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省级

2024-10-06

教育省级(通用12篇)

教育省级 篇1

“教育门户网站”是教育部利用互联网直接面向社会公众, 统一发布教育信息, 及时收集并处理社会公众意见和建议, 提供教育部门办事指南, 受理公众业务并公布结果的网站, 是教育部门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窗口。地方教育新闻栏目或称市 (县、区) 新闻栏目, 是教育门户网站教育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立足省内, 为受众提供市 (县、区) 教育领域内新近发生的重要的教育事实, 报道教育事件、教育动态, 解读教育政策、教育理论等。

一、样本的选择

福建省教育厅网站是我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之一, 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教育信息化》的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中, 2008年3月排行第六, 2008年5月份跃居第三, 2009年1—4月份保持排行榜第二位, 2009年5月, 跃居全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第一, 进步较为明显, 具有一定代表性, 是研究省级教育门户网站地方教育新闻的较好样本。

为研究方便, 本次调查选取福建省教育厅地方教育新闻栏目2009年3月10日至4月13日共34天345条新闻作为原始数据。

二、调查研究的程序及方法

1. 确定调查的时间与调查内容;

2.根据新闻内容的不同, 将新闻分为以下几类, 以便于调查分析:

教师利益新闻:关于教师的工资、职称评定、编制等关系到教师本人利益的新闻;

学生利益新闻:关于学生就业、创业等关系到学生利益的新闻;

学校活动新闻:关于学校利益或校与校间活动的新闻;

考试政策及说明:关于各类考试方面的新闻;

市县区教育政策及新闻:关于市县区教育政策及政策解读方面的新闻;

比赛、竞赛、培训、文艺类新闻;

工作检查汇报、教研会、交流会类新闻;

公益类新闻 (包括支教、志愿者、捐书助学、农民工培训等新闻, 因4月5日清明节, 将清明扫墓类新闻也归于公益新闻) 。

3. 进行调查、归类;

4. 运用单纯统计与交叉统计的方法进行整理和统计, 绘制图表;

5.分析讨论;

三、调查结果

1.各类新闻比例:

调查发现, 福建省教育厅地方教育新闻栏目2009年3月10日至4月13日共34天345条新闻中, 公益类新闻及比赛、竞赛、培训、文艺类新闻比例较大, 分别占新闻总数的24.93%、17.68%, 学校活动新闻、考试政策及说明、市县区教育政策及新闻、工作检查汇报、教研会、交流会类新闻比例相差不大, 关于教师及学生利益的新闻比例较小, 仅占新闻总数的6.67%、4.93%。

2.新闻点击量分析

对点击量细分为低点击量 (点击量50以下) 、一般点击量 (点击量51-100) 、高点击量 (点击量101以上) 。

在调查的345条新闻中, 低点击量 (点击量50以下) 新闻最多, 占新闻总数的58.1%;一般点击量 (点击量51-100) 新闻比例分别是28.7%, 不到新闻总数的三分之一;而高点击量 (点击量101以上) 仅占新闻总数的12.76%。

3.高、低点击量新闻比例

调查显示, 在低点击量 (点击量50以下) 新闻中, 公益类新闻比例最大, 占34.65%, 其次是比赛、竞赛、培训、文艺类新闻、学校活动新闻, 分别占19.80%、19.4%。

在高点击量 (点击量101以上) 新闻中, 关系到教师利益及考试政策说明类的新闻比例较高, 都占20.45%, 公益类新闻, 工作检查汇报、教研会、交流会类新闻, 比赛、竞赛、培训、文艺类新闻比例较低, 分别占6.82%, 6.82%、9.01%。

四、讨论

1. 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表明, 58.1%的地方教育新闻点击量低, 关注度不高;部分点击量较高、关注度较高的新闻, 数量很少;编辑应做好把关人, 在采编新闻时把握好各类新闻的比例, 采编真正有价值的新闻。

2. 建议意见

(1) 根据栏目的定位及目标人群采编新闻

网络新闻编辑首先应了解栏目的定位及目标人群, 根据栏目定位及目标人群筛选采编新闻。作为省级教育门户网站的地方教育新闻栏目, 其定位是立足省内, 为受众提供地市县教育领域内新近发生的重要的教育事实, 报道本省的教育事件、教育动态, 解读教育政策、教育理论等;学生、家长、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是其核心受众。

网络新闻编辑在筛选采编稿件时应注意既要维持严肃务实的风格赢得尊重信任, 还要像隔壁热心大婶一样, 努力为受众提供实用的教育信息, 注重报道的服务功能。

(2) 加强采编能力, 做好把关人

教育方面的热点问题很多, 牵动面、影响面较大, 因此, 网络编辑要对教育领域内的重大新闻做到心中有数, 挑选整合有用、重要的新闻, 尽量避免教育领域的专业术语, 促使教育新闻从纯报道型向报道服务型转变, 服务于广大受众。

(3) 把握各类新闻比例, 引领舆论导向

教育宣传报道事关全局的稳定, 对社会负有重要责任, 因此网络编辑在筛选采编教育新闻时, 要把握实用、服务型的新闻与政策、会议、公益类新闻的比例, 不能将政策、会议、公益类新闻全盘否定, 也不能来者不拒, 要适时地报道适量的政策、会议、公益类新闻, 以发挥正确舆论导向作用。

(4) 创新新闻的发布形式

在清明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前后, 有关于此类节日的新闻报道会大量增加, 此类报道内容雷同, 可读性不强, 同时这类报道又必不可少。因此, 此类节日新闻的报导应在格式和内容方面进行创新, 改变刻板的传播模式。

(5) 定期对新闻进行调查分析

在一定时期内, 受众的关注点会有所变化, 网络编辑应定期对地方新闻栏目进行新闻分析, 以确定受众的主要关注点, 以引导教育舆论导向, 提高新闻的服务性。■

教育省级 篇2

——杜步镇申报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镇位于阳山县的东南部,全镇区域面积152.86平方公里,总人口31130人,下辖8个村委会,镇内交通便利,青连高速道横贯本镇。目前,我镇有初中1所,中心小学1所,村级小学7所,幼儿园2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全镇有初中生1240人;小学生1339人;幼儿园362人。全镇共有教职工202人,其中专任教师201人。

一直以来,我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战略,全镇人民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10年,全镇实现区域生产总值4.4亿元。在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我镇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教育综合实力明显进步。2009年,我镇成功创建成为清远市教育强镇。目前,我镇各类教育已逐步形成了协调、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

近几年,镇政府先后获得“清远市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县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县先进单位”、“ 县综治维稳先进单位”、“ 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 位,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确立了“科教兴镇”的战略思想。

一是教育工作优先考虑。镇党政一把手和分管教育的领导每年主持召开2次以上研究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并经常深入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并进行现场办公、帮助学校描绘教育的美好蓝图。杜步镇党政领导班子经常参加杜步镇各中小学的开学典礼,给我镇中小学的全体师生送去了亲切的问候,向呕心沥血、辛勤耕耘的教师们致以崇高敬意。

二是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我镇制订了《杜步镇教育五年发展规划》,把教育发展作为镇、村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为落实学校的中长远发展规划,镇党政一把手和分管教育的领导每年主持召开2次以上研究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并经常深入学校检查,现场办公、指导、帮助学校描绘教育的美好蓝图。

三是教育用地优先考虑。近年来,我镇在土地资源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征用土地8671平方米,扩建中心小学运动场及综合楼的建设,切实解决了学校用地问题,确保了教育用地优先保障。同时,扩大办学规模,增加规划建设开办了杜步中心幼儿园,确保在我镇的适龄儿童都能上学。

四是教育经费优先投入。我镇是发展中的乡镇,经济仍欠发达,但是,党委政府高瞻远瞩,宁可放弃其它项目的建设,也要把资金转移到教育方面,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2008-2010年来,镇投入教育经费、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做 到逐年增长。2010年以来,我镇开展创强工作,投入了资金超过1000多万元。

(二)各级部门团结协作,狠抓创强工作落实。

自开展创强工作开始,镇党委、政府为了加强领导,统一部署,便于创强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学校及镇七所八站为成员的杜步镇创建省教育强镇领导小组;制定了《杜步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实施方案》和《杜步镇创建省教育强镇日程安排表》,并对“创强”工作责任加以分解细化,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建立镇、部门、村、学校的创强工作网络,全镇各条战线、各村、各校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分线包干,责任到人,形成党政、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工作体系;同时要求创强办积极加强与各方的协调、沟通,凝聚力,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的力量都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推进教育创强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全镇上下齐心协力,大力营造创强氛围。

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强”工作,把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除了召开创强动员大会,利用平时会议强调创强工作以外,还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全方位地宣传“创强”活动,制作大型户外“创强宣传牌”1幅,悬挂横幅15多条,标语10多条;同时,利用广播电视、校迅通、板报专栏等进行宣传;村、学校分别召开“创强”动员会、座谈会,让“创强”工作家喻户晓。

(四)切实为教师谋福利,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多年来,我镇非常重视为教师创造和谐、宽松、温馨的工作和生 活环境。一是切实做好安居工程。历年来,我镇通过政府主导,各方支持,教师住房已基本解决。二是大力实施奖励机制。按照《杜步镇奖教奖学方案》,我镇自2009年以来,每年均拨出5多万元专项资金,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和节日慰问教师。三是为了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我镇每年为全体教师免费体检一次。四是坚持每年进行一次教师节表彰大会。我镇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为建设杜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我镇每一年教师节都大张旗鼓地表彰辛勤耕耘在教学第一线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尊师重教先进个人与单位,在全镇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五是切实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凡事关民生、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都邀请各校领导和教师代表参加,为教师创造了参政议政的机会和平台。目前,我镇教师当选县人大代表1名,镇人大代表3名,党代表5名。

(五)积极筹集教育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我镇历届政府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对教育有着深厚的情愫,除了积极投入教育经费以外,还积极引导社会热心人士慷慨解囊,踊跃捐资,倾力支持教育。杜步镇企业家何绍永先生捐资80多万元兴建一栋综合楼及学校地砖的铺设;2011年,我镇通过与澳门街坊协会的积极联系,投入30多万元在中心小学新建一栋新教学楼;通过与珠江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宋嘉奇的联系,积极联系到热心团体投入9万多元改造了独树教学点,使到学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六)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整合教育资源。

我镇党委政府一直以办强办优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 标,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前几年,我镇有公办初级中学2所,完全小学11所,民办幼儿园1所。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镇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教育的不均衡性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科学规划,整合教育资源。为此,党政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进行调研,多次召开由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听证会,制定《杜步镇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方案》,把生源少、条件差的“麻雀学校”撤并。按照布局调整方案,2007年撤消丘屋、沙坑、深坑小学,把丘屋、沙坑、深坑小学的学生并入中心小学就读。2008年秋,湟川、石溪、东江、独树4所村级小学撤高留低,五、六年级学生集中中心小学就读;2009年将1所完全小学附设初中班学生撤并到杜步中学就读; 2011年秋,山坪小学撤高留低,五、六年级学生集中到中心小学就读,优化整合了教育资源。在原丘屋小学(已撤并)创办一所杜步小学中心幼儿园,全镇形成了合理的学校布局,实现了教育的均衡和优化。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促教育持续发展。

一是注重班子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班子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对此,镇党委政府对学校内部管理时刻关注,切实推进校长目标考核制度,全面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不断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逐步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任用管理模式。要求班子成员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严以律己、率先垂范,强化五种意识:服务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岗位意识、民主意识。二是加强教师培训。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镇历来重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把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一方面加强业务培训。我镇结合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要求,在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下,科学安排培训课程和内容,以杜步中学、中心小学为平台积极开展校本培训。邀请有关教育专家、教研员作专题讲座;以备课组为依托,开展切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推动学科教学建设;以各类培训班、提高班为依托,开展青年教师培训活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师德建设。通过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高了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通过学习先进人物、优秀教师等事迹,强化了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开展“塑师德,树新风”等教育活动,强化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另外通过“走出去”的办法,学习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其次建立教师考核评价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目前,我镇已打造了一支政治思想过硬、业务素质较高、勇挑重担、勤于探索的教师队伍。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全镇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篇,市级报刊发表论文2篇,获县级奖励论文13篇。全镇教师在教改教研中获县级奖励16人次,市级奖励4人次,省级3人次。

(八)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我镇为了加强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正达到教师“教好,教会”,学生“学好、学会”这一目标。同时,为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打造农村学校的办学特色,为学生幸福一生奠定基础,我镇要求全镇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加强学生的德育、学习与个性特长的培养作出具体的要求。

1、多渠道增强学生德育实效性。

我镇始终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根据新时期学生的思想动态,不断探索创新德育的新模式、新思路。一是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会议,研讨德育工作问题,加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和完善了少先队、家长学校等组织,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建设,制订了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全镇中小学开展了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进校园”等活动。各校均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并邀请他们每学期到学校进行两次以上的法律讲座;通过晨会、国旗下讲话,清明节到革命烈士墓扫墓,“五四”青年节的文艺汇演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了理想前途的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充分发掘乡土德育素材。我镇在杜步敬老院等地设立德育基地,拓宽育人渠道,积极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我镇各校还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2010学,我镇中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为95.9 %,小学生为93.2%,小学生的后进生转化率为95.1%,中学生的后进生转化率为89.4%,全镇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2、狠抓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镇学校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和归宿,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加强教学管理,积极推行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工作。一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单向、封闭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构建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二是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建立评价机制,激发学习潜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注入活力和生机。2010学,我镇小学毕业生语文、数学、英语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1.1%,89.2%,89.7 %,初中毕业生考试全科合格率为82.7%。多年来,我镇中考成绩均排在全县乡镇初级中学的前茅。

3、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我镇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努力拓展各种有效的途径,遵循“三结合”的教学原则,积极开展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一是“课外活动与学生兴趣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和搭建让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培养具有专长的学生。中心小学注重开展第二课堂的拓展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二是“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我镇各校把新课程理念贯穿于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中,注重加强课内知识在课外的延伸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 践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他们既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三是“开展有益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各校均建立了劳动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电脑操作、劳动技能培训、社会实践等,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陶冶个人情操,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了个性。四是重视艺术教育,发挥美育功能,注意发展学生特长。中小学各成立有舞蹈队、音乐和美术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普及面广。每年“六一”、“元旦”均举行文艺汇演,艺术教育成绩显著。2008年,我镇小学邓美玲、陈房妹同学参加清远市小学生首届“清实杯”科技知识系列活动之科普征文比赛,荣获三等奖。在阳山举行“聚龙杯”青少年书画大赛中,我镇学校的何嘉怡、刘剑欣获优秀奖。

(九)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构建幸福和谐杜步

1、幼儿教育发展良好。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镇重视抓好学前教育,目前,我镇有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1所。一是加强师德教育。通过学习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让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我镇按县教育局的布置与要求,组织安排学前教师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全体学前教师的专业水平。三是细化管理。我镇切实加强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做到管理精细化。四是聘任专业人才。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我镇聘任了一部分从事学前教育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幼儿园,增强了学前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五是与阳山县第二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聘请县二 幼骨干教师到杜步中心幼儿园进行日常工作、生活的指导。目前,我镇学前三年适龄幼儿415人,入园人数328人,入学率79%。

2、基础教育巩固提高。

我镇认真贯彻《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大力抓好九年义务教育。一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动员,切实加强“防流控辍”工作,落实各种帮教措施,确保入学率和巩固率。二是抓好“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镇常抓不懈,把“留守儿童”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目标,各村、学校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与临时监护人密切联系,做到在安全上,时刻提醒;在生活上,提供帮助;在心理上,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耐心辅导。三是我镇按照国家规定的政策法规,积极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读书问题,每年为外来工子女提供优质学位,确保了外来适龄儿童入学,让他们享受同等教育。我镇各校努力树立服务意识,转换角色,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均享受到平等教育,由于措施得当,取得明显效果。全镇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初中阶段学生入学率达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100%,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为0.3%,15周岁人口文盲率为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100%。

3、成人教育不断扩大。

我镇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坚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的方针不动摇,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 合、学校教育形式与其他学科教育形式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成人教育。镇政府结合自身实际,在杜步镇中心小学、石溪村委会设立2个成人教育培训点,开设了计算机、水果种植等课程,扎实有效地开展多类型的教育培训。通过学习实用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当地农民及外来务工人员的从业知识和技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2009年以来,我镇组织各类成人教育,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共1836多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劳动力的技术素养和能力,拓宽就业门路,创造经济价值。如养猪、沙糖桔等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以在家创业为主打的种养精英,现在杜步镇旱坑村、大路村、东江村、东山村等村都有养猪场、养鸡场;每个村小组柑桔年年丰收,民收入年年增加。

4、社区教育逐步完善。

在创设良好的农村人文环境的同时,我镇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一是积极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利用寒暑假举办图片展览、读书活动及各类竞赛,组织青少年参加德育、劳动、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开展村民文化活动。我镇每年利用节假日举行大型篮球赛、象棋赛等农村文化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广大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三是开展老人文化教育活动。全镇各村文化活动场所基本开辟了专门的老人活动区域。杜步村、东江村、石溪康西烙等村,建设了文化室、篮球场、老人活动场所,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高雅文明的娱乐休闲场所,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群众的文体活动。近年来,我镇各村文化体育 事业快速发展,构建了全民教育终身学习体系。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自开展创强工作以来,我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全镇人民团结一致,积极进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的教育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以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如下一些薄弱环节:①、村级教学设施设备有待于进一步完善。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③、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数量不多,比例偏低,教育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以上薄弱环节,我们将以创建教育强镇为契机,以省教育强镇督导评估为新起点,继续坚持“科教兴镇”的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教育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依法办学,科学育人,创新发展。我们将按照教育均衡化、现代化、规范化、优质化、特色化的思路,通过以下措施改进、完善。

(一)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使杜步镇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二)继续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坚持“外引内培”相结合,造就更多更好的学科带头人和名校长、名教师,进一步提升我镇的教育水平。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努力营造一个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

(三)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人为本,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教育教学管理,着力建设规范化、优质化学校,以改革促发展。

四、自评结果

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的各项标准,我们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自查自评,必达条件已达标,结果为:政府责任150分,支持教育126分,发展水平212分,奖励得分0分,合计得分488分,占总分值97.6%,已经达到了省教育强镇的要求,谨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申报,敬请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专家组对我镇进行督导验收。

教育省级 篇3

关键词: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践教育模式;校企共建;探索与实践

一、引言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粤教高[2009]76号),广东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工作,建设内容包括精品开放课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七大类。广东省教育厅于2013年1月确定立项建设5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我院联合佛山市三水合成电器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合成公司)申报的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佛山市三水合成电器实业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为中心)获得批准。

二、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1.建立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

协同育人是指以学校为主体,协同企业、行业、政府、研究机构、社会中介机构等,共同参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的开发、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的评价和制度保障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跨专业的合作育人。中心承担高校学生的校外实践教育教学任务,把优异的企业文化、实践资源、培训课程与团队等引入学校,并与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在协同的基础上进行多方位的创新,搭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实现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

2.改革校外实践教学模式

传统的校外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是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中心的建设使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推动校外实践教育模式改革,由参与共建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制订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校外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校外实践教育的培养过程,共同评价校外实践教育的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切实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持。

三、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的思路与实践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任务和要求。

(1)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建设”的原则。学校利用企业条件安排学生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则可借助学校的科研、师资力量加强生产、新产品开发及员工培训等。企业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缓解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

(2)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中心建设要从满足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针对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中心建设规划。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完成实习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内容,使学生得到实际锻炼,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保证实习教学质量。

(3)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中心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与完善。

2.明确建设任务

为适应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中心要按照“以基本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锻炼为基础,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以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综合能力和提高工程素质为培养核心,不断提升综合实践教育水平。为此,应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建设:

(1)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中心依托合成公司,校企双方共同建设,由校企双方的主要领导担任中心的负责人,成立中心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中心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实习/实训项目开发小组、订单培养管理小组、课程开发/建设小组、科研开发小组,负责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为保障中心正常运作,初步建立了中心教学运行、学生管理、安全保障等规章制度。

(2)改革实践教育模式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的用人要求,按照“校企双链、实岗培养”的实践教育模式。将企业的行业规范、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相对接,企业的真实岗位、工作任务与教学项目相匹配;由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联合组成教学团队,以真实产品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将教学环节嵌入生产岗位,校企双方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学校、企业侧重不同的技能及职业素质培养任务,达到通过真实生产环境培养学生岗位能力的目的。

(3)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为保障达到对学生工程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要求,中心的师资队伍应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组成。在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应规范教师遴选、聘用、培训、管理及考核。加强专兼职教师的合作交流,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教学,研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专业讲座等。

(4)建立开放共享机制

我院有三个专业长期与合成公司在生产实习、订单培养、聘任兼职教师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了专业间共享中心。周边还有四所学校长期在合成公司开展生产实习、教师实践等合作,实现了学校间共享中心。随着中心建设的深入,我们将主动发布中心相关信息,根据其接纳能力接收更多高校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以便更好地利用中心的资源。

(5)保护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

由校方与企业协商,为学生提供无毒无害的有技术含量的实践岗位,对即将进入中心开展实践教学的学生签订三方协议,明确校、企、学生三方的职责和权利。在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前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对可能会涉及企业商业利益的内容,由厂方进行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教育。安排实习带队教师做好实习现场相关的管理工作。由企业为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

3.做好保障条件建设

(1)经费保障

我院关于印发《省、市、校级教学改革项目配套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对本中心建设给予了充足的经费支持。经费使用范围主要包括: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校外实践教育模式建设、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实习实训项目开发、横向课题开发、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等。

(2)制度保障

我院现有《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办法》《生产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实施办法》等制度,以保障校外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中心拟建设的制度包括教学运行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认证制度、指导教师实践能力考核办法、学生安全管理制度等。

(3)质量保障

首先,合成公司设有佛山市三水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具备雄厚的技术研发能力,围绕小家电产品研发、制造,有一套完整的设备及工艺流程,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平台。其次,多年来校企深度合作,在学生培养、师资合作、课程建设、项目研发等方面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软件平台。最后,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过程实施到学生考核评价,企业全程参与,确保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对接。以上三方面都可为良好的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4.制订可行的建设方案

按照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建实践条件、师资队伍,校企共商中心运行制度的思路推进中心建设,校企联合构建人才培养平台,对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多元评价。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以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中心建设方案如图1所示。

图1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方案

四、实践成果

校企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运行以来,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1.校企紧密对接

由校内专业带头人和企业专业带头人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校企共同开发了《快速成型与手板制作》《机械设计与创新》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同制订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2.强化实践育人环境

由合成公司提供设备,我院提供场地,共建了模具拆装实训室和小家电产品结构实训室,按照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实验室建设,为实训创建真实的训练岗位、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

3.合作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

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对接,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订单班试点工作,培养目标是助理设计工程师。校企合作组建了“双导师”团队,共同承担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的培养工作,按照企业工作时间、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对学生制订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分为基本能力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三个阶段,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表现优秀的学生被企业选拔录用,获得直接就业的机会。

4.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初具规模

聘用合成公司技术服务能力强、企业影响力较大的高级工程师为专业带头人,带动专业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建立了水平较高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吸引了合成公司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十人担任兼职教师,他们承担了“机械设计与创新”“小家电产品结构设计实训”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并指导学生顶岗实习。专业教师定期到合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和员工培训,有三位教师长期被聘为合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推进了校企之间的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校企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作用将越来越凸显,它创建了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对提高学校工程教育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结中心的建设历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运行管理机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校企资源有效融合、企业培养人才的责任意识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在中心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校企双方坦诚相待、各尽其责,才能形成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明生,王玲.基于协同育人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职教论坛,2013(21):19-24.

[2]杨叶飞,王汝志,窦志铭.基于校企协同的复合型营销人才育人模式的探索[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7-20.

[3]冯军.深化校企合作,化解大学生就业困局[J].教育与职业,2012(25):28.

[4]李新颖,王喆,蒋占军.“铁路通号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思路[J].计算机教育,2011(14):106-109.

[5]易新河,文益民,张净.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探讨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3(4):66-69.

由校方与企业协商,为学生提供无毒无害的有技术含量的实践岗位,对即将进入中心开展实践教学的学生签订三方协议,明确校、企、学生三方的职责和权利。在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前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对可能会涉及企业商业利益的内容,由厂方进行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教育。安排实习带队教师做好实习现场相关的管理工作。由企业为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

3.做好保障条件建设

(1)经费保障

我院关于印发《省、市、校级教学改革项目配套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对本中心建设给予了充足的经费支持。经费使用范围主要包括: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校外实践教育模式建设、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实习实训项目开发、横向课题开发、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等。

(2)制度保障

我院现有《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办法》《生产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实施办法》等制度,以保障校外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中心拟建设的制度包括教学运行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认证制度、指导教师实践能力考核办法、学生安全管理制度等。

(3)质量保障

首先,合成公司设有佛山市三水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具备雄厚的技术研发能力,围绕小家电产品研发、制造,有一套完整的设备及工艺流程,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平台。其次,多年来校企深度合作,在学生培养、师资合作、课程建设、项目研发等方面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软件平台。最后,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过程实施到学生考核评价,企业全程参与,确保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对接。以上三方面都可为良好的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4.制订可行的建设方案

按照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建实践条件、师资队伍,校企共商中心运行制度的思路推进中心建设,校企联合构建人才培养平台,对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多元评价。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以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中心建设方案如图1所示。

图1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方案

四、实践成果

校企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运行以来,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1.校企紧密对接

由校内专业带头人和企业专业带头人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校企共同开发了《快速成型与手板制作》《机械设计与创新》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同制订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2.强化实践育人环境

由合成公司提供设备,我院提供场地,共建了模具拆装实训室和小家电产品结构实训室,按照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实验室建设,为实训创建真实的训练岗位、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

3.合作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

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对接,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订单班试点工作,培养目标是助理设计工程师。校企合作组建了“双导师”团队,共同承担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的培养工作,按照企业工作时间、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对学生制订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分为基本能力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三个阶段,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表现优秀的学生被企业选拔录用,获得直接就业的机会。

4.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初具规模

聘用合成公司技术服务能力强、企业影响力较大的高级工程师为专业带头人,带动专业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建立了水平较高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吸引了合成公司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十人担任兼职教师,他们承担了“机械设计与创新”“小家电产品结构设计实训”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并指导学生顶岗实习。专业教师定期到合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和员工培训,有三位教师长期被聘为合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推进了校企之间的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校企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作用将越来越凸显,它创建了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对提高学校工程教育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结中心的建设历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运行管理机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校企资源有效融合、企业培养人才的责任意识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在中心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校企双方坦诚相待、各尽其责,才能形成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明生,王玲.基于协同育人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职教论坛,2013(21):19-24.

[2]杨叶飞,王汝志,窦志铭.基于校企协同的复合型营销人才育人模式的探索[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7-20.

[3]冯军.深化校企合作,化解大学生就业困局[J].教育与职业,2012(25):28.

[4]李新颖,王喆,蒋占军.“铁路通号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思路[J].计算机教育,2011(14):106-109.

[5]易新河,文益民,张净.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探讨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3(4):66-69.

由校方与企业协商,为学生提供无毒无害的有技术含量的实践岗位,对即将进入中心开展实践教学的学生签订三方协议,明确校、企、学生三方的职责和权利。在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前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对可能会涉及企业商业利益的内容,由厂方进行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教育。安排实习带队教师做好实习现场相关的管理工作。由企业为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

3.做好保障条件建设

(1)经费保障

我院关于印发《省、市、校级教学改革项目配套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对本中心建设给予了充足的经费支持。经费使用范围主要包括: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校外实践教育模式建设、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实习实训项目开发、横向课题开发、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等。

(2)制度保障

我院现有《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办法》《生产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实施办法》等制度,以保障校外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中心拟建设的制度包括教学运行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认证制度、指导教师实践能力考核办法、学生安全管理制度等。

(3)质量保障

首先,合成公司设有佛山市三水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具备雄厚的技术研发能力,围绕小家电产品研发、制造,有一套完整的设备及工艺流程,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平台。其次,多年来校企深度合作,在学生培养、师资合作、课程建设、项目研发等方面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软件平台。最后,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过程实施到学生考核评价,企业全程参与,确保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对接。以上三方面都可为良好的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4.制订可行的建设方案

按照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建实践条件、师资队伍,校企共商中心运行制度的思路推进中心建设,校企联合构建人才培养平台,对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多元评价。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以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中心建设方案如图1所示。

图1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方案

四、实践成果

校企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运行以来,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1.校企紧密对接

由校内专业带头人和企业专业带头人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校企共同开发了《快速成型与手板制作》《机械设计与创新》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同制订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2.强化实践育人环境

由合成公司提供设备,我院提供场地,共建了模具拆装实训室和小家电产品结构实训室,按照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实验室建设,为实训创建真实的训练岗位、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

3.合作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

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对接,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订单班试点工作,培养目标是助理设计工程师。校企合作组建了“双导师”团队,共同承担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的培养工作,按照企业工作时间、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对学生制订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分为基本能力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三个阶段,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表现优秀的学生被企业选拔录用,获得直接就业的机会。

4.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初具规模

聘用合成公司技术服务能力强、企业影响力较大的高级工程师为专业带头人,带动专业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建立了水平较高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吸引了合成公司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十人担任兼职教师,他们承担了“机械设计与创新”“小家电产品结构设计实训”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并指导学生顶岗实习。专业教师定期到合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和员工培训,有三位教师长期被聘为合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推进了校企之间的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校企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作用将越来越凸显,它创建了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对提高学校工程教育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结中心的建设历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运行管理机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校企资源有效融合、企业培养人才的责任意识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在中心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校企双方坦诚相待、各尽其责,才能形成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明生,王玲.基于协同育人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职教论坛,2013(21):19-24.

[2]杨叶飞,王汝志,窦志铭.基于校企协同的复合型营销人才育人模式的探索[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7-20.

[3]冯军.深化校企合作,化解大学生就业困局[J].教育与职业,2012(25):28.

[4]李新颖,王喆,蒋占军.“铁路通号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思路[J].计算机教育,2011(14):106-109.

教育省级 篇4

为了执行好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项目, 在国家技术团队的指导和帮助下,两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项目执行机构和专家团队精准发力、协同创新,在项目管理模式、 资源整合、政策制度、培训指导、监测评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已取得明显成效。

一、积极探索项目管理新机制

两省四县都是西部地区的国家级扶贫开发县,教育基础较为薄弱,教育资源较为缺乏,教师专业发展较为缓慢,学生成长条件较为滞后,是四县基础教育的共同特点。省级管理团队针对教育的实际情况,按照项目的总体要求,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已有的项目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以促进儿童快乐学习为根本,以改善受灾县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导师制为依托,以学习支持、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为支撑,以移动资源为载体,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组织下,由培训机构、教研部门、电教部门、学校和教师共创的对乡村教师提供持续互动的、有效参与的支持和服务机制。 通过项目提供的移动车辆和体育包、图书包、卫生包、游戏包、音乐包、教学资源包、学生上网电脑等资源的有效利用,扩大教师支持的服务面,延展学生的受益面,使项目的触角延伸到最需要帮助和支持的村小和教学点,解决乡村教师按需培训和乡村学生快乐学习“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探索导师到一线进行实际指导的有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助推项目县教育的均衡发展和社会的公平公正。同时,还为项目在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制度保障。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和西和县原本没有独立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培训业务由相关科室分管。在实施该项目后,通过整合部门职责和资源,组建各自县、区的学习资源中心,使其成为管理和指导全县、区教师学习和培训的专门机构。同时, 在项目实施的中心小学也建立乡级教师学习资源中心,方便教师学习和交流,为基层教师在自己身边搭建自主学习和共同成长的平台,并把项目目标、内容、结构和活动等有机组合起来,使运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四川省根据项目目标的要求,充分发挥已有多年培训经验的县级教师培训学校的作用,依托“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的车辆和资源,围绕着“三个面向” (面向学生、面向教师、面向学校),让导师把“方便、及时、有效”的教育教学支持送到农村最偏远地区的学校,实现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建更美好”的目标,也让县教师培训学校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努力建设确保项目目标实现的省级管理模式

在项目确定的五级管理体系中,省级项目领导和管理机构对项目的实施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两省分别成立由省教育厅师范处处长担任组长、省项目官员、 省级教师培训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项目管理与业务支持的省级专家团队,形成上下联动、各负其责、相互沟通、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

四川省项目执行机构设立在成都师范学院,项目执行办公室设在成都师范学院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培训中心(简称研培中心),由研培中心主任、副主任直接管理省级专家团队。团队成员既有固定的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也有学院各教学系的国培首席专家做业务支持。甘肃省项目执行机构设立在甘肃省教科所,由副所长直接管理该项目,省级专家团队除了所里的专业人员外,还聘请省内高校教授、中小学特级教师等2 0余人。两省专家团队为项目县的工作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项目省级 领导和管 理机构的 建立 , 在强化项目组织领导、明确项目工作思路、达成项目共识、有序推进工作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项目的顺利启动和有效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省级专家团队是项目的直接推动者,他们围绕自己的工作职责,积极参加国家级培训,在现场指导、提供有效教学指导、传递优质教学资源、挖掘导师工作模式、搭建导师交流平台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实力,推动项目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省级培训

两省根据项目的总体安排和要求,围绕如何培养和提升县级导师的能力,按照国家级培训的要求,瞄准项目目标,紧扣导师需求,创新培训模式,采取集中培训与后续跟踪指导相结合、项目规范性培训与当地需要灵活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活动,使县级导师的工作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并将覆盖面广、针对性强、较少地域限制、成本效益合理的项目特点,创新性地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

四川省每年根据国家级培训提出的要求,以爱生的学校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为指导,以“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实务手册为工作指南,以培训从学校管理到教师教育教学、教育科研、专业发展和日常生活各个层面对项目学校教师进行有效干预和引领的“全能性” 导师为核心,在各地多次举办县级导师培训活动,全方位地开展培训。

例如,在2012年的省级培训中,针对导师深入一线学校在听课、评课、议课能力上的欠缺与方法上的不足,设计了一堂深入成都市一线课堂开展“关注学情,关注学科”的主题培训,并邀请国家级专家现场给予指导,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改变导师观察课堂教学的视角。2013年召开省级研讨会,对“行动研究”方法进行深度培训,采取参与式工作坊的形式,开发操作性很强且适合项目学校行动研究小组开展行动研究的流程,有效地指导导师和项目学校教师合作开展行动研究。为了做好现场指导活动,省级专家团队针对各县需要,抽调学科专家和优秀教师直接下到项目校,和当地导师共同“把脉问诊”,解决基层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探索导师工作模式,为项目学校教师提供方便、及时、有效的帮助,总结出“天道酬勤,抓住一个‘早’字;谋划发展,寻求一个 ‘全’字;立足课堂,突出一个‘细’字; 主题活动,落实一个‘活’字;后续交流, 体现一个‘实’字”的下校指导方法,有力地推动四川省项目的实施。

甘肃省围绕两县导师的基本需求,连续开展参与式培训、观课与评课、卫生与健康、安全教育、行动研究等主题培训。 国家级和省级专家为导师开讲《教育行动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复式教学实践创新研究》《教育行动研究问题反馈》《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质量的学习资源》等专题报告,组织导师赴兰州实验小学等进行实地随堂观摩与研讨活动,与当地教师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学科课堂教学水平进行深入探讨。此外,亦开展了“行动研究典型案例”呈现、“百宝箱的培训与使用”、参与式培训方法等有针对性的方法培训,提高导师的理论修养和工作能力。他们与县级导师一起形成导师团队,参与“送课下乡”活动,和项目学校的其他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共同开展听课评课、课题研究、经验交流等活动,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良性同伴互助。

针对项目县小学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兼职多、经验少、资源缺的实际,甘肃省省级专家团队采取“送资源、送课程、 送经验”的做法,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配发的音乐教具包、体育运动包、学生上网本等,及时送到项目学校,通过移动的方式,实现全部项目学校的资源共享。同时, 加大对音乐、体育、美术课程的送课力度, 精心安排省、县级优秀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下乡授课。到2013年10月,已在全部所辖乡镇送完音乐、体育、美术课程,缓解了小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考虑到行动研究在各县开展的难度,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金的帮助下,从西北师范大学选调出两名研究生参与行动研究的下县指导, 先后在五所项目学校与一线教师就“低年级儿童音乐律动感知能力培养”“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研究”“小学英语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等问题开展研讨,并在峡门回族乡白坡小学与一线英语兼课教师一起全程参与关于“小学英语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行动研究项目。

四、注重指导项目县的管理工作

两省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始终注重引领和指导先行,注重经验的总结和扩展,注重政策和制度的落实,用扎实的方法指导项目县完成项目任务。

一是两省把召开年度工作启动会和年度工作总结会作为推动项目实施进展的重要手段。通过会议,及时协调和通报上年度的项目进展情况,安排部署项目下年度的工作计划,交流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经验。 两省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每年都在国家级项目年度会议后,及时召开上年度工作总结和下年度工作启动会议,省级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成员、省级项目专家团队成员和项目县领导小组成员及导师参加会议,总结通报项目上一学年度的进展情况, 汇报交流项目县的工作经验,讨论制订如何落实导师工作规程,共同研讨如何对导师工作进行有效管理,交流导师如何听课、 评课以及日常工作经验。安排部署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把“四个引领”,即:“教育思想的引领—提升导师职业道德素养, 专家教授的引领—提升导师专业理论素养,课程理念引领—提升导师专业知识素养,教研引领—提升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素养”贯穿于项目的始终。

二是指导项目县完善对导师的管理。 明确导师的职责和任务,确定导师的工作要求、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建立导师考核标准,并通过参与编写和落实《导师工作实务手册》将其固化成制度。四川省帮助两项目县制定《导师工作职责》《导师工作制度》《导师考勤制度》《导师奖惩制度》等办法,规定导师工作刚性指标和“五个一”行动要求。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的关于导师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及导师团会议等管理办法,将导师的每个工作环节置于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确保整个项目实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帮助项目县建立移动培训资源运行管理模式。通过规范移动培训车辆从申请到使用、从记录到考核的程序和合理配备、有效使用导师工具包、学生图书包、 体育运动包、音乐教学包等资源的办法, 使项目管理者、导师团队和学校能够明确各自的职责,掌握使用和管理移动资源的方法,有效开展下校指导工作。

四是搭建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建立省级项目网站,开设导师论坛,开通微信或QQ群,编发项目工作简报,召开项目经验交流会和教师培训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广泛开展项目学习交流活动。四川省通过召开省级项目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 为县级导师交流搭建平台;甘肃省通过观摩高水平学校教师教学、说课评课等方式, 指导县级导师专业能力提升。

五是指导项目县建立保证项目实施的政策。由于项目与目前国家主导的教师培训高度契合,所以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甘肃省省级领导小组高度重视项目高质量地持续推进,在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和“国培计划” 执行上,努力向项目县倾斜,并积极吸收项目的好经验,在本省实施的“百千万工程” 中加以推广和扩散。四川省指导项目县教育行政部门把项目工作列为当地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并纳入当地教师培训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把项目执行的成效纳入学校管理目标考核中,把教师参加项目培训纳入当地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任务中。对参加项目培训并完成培训任务的教师,将其成绩均记入本人继续教育学分,并作为评优、评职的依据,从而促进项目激励机制的形成,调动教师参加项目培训的积极性,也使项目成为当地教师培训工作的有力推手。

五、启示与思考

在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教育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如生源流失、教师倦怠、教学质量提升的困境难以突破等。在地势偏远、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探索导师制模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对农村教育的指导和引领,是未来教育发展中值得推广借鉴的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导师制模式从提升软实力入手,能够一竿子插到村小和教学点,并且关注农村学生的急缺问题,是接地气的模式,是解决乡村教育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路径。从长远角度看,为偏远农村学校带去资源,从政策和管理角度进行教育公平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保证项目的直接受益人群是最需要帮助和关爱的,才能体现项目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过程中的作用。

项目结束后,将项目的理念和做法在省级层面上得到继续的推广和落实也是本项目关注的问题。省级管理部门在导师能力建设和项目督导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更好地发挥省级管理部门在项目中的政策指导、 资源配置、任务驱动、督导检查的作用,如何因地制宜地协同推进导师制项目的经验, 如何让本土的已成长起来的导师团队继续发挥专业的指导作用,还需要在今后的项目执行中和后续的实践中继续探索,才能保障项目经验的可持续发展。

申报省级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篇5

立足教研兴校战略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联 系 人:吴纯一 联系电话:***

甘肃省泾川县第一中学

2011年10月20日 泾川一中申报甘肃省教育科研

先进单位材料

泾川一中创建于1940年,1981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2004年被命名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现有教职工253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7人;省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13人;市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52人,设置60个教学班,学生3767人。

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是泾川一中历任校长的共同追求与希望,更是近几届一中领导者把握泾川一中人才培养的未来而提出的响亮的口号和目标。学校紧紧围绕“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工作目标,秉承“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搭桥、为教师的成名成家铺路、为学校的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实施新课程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为重点,争创特色,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一.完善机制 建立健全教科研制度

我校制定《泾川一中“十一五”教改科研规划》、《泾川一中“十二五”教改科研规划》,确立了“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的思想,提出了“向科研要质量,向科研要名师”的口号,在科研工作中实现了教育科研神秘化向大众化转变,从理论科研向校本教研转变,从个体科研向集体科研转变,从单纯写教研论文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转变。为了完善学校科研制度,还制定了《泾 川一中校本教研课题实施方案》、《泾川一中教研项目阶段检查制度》、《泾川一中教研成果交流汇报制度》、《泾川一中教科研评选制度》、《泾川一中教科研成果及学科竞赛辅导等奖励办法》、《泾川一中教科研常规管理制度》等完善的教科研管理制度体系,从各方面对学校教育科研活动进行了要求和规范。

学校建立了四级教科研组织体系,即校长、分管校长全盘抓,教研中心具体实施,教研组分管学科教研,备课组分管级内教研。为了把教 研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提出“1234”教科研方案。

(1)一个目标:通过教学研究和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两个系列:科研系列和教研系列。

(3)三个层次的科研项目:即基层教师个人的问题研究、专题研究,核心层即教研组开展的课题研究,学校承接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实验项目。我校现在形成了人人做研究,每个教研组有课题的良好风气。

(4)四级研究机制

第一级常规性教研:以教材及其目标的实现为主线,研究教材,研究方法;以备课组为主;以重点课,甚至一个单元,一章为内容,每章指定专人主讲,共同研讨,务必使每一位教师都知道下一阶段讲什么,如何讲,大范畴确定,小细节自己优化,最后形成文本式的教案和资料。目的是促使每一位教师的提高,带出队伍。第二级提高性教研:各教研组、备课组要对教学经历做教学反思,进行总结、整合,要写随笔,并在组内交流心得,要纳入评估体系。

第三级专题性教研:在教研组内开展专题性研究的汇报和讲座。针对某一重点章节、某一重点知识、某一知识板块指定专人负责,分层讲座,提高教师知识体系的建立和知识结构的完善。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使教学理解和教学实践在紧密结合的基础上都有所突破。

第四级加强校内外学术交流,发挥示范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依靠网络学习,开阔思路,更新理念。

二.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自高中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教研室不断拓展教科研的内容和渠道,主要有: 1.校级教研制度化,校际教研经常化。学校要求全体教师,严格遵循教学原则,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踊跃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作出贡献。学校鼓励教师,勇于改革,根据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及时掌握教改信息,立足校本,确定教改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每学期完成一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学校给予奖励。学校规定教师要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每学期每位新教师(新参加工作前五年)听课不少于25节,新教师第一年还要讲2节汇报课,老教师要开设示范课。校级领导听课每学期不少于30节,中层管理人员 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听课次数要参与到教师考核当中,听课后要及时商讨、交流,每学期至少检查2次,泾川县多次在我校举行教科研活动,既使我校的教师有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更使我校教师在“家门口”能学到其他学校优秀教师的教学本领。我校也选派一些教师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2.继续实行备课组每周1次、教研组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每次活动要有专题、有主要发言人、有记录、有实效。推行教法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等。3.实施“传帮带工程”,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如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教科研论文选题与撰写等的培训,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注重对青年教师的校本培训,是我校的一大特色。我校自2002年以来,抢抓机遇,争取县上支持,吸引、接收师范类本科毕业生72名,在全县范围内采取公开选拔的办法补充高中教师41名,这既是优势,也有不足。为此,学校决定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师资培训为突破口,对青年教师提出了 “三年成型,六年成才,九年成名” 的奋斗目标。为了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每个学年都要为青年教师安排同科目的老教师做指导,青年教师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与方法,老年教师向青年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技术。平时通过听课、学习、交流、指导,促进新老教师共同提高。三.有效教研 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我校从二00五年就制订了《泾川一中教科研奖励办法》,这个办法对教师的论文、专著、各级教科研课题、研究性学习课题、各类学科竞赛指导等六大类教研成果,规定了具体的登记、审核、奖励细则,并将这些教研成果作为每年职称考核、评优选模的必备条件和加分依据。省、市教科研课题申报、评审费用由学校全额承担。从二00五年至今学校用于教科研的奖励资金已达四万多元。教科研激励机制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教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我校教科研工作在新的层次上不断向前迈进。

学校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先后制定了《泾川一中关于改革和加强教学工作的意见》、《泾川一中关于常规教学的要求》、《泾川一中课程发展规划》、《泾川一中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意见》等一系列加强和提高教学管理的文件,使教学工作有规可循。

我校还十分重视培植典型工作,通过甘肃省骨干教师、省“园丁奖”优秀教师、省“青年教学能手”、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吴纯

一、“园丁奖”获得者、中学数学高级教师王渭宁,甘肃省优秀教师、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温小龙,甘肃省优秀党员、省“园丁奖”获得者、中学政治高级教师许宝明,省级学科带头人、市级教学能手,中学物理高级教师田有郎等老师的示范带头,学校内各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进行了“聚焦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研究,形成了新课教学实行“问题引领、合作探究”的教法;习题课教学实行“习题诊断、结症化解”的教法;实验课教学实行“先预习报告、后实验操作”的教法等,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走在了全县、乃至全市的前列。

近年来,经过艰苦努力,泾川一中高考高考质量不断提升,各科会考、统考成绩优异。

2006年,高考本科上线362人,上线率为32.5%,综合排名为全市第一;2007年重本上线82人,上线率6.2%,二本上线345人,上线率26.1%;2008年重本上线111人,上线率9.1%,二本上线429人,上线率35%。2009年高考,我校报考1200人,重本上线164人,上线率13.67%;二本上线552人,上线率46%。全省文理科前100名学生中,我校六名学生榜上有名,其中董宝强居全省文科第六名,吕凯雄居全省理科第七名;全市文理科前100名学生中,我校43名学生榜上有名,这些成绩都是学校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学校重新跻身于全市八所重点中学前列。2010年我校高考重本上线154人,二本上线513人,全市文理科前100名考生中我校占43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在2011年高考中,我校依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本科上线543人,上线率达42.76%,重本上线152人,上线率11.81%;音体美特长生上线30 人。

不仅如此,泾川一中还十分重视教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先后多次为县内玉都中学、高平中学等兄弟学校传经送宝,真正起到了教科研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泾川县的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四.以“研”促“教” 提升校本教科研水平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档次的根本保证。因此,学校加大了对校本教研工作的力度。以教育科研为抓手,把教研效益落实到课堂教学效益上,鼓励教师立足课堂搞教研,立足本职工作搞教研,提升校本教研水平,作到以研促教,科研兴校。

1.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校本教研”的理论,深刻理解与领会校本教研的目的、意义,以及校本教研的内涵,了解和掌握教育行动研究方法,以教育科研方法提升校本教研水平。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以制度推进教学研究,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教研有效机制和模式,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围绕专题,通过看录像、听讲座、课堂观摩、评课谈体会、写论文等形式,学习、交流、实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2.实施校本教研“四个一工程 ”。为把校本教研落到实处,我校在全校实施教研“四个一工程”即每学年每个科任教师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上一堂优质公开课,承担一项教研课题,指导学生完成一个研究性学习活动。学校每学年对每个科任教师“四个一工程”的实施,逐 项进行检查、登记、评估、考核、奖励,其结果作为职称考核、晋级评优的必备条件。四个一工程的实施,使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极大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成效显著,仅论文一项,近几年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论文54篇,出版专著2本,学校汇编教师论文集3本,收录教师论文近300篇。

3.进行“三课”课堂竞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校本教研最重要的课题。我校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每学年都进行“三课”课堂竞赛。“三课”,即青年教师的汇报课,中年教师的公开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每学年由教务处和教研室按教研组确定参赛人员,由校领导和教研组长组成评委会,分文、理科组织教师听课,课后立即开展说课、评课活动并由听课学生当堂填写评课表,然后由专人汇总,每学期按评分进行分等奖励。“三课”活动的开展,促进了老、中、青教师课堂教学经验的交流,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近三年来我校共有173人上了“三课”,学校奖励64人次,一大批教学新秀和教学能手脱颖而出。

五.深化研究 教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一)学校已结题的课题:

1.2005年,由副校长许宝明承担的市级课题《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被鉴定为市级优秀课题; 2.2005年,由田有郎老师负责承担的市级重点课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动机》,被鉴定为市级优秀课题;

3.2005年,由副校长王文斌负责承担的市级重点课题《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被鉴定为市级优秀课题;

4.2005年,由吕红林老师承担的市级课题《利用计算机工具为教学服务》通过验收结题;

5.2005年,有吕怀沛老师负责承担的市级重点课题《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如何体现》通过验收结题,被评定为市级良好课题;

6.2006年,由副校长许宝明承担的省级课题《中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的培养研究》通过验收结题;

7.2006年,由办公室吴纯一主任承担的省级课题《中学语文学习方法研究》通过验收结题;

8.2007年7月由王渭宁主任负责承担的省级课题《数学研究性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于2009年3月通过中央教科所验收结题,被鉴定为省级优秀课题;

9.2008年12月由王小兰老师负责承担的省级规划课题《“改进作业批改方式,加强数学学法指导”的研究》于2010年5月通过省教科所验收结题;

10.2008年10月由曹海梅老师负责承担的省级课题《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于2010年4月通过省教科所验收结题; 11.由孟德生老师负责承担的省级课题《作文教学与创造思维培养》于2010年10月通过教科所验收结题;

12.2009年,由张祺寿负责承担的省级课题《新课标下“话题〃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通过验收结题;

13.2009年,由杜俊夫老师负责承担的省级课题《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

14.由孟改琴老师负责承担的省级“十一五”规划课题《语文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要素与基本方法研究》于2011年5月通过教科所验收结题;

15.由魏红霞老师负责承担的甘肃省“十一五”规划课题《从教学环节谈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于2011年5月通过教科所验收结题。

16.2011年5月,副校长许宝明编著《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学习方法指导》一书出版,作为2006年省上科研课题之一,全书28万余字,作为校本教材使用。

17.副校长杨建玺的课题《问题教学法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省教科所规划办确立为“甘肃省十二五重点课题”,并获得5000元经费支持。

(二)学校教科研论文成果:

1.许宝明副校长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在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发表在《甘肃教育》(2008年第3期);2.王渭宁老师的论文《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发表在《中小学课程教材研究》(2004年第2期);3.孟德生老师的论文《创新作文评改始》获省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专著《创新作文》获省第七届基础教育研究三等奖;4.田有郎老师的论文《关于弹力的教学》发表于《中学物理》(1994年第六期),在全国第六届《物理教学改革》研讨会中,被评为2等奖;

5.田有郎老师的论文《浅谈怎样复习物理概念和规律》(1996年6月)在全国首届《数理化升学指导》研讨会优秀论文评学活动中获得1等奖;

6.卢长林老师的论文《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于2000年发表于《数学教学研究》;

7.甘存娥老师的国家级论文《落实基本句型教学 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发表于《英语周报高中教师版》(2008年第10期);

8.甘存娥老师的国家级论文《小议高一英语教学》发表于《英语周报高中教师版》(2009年第11期);

9甘存娥老师的国家级论文《阶段侧重稳步提高 高考复习三步到位》发表于《英语周报高中教师版》(2004年第13期),04年被泾川县教育局评为优秀论文三等奖;

10.甘存娥老师的省级论文《落实基本句型教学 提高英语学习能力》(2009年3A《甘肃教育》;

11.甘存娥老师的省级论文《创设由“话题”到“情景”的教学模式》发表于《甘肃教育》(2010年6A);

12.甘存娥老师的省级论文《高中英语三步四阶段教 学模式》发表于《甘肃教育》(2003年第4期),2002年被平凉市教育局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

13.盖怀明老师的论文《如何指导学生记忆英语单词》在《甘肃教育》上发表(2007年);14.盖怀明老师的论文《浅谈高中生如何学好英语》在《英语周报》上发表(2008年);

15.吴纯一老师的论文《如何指导高中学生课外阅读》发表于《甘肃教育》(2009年5期);

16.吴纯一老师主持并撰写泾川县高中校本教材“泾川县生态教育读本”;

17.副校长杨建玺的论文《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应用尝试》发表于《甘肃教育》(2006.8.下);

18.副校长杨建玺的论文《巧用气球实验,突破学习难点》发表于《地理教学》(2006.8)

同时,我校还配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校内多媒体技术培训,对全校教师的各种培训、校内开展的“教育教学大讲坛”、校本课程研究进行了登记,对教师出版著述、发表论文进行了评比、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全校教师参与教科研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学校所取得荣誉

2007年被平凉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 2008年9月被甘肃省政府授予“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08年被平凉市教育局认定为“新课改模范学校”; 2008年被平凉市教研室评为“教科研先进集体”; 2009年被平凉市委、市政府授予“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11年8月,被平凉市教育局评选为“书香校园”并挂牌。

教育省级 篇6

关键词:省级教育数据中心;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3-0003-04

摘 要:多年来,湖南省一直致力于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期望通过数据中心建设,打破信息化建设自成体系分散建设的局面,以提高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建成较完备的国家级和省级教育基础信息库”的思路,以省级数据中心建设为切入点,进行了探索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各位读者探讨分享。

关键词:省级教育数据中心;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3-0003-04

摘 要:多年来,湖南省一直致力于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期望通过数据中心建设,打破信息化建设自成体系分散建设的局面,以提高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建成较完备的国家级和省级教育基础信息库”的思路,以省级数据中心建设为切入点,进行了探索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各位读者探讨分享。

关键词:省级教育数据中心;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3-0003-04

摘 要:多年来,湖南省一直致力于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期望通过数据中心建设,打破信息化建设自成体系分散建设的局面,以提高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建成较完备的国家级和省级教育基础信息库”的思路,以省级数据中心建设为切入点,进行了探索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各位读者探讨分享。

关键词:省级教育数据中心;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3-0003-04

摘 要:多年来,湖南省一直致力于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期望通过数据中心建设,打破信息化建设自成体系分散建设的局面,以提高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建成较完备的国家级和省级教育基础信息库”的思路,以省级数据中心建设为切入点,进行了探索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各位读者探讨分享。

关键词:省级教育数据中心;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3-0003-04

摘 要:多年来,湖南省一直致力于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期望通过数据中心建设,打破信息化建设自成体系分散建设的局面,以提高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建成较完备的国家级和省级教育基础信息库”的思路,以省级数据中心建设为切入点,进行了探索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各位读者探讨分享。

关键词:省级教育数据中心;探索;实践

教育省级 篇7

(一)信息论的起源及其基本观点

信息论 (InformationTheory) 作为一门科学理论,发端于通信工程。信息论的早期研究工作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1]1924年,美国的乃奎斯特和德国的开夫曼尔指出,为了以一定的速度传送电报信号,电磁波必须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即频带宽度。1928年哈特里指出,传递一定量的信息,需要频带宽度与时间的乘积达到一定的值。它类似于一定数量的队伍通过时,道路宽则时间短、道路窄则时间长的道理。信息论的真正奠基人是美国数学家香农(O·E·SHANNON),他从1940年开始从事信息论的研究,并在1948年发表了一篇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1]这篇论文标志着信息论的诞生,奠定了现代信息论的基础。香农信息论的基本内容是研究信源、信宿、信道以及编码的问题。他对信息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1) 第一次从理论上阐明了通讯的基本问题,提出了通信系统的模型; (2) 提出了度量信息量的数学公式。把信息源发出的信息看作是一个随机序列,根据已知的概率,从各种可能消息中选择消息,这可以适用于各种信源; (3) 初步解决了如何从信息接收端(信宿)提取由信息源发出来的消息的技术性问题; (4) 解决了如何充分利用信道的信息容量问题,指出了在有限的信道里以最大的速度传递最大的信息量的基本途径。

与香农同时,对信息论做出重大贡献的是N·维纳,他从控制和通讯的角度进行长期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维纳滤波理论和信号预测的接受理论。他从统计观点出发,把消息看作是可测时间序列,提出了将消息定量化的原则和方法,并提出了度量信息量的数学公式,把信息作为通讯和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运用到许多领域。

总之,信息论是一种从整体出发,把系统看作是借助于对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处理而实现其目的性的研究方法。它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的运行过程抽象为信息输入、储存、交换、输出、反馈和控制的过程,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实现对复杂系统运动过程的规律性认识。对于任何实际系统,在运用信息方法处理时,首先必须以信息的运动作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础,根据研究对象与由它发出的信息之间的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把对象抽象成为一个信息输入、存贮、处理和输出的过程并进行信息反馈。信息论认为,信息是一切系统保持一定结构、实现其功能的基础,它与系统尤其是与控制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系统正是通过获取、传递、加工、处理信息而实现有目的的运动的。目前,人们正在用信息论解决各学科中未解决的问题,试图把信息概念和方法用于解决生理学、神经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问题,一门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变换、传输、识别和利用的科学正在形成。

(二)信息论对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的意义

信息是省级高教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心和高校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心之间,高校质量管理、监控中心与学校全体师生员工之间联结的纽带,是省级高教质量管理与监控系统中的基本要素,它使省级高教质量管理与监控系统中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活动协调有序,形成有形网络。

1信息论的运用将使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手段更加科学。在广泛收集教学管理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模型进行预测和统计分析,将信息论运用到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中,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管理者对信息收集处理分析的效率和准确度,大大提高了对教学管理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使决策建立在高效及时的信息基础之上,最终提高教学管理决策的科学水平。在省级高等教育管理与监控体系中,施控系统输出认知信息,同时按照一定的原则来确定信息范围,教学管理信息凝聚在选择原则之中,指导管理与监控行为进行,规定管理监控系统的时空秩序,沟通各类施控系统之间的联系,规定各类认知信息输出的先后顺序和场所,进行信息编码,建立起教学系统的时空秩序。对信息从质的方面做出分析,一方面要判明信息过程中的信息类属,另一方面要对信息过程的存贮方式、传递方式、处理方式和使用方式等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量的分析就是要运用概率统计、模糊数学、集合论和有关相对论的数学方法,对信息的主、客观方面和传输、使用方面以及量度和语义方面等做出定量的研究,从而能够运用定量分析的成果,使管理与监控过程更为科学。

2信息论将使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更加高效。运用信息技术和通讯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人机结合的教学管理信息处理系统,便可及时而广泛地收集信息,快速而准确地处理教学管理信息中某些规范化的流程事务,使管理与监控过程快速高效。早在1982年,纳伊曼就提出如果高等教育结构不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手段,它将绝对无法适应这种学生数量迅速增加的压力。[2]信息系统借助通讯网络智能技术来处理质量管理与监控,在减少了教学管理人员人数的同时,提高了管理效率、扩大了服务对象、延长了服务时间,并且把教学管理人员解放出来从事更具创造性和个性化的事情。依靠信息系统平台相互传递信息进行信息沟通,确保了指挥协调的顺利畅通,有效解决了各部门之间由于相互割据彼此孤立而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

3信息论、系统论与控制论互为基础,互相依赖,相得益彰。信息论运用于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是与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协同运用,共同发挥效益,信息依赖于组织系统、目标系统才能广泛地收集信息,同时信息系统本身的运行也需要控制论,一个信息流通体系,其信息是指流通与教学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它用来规定信息的范围、信息的分类、各类信息之间的编码、传输与反馈,它有利于信息系统效率的提高。教学管理中的各种规章制度、指令性和指导性的命令、文件,教学计划大纲,实施的措施和执行情况以及总结报告等都是教学管理与监控信息。

二省级高教质量管理与监控的信息系统模型

将信息论引入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中,就是将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监控体系抽象为一个信息传递的模型。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的信息系统主要解决如下问题:信息由哪里发出或接收;如何采集信息;信息系统活动由谁组织;系统信息如何采集、分析和反馈;系统运行如何控制。为解决以上问题,必须明确省级高教质量管理与监控信息系统中的信源或信息源、信宿、信道或信息渠道、数据采集、数据编码、网上评估、信息发布与反馈等要素,由此完成一系列各种各样的质量保障活动。如图2所示。

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的信源与信宿,分别叫做信息源与信息接收器。这里主要指省级高教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心与高校高教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心之间,以及高校高教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心与学校师生之间,他们均互为信源与信宿。关于省级高教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心与高校高教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心的职能与任务在省级高教质量管理与监控系统论中已经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的信道,指信息流通渠道。它是信息有效流通的物质基础,主要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信息管理与监控系统。省高教质量管理与监控信息系统中,主要包括如下信道:一是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通讯工具,以省级高教质量管理与监控目标系统为基础,建立网上信息搜集系统、网上评估与诊断系统和网上信息发布与反馈系统。建立网上质量对话、问题咨询、评价咨询、信息发布、跟踪反馈和教学信息异常情况报告平台。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信箱,使学生与领导,学生与教师,学生、教师与教学主管部门之间形成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能够及时发现教师、学生反映的教学问题。二是行政渠道。省高教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心与学校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心之间,学校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心与院系之间,通过上传下达,主动听取师生的意见,了解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环节和相关教学信息,并及时输入信息系统,随时进行质量调控。三是调查与对话。学校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心成员随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检查、考试分析、课程质量评价等方式了解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各环节情况,及时将信息输入信息系统,从而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并通过听课、师生座谈会、咨询研讨、同外单位和群众交换意见,了解学校教学工作情况,并及时将相关信息输入信息系统。

三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的信息流通过程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信息是指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有关的一切数据、资料、情报和符号系统。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过程就是一个信息运动的过程。教学质量的信息反馈监控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的信息采集

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中的信息采集必须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系统,对信息数据经常性采集,要保证有足够的标本量,以保证信息处理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公正性。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由省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心负责,按照8个目标39条进行信息搜集,信息采集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各高校的自我评价信息。各高校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心,要在省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心的指导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按照拟定的评价目标体系,做好信息收集工作,提供本学校的自我评价,对相关指标及权重进行量化评分。二是专家的评价信息。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心,对相关专家的常规调查与咨询,通过随机抽样的专家群直接在网络上通讯评审,根据相关指标对被评大学或其部分学科专业进行评估诊断并量化评分。三是社会评估。由教育部门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中介机构对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进行评估,制定质量保障法律、法规,规范高校行为。四是基层日常信息反馈。日常信息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的评价信息。政府、其它大学、企事业单位人士、高校毕业生,根据省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心提供的调查问卷,对各大学或其相应学科专业的相关质量标准进行评价并量化评分。另一方面要建立上诉中心,接待学生的上诉;建立省的信用数据库;完善信用制度;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心内部应该设立质量举报信箱,收集来自各大学基层的师生的日常信息,大范围地收集基层师生对高校教育教学的评价,并根据相应条款进行加分或减分。

总之,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是以高等学校的自我评价为基础,由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组织同行专家对各所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行经常性质量审计与评估,经常收集社会及大学基层的调查信息。各种信息互为参照,根据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分析、量化评分、及时反馈,以此形成一个客观、可信、高效的日常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数据搜集系统。

(二)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信息的评估与诊断

省级高校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心和高校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心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统计、检测、分析、评价和量化。一是评估。省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心和高校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心,通过电子程序集成、分类,将来自专家评价、大学自我评价、社会的评价和中心日常信息进行数字化形态表征,客观地评价质量。基于所获数据,分析各高校目标系统中诸指标,并做出客观衡量和判断,经量化得到一定的分值,并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对被评价高校的质量做出公正合理评估。二是诊断。网上评估系统是宏观调控各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对教学质量信息处理后的结果进行分析,诊断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指导。

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信息的评估与诊断系统要以客观、公正、实效、及时为原则,在对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目标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真实性与公正性,并提高快速便捷的数字信息快速分类、保存,建立完善和高效的数据备份系统,追求智能化的管理支持平台,实现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三)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的信息发布与反馈

在信息分析、评估诊断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反馈,处理管理与监控中发现的问题,是信息方法的关键。所以,信息中主动利用信息反馈,对各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出问题、分析原因,以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建议,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加符合管理者的意愿,创造更高的管理效益。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的信息发布与反馈系统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向学生、家长及社会提供高等教育的质量信息;二是向政府、大学和其他资助机构提供高等教育质量的数据和信息;三是与其他的高等教育部门合作,制定和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框架;四是就高校学位发放权和高校是否有资格享有大学头衔等问题向政府提供建议;五是对高校教育质量问题进行审查、控制并给改进意见;六是研究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方法。[3]质量信息系统是缺乏共享机制的系统,系统中的质量信息资源没有真正得到充分的利用,已满足不了各层次人员对质量信息实时化的需求。高等教育质量信息系统设计要点可归纳为面向质量评估、覆盖各类信息点、系统功能的通用化、适合网络用户的需要以及比较经济的系统运行环境。为此,需要设计开发一系列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网上教研活动系统、网上课堂、网上毕业设计指导交流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招生报名系统、教学计划与课程管理系统、“移动校园”短信服务系统等来提供技术支撑,其中特别强调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规章制度,包括毕业设计(论文)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选题原则、指导教师的资格等,要体现不同专业特点的质量标准、评分标准、答辩成绩等。

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对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而言,要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学校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是关键,因为学校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设计者,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者,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者,学校学生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接受者。因此,只有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与学校质量管理与监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能使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系统发挥最大的功能,最终使学校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欧阳光明, 郭卫, 等.遨游系统的海洋——系统方法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104, 106.

[2]冯·库贝.信息理论与教育学[M].劳永光译.上海:春秋出版社, 1989:216.

教育省级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9年资料来源详见本刊2012年第15卷第1期《〈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研究结果简介》一文。调查内容包括2009年全国各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开展状况指标:主要卫生宣传活动次数、被调查者重点卫生防病知识应答题总数和合计答对题数、目标人群行为干预指数。其中目标人群行为干预指数是依据课题组研制的评估量表评价获得,该量表从干预方案制定、目标人群的数量和范围、示范县(区)试点的建立、人员培训、传播材料的制备、基线调查、干预实施、效果评估、行为干预数据库的建立和资料总结10个方面进行评价,由被调查单位随机抽取3种目标人群,参照量表标准进行评分。

1.2 分析方法

所有调查资料经逻辑校正和手工校对后,使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分析处理。其中部分关键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1)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被调查者合计答对题数/被调查者应答题总数×100%;

(2)目标人群行为干预指数=抽取目标人群行为干预指数之和/抽取目标人群类别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卫生宣传活动开展到位

按照在国际组织和国家确立的卫生宣传纪念日期间开展或重大、重点疾病预防控制有关的卫生宣传活动合计10次以上的标准,2009年全国省级疾控中心主要卫生宣传活动工作的平均完成度为97.8%;有28个省级疾控中心该项工作开展达到了考核标准要求,未达标的4个省中完成度最低的也达70.0%。

2.2 目标人群行为干预规范

“目标人群”是指要进行“行为干预”的特定人群。如:控烟项目中的吸烟者;娱乐场所应使用安全套的高危人群;对结核病、糖尿病、肥胖病人、高血压等进行行为干预的病人、高危人群。

以满分为1进行评分,2009年省级疾控中心目标人群行为干预指数平均为0.916,远超过绩效考核0.700的标准,所有省均按要求开展了重点目标人群的干预活动。

2.3 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基本达标

重点卫生防病知识主要是指乙型肝炎、结核病、艾滋病、血吸虫病等重点疾病的卫生防病知识。

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效果指标——目标人群(如城乡居民、工矿企业职工、在校学生等)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看,2009年平均知晓率为73.6%,基本达到绩效考核标准。其中有23个省的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达到绩效考核标准,有部分省知晓率仍较低,最低仅为34.9%(表1)。

3 小结与讨论

从3个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关键指标来看,各指标的平均值都接近或者超过绩效考核的达标标准,达标省份的比例都在70%以上,可见省级疾控中心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总体开展良好,得到了重视和加强。

* : 1省份缺失。

但也有少数省份工作未达标,仍需进一步加强,其可能与对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足、健康教育与促进的网络不健全[2]、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少[3]、工作设备严重不足、未能很好地与新闻媒体合作等[4]有关。因此,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提高专业人员素质,添置必要的设备,探索更好地与基层以及新闻媒体合作的机制等对于提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应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部分的绩效考核结果从卫生防病知识知晓和卫生防病行为干预等方面科学、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现状,具有指导意义。上述结果也表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部分的绩效考核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摘要:目的:评价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力状况并验证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力数据,从主要卫生宣传活动、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目标人群行为干预3个方面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力状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卫生宣传活动的平均开展完成情况为97.8%、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为73.6%、目标人群行为干预指数为0.916,均接近或达到绩效考核标准。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总体开展良好;相关的考核指标是科学、合理和可操作的。

关键词: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评价

参考文献

[1]魏淑萍,井鹤龄,李赟.健康教育对计划免疫工作促进作用的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4):318-319.

[2]范元德,何秀玲,陈睿,等.基层疾控机构的健康教育工作问题及对策[J].地方病通报,2009,24(2):54-55.

[3]黄芩.南京市疾控机构健康教育工作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8):3505-3507.

教育省级 篇9

一、我国政府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演变解析

(一)我国政府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演变历程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历经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 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 从政策的完整性、 政策的配套措施、政策的认可度以及政策的权威性等方面来看,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演变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 起始阶段 。 以1984年签署的 《亚太地区高等教育相互承认学历、学位和文凭公约》为标志,我国开始探索各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 1993年国家教委发布 《关于境外机构的个人来华合作办学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通过界定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类别以及范围,初步认可了合作办学的可能性,勾勒出了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基本框架。

2. 完善阶段。 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这是继《通知》后的一个比较完备的关键性政策法规。 1996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中学位授予管理的通知》作为《暂行规定》的重要补充,规范了本科及以上学位的中外合作办学活动。这一时期的政策多以规定的形式出现,政策的规范性、权威性大为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开始正式走上依法办学、 依法管理的轨道[1]。 至此,中外合作办学的完整框架基本形成。

3. 成熟阶段。 为了与我国加入WTO的教育服务承诺相衔接,国务院在2003年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该条例成为我国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的第一部行政法规。 2004年,教育部颁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简称 《实施办法》),作为《条例》的配套规章与实施细则,进一步增强了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可操作性[1]。 此后, 我国政府又统一制定和更新了一系列指导性规范和意见:从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复核工作的通知》(2004年)、《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2006年),到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的通知》(2007年),教育部 《 关于开展 中外合作 办学评估 工作的通 知 》 (2009年),再到《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方案》(2009年),这些相应的政策法规不仅把中外合作办学上升到规范化、 法制化层面,还构建起了包含主政策、配套政策和补充性政策在内的系统性法规体系,标志着中外合作办学正式进入成熟阶段。

(二)我国政府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特征分析

从我国政府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演变历程来看, 我国政府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态度由一开始的谨慎支持转为后期的积极引导,政策的规范性和权威性程度不断提高,政策内容不断细化并具可操作性,一些原先存在较大争议的重大价值性问题也得以突破,政策发展成果值得肯定。

1. 中外合作办学由谨慎支持到积极引导的转变。 在中外合作办学初期,我国政府在政策指导和推广宣传上表现比较谨慎,最初提出“积极慎重、以我为主、加强管理、依法办学”的方针,把中外合作办学视为“中国教育事业的补充”[1]。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和中外合作办学的深入发展,我国政府对中外合作办学活动的态度转为支持和积极引导,《条例》明确提出“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指导原则,中外合作办学的地位也上升为《条例》中的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2.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规范性和权威性程度不断提高,政策内容更加细化、具体化和具可操作性。我国最早涉及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关于境外机构的个人来华合作办学问题的通知》 是一个规范性文件,且只在内部印发而不做社会宣传, 政策的法律效力较低。其后出台的《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属于行政部门规章,政策的权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内容基本为宏观性的指导意见。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则是国务院行政法规,是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的最高层次的法规,法律效力大大增加,且有很多涉及微观层面的操作性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外合作办学正式进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3.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中的一些重大价值性问题得以突破。 在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早期,中外合作办学的“公益性与营利性”问题备受争议,出于对教育公益性属性的考量,《暂行规定》明确“一切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随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民办教育促进法》率先对“合理回报”问题予以规章层面的确认,《条例》也相应删除了“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规定,而《实施办法》则更进一步明确举办者在确认教育公益性基础上取得“合理回报”的权利[1]。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回报是一种奖励性而非投资性回报,是在坚持公益性前提下的回报,但仍属我国法律法规对国际非营利组织通则所作的一个重大变通,对于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是一大突破[1]。

二、中外合作办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试点的现状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中外合作办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项目由北京市教委、上海市教委、浙江省教育厅、云南省教育厅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5个教育厅(教委)来承担,试点所涉及的省(自治区)无论从地域分布、人口状况还是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试点中,各省教育部门立足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条件和区域办学环境,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虽然部分试点单位仍存在一些管理与制度的适应问题,但总体而言中外合作办学试点对各单位改革的推进作用较大。

(一)“量”的分析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5年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初具规模,办学结构更加合理,学科布局逐步优化,进入了一个平稳、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根据此次各试点教育厅上报汇总的资料来看,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协同各省教育部门共进行了6次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评议和审批工作。截至2013年,由教育部审批或由省级政府审批并报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1979个(见图1)。 从中外合作办学的领域来看,除义务教育和军事、宗教等领域外,涉及其他各个办学领域;从办学规模来看,我国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总数约为55万人,其中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约45万人,占全日制高校在校生规模的1.4%,高等教育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人数达150余万[2]。 从地域分布来看,国家近年来支持中西部地区举办了25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占《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举办项目总数的44%。 2014年,西藏、青海和宁夏三省实现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零的突破,至此,内地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二)“质”的描述

《条例》颁布十余年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初具规模,高水平、示范性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大幅增加,在规模与效益上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并且这个势头还将持续。 同时,长期以来困扰中外合作办学的深层次矛盾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单位:个)

1. 推动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为政府角色转型奠定了基础。针对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越来越显现出的管理理念滞后、机构职能交叉、办事流程繁杂等问题,各试点着重对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学校行政管理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普通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摸索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经验,推动了高校体制机制创新和政府角色转型。

2. 推进高校课程改革和制度创新 , 为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凭借由政府通过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鼓励高校在办学理念、 招生办法、 教师聘任、培养模式等方面积极摸索和创新,给予先行先试的优惠,提升了各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3. 积极探索 “ 政府管 、 学校办 、 社会评 ” 的新格局,初步形成“管办评”分离的运行框架。 通过实施深入的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各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办学单位自我质量保证、 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审批、社会中介组织独立评价” 相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 通过加强市场、行业协会、学术组织、社会第三方机构在办学质量评价中的作用,初步形成“以行业自律辅助政府宏观管理”的“管办评”分离新格局,保证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良性发展。

三、中外合作办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试点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近些年的发展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逐步走上了高水平、示范性的发展轨道,与此同时,由于配套政策跟进滞后,缺乏相关的监管、保障和评估机制等,致使部分试点暴露出学科重复建设、区域发展不均衡、办学层次偏低等诸多问题。

1. 地方政府对学科布局缺少整体规划 , 导致专业结构分布不合理。 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不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理应形成自身不同的办学目标,构建学科专业的多元化、多层次格局。然而,从我国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科分布来看,现有的合作项目主要集中在金融、管理、语言、信息及工程技术等实用学科上,呈现出明显的“重文、工、管,轻农、医、法”的特征。 这种现象既反映出当前的社会发展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也反映出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整体布局存在着趋利性和盲从性。虽然近年来部分学科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基本得到控制,《条例》和《教育规划纲要》的政策实施效用得到良好发挥,但是专业分布过于集中的问题仍需尽快解决。

根据上海市教委上报的上海市实施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资料来看,目前上海举办最多的项目是工学,占28.12%;管理学(26.69%)和文学(24.91%)等办学成本低的专业在合作项目中占有较高比例,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成本因素的作用;最少的是农学(0.71%)和教育学(0.71%),所占比例均在1%以下, 且近年来从数量上仍未得到较快发展, 较其他学科差距明显(见图2)。 此外,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比重中,一些国家急需的新兴学科和政策要求的重要学科比例严重偏低,如国际法项目所占比例低于0.2%, 远不能满足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大批精通国际法律人才的新情况[3]。 从政策执行复杂性的向度来看,要解决这一问题,如果没有各级政府部门的整体把控和宏观引导,单凭市场主体单方面的作用往往难以解决。在当前,学科专业的低水平、重复性建设已成为制约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深入推进的主要因素,办学主体在自由市场环境下的盲从性扎堆与趋利行为始终是中外合作办学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一大隐忧。

(单位:%)

2. 教育行政部门多延续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 , 导致行政因素过度渗入。相对于传统的学校教育管理体系而言,中外合作办学具有特殊性。 在与各级政府的关系上,它既不同于公立大学与政府之间的高度监管关系,又不同于民办高校与政府、市场的三方关系。 审视我国政府在中外合作办学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主要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入口审批和日常监管上,缺乏专门的独立机构,以致中外合作办学的各项事务必须经过省市、 中央各级层层上报、逐次审批,造成很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报批时间过长,损伤了中外合作办学双方的积极性。 二是在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运行的管理上,往往延续计划经济时代的指令性管理模式,导致政府的行政因素过度渗入。 例如,我国在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和审批中多采用行政监控管理,这明显与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地位和由此产生的管理关系不相适应,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对课题组“中外高校合作办学试点改革模式调查问卷”的分析,对于受访者对当前政府在运行管理上所存在不足的看法, 有23.5%的受访者认为,应减少政府对中外合作办学日常运行的指令性管理与不必要的行政干涉;有29.4%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通过简政放权下放权力, 给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见图3)。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个复杂且具有高度权变性的教育形式, 加之我国教育执行依靠行政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层级设置过多、缺乏跨部门合作、延伸性政策出台不够等种种问题,使得政府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难度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主管部门应如何体现自身的职能定位,使管理体制与灵活的新办学形式相适应,并进一步理顺“组织权与管理权、结果导向与过程控制、绩效管理与目标引导”等基本关系,是政府在中外合作办学中所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3. 教育主管部门多 “ 重文件审批而轻后续管理”,质量监督与处罚机制跟进滞后。在审批期正确判断待引进教育资源的优异程度,在办学期间定期对合作办学质量进行监控评估是中外合作办学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层次多样, 审批的项目千差万别,情况比较复杂,但各试点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政府虽然十分重视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审批与把关,但对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之后如何有效地利用和本土化, 缺乏完善的配套机制,存在“重文件审批而轻后续管理”的现象。二是由于现阶段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监督缺乏系统的评估体系和可操作化的程序, 因而在目前国内的各类评估中, 中外合作办学往往没有被纳入正式的高校质量评价体系。 这样,中外合作办学就失去了传统教育管理中的质量监督机制,维持办学质量完全依赖于办学机构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约束。三是政府行政部门监管的权力过于集中,对社会第三方监管力量的运用又存在不足,导致监管部门行政处罚的成本太大,由于缺乏足够的专业化监管人员,对违法办学、胡乱收费等现象未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力和约束力。

此次“中外高校合作办学试点改 革模式调 查问卷 ”显示,对于政府在办学质量监督评估方面的不足,有41.2%的受访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未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或组织;有29.4% 的受访者 把中外合 作办学的诸多弊端归结于相关监管评估机制不到位(见图4)。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合作程度的不断加深, 如何从专业设置、 师资力量、教学环境乃至就业质量等方面对中外合作办学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迫切需要政府部门建立起 “多主体、多维度、全过程、立体化”的监管体系与可操作的评估程序,否则中外合作办学中的非实质引进和低水平重复办学等现象就难以得到彻底解决。

四、中外合作办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试点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仍然处于由粗放型向质量型转变的探索阶段,由于发展时间短,开放幅度大, 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出现了一些争议。对此,我们既要有清醒的认识,又要以发展的眼光思考中外合作办学的定位,做出积极主动的战略谋划和政策设计, 推动中外合作办学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1.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与引导作用 ,树立监管型 、 服务型政府角色。鉴于我国传统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办学效益不佳等问题,中外合作办学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充当何种角色。政府在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上需转变传统的管理者观念, 理顺自身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关系, 形成权责明确、统筹有力的教育管理体制,把高校从传统的多头管理、封闭办学、条块分割和政府管得过多的管理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以细致健全的法律规范替代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以多元参与的综合监管完善主体单一的行政管理,以系统的统筹运行机制改进层层审批的集权现状,从外部行政机制上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4]。

(单位:%)

(单位:%)

教育部门作为管理者, 应重点解决布局问题,在教育资源引进的入口环节为高校提供资质认证服务, 进行质量把关。 对于那些前期投资大、办学周期长但市场适应能力较弱的基础学科和新兴专业,国家应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或进行必要的补贴。教育部门作为引导者,应着力支持一批起点高、合作基础好的试点项目先行先试,探索典型经验,通过择优扶持和典型示范打造一批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当示范性项目建成后,国家对其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限制就可相应降低。 也就是说,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可以从直接干预转变为示范引领。

2. 加强社会监管力量的参与 ,构建有效的管理 、 监督、评估、执法和处罚机制。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由于每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运作模式千差万别,情况复杂,因此在监管和评估上不应只靠政府的行政力量,而应充分发挥市场、行业协会、学术组织、社会各界等多元主体的积极性。 对政府来说要放权,改变政府的教育管理职能,更多地运用政策、 法律、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治理; 对办学机构来说要用好权、管理好权,通过健全自主权有效行使自律机制,形成一套相互支撑、相互制约、 运转协调的监管体制,确保放而不乱。真正形成“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地方政府服务监督、依法行政,市场主导资源优化配置,行业机构进行组织自律, 学术组织负责质量监管, 社会各界进行舆论监督,合作办学主办方依法自主办学”的高效运行体系。

其中,政府行政监管职能的有效发挥需依赖以下两点:一是监管要向审批前延伸,要及时改进和完善审批许可制度, 设计科学合理的审批前监管程序,进一步统筹协调教育、法律、金融、财税、外事等部门,明确分工、责权相符,建立各职能部门的统筹协作与联动机制。 二是监管要向审批后延伸,应加快建立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监督和认证制度。认证程序本身就是一个持续的监管程序, 地方政府在加强审批监管、过程监管、信息披露等各方面措施的同时,应充分发挥社会监管力量的作用,真正做到全程、动态监管。 此外,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双方政府联合监管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下一步应着力拓展合作双方政府层面的交流渠道,建立中外政府合作监管的长效机制。

3. 实施 “ 两条腿走路 ” 战略 , 推动我国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目前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基本上是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主,由于《条例》对中外合作办学概念的限制,已经“走出去”的机构和项目难以纳入中外合作办学的范畴进行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方面合作办学活动的开展[5]。 从世界各国历史经验看,后发国家的教育国际化大多要经历“教育模式移植、本土化探索、确立教育国际化战略及发展路径、‘国际本土化’及‘本土国际化’协调发展”四个阶段[6],而随着近年来《教育规划纲要》中所提及的“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精神在相关政策中不断得到体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基本实现前两阶段任务后,政府肯定会进一步推动教育的“国际本土化” 及“本土的国际化”,积极支持相应的国内优质教育资源走出去。

教育省级 篇10

为加强课题管理, 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09年12月20日在北京召开了课题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及课题主要负责人、学会领导、秘书处相关人员近30人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上,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做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当前, 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 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跻身于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离不开教育, 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直把推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一项中心工作, 本届理事会更是把工作重点放在大力提高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上。为此,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开展了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组织编写了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参考用书, 并于2008年启动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 这些工作的开展凝聚了整个高等教育战线的研究力量, 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虽然这些年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水平有所提高, 但是总体上比较薄弱, 还不大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为调动各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积极性, 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又积极筹措资金, 面向省市高等教育学会开展课题研究。本次有10个省级高等教育学会提出的课题得到了立项。希望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 既要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又要借鉴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经验开展研究, 不要把过去已有的东西拼拼凑凑又送上来, 要确实做一些深入的研究, 力争研究出一些能够对当前或者以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或者科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的实实在在的成果。

在座谈会上, 各课题负责人分别围绕所承担的课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讨。

一、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经验研究

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中, 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及时回顾总结、全面分析及深刻反思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改革与实践, 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科学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在座谈会上, 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梁克荫、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刘黎莉、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董新伟、中山大学高教所屈琼斐分别代表所在的课题组对所承担课题的研究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方法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发言。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高等学校合并调整”对于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高校重复设置、单科性院校过多、办学规模过小状况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 并且为构建我国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管理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奠定了基础。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刘黎莉在发言中指出:经过近20年的合并和整合, 合并效益已经显露出来, 而其中隐藏的矛盾和弊端也已经暴露出来, 对其经验进行深度分析和全面总结, 既是这些合并高校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要求, 也是各级政府宏观管理、科学推进全国及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对吉林省高校合并调整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实证研究, 有助于总结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与基本特点;有助于指导合并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有助于提出一整套高校合并调整的范式, 这些范式对今后高校合并调整具有借鉴意义。

1998—2000年, 以国务院机构改革为契机,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三年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大量部委属高校划归地方管理, 少数院校变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以辽宁省为例, 1995年以前, 共有26所中央部委属高等学校, 2000年以后, 已经有20所划归地方管理。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董新伟在发言中指出: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基本任务的完成, 以及高等教育区域化的不断发展, 进一步推动原行业院校适应新的发展环境, 努力创新符合自身实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并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为此, 在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所承担的研究课题中, 将重点研究我国行业院校划转地方的背景、行业院校划转地方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行业院校划转地方后发展战略与办学策略的选择、划转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重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于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区域高等教育的资源整合与结构布局优化、推动划转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保障条件与保障机制等问题, 以此为国内不同地区划转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经费投入不足一直以来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 尤其是我国的西部地区。陕西省作为国家在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基地,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陕西省高校比较集中, 地方经济相对滞后, 矛盾较为突出, “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较多, 仅划转院校就有15所, 民办高校居全国前列, 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少。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 不少高校取得了办学经费投融资的经验。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梁克荫认为, 由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承担“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投、融资经验研究”对于丰富和创建以研究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为主要对象的发展教育学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研究成果也可以为高校和政府部门决策服务。

独立学院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酝酿和跨世纪时期的大发展, 作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力地支持了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且已成为我国承担本科教育院校行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新建独立学院都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 各地的差异较大, 运作方式也不同, 各地之间很少有借鉴。全面对其从管理机制到特色定位进行调查研究, 总结经验, 有利于推动其改革、整顿和发展, 使其更具生命力。中山大学高教所屈琼斐代表“独立学院发展经验研究”课题组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该课题将围绕独立学院的办学经验、独立学院的管理现状和问题、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独立学院的发展战略等进行重点研究。

二、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至21世纪初期, 中国高等教育结束了大规模的扩招, 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也从此前的规模扩增逐步调整为深化教学改革, 强化教学管理, 提升教学质量。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和研究成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在10个立项的课题中, 有3个课题围绕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对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

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新阶段发展的重点, 也是当前全球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问题。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此次承担了“影响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要素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研究课题, 在该课题的研究中, 将聚焦经历扩招之后的北京市“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一般本科院校和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鲍威老师在发言中认为, 考察高校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行为、个性发展、人生价值观、学业成就等之间影响因素, 有助于理解进入后大众化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所面临的学生需求的变化趋势, 为高等院校及时适应学生多元化需求, 改善教学内容和方式, 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启发。

课堂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了解、评估、监控本科高校课堂有效教学现状, 分析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或影响因素成为高校保障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承担的课题“高校本科课堂有效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将以湖南省为研究个案, 对湖南省不同高校教学进行调查, 从整体上了解湖南省高校本科课堂教学的现状, 发现存在的问题, 为湖南省高校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使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傅文弟在发言中分析了黑龙江省高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领军拔尖人才少;教师队伍不能合理流动;经费投入不足, 尚须建立人才引进与配套措施等问题。对黑龙江省高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实证研究, 将为我国高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如何发展高等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三、边疆多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研究

进入新世纪,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在高等教育与区域科技、经济、文化一体化战略中受到极大的重视。当前, 更多的省区逐渐意识到区域教育战略对于区域强省战略的主体支撑作用, 从而对区域高等教育战略研究的开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刘徐湘在发言中指出:我国有着漫长的边境线, 而与其他国家接壤的大多是多民族地区, 这些地区的高等教育由于种种原因, 发展比较落后, 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 不利于当地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其承担的“边疆多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研究”研究课题, 以云南省为个案探讨特定区域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现实, 总结其发展模式, 研究高等教育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作用和地位, 对于促进该地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及政治经济文化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极具活力的部分, 承载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合格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此, 在本次立项的课题中, 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有2个课题获得了立项。

浙江省是全国最早提出“高职教育强省”目标并进行配套支持的省份。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庄华洁认为, 对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研究能为浙江省打造“高职教育强省”提供系统的决策依据与实现途径, 充实“高职教育强省”战略的内涵, 明确其参照指标, 优化其实现途径, 总结更为丰富的经验, 提出可供其他省市参照与思考的政策建议、发展经验及改革方向。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唐朝纪在发言中指出:四川高职教育是我国西部高职教育的一个缩影, 如何在高职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中, 结合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学校自身特点, 找准自己的定位, 总结经验, 是西部高职院校实现持续科学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赵书生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在发言中希望在座谈会之后, 各课题组能够认真领会远清同志的讲话精神, 在研究中, 力求做到解放思想, 勇于创新;做到从宏观着眼, 微观入手;把历史与未来、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既从历史出发, 也展望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力争早日拿出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教育省级 篇11

会上,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曾德华同志详细通报了各省教育数据中心建设进展情况,介绍了统招分签、部省数据传输线路异地灾备中心和安全认证体系进展情况并对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有关问题进行了说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罗方述同志介绍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及教育基础数据库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2014年信息系统在省级教育数据中心的部署计划。

最后,展涛主任总结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和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并对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加快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进度,争取尽早建成运行,使之成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各地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支撑平台;第二,要优先保障2014年计划部署的信息系统资源需求;第三,要重点保障系统和数据的安全,要在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同步落实安全体系建设,确保在省级部署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

此次会议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立32个分会场,部分省厅(委、局)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同志,信息中心负责同志和参加数据中心建设的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教育省级 篇12

关键词:高等教育扩张,第三产业,累积效应

为推动教育和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 我国政府开始实施了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扩张政策,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扩张前的不足10% 快速上升到了2012年的27% 。高等教育的扩张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扩张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高素质人力资本, 提高了全社会就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程度, 另一方面因大学毕业生人数快速增加, 大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逐渐凸显。对比中国和世 界主要国 家 ( 地区) 的数据, 2012年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9. 86% , 不仅低于转型国家捷克 ( 16% ) 和匈牙利 ( 23% ) , 还低于人均GDP水平相似国家古巴 ( 16% ) 。作为世界人力资源强国, 美国在2011年宣布, 到2020年, 美国所拥有的大学毕业生占人口比例 ( 60% ) 将居世界首位, 而许多其他国家的扩张速度更快, 在2000 - 2008年间, 平均而言, OECD成员国34个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的大学毕业生占人口的比例从37% 增长到了47% 。通过与这些国家的对比, 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仍然较低,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则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 因此, 推动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日益迫切。

与高等教育扩张相对应的是, 改革开放以来, 得益于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土地资源优势等条件,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位, 但随着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优势逐渐减弱, 尤其是受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缓,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开始逐渐显现, 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目前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问题, 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则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环节,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 作为推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第三产业在推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和增加就业方面将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产业占三次产业产值的比重已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0% 左右逐渐上升到2012年的46% 左右, 同时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尤其是在吸纳高层次人力资本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2012年我国第三产业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就业人员占总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就业人员的比例为75. 6% , 即我国第三产业吸纳了3 /4以上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就业人员, 但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占三次产业产值的比重不但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比重, 而且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60% 左右) , 因此, 加快实现高等教育与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实施高等教育扩张政策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从短期来看, 高校扩招有利于推迟就业, 缓解就业压力, 同时高等教育扩张带来的高等教育投资的增加和高校学生消费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从长期来看, 高等教育扩招后期效应包括两个方面: 就业效应与消费效应, 就业效应是指由于高校毕业生参加工作之后以人力资本的方式投入生产环节, 从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而带来的效应, 消费效应是指由于高等教育工资溢价使得高校毕业生消费层次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带来的效应。因此, 高等教育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 一方面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 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高素质人力资本, 改善了劳动力的供给结构, 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的工资溢价较高, 从整体上提高了国民平均收入水平,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整体消费水平, 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对高等教育扩张产生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 1) 高等教育扩张引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 2) 高等教育扩张本身对经济发展的短期影响; ( 3) 由高等教育扩张引致的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国外研究方面, 上世纪60年代舒尔茨 ( 1992) 在对美国的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 认为人力资本, 尤其是“高级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而教育投资则是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贝克尔 ( 1956) 运用经验数据分析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丹尼森 ( 1985) 通过对美国1929 - 1982年人力资本要素作用的计量分析, 得出该阶段美国23% 的经济增长是由于教育的发展推动的结论。罗默和卢卡斯 ( 1990) 的新增长理论进一步将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内生化, 一方面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被引入生产函数, 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技术进步显著相关, 从而引致了内生增长。钱纳里 ( 1975) 认为, 人力资本积累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需求层次不同。国内研究方面, 曾湘泉 ( 2004) 认为我国实施高校扩张政策之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增长速度低于高校毕业生的增加速度, 同时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岳昌均 ( 2008) 研究发现专科生的实际就业率呈上升趋势并超过本科生, 这可能是由于本科生教育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问题。胡鞍钢 ( 2003) 通过对美日韩等国的经济赶超和人力资本积累进行的相关研究发现, 人力资本的前期积累是实现经济赶超的必要条件之一, 其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积累的相对程度一直领先于经济发展相对程度的20% 左右。闵维方 ( 2012) 从“人力资本积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赶超”三维框架分析了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 产业结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重要影响因素, 如果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快于人力资本积累速度, 高等教育的发展会制约经济增长, 相反, 如果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快于产业结构调整速度, 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快于经济增长速度, 导致人力资源积累过度, 会出现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赖德胜 ( 2013) 认为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劳动力市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励、配置和评价三个方面, 而高等教育发展对劳动力市场的引领作用则体现在供求关系、收入分配和制度变革三个方面。通过分析高等教育扩张背景下劳动力市场发生的变革, 认为需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人力资本潜能的释放。程水英 ( 2005) 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分析了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 认为一方面日本二战后经济的发展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 同时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 另一方面日本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又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日本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双向互动发展的经验。“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 ( 2003) 根据教育的不同发展层次, 将人力资本积累分为精英教育驱动阶段、基础教育驱动阶段、 中等教育驱动阶段、高等教育驱动阶段和终身教育驱动阶段五个阶段, 在不同阶段经济对人力资本需求的层次不同, 并指出后发国家更倾向于创造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教育条件和人力资本条件。

从国内外相关研究来看, 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都指出了人力资本积累对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并且指出了在教育的不同发展阶段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作用, 但并未分析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 尤其是高层次人力资本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起到的作用。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采取扩招政策之后, 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大幅增加, 而这些人力资本是否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还缺少针对这方面的研究。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高等教育扩张政策实施之后, 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对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即高等教育扩张政策对第三产业发展影响的后期效应, 因此,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从经济增长转型的过程中, 分析由于高等教育扩张而引致的人力资本就业效应和消费效应对第三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作用。

2 实证分析

本文实证分析所采用的数据来自于2002 - 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选择该阶段为研究期的原因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我国高校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大规模的扩招, 扩招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陆续进入社会并参加工作, 由于每年有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 因此大专以上人口比重会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主要检验的是高等教育扩张政策实施之后,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效果。

2. 1 模型设定

本研究利用2001 - 2012年中国31个省 ( 直辖市、自治区) 的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检验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实施之后,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 具体的计量检验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变化对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影响。具体实证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 i和t分别表示省份和年份; 因变量PTI为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解释变量PP为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重, PJ为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重, PH为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重, PC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重, 为检验是否存在累积效应, 引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比重的二次项PC2作为解释变量。

为有效估计人均GDP发展水平对因变量的影响, 本文以美国2001 - 2012年人均GDP为参照标准, 计算国内各个省份人均GDP的发展水平, 该解释变量为PPGDP, PPGDP = CPGDit/ USPGDPt, 其中CNPGDP为中国各个省份历年人均GDP, USPGDP为美国历年人均GDP; PFGDP为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 PCGDP为最终消费占地区GDP的比重。PPGDP、PFGDP和PCGDP均为控制变量, β1、β2、β3、β4、β5、β6、β7、β8分别代表各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 ui代表个体效应, εit代表随机误差项。

2. 2 计量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stata12软件对2001 - 2012年全国31个省份 ( 直辖市、自治区) 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见表1。

模型1回归结果表明, 除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这三个变量之外, 其余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对因变量的系数为正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表明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增加对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 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小学文化程度的就业人口的增加主要流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而流向第三产业的较少, 即对第三产业的就业效应不明显, 另一方面小学文化程度人口的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消费效应不明显, 因此小学文化程度人口的增加对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比例对因变量的系数为负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原因可能在于高中文化程度人口的增加主要流向第二产业, 流向第三产业的较少, 使得其对第三产业的就业效应不明显, 对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及其二次项的估计系数分别在5% 和1% 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且其二次项系数为正, 表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与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之间呈现正U型关系, 转折点位于9. 43% ( 根据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2012年我国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为9. 86% ) , 该转折点意味着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低于9. 43% 时,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增加对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的作用相对较弱, 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高于9. 43% 时,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增加对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的影响作用逐渐加强, 原因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低于9. 43% 时, 由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相对稀缺, 相当比例的人口进入第二产业就业, 从而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 使得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有所上升, 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 而随着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逐渐增多, 更多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进入第三产业就业, 其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逐渐加强, 当超过人口比例的9. 43% 时,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开始明显上升, 从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其次, 目前我国整体上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经济和产业发展仍属于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且由于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问题, 高校毕业生实际就业率逐渐下降, 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招工难并存的现象,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增加对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的作用相对较弱; 最后, 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 更多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将会产生更多的创新, 推动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 但从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到引发大量的创新, 并明显推动社会技术进步需要经过消化、吸收和创新等多个环节, 而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经历该过程一般都需要10年到20年左右的时间, 在2001 - 2012年这一阶段, 虽然高等教育扩张为我国提供了更多的高校毕业生, 但在该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对技术的消化、吸收还占据主要地位, 创新仍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从高等教育扩张开始到其推动社会创新和技术进步需要10年到2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同时,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消费层次相对较高, 其对第三产业的消费效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从毕业进入社会到创造价值, 并在此基础之上产生明显的消费效应也需要5 - 10年左右的时间, 因此从由于高等教育扩张引致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增加到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需要一定的积累过程, 当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增加到9. 43% 之后, 高等教育扩张所产生的人才效应将会逐渐显现和加强, 从而推动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明显上升,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系数在1% 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 这表明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增加会促进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上升, 可能的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第三产业的构成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低附加值的部门, 如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房地产业, 这些部门吸纳了相当一部分的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 因此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增加会促进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上升。

人均GDP的发展水平这一变量的系数为正且在1% 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 表明人均GDP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会推动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的系数为负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的变化没有对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产生显著影响。最终消费占GDP比重这一变量的系数为正且在1%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 表明最终消费占GDP比重的增加有利于 推动第三 产业产值 占GDP比重的上升。

注: * 、**、***分别代表参数估计值在 10 % 、5% 、1% 水平上显著。

2. 3 稳健性检验

为防止由于选取的控制变量不同对计量模型的结果产生影响, 本文进一步讨论模型1估计结果的稳健性。

首先, 构建解释变量只含有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量的模型2, 模型2显示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及其二次项三个解释变量分别在1% 、5% 和1% 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而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和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两个解释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人均GDP的发展水平这一变量构建模型3。

模型3的估计结果显示, 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及其二次项分别在5% 、1% 和1% 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和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两个解释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人均GDP的发展水平系数为正且在5% 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模型3的基础上加入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这一变量构建模型4。

模型4的估计结果显示, 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比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比重及其二次项全部在1% 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和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两个解释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人均GDP的发展水平系数为正, 在1% 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 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GDP比重系数为负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模型1与模型4相比, 模型1在加入了最终消费占GDP比重这一变量之后,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显著性比在模型4中的显著性水平有所下降, 但仍然在5% 水平上显著,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提高带来的消费效应通过最终消费显现出来, 从而对因变量产生影响, 使得其显著性有所下降。

从模型1、2、3、4的比较来看, 在不同控制变量的影响下,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及其二次项均在1% 或5% 水平上显著, 表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及其二次项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影响作用是显著且稳健的, 因模型1的综合误差项最小, 且其调整后的拟合优度最高, 因此选择模型1解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变化对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影响是合适的。

3 结论与建议

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实施高等教育扩张政策之后, 高等教育已经逐步实现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 同时不同层次的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正在逐步发生变化,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上升,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增加一方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本资源, 另一方面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工资溢价所带来的消费效应也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由高等教育扩张引致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上升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影响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扩张政策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在2001 - 2012年间, 小学和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变化对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影响不显著, 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变动对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影响显著, 并且影响效果为正向。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及其二次项的变动对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影响均显著, 表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与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之间呈现正U型关系, 其U型拐点位于9. 43% , 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低于9. 43% 时,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增加对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的作用相对较弱, 而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高于9. 43% 时,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增加对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的推动作用逐渐加强, 表明随着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增加, 其累积效应将逐渐显现, 由此而带来的人力资本效应和消费效应将有力地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同时由此而带来的社会创新和技术进步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了防止由于选取的控制变量不同对模型的结果产生影响, 本文对计量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 检验结果显示, 在不同控制变量的影响下,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及其二次项均在1% 或5% 水平上显著, 表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及其二次项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影响作用是显著且稳健的。

2011年我国大 专以上文 化程度人 口比重为9. 37% , 2012年上升为9. 86% , 表明目前我国正在经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对第三产业的作用由弱变强的重要转折时期。自实施高等教育扩张政策之后,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步凸显, 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 第三产业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在逐步提高, 但增长速度仍然比较缓慢, 另一方面由于存在高等教育与市场脱节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改革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进一步与市场需求接轨。因此, 只有通过推动高等教育扩张与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实现大专以上文化人口对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型的推动作用, 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从依赖于粗放型的投入产出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人力资本、知识共同推动的创新型增长模式, 避免我国陷入低层次经济增长陷阱。

参考文献

[1]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2

[2]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56

[3]丹尼森.美国经济增长趋势[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1985

[4]ROMER P M.Endogenous Growth and Techn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 :71-102

[5]CHENERY H, SYRQUIM M.Patterns of Development (1950-1970)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6]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 2004 (6) :87-94

[7]岳昌均.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及其变化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7) :25-30

[8]胡鞍钢, 熊义志.大国兴衰与人力资本变迁[J].教育研究, 2003 (04) :11-16

[9]闵维方, 蒋承.产业与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01) :2-12, 187

[10]赖德胜.高等教育扩张背景下的劳动力市场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 2013 (01) :19-23

[11]程水英.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看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J].煤炭高等教育, 2005 (01) :88-90

上一篇:病理特征检查下一篇:多参数体征监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