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管

2024-07-10

统管(精选11篇)

统管 篇1

为了整顿客运市场, 消除不当竞争等, 河南省台前、范县两县道路运输管理所引导客运车主们成立了客运协会, 实行“联营统管”, 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001年7月, 河南省台前、范县两县道路运输管理所经过广泛征求车主、业户意见后, 根据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交通厅等部门关于清理整顿客货运输秩序实施方案的通知》, 更新辖区内所有参加营运且不合格的客运车辆, 并引导客运车主们成立了客运协会, 实行“联营统管”。

十几年来, 两县发往濮阳的所有客车车况良好, 车容车貌整洁, 并彻底整顿了车辆争抢客源、乱抬乱降票价、乱停乱放车辆、沿街兜圈揽客、途中甩客倒客宰客, 以及不按许可线路经营、异地驻点经营等违规经营行为, 以下几点做法可供借鉴。

联营统管解决经营者内部矛盾

行业协会接管了运管机构大量而具体的协调、服务、监督及办理具体运输业务的职能任务, 运管机构可以摆脱大量事务性工作, 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规划、指导、调控及行政执法等工作中去, 这也是运管机构转变职能的表现之一。

协会通过对市场调研、预测, 可以决定每天投放市场运力。譬如:“范县—濮阳”的车辆每车每天6班次, 它们采取“一大一小歇班制”, 以“一周”为一个时间单位循环轮歇, 这样所有参营的客车每天就有一辆歇2个班次的小班, 有一辆歇一天时间大班。车辆有时间实行日常维护保养, 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确保运行安全, 保障人民群众走得好。同时, 每当黄金周和春运期间, 他们又根据运量增加的程度临时决定加班, 保障人民群众走得了。

有些矛盾和问题仅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处理很难奏效, 而协会作为经营者的自发组织, 可以公正地协调行业内部矛盾和纠纷。协会制定行规行约, 实行自律管理, 在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等方面发挥作用, 这也是减少运管机构干预运输经营的重要途径。

协会可以站在行业的整体利益上, 为经营者权益说话, 客观上对运管机构起到监督和制约作用。由于实行联营统管, 协会组织积极配合运管机构, 提供举报黑的、黑车线索, 使运管机构治理起来得心应手。同时, 通过协会, 还严厉打击了随意压班压点及超载运输行为, 落实了准时发车、安全法人负责制和层层责任制。联营统管利润平均化, 乘客也愿意按照发班时间等车, 有了耐心。

几年来, 协会有针对性地加强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力度, 既适应了市场竞争, 也便于开展行业文明创建、优质服务竞赛、岗位比武等活动, 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提高其服务质量。

当然, 联营统管也会引起争议。有些人认为实行联营统管以后, 市场被垄断, 服务质量整体下降, 票价也随之上涨。经笔者细算, “范县—濮阳”总长64公里, 2001年普通客票8元/人, 如今客票涨到16元, 是因汽油涨价、维修车辆零部件涨价、运输成本增加, 还有司乘人员工资的提高, 特别是这些发往濮阳的车辆不享受国家油价补贴。

由于联营统管受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经营者与乘客的青睐, 这种模式很快在河南范县城乡客车之间推广起来, 譬如:范县—高码头、范县—张庄、范县—陆集、范县—陈庄、范县—濮城各线路都陆续实行, 这些车大都以客运线路为单位, 成立由车主们自己推选负责人的民间客运协会。但是, 有点值得一提, 当行业整体利益受到侵害时, 他们有时会集体抗法, 会给运政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联营统管的两种经营方式

从当初实行联营统管方式至今, 该模式基本没有改变, 即:客车所有者 (车主) 参与经营, 花钱聘请部分管理人员参与经营管理, 主要是路上查票管理;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完全分离。台前、范县两地的联营统管车辆也有些区别。

在台前, 联营统管车辆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 所有者参与经营, 他们自发组织人员稽查和经营管理。在范县, “范县至濮阳”线路上的车辆所有权与经营权部分分离, 协会花钱雇内部稽查一人, “范县至濮阳”的协会和“濮阳至范县”的协会每月分别给内部稽查7000元的管理费, 内部稽查自己招聘了8人在固定点查票, 每人每月1200元。这是公司制的体现, 该线上的客车所有者花钱省心, 自己出钱, 不参与具体的查票业务。

协会的“濮阳至范县”车辆为节约经营成本, 借鉴了市区无人售票的公交模式;台前的个别客车也没有售票员, 车辆所有者开始自己寻找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途径。但这种取消售票员的做法不可取, 该线路客车目前并没有配置类似公交车上固定的售票箱, 司机一人既开车又记账, 耽误时间长了乘客有意见, 而且开车记账又不安全。为此, 从保障安全的角度, 濮阳运管机构已经通知让客车整改, 协会的负责同志也明确表示, 这种做法不可取。

把联营统管车辆升级为公交车

联营统管车辆虽然解决了客运经营者的内部矛盾, 实现利润均等化, 但是该模式的票价还无法与方便、快捷、价廉的“黑的”竞争, 更没有公交车的竞争优势。联营统管车辆基本到了更新的年限, 发展公共交通将是大势所趋。升级为公交车,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这是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几年, 随着城乡经济快速增长, 公共交通在城镇间也在快速增长。

联营统管是个体联合经营的一种模式, 通过组建协会的形式, 体现公司制的优点, 但还不是公司化运作。公交车则不同, 完全是公司化运作, 优点比联营车辆明显。

建议有关政府和运管机构抓住联营统管车辆更新的契机, 积极筹备资金, 把目前定线客运车辆升级为公交车, 完善公交运行所需的一些基础设施, 在沿线增加路灯、候车亭等;运管机构应积极调研, 为升级开放“绿灯”, 为经营者争取财政补贴 (油价补贴) ;客运经营者应积极申请换车。

协会负责人表示, 初步打算换成35座的LNG节能环保型车辆, 这样可以节省40%的油价, 油价低了, 运输成本降低了, 票价也会降下来, 如再能升级成公交车, 安装上GPS监控和票箱, 新车的安全系数就提高了, 老百姓就会坐上放心车、便宜车。

Windows.视窗

联营统管是个体联合经营的一种模式, 通过组建协会的形式, 体现公司制的优点, 但还不是公司化运作。公交车则不同, 完全是公司化运作, 优点比联营车辆明显。

统管 篇2

财务结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会计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依法履行职责,其具体分工如下:

(一)总预算会计:

1.负责综合预算指标分配、调整、决算等日常工作。2.负责审核单位用款申请,办理资金调拨手续。

3.负责总预算会计核算,负责结算会计、委派会计、单位出纳间的协调管理,确保会计业务的正常运行。

4.负责从县财政局领购票据,向结算会计发放票据,复核结算会计回收的旧票。

5.负责每月审核单位财务收支原始凭证,严格把关。6.负责监督管理纳入“零户统管”范畴的直管单位的票据领购。

(二)结算会计:

1.负责在单位存款余额内按有关规定及时为各单位办理资金转账、汇兑、支取、现金等结算业务。

2.负责从预算会计处领取票据,按规定向单位发售票据、核销票据。3.负责审核收入票据,资金划解及征收政府调控收入。

4.负责分户核算存款增减变动情况,按月与总预算会计、统管会计核对存款余额、账目。

5.负责每月定期与银行对账,做到账账相符。(三)统管会计:

1.负责定期与单位出纳办理财务收支凭证结算。2.负责代理单位会计核算,分单位建立指标账、往来、收入、支出明细账。

3.负责按月向上级主管部门、政府、财政所和单位编报会计报表,保管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建立会计档案。

4.负责每月与总预算会计、结算会计、单位出纳对账。

5.负责监督单位的收入入为和资金的使用等情况,对不符合规定的支出凭证一律退回,不予报账。

6.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建立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并照章执行。(四)单位出纳:

1.负责与结算会计办理预算内外拨款手续。

2.负责收取各项资金,及时将各项资金收入直达财政专户,开财政统一票据。单位所收取的现金,必须先进财政专户,严禁坐收坐支。3.负责向结算会计购核销票据,结算解缴财政专户收入。

4.负责按有关规定办理单位转账和现金收付等日常财务收支业务。财政支出凭证要做到四有(有合法票据、有经办人、有单位领导签字、有财政总会计审核盖章)。

5.负责建立现金日记账、往来明细账和国家资产明细账等各种备查账、辅助账,并定期与总会计、结算会计核对银行存款等有关账簿。6.负责将财务收支凭证,交总预算会计审核盖章后与统管会计办理交结手续。

统管 篇3

【关键词】乡镇财政;“零户统管”;制度

所谓的“零户统管”主要在乡镇财政体系中得到应用,是对乡镇财政预算管理以及资金使用加以规范的一种策略,从整体角度分析,“零户统管”的应用不仅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乡镇部门以及单位依法理财,能够起到监督与管理的作用,杜绝各类徇私舞弊与贪污犯罪现象的发生。尤其在2005年我国将农业税取消之后,“零户统管”应用更加广泛,在新形势下对“零户统管”加强探究与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镇财政实施“零户统管”制度的重要现实意义

1.实现对乡政府的宏观调控

从整体角度分析,从单位银行账户取消之后,在管辖之内的单位从各个渠道所获得的资金均需要积极纳入到“零户统管”体系之中,除此之外,这种发展趋势下各个单位对于暂时闲置或者分期支出的资金均需要纳入到“零户统管”的统一账户之中,如此一来则可以为政府统筹管理奠定发展基础,为资金运作提供保障。当然还可以实现资金的“捆绑”,长此久往可以将资金分散所引发的资金困难现象进行解决。

2.促进单位财务活动的有效监督

众所周知,在传统模式下主要采取了“分户多管”的模式,这种模式下不仅单位银行的户头比较多,且收入以及支出的渠道比较多,财政部门并不能对其加以掌握,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各项资金的有效应用。但是从实施“零户统管”一来,不仅将单位银行户头取消,并且还将所有的资金进行全部归纳,这样能够从本质上克服资金分散现象,所有的支出资金均需要经过财政部门的审批,在监督资金的同时保证资金使用率得到增大。

3.实现乡镇会计的规范处理

在传统模式下,因为各个单位资金比较分散,并且相关的财务人员素养比较低,导致乡镇财政工作效率比较低,甚至无法满足《会计法》以及相关规定制度的要求,导致会计工作呈现出混乱的局面。而自从实施“零户统管”之后,大多数单位均设置了报账员,并用来对日常资金收支结算业务进行审核,且财务人员的素养得到提高,在报表编制等方面更加规范。这样一方面不仅建立了相对应的财务管理体系,符合《会计法》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财务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保证了单位会计核算的质量以及效率。

二、现阶段“零户统管”制度在乡镇财政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

从全局出发分析,在当前乡镇“零户统管”的应用中最为主要的问题便是规章制度的不完善,这种情况会导致各类不良现象的发生,并且主要表现在两点:其一是会出现各种乱收费现象,据笔者调查与分析,有非常多的部门在收取保证金之后并不退换,且各类培训费用等肆意收取,不合法,对乡镇财政而言形成了负面影响。其二是比较严重的现象,即乱支乱补,严重影响了资金的总体使用。

2.财政监督的作用未发挥

在乡镇财政体系中财政监督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财政监督的主体是各个财政部门,进行监督的作用便是杜绝各类徇私舞弊与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并主要表现在三点:其一是在很大程度上财政监督往往会受到个人意志的支配,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部分单位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并没有对财政监督的作用有所认识。举例说明,在按照规定将银行账户取消之后,有的单位没有根据规定要求,自行开设银行账户。其二是财政监督方法比较落后,呈现出单一性,在很多情况下财政监督主要以事后核查为主,并没有实施事中核查与事前核查,缺乏全方位的监督与管理,会将会计科目核算的意义失去,也会超出会计制度的范围,严重制约乡镇财政工作的发展。其三是在财政监督力度方面比较薄弱,很多监督工作比较松散,如果遇到问题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三、乡镇财政“零户统管”制度的实施策略

1.健全规章制度

在新时期乡镇财政要想得到有序发展,那么则需要积极健全规章制度,并且要做好各项培训与管理工作,要对新出台的各项财务制度以及规定弄懂。另外,对于年预算在10万元以上的需要实施民主理财小组,采取民主理财,并自觉接受监督与管理,在经过小组以及财政部门审核之后才能进入到统管核算账户。另外,还需要选择有能力的人员作为管理人员,从根本上改变乡镇资金调节器的现象,其中主要的做法是财政所需要向总务室选派会计人员,并且要对单位举债锁定管理,对于在实施“零户统管”以前的债务,则需要采取比例消化的方式,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发挥财政经济自身的作用,如果旧债还没有还清,那么不得建立新债,如果建立新债,那么则需要采取报告审批制度,将资金的使用情况加以分析与了解。

2.实现预算编制改革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效衔接

现阶段部门预算制度主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要将预算编制中的“细”与“准”的问题,其中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便是解决财政资金支付环节问题。对于乡镇财政而言,其一需要将财政监督融入到预算编制的各个环节,并且相关的财政部门还需要加强对会计核算中心的应用,要对各个环节的情况有所了解,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如此一来才能真正提高资金预算的准确性以及全面性。其二,在财政资金进行下拨之后,相关的会计核算中线则需要针对资金的使用环节以及财务管理环节进行监督与管理,尽可能的提高预算约束,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总而言之,要实现预算编制以及财政国库管理的衔接,使其形成合力,提高乡镇财政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蓝文永,林琳. 广西乡镇财政实施“零户统管”制度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2,70:30-32.

[2]. 关注乡镇财政实施“零户统管”中存在的问题[J]. 审计与理财,2004,01:35-36.

[3]李芳. 论荔浦县乡镇实行“零户统管”的难点及对策[J]. 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S1:71-73+77.

[4]宋福香 ,李立春. 乡镇“零户统管”后的弊端与改进[J]. 当代审计,2003,02:38.

司法省级统管改革路径分析 篇4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司法管理体制, 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 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 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2014年举行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包括司法机关省以下统一管理制在内的诸多司法界呼吁已久的制度改革, 都在政策导向之列。省级统管是司法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情况错综复杂, 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试点, 逐步推开, 被认为是此次力度最大的改革。

我们既要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大意义, 也要正视这项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既要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 又要结合我国实际, 合理规划和设计中国特色的司法行政事务管理的体制、制度和机制。

二、改革取得的成就

2014年6月15日, 中央司法体制改革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表示, 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 是司法体制改革基础性、制度性的措施, 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2014年12月13日, 上海市法官、检察官遴选 (惩戒) 委员会成立, 这是全国首个省级法官、检察官遴选 (惩戒) 委员会。按照“统一提名、党委审批、分级任免”的制度安排, 委员会将对上海全体法官提出遴选、惩戒意见, 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按规定程序审批办理。2014年12月29日, 海南省召开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动员大会, 宣布自2015年1月起,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至此, 上海、广东、吉林、湖北、海南、青海、贵州7个试点省市的司改方案全部获得中央政法委的批复同意, 并相继对试点工作方案进行了动员部署。

贵州和广东的试点改革计划方案指明了全省各级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权都收归省里所有。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即如何保障足够的财政经费方面, 这些试点方案都明确表示法院、检察院的办公经费、资产全部由省级部门统一管理, 而市、县两级法院、检察院都将上升为省级财政一级预算单位, 想要取得预算资金, 必须先通过省级财政部门对编报预算的审核, 而后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拨付。

三、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 资源重置的利益固化

首先, 在资源重置过程中, 当改革涉及“被改革者”的切身利益时, 他们势必会有意无意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进而固化既有利益。在省级统管过程中, 院长、庭长不大可能情愿在改革中被权力“虚置”, 很可能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案件走向。甚至有法官在得知即将进行司法改革时, 关心的首要问题是自己的工资是否会发生变化。

其次, 实行省级统管可能导致省级财政负担过重。同时, 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向上集中后, 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 统管是解决本地区资源匮乏难题的“福音”, 而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来说, 实行统管则会使本地区“财富流失”。

(二) 改革措施与现行法律的冲突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我国《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都规定由各级人大选举和罢免同级人民法院院长、检察长。而省级统管的司法改革措施, 则要求由省级统一管理和任命地方法院院长和检察长。这就产生了现行人大任免模式与省级统管之间的冲突问题。

(三) 可能加剧司法行政化

改革无论如何也无法规避“被改革者”的态度和行为。不论如何设计, 这个省级“统管”如果依旧在检法系统内并依靠其实施, 都将面临“再行政化”的风险。

实行司法机关省级统管, 就能使省委省政府、省高院、省级检察院牢牢把握地方司法机关的人财物管理权。虽然此举可以大幅排除市、县党政机关对司法机关的干扰, 但也可能使法院、检察院内部的行政化风险大大增加, 与此同时, 贪污腐败和人财物管理权滥用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四、对国外先进理论成果的借鉴

现代发达国家通行的基本原则和体制安排就是要让司法行政与司法业务相分离。根据法系的不同, 外国对这一原则的落实有两种不同的制度模式, 对于大陆法系国家而言大多实行的是外部分离模式, 对于英美法系国家而言大多实行的是内部分离模式。于我国而言, 需要根据本国国情审慎选择;为了使司法行政事务管理为司法业务服务而不干扰司法业务, 就需要将司法行政事务管理系统化、标准化和透明化;充足的财政经费是保障司法独立的需要, 这不仅能有效解决部门的偏见和局限性的问题, 还能防范司法行政管理权的腐败和滥用。

五、省级统管基本架构

(一) 省级统管的基本架构是:

省级党委、人大和政府统筹决策, 省级司法机关负责日常管理;司法机关人财物省级统管的实质内容是省委统筹而不是省级司法机关统筹, 这是基本立足点。省级统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制度安排:一是要由省委掌控市县两级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的提名权, 加大省委的统筹力度;二是由省级财政部门保障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和分配。在这两个方面, 虽然高级法院、省级检察院都需发挥更大的预算和编制协管以及司法行政事务日常管理作用, 但司法机关都没有决策性的权力。

(二) 要解决改革与现行法律的冲突,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对现行法律进行修改。

要彻底解决地方党政机关对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的不当干涉问题, 就必须修改《宪法》当中有关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等人员选举和罢免的规定, 将任免权交由省级人大常委会, 绝不能因修宪难而搁置。另外, 还要对《法院组织法》和《检察院组织法》进行相应的修改, 以保障司法机关独立运行, 消除党政机关对其的不当干扰。只有全面建立健全现行的司法机关管理体制立法, 才能为司法机关省级统管乃至未来的全国统管消除合法性障碍并为之提供足够的改革空间。

六、展望司法省级统管

司法省级统管改革对应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 实施司法省级统管有利于保障法治统一, 克服司法地方化现象, 追求司法公正, 重塑司法权威。在指出我国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的同时, 再现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它也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改革的必要性。同时可以增强国民对于国家法制的信心, 对于改善社会风气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省级统管不是司法改革的最终目的, 而是实现中央统管的过渡阶段, 最终要实现中央统管, 真正使司法机关去地方化。虽然在本次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必然面临着重重困难, 但是实行省级司法统管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 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谢鹏程.司法省级统管改革路径[J].财新<中国改革>, 2014-2-13.

[2]马长山.司法改革可能的“异化”风险[J].法制与社会发展 (双月刊) , 2014 (6) .

视频监控系统管理规定 篇5

为规范公司视频监控系统的日常管理,提升安全生产和综合治理防控能力,强化公司内部治安管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使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视频监控系统采购、安装、使用、维护、检修的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相关文件和术语

2.1.1 武钢集体鄂钢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2.1.2 武钢集体鄂钢公司物资计量管理办法

2.1.3 武钢集体鄂钢公司进厂原(燃)材料质量管理办法 2.1.4 武钢集体鄂钢公司治安保卫管理办法 2.1.5 武钢集体鄂钢公司要害部位管理办法 2.1.6 武钢集体鄂钢公司监视设备管理办法 2.2 术语

2.2.1公司视频监控系统是指公司对行政办公楼、生产现场及门卫、配电室等要害部位(区域)装设的视频信息采集(摄像探头)、信号传输、信号处理、显示(监视)设备信息存储的综合系统。分为四类。

2.2.2 治安保卫类监视设备:指用于公司或单位门禁管理、要害部位管理、出入通道管理、物资防盗管理的视频监控系统。

2.2.3 计量类监视设备:指用于公司汽车计量站,动态、静态轨道衡,影像记录计量汽车牌号相关信息的视频监控系统。

2.2.4 质量检验类监视设备:指用于公司质量检验,对取样、制样以及化验等过程进行监督的视频监控系统。

2.2.5 生产工艺控制类视频设备:指用于生产作业现场以及调度会场,便于了解主要生产节点、关要设备状态、调度会场情况的视频监控系统。

3职责范围

3.1以上四大类监视系统,均由生产安环科负责调取、使用和管理。监控值班设在调度室,三班作业长、调度对视频系统的信息采集,日常使用和监控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3.2办公室负责行政办公楼及保卫所辖区域内所对应的视频监控场所的监控值班和信息的控制、使用、调取。根据监视控制区域内所发生的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正常生产秩序。

3.3设备科负责公司所属视频监控系统的采购。依照监控系统的操作说明,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操作使用手册,在监控系统投入使用前组织使用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提供使用操作手册。建立监控系统设备档案。设置监控操作员管理权限、管理员和操作员密码、严禁将权限和密码告知无关人员,做好保密工作。

3.4点检站负责(生产科配合)监控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和移交使用,异常情况和故障的排除。确定摄像监控器系统的专门管理员,制定定期检查维护制度,做好每周技术维护、检修等工作,如:异常发热、异常噪音、图像消失或不能录像以及监控值班人员不能处理的其他异常情况,建立检修档案,保证及时为生产、保卫管理提供第一手录像资料和现场状态。

4管理维护和回放监察

4.1生产科在监控时应切实加强日常维护和管理,及时发现监控设备和所对应监控场所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保证监控设备正常运行,保证安全生产及内部正常社会治安管理顺利进行。

4.2生产科应做好值班记录以备查,不得擅自更改监视画面,改变监视摄像角度,发现生产现场或安全保卫场所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置并报告公司领导,避免扩大事故及造成治安案件。

4.3安全生产视频监控系统采取24小时实时监控,生产系统由生产科对所管辖的监控器进行管理。门卫采取12小时值班(18:00~8:00)。门卫治安范围的监控器每日上午10:30分前由生产科管理人员、保卫(兼职)专责对门卫室监控器进行录像回放,确定监控器各检测点是否正常录像。发现故障应通知点检站进行检修,并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故障原因、检修人、检修时间、什么时间能够检修完毕、何时恢复投入使用等。生产系统范围使用的监控器由生产科比照进行上述工作。

4.4 监视设备的操作人员要做到“四必须”,“必须确认监视设备功能完好性”,即交接班时对监视设备的监控范围、画面清晰度、资料是否正常存储要进行确认;“必须定期点检、维护”,即设备点检人员要将监视设备纳入点巡检范围,发现故障及时修复;“必须及时查看监控视频、真实记录”,即操作人员记录需借助监视设备确认的一定要及时查看监控视频并真实记录,对记录的有效性负责;“必须妥善保存视频资料”,即操作人员不得并要制止其他人员删除视频资料,确保视频资料的完整性。遇维修、更换监视设备等特殊情况要将已有视频资料备份保存。

4.5 监视设备的操作人员要做到“四不得”:“不得擅自关闭监视设备”;“重要级监视设备不能正常运行,不得擅自作业”;“监控过程发现问题,不得瞒报或漏报”;“不得删除或随意外传视频资料”。

4.6监视设备的操作人员要做好监控室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室内通风干燥;严禁在操作台摆放无关物品;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或易挥发品进入监控值班时;严禁烟火和用湿手抹布或潮湿物品接触设备。

4.7监视设备的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步骤精心操作,密切注意设备运行情况,保证监控设备安全有序;不许带电进行硬件的热插热拔工作(支持热插拔的硬件除外);不得无故中断监控。

4.8设备科维修人员定期清除摄像头的灰尘、蜘蛛,保持摄像头图像清晰;定期对主版、接插件和监控设备内部进行除尘;定期检查摄像头固定支架、吊架等固定件是否牢固。使用部门发现树叶、树枝遮挡摄像镜头及时联系生产科负责人并配合绿化工作人员清除。

4.9严禁任何部门和个人故意遮挡视频监控摄像头,因工作需要临时遮挡时必须报告使用部门领导同意,工作完毕后立即拆除遮挡物具。

4.10发现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如摄像头、主机、线路等老化或经检修后仍不能恢复的以及夜间不能清晰录播影像和不能提供正常影像信息等由点检站报计划,由设备科、生产科管理人员共同确定,报公司领导审批,及时向公司申请计划更换。

5图像管理

5.1所有科室不得擅自复制、提供、传播图像信息资料;不得擅自删改、破坏图像信息资料的原始记录。

5.2行政执法人员(鄂钢公司上级管理部门、司法部门)需要调取、查看、复制视频系统图像信息和相关资料的,行政执法人员(鄂钢公司上级管理部门、司法部门)必须出示执法证件和执法单位公函由接待部门报公司领导批准后由生产科、设备科配合提供。对其他部门或个人不予提供视频资料。

6.奖励与考核

6.1在视频监控值班、履行职责、维护管理、保密工作有突出成绩者由生产科报公司视情况给与精神或物质奖励。

6.2对监控值班失误、不能认真履行职责、维护管理不到位、造成泄密等致使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影响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按照公司相关制度进行考核。

港务公司

统管 篇6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管理智慧 关系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1.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从时间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指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文化,因为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中国文化开始大幅度的震荡、调整,这种变化一直持续至今。从地域范围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中国地理概念,还包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清晰的地域界限。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今天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仍在不自觉中深受其影响。

2.中国传统文化生成的环境因素

影响一个民族文化及发展的因素包括: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以及社会政治结构。大陆,是中国传统文化生成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时代,“中国”所指的地理概念是不一样的,现在中国的基本版图是清乾隆时期奠定的。这个地理格局的基本特点是由大海、高山、沙漠组成一个相对独立,并与外界隔绝的自然环境。东边的大海,难以逾越,西边的沙漠和耸立的世界屋脊同样难以逾越。这样中国与外部世界保持隔绝,独立发展。从地理条件上看,以欧洲为代表的一些海洋民族,以岛为生存基地,向外扩展,商业贸易较发达,形成一种海洋民族文化心理,即相对外向、动态、开放的文化系统。而中国却属于境内高山阻隔、交通障碍造成各地区间联系不便,商业活动不频繁;大陆幅员辽阔,活动余地大,物产十分丰富,没有向外发展的动力,因此民族心理是自大、内向、稳定的状态。

农业,是中国文化生成的经济环境。中国文化大体根植于农耕和游牧两种经济土壤之中,主流是农耕文化,并且主要体现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传统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水,以年降水线400毫米线为界成为农耕和游牧的分界线。长城也是就成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隔绝线。中国大部分地区处在北温带,雨量充足,土地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会。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农耕自然经济,从而形成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是中国文化生成的社会环境。中国进入定居的农业社会以后,原始社会组织的瓦解不彻底,宗法意识就传承下来了。一般说来,中国的农村一个自然村落都是一个家族繁衍而来,人们不同程度的拥有血亲关系,实际上家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基层组织。“国家”实际是“家族”的放大,形成“家国一体化”,在国家中,皇帝是全国最大的家长,帝位的继承与西方社会不同,是特定的家族嫡系继承。梁启超就说过,我们中国的社会组织,不以个人为单位,而是以家族为单位,齐了家,然后再治国。与宗法制度相联系的中国长期的专制政体。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正式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一直传承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管理智慧的积极影响

没有文化底蕴的管理是没有灵魂的管理。对于中国传统的管理活动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中国传统文化决定了传统管理智慧的特点。

1.重义轻利——中国传统管理智慧的重要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伦理的文化,以是否合乎道德作为评价事物的最高尺度。对人有很清晰的好与坏的判断。中国传统文化以“重义轻利”为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最高准则。“重义轻利”“见利思义”是儒家所提倡的。义,宜也,应该的意思。利,功利,个人利益。儒家讲通过修“仁”达到道德上的圆满境界,“仁”的重要要求便是“爱人”,当他人利益受损时,应该以他人利益为准,是谓“义”。这种长期是占据统治地位的重义轻利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管理智慧的重要特征:重义轻利。

孔子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也有一段名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耻辱、良心、道德、责任、诚信、气节这些字眼均有特别的意义。

这种重道德的特点,在日常行为中表现为珍视荣誉、讲求廉耻、高度自尊。在传统管理行为中,表现为重视荣誉,诚实守信,讲求责任,有较高层次的精神要求等。对“义”的褒扬,导致了中国诚信文化的繁荣和提升了企业家的精神追求与责任担当。

2.以民为本——中国传统管理智慧的基础

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敛型文化。这种农业文化心态构成了中国传统管理智慧的基础,以民为本。

中国文化是一种人伦文化,历来讲究驭人之道,把人心向背作为事业成否的一个关键因素,把人才的得失作为管理是否成功的标尺。“以人为本”强调“以民为贵”。中国人更强调人性的管理,讲究人道即商道,强调人际关系、资历、群体意识、忠诚、合作等的作用。即中国文化以情感为本。中国文化的这种重精神、重道德的倾向,不为物欲所惑,对培育高尚道德情操方面确实功不可没。

管理哲学家曾仕强先生认为中国人的管理哲学就是一个“安人”的管理。也就是说,管理是一个“修己安人”的过程,一切管理都以“修己”作为起点,达到“安人”的目标。正因为中国传统管理是一个立足于人的管理,所以特别讲究商道。

“人为邦本”:关于对象管理现代西方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管理对象中最能动、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事实上,这些现代管理思想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就能找到源头活水。《尚书·盘庚》记载:“重我民”、“施实得于民”;孔子主张富民、教民(见《论语·子路》),重视“民、食、丧、祭”,“民”位列第一;孟子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基本观点,强调政在得民,失民必定亡国灭身。因而,在我国现代管理当中,应该充分重视人的管理,关心下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促进事业的发展。

3.中庸之道——中国管理智慧的标准和规范

中,中庸,就是适度、有度的意思,“过犹不及”。中国传统文化是强调“和”的文化,追求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和,就是强调“不同”基础上的和谐共处、合作共赢。“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古人强调个人的自我修养,“内圣外王”的根本目标,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在道德修养上有不同,以及如何处理这类不同人之间的关系。

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管子说,上下不和,虽安必危。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孔子说,中也者,天下之大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育焉,万物育焉。不偏不倚,天地之间各就其位,各得其所。

周而复始的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成了中国人力求稳定、少走极端、和反对冒险的中庸精神。表现在管理上则力求使事物保持稳定、协调、平衡,这就构成了中国管理智慧的标准和规范。

4.天人合——中国传统管理智慧的整体观

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看法和终极目标。人的行为能感应上天,上天也能干预人事,自然界的变化能反映人间的变化。

中国文化中这种天人合一的特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类不能违背自然和社会的“道”,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一致。

以儒家为主的思想认为人源于自然,但又不同于自然中的禽兽与植物,人是万物之灵,应该通过“仁”的自我修养达到“德”的境界。“德”便是自然界万事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人通过努力也要达到这一目标,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儒家的这种世界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今天科学发展观,讲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并不是就要人丢弃改造自然和能动性,而是要站在“天人合一”的高度达到人与自然的相生相补,共存共生。这种“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至今对中国人有着根本的影响。

这种天人合一世界观导致管理上的整体观。中国人习惯于整体思维,而中国商人看问题倾向于一下解决所有的问题。这种整体观把管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以力求达到社会与自然、管理过程与外部环境、管理组织内各种组成和状态的最佳协调和谐为目标,把管理的各个要素和功能组成为一个统一的有序结构。

5.抑奢崇俭,经验管理——中国传统管理智慧的美德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形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家一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四季轮回。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必然重经验、重实际、重应用,重经验理性,重视日常实践经验基础上的领会和领悟。

中国传统管理是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日出日落、干旱水涝,完全靠的是经验。农业生产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不得有半点取巧。注重实际、注重应用。这种经验理性的管理方法从不依据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重视通过严格的逻辑判断来进行决策,而更多地是应用兵、医、农、艺等四大实用文化进行直观性的类比做出决策和计划。所以说中国传统管理是一种经验管理。

中国文化不是一个尚奢的文化,而是一个崇俭的文化。中国传统社会是农耕社会,一方面,耕田种地,以勤为本。另一方面,这个社会形态下,人们抵抗风险的能力非常差,所以从社会风气上有讲究节俭的习惯。

节用思想源于孔子,孔子说,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在中国历史上凡国用有度,为政清廉,不伤财害民,则会国泰民安。比如文景之治,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实行无为而治。反之,凡国用无度,荒淫奢费,横征暴敛,必滋生贪官污吏,民生凋敝,终致天下大乱。比如秦始皇、隋炀帝等。

在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文化更是强调节俭。司马迁说:“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史记·货殖列传》)汉初有一个任氏,一反当时“富人争奢侈”之风气,力行“家约”,“折节为俭”,以致“富者数世”,成为阊里的表率,受人赞颂,写进了《史记·货殖列传》。

近代中国的企业家也多有勤俭治厂的经验,创办南通大生纱厂的张謇在办厂时去上海联系业务,曾在街头卖字以解决盘缠所需,节约经费。在他的带动下,全厂上下力求节俭。

6.外圆内方——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统一

“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送给儿子的座右铭。它的意思是说为人处世应该像铜钱,外圆而内有方孔。外圆内方,不是虚伪圆滑,是中国几千年优良传统积淀而成的人文精粹,是中国最具有社会良知的人格体现。“圆”,代表着曲线,从视觉上就具有美感。圆可以减少阻力,代表着顺畅。我们在职场工作,同事间常会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处理意见不一致,如果无原则地争个你高我低,必然大伤和气;相反,如果我们待人和若春风,时常换位思考,用微笑去面对分歧,反而会赢得同事的尊重信任。

“方”,是人格的独立,“方”是情操的独守,“方”是自我价值的完善实现,“方”是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棱角分明,代表着踏实稳重;坚定执着,应该成为我们的工作态度。

“方圆之间,天地之大”,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做好这一点,你会觉得游刃有余,工作起来也会轻松自信。

外圆内方说白了就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问题。在制度上实行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统一,要有制度,要有管理工具,当然也要有人性化管理。

总之,中国文化是一种人伦文化、专制文化和儒道合一的文化,中国传统管理是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自耕农业是中国文化生成的沃土,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有先天的不足,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管理思想管理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比如中国文化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文化,历来讲究驭人之道,把人心向背作为事业成否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却不重视个人的价值和独立的人格,导致个人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注重整体,导致中国文化成为一个群体文化,讲究团体的力量和价值,强调整体的同时又导致个体失去活力、没有个性,共性得到充分的放大。中国文化讲究和谐,追求天地人之间的和谐,但它的负面就是追求稳定、抵制变革、反对竞争、害怕冒险。中国文化讲究权变,但是它很容易形成“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理论,万古不变的“经”就可能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

中国管理的现代化必须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汲取我们祖先的智慧、思想和人文精神,传承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吸收、借鉴、融合当代世界先进的管理科学,开创中国现代化管理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5

[2]斯蒂芬 罗宾斯 孙健敏 李原译:《组织行为学(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统管 篇7

笔者对罗田县6个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进行了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 通过审计发现:乡镇人民政府所属各委、办、所, 镇直机关“七站八所”的财务收支账务由乡镇财政所实行“零户统管”工作, 在实际操作工作中, 出现了一些缺位情况: (1) 应纳入核算统管的单位, 没有全部到位。表现为“零户统管”做账不及时, 核算不规范。乡镇财政所对镇直各单位在财务收支账务上, 多年来就实行了“零户统管”工作, 但是, 从此次对镇直各委办所的财务收支账务核算情况看:一是只报账、几年不进行记账、规范核算, 如乡镇政府的党政办、民政办、计生办、村镇建设所两年多没有记账、分类、汇总、明细报表;二是镇经委、纪委、储金会清整办的财务收支原始凭证, 没有按时移交到财政所进行统一核算管理;三是乡镇所管辖“七站八所”有部分单位长期不报账不核算, 如水电水产服务中心、林业站、农机服务中心等单位。出现以上三种情况的部门和单位, 长期不向乡镇财政所报账、送账、审核、核算, 听之任之, 自搞一套, 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 长期游离于财务“零户统管”之外。 (2) 只核算, 没监管。担任“零户统管”的财政所, 有时只对各单位送来的财务收支原始票据进行交接、复核、分类、制证、记账、报表、装订、归档的全过程核算和管理, 缺少在与出纳会计报账员交接手续后, 应该进行的必须的原始单据审核、监督工作。 (3) 已核算统管的单位账务, 长期不规范核算。有部分财政所在进行“零户统管”时, 对有关部门和单位送来的财务收支单据进行交接后, 长期拽至不复核、记账、汇总和报表, 只是行使一个保管员———保管单据、凭证的作用, 没有进行财务上的规范核算。 (4) 领导重视不够。县直有关职能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和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 长期以来对财务收支核算实行“零户统管”业务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责任不强、落实不到位。

基于以上“零户统管”中出现的一些缺位问题, 笔者认为:首先, 要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关于“零户统管”的明文规定。财务“零户统管”工作开展近十年来, 总的情况是好的, 为加强乡镇政府及各部门的财务管理作了大量工作, 但是, 距离上级要求还是有一段的路程, 全县所有乡镇领导及各部门, 都要坚决贯彻上级关于“零户统管”的明文规定, 切实搞好财务“零户统管”工作, 服务于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其次, 领导要重视。县、乡镇、部门单位三级主要领导, 要亲自布置、督促、检查, 狠抓落实,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再次, 主管部门要坚持原则, 规范核算, 狠抓落实。首先“零户统管”工作要抓紧抓实。财政所要强化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和规范性, 每个单位的所有收入和支出都要及时、准确、完整地纳入本期的财务收支管理中进行统一核算、汇总、报表、装订管理;其次要加强对所属财务独立核算的各委办所的财务收支管理。在报账、核算、移交上统一规定, 不留尾巴。对各委办所取得收入的途径、合规性, 以及开支的必要性、规范性、真实性, 进行半年一检查, 年终总结账, 发现违规问题, 要及时纠正和处理, 下不为例。最后, 要有过硬措施, 奖惩分明, 全部督促到位。结合乡镇财务收支的习惯和特点, 要一季一报账一交接, 对不按时报账、不按时交接手续的部门单位, 轻则进行批评、通报, 重则所政所不发放相关收款收据、不拨付上级的财政资金。对按时按要求进行“零户统管”的部门单位, 一年一通报表扬和奖励。

医院数据集成平台的权限统管研究 篇8

近年来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迅速,已经实现了基础业务信息系统的构建。但在医院业务的开展过程中,这些单独的信息系统相互独立,形成了信息孤岛[1],难以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导致医院大量的信息重复录入、信息不同步、难以综合利用分析等问题,既造成信息不统一、信息资源严重浪费,又降低了信息的使用效率,给医务工作者带来不便,难以满足医院信息化发展和业务开展的需要。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的通知中提出[2]:“建立以病人为中心,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围绕与电子病历相关的诊疗业务、管理业务以及支撑体系,通过医院信息平台促进信息资源在临床医疗和管理运营中的高效利用,进而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问题、降低医疗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效率。”医院通过建立一个数据集成平台,将医院各类分散的基础业务信息系统通过标准的数据接口连接起来,把数据集成到一个统一平台上来实现信息的共享、交换和综合利用[3]。

在开发和实施医院数据集成平台过程中,由于大量的重要信息集中存放,且部分信息为多个用户共享,这就使得权限控制成了医院数据集成平台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院自2013 年引进Orion Health公司开发的Rhapsody集成平台,对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护理信息系统、移动临床系统和行政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数据进行集成,上传至区域卫生平台。本文探讨该平台数据使用权限的统管问题,以防止不合法使用数据库,避免数据泄漏、非法更改和破坏。

1 需求分析

我院通过应用Rhapsody医院集成数据平台对医院内部的各信息化子系统数据进行了全面的集成,在所在市首次实现医院信息系统的标准化临床文档(CDA)的生成与上传。该平台采用SQL Server 2008 作为平台数据库,基于患者主索引(EMPI)的健康档案的数据集成,在各个业务系统间实现数据实时交换与共享,为医院决策提供数据支持[4]。当前我院所在城市基于区域EMPI的健康档案的数据集成已形成一定规模,我院应用数据集成平台的重点是通过单点登录系统实现医院信息访问和管理界面集成。

由于医院内部门众多,而且分工较细,每名医务工作人员访问、管理数据的权限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系统对各类人员进行权限管理,不同人员赋予不同的权限,防止不当的信息管理操作[5,6,7]。该平台采用基于岗位的权限控制,即各类子信息系统首先明确自身内部各个岗位的操作权限,然后通过数据集成平台对各类子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形成各个岗位在整个数据集成平台中完整的权限结构。医院信息系统结构,见表1,系统构架为C/S,后台采用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各子系统岗位权限管理方式是实现岗位信息与权限的对应关系。

2 权限管理流程

人事部门通过数据集成平台来配置不同的人员权限。医院内医务人员岗位的安排或变动由人事部门管理,当人事管理部门审批完医务人员的岗位安排/ 变动申请之后,由触发器将安排/ 变动情况自动记录在人员岗位任务表中。数据集成平台通过SQL监听,从岗位任务表中发现某人员岗位的安排/ 变动记录,然后自动对应系统岗位权限来更新该医务人员在数据集成平台中的权限。权限管理流程见图1。

3 数据项条目设计

3.1 岗位权限分配对应表

岗位权限分配对应表(OA_Sub_PT),见表2。在OA行政系统中设置岗位权限分配对应表,目的是将OA行政系统中的岗位信息与医院各类子系统中的岗位一一对应,便于操作者在OA行政系统中申请、审批岗位安排/ 变动时,直接选择对应的子系统岗位。

3.2 岗位安排/变动表

岗位安排/ 变动表(PT_Task)的创建,见表3。医务人员的岗位安排/ 变动申请由OA中人事部门审批完成后,通过触发器将岗位变化的处理情况生成在岗位安排/ 变动任务表中。数据集成平台对岗位变动的处理过程为:平台每隔500 ms对岗位安排/ 变动任务表进行一次SQL监听,例如岗位安排/ 变动任务表中的[PT_Remark] 字段标志为0,则依据不同的[Sub_ID] 字段内容,进入到各类子系统岗位更新的操作路径,然后依据[PT_Change] 的操作内容,增加或删除相应的岗位;[PT_Remark] 字段标志为1,表示岗位安排/ 变动已经得到处理,下一步更新与岗位对应的权限。

4 结论

本文提出从人事部门对医务人员的岗位安排/ 变动申请的审批开始,触发岗位安排/ 变动任务表更新,然后由医院信息数据集成平台及时进行SQL监听,发现岗位安排/ 变动完成后立即对各类子系统相应岗位进行权限变更,确保岗位权限及时更新。避免岗位更新与相应权限更新不同步导致信息的非法泄漏、访问和删改,从而保证不同岗位的医务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充分、合理、有效地使用信息资源,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8,9]。

目前我院通过应用Rhapsody医院集成数据平台,在集成内部各类子系统数据交换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需要积极探索医院数据的结构化和标准化,实现医疗信息向数据集成平台的主动推送,实现医疗及管理数据基于HL7 标准的实时采集与交换。

摘要:目的 基于医院数据集成平台设计医院信息系统权限管理模式,确保医院各岗位人员更新信息与相应系统的管理权限更新同步。方法 系统采用触发器模式采集数据,将医院人员岗位安排/变动信息自动记录在系统数据库的人员岗位任务表中;数据集成平台通过SQL监听,从岗位任务表中发现岗位变动人员记录,然后自动更新该医务人员在数据集成平台中的权限。结果 避免了岗位更新与相应权限更新不同步导致的信息泄漏或非法更改和删改事件,从而提高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结论 保证了不同岗位的医务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信息资源。

关键词:数据集成平台,医院信息系统,系统权限管理,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陈玉民.区域医疗信息平台集成构建的探索研究[J].医学信息,2010,23(3):25-26.

[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的通知[S].2011.

[3]郭东晨,周震.浅谈医院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2,29(4):3537-3541.

[4]Babamir SM,Arabfard M.Improving service accessibility in service-oriented HIS[J].J Med Syst,2012,36(6):21-30.

[5]沈崇德.医院数字化客户服务模式构建与规范化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

[6]赵浩宇.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数据交换方案设计[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9):44-45.

[7]姜腾.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卫生信息平台的数据标准和数据交换[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8]王雯璟.中医电子病历信息标准应用符合性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

注水系统管网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篇9

1 国内注水系统运行现状分析

随着油田的开发, 很多有天逐渐进入开发后期, 油田的注水规模不断扩大, 导致注水动态控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注水的地面工程与注水动态控制系统越来越不能适应, 矛盾日渐突出, 注水的能耗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很多油田的能耗还在逐渐的增加, 甚至导致企业的成本增加, 威胁着企业利润的增长, 成为各大油田必须马上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油田注水系统存在的一些里的问题, 主要原因有:油田开发进入后期, 许多区块都需要注水, 但是前期没有注水系统的建设。另外, 随着注井数增加, 注水井的水量也在增加, 一些注水站的注水能力面临困境。而且很多注水站的设备老化, 注水泵效率下降, 能耗上升, 已经不能维持正常的运转了。除此以外, 主水管网的结垢非常严重, 管损也在增加, 导致管网的效率降低, 配水间的设备老化腐蚀严重, 一些阀门甚至已经不能打开, 一些管网和管线腐蚀也很严重, 出现了穿孔等情况。总体上来看, 大部分油田都面临着注水系统的改造问题, 但是目前各大油田的注水系统尽管面临困难, 但是还是可以继续维持生产的, 只不过是成本和能耗都在增加。为了改变这一困境, 油田必须降低地面运行成本, 对管网系统进行改造, 提高运行效率, 对地面系统进行简化调整, 解决地面配套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

2 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1 注水系统效率低下

目前很多油田都进行了部分系统的改进, 油田的注水系统效率也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但是就总体情况而言, 国内的水平比国外还是低了一两个百分点。主要的原因是国内各大油田主要油井的注水压力的压力差较大。如一些大中型油田区块有注水井777口, 其中注水压力10—24MPa, 其压力波动范围较大, 由于注水压力差异较大, 注水泵压很难与注水压力匹配, 造成干压损失大, 虽然已做了大量分压注水, 增压注水的改造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如果将注水压力系统进行细分, 达到降低注水泵压, 减少干压损失, 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同时也增加了管理难度, 使综合经济效益低, 客观上限制了注水系统效率的提高;二是由于注水量的变化, 注水站泵型单一, 难以进行水量调节, 造成部分高压水站内打回流;三是由于注水负荷不均匀, 造成部分干线负荷过重, 水力损失过大。

2.2 合理有效的改进措施

对于安装DF300型泵的注水站应继续对站内进行改造, 安装1—2台小排量注水泵, 便于水量调节, 减少站内回流, 对于柱塞式泵的注水站应加强变频装置的应用, 对于泵拆级改造的注水站应靠降低注水泵泵压, 使单泵排量得到提高, 合理配置注水泵进出管线, 以提高注水泵运行的可靠性。由于部分油田注水量的减少, 造成建设规模超过实际注水量, 因此要合理调配注水站负荷, 对于有多座注水站运行的油田, 减少注水站运行数量调整注水管网, 将水利损失大的干线的负荷调整到负荷小的干线上, 提高注水站自动化监控程度, 根据站外负荷自动调节注水泵运行参数, 使泵运行在高效区, 继续推广增压注水工艺, 降低系统压力, 提高系统效率。

3 改造方案

3.1 注水泵节能改造

注水系统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泵效率, 就目前技术而言, 柱塞泵的泵效都在68左右, 而一般高压注水离心泵的最高效率不超过73, 所以选择高效注水泵是提高注水系统效率的关键。随着油区含水的增加, 原来的注水泵已不适应油田注水需求, 需进行改造, 依据压力分布, 将原来很多旧注水站的3台高压离心泵更换为5台柱塞泵, 配套柱塞泵变频调速, 设计为控制以注水压力参数的恒压注水自动系统, 可以实现系统闭环控制, 杜绝回流, 解决注水站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很多注水站是一座运行十多年年的老站, 其注水系统改造选择高效柱塞泵配套变频技术, 既解决了多年来工艺和电气部分存在的安全隐患, 实现闭环控制, 杜绝高压水回流, 又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3.2 攻欠增注工艺的优化改进

国内的很多油田存在长期注污水的问题, 导致岩石表面形成了水湿, 致使水流阻力大大增加。除此以外, 不合格的注入污水也很容易导致油层深部的堵塞, 这也是以前增注工艺有效率高但有效期短的原因。“洗清解稳”增注工艺, 延长有效期对此, 针对堵塞类型和油藏特点, 不断引进新技术, 并改进酸液配方, 改进增注工艺。创新性地提出“洗清解稳”增注工艺, 即在炮眼附近实施高浓度酸洗浸泡;再挤入油层清洗剂解除有机垢, 根据堵塞情况实施不同配方的多级注入工艺;最后稳定粘土及岩石表面, 降低摩阻。探讨性应用聚硅纳米增注工艺以Si02为主要成份的聚硅纳米材料具有极强憎水亲油能力、强大吸附能力, 它能够有效扩大孔隙半径, 大幅度降低水流阻力, 避免水化现象发生, 防止矿物吸水膨胀分散与运移, 从而达到增注目的。

4 结束语

油田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包括了油田开发的各个阶段, 对油田开发的各项技术也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 再从实践总结经验, 开发新技术的过程, 是各项技术不断深入的过程。大部分油田都面临着注水开发不断深入, 油藏内部注采关系日趋复杂的问题, 对油藏必须重新认识, 及时总结, 搞清楚地层的连接状况, 加强注采井的建设, 努力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井下注水工艺的综合配套是改善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途径, 同时必须以储层特点为基础。为了解决油田面临的一系列的管网系统问题, 各大油田需要对主水管网进行系统的改造, 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使油田的开发进入良性循环。

摘要:随着目前油田注水规模越来越大, 注水的动态控制难度也越来越大, 这就造成地面工程系统和注水动态控制很难适应, 随着矛盾日渐突出, 注水能耗也在逐渐增大, 而能耗问题已经逐渐影响到了企业的经济利益, 对企业的利润构成直接威胁, 成为国内很多企业需要立即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一下国内注水系统的运行现状, 然后介绍了一些主要的技术和改造方案。

关键词:注水系统管网,改造技术,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瑞杰, 刘宇飞, 常玉连.油田流体管网系统稳态通用仿真模型[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1, 30 (3) :20-22[1]张瑞杰, 刘宇飞, 常玉连.油田流体管网系统稳态通用仿真模型[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1, 30 (3) :20-22

统管 篇10

在煤矿井下采掘过程中, 由于井下含水层中含水的涌出、地面水的渗漏, 以及采用水砂充填和水力掘进、采煤的消耗用水等原因, 井下水将不停地汇集于井底水仓, 然后通过排水系统集中排出。

矿井排水系统的作用是及时地将矿井水排到地面, 以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排水系统主要由矿井深度、开拓系统以及开采水平涌水量等因素确定;排水系统主要包括水泵 (多为离心式) 、电动机、电控设备、排水管路及附件和监测控制仪表等。焦煤集团公司是国内有名的大涌水矿区, 现有主排水泵房25个, 配备主排水泵222台, 装机容量达149 MW, 主排水管路120趟, 总长度达39.7 km, 全年排水电耗达2.35×108 kW·h。因此, 在焦作矿区百年的开采历史中, 如何根据现有主排水系统, 在保证安全和高效运行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提高综合效率, 达到降低排水电耗的目标, 一直是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研究在对不同的管径和排水模式进行详细对比和分析的基础上, 对提高矿井主排水系统管网运行效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 管网特性

泵通过管网输送流体时, 管网对流体输送就有一定阻力, 产生一定损耗, 其管网特性对于泵可用阻力定律确定[1]。即:

K=RQ2 (1)

式中 K—管网的阻力损失, Pa;R—管网的阻力系数, kg/m3;Q—流体的流量, m3/s。

P-Q曲线是一条抛物线 (如图1所示) , 称为管网特性曲线。管网的阻力系数R与阀门的开启度、管网的管径、材质、使用年限等因素相关。

设计时管网直径按经济流速 (一般为1.5 m/s~2.2 m/s) 选取。在实际更换中, 为保证换后流速在经济流速范围内, 即管网的造价和运行费用之和最小, 对不同的管径和排水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和分析。保证在管网更换所投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 更换后的运行节电效果明显。

2 更换主排水管路效果分析

为了验证更换主排水管路工程的运行效果, 选择了冯营矿井底主排水泵作为研究对象。实际运行3#主排水泵, 经管路阀门调节, 出水管分别用旧10吋管、新10吋管、新12吋管, 检测其3种不同运行工况。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2.1 水泵效率分析

由于改变排水管网, 水泵运行工况发生变化, 用新10吋、新12吋管排水时, 效率分别提高0.11%、0.23%, 水泵效率变化很小。

2.2 管网效率分析

改变管网运行后, 新10吋管网效率较老10吋管提高2.07%;新12吋管较老10吋提高5.03%, 管网效率有明显提高。

2.3 系统效率分析

排水经新10吋及新12吋管路运行时, 效率分别提高1.37%和3.31%, 系统运行效率亦有明显提高。

2.4 排水管内水的流速分析

排水用旧10吋管时流速为3.12 m/s, 用新10吋管时为3.01 m/s, 用新12吋管时为2.19 m/s。由此可以发现, 排水管用旧10吋管及新10吋管时, 管内水的流速偏大, 超过了“经济流速在1.5 m/s~2.2 m/s范围内”的要求, 仅有新12吋管在经济流速范围内。

2.5 节电效益计算

(1) 新10吋管路与旧10吋管路相比[2], 年实际节电效益为:

(2) 新12吋管路与旧10吋管路相比, 年实际节电效益为:

2.6 投资回收期

(1) 新10吋管路替换旧10吋管路投资回收期[3]:

Pt1=¥1总/MJ1s=19.5÷3.36≈5.8年

(2) 新12吋管路替换旧10吋管路投资回收期:

Pt2=¥2总/MJ3s=25.2÷7.8≈3.23年

3 多管排水效果分析

为验证主排水管路水流速度对排水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 选择朱村矿中央泵房作为研究对象, 运行3#主排水泵, 经管网阀门调节, 出水管分别敷设一趟10吋管, 两趟10吋管, 两趟10吋管加一趟12吋管, 检测其3种不同运行工况, 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3.1 水泵效率分析

多管排水模式与单管排水模式比较, 单泵双管排水时, 其效率提高3.88%;单泵三管排水时, 其效率提高6.7%。多管排水时, 其水泵运行效率明显提高。

3.2 管网效率分析

多管排水模式与单管排水模式比较, 单泵双管排水时, 管网效率提高7.25%;单泵三管排水时, 管网效率提高7.73%, 其管网运行效率有较大的提高。

3.3 系统效率分析

多管排水模式与单管排水模式比较, 单泵双管排水时, 系统效率提高7.96%;单泵三管排水时, 系统效率提高10.64%, 其排水系统效率都有较大的提高。

3.4 排水管水流速度分析

单泵单管排水时, 排水管水流速度为2.81 m/s, 超过了经济流速范围为1.5 m/s~2.2 m/s的要求;单泵双管排水时, 排水管水流平均速度为1.83 m/s, 符合经济流速的要求。单泵三管排水时, 排水管平均水流速度为1.18 m/s, 低于经济流速的要求。

3.5 单泵三管排水时运行工况分析

对照配套使用的某水泵厂生产的MD600-55系列水泵性能曲线图[4,5,6] (如图1所示) , 当单泵三管排水时, 其流量值为651.07 m3/h, 超过了额定流量600 m3/h。对照其Q-η曲线, 此时水泵效率交于80%, 与实测水泵效率79.34%基本吻合;对照Q-H曲线, 此时单级扬程为52 m, 52×4=208 m, 与实测扬程208.02 m吻合;对照Q-N曲线, 此时单级功率为118 kW, 118×4=472 kW, 与实测泵轴功率458.16 kW的误差仅为2.93%, 基本符合。

因此可以认为, 针对该台水泵, 其运行参数与水泵性能曲线图一致, 其高效运行区宽, 大流量运行时效率较高。

4 结束语

通过本研究的分析可得以下结论:

(1) 通过更换新排水管路可以提高排水管网效率及系统效率, 降低排水电耗, 新更换排水管径要选择12吋以上的。

(2) 针对MD600系列等大流量主排水泵, 应尽量走12吋以上新管, 避免单泵走单趟10吋排水管路, 采用一泵双管或三管并联排水模式, 才能保证排水管内流速不超标准, 从而达到提高管网运行效率的目的。

(3) 多管并联排水时, 水泵效率、管网效率、系统效率明显提高, 可有效降低排水电耗, 应大力推广和应用。

(4) 单泵三管排水时, 其水泵效率、管网效率、系统效率较高。因试验管路为旧管路, 其2趟10吋加上1趟12吋工况运行时, 电机已满负荷, 故单泵3趟10吋管路排水可以使用多管排水, 12吋管时应采用双管排水, 不能使用三管排水模式。

(5) 单泵单管 (10吋) 排水时, 经济流速超标, 此时管网效率偏低;单泵双管排水时, 满足经济流速要求, 管网效率有了较大提高;单泵三管排水模式时, 虽平均流速低于经济流速的最低值, 但管网效率较双管排水提高0.48%, 只是提高的幅度很小, 说明多管排水的主要应用方式在于双管排水。

(6) 对大涌水量矿井, 考虑到管路利用率高、服务年限长等因素,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费用, 新泵房排水管路经济流速的选择可以降为1 m/s以下, 以提高管网运行效率, 从而提高排水系统的效率。对现有排水泵房, 应尽可能采用多管排水技术, 以充分发挥备用管路的功效, 在保证电机不过负荷的前提下, 可并联多趟排水管路, 其并联排水平均流速越小越好。

参考文献

[1]徐景颖, 邵超, 侯长银, 等.管网特性曲线用于供水工程的节能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 2003, 19 (6) :93-95.

[2]朱文军.提高矿井排水系统效率及节约电能的有效途径[J].煤炭技术, 2003, 22 (09) :70.

[3]廖卫东.矿井排水泵管路的合理选配[C].赣闽皖苏湘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4.

[4]姜乃昌.水泵及水泵站[M].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5]孙慧修.排水工程 (上册) [M].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统管 篇11

一、确立一个统管部门

一是明确统管部门职能。2008年, 合肥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见》, 明确规定, 财政部门是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 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 并将全市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各民主党派机关、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全部纳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范畴。

二是设立统管职能处室。借2007年机构改革之机, 参照安徽省财政厅做法, 合肥市财政局积极向编制部门争取, 于9月份单设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处, 主要职能包括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合、共享、共用机制等9项职能。

三是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划归财政。2012年, 合肥市委办公厅和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合肥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规定合肥市财政局为市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的主管部门, 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从编制、购置、使用和处置, 实行财政部门一个“口子”管理。合肥市从制度、职能和机构上进行设计, 为资产统管统配创造了条件。

二、建立一个统管系统

2008年合肥市率先在全国上线财政部统一研发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 为资产统管统配解决技术手段问题。

一是摸清资产底数, 掌握统管基数。为夯实资产统管统配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基础, 自2007年以来, 合肥市集中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包括房屋资产进行过四次大规模清理, 摸清了资产家底。在此基础上, 正式上线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将市直部门数百亿元的国有资产纳入系统管理, 为实行资产统管统配提供第一手、较为齐全的基础信息。

二是完善资产信息, 夯实统管基础。通过信息录入、信息完善、信息核查等, 彻底解决了信息系统和资产日常管理“两张皮”的问题, 实现了系统信息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单位存量资产状况。一方面, 夯实了资产统管统配基础;另一方面, 也为部门资产配置预算编制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信息, 提升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水平。

三是统一预算编码, 强化协调统管。2013年2月, 合肥市财政局对部门预算编审系统、平台一体化管理系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等三大系统基础信息进行核实, 并以平台一体化管理系统为基础, 单位名称按照市编办正式编制文件为准, 规范和统一了三大系统的单位名称和编码, 同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确保三大系统的基础信息同步一致。此次共核对单位367家, 新增纳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单位52家。通过统一财政各业务软件预算编码和单位名称, 在财政部门内部实现了信息共享, 强化了协同管理资产统管统配。

三、实行六项统管举措

一是统一配置资产。即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审核资产配置。自编制2011部门预算开始, 由资产管理部门独立审核编制部门资产预算, 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资产管理部门在审核时, 对于办公自动化等常用资产, 严格按照《关于印发合肥市市本级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家具和办公设备配置标准的通知》确定的标准, 参考单位人员、机构编制数和办公及业务用房间数, 设置常用资产配置控制数, 即根据单位配置定额、资产存量、处置情况以及履行工作职能需要综合计算。该控制数是单位年度资产配置的最高上限, 凡单位资产存量超过预算控制数的一律不予安排配置。

二是统一处置资产。即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审批或备案资产处置。首先, 统一资产处置审批权限。坚持按照审批权限审批。单件1万元以上或批量5万元以上的资产处置, 由市财政局审批;单件1万元以下或批量5万元以下的资产处置, 由主管部门审批后报市财政局备案;房屋、土地等重大资产处置, 由市财政局审核后报市政府审批。其次, 统一集中处置资产。对于房屋等重大资产和专项资产, 由市财政局公开招标产生的评估机构评估, 经公示无异议并经备案后, 以评估价为底价, 委托市招管局进行集中公开处置。

三是统一管理产证。即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所有的房产证、土地证和租赁合同统一移交市财政局, 由市财政局集中统一管理。自2008年12月份起, 合肥市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的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和租赁合同进行集中收交、统一管理。截止目前, 收交集中管理的有305本土地证、582本房产证和636份租赁合同。同时, 对部分未办理“两证”的土地和房屋构筑物, 开展了集中补办“两证”工作, 共办结58宗房屋所有权证登记, 登记面积22.51万平方米;办结14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登记, 登记面积10.98万平方米。新办的房产证和土地证一律由市财政局集中统一管理。

四是房屋统一招租。2009年, 合肥市开始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房屋租赁试行统一招租;2010年, 印发《关于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租赁实行公开招租的通知》, 房产租赁自7月1日起, 一律实行公开招租。公开招租, 一来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通过公开招租, 出租房产租金平均比自行招租租金增长了30%以上, 最高的增长达793%;二来规范了权利运行, 避免了租赁中的权利寻租行为;三来也实现了社会公平, 得到了部门的赞成和广大承租户的欢迎。

五是统一调剂房产。首先, 从制度上进行明确。合肥市委办公厅和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及业务用房建设项目管理的意见》 (合办[2009]50号) 明确要求, 财政部门负责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的产权集中统一管理, 盘活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存量资源, 强化余缺调剂。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擅自超规模建设、不按批准方案使用或用于商业出租、经营以及无正当理由闲置的, 由市财政部门视具体情况统一调配使用。其次, 规范了房产调剂的流程。市直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调剂房产的, 由单位向市政府提出申请, 市财政局根据市政府批转的单位来文, 依据合办[2009]50号文件、业务技术用房行业规范、人事编制等文件, 在全面了解掌握单位人员、工作职能、办公及业务用房等基本情况前提下, 提出审核意见, 报市政府审批。再次, 房产调剂成效显现。2008―2013年累计调剂办公用房建筑面积121.77万平方米。

上一篇:水墨元素的材料与设计下一篇:对农业发展的意义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