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爸爸去哪儿》

2024-07-09

电影《爸爸去哪儿》(共12篇)

电影《爸爸去哪儿》 篇1

2014年春节期间, 贺岁档电影中杀出了一匹票房“黑马”:改编自同名热播综艺节目的电影《爸爸去哪儿》, 以五天的拍摄时间、5000万元的预算成本, 创下了近7亿元的票房成绩, 并连续刷新了2D电影首日票房、2D电影首周末票房、首周末观影人次、最快突破5亿、单日最高回报率等十余项纪录。一部饱受争议的电影, 为何能取得如此骄人的票房成绩?其营销团队背后的营销运作功不可没。

一、新媒体时代给电影营销带来的机遇

(一) 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第一, 相对于传统媒体, 新媒体可以把信息传播到更广的范围, 无时间地点限制;第二, 新媒体具有可统计性, 营销者可以很方便地借助新媒体进行相关调研, 或借助数字信息技术收集受众的信息接触情况, 如独立IP地址数、独立访客数、页面浏览量、访问次数、访问时长等指标数据, 通过分析调整电影营销策略。

(二) 有助于更合理地降低顾客总成本。

第一, 运用新媒体进行电影制作和营销推广, 成本相对较低, 有望实现合理定价, 降低消费者的货币成本;第二, 运用新媒体进行电影票销售,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节约消费者的购买时间, 降低消费者的时间成本;第三, 运用新媒体向消费者提供丰富详尽的电影信息, 有利于降低消费者的精神和体力成本。

(三) 有助于更方便地为消费者提供便利。

第一, 运用新媒体进行电影票销售, 如电影票网上预订、团购、移动订票, 为消费者提供购买的便利;第二, 通过新媒体销售的电影票可以在指定电影院通用、选择附近电影院使用等方式, 为消费者提供使用的便利。

(四) 有助于更深入地与消费者进行沟通。

第一, 新媒体表现形式生动多样, 包括动态影像、文字、声音、图像、表格、动画、三维空间、虚拟现实, 营销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任意的组合, 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表现手段加以传达;第二, 新媒体具有层页链接和交互的功能, 受众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 自主选择相关内容进行深入了解, 或进行即时互动。

二、新媒体时代的电影营销策略

(一) 消费者需求策略

1. 根据数据确定目标消费群体, 并据此进行电影定位。

电影《爸爸去哪儿》改编自湖南卫视2013年热播的同名亲子户外真人秀综艺节目, 电影的目标消费群体明确为该综艺节目的忠实观众。营销团队在研究了该节目的收视数据后得出结论:目标消费群体覆盖了年轻人 (20—30岁) 、小朋友和老年人, 且80%为女性, 因此, 初步把电影设想为“一家人一起看”的电影版真人秀, 拟以真实记录的方式展现父亲与孩子的关系。[1]针对现代家庭教育中较为普遍的父亲缺位的现象, 定位电影的主旨为“关注父爱缺席, 召唤亲情回归”。

2. 借鉴前例确定演员阵容, 并通过微博讨论加以验证。

营销团队分析了之前几部由热门电视剧改编的电影的票房成绩, 初步认为原班人马出演对于此类型电影的票房成功是决定因素;在《爸爸去哪儿》电影项目刚刚曝光时, 在新浪微博上发起了关于“原班人马出演”的相关讨论加以验证。讨论结果显示, 在还没有公布主演的短短两三天时间里, 参与该讨论的讨论量便已经超过2万, 43.38%的网友表示, 原班人马就会看, 47.06%的人表示, 希望是原班人马出演, 9.56%的网友表示, 不是原班人马不看。[2]由此, 确定了电影《爸爸去哪儿》的演员阵容为同名热门综艺节目的原班人马, 即五对星爸萌娃。

3. 深度挖掘目标消费群体的观影需求, 并据此进行电影内容制作。

尽管电影《爸爸去哪儿》存在着拍摄时间短、投资有限、没有太多华丽的电影技巧、不像电影等客观问题, 但它却获得了观众票房和口碑的双重肯定, 这与制作团队对目标消费群体的观影需求的深度挖掘不无关系。《爸爸去哪儿》营销团队与主创团队借助新媒体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了深度的调研和分析, 进而进行电影内容制作。由于其目标消费群体是覆盖了三代人的“一家人”, 因此, 首先, 在电影情节设计上, 尽量体现轻松愉快的氛围和老少咸宜的特点。在影片中, 五对父子 (女) 来到野生动物园挑战各种“终极任务”, 期间状况百出, 看点笑点不断, 亦不乏温馨快乐和惊险刺激。其次, 在电影整体内容风格上, 尽量体现出欢乐、温情与正能量, 契合目标消费群体的观影需求。影片中有一个天天给爸爸洗脚、爸爸感动流泪的温馨桥段, 渲染了中华孝亲的传统美德。再次, 在电影具体内容制作上, 主创团队也根据数据分析了解观影需求。营销团队依据新媒体数据对五位小朋友给受众留下的印象进行了分析:“哪些人喜欢Angela?哪些人喜欢Kimi?喜欢的点又是什么?”据此, 在电影中, 五位小朋友各自的特点被精确地放大。森碟的“女汉子”、kimi的自我、Angela的呆萌、天天的“暖男”、石头的“纯爷们”, 在影片中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 成本策略

1. 合理控制电影制作与宣传成本, 降低消费者的货币成本。

一方面, 电影《爸爸去哪儿》适当地控制了制作成本。该电影由五位星爸及他们的子女出演, 仅仅花了五天的时间拍摄, 预算成本5000万元, 票房近7亿元;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同期上映的《大闹天宫》, 由周润发、甄子丹、谢霆锋等当红华语电影明星出演, 耗时三年精心打造, 制作成本5亿元, 票房近10亿元。两者相比, 效益悬殊。另一方面, 《爸爸去哪儿》还利用主创机构自有媒体进行宣传, 合理地降低了宣传成本。其主创机构湖南卫视动用了许多自有宣传资源对电影《爸爸去哪儿》进行支持, 如:2014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小年夜春晚和元宵晚会, 湖南卫视旗下的金鹰卡通、呼啦、快乐购等, 都给予了宣传支持, 这些资源如果按照正常的广告价格, 会是一个天价。为同名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开发的“爸爸去哪儿”手机游戏, 在电影上映前下载量已经破亿。微博方面, 粉丝众多的微博账号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宣传阵容:同名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官方微博, “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官微”, 湖南卫视知名主持人何炅、谢娜、李维嘉等的个人微博, 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我是歌手》、《百变大咖秀》等知名节目的官方微博, 五位星爸的个人微博……这些做法有效控制了宣传成本, 且定位精准, 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合理控制电影的制作与宣传成本, 尽量降低总成本, 使合理定价成为可能, 从而使消费者货币成本的降低成为可能。

2. 提供网络订票, 降低消费者的时间成本。

消费者可以通过多个网络平台购买《爸爸去哪儿》的电影票, 节约了时间成本。

3. 运用新媒体向消费者提供丰富详尽的电影信息, 降低消费者的精神和体力成本。

电影《爸爸去哪儿》首映前, 运用新媒体发布了各种预告片和花絮, 这些信息为好奇的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电影相关信息, 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根据新浪微博、搜狐、腾讯、优酷、土豆五家主流视频网站的数据, 截至2014年1月11日, “爸爸去哪儿粉嫩预告片”的播放量达到469.6万, “爸爸去哪儿动物园特辑”花絮的播放量达到398.8万, 在同期电影的预告片和花絮播放中占领先地位。[3]

4.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根据消费者需求差异和供求关系灵活确定电影票价。

《爸爸去哪儿》根据不同的电影播放区域和时间、不同的消费群体、不同的购票平台和不同的电影产品生命周期, 实行弹性票价。不同城市票价不同;不同播放时段票价不同;成人票、学生票票价不同;电影院购票、网络在线购票和团购平台购票票价不同;电影首映票价和后期票价亦有所不同。仅以万达电影院线2014年1月31日的票房数据为例, 由于城市、店址、时间、购票平台的不同, 《爸爸去哪儿》电影票价浮动明显, 从25元到200元不等。[4]

(三) 便利策略

1. 准确把握目标消费群体的社交需求和观影偏好, 选择合理的档期。

电影《爸爸去哪儿》选择了春节贺岁档, 在2013年1月31日 (大年初一) 首映。这一档期迎合了目标消费群体的社交需求和观影偏好:春节时家人团聚时适合看“合家欢”主题的电影;父母陪同孩子观看电影;年轻的父母和准父母希望趁机了解“如何做父亲”……其实, 早在《爸爸去哪儿》之前, 《失恋33天》选择2011年11月11日光棍节前后在各地上映;2012年贺岁档中, 喜剧风格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在票房上战胜了同期上映的风格沉重的《一九四二》;2013年,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选择在4月26日毕业季期间首映……它们的成功都已证明了档期选择合理与否对电影票房的重要影响。

2. 采用各种方式提高影片的排片量, 为消费者提供购票与观影的便利。

一方面, 借助前期宣传、发行方院线资源和预售影响影院预排片。在首映日预排片榜单中, 《爸爸去哪儿》以30%左右的排片比居第二位, 这与其大力的前期宣传、发行方丰富的院线资源和火热的预售情况是分不开的。在首映前进行了网络预售。截至2014年1月31日 (首映日) 零点, 《爸爸去哪儿》在格瓦拉生活网上的预售数突破了4.3万, 刷新了中国电影之前由《小时代》创下的预订纪录。[5]为消费者提供了购买的便利。另一方面, 借助首日票房成绩和消费者口碑传播进一步带来高的排片量与上座率。《爸爸去哪儿》的首日票房成绩为9200万元左右, 打破了当时的中国2D电影首日票房纪录, 且首日观影人数、场均人次、上座率等数据与同档期电影相比亦遥遥领先, 这吸引了很多消费者想看看这部“不像电影的卖座电影”。[6]消费者的口碑传播亦影响了后续的排片量与上座率。首映后第二天, 《爸爸去哪儿》排片量比起首映日增加了近10%, 这一情况对国产电影而言是较为难得的, 它再一次证明了排片量的多少归根结底是由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的。

(四) 沟通策略

1. 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信息接触习惯选择合理的沟通形式和媒体组合, 新媒体成为媒体组合中的生力军。

《爸爸去哪儿》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信息接触习惯, 采用了广告、新闻发布会、首映礼、路演等多种沟通形式, 并有针对性地通过电视、视频网站、手机App、微博等多种媒体的组合加以传播。电视媒体方面, 选择了少儿和家长受众集中的央视少儿频道投放了广告;网络视频媒体方面, 在爱奇艺、腾讯视频、搜狐视频等国内主流视频网站上投放了电影预告片、花絮和其他相关视频资料;手机App方面, 重点借助湖南卫视出品的“爸爸去哪儿”手机游戏和全球第一款电视互动社交应用“呼啦”加以宣传, 并与Camera 360、手机QQ等18个App合作宣传;微博方面, 借助同名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官方微博、“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官微”、湖南卫视各知名主持人的个人微博、五位星爸的个人微博等进行宣传。在这些媒体组合中, 新媒体成为生力军, 它们针对性强, 覆盖面广, 表现力好, 组合得当, 成本合理, 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同名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官方微博, 仰仗之前的热播基础, 拥有400余万的粉丝, 其粉丝数不是其他专为电影建立的普通电影官方微博所能比拟的;该官方微博的粉丝也更容易成为同名电影的粉丝, 因此针对性极强。截至2014年5月3日, 《爸爸去哪儿》官方微博所发布的“爸爸去哪儿大电影”话题获得了391万的讨论量和51951个赞。2013年12月26日—2014年1月26日期间, 几位星爸的个人微博中, 林志颖发布的12条微博带来了20.2万的转发量和17.8万的评论量;田亮发布的13条微博, 带来了10.1万转发量和6.8万的评论量。[7]

2. 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偏好和需求确定适合的沟通内容, 始终突出欢乐、温情和正能量的诉求点。

由于《爸爸去哪儿》的目标消费群体包括了年轻人、小朋友和老年人, 且可能为春节合家共同观影, 因此其营销中采用的海报、预告片、花絮和公关等, 始终突出欢乐、温情和正能量的诉求点。Angela在宣传片中经常“萌言”不断:爸爸在讲故事“有一个诸侯……”她插问“到底是猪还是猴啊?”爸爸在“抱抱团”游戏的最后抱住了石头而没有抱住她, 她恼怒“对不起也没用”……天天在宣传片中则总是体现出“暖男”一面:睡觉前为爸爸洗脚、温情款款地亲吻爸爸……在大年初一首映前, 《爸爸去哪儿》发布了年味十足的贺年篇宣传片, 在宣传片中, 星爸萌娃齐上阵, 向观众祝贺新年并展望新的一年, 十分应景。由于目标消费者大部分为女性, 因此大部分宣传片的音乐体现为轻柔舒缓的风格, 画面则体现为梦幻童话的风格。首映第二天 (大年初二) 一早, 湖南卫视工作人员即从长沙驱车500多公里, 带着电影的拷贝奔赴苗乡吕洞村, 给那里的孩子免费放映, 传递了爱和正能量, 让许多家中爸爸不能回家过年的留守孩子感受到了温暖。

3. 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变化把握恰当的沟通节奏, 在不同电影产品生命周期采用不同的沟通密度和强度。

根据现代市场营销学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或服务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全部过程, 一般可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同理, 电影产品生命周期指的是电影从首映到下映的全过程, 亦可大体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导入期通常指电影启动宣传到首映之前的阶段;成长期一般指从电影首映到周末放映结束的阶段, 通常持续二至七天左右;首周末结束后, 有的电影凭借良好的口碑和周密有效的宣传, 票房进一步攀升, 并达到最高点, 这个阶段被称为成熟期;随着上映的影片增多, 票房增长速度减缓, 观影人次也迅速减少, 影片开始进入衰退期。[8]在不同的电影产品生命周期, 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电影《爸爸去哪儿》在不同产品生命周期采用了不同的沟通密度和强度。就总体的沟通密度和强度而言, 导入期最高, 成长期次之, 成熟期再次, 衰退期居后。沟通成本较高的央视少儿频道广告投放、三次新闻发布会 (分别为2013年12月24日在北京、2014年1月7日在北京、2014年1月28日在广州举办) 、电影首映礼 (2014年1月25日在北京举办) 、全国各大城市的路演等, 均在2014年1月31日 (首映日) 前即导入期阶段举办。同名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官方微博, 2014年1月31日至2月2日 (即电影的成长期阶段) 的三天时间里, 共计发布了36条与电影相关的微博, 明显高于之前三天的13条和之后三天的15条。

摘要:新媒体时代给电影营销增添了新的机遇。本文以2014年贺岁档电影中票房成绩令人瞩目的《爸爸去哪儿》为例, 借鉴营销的4C理论, 分别从消费者需求、成本、便利、沟通四个方面探讨电影的市场营销策略。新媒体时代, 电影营销宜以消费者为中心, 充分把握新媒体时代给电影营销带来的机遇, 明确并分析目标消费群体, 采取符合目标消费群体电影消费特点和信息接触习惯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4C理论,电影营销,电影《爸爸去哪儿》

注释

1[1]解密电影《爸爸去哪儿》如何做到12天赚6亿.金陵晚报, 2014-02-18.

2[2][3][7]杜昊.大数据分析:《爸爸去哪儿》大卖有前兆么[EB/OL].虎嗅网, [2014-02-01].http://www.huxiu.com/article/27293/1.html.

3[4]万达电影院线.万达电影票房数据库[EB/OL].电影票房网, [2014-05-01].http://58921.com/content/film/2724/schedule/.

4[5]搜狐娱乐.《爸爸》电影发布贺年宣传片预售超《小时代》[EB/OL].搜狐网, [2014-01-31].http://yule.sohu.com/20140131/n394438318.shtml.

5[6]曹冬霞.《爸爸去哪儿》7亿票房收官列华语电影第八[EB/OL].腾讯网, [2014-04-23].http://ent.qq.com/a/20140423/019862.htm.

6[8]俞剑红, 翁旸.电影市场营销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8 (09) .

电影《爸爸去哪儿》 篇2

《爸爸去哪儿》六亿票房营销分析

佐夫

(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系,四川 成都,610021)

摘要:电影《爸爸去哪儿》是2014年春节期间最卖座的电影。该电影由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改编而来。这部电影使用了家庭和父子亲情作为影片的题材;在宣传上大量应用了新媒体的宣传渠道;作为本年度第一部现象级电影,电影《爸爸去哪儿》将必定给原本混乱的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一定冲击。关键词:票房市场;电影营销;文化产业

1.前言

新年伊始,当人们全都团聚在家中共庆马年到来之时,一场暗战却已经同期在国内电影市场中打响。时间定格在2014年1月31日,这一天,有两部备受期待的电影同时上映,一部是拍摄时间长达五年之久,耗资五个亿的《大闹天宫》,而另一部则是由湖南卫视同名节目改编的电影,《爸爸去哪儿》。这两部影片强势推动着马年春节票房一路狂飙,连续十几天内国内电影市场票房过亿,在这其中,2013年11月立项,拍摄五天的《爸爸去哪儿》在上映12天后,票房到达了惊人的六亿,虽然《大闹天宫》此时的票房已过八亿,但比较投入与产出之比,《大闹天宫》则完全在《爸爸去哪儿》的面前败下阵来。

那么,这部投入五千万元,在短短十几天内票房六亿的电影《爸爸去哪儿》,是如何实现这样的票房成绩的?在这样惊人的票房背后,究竟是怎样的营销策划方式在支撑?我们又能从《爸爸去哪儿》这样的成功案例得到怎样的反思?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论述,一探惊人票房背后的秘密。

2.电影《爸爸去哪儿》的前世今生

寻找电影《爸爸去哪儿》成功的线索,就不能不提到湖南卫视的同名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

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在2013年推出的重要产品,自该节目第一季开始录制,六站不同的地点,连续十二期的节目,每一期都牢牢占据着全国电视节目收视榜的第一位,节目中有趣的故事情节,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而一些因为家庭事业淡出人们视野的明星,连同他们的孩子,都借《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得以重返公众的视野中,身价倍增。

这一切,都和节目与众不同的创意是分不开的,那么《爸爸去哪儿》的创意到底来自何处?得益于节目的热播,北京大学在举办第十一届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时,专门请到了原版《爸爸去哪儿》的制片人Kang Gung,他在做主题演讲时提到创意的来源:他2012年的一次家庭聚会中,突然对父亲的角色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因为他发现的父亲因为为了维持整个家庭,长年在外奔波工作,而失去了在家庭中感情的地位。Kang Gung由此展开,将传统家庭中的感情因素和感动融合,并试图重现在日程生活中逐渐淡漠的父子关系。《爸爸去哪儿》最初的节目创意便是这样得来。

当节目热映之后,《爸爸去哪儿》的电影版制作便被湖南卫视提上日程。对湖南卫视来说,将成功的综艺节目搬上电影荧屏已经成为常态。2006年,湖南卫视将“快乐男生”改变成电影《乐火男孩》,2012年,将快乐大本营改编为电影《快乐到家》,因此,将爸爸去哪儿改编电影,也符合湖南卫视一贯的路数。而早在《爸爸去哪儿》播出前两集后,天娱传媒总裁龙丹妮和团队对收视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研究,他们发现,相比湖南卫视其他的娱乐节目,如快乐男生、快乐大本营,《爸爸去哪儿》在收视率上一直要高于前者,同时,在面对的用户群上,除传统的20-30年龄短的观众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中老年人也愿意看《爸爸去哪儿》。这些数据都有利《爸爸去哪儿》的电影改变,于是经过三个月筹备,五天的拍摄,《爸爸去哪儿》这部电影也终究出现在了观众面前。

从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出,《爸爸去哪儿》电影版的制作是经过对于原版节目的分析和充分市场调查而决定投资拍摄的,而这也是影片产生骄人票房成绩的重要因素。

3.六亿票房的秘密

对于一部能创造惊人票房的影片而言,其成功的原因必定是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结果,因此,本节将从营销策划,宣传等要素对电影《爸爸去哪儿》进行分析。

3.1营销策划

《爸爸去哪儿》这部电影使用了家庭和父子亲情作为影片的题材,这有效的增强了影片本身的吸引力,同时也对准了规模足够大的观众群体。相较于战争片,都市爱情片,科幻片等等电影题材,以亲情为主题的《爸爸去哪儿》,面对起观众来几乎是毫无阻力,因为在我们国家里,亲情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是我们日常生活所必须面对的。那些和亲人一同结伴游玩的人们,当他们到了电影院,《爸爸去哪儿》无疑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针对影片以亲情为题材的特点,《爸爸去哪儿》的幕后策划人员也选择了一个绝佳的时间上映,即在寒假和年假期间上映。因为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这样的时间都是阖家团圆的时刻,面对亲人,一同出游也是人们最常见的选择,对于处在亲情环绕的人们而言,去电影院看《爸爸去哪儿》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从这一点来看,《爸爸去哪儿》无疑占尽了天时。

口碑营销是《爸爸去哪儿》成功的重点。得益与综艺节目的成功,使得《爸爸去哪儿》在没有上映时就获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同时在改编的过程中尊重电影的规律。作为综艺节目的衍生品,电影《爸爸去哪儿》在基本构架上与平时的综艺节目没有太大区别,仅仅是在拍摄编排的技巧上增加了电影感。虽然这是较为保守的做法,但这样最也最大限度的移植了综艺节目中的成功要素,也给票房的稳定做了保障。

和传统电影的差异,也是电影《爸爸去哪儿》成功的重要因素。相较于大投入大手笔的传统电影,电影《爸爸去哪儿》第一个特点便是“真”,即在电影中爸爸孩子的表演性质不是那么的强,在很多情况下,演员们都是在本色出演。导演们为保证演出的“真”,特别为了控制力不足的孩子们设计了多套预案,以便于在孩子做出不同行为时都能将拍摄过程顺利进行下去。这样的演出效果增加了电影的吸引里,对于观众而言也是耳目一新的。

除此以外,传统的明星效应也有力的带动了电影《爸爸去哪儿》的票房。被誉为不老神话的林志颖本身就代表着80后一代人的青春,而前国家跳水队的队员田亮,更是在早年就被誉为“跳水王子”,成为一代家喻户晓的体育明星。他们两位的亮相,就足以赚足眼球。尽管对于《爸爸去哪儿》来说,明星效应并不是最重要的,但不可否认,这些有这传奇历史和广泛知名度的明星,他们从日常优越的生活来到电影《爸爸去哪儿》中贫穷的小山村生活,这也强烈激发着观众观影的兴趣。

3.2宣传

电影《爸爸去哪儿》在宣传上大量应用了新媒体以及自媒体的渠道,使得影片在还在筹拍时,有关于电影的视频,海报就已经传遍了网络的各个角落,让电影未播先火。首当其冲的就是新浪微博。各个演员的本身就有着数量庞大的粉丝群,通过各个明星演员对自己在片场的拍摄过程,个人感想的记录,辅之数量庞大的评论转发量,就已经达到了很强大的宣传效果。而在微信、博客、贴吧、人人、空间等各个网络平台中吸引人们胃口的软文、图片、视频的有意无意的相互传递,都编织出了一张庞大而细密的网,无论网络的评论是褒是贬,《爸爸去哪儿》的曝光量提升已经成为事实。经常上网的人会在不知不觉得知到有关于电影的信息,当然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有人为造势的成分在其中。

而在传统媒体的领域,电影《爸爸去哪儿》也主要借助湖南卫视的平台下了大力气。影片本身的宣传片做的就很精良,从拍摄花絮,音乐为主体的MV式宣传片,以动物,宝贝为主体的预告片,再加上各种“终极预告”,电影的前期宣传片加起来有十二种之多,如此丰富的宣传片阵容,在收视率很高的湖南卫视和旗下的湖卫系电视台反复“轰炸”,电影想不火都难。在传统媒体的宣传方面,电影《爸爸去哪儿》也利用现有的优势资源做到了极致。

3.3人才与资源

除策划营销宣传以外,人才与资源在电影的策划制作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首先,湖南卫视及旗下的天娱传媒本身便是在国内影视传媒领域影响巨大的单元,本身便具有丰富的娱乐节目运作经验来支撑《爸爸去哪儿》电影和节目的营销策划,同时,依靠湖南卫视在娱乐圈的资源,使得他们在策划时可以集合国内最优秀的团队来制作电影《爸爸去哪儿》。这伙匆忙间拉起的电影制作团队,其核心成员是以导演谢涤葵为主的第一季节目制作班底;为考虑电影的整体感觉,天娱传媒还找来了滕华涛做监制,这位拍过《失恋三十三天》,《等风来》的导演,他本身就有着制作此类小成本大票房的经验。一支优秀的制作团队就这样紧急搭建而成,保证了电影的制片水平。

对于一部影片而言,能取得良好的票房成绩,还有影片的排片率,线下院线宣传等诸多重要的细节,在这里本文就不一一赘述。

4.结语

电影《爸爸去哪儿》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到底在哪?在理清影片宣传策划中的种种要素之后,相信有许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与我而言,我认为这部影片营销成功之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文化品牌的塑造。这部电影从头到尾,根本就不是“一个人的作战”,而是一个文化品牌“爸爸去哪儿”成功塑造之后的一个衍化产品。对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来说,这可以带来重要的启示,让人们清楚的看到文化品牌所带来的价值。

其次,对于电影《爸爸去哪儿》来说,背后强大的湖南卫视、天宇传媒所拥有的优势资源所带来的整合式的营销方式,即聚合从线上到线下,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一切资源,以及到下游的院线排片中的控制,产业链从首到尾全盘操控的营销手法,我认为这一点才是电影《爸爸去哪儿》票房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毫无疑问,作为本年度第一部现象级电影,无论评价是正面的或者负面的,真金白银的票房回报,电影《爸爸去哪儿》将必定给原本混乱的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一定冲击,它重新为电影的范围做定义,也改变着中国电影人的思维。我们要从这样特别的案例中吸取经验,来帮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中国的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爸爸去哪儿 篇3

我忽然心念一动,明白我看到的,是某一阶层家庭的大洗牌。我面前的这些老总,就是传说中的新富阶层,他们往往出身寒微,然后,或读书或参军或打工,从筚路蓝缕开始捡拾灰尘里的金屑。该结婚结婚,该要娃要娃,像完成对生命的债务,无债一身轻的他们,继续上路。

奋斗的日子,妻子会觉得是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他们感受到的,卻是孤独:两位带头大哥都伸出橄榄枝,站错队就要掉脑袋,长夜里辗转反侧,无人可以商量;资金链说断就断,怎么办?多少人曾在高楼顶、江畔徘徊过;被黑社会威胁过,可能也雇佣过黑社会;面临过牢狱之灾,也曾将谁送进去过。还有一些事儿,等退出这凶险江湖后,也许他们会说。

专注事业的人,向来无暇他顾。当他太累,只想休息,家只是个睡觉的地方;当他太疲倦,只想放浪形骸,责任只意味着天亮前回家。最苦最累,带钱回去给老婆孩子了,他恨不能给自己点32个赞,连称自己是纯爷们儿。

而如果妻子也一样精明强干,是他事业上的好助手,那对孩子兴许是更糟糕的选择——孩子必将沦为牺牲品,在寄宿学校、爷爷奶奶或者亲戚家中长大。他只有两只手,要抱金砖就不能抱孩子,这很残忍也很现实。等他终于赚到了钱,却发现,早已失去了孩子。今天的钱不能给到昨天,买不到孩子童年时父亲的陪伴。孩子早已习惯他的缺席,从来不问“爸爸去哪儿”,很少有机会玩“骑大马”“滑人梯”,过马路时只能紧抓保姆的手。生命中风雨来袭时,孩子头顶的伞残缺了一角。不曾在父亲膝前依偎过,又怎么能在青春期把心交给已经生疏了的父亲。虽然血脉相连,视线却从不交汇。

而父亲也不理解孩子。他自己饿着肚子还要读书,孩子在蜜窝长大却只学会挥金如土;他从小不怕吃苦不惧冷脸,孩子却听一句吼斥就离家出走。他有满腔话要跟孩子说,却不知道怎么说、说什么孩子才会听。更何况,富易妻是一些男人的本色,离婚大战、小三层出不穷、各种翻脸吵骂……孩子很自然地站在母亲一边,对父亲满怀怨怼。这批足够富有的中年男人,赫然发现,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不成器、冷冰冰甚至满腹恨意的孩子。

不歉疚吗?刚刚上过春晚的张国立,曾给儿子张默写过一封信:“你小时候如果不是刚好碰上张国立要创业、要争名声的时期,也许我和你妈妈也不会离婚。你进了这行,要不是有张国立这个爸,你可能没有这么痛苦。”但歉疚又如何?亲人之间,救赎无从实现,烂账收拾不尽。亲情债,一生一世还不尽,何苦来哉!

新的小生命就此诞生。这一次,他们是细心的爸爸:把孩子托在掌心,笨拙地学换尿布;外面应酬到半夜,坚决不喝酒——某总,我们给你叫代驾。不行,我娃不喜欢我喝过酒亲他,他九个月;仍没耐心看育儿书籍,但鼓动新妈妈看听学。同事熟人说起时认真插嘴:什么是感统训练?立刻打电话报名。

不能说他们不爱长子长女,只是亲情有时也是生命中的奢侈品,需要钱、时间、精力、闲暇,需要与孩子他妈之间真挚的情谊。真有一位我认识的老总,从没参加过前两个孩子的家长会,却没缺席过小女儿的每一堂芭蕾课。她是他的第三个孩子,而枕边人是他的第三任妻子。

而那些不再被提起的长子长女,也许就是给足够的钱,保证一生衣食无忧,也算错换取了父亲的问心无愧。他们很少想到,对孩子来说,这是双重的被抛弃,一次在童年,另一次可能在人生的任何时刻——当父亲那个最小的孩子出生。

不说李连杰,也不说乔布斯,还有3次婚姻、两个儿子的英达,对小儿子是司机、保姆、厨师、教练四栖老爸,上太空都要带着照片;对大儿子:“7岁时求你带他出去玩一次你都不理,11岁管你要电话你都不给,14年来形同陌路。”前妻痛斥他:“你不是人。”不,也许就因为他是人,有人的计算:与长子之间隔阂深如大海,多少小恩小惠也是精卫填海,徒劳无功。那索性一笔勾销,转过头,假装大海根本不存在。

父亲们走得太远,听不见被抛弃孩子们的哭声。唯一的安慰是:人算有时候不如天算。曾有一位父亲,眼前新妇新儿女,他对次子发出称心如意的赞许:“我们家就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后来呢?呵呵。

电影《爸爸去哪儿》 篇4

一般能改编成电影的电视综艺节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人气基础,都已塑造出属于自己品牌的具有影响力的“综艺明星”。改编后的电影是在一季或者几季的电视节目基础上,将“明星”一网打尽,打造一部与原本情境类似甚至是更具有戏剧冲突性的电影。只是电视生产者将这把热火烧到电影渠道时,却往往遭到滑铁卢。从电视到电影的跨界一直都没有被彻底打通,即便像《爸爸去哪儿大电影》这样已经取得高票房的电影也没有在国内获得一致的口碑,笔者认为这一现场主要受市场、媒介渠道、受众三方面的影响。

1.1 国内市场尚未完全成熟

在真人秀产业链中,众多传播渠道相互依存,它们共同构成了真人秀产业的若干市场,共同衍生出新的产品或服务实现价值增值,再将价值转换为新的资源继续推进节目运转。近年来,中国被内置的产业链条已逐渐从媒体组织内部分离出来了,正在形成真正的媒体产业合作价值链。然而,由于受过去媒介规制和常年消费习惯的影响,受众尚未准备好积极地迎接这样一个全新的开放性的市场,部分受众还会对产业链整合之后开发出的新的产品或者新的服务抱有怀疑的态度。

1.2 电影与电视之间的特性差异

电影与电视都以影像为表现手段,以叙事为逻辑线条,看似拥有着共通的语法规则,但是它们天生具有不同定位。宽大的电影屏幕,高分辨率的清晰画面使得电影对于场面、冲突、情绪的刻画与渲染更为真切。而电视限于自己的的小屏幕中,一般只能以中近景和特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更偏向于写实性。碎片化信息的冲击下,电视好像一个背景声源一般,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人们可以边聊天、边吃饭、甚至边刷微博边看电视。电视在这样的收视环境之下就被赋予了生活化、慢节奏的特点。一般由真人秀改编的电影,被赋予了新的剧情叙事,脱离了电视本身的纪实美感。与其它电影相比,毕竟它是建立在原有节目之上,观众一般都可以预知它的整体走向与风格,失去了电影戏剧冲突的优势。

1.3 受众的期待侧重不同

电影与电视的收看成本不同,这使得电影最终成为一种仪式化,带有某种集会色彩的、较为庄严的观看行为,进入电影院之前观众会对众影片进行比较和斟酌,观看时也会抱着评价与打分的心态。而电视是一种偏娱乐化、生活化的日常收看活动,遥控器在观众手中,“不好看就换台”使得观众认为收看风险较低,受众也只有在连续对节目积累好感之后才会形成固定的“约会”模式。

一般由电视节目改编而来的电影成本较低,内容本身也“换汤不换药”地脱离不了综艺节目,免费收视与有偿观看的心理落差,没有得到电影化叙述与表现的弥补,就会使消极评分受到口碑的广泛传播,使得电影难以创造良好票房。

2《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的定位与特征

《爸爸去哪儿大电影》作为国内首部真人秀电影,这种类型在国际市场上也鲜有出现,不可不谓大胆。但这样的低成本高回报的电影也是具有它的天生优势,一系列定位与特征注定了它经过改装和修饰可能会成为竞争市场上的幸运儿。

2.1 粉丝电影

由于《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基本只是原综艺节目的再次生产制造和延续,因此该片就有了天生的观影门槛。不是《爸爸》的长期粉丝,就不会对于五对父子积累出深厚的感情,也不会在同档期的电影中选择《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的。因此,本片很难吸引除了粉丝群体以外的人观影。虽然粉丝电影不一定就是高票房的保障,但《爸爸去哪儿》的粉丝年龄跨度大,群体分布较为广泛,且作为综艺节目本身质量过硬,就不怕换个屏幕来接受同一群体的检测。

2.2 纪录电影

如果一定要给《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安排一个除综艺节目之外的标签,那无疑就是“纪录电影”了,它在广电总局的发行备案就是“纪录片”,所以不能拿普通电影的要求来衡量它。它的本质还只是一部仅可以在电影银幕播出的加强版纪实类节目,这样的节目本身保留了“纪录片”赋予它的充足的观赏性。可以说,作为电影来说,它的“文本性”被它的“纪实性”给消除了,给购票的观众们从未有过的观影体验。作为一种新的电影形态,它充满了开放性和参与感,失去了传统电影导演对叙事结构的控制。正因为此,它才能顺利从电视过渡到电影,才能获得双赢。

2.3 合家欢电影

笔者在前文说到,电影与电视的观影感受是不一样的。比较于电视,电影建构的是一种私人化的注意力投射与集合化的仪式混杂的双重体验。《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可以说塑造了一种不同以往的观看氛围,家庭观影占到观众的很大一部分比例。在此之前几乎没有一部电影,能让家长和孩子同时满足情感上的需求,而市场上却迫切需要此类影片。

3《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出现的原因与意义

3.1 多屏时代下跨媒体整合的大趋势

湖南卫视对于综艺节目产业链的开发的尝试由来已久,可以说几乎是占据着中国内地综艺节目产业链的先导者的角色。在2012年第一季的《我是歌手》中,湖南卫视开启了总决赛当日在全国11个城市的万达影城进行同步直播的尝试。在《爸爸去哪儿》中,又尝试了同名手机游戏的开发,紧接着又首次将真人秀节目搬到了电影银幕。这一系列真人秀节目都采取了020 (Online to offline)的多屏互动方式,由线上促进线下,由线下为线上推力来塑造节目品牌全方位的影响力。

3.2 媒体的社交属性

历史上任何一次媒介的变革都带来对人类交往活动的重新建构。电影、电视自诞生以来,都长期执行了在人类交往活动中的重要角色,影院作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是一个进行精神消费以及集会议事的栖息地,而电视则像家庭成员一般融入了日常生活的背景之中。可以说,社交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就是媒介产品的胜利。《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某种程度上,的确跟传统电影有所区别,它成功的关键,是在于选取了春节档的节点,这一节点与它的整体气质十分契合。春节是一个以团聚、分享和欢乐为主打的档期,《爸爸去哪儿大电影》选定了春节和寒假节点,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集体观影创造了客观条件。集体“合家欢”与单个“合家欢”的双重体验也在影院观影中体现了出来,这是属于“影院社交”的胜利。

4 结语

《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给我们的启示很多,融合不是单一的多元经营而是彼此推动,电视与电影本身具备的社交属性往往让新媒体抢去风头没有被充分利用等等。《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的出现与成功,最终告诉我们:任何媒介组织的战略都要伴随着市场进行调整和预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市场还存在着诸多的、无限美好的可能性,从电视到电影,也有多种可预测的和无法预知的联系。

摘要:电影与电视都以影像为表现手段,但是它们天生具有不同的定位。从电视到电影的跨界一直都没有被彻底打通,即便像《爸爸去哪儿大电影》这样已经取得高票房的电影也没有在国内获得一致的口碑。但是,这样的低成本高回报的电影也是具有它的天生优势,一系列定位与特征注定了它经过改装和修饰可能会成为竞争市场上的幸运儿。

电影爸爸去哪儿观后感 篇5

电影开演了,我沉浸在电影当中。任务有去蛇洞找食材、给小老虎喂奶······

我最喜欢的还是爸爸们去蛇洞找食材。五位老爸都不想第一个,无奈,只好抽签决定。最后,还剩下一和四,田亮希望自己千万不要抽到一呀!可是,田亮居然真的抽到了一。田亮第一个去蛇洞,那是一群大的黄蟒蛇,田亮用小眼睛看了看四周,小心翼翼地拿了一个离蟒蛇最远的一个盒子,走了。

田亮出来了,身上还出着冷汗,可却装没事人。爸爸们都问他:“你就告诉我们,是一堆蛇还是一条大蛇?”田亮却说:“是一堆大蛇!”“啊!”众位爸爸呼喊。

爸爸,我们去哪儿 篇6

那年,托马十岁。他一坐进我的“大黄蜂”跑车,就问我:“爸爸,我们去哪儿?”从那刻起,他开始不停重复这个问题。起初,我会回答:“我们回家。”一分钟以后,他依然天真地问我同样的问题,他的脑子里记不住东西。他第十次问我“爸爸,我们去哪儿”的时候,我便不作声了……可怜的托马,我也不太清楚应该去哪儿。我们听天由命吧。

我们上高速公路,逆行。

我们去阿拉斯加逗熊玩,然后被熊吞掉。

我们去海边,我们去圣米歇尔山。我们在流沙上散步,然后陷进去。托马丝毫不受影响,继续问着:“爸爸,我们去哪儿?”和托马在一起,永远不会感到无聊,他是重复搞笑的高手。

马蒂约的背驼得越来越厉害了。他才十五岁,但看起来像是个锄了一辈子地的老农民。照此发展下去,可能会影响到呼吸,必须冒险给他的脊柱做一次手术。手术做完后,他彻底直起身来了。三天以后,他身体直直地离开了我们。手术让他看到了天,应该算成功了吧。

我们担心托马会因哥哥的死而伤心。刚开始,他翻箱倒柜,到处乱找,但没过多久就不找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别的事儿上,像画画、照顾史努比,等等。他的画作颇丰,画了很多系列,但都以同样的方式命名,分别是“献给爸爸”“献给妈妈”“献给妹妹玛丽”。

有时候,我会收到从儿童夏令营寄来的明信片,上面的景物通常是橘红的落日映照着山峰或大海。背面写着:亲爱的爸爸,我玩得很好,很开心。我想你。落款是托马。明信片上的字迹工整而清秀,没有拼写错误,肯定出自辅导老师之手。我明白老师也想让我高兴。可惜我不会因此而高兴,我更喜欢托马乱涂乱画的天书,也许他的抽象画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

昨天,我去看托马。他的背驼得越来越厉害。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正想出去散步。他没有以前话多了,但还是整天对自己的手说话。

他把我领到他的房间里。墙上挂着一幅他早期的抽象作品,画的可能是蜘蛛趴在网上的情景。

我们要出门时,需要迈过躺在屋子地板上的几个病人。他们眼睛朝天,做着白日梦,脸上不时露出傻笑。

在那里,所有奇怪的行为和疯狂的举动都是合理的,没人会指责你。在那里,如果你态度严肃,举止正常,你会感到尴尬。我每次去那里,都想和他们一样,干些蠢事。

夕梦摘自《爸爸,我们去哪儿》

浅析《爸爸去哪儿》热播的原因 篇7

节目独创性吸引受众眼球

1、节目定位为首档明星亲子互动真人秀

真人秀的英文名称为Reality TV或Reality Show, 因1998年上映的美国电影《楚门的世界》而使得“真人秀”这一名称被广泛使用。而电视真人秀节目则起源于1999年, 当时一档由荷兰人约翰·德·摩尔发明的名为《老大哥》的真人秀节目, 把9个自愿者关在一间屋内3个月, 用摄像机拍下他们在屋内生活的情况, 然后作24小时直播。这个偷窥节日使该电视台收视率猛增, 高峰时有1200万人同时观看, 由此掀起了一场电视真人秀的全球性浪潮。

时下的中国荧屏有以《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歌唱类真人秀, 有以《中国达人秀》为代表的选秀类真人秀, 也有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代表的交友类真人秀。但湖南卫视全新推出的《爸爸去哪儿》则是中国首档定位为明星亲子互动类的真人秀, 强大的明星关注效应导致了这档节目一经面世即饱受大众关注。

第一季节目共邀请到林志颖、田亮、郭涛、王岳伦和张亮五位明星带着他们的宝贝Kimi、Cindy、石头、王诗龄和天天一起, 前往陌生而偏远的地方进行隔离式的体验生活。在此过程中, 孩子的吃穿住行全部得依靠与明星爸爸来完成。作为一个父亲, 他们与孩子互动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打破了以往观众对明星“不食人间烟火”的局限性认识, 他们在观众心里的形象变得逐渐的亲近和立体, 因而受到广大观众的高度关注。

2、强大的制造团队确保节目本身的精良

据悉, 《爸爸去哪儿》的制作团队由湖南卫视《变形记》的谢涤葵和《我是歌手》的制作人洪涛组成, 而整个团队从1999年湖南卫视《晚间新闻》开始磨合, 至今已将近15年, 彼此之间默契十足。每期节目中现场的工作人员包括导演、摄像、后勤等共100多人, 拍摄机位共40多个, 其中包括20余个活动机位。拍摄的每期素材都超过1000个小时, 才剪辑成最终的90分钟节目。而每期节目中, 字幕也是一大亮点, 不仅解释了一些难懂的画面, 而且轻松活泼的网络语言也给节目本身增加了很多趣味性。

在电视节目的拍摄中, 儿童的行为表现喜怒无常, 很难控制, 是最难拍的角色之一。而《爸爸去哪儿》正是依靠强大的制作团队和对电视文化的深入了解, 抓住小孩子日常生活的点滴, 突出其行为中最能体现个人性格的部分, 制作出了如此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受到观众喜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3、节目叙事的日常化和真实化

节目的真实也是导致收视率飙高的原因之一。清华大学的尹鸿教授说过, “真”是真人秀节目的特色, 是真人秀节目的生命。《爸爸去哪儿》节目中, 明星父亲和他们的宝贝一起深入偏远的农村, 一起接受挑战、完成任务, 一起领取食物食材、制作美味大餐, 这些都是个人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经历的事情, 非常真实有感染力。

在第一期节目中, 模特张亮的儿子天天初次抵达灵水村后, 表达了非常厌恶的情绪, 不想交出自带的玩具, 更加不想踏入“脏乱差”的农村房子里面一步, 甚至萌生出要回家的想法。但最后, 在父亲的循循善诱下, 他放下了小少爷的架子, 积极的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 很多时候还主动照顾其他年纪小的小朋友。节目中毫无避讳地播出了天天情绪的转变, 而是非常真实的播出, 在与后期节目的对比中, 观众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到天天的成长, 非常真实和自然。

4、引进境外节目的本土化改造

如今中国电视节目的原创力明显不足, 这就造成了境外引进似乎成了一种常态, 《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等节目都是引进的国外版权, 而《爸爸去哪儿》的节目版权和模式则来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

在韩国原版节目中, 有的爸爸往往是带着两三个孩子出境, 很多时候, 孩子之间的沟通超过了爸爸和他们的交流。而湖南卫视引进之后, 考虑到中国独生子女的背景, 在节目中突出了爸爸与孩子之间的沟通。特别是在每期节目的晚上, 节目组强化了爸爸和孩子之间的亲密互动瞬间, 既体现了深沉的父爱, 也可从侧面看出教育方式的不同。譬如10月18日播出的第二期节目结尾, 张亮为了教会天天要听村长的话, 他与天天扮演了角色互换的游戏, 让天天假扮村长, 自己则演绎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小孩, 最后让天天自己认识到“听话的孩子比较招人喜欢”这个道理。节目播出后, 张亮的这种教育方式就受到了网友的很多好评, 而这种教育方式也更容易让小孩接受。

5、节目播出时间合理安排

除了节目本身的制作和定位之外, 节目的播出时间也是其取得高收视率的一个强有力保障。《爸爸去哪儿》播出前夕, 《快乐男声》、《中国好声音》、《最美和声》等各种歌唱选秀类节目战火硝烟、竞争十分激烈, 而在这些节目比赛完美落幕之后, 《爸爸去哪儿》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姿态登上电视舞台, 打破受众对歌唱选秀节目的审美疲劳, 显然较容易博得观众好感。

与电影市场相比, 其实目前中国电视节目的播出少有“档期”的概念, 但是选择合适的档期对节目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在电影市场, 电影档期的出现作为电影整体营销的一部分在电影拍摄前期就开始筹备, 而且作为影响票房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越来越为电影营销者所重视。如果电视节目的播出也能将这个因素纳入考量范围内, 相信对于目前同质化程度严重竞争极其激烈的电视综艺节目来说, 会开辟出一条另外的思路。

微博和电视互动助推收视狂潮

节目播出后, 每期节目的收视率节节攀升, 稳稳位居同时段第一。这其中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的作用功不可没, 微博上的口碑效应和电视节目的播出形成有效的互动, 共同导致了收视狂潮。

以新浪微博为例, 9月6日, “@爸爸去哪儿V”官方微博在新浪开通, 截至作者写稿时, 已经发布信息717条, 拥有微博粉丝数目191万余人, 每条微博信息书目都获得粉丝上千万次的评论和转载。此外, 节目中出现的几位明星爸爸的微博也是出现爆破式的增长, 目前“梦想家林志颖V”的粉丝已突破3300万, 而“模特张亮V”的微博粉丝书目更是从十几万上升至390万, 而他们每次发出的关于节目的信息更是引起粉丝疯狂转载, 由此可以看出节目的巨大影响力。此外, 该节目从播出后还一直稳居微博热搜榜前几名。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微博和电视的良好互动共同助推了节目的收视狂潮:首先, 湖南卫视每周五晚的播出让受众得以了解节目的真实形态, 在部分观众心中形成了深刻的印象;其次, 借助微博这一平台以及明星父亲的粉丝效应, 对节目内容和相关幕后故事进行二级传播, 通过微博的裂变式和快速的传播进而扩散到更加广泛的受众群体, 使得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紧接着这种网络上的口碑效应又导致了收看每期节目的观众越来越多, 收视率也越来越高。正是这种传统电视媒体和微博的有效互动, 形成了以节目为中心的有效舆论场, 由此导致了节目收视率越来越高、观众对每期节目的期待心理也越来越强的连锁反应。

“亲子教育”引发社会思考

节目播出几期后, 不仅受到观众的追捧, 也成为各大媒体热议的对象。《人民日报》刊文称在电视面临激烈竞争的时代, 电视人通过精准定位和提高技术门槛的方式对电视内容进行升级, 从而让观众重新回到客厅, 回归亲情洋溢的家庭。而在当下中国, 很多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亲密程度一直不如母亲, 他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少有与孩子单独相处的经验, 这档节目也使得一些父亲开始反思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引起很多人的情感共鸣。

事实上, 《爸爸去哪儿》不仅仅是一档娱乐节目, 它同时也把家庭亲子教育这样一个话题重新推向受众视野。有社会学者认为:“父母去哪儿, 孩子就去哪儿;孩子去哪儿, 社会就去哪儿。”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节目以一种娱乐化的方式引发了社会大众对于家庭教育、回归亲情的思考, 显然超出了节目本身, 其强烈的社会正能量效应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消费文化语境中大众的狂欢

讨论这个节目火爆的原因, 就不得不谈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在消费社会, 电视节目的教化功能进一步弱化, 娱乐被进一步放大, 收视率成了电视台的唯一指标。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电视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 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在《爸爸去哪儿》中, 明星及其孩子就是一种特殊的视觉符号, 旨在吸引受众眼球, 迎合大众的窥视心理, 将一切资源都纳入了“快感消费”的范畴, 观众在这种消费中获得极大的满足, 因而乐此不疲。

节目中, 明星爸爸为孩子冲奶粉、做早餐、洗脚以及一系列的活动完全暴露于聚光灯下, 完全不同于电视剧中或者舞台上的“高高在上”的形象, 而《爸爸去哪儿》这类电视真人秀则帮助受众卸下了“偷窥”而带来的不道德感, 他们可以光明正大的“窥探”明星的私生活, 使观众在获得“偷窥”快感的同时, 获得最大限度的豁免权, 以此引发他们的极度狂欢。

浅析《爸爸去哪儿》的传播策略 篇8

一、成功的整合传播策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任何一档电视节目, 尽管内容很好, 但若不擅宣传推广造势, 也会如“养在深闺的美女”不为世人所知, 《爸爸去哪儿》之所以热播, 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节目出品方擅用整合传播策略来宣传造势。

第一, 充分运用电视台自身的平台进行宣传造势。在《爸爸去哪儿》开播之前, 湖南卫视为林志颖、田亮、郭涛、张亮、王岳伦拍摄了一段宣传片, 他们带着各自的孩子展示了自身的个性风采。湖南卫视在正式播出《爸爸去哪儿》的节目之前, 就在湖南卫视的一些热播节目如《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的节目中和节目间隙轮番插播五位爸爸的宣传片, 让观众能够有个初步印象, 提醒观众《爸爸去哪儿》的节目即将播出。每周五晚上10点节目正式播出之前, 湖南卫视还在之前的各节目中轮番给《爸爸去哪儿》做广告, 引起舆论的极大关注和受众的收视期待。在节目第一季即将结束之际, 湖南卫视又宣布即将开拍《爸爸去哪儿》电影版的消息, 并经常在娱乐节目中播报《爸爸去哪儿》电影版的拍摄进程和拍摄花絮, 这对于观众来说也是节目的延续。

第二, 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来传播。微博、微信成了宣传《爸爸去哪儿》的主要渠道。《爸爸去哪儿》都有新浪、腾讯的官方微博, 新浪官方微博开通后斩获了398万粉丝, 此外节目组还设立了《爸爸去哪儿》的微信公众账号。这些官方微博、微信成为观众了解节目信息的重要交流平台。新浪微博上热门话题“爸爸去哪儿”一直热度不减, 微友们积极参与讨论节目中的情节, 那些笑点、泪点, 让他们津津乐道。天涯论坛、红网论坛、百度贴吧都设置了专门的《爸爸去哪儿》的讨论版块, 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地发帖讨论进行互动。百度贴吧累计发帖5 569 636次。“你最欣赏哪对父子的沟通方式”、“你眼中的王诗龄”等等, 这些话题都可以让人们能够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与别的参与话题的人们一起交流。这样一来一往就增添了节目讨论的火热度, 节目自然而然地被人们所熟知。

第三, 参与节目的五位明星嘉宾的自媒体微博传播。《爸爸去哪儿》邀请了林志颖、田亮、郭涛、张亮、王岳伦五位明星嘉宾带着自己孩子参加节目, 人们对明星本来就有兴趣, 因为满足了普通观众的窥探心理, 在一定程度上获取了观众缘。节目开播后, 参加节目的五位星爸嘉宾和背后的星妈时不时发出关于节目的微博或者互相转发微博, 引起了观众特别是五位明星及其子女的粉丝的高度关注, 粉丝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粉丝之间的相互宣传, 推动了节目的热播。

第四, 节目的赞助商的大力宣传。《爸爸去哪儿》中赞助品牌包括999感冒灵、英菲尼迪、思念水饺、去渍霸、青蛙王子。赞助品牌都有自己官方新浪微博, 在新浪微博中都及时更新了节目的最新信息, 节目中明星萌娃的照片, 创意小游戏等等, 提醒人们收看节目, 与人们一起分享节目的欢乐, 强化了人们对于《爸爸去哪儿》的印象。例如999感冒灵在微博中“普者黑中老爸萌宝们又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欢乐又温暖的贴心话。转发微博, 并分享最让你感动的老爸萌宝贴心话, 就有机会获得999感冒灵送出的暖冬好礼哦!”英菲尼迪“周五到了, 忙碌一周的你是不是已经身心俱疲了?是不是已经开始筹划着自己的周末要怎么度过了?那就先从每周五晚22:00的《爸爸去哪儿》开始吧, 英菲尼迪JX陪您一起在充满爱和欢乐的节目中开始一个完美的周末”。思念水饺跟进的系列平面广告、创意微博小游戏和微信, 以及在终端卖场设置“爸爸吃神马”的亲子互动促销活动, 都大力宣传了节目。

第五, 各大视频网站成为节目的重要播出平台。爱奇艺、乐视、PPS等视频网站均可以看《爸爸去哪儿》, 有些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收看直播的观众都可以在这些视频网站上重新观看节目。最后一期乐视网播放数达到了7 261359次, 而且乐视轮播台一直有《爸爸去哪儿》, 观众们想看就可以直接去收看播出。

《爸爸去哪儿》运用多平台整合传播策略为节目宣传造势, 电视台自身平台、社会化媒体、自媒体、节目赞助商、各大视频网站等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成功地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

二、科学的传播时机选择:加深受众的印象

节目的传播有其时机, 直接关系到传播效果。时机主要指的就是播出时机, 电视节目传播效果如何, 合适的播出时机常常是节目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如何正确、及时抓住时机播出节目, 是能否有效发挥传播效果的重要体现。

《爸爸去哪儿》抓住了节目传播的恰当时机, 大大促进了节目的传播效果。《爸爸去哪儿》播出之前, 《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最美和声》等各种歌唱类选秀节目战火四起, 竞争趋于白热化, 而在这些节目比赛完美落幕之后, 《爸爸去哪儿》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姿态登上电视舞台, 打破了受众对歌唱选秀节目的审美疲劳, 当然较容易博得观众的好感。

另外, 节目选择了每周五晚上10点播出, 这个时间也是节目组精心挑选的。在忙碌了一周后, 人们身心都有点疲惫, 都期待利用周末好好放松放松, 而周五晚上就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点, 是一周工作的结束, 周末休闲的开始。在观看节目时, 人们被星爸萌娃逗乐, 被节目中情节所吸引, 暂时忘却了烦恼。周五晚上10点守着收看节目, 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习惯, 期盼着快乐轻松时刻的到来。虽然节目周五才正式播出, 但节目制作方周三就开始在各类媒体上播放各种花絮预告片, 人们看着这些播放的预告片, 在心理上就会给自己提个醒, 周五就要来了, 《爸爸去哪儿》也要来了, 由此强化人们的心理印象。当周五节目播出后, 网络媒体论坛如天涯、红网的论坛就会开始出现节目情节信息, 设置话题吸引人们参与讨论交流, 使节目信息得以进一步扩大。

三、口碑传播:节目成功的关键

现如今社会高科技的快速发展, 网络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在传统的观念中, 口碑传播是比较费时费事的, 需要依靠人际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速度很慢。而现在口碑传播有了很大转变, 有了新的传达方式, 不再需要面对面的传播, 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完成。新媒体成了传播的重要载体, 加速了口碑传播的速度, 年轻人也成为了口碑传播的主要对象。

《爸爸去哪儿》节目聚焦了口碑传播的各种因素。首先, 节目都是明星爸爸带着孩子参加, 明星这一光环吸引了很多人, 假如是普通爸爸, 节目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 这就是明星的魅力所在。其次, 明星又带来了粉丝, 这些粉丝对于明星有很强的拥护感, 他们不仅是这五位明星爸爸的粉丝, 同时也可能是湖南卫视的粉丝, 这些多重身份给口碑传播带来了很大的益处, 而口碑效果也显而易见。最后, 节目中网络口碑的传播。《爸爸去哪儿》在开播前几乎很少有人知道, 但在第一集开播这天, 《爸爸去哪儿》在社交媒体网络上的话题讨论突然直线上升, 许多观看了节目的观众便开始跑到社交媒体网络上给它好评, 在网络上与人们进行互动交流, 其他人看到这些好评后便会去主动了解这个节目, 然后去网络上搜索观看网络版, 直至成为《爸爸去哪儿》的忠实观众——这便是口碑传播的最典型表现。

《爸爸去哪儿》引发的媒体奇观 篇9

一、“爸爸去哪儿”现象

为了顺应广电总局对歌唱类选拔节目实行调控的政策, 2013年10月, 湖南卫视率先推出了一档大型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湖南卫视引进韩国原版模式, 由五位明星父亲带领子女到乡村或野外生存数日, 体验生活, 增进父子之间的交流。节目播出后, 便受到热议, 一时间好评如潮。观众们纷纷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形式和渠道, 发表自己对五个萌娃和囧爸的喜爱。这种狂热的追捧一直延续到《爸爸去哪儿2》的播出。然而, 人红是非多, 接踵而来的是一些负面新闻。在媒体的强力渗透下, 关于“星爸耍大牌”、“萌娃不合拍”的负面消息甚至不实报道被大肆宣扬, 一时间沸沸扬扬。

我们看到, 在“爸爸去哪儿”现象中, 无论是好评还是诋毁, 大众媒介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媒体擅长将细节放大, 并加以渲染。明星和宝贝们在节目中任何一个不经意的言语或动作, 都有可能在传媒的导向下, 成为众矢之的, 被卷入下一轮热议的狂潮。而我们所要做的, 就是联系社会背景重新审视和思考, 从而揭露隐藏在媒体信息表层下的文化内涵。

二、多元文化奇观

总而言之, “爸爸去哪儿”现象是一个媒体制造的奇观。在其中, 媒体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奇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爸爸去哪儿”首先是一个电视奇观。据统计, 《爸爸去哪儿》每一期的全国网收视率和城市网收视率均为同时段第一。该综艺节目为2013年综艺节目收视率最高。其网络点击量也屡创新高。如果说收视率并不能证明一切, 那么口碑足以说明它的影响力之大。一向口味刁钻的豆瓣网给出了9.3的高分评价, 在国内娱乐节目中实属罕见。该节目更是被打上了“零差评”的标签。总之, 《爸爸去哪儿》成为电视奇观, 离不开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的共同作用, 正是在这些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的合力之下, 这场电视奇观一步步走向了高潮。

“爸爸去哪儿”也是一个商业奇观。首先, 拍摄地火了。该节目播出之后, 包括北京灵水村、宁夏沙坡头、云南普者黑、山东威海荣成等在内的外景拍摄地, 知名度都大大提升。其次, 广告商趋之若鹜。《爸爸去哪儿》在播出前并不被看好。随着节目的火热, 广告商蜂拥而至。在第二季招聘会上, 伊利QQ星以3.1199亿的投标价拿下了《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总冠名权, 刷新了此前由《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创造的2.5亿卫视季播节目冠名纪录。再次, 同名电影爆红成春节档黑马。电影版《爸爸去哪儿》作为该节目从荧屏转战大荧幕的衍生物, 仅上映8天就揽入5亿元。而该片的拍摄周期只有5天, 从拍摄到上映不足两月。当然, 《爸爸去哪儿》带来的经济连锁效应远不止这些。凯尔纳曾说到, 当下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社会生活与大众媒体相互渗透影响的时代, 这种现象甚至被人称为“个体从摇篮到坟墓都沉浸在某种媒体与消费者的社会里”。《爸爸去哪儿》正是在这样的消费社会里, 被媒体高度商业化的奇观。

“爸爸去哪儿”还是一个明星奇观。没有明星的电视节目是难以想象的, 特别是娱乐节目。因此, 也就出现了“明星制”。所谓明星制, 是指“一套完整的生产、销售与宣传体系, 其运作核心是制造和推出大牌的明星, 并以大明星作为媒介产品的支柱与核心, 利用明星对受众的号召力、吸引力, 制造观众崇拜、迷恋的大众偶像。”明星制可以大大地推动电影电视甚至整个传媒娱乐产业的发展, 而传媒业又反过来作用于明星, 加速明星的诞生。《爸爸去哪儿》中五位宝宝一夜蹿红, 风头甚至盖过了父亲。五位明星父亲也或多或少地由于该节目而人气攀升,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模特张亮。在参加《爸爸去哪儿》之前, 张亮虽然在模特界已有一席之地, 但知名度远不及其他四位父亲。然而节目播出后不久, 他便成了升值最快的男星之一。张亮的成名, 离不开媒体造星运动的推波助澜。随着大陆媒体环境的开放, 任何节目都有可能制造明星, 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明星。对于这些明星的心理期待, 也正是电视节目走红的关键。传统的电视媒体让观众看到了张亮,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加速了他的蹿红, 纸媒的跟进巩固了他的明星地位。所以, 张亮的一夜成名虽意料之外, 却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 “爸爸去哪儿”现象造就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远不止这些。它所涉及的领域关系到社会、经济、教育、娱乐等方方面面。不管是关于亲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热议, 还是对于更新社会性别观念的作用, 都是这场奇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细枝末节, 我们不再多做赘述。但是, 这场多元文化奇观波及范围之广, 影响程度之大, 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三、结语

媒体奇观是传媒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出现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对媒介素养的考验, 更要引起我们对电视体制的反思。本文针对的是个案研究, 仅仅是万千幻象中的一个缩影。世界在变化, 信息在运转, 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篇章。凯尔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媒体奇观的范例, 而身处奇观时代的我们, 仍然有许多问题, 亟待解决。

摘要:随着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 各形各色的真人秀栏目充斥了荧屏。在大众媒介的推波助澜下, “媒体奇观”应运而生。2013年, 湖南卫视一档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 在歌唱类节目扎堆的电视荧屏里脱颖而出, 制造了一场奇观盛宴。本文将运用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体奇观理论, 探讨“爸爸去哪儿”现象背后的多重意义。

关键词:媒体奇观,爸爸去哪儿,多元文化

参考文献

[1]谢耘耕, 陈虹.真人秀节目:理论, 形态和创新[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2]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4.

《爸爸去哪儿》的创新与突围 篇10

一、节目的内容与创新

从起源上来看, 《爸爸去哪儿》并非是本土原创的节目, 而是由湖南卫视全资购买韩国MBC《爸爸! 我们去哪儿?》这一档综艺节目在中国地区的独家版权和改编权, 然后加入本土化元素, 重新包装的结果。尽管模仿的痕迹仍在, 但大量的改编与创新, 却使它也具有了自己的特色, 如加入的地域元素、乡土气息、文化元素、旅游元素, 等等。

在节目中, 明星们需要带着自己的孩子在每一期节目到达一个新的地点完成各种挑战与生存体验。他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抓鱼、摘菜、卖菜、做饭……这一切都使观众觉得新奇, 原本遥远而高大上的明星形象也随着各种出糗, 荡然无存。但这并不减他们的魅力, 反而让观众倍感亲切, 观众也对该节目具有更强的带入感和移情。再加上几个古灵精怪的小孩, 使节目中状况不断, 笑料也不断, 继而使娱乐性、可看性也大大增加。

在内容与形式上, 节目组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化创新: 韩国版的节目由于受到国家狭小的限制, 因此拍摄地点基本集中在环境相似的乡村、牧场、岛屿等处, 比较单调。而我国幅员辽阔, 在拍摄地点的选择上更具有差异性, 有鱼米之乡、沙漠, 也有雪乡海岛。

韩国版专注于表现孩子们的相处与友谊的发展, 而内地版则侧重于考验明星爸爸独自带孩子的能力, 突出父子 ( 父女) 的共同成长, 这种差异也是源于两国的国情或者说是生育政策的: 韩国的家庭通常会生育二个乃至于更多的子女, 因而孩子从小就面临着社交或者说与其他孩子打交道的困扰, 这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而我国则长期执行独生子女政策, 每个家庭只有1个孩子, 因此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在制作上, 湖南卫视对此次节目也可谓不遗余力, 煞费苦心: 从硬件上来看, 为了更多地捕捉到明星和孩子们最真实、最自然的反应, 摄制组不惜血本, 在拍摄现场设置了45个机位, 每次为剪出90分钟的节目, 需要拍摄长达1000多个小时的素材……

而为了创造出尽可能真实和放松的拍摄环境, 摄制组反而需要尽量减少现场人员, 如在皮影戏那一场, 孩子们在观看的环节, 就只有一个摄像老师在现场, 而且是在5组家庭背后拍摄……这一切都使得拍摄的难度大增!

二、精准的切合点与社会效应

从10月11日首播至今, 这档节目不仅收视率节节攀升, 更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有人说它温暖人心, 有人喜欢它真实自然, 有人在谈论这个节目引发的思考。节目组通过设置一系列由父子共同完成的任务, 给平时很少有机会呆在一起的父子创造了拉近距离的难忘时光, 其清新的节目形式和温情的节目内容引发了社会对亲子关系的大讨论。不少已为人父的网友开始反思: “好久没带儿子一起共度家庭时光了, 明天一定要好好陪陪孩子。”

美国学者施塔奇在研究人的动机强度时, 对人类的44种不同动机进行需求强度排序, 结果对子女的关爱排在仅次于食欲后的第二位。在当今中国社会, 育儿话题已经是社会的热点话题。《爸爸去哪儿》的播出, 很好地迎合可当今社会的时代热点, 把年轻父母的育儿问题真实再现电视荧屏。节目对中国长期“女主内, 男主外”文化中存在“父亲角色失位”的重新审视。其实, 父母是孩子成长中的启蒙老师也是终身导师, 因此, 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都不应该缺席, 这样孩子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长。之前《我是歌手》这类唱歌秀更偏向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个节目想表达的则是这个社会需要这样的回归。即在个人成功的同时, 我们需要将更多的精力兼顾到家庭和亲人。不止在中国, 韩国和日本都存在这种现象,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少父亲的陪伴, 这是我们现代社会的通病。

亲子类节目制作成本相对较低, 但收视率高, 节目内容健康向上, 符合当前文化发展趋势, 节目中不时切入宝贝和当地孩子互动, 帮助孤寡老人等情节, 打动观众的同时, 也引起观众思考, 更无形中提升节目品牌形象。

三、社交网络助推营销

与其它选秀类节目相比, 《爸爸去那儿》的推广, 可以说是极为低调, 开播之前没有炒作, 没有绯闻, 没有微博的话题推荐, 完全靠节目内容造就口碑。所以, 某种程度讲, 《爸爸去哪儿》是一个真正的惊喜, 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走红。但是, 跟以往的电视节目不同, 话题讨论量的峰值并没有出现在播出日, 而是出现在节目播出的第二天10月12日。这表明, 节目播出后观众的“好评”, 在社交网络上快速发酵, 把话题讨论量推向一个高峰。韩国版本身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 跨国翻版本身就有了话题度, 这是《爸爸去哪儿》的优势, 但是不可否认, 社交网络确实把这档节目推向了话题巅峰, 毕竟看韩综艺的群体是小部分, 这一部分人肯定了这个节目, 在社交网络上热烈讨论, 口碑传播, 更多的不知道此节目的人也去看了, 观众群体无限扩大。社交网络对于《爸爸去哪儿》的走红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类似于新浪微博的话题榜, 可以让小众热点发酵成大众的狂欢。

社会化营销和传播对《爸爸去那儿》的成功着实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并不是“雪中送炭”。节目要想具有真正的影响力, 打铁还要自身硬, 节目内容本身一定要强。如果节目本身的内容不行, 把主要精力放在网络炒作上, 只能说是本末倒置, 捧得越高, 摔得越惨。

四、结语

放眼现今的中国综艺节目, 节目的同质化竞争十分严重。各大电视台拼财力, 靠引进与模仿来赚收视, 靠煽情与制造爆点来吸引眼球。《爸爸去哪儿》脱颖而出, “给国内电视展现了一种可能, 那就是‘引进’不等于‘照搬’, 同时也证明了中国电视依然有自己的生命力和创新力。《爸爸去哪儿》的制作人谢涤葵说: “引进境外节目模式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本万利的‘生意’, 境外节目引进也常常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出现, 这时候节目的制作能力和本土化创新显得格外重要。”观众纷纷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后感, 有网友说, 比起以往唱歌、跳舞、跳水等非生活必须的技艺类选秀, 《爸爸去哪儿》彰显了当下社会的家庭亲子关系, 从日常生活维度将明星“打回原形”, 所以特别吸引人。

摘要:对《爸爸去哪儿》这一档综艺节目成功的缘由进行了分析, 比较了韩国版与内地版的差异, 指出了它的创新之处以及对我国综艺节目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综艺节目,社交网络

参考文献

[1]彭侃.爸爸去哪儿为何成功.影视圈, 2013, (11) .

[2]黄琼洁.《爸爸去哪儿》亲子节目的营销策略探析.艺术时尚, 2013, (08) .

[3]王珍.《从爸爸去哪儿》看真人秀在中国的转型.参花, 2013, (23) .

爸爸去哪儿 篇11

“又没找到吧,早说了还是放弃吧!”猫脸上挂着嘲讽(cháo fěng)的笑容。

“你有什么资格这么说,你只不过是王大同捡回来的一只流浪猫!”

“别忘记,是你自己签的协议!”猫笑得滋滋响。

“小荷,小荷……”窗台上的杯子又喊了起来,我每次和猫吵完,这只该死的杯子都会喊我的名字,如王大同一样。

那是三年前的一个早上,一个精灵闯进了我家,并且把一张协议扔在了我的面前。

如果你想学游泳,如果你想找到妈妈,如果你想打开木盒子,只要你签字,剩下的工作就由我们精灵来替你完成。

甲方:人鱼国 乙方:

“你怎么知道王大同不让我学游泳,你又怎么知道他隐瞒(mán)妈妈的事?”我气愤地看着他,他简直就是狗仔队。

“别忘记我是精灵,只要你签了字,以后就再也没有人烦你了。”

“那王大同呢?”虽然因为妈妈的事我恨他,但他毕竟是我爸爸。

“这个就不劳你操心了,总之你们都会幸福的。”精灵甲刺溜喝了一口滚烫的咖啡。

为了找到妈妈我签了协议,而第二天王大同就消失了。

从那天以后,猫突然会说话嘲笑我,杯子会用和王大同一样的语气喊我小荷,小荷……而我开始强烈地想念王大同,想念他的好。

我5岁时第一天去幼儿园,他一个人站在栏杆后偷偷抹眼泪;他笨手笨脚地第一次给我梳头发的样子,很傻很傻;大一些时,他开始把我当大人一样对待,做什么事都会问我:“小荷,小荷,我们这样好吗?”……

还记得那个在山顶的夜晚,我和王大同一起看星星,王大同说我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人。

“那妈妈呢?”我问。

王大同不应声,整个晚上坐着发呆,妈妈是我与他无法跨越的一道鸿(hóng)沟。

至于游泳,王大同说就是拼掉他的命也不会让我下水,我想他永远不知道我那种为水而生的感觉吧……

清晨,我又在噩梦里醒来,我梦到一只巨大的手从木盒子里伸出来,使劲地抓住王大同,此时那个梦仿佛魔咒一样指引着我,打开盒子,打开盒子……

盒子打开了,里面只有几片荷花瓣。

“小荷,小荷……”杯子又喊了起来。

“或许它一直不是喊你的名字……”猫微笑着说。

我一怔,突然想起爸爸说过他和妈妈是在一个有荷花的地方相识,想到这我就飞快地跑了出去,小河,小荷,原来杯子一开始就告诉我要去小河里寻找。

跑到小河边,我想也没想便跳了进去,我顺着水向下游游去,看到猫在岸上奔跑,后背上坐着一只透明的玻璃杯。

月亮升起,河里的亮光像被施了魔法,一点点长高长密,“嘣”,所有的亮光打开了,开出一朵朵梦幻的荷花,一条条熟睡的鱼漂浮着。

“对不起,我没能照顾好小荷!”我被突来的声音惊醒,竟是王大同的声音。“不,是我拖累了你们,要不是我想着过人类的生活,你也不会动用魔法违犯我们人鱼国的法规,要不是我让你来荷花池,精灵甲也不会找到你,更不会拆散你和小荷……”一个像薄(bò)荷一样清凉的声音说道,那一定是妈妈。“也许小荷没有我们会过得更快乐……”“可我真的好想我们的小荷……”

“谁说我会快乐,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怎么会快乐……”我游了过去,看到荷叶下两条鱼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后来,我让精灵甲把我变成鱼,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在了人鱼国。

偶尔想念陆地的时候,我就会和那只躺在草丛里的懒猫打个招呼,而那只趴在猫身上的透明玻璃杯仍旧会喊:“小荷、小荷……”

电影《爸爸去哪儿》 篇12

1. 成熟品类引进

成熟品类的引进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从早期的可口可乐到现在热门的黄色旋风香蕉牛奶,都是将国外成熟期的品类复制到中国市场,激发市场需求,在异地生根发芽。用国外成熟品类冲击市场一方面在消费者心智有一定的感知,降低市场教育成本,另一方面有足够多的市场营销策划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规避掉了市场开拓期弯路。

《爸爸去哪儿》亦如此,其节目版权和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此节目在韩国一经推出,收视便一路飘红,稳坐该时段收视率冠军宝座。从受众人群的角度,中韩文化差异性相对较小,韩国观众喜欢的节目复制到中国不会发生水土不服,且明星爸爸与可爱宝宝的组合卖点十足,有足够的受众基础。从节目制作的角度,韩国团队制作经验引进,扫除了节目制作的硬件问题。无论从外在需求角度,还是从内在硬件实力,湖南卫视都驾驭自如,奠定了《爸爸去哪儿》火爆的基础。

2. 本土化包装

正所谓“入乡随俗”,无论是产品还是综艺节目本土化都是赢得消费者与受众的重要手段。国际连锁快餐巨头肯德基、麦当劳纷纷推出中式米饭套餐,冰淇淋中的贵族哈根达斯也卖起了月饼。本地化实质是通过形式(口感、形态、包装)来获得本地消费者的情感认同。

中国的观众有着自己的特点,在目前的浮躁、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观众喜欢简单直接的刺激感受,《中国好声音》弱化主持人的作用,直接用内容给观众带来一波又一波的高潮。韩国版《爸爸去哪儿》受韩剧影响内容拖沓,显然不适合中国的本土观众的观看习惯。湖南卫视将原版拖沓的环节省去,换成了接地气的快节奏剪辑,马上让人耳目一新,迎合了中国观众的口味。

3. 产品差异化

现在的市场属于“乱花迷人眼”的阶段,消费者(观众)不会记得没有特点的产品(节目),形成自己的特点,满足消费者(观众)产异化需求成为一个品牌(节目)能否留在消费者(观众)心中的关键。卡士牛奶作为一家乳制品行业新进挑战者,如何在红海中寻找蓝海关乎到其生死。虎跃市场营销策划总经理韩虎在调研中发现,中国市场上缺少高端牛奶这一品类,于是以此切入,开创高端品牌牛奶先河。只有做到产品差异化才能满足隐藏消费者独特需求,才能抢占消费者独特心智。

在狼烟四起的荧屏,观众们对于千篇一律的选秀类、相亲类节目早已经视觉疲劳,泛滥的煽情手法,更使得消费者产生厌烦,选秀逐渐成为比惨。突破传统综艺节目的窠臼,才能抢占收视率。《爸爸去哪儿》将室内综艺升级为野外综艺,将虚假的比惨变成突出节目的记录性而忽略综艺性的真人秀。父子/女搭档真实、温馨的小清新情调,唤起了观众内心最温柔的情感。

4. 明星产品塑造

明星产品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带动企业的引擎。娃哈哈的营养快线、银鹭的花生牛奶就是这类明星产品。明星产品的成功不只能产生巨大的市场效益及经济效益,通过有效的产品组合还能带动其他产品的发展。虎跃市场营销策划服务客户银鹭就是在其打造成功花生牛奶这一单品后,借由花生牛奶的知名度把核桃牛奶推向市场。可见,明星产品的打造是企业成功一半。

剥离掉亲子真人秀的新鲜形式、暂且忽略这类节目貌似朴素的包装,会发现《爸爸去哪儿》的核心是对明星的消费。明星爸爸家加星二代的组合,满足了普通观众的窥探心理,使家庭节目升级为更具娱乐性的真人秀。与此同时,由于节目的家庭型定位,一个人的观看可以带动全家人的观看。

上一篇:养老保险金下一篇:规模猪场子宫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