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征文题目

2024-05-26

国学经典征文题目(精选10篇)

国学经典征文题目 篇1

读《国学经典》有感

所谓“国学经典指的是什么?”

国学是统领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的国粹,“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这段时间我认真诵读和网上学习国学经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颇深。

近期我读了曹雪芹写的《红楼梦》,颇有感触。那就让我汇报下我的学习成果吧!

《红楼梦》是清代乾隆年间诞生咯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它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巅峰,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整个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在《红楼梦》的创作中都有曲折的艺术反映,贾府的衰败明显有着曹家破败的影子。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情憎录》《金陵十二钗》等,作者曹雪芹,名~,号雪芹,他的一生极富传奇性。曹雪芹早年生活极其奢华,晚年去困顿不堪。最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这种特性的经历,使他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深刻的体悟和思考,而这种思考,在红楼中都有曲折的艺术反映,贾府的衰亡明显有着曹家破败的影子。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些当今社会腐败的一面,如:薛蟠杀死店小二那段情节中的描写,“薛姨妈不知如何是好,无奈下,只得去贾府托贾政,贾政问清了原委,含含糊糊的答应了。薛姨妈担心贾政这边不管用,又去找凤姐儿,求贾琏帮着疏通,又花了几千两银子,才买通了知县;那边薛蝌又花钱贿赂证人改了证词,这才给薛蟠判了误伤。”在此情节中,可以看出贾政是明事理的人,绝不扭曲事实,即使自己再有实力,也不远愿违反公堂上的纪律,这一点值得人们学习;另一面从贾琏、薛蝌帮着薛蟠洗清罪名的这种行为来看,在当时社会的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

同时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是人人皆知的人物,他很聪明但有些不爱学习,有些贪玩。从中我得到的启发是:在当今的社会中,即使我们的家庭很富有、很有钱,我们不要依赖父母。要好好学习知识,凭借自己的本事、来创造属于我们的天地

在我读完后,我明白了诵读经典,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文化共有的精神家园,以民族精神修炼人格,借圣贤思想启蒙智慧,用文化经典涵养生命.有圣贤藏于心,笃于行,德必向善,学必精进,功自然成。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一路向前,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经典国学征文 篇2

看山下数万军马与战场厮杀,此二人却在山顶之上喝茶下棋,他们是谁?近处一看,才知是神机军师诸葛亮和他的主公刘备。诸葛亮已布得天罗地网引曹军进入埋伏圈,内心早已胸有成竹,运筹帷幄,所以才能如此淡定,真不愧是“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的卧龙先生。草船借箭,巧借东风,设空城计,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造木牛流马,这一个个哪不是传世经典。即使病死于五丈原之后,还留下了“死诸葛吓死活司马”的佳话。

嗯?这是谁,手持一柄长枪,腰上佩戴宝剑,一人一匹快要染红的白马,在十几万大军中独自奋战?地上已经不知躺了多少具尸体,也不知残断了多少干戈,只杀得日落西山,鲜血染红了残阳,也染红了这位白衣年轻小将的帽缨,哎,他的肚子怎么鼓鼓的?护心镜里装了什么?转眼之间他已在大军中独自鏖战了十几个小时,连曹营之中的大将都斩杀了五十多位,真可谓神人矣!他已经杀了七进七出,马上就要杀出曹营了。“莫要叫常山赵子龙跑了!”啊!原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五虎上将赵云。要快点跑呀,要坚持住,一定要……

国学经典征文(写写帮推荐) 篇3

隆或中心小学六(1)班:姚青青

指导老师:彭明凤

读了《国学启蒙》这本书,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抹去的印记,也让我从中得到了深深的启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句话告诉我们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有心存着关爱、体谅与敬重,就能拥有和谐的心境。我带着孟子的思想感受着“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的道理。同为地球人,我们拥有共同的肺部,我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你呼出的气体,被我呼入,我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循环体。无论你的兴趣爱好与我有多大的不同,我都以欣赏的眼光来接纳,是你丰富的兴趣爱好,使我看到了多彩的世界,开拓了我的视野。无论你的言谈和我有多大的不同,我都以真诚的态度来欣赏,在你的为人处世中,我感受到了另一个思想内涵。无论你的选择让我有多么的不舒服,我都能够尊重你的决定,因为我敬重你的生命,你的做法符合你的内心,让你感受到生活是美好的,我没有任何权利干涉,我衷心地祝福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快乐与幸福。从前有一个盲人,夜晚打着灯笼在路上行走,有人笑他说:“你是瞎子,打着灯笼不是多此一举吗?”那个盲人笑着说:“不,我看不见,可是别人看得见。我打着灯笼,虽然在我身上是多此一举,可

为别人照亮了路,同时还避免了别人撞着我,对我也是有好处的。”这虽是一则短小的故事,可却包含了深刻的道理。瞎子打灯笼,也许很可笑,可是他们的灯笼为别人照亮了路,为别人带来了方便,还避免自己受到伤害,这是两全其美之事。自己虽然渺小,但给别人一片光明,为人们带来温暖。这不正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吗?拥有一颗平等的心,去关爱世间一切需要关爱的心灵,世界就是和谐与美好的。一次,孟子出游齐国,想到弟子万章家歇脚,刚进门,被燕子拉了一坨屎在头上,万章看到后气急败坏,想立刻把燕巢戳下来,但被孟子极力阻止了。孟子不仅保住了燕子窝,还给万章进行了爱的教育。对于许多人来说,燕子是微不足道的,但孟子不那么认为,他认为是人都应该有一颗仁慈宽大的心怀。

国学经典征文题目 篇4

阅读点燃智慧,好书引领成长。为了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激发同学们的读书兴趣,在班班上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推动班上的读书活动。我校组织召开“书香校园”的征文比赛。

一、活动主题:让书香溢满校园

二、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三、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征文比赛,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通过本次征文比赛,让同学们高品质阅读,阅读经典。

3、通过本次征文比赛,提高同学的阅读鉴赏能力。

4、通过本次征文比赛,提高同学们得人文底蕴。

四、活动时间。

1、2012.11.27—2012.12.14写征文。

2、2012.12.18—2012.12.20由评委评选优秀作品。

3、2012.12.21颁发奖品。

五、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

六、活动流程安排。

1、同学们写好以“让书香溢满校园”为主题的征文。

2、按时将完成的征文交予学校德育团队处(宋主任),再由评委进行审查。

3、进行颁奖仪式。

七、征文要求。

1、统一用信签纸书写(由德育处宋主任负责)。

2、主题鲜明,内容丰富。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4、征文不得抄袭,必须是原创。

5、不能有错别字。

6、字数800字以上。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50元颁发荣誉证书 二等奖二名20元颁发荣誉证书 三等奖三名10元颁发荣誉证书 优秀奖颁发荣誉证书

九、经费预算:共计200元。

国学征文:学国学有感 篇5

杭州是举办了全国小学生知识竞赛,在三月份开幕了众多小学生、初学生、高中生、大学生踊跃报名参加,

国学征文:学国学有感

。我也和荣幸被章老师选中参加比赛。

我并不是很愿意去记国学里的内容,我想“反正都这么难背,哪些参加比赛的人也不一定能考一百分,”于是我背也不去背。每一次老师叫我们去背我也不去背,跟何况那些诗经里的字我也不认识,更别说背了。有一天章老师给我们进入比赛的网站让我们去试试里面的题目,我用了自己的账号。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一题题的的做过去,当他们能快速回答出每一题是我有点吃惊,平时每个人都说不去背现在怎么说的出来······想着想着心里开始犯嘀咕了,

作文

最后终于做完了我心想“俗话说的好团结力量大吗,我们十个人一起做少说也有个八九十分的.。”可是事情并不是我想的那样,当我按下“给我打分”后我傻眼了,只有三十六分这是怎么回事。我马上又安慰我自己说“我们着么多人一起做也只做了三十六分,别人一定也只能做十几二十分的,我们一定是第一名”。可事情并不是像我想的那样,打开查分时心里一阵晴天霹雳。小学地段最高分是一百分,小学高段最高分是九十七分,我刚刚的幻想简直是荒谬。再看我的分数只排在七千多名,太伤自尊了。我下定决心要好好背国学。

 

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世界上行行都有行行的高手不能忽视,国学虽然难但是有人愿意去钻研它去记它,我一定可以成为这样的高手。|||

国学小名士征文 篇6

二年级时,妈妈给我讲了岳飞刺字,英勇抗金的故事,虽然妈妈说了很多,可我却只对“刺字”感兴趣,调皮的我一直追着妈妈问,“那会很疼吗?”“会很疼吗?”

每年寒假,我都在“吃喝玩乐”中度过,唯独今年寒假与众不同,感觉过得很充实,因为我彻彻底底的当了一回“小观众”,山东广播电视台播出的经典诵读大赛让我获益匪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唱基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表美德。节目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为主题,让我悟出了自己沉思良久的问题——怎样才能用真学实干,酿出国学小名士这杯甘甜的“果汁”。

老师经常说读诗要懂得品诗意,这次看到一个个“国学小名士”们出色的诵读,更加着迷于诗歌的魅力,听妈妈讲孟母三迁的故事,吟着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经典在与我们同行,日常的学习需要动力,可能是妈妈甜蜜的吻,爸爸厚实的背,老师的一个微笑,小伙伴的鼓劲加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也正需要精神支撑吗?而这精神力量正要从一部部经典中找寻,习爷爷的“中国梦”有我们少年儿童的小梦,也有文化的大梦,这梦的真意在哪里?不正是在经典诗歌中吗?想到这里,真打心眼儿里为这些“国学小名士”们点赞!

生活中,很多同学都不注意环境卫生,随手乱扔垃圾,公共场合不守秩序,图书室里大喊大叫,这怎能有“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色,“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工整,“传道、授业、解惑”的深思呢,更不要谈文明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携手文明,畅游书海,诵读经典,筑梦启航吧!

诵经典,筑民魂

记忆中,接触诗歌的学习,是要从那首家喻户晓的《春晓》谈起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妈妈捏着我的小手指咿咿呀呀的学着,念着,那时,我只是觉得好玩,也就有模有样的配合着,其实并不懂得其中的意思,直到我养的小海棠凋零的时候,我似乎才明白了它的真意。

寒假期间,观看了山东广播电视台播出的经典诵读大赛,听到“国学小名士”们吟诵“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时,心里不自主的疼痛了一下,妈妈则借机教导我要珍惜时间,开始了她“滔滔不绝”的唠叨„„

字典上说,经典就是对后世造成影响较深的,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每年暑假必看的活灵活现的“金猴”形象总是让人心动,六小龄童爷爷的精彩演出,手中一支如意金箍棒敲打着忠奸邪恶,扶持着人间正气,当你看到这样的作品,难道心中不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吗?正是它们在给中国的文化历史添砖加瓦。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有多少英雄为我们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烈魂保佑着这个曾经受尽磨难和侮辱的国家。老师告诫我们说很多文人墨客为这个富有文化历史,文明而热血的国家谱下一首又一首的文化诗歌。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中国的今天,才有中华民族的崛起,才有一个又一个的经典故事。

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那些人甚至愿意用自己的牺牲来描绘这一个个感人的经典。

读国学诵经典征文 篇7

——题记

“人之初,性本善……”这朗朗上口而富有教育深意的三字经,是我最初的国学读本,铸就了我与国学的相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一首首经典的古诗词,是我上学之后的读本,开启了我对国学懵懂了解;“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一篇篇千古传诵的佳作,是我上中学之后的读本,也更让我对国学对经典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自此,我彻底爱上了国学,喜欢上了经典,并与之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们。

喜欢国学,因为喜欢国学感情真实的文字,如一泓清明的湖,映出天空最真的模样;喜欢国学,因为喜欢国学美轮美奂的恰好,那些固定格式的诗词,如一湾美满的月,恰到好处的美;喜欢国学,因为喜欢国学动人心弦的传诵,千年的距离,无法阻止文化的传递,如一袭柔滑的旗,柔软却不失本色。

喜欢国学中的古诗词,因为它们有美,因为它们有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李白的孤独寂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岑参的豪情万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忧国忧民;“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是陆游的心系天下;“人比黄花瘦”是李清照的万千愁绪……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尽管我对国学只是最浅层面的了解,却已知其内涵丰富。在国学这条路上,路过朗朗上口的最初教育读本,走过优美华丽富有感情的古诗词,扫过含义深刻的文言文,最终寻到它的大门。门后,一定是那如月如珠般明亮精致的汉字,拼凑而成的华丽乐章。

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征文 篇8

第一, 学会甄别,吸取精华。

小学生对什么都感到好奇,很容易接受新的观点,对不少新的知识没有分辨的能力,而我们学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国学学习内容分别是《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增广贤文》《笠翁对韵》和《论语》,而这些国学经典都是封建帝王制度下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的作品,“鱼目混珠,泥沙俱下”,作为我们国学老师在备课和教学中一定要学会甄别国学中的糟粕,并在教学中批评性的接受,比如我在教学《千字文》中的一句话的时候“”就对同学们说:“孩子们,这《千字文》是古人的作品,当时是封建社会,国学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效忠皇帝就是爱国的表现,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我们要爱我们的祖国,要忠于我们的祖国,为建设我们的祖国而献出生命。”

第二, 多种形式,读出韵味

小学生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期,在这个阶段学习的压力相对小些,如果记忆一些东西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如果在小学阶段接受国学教育熏陶,将受用不尽。我们学校选用的《三字经》《弟子规》等这套国学经典,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学性、知识性到道德启蒙都比较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和水平。尽管小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内容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还有精彩纷呈的国学趣味故事,可以帮助孩子感悟经典的特色阅读等,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既学习了国学常识,又锻炼了阅读能力。所以我们在国学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齐声读、分组读、男女比赛读、指名读等,为了能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我们还边读边做一些动作,如拍手、摇头、跺脚、伸手等,学生在各种形式读中激发他们读经典的兴趣,学生喜欢上了国学课,喜欢上了读经典了。

第三、巧用故事,帮助理解

小学生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对于超出自己年龄的一些事情是不能正确的理解的,但会随着年龄的长大,理解能力会不断提高,会慢地明白。我们现在学习的《三字经》《弟子规》等这些国学教材,虽然他们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些背诵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对留在他们记忆深处“读经”的内容进行理解和感悟,国学经典会成为他们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这些经过现在的积淀厚积而薄发,孩子成年后,在文化素养、个人修养等方面都会有更胜一筹。 不过对于能理解的一些内容,我们利用故事,尤其是身边故事去理解经典的内容,比如我在执教《弟子规》中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先讲宋代朱熹读书要“三到方法,再介绍胡适的四到读书法“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还讲了鲁迅的五到读书法:“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读书法,还表演了一个有趣的小品:一个孩子有空无心地读书了两个多小时,可妈妈买菜回来,让他背,他依然不会背。同学们边看边笑,在笑声中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从而也学到读书方法。在国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一些有趣味的故事,通过听故事、看故事、演故事,从而理解经典的内涵。

第四, 结合实际,指导行动

《教育学》告诉我们,对学生要进行德育教育要遵循知行统一原则,即要重视要有思想道德知识的教育,更要有道德行为方面的指导,两者统一起来,让他们成为表里一致、内外一致、言行一致、真诚的、有责任心的人。我们在进行国学内容学习的时候也要运用知行统一的原则,重视学生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我还记得学习《弟子规》中的“借人物,及时换,人……”学完这段话,我就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如何借别人的物品,有的孩子说:“上次别人借了我的东西,老不还,我自己也用不成,我再也不借他了。”有的同学说:“有一次我看别人削笔器很好,没有跟同座说,就带回家,妈妈批评我了,第二天我就还给他,他不很高兴,我再也不这样做了,借别人的东西我一定要跟他说清楚。”还有个孩子说:“有一次上美术课,同座忘记带彩色笔了,他想我借,我没有借她,她就找另外的同学借了,她和另外同学成了好朋友,我很后悔,不应该小气。”同学们都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了自己的.想法,对于纠正不好行为,从而指导了自己的行为。

第五,亲子互读,共同提高

国学经典征文题目 篇9

营造书香校园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不断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包容宽厚、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诚信报恩、精忠爱国,勤俭朴实,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全面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内涵,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有利于推动构建“书香校园”的进程,引领和促进师生回归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使“取法乎上”、阅读经典成为师生自然的生活状态,为加深师生文化底蕴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具体措施

1、诵读经典的时间:每周一节早读课用于国学经典诵读,每天中午快上课时间,以及每周三中午的国学经典课时间。

2、具体做法:

学校利用了两块黑板,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辟有学习园地,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

(1)课前早读一吟,熟读成诵。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要求每班选一名班级诵读长,每周将一首诗抄在小黑板上,原则上每周更新一个内容,如果背诵的快,也可以加快更新,诵读长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吟诵古诗都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纪律上,可以减少学生的吵闹。回家后还有家长带领孩子的亲子诵读.(2)红领巾广播领路,配乐美读。在每周的红领巾广播中,在中午规定一个时间段进行诗文诵读,让学生欣赏配乐的经典诵读,这不但提高了了学生读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

(3)板报介绍,提供资料。在每期的校园宣传栏里,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在班级也进行手抄报的展示和评比活动,可以配画,配字等等,训练学生,加深理解。

(4)充分利用各种学科进行经典诵读。

语文教师:读经是最好的语文教育,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语文教师不仅要担任每周的诵经课,平时还要指导好学生的诵经活动。

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诵唱,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配套跟上服务。

美术教师: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把我国最有名的书画作品引入我校,感受我国文化艺术的魅力。

班主任:负责该班经典诵读活动的协调和成果检测工作。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味。

3、举办诵读比赛,激发热情。我校利用每周的班队活动时间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其内容设计丰富,有的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有的是诗句接龙,有的是你问我答,有的是对歌竞赛,有的是游戏表演,有的是小品表演,有的是话剧表演。班级举行诵读比赛后,学校再选拔出优秀选手代表学校参加各种诵读比赛。

三、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

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交流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2、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3、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他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探讨经典的人多了,查阅资料的人多了,吟颂的多了,运用道经典语句的多了,我校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

四、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朗读的要求还不够达到。

2、学生的背诵,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以不至于学生死记硬背,而增加学生的负担。

五、改进的措施

1、加强对老师的培训,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背诵古诗。

国学的作文:传承国学经典 篇10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于是,千百年中国傲立于东方,历史长河金鲤化龙,浩瀚的广宇群星灿然,炎黄挺起五岳的脊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辛弃疾呐喊的两宋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面对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胆 !

《论语》,它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住内心的宁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保持内心世界的宁静,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也是成就事业获得幸福快乐的必要条件。只有一个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前看得深,看得远,才能使自己的思维闪烁出智慧的光辉,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透彻、更完整。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工人在仓库搬运货物,一不小心把手表弄丢了,到处找不到。后来同伴也加入了寻找的`行列,大伙儿翻箱倒柜,仍然一无所获,只好沮丧地回去吃午饭。这时候,有个小男孩偷偷溜进仓库里,没费多少力气和时间,很快就把手表找到了。人们诧异地问他是怎么找到的 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静,马上就听见手表的滴答声了。”偌大的一个仓库,要找一只小小的手表确实不大容易。但是那么多人办不到的事情一个人办到了,大人办不到的事小孩子却办到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气、勇气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一点静气,整天慌慌张张,浮躁不安,也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

《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子的这种态度同时也影响着他的学生,他最喜欢的一个学生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即使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的繁荣,享受着这种文明成果的现代人仍然存在复杂的心灵困惑。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那份恬静和安宁的心境。

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传承千年。何为国学?是司马迁熟悉华夏文明,留下了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是李时珍涉足千山万水,遍尝百草,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纲目》?还是纪晓岚精通经、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库全书》?何为国学?不就是经那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

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它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那或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遥远的绝响!

国学经典,华夏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起民族复兴的伟业,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上一篇:电工作业安全培训教材(DOC)下一篇:暗恋作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