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国学经典教学

2024-10-22

运用国学经典教学(共10篇)

运用国学经典教学 篇1

纵观现今的语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许多老师仍处于应试教育的桎梏之下,未改变传统教育的模式,一个学期只围绕一本教材兜转,每天布置大量的书面作业,一到考试学生便淹没于题海之中,长期机械的教学,不仅没有让学生培养起浓厚的语文兴趣,久而久之,还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学无所获,学无成效,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六年时光。吕叔湘曾说: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学习本国语言,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那么,在文化断层的时代,如何巧妙地把国学经典适当地嵌入语文教学,实现大容量的课堂,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底色呢?

一、合理安排时间,有效整合教材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过:时间应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我们可以把一个学期的教学时间进行合理的划分,分成几个模块。这种学习模块是灵活运用的,比如一周七节语文课,可用六节课学习语文教材,一节课学习国学经典;利用早读的15分钟时间;每节课前一打预备铃班长领诵5分钟。千万不可小觑这点滴的时间,若是每天能坚持不懈地学习,把这些零碎时间利用起来,长期便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么如何在不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不影响大纲要求的情况下,既按质完成语文教材,又把国学经典教学渗透其中呢?可以把部分语文教材进行整合,根据具体的教材特点和学情情况,适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固有的教学进度,一篇需要两课时教学时间的课文可缩短为一节课或一节半课教学,提高学习效率,不必在一篇简单的课文上反复地分析,把节省出来的时间贯穿学习国学经典。如三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的专题是“细心观察”,教师对《花钟》进行精讲后,学生对观察事物的文体有了认识,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蜜蜂》《玩出了名堂》《找骆驼》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能很快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脉络,找出文章的重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另外在一个学期的教学安排中,许多老师习惯留有半个月到二十天的时间进行总复习,是否可以相对缩短时间?曾看到过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为了能够提高班级平均分,在期末前出了厚厚的一本复习题:把全册书的生字罗列起来,一个生字组三个词;每个生字写出笔顺;根据词语写出相关句子;练写十篇看图写话……这样的复习方式就像流水线操作,年幼的孩子精疲力竭地做题,或许对于考试成绩的提高确实有效,满足了教师在成绩评比中的愉悦感,可静下心来思考,这样的教学最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吗?教师是为了评比成绩还是真正为了学生的未来实施有效的教学?我觉得这部分无意义的教学时间可大大精简,可以让学生多接触一些经典美文,在诵读的过程中,大量文字的输入,不仅对学生认字和记诵都有帮助,而且在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田也会播撒下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种子。三年级上学期,我坚持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完成了语文教材,还让学生背诵了20首《诗经》中的古诗、18篇《古文观止》中的经典美文、部分《论语》,与学生共读课外读了本《长袜子皮皮》《爱的教育》《论语》。

二、方法多样,让读书变成有趣的游戏

国学经典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由于历史久远,许多人觉得它们艰涩难懂,像一座座不可逾越的高山,不愿触及。追溯古人读书的方法——“素读”,就是不追求对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只是反复有声的朗读,直到把诵读的内容背诵得滚瓜烂熟为止,是一种很朴素的读法,这是我国古代私塾里常用的读书法。日本人把这种方法定义为“素读”法。国际右脑开发专家七田真博士有一系列关于“记忆”研究的专著,其中有大量阐述“素读”的文字。“素读”要求一字一句地读清楚,读出意义停顿的节奏来。因为在典籍中,每个字都很重要,有些甚至不能替换。但是我们现代人使用的语言比较简单,学生长期接触的也是白话文的课文,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不能完全照搬古人读经典的方式,而应采用各种方式让他们乐于接受,并乐此不疲地学习经典。首先我不会让学生把文章带到家里去读背,因为这样会增加他们额外的学习负担,久而久之,就会生厌。我把这些学习都放在上述我讲的课堂和零碎时间中。教室共读的氛围中有强大的吸引力,学生们能融入其中,而且长期地坚持诵读,他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只要班长一领诵,全班就能自觉地跟读。因为古文的文字富有节律,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诵读的时候采用歌诀法,读出节奏感,让身体成为配奏的乐器,手之、足之、舞之、蹈之,让学生们全身心放松,投入读书。另外根据文章内容以加动作、诗词吟唱、男女生读、小组赛读、文白对读、镂空填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读书变成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如《狼》是清代蒲松龄写的短篇小说,作者在写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把狼的狡黠和凶残刻画得淋漓尽致。我带领学生们通过声音的塑造、动作的运用进入了情境,如“一屠晚归,担中肉尽,只有剩骨”,学生两手挑担状,悠哉地走着,表现屠户卖光肉的高兴心情;而教学“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时,我问学生:“面对凶残的狼,生死关头,如何能逃生?”学生答:”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要使出全身力气,用刀把狼砍死。”在这样巧妙的点拨中,不用教师逐字逐句讲解,也不用教他们如何做动作,学生们自然能在创设的情境中,绘声绘色地诵读和表演,而且非常神奇的是,读了几遍后,学生们在我动作的提示下,居然能够流畅地背诵下来。这篇古文原本是初一下学期的课文,但三年级的学生却能够在老师的指导学习下,很快地感知文意,有兴趣地诵读并能背诵,学生们的学习潜力是否让人意想不到呢?

三、师生共读,营造良好氛围

一个班级要形成浓厚的读书风气,师生共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论语》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教师能热爱诵读经典,用自身的言行举止给学生好的典范,学生也会具有较大的学习热忱。每天的早读课,我会提早二十分钟到教室,不管教室里有多少学生,我都会开始和学生们一起读书;每节语文课前十分钟到教室,只要一打预备铃,便开始诵读。如果要教授新篇,我一定事先做好备课工作,并背诵下来。在课堂学习新篇,会和学生们一起比赛背诵,师生比赛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的斗志。每月一小赛、每学期一大赛,利用家长会的时机进行诵读展示,让学生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只要教师不要有畏难情绪,能够坚持自己学习经典,带领学生们学习经典,养成习惯,等学生小学毕业的时候,他们对古文已经完全不陌生了,到初中、高中,他们便可减少背诵文言文的时间,学习起来便轻松自如了。

“幼学如漆”,2岁到12岁,是儿童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孩子们的记忆力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不停地吸收大量的信息。当下国学经典的学习掀起热潮,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要用客观的眼光看待,当然不能完全颠覆传统语文教材,用全部课堂时间学习经典,因为语文教学还是要立足于本,依照大纲要求不可动摇,但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适当地嵌入经典教学,做些适当地调整和补充,让教育更加丰满、完善,让孩子们一生受益无穷!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方法创新 篇2

《德道经》(又称《老子》《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旷世经典,是中国人精神和智慧的源泉,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是极其珍贵的世界精神文化遗产。《德道经》的精神能量,有利于学生纯真朴实的上德品质心性的培养和智慧头脑的形成,诵读和领悟《德道经》是打开中华传统文化之门的一把钥匙。目前,国学经典的诵读多是以“朗读”和“念诵”为主,教学中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读、记忆和背诵”,而对于《德道经》这样文简义奥、涵盖天地的国学经典来说,这种教学方法并不适合小学生学习和诵读。本文以《德道经·观眇》诵读为例,探索一下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方法的创新。

二、听音感知传统文化,初悟“经典诵读法”

中国文化本身就是鲜活的、立体的、多维的,以“音”导入,拓展了多种感官对经典的体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情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课始,让学生聆听青年吟诵家程滨老师吟诵的《短歌行》录音,然后激情齐诵《短歌行》,去感受中华古文化宏大的文学与思想艺术、张弛有致的节奏韵律,以及深邃清幽的意境。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诵读经典就是为了接近和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从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吟诵”“念诵”和“观诵”的对比入手,引入对道家诵读方法“观诵”的详细介绍,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诵读时利用光和音内观胸腔的正中央,观想经文里的文字,让其一个个地在胸腔正中央出现,使这些字能够放出光来,照亮自己的胸膛。由此感受中华民族最厚重的文化,深刻思悟华夏文明最辉煌的智慧。

三、内观诵读法诵《观眇》,感受经典“声”和“音”

诵读前调整学生情绪:端正宁静,舒眉垂帘;面带微笑,正气专注;快乐放松,恭敬感恩。然后带着这样的状态字正腔圆地反复诵读《观眇》三遍之后让学生说体会,并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自由诵读,指名诵读,结合自评和他评,形成立体交互的讨论模式:说说自己诵读和听诵时的感受,教师提升评价。在此基础上分别配上“钟声”和“箫声”,运用内观诵读法反复练习诵读。接着播放熊春锦教授诵读的《观眇》,示范诵读引领,让学生在听、思、说结合表达自身的感受之后,教师解说“声”和“音”的区别和联系,并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断句、重音、语速带来的音场差异。引导学生诵读时找准属于自己的“音”,达到“意声相和”“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样,能使学生在培养语感的同时,逐步掌握观诵的方法和技巧,逐步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观诵习惯,促进学生注意力和良性意识的培养,提高经典诵读“开慧启智、身心和谐”的效果。

四、研究文字文理特点,诵读提升精气神

汉字是“天人合一”状态下对宇宙万物的认知的表现形式,被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字。把汉字演化、国学知识、生命智慧的学习和经典诵读的“修身”功效整合在一起,能使诵读的境界和效果大大提升。从汉字来源与演变过程入手,引导学生认识文化的来源和汉字之美,培养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认知和喜爱。如“也”字在《德道经》中出现了179次,在《观眇》中就出现了8次。古人为何会反复使用这个字呢?让学生观察“也”的演变过程(如图所示)后设疑:从甲骨文和金文可以看出,“也”原来像什么?学生各抒己见之后,解说:“也”原来是“蛇”的形状,道家认为身体内的“灵蛇”是先天肾气中的肾火。诵读时不断地呼唤它,就启动和激活了体内先天肾气的应用,达到诵读同步调动体内精气神的目的。

配乐播放《观眇》内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用心灵感悟每个汉字在身体内对应的部位。通过默诵和齐诵,自由观诵《观眇》,注意特别强调“也”的读法,感受自己身体下部的自动收缩、跳动和能量感,同时注意把心打开,和天地连起来。

五、融合多种艺术形式,诵读、咏唱、解读而悟道

诵读经典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咏唱经典法。它是运用“声”和“音”对经典进行格物实践,从而达到物格音成。让学生倾听著名画家韩金英咏唱的《观眇》录音,说感受(预设:宏大圆融,经典自然流淌进入心身),告知学生也可以用这种咏唱的方法诵读经典。可以配上熟悉的曲调来唱读,也可以随心谱曲来诵读。学生自由配调咏唱观眇》,指名咏唱,教师示范咏唱,同桌互相咏唱。对经典的“咏唱”,拓展了诵读的形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悟经典的境界与魅力。

“道”虽是宇宙的本源,却也是千变万化、无处不在的。做一个知“道”的人,妙不可言。让学生把诵读《德道经》的体会,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用“ ,此乃 之道也”的句式写一写对“道”的认识,并展示评价交流学生对“道”的理解。然后欣赏著名画家韩金英的《德道经》系列绘画作品,并提示:除了通过诵读来感悟《德道经》之“大道”外,还可以通过绘画、书法、歌唱、舞蹈来表达对“道”的认识体悟。同时引导学生:“中国文化的经典还有《易经》《黄帝内经》《论语》《大学 》《中庸》等,时时诵读之,日日感悟之,让这些国学经典渗入我们的血液,刻进我们的灵魂。”

六、结语

本文突破“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记忆和背诵”的狭隘视角,通过多种诵读形式,结合中国文化中的绘画、音乐、书法等艺术手段,运用“内观诵读法”诵读《观眇》,多维度、多感官地传递和启迪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认识“也”字的文理特点,认识隐藏在经典中的“自然大道”,并以《德道经》为导引,推荐诵读更多的中国文化经典,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经典的洗礼,开慧启智,和悦身心,提升精气神,使学生逐步悟“道”、知“道”,从而引领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笔者通过六年多的诵读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兴趣盎然,百遍诵读后亦茅塞顿开,能够活学活用经典。在国学经典的润泽下,学生的语文素养明显提高:增强了记忆力、注意力,积累了大量的语文素材,阅读和写作水平显著提升。德行素养明显飞跃:热爱生活,自强不息,处事圆融,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增强,爱国情怀落地生根。

运用国学经典教学 篇3

在教学实践中 (以小学低学段为例) , 我尝试通过多媒体运用到国学诵读中, 进一步促进和提升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 阅读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文化素养。

一、借用歌曲, 古诗新唱的方法积累语言

根据课本教学内容和意境, 利用多媒体播放适当的音乐, 能为课堂注入无限的艺术魅力,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此外, 给古诗词配上节奏, 即兴来一段说唱, 或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深情吟唱, 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学习经典文化的同时受到音乐的感染。

如《静夜思》教学中, 当学生听到“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这缠绵的歌声时, 学生会真切地体会到远方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的场景。 又如, 在学习杜甫的《绝句》时, 随着轻快的节奏和悠扬的歌声, 学生可以从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情真意切地感受到诗人面对一派生机的春景时心情特别舒畅……借用歌曲, 让学生随着音乐节奏产生心灵的共鸣, 引发审美愉悦, 可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由此可见, 古诗新唱的方法无疑给诗文的背诵带来了一缕新的春风。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特点, 把古诗词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让学生把诗词配上自己喜欢的旋律, 定期以歌唱比赛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诗文积累。

二、巧借多媒体图画, 提升学生阅读观察的能力

古人有云:“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画是有形诗, 诗是无形画, 自古诗画同源。由于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 因此将古诗词语形体化, 这样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使学生能够清晰理解诗意, 深刻领悟意境。

古诗所选配的插图, 每一幅都是诗情浓郁, 气质浪漫, 真可谓“诗情画意, 相得益彰”。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把这些插图展示出来, 以此增添教学过程的生动性,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如在教学杜牧的《山行》时, 教师可先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观察所配插图: 整个画面以红色为主调, 展现山路、人家、白云和苍劲的树, 停车观赏枫林的诗人。 学生在欣赏完这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之后, 反复朗读、体味, 就会理解诗人所要表现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主题。

三、通过多媒体感悟意境, 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多媒体的演奏情境, 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从而进入诗歌中所描述的场景, 表达诗歌的境界。 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古诗 《村居 》中就有这样的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如此生机盎然的景象, 单就字面的感知理解是不够的。 教师可让学生通过配乐朗读、听录音、看图画等方法, 结合自己的生活, 展开联想, 想象诗中各种景物所描绘出的画面:早春二月的村庄周围, 绿草如茵, 黄莺飞舞, 微风的吹拂下, 河堤两岸的杨柳轻轻摇摆。 放学归来的孩子们在这美丽的春色中快乐地放起风筝。 形态各异的风筝在空中翩翩起舞……就这样, 在悠扬的音乐中, 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意境, 唤起学生的情感, 把学生带入情境, 反复吟咏。 相信, 学生早已被诗中的美景所陶醉, 再次拉近了与诗人的情感距离, 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国学经典蕴含着强大的道德能量。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许多经典的诗文立意深刻,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 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将得到不断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学生, 就是给学生开启了一扇与历史名人对话的大门, 与圣贤为师为友, 帮助他们更好地塑造人格。

诵读经典古诗文, 可以帮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准则和方法, 使人性格温和, 举止文雅, 修养得以提高。如在教学《三字经》中“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弟于长, 宜先知”时, 我会结合讲解内容插入“孔融让梨, 黄香温席”的动画视频。 学生在欣赏视频的同时会静静思考、慢慢体会这些故事所告诉他们的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个做人的准则。 此外, 我还会适时地播放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视频, 如二十四孝的视频、感动中国人物的视频, 还会播放孝亲歌曲的视频, 如《感恩的心》《烛光里的妈妈》等。

学生在这些国学经典的浸染下, 会潜移默化地用圣人的言行举止来规范自己, 心地向善, 进一步提高修养, 真正做到“读千年美文, 做少年君子”。

总之, 在多媒体这双斑斓的翅膀下, “诵读国学经典”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 它用自己的独特魅力唤起了学生创造的灵性, 奏响了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 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 语文课堂也从此更加充满灵动和生机。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 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语文教学变得异彩纷呈, 绘声绘色。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把信息技术技术融入到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 通过创设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熊春锦.国学道德经典导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2]彭雪卿.经典诗文诵读策略研究与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7.

[3]郁忠华.创新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经典诵读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4]陈文博.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软环境[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2 (4) :1-7.

运用国学经典教学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国学经典;诵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古代圣贤们思想和智慧的结晶。随着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重视,全社会也兴起了国学经典诵读的热潮。国学经典也随之走进语文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国学经典诵读,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古文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语文水平。

一、国学经典诵读的原则

要能顺利展开国学经典教学,必须把握好正确的教学原则。小学生有其年龄的特殊性和孩童心理的特殊性,因此在小学课堂中进行国学经典诵读也有其特殊性。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四个原则,即差异性原则、鼓励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模糊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即在全班开展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传统蒙学教材的《三字经》,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易懂。但《三字经》篇幅较长,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每天的任务完成程度也会有差异,日积月累,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因此要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对能力稍差的学生做过高的要求,只要能参与其中,就是一种进步。而且要多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阅读经典的乐趣,从此爱上国学经典。

鼓励性原则,就是只鼓励不批评,或多给鼓励少做批评,尽量引导学生热爱国学经典。

自主性原则,鼓励学生除老师规定的篇目外,进行更多的国学经典诵读。不仅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模糊性原则,不作逐字逐句的精讲,只要学生理解了大致意思就可以,并内化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当中,让学生在行为上有所改变才是最终目的。

二、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

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诵读内容,是顺利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前提和基础。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因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坚持双重标准,即“最有价值”与“易于诵读”,并努力做到两者的结合。低年级适合《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等,中年级适合《论语》《诗经》《千字文》,高年级适合《孟子》《中庸》《老子》等。

三、国学经典诵读的方法

简明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顺利展开国学经典教学的

保证。

1.注重范读。教师范读是实施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文言文阅读不同于现代文阅读。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就很难掌握诵读的节奏,更难体会古书的语感。例如《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虽然没有生僻字,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要想读的准确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古字意思与现如今是不同的。正确的读法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中/表示声音停顿并延长, 语气加重,范读以后,文言文的韵味出来了,句子的大致意思也随之明晰起来。

2.诵读积累。诵读是诵读国学经典的最基本途径,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手段,韵味是读出来的。学生在学会正确的诵读方法之后,教师可以简单讲解或讨论其含义,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反复诵读。每星期都要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每周一到周五早上都应该有“十分钟阅读”,以保证诵读时间。以多种形式进行诵读,让学生沉浸其中,体会意韵,并逐步达到心领神会,熟读成诵。

3.故事激趣。小学生主要是形象思维,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中国古典文化的内容,学生听了不仅能愉快的接受和学习,还能消除重复的沉闷感。例如学习《三字经》,教师可以先把黄香温席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马上对黄香产生了兴趣,然后在正确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黄香温席时的动作、神态和思想活动。故事激趣法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理解,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情感。

4.摘录运用。古人有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国学经典中有许多经典名句,如《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有余力,则以学文。”如《孟子》:“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读到这样的句子,学生要摘录在笔记本上,除了要积累,还应要求在平时写作或与人交往的时候正确运用,达到知行合一。

四、对展开国学经典诵读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全国上下都兴起了国学经典诵读的热潮,但在一些地区和学校还是无法展开,存在很多现实问题。

1.有些地区和学校还没有意识到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性,拒绝或不支持国学经典诵读的展开。有些已经意识到,但对此项教学活动的实践并不积极,不愿改变当前现有的教学模式。

2.教师的国学知识储备不够。对于有些老教师来说,像《三字经》《弟子规》等这样简单易懂的蒙学读物还可以教给学生,但对例如《论语》《老子》这样的国学经典,自身理解和诵读方面都很困难,就很难实施课堂教学,执行起来难点很大。

3.家长和学生的不接受和不理解。有些家长还没有意识到经典诵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价值,认为在学校课堂进行经典诵读并无用处,反而会占用学习时间,影响学习。一些学生也并不喜欢文言文,觉得难读难懂,对经典诵读有排斥心理,也拒绝参加诵读活动。

五、小结

国学经典是我国的文化精髓,在一段时间里,我们把我们的传统瑰宝淡忘了。如今我们要重拾经典,从孩子开始,在小学语文课堂实践国学经典诵读势在必行。遵循一定的原则,选择适当的内容,运用有效的方法,克服一切困难,把经典诵读开展起来。

国学经典在广播文艺节目中的运用 篇5

1 重视广播文艺节目,增加国学经典的内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广播文艺节目并不重视,更谈不上在广播文艺节目中增加国学经典的内容。在人们的印象里,广播文艺节目操作简单。由于广播文艺节目不受舞台、布景,甚至地点的限制,让人们对广播文艺节目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轻视。广播文艺节目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极大地影响了广播文艺节目的发展。不少广播文艺节目在内容设置上,往往以简单的播放音乐、播放一些小品、相声等语言节目内容。由于广播文艺节目的覆盖面广,这种播放方式仍然能够取得良好的收听效果,但却不利于广播文艺节目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在广播文艺节目的制作和编辑过程中,应该重视广播文艺节目,深化对广播文艺节目的理解,注重广播文艺节目的定位与革新。

在国学经典重新回到人们视野的今天,广播文艺节目作为广播节目的中流砥柱,作为广播节目的主要构成元件,理应在广播内容上增加国学经典的内容,将国学经典的内容有效地植入到广播文艺节目中,提升广播文艺节目中国学经典的比重。广播文艺节目的制片方应该结合国学经典的内容,充分秉承广播文艺节目的自身特点,把握广播文艺节目的主要受众群体,科学合理地将国学经典内容植入到广播文艺节目中,使国学经典借助于广播文艺节目得到精准而有效地传播。当然,由于广播文艺节目的受众面相对较广,基本没有年龄、性别的限制,这就决定了国学经典在通过广播文艺节目进行传播时,在内容的编排上要格外用心,尽可能选择老少咸宜的国学经典内容,以有效提升国学经典的传播价值,获得稳定的听众群体。

2 根据受众需求来优化国学经典内容

在广播文艺节目中,国学经典可利用的内容是丰富的,国学经典可利用的内容是广袤的,但这并不是说,可以肆意用国学经典的内容来作为广播文艺节目制作和传播的素材。这主要是因为广播文艺节目的受众需求是不一样的。国学经典如何在广播文艺节目中得以优化利用呢?首先,广播文艺节目应该明确自身的受众,对自身的受众的切实需求进行充分把握与理解;同时,应紧紧跟随受众的需求变化,根据受众的需求演变来做出针对性的国学经典内容的调整。其次,广播文艺节目的受众群体基本没有年龄的限制,当然广播文艺节目的初衷是为了提升人们的思想水准,不断升华人们的思想境界,培养人们高尚的科学的人生观、道德观。作为广播文艺节目,在国学经典内容的把握和利用上,应该贴合受众的需求,以给受众带来收获为目的,想受众之所想,急受众之所急,尽可能地为受众而服务。此外,在广播文艺节目中,国学经典的价值是宏大的。一些生硬晦涩的国学经典在利用的过程中,还应该结合现代受众的理解能力和理解水平,根据受众的自身理解能力来优化国学经典的内容,提升国学经典的传播率和收听率,真正让受众爱上国学经典,爱上广播文艺节目,培养忠实可靠的听众群体。

3 巧妙利用新媒体平台,贴合时代脚步选择国学经典

在广播文艺节目中,国学经典的利用可以有效地充实广播文艺节目的内容,国学经典的利用可以有效地丰富广播文艺节目的种类,同时还能够提升广播文艺节目的档次。现阶段,很多广播文艺节目基本都停留在播放音乐、播放故事等初级阶段,这种播放模式虽然能够满足广大年轻听众群体的喜好,但并不利于广播文艺节目的长远发展。在广播文艺节目中,增设国学经典的内容,能够有效地充实广播文艺节目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扩展广播文艺节目的听众群体。相比于电视节目、舞台剧等,广播文艺节目所受的限制较少,广播文艺节目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在广播文艺节目中,根据时代需求,增设国学经典内容,丰富国学经典的传播方式,能有效确保国学经典的传承和提升听众的认可度,只有这样才能综合性地提升广播文艺节目的水平和质量。在国学经典的利用过程中,广播文艺节目的制作单位既可以单人讲故事的方式来播放国学经典,也可以采用对口相声式的方式,采用一问一答制来传播国学经典,还可以借助于一些卫视节目的方法,如通过群口或者通过演绎的方式来适度改编一些国学经典,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听众对广播文艺节目的认可度。此外,在广播文艺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对于一些国学经典的利用,除了要创新形式外,还可以在内容上加以创新,并紧紧贴合时代,贴合节日。在广播文艺节目中,国学经典的利用方式可以是单纯地讲故事,即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培养固定的听众群体,并让听众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得到启迪,这是广播文艺节目的最高目的。当然还可以与时下的节日结合在一起,如在情人节讲解古代的爱情故事,在母亲节、父亲节讲解一些孝道方面的国学经典。此外,广播文艺节目对于国学经典的利用还可以是单纯地传播知识,这点可以充分借鉴《百家讲坛》等优秀的栏目。通过类型的多样化,通过传播方式的创新化,既可以吸引年纪较大的听众群体,还可以吸引一些年轻的听众群体。

对于广播文艺节目而言,在利用国学经典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单纯性地“想当然”,而应该充分听取听众的建议,根据听众的需求来进行针对性的安排一些国学经典的广播内容。在这点上,广播文艺节目可以充分依托于新媒体,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客户端等来实现与听众的时时互动,了解受众的切实需求,聆听听众的意见和建议。

4 国学经典的利用还应该体现地域文化

广播文艺节目在利用国学经典的过程中,为了充分赢得受众的认可,充分提升广播文艺节目的知名度,还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利用过程中,充分体现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在国学经典内容的选择和筛选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文化及地域性来挖掘国学经典,并将这部分国学经典利用在广播文艺节目中。每个地域都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利用这些地域文化,可以提升广播文艺节目的接近性。例如,山西广播电台在制作广播文艺节目时,可以充分结合晋剧等地方戏种,通过这样的植入既可以传承当地优质经典,同时还能够获得相对较好的收听率。东北地区是满族文化发源地,在广播文艺节目国学经典的选择上,也应该体现满族文化,提升人们对广播文艺节目的认可度。

5 结语

广播文艺节目是广播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播文艺节目中,利用国学经典不但能够有效地提升广播文艺节目的内涵,还能够实现对国学经典的传承。因此,应重视国学经典在广播文艺节目中的运用,利用国学经典丰富广播文艺节目的类型,丰富广播文艺节目的种类。

摘要:广播文艺节目的覆盖面比较广,受众群体较广泛。在广播文艺节目中运用国学经典,既能够对国学经典起到良好的传承作用,又能够有效地净化受众的心灵,起到良好的社会教育作用。因此,在广播文艺节目中,应该精挑细选,不断甄别运用国学经典,实现国学经典的时代价值和社会使命。

关键词:国学经典,广播文艺,实际运用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国学经典 篇6

首先阅读国学经典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国学经典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 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从小学就引导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阅读, 不仅可以让小学生认同我国的传统文化, 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还可以使小学生从中获取历史、人文知识, 提高个人的修养, 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其次阅读国学经典可以使小学生从小修身养德, 立身做人。培养“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 而国学经典在教育层面上体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修身做人上。如孔子的仁爱思想、老子的敬畏自然、孟子的“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等圣贤的思想一直流传至今, 它们不仅仅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 也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年来, 我国的中小学掀起了一阵阵“国学热”, 诸多学校针对阅读国学经典开设了校本课程、创立国学经典阅读角等等。然而纵观“国学热”的背后, 我们却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 国学经典阅读的数量增加了, 可是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本质上得到提高了吗?小学生在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文本的选择上都存在着一些局限, 学校应思考如何在本质上提高小学生的国学素养和语文素养。而作为教育者到底应该如何有效地帮助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本研究认为应将国学经典同小学教学有机地融合, 从选择国学经典中合适的阅读内容、明确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改进国学经典阅读的阅读方式、明确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实施办法这四个方面去努力。

一选择国学经典中合适的阅读内容

2015年3月, 本研究对小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小学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小学生不清楚何为国学经典, 在阅读书目的选择方式上有63%的小学生表示“根据封面选择”。近三分之一的家长表示只是根据网上的推荐来给孩子挑选阅读书目。在针对老师的问卷中有一道开放式问题——“在开展国学经典阅读的教学中有碰到何种困难”, 有很多老师提到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浩如烟海, 如何选择和筛选合适的阅读书目很令他们苦恼。因此要想使小学生充分地、深入地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 必须从选择合适小学生阅读的经典篇目开始。

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首先要考虑到小学生所处的认知阶段、阅读能力以及语言学习水平, 在繁多的国学经典中, 最精华最具有价值的却不一定是最适合小学生读的。因此在篇目的选择上应该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编订, 由浅及深、循序渐进。本研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学段的小学生制定了不同的国学经典阅读篇目, 并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低段一二年级的学生以阅读经典蒙书为主, 例如《三字经》和《弟子规》等, 它们兼具朗朗上口, 易于诵读的特点。在教学中应配以富有童趣的解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段学生可以选择《论语》《千字文》和《孟子》。高年级段可选择《大学》《中庸》, 引导他们将经典同实际相结合, 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与道理。

二明确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

调查研究发现, 针对“学校是否有具体的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实施方法或方案”这个问题, 大部分教师的回答是否定的。对于课程的基本目标、基本理念、教学模式等, 大部分教师都表示不清楚。“我也不清楚如何系统地教授学生阅读国学经典, 自己在国学上面的素养也十分有限, 所以课上也只是安排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对于国学课程的展开是迷茫的, 因此要使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真正地发挥作用, 在解决教学内容的同时必须制定一套可行的、有效的实施方案, 而第一步就是明确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低段年级学习内容是蒙学经典, 低年级段学生的文字理解、阅读能力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学目标应该以诵读和识字为主, 文化感悟、文义理解可作为其他教学目标。中段的小学生学习内容为《论语》《千字文》和《孟子》, 处于这个年级段的小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字基础和阅读能力, 在文义的理解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国学经典阅读的教学目标应在诵读、识字的基础上增设知识积累、理解文义和感悟文化。识字在这个阶段不再需要教师亲自教学, 而由学生自行完成。文义理解应该是教学重点, 但也不要求逐字逐句的深入剖析, 而是重在理解文章大意。感悟国学经典中的文化应由学生在诵读和理解文义的基础上自主进行, 而非教师刻意的行为。高年级段的学生通过积累在大脑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结构, 识字和诵读已经不需要再加强调。在此基础上国学经典的教学应该注重文义理解和文化感悟, 教学中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 深入挖掘文章背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三改进国学经典阅读的阅读方式

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在指导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时方法都比较呆板和形式。“我认为他们阅读国学经典之后会背诵就算完成目标了, 至于其他的目标我认为无法去衡量。”是的, 国学经典的学习离不开背诵, 但是过于强调“背诵”反而会使阅读变得呆板、枯燥, 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经典的阅读要深入浅出, 寓教于乐。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师可以把《三字经》编成有旋律的儿歌, 还可以结合多媒体动画来讲授经典内容, 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演绎国学中的一些经典故事等。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国学经典, 教师更不应该只强调学生的背诵,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应该在学生阅读的时候加以点拨和引导, 让学生透过文字捕捉到国学经典作品中的情感魅力。

四明确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实施办法

调查发现有许多学校在实施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时候, 并没有一套系统的实施办法。“学校没有硬性规定什么时候开设课程, 课业紧张的时候几乎不会想到要去监督小学生进行阅读, 主要还是看他们的兴趣和自觉性。”没有系统的实施办法会使得课程开展效率低下。首先课程必须定时, 苏悦在其研究中曾提到“逐日咀嚼法”, 学生最好能每天都阅读国学经典, 在潜移默化中对其背后的意义、文化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因此, 学校必须安排每周一节阅读课程, 结合语文课和晨读进行名句诵读赏析等活动。总之, 每天保证有大约半小时时间来学习国学经典。每周一节的固定课, 可以用来复习或者举行经典阅读活动。其次, 必须要规定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本研究在小学实践的过程中, 根据小学生的现实情况制定了每日任务卡、每周任务清单以及学期反馈表 (由家长填写) 。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教师的个人素养是国学经典阅读课程实施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要想使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真正发挥其陶冶情操、提升文学修养、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作用, 首先教师本人必须具有较高的国学专业知识素养, 这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根本前提。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重同学生的相互交流, 了解学生在国学经典阅读中的需求及困难, 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对话。除此之外, 国学经典中本就包含许多道德要求以及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教师的为人师表能成为学生国学学习的“助推器”。因此学校必须定时举行针对教师的培训会, 提高教师自身的国学素养, 探讨国学经典阅读课程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会上也可以请专业人员指导教师开展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等。

五结束语

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智者、贤者、仁者、勇者留给炎黄子孙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当我们面对只有我们民族才有的独特的、不可复制的精神资源, 我们必须怀着敬畏与谦卑的态度学习它、传承它, 发挥其恒久弥新的教育价值。 (2) 将国学经典阅读课程引入小学是必需的, 且是正确、合理的, 这是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举措。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让小学生更加愉快地阅读国学经典、理解国学经典、运用国学经典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虽在实践的基础上就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开发提出了选择国学经典中合适的阅读内容、制定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改进国学经典阅读的阅读方式、明确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实施办法四点可行的建议, 但仍未提出系统的国学经典课程的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 这是本次研究的不足也是未来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摘要:国学经典承载了古代圣贤的思想与智慧, 蕴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近年来, 我国的小学刮起了阵阵国学经典阅读的风潮。本研究在调查与实践的基础上, 对小学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语文,实证研究

注释

11 杜霞.国学经典的尺度与分寸[J].教育学报, 2012 (1)

运用国学经典教学 篇7

一、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活动开展的现状

(一) 学生对于经典诵读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区分比较含混

三所小学课堂教学的情况表明, 有两所学校在语文教学与国学经典教学的区分度上不明显。在课堂教学上, 教师对于二者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上基本相似, 学生很多时候感觉上国学课与上语文课区别不大, 甚至把国学经典诵读课当成是语文的附属课。同时, 国学经典的主要呈现方式是古诗文, 背诵古诗文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久而久之, 这容易让学生对经典诵读形成不正确的认识态度, 从而难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热情。

(二) 教材缺乏, 学生的经典读物来源比较单一, 数量较少

表1是根据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经典诵读读物来源的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 绝大部分的学生所背诵的经典诗文主要来自课本, 只有24%来源于课外读物和其他渠道。据了解, 三所学校为学生订购的经典诵读教材都只有一本。以上表明学校或者家庭提供的经典读物数量较少, 学生所接触到的国学经典读物有限, 学校在教材采用的多样性和对学生知识领域拓宽等方面做的探讨不够, 对经典诵读的认识程度还不够高[1]。

(三) 经典诵读活动形式较单一, 课堂缺乏活力

结合表2、表3的调查数据来看, 课堂是学生经典诵读开展的最主要平台, 但活动形式以学生朗诵及教师讲解为主, 形式单一, 课堂枯燥, 缺乏活力。学生在课外进行经典诵读的主要场所为家庭, 反映出大部分家长注重家庭的人文熏陶, 支持经典诵读的开展。而学生课后进行经典诵读的时间仅有23.84%, 说明学校极少在课外安排经典诵读活动, 但开展课外活动能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认可[2]。例如, 课题组通过参与赣州市滨江第二小学组织的校园经典诵读活动, 明显感觉到, 活动对小学生很有吸引力。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们通过朗诵、舞蹈、歌唱等方式, 展现出对经典诵读极大的热情。

(四) 学生个人对于国学经典诵读的态度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 学生对国学经典内容本身是感兴趣、不抗拒的, 学生喜欢国学经典, 而且能正确认识到国学经典将会给他们带来正面的影响。表5中学生认为国学经典教学能提高应试能力的比率并不高 (12.16%) , 可见学校对经典诵读的态度是宽容的, 没有往应试教育方面进行“助推”。但是我们从表6学生对背诵国学经典的态度数据来看, 喜欢背诵的学生只占一半。在排除掉一些可能由于其他科目带来的背诵困扰和负面迁移的影响后[3], 我们认为, 单一的背诵形式, 可能使学生由喜欢国学到谈“背”色变。

二、改进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活动的几点建议

(一) 既要注重与语文教学的紧密结合又要注意区别对待

国学经典教学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 语文教学为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又对语文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国学的知识点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既能加深学生对国学知识的记忆, 又能提高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力以及文化修养, 从而保持对经典诵读的兴趣与热情[4]。与此同时, 在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的编排与选择上, 还需考虑其与现行语文课本间的相似性与区别性。

基于上文提到的含混的现状, 需要学校和教师在经典教学与语文教学之间保持一个平衡点, 在有效结合二者的前提下突出国学经典诵读的特色, 避免给学生造成其教学与学习性质相类似的错觉。因此, 需要加强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对经典诵读的正确认识, 最好配备专门的国学教师, 形成一套与语文教学既有交叉又特色鲜明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策略。

(二) 注重教材的科学性、定向性与立体性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 是承载学生所学知识的载体, 教材的质量对经典诵读的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其内容的选取无疑是一份巨大的工作, 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中华经典作品中选取出适合中、小学生诵读并与其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材料, 是一项值得探讨的工作[5]。国学经典诵读小组根据几所学校的现状及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结合所学专业理论知识, 认为教材的编排选取应该更突出科学性、定向性与立体性的特点。为此, 本课题组围绕上述特点进行了大胆尝试, 编写了一本《国学经典诵读》试用教材, 目前正在相关学校进行实践试验。

科学性, 是指内容的正确性和正面性、各单元的层次性与衔接上的递进性以及整体的系统性。对于刚接触国学经典作品的学生来说, 其教材的内容应该是极具经典与代表性的, 并且内容朗朗上口, 易于背诵;文章的篇幅不应过长, 以精简凝练为主;教材的版式设计应该活泼, 色彩多以鲜艳为主, 科学的教材应该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6]。

定向性, 就是要确定所编教材的基本走向, 即针对何种教学类型、规定教材所编的容量、为怎样的教学对象而编写、需要多少学时学完等一系列问题, 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立体性, 即要求教材编写向立体化方向发展。教材设计和编写不应仅限于一两本教科书, 而应同时考虑配套的教学用具和用书, 尤其是考虑声像文本的制作与现代教育手段的利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我们在教材编写的过程当中, 增设了著名诗词曲目的推荐学习网站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歌曲作品, 希望从视、听结合的角度让学生有更为深刻的记忆[7]。

(三) 注重输入形式的多样性与输出的有效性的统一

输入是指将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教授给学生。在经典诵读形式方面, 应该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开展丰富、多样的经典诵读活动来增加他们的兴趣, 加强学生对注意力的保持。

虽然经典诵读的主要内容是以古诗文的形式呈现的, 但是学校和教师在对于如何给学生教授知识的形式上应该是要多样性的。例如,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 将古诗文配以古今中外名曲, 以视频、音频、动画的形式呈现;将文章编成各种有趣的节目, 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进行吟诵、接龙、讲故事、游戏, 激发学生的兴趣;早上、中午、放学时分的吟诵, 以及结合室内与室外的场所进行教学, 让学生在玩中学, 寓教于乐。

输出是学生对所习得的经典诵读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是对学生知识的吸收与习得的一个检测。根据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对于学习到的新知识如果不及时进行复习很快就会忘记[8],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一定内容的输入之后, 要求他们进行复习、巩固, 而小学生的自控力往往是不高的, 因此这一环节可以由学校或者课堂教师进行指导, 此阶段多是学生进行各种比赛、讲故事、表演, 并评选出“先进学生”“诵读之星”“最佳进步奖”“故事大王”等来鼓励学生。

我们认为只有将教师对学生所进行的知识输入与学生的自觉输出相结合, 不断地进行交互强化, 才能取得学生对经典诵读知识内化的效果。

(四) 根据内容的有效吸收与否, 分阶段开展国学经典教学

各阶段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是不同的, 因此我们主张形成阶段性教学模式与策略。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 在学生低年级阶段可以主要通过反复背诵国学经典, 只注重强化对知识的记忆, 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效果[9]。对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 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来激发与保持学生的兴趣是很重要的。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 在学生的智力水平已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下, 主张在教学中加入学生的认知意识。例如对高年级阶段的学生, 可以通过讲解相关的背景知识、细化知识的讲解,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同时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经典作品的阅读能力, 指导他们深入理解与领会国学经典作品的内涵。

(五) 形成校园、班级、家庭三位一体的格局

环境对小学生性格的塑造有极大的影响, 尤其是课堂、校园与家庭三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对学生的品行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习与习得在教学中是两个很重要的概念, 学习是指在课堂环境中通过教师的指导, 有系统、有组织、有意识地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 目前学生所学的大部分经典诵读的知识都是以这样的形式获得的;而习得是指在自然环境下的无意识学习, 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 不仅需要课堂的有序输入, 同样也需要整个大环境下学校和家庭的无意识输入, 让学生“沉浸”在经典诵读的环境中[10]。改善小学生诵读经典的现状, 不能依赖于他们的自觉性, 而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处处见得到、时时摸得着的人文环境, 以此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并理解经典。

此外, 应获得学生家长对经典诵读活动的大力支持, 激发他们本身对经典诵读的学习兴趣, 让广大的学生家长也融入到经典诵读的浪潮中来, 在家庭生活中给予学生经典诵读氛围的熏陶。

三、结语

水滴石穿贵在坚持。全面推进经典诵读、发挥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任重而道远, 这与社会、学校以及家长的通力合作分不开。在进行经典诵读教育教学时, 应该考虑到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因材施教。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经典诵读教育教学的成功与否是经由学生检测的, 应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构建和谐而充满诗性的经典诵读课堂, 从而为学生创设浓郁的书香氛围, 架设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让中华文明与华夏优良传统在中华儿女的身上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王路江, 马俊杰, 王志诚, 等.测量愿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刘虎平.大众文化语境下小学生经典阅读策略探微[J].语文建设期刊, 2016 (14) :7-8

[3]温小军.对实现经典诵读有效性的必要追问[J].语文建设, 2012 (9) :73-75

[4]程红霞.让经典伴随孩子成长[J].华夏教师期刊, 2015 (s2) :81

[5]刘旭相, 孔涛.传承国学经典助推素质教育[J].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 2012 (4) :46-49

[6]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0

[7]张晓军.浅谈信息技术在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 2016 (1) :147

[8]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9]邱美容.浅谈经典诵读语文校本课程的研究[J].新课程 (中学) , 2015 (10) :56-57

现代小学课堂里的国学经典教学 篇8

一、确定适合的经典阅读内容

要想使小学生能充分品味到国学经典的饕餮套餐, 必须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和语言学习特点, 选择适合的经典阅读篇目, 编写成校本教材, 让老师清清楚楚地把握教学内容, 把最美好的经典献给童年。

2009年10月, 笔者曾对本地区的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学校是35所小学和36所幼儿园。其中调查的一个问题是:“你校学生有没有校本国学经典阅读教材?”调查结果显示, 仅有3所小学开发了专门供学生“阅读”或“诵读”的校本教材。另一个问题是:“你在开展国学经典阅读教学中碰到的困难有哪些?”老师们普遍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寻找、筛选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我们的研究找到了起点, 从研发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篇目开始做起。

下表是某小学研发的一年级学生的国学经典篇目。

从表上看到, 阅读篇目三个来源:语文教材篇目、课标篇目、国学经典篇目。语文教材篇目指语文教材内里出现的要求熟读、背诵或者默写的古诗文。课标篇目指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篇目, 在“附录”中列出了136篇 (段) 。我们把这些篇 (段) 进行整理, 根据作者或内容方面和教材的关联程度, 编入各个年段。国学经典篇目主要借鉴了育灵童教育研究院编著的教材,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 (十二册)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系国家985工程项目子项目“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总课题组审阅通过的教材。小学低段一、二年级主要选学传统蒙学的内容, 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四部经典蒙书;中段三、四年级选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四书》;高段五、六年级选学《老子》《庄子》《史记》、《资治通鉴》《历代美文选》。这样一种内容安排符合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

经典阅读篇目的编制具有灵活性。小学生学习经典有的从一年级开始, 也有从二年级、三年级、甚至六年级开始的, 每个年段都研发了适合该年龄段学生阅读的篇目。在研发篇目的基础上, 有能力的学校编写了图文并茂的校本教材给学生使用。

综观国内同一研究领域, 出现了一些学校有校本国学经典教材, 但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整体实施的非常少。从表上看到, 本地区小学每周有1节阅读指导课, 实验学校每天保证学生有不少于60分钟的阅读时间, 实现了国学经典教育列入课程表, 走进课堂的目标。

二、把握适切的课堂教学目标

国学经典作为小学的校本课程, 依据小学生语言学习特点, 我们从以下六个维度确定小学国学课的教学目标:

识字目标。文义理解。知识积累。文化感悟。联系实际。

六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还要体现不同年级的要求, 契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从整体上看, 小学六个年级十二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大体如何把握呢?

一二年级学的是蒙学经典, 根据初学者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点, 在教学目标上当以诵读为主, 其它目标作为辅助目标, 要适量、适当、适可而止。其中, 识字的要求是只识不写, 为诵读服务;知识理解点少而浅, 突出趣味性;文义理解、文化感悟则只需在诵读中有所点拨即可;联系实际, 可以较为独立, 注重从经典出发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不必过于强调与课文的联系。

三四年级学的是“四书”,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目标上要以诵读、知识积累和适度理解为主, 其它目标作相应改变:诵读仍是重中之重;识字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文义理解成为重要内容, 不过要选取适量适当的对象, 要与诵读结合起来, 在诵读中理解;知识积累也是重要内容, 当然, 仍然要注意知识的数量、难度;文化感悟不必刻意为之, 只要有所点拨就行;联系实际方面, 不仅要注意行为规范的纠正, 也要开始注意价值观的培养。

五六年级, 开始学子、史、集, 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理解能力, 有了一定的知识结构, 在教学目标上要在诵读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 适当偏向对意义的理解和对精神价值的感悟。识字可由学生独立完成;联系实际则要着重培养学生将书面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的能力。其中, 可适当将文义理解与文化感悟结合起来, 从教材的选文中理解经典的内涵, 感悟相应的文化命题。

综上所述, 小学国学经典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这样一个目标网络:横向上是识字、诵读、知识积累、文义理解、文化感悟、联系实际六个方面, 纵向上是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层次。这是根据国学经典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所作的判断。

三、探索适宜的经典教学方法

传统的蒙学阅读教学可借鉴的历史经验有以下两点:一是强调“晓文见意”, 二是强调“熟读成诵”。办法是讲、贯、读、背、温。蒙学教学重背诵不重理解, 重训练不重兴趣的现象比较普遍, 训练方法程式化, 追求形式, 束缚思想, 对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是沉痛的教训, 是后人要引以为戒的。

现代课堂经典教学方法离不开讲、读、背、温。但是方式方法要发生演变。

讲:一是做到“精讲不贯讲”。精讲:只讲理解重点和古今易混之处。不贯讲:不逐字逐句讲。二是做到“讲准不讲深”, 即讲明意思, 但不追根溯源, 引经据典。三是做到“读讲结合”。四是做到“趣味讲解”。知识的讲解要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进行。低年级的学生对生动的图片视频、有趣的故事、好玩的游戏感兴趣, 高年级增加学生的想象、体验, 感悟, 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甚至高峰体验, 从而喜欢经典。

读:诵读为主, 情趣悦读。这里要分清“朗读、朗诵、诵读”三个概念。朗读, 是将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一种言语活动, 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说话”。朗读是教学形式, 而朗诵是艺术表演形式;朗读的语言必须接近自然真实的生活语言, 朗诵的语言形式则较为夸张, 往往还需要借助表情、手势或配乐等手段来增强表演的艺术性。诵读, 介于朗读和朗诵之间的一种形式。诵读与朗读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诵读不仅强调了读, 而且强调积累背诵。诵读有节奏美, 音韵美, 在经典教学中处于首要和核心的位置。

背:活记乐背。一是当堂熟读成诵, 不增加课前或者课后的学习负担。二是发挥游戏教学的积极作用。如“对对子”“变一变”“联一联”等游戏, 能迅速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猜一猜”“诗句接龙”“一口气读几遍”等游戏, 能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复读机”“同声翻译”等游戏, 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逐步熟悉所的内容;“小小指挥家”“小小播音员”等游戏, 能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 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

温:一是“在艺术活动中默”。把学过的经典内容作为书法练习内容描摹, 在“造房子、跳皮筋”的课间游戏中传唱, 经典的积累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二是“在校园环境熏”。学校建筑古色古香, 国学教室文化飘香, 墙壁长廊布置经典内容, 铃声变成诗歌诵读声, 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

运用国学经典教学 篇9

而经典的研读正是一面提升语文能力,一面启发理性开拓胸怀的最直截有效的教育。因为从语文方面说,“经典”正是最优美的文言文,所谓“大文皆自六经来”,有了经典的语文训练,看其他的古文书籍就不在话下了,能读古文,对白话文之欣赏写作必多有帮助。“经典”也是文化的根源所在,有了根源性的文化教养,很容易开发一个人的理性,而涵养出广阔的心胸和互敬互重的美德。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职业教育工作者,不仅承载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也负担着直接输送社会建设者的使命,让学生学习国学经典,并理解其中的一些内涵,我们的未来可能就会美好许多,本着这种想法,笔者开始在职教课堂中探索能让学生接受又能践行的方式,即使改变不了现在,也想稍稍影响一些未来,经过多年专业教学实践,发现在课堂教学植入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个人素养和境界。

国学经典的涵义

“国学”之名,兴起于民国初年,章太炎先生曾作《国学概论》为国学发端,张岱年先生曾解说:国学即中国学术之意,中国之学术即中华国学。

国学文化以诸子百家为经典,其中又以儒、墨、道、法、释为核心代表,这些先圣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后世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即使现在大多数中小学没有开设专门的国学课,但这些思想已经变成基因流淌在现代中国人的血脉里,悄无声息地展露在人们的举手投足间,只是还不够系统,更不够精粹。

因此,现代中国出现了“断根”的一代,许多中国人不知诸子百家,不知《四书》《五经》,更不懂《黄帝内经》《易经》,不懂得尊重国学,加以传承。相反地,在其它国家则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中国国学热”,全球“孔子学院”遍地开花。诺贝尔得主阿尔文曾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教授甚至认为“由于中国人拥有充满智慧的传统文化,所以最有资格统治世界”。在某些西方社会学者看来,“中庸”、“仁爱”的思想和精髓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整个人类社会都适用的。因此,孙子兵法成为美国西点军校的教材和商业运作的经典,黄帝内经成为许多国家必读的医学著作,易经成为无数古今中外哲人研究的圣典。

国学经典引入职业课堂教育教学的意义

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化没有断层,所以民族才得以繁衍发展而且越来越强大,这都是因为有着博大精深的国学底蕴作为文化支撑。我们经常强调“继往开来”,没有对先贤的继承,哪有对未来的创新?

将国学经典引入职业教育教学是一种探索,相信也会成为一种趋势,郭齐勇教授总结目前教育现状很精辟,他说“知性教育太过,德性教育不足;科技教育偏胜,人文教育不及”。确实,目前国学教育的地位基本被中小学的应试教育挤占了,但却得到了一些商业企业培训机构的青睐,事实证明,国学经典与现代商业运作相结合,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企业文化提升了层次,员工素养增加了内涵,社会上出现了一批成功创业者,而且都各具魅力,如海尔的张瑞敏、万科的王石等等,成为新世纪“儒商”的代表。试想将国学经典教育引入职业教育领域中,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果大批职业工作者都具有“儒商”的气质,社会还会浮躁吗?

因此,笔者认为在职业教学中植入国学经典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可继往,传承千年中华文明,积累深厚文化底蕴,为后代留下智慧的种子;二可开来,创造特色现代文明,展示谦恭有礼的民族形象,再现东方大国风范。

国学经典引入职业课堂教育教学的方式探索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职业人才,但目前的职校学生往往处于学习习惯不良、心理素质不强、价值观念混乱的阶段,很多学生没有学习成就感,加上抵抗不了网络、游戏、手机等强烈诱惑,再加上独生子女的唯已性,导致他们有想法,但没有正确的做法,有目标,但没有坚定的意志,而引导的最佳方式是前人的引路,最权威的前人就是先贤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往往有这样的潜意识:即相信权威。孔子曾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因此在中职和高职学生中引入国学经典教育是可行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一味地读圣贤书可能会枯燥甚至反感,但巧妙改变一下学习方式可能会乐趣无穷。

1.精选国学讲座,引导学生“尊师重道”

可以针对职校生特点和专业课特色,精选好的国学讲座,听一段,讨论一段,既有内容,也有阐发。如北大教授翟鸿燊的《国学之大智慧》讲座,导入方式就特别好,往往第一讲就吸引住了学生,特别是“相由心生,口乃心之门户”成为许多学生的口头禅,在组织讨论后,学生在人际沟通和交往方式方面有了质的提升,这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由精彩讲座入手,结合专业特色,对教学内容的延伸也很有帮助,如后来在教授《商务谈判》、《网络营销》、《销售礼仪》等,很多学生会自觉地运用讲座中提到的国学经典语言,为自己塑造儒雅的商业形象,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非常和谐,正应了老子的那句“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许多老师都喜欢学生“亲而誉之”,而不是“畏之”“侮之”,因为“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当一位学生怕你的时候,离骂你就不远了,那老师还怎么教学生?国学讲座,对师生同样都是大有裨益的。

2.组织国学活动,促使学生“以道养心”

从动漫的发展,延伸出“cosplay”(动漫人物现实化),又深延出“汉服热”,如果利用学生特别喜爱的活动,促使其去学习也是不错的方式。汉服热导致一部分学生去研究古典文化,去研究诗、书、礼、乐、琴、棋、画等等,既抵御了乱七入糟游戏的诱惑,又学到了知识,更改变了气质,对其今后的审美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直接地影响,同时,各种活动又锻炼了组织能力,一举多得。这种活动尤其对服装设计、美容美发、电脑美术的教学有更加实际的意义,不仅让学生对本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学以致用,提升专业能力。

3.编演情景剧本,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中职、高职学生大都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期,有着浓烈的个性化色彩,逆反心理也极强,大都反感限制性极强的要求,此时堵之不如疏之,让其个性化用演剧的方式展示,如举行编写古典情景剧、演出古典情景剧大赛等,从编剧到演剧需要很多准备,对学生的能力和智慧是不小的考验。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活动过程为案例来理解《市场营销》、《管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而不再是“纸上谈兵”。

4.进行经典诵读,帮助学生“养身立命”

赵士林教授对国学经典的现代运用提出了“以儒做人,以道养身,以禅清心,以法为基,以兵入市”的观点,创造性地弘扬了国学经典的现代借鉴意义。

儒家倡导的“已所不欲,忽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道家坚持的“道可道,非常道”及“物极必反”的思想,法家探讨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墨家天下大同的思想及实施方案,都对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如:以儒做人,孔子讲究“仁爱”,曾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厚的人自然也不会苛待他人,也不会那么浮躁和功利,是“诚信”待人的基础;以禅清心,释家文化讲究的“宁静致远”的境界,是治理“浮躁”的心理根基;以法为基,是目前整治目前混乱市场的重要武器;以兵入市,商场如战场,在和平年代中兵家的法则往往成为商业运筹的利器。

可以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适当开展一些经典诵读活动并组织讨论,如《道德经》、《鬼谷子》、《孙子兵法》等,帮助学生系统地传承中国文化精髓,正确看待现代社会发展的特殊现象,树立今后立足社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养身立命”的目的。

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的“国学热中国风”的浪潮下,身为中国人更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智慧财富,并力所能及为下一代营造良好的继承环境,做为一名职业教育者,将国学经典引入职业教育教学中,既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是帮助学生提升竞争“软实力”的手段之一。

运用国学经典教学 篇10

建国后, 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被认为是封建、落后的标志而遭到批判。20世纪80年代, 中国学界出现了传统文化“寻根热”, 国学重新开始受到重视。90年代后, 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国学研究院, 此时国学主要停留在大学里。2000年以后, 综合国力的增强提升了国人的自信力, 国人感觉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中国传统文化根基正逐步消解。因此, 作为传统文化之精华的国学经典在中小学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

一、中小学国学经典教学模式的内涵

1.国学经典

目前关于国学内涵的界定主要包括五种。一指一种教育机构, 这是清末以前关于国学的定义。二是指国家的立国之本, 民族精神之源。有学者认为:“夫国学者, 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 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 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 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 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2]三是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学问。如胡适认为:“中国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 都是我们的‘国故’, 研究这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的学问, 就是‘国故学’, 省称‘国学’”。[3]四是指治国之学问。有学者认为“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 因以成国焉, 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 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 而自治其一国者也。”[4]五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总称。季羡林先生从多民族文化共生的角度认为, “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 不是狭义的国学……中国文化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 这56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都属于国学的范围。而且后来融入到中国的外来文化, 也都属于国学的范围。”[5]基于已有的关于国学的定义, 结合当前国学教育的实际, 当前的中小学国学不是指教育机构, 也非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 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为国家建立基础、中华民族精神以及被融入当前治国理念的部分传统文化。

国学经典指国学中的精华部分,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从广义上看, 国学经典泛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经典。包括传承至今的经、史、子、集、琴、棋、书、画、医、武术等方面的内容。狭义的国学经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儒家、道家等学派的经典著作, 如《诗经》、《孝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等;二是优秀古诗文, 如唐诗、宋词、元曲等;三是广泛流传的古代蒙学读本, 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6]

2.中小学国学经典教学模式

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并非把所有的上述所界定的国学经典作为中小学生学习的课程, 而是根据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析出其中不适合当前中小学生学习的内容, 对其中深奥难懂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 从而形成适合当前中小学生学习的国学课程体系。

二、现有的中小学国学经典教学模式

1.诵读教学模式

诵读教学模式在我国已存在两千多年的历史, 其绵延至今、经久不衰, 仍是当前国学经典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学模式。诵读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把国学经典的内容开口表达出来, 其优势在于其灵活方便, 且成本低。为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教师诵读的内容、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师的风格, 当前的诵读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在游戏中诵读、分角色诵读、多媒体辅助诵读、比赛诵读[7]、故事带读, 同伴领读, 表演诵读、按曲唱读、乐画配读、[8]欣赏式诵读、吟唱式诵读等类型[9]。

2.“诵读———运用”教学模式

“诵读———运用”教学模式是把诵读与运用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 其核心是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加深理解, 以悟出国学思想精髓的教学模式。“诵读———运用”教学模式是古人“知行结合”思想在国学教学中的反映。目前中小学国学经典的“诵读———运用”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把诵读、鉴赏、积累以及运用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10], 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学生鉴赏并做好国学经典文化的积累, 最后通过实践运用强化学习效果。二是把阅读———感悟———仿写———创作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 通过阅读感悟其中的内涵, 在此基础上仿写, 最后在仿写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11]

3.“环境———熏陶”教学模式

环境熏陶的本质是文化熏陶, 其特点是创设与国学相关的文化环境, 学生置身其中, 以耳濡目染的形式接受国学经典文化的熏陶, 养成自主喜好国学文化经典的习惯。例如, 成立校园国学经典读书会、开设国学经典专栏, 参观古籍, 亲子互动学国学等。[12]此外, 把传统节日与相关的国学经典篇章相结合也是主要的国学经典教学模式。

4.经典文本生活化教学模式

此教学模式指把经典文本以其他方式呈现出来, 以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 文本呈现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一是把经典文本中的某些片段用故事讲述出来, 减少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困难, 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二是把国学经典编成歌曲, 既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能促进学生对经典的记忆。三是利用儿童喜欢画画的天性, 指导他们把国学经典中描述的内容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促使儿童对经典内容的理解与吸收。

5.联想———对应教学模式

联想指通过想象把经典所描述的场景在头脑里勾画出来, 对应则是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找与国学经典所描述的场景相对应的场景, 从而实现古今对接、加深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与吸收。

三、中小学国学经典教学模式的理性建构

1.角色还原———评价教学模式

美国社会学家乔纳森·H·特纳认为, “角色是一个互动框架, 人们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 扮演着不同的角色。”[13]角色扮演过程就是人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过程。在社会学意义上, 教学也是一种社会活动, 个体学生在教学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通过角色互动而得以成长。中小学国学经典从其本质上而言, 并非高深的理论, 而是古人日常生活经验的凝练与总结, 具有极强的生活性。社会的变迁致使现实生活中难以再现经典所描述的情景, 这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据此, 从角色扮演的视角出发, 结合中小学生国学经典教学的现实特点构建“角色还原———评价”教学模式。角色还原———评价模式主要包括两个环节, 即角色还原与角色还原活动的评价。角色还原指采用角色表演的形式以实现国学经典中的故事与史实的“还原”, 把学生拉回历史情境中, 在角色互动活动的体验与观察中领会传统教学中的文化精髓。然而, 角色活动中重现的部分内容因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差异而致使其难以理解。因此, 角色还原过程结束后, 教师需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对角色还原过程进行评价, 不仅对表演自身评价, 同时对表演中涉及的思想与行为进行评价。学生在对角色扮演活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 逐步领会国学经典思想的内涵, 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

2.诵读———感悟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包括学习者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以及对旧有经验的重组, 它把学习看作意义主动建构的过程。其主要包括对新信息的初步认识与在此基础上进行意义建构两个环节。其中的意义建构包括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以及对旧有经验的重构。以该理论为基础, 提出关于国学经典的“诵读———感悟教学模式”。诵读是国学经典的重要学习方式, 正如曾国藩说, “‘《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 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 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14]诵读即学生对国学经典初步认识。古人读书强调学生的内省、自求、自觉、自悟[15]。反复的吟诵有助于学生悟出经典的的含义及其所蕴含的精神, 这个悟出含义的过程即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3.“诵读———解释———实践”循环教学模式

哲学诠释学认为, 对文本的理解受制于理解主体“前理解”的影响, 理解的过程是理解者与文本两者之间“视界融合”的过程, 通过视界融合生成新的意义, 新的意义生成又影响着理解者对文本的解读, 这便是解释学的循环过程。古人学习强调“知行合一”, 具体而言, 不仅强调知道是什么, 重要的是要把知识运用与实践中。学习便是在知与行的不断循环中实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和提升的。以此为基础, 构建中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解释———实践”循环教学模式。诵读的目的在于从整体上感知国学经典文本。由于中小学生自身对古文的理解存在着困难, 因此需要教师引导与帮助学生解释文本。教师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功能, 即帮助学生理解经典文本的内涵与指导学生甄别文本内容自身对学生成长的价值, 此可理解为知的过程。国学经典学习的育人目的不仅在于提升人的人文素养, 更强调国学经典在现代语境中的意义与功能及其实用价值。因此, 学生必须把从国学经典中学到的、领悟到的东西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此可理解为行的过程。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言, 行并非是理解的结束, 行为反而促进其对原初经典文本的理解, 同时通过知行合一形成的知识又变为一种“前理解”, 影响着对其他文本的解读, 从而形成一个循环教学模式。

4.文化熏陶教学模式

文化人类学认为, 人创造了文化, 反之人又被文化所创造。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是由古人所创, 同时它又塑造了一代一代的国人。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从文化与人的关系来看, 国学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可以通过国学文化熏陶的形式来实现。以此为基础, 构建形成文化熏陶教学模式。具体而言, 文化熏陶模式主要包括四种类型。一是营造校园国学学习的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状态下受到国学经典文化的感染、熏陶。二是带领学生参观历史文化古迹, 教师结合历史文物古迹展开相关国学经典教学。三是把国学经典教学与中国传统节日结合起来, 在节日的氛围中展开国学经典教学, 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吸收。第四, 依托当前民间举行的祭孔活动、国学经典诵读大型活动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 指导学生参与到其中, 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

5.媒体辅助教学模式

教育传播学认为, 教学过程即信息传播的过程。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 师生之间须借助一定的媒介进行信息的传播与反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传播所借助的媒介越来越多样化, 且科技化程度日益增高, 教学的科技性越来越突出。把现代科技与国学经典教学结合起来构建“媒体辅助教学模式”, 对国学教育功能的发挥有所裨益。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主要依托现代教育技术, 把国学经典的内容以画面、声音、文字等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摘要:通过提炼与总结, 我国已有的中小学国学经典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诵读教学模式、“诵读——运用”教学模式、“环境——熏陶”教学模式、“联想——对应”教学模式。以此为基础, 结合相关的理论与实践, 尝试性地提出了“角色还原——评价”教学模式、“诵读——感悟”教学模式、“诵读——解释——实践”循环教学模式、“文化熏陶”教学模式以及媒体辅助教学模式。

上一篇:图书馆管理道德研究下一篇:胆囊切除方法比较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