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调查

2024-09-21

污染场地调查(精选10篇)

污染场地调查 篇1

1 引言

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与泄露会使土壤与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 而随着中国城市面积的不对扩张, 许多城市为调整产业结构而实施城市布局“退二进三”战略, 原来处在主城区的工业企业纷纷搬迁, 因其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些土地不能被直接使用, 从而形成了大量工业污染遗留场地[1]。

电镀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工艺简单和管理不规范等特点, 极易造成场地重金属污染[2~4], 因此, 为保护人们的健康安全, 需要对这些污染场地进行污染状况调查并修复。本文以江苏省靖江某电力器材厂场地土壤与地下水为研究对象, 分析该场地土壤与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状况, 为场地污染土壤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采集区概况

本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阳光充足、无霜期长、长江无冰冻等特点, 常年主导风为东南风, 平均风速为3.6m/s, 历年最大风速为20m/s。年平均气温15.2℃, 近年最低气温-8℃, 最高气温39℃, 年平均降雨量为1 050mm, 年平均气压为1 013mpa,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7%。靖江地处江南水网区, 属长江北岸冲积平原, 区内地表水系十分发育, 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影响。

场地周边主要为住宅区、酒店、超市, 没有其它企业, 该场地原所属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因子为重金属类, 敏感点是周围已建成的住宅区。

2.2 布点与采样

在高污染风险区域内划分了8个监测地块, 每个监测地块的面积<1 600m2, 其尺寸和位置见图1中的枚红色网格, 在每个监测地块的中心位置进行布点 (见图1中实心点) 。对于场区施工挖出的土也进行了采样, 编号为c1~c10, 同时在网格外部布设三个土壤背景采样点, 编号为b1~b3。根据土质分层情况确定纵向采样点在0.5~1.0m深处取样。设置两个浅层地下水样采集点。同时在网格线外部布设一个对照采样点, 以确定地下水的背景值。浅层地下水取样的深度为3.0~4.0m。共采集土壤样品数为13个, 地表水样品数为2个, 地下水样品数为3个。

考虑场地的污染风险因子为重金属, 不存在挥发的可能性, 且高风险区域的场地地面高低起伏, 考虑目前场地状况, 土壤采样采用铁锹或挖机取土样;一般区域采样根据现场情况, 采用挖机和Geoprobe结合的方法, 根据现场情况再做调整。地下水采样采用Geoprobe设备进行。

2.3 样品处理与分析

样品的处理与保存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等实施。

监测指标:土壤的为p H、砷 (As) 、镉 (Cd) 、铬 (Cr) 、铅 (Pb) 、锌 (Zn) 、汞 (Hg) 。地下水的p H、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氯化物、硫酸盐、砷 (As) 、镉 (Cd) 、铬 (Cr) 、铅 (Pb) 、锌 (Zn) 、汞 (Hg) 、六价铬 (Cr6+) 。

所有的样品的污染物参数测试由通过CMA认证的检测单位首选国家标准和和规范中规定的分析方法, 对于国内没有的标准分析方法的项目, 此次采用EPA等的检测方法检测。

2.4 土壤及水环境安全质量评价

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5]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 单项污染指数公式为:

式中:Pi为土壤中污染物i的单项污染指数, Ci土壤中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 Si为土壤中污染物i评价标准。Pi<1, 表示土壤未受污染物i污染;Pi>1表示土壤受污染, Pi越大, 受污染程度越重。单项污染指数只能代表某一种污染物的环境质量状况, 不能反映环境质量的全貌, 为全面反映各种污染物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突出高质量分数污染物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作用, 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进行评价。综合污染指数公式为:

式中, P综合为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最大为单项污染指数中的最大值;P平均参加评价的单项污染指数的算术平均值。

土壤环境质量分级是土壤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按综合污染指数分级标准:P综合≤0.7时, 土壤环境质量等级为1级, 安全级, 清洁;0.7<P综合≤1时, 土壤等级为2级, 处于警戒级, 尚清洁;1<P综合≤2时, 土壤等级为3级, 土壤污染物超过标准值, 视轻污染;2<P综合≤3时, 土壤等级为4级, 土壤受到中度污染;P综合>3时, 土壤等级为5级, 土壤污染已相当严重。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评价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5 质量控制与数据分析

采集现场质量控制样是现场采样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在采样过程中, 同种采样介质, 采集一个现场重复样和一个设备清洗样。现场重复样是从相同的源收集并单独封装分别进行分析的两个单独样品;设备清洗样是采样前用于清洗采样设备与监测有关, 并与分析无关的样品, 以确保设备不污染样品。为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 每批加2个标样, 2个空白, 2个管理样, 2个回收率, 10%的平行。标准值与测定值之间的变异系数范围在1.3~8.7, 且同批的2个标样的测定值间的变异系数小于10%, 表明其平行性较好, 能满足测定要求。

采用Excel 2007以及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对农田表层0~20 cm土样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描述性分析, 得出各项统计指标, 结果如表1所示。土壤中Cr、Zn、Pb、Cd、As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58、2.3、0.06、2.9和0.06mg/kg, 其中, Zn、Pb、Cd元素平均含量高于周边土壤背景值, 特别是Zn和Cd, 与土壤环境二级标准值相比样品超标率达30%, 最高含量分别为302和1.8mg/kg。从最小值和最大值的分布上看, 各元素含量的极差很大, 特别是Zn与Cd, 这意味着着研究区内局部地区的土壤重金属由人为活动引入[6,7]。

通过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价, 结果 (表2) 表明, 在10个表层土壤样品中主要存在两种重金属元素的超标问题, 样品超标率为30%, Zn与Cd超标的点位均为C2、C7和C9, 通过内梅罗指数综合评价表明, 这三个点的污染状况分别为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重度污染, 表明重金属Zn与Cd超标是造成这三个样地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且这三个样点的p H值分别为4.2、4.4、4.7, 而该场地原为靖江电力器材厂使用, 该厂主要生产输电线路电塔等电力器材, 主要的产污环节为镀锌和酸洗。所以, 企业生产活动是造成土壤中Zn和Cd超标以及土壤p H值偏低的主要原因。根据有关学者研究, 电镀作业会造成厂区土壤重金属浓度的超标[8]。

3.2 水质污染状况

有研究表明, 电镀厂属于重污染行业污染场地, 会对周围环境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包括土壤、作物、水体和底泥等[9,10]。所以, 对场地地表水及地下水p H、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氯化物、硫酸盐、砷 (As) 、镉 (Cd) 、铬 (Cr) 、铅 (Pb) 、锌 (Zn) 、汞 (Hg) 、六价铬 (Cr6+) 进行测定, 结果见表3。与对照水样QW相比, 地表积水1跟地表积水2的部分指标浓度均较高, 其中地表积水1中氯化物、Zn、Cd浓度分别是是QW的55倍、312倍和5.6倍;地表积水2中的氯化物、Zn浓度分别是QW的3.9倍和45倍。此外, 地下水cw1的氯化物浓度也明显高于背景值, 所以, 酸洗液存在向地下水渗透的危险。

本次调查场地规划用地为住宅类, 场地内地表水为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所以以《地下水质量标准》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为依据进行评价[9,10], 部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如表4所示, 结果表明, 地表积水Ⅰ中Zn和Cd的浓度高于地表水Ⅳ类标准, 建议及时对此点位所处的积水坑的水进行处理, 防止其下渗污染下层土壤。此点位位于镀锌车间附近, 为较高污染风险的区域, 由于地表土层有扰动, 污染物有随雨水下渗的可能, 有必要在此区域附近做进一步的补充监测调查。

4 结语

通过对场地土壤与重金属含量调查分析得出, 电镀遗留场地存在重金属超标问题。在土壤及地下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类型为Zn与Cd, 在土壤样品中, Zn与Cd超标率为30%;在水质样品中, 主要为地表水1中Zn与Cd浓度超标, 此外, 酸洗作业导致了地表土壤与地表水部分点位严重酸化, 并用进一步向下渗透的危险。

对于重金属超标的土壤, 建议进一步采取措施, 进行修复。目前, 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主要修复方法为客土法及固化稳定化法, 在施工前, 需要实施小规模试验, 取得针对本场地土壤理化特征以及污染物浓度范围的固化药剂混合比例等参数, 确定各项物料投加量, 同时制定详细的工程实施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摘要:以江苏省靖江某电力器材厂场地土壤与地下水为研究对象, 分析该场地土壤、地表积水与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状况, 结果表明:该场地受重金属Zn、Cd污染, 土壤样品超标率均为30%, 与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相比, Zn和Cd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5倍和6倍;水质样品中主要为地表积水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 此外氯化物浓度也明显高于背景值, 说明该场地存在一定的环境健康风险, 因此, 在再利用之前需对污染场地进行修复。

关键词: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

参考文献

[1]张胜田, 林玉锁, 华小梅等.中国污染场地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32 (6) :5-7.

[2]陈志良, 赵述华, 周建民等.典型电镀污染场地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3 (10) :1-4.

[3]胡玲, 郑川, 李琳等.典型电镀污染场地土壤调查研究[C].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第四卷) .2013.

[4]周鼎, 周建民, 彭晓春等.某电镀搬迁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3) :321-324.

[5]张玉莲, 闫天增.内梅罗指数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2) :35-39.

[6]张金莲, 丁疆峰, 卢桂宁等.广东清远电子垃圾拆解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J].环境科学, 201 (57) .

[7]吴新民, 潘根兴.影响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因子的关联度分析[J].土壤学报, 2003, 40 (6) :921-928.

[8]雍正, 罗泽娇, 宋萌萌.武汉某退役电镀车间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形态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4 (3) :46-50.

[9]杭小帅, 王火焰, 周健民.电镀厂下游水体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 2008 (10) :2736-2742.

[10]Hang X, Wang H, Zhou J, et al.Risk assessment of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 pollution in soils and rice (Oryza sativa) in a typical area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J].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9, 157 (8-9) :2542–2549.

污染场地调查 篇2

目录

前言

重庆市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

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在重庆三峡库移民、成立直辖市的大好机遇下,工业、城市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重庆主城区内原有企业已严重影响城市发展。

根据重庆市总体发展规划,主城区工业实行“退二进三”的发展战略要求,在“十五”期间已有许多企业通过关闭、破产、异地迁建等途径陆续迁出主城区。“十一五”期间在“十五”基础上搬迁重庆主城区剩余数十家工业企业。根据城市发展规划,搬迁企业原址拟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按土地所在区位置,分别规划为居住区、商业区、城市公共建设区等

重庆主城区原有企业建成时间早,因历史原因,各企业虽通过环境保护技术改造等,但“跑、冒、滴、漏”等造成生产场地土壤不同程度的污染。对企业搬迁后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可能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企业原有污染使土地的利用途径受到影响,做好搬迁企业原有场址是否受到污染,受污染后场址的修复显得极为重要。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抽出专项目资金,拟对重庆市搬迁企业原厂址进行风险评估,对搬迁企业场地的作用提出科学化的建议与意见,为政府有关部门对场地开发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重庆汇凯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凯厂”)是机械部大型重点骨干企业,专业从事各类透平压缩机、离心制冷机和各类风机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了振兴重庆机械制造业,使之成为重庆的支柱产业,也为了加速推进重庆主城区城市建设发展,遵循“退二进三” 和“退城进园”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优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汇凯厂决定整体搬迁至南岸区茶园新区。

由于汇凯厂在现厂址进行了四十多年的生产活动,产生的污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可能对场地造成污染。而汇凯厂搬迁后场址将作为城市建设用地,为保障人群健康,作好场区污染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十分必要。

我院受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委托,在对汇凯厂历史发展状况、各个历史时期厂区布置、主要产品、原辅材料使用和存储情况、生产工艺、污染物排放及处理等情况调查基础上,识别和判断场地土壤污染的可能性,初步分析公司生产环节上可能存在的排污点、污染因子、污染途径、污染范围及程度,于2007年5月编制了《重庆汇凯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大纲》,重庆市环境保护局于2007年5月组织专家对评价大纲进行了评估。我院按照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大纲及评审专家组意见,委托重庆市环境监测站对场地土壤进行了现场监测。

根据《重庆汇凯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大纲》,在对汇凯厂现有场地土壤监测,进一步对汇凯厂原有、现在生产情况、污染排放、治理情况调查基础上,完成了企业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本评估报告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重庆市环境保护局、重庆汇凯钢结建筑有限公司、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总 则

1.1评估目的

根据汇凯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现场址上曾经开展的各类活动,特别是可能造成污染的活动进行调查,弄清企业生产活动等可能污染场地土壤的途径,分析污染场等的环境污染因子。通过分析和场地土壤监测等手段,给出场地土壤可能受生产活动、遗留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的区域、污染程度。根据场地土地规划利用要求,采用相应的评判标准,评估场地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影响,结合保护人体健康等要求,明确场地是否受到污染,是否需要修复,并提出可行的场地污染修复方案,为场地污染修复提供技术支撑,为后期场地开发利用决策提供依据。

1.2 评估依据 1.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1.2.2 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1)《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环办[2004]47号)

(2)《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 2006年7月)

(3)《关于加快实施主城区环境污染安全隐患重点企业搬迁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04]59号)

(4)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关停破产搬迁企业遗留工业固体废物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渝环发[2006]59号)

1.2.3 技术标准和导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3)《展鉴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HJ350-2007)(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发[1998]089号)(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

(6)《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HJ/T25-1999)(7)《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8)《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9)《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规》(HJ/T2.1-93)(1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T169-2004)1.3 评估总体构思

评估工作按照经济适用原则:本次评估工作重点是调查企业土壤是否受到污染,评估过程中,考虑到土壤监测样品多、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大等的特点,现状调查过程中,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原则布置土壤监测点。起到减少工作量的同时,能真实反应企业污染土壤的污染物类及污染土壤区域分布。

因而,本次工作分三个时段来评估汇凯公司场地污染情况以及提出土壤修复方案。具体评估程序如下:

第一阶段,即场地污染现状的初步识别,目的主要是识别场地环境污染的潜在可能,通过会谈、场地访问以及填写调查表等方式调查汇凯公司的生产状况、原辅材料使用种类、运输及贮存方式、生产工艺、生产车间布置情况、工业固废、工业粉尘处置方式等基础上,综合分析生产活动中排污环节,污染土壤途径、污染因子,定性分析各污染因子对场地的污染程度及范围,提出场地污染监测技术方案,为下阶段土壤风险评估及土壤污染修复方案提供基础数据。本评估报告中主要根据企业生产产品、主要生产工艺,使用原辅材料种类、性质、环保特性等进行定性分析。同时通过对企业老职工及技术人员的调查,分析并给出场地可能受污染的区域及分布图件等。

第二阶段,即场地污染甄别阶段,如果第一阶段评价结果显示该场地可能已受污染,那么在第二阶段评价中将在疑似污染的地块进行采样分析,以确认场地是否存在污染。根据制订的土壤监测方案,委托监测单位取样监测分析,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初步分析。第三阶段,即风险评估与污染治理方案制定阶段,根据监测结果,一旦确定场地已经受到污染,则全面、详细评价污染程度及污染范围,并提出治理目标和推荐治理方案。

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程序见图1.3-1。

1.4 评估范围和对象(1)评估对象

本评估对象为汇凯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现址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及固体废物的污染状况。

通过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了解到汇凯公司现场址上没有堆放过含重金属等危险固体废物,没有稳定的重金属污染因子释放源。另一方面汇凯厂及周边均为城区建设区,该区域有较完善的雨水、污水排水系统,地表径流通过地表,很快输送到河流,且该区域地形起伏小,周边无大的山体,初步判断该区域地下水不丰富,作为地下水资源利用的可能性小。并且汇凯厂所在区域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城市自来水供应。鉴于以上原因,本次评估对地下水环境只进行简单分析。

(2)评估范围

本评估范围为汇凯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现址场地约13000m2;主要包括生产车间,办公楼、食堂以及厂内道路、绿地等。

1.5评估标准

根据城市建设规划,汇凯公司建厂后,现址场地拟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并按照商住用地性质进行开发,在该区域内不再进行农业生产。该区域土壤质量不适用以保护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为目的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或商住用地,居民或市民在场地停留时间高于企业工作人员,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不适用于以保护工业企业职工身体健康为主制定的《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HJ/T25-1999)。

为保护居住区等人群健康,北京市制定了土壤修复临界值地方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7年6月15日发布了《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该标准适用于展览于用地,以保护土壤资源、土壤环境和人体健康。本次汇凯厂土壤环境质量评估标准参照《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

评估过程中,按照标准中的A标准判断场地土壤是否受到企业生产排污影响,按照标准中B标准要求,判断汇凯厂场地土壤是否受到企业排污染,并据此提出可行的土壤修复方案。标准详见表1.5-1 企业现状及历史概况

2.1地理位置

汇凯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现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宝圣西路,,地处重庆市渝北区科技产业开发区9号用地,厂址位于兴科大道北侧,北边为红都家具城,南侧为回兴伴山名都小区,西侧为宝桐花园住宅区,东侧为规划建筑用地。汇凯厂所在位置交通方便,靠近通往江北机场的机场高速,兴科大道等主要交通干线。

2.2企业规模 重庆市汇凯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现占地面积13000m2(约20亩),建有9755.1 m2的钢结构建筑物,其中车间建筑面积约9500 m2,是由上海东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与香港亿达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沪港合资的中小型企业。车间H型钢年生产能力达4000吨,彩型板压型月生产能力达15万m2。

汇凯公司工作人员有168人,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在工程现场,另一部分为车间生产人员,其中,车间生产人员56人,车间工人实行一班制,按8小时工作制上班。

汇凯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各类建筑用彩钢板制品(钢夹芯板,彩钢压型板,冷弯薄型钢,H型钢),为用户提供各类钢结构建筑的设计、制造以及与之配套的安装服务。

重庆市汇凯钢结构有限公司是钢结构专业建筑企业且具备重庆市建委批准的“钢结构专业承包”贰级资质。厂内拥有多头自动切割机、H型钢组立机等钢结构加工流水线和多条彩钢板生产线,拥有先进的彩钢板,钢结构加工设备。

根据公司2008年统计数据,汇凯钢结构有限公司主要的生产技术指标与生产规模指标见表2.1-1。

2.3企业发展历程

1999年12月22日,上海东浦置业有限公司与美国KAYE&KAREN公司共同投资在重庆组建了中外合资企业,具有重庆市建委批准的钢结构制作、安装资质的重庆市汇凯钢结构建筑制造有限公司成立。

2002年5月,重庆市汇凯钢结构建筑制造有限公司名称更改为重庆市汇凯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

2005年6月,公司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所有工程项目均按体系进行规范质量管理。

2005年12月,投资方更改为上海东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原上海东浦置业有限公司)和香港亿达实业有限公司。

公司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和完善的技术服务保障体系,为打造精品工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来,先后完成大小百余个工程项目,均以精湛的施工和优质服务得到广大客户的赞誉。

2.4厂区基本情况概况 2.4.1厂区建设前自然概况

汇凯钢结构有限公司建于1999年。建厂前,该区域为丘陵地段,地势北高南低,落差约5m。该区域原始土地利用性质主要为农业用地,土地使用类型主要为耕地,土壤未受到工业污染。

2.4.2平面布置(1)总平面布置 ①厂区建设过程

汇凯钢结构有限公司自从1999年建厂以来,一直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科技产业开发区9号地块,厂址未曾发生变动,经过10年来的陆续建设,已建成较为完备的厂房与生产线、厂区道路,场地的硬化与绿化得到较为完善的建设。

②厂区现总体布置

现厂区的交通出入口大门面向西南方向,并在门口设立了保安室进场后自西向东行走,右首为职工食堂和厨房,(职工食堂占地约120 m2,大概可提供50人同时就餐);左首为一座三层办公楼(单层占地面积约100 m2)和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主要分为三部分:钢结构生产车间,彩钢板加工车间和油漆喷涂车间。厂房北部为钢结构生产车间,主要用于钢板的切割,弯制,矫正等工艺;厂房南部为彩钢板加工车间,用于加工彩钢板。车间东面有一约500 m2的隔间,为油漆喷涂车间。车间内没有专门置放加工剩余废料的仓库,均将其堆放于厂房东北部一角落。现厂区总平面布置见附图2。厂区(现状)主要数据见表2.4-1。

(2)给排水

汇凯钢结构有限公司的生产工艺无需用水,厂内用水主要包括消防、生活用水,水源来自城市市政供水,用水量约500m3/月。

厂区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制,办公楼,生产车间和食堂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厂区污水管网,接入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厂区建筑物周围建有约200m的下水道,雨水经下水道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3)电气和动力

企业用电由江北供电所引入,厂区内设变压器1台,总安装容量315KVA,供给生活用电和生产用电,耗电量约为50000kw·h/月。

厂内无锅炉、燃气灶等供暖、加热设施,其生活,生产所需能源均来自市政供电。

(4)厂区绿化

厂区现有绿化面积1000m2,虽然厂区绿化面积较小,但仍在围墙边,构筑物外围种植了少量花草,冬青等植物,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音的作用。2.5 厂区主要环境问题 现厂区主要环境问表2.5-1。

2.6厂区排污设施

根据调查,汇凯钢结构有限公司现有的排污设施主要有临时堆渣场和排水系统。

(1)临时堆渣场

临时堆渣场位于厂区东北角,占地面积约20m2。场地已经过混凝土覆盖硬化,硬化厚度约40cm,现场勘测表明,渣场硬化地表依然保存良好,未发现有大损坏而造成地表裸露的情况。汇凯公司生产固体废物产生量40-50t/a,均卖给金属废品回收公司利用。汇凯公司办公楼和食堂等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市政环境卫生部门负责收集、运输和处理,每周清理一次。

(2)排水系统

汇凯公司建设时采用的是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主要是雨污分流的排水暗沟,主要布置在厂区建筑物周边,总厂约200m。下水道沟盖板为矩形断面,约60cm×50cm左右,主要为砖砌结构,表面抹水泥砂浆,以防渗漏,沟盖板间距5-8cm。

生活污水由主干道两侧的排水暗沟,经过附近一化粪池处理后,,经过一段停留沉淀后,接入市政排水管网。雨水汇入雨水管后,接入市政雨水管网。

厂内排水系统随厂区主体建筑同步修筑,1999年厂区建成后,排水系统未发生大的调整,多年来可能存在部分沟段修补的情况,但具体情况未有记录。厂内未修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直接从排水沟道排出厂区。主要产品及生产工艺

汇凯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从1999年建厂以来,主要生产各类建筑用钢结构彩钢板制品(钢夹芯板,彩钢压型板,冷弯薄型钢,H型钢)等,是一所为用户提供各类钢结构建筑的设计、制造以及与之配套的安装服务的中外合资公司。

3.1主要产品 目前,汇凯公司车间H型钢年生产能力达4000吨,彩型板压型月生产能力达15万平方米。公司具备重庆市建委批准的钢结构制作、安装贰级专业资质,且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所有工程项目均按管理体系进行规范质量管理。公司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和完善的技术服务保证体系,为打造精品工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2原辅材料

汇凯公司现在生产所需原辅材料主要有钢板、钢卷,辅材为焊条、焊丝和油漆、氧气、乙炔等。

汇凯公司主要原辅材料用量及存储运输方式详见表3.2-1。

3.3主要生产设备

汇凯公司目前拥有从金属切割、剪冲、下料、钻孔、弯制,焊接直到涂装的设备共一百余台(套),其中大型、高精度、数控自动化的先进设备40余台(套)。主要设备情况见表3.3-1。

3.4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1)生产工艺流程

汇凯公司工艺流程很简单,是根据工程施工图纸进行采购、安排原材料进场,原材料多为成品钢板或钢卷,然后进行开料、加辅材焊接、油漆喷涂等,具体如图3.4-1所示。车间加工后的废料多为固体废料,统一堆放后由废物公司进行回收。油漆进行机械喷涂后,没有用尽的废料,质量不好的油漆由厂家统一回收。

(2)产污环节

根据汇凯公司生产工艺流程分析,其主要产污环节如下: ①剪冲锯、气割:该工序中主要产生金属原料余料、铁屑等固体废物;施工操作中的噪声;气割用气丙烷燃烧稳定,不会造成污染。②弯制、边缘加工、钻孔:主要产生金属原料余料、铁屑等固体废物以及施工操作中的噪声;

③拼装、焊接、矫正:该工序主要产生焊接烟尘污染,以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④抛丸机除锈:该工序是将半成品的钢结构制品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从而达到所需的光亮度、清洁度、粗糙度和强化工件表面的目的。该过程主要产生铁锈等固体废物,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

⑤油漆喷涂:油漆加工车间内无通风设备,油漆喷涂后自然风干,该过程主要产生含苯类、酮类的废气,以及废弃的油漆桶,多余油漆等废物。

3.5固体废物利用情况

汇凯厂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废金属(金属屑、废油漆桶等)、打砂粉尘以及生活垃圾等,其中废金属产生量约50t/a,在厂内临时集中堆放后,由汽车外运到废品回收站出售废铁;质量不好,多余的油漆由油漆厂家统一回收;产生的生活垃圾在厂内垃圾场临时堆放后,由汽车外运统一处理。

3.6环境事故及投诉情况

根据咨询重庆市渝北区环境保护局、渝北区环境监察支队等单位,汇凯厂在生产过程中未发生环境事故。在过去十年里,周围居民曾向渝北区环境监察支队投诉汇凯厂打砂工艺的粉尘污染问题。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析

汇凯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从建厂以来,主要生产各类建筑用钢结构彩钢板制品(钢夹芯板,彩钢压型板,冷弯薄型钢,H型钢),从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场地环境污染风险角度来看,生产工程中的排污环节一是切、割、铣、刨、磨等产生的金属废物、噪声等;二是油漆喷涂时间、产生的含苯类、酮类的废气。

4.1 污废水污染分析 4.1.1 废水产生量分析

汇凯钢结构公司的生产工艺流程中无生产用水,无生产废水排放,厂区排放废水主要来自于职工生活污水,包括冲厕用水,食堂烹饪用水、日常饮用水、浇灌花草水等。生活用水量按人均100L/人.d,排污系数0.9 计算,厂区管理人员和工人(一班制,按8小时工作制上班)共计70人左右,产生污水量21m3/d。厂区生产生活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COD 250 mg/L,BOD5 100mg/L,NH3 25mg/L,SS 100mg/L。

4.1.2 废水排放方式

汇凯公司污水排放系统采用的是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主要是雨污分流制的下水道,布置在厂区建筑物周边,总长约200m。

生活污水由主干道两侧的排水暗沟,经过附近一化粪池处理后,,经过一段停留沉淀后,接入市政排水管网。雨水汇入雨水管后,接入市政雨水管网。

4.2固体废物污染分析 4.2.1 固体废物产生量分析

通过对汇凯公司现有生产工艺分析,主要产生以下固体废物:切割、铣刨过程中产生的废渣、金属屑(铁屑)、废弃油漆桶以及抛丸除锈时产生的含铁粉尘,铁锈等。废渣、金属屑直接堆放在临时堆渣场;含铁粉尘、铁锈经清扫后堆放在临时堆渣场,外运处理。总共年产生量约为50t/a。

生活垃圾按照0.9kg/人.d计算,厂区共有管理人员和工人70人,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23t/a。4.2.2 固体废物处理方式

根据现场调查走访,汇凯公司临时堆放的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如下:废渣、金属屑(铁屑)、废弃油漆桶等固体废物堆放在生产车间东北一角落(占地面积约20m2,场地已经过混凝土覆盖硬化,硬化厚度约40cm,经现场观察,渣场硬化地表依然保存良好),每隔半月左右,由汽车外运到金属废品公司出售。汇凯公司办公楼和食堂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市政环境卫生部门负责收集、运输和处理,每周清理一次。

4.3废气污染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汇凯公司现大气污染物排放物主要是生产过程中喷涂工序产生的含苯类、酮类的废气;除锈时的抛丸粉尘(计入固体废物中)以及焊接工序中的焊接烟尘等。

(1)喷涂工序含苯废气

根据现场调查,汇凯厂喷涂工序全部在油漆喷涂车间进行,内无通风或环保设备。喷涂油漆与稀释剂消耗量为30t/a,油漆成分以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漆为主,其中苯系物含量为5%(甲苯约占60%,二甲苯约占40%);稀释剂中苯系物含量为35%。

(2)焊接烟尘

目前厂区焊接工序以手工焊接为主,基本未散排,无焊烟净化设备,其排放量为0.087t/a。

5企业周边环境概况

5.1自然环境现状(1)地形地貌 渝北地处华蓥山主峰以南的巴渝平行岭谷地带,地势从西北向东南 缓缓倾斜。全境自西向东由华蓥山脉、铜锣山脉、明月山脉三条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条状山脉与宽谷丘陵交互组成的平行岭谷。北部为中山,海拔1460~800米;中部为低山,海拔800~450米;南部多浅丘,海拔450~155米。

本区域地貌多呈垄岗状,山体雄厚,长岭岗、馒头山、桌状山错落于岭谷间,地势起伏较大。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谷坡河岸多溶洞。过境主要河流有长江和嘉陵江。嘉陵江沿区境西南边境流过,有后河注入。区境中、东部有寸滩河、朝阳河、长堰溪、御临河注入长江。长江沿区境东南边境流过。

汇凯公司厂址地形较为平坦,场地东高西低,相对高差在5m左右。(2)地质构造

渝北区地质属沉积岩广泛发育区,地质形态为华蓥山帚状褶皱束和宣汉~重庆平行褶皱束,褶皱带呈北北东向展布,狭长而不对称,褶皱紧密,向斜宽,背斜窄,断裂少。区内主要有3条背斜,西部以龙王洞背斜为主,东部为铜锣峡背斜和明月峡背斜。出露地层总后约3416-4478米,其中以侏罗系分布最广,约占73%,三叠系次之,约占21%,二叠系出露面积仅在区域东北和西北的背斜高点有少量分布,仅为1%。此外,第四系地层属零星分布。(3)气候、气象

渝北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具有冬暖春早、秋短夏长、初夏多雨、无霜期长、湿度大、风力小、云雾多、日照少的气候特点。常年平均气温17.3℃。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2℃左右。常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平均日照1340小时左右,平均无霜期319天。

(4)水文特征

区内的主要河流是嘉陵江,嘉陵江是重庆市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也是工业和生活污水的重要排污河道。嘉陵江流速高、流量大、水资源丰富、水上交通方便。嘉陵江由合川入境,至朝天门离境。入境水量275.5 亿m3/s,最大流量达44800m3/s,最小流量242 m3/s,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657.7亿m3(2155 m3/s)。江面一般宽度为175~1000m,最高水位208.17m,最低水位176.81m,多年平均水位179.64m。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江,境内长41km,是是重庆市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最主要水源,也是长江流域工业和生活污水的重要排污河道,其最大流量64100m3/s,50年一遇洪水位为193.89m,历年最高洪水位为219.16m(1905年洪水位);常年洪水位182.0m,常年枯季水位165.00m左右,最低枯水位160.50m左右。

汇凯公司厂址附近无溪沟,湖泊等自然水体。场地处于丘陵区剥蚀丘基岩缓斜坡地带,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低洼处及接近冲沟水位的地段有少量地下水滞留,水量不大。

(5)生态环境

渝北区的生态环境较好,园林绿化发展快、档次高。绿地率达31%、绿化覆盖率为3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98m2,铺装率、硬化率达100%,位居全市第一。以竹、松、柏、杉为主,成片地分布在统景风景区,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渝北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系统中物种种类少,营养层次简单,尚未发现珍稀动植物。土壤类型以水稻土、紫色土、黄壤土三个土类为主。区内已无原生自然林地,其植被主要为人工林与少量分布在各背斜山的次生植被,以马尾松最多,其次为杉及其它阔叶林。竹类以慈竹、白夹竹、水竹为主。区内林木主要以农家四旁(宅旁、溪旁、村旁、路旁)树桉、千丈、泡桐、刺槐为主。经济林木类有棕榈、女贞、桑、茶和果木等,荒地广生灌、藤植物等。

拟建项目地处兴科大道路旁,具有城市生态系统特征。场界周边路面已经硬化,宜绿化地也已绿化,区域尚无水土流失现象。据渝北区统计资料,工程区属中度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重力侵蚀较轻,水力侵蚀以面蚀、沟蚀形式出现,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为4900t/km2.a。

5.2社会经济状况

渝北区作为重庆市空港所在地,集商贸、旅游为一体,是重庆市重要的科技、商贸、和交通枢纽。全区幅员面积14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万公顷,林地面积1.7万公顷。辖22个乡镇、10个街道办事处、622个行政村、7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90.1775万,其中农业人口52.8341万人,非农业人口37.3461万人工业现状

重庆渝北区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3.1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08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4.78亿元。建筑业总产值100.7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2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75.45亿元。

渝北区交通、邮电、通讯事业发达。渝北区交通通讯发达,是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要道。去年扩建城区道路13条、12.7公里。完成鸳鸯经济带主干道路基工程量的60%。完成市重点项目迎宾大道渝北段绿化工程。区境内高等级公路建设进展顺利。新修乡村公路300多公里,通公路的行政村达到94%。形成了发达的网格交通,为区域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邮电、通讯日趋现代化,现拥有5万门程控电话,城区、乡镇部份村,以及部分居民,甚至农民住宅都已安装程控电话,可直接通向全国各地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重庆渝北区内道路宽敞,环境优美,水电气供应充足,电信网络健全,通讯设施先进。城市功能齐全,市场体系完善,已建成农副产品、汽车交易等7个专业批发市场。旧城改造步伐加快。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得到加强。严禁脏车入城、定时定点清运垃圾、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和公厕、垃圾站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

重庆渝北区有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34个,会员3500人,全区有学校429所,在校学生100507人,有重庆市渝北中学、重庆市两路实验小学等,区内有医院等卫生机构45个,广播电台、图书馆、体育馆各1座、文化馆36个,并有“武术之乡”之称。区内医院3个,医务人员103人,病床180张。

2006年渝北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6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63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1.5%和5.3%。

汇凯公司厂址区域及周边无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文物和饮用水源保护地。企业场地环境现状

根据汇凯钢结构有限公司的生产状况、生产工艺以及厂区总体布局分析以及《关于重庆市汇凯公司土壤风险评价的情况说明》,受重庆大学委托,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于2009年3月4日对重庆市汇凯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的土壤进行了监测。按照监测具有代表性的原则,在汇凯厂现厂区设置了土壤现状监测取样点,对可能受到污染的土壤取样进行监测,评估土壤是否受到污染。具体情况如下:

6.1监测方案(1)监测布点

监测目的和布点原则:按照能判别汇凯厂现场地土壤是否受到生产活动污染,监测按以点带面的原则进行布点。重点查明有土壤污染源强所在地的区域。

布点方法:本次在厂区内共设置1个监测点,设置在油漆喷涂车间。监测点照片见图6.1-1.监测因子:主要监测因子包括pH、镉、苯、甲苯、二甲苯等。

6.2监测方法

土壤监测分析方法见表6.2-1。

6.3监测结果及分析

汇凯厂场地规划用地性质为商住用地,土壤质量风险评估标准执行《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中的A级标准限值。

土壤环境质量采用单项指数法分析,单项指数模式如下: Pij=Cij/Csi 式中:

Pij——第i监测点污染因子j的单项指数,其值在0~1之间为未超标,大于1则为超标;

Cij——第i监测点污染因子j的实测浓度(mg/kg); Csi——污染因子j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限值(mg/kg)。重通集团厂址各土壤监测点监测结果及分析评价见表6.3-1。

根据表6.3-1所示,汇凯厂厂区内各监测点各项指标单项指数均小于1,未超标,说明场地未受到相关因子污染。

7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

7.1 场地污染影响途径分析 7.1.1环境要素

可能对场地土壤造成污染的环境要素主要为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物等三种。

(1)废水

含有有毒有害的物质的废水,在排水沟排放时,可能在生产车间下渗进入土壤以及排水沟道两侧或底部渗漏,进入沿途土体,从而使污染物质吸附于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

(2)废气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工业中排出的有毒废气,它的污染面大,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工业废气的污染大致分为两类:气体污染,如二氧化硫、氟化物、臭氧、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气溶胶污染,如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及烟雾,雾气等液体粒子,它们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

(3)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在降雨作用下,其中含带的污染因子可能随地表径流下渗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7.2.2 污染影响途径

本次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是从人体健康角度考虑场地是否受到污染,污染是否给人群健康造成危害。因此,若场地存在污染,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途径。

(1)场地下阶段开发建设期

企业搬迁后,场地重新确定开发利用方式,必然存在场地重新规划、原建筑拆除、场地平场、动土施工等建设工序。在施工过程中,受污染土壤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危害人群(主要为建设期施工管理人员)健康:

①施工扬尘,其中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施工人员体内,危害人体健康;

②生活用水,如果施工期间生活用水就地取地下水,则地下水可能含有有毒物质,通过口直接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③意外食用土壤,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2)场地开发利用方式

场地重新开发建设完成后,可能为商业用地、居民用地以及城市建设公共用地等,均为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场地大部分面积可能硬化处理,人体不能直接接触,但仍可能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危害人体健康:

①场地扬尘,可能存在仍然裸露的受污染土壤(如开发不完全或直接用于绿化的污染土),在场地内产生扬尘,通过呼吸系统直接进入居住人群体内,危害人体健康;

②意外食用土壤,针对上述仍可能裸露的受污染土壤,可能通过某些不可预期的意外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危害;

③生活用水,如场地人群生活用水就地取地下水,则地下水可能含有毒物质,通过口直接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7.3 公众受场地污染影响分析

根据对汇凯厂的分析,造成场地污染的环境要素主要有三种,即废水、大气和固体废物。

7.3.1环境污染要素分析(1)废水

汇凯厂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机加含油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厂内未修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通过厂区排水沟道排出厂外,汇入厂区西侧300m处的一条无名溪沟。汇凯厂现址场地后期开发为商住用地,石油类物质对土壤污染以及人群健康影响很小。

在1969年~1973年,厂内曾进行少量零部件镀锌处理。镀液盛放在池中,循环使用,由于生产时间很短,镀锌零部件数量小,因此产生锌污染的可能性很小。而镀锌零部件后期的铬钝化处理,存在一定的冲洗废水,因此对原镀锌车间以及厂内排水沟道两侧可能存在铬污染。

(2)大气

汇凯厂大气污染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是打砂房造成的扬尘,主要含砂以及铁屑,即使其沉积在场地裸露土壤上,对土壤也不会产生污染。

第二是机加零部件焊接产生的焊接烟尘,主要为铁的氧化物颗粒、CO、NOx等,其对土壤也不会产生污染。

第三是装箱喷涂车间的喷漆工序,喷漆中含有苯、甲苯和二甲苯等物质,在喷涂过程中可能直接作用于土壤上,或在空气中吸附于土壤,从而造成土壤受苯系列物的污染。

(3)固体废物

汇凯厂固体废物全部临时堆放在临时渣场,固体废物包括废金属等一般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其对土壤基本不产生影响。在曾经使用的镀锌工艺期间,镀锌钝化后产生废渣可能堆放在临时堆渣场,钝化采用铬钝化,可能含有铬。但临时堆渣场在1963年就硬化处理,混凝土厚度在40cm左右,至今未发现大损坏,且固体废物一般堆放时间在1周左右,然后外运城市建筑弃土场或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理,因此,临时堆渣场受到污染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7.3.2污染影响途径分析

据前所述,汇凯厂场地污染对公众的健康影响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时期:场地下阶段施工建设期和场地开发利用方式(建成后场地用地性质)。

(1)场地开发施工期

汇凯厂在搬迁后,场地重新确定开发利用方式,需对原有厂房进行拆除、场地平场等。在施工过程中,受污染土壤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危害施工人群健康:

①施工扬尘,其中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可通过呼吸系统直接进入施工人员体内,危害人体健康;

②意外食用土壤,如通过饮食等,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汇凯厂生活用水主要来自市政管网供水,可不开采地下水,因此施工期间地下水不会人群健康造成危害。

(2)场地开发利用方式

汇凯厂场地下阶段规划利用为商住用地,重新开发建设完成后,为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场地大部分面积可能硬化处理,人体不能直接接触,但仍可能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危害人体健康:

①场地扬尘,可能存在仍然裸露的受污染土壤(如开发不完全或直接用于绿化的污染土),在场地内产生扬尘,通过呼吸系统直接进入施工人员体内,危害人体健康;

②意外食用土壤,针对上述仍可能裸露的受污染土壤,可能通过某些不可预期的意外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危害;

③生活用水,如场地人群生活用水就地取地下水,地下水可能含有毒物质,通过口直接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汇凯厂公众受场地污染影响分析见表7.3-1。

7.4 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小结 7.4.1评估小结

根据对汇凯厂土壤取样监测结果分析pH、苯、甲苯、二甲苯等监测因子均未超标,说明汇凯厂场地土壤未受到污染。

7.4.2场地未受污染原因分析

(1)排水沟全部为石砌沟,部分沟段为原生岩体开凿,渗漏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污染物质从排水沟两侧渗入土壤的可能性小;且流水同时也对可能的污染因子造成融解冲刷转移,对可能吸附于土壤的污染物质携带出厂。

(2)厂区建设比较完善,厂区大部分面积特别是原镀锌和发蓝车间、临时堆渣场以及装箱喷涂车间,在建厂后即采取了混凝土硬化处理,其中临时堆渣场地面硬化厚度40cm左右,镀锌和发蓝车间以及装箱喷涂车间硬化厚度也在30cm左右。根据现场查看,这些区域硬化地表至今保存仍比较完好,未发现大损坏,因此污染物质基本不会直接接触土壤。

(3)镀锌和发蓝工艺停产时间较早,生产时间短,尤其是镀锌工艺,在1973年停止生产,且服务对象为厂内的关键零部件,数量小,可能产生的污染比较小。公众参与

8.1公众参与目的 公众参与目的是增加汇凯厂内部职工以及周边群众对场地污染风险评估项目的了解,同时向集团内部职工和周边居民了解汇凯厂的历史发展状况、企业生产状况,有利于更全面和更准确地进行场地污染风险评估工作。

8.2公众参与方式和范围 8.2.1公众参与方式

参考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以尽可能全面、准确了解汇凯厂场地污染情况为目标,本次汇凯厂场地污染风险评估采用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的方式进行公众参与调查。

8.2.2公众参与范围

本次评估公众参与调查活动主要对象为汇凯厂周边居民(最好在40岁以上)、汇凯厂厂内职工(包括退休职工)。

8.3调查内容

本次评估公众参与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汇凯厂建厂前(玉带山)厂址土地利用性质及地貌、建厂土建土石方情况、技改中土建是否产生土石方及其处理情况、生产运行中“三废”处理情况、环保纠纷等。

重庆汇凯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公众调查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

重庆汇凯(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凯厂)是机械部大型重点骨干企业,专业从事各类透平压缩机、离心制冷机和各类风机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了振兴重庆机械制造业,使之成为重庆的支柱产业,也为了加速推进重庆城镇化、工业化进程,遵循“退二进三”和“退城进园”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优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汇凯厂决定整体搬迁至南岸区茶园工业园区,目前迁建项目已取得重庆市南岸区计委颁发的项目备案证。

汇凯厂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跑、冒、滴、漏”及工业“三废”的排放,导致场地土壤受到污染。为了保障场地后期开发后人体健康,判断场地是否达到规划使用功能环境质量的要求,为后期场地评估工作以及场地开发利用决策提供依据。现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我院将对汇凯厂玉带山厂址曾经开展的各类活动,特别是可能造成污染的活动进行调查,弄清企业生产活动等可能污染场地土壤的途径,分析污染场等的环境污染因子。结合土壤监测等手段,给出场地土壤可能受生产活动、遗留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的区域、污染程度,并提出场地土壤修复措施。

以上为汇凯厂以及本次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的简要介绍,为了全面了解汇凯厂的发展历史、建厂及技改土建土石方情况、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等,现对您进行咨询调查,请您抽出宝贵时间就背面公众参与调查表进行填写。

2007年5月

8.4调查结果及分析

公众参与调查表共发出36份,收回36份,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我们按调查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参与调查人员中,以汇凯厂厂内职工和场外个体户为主,年龄以40~60岁为主。参与人员调查统计见表8.4-1。

根据调查,大多数人对汇凯厂的发展有所了解,并认为汇凯厂没有造成污染或者污染很小。对曾经使用的镀锌工艺基本不了解,没有环保纠纷记录,技改时未产生土石方。调查结果分析见表8.4-2。场地污染环境修复措施

9.1 场地修复判别 9.1.1判别标准

本次评估参考标准为《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分为A、B两级:A级为土壤环境质量目标值,代表了土壤未受污染的环境水平,符合A级标准的土壤可适用于各类土地利用类型;B级为土壤修复行动值,当场地土壤污染物监测值超过B级标准限值时,则必须实施土壤修复工程,使之达到A级标准水平;符合B级标准但超过A级标准的土壤可适用于II类土地利用类型(场馆用地、绿化用地、商业用地、公共市政用地等)。

9.1.2判别结果

根据对各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各指标均达到《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的A级标准,汇凯厂场地土壤未受到污染,可不实施专项土壤修复工程。但是,本次评估监测选取监测点可能存在局限性,可能并不能完全反应场地实际情况,因此对场地土壤的使用以及去向提出管理措施建议。

9.2 场地土壤管理措施建议 9.2.1施工回填土管理

根据分析,镀锌和发蓝车间以及临时堆渣场存在铬污染的可能,为了降低土壤污染对人群健康危害几率,在场地下阶段建设施工过程中,对这两个区域土壤可采取一定管理措施。

原镀锌和发蓝车间面积375m2,临时堆渣场面积300m2,考虑镀锌及发蓝车间以水污染为主,下渗量很小,土壤污染深度不会太深,考虑厚度在1.0m左右。因此,原镀锌和发蓝车间需加强管理的土壤375m3,临时堆渣场需加强管理土壤300m3。

这两个区域土壤采取就地消化处理,可根据后期场地规划做好两个方面措施。

(1)就地回填:将开挖土壤在厂区范围内回填,根据以后场地使用功能,尽量将土壤回填至建筑及硬化场地之下,避免直接裸露。(2)场内转运回填:需将该区域土壤挖出,运至其它地块回填。做好即挖即填工作,减少改部分土壤裸露时间;对填方区底部铺一层厚0.5m~1.0m的粘土,将需处理土壤置于粘土层上,其上在回填其它土石方,顶部硬化或覆熟土绿化,保证处理土壤不裸露,且粘土层在一定程度上可吸附重金属。

9.2.2施工期水土保持 施工期间的开挖回填工作,可能造成一定程度水土流失,水流中含泥沙,也可携带污染物质。因此,做好施工期间水土保持工作,可防止在该期间场地的污染问题。具体可落实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开在雨季施工,并注意天气预报,遇暴雨可采用塑料薄膜或防雨布对开挖土石方覆盖防护;

(2)在主要施工区域周边布设临时排水沟,在排水沟出水口设置临时沉沙池,防止场地内地表径流漫流现象。

9.2.3弃土弃渣处理

重庆市建筑基础施工一般采取大开挖方式,土石方就近堆放在施工区一侧,修筑钢筋混凝土桩基或砌石实体基础后,再以土石方回填夯实,多余土石方做弃方处理。如汇凯厂场地下阶段施工建设存在弃土弃渣,需外运处理,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原镀锌和发蓝车间以及临时堆渣场区域如产生弃土,不外运,就在场内回填消化;

(2)外运弃土应首先考虑城市建筑弃土场,并保证弃土场的修建挡土墙和排水工程,可通过协调,本工程弃土置于弃土场中部,并保证不裸露。

9.2.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汇凯厂固体废物包括废金属(主要为铁屑、油漆桶,做废铁外卖)、含铁粉尘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以及焦炭灰渣等生活垃圾,在搬迁过程中,将废金属外卖,含铁粉尘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运往城市建筑弃土场处理,生活垃圾运往城市垃圾处理场处理。9.2.5场地下阶段绿化土管理

汇凯厂场地土壤以紫色土和黄壤为主,其中现表层绿化土多为紫色土。紫色土为紫色砂岩和页岩风化物堆积形成,富含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一种较肥沃的土壤;黄壤富含水合氧化铁(针铁矿),较紫色土相对贫瘠。

汇凯厂场地内黄壤基本为底层土,肥力不高,不适合用于绿化土。在施工期间占用、覆盖等情况可使场地表层富含有机质的耕作土受到破坏,因此可保留现有绿地的表层土,在场地建设完成后覆土绿化;尽量不利用底层土在表层裸露作为绿化土使用。

9.2.6施工期人员健康保证措施

根据本评估对场地污染影响途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期的健康工作:

(1)施工时采用湿式作业,控制施工扬尘,向施工人员配发口罩,减少施工扬尘对施工人员健康危害。

(2)做好工地食堂卫生工作,防止场内土壤进入施工管理人员的饮食。场地规划反馈意见

10.1场地规划情况

通过咨询重庆市规划局和汇凯厂等单位,汇凯厂现厂区(玉带山1号)16hm2(合240亩),由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整体收购,购价为3亿元人民币,未来开发利用性质初步确定为商住,但具体开发形式以及布局情况尚未确定。

根据评估分析,汇凯厂场地土壤未受到污染,能够满足下阶段作为商住用地的规划使用要求。

10.2场地规划建议

污染场地调查 篇3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生态平衡;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相应的许多污染物排出量日益增加,使得我国仅有的地下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导致水资源严重稀缺,目前治理水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主要工作,根据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源找出根源,分析出现水资源污染的源头,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节约水资源,同时杜绝水资源浪费现象。只有加强水污染治理进度,才能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本文提出一些可行性办法,希望对治理地下水污染有所帮助。

一、地下水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

首先,城市主要污染垃圾过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产生的废弃垃圾和污染源也越来越多,表现特别明显的是:工业垃圾和家庭垃圾的与日俱增。每户平均的日垃圾产量基数呈现出不断增加趋势,使得我们的总数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需要我们树立起减少垃圾污染的意识,学会多次利用物品,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其次,可溶性污染物较多,尤其是化工类企业,每天会产生許多污染性极强的化学药物,大多都是可溶性的污染物,很容易与周围物体进行溶解,从而不断扩大污染范围,加剧污染程度,这要求化工类企业在进行垃圾处理时,就要对其合理分类,多次利用可循环使用的物品,提高资源的使用率;最后,非混合物污染物存在于城市的多个角落,而且大多呈现的是液态状态,溶于水中会导致水中大量微生物死亡,这些微生物死亡后的尸体大多溶解到水中,会严重污染水资源。与此同时,这些可溶性污染物,会慢慢形成持久性的污染源,从而增加地下水污染的程度,严重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用水质量。

二、地下水污染场地防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由于污染物的不固定性,使得许多地方在进行水污染治理时,出现分工职责不明确,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严重的情况下,会耽搁治理地下水资源的最佳时间,使得污染源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在一些跨省的区域里,缺乏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明确划定治理水污染的职责,加上水污染的主要场地涉及到农业、环保等多个方面,因而各个部门在进行管理时,容易出现互相推诿,使得水污染防治工作无法正常展开;其次,城市化进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过度开发水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加上人口密集,水环境的自净速度远远跟不上开采的进度,导致地下水环境逐渐失去平衡,而人类盲目、过度地开采地下水,周而复始,导致水污染状况被加剧;再者,治理水污染是一项耗时耗力耗钱的工程,要想真正取得成效,政府就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充足的经济来源,购置优质的环保设备,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经济保障;最后,治理地下水污染本身就是很漫长的过程,人们还未形成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对重要水源进行破坏的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长江和黄河的入口处,大量的废水排放,加剧了当地地下水的污染程度。

三、治理地下水污染场地的控制与修复措施

(一)建立地下水污染信息系统

在开展防治地下水污染工作时时,可以根据每个地方的污染源,先展开调查和记录工作,把污染最严重的点记录下来,深入了解地下水污染的现状,从而制定出合理、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有效控制地下水的范围,防止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在经过真实调研之后,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对每个污染源进行有效监控,建立地下水污染信息系统,定期观察水质变化,从而有效控制水污染现象。当然,在建立这个信息系统后,要及时进行更新和升级,确保能第一时间观察到水质情况,保证地下水的质量,切实做好地下水防治工作。

(二)建立地下水污染预警系统

由于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使得许多重污染企业胡乱排放污染物,导致地下水污染日益加重,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如山西、河北等老工业基地,大量重工业在城市空间上方排放污染物,却无人监管。而为了更好地监管地下水治理工作,有关部门需要建立地下水污染预警系统,对地方企业排放污染物状况进行抽样检查,检测其是否达标,并安装报警系统。当排放污染物出现超标状况时,报警模式会自动启动,这样就警示防治地下水的工作人员,需要对该企业进行管理,以便水质能得到有效改善,防止水质的进一步恶化。只有开展全面、周密的防治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地下水资源污染状况。

(三)国家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

在地下水防治工作中,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通过经济上的支持,促使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实到位。针对一些重污染源的治理,可以从技术上进行改进,针对不同污染物的特质,研制出相应的控制与修复技术,从而真正实现废物再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同时,还需要引入先进的技术,跟上国外地下水防治工作的步伐,真正做好地下水防治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让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需要我们从每个人做起,减少垃圾的堆积,提高水资源使用率,用自己的微博之力保护环境。同时也需要防治地下水污染工作者,不断学习新技术,研制出具有可行性的信息系统,有效监测地下水污染状况,从而在源头上杜绝水污染现象。

参考文献:

[1] 车均,张蕾.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的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3)

[2] 李玉双,胡晓钧,宋雪英,孙铁珩,侯永侠.城市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10)

工业污染场地与地下水污染的控制 篇4

1工业与地下水污染场地的类型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 造成了大面积工业污染场与地下水污染的现象, 这些工业污染对我国地下水资源形成了重大的影响, 需要迅速治理。依照国内研究者的调查发现, 我国工业地区的污染场地数量极多, 其中还包括城市生活垃圾的掩埋和处理场;现在已经形成“垃圾包围城市”的现状, 而这种垃圾填埋场建造相对简单, 缺乏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使得浅层地下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还有就是城市容易出现储油罐以及排污管道的泄漏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地下水的质量, 也出现了更多的工业污染场地。

2造成工业污染的主要原因

2.1国内土壤修复立法和相关政策的缺失

我国每个地区的土壤类型都不相同, 所以造成污染的种类也大不相同,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矿地、工业用地、城市垃圾填埋场、农地。用地种类的不同, 修复的方式也大不一样。土壤受到污染, 土壤下的地下水必然受到影响。所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地下水的污染问题, 必须先完成土壤的修复工作;但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并没有对此做出相应的规定, 使得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十分艰难。由于没有专门的指导内容, 许多污染土地没有得到修复, 这样, 在以往用于工业生产的土地大多被荒废, 得不到重新利用。

2.2工业污染修复的资金问题

在工业进行修复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难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污染责任的归属和费用的分摊问题。关于这一问题, 我国《土壤环境保护法》中做出了“污染场地治理修复费用列入企业搬迁成本”的规定, 引来许多专业人员的争议, 这种争议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修复污染的费用由已经转移企业承担, 就会给这个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其二:土地经过修复后又可以重新利用, 治理费用应该由后面使用的单位来承担。这两种观点使得工业污染修复的资金无法确定, 严重影响着工业污染修复的效果。

3工业污染场地与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

3.1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工业污染处理技术的提升, 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污染物或污染土壤混合处理的技术。从固定的处理地点变成可移动处理的工作环境, 同时使用现代多种水体、大气检测修复设备的多种协调工作来对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进行整体的修复。

3.2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的基本原则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工业污染与地下水修复的实践经验和应用技术, 根据相关学者对多个地区工业污染地区的检测、气象模拟, 以及污染控制工作的总结, 我国地下水污染与修复工作中, 需要注意到几个问题:

第一, 根治污染源头。治理地下水污染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根治污染源, 阻拦污染物进入地下含水层, 为接下来的污染治理工作做好基础准备。

第二, 污染晕的控制是前提。在处理地下水污染的同时, 特别要注意防止污染水源的交叉污染, 避免增加地下水污染的面积。实践证明, 修复地下水污染需要很长的时间, 为了充分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使用先进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来防止污染晕的进一步增加, 减少修复费用。第三, 修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地下水可以得到重新利用。为此, 需要在切断污染源、控制污染晕的条件下, 利用先进的新型修复技术来彻底消除污染物, 使地下水得到成功修复。

3.3地下水污染的异位处理方法

污染土壤开挖的方式只能针对污染面积较小的情况, 通过对污染源处的土壤进行开挖, 然后对这些污染源进行集中处理。这一方式对这种污染面积较小的情况处理的效果非常理想, 但对于那些面积较大的污染场地是无法实施的。抽取一处理方法就是抽取一定量的污染地下水, 选取相应的技术在地面上进行处理, 可以采用理化处理法, 也可以应用微生物处理法。通过将地下水进行往返的抽取处理, 从而降低水源的污染浓度, 经过长时间的处理, 彻底修复污染水源。如今, 抽取--处理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大面积地下水污染的处理中去, 在工作的过程中, 偶尔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来增加污染物的溶解能力, 从而提升污染水体净化的速度。

4结束语

我国治理工业场地与地下水污染的时间较短, 使用的修复技术, 装置设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所以, 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对工业污染与地下水修复的实践经验和应用技术, 综合我国工业场地污染的具体情况, 实现因地制宜地实现对我国工业污染与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做到这一点, 才能够加快我国工业的建设, 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摘要:在工业水平的发展下, 我国的环境污染越来越突出, 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重视工业污染场地与地下水污染工作的控制。本文主要对工业污染场地与地下水污染的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工业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控制

参考文献

[1]王敏, 曹恩伟, 朱歆莹, 刘莉, 刘浩.徐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典型金属污染物研究[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6 (01)

[2]程福海, 谈建康.浅述我国地下水污染危害现状及成因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 (24)

[3]居马·吐尔逊.农业开发区地下水污染评价[J].西部探矿工程.2016 (01)

污染场地调查 篇5

摘要:从污染场地的概念出发,介绍了美国的超级基金法案,从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污染场地的管理现状,并对我国污染场地的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措施,主要包括立法方面的支持、新科技的研发和税金的预提留等措施.作 者:赵娜娜 黄启飞 易爱华 王琪 ZHAO Na-na HUANG Qi-fei YI Ai-hua WANG Qi 作者单位:赵娜娜,黄启飞,王琪,ZHAO Na-na,HUANG Qi-fei,WANG Qi(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易爱华,YI Ai-hua(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712100)

谈污染场地的评价体系 篇6

污染场地概念的界定对于污染场地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污染场地”是指:因人类活动使土壤或包气带所含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背景值或标准规定浓度, 并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的场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我国并没有在受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中实现有效管理, 缺乏在现场的预防和控制污染, 难以抵御预防事故和应急处理各方面的风险, 以及管理和预防实现目标的不确定性评估方法。正是存在这方面的原因, 我国污染场地的评价体系尚未充分建立而存在多方面的缺陷, 取得的只是不尽如人意的工作效果, 管理工作进展比较迟缓。另外, 我国在污染场地基础情况数据收集、基础评估方法缺乏、治理方法比较落后、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等基础性工作经验的积累不够更是导致污染场地的评价体系研究毫无起色的更深层次的原因[1]。

2 我国污染场地类型

2.1 按照污染物具体种类划分

2.1.1 含重金属污染物的污染场地

从化学角度分析, 重金属是相对密度在4.5 g/cm3以上的金属。我国重金属污染场地内通常能提取发现多种重金属元素, 比如铅、汞、铜、锌、钴、砷、铬、镍、镉等。汽车使用的汽油, 大多数掺有防爆剂四乙基铅或甲基铅, 它们会随着汽车排放的尾气进入到空气中, 又因为它们的原子量比空气重, 所以会下沉进入而污染土壤。

2.1.2 含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场地

这里提到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是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滴滴涕、六氯苯、灭蚁灵和二公式英等被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简称POPs) , 这些污染物具有很强的毒性, 能在环境中长期存在, 并通过食物链富集, 最终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2.1.3 含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场地

土壤辐射污染的来源有铀矿和钍矿开采、铀矿浓缩、核废料处理、核武器爆炸、核实验、燃煤发电厂、磷酸盐矿开采加工等。大气层核试验的散落物可造成土壤的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散落物中, 90Sr, 137Cs的半衰期较长, 易被土壤吸附, 滞留时间也较长[2]。

2.2 按照污染场地形成的原因划分

2.2.1 产生于突发事件造成的污染场地

面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污染场地, 我们缺乏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来进行及时解决, 所以容易导致很严重的后果。特别是诸如爆炸发生时, 有害气体严重泄漏时, 污染企业突然大量偷排污染物时等等这些重大污染事故就容易在短时间内产生高强度高密度的场地污染物聚集。

2.2.2 产生于日积月累而成的污染场地

累积污染实际强调的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累积产生的污染场地往往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一般污染途径相对固定, 进入土壤的量逐渐累积到一定的量后就容易逐渐引起土壤质量的逐渐恶化, 在受到污染的土壤里生长的农作物就有可能造成因含有某种污染物指标超标的情况出现[3]。

3 污染场地的评价体系

3.1 污染场地评价的第一阶段———污染识别

污染场地评价的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识别存在环境问题的潜在污染区域。污染场地评价第一阶段主要以收集现有资料和数据为主, 并在所收集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对场地环境污染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和判断。

第一阶段场地评价工作内容包括:

1) 资料收集与文件审核;2) 现场访问;3) 相关人员访问;4) 场地环境污染分析与评估;5) 编写污染场地评价第一阶段报告[4]。

第一阶段的场地评价程序见图1。

在进行充分的资料收集及对资料的分析与判断基础上, 编制第一阶段污染场地评价报告。

第一阶段评价报告内容应包括:

1) 有关记录文件审核内容, 现场观察的记录总结。详细内容可包括在附件中;2) 场地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及污染性质 (包括可能的污染物及污染范围) 的判断与分析结论;3) 下一步的工作建议;4) 说明污染场地评价过程中因资料不足等不确定性因素对评价结论的影响;5) 附件。包括访问记录, 与评价场地有关的其他报告, 完成的调查表, 有关部门出示的文件, 场地地图等。

3.2 污染场地评价的第二阶段———污染确认

如果第一阶段评价表明场地可能受到污染, 则可进入污染场地评价的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污染场地评价是对指定的地点或目标进行采样, 确定场地是否存在污染及污染物的种类。由于第二阶段评价重点是确定场地是否受到污染, 因此, 一般不进行大面积和高密度的采样, 只是对疑似污染的地块进行少量布点与采样分析, 以确认场地是否存在污染。第二阶段污染场地评价具体方案的制定应依据第一阶段污染场地评价的结果和建议。

一般而言, 第二阶段污染场地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1) 第一阶段报告的回顾分析;2) 确定采样与分析计划;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4) 根据环境标准评价采样结果;5) 编写污染场地评价第二阶段报告[5]。

第二阶段报告重点是确认场地是否污染, 其主要内容为:

1) 引言, 包括回顾总结第一阶段污染场地评价和确定本次调查工作范围及任务;2) 可能的污染源及分布、污染物的排放状况;3) 土壤与地下水的采样及分析, 包括采样计划、采样与分析方法、污染评价;4)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污染评价的结论和建议;5) 附录 (视情况确定) 。

3.3 污染场地评价的第三阶段———风险评估

如果第二阶段污染场地评价确认场地已经被污染, 那么应继续开展第三阶段污染场地评价。第三阶段的目的是充分描述和评价场地污染的性质、类型、程度和污染物的分布, 以及可能的治理目标。

第三阶段污染场地评价的主要内容为:

1) 评估第一、第二阶段报告, 并根据这两个阶段报告制定第三阶段污染场地评价计划;2) 制定更为详细的场地采样分析计划, 并根据采样与分析计划进行土壤的采样与分析;3) 评价与未来场地利用相关的污染风险[6]。

污染场地评价第三阶段报告应该内容全面, 应汇总污染场地评价各阶段的所有关于场地环境状况的信息, 以供委托机构及有关部门参考,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污染场地评价以前的所有场地活动;2) 污染场地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3) 采样与分析计划和采样分析结果;4) 根据环境标准、法律法规或环境背景值分析比较采样结果或评价健康风险影响水平;5) 治理目标或要求;6) 治理方案的比较与选择;7) 推荐方案实施的技术问题及费用[7]。

4 结语

总体说来, 污染场地的评价体系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紧迫的环境和发展问题。大多数污染场地由于工业企业搬迁后, 在再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用于居住及商业用途的实例不胜枚举, 因此, 场地污染和环境风险与人们身心健康息息相关, 成为很重要的问题。面对挑战, 我国需要在诸多方面有所进步和创新, 比如加强污染场地管理立法及组织机构建设, 完善实施能力,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乃至在资金机制及技术方面都应该有所突破。此外, 西方发达国家污染场地的评价体系方面的先进经验也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体系[8]。

参考文献

[1]Hadir A.El-Mahallawy, Safaa Shawky Hassan, Hassan Ibrahim Khalifa, et al.Comparing a combination of penicillin G and gentamicin to a combination of clindamycin and amikacin as prophylactic antibiotic regimens in prevention of clean contaminated wound infections in cancer surgery[J].Journal of the Egyptian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13 (5) :89-92.

[2]Mario Schirmer, Ken Lyon, James E.Armstrong, et al.A socio-ecological adaptive approach to contaminated mega-site management:From“control and correct”to“coping with change”[J].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 2012 (127) :101-109.

[3]李飞.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4]骆永明.中国土壤环境污染态势及预防、控制和修复策略[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12) :15.

[5]熊严军.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4) :20.

[6]谷庆宝, 颜增光, 周友亚, 等.美国超级基金制度及其污染场地环境管理[J].环境科学研究, 2007 (9) :30.

[7]侯晓云.从国外立法实践看中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之完善[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石油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 篇7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 由于操作简单、有机物降解彻底、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 受到各国高度重视, 成为当前土壤修复技术研究领域的前沿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

1.1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 是利用植物积累性功能对土壤吸取修复, 利用植物根系对污染扩散进行控制, 利用植物的代谢功能进行降解修复, 通过植物根系的吸附功能对土壤进行过滤修复。

通过研究人员的深入研究, 已经研究出了络合诱导强化修复技术。植物对土壤的修复的关键是选择高产和高去污的植物, 研究出土壤条件是否适应具有高去污能力的植物种植。我国植物对重金属土壤污染物的修复已经开始引领国际前沿。

目前, 我国已经开始利用苜蓿、黑麦草等植物对土壤的石油污染进行修复。然而, 有机土壤, 炸药和放射性核素土壤污染, 利用植物进行修复的技术研究较少。农田土壤污染可以用植物进行修复, 人工湿地建设等工程建设, 石油对土壤造成的污染也可以利用植物进行修复。植物对石油污染的修复技术已经被人们接受, 并且大范围应用。

1.2微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促进有毒、有害物质降解, 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的代谢过程对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转化, 把石油污染物转化成无毒性的形式, 从而使石油类污染物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循环中得到转化和去除。

目前, 微生物对土壤污染的修复的理论比较成熟。微生物对土壤的修复技术可以分为原位和异位两种技术, 这两种修复技术都是以石油烃为碳源,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 对石油类污染物进行降解。原位土壤修复技术更加注重自然过程属性的修复, 对各种生态因子能进行有效的优化。异位土壤修复技术对工艺参数能够协同调控。在微生物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中, 最核心的技术是对通过降解对菌株筛选和功能菌剂的制备技术。此外,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微生物修复技术,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物理修复技术分析

物理修复技术主要以物理手段修复为主, 主要有客土法、焚烧法、物理分离法、热脱附法及电动力法等石油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客土法、焚烧法、物理分离法等修复技术在早期土壤污染修复中都充分发挥了土壤和污染物的各自特性, 不用外加其他化学药剂或生物来进行处理, 但也存在处理成本高, 工作量大, 并只能处理小面积污染土壤的局限性。

热脱附法、电动修复等经济可行的土壤修复技术已经开始发挥自身优势, 并且已经广泛应用。

热脱附技术是利用热使污染介质中的污染物和水挥发出来, 通常利用载气或真空系统将挥发出的水蒸气和有机污染物传输到后续的譬如热氧化或回收等单元中进一步处理。根据解吸塔操作温度的不同, 热脱附过程可以分为高温热脱附 (320℃~560℃) 和低温热脱附 (90℃~320℃) 。

1992~1993年间, 热脱附技术曾应用于处理美国密歇根州一个被PAHs和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该土壤锰的含量高达100g/kg。 先将污染土壤挖掘、过筛、脱水。土壤在热反应器中处理90min (245℃~260℃) , 处理后的土壤用水冷却, 然后堆置于堆放场。排除的废弃先经过纤维筛过滤, 然后经过冷凝器以除去水蒸气和有机污染物。

电动力修复技术是利用插入介质中的两个电极在污染介质两端加上低压直流电场, 在低强度直流电源的作用下, 水溶的或者吸附在土壤颗粒表层的污染物根据各自所带电荷的不同而向不同的电极方向运动, 打破污染物与介质的结合键, 将溶解到介质溶液中的污染物吸收至土壤表层得以去除。

3化学修复技术分析

化学修复技术是发展最早最成熟的一项技术。化学技术对土壤的修复会对土壤的物理结构和生物学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 这项技术的成本比较高, 而且会有二次污染产生, 因此, 化学修复技术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现阶段, 我国的石油污染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溶液淋洗萃取法、光催化氧化法和化学氧化法等修复技术。这些技术都是通过一些化学反应对石油污染场地的土壤进行修复和处理, 适合在特定情况下使用。

以化学氧化法为例, 化学氧化修复主要是向污染环境中加入化学氧化剂, 依靠化学氧化剂的氧化能力, 分解破坏污染物的结构, 是污染物降解或转化为低毒、低转移性物质的一种修复技术。对于污染土壤来说, 化学氧化技术不需要将土壤全部挖出, 只是在污染区不同深度钻井, 将氧化剂注入土壤, 通过氧化剂与污染物混合反应, 使污染物降解或形态发生改变, 达到修复环境污染的目的。进入土壤的氧化剂可以从另一个井抽提出来。含有氧化剂的废液可以重复使用。

4结语

综上所述, 现阶段, 我国石油对土壤的污染已经非常严重。土壤修复技术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 各种修复技术对于油污染土壤都有一定的修复效果, 但都存在一定的限制与不足。生物修复技术因其巨大的经济及环境优势成为研究热点, 但大多局限于实验室研究, 真正应用于工业过程的并不多。如何根据特定的污染情况, 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系统化生物修复技术, 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参考文献

构建污染场地环境评估体系探讨 篇8

1 合理设计污染场地环境评估评估体系

依据相关规定可将环境标准划分为三部分, 包括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及环境保护部标准, 其中可将国家环境标准细分为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可将地方环境标准细分为地方环境质量标准与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可将环境保护部标准细分为技术要求、技术规范及技术导则等。

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 以致我国场地污染具有显著多样性、复杂性。依托明确环境标准这一举措既有助于积极开展调查、监测及评价污染场地环境评估工作, 又有利于构建与实施污染场地环境评估制度。通过对比分析, 并结合实际现状可发现, 污染场地环境评估环节尚有诸多不足之处, 有待进行补充与完善,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即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保护部标准及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等。尤为注意的是污染场地环境评估过程中存在场地污染程度认定难、修复标准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此时则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合理细化场地污染标准, 并有针对性地构建污染场地控制与治理标准, 并依据于此对污染场地进行分类、分级处理。实际上, 我国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本底值与背景值地区存在较显著差异, 因此要求相关组织全面了解各地区实际状况, 之后构建能够满足污染场地环境评估要求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另外, 为更精确的开展污染场地环境评估工作, 要求相关组织制定优先污染物清单, 与此同时明确相应的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与国家标准样品标准。

2 合理设计污染场地环境评估评估体系实施框架

2.1 实施领域与范围

关于有毒有害物质生产、经营、贮存或有害废弃物堆放的场地易受到污染。针对于上述污染场地, 待土地利用方式或土地使用者出现变更现象时, 需要进行污染场地环境评估。

2.2 实施流程

根据相关要求, 相关组织应以由粗到细、由浅到深原则为指导积极开展污染场地环境评估工作, 具体包括三大阶段, 即场地环境初步调查、场地环境详细调查、场地污染风险评估。其中各阶段内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所示: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初步调查。依托走访、资料收集等手段获取相关信息, 以判断及识别场地污染源。其中开展场地环境评估所需收集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 场地利用变迁资料, 包括场地土地使用与规划资料、土地管理机构的土地登记资料等; (2) 场地的历史与现状相关记录, 包括废物管理记录、化学品储存与使用清单、平面布置图、地下管线图及泄露记录等; (3) 地质、水文地质及地形状况, 包括水文地质详情、地形地貌情况及场地的地质构造等; (4) 有关政府文件, 包括区域环境质量公报、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规划、生态与水源保护区规划等; (5) 场地所在区域自然社会信息, 包括场地所在区域的社会信息, 如人口密度、人口分布, 场地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信息, 如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水文等; (6) 周围区域的现状和历史状况, 包括化学品与废弃物的储存和处置设施、污水处理与排放系统、雨水排放与径流、泄露与污染记录等。

通过调查发现, 若场地四周既不存在加油站、化学品储罐, 又没有化工厂、农药厂等污染源, 此时则可宣告污染场地环境评估活动结束;若场地四周存在化工厂、加油站等污染源, 此时则需要进行第二阶段, 即场地环境详细调查。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详细调查。场地环境初步调查结果显示, 场地四周存在化工厂、加油站等污染源, 所以应实施场地环境详细调查工作, 即依托现场采样及分析测试等方法合理确认该场地是否被污染, 若确定该场地存在污染, 此时应对污染种类、程度及范围进行确认。场地环境详细调查主要分三步进行: (1) 编制工作计划, 即核查分析已有信息、制定安全防护计划、制定采样方案、制定检测方案及质量保证与控制; (2) 现场采样, 即材料与设备的准备、布点定位、安装地下水监测井、样品跟踪管理及采集地下水样品; (3) 数据评估与分析, 即实验室检测分析、数据评估及结果分析。

通过进行场地环境详细调查发现, 场地的环境情况在能够接受范围之内, 此时则宣告污染场地环境评估活动结构;若场地的环境情况在能够接受范围之外, 此时则需要进行第三阶段, 即场地污染风险评估。

第三阶段:场地污染风险评估。根据场地环境详细调查结果显示, 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 以致场地遭受较严重的污染, 此时则需要结合土地利用方式变更状况及土地规划大力开展场地污染风险评估工作。其中场地污染风险评估工作具体表现为运用补充采样、资料查询及实验室监测等多种有效手段, 广泛收集场地特征参数与受体暴露参数, 为实施风险评估与治理修复工作提供有力依据。特别注意的是场地污染风险评估所获取的结论应以数据报告的形式提供给相关组织, 由其依据该报告开展风险评估与治理修复工作。

2.3 探索建立污染场地环境评估体系

第一, 可以借鉴国际和国内场地污染防治立法的实践经验, 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开展地方法规、规章及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充实技术支撑体系和规范评估体系。

第二, 突出重点, 加强污染场地的调查与监管, 对城市工业企业污染场地的系统调查、评估, 掌握原厂址及其周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种类、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 建立“重金属和有毒有害有机物污染场地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和“污染场地数据库”等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准确并动态地掌握污染场地的区域分布、污染面积、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等方面的统计数据, 实现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的规范化、自动化和信息化, 逐步建立省、市、区三级场地污染监测网络。

第三, 建立场地污染环境管理的资金筹集和分担机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和“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 结合现行的土地收储制度和权属转移环节, 筹建以工业企业污染者和污染场地治理受益者为主, 污染场地收储单位和财政适当补助为辅的多元化资金筹集和分担机制, 可将污染场地治理修复费用纳入开发成本, 对积极承担治理修复费用的单位给予适当的政策收费优惠。探索建立“污染场地治理基金”, 向申请治理修复资金的责任主体提供政策性金融服务。

第四, 建立污染场地相关管理制度和应急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污染场地相关管理制度, 逐步建立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制度、污染场地土壤治理与修复制度。充分公开土壤的污染状况, 确保有关的开发商、土地所有者、当地社区和居民对土地污染状况享有知情权。在对污染场地进行二次开发前, 环保部门应督促有关责任主体开展污染土壤风险评估, 明确修复和治理的技术要求和修复标准, 监督污染场地土壤的治理和修复。建立污染场地应急管理制度, 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土壤污染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加大土壤污染源控制和清洁生产制度的落实力度, 在生产过程中把对土壤的污染降到最低点。

摘要:为了加强污染场地的监督管理, 环境保护部于2004年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2008年提出了《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 2009年起草了《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 》, 但我国还没有相关的配套环境评估措施。借鉴欧美几十年来在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经验, 现代可持续性污染场地环境管理体系以基于风险为核心, 而环境评估体系的构建是风险管理中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污染场地,环境评估,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王金南, 曹国志, 曹东, 於方, 毕军.国家环境风险防控与管理体系框架构建[J].中国环境科学.2013 (01) .

[2]华小梅, 徐建, 林玉锁.场地污染识别与诊断方法探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 (11) .

[3]黄瑾辉, 李飞, 曾光明, 袁兴中, 梁婕, 张钊, 唐晓娇.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中多介质模型的优选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2 (03) .

[4]张红振, 於方, 曹东, 王金南, 张天柱, 骆永明.发达国家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评估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 (02) .

[5]谢剑, 李发生.中国污染场地修复与再开发[J].环境保护.2012 (Z1) .

[6]张晏, 汪劲.我国环境标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环境科学.2012 (01) .

[7]单艳红, 王国庆, 张孝飞, 林玉锁.中国污染场地分类管理程序与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 (12) .

[8]蔡五田, 张敏, 刘雪松, 李胜涛.论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价的程序和内容[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 (06) .

构建污染场地环境评估体系探讨 篇9

1 设计合理的污染场地评估体系

从内容角度出发, 按照相关规定可以将环境标准划分为三大方面, 主要包括环境国家标准, 保护部环境标准以及最后的环境地方标准, 其中环境国家标准还可以细分为排放污染物、样品环境标准、基础环境和检测方法标准。可以将保护部环境标准细分为规范、导则、要求技术内容, 环境地方标准分为排放地方污染物和环境质量标准。受到综合复杂因素内容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污染场地的发展特点呈现多样化以及复杂化, 根据以上的环境标准内容开展工作, 利用合理有效的措施, 能够进一步掌握污染场地在评价, 检测和评估方面的工作数据, 为以后污染场地评估制度的构建和实施打好基础[1]。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 现阶段, 环评评估环境在具体的制度内容方面并不是很完善, 对其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归纳, 具体体现内容包括环境国家检测方法、环境国家质量、华景地方质量标准等等。其中从实际角度出发, 目前不够完善的修复标准以及难认定的污染程度成为了当前突出的问题, 针对此问题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标准内容, 并相对应的对污染场地进行细致的分级处理。

2 设计合理的评估体系构架

2.1 实施范围以及领域

我国目前主要的污染场地包括经营生产、存储有害有毒物质或者是堆放有害废弃物的场地。针对以上的情况, 应该在土地使用者或者是实际土地利用形式发生变化之前, 开展具体的评估体系工作。

2.2 具体流程

2.2.1 初步调查场地环境。

首先, 应该通过收集资料和采访的形式, 对场地染源进行准确的判断, 并收集有用信息, 主要包括:场地的现状以及历史、场地利用变迁资料、政府文件、水质地形、自然社会信息等等。并通过相关调查, 不难发现场地如果并没有存在化工厂等污染源或者是加油站, 那么本次污染场地的评估活动则就可以结束[2]。

2.2.2 调查场地环境。

首先, 总结相关的调查结果, 如果场地周围存在化学厂等污染员, 那么应该根据具体的测试分析和现场采样进一步确定整个场地是否已经遭受污染, 如果已经受到污染, 那么应该对其污染的程度以及种类进行进一步的确认。

2.2.3 评估场地污染风险。

首先调查结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 场地可能会受到相对来说比较严重的污染, 此时应该根据实际的土地变更情况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其中主要的调查数据包括暴露受体以及场地特征参数。

2.3 研究污染场地环境评估体系的建立

2.3.1总结和借鉴以往国内外的实践经验, 应该以自身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主要出发点, 并积极的吸收国外在场地污染立法方面的经验, 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工作, 为以后的体系构建打好基础。

2.3.2突出重点, 应该加大对污染场地的实际监管和调查力度, 并根据实际情况, 掌握场地周围污染的范围、种类、程度等, 并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和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并积极主动掌握实际的数据库, 进一步实现土地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完善后续的监督管理系统[3]。

2.3.3分担机制以及资金筹集的建立, 首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以“污染针对治理”“针投资对收益”的原则开展工作, 并相应结合现阶段的收储土地制度和转移权属环节, 进一步建立场地污染治理基金, 根据主体的实际情况相对应的提供金融政策性服务。

2.3.4相关管理制度和应急管理制度的建立, 应该完善风险评估、治理和修复土壤、调查土壤环境等相关的制度体系, 并相继的建立污染场地的相关管理制度内容, 确保周围群众和使用者的知情权, 最后应该建立应急管理制度, 加大针对污染土壤的控制和生产制度的清洁力度, 尽可能减少和预防土壤污染事件的发生。

3 结语

近几年来, 我国逐渐加大了在污染场地环境评估方面的研究力度, 并相应的颁发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为环境评估体系的构建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但是相对来说, 在环境评估配套措施方面却并不完善, 只有在现有理论内容的基础上, 积极的总结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才能够构建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评估体系内容。本文对构建污染场地环境评估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简要的研究, 希望能够发挥参考文献作用。

摘要:现阶段, 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呈现了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其中污染场地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渐渐成为了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 对污染场地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和整治成为了当前专业研究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其中评估体系是污染地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如何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 构建污染地环境评估体系, 需要进一步用科学合理的手段, 不断规范改变现状。本文对构建污染场地环境评估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简要的研究。

关键词:污染场地,环境评估体系,研究

参考文献

[1]范瑞, 周永章.污染场地现场调查与监测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 2015, 02:27-30.

[2]廖晓勇, 陶欢, 阎秀兰, 等.污染场地修复决策支持系统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环境科学, 2014, 04:1576-1585.

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研究 篇10

水文地质勘察是做好污染场地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 做好环境水文地质勘察, 既是保护水资源、在可控范围内降低水污染危害的必要前提, 也是在当前土地资源严重紧缺的情况下, 改善被污染土地水文状况、实现被污染土地再利用的重要举措。因此, 要高度重视对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研究, 加大政策和经济支持力度, 推动勘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提高这项工作的有效性。

1 做好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的必要性

污染场地是社会工业化进程的产物, 对国家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所造成的危害极为严重。目前, 世界各国对污染场地概念的理解尚未完全一致, 但在本质上均指为特定的空间或区域内的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中所含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一定的环境背景值, 并对此空间或区域的人体健康及自然环境已经或可能造成相应的负面影响。由于历史、经济和认识等方面原因, 我国目前在管理污染场地环境、进行相应的土壤、水文地质监测技术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背景下, 许多城市为调整产业结构而实施了城市布局调整战略, 大批工矿企业逐步被关停、转产或搬迁, 我国的污染场地数量和面积不断增长。做好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工作, 对于加强对污染场地环境的综合管理, 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和流程

2.1 勘察的内容

具体来说, 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主要包括确认勘察和详细勘察两部分内容。确认勘察, 主要是确定污染场地的初步勘察, 技术人员通过查看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 初步了解该场地污染的途径、区域和类型, 以划定需要进行勘察的具体范围, 为后续的详细勘察做好准备。详细勘察, 即进入水文地质勘察的实质阶段, 在这一阶段技术人员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做好污染场地的历史及生产活动变迁情况调查, 对比污染场地污染前后的改变, 判断污染场地的主要污染来源、污染途径;二是要全面了解污染场地环境的水文地质条件, 包括地下水的埋藏、分布、水位及其动态变化, 获取地下水流向、流速、径流等具体数据;三是要查明场地土壤及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及分布;四是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对污染场地的环境风险进行科学全面评价, 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及建议。

2.2 勘察的流程

做好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工作, 应在充分全面掌握场地污染状况的基础上, 通过现场勘探、采样和室内检测分析等实际操作, 结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后期风险评价, 并最终得出风险评价结果和治理措施建议, 制定科学的勘察方案。具体工作流程如图1。

在对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的各项指标进行勘察时, 应重点考虑到勘察点的设置、检测要求及关于环境的风险评估这三方面的技术操作要点:一是要尽量满足水文地质勘察的实际需要, 在每一个疑似被污染的地区设置应至少3个以上的勘察点, 在地下水附近则应至少布置3个水质检测井, 为后续的水样采集及分析工作进行充分的准备;二是应综合考虑污染场地环境中的各种因素, 在对水样进行分析检测时, 还应对污染场地土壤及其他可能的危险物进行检测分析;三是应在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前提下制定多个污染修复方案, 在有效论证和对比之后, 选取最佳方案。

3 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发展展望

科技的发展是其他一切发展的重要支持。当前我国在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方面的技术存在着进展缓慢、技术不成熟和应用性较差等问题, 这已经严重妨碍到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有关部门、科研机构单位及工作人员应当积极正视这一现实情况, 完善对污染场地环境综合管理的各项法规制度, 加大对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研究的投入, 正确区分早期的水文地质勘查与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之间的不同,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效度。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污染场地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及勘察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 指出水文地质勘察的技术要点并对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研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污染场地,水文地质,勘查

参考文献

[1]付明, 胡晓辉.地下水分布式多参数实时监测系统[J].地球信息科学, 2004, 6 (1) .

上一篇:花卉的栽培与养护下一篇:焊接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