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场

2024-05-08

不在场(精选7篇)

不在场 篇1

从一定角度来说,戏剧艺术就是人物的艺术,特定的人物关系是戏剧的基础和推动事件的重要因素,又是事件建构中的重要部分。所以剧场的张力主要来源于人物关系和事件冲突。但戏剧作为舞台艺术、表演艺术,必然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要求剧本在事件、时间、人物、地点等方面高度集中,要使所有剧本中提到的人物都登场是不可能的,同时也没有这样的必要。所以戏剧中的人物从表演空间、时间和表演需求来看,可以分为相辅相成的两类:在场人物与不在场人物。前者自然是显而易见,在场人物在剧作者的安排下活跃于舞台之上,循着时间和秩序次第登场。后者则隐没于舞台之后,无需出现在台前,在舞台上没有言说的权利和表演的空间,其形象通过他人的言说、画外音、人物间的关系来建构。舞台上的主角毫无疑问是在场人物,那么戏剧的审美意义就只能集中在在场人物身上吗?不在场的存在仅仅是为着事件的穿针引线?不在场的意义又何在呢?本文将以曹禺的《日出》一剧为例分析戏剧中的在场与不在场人物,以回应上述疑问。

《日出》是曹禺完成于1935年的剧本,这是作者继《雷雨》刚获得巨大成功之后的第二个生命创造,曹禺借《日出》突破自我,大胆创新,《雷雨》中主线分明、中心人物突出、扣人心弦的情节已经退出《日出》的创作,《日出》中人物依旧鲜明,多种多样的在场与不在场人物编织着人物间的关系网,用散点结构和内在的紧张(主要是由人物关系引起)取代了传统的以一两个中心人物展开主线的模式。《日出》的大胆创新中,出场和不出场人物的设置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一、在场与不在场的对立

曹禺在《日出》前引用了老子《道德经》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1]曹禺要抨击的正是30年代的“原始的蛮性世界”,这个世界“损不足以奉有余”,剧中“有余者”和“不足者”的对立十分鲜明。

金八作为“有余者”兼有不在场的身份,小东西则是在场的“不足者”,两者是这类残酷的社会关系的鲜明写照,他们的对立没有在舞台上直接表演出来,只是间接地通过小东西之口泄露出来。金八是黑恶势力的代表,而小东西则身处最底层,小东西没有任何财产或可以供金八掠去的东西,即使这样,金八仍然要霸占小东西,将其逼上绝路,导致其最终自尽,金八在与小东西的对立中可谓是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此外,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打夯工人作为不在场的“不足者”也和剧中的“有余者”形成了对立的关系。打夯工人可谓是真真正正的无产阶级,是这个人吃人社会的未来希望,他们就像未燃着的柴,只等待着把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烧个一干二净,所以他们是潘月亭这样的“有余者”潜在而有力的敌人,双方的对立代表着社会阶层的矛盾对立,在剧中作者没有明示社会阶层的矛盾,打夯工人并未出场,但是打夯工人嘹亮有力的歌声“充满了警戒和恐吓”,是日出后光明的象征。在他们意识到“有余者”和“不足者”的对立之时,反抗和斗争就会拉开序幕,打夯工人这样的无产阶级“不足者”将会创造历史。金八与潘月亭之间则是在场与不在场的“有余者”之间的对立冲突,李石清在被潘月亭辞退之后愤懑地说:“潘经理,你可怜可怜你自己吧。你还不及一个穷光蛋呢,我叫一个流氓耍了,我只是穷,你叫一个更大的流氓耍了,他要你的命。”[2]这一个“更大的流氓”,就是金八。一个不在场的人物,却将潘月亭置之死地,压迫者之间的较量也是如此的残酷,金八在与潘月亭的对立关系中,再次占据了主导地位。

《日出》中人物的关系大都靠金钱维系着,就像一个食物链,在场与不在场人物的对立构成了人吃人的社会,两者之间也在互相牵制,制造和加剧着弱势一方的困境。剧中的不在场人物金八暗算着潘月亭、操纵着市场,对立产生的连环效应首先是潘月亭的破产,还间接影响到顾八奶奶和陈白露。而“有余者”和“不足者”的对立则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剧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作者将“有余者”的代表金八设置为一个不在场的人物,几乎所有的在场人物的命运都与他直接发生联系,剧中的明场展开的各种冲突也都牵涉着这个人物。我们在看到第四幕的时候,潘月亭和李石清之间的冷嘲热讽和激烈争斗给我们留下了强烈的印象。然而,在场与不在场人物之间的冲突对立其实更为暗潮涌动和严峻残酷,试想一个不曾出场的神秘人物可以将一船人打翻,无处不在、不动声色、手段阴险,金八实在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不在场”,也无怪乎人人提到他都为之色变,作者故意“令他无影无踪,却时时操纵场面上的人物,他代表一种可怕的黑暗势力”。在场与不在场的对立在剧中成为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因素,金八在这样的对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必然的,假设《日出》中是一个金字塔式的人物关系,金八就是金字塔的顶端,他是一个权力的符号。

此外还有一个在场与不在场的对立集中于陈白露身上,那就是竹均时代的她和白露时代的她,即过去式和现在式的她。陈白露在第一幕中与方达生交谈的时候,谈话内容泄露出的信息为观众描画了一个竹均时代的她。过去生活在传统乡间的竹均,出身于书香门第,受过良好教育,带着孩子气的天真纯朴、率性认真。而舞台上这个吞吐烟圈的社交红人、高级妓女则是进入畸形现代化都市的陈白露,寄生在“有余者”身上,在这个龌龊的社会中凭借自己的身体分一杯羹。方达生觉得她变了,她不再是他认识的竹均,像换了个人似的。她的过去和现在发生了断裂,而方达生的到来,则唤起了她心底竹均的意识和回忆,不在场的竹均和在场的白露之间的二元对立折磨着她,她再也无法自我欺骗和麻痹,这时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走过的是怎样的一条路,表面上是因为潘月亭破产,没人给她付账单,她被债逼死。而实际上,她是因为“竹均”和“白露”的矛盾,看清现实的同时被小东西的死刺激,回不到竹均时代的美好过去,而身为白露的她也找不到前方的路,所以只有选择自杀。正如她自己所说:“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中,生命无可着落,她最终通过毁灭自我来突破重围。

在场与不在场的对立和传统的在场人物之间的冲突对立比较起来,后者在舞台上的戏剧冲突更加明显、激烈,给观众留下强烈的印象,而前者留给观众的是深远的思索,丰富了戏剧的审美意义。

二、在场与不在场的意义生成

当然,受到戏剧表演的时间和空间的设置,剧作者需要将一些人物处理为不在场,那么这些不在场的存在对于戏剧来说是多余的吗?不在场的意义又何在呢?在场与不在场之间形成了意义生成的体制,两者在交相呼应中获得了各自的意义。

在场与不在场之间的言说,可以使双方都获得意义。比如陈白露对过去的“竹均”的描述和定义:“出身,书香门第,陈小姐;教育,爱华女校的高材生;履历,一阵子的社交明星,几个大慈善游艺会的主办委员;……父亲死了,家里更穷了,做过电影明星,当过红舞女。怎么这么一套好身世,难道我不知道自己是谁?”[3]这一连串暗含自嘲的话,通过对不在场的竹均的言说,也影射了在场的白露是怎么样一个人,一切已经背道而驰,现在的她必须通过出卖色相才能混得一口饭吃,看似光鲜的社交红人,其实已是行尸走肉,生活在一个鱼龙混杂的肮脏旅馆里,迎合着不同的人,过着黑白颠倒的日子,自甘堕落。她对竹均时代的回忆和缅怀,也是对自己现在生活的否定和厌恶。对“竹均”的言说,也是在言说“白露”;对不在场的言说,也就是说在场是什么。白露的人生意义显现于在场与不在场的言说之间,“竹均”的形象和价值在此得到上升,而“白露”的形象价值相应地下降,在场和不在场之间都获得了意义。

剧中在场对不在场的言说描述还有很多,在场通过对不在场的言说也可以获得自身的意义。对于同一个不在场的言说,也勾勒了在场的不同人物角色,比如在第二幕一开始,王福升和方达生对于不在场的打夯工人的描述就完全不同,砸夯工人歌声响亮,王福升却唾骂歌声没完没了,蔑视他们:“天生吃窝窝头就咸菜的脑袋。哼,我有儿子,饿死也不干这个!呸!”而方达生却认为他们唱得好听,欣赏他们流汗的脸和快活的神情。两者对于打夯工人的言说完全不同,在这个过程中,二人的性格、角色定位也得到了体现,王福升和打夯工人同为“不足者”,却没有这样的自知,以“饿不死的东西”“穷骨头”等轻蔑的称谓来定义打夯工人,他的不自知正是他的悲哀所在,这是一个可怜又可恶的小人物。而方达生对打夯工人的欣赏也并不说明他看清了打夯工人的价值所在,他的感情自然流露,对于自然美、劳动美的赞赏是他的性格所致,他有理想、爱幻想却缺乏行动力,是个“书呆子”式的人物,他自然不能承担起推翻旧社会、重建新社会的任务,但他身上也有其光辉所在。王福升和方达生通过对不在场的个人的言说,是构建自身身份的重要部分,通过这个过程,观众可以管窥这二人的角色性格。

不在场通过在场的言说可以建构起自己的形象,生成自身的意义。对金八的描述就是《日出》中一个重要的部分,金八爷在《日出》一剧中完全没有出场,却是剧中的一个重要人物。金八隐于幕后,成为一个不在场人物,在戏剧冲突展开的过程中时隐时现,推动着冲突的升级,是一个关键的人物。首先提到金八的是小东西,通过小东西的描述,观众可以得到一些信息,金八是个黑胖子,养着一批地痞流氓,最为恶劣的是他侵犯未成年。而随后在陈白露和王福升、潘月亭的对话中,我们又得知金八是地方上的大财神,有钱有势,连潘月亭这样在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怕他。而潘月亭、小东西及剧中一系列人物的命运都和金八密切相关,通过这些人物的遭遇和他们对于金八的描述,一个凶狠阴险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总之,在场与不在场之间相互依存,两者之间因为差异和联系构成了意义的生成体制,两者互为他者,而人人都需要他者才能够界定自我、获得意义。自我总是与他者共存在一种辩证关系之中,他者在建构人物身份的故事中扮演着形形色色的角色。通过他者才能认同人物的身份,他者对某个人物的言说,可以塑造、建构这个人物的身份,而言说的主体也在被言说者的生活中扮演着角色。可以说,在场与不在场人物持续不断地从对方那里攫住自己的身份,不断充实人物,获得意义。

三、结语

通过对《日出》中在场与不在场人物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多姿多彩的不在场人物丰富了此剧的人物层次,减少了外部戏剧冲突,集中推动了情节发展、矛盾冲突。《日出》中的在场与不在场人物,构成了网状的人物关系,打破了陈旧的人物模式,颇具新意。相应的,《日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散点结构、多声部结构,不在场人物隐于幕后,又使得主题、情节、戏剧冲突得以集中体现而不节外生枝。在场与不在场的对立丰富了戏剧的故事结构,使文本的阐释空间更加广阔,丰富了戏剧的审美意义。在场与不在场还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概念,都从对方获得自己的意义。从传统上看,我们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在场人物身上,这无可厚非,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不在场人物的存在价值,因为不在场人物对于在场人物也是其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加之不在场人物的设置还给观众留下了更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丰富了我们解读剧本的角度和文本解读的方式。

摘要:人物在戏剧中具有重大的作用, 人物及其关系支撑着戏剧, 从空间上来看, 戏剧中的人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在场与不在场人物, 在场人物一般都会得到观众和研究者的充分关注, 而不在场人物的存在其实也应该提到一定的高度来进行研究和关注。本文以《日出》中的人物设置为例, 来探究在场与不在场人物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在场,不在场,对立

参考文献

[1]曹禺.曹禺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2]田本相.曹禺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88.

[3]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4]刘勇, 李春雨.曹禺评说七十年[C].北京:文化艺术出本社.2007.

不在场 篇2

大家好,我们来自初二五班。这次我们研究的课题是有关侦探小说中不在场证明的课题。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是因为我们都对推理小说和悬疑方面的内容很感兴趣。对于那么多的推理小说中,不在场证明是众多罪犯逃脱自己罪行的经典重要手法之一,也是警方破解案件的关键及入手点。因此我们对其做了时间性、地点性及其机关性三方面的整理。

首先介绍不在场证明的术语释义:

不在场证明指刑警科、侦探学专用术语。多用于警察、侦探审问犯罪嫌疑人时的提问。指实施犯罪时,有人证明嫌疑人不在案发现场。

一、时间性

1、拨快手表

找个证人陪在你身边,伺机把他(她)的手表拨快,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找藉口离开行凶并回来,这样这位证人便能给出你在那段时间的不在场证据了。这是现实中最可行的方法之一,但也很容易被识破。

2、录音

把能代表时间的某人或物的声音录下,并设置在某个时间自动播放。但现实可行性一般不高,毕竟人的耳朵是没那么容易被录音跟真人说话声混淆的。

例:金田一《歌剧院杀人事件》

3、证物

若某物品在犯罪现场的出现能代表某一时间段(例如凶器是花瓶,那么它完好时凶案尚未发生,粉碎了则是案发之后),那么设法在这个物品上用点小诡计就能混淆时间判断了。例:金田一短篇《谁杀了女神》

4、从“死后硬直” 做文章

利用某些方法改变尸体的死后硬直程度,从而影响法医的死亡时间判断。

一般来说,侦探在现场是通过尸斑和死者死后的僵硬程度来推断死亡时间的。但是即使是尸体僵硬程度这样实实在在的东西也还是可以作假的。

例:柯南《小五郎同学会杀人事件》

二、地点性.人证利用法

这个方法就是在不在场证明中的“证明”上做文章。不在场证明中的证明多半是人证,所以就有了“人证利用法”。这里说的利用人证并不是利用人证的感情,而是多半用很特殊的方法来利用人证。

例;柯南《牙医杀人事件》

2.“不为人知”的捷径法

这是一种从概念上说很简单,但是实际做起来却极难的方法。因为对于怎么样的捷径才算不为人知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密道、直升飞机都不算是不为人知。真正的不为人知是种奇迹般的魔术。利用这种手法所犯的案子都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当然是邪恶的艺术)了。例:金田一《雪夜叉杀人事件》

3.改变作案现场

不在场证明中的“场”,是指凶案现场。所以要搞清楚凶案现场到底在哪里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凶手能够利用某种手法让大家对凶案现场产生错觉,那么一样可以获得不在场证明。例;金田一《怪盗绅士杀人事件》

4.改变距离

也许看起来是被近身杀害的死者,其实却是凶手从远处下手的!又或者被害者看似从远处被射杀,其实凶手却是在身旁下的手。

例:柯南《名侦探之死》则是似近实远。

三、机关性

对于任何问题都不能钻牛角尖,推理更是如此。所以有时候也不必死盯住“不在场证明”这五个字不放。不在场并不代表不能杀人。

设置一个可以杀人的机关,使自己不在现场却一样可以杀人。

1、自然力型机关

说明:利用冷、热等自然力,使得某件“事件”自动发生。

例:柯南《小学教师杀人事件》里的用低温使橡筋断裂,金田一小说《上海人鱼传说杀人事件》里的用镁光灯照射使得冰块溶解。

2、丝线型机关

说明:利用不起眼的、坚韧的细线如钓鱼线,钢琴线别针等,实施远程操控的机关。3、“自杀型”机关

说明:让死者自行开启的杀人陷阱。不过这种诡计是最容易识穿的。

例子:柯南《福尔摩斯爱好者杀人事件》当中,凶手把汽车的油放掉,再诱使被害者在车里点着打火机。

《录像机杀人事件》中,利用录像机弹出录像的力度把花瓶砸在被害者头上!

不在场的360 篇3

中国互联网这么多公司来来去去,360 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是唯一一家挑战过 BAT 三巨头的公司,这一点很了不起。

360当年跟阿里交恶,大打口水战,最后阿里被迫放弃了大搜索业务,放弃了 3721 品牌;跟腾讯打,腾讯激烈反击,逼迫用户“二选一”,事后腾讯复盘反思,选择了开放的战略,成就了今天互联网的另一极;跟百度打,搜索业务奇袭百度,一下子把一群绵羊打醒差点变成了狼,歪打正着还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这一波浪潮。

能跟三家公司抗衡而屹立不倒,周鸿祎堪称中国互联网唯一的枭雄。如果用笑傲江湖的人物来形容,简直就是中国互联网的任我行。

很多人对 360 公司印象不好,有成见。但从用户的角度上看,360 到底对用户做了什么坏事? 估计很多人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一张口就会说流氓软件,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说到底最后是奇虎消灭了流氓软件。只是,方式和方法是值得探讨的,手段有些极端粗暴。360 有的时候又会利用人性的弱点去推广产品,比如最近的“孕妇模式”路由器事件,此举也为很多人所不齿。

流氓软件肆虐的那几年,堪称中国互联网的黑暗时代,那么多今天声名赫赫的公司在当时做事没有规则,没有底线。现在 BAT 三家,当年都干过类似的事情,百度有百度工具条和百度搜霸等;淘宝当时为了推广,买中小站长的各种弹窗广告;腾讯的搜索工具条在当时名声也很糟。这些公司每一家都有原罪,却在今天甚至要重走当年的旧路。比如百度,现在“百度全家桶”玩得很欢,但用户已经不是当年的用户了,适当收敛一下吧。

这么多公司都做过坏事,为什么今天大家对 360 的印象一成不变呢? 这里面恐怕原因有很多,如果非要问我,我认为完全就是公关的问题。

关于公关团队的能力,业界一直认为两家公司力量最强,“北奇虎,南阿里”,这两家是不是最强我不评价,但两家公司的公关差异还是很大的。奇虎的公关风格非常独特,只负责打架,不能输,完全不考虑公司形象的问题;而阿里一边打架,不能输,一边在公司形象建设方面也做了不少功夫。

说是公关的问题,或许就是周鸿祎的问题,大家都认为他是奇虎的头号公关嘛,他的性格决定了公关的风格,无所顾忌,拳打脚踢。作为个人,这样没问题,但是公司也这样做,长期下来,就会形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这些年,360错过的机遇

现在国内股市高歌猛进,连个烂导航网站都能一路飙过百亿美元市值,而奇虎在美股市值还不到这个数,我想周心里会不太平衡,换了谁都会如此。我之前也预料到私有化回国内上市是必然之举,如同当年我预料到 360 一定会做搜索一样,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如果四年前有人告诉我,360 这家公司会错过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我肯定不信。在那时候,我相信阿里和百度会错失移动互联网的机遇,而 360 会借助移动互联网提供的机遇大有作为,弯道超车。但事实不是这样,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再也没跨过百亿市值的门槛? 战略上的失误导致 360 错过了三件事:应用商店,大型 App,移动搜索。

应用商店这个事情,跟91有很多狗血的桥段,最后 360 抛开 91 自己做,发展很快,事情似乎已成定局。91 也一度陷入困局,但一番折腾之后又重新起来,等到卖给百度的时候,很多人还看不清,觉得百度冤大头。在这个事情上,360 的角色就是个搅局者,不参与收购,只是掺和一脚了事。确实,从此之后,360 也没有进行任何大一点规模的收购。

应用商店面对的是个巨大的增量市场,开始占到的市场份额很快就会随着增量的来临而发生变化。最终,360 自己没有在这个领域形成垄断的态势,也就失去了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关键入口。到今天,应用商店的市场格局已经基本稳定,360 再想攻城略地已经没有多大的机会了。

再说 App,大家一定会想到微信。其实微信和手机 QQ 可以说是中国市场的两个超级 App ,平台级别的产品,腾讯独占。百度和阿里的 App 可以说是只能走“大型 App”战略,没有那么大的家伙,但是可以用几个大一点的组合一下,形成合力。在这一点上,360 似乎一直没有机会切进来,靠之前的 PC 端产品向 App 的迁移,也因为使用场景的差异不奏效。曾尝试过口信这样的移动 IM 工具,切不进去市场,后来也不了了之。自己做不奏效,也不投 App 团队,大概是因为觉得贵,不划算吧。

移动搜索上的毫无建树,让人觉得费解。360 进军搜索之后,短短时间内抢占了一块应该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把百度吓了一大跳,一下子有了危机感,说是救了百度也不夸张。360 自己呢,移动上入口不够大,移动搜索市场份额几乎没有什么增长,移动搜索的团队折腾了许久,人也走得差不多,看上去似乎是放弃了这个领域的尝试。这背后或许有其他故事。

在这期间,周在硬件上做了几次失败的尝试,比如特供机和路由器。有趣是,这两件事情在今年又重新启动了,换了新的玩法,策略上也做了调整。当初做特供机,看起来更像是跟小米斗气,但小米当时是聚焦只做手机这一件事情,而周给人的感觉不过是玩票,做不成也是必然。

在 360 原来几乎无可撼动的安全领域,腾讯、百度以及金山等形成联盟来对抗牵制 360 ,也给 360 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虽然普通用户感知不到这一点。安全市场的整体增量并不大,即使一家垄断,规模也远不如搜索和电商,因为老虎不会变成霸王龙。

这么分析下来,如果要下一个结论,那就是战略上出现了接连不断的失误,战略是缺失的。而战术上缺乏战略的指导,各个团队是游离的,产品浅尝辄止,缺乏穿透力。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360 被边缘化了,这是个客观的事实,但对于周来说,这是无法忍受的事情。

nlc202309021213

萝卜快了不洗泥

不少人都知道,周是个很爱看书很爱思考的人。有一次在深圳机场偶遇,当时他就在机场书店买书,可见一斑。中国互联网大佬里面,一年能看完一本书的其实不多(这是真的),但周爱看书是出了名的,在他的微博和采访中,也时不时地提到最近看了什么书。这样爱看书,善于思考的人,为什么会在战略上出了这么大偏差?

或许,借助外脑太少了吧,毕竟,再牛的大佬也是人不是神,人都会犯错误。一家公司的灵魂人物犯错误之后,谁来提醒和纠正呢?

据我所知,360 公司内部实行“小团队、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内部分了几百个大小不一的团队。扁平化管理的理念确实很酷,Google 曾经推崇这样的管理方式,现在 Facebook 对外也这么说。扁平化管理可能在一家公司的某些阶段很适合,但经历了快速团队扩张之后,继续扁平化,团队工作风格很难保持统一性,必然会暴露很大的弊端。

360 上市之后恰恰经历过这样急剧的扩张,萝卜快了不洗泥。曾有内部人士跟我说,360 曾经引入的一些层级比较高的人才,进入公司之后,老周几个月才想起这个人。找来沟通做了什么,一问之下,没什么产出,双方都不满意。

360 这几年对外的投资其实也不少,但都是小打小闹,浮出水面的投资项目几乎没有。似乎是延续了站长时代的投资风格,看不到大手笔,只有今年做手机之后才舍得花钱。投资团队在创业者中的口碑也很一般,几百万元人民币的案子还要拖很久,也不看看现在外面行情都什么样了。这一点上,绝对是有些后知后觉的。格局上也不够,如果要展开来说,也是有趣的话题。

最后说一下关于产品经理,周的微博简介就是“360公司首席用户体验官,曾经的程序员现在的产品经理”。我经常看到有些产品经理在网上骂 360 ,其实,骂归骂,产品经理们可能还真的要感谢一下周鸿祎。要知道,老周可是最早肯定产品经理这一职位的互联网大佬,产品经理有今天的地位,人家可是做了一定贡献的。360 公司也的确走出了不少独树一帜的产品牛人,从一定层面上影响了中国互联网。

老周做程序员,水平相当不错。技术牛人林锐曾经写过“当我小心翼翼地展示约 10 万行 C++ 代码的软件时,他(周鸿祎)竟在十几分钟内就指出多处重大的设计错误,使我目瞪口呆地意识到整个软件系统的价值为零。”老周当年技术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至于老周做产品经理怎么样,不好说。我觉得他自认为产品经理跟丁磊的心态有些相像。丁磊也自称是网易的产品经理,但网易内部都知道,丁磊盯上哪一个项目,哪一个项目就快完蛋了,有些好的产品能出头,开始都是因为不在丁磊的视线之内。你还别说,网易内部也是扁平化管理。

360 的当家人除了周鸿祎,还有齐向东。虽没有提及,但文内有些地方的 360,也可以认为指代齐向东。

我相信如果 360 回归到国内股市,会有非常精彩的事情发生。这个大赌场里已经有不少精彩的故事,但最精彩的还未出现,拭目以待。

不在场 篇4

一、三角关系可能存在的原因

传统而稳固的恋爱关系一般只关涉一男一女两个人,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二元模式,这个二元模式的被打破通常都是因为缝隙的存在导致诱惑的发生。电影中至少是存在着两组缝隙。

让·路易和弗朗索瓦丝虽然最终成为夫妇形成一对稳定的二元,然而开初是有缝隙的,才有了让·路易在穆德家里度过的那一夜。缝隙就存在于陌生到亲密的过程中,他在左右摇摆,捉摸不定的,有摇摆就会有缝隙。电影另外一个缝隙存在于让·路易和他的同伴维达勒之间。让·路易与维达勒看似是两个主体,实则他们代表的是人性之中放纵和克制的两个方面,他与让·路易就像一个主体的两个方面,或者主体与他的影子,如影相随,却有着缝隙。当他们面对一个客体(穆德)时,这种缝隙就会愈加明显。

除了二元之间的缝隙,还因为第三位成员或隐或显的出现使得三角关系产生。电影中穆德前夫的缺席导致了三角关系的更多种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侯麦运用了三人组中第三个成员的缺席所带来的空白重新激起情节,或者说激发出情节的可能性”。穆德的前夫始终只存在于言谈之间,他的缺席同时又凸显了两位女子之间双重的情敌关系。穆德与丈夫离婚,这从体制上解除了各组三角关系的“不道德”,也成就了各组可能存在的三角关系。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电影中最少存在四组三角关系,有的三角关系是明显的,有的是隐藏的。下面我们对这四组关系分别加以分析。

二、四组三角关系

1、让·路易、弗朗索瓦丝、穆德:诱惑与选择

这一组关系构成了整个故事的主体,也是最直接可以被观察到的一组。让·路易与弗朗索瓦丝有着相同的信仰,他被她的外表吸引的同时还有宗教在起作用,他被穆德诱惑却不会选择她,实际上这一组关系在一开始就已经决定结局的,对于让·路易来说,决定是先于行动的,选择先于感觉。

让·路易在与两位女性相处的过程中他的地位刚好是相反的,相对于穆德来说,让·路易是被动的,被穆德诱惑的;在弗朗索瓦丝面前,他又是主动的,他是追寻者。这一组关系中让·路易从主动和被动两方面成为一个完整的诱惑体,同时他渴望着被诱惑,这种渴望也是有诱惑力的,导演并没有试图让他成为圣人。

2、让·路易、维达勒、穆德:赌赛与游戏

这组关系中,穆德是个离婚了的女人,这从社会体制上给予了每个人自由,维达勒与穆德形成一对“伪夫妇”,这组二元更是不稳定,松散而隐藏着的。

推动这组关系发展的是“赌赛”,在他们的交谈中至少三次提到打赌,打赌去听音乐会的时候让·路易会吸引漂亮的女孩;提到帕斯卡的赌赛;在穆德家维达勒又再次打赌让·路易会被穆德诱惑。在第一次关于音乐厅的打赌中,维达勒把让·路易塑造成“诱惑者”,而在关于穆德的打赌中,维达勒又把他塑造成一个经受不了诱惑的“被诱惑者”,交相对应,形成一个完整的诱惑体。

在这场诱惑的游戏中,穆德是诱惑的主体,她以游戏和好奇将诱惑进行下去。而维达勒对让·路易的花花公子形象的塑造一定程度上也是让·路易的自我塑造,他不断在言谈中确立自我。这场游戏让·路易虽不断被攻击,但他并没有吃亏,他甚至比维达勒更像一个战胜者,他之所以拒绝了穆德的诱惑,也是因为他其实是个帕斯卡式的人物,他的赌注下在了弗朗索瓦丝那边。

3、穆德的前夫、穆德、弗朗索瓦丝:缺席与言语

这一组关系我们在画面中实际上并未看见,因为穆德的前夫在电影画面中是缺席的,他只存在于言语之中。穆德与让·路易独处的夜晚就说到前夫的情人,信仰天主教的金发姑娘,但直到穆德与让·路易夫妇在海边相遇,我们才恍然大悟,穆德口中的“情人”就是弗朗索瓦丝。这组关系实际上是建构在言语和缺席之上的。

通常,我们都会把这一组关系只做简单处理,而不去深究它。实则这一组关系反倒使电影在结构上跳出了封闭式叙事而成为关键,故事也因此走向了另外一种开放性。被隐去了的男人和被突出来了的两位女子,在我们回味电影时就感受到了关系的多重性。这一组关系的重要之处还在于它的不成功。穆德说:“为了让他们断绝关系,我什么都做了,这曾是我唯一的善举”,它的最终分裂使这三个人流向了各个可能之地,促成了更多的可能性。

4、让·路易、穆德的前夫、弗朗索瓦丝:欺骗与揭露

故事的最后让·路易夫妇在海边与穆德的相遇,这组关系才凸显在观众面前,尽管穆德曾经对让·路易描述过前夫的情人,弗朗索瓦丝也坦言自己有情人,然而这一组的“欺骗”在电影的最后才被揭露,虽然这种欺骗不是故意的。事实上,来自导演的客观镜头已经透露了故事的蛛丝马迹。

这一组关系是存在于不同时间的,也可以说它是存在于观念中的,这组关系的作用在于导演将观众纳入了建构故事的过程中。这一关系的被揭露,只是在所指层面将故事变的开放,在能指层面,故事依然没有改变,让·路易在突然意识到这一层关系之后,又停顿了几秒,说“穆德是我婚前最后一位女人”,为了他的赌注继续有效,也为了保持住自己作为主体的优势地位,他再次选择了说谎。真相“并没有对事件的结局产生影响,它的意义只是在于有一种返回到观众身上的效用,它将它虚拟的欲望投射到观众那里,也讽刺性地投射了他们的认同”。

三、影片的功用和意义

我们不得不对电影结构的精巧构思发出惊叹,导演将本来复杂的人物关系置于不同的时空之中构成了各自不同又交错的故事。另外,导演在这里讲述了故事的故事,也就是说侯麦讲述了一个故事,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又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可能并没有发生的故事,电影存在来自作者的客观视角和来自叙述者的主观视点两重视点的集合。导演的客观视角表面客观,实际上它时而与叙述者一起撒谎,时而又揭示着叙述者的谎言,使得故事充满了不确定性;叙述者也是立足于虚构的,因为叙述盲点的存在他并未讲述故事的全部真相,使得故事的不确定性增加。对于电影中体现的多重复杂的三角关系,侯麦没有对此进行道德说教,他看到的是人性的复杂,是在体制不再约束的情况下对爱和忠诚的考验。一个故事有意义是因为叙述者的存在,换一个叙述者就会有着不一样的故事,不在场的人为故事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造成了另外一个场景的在场。

摘要:侯麦电影《在穆德家的一夜》在表面一组显而易见的三角关系之下精巧地安排了四组或隐或显的三角关系,每一组又有不同的主题和作用。侯麦对此分析是为了对这些各式各样的人做一个心理层面的分析,观察这些在恋爱中的男男女女摇摆和捉摸不定的内心活动。

关键词:诱惑,道德,三角关系

参考文献

老师不在场的时候 篇5

下午第四节课一下,老师刚一走出教室,同学们就像沸油锅里的鱼肚立即炸开了。周宇抓住皱冬冬的衣服,皱冬冬立刻起动了,这时更多的同伴也就自然接了上去,很快形成了一列人造火车,这时的我实在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身子便情不自禁的靠近了他们,一把抓住同伴的衣服,便疯狂地跟着他们奔驰。就在这时有几个女生突然拖住了我,让我一不小心就离开了火车。

下车后,我不服的拖住她们,可是她们的腿一动不动地在地上滑,像中了风似的,绕教室跑了半圈,汗如下雨,嗓子里冒着白烟,只好松开了手有气无力地坐到自己的位子上,当然我们也就这样自然分手了。

休息了一会儿,来了劲我又上车了……

扭曲的不在场证明 篇6

搜索神秘大侦探的官方QQ群:417407062,加入我们的侦探俱乐部吧!

雷阳:「唐悠悠,你这几天从早到晚,一见到我就摊出双手,到底想干什么?」

唐悠悠:「你还自诩是什么名侦探呢,这么明显的动作都看不出来?我要红包啊!」

雷阳:「噢,噢,你要红包,你早说啊,我还以为你脑袋被鞭炮炸了呢。」

唐悠悠:「我呸!你脑袋才被猴踢了呢,少废话,快掏红包。诶?你别跑呀!」

〖案发现场〗

今天中午,警方接到一宗报案,一名男子被杀。发现尸体的报案人是死者的两个好友。警方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后,发现死者死在自家院子里。死者趴在一个帆布沙袋上,背上中了致命的一刀,血浸湿了沙袋流到地上。死者的死亡原因是:心脏被利器贯穿后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法医鉴定后表示,死者的体温显示他的死亡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现场脚印杂乱,警方无法采集到完整的足迹样本。死者衣衫不整,领口被人为撕裂,颈部有抓痕,脸上有两处瘀青,另外头部有被钝物砸破的痕迹。警方根据这些情况判断,死者生前曾与人有过激烈的打斗。凶手遗留在现场的凶器上,没有任何人的指纹。

由于案发地点是在死者独居的小院中,所以警方没有找到任何目击凶案过程的证人。死者家中财物没有遭受任何损失,所以警方排除了抢劫或者盗窃犯罪行凶的可能。据了解,死者单身,又不善交际,平时来往的好友也只有三个。于是警方便把他们三人都找来问话。主要的讯问内容是:从十点到十二点这两个小时内,有谁接触过死者。以下是讯问笔录。

死者:孔泰雄

男,35岁,记者。

面色苍白,身体消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据说性格很内向,喜欢喝酒和读书。

犯罪嫌疑人:曹峻嵩

男,36岁,作家。

死者从小认识的朋友,非常了解死者。

同时也是死者的酒友,两个人经常一起喝酒。

犯罪嫌疑人:严秀恒

男,35歲,教师。

死者的大学同学,相识十余年。

因志趣相投,所以经常到死者家与其畅谈文学。

犯罪嫌疑人:华渭南

男,32岁,记者。

死者的同事,工作中结识的伙伴。

平时热爱健身,肌肉发达,身体锻炼得非常好。

〖口供〗

曹峻嵩

「上午我一直在家看孩子。十点多出门买了一些酒菜,中午十二点左右,我带着孩子提着酒菜来到他家。谁知道一进门就发现出事了,吓得我拉着孩子扭头就跑。」

严秀恒

「十点到十一点多,我刚好有两节课,下班后路过老孔家,是想给他送两本书。没想到一进门就看见惊慌失措的老曹和他家孩子,是我们一起报警的。」

华渭南

「因为我答应过泰雄要送个沙袋给他,所以早晨七点我就开车到了他家。当时泰雄说自己身体不太舒服,今天不去上班了,所以我卸下沙袋后就独自离开去上班了。」

〖线索〗

1.曹峻嵩的六岁儿子躲在他身后,小脸煞白,目光慌乱,浑身上下哆哆嗦嗦,看样子是被案发现场的惨状吓得不轻,还没有恢复过来。

2.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能证明,严秀恒上午十点到十点半期间,确实在学校上课。

3.华渭南的同事证明,他从早上八点半到单位后,一上午都在工作,没有离开过办公室。

4.死者身下被血浸湿的帆布沙袋上有一些白色粉末。

〖唐悠悠的判断〗

1.三个人的不在场证明几乎无懈可击,但是凶手就在这三个人当中。

2.线索4中提到的白色粉末应该是生石灰。

3.制造不在场证明的关键在于时间和地点。

〖那么,到底谁才是凶手,凶手行凶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雷阳:「喂,喂,唐悠悠,你透露的重要信息太多了!如果再提示下去,你还不如直接告诉小伙伴们答案呢。好啦,找出真相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了,我们下次再见吧!」

不在场 篇7

【现象一】话题内容远离儿童生活

教材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为了方便教学,教材确立了具体的口语交际内容。教学时教师理应与时俱进,合理利用教材。但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唯教材是尊,死抱教材,就着教材讲交际。

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学会劝阻》这一内容时,先以教材中提供的一幅小朋友喝生水的图为范例指导学生掌握劝阻的一般方法,紧接着以同桌合作学习的方式用教材中的其他三幅图练习劝阻,这是其中的一个情景:

师:碰到这种情况,你们会怎么去劝阻呢?(出示图片:小朋友在草垛旁放鞭炮)两个小朋友上台表演。

生1:我演放鞭炮的小朋友。

生2:我演劝阻他的小朋友。

生1:这位小朋友,你不能在这里放鞭炮。

生2:为什么呀?

生1:这儿有草堆,在这儿放鞭炮会着火的。

……

后来又有几组同学上台表演,劝阻的语言大致相同。

【案例透视】

乍一看,这个环节似乎没什么不妥。整个教学有教师的指导,有情境的创设,有儿童的交际。但为什么几组学生劝阻时的语言都只是简单的重复,交际语言没有个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不得深入展开呢?细加琢磨,你就会发现是“草垛旁放鞭炮”这一生活情境已经远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首先,城里的孩子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堡里,根本没见过草堆,就算是农村的孩子现在也很少见到了。其次,随着烟花爆竹的禁燃规定出台,大多数孩子几乎就没放过鞭炮甚至烟花,他们根本体会不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危害。孩子缺乏必备的生活场景,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才导致课堂中的劝阻语言机械单一,惊人雷同。

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口语交际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教学中使用不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话题素材,想让孩子产生表达的动机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在选择交际话题时心中要有儿童,要蹲下身子,以儿童的视角观照儿童的生活,筛选一些适合儿童的话题。对于教材中此类已远离儿童生活的话题,我们应该在不改变训练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重新寻找适合的话题。同样还是劝阻,我们可以从儿童的校园生活场景中选择话题,比如,孩子每天在学校就餐,有的孩子挑食,把大量的饭菜倒掉了;课间活动中,有些调皮的孩子会玩一些危险的游戏,碰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劝?这样的话题,来源于儿童当下的生活场景,它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儿童天天都会看到或遭遇到。在这种情境下,孩子们的交际才会有真实的互动,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倾听与应对。

【现象二】话题目标偏离儿童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给每个学段的口语交际都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三个学段的目标要求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我们每一节口语交际课都应从本学段的阶段目标出发,结合具体的交际内容,从儿童的需要出发,确定适合儿童发展的教学目标,为儿童搭建一个上行的“斜坡”。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口语交际课的目标要么低就,要么高攀,教师对孩子现阶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不甚了解。这是一年级《学会道歉》的口语交际片段:

师: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会怎样向别人道歉呢?(出示图片:一位小朋友走得太急,书包撞翻了另一个小朋友的铅笔盒)(两个小朋友表演)

生1:(手不停地摸衣角,眼睛也不瞧对方)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的铅笔盒撞翻了。

生2:没关系。

师:你看,赔个礼道个歉,大家还是好朋友。让我们一齐跟着节拍朗诵一首《礼貌之歌》。

【案例透视】

这个案例中教师设立的教学目标没能从儿童的实际需要出发,没有教在当下。对于这节学会道歉的口语交际课,儿童已有的学情是什么,教师不清楚,针对这一交际话题需要指导什么以及如何指导也不甚清楚。因此,就出现了一节课下来,学生看起来都在充当交际角色,都在进行交际活动,其实学生只是在重复已有的经验和技巧而已,并没有能真正学会道歉,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没能得到提升与发展。

教师是教育的策划者、设计者和组织者,但是真正“发出”教育需求的却是儿童。基于儿童立场的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知道原来不知道的,学会原来不会的,做出原来尚未做的。稍作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一年级的孩子平时已经遇到过类似的需要向他人道歉的事情,他们已经会用简单的语言向别人请求原谅。但他们不一定清楚道歉时态度要诚恳,体态要大方,而这恰恰是本节课学会道歉的目标之一。口语交际课的训练重点不仅仅是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本案例中的学生道歉时体态是不自然的,如果教师能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把读礼貌歌的时间用来给学生进行道歉时诚恳体态语言的指导,那就不会发生教学目标上的错位,把口语交际课上成品德课了。

【现象三】话题流程束缚儿童思维

口语交际课因课堂上学生交际活动的生成是无法预估的,现场感较强,这就给教师的引领、点拨、指导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上课老师需要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平时参加县、市级的听课学习,几乎不见口语交际课的身影,放眼全省、全国的各级各类比赛,口语交际课的出镜率也极低,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课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口语交际课的基本教学流程就逐渐演变成了“三部曲”模式:课堂上前十分钟教师出场借助多媒体讲方法,接着学生再花十多分钟分小组合作表演,最后学生上台进行交际成果展示,一节课差不多就结束了。请看《学会做客》这样一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个叫圆圆的小朋友过生日,她邀请咱班的小朋友参加她的生日聚会。

二、模拟表演,主动交际

1.讨论准备

去之前,大家商量下,到小朋友家做客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2.交流板书。(衣冠整洁、礼貌敲门、主动问好……)

3.小组分角色练。

4.小组成员到台前展示。

三、课堂回顾,总结点评

【案例透视】

这份设计看似很完美,能还原生活,体现了口语交际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不难看出,儿童获得知识的过程是被动接受的,对于做客中的种种注意点在儿童还没有进入情境之前,老师就已经巧妙地引导儿童说出并总结在黑板上了。对于如何去做客,儿童其实并没有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所谓的交际,也只是像木偶一般在按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表演罢了。这是目前口语交际课堂上最常见的设计模式,深受老师欢迎,究其原因,是这种模式易操作好调控。

但课堂应该是儿童主动学习、主动生长的场所。学习活动是否合适,我觉得应以是否贴切儿童为评定标准,立足于儿童的需求,能给予儿童方法,让儿童于“无声、无痕”中获得提升的教学设计,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诸如此类的实用性较强的交际技能,设计时不妨放手先让儿童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演示一番,让儿童在實际交际活动中去感受、去发现、去总结,乃至去探索、去反思、去提升。教学中,教师应当扮演一名主持人的角色,当儿童有独特的见解或精妙之处,及时给予肯定赞赏,对于交际中有明显错误的地方予以指正,让这些交际技能“活”在儿童自主的探究和体验之中,这样才能形成属于儿童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从儿童出发,选择适合儿童交际的话题内容,确立儿童真正需要的话题目标,设计符合儿童学习的教学流程,努力提高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实效,实实在在地地提高儿童的口语交际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敖小英

【不在场】推荐阅读:

不在场证明——论文06-19

在场05-09

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07-30

上一篇:物理课堂教学设计论文下一篇:中国式非营利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