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统管论文

2024-10-05

省级统管论文(精选3篇)

省级统管论文 篇1

一、项目背景及意义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司法管理体制, 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 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 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2014年举行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包括司法机关省以下统一管理制在内的诸多司法界呼吁已久的制度改革, 都在政策导向之列。省级统管是司法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情况错综复杂, 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试点, 逐步推开, 被认为是此次力度最大的改革。

我们既要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大意义, 也要正视这项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既要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 又要结合我国实际, 合理规划和设计中国特色的司法行政事务管理的体制、制度和机制。

二、改革取得的成就

2014年6月15日, 中央司法体制改革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表示, 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 是司法体制改革基础性、制度性的措施, 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2014年12月13日, 上海市法官、检察官遴选 (惩戒) 委员会成立, 这是全国首个省级法官、检察官遴选 (惩戒) 委员会。按照“统一提名、党委审批、分级任免”的制度安排, 委员会将对上海全体法官提出遴选、惩戒意见, 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按规定程序审批办理。2014年12月29日, 海南省召开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动员大会, 宣布自2015年1月起,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至此, 上海、广东、吉林、湖北、海南、青海、贵州7个试点省市的司改方案全部获得中央政法委的批复同意, 并相继对试点工作方案进行了动员部署。

贵州和广东的试点改革计划方案指明了全省各级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权都收归省里所有。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即如何保障足够的财政经费方面, 这些试点方案都明确表示法院、检察院的办公经费、资产全部由省级部门统一管理, 而市、县两级法院、检察院都将上升为省级财政一级预算单位, 想要取得预算资金, 必须先通过省级财政部门对编报预算的审核, 而后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拨付。

三、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 资源重置的利益固化

首先, 在资源重置过程中, 当改革涉及“被改革者”的切身利益时, 他们势必会有意无意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进而固化既有利益。在省级统管过程中, 院长、庭长不大可能情愿在改革中被权力“虚置”, 很可能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案件走向。甚至有法官在得知即将进行司法改革时, 关心的首要问题是自己的工资是否会发生变化。

其次, 实行省级统管可能导致省级财政负担过重。同时, 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向上集中后, 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 统管是解决本地区资源匮乏难题的“福音”, 而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来说, 实行统管则会使本地区“财富流失”。

(二) 改革措施与现行法律的冲突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我国《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都规定由各级人大选举和罢免同级人民法院院长、检察长。而省级统管的司法改革措施, 则要求由省级统一管理和任命地方法院院长和检察长。这就产生了现行人大任免模式与省级统管之间的冲突问题。

(三) 可能加剧司法行政化

改革无论如何也无法规避“被改革者”的态度和行为。不论如何设计, 这个省级“统管”如果依旧在检法系统内并依靠其实施, 都将面临“再行政化”的风险。

实行司法机关省级统管, 就能使省委省政府、省高院、省级检察院牢牢把握地方司法机关的人财物管理权。虽然此举可以大幅排除市、县党政机关对司法机关的干扰, 但也可能使法院、检察院内部的行政化风险大大增加, 与此同时, 贪污腐败和人财物管理权滥用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四、对国外先进理论成果的借鉴

现代发达国家通行的基本原则和体制安排就是要让司法行政与司法业务相分离。根据法系的不同, 外国对这一原则的落实有两种不同的制度模式, 对于大陆法系国家而言大多实行的是外部分离模式, 对于英美法系国家而言大多实行的是内部分离模式。于我国而言, 需要根据本国国情审慎选择;为了使司法行政事务管理为司法业务服务而不干扰司法业务, 就需要将司法行政事务管理系统化、标准化和透明化;充足的财政经费是保障司法独立的需要, 这不仅能有效解决部门的偏见和局限性的问题, 还能防范司法行政管理权的腐败和滥用。

五、省级统管基本架构

(一) 省级统管的基本架构是:

省级党委、人大和政府统筹决策, 省级司法机关负责日常管理;司法机关人财物省级统管的实质内容是省委统筹而不是省级司法机关统筹, 这是基本立足点。省级统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制度安排:一是要由省委掌控市县两级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的提名权, 加大省委的统筹力度;二是由省级财政部门保障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和分配。在这两个方面, 虽然高级法院、省级检察院都需发挥更大的预算和编制协管以及司法行政事务日常管理作用, 但司法机关都没有决策性的权力。

(二) 要解决改革与现行法律的冲突,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对现行法律进行修改。

要彻底解决地方党政机关对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的不当干涉问题, 就必须修改《宪法》当中有关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等人员选举和罢免的规定, 将任免权交由省级人大常委会, 绝不能因修宪难而搁置。另外, 还要对《法院组织法》和《检察院组织法》进行相应的修改, 以保障司法机关独立运行, 消除党政机关对其的不当干扰。只有全面建立健全现行的司法机关管理体制立法, 才能为司法机关省级统管乃至未来的全国统管消除合法性障碍并为之提供足够的改革空间。

六、展望司法省级统管

司法省级统管改革对应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 实施司法省级统管有利于保障法治统一, 克服司法地方化现象, 追求司法公正, 重塑司法权威。在指出我国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的同时, 再现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它也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改革的必要性。同时可以增强国民对于国家法制的信心, 对于改善社会风气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省级统管不是司法改革的最终目的, 而是实现中央统管的过渡阶段, 最终要实现中央统管, 真正使司法机关去地方化。虽然在本次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必然面临着重重困难, 但是实行省级司法统管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 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谢鹏程.司法省级统管改革路径[J].财新<中国改革>, 2014-2-13.

[2]马长山.司法改革可能的“异化”风险[J].法制与社会发展 (双月刊) , 2014 (6) .

[3]蒋惠岭.司法体制改革面临的具体问题[J].财经, 2013.

省级统管论文 篇2

一、概况

全厂工艺及供热外管a的总承包单位是XXX,监理单位为XXX,XX公司负责施工。全厂工艺及供热外管a包括管廊钢结构及管道安装,减温减压站安装、厂前区附近无管廊区域埋地管道的施工及全厂外线电气仪表安装。

二、设计总结

三、采购总结

四、施工总结

1、进度、协调

我公司管理及施工人员于2012年10月进厂,但由于受到钢结构到货及基础验收等问题,于2012年12月1日才开始正式施工。在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中,从单位、人员资质报验、施工方案编制到开工报告,我公司积极准备,方案的编制一定要实事求是,结合现场施工,使方案真正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施工前还要对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通过交底,使施工队深入了解将要进行的施工内容及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各项技术要求,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

本项目的管廊钢结构全部成品到货,基本不需要现场预制,所以管廊的施工重点主要在于钢结构到场后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安装图纸安装,每一个构件都有其构件号并对应特定位置,安装时严格按图纸标明位置组对吊装,大到一根立柱,小到一根水平支撑,都是如此。安装之前配合质量部验收管廊基础及到货钢结构,对于超出规范要求偏差的,坚决不予接收。

钢结构施工过程中还要分批次对到货材料进行二次复测,主要是高强螺栓的力学性能检测和连接副摩擦板的抗滑移系数检测。二次复测抽样时要保证试件与所代表的构件应为同一材质、同一摩擦面处理工艺、同批制作,使用同一性能等级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并在相同条件下同批发运。钢结构安装完成后要进行防腐工作,由于底漆、中间漆已由厂家完成,我公司只需要对破损处及焊缝处进行施工即可,钢结构面漆由我公司施工,按规范要求达到漆膜厚度。

对于钢结构的焊接质量管理,施焊前,焊工应复查焊件接头质量和焊区的处理情况,当不符合要求时,应经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应遵守焊接工艺并注意焊接顺序,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的熔渣及两侧的飞溅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钢结构安装完成后分检验批验收,包括垂直度、高强螺栓终拧、焊接质量验收及除锈防腐隐蔽等,在保证各个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同时应及时上报有关资料。

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还要注意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搭设抱柱脚手架,脚手架搭设完后,施工负责人必须按施工要求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填写验收单,经脚手架使用单位负责人和安全人员共同检查确认合格,并在验收单上签字、在脚手架上贴标签后方可使用。在横梁安装完成后搭设生命线,高处作业、交叉作业应张挂安全网,有高处作业处下方1~2米必须有安全网,否则不得施工。

在管廊施工结束后就进入管道施工阶段,管道施工前要进行工序交接,待管廊验收合格后方能施工管道。

管道施工前同样要经过严格的开工准备工作,图纸会审要求在开工前熟悉图纸,提前发现问题并通过设计单位解决,为施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管材到货后同样要进行验收甚至第四方检测,以保证管材质量,碳钢管道及管件还要先委托防腐厂进行防腐并建立防腐委托台账。根据管道单线图计算材料用量为材料领用提供依据,计算工程量并建立焊接数据库,可以为施工提供计划安排。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管道的材质、口径、压力等级等,不同材质使用不同的焊条,特别注意合金钢及异种钢的焊接,避免用错材料或焊材。施工过程中应要求各施工队每天上报焊接日报,坚持每天更新焊接数据库,这样既能掌握施工进度,又能对后期试压包等资料提供数据支持。施工过程中有些材料需要项目部自行购买,需要技术员做自供预算,待材料到货后再分给各施工队,这就要求做好自供预算及分割预算的台账,特别是焊材的分割台账,能随时掌握焊材的使用情况,避免因焊材短缺导致停工。一条管线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完后要进行无损检测,检测比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无损检测情况同样要更新到焊接数据库中,对于不合格焊口及时返修并扩探。对于铬钼钢材质管道还要进行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氧气管线施工前及施工后要对管道进行脱脂处理。管线试压是管道施工后期的重点,首先要根据管道的介质、压力等划分试压包,按照试压包检查各管线的尾项,特别注意管支架的安装及管线探伤情况,待确认无误后进行试压工作,并注意安全。

2、质量

施工过程中,坚持“三检制”即自检、专检、交接检,并作到有检查、有记录、有落实,层层把关。杜绝隐患。每天工长开碰头会,密切配合,互相协作,发现新的问题,发动大家集思广益,拿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并定期组织大家学习技术规程、规范及验收标准,增强了质量意识,每一个工长针对自己的分项工程都定出了预防措施和质量标准。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得工程验收全部一次通过,各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达到了优良。

3、安全

安全意识深深的印在我们每一个第一项目部的员工的脑海里,文明意识也清楚的体现在每一个员工的行动中。

安全是胜利完成施工任务的重要保证文明是我们队伍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公司树外部形象长期发展的重大举措。除了保质完成生产任务,达到检验标准外,在施工过程中文明安全也是驾驭工程的重要指标,是藏在每个施工人员心中的一条准绳。

在开工之初,我们制定了完备的文明、安全管理制度,设置了专职的安全员及文明施工管理员。安全、文明责任体系落实到人,并制表挂墙,清晰明了。每个外包队进场都进行安全教育,拟订安全文明管理协议书。人人都抓安全,在每个分项工程中,都针对生产技术和施工条件提出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除了要安全员下达安全技术交底外,还要组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不间断的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文明教育,项目部还成立了安全文明宣传小组,加大力度作好宣传工作。

五、设计、采购、施工实施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材料保障,很多时候应为缺少材料影响施工,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做好材料预算,供应人员做好材料台账,相互配合,及时找到需要的材料,即使没有到货,也能及时反馈给采购部门,降低缺料带来的影响。在施工人员工作分配时,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既要保证自己的施工计划,又要满足总包业主的临时安排,确保投产的顺利进行。

六、建议

省级统管论文 篇3

政府和公众本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政府承担公众受托责任。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最主要供给方, 依法拥有行政权并履行公共管理职能。公民在履行纳税义务后, 赋予政府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并运用财政资金的权利。和股份公司形式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类似, 受托责任关系中亦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社会公众为了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 降低代理成本, 确保自己的权益, 不仅关注资源使用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 还要考察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具体说来, 绩效审计是以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 利用专门的审计方法, 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 就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审查, 收集和整理有关的审计证据, 以判断其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提出改进意见, 改善公共责任, 为有关方面决策提供信息。

近年来, 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约为25%, 政府运用越来越多的经济资源, 参与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此形势下, 我国大力发展了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 在反腐的同时, 纠正了很多违法违规问题, 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但与此同时, 绩效审计在我国才刚刚起步, 仍面临许多问题。为了更好的发挥审计国家治理的功能, 落实国务院[2014]48号文件精神, 实现审计全覆盖, 应大力发展绩效审计。

二、我国绩效审计面临的困难

(一) 审计机关独立性不足

目前, 地方审计机关在接受人大委托开展审计项目的同时, 接受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政府的双重领导。这种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 无法有效地保证审计机关的独立性, 审计机关行为很容易受到制约, 绩效审计较难开展。

这种内在矛盾主要体现在利益冲突和自我评价上, 本机政府的管辖范围与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范围具有很大的重合性。绩效审计在审计范围、审计标准、审计程序上具有较大的主观性, 更多的依赖于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因此也更容易受到干涉。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相关人员可能与绩效审计项目具有利益相关性, 双重领导的隶属模式使得地方审计机关开展的绩效审计时, 在审计范围、审计所需的人财物以及被审计单位的配合上很容易受到地方政府的约束, 审计独立性和审计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二) 审计人员素质未能适应绩效审计发展的需要

绩效审计不同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合规性审计, 审计人员需要了解国家重大相关政策, 被审计主体的综合目标, 以及实施绩效审计所依据的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 评价实现目标的经济性、效率及效益, 考虑是否在未来期间存在潜在的副作用等。这些都为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由于我国以前主要以财务审计为主, 人员知识结构偏财务会计, 而经管、信息系统、法律、环境资源等方面知识储备不足, 难以适应绩效审计的要求。

(三) 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不完善

绩效审计涵盖的范围较广, 对象千差万别, 如何衡量, 以什么标准衡量审计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难以统一, 而依据不同标准形成了审计意见。这不仅对审计人员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且会存在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果不认同的问题。

(四) 未能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

目前我国绩效审计大部分为事后审计, 即项目已经结束或有关责任人已经换岗、退休, 这使得绩效审计处于“只开花不结果”的尴尬境遇。就以与绩效审计有许多相似的经济责任审计为例, 按规定应在责任人旧岗位离任之前对之实施审计, 可实际上许多地方的组织部门出于各种目的, 往往采取先调任后审计, 使得审计对被审计人员的约束力大大下降。地方政府基于信息不对称优势, 不可能指派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真正存在许多问题的项目, 地方审计机关被迫错配宝贵的审计资源。

三、人财物统管可能带来的改善

(一) 脱离本级行政隶属, 增强审计独立性

实施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后, 审计人员的配备和流动, 审计机关的财力物力支持和保障, 审计监督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都不再会受到地方政府的制约和被审计单位的影响, 审计的独立性大大增强。以往很多不好审、不敢审的项目, 在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后, 都具有了审计的可能性。

(二) 有助于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省级审计机关在人才的选拔和引进上更容易采用统一的标准, 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 打造职业素质相对均衡的审计干部队伍。同时易于兼顾不同知识门类, 引进高素质人才, 通过高校宣讲引进新鲜血液, 适当向社会抽调绩效审计急需的人才, 特别是法律、计算机和相关专业人才, 逐步优化审计干部队伍, 实现审计人员多样化, 以适应政府绩效审计需要多种专业知识的要求。

(三) 有利于建立科学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管后, 省级机关可以集中优势资源, 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利用全省在绩效审计领域获取的实务经验, 建立科学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最大的困难就是绩效评价体系的多样性、系统性、层次性、计量性, 这使得审计人员难以找到单一普适的衡量效益好坏的评价方法。

(四) 有助于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绩效审计大多是事后审计, 是对已经存在的制度或过去发生经济事项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评价。作为事后审计, 审计的收益必须通过后续的审计跟踪整改加以实现。为了避免绩效审计成为一种走过场的形式, 应通过建立和完善政府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明确法律责任, 使相关法律法规更加具体和规范化, 实现“谁决策, 谁负责”的审计监督目的。省级审计机关在专业性以及自身地位方面, 更加具有能力推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健全。

四、总结与展望

省以下审计机关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 既能统筹和优化现有的人财物资源, 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又能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审计业务的集中领导, 为上层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审计报告, 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石和保障作用。绩效审计作为审计新的发展方向, 在省以下审计机关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春风下, 必能快速发展, 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 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不仅给地方审计机关带来了压力与挑战, 也为我国发展缓慢的绩效审计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试论述省级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管新形势下绩效审计的发展潜力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人财物统管,绩效审计,地方审计机关

参考文献

[1]孔凡民.推进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统一管理的思考[J].理财, 2015 (02) .

[2]陈红蕊.省级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意义和探索[J].审计与理财, 2015 (04) .

[3]李先秋.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初探[J].审计月刊, 2015 (01) .

[4]韩冰.审计保持独立性.用垂直管理加强反腐[J].工业审计与会计, 2014 (06) .

[5]郑石桥, 马新智, 张庆杰.政治模式和国家审计:一个政治系统理论架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06) .

[6]郑石桥, 杨婧.公共责任、机会主义和公共责任审计[J].中国行政管理, 2013 (03) .

[8]陈希晖.政府绩效审计的若干认识误区[J].财会月刊, 2013 (15) .

【省级统管论文】推荐阅读:

统管07-10

省级职称论文09-03

省级医院05-28

省级气象08-06

省级品牌08-26

省级检查09-01

省级财政09-14

省级地区09-20

省级课题10-01

省级集中10-01

上一篇:医疗收入下一篇:地籍测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