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演讲活动

2024-10-16

三分钟演讲活动(共10篇)

三分钟演讲活动 篇1

传统的课堂似乎是教师的专属舞台,教师在舞台上自编自导自演一幕幕并不精彩的戏,而学生只是跑龙套的群众演员,甚至只是观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一席之地,而且拥有了主体的地位。虽然教师失去了一部分舞台,却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和展示的舞台。这种教育形式的极大改进,令人欢欣鼓舞。

但笔者认为,一节课,短短的45分钟,可以让全体学生成为课堂这个舞台的主体成员,但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成为主角。由于学生间的差异,一些思维敏捷的学生可能会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使课堂真正成为他们的舞台,展示着他们的风采;但另外一些学生却有可能只是衬托“红花”的绿叶。为了弥补这种课堂上的不足,我认为,在新课程提倡的新型课堂上,不妨每次让出三分钟,通过演讲的形式,给每一个学生一个成为主角的机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虽然学生是主角,但教师是整个活动的主导,关系着预设目标能否实现。那么,如何设计好这课堂三分钟演讲,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呢?对此,笔者认为教师是关键。让出三分钟,并不意味着教师“置身事外”,相反,教师要在活动的不同阶段,担任不同的角色,这样才能确保课堂三分钟演讲的成功,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演讲前教师要做一个“好设计师”,使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教师要成为一个“设计师”,也就是要对每一次的演讲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确保为学生搭建一个适当的平台。为此,教师必须要做到两个“多样化”:形式多样化,内容多样化。

形式多样化

在教学中无论进行什么活动,形式的单一总会扼杀学生的兴趣,课堂三分钟演讲也不例外。另外,学生的能力总是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因此课堂三分钟演讲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随学生能力的发展而逐渐增加难度、变换形式。这些设计形式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一)朗读层次

这种形式是最简单的,适用于有一定语文基础的学生,要求学生在三分钟内,把自己选择的文章用适当的语气表达出来即可。准备的时候,学生需要查阅字典,弄懂文中生字难词,以确保朗读的流畅;除此之外,还要通过课前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情感,尽可能以最恰当的语气表达出来。这一层次不需要学生记忆文章的内容,只要“照本宣科”就行了,所以难度系数不大。

(二)脱稿朗诵层次

在这一阶段,学生必须在上一层次的基础上加入对文章记忆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课前对所选文章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并在课上将之表达出来,这又加入了对学生记忆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的训练,学生如果在讲的过程中由于紧张、怯场、准备不充分等原因会出现暂时遗忘的现象,这就要求学生能随机应变,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文章的内容以确保演讲的流畅,所以难度大了。

(三)自我创作层次

这一层次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学生不能简单地挑选一些文章来背诵展示了,而是需要按照要求创作出一篇文章,加工润色,确保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文采,并能被听众认可和接受。

(四)即兴演讲层次

这是课堂三分钟的最高层次,是对学生能力的巨大挑战。在这一层次,学生事先没有任何准备,完全依赖于平时的功底和临场的发挥。演讲的学生从教师准备的题目中任意抽取一个,稍做构思,组织自己的演讲语言,有条不紊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难度非常大,但发挥的空间也比前三个层次宽广许多,最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三分钟演讲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并且遵循学生能力的发展规律逐步提高难度,使学生在不断的挑战中战胜胆怯,树立自信,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内容多样化

三分钟演讲既可以是独立于课堂教学之外的三分钟,也可以包含于课堂教学之内。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围绕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展开。根据笔者的实践和探索,课堂三分钟演讲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专项知识的积累

比如成语积累、诗歌积累、名言警句积累、文学常识积累等等,在这些专题中,教师可以布置每个学生搜集和选择相应的知识点,做出简单的归纳和介绍,并以演讲的形式进行交流,以达到全班共同学习的目的。例如,在进行成语专题的时候,教师可动员每个学生通过字典、书籍和网络等途径,找出一些饶有趣味的成语故事,从音、形、义三个方面弄懂成语,轮到学生演讲时,由他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这样不仅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全班同学也能学到成语典故,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课内知识的拓展

这一类演讲,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演讲主题,使每节课的三分钟演讲成为教师巧妙的“导语”,自然地与本节课所学内容相互衔接,直接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服务。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上)的第四单元时,教师可让学生围绕主题词“多彩四季”,收集一些名人大家描写四季之景的诗歌、散文或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演讲,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热点问题关注

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生活中处处都能进行语文学习。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与探讨,可以使学生避免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真正成为“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具有时代感的接班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报刊杂志上的热点问题,让课堂三分钟成为学生交流和思辩的场所,使学生们的生活视野不再局限于学校,而是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当然,除了以上三种基本内容,课堂三分钟演讲还可以采取其他更加多元化的内容,只要与语文教学有关的题目,能为语文学习服务的均可以纳入演讲的范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制定演讲主题,亦可倾听学生要求,根据他们的意愿开展这项活动。

三分钟演讲活动 篇2

活 动 方 案

一、活动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规范学生的语言,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发展合作精神。

(二)个性目标:

1.低年级:在情感,态度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主动说话,有信心;在语言习惯方面,重点是学习普通话,使用礼貌语言。

2.中年级:在情感态度上,要体现对对方的尊重,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别人请教,有不同的观点主动与别人商讨;在语言习惯上,学会用普通话,针对不同的对象文明地进行交际。

3.高年级:重点培养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全神贯注地听,不打断对方的话,用神态作出反应;在语言习惯上,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讲话文明,得体;听话能抓住主要内容和要点,表达做到清楚,明白,有准备,有中心,有一定条理。

三.具体要求:

(一)定时间: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或利用早读课),由1-2名学生上台演讲。

(二)定方式:演讲者不得带稿,要面对全班同学,落落大方,声音洪亮,并配上适当的手势。

(三)定主题:要求一轮一个主题,尽量不要重复。

(四)定人选:要求全班人人参与,按座号轮流,不能遗漏。

四、内容要求:

每个年级每一轮的演讲主题由各年级2班的语文老师结合本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负责制定。制定完后,本年级参照主题,结合本班实际进行三分钟演讲活动,并且保留好本班的演讲材料。主题示例:

1.身边有意义的事;

2.讲小故事(成语故事、名人故事); 3.推荐一本好书; 4.谈读后感; 5.名言警句分享; 6.说说周末见闻。

每位学生演讲结束后,语文老师或同学给于适当的点评。

五、实施措施:

(一)语文教师在每节课开始前3-5分钟到教室候课,以保证学生演讲的时间。

(二)教导处不定时抽查演讲的开展情况,检查结果纳入语文教师的绩效考核成绩。

(三)每学期组织一次即兴演讲暨三分钟演讲比赛,比赛成绩纳入班级及语文教师的考核。

浅谈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 篇3

【关键词】兴趣;任务;课堂教学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是人们从事工作和学习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思辨表述等能力。然而由于以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差已成为困扰语文教学的一个严重问题。更别提语文课堂的活力了,学生仅仅为了应付考试,却提不了兴趣,往往学生既没考好语文,也忽略了口语的训练。而近年来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生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呢,我想先从兴趣入手开始,会让学生有事半功倍的收获。近年来,我在教学中首先尝试了在课前三分钟演讲,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我的语文教学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分配好学生的任务

1.按照学号学生依次排列,依照语文课的时间,列出演讲排位表,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2.提醒学生注意演讲的内容,一周结束时,布置好下一周的演讲主题,请学生按照主题写好演讲稿,并可提前熟悉演讲稿,做好准备工作。

3.教导学生注意演讲的注意点,一律使用普通话,注意发音,另外还要注意演讲过程中的姿态、眼神、语调等。

4.控制好演讲的时间,演讲加评价的时间控制在五分钟之内,不影响学生主体课堂的时间。

二、安排好学生的演讲内容

1.要求学生做自我介绍。教师要提前告诉学生介绍的内容、方法,并要求学生尽量做到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有特点,有个性,富有吸引力,切忌人云亦云。

2.可谈一谈最新的广告语。从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中收集广告用语,演讲时先向同学们展示广告,再从语文的角度分析广告语。

3.说说自己喜爱的名言警句。除了要求学生讲出句子外,还要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谈认识、谈感受、谈启迪。

4.平常阅读中遇到的精彩片段赏析。将平常阅读中最喜欢的精彩片段或文章背诵出来和同学们一起欣赏,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分析,以加深大家对文章的理解。

5.制定演讲主题。就大家熟悉的关注的某一个话题,发表对话题的看法及感想。如:“父母与我”“当今社会中的热点”等等。

6.编演课本剧。在学完课文后,进行课本剧表演或课文片段表演。

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演讲内容起名字,如环保意识、热门话题、新闻故事、感动中国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明确三分钟演讲的理论依据

1.趣味性原则。学生为演讲查资料,找论据,忙个不停,说明了语文“三分钟演讲”符合趣味性原则,符合学生增长才干、提高综合能力的心理需求。

2.广泛参与性原则。“每堂三分钟演讲”,要求人人参与,给每位同学都提供了充分表现自我的均等机会,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给与了驰骋想象的自由。

3.示范性原则。学生的才干,主要是通过学习、实践获得的。听别人演讲,从示范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会使自己的综合能力逐步得到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示范是无声的老师”。

4.创新求异原则。在“每堂三分钟演讲”中,许多学生力求张扬独特的个性,常常能讲出“我有人无,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人奇我特”的见解,这种创新求异的思想,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增长才干的必要条件。

5.循序渐进原则。“每堂三分钟演讲”,分几轮进行,从易到难,符合人们认知事物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培养同学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的目的,也是在学生中开展每堂三分钟演讲的目的

四、注意评价的重要性

1.明确评价的方法,可从学生的普通话、演讲的语调、姿势语等方面着手。

2.明确评价的过程,教师点评为中心,学生点评为主体,以“师生共舞”为原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且融洽了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让老师融入了学生之中。

五、注意演讲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课堂时间比较宝贵,所以许多教师会利用预备的时间安排学生演讲,这样的效果收获甚微,学生才刚进入课堂,心思还没稳定,怎能激情演讲,怎能认真听讲?

2.不可过多地占用课堂时间,活动准备要充分有序。一周前安排好演讲的主题,以备学生周末可以做一些准备,在课堂中可表现自如。

3.对于初一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活动的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学生要么羞羞答答、满脸通红、局促不安地站在讲台上无话可说,要么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声音像蜜峰般嗡嗡咕哝两句。这就需要教师循循善诱,一再启发和鼓励。如第一次课前五分钟演讲之前,我先出了几道智力思考题,要求学生在我提出问题后马上回答,这样一来,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我顺势找一两个人登台即兴演讲,效果很好。

4.课前演讲也像作文训练一样,要有一个整体计划,逐渐让学生在演讲中有话可说,知道从何说起,并在各个阶段对学生进行阅读、收集资料以及演讲技巧和方法的指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

5.要定期检查学生的演讲准备和听演讲的记录本。学生的记录本是检验学生准备演讲和记录同学演讲的重要依据。从记录本的内容可以看出学生筛选、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

三分钟演讲活动 篇4

一、基本原则

小组竞争, 人人参与。 每班按照学习小组将全班同学分成十组, 每组六人。 按照抽签的顺序决定每天演讲的小组次序, 每天由一个小组来承担演讲任务并由一人承担主讲, 主讲人由小组成员轮流担当。 十天一轮评比出最佳演讲小组及个人并作奖励。

二、具体操作

( 一) 规定动作———一诗、一句、 一成语、 一名言

每天在语文课前十分钟承担课前演讲的小组成员必须在黑板上完成“ 一诗、一句、一成语、一名言”的规定动作。

一诗, 要求担任演讲的小组在黑板左上角抄写“ 高考初中必背64 篇”中的一篇, 并画出其中常考的经典语句。 关于这个过程主要是对初中必背篇目的复习, 让学生在进行高中新课程学习的同时把初中记忆深刻并和高考挂钩的篇目循序渐进地完成复习整理。 另外, 其他小组就可以抄一些文学常识作为补充。

一句, 要求担任演讲的小组在黑板的右上角抄写一个病句, 指出错误类型并改正。 病句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但也是很多学生头疼的题型, 通过每天一个病句的判定与修改, 让学生们一点点的认识不同的病句类型, 熟能生巧, 很多常见的病句学生就能很轻松地辨认出来。

一成语, 要求每天承担演讲的小组在黑板的右下角抄写一个包含成语的语段并给出成语的意思。 成语也是高考必考的题型, 而只有积累大量的成语才能形成成语的“ 语感”。 所以从高一开始就进行成语的积累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 把成语放在具体语境中既有利于记忆又能掌握成语的易错类型。

一名言, 要求每天承担演讲的小组在黑板中间抄一句名人名言。 抄写并背诵名人名言不仅能滋润学生的精神家园, 而且也可以积累很多作文素材。

总之, 我给出的所谓“ 一诗、一句、一成语、一名言” 的规定动作就是为高考基础知识做准备, 在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中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另外, 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有一个积累小本, 小组组长每天检查, 老师定期检查。

( 二) 自选动作———我的讲台我做主

“ 规定动作”在预备铃响后学生就要完成抄写整理工作, 而真正的“ 三分钟演讲”在上课铃响才拉开帷幕。 尽管三分钟演讲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和发挥空间, 但是在演讲内容的选择上老师还是要做基本要求, 做到三个结合:结合课本、结合生活、结合个性。

1.演讲要结合课本

课前三分钟演讲很多时候是作为课前导入进行的, 所以有目的地结合正在进行的篇目进行多样的演讲, 温故知新, 对学生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比如古诗词单元每次在引导学生赏析完一首诗词, 我就会要求他们将古诗词改写成散文, 并由第二天演讲的同学进行演讲,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完成了对诗词的鉴赏, 而且还加进去学生很多自己的情感和理解, 效果不错。 对于戏剧单元我就会要求第二天演讲的小组把上节课的故事内容排演成小话剧, 这样可以很形象地完成对内容的回顾, 而且也可以间接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讲到《 鸿门宴》《 荆轲刺秦王》 等篇目的时候, 很多小组会自制《 百家讲坛》 来评项羽、刘邦、荆轲。 即使是一般的文言文我也会想很多方法, 如《 滕王阁序》 的必背段落我会让学生把它改写成一篇导游词。 总之, 结合课本让学生在熟悉的领域发现更多的精彩, 让语文课更生动。

2.演讲要结合生活

在语文教学中我一直秉承大语文的理念, 让生活的点点滴滴丰富我们的语文课堂。 所谓阴晴雨雪总关情, 每个季节的变化都会成为学生们演讲的内容:第一次下雨、第一次下雪、春天抽出的嫩芽、秋日校园的落叶、冬日的暖阳。每一个节日也是学生喜欢的话题:端午和屈原, 儿童节和逝去的童年, 母亲节父亲节和父母的故事, 中秋节和圆月, 中考和高考带来的别离。每个重大的社会热点也必是他们的常选。 现代的社会已不能“ 两耳不闻窗外事”, 短短的演讲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

3.演讲要结合学生的个性

三分钟演讲以小组为单位, 要求组内成员轮流参加, 每次演讲从选材到演讲培训小组成员都要协作完成。 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 有的学生内向不善于表达, 即使念稿子都是挑战, 有的学生非常善于表现自己, 很有创新能力, 所以三分钟演讲的小舞台都要给他们提供机会。对于那些内向的学生我们以鼓励为主, 首先使其克服恐惧, 站上讲台就应该赢得大家的掌声, 可以放宽演讲的要求, 这样对于那些从来没有在众人面前演讲过的孩子经过这第一次以后就自信多了。 比如我们班有位从农村来的男同学很内向, 平时从来不会大声朗读课文而且普通话不是很好, 到他演讲的时候磕磕巴巴, 声音小到几乎在自言自语。 为了让他克服诵读的困难, 与其他组员以及他本人商量后我让他演讲了一个礼拜。在同学们的帮助下, 他一天比一天好, 最后一次演讲的时候已经很从容了。而对于那些极富个性的孩子来说, 这个演讲就是他们展示的舞台。 他们可以展示自己的原创作品, 可以自制幻灯片, 可以自制小道具, 可以来场脱口秀, 也可以来段双簧。 总之, 只要你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就会给你呈现出精彩的表演。

三、积极评价

关于评价应分为两部分, 一方面是当堂评价, 可以是学生评价, 也可以是老师点评, 总之都要找出演讲人的闪光点来鼓励和赞扬。 另一方面为了保持三分钟演讲积极有序的长期进行, 合理积极的评价奖励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在进行完一轮演讲过后我都要进行评比和奖励。每天在一个小组演讲结束后, 其他组的同学就要给出评价, 我们以五颗星作为基准, 每次演讲完其他小组就要给出星星做记录, 等到一轮结束, 大家就可以根据平时的记录投票了, 我们既要选出优秀小组, 还要评出优秀个人, 然后发些小奖品作为奖励。

综上所述, 三分钟演讲提高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增强了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 提高了学生评价、分析的能力, 锻炼了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的胆魄。 实践证明, 课前三分钟演讲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简单易操作且效果较好的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

摘要:在语文课堂上用三到五分钟时间演讲, 通过短短几分钟让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的松散转向紧张, 且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分钟演讲稿感恩与三分钟演讲稿 篇5

和满足。我爱我的事业,我会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力争 把各项工作都做得更好,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衡量自己、鞭策自己。我爱我的事 业,我将开拓进取、不断完善,奉献教育,服务学生,做一名让学生和家长都 满意的教师。

一位教育家说过,“做教师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穷尽毕生精力,研究如何做一 个最优秀,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就是这种不断进取的意识指引着我,让我 与时俱进,永不停步。

金色的九月,我们为曾经付出的辛勤耕耘收获硕果,更为希望的田野播洒汗 水。当送走一届届圆满完成学业的学生,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我们脸上;当迎来 一批批含苞待放的明日之花,不可推卸的责任深刻在我们心底。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与懈怠,而是时时自省,倍感重任在肩。我们要不断充实 自己,爱岗敬业,潜心钻研,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只有敬业,才有更高的境界,只有不断学习,才会有更高的教学水平。既有高 境界,又有高水平,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肩负起祖国希望的人民教师。

学校在发展,学生在成长,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 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把工作做得更加出色。在不断反思中寻找自身的不足;不断的学习和积累。过去的成绩,带给我们的将是更新的思考,更严峻的考验,更高层次的挑战。我们会在新起点上,在各自的岗位上,齐心协力,奋发进取,以更加的努力去取得新的成功,为苏桥教育的美好明天而共同努力。

最后再次祝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合家欢乐,谢谢!

三分钟演讲稿

结果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但笑着抓起我的左手,说不妨先看看我的手相,帮我算算命。给我讲了一能生命线、爱情线、事业线等诸如此类的话之后,突然,他对我说:把手伸好,照我的样子做一个动作。他的动作就是:举起左手,慢慢地而且越来越紧地握起拳头。末了,他问:握紧了没有?我有些迷惑,答道:握紧啦。他又问:那些命运线在哪里?我机械地回答:在我的手里呀。他再追问:请问,命运在哪里?我如当头棒喝,恍然大悟:命运在自己的手里!

他很平静地继续道:不管别人怎么跟你说,不管“算命先生们”如何给你算,记住,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是的,这就是命运。现在请同学们看看你自己的拳头,你会发现你的生命线有一部分还留在外面,没有被握住,它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命运绝大部分掌握在自己手里,但还有一部分掌握在“上天”手里。古往今来,凡成大业者,“奋斗”的意义就在于用其一生的努力,去争取。

【第三篇】一面镜子

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叫:一面镜子

一个年轻人正值人生巅峰时却被查出患了白血病,无边无际的绝望一下子笼罩了他的心,他觉得生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拒绝接受任何治疗。

一个深秋的午后,他从医院里逃出来,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荡。忽然,一阵略带嘶哑又异常豪迈的乐曲吸引了他。不远处,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正把弄着一件磨得发亮的乐器,向着寥落的人流动情地弹奏着。还有一点引人注目的是,盲人的怀中挂着一面镜子!

年轻人好奇地上前,趁盲人一曲弹奏完毕时问道:“对不起,打扰了,请问这镜子是你的吗?”

“是的,我的乐器和镜子是我的两件宝贝!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我常常靠这个自娱自乐,可以感到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可这面镜子对你有什么意义呢?”他迫不及待地问。

利用好语文的课前三分钟活动 篇6

其次,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适合大语文教学的要求。当今已有有识之士提出了大语文的概念,2009年江西省的语文高考试题中要求考生就关于圆明园兽首拍卖这一时事写一篇议论文,也是对大语文课程资源的考核的体现。而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而课前三分钟,正是一条理想途径。在课前三分钟活动中,学生带到讲台上的,有来自杂志的美文的赏读,有对时事的理解,有对作家作品的推荐,有谈个人的体会感悟……无形中,学生把各种资源带到了课堂。记得一名学生在讲《繁星·春水》时,把冰心童年,中年,老年的照片都给大家展示了出来,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毕业时,大家还提到那次演讲,还提到那三张照片。

第三,课前三分钟活动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以来,学生一提起写作就头痛,寻找问题的根源,追根究底就是手中没有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课前三分钟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特别是对于初三学生写议论文提供了大量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为语文写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对学生的写作也有极大帮助。还记得有一个学生在演讲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他把火柴摆成一圈,并点燃其中一根,每当一根火柴要燃尽的时候,下面的学生喊完了,完了的时候,另一根火柴就会接着燃烧起来,演讲结束后,他告诉大家:其实,当大家喊完了,完了的时候,我没有失去信心,因为我知道,它会重新燃起的,就好像我们遇到挫折时一样,当别人都放弃的时候,我们要做到永不言弃。学生们抱以最热烈的掌声,当然,他本人对此次演讲的内容就更深刻了,因此在一次作文中,他以此事为例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写了一篇作文叫《永不言弃》。类似这样的演讲在学生中还有很多。

第四,课前三分钟活动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前三分钟的准备过程中,学生必须有意识地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素材,这就要求学生充分阅读,多加思考,或者观察提炼。课前三分钟的准备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将选择好的材料拿到讲台上,还有一个思考和提炼的过程,将思考写下来作为讲稿,又能锻炼写作的能力。讲的过程,要求学生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说的能力能得到实践。台上的同学在说,台下的同学要听,听的过程中要理解演讲的主要内容,并且要求听的同学要做文明听众,学生的听的能力也可以得到实践。所以说,短短的课前三分钟,是语文素养全面实践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一个环节中,语文教学目标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均可得到提升,而且对演讲的同学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语文实践的过程机会。而且在长期的课前三分钟活动中,演讲者也能从上台紧张,说话发颤到能灵活应对。学生评价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有的学生对于演讲者的评价甚至比老师都精彩。

三分钟演讲活动 篇7

关键词:英语课堂,三分钟演讲,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目的是学好知识、培养能力。它是英语课堂的重要任务,又是学习英语知识的完整过程。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对于“说”的训练。从教师的心态来看,认为“说”会影响教学进度,而且,高考又不直接考评。熟不知,“说”的训练正是为“写”打基础,二者是不可分的。因此,本人认为,有效地利用课前三分钟英语演讲对于学生的英语要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我们采用了“课前三分钟演讲”。具体做法是:每堂英语课在讲授新课前按学号排,由一名学生演讲,然后根据这名同学的演讲,由学生或老师做简短的讲评。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开始时,站在座位上讲,后来到台上讲,从自由讲话逐渐发展为命题讲话,即兴演讲。内容可讲所闻所见所感。这样一学期经过筛选把较好的演讲稿装订成册,定题为“高一英语演讲集锦”,印发给学生。那么,“课前三分钟演讲”有哪些好处呢?

一、它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把准备好的内容表达出来。要求明了、轻快、准确、令人信服。通过演讲,学生内在的表达能力在教师和全体同学面前真实地外传。“三分钟演讲”使学生比较准确地了解自己表达能力。如在用英语表达的过程中语言是否准确,语音语调是否合适,声调是否恰当,表情是否自然,感情是否真实等。在表达中,学生看到了别人,也看到了自己,讲评别人的同时,也在规范着自己。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效果总是不甚明显。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为学生要想三分钟演讲取得较好的成绩,必须演讲前要组织好英语材料,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子完成自己的演讲内容。因而说的过程,也是写的过程,要想说好必须写好,不能应付,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的英语作文水平和口语大有提高。

三、为进行思想教育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因为学生演讲内容摄取身边所见、所闻、所感,内容丰富多彩。诸如理想抱负、人生价值、社会生活现象、个人生活感受、班级活动、家庭关系、读书心得、学生之间关系等,这都对学生思想有教育意义。

四、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

为了准备演讲,学生要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进行认真地思考。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提出问题,怎样进行论述,这些都要进行认识、分析、归纳等各种形式的思维活动。尤其是此外,“课前三分钟演讲”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敏捷的思维能力。

三分钟演讲活动 篇8

一、三分钟演讲的好处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说话兴趣。 每次对新的一届学生说要进行三分钟演讲时, 学生都一片哗然, 对于上讲台演讲, 认为是件难为情的事, 感到心里害怕。 这难怪, 初次上台总是会感到心慌意乱, 很难直面下面将近六十双眼睛侃侃而谈。我就引导他们, 让学生把下面的同学当做萝卜白菜, 是对着空气在自言自语。 不必过于计较他人的看法, 鼓足勇气, 态度大方, 声音洪亮有力, 讲话流畅, 内容完整, 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而且我要求每次学生演讲开始和结束时, 无论好坏, 在座的学生都要用热烈的掌声鼓励, 掌声代表学生对演讲同学的肯定评价。课标要求“耐心专注地倾听, 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 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而演讲的学生则在结束时要说声:“我的演讲结束了, 谢谢大家。 ”这样培养了学生的文明礼貌, 注重养成教育。经过一阵磨合之后, 学生态度由最初的羞涩胆怯转变为开朗大方, 声音响亮, 咬字清晰, 能说标准普通话, 口齿流利。 能够如课标中所要求的:“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而且学生的态度比老师更加踊跃, 有时我因事多一时忘了请同学上台演讲时, 学生们往往会主动提醒我:“老师, 还要三分钟演讲呢! ”,

2.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三分钟演讲初期重在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话, 于是七年级伊始, 我结合“这就是我”的综合性活动, 让他们对新同学做自我介绍, 从自己说起, 这样有内容可说, 可以说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爱好特长、自己的趣事乐事甚至是糗事都可以。 对说得好完整流畅的, 予以积极的评价;对说得不太好有些敷衍了事的, 则指出其不足之处。 这样一轮下来, 学生觉得演讲并不难, 能轻易取得成功, 激发了演讲兴趣。 第二轮我则让他们推荐一篇优美的文章, 可以带书上台念, 并说明推荐理由:“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 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第二阶段就要求学生每次演讲要脱稿, 不得带书上场。 要求背诵文章中精彩的部分, 并做点评。 这样达到课标中要求的:“说话大方得体, 讲述见闻, 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复述转述, 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第三阶段就可以围绕各种主题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 能就适当的话题作有准备的主题演讲, 有自己的观点, 有一定说服力。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训练, 学生已经适应不断提高的要求, 能够流利地演讲, 并注意表情和语气, 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3.训练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积淀语文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说:“要重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 ”演讲的第三阶段要求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自己搜集材料, 整理资料以备演讲。 学生为了搜集到有特点的材料, 在同学们面前露一手, 往往用心准备, 到处翻看书籍, 广泛积累, 细心琢磨, 既开阔视野, 扩大知识面, 又丰富语文知识, 从而厚积薄发, 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 有次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中, 学生旁征博引, 所介绍的古诗词及对其的鉴赏, 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我本以为学生可能只会说说课本上的名人名篇而已, 不料有的学生却说到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还有一个学生则提到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木兰辞》:“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屏。 等闲变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并且对诗词的评价鉴赏都头头是道, 口若悬河。 听到他们对此侃侃而谈, 我却不由羞愧在心, 因为我对这两首词都知之甚少, 回去恶补一通, 才不孤陋寡闻。

课前三分钟演讲在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 也提高了他们的欣赏水平、写作水平, 在学校和市里的各级各类演讲比赛、作文比赛中, 我班越来越多的学生获得好成绩。 2011年, 以我班学生为主力的学校代表队还力克群雄, 获得南平市中学生辩论赛的冠军。

二、三分钟演讲的内容选择

刚开始推行三分钟演讲时较乱, 大多数学生讲故事或是笑话, 过于简短, 固然有趣, 但既缺少内涵, 又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不利于接下来的课堂教学。 后来反复琢磨, 发现要分不同阶段, 循序渐进。 由自我介绍开始, 用推荐名篇佳作为过渡, 到根据不同主题作主题演讲。 课标指出, 开始是“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 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接着要求:“讲述见闻, 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复述转述, 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最后“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 有自己的观点, 有一定说服力”。 我的安排进度则体现出这明显的梯度变化。 在内容的选择上, 可以从下列几方面考虑。

1.名篇推荐。 可以和每册中的名著阅读相结合, 介绍名著作者, 复述名著名篇, 分析人物形象。 这种方式难度不大, 内容比较丰富, 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描写或是人物描写来说, 比如《骆驼祥子》中关于烈日和冒雨的描写, 就十分生动形象, 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启发。 尤其是在九年级中考复习时, 可以结合中考必考的名著作品, 让学生概括其中的故事情节, 比如背诵《水浒传》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 增强学生的记忆, 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2.主题演讲。 可结合每单元综合性学习内容, 分阶段确立不同的主题, 利用三分钟演讲, 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化大为小, 化繁为简。 比如我把七下时三分钟演讲主题确定为“诉说烦恼, 感悟成长”、“爱护母亲河, 建设新家园”、“追星利弊之我见”、“戏中小天地, 人生大舞台”、“览山川之美, 话探险英雄”、“人马情未了, 青史名长留”, 充分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从而要求学生实现“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的目标。

3.时事点评。 与时事教育相结合,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关心时事, 学会思考, 善于思考, 指导学生观看央视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面对面》等, 了解诸如神舟飞船、嫦娥探月计划、钓鱼岛争端等时事。 在课前三分钟演讲中能够针对社会焦点问题, 做到不肤浅幼稚、不盲目偏激, 而是积极发表看法, 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 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比如有次学生就针对我校门口饮食流动小摊多的问题, 发表见解, 认为城管不能一味禁止流动小摊, 而是应做好管理服务工作, 规范流动小摊的经营, 为学生的饮食安全提供保障, 具有一定的见地。

三分钟演讲活动 篇9

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内容更是丰富多彩的, 它既可以是课堂语文学习的延伸, 又可以是课外训练的开端。基于此, 我与学生一起研究了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内容、形式, 制订出了一套多层次、多环节、多内容、有深度、比较广泛的课前三分钟的活动方案。这样就使学生充分地、自主地参与活动, 从喜爱语文开始, 踏上了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提高语文素养之路。

周一、周二,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优秀习作盘点。学生首先将自己上周的优秀习作———可以是单元作文, 可以是随文练笔, 还可以是生活日记———进行盘点, 反思整理, 比较选择, 然后修改再创作, 内化积累, 在课前三分钟演讲。选文内容要求首先是鲜活的;其次是真切的;再则是有体验的、是自己经历过的;最后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是正在发生的、正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东西。

学生在学会反思积累的同时, 逐步提升自己的习作水平, 增强习作的信心, 而且选材广、视角宽, 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同时, 听者还要给予公正、公平、客观的评价, 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或者找到与自己的共鸣点。另外, 其他的同学也在听评价的同学的发言, 可以听到从不同角度作出的对同学文章以及同学阅读情况的分析的内容, 能听到弦外之音, 能听出其中的问题, 能产生共鸣。

周三, 以同伴的方式对语文教材进行积累盘点。语文学习的一大特点就是厚积薄发。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文质兼美, “回顾拓展”的“日积月累”中推荐了很多名言警句、古诗词语, 教师绝不能忽视教材, 忽视教材的编排意图。所以, 我们在周三的课前三分钟进行教材里的优秀段落篇章、“日积月累”的背诵积累, 引导学生在熟读精思、感受领悟的基础上, 背诵积累, 借鉴迁移。

周四, 以自由的方式进行即时口头作文训练。口头作文的表达, 是一项长期的训练。我们的课前三分钟口头作文训练, 力求体现“快”“准”“好”这三点。口头作文的内容多样, 一是根据学校活动出题, 如“今天我参加了合唱比赛”“读书汇报会”;二是根据生活节日出题, 如“老师, 节日快乐”“国庆阅兵”;三是根据教学内容出题, 如“废墟下的阿曼达”“我眼中的毛泽东”;还可以根据天气、季节出题, 如“雪”“好冷啊”。在教师出示题目的三分钟后进行口头习作。要求:一要“快”, 是说口头作文的表达要适应快速作文的表达要求, 张口就来, 而且言之成理、头头是道。二要“准”, 是说审题要准确, 材料要准确, 特别是语言要准确, 不能跑题。三要“好”, 是说口头作文的表达要语言生动、引人入胜, 融理、情、趣于一体。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考虑表达中心, 选择材料, 安排顺序, 又要推敲词语, 思维活动是十分复杂、十分紧张的。但是长期的口头作文训练, 不仅有助于学生写好书面作文, 而且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周五, 以集体的方式进行中华古诗文诵读。诵读大量振奋精神、滋养生命的诗文, 将使学生终身受益。那一首首工整优美、寓意深刻的诗词, 宛如一只只短笛, 吹奏出诱人的曲调, 使人遐想, 让人感叹, 催人奋进。结合我校承担的“中华经典文化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实验, 保证周一至周五晨读为中华古诗文诵读时间, 在每周五的语文课前三分钟将一周背诵的中华古诗文进行温习、整理。仅中华古诗文这一项, 目前我班的学生已经将《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生必背的篇目全部背诵完毕, 中学生必背的篇目已经积累到初二年级下册课外部分。从小让学生直面古诗文, 诵读古诗文, 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项极为有意义的事。我们的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播撒传统文化种子的任务,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中开花结果。诵读对学生的道德、品行、性情、气质产生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诵读好的学生, 表现出的是性格开朗、自信乐观, 同学间、师生间、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也更和谐。

三分钟演讲活动 篇10

针对上述情况, 笔者在本学期大胆尝试了在课前进行5分钟小演讲的活动。通过小演讲活动, 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培养, 信心得到了增强, 技能得到了提升, 英语水平显著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 我从班中选出英语水平较好的十几名学生, 给他们排好序, 并提前告知演讲时间, 以便于学生做好心理准备, 并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演讲材料。这样做,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

其次, 关于演讲内容, 教师不应做太多的限制, 只要是励志、阳光、传递正能量的都可以。

学生可以自由谈论学校小环境中关于同学或教师的趣闻、八卦, 也可以谈论大环境中国家乃至世界正在发生的关于政治、经济、军事、科学等各种话题。这样, 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题, 实施起来就会少很多顾虑, 但必须强调, 选题之后必须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内容进行演讲。

再次, 关于演讲形式, 学生可以借鉴所学经典句型或借题发挥, 可以随心所欲挑选话题, 但绝不容许背诵短文故事。

按照以上原则, 我组织学生开始实施, 在第一轮活动结束后, 效果竟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刚开始时, 学生表现得十分紧张, 站在讲台上甚至不敢正视自己的同学, 声音也比较低, 体态很不自然, 与同学之间没有互动, 可以看出, 演讲的学生只盼能尽快结束演讲。显然, 一开始, 演讲变成了学生的负担, 变成了干巴巴的背诵材料, 在学生的认知里, 它是一项任务。但随着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在更多的学生尝试后, 慢慢地, 情况开始好转, 后面的学生从前者身上看到不足后, 便不再满足于类似的演讲。有几个思维灵活且较能驾驭语言的学生开始尝试着表达自己的感受, 于是, 演讲所用的语言变得生动起来, 演讲者的表情也越来越丰富, 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活动也有了, 甚至增加了有意而为之的煽情, 演讲内容开始升华。很显然, 学生的演讲不再是简单地讲述一个小故事, 而是试着从故事中升华出关乎人生的哲学。

在坚持开展演讲活动的过程中, 我一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并诚恳地表扬他们在课堂中的优异表现。学生从中受到鼓舞, 深信自己的能力超乎想象, 话题开始广泛起来, 有夸父逐日故事后的热爱人民、为人民呕心沥血的体悟;有守株待兔故事后提炼出来的NO pains, no gains的感悟;有小男孩与苹果树故事后These trees are like our parents.They devote their life to us的领悟;有大谈kindness之后If all of us are kind, our school will be better.If we are all kind, our country will be stronger.If we are all kind, the world will be more peaceful.的激情迸发;还有辩证看待失败与成功关系后的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的顿悟;更令我们感动的是关于尼泊尔地震之后一个同学的即兴演讲:Earthquake is terrible, which can destroy our buildings and can take away our lovers, but human being can’t be defeated.What we should do is to give them a hand when they are in trouble....每一次倾听, 我的内心都能或多或少地被触动。

不知不觉间, 学生已经学会关心他人, 慢慢成长并成熟起来。他们不断尝试着, 开始殷切盼望着能在英语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情感, 重视并珍惜自己登台的机会。有时, 会有学生拿着文章主动找我面批辅导, 我便针对句子的语法错误给予相应的指导, 而对于学生的主导观点则不过问, 坚持尊重学生的观点, 不限制学生的思想 (只要不是过于偏激的) , 给予学生畅所欲言的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 课前五分钟的小演讲活动对于学生的写作技能也有很大的帮助。一方面, 由于演讲话题比较广泛, 学生必定会遇到很多不熟悉的单词, 从而促使其通过各种途径 (如词典、互联网) 去解决, 这无形中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另一方面, 面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高级词汇时, 即使演讲者自身明确其意义, 但当同学们听得一脸茫然时, 他就会试着用简单的英语词汇做进一步的解释, 这又是另一种能力的培养。每一场演讲活动过后, 我都会针对本次演讲的内容做深度的挖掘, 并提出针对性的问题, 如What did he/she talk about?What are their suggestions?What’s your opinion about it?If you were the character, what would you do?等。因为听后要回答问题, 所以学生都听得非常认真, 甚至在听后能做简单的复述, 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一段时间后, 学生不再畏惧, 不再羞于启齿, 且已经习惯了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表达和用英语交流的方式, 英语课成了名副其实的语言应用课。

上一篇:人民币升值利弊分析下一篇:表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