部的意思。比如作者所暗示的境界、情调等。这就需要读者神游冥想,把诗像茶叶一样泡开,读出诗的原汁原味。这样才能算是真正读懂诗歌,否则浮光略影,不得要领,是难以进入诗歌鉴赏之门的。如卞之琳的《断章》一诗中,诗人勾画了两幅画面,一幅白天的景象,一幅晚上的景象。白天,“你”—一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人,正在欣赏“风景”(自然的),“楼上”的人也在看“风景”,由于“你”的存在,就转移了视线,所有的感官都集中到“你”身上,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更精致,更动人。夜晚,“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呈现了一种朦胧诗意美,而“你”却潜入“楼上人”的人“梦”中,占领了“楼上人”的思绪,美化了“楼上人”的梦境,使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楼上人”的心目中,“你”的皎洁超过了“明月”,你的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诗写得空灵,有韵味,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美是爱的种子,爱的火苗,爱的甘露。我们如此展开一想,也就懂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八个字的涵义了。至此,不难发现,里面很多内容都是我们根据诗歌现有的内容合乎逻辑地、合乎生活常理地想象出来的,可这些作者所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个意境,这就全靠我们去想象,去补充。
浅说如何鉴赏新诗
我国诗歌创作源远流长,体式齐备,规模宏大,诗派林立,成就辉煌。现在写新诗的朋友较多,本文仅就鉴赏新诗的问题说说肤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各位新诗爱好者。
所谓新诗,一般指“五四”以来,不依照传统诗律写成的白话诗。它不同于以前的旧诗,在用韵,平仄,对仗,句式上,都没有严格的规则。它在形式上最基本的特点是,力求解放,不炫奇立异,多采用口语。直到现在,形式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和完整统一的形式。鲁迅对于新诗的看法是:“诗须有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但格式不要太严。要有韵,但不必依旧诗韵,只要顺口就好。”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我国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工作者,曾就新诗发展问题,展开了全国性讨论,许多诗人主张,新诗应有自己的格律,应从民歌和古典诗歌中吸取营养和形式,以完善新诗歌,使之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鉴赏新诗的全部内容都必须紧紧围绕诗歌的意境而展开。意境是新诗所描绘的具体可感的生活情景或自然景色和表现出的丰富强烈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能使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受,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特定的境界,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反响。意境包括新诗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出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即情和景,境和意。这两者不是相互独立的。情是主导的一面,写景是为了抒情。写景而不抒情,景必丧失其生命力,借景抒情,情也就得到形象生动的体现。一首优秀的新诗,总是在一定的主题统帅下,把生活图景和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即古人所谓“情景交融”。交融的方式,就新诗而言,是多种多样的。或先写景后抒情;或边写景边抒情;或只写景而不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或只抒情而不写景,着力创作一种鲜明的思想境界,表现某种政治主张和哲理。意境不是主观自生的东西。由于诗人的立场,观点,感情不同,意境也就有性质上的区别。由于题材不同,诗人艺术风格各异,意境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在鉴赏新诗时,要联系具体作品去细细品味。
古人认为“嗟叹之不足咏歌之”,又有“诗者,言之精也”的说法。通过读诗,就可以具体深切地领会这些精辟的议论。读诗就是鉴赏。鉴赏就是从诗中接收信息,并通过体验,想象,思考,调动自己的信息储存,予以再创作,从而获得美感享受的一种审美活动过程。这个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形式到内容,大体要经过初感的捕捉,体验的深入,想象的激发,探究的细化等几个环节。
第一,初感的捕捉。初感就是最初接触到诗歌的刹那间,对作品整体的一种敏捷性反应。鉴赏是从感知开始的,及时抓住对诗歌的第一印象,就是捕捉初感。
初感是一种艺术直觉,对于艺术素养较高的读者来说,这种直觉有相当大的可靠性,这是因为直觉依赖于感觉器官的活动,而感觉器官对新鲜刺激最为敏感,能够在接触的瞬间把握其最突出的特征。这种直觉要受主体的心理定势的制约,也就是说,主体通过长期审美经验的积累,已形成相应的心理结构模式,以致主体在刚一接触审美客体的刹那间,仿佛不假思索似的便能作出判断。直觉看似与客观偶然邂逅,实际上却是以审美经验和判断力为基础的。有一定艺术素养的人可以凭直觉判定一首新诗是否美或者不美,而缺乏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人不可能作出这样的判断。
这种初感是十分可贵的,它是深入鉴赏的契机。当然,这种初感未经过反复体验和深入探究,其感受有表面性,也可能产生错觉。所以鉴赏时既要珍惜这种初感,又不能停留在初感阶段。
第二,体验的深入。体验,即沉浸到诗人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设身处地去体会抒情主人公的心理,从而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审美体验,主要是情感的体验。欣赏是一个情感的愉快的领受,在我们用理智理解作品之前,首先要用心灵去感受。
审美体验,一般循着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轨迹进行,即先从表层意向的关照开始,导致情感的移入,经过心灵在作品中尽情游猎后,又回到整体关照上来。
读者跟着诗人的思路,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联系起来,同诗人一起徘徊,追求,痛苦,思索,喜悦,失望,兴奋等等,把自己的感情移入诗歌,最后又从诗中跳出来,以理智的态度对它进行观察,穿透表面现象,深切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种体验的过程贵在忘我。读者要把自己的身心都沉浸到诗歌中去,达到入迷的地步。这样才能与诗人达到美妙的契合,才能对诗中展示的诗人的内心世界有准确而真实的把握。
第三,想象的激发。诗是一种语言艺术,向读者提供的只是语言符号,不像绘画,雕塑,舞蹈等可以直接诉诸观众的感官。欣赏语言艺术,只能根据作品的语言符号,调动自己的想象储存,头脑中才能出现相关的形象,这就是审美想象。
对于诗歌,这种想象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为诗的语言与小说,散文,戏剧的语言相比,具有浓缩,跳跃,多义的特点。一首优秀的新诗,给读者提供的是多层次的结构,在确定的框架以外,还有许多不确定的点,在有形的内容以外,还有许多无形的暗示,在鉴赏的过程中,读者仅仅知觉有形的内容和确定的框架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想象,对无形的暗示予以发掘,使那些不明确的点明确化。真正读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
要联系具体诗作,从生物学的角度,从社会学的角度,从心理学的角度,从历史,从地理,从宗教,从伦理,从人情世故,从各种艺术形式等等去设想,去补充,去拓展,充分展开审美想象,通过想象使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棵大树,使一星火种发展为一片火光。
第四,探究的细化。在鉴赏过程中,通过直觉,体验,想象,主体可以沉浸在诗的意境中,尽情徜徉,尽情享受,尽情玩味,并进一步思考,诗歌表现了什么,是怎么表现的,从而作出科学的判断。这是个理性活动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使从审美对象获得的信息系统化,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探究的内容,包括对诗人的探究,对环境的探究,对作品的探究。
重点是对作品的探究,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思想哲理的探究。包括对诗的时代感,历史感,社会性,神化性,道德观,价值观的探讨,以及对单一或多重主题的确认等。
2,心理的探究。对渗透在作品中的诗人的情绪,意识,以及直觉,潜意识内涵的探讨。
3,意象的探究。对诗中意象的结构,意象的种类的分析,以及意象运动规律的探讨。
4,传达媒介的探究。诗的传达媒介是语言,诗的语言有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分。表层结构是具体说出的语言,深层结构是需要加以体味的言外之意。对语言的探究,不能停留在字典诠释的狭隘理解上,而应探讨诗是如何通过有限的语言,词汇,有限的组合规则,去表现无限宽阔的人的心灵世界的。
5,艺术技巧的探究。包括对诗中运用的时空技巧,运动技巧,结构技巧,建行技巧的考察,以及诗中体现的虚实,形神,动静,曲直,疏密,断续,开合,张弛,正反,抑扬,正散,藏露等辩证关系的探索。
在实际鉴赏中,审美探究往往呈现不同情况。如果读者的认识结构,生活经验,心理气质与所读的诗作相适应,那么审美探究就比较顺利,反之就会出现理解障碍,就会“读不懂”,审美探究就难以进展下去。
对审美探究过程中出现的理解障碍,要做具体分析。有时问题出现在诗作上,有的诗作者本身对社会对人生既无真知灼见,又缺乏一腔压抑不住的激情,把诗当作一种高级的文字游戏,争奇斗艳,故弄玄虚,把作品弄得神头鬼面,令人百思不解,这实质是文风不健康的表现。有时则是读者的问题。如缺乏相关生活经验,对诗歌的哲理内涵难于接受,对诗人采取的新的艺术手法不相适应等。只要找到原因,再有针对性的加以弥补,理解障碍就会消除。
正确的态度是,对于存在理解障碍的作品,不要简单否定,丢开了事,而要采取宽容的态度,经过一番努力还是接受不了,可以放一放,等一等,看一看,让时间去作结论。同时,读者自身也要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不断吸取新的艺术营养,善于调整自己的认识结构,对有创新精神的新作品多接触,多思考,多与人讨论,时间长了,自然会悟出一些门道,审美探究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了。
徐志摩《再别康桥 》新诗赏析 篇2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富盛名的诗作之一。
徐志摩(1897—1931),字摩诘,浙江海宁人。早年留学美、英等国。回国后组织新月社。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主要的作品集有《猛虎集》、《云游》、《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本诗写于1928年,收入《猛虎集》是其最有代表性的诗歌。此前作者曾写过一首《别康桥》的诗作。
诗人曾经留学英国,在康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读书。在那里,受到英国文明的熏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想——康桥理想。但是,归国后,军阀统治下旧中国的黑暗现实,使他的康桥理想破灭了。康桥,英文原名Cambrige,今通译剑桥,是英国学术、文化、风景胜地。正如徐志摩当初把意大利文化名城佛罗伦萨译为很有色彩的冷翡翠一样,康桥这个兼有意译的音译也包含有这样的意思,即安乐的桥,壮美的桥。徐志摩曾经一再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见康桥留学生活对徐志摩影响的巨大。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1928年秋再度游历英国后在归国海轮上写的。徐志摩在留学康桥时期确立了自己的资产阶级民主的理想,确立了自己的爱与自由与美的人生观,但国内的军阀混战,以及恋爱的失败,使他备感失落。当他再次游历康桥时,一切已经是物是人非,诗人正陷入一场信仰危机,面对着康桥,他浮想联翩。在诗里他以缠绵惋妁笔调,抒写了自己对康桥无限留恋和依依惜别的心情,微妙地层露了因“康桥理想”的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当然,之所以对康桥恋恋不舍还在于,这里是诗人青春生命得以辉煌的场所,或者说这里说生命的见证,回到康桥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回到生命的过去,去重温生命。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见“参差荇菜”而“左右流之”了,才会在康河的柔波里“甘愿做一条水草”。对于这梦幻过于的沉迷,而不忍心破碎了这样的梦,所以才“轻轻地”“悄悄地”,所以想放歌而不愿意,而用“笙箫”来代替。笙箫的呜咽正是诗人内心痛苦而不能说出的情感的代言。
徐志摩的诗作十分注重艺术技巧。
(1)形象生动,意境优美。在诗中,诗人紧紧围绕着“寻梦”这一中心进行抒情和想象,敏锐地抓住了“金柳”“波光” “青荇”、“星辉’等具体而生动的.形象,勾勒出无比美丽的康河晚景,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和景色三者融会在一起,表露了自己对过去憧憬的留恋和眼前的离愁别绪。诗篇格调轻盈柔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梦幻般的情调。
(2)具有音乐美和建筑美。诗行整齐,具有建筑美,但是又在整齐中有所变化,使诗行具有灵动之美,具有动态之美。这首诗每节四行,每行的字数也大体相当,有着节的匀称和句的齐整,给人一种建筑上的美感;但每节二、四两句的错落又使诗作显示出灵活的情韵,而不像闻一多的诗作那样的板滞。全诗每节两韵,随节转换,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重复而又有所变化,所用韵脚又多是发声绵长的复韵母,另外还使用了“悄悄的”和“轻轻的”等复音词,使声调回环往复,语言轻倩柔美,意象明丽流转。
(4)富有音乐性与动态美。诗作以“寻梦”为抒情线索,整首诗作抒情主人公“我”到康桥告别的经过。时间是从傍晚——“夕阳” ,到半夜——船星辉,再到夜半更深——“星辉斑斓”,再到清晨——“西天的云彩”。这是整个一夜的时间。空间上从近处的河畔,到波光,到榆荫下,再到船上,到弃船等岸。人物和他的视角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高处——西天的云彩,到稍近的“波光”,再到“夕阳下的金柳”,再到“榆荫下的一潭”,再到“青草更青处”。由高及低,由远及近。然后再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换,由近及远到更远。时间和空间在不断的流动之中,而情感也在不断的流走中。先是写康河下景色的绚丽,接着写“寻梦”中的沉浸和忘乎所以中的“放歌”,转眼又写“不能放歌”,转入沉默状态,最后又回应第一节“轻轻的”而“悄悄的”告别。梦可以使人放歌,但又使人不能放歌,相互矛盾,形成情感的张力。沈从文说:“徐志摩的作品给我们的感觉是‘动’,文字的动,情感的动,活泼而轻盈。如一盘圆圆的珠子,在阳光下转个不停,色彩交错,变幻眩目。”
诗作格调轻盈柔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调。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这首诗的风格飘逸清丽。整个这首诗极力表现诗人的哀伤迷惘的情绪,但情绪浓烈却不张放,整个的格调非常切合中国传统诗学的“哀而不伤”的蕴籍风格。
【经典新诗赏析鉴赏】推荐阅读:
新诗鉴赏训练10-24
新诗教学07-04
初中新诗07-29
新诗教学策略08-08
新诗(1927——1937)05-16
20年代新诗11-18
新诗现代化07-26
新课标下的新诗教学07-18
央视新年新诗会主持词10-26
新年新诗会的感想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