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教学策略

2024-08-08

新诗教学策略(通用10篇)

新诗教学策略 篇1

新诗, 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现代新诗, 是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 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相对于古体诗而言, 新诗的内容晦涩难懂, 不易把握。一个原因是不少新诗受到各种外国文学流派的影响。新诗也在不同的审美主张下渗透着诗人的精神特质, 表达着自身的诉求。因此, 学习新诗, 不仅能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激活学生的写作灵感, 而且有助于唤醒他们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培养起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关怀。

一、新诗教学的成绩和问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诗歌与散文的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并在“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指出, 教师对有兴趣尝试诗歌创作的学生应给予鼓励。为凸显新诗教学的重要性, 体现新诗对人的启迪及感化作用, 有些教师已经率先开始了新诗的教学新方法的尝试, “把感悟诗歌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北京第十一中学的林喜杰博士做得非常好, 具体方法是在其所在学校的初一年级开设了现当代诗歌欣赏选修课。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大致是:先读几首诗歌, 然后进行一些拓展思维的训练, 最后半节课进行诗歌写作, 所写的诗歌与所读的诗歌在内容、题材、情感、技巧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然而在更多实际的诗歌教学中, 仍呈现出多种问题, 使得新诗明显处于劣势。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

一些新诗涉及外国思想流派的影响, 加上新诗本身的隐晦性与暗示性, 使得对它的解读有一定难度。教师的观念和喜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如果教师没有对新诗的发展以及它的独特魅力加以充分了解, 则很难透彻地将其中的深意传达给学生。要教诗, 得先懂诗, 爱诗。如果自己不能对新诗进行很好的理解, 那么课堂上的新诗讲授将流于形式。不懂诗而教诗, 诗恰恰就会成为在教学中失去的东西。如果自己对浪漫派, 新月派的“三美”主张, 象征派借鉴法国象征主义的特点, 七月派, 九叶派, 朦胧诗, 现代主义等等不加以了解, 在实际的教学中就会很难向学生深入剖析诗歌内容, 对诗歌的学习就会浮泛于表面。教师工作的繁忙, 对新诗教学的诸备显得不足, 使得教师局限于课本和教参, 局限了解读新诗的视角, 僵化了思维。

2. 讲授方法不当。

教师在进行新诗讲授时, 采用“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整体感受——主题探究——艺术特色”几个环节进行, 常作字, 句, 段的讲解, 将新诗肢解化, 使学习过程索然无味。又或者是进行诗歌的文体讲解, 紧抓大纲考试的部分, 将其余部分省略。使得新诗纯粹成为了应付考试的工具。新课标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当前却主要将新诗当成一门考试工具, 忽视了它的人文精神, 这正是新诗本易走进人心却难以企及的原因。学习新诗固然要了解它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但同时应该去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唤醒生活体验与生命情感, 找寻共鸣, 从而提高文学素养, 提升精神境界。

3. 学生对新诗学习缺乏兴趣。

高考中作文明文规定: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而且在阅读中, 出现新诗的情况也是少之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漠视了新诗的学习。应试教育本能地淡化不会参与考试的内容, 使得新诗在语文学习中一度搁浅。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没有重视诗歌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潜移默化的作用, 看不到重视新诗将带来的隐藏性的, 长远的收益。编入语文教材的新诗篇目所占比例太少, 不能反映新诗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也造成了学生对新诗的隔膜。新诗篇目选材较为单一, 使得学生对新诗的了解和接触有限, 不能领略到更多优秀新诗之妙。因此, 学生在繁忙的学业中, 很难对新诗的学习产生多大的兴趣, 为排解学习压力, 很多学生爱听流行歌曲, 不少学生不仅喜欢歌曲的旋律, 而且对歌词也颇有感触, 甚至有专门记录歌词的歌本。流行音乐的歌词, 其实就是新诗的变体, 从这一点可以说明, 只要方法运用得当, 学生同样会乐于学习新诗。

二、新诗教学对策

在新诗教学中, 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 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 把握诗人情感, 体会诗的意境。

1. 学会“知人论世”。

学生对新诗不太了解, 一个原因是缺乏对诗人及写作背景的认知, 如果教师能对新诗的发展, 创作的艰难历程, 诗人不懈的自我追求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等作一个介绍, 学生自然会增强对诗作的了解。当然, “知人论世”并不是说在每篇新诗学习之前, 都先作介绍, 而是适时穿插在讲课进行当中, 当抒发感情到一定程度之时, 可运用自如。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堂要“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这会在学习新诗的过程中得到很好贯穿。如学习戴望舒的《雨巷》, 在感悟全诗, 定下情感基调之后,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有人说这是一首爱情诗, 表达诗人对梦中的丁香姑娘的追求;也有人说这是一首政治诗, 表达诗人对心中理想的执着坚守。对此, 你怎么看?这就将课堂的主体性还给了学生。在学生各抒己见后, 教师先肯定学生的多角度解读, 再适时介绍诗人戴望舒创作的背景, 让学生寓景于情, 了解当时的时代风貌, 这一做法并不是要将此诗是政治诗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而是让学生加强对“丁香”这一意象的感受, 不管是表达爱情还是表达理想, 丁香的形象在诗人心中都是美丽, 圣洁, 高贵的, 它的易逝总会带给人惆怅。

2. 把握新诗情感。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可见“缀文”、“观文”均关乎情。在新诗教学中, 最重要的是要引领学生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结合诗歌内容, 揣摩诗中的情感因素, 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教师要找到新诗中的动情点, 深入下去, 才能感染学生, 达到作品, 作者和读者的三重共鸣。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这首诗刻画的人物形象正是在意象的组合中展现出来的, 诗人用温情而细腻的笔触记载了与养母大堰河生活的点点滴滴, 又反映出大堰河生前的勤劳朴实, 一生劳苦与死后的凄惨。常言道:“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 联系到诗人正处监牢, 写下此诗的环境, 足以引起学生心灵的震颤。

3. 鼓励开放性的解读。

由于新诗本身达意的不确定性, 就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开放性的, 多角度的解读。开放性的解读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 而是在切合原文的基础上, 让解读更贴近原意。如讲闻一多的《死水》, 教师可引发学生用“审丑”的视角进行解读, 让学生接触“审丑文化”。在诗的前三节里,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出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诗人闻一多展开丰富的想象, 将死水里的各种丑恶的东西饰以美丽的外形和响亮的声音, 反衬出死水的肮脏, 霉烂, 丑恶, 这种将丑极力美化的写法, 交织着诗人内心的呼声:“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诗人明确丑恶势力决不会变成美之所在, 所以渴求它衰亡的加速;对将会到来的光明和美好充满了希望。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 解读新诗, 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4. 加以拓展, 加强联系。

学习一首新诗, 可从各种角度比较不同诗歌作品的共性或相异的特征, 从主题角度, 性别角度, 历史时代文化角度, 以及诗歌构思的方式, 提供一种立体式, 多角度, 而非单一化的解读方法。触类旁通, 不知不觉间就进行了新诗间的联系。如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容的《乡愁》, 卞之琳的《乡愁》的比较,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诗作的异同点, 再进行拓展, 联系到中国人的归思, 将乡愁意识拓展为乡土情节, 归属感。在掌握知识方面, 还可详细比较三首诗在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艺术特点上的异同。

5. 在朗读中感受诗意。

“不读诗无以言”, 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 朗诵者会将自身的感情融入诗作, 随诗作情感的起伏牵动情绪的变化。所以说“言为心声”,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是对诗歌的一种诠释。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最好方式, 增强语音、语义和语法的感受能力, 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和鉴赏能力。如《雨巷》一课, 诵读时首先要把握好全诗的情感基调, 调整好诵读的语速度。这首诗宜采用低沉哀婉的基调, 用较慢的语速来朗读。全诗押ang韵, 下一句的开头重复上一句结尾的音节。如: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且每小节之间也有重复, 整首诗朗诵起来, 给人以朗朗上口, 回环往复之感。读诗, 是对诗歌进行的第二次演绎, 重现新诗的光彩。

6. 练笔训练。

在记叙, 议论占主导地位的作文中, 以诗言志是一种新形式。美好的景物, 人物以至事物, 在诗歌里又是另一道风景, 诗歌能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 及时又快捷地记载心情的流动。中学语文教材的新诗篇目太少, 教师可多让学生接触多位诗人的诗作, 让学生多读好诗, 引领学生体会诗意。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新诗知识时, 切忌讲过多深奥的理论知识, 而应以具体诗作为切入口进行讲解, 为学生提供更多演练的机会。在平时的练笔中, 让学生尝试作诗, 这会让学生在洞察事物, 表达情感方面大有裨益。

新诗——《雨巷》诵读教学 篇2

师:上课,同学们好!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戴望舒的《雨巷》。《雨巷》是诗人的成名之作,因为这首诗,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同时这首诗也被奉为新诗中的经典。那么,这首诗的魅力何在?今天我们就一起打着油纸伞,走近戴望舒,走进雨巷,领略一下《雨巷》的魅力。

二、整体感知

师:请大家自由诵读诗歌,谈谈读后的感受。

生:感受到忧伤、伤感、哀伤……失落和惆怅。

三、内容分析

师:老师也有同样忧伤、惆怅、迷惘的感受,带着这种感受,我们再一起诵读一下诗歌,老师大声诵读,同学们可以小声诵读,也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同时思考一下,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让我们感到如此惆怅失落?

师:诗歌诵读完了,大家能看出诗的内容是什么吗?

生:这首诗好像写了一名男子希望在巷子里遇上他的心上人,但是,最终还是与他的心上人擦肩而过。

生:这首诗虽然写得很凄苦,但感觉很优美,尤其是那个丁香般的姑娘,美丽而不可及,令人伤感。

生:这首诗写“我”在苦苦地追寻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梦幻般的事物。

师:有些笼统,大家能否具体地概括一下诗歌的内容呢?提示:可以依据诗节的顺序,再加上丰富的想象。

师:(点拨)学习诗歌,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想象,通过想象填补诗歌的空白,从而较全面地把握诗歌。

生:诗一开篇,诗人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雨季小巷的图景:小巷曲折而悠长,天空阴沉沉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小巷里空荡荡的,只有诗人一人在雨巷中独行,透露出孤寂和苦闷之情。他希望碰上一个丁香一样姑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呢?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这样一个宛如丁香魂魄所化的“姑娘”,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她终于向诗人走近了,可是,她却没有向诗人打招呼,而只是向诗人投出了一道叹息的目光,然后,像梦一般轻盈而不着痕迹地飘过去了!当她从诗人身边飘过去的时候,诗人看到她的表情是一脸的凄婉迷茫。诗人目送着“丁香姑娘”在雨巷中渐行渐远,等到姑娘走过“颓圮的篱墙”,终于消失在雨巷的尽头。这时只剩诗人一个人呆立在雨巷中,独自彷徨,苦闷、哀怨而又无奈,脑海中似乎还有着姑娘的颜色与芬芳,在彷徨中还期待着哪怕姑娘能够从身旁飘过,惆怅的情感又加深了。

师:想象可以填补诗歌的空白,是鉴赏诗歌的重要的方法。

师:通过你的解读,我们知道了《雨巷》的忧伤,知道了作者的无奈。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忧伤无奈?我们了解一下作者,或许会有些启发。(显示: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戴望舒曾与施蛰存、刘呐鸥等一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大革命失败后,他遭通缉避难江苏松江,虽精神彷徨迷惘,但不甘消沉,仍执著地探求真理。避难期间结识了施蛰存的妹妹,诗人心里又暗生爱意,但终以失败告终。)《雨巷》就是在如此心境下创作的。

四、情感分析

师:大革命的失败,自身的逃难,情感上的失意,难免会产生一种忧伤、迷惘和苦闷的情感。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表达这种凄美哀伤的情感的?

生:我,姑娘,雨巷……

师:我们分析几个典型意象:我,姑娘,雨巷。

师:在描写这些意象时,作者使用了哪些典型的词语?

生:诗人在描写“我”时,用了“彷徨”“彳亍”“冷漠” “凄清”“惆怅”等词语来表现诗人的孤寂、迷惘的心情。

生:在描写“姑娘”时,用了“哀怨又彷徨”“结着愁怨”“凄婉迷茫”表现了“姑娘”像“我”一样的迷惘、彷徨。

生:在描写雨巷时,用了“悠长”“颓圮” “寂寥”两个词,描绘了一幅寂寞、凄清的“雨巷”图。

师:除此之外,还运用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意象“丁香”“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忧愁”……那么,丁香是什么?

生:谈论……(显示: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煜《洗溪沙》

丁香花开在暮春时节,花白色或紫色。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师:在古诗词中,诗人往往以丁香喻愁。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师: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也与诗人擦肩而过。

师:这些意象具有典型的伤感色彩,请一位同学诵读一下诗歌,能否根据我们的分析诵读出伤感苦闷又无奈的感情。(配乐诵读)

师:读得太精彩了,简直是戴望舒的知音啊!

师:大家也产生了“读”的欲望吧,请大家在音乐声中忘情陶醉地诵读吧。

五、主题分析

师:现代诗歌中的意象除了表达强烈的情感以外,还往往具有象征意义,现在请同学们展开联想,诗中的“雨巷” “我“和“丁香般的姑娘”象征什么?

生:“雨巷”象征了黑暗压抑的现实。

生:“雨巷”象征了大革命失败后,革命事业陷入低谷。

生:“雨巷”象征了人生际遇上的低谷。

生:“我”代表了心事重重的知识分子形象。

生:“我”代表了苦闷的、人生的追求难以实现的知识分子形象。

生:“我”可理解为一个失恋者的形象,这是一首爱情诗,表现了“我”失恋后仍苦苦追寻的执著情感。

生:“丁香般的姑娘”象征了诗人在大革命失败后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和希望。

生:“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为诗人理想中的恋人形象。

生:“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为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如美好的人生理想等等。

师:请同学们以这三个意象为依托,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组合概括三者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归纳诗歌的主题。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生:诗人在革命遭受挫折后,找不到出路,但不甘沉沦的精神痛苦与迷茫。

生:理解为诗人对生活中美好理想的追寻的心路历程。

生:……

师: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确实,诗歌的鉴赏就是我们读者再创造的过程。但是任何诗歌的欣赏都不能离开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创作背景。因此,将这首诗理解为委婉地表现了诗人在黑暗现实中找不到出路却又不甘沉沦的精神痛苦与迷茫,我认为这样理解更合理一些。

当然,把丁香一般的姑娘理解成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也未尝不可。每位同学的心中都有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但她不是彳亍在悠长的雨巷,而是行走在亮丽的教室,美丽的校园,宽广的蓝天下。

师:同学们,一位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静默地远了,远了,一条寂寥又颓圮的雨巷留在我们心里 ,一位诗坛上的“雨巷诗人”诞生了。让我们在朦胧的忧伤中再次一起赏读《雨巷》,体悟作者忧伤哀怨。(配乐诵读)

六、结语

师:同学们,丁香一样的姑娘离作者远去了,但愿我们在人生中能够遇到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下课!同学们再见!

让新诗教学诗意盎然 篇3

关键词:新诗教学,诗意课堂,诗情

目前, 新诗常态课教学中师生表现出的真实状态着实令人忧虑:要么是天马行空莫测高深的一通胡侃, 要么是枯燥无味的文学常识佳句品读赏析之类的驯化, 其结果必然是教师怕教学生厌学。针对这一情况, 笔者开始了对新诗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从生命成长看, 初中阶段正是人生充满诗意的时段

初中阶段正像诗一样多姿多彩, 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 总是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关注着自我的成长, 关注着他人, 关注自然和社会。新诗以自由的形式、丰富的意涵、真挚的情感和直率的陈述吸引学生, 懵懂情怀匹配着朦胧诗情, 因此学生中有很多读诗写诗的故事。他们喜欢舒婷的《致橡树》, 是因为作者以诗的形式让他们找到了情感沟通的渠道, 让他们学会了述说懵懂的爱情;他们喜欢林冷的《不系之舟》, 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不系之舟, 都渴望朝着自己的梦想航行, 同时学会了表达青春岁月里关于未来的憧憬。

二、从教材编写看, 初中语文对新诗是偏爱的

苏教版教材十分重视新诗教学。七年级新诗有《冰心诗三首》《周总理, 你在哪里》《再别康桥》;八年级有《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有的人》等;即便是九年级面临中考, 教材也相当重视新诗。不仅有余光中的《乡愁》这样的抒情佳作, 而且还用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了鲁迅的散文诗《雪》和《〈雪〉四人谈》, 以《诗人谈诗》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去读新诗、赏析新诗。

虽然新诗不在中考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考查之列, 但是教材给它以足够重视, 可见编者对新诗价值的肯定和新诗教学的重视。新课标下新诗具有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功能, 但是教者如果仅为了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而教学, 那原本诗意盎然的课堂必定没有生气可言。教材对新诗的偏爱其实是对学生成长的关注。我们教者要有所领悟, 并对新诗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

三、从实际操作看, 新诗教学是可以诗意盎然的

(一) 课前铺垫, 引领学生走进新诗殿堂

新诗艺术手法异彩纷呈, 读者只有对诗人的艺术手法有所了解, 才能够深得其中情味, 才能够和诗人产生共鸣。而初中学生对于这些来说是陌生的, 别说朦胧派象征体, 即便简单到节拍押韵, 他们或许会有朦胧零碎的感知, 但是肯定不能真切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学生在不了解诗人的艺术手法的状况下读诗, 比盲人摸象好不了多少。

诗歌是一个神奇的殿堂, 教师有责任将学生带入殿堂, 让他们感受新诗殿堂的瑰丽。当然, 关于新诗的认知无法在课堂实现, 所以在新诗教学前, 教师可以编写关于新诗的教辅资料, 介绍新诗佳作, 介绍著名诗人, 介绍诗歌艺术技巧;给爱读诗、爱写诗的学生介绍一些诗歌的故事、诗歌的常识。这些对营造诗意课堂帮助极大。

(二) 还原意境, 给学生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

好的诗歌都会有一种意境美, 即意境高超、深远、清新, 使人读后感受到它的诗味浓郁、情意盎然;使人沉浸于其中, 深思回味。诗意课堂的关键之一就是还原诗歌的意境美。

有位专家教柯岩的《周总理, 你在哪里》前, 把课堂装扮成祭奠总理的灵堂, 营造出一种悲痛爱戴交织庄严肃穆的意境。教学效果的确也很好, 评课时也是一致好评。笔者认为, 这样灵堂式设置, 虽然完成对诗歌主旨的揭示, 却破坏了原诗唯美深情又奔放的格调, 是对原诗意境的破坏。

还原意境主要是将诗歌中的一些自然意象再现出来, 以达到意境再现的目的。在教学手段单一的年代, 这样想都是奢谈, 但是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实现意境的还原。笔者在教学生读《雨巷》时, 录像播放江南雨巷的画面, 让学生置身雨巷之中;录像播放那个时代梳妆打扮的又打着油纸伞的姑娘走雨巷的动态画面, 让学生作为美的瞬间的见证人。伴随影像这些唯美的画面, 学生在诵读《雨巷》。戴望舒曾经在雨巷的尽头站着写着、朗诵着《雨巷》;而如今学生们在雨巷的意境中读《雨巷》。意境还原, 这样的课堂氛围诗意已经在荡漾。

(三) 读写结合, 让诗意之花绽放

诗歌是诗人灵感的迸发, 是艺术才华的结晶, 所以教者不必回避诗歌的解读深度, 同时鼓励学生创作有一定艺术价值的诗歌。笔者在诗歌教学之初, 就让学生清楚我的教学计划与目标。我对学生的要求就是:析诗, 能再现艺术魅力;作诗, 要有诗人的情怀。

首先, 通过课前准备, 学生已经了解诗歌创作的流派以及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 已经让学生走进诗人灵魂的世界, 笔者就可以和学生一道, 品味诗人创作技巧之美, 感受诗歌艺术魅力。在教学《再别康桥》时, 我甚至找来徐志摩当年创作《再别康桥》的初稿, 让学生对作者修改前后的稿件加以比较鉴别, 从中找到诗人在结构和艺术表现上匠心独运。

诗歌创作, 要在诗意满怀、激情四溢时完成, 不可以勉强学生创作。既然已经营造充满诗意的课堂, 不写写诗实在可惜。于是我要求学生在课堂随笔中尝试着创作自己的诗歌, 鼓励多写。“少年不识愁滋味, 为赋新词强说愁”, 他们一般都是拿绵绵的秋雨、萧瑟的秋风、凋零的落叶……来渲染内心的惆怅情怀, 有的居然可以堪称佳作。将写得成功的拿在课上与学生共赏。我让写诗的学生谈诗歌创作构思和艺术手法, 我让其他同学谈读诗的体会。因为我知道学生不可能人人都掌握并且成熟运用诗歌元素, 所以我不勉强学生人人都创作出好的诗作。不过我依然要鼓励学生都参与诗歌创作当中去, 指导学生用诗记录自己诗样的年华, 让学生在诗歌的王国里自由翱翔, 让学生在诗的世界感知真、善、美。

也许新诗教学的效果不会那么直观, 但是作为教学的一环, 新诗对学生的成长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语文人有义务将新诗教学作为突破口, 让新诗的课堂绽放诗意的花蕾。

参考文献

[1]乔改琴.朱光潜论文学趣味的培养[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7.

论初中新诗教学情境的创设 篇4

【关键词】初中新诗;教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注重创设情境,提升学生体验

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得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们知道情境的创设,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对课文学习兴趣,只有在所创设的情境中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在情境中积极的观察、感受、操作,才能实现对文学感悟、积累和运用。为了体现这一思想,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上更要花一番心思。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对情境的创设。

第一,以生活体验为情境。例如,在导入《天上的街市》的学习时,先让学生仰望星空,说自己的感受,学生们畅所欲言,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怀。南宋理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里提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学生课前的生活体验不正是此次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吗?

第二,以音乐和画面再现情境。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教学时,我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与诗歌相吻合的画面、带有情感的音乐为学生创设符合诗歌思想的诗境。例如在教学《乡愁》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由余光中作词、罗大佑演唱的《乡愁四韵》这首歌,通过那舒缓、低调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那深情的演唱也勾起了学生淡淡惆怅。通过音乐欣赏,学生的情感与深情的乐曲沟通起来,学生也迫不及待地想感受诗中作者的情感,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所有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融入作者的思乡念国的情绪中,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

形象逼真的画面,加强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意义的可接受性。给学生更为宽阔、更为逼真的视野,使学生不仅耳闻其音,而且还可以目观其形、身临其境、心领其义,与审美对象发生强烈的感情交流。例如在《天上的街市》的教学中,播放配有《星空》的曲调和配有与诗歌意象相对应的画面的朗读录音,在优美的音乐声中,

画面里出现了天上的街市,出现了提着灯笼来往的牛郎织女……,这些精美的画面和恰当的音乐无不让学生感受天上生活的美妙与奇幻。看完后学生不仅有强烈的表达愿望,还争相说出了自己的不同的感受。这样学生更加感受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并让学生大胆的想象,感受到诗歌图画美、意境美,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因此,在新诗教学中,注重情境的创设,使得这些生活经历有限、生活感受并不是十分深刻的学生,不仅眼里有语言文字,还有相对应的形象画面,“符号”对应“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诗歌分析、理解最要紧的是弄清显示意义和隐含意义。显示义是诗歌借助语言明确传达给读者的意义,隐含义是诗歌以它的语言和意象启示给读者的意义,一个读者欣赏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对隐含义的领悟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下,采用以读为主,可逐步达到现代诗歌教学的目的。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读诗的重要性。通过多读引导学生深入欣赏意境美。意境既包含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包括了形象中蕴含的发人深思的思想和令人激动的感情。因此,意境就是作品中描写的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如余光中的《乡愁》,读这首诗时,读者就能从“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弯浅浅的海峡”等联想到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那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以及对两岸统一寄予的热切的期盼。这便是诗中具体可感的形象,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特征去感悟诗的意境,进入诗的意境。

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可以先通过创造诗歌教学的课堂气氛或展示诗歌的直观形象和画面,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或者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等等。如《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教学时可展示诗中想象天街上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来往,提着灯笼在闲游的画面(或投影展示,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同时,教师作相应的解说,然后让学生遐想,去想象天街上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在感悟诗的意境时,可以通过推敲语言、琢磨构思、研究修辞手法等,来认识诗中所创造的形象的意义及审美价值。推敲语言要善于抓住“诗眼”,了解其丰富的含义,不仅了解字面上意义,还要了解字里的内在含义,即所谓言外之意。在琢磨诗的构思上,要了解诗人凭借什么事物或表现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理想、愿望。如《天上的街市》作者想象天上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有世上没有的珍奇,天街上的牛郎织女过着自由自在、幸福美满的生活,这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是迥然不同的,而作者正是通过大胆的艺术想象,把牛郎织女这个古老的民间故事进行了根本改造,使牛郎织女成为自由、幸福的化身,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天上乐园,从而表达了作者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教师在教学当中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总结—再总结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我教学生写新诗 篇5

感受

学会一门技能, 掌握一门才艺, 要有真实深刻的感受,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说得就是这个道理。要想写出的诗作能打动人心, 首先诗作者要有感受。为此, 我充分利用好第一单元所选的诗歌《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 在教授这些课文时, 我不作简单的说教, 而是让学生反复诵读, 反复品味, 反复体验, 在诵读中、在品味中、在体验中感知诗歌的形式美、内容美、情感美。在感受中, 学生明确了新诗的有关形式, 新诗在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要求不是很严格, 比较活泼, 不拘格式, 自由轻灵, 但在整个外在形式上必须像首诗。教材提供的四首诗词就非常典范, 学生可模仿这种形式进行创作。通过反复诵读诗歌, 学生对诗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再加上教师的讲解与分析, 诗作的内容、情感、技巧都有了较为深刻的感受。

积累

要学会写诗, 积累是至关重要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再丰富的情感, 再强烈的创作欲望, 如果缺乏积淀, 就很难写出好的诗作来。为此, 要求学生除学好课文上的诗作外, 我还给学生补充了不少课外的诗作, 让学生积淀起诗歌写作的素材库。学习了《沁园春·长沙》, 我把毛泽东这时期有关的诗作提供给学生, 如《采桑子·重阳》《七律·长征》等;学习了《雨巷》, 我把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印发给学生;学习了《再别康桥》, 我让学生去搜集徐志摩的其他诗作。用这种方式, 使得学生的头脑中有着诗歌的影子, 有着诗歌的形式, 有着诗歌的体验, 那么写作起来, 就不会那么难于下笔。平时, 我要求学生多读诗, 多读一些现当代的中外著名诗人的诗作, 如冰心、舒婷、莎士比亚等, 在读中积累, 在积累中感悟, 为学生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想象

诗歌是最丰富的文学作品, 想象是创作诗歌的重要途径, 可以这么说, 优秀的诗作都离不开作者丰富的想象。作为学生, 要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 遨游在诗歌的国度里, 感受到诗歌的美, 在如诗如画中抒发内心深处最真最美的情愫。如《再别康桥》这首诗, 诗人徐志摩在描绘母校迷人风光时, 用了三幅画来加以展现:金柳图、青荇图、清潭图。诗人在创作这三幅画的时候, 就很好地运用了想象, 而我们在理解时, 也要展开想象, 自己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提供的画面中, 从而体验到诗歌的意境美。诗人还运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带有色彩的意象来传达出诗人那种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想象让诗歌可以超越时空, 成为诗歌史上永恒、美丽的作品。

创作

有了真切的感受, 有了深厚的积累, 有了丰富的想象, 学生就可以开始尝试诗歌的写作了。写作时可从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去着手。形式上要像一首诗, 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 选用恰当的形式, 一首诗写几节, 每一节几句, 一句几个字, 这都是要考虑的。内容上应做到思想积极、健康向上, 传达给读者一种美好的情感, 给读者以思索与启迪, 彰显出青年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当然也可以抒发自己内心的个人情感, 但这种情感应当能给人以鼓舞, 给人以奋发。在抒发情感时, 应结合诗句选取最能表达诗歌情感的意象, 要特别注意意象的典型、新颖。同时, 把诗歌的语言尽量做得精练、形象而富有哲理。当然也要注意技巧的运用, 恰当的技巧对表现诗歌的情感将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细节描写的运用, 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采用, 表达了诗人艾青对大堰河的讴歌之情, 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下面提供我班学生所创作的几首小诗, 望能带给读者以有益的启示, 使青年学生都能喜欢新诗, 创作新诗, 用新诗来赞美生活、赞美祖国、思考社会、思考人生。

不努力 路何处寻

湘南中学 秦亚帅

月光泻在桌角,

夜风吹着帘帷,

汗水浸湿衣衫,

不努力, 路何处寻?

月光铺洒神舟,

云彩缀着天空,

步伐飞快行走,

不努力, 路何处寻?

鸿雁翱翔于空,

骆驼行走沙漠,

行程永不停止,

不努力, 路何处寻?

点评:诗作格律鲜明, 节奏明快, 善于炼字, 竞相选取典型而具有意味, 传达出了一种昂扬的生活态度。 (指导教师:付勇)

金色的梦

湘南中学 王智志

金色的秋,

空中翻飞的失魂落叶,

不知哪片是我。

无声入水,

浸湿了空灵的心!

丰硕的秋,

田园伫立的空心稻草人,

不知哪个是我。

默默守候,

期待着金色的梦!

点评:秋, 给人以无限遐思, 小作者由纷纷而下的落叶, 想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迷惘中坚强, 在坚强中守望, 给人以昂扬的力量。小诗用语讲究, 意境优美, 体现了小作者良好的语文素养。 (指导老师:付勇)

秋之韵

湘南中学 秦亚帅

秋天的脚步,

在秋叶的凋零中,

缓缓响起,

把岁末的蛩音,

浸渍在生命的轮回里。

树木和年轮,

雕塑着世间的变幻。

重复旋转,

就似我们的聚散。

秋之韵,

韵下完美的冬与春。

新诗教学中的多向拓展 篇6

横向对读——不同作家相类诗作的对读。把诗歌放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进行对读, 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 从而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和审美感悟。

诗人穆旦的诗歌《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是以艾青式的朗读体语讲述北方农民循环往复的苦难人生, 可以跟艾青的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对读。两首爱国诗篇都选择了悲凉凄清的意象来表达祖国的苦难和人民的痛苦, 不仅写作背景和主题相同, 而且在艺术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风格上却相异, 穆旦的诗浓郁顿挫而不悲观, 含蓄蕴藉而不晦涩;艾青的诗自然晓畅而不流俗, 感情热烈而不做作。

教学当代诗人韩东《山民》时, 将差不多同时期的诗人沈奇《上游的孩子》和王家新《在山那边》这两首诗与之对读。这三首诗都是用平浅的语言叙述故事的, 在简洁的诗句中寓有引人思考的魅力。可着重比较三首诗塑造的不同望海状态的山民形象。《山民》中的是只想不行的望海者;《上游的孩子》中的是去而又回的望海者;《在山那边》中的是百折不回的望海者。

纵向比照——同一诗人不同作品之间的比照。诗人由于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学识思想的进步提升, 往往会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显现出风格的演变, 何其芳、冯至等就是这样的诗人。

何其芳是一位贯穿20世纪中叶大时代、大变革中成就斐然的诗人。可以这样讲, 他的诗是由早期抒写“自己的精致”, 到后来唱出了更多与时代同步的夜歌和白天的歌。比照阅读他19岁上大学一年级时写作的《预言》等新诗, 与抗战之后写作的《生活多么广阔》《秋天》等诗歌, 不难看出他前期诗歌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 后期诗风显著趋向朴实明朗。

徐志摩之于康桥, 曾先后写有几篇诗文。教学《再别康桥》这首诗时, 可以结合他的另一首诗歌《康桥再会吧》与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就其中相应的河桥、水波、青草、云彩、钟声等意象进行比照。诗歌并没有如散文那样借助细致优美的描写来抒发情感, 其语言对意象的外部形态, 都是轻轻触及之后马上转化为心灵和情感的反应, 转化为主观现象和内心的独白, 构成了深邃的意境, 体现出诗意之美。正是诗歌和散文采用了不同的抒情方式, 也就表达出了不同的美学效果。

教学郑敏的《金黄的稻束》, 拓展阅读她的《生命的美:痛苦、斗争、忍受》等诗, 可以比照分析出诗人如何将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与对人类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教学穆旦的《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除了跟艾青的诗对读外, 还可以跟他另一首《冬夜》进行比较。穆旦的这两首诗同样渗透着浓厚的民族苦难意识, 都是用特定的意象来表达时代背景, 渲染氛围, 抒发情感, 只是《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主题更深刻, 情感更真挚, 意象更丰富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 大凡成熟的诗人总有相对稳定的意象符号, 如“麦地”“大海”之于海子, “太阳”“土地”之于艾青等, 据此可阅读理解作者一类诗歌作品意象的象征意义。

定向探究———聚焦诗人、诗作进一步的探究。欲知诗歌意象的意义以及作者写作的用意, 需要占有一定量的背景资料, 从了解诗人入手, 进而阅读鉴赏诗歌, 这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的方法。

教学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时, 须知诗人是新诗革命的前驱, 其诗代表了中国新诗早期的风格, 无论是意境的营造, 还是抒情的方式, 都对中国新诗产生了启发式的影响。他曾说过:“作诗本意, 只须将思想中最真的一点, 用自然音响节奏写将出来便算了事, 便算极好。”我们就可依此解读和鉴赏他写的那些新诗, 如同运用闻一多新诗创作的“三美” (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 主张解构他的《死水》等诗一样。这样用诗人自己的文学理论评价他们自己的写作实践, 有着不可取代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教学艾青《我爱这土地》时, 我们不仅让学生借助课本中提供的照片, 注释以及相关背景资料来简介诗人, 而且指导学生到网络上或纸质上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进行探究。同时联系穆旦《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的写作背景, 进一步了解艾青该诗写作背景, 就是写于日寇铁蹄践踏下的那段中华民族最黑暗的日子里。

异向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解读。“诗无达诂”, 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用多维的视野, 关注和比较已有的解读, 尤其是那些不同甚至相左的解读, 进而拥有多元的和个性化的理解。

关于戴望舒的《雨巷》诗历来有着不同视角的解读。就其主题而言, 有人将这首诗看作对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一种心态记录;有人视为诗人对爱情失落后的挽唱;有人则以为在诗中寄寓的是对诗歌美学的追求。就其抒情的对象来说, 这首诗中的“姑娘”, 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 没有其他意思。对以上两方面的多元解读, 要引导学生展开研讨, 合作探究, 或同意其中某个观点, 或提出自己新的见解。

卞之琳的《断章》和郑愁予的《错误》两首诗也都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多样的解读。卞之琳自己讲《断章》是通过形象的画面着重表达“相对”的意思。如果我们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读, 就可以理解为只是诗人透过旁观者的眼睛, 写出“人”对“情”的无奈, 及“情”对“人”的捉弄。而郑愁予的《错误》, 一般认为是一首爱情诗, 我们联系作者身世及写作背景, 就能对诗歌的主旨产生其它的联想, 或许是诗人通过对大陆生活一段旧情的追忆, 抒写与亲人久别后产生的一种惆怅心情;或许诗中的“我”有着浪子无家可归的失落、惆怅和悲哀。凡此种种, 都说明了“形象大于思维”的道理, 表现了“诗无达诂”的无穷魅力。

顺向实践——“听”“说”“写”等的综合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语文学习领域, 在诸如综合学习实践活动的语文应用中, 初步认识自己学习的潜能和倾向, 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现, 有所发展, 或许能进入“顺水行舟”“顺理成章”的境界。

“听”——教学中, 我们要着力借助音响、视频等示范诵读吸引和指导学生。如中央电视台从2005年起每年都举办一场“新年新诗会”, 诸多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新诗几乎都在其列。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组织学生观看朗诵视频, 并通过聆听、揣摩以及跟读、仿读, 把握新诗节奏, 体会作品情感, 逐步培养起阅读新诗的浓厚兴趣。

“说”——组织诗歌朗诵会, 开展“新诗发展”、“新诗流派”和“诗人与诗”等专题学习活动, 以提高学生对新诗特质的认识和鉴赏能力。或者选择一个主题, 搜集与主题相关的新诗, 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或朗诵比赛。如从“祖国”、“青春”、“自然”、“爱情”等中选一主题,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 感悟新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丰富诗歌素养。

“写”——建议学生尝试着在读中写, 在写中读。读后感:如选择一首新诗, 反复朗读, 整体感知, 简要写出自己的朗读体验, 或者设计出“朗读提示”。评论:阅读诗人相同风格和不同主题的诗歌, 或意象, 或语言, 或哲思, 写出相关的赏析短文。如教学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后, 赏析他的《相隔一层纸》, 突出的是采取了对比的手法和平实质朴的白话语言, 将“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作了新的诠释和表现;教学洛夫《边界望乡》后, 赏析他的《烟之外》, 就其中“在涛声中唤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已在千帆之外”和“左边的鞋印才下午/右边的鞋印已黄昏了”等精彩语句重点品味, 理解同样是以超常搭配的语言, 造成了一种新奇而强烈的效果。仿写:依照一首诗的主题、结构和韵脚进行仿写, 如就食指的《相信未来》前三小节, 仿写一首小诗, 寄托自己的情思和表达人生的追求。改写:以《雨巷》中“我”或“丁香姑娘”的口吻, 用散文的形式、诗歌的语言, 简要叙写“我”和“丁香姑娘”之间的故事;也可将你喜欢的一篇散文的精彩片段改写成诗, 注意诗的外在形式, 要有鲜明的意象, 要把语言“修整”得像诗, 进而体会诗歌与散文的区别, 把握诗歌特有的形式和语言特点。创作:选择典型的生活场景和难忘的感受, 写作一首完整的诗歌。

新诗教学中的情感和审美 篇7

一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豪迈开阔的胸襟

新诗中有许多积极向上、阳光健康、关注现实的精神, 对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在初中教材里有李瑛的一首《我骄傲, 我是一棵树》, 在这首诗中, 诗人通过“一棵树”充满激情的自白, 使读者感受到了这棵长在黄河岸边、长城脚下的树, 身上流动着中华民族的血液, 肩负着民族的神圣使命, 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不屈的斗争精神。它不仅抵挡自然界的雨雪风沙和雷火, 而且用自己坚韧而又慈爱的枝条给弱者和不幸者送去幸福和欢乐, 为生活增添色彩。它与广大劳动人民有着共同的理想——消灭贫困, 建设一个幸福美好的新世界。为了这一崇高的理想, 它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即使死了, 也要尽快变成煤炭, 献给人间光和热。这篇文章借树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具有高度献身精神的英雄形象, 谱写了一曲为人类无私奉献的心灵赞歌。想象和联想是构成抒情诗的基础, 诗人托物言志, 借树抒情, 他把树进行人格化和精神化, 这些都是依靠想象。“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献身精神”本身是抽象的, 但树是具体的, 可以感知的。通过对树的描写, 使抽象的精神具体化、形象化, 并概括了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

又如臧克家的《有的人》, 这首诗以形象、凝练、通俗的语言写了两种人对于生和死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表现, 抒发了作者由此而发的感受, 以此来纪念鲁迅以及以鲁迅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散发着无产阶级豪迈的人生态度。

再如江河的《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意象优美, 语言纯净。作者所营造的意象群被赋予了一种理想化的色彩, 是从生命及人生的体验中提炼出来的, 也是被深度内化了的意象群, 因此, 诗歌向着纯诗的方向迈进。

二爱大自然, 追求人性坦率豁达, 自然纯真

初中教材中潘洗尘的《六月, 我们看海去》是一篇热情讴歌自然与人生的诗。诗歌一开始, “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们的身上和脸上”, 鲜明的节奏下我们仿佛听到了一群年轻人喧闹而响亮的歌唱, 仿佛真的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雀跃着向大海方向奔跑, 小雨噼噼啪啪地打在他们的身上和脸上。接着读下去, “我们一群群五颜六色风风火火我们年轻/精力旺盛总喜欢一天到晚欢欢乐乐匆匆忙忙/像一台机械迂回于教室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 同样借助“听觉想象”, 我们感到了强烈的生命活力, 诗歌的节奏把我们引向了对青春情不自禁的赞美, “风风火火”、“五颜六色”、“匆匆忙忙”、“欢欢乐乐”“教室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是典型的青春特征, 是青春旺盛生命力的有力见证。这种青春的活力在全诗中无处不在, 在诵读的过程中要仔细体会。

在作者笔下, 这些体现了年轻人蓬勃的活力, 对自己力量的确信和无限探索精神的诗句在一种鲜明的节奏里表现了出来, 让我们在诵读之余似乎看到了一群欢呼雀跃的青年向遥远的大海跑去, 去探险, 去接受惊涛骇浪的洗礼, 让青春的情感在海水中净化, 让青春的情感在风浪中成熟。诗人没有静止地刻画, 而是在一种节奏里, 在流动的生活画面中向我们表达了青春激情背后还承载着一代青年人的灵魂写照。

食指《相信未来》也是一个名篇, 诗人借助自然风物, 寄予了深刻的情感。“美丽的雪花”、“紫葡萄”、“鲜花”、“凝露的枯藤”等意象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期望与期待。表达了作者面对残酷的现实, 始终不逾地热爱祖国, 相信未来的爱国情怀和乐观精神, 培养学生不管人生多么艰辛、命运多么坎坷, 都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向命运挑战。

三与生命对话, 感悟生命意义, 珍惜生存价值

初中教材中有冯至的一首《别离》, 这首诗没有具体的叙事情节, 表达的是幽渺迷离的人生感悟。写的是别离, 又不仅仅是别离, 因而, 不能强求统一, 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发挥想象, 进行创造性的阅读理解。

冯至十四行诗, 受德国现代主义作家里尔克的影响, 表现了对于永恒, 对于自然, 对于流逝中万物的体验和思考。提倡放下急躁, 担当风雨, 忍受艰苦, 默默地从事有意义的工作, 诗中“我们担负着工作的辛苦”, “各自把各人的世界耘耕”等, 就表达了这样的人生思考。而这样的思考又包含着时间意识。生长、死亡, 独立不移, 以感恩的心情, 与万物融为一体, 获得永恒。冯至把这样的人生体验融化在诗歌的后两节诗境中, 表现静默深邃的情怀。“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初晤面时突然感到前生”, “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我们只感到时序的轮替/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

高中教材里也有两首非常优美的诗歌, 罗伯特·彭斯的《旧日的时光》和朗费罗的《箭与歌》。

在《旧日的时光》里, 作者罗伯特·彭斯以简洁的意象传达出丰富的内涵。这首诗歌没有丰富的意象, 但作者正是通过简洁的意象传达出较为丰富的内涵。如诗歌中出现的“美丽的延命菊”、“呼啸的重洋”。诗人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代与朋友共同度过的欢乐时光。他们曾经满山遍野地奔跑, 采摘美丽芬芳的野花;他们曾经漫步溪上, 在晨曦和落日中欢歌笑语。然而, 童年时光转瞬即逝。为了生计, 他们四处颠沛流离, 历经沧桑, 直到精疲力竭。而汹涌的大海则横卧在朋友之间, 使他们不能经常相见。读到这里, 我们油然产生一种人生的苍凉感, 感受到生活的坎坷和波折。虽然“万里跋涉”、“呼啸的重洋把我们相隔”, 但是时空的阻隔并没有使友情黯淡褪色。

《箭与歌》是朗费罗歌颂友谊的一首著名抒情短诗, 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这首诗看似意思浅显, 其实内容深刻;看似信手拈来, 其实匠心独运。“曾经随意射出一支箭, 眼睛跟不上箭飞翔的速度, 所以不知道它落到哪里去了;随意哼出的一首歌, 似乎被时光所遗忘。”但是诗人发现了“箭”和“歌”的归宿, 发现箭插在一棵橡树上, 同样, 那支歌也自始至终藏在朋友心中, 由此歌颂了心心相印的友谊。

四激发爱国热情, 注重亲情、友情, 正确看待爱情

中学教材新诗所选的篇目中, 有很多是抒发爱国热情的。譬如余光中的《乡愁》抒发的是海峡游子漂泊、隔离、绝别、可望而不可归的离愁别绪。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成诗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 全诗四节, 共有四个意象群, 通过它们的递进组合, 不仅表达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 而且表达了有着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特殊情感历程的青年一代的共同心声。普希金的《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写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气氛, 表现出战斗者的豪情。虽然起义失败, 阴云笼罩, 但是诗的格调高亢、壮志凌云、豪迈奔放, 充满了必胜的信念。诗人以无畏而自由的歌唱, 传递了对战友和同志真挚的感情。惠特曼《啊, 船长, 我的船长哟!》是为纪念林肯而写下的著名诗篇, 表达了对为建立自由美国而献出生命的领袖林肯的无比崇敬和悲悼之情, 诗中的林肯是自由、平等、民主的象征, 实际上赞美了为追求人民的自由平等而不惜一切的奉献精神。

五新诗教学中审美情感教育的作用

1. 审美情感教育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

审美教育是美学和教育学的“合金”, 这肯定了审美在整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没有美育, 就不可能有个性充分的全面发展”。事实上, 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 并不像数理化教学甚至像英语教学那样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我们也体会到, 它却能渗透到人的内心, 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样, 给人以美感的愉悦, 给人以智慧和情感的启发。美育以它独特的功能, 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审美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 而塑造完美人格的中心环节在于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如一个人所受的文化教养水平高, 所处环境的艺术氛围浓厚, 自然其审美心理结构随之而丰富, 审美能力加强, 就会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拥有一颗善于感动的心灵。所以, 审美教育与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过程是同步的。

新诗是人的心灵和灵魂创作, 不管是喜悦、悲伤、痛苦还是狂喜, 它都是能痛快淋漓地表达和宣泄自己, 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是个体的、独特的、唯一的。它往往对生命本质和意义进行思考和追问, 为万物赋予意义, 替人生寻求价值。它至真至美, 闪耀着美好人性的光辉。在新诗的教学中, 审美情感教育的意义在于揭示出人世间的美, 进而可以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 增强他们的审美感受, 逐渐形成平衡协调健康的心理结构, 并间接地影响智力和品德的发展, 最终实现完美人格的塑造。人格在塑造的过程中,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不可或缺的。完美人格的塑造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进行审美情感教育。新诗中蕴含着形象美、意境美、情感美和音节语言美。这些美都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完美人格过程中所能感受到的。这些美本身融合了真善的感性结构, 是积淀了理性内涵的感性, 学生在这些审美对象的刺激下能得到美的愉悦感受。

2. 审美情感教育对智育发展的作用

现代科学证明审美教育能提高人的智力, 但是在在实际教育教学中, 往往只重视知识教育, 而忽视了审美教育。

智育着重于知识方面的教育, 美育侧重于思想感情意志等方面的陶冶, 两者既不能互相代替, 也不能偏废。美育与智育能从根本上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美, 不仅可以丰富人的知识, 还可以促进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的发展。新诗教学中所选取的诗歌大多是中外优秀名作, 学生在欣赏这些作品时, 以新诗的美启发人的真知、真情、真性, 并且丰富学生的情感。新诗中饱含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与有语言隔阂的古典诗歌相比, 更能愉悦精神、认识自然、穿透历史、了解社会, 使学生获得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其次, 审美教育可以发展人的想象力, 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净化的源泉”。音乐、艺术、大自然, 这些美, 不仅可以丰富人的知识, 还可以促进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新诗中的音律节奏之美, 艺术形象之美等都能对学生进行刺激与启导, 使形象思维得到发展, 想象力得到丰富。每一首优美的新诗, 不管是低沉委婉还是慷慨激昂, 只要它是美的, 都能唤起学生丰富而广阔的想象力, 使创造智慧得到启迪与形成。新诗审美情感教育把受教育者带入想象的世界之中, 使想象丰富活跃起来, 进而带动表象储存, 更新组合, 构成现实中没有的新意象。这种实践性想象力可以培养学生抓到真正有艺术意义的东西, 使它在自己心中变成活生生的事物, 这就使智力得到全面开发, 认识性的想象力和实践性的想象力都得到增强。这些能力对智力的完善不仅有调剂、补充的意义, 而且具有促进、激发的作用。

3. 审美情感教育对人的道德教育有完善和巩固的作用

新诗教学策略 篇8

一、七年级语文课本里的新诗分布

先来看看人教版的七年级语文课本 (上) 里的新诗, 总共11首 , 有6首为正式课文 , 3首为课后阅读材料, 还有2首为散文诗。

1.王家新的《在山那边》。这首诗是抒情诗, 入选后有改动。它表现的是山里孩子对海的向往, 从新诗之美来看, 这首诗写得很一般, 属于王家新新诗里比较平庸的一首。它是正式的第一单元里的第一篇课文。

2.汪国真的《意志》, 是一首哲理诗, 在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走一步, 再走一步》 (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的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部分。这首诗选入时没有列出标题, 这是不符合规范的, 应该在课本里加上诗的标题。

3.流沙河的《理想》。这首诗是哲理诗。为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据说正在修订的版本要撤掉这首诗, 是不妥的。因为这首诗是典型的哲理诗, 很有审美价值。

4.何其芳的《秋天》。这是一首意象诗, 描述了秋天的情景, 它主要采用了散点透视的手法来建构意象, 形成一幅总体的秋之图画。它是第三单元第四篇课文。

5.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景》, 在何其芳的《秋天》课后的“研讨与练习”里的比较阅读部分。

6.张锋的《化石吟》, 是一首科学诗, 为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收入时有改动, 完全是选编者觉得此诗有些知识含量, 但它已欠缺审美价值。

7.臧克家的《三代》, 是一首哲理性的叙事诗。在第五单元第三篇课文莫怀戚的《散步》的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部分。

8.《散文诗两首》包括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它们是第五单元第四篇课文。这两篇散文诗算是儿童散文诗, 适合放在小学四、五年级课本里。

9. 《郭沫若诗两首》, 包括《天上的街市》和《静夜》。《天上的街市》是孩子对夜空的想象, 《静夜》是对 夜晚的想象 , 它们都是意象诗, 为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它们适合放到小学四、五年级课本里。

再来看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 (下 ) 里的新诗 , 总共首, 有4首是正式的课文, 2首是课后阅读材料。很有意思的是, 这一册课本里, 翻译诗占了现代诗的一半。

1.《诗两首》, 包括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 都是哲理诗。

2.光未然的《黄河颂》, 是歌词, 也可作朗诵诗。从爱国主题看, 《黄河颂》和下面的《松花江上》都很适合入选课本。但我觉得它们最好是入选中学音乐教材, 而不是语文教材。

3.张寒晖的《松花江上》, 是歌词, 也可以做朗诵诗。为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的课后 “研讨与练习”中的课后学唱。

4.牛汉的《华南虎》, 是一首意象诗, 也有生命的隐喻。为第六单元第三篇课文。这首诗是牛汉的代表作, 国内几乎所有的《当代文学史》都会提到或论述到, 而且当代作家作品选讲之类的教材也会入选, 它不是动物诗, 与动物小说、自然文学列在一个主题单元, 并不合适。而且大学教材里普遍选了它, 初中教材最好别选。

5. 威廉·布莱克的 《老虎》, 是一首意象诗。为牛汉的《华南虎》的课后“研讨与练习”里的朗读材料, 是一首翻译诗。

二、对七年级语文课本新诗的看法

从以上对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里的新诗的分布情况, 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下面谈点看法, 以供教材选编者和语文老师参考。

1.从诗歌的选编逻辑看, 七年级语文课本似乎没有明确的思想逻辑, 也没有明确的艺术逻辑。诗歌作品的选择完全是给“主题”这个篓子填空补缺的, 很乱的感觉。

2. 这些诗歌无论在现代文学史里, 还是当代文学史里, 都没有代表性。或者说, 作者虽然大部分是名家, 但作品不能代表新诗的艺术水平。郭沫若的两首诗《天上的街市》和《静夜》完全可以放到小学四、五年级里。牛汉的《华南虎》被大学教材广为收入和评介, 也不太适合初一学生阅读。而其他的诗没有一首算得上优美、清新。

3. 光未然《黄河 颂》和张寒晖的《松花江上》完全可以放到音乐教材里, 让音乐课展示。爱国主题 的新诗还 有很多替 代品, 没必要语文课里选歌词。如艾青的《雪落在中国土地上》和《手推车》等, 都可以替代它们。

4. 翻译诗和翻译作品 不适合做课文, 因为它们不是我们的母语写作, 不具备汉语的范例性。翻译作品可以作为课外阅读, 不宜用作课文。这也是语文教材的硬伤, 缺乏对母语的基本认识。

5. 七年级作为初中语文学习的起点, 诗歌选择很重要。第一要有语言的纯粹性, 需优美活泼; 第二要有感情的真挚性, 要适合初一学生的特点, 符合他们的内心世界;第三要有生活的引领性和学习的引领性;第四要给学生一定的诗体格式的基本认识。按照这几个标准, 七年级语文课本里的诗需要重新调整。

6.从新诗选编的角 度看 , 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语文课本没有有效衔接, 八年级语文课本没有新诗, 九年级有十一首, 但又大部分属于儿童诗。应该在初中语文课本里选择一些有青春气息的抒情诗, 尤其是七年级课本里, 应该以少年诗、抒情诗为主体。

三、对七年级语文新诗教学的想法

新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中国是诗国, 有几千年的诗歌传统, 因此诗教也是语文教育的有机部分。如何用好课本里的诗, 如何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合适的诗教, 传承母语文化, 值得重视。

1. 因为课文里的新诗选编缺乏逻辑性, 建议打乱顺序, 按诗歌逻辑来设计课堂教学。

七年级上学期, 按照新诗、翻译诗、散文诗和儿童诗这四类来讲。新诗可以讲两到三次课。翻译诗可以讲一次。 散文诗可以讲一次。儿童诗可以讲一次或两次。最后, 做一次诗歌写作练习和一次诗歌朗诵会。

七年级下学期, 按照新诗、翻译诗、歌词这三类来讲。新诗可以讲两次课。翻译诗可以讲一次课。歌词讲一次课。再安排一次诗歌写作和一次诗歌朗诵。

2. 新诗教学时要 增强感受性, 要带学生感受语言之美, 认识修辞。不要过分强调对主题的挖掘和理解。

诗歌的语言、意象和修辞的认识是最重要的, 不认识这些东西, 意义的理解没有意义。因为要学到所谓的爱国思想或者其他的思想, 其他的作品也可以实现。读诗, 就是要读出诗的味道, 诗的特点, 诗的美感。

3. 建议语文老师 寻找一些课本里新诗的替代品。比如说, 学习郭沫 若和何其 芳的新诗时, 找一、两首他们的短小的新诗来和学生一起品读。这样一来, 既丰富了课堂教学, 也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了诗人的创作。

有些语文老师很重视把关于作家、诗人的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 这没错。但更重要的是把作品讲好, 让学生真正理解作家、诗人的创作, 欣赏几篇好作品。

高中新诗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篇9

一、 新诗的教材地位及传统教学模式

新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诗歌虽然在新课改的教材上分量增加,但是仍停留在表面,再加上传统教学模式里,新诗只是上课象征性的读读,要求学生背背,讲讲诗人基本情况及诗歌的写作特色就了事,教师也觉得诗歌很难讲,不好讲,最重要的是高考也不考新诗,所以新诗的教学也就难免出现“边缘化”,“荒漠化”。

二、新课标下新诗的教学建议

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学习最基础的能力,新诗学习同样也得遵循这个原则。

(一)听——创设情境,配乐范读

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中,在教学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听”的能力,而诗歌自古以来都是被吟唱给人听的。再加上当代高中生对影像制品的喜爱,对音乐的追逐,“声音”教学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让他们真切地感受诗歌配乐后被朗诵的魅力,跟着音乐,诗歌里的内容就像电影画面一样,一点点浮现在学生面前,我执教班级里的很多学生在放配乐范读带时,都闭着眼睛,用心聆听,感受着诗歌律动的美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音像设备,选择配乐比较好,朗诵效果有感染力的范读带,同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听前,一定要管理好课堂秩序,平息学生浮躁的心,用有感染力,有影响力的言辞为学生“听”铺设一个绝佳的情境。二、听的过程中,让学生闭上眼睛,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捕捉诗人的心音和足迹。三、听后,一定要让学生发言,表达听后的感受,描述自己所听的画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评判范读带的优缺点,发展个性,同时锻炼学生的胆量及表达能力。

(二)说——开放话题,舒展个性

新诗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意象丰富,意境优美,思想情感“多元化”,特别是“朦胧诗”,如戴望舒的《雨巷》,传统诗歌教学中诗歌已被老师自己分析得,割裂得“支离破碎”,丧失它本身的整体美,学生“无话可说”。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1)开放话题,让学生自己出题,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让学生“想说”,“愿意说”,特别是传统诗歌解读里面经常忽略的话题。(2)用心聆听,眼神对话,在学生表达的时候,眼睛一定要看着对方,不时的点头,给他信任和关注,有时还可重复一遍他所陈诉的,在学生紧张时要适时安慰和鼓励,尽量让他完整表达完自己的体验。(3)有的放矢,精炼言语,教学生“如何说”。在学生口头表达后,就其具体情况,给予点评,并教会学生如何整理思路。提过建议后,在让学生把课堂上的发言课后再整理,贴在自己的课本上,若条件允许还可在下一节课再与全班学生交流。

(三)读——渲染气氛,感同身受。

读,即诵读,诵读是诗歌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同时,诗歌的意蕴只有在读中品味,才能得其神韵。特别是新诗,在韵律方面,打破了古体诗的格律,形式自由,节奏鲜明,如“打开新诗音节新纪元“的《雨巷》,颇具“音乐美”的《再别康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音读。读准字音,读顺词句,以便更好的理解诗意。二、意读。它是诗歌鉴赏的起点与基础,是由诗歌表层的字面意义向体味深层言外之意的过渡。三、情读。情读就是要读出诗歌的真情实感,渲染气氛,把学生带到诗歌的情境中,带动学生的全身感知器官,让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最关键的就是渲染气氛。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和韵律,尤其是停顿和轻重音。必修一的《雨巷》和《再别康桥》,是个很好的指导范例。

(四)写———自我提升,叩问心灵

但是由于高考作文要求里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在考场作文中全面扼杀了诗歌的生命力,但是这并没有阻碍学生对诗歌,特别是对新诗的热爱。笔者执教的两个半班就有几个学生喜欢写诗,虽然文笔稚嫩,没有精雕细琢,但情感细腻,对生活,对美好的事物充满着热情和期待。这不正是学校教学要达到的思想教育的目的吗?写诗的过程就是个人情感体验,自我抒发,自我提升的过程,可以陶冶情操和性情。同时学生处于“青春期”,有很强的表达欲望,同时也面临交友、学习各方面的压力,写作可以让他们疏导心情,对学生心理成长也是有帮助的。当然这需要老师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鼓励学生,指导学生,让学生在诗歌的王国里自由翱翔,感受世界的真、善,美,也对学生今后的个性发展铺砖添瓦。

三、结语

新诗教学策略 篇10

著名诗人流沙河的诗歌《就是那一只蟋蟀》是一篇意象数量众多、内蕴深刻、组合高妙的佳作。纵观全诗, 其中的主要意象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兴象。

兴象是艺术作品中没有明显的人为痕迹的意象, “兴象天然”, 是无言的天籁。其构成似乎是纯粹客观的物象, 往往没有明显的象征、比喻的意味, 单个兴象的存在与否似乎也无关紧要, 但由很多单个兴象组成的兴象群却有很深层的意蕴。《就是那一只蟋蟀》中这样的兴象特别多, 比如第二段中的诗经、古诗、木兰辞、姜夔词, 从个体角度讲其中任何一个兴象增、删、换都无所谓, 但它们组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兴象群, 表明从古到今, 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中国人有着相同的情感, 尽管这种情感是沉重的忧思离别。此外后几个诗段中, 驿道、烽台、天井、战场、月饼、桂花、石榴果、残荷、雁南飞、草垛、台北巷子、四川乡村、露珠、萤火、鹧鸪等等, 都是这样的兴象, 它们构成了该诗基础层的意象单元, 相当于作者抒情达意的细胞。

2.境象。

境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意境, 是由基础层次上的意象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 它比基础性的意象在时空上更具有突破性, 有强烈的宇宙感、历史感、人生感。《就是那一只蟋蟀》的第二、三、四、五诗段中的众多兴象分别组成四大兴象群, 也就是四大境象, 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沧桑的历史、广阔的河山、伟大的母爱以及隔不断的统一情。尤其是第3幅意境, 是非常优美感人的, 诗人以两位诗人共同回忆的方式, 截取一个个非常典型的富有浓郁乡村生活气息的画面, 诸如吃月饼、观残荷、堆草垛等, 借以表现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的美好, 从而说明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经历可能不完全相同, 但是生我养我的家园、伟大深厚的母爱, 则是共同的、真切的。

3.喻象。

喻象即通过比喻、象征的方式构置的意象, 它是艺术家借助一定的艺术技巧, 将客观物象按照心灵重组或变形, 让客观物象成为心灵的载体而创造出来的, 比喻和象征性的意象因其具有巨大的暗示性而为艺术家所喜爱。《就是那一只蟋蟀》中的“蟋蟀”就是这样的喻象。蟋蟀是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都非常 熟悉的小昆虫, 又叫促织或蛐蛐儿, 因其好斗, 两翅摩擦能发声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诗歌中的蟋蟀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昆虫。蟋蟀已不再受时间、空间、政治等的限制, 它能沟通古今、两岸中国人共有的情感。

诗人杨炼曾经说过:“一首诗的整体结构就像一个‘磁场’, 一组群雕……这是一个正在共振的场, 每个部分和其他部分相呼应, 相参与。”这个整体的旋律或磁场比单个的意象更为重要, 一个意象也只能在整体的“场”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所以, 高明的艺术家是非常重视意象的组合关系的, 《就是那一只蟋蟀》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组合艺术的精妙。

二、我这样教学

1.导入新课。

(1) 从思乡恋乡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入手, 引起学生对故乡美好的回忆, 如李白《静夜思》等。

(2) 历代文人骚客都把思乡作为永恒的主题, 其本质是对生育我们的母亲的真挚依恋。正如青年诗人徐刚所说: “故乡 / 我是因为母亲才和你亲近的啊!”这道出了千百万游子的共同心声。

(3) 引入思乡诗名篇《乡愁》。先请一学生背诵全诗, 再点明其作者为大陆籍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 再由余光中经常说到的那句话:“在海外, 夜间听到蟋蟀叫, 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引入课文。

2.板书课题。

3.释题及简介作者流沙河。

(1) 简介昆虫蟋蟀, 又叫“促织”“蛐蛐儿”。

(2) 从学生们所熟知的“蟋蟀”入手, 提出问题:为什么蟋蟀的叫声能撩起人们思乡的心绪?

(3) 近指代词“这”为什么不能替代课题中远指代词“那”?

(4) 简要介绍作者, 突出作者和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交往及他们共同在四川居住过这一事实, 引起学生阅读本诗的兴趣。

4.朗读全诗。

(1) 分组分段朗诵。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读出思乡之情。

(2) 教师指正部分字、词后范读课文, 提高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3) 全体学生齐读课文, 再次激发兴趣。

5.指导学生借助“自读提示”读懂全诗。

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阅读“自读提示”, 从中生发问题, 研究问题, 以课文的具体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来印证“自读提示”中概括性的文字。

设计如下问题, 帮助学生疏通全诗内容和结构, 了解作者的抒情脉络。 (具体见文后板书设计)

(1) 全诗表达谁的思乡之情?诗中怎样表达思乡之情自古就有?

(2) “蟋蟀”是否有寓意?为什么两个诗人会听到同一只蟋蟀的鸣叫?“蟋蟀”的无所不在说明了什么?

(3) 本诗的主题应如何理解?全诗又是选择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这一主题的?

(4) 诗体结构和抒情脉络的一致有什么样的审美效果?

结构和抒情的一致给本诗提供了独特的审美角度, 诗人将自己的一己情感投射到本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背景上, 诗人的情感得到放大, 在本民族的感情经验中得到回响。

6.问题探究。

探究之一:第二个诗段中引用的这些古代诗词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要像这样排比式地引用?

探究之二:诗中不少诗行都采用了地与人相互对应的写法, 为什么?

探究之三:诗的末段, 在结尾几行, 诗人所说的“吟些什么”“想些什么”, 为什么“你我”能“猜到”?为什么说“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7.概括、归纳本诗的内容和特点。

(1) 明确本文思乡、爱国主题。

(2) 明确“蟋蟀”这一意象的深刻含义及其可以跨越地域 (一、三、五诗节) 、跨越时代 (二、四) 、跨越你我之心的原因, 并体味用远指代词“那”的好处。

(3) 体会排比、反复等修辞的好处。着重体会作者把“就是那一只蟋蟀”放在每段的段首对抒发感情、安排结构的好处。

(4) 从鉴赏的角度, 本文有三大特点:

①语文知识的容量特别大;

②文学意味表现得特别浓;

③思想感情的渊源特别长。

8.全体学生齐读课文。收束全文。

(1) 引进思乡歌曲《九月九的酒》。简要介绍这支歌所传达出的思乡、恋乡的主题。

(2) 全班齐唱这支歌, 要求唱出思乡之情, 并简要体会其音律美。

(3) 指出全诗所押韵脚。全诗韵律谐和, 声情并茂, 诵之如歌, 一唱三叹, 感人至深。除了内容上的原因还得益于作者选用了e (o, uo) 韵作为全诗的韵脚。

(4) 齐读课文, 读出旋律, 读出思乡之情。

(5) 将标题换成“就是那一种乡思乡情啊!”消除悬念, 收束全文。

9.布置作业。

(1) 课后找一些思乡名篇读读, 加深对本诗的理解。

(2) 将诗中提到的吟咏“蟋蟀”的名篇认真研读一遍。

(3) 写一篇自己如何鉴赏新诗的小短文, 500字。

三、我这样反思

首先, 说说教材。诗歌是各民族文学最初的和最基本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的艺术价值, 它的美, 它的感染力, 决定了它容易被人喜欢。本诗是中学生阅读中国当代新诗的一个示范、一把钥匙。全诗既生动活泼, 流畅自然, 又含蓄隽永, 耐人寻味, 在构思、意境、语言、手法方面均堪称中国当代新诗之典范。

其次, 说说学情。青春是诗。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正处在诗意盎然的年龄, 他们照例应当喜欢读诗, 应当尝试写诗, 用青春的笔表露心中跳动着的情感, 和亲密的朋友交换从心灵深处流泻出来的吟唱。然而, 由于一贯以来语文教学中“诗意的放逐”, 学生阅读诗歌和写作诗歌的基础极为薄弱。

于是教法设定为:创造气氛, 交流情感;巧妙点拨, 启发想象;联类比照, 开展讨论;以诗教诗, 拓宽学路。学法指导的重点是:感知诗歌形象, 领悟诗歌内涵, 品味诗歌特色。教学步骤则分为: 导入定向 (师生关系定向、感情基调定向、教学目标定向) , 鉴别欣赏, 领悟内涵, 品味特色, 固本提高。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目前的中学语文需要诗歌教学, 因为我们的学生需要诗, 他们正值十五六岁的花季, 他们本身就是诗。他们渴望用诗的甘泉来浇灌荒芜的心田, 渴望用诗的色彩来丰富苍白的情感, 渴望用诗的旋律来鼓荡单调的思绪, 而我们呆板僵化的语文教学却使他们远离了诗。今天这一堂课, 学生正从文字的表层不断走进文字的内里, 去咀嚼, 去体会诗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 我想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师苦苦寻觅, 用尽心思要达到的课堂教学境界, 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所期盼的教学效果。

这堂课的教案设计贴近学生实际。教学目标有三点:一是认知目标, 二是能力目标, 三是情意目标。教案分析了学情和教材, 设计了教法和学法指导。所有方法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现有学情下的目标的实现来设定。我较好地完成了目标要求, 课堂教学体现了自己的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 也体现了自己的教学思想, 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学生, 爱护学生每一点好奇心, 发掘学生潜在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思维。教师当好了向导、顾问, 乃至伙伴的角色。

具体地说, 本课有以下特点:

1.抓住教眼, 创设情境, 实现“五入”。

诗有诗眼, 文有文眼, 教眼是从诗眼文眼而来, 教学的重点就是教眼。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一只蟋蟀从古唱到今, 劳人听过, 思妇听过, 孤客听过, 伤兵听过, 牵动了无数人的心肠, 现在又是它引发出两岸诗人的无限神思。小小蟋蟀竟有如此魔力, 果真是它的叫声最能惹人愁绪?这只是表面现象, 咏蟋蟀不仅仅是诗人借物寄托情思, 不仅仅是个人的感慨, 而是我们的民族从古到今特有的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蟋蟀不仅是客观自然中的物体, 更深的寓意是反映我们民族共同的心理心态, 反映我们中国人共同的血缘和共同的文化, 因此才有了海峡两岸诗人的“心有灵犀一点通”。诗的结尾点出“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这就是这首诗的诗眼, 也是整个教学的教眼。

教师应抓住教眼, 在教学中步步创设情境。课前活动, 听唱《乡愁四韵》, 营造情感氛围;导入课文, 诵读李白的《静夜思》和余光中的《乡愁》, 开启学生思考:这是入情。进入课文, 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教材, 获得真切、深刻的印象:这是入诗。配乐朗读, 让学生闭起眼睛来与作者心灵沟通, 并运用联想和想象, 神游于诗的人、事、物中, 去体验、感悟诗篇:这是入境。巧设疑问, “对于余先生的想念, 流沙河理解不理解”“‘你该猜到我在吟些什么, 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有没有明确的答案”“我们为什么能够读懂诗人的内心”, 学生由此领会了全诗的精髓“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这是入神。最后, 用《乡愁四韵》这一同类题材, 宜于学生仿写的诗歌, 调动起学生写诗的兴味, 让学生运用习得的知识, 当堂反馈, 进行续写:这是入化。这“五入”———入情、入诗、入境、入神、入化, 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 学生学诗、读诗、写诗的情绪始终处在亢奋状态之中, 课堂教学始终处在主动状态之中。

2.抓住物象, 联类比照, 培养思维。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培养智力, 发展思维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这首诗的特点是运用丰富的联想展开内容, 而联想是想象的基础, 没有联想思维的能力, 就不可能具备想象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正是从诗中的物象入手, 紧紧抓住联想特点, 引起学生的联类比照, 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为学生想象思维的生成发展打下基础。蟋蟀这一物象和思乡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教师不直说, 而是让学生描摹蟋蟀的模样、习性, 尤其是叫声的时断时续, 时隐时现。启发学生根据叫声去思考, 原来蟋蟀叫和人的思绪合拍, 思绪也是断断续续的, 并且, 只有静听才能听到, 人在独处时, 容易想心事。这就使学生找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再启发学生进一步联想, 想到天真烂漫的童年, 想到养育自己的家园, 想到博大慈祥的母爱, 然后在诗中找到对应的句子。教师还把诗中冷色调的词换上暖色调的词, 让学生进行对比联想, 学生感到, 冷色调的词更能衬托出作者凄凉、孤独的心境。在听完这首诗的配乐朗诵后, 教师启发学生, 由想家小事, 想到统一大事, 这种联想不仅使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人的思想感情也得到一种提炼和升华。课堂联想丰富了学生对诗的憧憬, 也训练了学生的多种思维。

3.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应该作为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这堂课可以说是学生们全员参与, 全程参与。他们不仅在学, 在读, 在想, 在说, 还在实践, 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在交流写作中, 他们的思想在碰撞, 闪出智慧的火花:他们兴奋, 思维的机器在急速运转;他们表达, 思想的溪水在自然流淌。

课堂是人类智慧的诞生地之一, 是学生生命的构成部分。让学生说, 让学生动, 按照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开展教学, 这叫人道。一言堂, 填鸭式, 压抑个性, 摧残学生, 这叫不人道。教师深知这一点, 课堂上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方法, 调动学生兴趣, 尊重他们的想法, 指导他们活动, 使课堂成为掌握知识、交流思想、产生智慧的所在。

我常想, 课堂的空间有多大?这是很难估量的。它可以是实的, 也可以是虚的。实的是具体的一篇篇课文, 而虚的是由实的内容在学生心中拓展开的无法衡量的知识、情感、智慧的再生体, 它是无限的。这首诗让学生得到了学诗、读诗、写诗的一些方法, 但更多的是学生对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说:“我有一种想家的感觉。尽管我现在离家不远, 但我想到我以后考上大学, 如果有可能的话, 还会出国留学, 那时候, 我一定会想家的。那时候, 再读这首诗, 我一定会有更深的理解, 我也许会写一首《就是那一只鹧鸪》来寄托我的思念之情。”诗作为情感宣泄的渠道, 让学生找到了出口, 他们要借助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世界, 这样的教学空间还不大吗?课堂的结尾也十分精彩, 生活的巧合再一次延伸了课堂内容。

一手抓住教材, 一手抓住学生, 根据学生的需要实施教学, 这正是现代教育的核心。

【案例点评】

上一篇:农机国家补贴政策下一篇:前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