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时间

2024-08-17

日照时间(精选3篇)

日照时间 篇1

气候变化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只有研究和了解气候变化的规律, 才能够及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种种问题, 科学合理地安排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气候变化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国内专家研究地热点问题。研究表明, 近100年来, 全球气候正在经历一次逐渐变暖的过程[1]。大气物理和化学结构会随着气候变化发生变化, 而大气物理和化学性质是影响太阳辐射能量的重要因素, 其发生变化, 太阳辐射能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 研究气候变化与太阳辐射能量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笔者利用1960—2009年塔城盆地4个气象观测站实测年、季、月日照百分率资料, 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研究近50年塔城盆地日照百分率年、季、月时间变化的基本特征, 为当地农牧业生产、太阳能利用提供参考[3,4]。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研究区塔城盆地位于新疆西北部, 地理位置为东经82°56′~83°36′, 北纬45°56′~46°44′。塔城盆地三面环山, 西部开阔与哈萨克斯坦是塔城地区重要的粮、棉、畜产品生产基地。为了监测当地的气候变化, 获得第一手气象资料, 为农牧业生产提供参考, 在盆地北部和南部各设立2个气象站, 分别为塔城站、额敏站、裕民站、托里站。塔城、额敏、裕民等3个气象站地海拔为520~715 m, 托里站海拔为1 078 m。

本文研究资料主要为地面实测年、季、月日照百分率, 来源于塔城盆地4个气象观测站, 气象资料测定时间为1960—2009年。文中所采用资料真实、准确, 未经过任何插补延长处理。统计分析中4个季节划分:春季为3—5月, 夏季为6—8月, 秋季为9—11月, 冬季为12月至翌年2月。

以最小二乘法作为分析原理, 将1960—2009年塔城盆地4站年、季、月日照百分率资料, 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拟合, 得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 近50年塔城盆地4站年、季、月日照百分率的变化趋势及变化速率, 并采用F检验方法对其线性倾向率进行显著性检验, 统一以显著性水平达到0.05作为通过检验的标准。

2 盐城盆地日照百分率变化特征

2.1 1960—2009年塔城盆地日照百分率的月分布规律

根据塔城盆地4站1960—2009年月平均日照百分率分析:塔城盆地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均在60%以上, 其中塔城站、裕民站最多, 均为66%, 额敏站最少, 为63%。月平均日照百分率各月分布不均匀, 其中8月、9月日照百分率最多, 4站日照百分率均在70%以上;其次为7月、6月、5月、4月、3月、10月, 均在60%以上, 再次为2月, 其中塔城站、裕民站、托里站均在63%以上, 仅额敏站少于60%, 然后为1月, 仅托里站在60%以上, 其余3站为54%~58%, 最少为11月、12月, 4站均为48%~57%。

2.2 1960—2009年塔城盆地日照百分率的时间变化特征2.2.1月际变化。根据塔城盆地1960—2009年月日照百分率的线性变化趋势及变化速率可知, 3月、5月、10月4站日照百分率线性倾向率均为正值, 表现为增多趋势, 其中仅裕民站分别以2.3%/10年、3.2%/10年、3.2%/10年的速率显著增多;2月4站日照百分率线性倾向率均为负值, 其中塔城站、额敏站分别以-1.5%/10年、-2.0%/10年的速率显著减少;1月、4月、7月、8月、9月、11月、12月除裕民站日照百分率线性倾向率表现为正值, 且7月、9月分别以1.3%/10年、1.5%/10年的速率显著增多外, 其余各站均为负值, 其中仅额敏站1月以及塔城站、额敏站12月分别以-1.8%/10年、-2.5%/10年、-2.1%/10年 (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 的速率显著减少;6月仅塔城站表现为减少趋势, 其余各站均表现为增多趋势, 其中裕民站、托里站以2.6%/10年、1.4%/10年的速率显著增多 (分别通过0.000 1、0.05的显著性检验) 。

2.2.2年、季变化。塔城盆地4站四季、年日照百分率线性倾向率, 年日照百分率仅裕民站、托里站表现为增多趋势, 其中裕民站以1.7%/10年的速率显著增多;四季中仅春季4站均表现为增多趋势, 但只有裕民站日照百分率线性倾向率通过了0.000 1的显著性检验, 以2.3%/10年的速率显著增多;夏季裕民站、托里站日照百分率线性倾向率表现为增多趋势, 其中裕民站以1.6%/10年的速率显著增多, 其余2站表现为减少趋势, 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秋季塔城站、额敏站表现为不显著减少趋势, 裕民站、托里站表现为增多趋势, 其中裕民站以2.2%/10年的速率显著增多;冬季4站均表现为减少的趋势, 其中塔城站、额敏站和托里站分别以-2.1%/10年、-2.4%/10年、-1.8%/10年的速率显著减少。

摘要:研究1960-2009年塔城盆地日照百分率年、季、月时间变化的基本特征, 结果表明, 塔城盆地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均在60%以上, 其中塔城站、裕民站最多, 均为66%;额敏站最少, 为63%。四季平均日照百分率以夏季最多, 普遍在200%以上, 其次为秋季, 春季居第三, 冬季最少。

关键词:日照百分率,时间变化特征,塔城盆地,1960—2009年

参考文献

[1]秦大河, 丁一汇, 张锦, 等.气候系统的演变及其预测[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3.

[2]吴林荣, 江志红, 鲁渊平, 等.陕西省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时空分布演变特征[J].陕西气象, 2008 (1) :18-21.

[3]薛东洋.镇平县2006—2010年日照特征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 2012 (18) :252.

[4]刘蕾, 彭量, 张俊权.梅县地区辐射特征分析[J].内江科技, 2011, 32 (9) :53, 46.

日照时间 篇2

根据我国所处地理位置、气候状况和多年的实践,多数地区的建筑日照时间设计只要建筑间距满足基本要求,即可满足建筑物日照要求,故在建筑规划设计工作中,多将建筑间距作为衡量建筑日照设计的主要因素。日照时间设计需经过科学的计算,并结合规定的建筑间距系数才能决定具体的建筑日照时间数值,在计算时应根据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实施测算,在获取众多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数学关系式计算出建筑日照时间值。目前,我国各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中多采用系数法来计算日照间距,即以拟建建筑物高度系数来确定建筑间距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计算效率高、审批速度快等特点,在城市建筑日照间距管理中得以广泛应用。

2.2多层太阳能建筑的日照间距

近几年,人们开始重视降低建筑物高度,因为建筑层数的降低可减少建筑施工成本,同时也能科学的节省土地面积,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建筑每个楼层减少10cm,则可减少1~1.5%的建筑成本。比如:一个建筑物共5层,原来的整个的建筑物高度为14.5m,每个楼层减少10cm,建筑高度调整后为14m,若日照间距按照1.7H进行计算,楼层调整后的建筑可节省3.4%的土地面积。另外,我国国家相关规范中固定了居住建筑有效日照时间标准,无论何种形式或高度的建筑,若出现在遮挡居住建筑的情况,均应通过日照分析来确定建筑间距,这种情况下,相关政府部门需投入大量的管理成本,延缓建设周期。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若多层建筑正面遮挡居住建筑的话,按照一定的高度角进行控制可去除日照分析这一环节,同时还会避免侧向遮挡问题的出现。不同地区的房屋朝向设计是不同的,南向房屋是利于太阳能采暖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的关键,其直接影响着太阳能建筑的性指标和维护管理。在多层太阳能建筑小区内,不同的建筑布置方式对建筑日照时间有着不同影响,具体内容为:

(1)行列式—建筑物成排成行布置,这种布置方式,能够获取最好的建筑朝向,使太阳能建筑的主要房间得到充足的太阳辐射,并有利于非采暖季节的通风,是目前太阳能住宅小区内广泛采用的一种布置形式。

(2)垂直式—根据规划要求,相邻房屋呈垂直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会使多个房间得不到充足的太阳辐谢,严重影响太阳能建筑的热工性能。故这种方式在布置过程中,房屋布置长边方向与相邻短边(山墙)的最小间距确定应注意以下问题:非太阳能建筑山墙与太阳能建筑控制间距与山墙宽度有关,可不考虑山墙的高度,最小间距D′0可控制位大于或等于非太阳能建筑山墙宽度B,即D′0≥B。这样可保持所有房间冬至日上午10:00前和午后1:30后都能从侧向射人阳光,部分满足太阳能建筑的热工要求[2]。

(3)混合式———是行列式和垂直式两种的混合布置方式。这种布置方式,同时具备行列式、垂直式两种布置方式的优点及不足之处,日照间距的确定应同时考虑这两种布置方式的影响因素。

2.3传统民用建筑的日照间距传统的民用建筑是较为普遍的建筑群体,应对其建筑日照时间的合理确定予以重视,基于此我国针对不同工程建设标准提出了相应的日照标准,并明确指出了各种类型的民用建筑日照需求,以为建筑物规划设计合理的日照时间提供参考。对于民用塔式建筑来说,这种建筑物的高度大于其宽度,导致建筑物的光照需求主要由侧面阳光提供,特别是对于朝向正北向的南窗直射阳光。因此,在对这种类型建筑物日照间距进行确定时,需通过挡光和不挡光的夹角范围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是否满足国家工程建设标准要求进行判断,若不满足要求需对建筑物的高度和宽度进行重新规划,进而满足建筑物的日照需求。

3实例分析

本文主要以杭州朗诗熙华府项目为例,对建筑日照时间设计中存在的难点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项目建设用地面积41055m2,总建筑面积139186.26m2,地上建筑面积90321m2,地下建筑面积48865.26m2,容积率2.20;主要由9栋18层住宅、4栋7层住宅、1栋3层1栋1层配套公建组成;项目基地形状狭长,同时基地界外相邻地块均已有已建项目,对建筑排布影响较大。如何解决狭长地块基地内日照问题,并且规避对界外建筑的日照影响成为项目规划设计的难点。针对这种情况,本人主要从改变建筑排布形态入手,尝试利用建筑角度不同改变其最小间距的思路,在狭长地块上规划满足建筑容量的方案,再根据日照情况逐一调整个别建筑的朝向。利用日照模型模拟,判断出要保证最不利点日照满足120min,至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①沿路开口大于25m;②建筑后退,避开高度角。建筑底层日照不过的问题不可避免,所以建筑底层设置为架空层,规避日照影响问题;建筑形态采用点式住宅,减少楼栋面宽,为日照打开建筑之间的开口,同时还可以实现流线与视线的贯通。

4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日照设计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需在遵循节约环保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建筑规划设计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确定日照间距,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科学规划建筑日照时间,以满足建筑物的相关使用需求,进而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卢玫珺,王春苑,郑智峰.住区规划中日照环境优化设计策略探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39(1):278~280.

日照时间 篇3

日照是指居室内获得太阳的直接照射, 这主要是出于生理卫生方面的需要, 因为日光中的紫外线能杀菌, 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日照和采光不是一个概念, 两者有本质的区别。首先是衡量标准不同, 衡量采光的标准是采光系数, 按照国标《建筑采光设计标准》要求, 据窗地面积比来计算最小采光系数, 采光系数是一个比值, 没有单位。日照的衡量标准是冬至日 (或大寒日) 在有效日照时间带中的日照时数, 单位是h。其次是受影响的对象不同, 采光受影响, 是因窗地面积比发生了变化, 通俗地讲是自身因素造成的, 例如堵窗或者减小窗洞面积;而日照受影响主要是因为外部因素造成的, 如在日照间距内建造建筑物或增加建筑物的高度, 影响太阳在有效日照时间带对建筑物的日照时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 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 特别是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观。农民富裕后的头等大事就是修建房屋, 改善居住条件。按照村镇规划要求新建的房屋, 一般都能够满足日照的要求。由于我国耕地的日益减少, 农民建房用地日渐紧张, 对于那些规划的村镇或以前留下来的旧住房, 为改善居住条件和提高土地利用率, 许多农民在原来宅基地的基础上加盖第二层或第三层的住房。由于缺乏专业知识, 许多房屋在修建以后, 对其北侧较近房屋的日照、通风、视线等造成影响, 邻里之间由此产生的纠纷, 近来呈上升态势。

在诉讼案件中, 新建房 (或加层房) 对其北侧旧房屋的日照是否有影响, 影响程度如何, 是摆在审判人员面前的关键问题。能否准确认定这些关键问题, 对审判公正和提高办案质量, 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司法鉴定部门运用专业方法来科学的解决这些问题。

目前, 在国内的有关资料中还没有十分系统地介绍过日照影响在司法技术鉴定中的应用, 下面介绍的这种方法是我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 参考有关资料, 通过反复计算和多次现场复核确定的。日照的计算方法有图解法和计算法, 图解法对非专业人 (法官) 而言是比较科学、直观、容易掌握的, 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 而且计算结果是经修正后很接近实际,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用此方法。这种结果不仅我们专业人员看得懂, 而且在我们的简单讲解下, 法官和当事人也能看得懂, 效果很好。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农村, 而且也适用于城市。

1 原理介绍

参照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关于日照的要求, 首先分别计算出大寒日 (或冬至日) 前幢建筑物新建 (或加层) 前和新建 (或加层) 后的日照阴影长度、太阳方位角, 其次按比例分别绘制出新建 (或加层) 前和新建 (或加层) 后前后两幢建筑物的平面图, 在平面图上绘制阴影图。用插入法分别求出新建 (或加层) 前和新建 (或加层) 后, 后幢建筑物日照受影响的时间, 两时间相比较, 确定建筑物日照受影响程度。因北京时间和地方时间有时差, 故需经过时间修正, 即可较准确地确定日照影响时间。

下面将这种方法介绍如下。

1) 现场勘查。

首先观察新旧建筑物的朝向、相邻关系, 其次用钢尺、水准仪、带刻度的指南针等仪器测得以下数据:

D'为前后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m;H为前幢建筑物檐口至地面的高度, m;H1为后幢建筑物地坪高差, m;Q为前后两建筑物的窗台至地面的高度, m;a为建筑物正南向 (0°) 偏东、偏西的方位角, (°) 。

2) 计算阴影长度。

根据式 (1) , 可求得冬至日 (或大寒日) 两建筑物的日照间距, 如图1所示。

其中, D为日照间距, m;h为冬至日 (或大寒日) 正午太阳高度角, (°) 。

太阳高度角h可由式 (2) 求出 (公式引自《建筑设计资料集》) 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 单位是 (°) 。

其中, h为太阳高度角;ψ为建筑物所处地理纬度;t为时角;δ为赤角。

根据地图或有关资料可查得建筑物所处地理位置的纬度ψ;时角t以正午为0, 每小时的时角为15°, 下午取正值, 上午取负值;据《建筑设计资料集》查得赤纬δ, 在冬至日取-23°27', 在大寒日取-20°06';日出和日没时角的计算, 将h取0代入式 (2) 即可求出;根据建筑物所处建筑气候区不同, 分别选用大寒日或冬至日赤纬进行计算。

由于建筑物坐落的方位角a不同, 应对计算结果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5.0, 2.2条进行日照间距修正。

3) 初步比较。

用修正而得的日照间距D与现场勘察时测得的前后两幢建筑物实际间距D'进行比较, 如果D<D', 则前幢房屋不影响后幢房的日照;如果D>D', 则前幢房屋影响后幢房屋的日照, 这种影响分以下两种情况:

a.原先前幢房屋不影响后幢房屋的日照, 增加高度 (或减小前后两幢房屋间距) 后, 影响后幢房屋的日照;

b.原先前幢房屋就影响后幢房屋的日照, 增加高度 (或减小前后两幢房屋间距) 后, 进一步影响后幢房屋的日照。

4) 计算太阳方位角。

针对上述两种情况, 我们需计算出太阳方位角, 才能确定阴影的位置。冬至日 (或大寒日) 阴影的长度D由式 (1) 求出, 太阳方位A可由式 (3) 求出 (公式引自《建筑设计资料集》) :

太阳方位角A以正南为0, 西向取正值, 东向取负值。

时角不同, 阴影的长度不同。时角越大, 阴影的长度越大, 日出或日没时, 阴影的长度为无穷大。将高度角h=0代入式 (2) 可求出日出和日没的时角t, 再用插入法可求出日出和日没的时间。

5) 确定影响时间。

用求出的新建 (或加层) 前和新建 (或加层) 后的日照阴影长度D、太阳方位角A, 按比例分别绘制前幢建筑物新建 (或加层) 前和新建 (或加层) 后的日照阴影图, 根据日照阴影图, 用插入法求出在日照时间带中, 后幢建筑物窗受影响的时间, 两时间相比较, 确定后幢建筑物是否受影响, 影响程度如何。

6) 时间修正。

各地区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有差异, 前面计算出来的结果为当地时间, 需进一步修正才能得到北京时间。

2 审判中的解决方法

通过上述计算, 可得出建筑物日照受影响的时数 (单位, h) 。在实际审判中, 根据当事双方相邻位置关系, 由法庭主持调解, 对达成合法调解协议的, 按协议进行调解;对无法达成协议的, 按以下三种情况处理:

摘要:对日照和采光的概念与本质区别进行了阐述分析, 针对农村建筑物因日照时间而产生的纠纷, 详细介绍了可准确计算建筑物日照时间的方法, 以科学有效的确定建筑物日照时数, 从而解决审判纠纷。

上一篇:气象业务平台下一篇:电磁辐射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