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教学策略

2024-07-16

小学国学教学策略(精选11篇)

小学国学教学策略 篇1

语文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物欲横流的今天, 传统道德观念几乎荡然无存, 人们普遍缺乏信仰, 精神空虚。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拯救我们的精神, 恢复我们的信心和传统, 最终实现和谐的大同世界呢?我认为应该大力倡导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能为学生奠定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打造良好的文化基础。接受国学教育不仅能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审美素质。琴棋书画树立君子风范, 德艺才情打造现代气质。开展国学精华教育, 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劳动、学会审美;学习国学, 是学习中华文化, 宣传中华文化, 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形式, 是传承中华文明, 提升人文素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可是, 一味地让学生诵读会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因为这些文字毕竟离孩子们生活的年代久远, 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还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 我们语文老师必须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 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 秉承国粹的历史重任。

既然国学教育势在必行, 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让学生弄清国学的界定

一般说来, 所谓国学, 就是指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学术, 而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 伦理道德知识, 团结友爱的重要性, 以及学习应当刻苦努力等等, 被誉为“袖里通鉴”。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 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对子弟、学生的教育。诵《百家姓》能使人们了解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 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 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

二、营造一个轻松而舒适的氛围

创造一个全校班班学习、人人学习的环境, 让孩子融入其中, 自然会乐意亲近经典。我们学校规定晚自习前每天要学习20 分钟的国学。开始时有的孩子不想开口读, 我就字正腔圆地耐心教我班学生读, 给学生讲。我的“读”是示范, 是身教, 时间长了, 孩子自然就会模仿!我有时也变着花样读, 让会读的孩子领着全班学生读, 效果也非常好。总之, 学习国学要“快乐诵读”, 书声琅琅, 其乐融融。

为营造学习国学的良好氛围, 我们还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学习国学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通过讲解、背诵、讲故事、看动画片、知识竞赛等方法, 让全校每一位老师都行动, 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 形成人人爱国学, 人人学国学的良好氛围, 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生活,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兴趣可促使学生主动地感知事物, 并使注意力持久、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记忆牢固、意志坚强、情绪高涨, 语文教学时鼓励孩子熟读和背诵。孩子只要反复地念, 自然就能背诵下来。不强求完全理解, 这是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背诵是孩子的专长, 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不懂其中意义就不去教他,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 理解能力也在发展, 到了一定年龄, 他们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当孩子们把一整篇的《弟子规》《论语》背下来时, 我看到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巨大的成就感和胜利的喜悦, 仿佛一位将士凯旋。

四、要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

平时国学经典教育中, 我们总是偏重于诵读, 忽略了理解国学的内涵。针对初中学生这一群体, 可以开展“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当学生所掌握的经典诗文达到一定的数量时, 让学生对诗文经典名句进行分类整理:哪些是描写自然景观的, 哪些是描写人文景观的, 哪些是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的……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 既可以复习记忆中的诗文名句, 又为运用诗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也就理解了诗句的内涵。

五、要持之以恒

要持之以恒, 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避免出现三分钟热度。要知道, 孩子能否坚持下去, 最关键是要看学校, 要看老师。老师能坚持下去, 孩子自然能坚持下去;老师坚持不下去, 孩子自然会放弃。有些教师为了应试, 为了奖金, 肆意占用学校规定的学习国学的时间, 这是得不偿失的。学校应跟踪监督和管理, 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六、付诸行动

国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们能诵读国学经典, 关键是要能践行, 将国学经典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并最终成就一个人的气质修养。

总之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 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千百年传唱不衰。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国学经典教育是提升学生品性和修养的有效途径。经典作品, 为孩子的内心世界涂上亮丽的底色。通过开展学生国学经典的诵读与学习, 那些博大精深、睿智宏伟的国学经典, 必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学生阅历的增加而慢慢释放出浓醇的芬芳。

参考文献

[1]顾建德, 喻志杰.对当前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几点看法[J].国家基础教育研究, 2009 (14) .

[2]蔡耀德.以国学为载体进行日常生活道德教育探析[J].教育探索, 2006 (6) .

小学国学教学策略 篇2

一、汉字激趣。

汉字是中华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块文字。领略汉字之美,可以说是国学基础。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启蒙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学生走近中国汉字,让他们体会汉字的神奇与美丽。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汉字,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寻。在识字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演绎汉字演变过程,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隶书,再到现今的宋体。如“门”字的甲骨文“”很像两扇门的样子,指的是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这样不仅从形体的变化,而且到文字意义的认识,都给学生一个具体生动的意象,寓教于乐。汉字教学还要抓会意字、形声字,从造字的意义着手,解释字义,这样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学”字金文为“”,上面两边是两只手,表示合力办学;中间是金“爻”,表示读音;下边是个房子,房子里有个“子”,表示教孩子读书。所以,“学”本来意思是学习,引申为学校。另外,还可以科学地安排书法、国画等传统文化进入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针对现在电脑、手机流行,让学生写好字,书写端正、工整,教师面临着重大的责任。写字教学中可融入书法教学,因为汉字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美,日常教学中可每周安排一两个课时进行写字教学,要求学生写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偏旁部首等规范。

二、诗词吟诵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诵读诗词的重要作用。在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在逐渐提高。小学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国学诗词进行启蒙教育,讲授传统美德,让学生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国学和古诗词,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可以说一首好诗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从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让学生懂得惜时;从《弟子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中,让学生懂得仁孝,明白做人的道理;从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学生懂得了怎样爱国;从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学生明白了为了崇高的理想,坚持不懈的追求态度;从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更让学生树立了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奉献的远大抱负。可见,在声情并茂的经典诵读中,让学生轻松记住一生受用的礼义廉耻,懂得谦卑,懂得真诚,懂得仁孝。

三、故事熏陶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这是孩子的共性。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粒明珠,正确地使用它,往往能起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多成语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故事给学生以知识、以梦想、以信任、以效仿、以思索、以警觉,给学生讲故事,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国学故事,如成语故事《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三顾茅庐》《闻鸡起舞》等,在课堂中开展以成语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听、说、读、写、记、演等形式的综合性语文训练活动,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文化素养。如“任重道远”成语解释: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教师在课堂中可这样说这个成语故事:曾子的学生问曾子:“读书人应该怎样做人?”曾子回答“:必须刚强而且有毅力!因为读书人要励志治理天下,这任务非常重大,道路非常遥远。我们要为实现这个目标奋斗终生———正可谓任重道远!”每天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由教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故事,目的是让学生感到国学故事的无限精彩,对成语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从而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最后,由学生合作表演成语故事,他们积极性很高,表演欲望强烈。表演的过程正是对成语的理解过程,这样不但展示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而且锻炼了其合作能力。

四、要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

目前国学教育中,偏重于诵读,忽略了理解国学的内涵。针对小学生这一群体,可以开展“诗歌朗诵会”活动。当学生所掌握的古诗词达到一定的数量时,让学生对诗句进行分类整理:哪些是描写自然景观的,哪些是描写人文景观的,哪些是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的„„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既可以复习记忆中的诗句论文整理,又为运用诗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就理解了诗句的内涵。同时针对国学中一些晦涩难懂的部分,语文教师可以侧重宣讲一些通俗易懂的传统美德的故事,如“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匡衡凿壁借光”、“车胤囊萤苦学”等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基本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了解这些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所蕴含的丰富内容。

小学国学教育策略 篇3

随着经典诵读与践行活动的逐步深入,在活动形式与内容选择,效果与评价的操作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笔者在此略发拙见,与同仁共享。

一、活动形式要多样化、趣味化

国学教育本身是一种教育路径和手段,而不是目的。由于小学生受年龄和知识底蕴的局限,许多“经典”的词句的意思他们根本不能准确地理解。因此,我们在活动形式上一定要多样化、趣味化。避免老生常谈似的简单说教、摇头背诵。要让学生在多彩的娱乐中感悟经典,在有趣的活动中体会国学,了解中华历史文化,提升小学生的素养,修正小学生的伦理道德。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活动形式上要能寓国学经典于书法、美术、音乐、舞蹈、合唱、合颂等学生感兴趣,又踊跃参与到活动之中。《情景剧》是小学生们非常喜欢而又愿意参与的艺术表达形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一些经典的、反映国学内容的小故事编成《情景剧》,让学生去演,去唱。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孔融让梨》的故事等。还可以自编一些寓意深刻,情景有趣的小故事、古诗词说唱等让学生自创自演。经常开展以国学教育为主题的手抄报、为古诗词配画等活动,既激发了小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又达到了广泛教育的目的。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创新能力,又使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到了“雅言传诵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的内涵。

学校可利用各种途径积极创设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从整体布局上要突出国学教育的特色。在甬路旁设立文化长廊,内设古今传统文化、经典诗文、历史人物等;教学楼内建立“经典长廊”,墙面上悬挂历代名人画像、警句等,让每一堵墙、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都蕴含着国学经典,使学生一进入校园就徜徉在浓郁的文化殿堂之中,尽可能的少设立“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之类强行规范学生行为的提示语。在班级、校园内开设一些经典文化园地,挑选古代文化的精品之作,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示于师生面前,满足学生们“抬头看国学,低头诵经典”的需求。优美的文字配以古色古香的图片,不仅为学生的诵读创设了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和更多的切入点,方便了学生诵读,还使学生受到了润物无声的文化熏陶,感受到这图文之中负载着五千年华夏优秀文化的精髓。营造出一个由看到听、由诵读到践行、由校到家一条龙的国学教育氛围。

二、内容选择要“经典”化

国学内容博大精深,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要细致的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国学诵读,切不可忘记“经典”二字。人的一生就像一条河流,在源头轻轻引导一下,就可能改变河流的走向,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但是由于受历史朝代局限,其中肯定有糟粕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指导孩子们诵读时,在内容的选择上要仔细甄别,一定要慎之又慎,决不能“信手拈来”。有些语句只要学生能感悟其意就足矣,教师不必给予过细的讲解,比如《三字经》中的“头悬梁,锥刺股”,其精神可佳,但方法实蠢。在诵读时,学生只要能感悟到古人那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就够了,不要让学生视其为是一种最佳的学习方法,更不要去模仿。为孩子们选择诵读启蒙典籍时,要用时代的视觉审视古典作品,予以恰当地删选。汲取国学之精髓,让我们在新与旧的交汇点上收获“丰富”。

三、对经典理解可模糊化

要采用正确的教学理念诵读“国学”。古人说“学不言而自得”,讲的就是我国古代蒙学、经学一种重要教学理念——感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感悟”是不可忽略的策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反复的诵读,在读中感悟,久而久之就会理解其意,就能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音韵美,就能获得顿悟与积淀。因此说,对小学生进行国学教育,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不要字斟句酌,或背诵词、句的意思。可以使学生处于“意已通,而言不明”的状态,而后学生就会有一种“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的感觉。否则将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四、对学习效果评价要简单化

推广“国学”诵读经典,并不是让孩子学得满口之乎者也、诗云子曰,而是要把传承经典文化转化为综合素质,转化为一种道德伦理,一种个人素养。不是要把孩子们教成“古人”,停留在鞠躬施礼等外在形式上。我们所需要的是学生们的言谈举止、德智礼信等方面符合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就可以了。所以,对经典诵读与践行的效果评价,要以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范的行为为目的。如,“地面脏了主动扫,见到长辈问声好”就足矣。在评价方式上,我们不能只拘泥于分数和等级上,要采取多元式评价法。评价的标准不宜过高,在诵读的过程中要允许孩子们遗忘。遗忘是正常的规律,忘了可以再读,反复之间,负担没了,学得也轻松了,记得也扎实了。清人唐彪说:“文章读得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诵读经典目的之一是陶冶孩子们的心灵,规范文明行为,当他人之文与我为化时,孩子们的心智就进步了,思想就升华了。因此,在评价一个孩子“国学”学的怎么样时,不能只限于枯燥的能背诵多少古诗文,更要着眼于思想与行为上。可采取“诵读表演赛”、“星级评选”、“家庭反馈”、“红榜提名”等多形式的综合评价,来激发孩子们的进取心和礼仪行为,效果会更理想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国学经典 篇4

首先阅读国学经典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国学经典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 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从小学就引导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阅读, 不仅可以让小学生认同我国的传统文化, 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还可以使小学生从中获取历史、人文知识, 提高个人的修养, 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其次阅读国学经典可以使小学生从小修身养德, 立身做人。培养“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 而国学经典在教育层面上体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修身做人上。如孔子的仁爱思想、老子的敬畏自然、孟子的“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等圣贤的思想一直流传至今, 它们不仅仅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 也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年来, 我国的中小学掀起了一阵阵“国学热”, 诸多学校针对阅读国学经典开设了校本课程、创立国学经典阅读角等等。然而纵观“国学热”的背后, 我们却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 国学经典阅读的数量增加了, 可是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本质上得到提高了吗?小学生在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文本的选择上都存在着一些局限, 学校应思考如何在本质上提高小学生的国学素养和语文素养。而作为教育者到底应该如何有效地帮助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本研究认为应将国学经典同小学教学有机地融合, 从选择国学经典中合适的阅读内容、明确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改进国学经典阅读的阅读方式、明确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实施办法这四个方面去努力。

一选择国学经典中合适的阅读内容

2015年3月, 本研究对小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小学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小学生不清楚何为国学经典, 在阅读书目的选择方式上有63%的小学生表示“根据封面选择”。近三分之一的家长表示只是根据网上的推荐来给孩子挑选阅读书目。在针对老师的问卷中有一道开放式问题——“在开展国学经典阅读的教学中有碰到何种困难”, 有很多老师提到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浩如烟海, 如何选择和筛选合适的阅读书目很令他们苦恼。因此要想使小学生充分地、深入地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 必须从选择合适小学生阅读的经典篇目开始。

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首先要考虑到小学生所处的认知阶段、阅读能力以及语言学习水平, 在繁多的国学经典中, 最精华最具有价值的却不一定是最适合小学生读的。因此在篇目的选择上应该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编订, 由浅及深、循序渐进。本研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学段的小学生制定了不同的国学经典阅读篇目, 并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低段一二年级的学生以阅读经典蒙书为主, 例如《三字经》和《弟子规》等, 它们兼具朗朗上口, 易于诵读的特点。在教学中应配以富有童趣的解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段学生可以选择《论语》《千字文》和《孟子》。高年级段可选择《大学》《中庸》, 引导他们将经典同实际相结合, 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与道理。

二明确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

调查研究发现, 针对“学校是否有具体的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实施方法或方案”这个问题, 大部分教师的回答是否定的。对于课程的基本目标、基本理念、教学模式等, 大部分教师都表示不清楚。“我也不清楚如何系统地教授学生阅读国学经典, 自己在国学上面的素养也十分有限, 所以课上也只是安排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对于国学课程的展开是迷茫的, 因此要使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真正地发挥作用, 在解决教学内容的同时必须制定一套可行的、有效的实施方案, 而第一步就是明确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低段年级学习内容是蒙学经典, 低年级段学生的文字理解、阅读能力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学目标应该以诵读和识字为主, 文化感悟、文义理解可作为其他教学目标。中段的小学生学习内容为《论语》《千字文》和《孟子》, 处于这个年级段的小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字基础和阅读能力, 在文义的理解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国学经典阅读的教学目标应在诵读、识字的基础上增设知识积累、理解文义和感悟文化。识字在这个阶段不再需要教师亲自教学, 而由学生自行完成。文义理解应该是教学重点, 但也不要求逐字逐句的深入剖析, 而是重在理解文章大意。感悟国学经典中的文化应由学生在诵读和理解文义的基础上自主进行, 而非教师刻意的行为。高年级段的学生通过积累在大脑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结构, 识字和诵读已经不需要再加强调。在此基础上国学经典的教学应该注重文义理解和文化感悟, 教学中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 深入挖掘文章背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三改进国学经典阅读的阅读方式

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在指导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时方法都比较呆板和形式。“我认为他们阅读国学经典之后会背诵就算完成目标了, 至于其他的目标我认为无法去衡量。”是的, 国学经典的学习离不开背诵, 但是过于强调“背诵”反而会使阅读变得呆板、枯燥, 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经典的阅读要深入浅出, 寓教于乐。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师可以把《三字经》编成有旋律的儿歌, 还可以结合多媒体动画来讲授经典内容, 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演绎国学中的一些经典故事等。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国学经典, 教师更不应该只强调学生的背诵,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应该在学生阅读的时候加以点拨和引导, 让学生透过文字捕捉到国学经典作品中的情感魅力。

四明确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实施办法

调查发现有许多学校在实施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时候, 并没有一套系统的实施办法。“学校没有硬性规定什么时候开设课程, 课业紧张的时候几乎不会想到要去监督小学生进行阅读, 主要还是看他们的兴趣和自觉性。”没有系统的实施办法会使得课程开展效率低下。首先课程必须定时, 苏悦在其研究中曾提到“逐日咀嚼法”, 学生最好能每天都阅读国学经典, 在潜移默化中对其背后的意义、文化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因此, 学校必须安排每周一节阅读课程, 结合语文课和晨读进行名句诵读赏析等活动。总之, 每天保证有大约半小时时间来学习国学经典。每周一节的固定课, 可以用来复习或者举行经典阅读活动。其次, 必须要规定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本研究在小学实践的过程中, 根据小学生的现实情况制定了每日任务卡、每周任务清单以及学期反馈表 (由家长填写) 。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教师的个人素养是国学经典阅读课程实施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要想使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真正发挥其陶冶情操、提升文学修养、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作用, 首先教师本人必须具有较高的国学专业知识素养, 这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根本前提。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重同学生的相互交流, 了解学生在国学经典阅读中的需求及困难, 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对话。除此之外, 国学经典中本就包含许多道德要求以及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教师的为人师表能成为学生国学学习的“助推器”。因此学校必须定时举行针对教师的培训会, 提高教师自身的国学素养, 探讨国学经典阅读课程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会上也可以请专业人员指导教师开展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等。

五结束语

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智者、贤者、仁者、勇者留给炎黄子孙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当我们面对只有我们民族才有的独特的、不可复制的精神资源, 我们必须怀着敬畏与谦卑的态度学习它、传承它, 发挥其恒久弥新的教育价值。 (2) 将国学经典阅读课程引入小学是必需的, 且是正确、合理的, 这是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举措。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让小学生更加愉快地阅读国学经典、理解国学经典、运用国学经典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虽在实践的基础上就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开发提出了选择国学经典中合适的阅读内容、制定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改进国学经典阅读的阅读方式、明确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实施办法四点可行的建议, 但仍未提出系统的国学经典课程的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 这是本次研究的不足也是未来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摘要:国学经典承载了古代圣贤的思想与智慧, 蕴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近年来, 我国的小学刮起了阵阵国学经典阅读的风潮。本研究在调查与实践的基础上, 对小学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语文,实证研究

注释

11 杜霞.国学经典的尺度与分寸[J].教育学报, 2012 (1)

小学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5

一、身教胜于言传。

要求孩子们做“仁义礼智信,勇勤俭廉洁”的君子,让每个孩子都能“积跬步,致千里”。作为教师用《国学经典》中的内容来要求自己的言行,处处为学生做表率。教师须先行一步。只有教师比学生先学一步,多读一点、多背一点,懂鉴赏方法,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也才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二、教学方面

1、多种形式进行朗读,不求甚解。

国学本身也存在着扬弃和继承再创新,赋予时代新内容的问题。对孩子们学习国学的要求应以“朗朗上口,不求甚解”。国学教育的时间可采取弹性制。如老师每天早自习前10分钟让学生诵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对对碰、同学接龙、师生接龙、男女对抗赛等形式进行诵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达到正心正身的教育目的。通过和古代圣贤对话,在经典里遨游,学生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触摸着文言的精彩。

2、国学教育须注入现代元素

如何摆脱枯燥、晦涩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领略国学的精华?必须给1 国学教育注入现代元素。如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伴有古乐,并辅以动画片演绎,既有古代寓言,也有外国故事,让孩子们在逼真的环境里追思古人,陶冶性情。

3、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方法进行辅助教学。 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故事、图片等,来帮助学生在理解所学内容的同时,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生动性,如在教学《忠》时,在大屏幕上播放《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教育学生报效祖国就是忠。在教《孝》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汉文帝侍母的故事”引导同学们明白,不论你是什么样的身份,在父母面前你都是儿女,你必须无条件的孝敬他们。

4、课堂教学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在每节课教学内容的讲解后,都设计一个师生自由讨论的环节,让学生联系学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认识前人,让学生学会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弟子规》的内容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联系起来教学,让学生在古圣贤的身上找到今天行为准则的影子,让学生明白与圣贤结朋友一样可以修身正德,同时也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达成,与新的教育理念相适应。

5、坚持不懈的检查诵读背诵。

各班设立《国学经典》小助手,每组选一名代表做教师的助手。利用去食堂吃饭的20分钟组织全体同学朗读《国学经典》,平时检查同学2 们学习掌握《国学经典》的情况,这几名小助手工作认真负责,对教学效果的达成起到推动作用。

三、教学效果显著。

《国学经典》的教学效果已经在同学们身上显现。我们发现了学生们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教室干净了,无论何时学生们总是用双手送给老师作业,主动向老师问好的学生多了……学生懂得了努力学习,许多学生家长反映孩子变得孝顺了、懂事了,主动为家长铺被子。周 六、周日帮家长干些家务活,家长看了心里也很欣慰。孩子对父母的孝顺与尊重深深地影响了家长、感动了家长。家长一致赞扬学校国学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得好,非常有必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初探 篇6

【关键词】国学 语文教学 渗透

“国学”的提出,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泛指经、史、子、集四部和蒙学读物“三百千”及“六艺”等的总称。清朝末年,“西学”凭借着坚船利炮传入我国,“国学”的提法也应运而生。伴随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被人们遗忘多年的国学,又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也给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国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自己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将国学教育渗透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因为语文本来就是与国学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而小学这个特殊时期更是一个建立国学基础的一个黄金时期。纵观古代的大儒和近代的几位大学者,他们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了国学经典的熏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独成一家之言。这些人往远有郑玄等人,往近有章太炎等人,细数每个人,根本就没有一个“半路出家的和尚”。 由此可见,让国学经典堂堂正正地走进学校,大大方方地“占领”课堂,应该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效尝试。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上怎么加强国学教育的渗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让文字在阅读中站立起来:储存语言

李苦禅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读书可以浸润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品位。因此每学期初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明了班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趋向,然后有的放失,做好学生读书的引路人,积极倡导以“亲近书籍,与好书为友,与经典同行,汲知识之灵气,取书本之精华”的理念,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

(一)唐诗宋词,让教学更有情趣

古诗文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这些经典,毫无疑问,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鉴于这一认识,我在古诗教学中采取了课内拓展阅读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古诗园,让教学更加充满情趣。

(二)名言警句,让语文教学更精彩

古今中外的诸多名人,在他们为人类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留下了许多名言警句。它是无价的教育资源,能给人们以人生的启迪、心灵的陶冶;是精彩的语文资源,能给人心空的拓展、智慧的引路。如“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在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走进名言警句的宝库,能在充实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语言素养,能使语文教学变得更精彩。

二、让信心在赏识中树立起来:培植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至理名言告诉我们一个通俗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国学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才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

(一)“流行”制造兴趣

模仿是儿童接受新生事物的主要方式,如果他看到很多人都读,从众心理就会促使他们由模仿到兴趣,逐渐形成习惯性的接受和吸收,从而达到很好的诱导效果。在学生朗诵经典时,他们的琅琅唱读声,就营造了一个极具感染力的学习氛围来,再加上孩子们本身的模仿天性和良好的接受力,学习的兴趣就产生了,而兴趣就如一个共振能量场,互相激发,互相推动,很快就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二)“示范”感染兴趣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新的课标,赋予教师新的角色定位——平等中的首席。所以在学习时我特别注重以激情唤起激情,要求学生背诵的自己一定先背过,需要讲解、示范的,自己必须研读透彻。如我和学生一起背诵《论语》《弟子规》《三字经》,一起咏诵《岳阳楼记》《劝学篇》《陋室铭》,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的设计,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孩子们流连忘返,乐在其中,学得可认真了。

(三)“动画”提高兴趣

成语故事、勤学故事、三字经故事、弟子规和千字文故事等,我一般结合动画故事让孩子从中汲取圣贤智慧,在成长的道路上力行学文。其后引导讲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语言表达力和演讲能力。

(四)创意形式巩固兴趣

1.唱经典。每到中午的“附小雅乐”广播时间,校园广播在悠扬、空灵的琴声后,便开始播放配乐古诗文歌曲。悠扬的歌声带着孩子们穿越厚重的历史,让他们在歌声中懂得“诗词是祖先在向我诉说。”

2.画经典。给古诗配画,给宋词插图,用连环画画出名著中的故事;把诗歌按作者、内容、主题分类,办成手抄小报……这也是学校学习国学的另一方式。每学期的读书节活动中,孩子们都会用一周的课余时间来专心收集资料,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经典诗文。通过“画”这种艺术形式,孩子们把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表达了出来,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的艺术联想。

3.演经典。每隔一月的班会课是学生最盼望的时刻。因为这一节课,学生们会进行精彩的国学诵读汇报演出。孩子们往往会非常有创意地把国学的精髓部分用“读、唱、讲、品、书”的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使经典如音乐般流入每个孩子的心田,营造了更浓厚的诵读氛围。

小学国学教学策略 篇7

关键词:小学国学教育,问题,策略

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对人心灵的陶冶,《四书五经》均乃儒家为医人心而立之方。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学生道德品质修养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孩子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中国各式各样的传统文化,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为其成人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第二小学作为一所城乡结合学校,一直秉承太和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坚持“以和为根,以雅育才”的办学理念,以“和雅教育”为特色发展定位,着力培育通晓国学经典的少年儿童,力图将国学文化精髓发扬光大。因此,如何在该校深入开展国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

( 一) 有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

小学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启蒙时期,尤其在以进行传统教育为特色的太和第二小学,通过教师讲授传统美德,向学生讲解国学的内涵,将传统文化的理念根植于学生心中是日常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太和第二小学位于城乡结合部,学生群较为复杂,家长们的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加之如今互联网盛行,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流行文化”充斥着学生们的生活,更容易助长他们肤浅、浮躁、“重名利、轻修养”的不良品行,部分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已出现明显的“营养不良”,滋生出自私自利、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因而,让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健全人格,培育民族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 二)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

传统课堂教育侧重知识与意识形态教育,缺失的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太和第二小学目前所推行的国学教育,旨在让学生从小开始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树立坚定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让学生徜徉于国学经典之中,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如此,才能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不忘民族精神,不卑不亢,自强不息。

( 三)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当前,太和第二小学选用的国学教育教材主要以浅显易懂的古典经文为主,如《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这些经典著作意存高远,其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不仅使学生们对古典文化产生极高的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其优雅的情怀及品味,其中不仅包含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德行的深刻含义。学校试图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深深感染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开启学生心智和养成美好德行。

二、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实施国学教育的思想障碍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在校内开设国学教育课程,太和第二小学亦是其中一员。自2003年以来,学校开设国学教育课程,迄今十年有余,由于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直接导致成效大打折扣,加之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因无法领会国学经典著作的深刻含义而产生误解,始终难以认同国学教育“润物无声”的作用; 个别家长甚至认为,国学教育是复古、守旧的,不该给学生从小灌输落伍的教育,抵触情绪严重。

( 二) 国学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由于学校分成3个校区,师资不同,生源不同,国学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难以满足学校对于国学教育在全校范围内推行的需求。此外,目前该校的国学课程大多仅仅停留在文学鉴赏层面,而对于学生品德修养的教育则涉及尚少,成为该校国学教育的一大软肋。

( 三) 校内推行国学教育的阻力

太和第二小学开设的国学课,主要以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著作为主,但由于教师的国学素养有限,部分教师缺乏参与教学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教育观念有待更新,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有待改进,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尚未形成体系,国学教育团队建设明显滞后,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该校国学教育的深入推行,致使国学教育规模始终停滞不前。

三、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教育的策略

( 一) 认清国学教育意义,确立目标和方向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第二小学是一所以国学教育为特色的学校,一直秉承中国传统的和雅文化,在同类学校中率先开设《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等国学启蒙课程,倡导以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方式开拓学生视野,使其心胸志趣、人格教养得到明显提升。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自身学识修养的欠缺,使得对诸多国学经典形成了严重的误解,从而让很多人对推行国学犹豫不决。因此,只有正确的理解经典,确立“修身立德”的目标,从而才能有效地保证太和第二小学国学教育的顺利开展。

( 二) 认清教育的本质,丰富国学教学内容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以道德为手段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能成为人,而非动物。太和第二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要使懵懂无知的小学生们逐渐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获得智慧的启发,从而使他们能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即便将来步入纷繁复杂的社会也能够处之坦然,可以参与建设和改造社会的种种活动。因此,学校对于国学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文学层面的解读,还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国学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用适合的校本内容。

( 三) 坚持以人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

太和第二小学要实施国学教育,就必须坚持以学校为本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发展的差异。目前,该校的国学教材主要是低层次的启蒙国学经典,显然已不适应不同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需求变化,因此,立足本校实际,开发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校本课程已迫在眉睫。例如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弱,但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适合选择《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国学经典作品,以教师讲解、学生诵读和课外实践为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高年级的学生理解力强,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适合选择《大学》《论语》《老子》。

( 四) 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

小学国学教学策略 篇8

1.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注入的国学元素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持,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根基的扶持是看不到发展希望的, 民族缺乏自身文化内涵也就不会取得进步,无法创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将国学教育渗透在方方面面,让小学生的个性得以延伸,精神得以升华,促进小学生思政道德与审美素养的提升,帮助小学生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品格与独立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中注入国学元素,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考虑。

1.1经 典诵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合进国学经典诵读知识,能够在提高学生国学素养的同时,丰富学生人文内涵,同时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融入诵读活动,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加大学生的新词积累量,增强语感。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人13岁之前的记忆是最好的一段时期,依照这个规律特点,小学过程中的语文学习需要将重点集中在记忆和积累上。新课标规定小学学段学生需要背诵至少古诗文160余篇。小学生诵读不但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而且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感知诗文中所要表达的形象与意境,因此在小学生记忆最好的时期进行经典文化的学习, 能够达到文化熏陶与智慧锻炼的目的。

1.2故事熏陶

我国民族五千余年的文明传承, 留下了大量声情并茂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穿越,表达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集中表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智慧,同时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揭示历史变化方面有”史书”作用。教师可以在每天上课的前几分钟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讲几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国学故事中的精彩之处,从而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为其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育良好, 教师要为学生讲述一些趣味性强的国学小故事,描述各种国学经典,在轻松快乐的过程中学习,消除因为反复诵读而出现的无聊情绪。所以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生动的国学典故,对学生开展国学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积极的学习态度。

2.国学经典的诵读方式

2.1范读引领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国学经典诵读的有效融合,范读引领是一种方式。在诵读文言文的时候,不能用诵读现代文的方式诵读,如果缺乏正确的范读引领,学生就无法准确地掌握诵读节奏,更别说语感的积累沉淀了。例如在诵读《老子时,其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虽然已经有标点断句,但是小学生诵读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会像读三字经一样三字三字一读。但是这句话中的“非常”和日常生活中的“非常”不一样,正确的读法应该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表示的声音延长,“·”表示的是前一个字加重语气,每个分句都是采取的先抑后扬,是一种假设性的预期。范读之后,文言文的内在精髓就出来了,句子大概的意思也更容易明白。

2.2诵 读积累

国学学习的一项基本方式便是诵读, 诵读是古诗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方式,正所谓“三分文章七分读”,尤其是文言经典,当中包含的韵味都是靠“读”出来的,教师为学生示范了正确的范读后, 可以组织学生对诵读段落所表达的大致意思进行谈论,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反复诵读。学校每周专门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程”,每天早晨空出十分钟的早读时间专门进行经典诵读,确保学生有充足的诵读时间。诵读活动中可以由教师领读,也可以挑选几位诵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或者专门放名家诵读音频。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诵读的作品有《三字经》、《千字文》等,中高年级学生可以选择《四书》、《五经》、《大学》、《中庸》等。

2.3运 用摘录

正所谓“不动笔墨非读书”,国学经典中存在大量传颂千古的名句,例如《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孟子》中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春秋》中的“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等等。在这样的句子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要求学生把名句内容摘抄在笔记本上,不但作为诵读材料积累,这些句子彰显的道理也能在平常写作和与人交际中使用, 帮助学生把一些典籍中学习到的名句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3.结语

小学国学教学策略 篇9

建国后, 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被认为是封建、落后的标志而遭到批判。20世纪80年代, 中国学界出现了传统文化“寻根热”, 国学重新开始受到重视。90年代后, 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国学研究院, 此时国学主要停留在大学里。2000年以后, 综合国力的增强提升了国人的自信力, 国人感觉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中国传统文化根基正逐步消解。因此, 作为传统文化之精华的国学经典在中小学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

一、中小学国学经典教学模式的内涵

1.国学经典

目前关于国学内涵的界定主要包括五种。一指一种教育机构, 这是清末以前关于国学的定义。二是指国家的立国之本, 民族精神之源。有学者认为:“夫国学者, 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 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 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 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 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2]三是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学问。如胡适认为:“中国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 都是我们的‘国故’, 研究这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的学问, 就是‘国故学’, 省称‘国学’”。[3]四是指治国之学问。有学者认为“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 因以成国焉, 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 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 而自治其一国者也。”[4]五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总称。季羡林先生从多民族文化共生的角度认为, “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 不是狭义的国学……中国文化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 这56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都属于国学的范围。而且后来融入到中国的外来文化, 也都属于国学的范围。”[5]基于已有的关于国学的定义, 结合当前国学教育的实际, 当前的中小学国学不是指教育机构, 也非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 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为国家建立基础、中华民族精神以及被融入当前治国理念的部分传统文化。

国学经典指国学中的精华部分,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从广义上看, 国学经典泛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经典。包括传承至今的经、史、子、集、琴、棋、书、画、医、武术等方面的内容。狭义的国学经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儒家、道家等学派的经典著作, 如《诗经》、《孝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等;二是优秀古诗文, 如唐诗、宋词、元曲等;三是广泛流传的古代蒙学读本, 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6]

2.中小学国学经典教学模式

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并非把所有的上述所界定的国学经典作为中小学生学习的课程, 而是根据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析出其中不适合当前中小学生学习的内容, 对其中深奥难懂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 从而形成适合当前中小学生学习的国学课程体系。

二、现有的中小学国学经典教学模式

1.诵读教学模式

诵读教学模式在我国已存在两千多年的历史, 其绵延至今、经久不衰, 仍是当前国学经典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学模式。诵读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把国学经典的内容开口表达出来, 其优势在于其灵活方便, 且成本低。为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教师诵读的内容、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师的风格, 当前的诵读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在游戏中诵读、分角色诵读、多媒体辅助诵读、比赛诵读[7]、故事带读, 同伴领读, 表演诵读、按曲唱读、乐画配读、[8]欣赏式诵读、吟唱式诵读等类型[9]。

2.“诵读———运用”教学模式

“诵读———运用”教学模式是把诵读与运用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 其核心是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加深理解, 以悟出国学思想精髓的教学模式。“诵读———运用”教学模式是古人“知行结合”思想在国学教学中的反映。目前中小学国学经典的“诵读———运用”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把诵读、鉴赏、积累以及运用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10], 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学生鉴赏并做好国学经典文化的积累, 最后通过实践运用强化学习效果。二是把阅读———感悟———仿写———创作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 通过阅读感悟其中的内涵, 在此基础上仿写, 最后在仿写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11]

3.“环境———熏陶”教学模式

环境熏陶的本质是文化熏陶, 其特点是创设与国学相关的文化环境, 学生置身其中, 以耳濡目染的形式接受国学经典文化的熏陶, 养成自主喜好国学文化经典的习惯。例如, 成立校园国学经典读书会、开设国学经典专栏, 参观古籍, 亲子互动学国学等。[12]此外, 把传统节日与相关的国学经典篇章相结合也是主要的国学经典教学模式。

4.经典文本生活化教学模式

此教学模式指把经典文本以其他方式呈现出来, 以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 文本呈现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一是把经典文本中的某些片段用故事讲述出来, 减少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困难, 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二是把国学经典编成歌曲, 既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能促进学生对经典的记忆。三是利用儿童喜欢画画的天性, 指导他们把国学经典中描述的内容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促使儿童对经典内容的理解与吸收。

5.联想———对应教学模式

联想指通过想象把经典所描述的场景在头脑里勾画出来, 对应则是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找与国学经典所描述的场景相对应的场景, 从而实现古今对接、加深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与吸收。

三、中小学国学经典教学模式的理性建构

1.角色还原———评价教学模式

美国社会学家乔纳森·H·特纳认为, “角色是一个互动框架, 人们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 扮演着不同的角色。”[13]角色扮演过程就是人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过程。在社会学意义上, 教学也是一种社会活动, 个体学生在教学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通过角色互动而得以成长。中小学国学经典从其本质上而言, 并非高深的理论, 而是古人日常生活经验的凝练与总结, 具有极强的生活性。社会的变迁致使现实生活中难以再现经典所描述的情景, 这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据此, 从角色扮演的视角出发, 结合中小学生国学经典教学的现实特点构建“角色还原———评价”教学模式。角色还原———评价模式主要包括两个环节, 即角色还原与角色还原活动的评价。角色还原指采用角色表演的形式以实现国学经典中的故事与史实的“还原”, 把学生拉回历史情境中, 在角色互动活动的体验与观察中领会传统教学中的文化精髓。然而, 角色活动中重现的部分内容因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差异而致使其难以理解。因此, 角色还原过程结束后, 教师需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对角色还原过程进行评价, 不仅对表演自身评价, 同时对表演中涉及的思想与行为进行评价。学生在对角色扮演活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 逐步领会国学经典思想的内涵, 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

2.诵读———感悟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包括学习者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以及对旧有经验的重组, 它把学习看作意义主动建构的过程。其主要包括对新信息的初步认识与在此基础上进行意义建构两个环节。其中的意义建构包括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以及对旧有经验的重构。以该理论为基础, 提出关于国学经典的“诵读———感悟教学模式”。诵读是国学经典的重要学习方式, 正如曾国藩说, “‘《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 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 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14]诵读即学生对国学经典初步认识。古人读书强调学生的内省、自求、自觉、自悟[15]。反复的吟诵有助于学生悟出经典的的含义及其所蕴含的精神, 这个悟出含义的过程即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3.“诵读———解释———实践”循环教学模式

哲学诠释学认为, 对文本的理解受制于理解主体“前理解”的影响, 理解的过程是理解者与文本两者之间“视界融合”的过程, 通过视界融合生成新的意义, 新的意义生成又影响着理解者对文本的解读, 这便是解释学的循环过程。古人学习强调“知行合一”, 具体而言, 不仅强调知道是什么, 重要的是要把知识运用与实践中。学习便是在知与行的不断循环中实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和提升的。以此为基础, 构建中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解释———实践”循环教学模式。诵读的目的在于从整体上感知国学经典文本。由于中小学生自身对古文的理解存在着困难, 因此需要教师引导与帮助学生解释文本。教师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功能, 即帮助学生理解经典文本的内涵与指导学生甄别文本内容自身对学生成长的价值, 此可理解为知的过程。国学经典学习的育人目的不仅在于提升人的人文素养, 更强调国学经典在现代语境中的意义与功能及其实用价值。因此, 学生必须把从国学经典中学到的、领悟到的东西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此可理解为行的过程。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言, 行并非是理解的结束, 行为反而促进其对原初经典文本的理解, 同时通过知行合一形成的知识又变为一种“前理解”, 影响着对其他文本的解读, 从而形成一个循环教学模式。

4.文化熏陶教学模式

文化人类学认为, 人创造了文化, 反之人又被文化所创造。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是由古人所创, 同时它又塑造了一代一代的国人。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从文化与人的关系来看, 国学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可以通过国学文化熏陶的形式来实现。以此为基础, 构建形成文化熏陶教学模式。具体而言, 文化熏陶模式主要包括四种类型。一是营造校园国学学习的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状态下受到国学经典文化的感染、熏陶。二是带领学生参观历史文化古迹, 教师结合历史文物古迹展开相关国学经典教学。三是把国学经典教学与中国传统节日结合起来, 在节日的氛围中展开国学经典教学, 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吸收。第四, 依托当前民间举行的祭孔活动、国学经典诵读大型活动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 指导学生参与到其中, 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

5.媒体辅助教学模式

教育传播学认为, 教学过程即信息传播的过程。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 师生之间须借助一定的媒介进行信息的传播与反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传播所借助的媒介越来越多样化, 且科技化程度日益增高, 教学的科技性越来越突出。把现代科技与国学经典教学结合起来构建“媒体辅助教学模式”, 对国学教育功能的发挥有所裨益。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主要依托现代教育技术, 把国学经典的内容以画面、声音、文字等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摘要:通过提炼与总结, 我国已有的中小学国学经典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诵读教学模式、“诵读——运用”教学模式、“环境——熏陶”教学模式、“联想——对应”教学模式。以此为基础, 结合相关的理论与实践, 尝试性地提出了“角色还原——评价”教学模式、“诵读——感悟”教学模式、“诵读——解释——实践”循环教学模式、“文化熏陶”教学模式以及媒体辅助教学模式。

小学国学教学策略 篇10

于是乎, 国学以古老而又崭新的姿态走进了小学课堂, 全国各地不断涌起“国学热”。但是, 国学教材具有深 (深奥) 、难 (学起来困难) 、远 (内容与形式离学生的生活遥远) 、生 (生涩) 四个特点。我们怎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解读文本, 从中汲取智慧的琼浆和言语表达的艺术呢?这就需要“取舍有度, 化繁为简”。懂得取舍不仅是人生的智慧, 也是教学智慧。国学教育一定要注意“取舍”, 不能贪大求全, 不能面面俱到, 因为只有“取舍有度, 化繁为简”, 才能“言意兼得, 古为今用”。

小学国学课堂教学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取舍。

一、在人文熏陶上有所取舍

我们要培养的是现代公民, 而《弟子规》《论语》等所要培养的是圣贤, 所以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去审视这些经典之作, 难免会发现一些与时代节拍不合的音符。比如《论语·学而》所说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像这样的要求, 我们今天不能也不应照搬。作为现代人, 只要头脑是正常的, 哪一个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更强, 比自己更健康, 比自己更聪明, 比自己更高尚, 比自己更有成就?古人说:“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见书就信, 见经典就跪, 磕头如捣蒜, 那是精神的奴才。书本是中立的、敞开的, 因为它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阅读它的人, 它需要阅读者的自我认同, 也需要阅读者的大胆质疑。所以笔者认为经典的可贵不仅在于它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更在于它其中不合时宜的内容,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

关于如何对待国学, 有人主张“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我觉得不妥。因为精华和糟粕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 不是说精华是精华, 糟粕是糟粕。它不像一个桃子, 其中烂掉的部分是糟粕, 挖去即可。所谓精华和糟粕是我们今天的读者按照自己的眼光去阅读, 用自己的眼光去分析的结果。即使是精华也不可能没有局限性, 即使是糟粕, 也许还有利用的价值, 未必非彻底抛弃不可。所以, 我主张“取其精华, 辨其糟粕”。这个辨可以是分辨的辨, 也可以是变化的变。

在进行国学经典的教学时, 作为老师要明辨是非。有些糟粕非常明显, 但也有一些内容存在两面性, 这也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比如《弟子规》第二课《父母呼》中有这样一句:“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这就要让学生明晰不同的事情应该不同对待, 不可一概而论。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这句话的焦点不是事情大小, 而是事情善恶的问题, 事情是善的就应该去做, 可如果是恶的事就要果断地拒之, 这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二、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

当前很多国学教材为了保持经典的完整性, 在编写教材时, 全文辑录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 对于《笠翁对韵》《四书》《史记》《资治通鉴》和历代散文等进行了节选, 但为了不因节选而破坏教材内容的完整性, 很多篇目的内容依然比较繁杂, 不太适合小学生学习,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备课时进行智慧的取舍。比如北京育灵童教育研究院主编的《国学》教材第十册第3课《至德之世》虽然只有165个字, 但其中的前四句话:“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 织而衣, 耕而食, 是谓同德。一而不党, 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 其行填填, 其视颠颠。”对于小学生而言, 说起来很拗口, 读起来也难懂。因为《至德之世》选自《庄子》的《马蹄》, 这段话是有一定语境的。当时世人往往谓伯乐识千里马, 能将野马中最优秀的马识别出来, 给它钉上马蹄, 络上马缰, 配上马鞍, 训练它奔跑, 于是造就了一匹千里马。世人称赞伯乐, 而庄子认为这是一种过错, 也就是选文开篇所说:“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因为这些行为违背了马的天性, 而使之为人驱使。他对于自然天性的重视, 在人为破坏的当今时代值得借鉴。但这句话, 如果要深入理解它, 需要教师再呈现《马蹄》原文的前半部分, 这样无形中又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在第二届全国国学经典教育教学培训会上, 著名特级教师陈建先就进行了创造性的取舍, 将这几句话舍去, 直接教学:“当是时也, 山无蹊隧, 泽无舟梁;万物群生, 连属其乡;禽兽成群, 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 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 同与禽兽居, 族与万物并。”这73个字, 词语连缀, 接近白话, 学生读过之后便会有个模模糊糊的印象, 很容易体会到远古时代人与飞禽和谐安宁的氛围。可见, 这样取舍是有效的, 也是必须的。教学内容的减少, 自然带来教学负担的减轻, 学生学起来就轻松自然了。

三、在文言常识上有所取舍

可以肯定地说, 小学生学习国学有一定困难, 因为国学课文大多是文言文, 和我们日常使用的白话有一定差距。我们无论是学习语文还是学习国学, 都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语言、感悟语言, 更是为了内化语言、表达语言。如果我们学习国学仅仅定位在理解其教育意义, 那么就会将国学沦为思想品德教学, 就弱化了国学的教育价值。所以, 笔者主张学习国学要言意兼得, 要适可而止, 要智慧取舍。对课文中的一些文言常识, 如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词语活用) 等现象, 在教学时绝不能一股脑儿教给学生, 更不能要求学生全部掌握。

以《孟子》中的《舍生取义》为例, “鱼, 我所欲也, 熊掌,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我所欲也, 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 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则凡可以辟患者, 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勿丧耳。一箪食, 一豆羹,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这长达286个字的古文, 前半部分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入, 紧接着转入正题, 提出了当生命与道义发生冲突时要舍生取义的观点。文章举出了几个生活中的例子:人要生存离不开食物, 但不能为了得到食物而不顾一切。贫穷的人不会屈辱地接受别人的嗟来之食, 居于高位的人也不能为了万众俸禄不顾礼义。这篇文章中有这样几种语言现象, 一是鱼和熊掌是比喻, “……者也”是表示判断的句式, “二者不可得兼”的“得兼”是倒装, “故所患有所不辟”的“辟”是通假字。全文主要是议论,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段来说, 其论证方法也不易掌握。这么多常识, 我们既不能完全回避, 也不能一股脑儿都教给学生, 这就需要有所取舍。在全国国学经典培训会上, 无锡的张赛琴老师就非常智慧, 她仅仅选取了文章的前半部分引导学生理解、辨析, 进行言语训练, 整节课张老师主要精力放在了引导学生仿照文章的表达方式, 用“……者也”的句式进行写话练习。这样既简单明了, 又易于操作, 学生仿写时兴趣也很高。

小学国学教学策略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国学经典;诵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古代圣贤们思想和智慧的结晶。随着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重视,全社会也兴起了国学经典诵读的热潮。国学经典也随之走进语文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国学经典诵读,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古文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语文水平。

一、国学经典诵读的原则

要能顺利展开国学经典教学,必须把握好正确的教学原则。小学生有其年龄的特殊性和孩童心理的特殊性,因此在小学课堂中进行国学经典诵读也有其特殊性。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四个原则,即差异性原则、鼓励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模糊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即在全班开展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传统蒙学教材的《三字经》,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易懂。但《三字经》篇幅较长,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每天的任务完成程度也会有差异,日积月累,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因此要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对能力稍差的学生做过高的要求,只要能参与其中,就是一种进步。而且要多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阅读经典的乐趣,从此爱上国学经典。

鼓励性原则,就是只鼓励不批评,或多给鼓励少做批评,尽量引导学生热爱国学经典。

自主性原则,鼓励学生除老师规定的篇目外,进行更多的国学经典诵读。不仅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模糊性原则,不作逐字逐句的精讲,只要学生理解了大致意思就可以,并内化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当中,让学生在行为上有所改变才是最终目的。

二、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

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诵读内容,是顺利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前提和基础。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因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坚持双重标准,即“最有价值”与“易于诵读”,并努力做到两者的结合。低年级适合《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等,中年级适合《论语》《诗经》《千字文》,高年级适合《孟子》《中庸》《老子》等。

三、国学经典诵读的方法

简明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顺利展开国学经典教学的

保证。

1.注重范读。教师范读是实施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文言文阅读不同于现代文阅读。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就很难掌握诵读的节奏,更难体会古书的语感。例如《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虽然没有生僻字,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要想读的准确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古字意思与现如今是不同的。正确的读法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中/表示声音停顿并延长, 语气加重,范读以后,文言文的韵味出来了,句子的大致意思也随之明晰起来。

2.诵读积累。诵读是诵读国学经典的最基本途径,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手段,韵味是读出来的。学生在学会正确的诵读方法之后,教师可以简单讲解或讨论其含义,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反复诵读。每星期都要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每周一到周五早上都应该有“十分钟阅读”,以保证诵读时间。以多种形式进行诵读,让学生沉浸其中,体会意韵,并逐步达到心领神会,熟读成诵。

3.故事激趣。小学生主要是形象思维,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中国古典文化的内容,学生听了不仅能愉快的接受和学习,还能消除重复的沉闷感。例如学习《三字经》,教师可以先把黄香温席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马上对黄香产生了兴趣,然后在正确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黄香温席时的动作、神态和思想活动。故事激趣法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理解,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情感。

4.摘录运用。古人有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国学经典中有许多经典名句,如《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有余力,则以学文。”如《孟子》:“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读到这样的句子,学生要摘录在笔记本上,除了要积累,还应要求在平时写作或与人交往的时候正确运用,达到知行合一。

四、对展开国学经典诵读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全国上下都兴起了国学经典诵读的热潮,但在一些地区和学校还是无法展开,存在很多现实问题。

1.有些地区和学校还没有意识到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性,拒绝或不支持国学经典诵读的展开。有些已经意识到,但对此项教学活动的实践并不积极,不愿改变当前现有的教学模式。

2.教师的国学知识储备不够。对于有些老教师来说,像《三字经》《弟子规》等这样简单易懂的蒙学读物还可以教给学生,但对例如《论语》《老子》这样的国学经典,自身理解和诵读方面都很困难,就很难实施课堂教学,执行起来难点很大。

3.家长和学生的不接受和不理解。有些家长还没有意识到经典诵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价值,认为在学校课堂进行经典诵读并无用处,反而会占用学习时间,影响学习。一些学生也并不喜欢文言文,觉得难读难懂,对经典诵读有排斥心理,也拒绝参加诵读活动。

五、小结

国学经典是我国的文化精髓,在一段时间里,我们把我们的传统瑰宝淡忘了。如今我们要重拾经典,从孩子开始,在小学语文课堂实践国学经典诵读势在必行。遵循一定的原则,选择适当的内容,运用有效的方法,克服一切困难,把经典诵读开展起来。

上一篇:SCI数据库下一篇:国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