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总结(共5篇)
教育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总结 篇1
教育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总结
为确保师宗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圆满完成,师宗县教育局按照师宗县创城办的统一布暑,在全县中小学校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系列活动。现就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落实目标任务
教育局高度重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为组长、局长及各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各中小学校(园)长为成员的教育系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15年4月20日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召开教育局创建第三批云南省文明县城业务会,制定出台了《师宗县教育局关于做好创建第三批云南省文明县城工作的通知》(师教发〔2015〕13号),并逐一对照《师宗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责任分解表》,明确学校各自的目标任务,同时,对各项目标落实了责任股室,根据工作方案安排对学校创建工作进行指导、督查,保证了全系统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二、积极营造浓厚的创城氛围
为在教育系统经营造浓厚的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氛围,全县各学校在4月30日前完成了“六个一”工作(一个专题会、一块黑板报、一份公益广告、一副宣传标语、一封致家长的信、一篇校园广播稿);并在校园恰当的地方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0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内容。同时将《师宗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倡议书》复印后张贴在学校恰当地方和全校各班教室,让师宗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工作人人知晓。投资5万余元在教育局机关门口宣传栏、户外公益广告栏和教育小区门口的宣传栏以及全县各校的宣传栏内做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创建文明县城的宣传内容,在教育系统营造了浓厚创的建第三批云南省文明县城工作氛围。
三、广泛深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一)开展“讲文明 树新风”活动,在师生中积极倡导“讲究公德、崇尚文明、树立新风”。各学校通过开展志愿“践行文明,共建文明县城”公益活动,组织“志愿服务小队”利用节庆日和重要纪念日,深入学校附近社区、敬老院、街头等开展志愿服务和多种形式的感恩活动。
(二)学校向学生和家长发放《文明倡仪书》宣传资料,并及时了解学生和家长学习阅读情况,以不断完善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扩大文明素养建设的影响范围,产生“教师以文明引导学生,学生以文明影响家庭,家庭以文明影响社会”的良性互动效应。
(三)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师生中大力倡导并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社会基本道德规范,重点培养学生“文明、自律、勤奋、创新”和“爱家、爱班、爱校、爱国”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同时,要求学生“在校做文明好学生,在社会 做文明好市民,在家做文明好孩子”;要求老师“在校做好老师,在社会做好公民,在家庭做好成员”。
(四)开展办文明礼仪系列活动。在师生中大力倡导和学习“文明举止”、“文明仪表”、“文明用语”、“文明行走”,举办“学校礼仪”、“课堂礼仪”、“集会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专题讲座,将创建文明城市主题教育,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师生崇尚礼仪、文明礼貌的高尚情操,做到仪表美、语言美、情感美、行为美。
(五)在各中小学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推荐活动、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开展实践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及“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等系列活动,不断加大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宣传教育力度。各校还利用电子屏幕、宣传橱窗、班组黑板报、学生手抄报、校园广播、多媒体等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六)加强对弱势学生的关爱。各学校切实做到了对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子女、残疾学生、贫困生等建立专门档案,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用精神和物质的真心关爱,激励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信心,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七)开展校园卫生环境整治活动。各校按照创建工作专项目标要求,大力整治校园“四乱”(乱扔、乱吐、乱摆、乱画),坚持“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确保校园卫生环境无死角、无盲区,创造优美整洁的学习生活环 境。
通过以上活动,全系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知晓率达到100%,系列活动和主题活动安排达到100%,教师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四、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
(一)注重养成教育,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我们的一项长期工作。尤其是培养青少年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更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我们进一步开展“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普及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我们还在学生中倡导自觉遵守爱国、诚信、友善的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并开展了以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明礼仪、重言行,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使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各校根据本校的德育课题,加强“构建和谐校园”的课题研究。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班主任围绕“构建和谐校园”的主题定期策划板报、开展班队活动,如“文明礼仪伴我行”、“和谐•文明”等主题活动。
(三)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尤其是禁毒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开展“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大家都走斑马线——文明交通伴我行”等主题活动。各校围绕主题活动,向学生强化遵守交通法 规的意识和法制意识,并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讨论、演讲等形式,深入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同时,开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坚决制止学生进入不宜进入的各类场所。
五、加快建立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和家长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创建工作要求,我局要求全县中小学校改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专兼职心理辅导员的专业培训工作。目前,我县所有中小学校已按要求完成了心理咨询室硬、软件建设。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利用创建文明县城工作的契机踏实工作,认真总结创建文明县城工作的成功经验,将创建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巩固住,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再作贡献。
师宗县教育局
2015年7月13日
彬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汇报 篇2
中共彬县县委 彬县人民政府(2011年11月)
彬县是“公刘故里、能源重镇、果品之乡、旅游胜地”。地处咸阳市西北部,东连旬邑、淳化,南依永寿、麟游,西邻长武和甘肃灵台,北接甘肃正宁。全县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总人口34.8万,辖13镇、3个社区247个行政村,县域版图形似一个正写的“人”字,泾河自西向东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塬一道川。3500年前,周祖公刘在这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明,谱写了《诗经〃豳风》这一千古不朽的壮丽诗篇。全县2处国家级、5处省级、1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500件(套)馆藏文物,记录着灿烂悠久的古豳文明。境内盛产苹果、梨、柿子、枣、核桃等名优果品,是“全国苹果20强县”、“全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地下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炭、陶土、油母页岩等1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32.4亿吨,是陕西第二大煤田——彬长煤田的主产地,也是全国重点产煤大县。“十一五”期间,我县先后荣获“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百县(市)”、“首届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县”等国家、省、市荣誉称号30多项,在全省县域经济社会综合排名中从2005年的第40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9位,成功跨入“陕西十强县”行列。从2008 年起,在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蝉联三连冠。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完成生产总值68.04亿元,同比增长1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68亿元,同比增长3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0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478元,同比分别增长17.7%和28.3%。1-10月份,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6.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1%和100.2%。
近年来,在省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文明办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扬笃厚勤劳、崇礼尚德、创新进取、和谐包容、奋发图强的“公刘精神”,按照“以城带镇、以镇促村、城镇结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使全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得到全面发展。主要抓了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创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构建民主彬县。始终把政务环境作为代表文明水平的“第一环境”来抓,不断提高干部素质、规范行政行为、推动政务公开,创造了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一是抓理论宣传。紧紧围绕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首要任务,广泛深入地开展理论宣传教育工作,累计制作宣传专栏330个、学习园地210个,建立学习活动室120个,举办“党建讲坛”24期,坚定了全县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二是抓干部培训。三年来,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83期,参训干部8600人次,选派17名年轻干部赴天津、江苏等发达地区挂职学习,组织652名干部分批次赴日本东京、浙江、宁夏等26个地区考察学习。建立了农村干部流动培训学校,每季度巡回各镇、社区流动授课,培训干部4000余人次,为农村干部编印《基层干部培训讲义选编》5000本,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是抓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立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领导小组,制定了八项学习制度,县委中心组坚持每年集体学习30次以上,每个党员坚持每年记学习笔记2万字以上,营造了“人人、处处、时时”学习的良好氛围。四是抓创先争优。按照“分级定标、分类推进、强化引导、逐年提升”的思路,着力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创先”上定责任、在“争优”上明措施、在“进位”上用力量,全县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141个、党员干部联系点271个、创建活动示范点32个,培养树立了一批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标兵。五是抓民主决策。建立了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决策过错责任追究机制。在重点项目建设、城区集中供暖定价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前,均采取召开座谈会、公众列席旁听、听证会、专家咨询、社会公示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构建了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六是抓党务政务公开。制定了《政府政务公开若干规定》等七项制度,建立了彬县公众信息网、彬县党务公开网等公开媒介,投资700多万元配置了LED显示屏等新型公开载体,党务公开被列为全省试点县,在全省进行经 验推广。建立健全了党政主要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和回复处理机制,坚持实行“县级领导接待日”制度,开通了便民热线(34922562)。三年来,共接待来访群众233批1171人(次),接听热线电话2620人次,受理案件办结率98.5%,群众对党政机关行政效能的满意度达95.2%,政府信息办获全国表彰,我县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七是抓依法行政。制定了《彬县关于改善行政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的规定》等制度,完善依法行政程序,规范行政行为,实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增强了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同时,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媒体舆论监督,三年来,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39件、政协委员提案274件,代表、委员满意率达到96%,大大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创造民主公正的法制环境,构建法治彬县。按照“优化法治环境、培育法治文化、强化法律服务、狠抓权益维护”的思路,切实加快法治彬县建设进程。一是切实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管理薄弱环节,及时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六进”活动,先后开展各类法律咨询活动460场次,举办法制讲座380场次、普法文艺演出158场次、法律知识竞赛22次,印发宣传资料106万份,编发法律知识读本22万多册,利用彬县普法网编发普法工作简讯 200余则,制作宣传版面1167块,印制宣传围裙3.5万条、手提袋3万个、纸杯5.1万个,发放各类意见征询表5.2万份,收集 意见建议1324条,在全县形成了学法、用法、知法、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全县法制教育普及率达96.2%,荣获2006—2010年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称号。二是切实强化法律援助和服务。设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和“12348”法律服务热线,健全了法律援助机构。各村(居委会)均设有人民调解委员会,构建了县、镇、村三级法律援助和服务体系。三年来,承办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69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3080人(次)、法律咨询610人(次),调解纠纷148起,免收代理费8.4万元,营造了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三是切实强化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制定了《劳动保障监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三方协调机制和工资保证金制度,设立了劳动保障咨询热线和网上投诉平台,及时依法查处各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年来,共巡查用人单位381次,下达劳动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84份,全部整改到位;督促指导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2308份,签订率98.5%,受理维权追薪投诉案件32起,时效结案率100%,全县无重大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案件发生。同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有力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四是切实强化弱势群体权益维护。建立健全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规宣传活动,严格查处非法使用童工、虐待或不赡养老人的违法事件。在东莞成立了全省首家流 动妇女工作委员会,开展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行动,募集资金100万元设立了全省首家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基金会,已资助贫困留守儿童179名,建成“妇女之家”251个、“留守妇女儿童之家”125个,招募“爱心妈妈”360名和留守儿童进行了一对一帮扶;争取省市残联康复项目,为51名孤残儿童免费提供康复训练和康复器材,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66例;实施了“百户贫困母亲救助”、“农村母亲健康”和“留守儿童体检”等工程,累计发放小额信贷资金118万元,扶助留守妇女268名,为全县6.1万名育龄妇女和1200名儿童进行了免费体检。五是切实强化基层党群组织建设。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不断加强基层党群组织建设。投资295万元,建成247个行政村党组织活动室,建立了3个流动党员管理支部,开通了“12371”党员咨询服务专线,为流动党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扩展了基层党、群组织的覆盖面,增强了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和党、群组织的凝聚力。六是切实强化社区民主建设。坚持“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原则,建立了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等制度,民主选举社区居委会成员,选民参选率达91.6%,对城区各居民小区全部依法实施了物业管理,社区民主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三、创造公平守信的市场环境,构建诚信彬县。按照“教惩并举、共建诚信”的思路,动员全社会参与诚信彬县建设。一是加快诚信政府建设。坚持把维护“诚信政府” 形象作为各级政府机关的自觉行动,成立了诚信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将诚信建设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在各级党政机关全面推行公开承诺制,各级党政机关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带头遵守法规、履行契约、兑现承诺。2009年以来,全县重点工程项目履约率100%,群众对政府诚信的满意度达93.6%。二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坚持把诚信教育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8万份,举办专题讲座52期。建立了企业信用评估机制和重点人群信用信息公开共享机制,各类企业和城乡居民的诚信意识明显增强。三是加快“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建设。按照“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的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扎实推进活动开展。目前,已建成彬县城关鑫盛烟酒商行、彬县城关民生批发部、彬县兴泰购物超市三家“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为构建诚信彬县树立了典范。四是加快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的监督、投诉和处置工作机制。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制假贩假、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扎实开展市场检查和3.15打假执法等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检查各类市场78个、经营户3968户,下发违章警示通知书130份、责令整改通知书65份,没收过期、失效食品340公斤、不合格饮品103公斤,受理申诉287件,结案率达96%,没有发生一起影响恶劣的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事件。制定出台了《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行为实行告诫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 严查处审批执法部门和公务人员违纪行为,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创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构建人文彬县。以提高市民素质为核心,按照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同步推进的思路,着力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一是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制定并印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工作方案》,先后组织开展了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辉煌六十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感恩孝亲〃和谐彬县、网上祭英烈等活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干部群众普遍形成了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促发展的良好道德习惯。同时,切实加强形势政策、国情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总结提炼出“笃实诚信、开拓创新、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的彬县精神,制定了《彬县市民文明公约》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文明守则并进行广泛宣传,有力提升了干部群众的道德水平。始终紧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放松,扎实推进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建设,县境内各民族同胞团结互助和谐共处。二是全面提升国民教育水平。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国民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三年来,教育经费支出达到10.6亿元,人均教育经费支出提高到1389元,全力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不断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国民教育水平显著提高,成为全省首家“双高双普”达标县。三是全面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不断增加文化资金投入,大 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扎实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县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和2009年相比增长25.4%。县电视台等3家国营文化单位完成了转企改制,县文化馆、图书馆实现了免费开放,《今日彬县》报和《豳风》杂志顺利出版发行,《咱村的苹果红了》电视剧在我县成功拍摄,已公开上映。开展了广场文化年活动,每周为市民演出三场文艺晚会,实施文化下乡工程,每年为农村群众免费送100场戏曲、4300多场电影、10000册图书,举办了彬县大佛旅游节、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大赛、陕西电视台一套走进彬县红歌唱响十强县和陕西作家彬县读书笔会等百余场大型公益文化活动,社会各界赞不绝口;实施了数字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全县24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日益繁荣。四是全面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投资920万元完成了彬州剧院改造,投资4000万元的文化图书大楼正在紧张筹建,建成镇(社区)文化站16个,文化广场128个,农家书屋64个,村级文化活动室83个,投资84万元为村级文化活动室配备了活动器材;投资68万元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彬县支中心,覆盖面扩大到全县所有镇(社区);县图书馆被命名为国家三级图书馆。投资1亿元占地200亩的彬县体育中心已开工建设,建成城乡健身广场 83个、农村体育健身广场53个。建立并实施了群众文体辅导员进社区、包片辅导制度,积极引导群众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活动,被评为全市群 众体育工作三等奖。始终把保护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事业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彬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暂行办法》等制度,公布了《彬县首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彬县第二批县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完成了民间刺绣等2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下发了《关于实施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的意见》,完成了大佛寺石窟“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定期对文化遗产进行维护,文化遗产保存完好率达到97%以上,极大的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五是全面加快科普工作进程。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按照“建机制、强基础、创特色、增效果”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快科普工作进程。先后开展科技之春、科技下乡等科普活动6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制作各类宣传版面165面,建成科技示范基地39个,科技示范户386户,全县干部群众的科学素养明显提高,荣获 “全国科技进步县”和“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等荣誉称号。六是全面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始终把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作为创建文明县城的基础工作来抓,成立了彬县慈善协会和彬县志愿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广泛开展慈善捐助、志愿服务等道德实践活动。三年来,累计举办大型慈善捐助活动12次,参与人数达 45.6万人(次),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670.78万元、衣物1200件,向我县7.23特大暴雨受灾群众捐款20.26万元;通过慈善援助和政府救助帮助 1000多名贫困大学生、4000多户困难群众、1103名困难职工渡过难关。目前,全县注册志愿者7445人,累计开展无偿献血、义务植树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78次,营造了干部群众踊跃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良好社会氛围,我县被评为全市无偿献血先进集体。按照“群众评、群众学”的原则,认真开展“十大孝子、十大孝媳、十佳公婆”等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累计评选各类道德模范31名,受到省市表彰6名,广泛深入地开展向见义勇为模范申亮、孝老爱亲模范胡继敏等先进典型学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五、创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构建健康彬县。按照“依法管理、综合治理、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深入实施文化环境净化工程。一是严格治理网络环境。成立了彬县网吧治理整顿领导小组,聘请21名退役军人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网吧义务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对网吧进行检查,加强网吧业主及从业人员培训,实行上网实名登记,对违规经营现象严管重罚,有效遏制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问题。不断加强对电信企业和网络服务企业的管理,深入开展打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净化网络内容,杜绝了不良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二是严格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制定并印发了《全县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整治目标、突出整治重点、强化工作举措、健全组织机构,形成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强大合力和长效机制,全县中小学校周边全部做到了无台球室、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健康向上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初步形成。三 是严格治理文化市场环境。成立了彬县文化市场治理整顿和“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开通了文化市场监督举报热线(34922923),坚持每日一小查,每月一大查。三年来,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检查31次,没收非法VCD光盘212张、书刊156本,处罚违规单位12家,有效地规范了文化市场环境。四是严格管理荧屏声频。成立了由县电视台台长为组长的节目审查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节目审查和播出制度,杜绝了低级媚俗之风侵蚀荧屏声频现象的发生。同时,制定了广告刊播审查制度和广告审查细则,实行责任追究,保证了县电视台发布广告的合法性,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五是力推精品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文化产品生产推介工作的方案》,鼓励扶持优秀少儿文艺产品的创作生产和宣传推介,不断满足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推进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建设,建成了彬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把城关镇二郎山烈士陵园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力做好少儿频率频道建设工作,保证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时间不受侵占,县电视台每天播出动画片等少儿节目不少于1小时,丰富了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同时,县文明委、关工委等部门以“感恩珍惜”教育、法制教育和创评“新三好学生”活动为载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扎实开展。三年来,累计举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讲座300多场次,上法制课1300节,表彰“新三好”学生3902人,促进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六、创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构建幸福彬县。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改善生存环境,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幸福指数逐年攀升。一是狠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县域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全县人均GDP达到24538元,万元GDP能耗下降到1.426吨标煤,SO2和COD减排14000吨和700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151元,第三产业增长率高出GDP增长率1.6个百分点,国际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4.6%,发展活力日益凸显。二是狠抓公共设施与公共交通建设。按照“大气现代、精致人文、生态特色”的思路,强力推进公共设施建设。投资3.2亿元完成了泾河城区防洪一期工程,设防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拉大了城市框架,城防大堤成为泾河流域设计档次最高、建筑风格最美、建设里程最长的一项民心工程,也是彬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投资7300万元在咸阳市首家实行城区集中供暖,供暖面积277万平方米;投资 6300万元完成了城区集中供气一期工程,用户达3000户。投资3.2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14.4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柏油路)目标。投资2.53亿元建成了公刘街东段、豳风街、创业大道等城区主干道,硬化背街小巷146条,完成了姜嫄街、东大街、北大街、西大街、中山街改造工程和泾河新区一期路网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城区亮化工程,城区主干道装灯率达到100%,亮灯率达到99%。大力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城区主要 道路、各类公共设施和新建住宅均建成了无障碍设施,管理使用情况良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全县公共汽车达到128辆,万人拥有公共汽车19辆。加快公交站点布局调整和建设,公交站点布局日趋合理,群众对交通便捷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三是狠抓公共场所秩序整治。实行县级领导分包街道、县级部门分包区域责任制,通过开展市容环境卫生大整治、“六小”行业综合执法专项行动、城区专业市场专项整治等活动,有力打击了违章搭建、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等有损市容市貌的行为,营造了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市容环境。不断加强交通秩序整治力度,累计出动警力4560人(次),查扣违法违规车辆1760辆,行政拘留95人,实施交通违法计分2598人次。建成大型停车场4处,对运煤和工程车辆停放实行统一管理。在城区主要街道划定了15处500多个临时停车位,营造了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2009年、2010年交通事故死亡率分别为4.7人/万车、2.4人/万车,均低于年度控制目标,城区主干道交通阻塞率连年控制在2%以内,为人民群众营造了便利安全的出行环境,被评为全省平安畅通县。四是狠抓医疗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累计投资1764万元新建、改造乡镇卫生院19所,投资1176万元建成标准化村级卫生室247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率达到100%。不断完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95%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医疗保险定点机构,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水平显著提高。制定了全县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职业健康体检、严格建立职业健康监 护档案,定期开展执法检查,确保了公共卫生安全。五是狠抓群众生活质量与人口计生工作。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为目标,全力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4.32岁,恩格尔系数2009年为36.2%,2010年为35.7%。2009年和2010年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分别为98.9%和98.5%,均实现了年度控制目标。六是狠抓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制定并印发了《彬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暂行办法》、《彬县城乡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和《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制度,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 4837.7万元、医疗救助资金614万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19人,营造了安全稳定、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不断扩大“五大保险”覆盖面。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险”参保计划完成率连续三年达到100%。城镇登记失业率和零就业家庭占家庭总数的比例连续三年低于年度控制目标。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从2008年开始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列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成立了县长任组长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彬县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目前,已建成廉租房294套,在建362套。投资9000万元的经济适用房一期工程主体已封顶,将解决480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计划投资3.86亿元建设的350套二期经济适用房、612套公租房、820套限价房三项保障性住房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七、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平安彬县。始终 把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第一责任,深入推进平安彬县建设。一是筑牢公共场所安全保障体系。按照“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路上有卡点、社区有联防”的要求,在城区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安装电子警察7组,设置交通红绿灯10处,配备流动警务车2辆;建成了城市报警与电子监控系统,在全县11家加油站、15家网吧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建成社区警务室32个,配备辅警32名;按照国家标准配齐了城区公共场所消防设施,完好率达100%,有效提升了社会面、重点单位和社区“四防”水平,有力维护了公共场所安全。二是筑牢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食品行为,先后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36次,取缔违法经营户22家,查处违法行为30起,罚款13.8万元,杜绝了出售过期、变质、伪劣食品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制定了《彬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连续三年无重大食品食物安全事件发生。严格实施药品经营许可制度,先后开展专项整治活动24次,查处违法案件55起,罚款3.5万元,有效规范了药店经营行为;广泛开展用药知识宣传,群众自觉抵制假劣药品的意识显著增强;建立健全了药品安全协查制度,配备协管信息员52名,向社会公布了举报热线(34928506),使问题药品得到及时查处,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三是筑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编制了《彬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24个专项预案,形成了 减灾、防灾和救灾综合协调机制,完成了59个部门预案修编工作;成立了彬县应急救援大队,组建了15支专业应急救援队,设置了8个城市避难场所;先后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54次,累计参与人员3.9万人次。成功处置了“4.14”暴雪和“7.23”特大暴雨灾害等重大紧急突发公共事件,人民群众对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满意度达到85%,被评为全省、全市应急管理先进单位,四是筑牢安全生产防控体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先后举办安全知训培训399期,参与培训人员达5万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万份、宣传手册3万册,组织安全生产专题文艺演出5场,营造了人人关注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浓厚氛围;加强“三项建设”,成立了彬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委员会,各企业普遍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先后开展专项执法、治理、教育行动98次,累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591次,投入安全整改资金2367.6万元,消除安全隐患963项,全县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五是筑牢社会治安管理体系。严格落实领导责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将社会治安管理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加强基层综治工作。三年来,累计受理治安案件2084起,处理违法人员616人,受理各类刑事案件742起,处理刑事犯罪分子457人,有力打击了“两抢一盗”、黑恶势力、拐卖妇女儿童、吸毒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基层综治工作和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也迈上了新 台阶,259个治安联防队遍布城区各商场、居委会和村委会,成功处置了水帘煤矿与下沟村群众纠纷等事件,咸阳市“假释一体化”启动仪式在我县义门镇顺利举行,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提升了社会治安管理水平,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十名。六是筑牢社会稳定维护体系。坚持把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纳入维护社会稳定体系,深入开展了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无“三股势力”、“法轮功”等邪教人员的“四类”案件和事件发生,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八、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构建绿色彬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工程。一是实施城乡绿化工程。先后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日元贷款植树造林等多项生态建设工程,完成工程造林37.7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8.79%。投资6500万元,在县城实施了十大重点区域绿化和13个单位拆墙透绿工作,建成了开元广场、豳风苑、政法广场等公园绿地。投资180多万元,在城区摆放鲜花168万盆,实现了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绿化目标,城区绿化面积达到25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均绿地面积达到22.05平方米,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二是实施水源保护工程。累计投资5713万元,建立了南河、太峪河、李家川和侍郎湖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同时,投资120万元,更新了水质测试设备,全面加强水源保护监测工作,县境内泾河、红岩河等主要河流水 质均达到国家规定的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三是实施“三废”治理工程。投资784万元建成咸阳市首家县级生活垃圾填埋场,投资5000万元建成了县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投资8300万元建成6家煤炭企业污水处理厂,投资200万元在重点企业安装了COD自动在线监测仪并与省市联网,投资140万元建成县医院医源性废弃物集中处理站、消毒供应室和废水处理设施,依法取缔了48家非法储煤场和白灰销售点,拆除了秦能电力有限公司1、2号燃煤机组和133座城区燃煤锅炉,完成了330千伏变电站、彬县电力有限责任公司3号机组除尘系统改造,有力消除了“三废”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目前,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县城污水处理达标率达到70%以上,空气优良天数在310天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四是实施噪声防控工程。全面开展噪声整治活动,不断加大噪声污染监管控制力度,治理超标噪声源。每年坚持对各建筑企业、文化娱乐场所和营业性经营门店进行全面检查,集中整治,严厉打击超标噪声扰民行为,县城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均低于60分贝。五是实施国土保护工程。建立健全了国土资源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强化管理措施,严厉打击土地违法行为,严格保护耕地、林地资源。三年来,共查处各类国土资源案件32起,回收土地17.8亩,罚款170多万元,有力维护了土地利用秩序,保护了耕地、林地资源。2011年我县耕地保有量达到49.98万亩,基本农田数量达到 45.12万亩,均高于上级下达的规划指标;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不高于上级下达指标,单位建设用地GDP增幅高于城市GDP增幅2.6个百分点。六是实施农村环保工程。大力实施农村改厕工作,县财政奖补1000万元,累计完成农村改厕35122座,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8.7%,为今年4月份在我县召开的陕西省农村改厕技术培训会提供了现场观摩点。大力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等新能源。全县安装太阳能13400多个,建成秸秆气化站一座、沼气池7600口,推广沼肥利用技术8万亩,“三沼”综合利用率达75%,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在全省首家实施农村城市化管理,使农村垃圾处理实现了“专桶专车存放,专人清扫保洁,定时收集转运,专用场地填埋”目标,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今年9月份全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九、开展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构建文明彬县。严格按照省级文明县城测评体系,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深入推进创建工作。一是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责任,各镇(社区)及县级各部门(单位)均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将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委常委会每季度听取一次创建工作汇报,形成了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齐抓共创的工作格局。制定印发了《彬县创建省级 文明县城工作规划》和《彬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创建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实行责任追究,保证了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县财政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逐年提高,近三年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各级各部门(单位)和各企业每年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经费在1000万元以上,每年县财政专项列支创建活动经费300万元,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二是强化舆论宣传,营造创建氛围。坚持把宣传作为创建工作的先导工程来抓,按照多角度、深层次、广覆盖的思路,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大造声势,营造氛围。抓会议动员宣传。创建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召开大规模、高规格的动员大会13次,每次都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作动员讲话,全面安排部署创建工作。各镇(社区)、各部门(单位)也逐级逐层召开会议,部署工作,加强宣传,营造了创建氛围,激发了干群热情。抓媒体舆论宣传。在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报道了我县道德模范胡继敏的事迹,先后在人民网等中央媒体报道我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情况6次、在《陕西日报》等省级媒体报道12次、在《咸阳日报》等市级媒体报道32次。县电视台、彬县公众信息网、彬县党务公开网、《今日彬县》报均开设了创建专题栏目,先后播发创建新闻169条、电视标语及公益广告16条,编发《工作简报》42期。同时,制作宣传版面380个,悬挂宣传横(竖)幅150条,印制宣传彩页9万余份,通过电话彩铃、手机短信宣传创建工作,向全县人民 印发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公开信和倡议书,提高了干部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营造了全民共创共建的良好氛围。抓专题活动宣传。组织举办了创建知识培训、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观摩等活动6场(次),开展创建调查问卷与知识竞赛、“彬县是我家、文明靠大家”主题教育和“我为创建做贡献、创建有你更精彩”志愿服务活动,以及文艺演出、书画展览、征文、演讲、歌咏、摄影比赛等一系列专题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全力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丰富创建载体、推动工作开展。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坚持每年组织开展一次“讲文明、树新风”专题活动,先后举办文明礼仪知识讲座15期,知识竞赛3期,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及低碳环保理念,全县上下文明新风日益浓厚。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和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已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6个、市级文明单位38个、县级文明单位50个,文明社区2个,市级文明家庭181 户、县级文明家庭19330户,文明家庭比例为20.45%,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按照“以城带镇、联动发展”的工作思路,组织引导85个文明单位与85个行政村结对共建,涌现出水口镇下长禄村“孝老爱亲”的卢效平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带动了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四是严格督查考核、确保工作落实。按照《陕西省文明县城测评体系》,制定了严格的创建工作标准和实施方案,将创建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保证了创 建工作有章可循。组建了督查考核机构、制定了督查考核方案,定期不定期的对创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不定期深入创建一线检查指导,包抓县级领导经常深入实地,督查进展情况,现场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创建办、考核办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坚持五天一检查、十天一通报、一月一考核,紧盯问题,狠抓整改,先后下发督办单231份,电视曝光不文明行为186起。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创建工作并通报创建情况,落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36条。开通了创建工作监督热线(34926335),答复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83件,确保了创建任务按期完成。
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3
今年是20**-20**年度全国、全省文明县城验收之年。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创建任务,对文明县城创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作为重要的历史使命
省级文明县城是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反映县城文明程度的最高荣誉称号,是城市形象、品位、发展水平和市民素质的集中体现。县城搬迁后,通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县城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等一系列荣誉,去年又成功创建为湖北省第一个县级“环保模范城”,提升了县城的美誉度和市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
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可以培养和倡导市民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广大市民既是创建者又是受益者。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但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创建过程本身更重要,要让创建的过程成为全面素质提升的过程;文明行为教育的过程;社会和谐氛围营造的过程;日常行为规范的过程。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代表秭归形象的理念。通过创建省级文明县城这个载体,进一步把县城建设好、管理好、经营好,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湖北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年版)共有158个具体指标,侧重于考核市民的基本素质、社会的文明程度、政府的服务水平和群众的满意程度等“软指标”。要达到这些指标,并不是靠短期突击、靠个别部门的努力可以做到的,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我县再创省级文明县城是在新的历史进程中再发展、再跨越的新征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提振精神,凝聚共识,围绕目标,做好工作,不断提升秭归县城在全国全省的美誉度、知名度。
二、紧扣标准,突出重点,认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一)要全力抓重点。一要整治城市环境。重点突出城市“牛皮癣”、卫生死角、交通秩序、食品卫生、农贸市场环境、城郊结合部等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强化对乱贴乱画、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夜市、城乡结合部、高速路出口的整治。要继续坚决打击违法建设,虽然我们对违法建设进行了多次打击,但违法建设屡禁不止。违法建设是城市的“毒瘤”,必须坚决予以铲除。要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坚决遏制城区违法建设的蔓延势头。要加强对流浪乞讨、算命卜卦人员的管理。目前,城区道路狗粪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城市公共卫生,要加强对居民养宠物的管理。要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采取有力措施,坚持严格处罚,做到标本兼治。二要整治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环境。强化安全责任,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市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深入开展化学危险品、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的专项整治,重点加强生产、交通、学校、易燃易爆物品和建筑工地安全工作,坚决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完善基层治安防控网络,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增强群众的安全感。三要整治“窗口”单位服务环境。当前要重点整治出租车、车站、医院、宾馆、商场超市等21个“窗口”行业,加大宣传教育与整改力度。同时,各级文明单位要发挥文明示范的带头作用。四要扎实开展“绿化美化行动”。这点我重点强调一下,绿化美化行动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大惠民工程,通过绿化美化彰显秭归山之厚重、水之灵动、绿之生机、城之大气,塑造特美的城市形象。抓好以退耕还林、现代农业、三峡后续生态屏障区植被恢复等项目建设,今年要完成人工造林5万亩、全民义务植树170万株、城乡节点绿化面积200亩、创建森林乡镇2个、绿化示范村20个、森林人家20户,努力争创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县。各乡镇各部门要围绕20**年全县绿化美化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强化措施、精心组织,迅速掀起绿化美化工作的热潮,要积极采取多种形式,促进绿化美化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同时大力开展庭院、临街面、沿路的绿化美化活动,栽植“庭院林”、“通道林”、“护岸林”、“防护林”和“风景林”,通过拆违还绿、拆墙透绿、破硬增绿等方式,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要着力强基础。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县城搬迁以来,我县按照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城市建设理念,大范围、大力度推进城市建设,设施档次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但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改进完善。要高度重视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和九里开发区的治理工作。要高度重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着力解决好社区室内文化活动场所缺乏和综合性室外宣传栏不足等问题。要高度重视公益广告建设,在人流密集区域和交通枢纽地设立一批大型公益广告牌。二是要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创建文明县城,基础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关键在基层,这次创建工作能不能成功,关键要看基层工作做得怎么样。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继续深化部门、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工作,积极配合社区做好工作,扎实推进文化、卫生、法律、科教“四进社区”活动。要以文明社区创建为抓手,突出抓好社区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使创建活动延伸到居民楼院、居民家庭,夯实文明城市创建的基层基础工作。三是要做好创建资料归档。测评体系共有158个具体指标,其中83项采用的测评方法是部门审核,各相关单位要积极配合,按照测评体系责任分工收集资料,迅速提供给创建办统一整理归档。
(三)要奋力创特色。这次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竞争十分激烈,秭归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既要认真抓好测评体系中的“规定动作”,更要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我县的“自选动作”,努力做到攻强项、补弱项、扬优势、创特色。一要弘扬屈原文化。秭归历史悠久,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具有深厚的巴楚文化底蕴,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在全县开展以屈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化宣传教育,让屈原的后代了解屈原,弘扬屈原精神。二要挖掘历史文化。“百年追踪夏明翰”在秭归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要继续宣传烈士为理想献身、为后人立范、为新中国铺路的内涵,激励干部群众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光荣传统,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为建设和谐社会凝聚奋发向上的力量。三要张扬移民文化。为了三峡工程的兴建秭归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体现了“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和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正是凭着这种移民精神,圆满完成了坝区和库区一线水位移民搬迁,确保三峡工程按时开工和大江顺利截流,提前实现县城整体搬迁。在新时期要继续大力宣传广大移民的先进事迹,使移民文化得到发扬光大。四要培育地方文化。“长江峡江号子”、“秭归花鼓舞”获全国群星奖,我们要继续挖掘、培植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争取更多的地方特色文化品牌走出三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创建工作的整体合力
(一)要大员上阵,专班主抓。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决策、管理、协调和检查督办,解决创建中的具体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具体职责是协调各项工作的落实、组织督导检查和业务指导。创建办下设8个专门小组,各相关部门一把手要把创建工作拿在手上抓,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的原则,精心组织,统一指挥,狠抓落实。
(二)要细化任务,明确职责。各单位要在县创建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真抓实干。根据《湖北省省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年版)的要求,县文明办已经将各地各部门职责进行了明确,请各单位认真学习《测评体系》,迅速查漏补缺,确保验收不失分,得高分。所有单位都要按照秭办文〔〕68号文件要求,切实把县级领导和县直单位包片责任区的工作做好,关键时候要全天候值守。
(三)要广泛发动,全民参与。
一是要以人为本,感召市民。开展创建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认真做好组织、宣传、教育市民的工作,依靠市民抓创建,依靠市民搞迎检。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力量,需要我们去挖掘、去释放;市民中的先进事迹,需要我们去总结、去宣传;群众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需要我们去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和纠正。
二是要营造氛围,影响市民。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大造创建声势,使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每个居民都了解创建工作,支持创建工作,参与创建工作,切实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真正使创建工作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由“政府推动型”向“社会推动型”发展,真正使创建活动成为群众自觉实践、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过程。
三是要开展活动,带动市民。要以社区为重点,充分利用城区文化广场这个阵地,组织市民开展大众广播体操、花鼓舞、船工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充分发挥各类志愿者的作用,组织广大志愿者经常开展文明劝导、环境保护、扶贫帮困等各类社会志愿服务行动,吸引群众、带动群众参与文明县城创建工作。
(四)要强化督办,加强指导。建立两项制度,一是周汇报制度。县创建领导小组每周召开一次创建工作专题会议,听取有关单位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二是督查制度。县创建办要组织专班定期对创建工作开展督查指导,对各单位任务完成情况及时通报。创建办要每天一检查,每天一通报。县委督查室和县政府督查室也要加强督办工作,确保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
教育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总结 篇4
中共XX县委书记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XXX
同志们:
今天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和国家级卫生县城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增添措施,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以争创一流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迅速兴起争创文明县城和卫生县城的工作热潮,推动创建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建设富足、文明、和谐的新XX营造良好的环境。关于创建工作的安排,明金同志将做具体部署,请大家认真领会,狠抓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营造氛围,形成创建工作的声势
经过多年的努力,XX县已成功创建为市级文明县城和省级卫生县城,为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和国家级卫生县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县城文明程度和卫生水平得到提高,老百姓也从中得到许多益处。创建文明县城和卫生县城是优化投资环境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城市发展“三分建七分管”,市容环境反映一个地区的居民素质和精神风貌;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建设,更要重视管理,要以深化创建工作为契机,打造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在日益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中争取主动,促进XX经济社会的发展。宣传部门要创新形式,加强宣传引导,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要广泛开展讲文明、爱卫生、爱护公共设施的公德教育,宣传城
市管理的政策法规。要让广大市民、农民朋友都知道县城管理的规定,各乡(镇)、社区的同志要帮助做好工作,要通过政府通告、电视宣传等形式,做到家喻户晓。各部门领导同志要加大宣传教育,使本部门的干部职工支持并参与到创建工作和市容环境整治中来,让干部职工带头遵守相关规定,形成创建活动的浩大声势。
二、突出重点,找准差距,狠抓整治
当前,我们距离省级文明县城和全国卫生县城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主要表现在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乱停乱放,乱张贴,乱倾倒等现象仍然存在;二是存在占道经营,(尤其是广告公司、装修公司、自行车和摩托车经营维修行业),越门摆摊,人行道上喝茶打牌等问题;三是一些单位和个人没有执行垃圾袋装的要求,城镇犬只管理不到位;四是环卫设施如果皮箱、街道痰盂、人行护栏等损坏严重;五是有的车辆车容车貌脏、乱、差;六是一些市场商品交易布局不合理,秩序乱、卫生差;七是部分建筑工地,特别是待建工地(如东门待建工地)垃圾脏、乱现象严重;八是不少市民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差,没有形成文明的氛围。城乡结合部和居民住宅区卫生差,监督管理不够;九是创建氛围差,存在上头热,下头冷的现象;
部分部门、单位领导和干部对创建工作认识不够,有畏难情绪,行动迟缓、信心不足、工作不落实。十是舆论宣传监督力度小。创建工作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声势不大、氛围不浓,对一些卫生死角、不文明行为曝光不够。对这些问题,群众反映很强烈。我们一定要站在践行“三个代表”的高度,维护群众利益,抓好市容环境整治,搞好创建工作。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各项创建工作
文明县城和卫生县城创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齐抓共管、紧密配合,共同完成这两项工作。
一是创建文明卫生县城指挥部要切实履行职责。根据工作需要,县上将原有的创建文明县城领导组及指挥部和创建卫生县城领导组及指挥部整合,成立了“创文”、“创卫”工作领导组,下设指挥部,实行一套班子统一指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领导和协调,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指挥部要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创建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成效。会后,县委、县府将与各部门、各单位和相关乡镇签定目标责任书,请大家按照责任书要求做好工作。凡是因为本单位工作没做好影响了全县创建工作大局的,要进行严肃处理,取消年度创优评先资格和文明单位、卫生单位称号,扣减双文明考核的得分直至取消部门年度目标管理奖,并追究责任人的领导责任。
二是各责任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县城管办负责县城主要街道及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负责内部区域垃圾清运和保洁,各经营摊点要及时清扫摊位周边地段,使每一个区域都有责任人。建设部门要加强各类建设工地管理,严格规章制度,规范作业行为,严格查处运输中的抛、洒、滴、漏问题。要清理和拆除违章建筑,治理“乱搭乱建”。对一些路段的公共设施要进行更新改造,进一步绿化、美化、亮化县城。县交警队要科学规范停车场地,整顿停车秩序,严格路面管理,加大纠违力度。工商部门要严格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对现有的各种户外广告、门面招牌进行整顿和规范;要彻底整治城市“牛皮癣”,坚决查处乱涂乱写乱张贴行为;要充分发挥现有市场功能,合理规划建设市场,杜绝占道经营行为,做到还路于民。电信、电力、广电等部门要规范线路架设,治理“蜘蛛网”现象。公安部门要支持各职能部门依法开展整治活动,对妨碍整治执法的行为要及时予以依法制止和打击。宣传舆论部门要综合运用各种形式,加强教育、宣传和引导,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和行为。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努力把创建任务落实到基层。
三是要加强监督。要重点采取三种监督方式:第一,要发挥领导督查作用。要建立指挥长轮流值班制度,定期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要环节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和监督检查,对工作中的软、懒、散现象要限期整改。第二,要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指挥部办公室要开通热线电话,收集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及时予以解决。第三,要重点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要通过新闻媒体对创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表扬,特别是对不文明的行为要曝光,对“脏、乱、差”的区域、单位、楼院要曝光,对整治不到位的单位要曝光,对督查不到位的要曝光。县电视台要开辟专栏专题报道。
四是建立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我县曾经开展过创建活动,并曾取得市级文明县城和省级卫生县城的光荣称号,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但是,时间一长,各种“脏、乱、差”现象又出现回潮现象,原因在于没有持之以恒。所以创建文明县城和卫生县城工作要真正取得成功,必须建立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第一,要有长效的经费保障机制。根据县城的现状,搞好这次创建活动,有许多的基础设施需要修建、更新,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县政府要多途径筹措资金,保证创建工作的必要投入。同时,各单位要及时交纳应承担的经费。第二,要有长效的制度保障。创建文明卫生县城不能一阵风,不能“牌子一到手,创建就到头”,必须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朝着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健康发展。不能热一阵子,冷一阵子,要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经常开
展活动。要把创建文明卫生县城活动列入目标管理,有检查有考核,克服短期行为。开展创建活动,还必须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讲求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从而使我县的创建活动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教育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总结 篇5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创建省级文明县城迎评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主要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共识、强化合力,对照省级文明县城标准,查缺补漏、举一反三、补齐短板,以背水一战的决心,一鼓作气的斗志,志在必得的决心,围绕《测评体系》的测评项目、测评标准进行全面梳理、逐项攻坚,决战决胜迎评工作。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聚焦重点任务,把握重点环节。
从几次的测评考核情况来看,城市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区创城的突出短板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所在,必须全力攻坚、抓在细处、干在实处。一要狠抓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基础设施落后问题,持续优化城市道路和路网结构,加快推进交通堵点的优化改造,合理划设城区公共停车位,加快停车场的建设进度,特别是要加快城区停车场地的建设,合理布设物流分拣网点。同时,要加大城区公厕覆盖率,提高公厕服务水平,推动”厕所革命”落到实处。二要狠抓公共设施的维护管理。围绕解决设施破损、设备落后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抓紧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消防设施等进行查缺补漏。重点要加快实施路面和窨井盖修复、积水治理、人行道和无障碍设施改造、消防设施维护、背街小巷市政设施管护等市政工程,持续完善社区小区技防、人防、消防等设施,并在政务大厅、医院、景区景点设置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特别是,要排查主次干道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排水设施,对不规范设置的要坚决予以规范。三要狠抓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依托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建设,加快协调解决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场所不达标问题,重点解决无综合文化场所或场所设施闲置或它用的问题,着力提升城市文明服务供给能力。
二、着力强化整治,确保常态长效。
城市管理问题是创城实地考察的主要失分点,大家要摒弃”为创城而创城、为迎检而迎检”的思想,持续加大力度整治,建立常态长效的城市管理机制。一要大力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加大对大型货车、农用车进城、超标和无牌电动车上路等违法行为的管控力度,规范渣土车管理,综合整治黑车、摩的拉客等交通乱象,依法取缔城区人力三轮车,不断优化中心城区交通环境。重点要针对出租车拒载、不打表、乱收费,车站周边拉客揽客、违停等问题开展综治整治,落实好属地管理责任,及时调整城区出租汽车运营范围和运价,合理规划设置路面停靠点。二要大力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针对背街小巷、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脏乱等问题,持续推进城区黑臭水体和城市”牛皮癣”治理,提高环卫作业质量、频率和环卫保洁覆盖面,延长垃圾清运和收处时间,完善垃圾分类运输,明确背街小巷和河道保洁职责,做到零死角无盲区,实现垃圾日产日清。三要大力开展公共秩序专项整治。烟花爆竹扰民、商铺占道经营等公共秩序乱象,是今年必须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区里出台的《x区城区烟花爆竹销售和燃放管理工作方案》和《禁限放烟花爆竹的通告》,认真抓好落实。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坚决整治占道经营、乱设摊点、马路市场、违规搭建以及车辆乱停乱放等违法违规行为,在城区规划建设临时疏导点,规范经营管理,做到有堵有疏。四要大力开展农贸市场专项整治。在历届历年文明县城测评中,农贸市场都是我区的重大失分点,今年市委文明办来我区调研中直言我区农贸市场
”基本不得分”。今年一定要痛下决心彻底改变农贸市场的”脏乱差”现状,重点对农贸市场进行提升改造,加强农贸市场周边环境的管控整治,通过联合执法、大力整顿,推动农贸市场尽快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区住建、商务、城管、交警等部门要针对出现的问题尽快拿出解决方案,确保测评不失分。五要大力开展村镇社区环境专项整治。去年区里开展的实地暗访中,x、x、x乡镇各项测评指标均不达标,这要引起各乡镇(街道)的高度重视,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善乡镇人居综合环境。x、x、x街道还要针对小区内环境杂乱的问题开展整治,有物业管理的小区,要提高小区物业企业的管理水平;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和开放性社区,街道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属地管理,加大整治力度,各职能单位也要积极配合街道社区开展整治工作。
三、坚持对标对表,强化攻坚态势。
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时间节点把握好文档材料、实地考察、窗口行业规范化服务和入户调查等重点环节,对照标准全方位做好迎评迎检准备工作。一要聚焦文档攻坚。与往年相比,今年总评年材料申报内容多、数量大、标准高、任务重,稍有不慎就可能漏项失分。刚刚,x同志已经对《测评体系》进行了解读,各责任单位要对照测评标准,全面深入研读指标体系,熟知网上申报要求,提前部署开展活动、出台制度文件、掌握数据指标,把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各单位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对文档材料亲自审查、从严把关,要抽调精干力量做好测评体系要求的佐证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申报,着力提升文档质量。同时,要加强与创城委文档组的沟通,确保文档材料申报全面、精准、规范、有效,坚决避免内容不符、标准不高、格式不规范等问题。对提供材料应付了事的单位,将予以通报,对影响测评成绩的将严肃追责。二要聚焦项目攻坚。要重点围绕我区申报的x类考察点位进行达标打造,x类考察点涉及街道、社区、主次干道、公共广场、建筑工地、宾馆饭店、汽车站等x类x个固定考察点,背街小巷、公交线路、网吧等x类随机考察点。在省委文明办组织的实地暗访测评中我区共有x类x个实地考察点被扣分,不达标项达x项,相较全市同类县(市、区),我区非达标项目偏多。随着考评时间临近,各考察点责任单位要对照标准,倒排时间表,逐项抓好整改落实,务必全面达标、见到成效。三要聚焦满意率攻坚。入户调查是本届新增测评方式,大家要在提高本单位干部和广大市民对创城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满意率方面下功夫,通过广泛宣传使创城活动的意义、要求和相关知识,力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各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创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经验和做法,营造浓厚的创城氛围,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要有重点地进行批评曝光。区城管局、住建局要按照创城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公益广告投放量。主城区街道要提前组织开展满意度调查,了解掌握民情民意,通过模拟入户调查把准备工作做充分、做细致,让群众有更强的参与感、更多的主动性、更高的满意度。其余乡镇(街道)也要以此为契机,在广大民众中普及文明城市创建知识。四要聚焦服务攻坚。
”窗口行业规范化服务”是测评的拉分项,在暗访中,我区动车站、公交、酒店等窗口测评点失分较多,特别是动车站窗口从业人员服务态度恶劣导致失分是极为不应该的,是给我区的旅游形象抹黑。所有的窗口行业主管部门,务必切实重视起来,对下属窗口单位进行督导检查,标准要高,要求要严。这项分数到时由省行业主管部分评价,各窗口行业主管部门要提前做好协调沟通工作,确保不失分。
四、聚焦主责主业,凝聚强大合力。
创建文明县城是项群众性、社会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要广泛动员、层层发动,进一步凝聚全区上下的强大合力。一要发挥好”排头兵”作用。区创城委办公室要发挥好组织协调、业务指导的作用,把责任清单、任务清单落实到每个责任单位,确保目标一致、责任明晰。各级各部门要对照任务清单进行认真梳理,明确完成时限、质量要求、保障措施,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创建任务。二要发挥好”生力军”作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组织开展界别视察、督办重点提案等工作,收集社情民意,主动建言献策;新闻媒体要全方位、立体式推进核心价值观宣传;党建部门、教育系统、群团组织等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扎实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把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向企事业单位、学校、家庭以及基层党组织延伸。三要发挥好”主人翁
”作用。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全区人民的一项福祉,要创新工作方法发动广大市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比如,可以挖掘智能手机在创城和城市综合管理中的作用,开发相关的小程序或APP,打造城市综合管理智能化系统,组织开展文明城市”随手拍”、文明红黑榜等更多更新颖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平台,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推动创城活动和城市管理的常态化。
【教育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武家庄镇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汇报文档07-09
袁桥教育创建文明城市相关工作简要汇报10-28
教育省级10-06
永德县教育考察团到县城幼参观考察学前教育05-13
省级高等教育05-24
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教育工作总结12-07
恒达中学均衡教育创建工作汇报07-14
创建教育强镇工作汇报12-18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总结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