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筋土路基

2024-09-05

加筋土路基(通用6篇)

加筋土路基 篇1

一引言

试验工程段总长度为586m, 整条线路通过填方的方式穿插在渭河的接地上面, 相应的路堤填高最大值为7m到9m的范围内, 整个地形相对比较平坦, 地表类型为果园以及耕地为主。主要的地层为粘质黄土 (第4系统冲积) 。其中下半部分为粉质粘土、中粗砂、冲积细沙等。粘质黄土主要分布在地表上, 厚度约为2.5m~9m, 呈现出的颜色包括有棕黄色以及褐黄色, 土质分布并不均匀, 其中含量较多的是Fe Mn氧化物, 具有1级的湿陷性。并且区域内的土壤冻结深度的最大值为0.5m。

二加筋挡土墙施工

(一) 面板预制以及基础施工 (1) 概述基础施工

(1) 开挖基坑。测量放线要点:在进行基坑开始挖掘的过程中, 必须首先进行准确的定位, 并且将相应的开挖线进行标示;清理场地要点:在工程施工以及墙趾的范围内, 所有的杂草、树木以及腐殖土等, 都应该被清理干净;开挖基坑要点:在进行挖掘开工以前, 应当对基底的尺寸、深度以及坡度进行保证, 并且切实做好相应的基坑排水以及地表排水工程, 保证在整个施工的范围内没有积水出现。

灰土改良以及换填地基:在挡土墙的基底位置向下大约1m左右的地方, 将其中所有的黄土换成换填比例为3:7的灰土, 并且应该进行分层的碾压以及夯实工作。填筑后, 应该保持表面的平整度, 并且保证没有角砾被曝露在空气中, 实现为下一步骤的施工奠定良好的施工基础。

(2) 基础施工。当整个基础地基换填土工作完成以后, 便开始进行挡墙基础模板的安装工作, 对于挡土墙基础而言, 一般情况下选择强度为C25的混凝土进行现浇筑施工, 将基础段平均分为4m一段, 并且接缝处的宽度保持在0.01m左右, 基础表面一概保持平整, 以方便后续墙面的支立。

(2) 对墙面板进行预制

对于墙面板而言, 其主要分为泄水孔预留以及不预留两种类型, 两者都是选用的强度为C25的钢筋混凝土进行预制, 在施工过程中, 要求必须进行密实振捣, 并且加强养生。板上的泄水孔一般选择圆形, 并且可以选择预埋钢管 (Φ为60mm) 作为泄水孔之用。并且还应该进行墙面板 (半块) 的预制, 并且将一条长度为1.5m的格栅横穿在一根Φ为10mm的墙面板内部。

(二) 对墙面板进行安装

面板安装需挂线, 采用M7.5砂浆砌筑, 同层相邻面板水平误差控制在1cm以内。面板间水平缝宽1cm, 由于同一层两块面板间预留楔形口, 故墙面不留竖向砌缝。面板安装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吊装就位, 安装时单块面板向内倾斜1/100~1200作为填料压实时面板外倾的预留度。

注意事项: (1) 不得在未完成填土作业的面板上安装上一层面板, 砌筑时不能用坚硬石子及铁片支撑, 以免造成应力集中, 损坏面板。 (2) 在安装底层面板时, 必须把半块的和全块的面板平稳地安装在基础上。 (3) 水平误差用砌缝砂浆调整。水平及倾斜的误差应逐层调整, 不得将误差累积后再进行总调整。 (4) 每层面板安装完毕及时测量标高和纵向偏差情况。 (5) 沉降缝施工应保证缝宽一致, 上下贯通。

(三) 对路基进行填筑施工

每铺完一层筋带, 进行一次路基填筑。在填筑前三层作为土方填筑工艺试验段, 根据工艺试验段取得的数据指导加筋土挡墙段路基填筑。路基填筑每层压实厚度按30cm控制, 路拱横坡按照1%-3%控制。在施工过程中, 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满足路基填筑要求并经土工试验取得相关指标的填料。 (2) 填方区上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汽车卸料由近及远进行, 边卸边整平, 避免汽车在未覆盖的筋带上行驶, 卸料时汽车离面板间的距离不小于1.5m。 (3) 铺筑填土时为了防止面板受到土压力后向外倾斜, 铺筑应从远离面板的拉筋端部开始逐步向面板方面进行, 机械运行方向应与拉筋垂直, 并不得在未覆盖填土的拉筋上行驶或停车。

(四) 帽石

在进行帽石的过程中, 一般情况下选择强度为C25的砼进行现场浇注施工, 而帽石本身的长度分段应该保持在2m, 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 应该保持模板的稳固, 保证整个接缝位置的严密性, 在进行具体施工的过程中, 必须每间隔4m进行U型螺栓的预埋施工, 以方便扶手钢管以及立柱的安装。

三需要注意的5个方面

(1) 拉筋带在保管、运输以及加工的过程中都应当尽量避免照射阳光, 同时筋带在实施铺设工作时也需要尽量缩短在外暴露的时间, 要及时用土覆盖, 其暴露在外的总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 (2) 加筋体要与其回填料进行同步, 以确保其压实度。 (3) 在格栅铺设好之后, 严禁对其直接碾压, 同时严禁碾压或者运输机械行驶在工程材料上。并且应当及时进行回填, 采取较为轻型的机械进行压实工作。 (4) 在适逢降水天气时, 要及时的采用适当的排水措施将雨水快速排走或者是掩盖施工现场。 (5) 沿墙长16米设置2厘米的伸缩缝, 在缝内填满沥青麻筋之后, 在这条伸缩缝的后墙面板的内侧依照整个墙的高度去设置一个20厘米宽的无纺土工布, 在墙面的四周间隔2—3米的地方设置一个直径为8厘米的圆形泄水孔, 在孔后设置30厘米宽的包裹土的土工布进行反滤。

四结论

试验铁路的新建北环线已经在9月1日通车。经过这几个月的运行来看, 其加筋类型土路进行肩挡土墙施工沉降符合相关要求。与此同时, 有关人员也对各项标准进行了检测, 都达到了设计以及规范的要求, 为我们以后在加筋类型土路进行肩挡土墙施工工作做了铺垫, 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培养并且锻炼了一批施工、技术人员, 并且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摘要: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 在铁路施工的过程中, 钢筋网格混凝土路 (加筋土路) 基建设采用肩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因为其突出的经济效益以及技术效益, 使得在铁路施工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及推广。本文主要对加筋类型土路进行肩挡土墙施工相应的工艺内容以及方案进行简单的研究, 并且对施工质量控制的强化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施工技术,加筋土路,肩挡土墙

加筋土路基 篇2

本文介绍了土工格栅在软土地基中的`施工应用情况,总结和归纳了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与普通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对比.

作 者:谢玉花 李华勇 作者单位:谢玉花(濮阳市市政工程公司,河南濮阳,457000)

李华勇(濮阳市污水处理厂,河南濮阳,457000)

加筋土路基 篇3

某在建一级公路工程,是该市公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50.354km,设大型立体交叉7处,大桥5座,隧道一座。由于路线有多个路段经过农业生产基地的鱼塘区,因此,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方采用了多种软基处理方法。在此对利用土工织物加筋垫层处理软土地基作一介绍。土工织物加筋垫层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土工合成新材料,用其处理大面积软土地基乃是一项新课题。加筋垫层既具有钢筋混凝土刚性板的抗剪抗拉能力,又具有一定的塑性,能够适应地基变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软基处理方法,加筋垫层与其他地基处理方法联合使用,同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工程实例

该一级公路K12+120~K12+270段为老河床位置,地质条件差,上部为杂土层,厚度2.3m~4.0m,土质密度极不均匀;下部为5m~10m厚的淤泥。天然地基承载力很低。经过处理方案比较,决定采用土工织物加筋垫层进行地基处理。

2 土工织物的作用机理

2.1 软土地基加筋作用。

地基土抗剪强度较低不足以承受路堤填料引起的基底应力时,用一层或数层土工织物沿地基面铺设,能增加地基的承载力,提高地基和路堤的稳定性,减小土堤的水平位移和基底的沉降差。其作用机理包括:(1)路堤铺设土工织物后,抗剪强度的提高是因为作用在剪切滑动面的正应力增加,同时剪应力减少。(2)抗剪强度的提高与土工织物铺设方向有关。若土工织物沿剪切滑动面铺设时,因为界面摩擦角小于土内摩擦角,土工织物反而使抗剪强度降低。(3)土工织物沿路堤中最大抗应变方向铺设,可得最佳加固作用效果。

2.2 路堤与软基的隔离作用。

在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时,若不铺设土工织物,由于自重和荷载作用下,填筑路堤的粗粒材料有可能陷入软土层中,这样就会破坏软土表层的结构,降低其强度以及增加道路的变形。若在软土上铺设土工织物,路堤填料与软土隔离,可防止路堤填料沉入软弱土基中;土工织物的抗拉力使荷载分散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土工织物的横向排水作用促进软土固结,使软土地基强度增加以达到稳定性要求。

在土工织物的各种应用中,往往是几种功能同时发挥的,但在不同场合,其中的一种起主导作用,其他起次要或不起作用。作为路堤和地基的隔离层,防止地基局部破坏区的发展,隔离堤体和地基塑性破坏区的发展,防止整体破坏;作为堤基的反滤层,提高地基的固结效果;作为加筋垫层,保持垫层的完整连续,约束浅层的侧向变形,扩散和均化应力,改变地基的位移场,调整不均匀沉降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等。

3 施工工艺

加筋垫层采用一层强度较高的编织土工布,加筋垫层厚度为1.1m,主要利用原地基填土,将其中土质不符合要求的部分换填。加筋垫层设置在回填土中,下部仍保留一定厚度的原状回填土。土工布下0.3m原填土按90%密实度压实,土工布上0.8m按95%密实度压实。加筋土工布经向抗拉强度40k N/m,延伸率为18.0%。面层隔离土工布采用150g/m2,幅宽2.0m的针刺无纺土工布。施工时沿短边方向铺设,铺设前先将土工布每两条拼接成一个施工宽幅,铺设时施工缝搭接0.8m,每隔1m~1.5m用U型钉固定搭接缝,两头翻卷3m。

具体做法是:在平铺织物两端先建一道压堤,然后间隔填一道道平行的窄戗台,最后再填土料将戗台向两侧拓宽,使织物形成波浪网而被绷紧,加固效果良好。因此,填筑路堤的基本原则,是让土

工织物尽早处于受拉状态,改善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土工织物铺设张拉愈紧,路堤变形愈小;反之,张拉较松则沉陷较大。为达到这一要求,软基填筑次序见图1。要求铺设平整,土工布上填土按0.3米/层分层填筑压实,施工中为避免雨季影响将填土的密实度调整为93%控制、确保加筋垫层的良好刚度。

4 效果分析

4.1 填筑路堤的次序对土工织物加筋效果有影响。

土工织物强度只有在路基变形时才得以发挥作用。因此,铺设土工织物时,尽量拉平拉紧土工织物,不允许出现土工织物折皱,使得土工织物受荷载作用时具有足够的变形。许多研究资料指出,为使土工织物获得最佳效果,最好对土工织物施加预应力,像预应力混凝土那样,产生初应变。在以土工织物加固该公路软基时,采用间隔施工法,使土工织物初应变达到4%~8%,被拉得很紧。

4.2

土工织物与上部填土的共同作用,能约束横向变形,扩散地基应力,提高地基稳定性,在垫层中土与土工织物的拉伸模量是一般土工织物的2倍~3倍,抗拉强度较高。土与土工织物界面特性十分重要,土工织物的摩擦力和拉力同时发生。当相对位移大于3.0mm时,摩擦力即可充分发挥。

4.3

抗拉加筋材料不仅限制横向变形,而且能起到一种张力膜的作用,减少垂直变形,阻断剪切带的产生,从而提高了加筋垫层的承载力。

4.4 结构合理的加筋垫层应力扩散角可达50°左右。

土工织物加筋垫层的厚度越大,则扩散应力和调整沉降的功能越好,地基稳定性越强、加筋垫层的厚度对其作用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

5 结语

该一级公路路基分项工程现已完工近一年时间,经过一年时间的路基沉降观测,未发现路基有明显沉降现象,该分项工程竣工验收时,各项指标均达到优良工程的标准。因此利用土工织物加筋垫层处理软土地基取得的成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令人满意的。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基于土工织物作用机理,对加筋垫层法的施工工艺,及在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效果加以介绍。

加筋土路基 篇4

我市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区域为地势较低的圩区,地下水位较高,因而软土地基分布较为广泛。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穿越圩区软土路基的施工作业越来越多,要在圩区软土地基上修建公路,如何处理好软土地基就显得比较重要,软土地基处理得好坏,将直接影响路基的质量和道路的使用性能。因此,对公路路基上的软土路基必须进行认真处理。本着施工方便、节约工程投资的原则,软土地基采用清淤并换填土工格栅加筋碎石的方法进行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能力,控制路基的附加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几年来的实践表明采用清淤并换填碎石再加铺土工格栅处理软土地基效果良好。

2 软土性质

经勘测和试验表明,我区软土地基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具有以下特征:高孔隙比,天然含水量高;液性指数大、凝聚力和摩擦角小;渗透系数和固结系数低;稳定性差、承载力低;触变性和蠕变性显著。在我市表现为:在地表下1.0~1.5米处(局部也可达2.5米以上)土为灰褐~黄色,松软,湿,含植物根茎,层厚为0.5m~0.6m;局部也有达1.0米以上,平均承载能力[σ]﹤100kPa, Es﹤6.0MPa;天然含水量在30%~70%之间,孔隙比1.0~1.9,渗透系数为10-8~10-7Cm/s压缩系数为0.005~0.02,抗剪强度低(快剪粘聚力在10k Pa左右,快剪内磨擦角0°~5°)。

3 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处理软土路基的作用机理分析

3.1 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作为一种高强度的土工合成材料,具有抗变形模量大、抗拉强度高、耐腐蚀、抗老化、与土颗粒间摩擦系数大、连锁作用强的特点。将土工格栅置于土体内,运用填料在网格内的互锁力,增加它们之间的摩擦,作为软基处理的加固加强材料,能充分利用其约束作用、扩散应力作用,增加土的抗剪强度,增强地基承载能力,改善土体整体受力条件,有效分配荷载,控制地基的不均匀变形,提高填料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根据土工加筋材料治理软土地基工程的设计要求,选择的筋材应满足高拉伸模量的要求,以增加土的抗剪强度、抗拉强度和整体性。双向土工格栅其纵向和横向都有较大的拉伸强度,与单向土工格栅相比,双向都能受力,用于加筋时双向受力均匀分布,其整体性能比单向好。常用的土工格栅为塑料土工格栅。

3.2 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处理软基的作用机理分析

3.2.1 置换作用

用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层置换原有路基的软土,可起到置换作用,达到提高地基强度的目的。

3.2.2 加强作用

土工格栅加筋碎石用于道路软基处理,其加筋碎石层作为道路路基的持力层,其中的土工格栅起着承受土体产生的侧向压力的作用,同时碎石填料借助于加筋物件来保证稳定。未加筋的土体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产生变形和侧向膨胀。随着荷载加大,侧向膨胀也越来越大,最终破坏。加筋在受到相同的竖向压力时,由于受到土工格栅孔眼对填料的咬合和嵌固作用,使得土体的侧向膨胀拉力传递给拉筋。侧向膨胀拉力受到制约,相当于从侧向给土体一个静止压力,阻止了土的侧向位移。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层可增加路基的抗剪强度、抗拉强度和整体性,由于加筋材料的约束作用,扩散应力作用,使加筋碎石层具有一定的刚度,因而可以调整基底应力,有效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路基沉降量,控制地基不均匀变形,防止路基边坡失稳,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3.2.3 排水和隔离作用

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层不仅具有置换、补强的作用,还能起到反滤、排水和隔离的作用,使得地下水进入碎石层,通过收集管道和盲沟排放到排水管网,防止地下水侵蚀道路基层。这方面的作用对保护路基也非常有意义。

3.3 处理深度的确定

根据路基在自重和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车辆荷载和路基自重产生的应力比值随路基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当达到一定深度时,车辆荷载对路基的影响甚微,产生的附加沉降变形可以忽略。软土地基影响深度一般按车辆荷载产生的附加应力为自重应力的10%计算。对于软土地基,采用同比重的材料置换工作区范围的软土,只要置换材料自身在荷载作用下不产生永久变形(处于弹性阶段),则路基就不会产生沉降变形。实际上,由于路基路面不是匀质体,基层和路面的刚度和材料的容重均较路基大,路基实际工作区的深度随置换材料包括路面的强度和厚度的增加而减小。路基实际工作区的深度可根据实际使用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层厚进行当量换算。实际路基处理深度应大于换算工作区的深度。根据多年实践,一般软土层在路床下0~80cm,换填碎石达50~60cm即可,在80~150cm换填碎石达30~40cm即可。

4 施工工艺要求

4.1 施工顺序

施工前准备→清表、路槽外开挖排水沟、集水井→排水→清淤→铺第一层土工格栅→填碎石→碾压→铺第二层土工格栅→填路基土至设计高程。

4.2 材料要求

4.2.1 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4.2.2 碎石

碎石要求:压碎值<30%,吸水率≤3%,针片状颗粒含量<20%,软石含量≤5%,最大粒径≤50m m,含泥量<2%。

4.3 施工工艺

在路基外侧2~3米处挖集水井。开挖排水沟,将路基软土区内的地表水引入集水井,地表水排干后用挖掘机或泥浆泵清淤,清淤结束后要保持施工段始终处于无水状态,风干1~2天后在上面铺一层土工格栅,回填碎石,整平,用轻型压路机或履带推土机进行碾压,再铺一层土工格栅后按规定要求回填路基土即可。

4.4 土工格栅采用双向格栅

幅宽大于4.0m,抗拉强度不小于20kN/m,断裂延伸率不小于15%,不大于25%。铺设上下两层土工格栅,铺放土工格栅不允许有褶皱,并尽量用人工拉紧,以“U”型钉定位于填筑土面上,填土时不得发生移动。土工格栅沿道路纵向铺设,纵向搭接不小于20cm,横向搭接不小于10cm。上下两层边缘各预留1.5m用作反包填土并用尼龙绳绑扎,绑扎间距为50cm。

4.5 铺设土工格栅

沿横断面两端各预留1.5m长的土工格栅。也可在铺设上一结构层后将预留的1.5m反包压在上一结构层。

5 加筋碎石处理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对于软土区域的道路施工,道路软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为减小高路堤造成的附加压缩沉降,在选用道路软基处理方法时,还要考虑到道路低路堤的特点和施工条件的限制,如施工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通过进行经济、技术、工期综合比较,对道路软基处理一般采用土工格栅加筋碎石的方法,仅在特殊地段如桥头高填方和局部高路堤地段填土高度大于6米采用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上道路的结构设计如表2所示:

为了不使地下水浸入基层,并使之能及时排走,设置纵向排水盲沟,盲沟底标高要比对应桩号的碎石层底标高低0.3m。盲沟设置紧贴碎石层的外侧,使地下水能迅速排至盲沟。横向每隔10m设置一道直径为75cm的PVC管,将地下水接入盲沟,同时在纵向盲沟的横向每隔30m距离设置一集水井,再将集水井中收集的地下水通过两根直径为10cm的PVC管横向接入雨水井中,最终由雨水管道排放到路基外。

6 结语

采用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对道路软基进行处理,具有施工工序少、施工速度快、工程费用低、处理效果好,不受其他条件限制,简便易行,并且可有效增强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控制软土路基的不均匀变形等优点,在公路工程软基处理中采用此法,可有效控制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软土地基采用清淤并换填碎石后再加铺土工格栅的方法进行处理, 可防止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以提高路基承载能力, 此方法可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中对软土路基处理时广泛应用。

加筋土路基 篇5

丽水绕称公路是沿着丽水外环建设的公路工程项目。该项目分东、南、西线等几期工程建设。工程线路很多路段沿着鸥江边建设, 是一条山水相间的一级公路工程。它的建成将对丽水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秀山丽水的美景、同时减少对鸥江河道的占用, 丽水交通部门对本项目沿江边的高填方路段采用加筋土挡墙技术, 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2 工艺原理

加筋土路肩挡土墙是利用加筋土技术修建的一种支挡构筑物。在土体中分层加入一定量的具有较高抗拉强度和耐久性好的拉筋, 拉紧锚固后, 机械配合摊铺填料, 经分层摊铺、充分碾压, 使填料与拉筋之间产生摩擦作用, 约束土体的侧向膨胀, 提高土体的抗压、抗剪能力, 从而使面板、筋带、土体之间连接可靠, 构成互相制约的整体结构。加筋土结构是柔性结构。它能承受很大的沉降而不致对加筋土结构产生危害。在填料将拉筋埋入后, 滑动的土体通过填料与拉筋之间的摩擦作用把拉筋锚固在土中, 形成整体稳定结构。

3 施工工艺流程

地基处理→基础施工→面板预制、安装→筋带验收、下料并铺设→加筋带填料的采集、摊铺、压实→检查压实度及面板→循环施工至墙顶标高→施工帽石、完成路基→附属设施及防排水→竣工验收。

4 施工要点及操作要求

4.1 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对图纸核对, 做好现场调查, 尽早着手地基加固及面板预制工作。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优化施工组织, 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熟悉掌握设计标准、质量标准、施工规范。根据工程任务大小, 确定加工吊装小车。

4.2 基础施工

先对加筋土挡墙进行详细测量定位, 标出基槽开挖线和开挖深度, 人工配合机械将基槽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 对基础底面的地基进行承载力检测, 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按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混凝土的施工。

4.3 面板预制、安装

墙面板预制必须采用钢模板。对钢模及底板要经常检查及维修, 清楚模板上的混凝土残留物, 每次都要刷脱模剂后再预制, 以保证预制光洁平整, 达到设计精度要求。面板预留的穿筋孔要保证圆滑。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加快预制进度, 应采用干性、半干性混凝土 (或掺加早强剂的混凝土) , 应采用机械振捣。如表面粗燥无浆, 可用相同灰浆比的水泥砂浆对表面做收光处理, 使之平整美观。面板的检查标准为:强度合格、边长误差不大于±5mm或边长的0.5%;两对角线差不大于10mm或最大对角线长的0.7%。厚度误差在+5mm~-3mm之间。表面平整度误差不大于4mm或长 (宽) 的0.3%。穿筋孔无明显偏差, 且易于穿筋。不符合上述标准的面板严禁使用。

面板的安砌:安装第一层面板前, 应在干净的条形基础顶面, 准确划出面板外缘线, 曲线段应适当加密控制点。然后在确定的外缘线上定点进行水平测量, 按板长线分割、整平板基座。安装面板可以从墙端和沉降缝两侧开始, 采取适当的吊装设备或人工抬运, 吊装安装就位。安装时单块面板倾斜度一般可以内倾1%左右, 作为填料压实时面板在侧向压力作用下的变形值。任何情况下严禁面板外倾。面板安砌时用M7.5水泥砂浆砌筑调平。除排水缝外, 水平及竖缝内侧均全部勾缝处理, 板外侧应简单勾缝、保持整洁、排水缝一般每3m设置一道, 用干砌的竖缝代替。同层相临面板水平误差不大于10mm, 当缝宽较大时, 宜用沥青软木进行填塞。安砌缝应均匀、平顺、美观。并不得在未完成填土作业的面板上安砌上一层面板。严禁采用在板下支垫碎石或铁片的方法调整水平误差, 以免造成应力集中损坏面板。

当第一层面板初步就位后, 即可按下列顺序施工:填料、压实、铺设筋带、覆盖填土、校正面板、填料、压实、校正面板、安砌另一层面板。

4.4 筋带验收、下料并铺设

加筋带验收:加筋带选择优质厂家进行, 进场后先进行试验, 合格后方可使用。

拉筋带的下料及铺设:拉筋带下料应根据包装规格及整个工点的各断面拉筋设计长度统筹提前安排、合理下料、避免边铺边下料, 以免造成加筋材料的浪费或人为随意性造成尺寸误差。筋带的铺设采用一根筋带穿过穿筋孔分成等长的两股, 因此每根筋带的下料长度应为改结点处筋带的设计长度乘2加上300~500mm富余 (作为拉筋穿过孔时所占长度) 。铺设筋材应按设计的长度和根数铺设在有3%横向侧坡的平整压实填土上 (使筋带端比前端高5~10cm) 。筋带应拉直、拉紧、不得有卷曲、扭结。筋带应尽量垂直于墙面并垂直于墙面并呈扇形, 辐射状均尚开, 并尽量分布均匀, 应有至少2/3的长度不重叠。

加筋带铺设时, 边铺边用填料固定其铺设位置。先用填料在筋带的中后部成若干纵列压住加筋材料, 填料的多少和疏密以足以固定筋带的位置为宜, 再逐根检查、拉直、拉紧, 然后按设计铺设填料。

4.5 加筋带填料的采集、摊铺、压实

填料的采集:加筋土填料应在土体各项性能指标, 满足设计要求 (Ф>350) 采集场采集。应选择水稳性好的透水性材料, 不得含有冻块、有机料及生活垃圾, 严禁采用腐质土, 填料最大粒径不超过压实厚度的2/3, 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cm, 且最大粒径块体的总含量不得大于15%。要求对准备采集的填料进行土工试验, 以保证其内摩擦角、比重等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填料应级配均匀。

填料的摊铺:填料可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摊铺。当采用机械摊铺筋料时, 必须辅以人工作业。人工作业就是用人工就近将填料搬运和摊铺在拉筋带上。当用推土机摊铺填料时, 拉筋带上的填料覆盖厚度不小于20cm。未压实的加筋体, 一般不允许运输车辆在上面行驶;若需要临时行驶, 则填料厚度不小于30cm, 同时行车速度不得大于5km/h, 并不准急刹车, 以免造成拉筋带的错位。同时所有机械的行驶方向应与筋带垂直, 并不得到距面板1.5m的范围内行驶, 填料必须分层压实。

碾压:压路机应选用小型振动式压路机或光轮压路机。严禁使用大、中型压实机、单足碾。距面板1.0m范围内及拐角处压路机无法压实处宜用蛙式夯或平板等轻型机械压实。压实度要求距面板1.0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小于90%, 其余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小于95%。正式碾压前应先进行试碾压。根据所用碾压机械、填料性质、摊铺厚度等, 初步确定达到设计要求的填料密实度所需的碾压遍数及碾压方法, 并总结记录有关参数和经验, 以指导施工。

填料碾压时, 应先从筋带长度的1/2处开始, 向筋带尾部碾压, 然后再从1/2处向墙边碾压。碾压时压路机方向宜垂直于筋带。压路机运行方向应垂直于筋带且下一次碾压的轮迹的1/3。第一遍速度宜慢慢轻压, 以免拥土将筋带推起或错位。第二遍以后可稍快并重压。每次应碾压整个横向碾压范围内, 再进行下一遍碾压, 碾压的遍数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压路机不得在未经压实的填料上急剧改变运行方向和急刹车。加筋体每层碾压完成后进行压实度检查。检测点数按每500m2或每50m长工程段不少于3个为宜。检测点应相互错开, 随机选定, 但后面部分的检测点应不少于总数的2/3。面板后80cm范围内的至少有1个检测点。压实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最低不得低于设计要求3个百分点。

以上如此循环施工至墙顶标高。

4.6 帽石施工

挡墙的帽石厚度调整高度以满足变坡的需要。帽石的施工方法与混凝土的施工方法相同。施工前仅需在施工混凝土前每隔4.0m预留栏杆安装孔一个, 孔深35cm, 22cm×22cm方孔。

4.7 加筋土挡墙施工注意事项

基础与墙体及压顶按15m长分段, 分段处缝宽20mm, 用沥青木丝板嵌满缝。每一分段基础顶面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挡墙条形基础的埋深应不小于2.5m。

每层面板的填料碾压稳定后, 应对面板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用垂球或挂线检查, 以便及时校正, 防止偏差累积。每安装2~3层面板时应全面检查一次安砌质量, 超过规定者须及时纠正。检查项目包括轴线偏差, 垂直或坡度、平整度, 面板破损情况相临面板高差、板缝宽和最大宽度等。

5 加筋土档墙技术比较 (见表1)

6 结束语

通过上述沿江高填方路段采用加筋土挡墙技术与其他技术方案优缺点比较, 沿江路段高填方路基采用加筋土挡墙具有施工方便、进度较快、投资少、占地少、抗震性能好、适用范围广、造型美观等诸多优点, 而采用浆砌挡墙又存在圬工量大、进度慢、地基承载力要求高、易沉降、砌筑石料长期外露或水浸泡易风化等特点, 且又不能直接采用填方。因此, 尤其在沿江高填方路段笔者建议大力应用加筋土挡墙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通过丽水绕城公路高填方路段路基加筋土挡墙施工实践, 指明加筋土挡墙具有施工方便、进度较快、工程造价低廉、施工占地少、圬工工程量少、地基强度要求不高、抗震性能好、适用范围广、造型美观等诸多优点, 笔者建议高填方路段大力应用加筋土挡墙施工技术。

关键词:加筋墙,高填方,公路,路基施工,应用

参考文献

[1]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加筋土路基 篇6

1 工程概况

湖南省怀化市环城高等级公路里程K1+980连接线段, 该段道路设计为高填土路基, 由于路线左侧为规划中的城市沿溪风光带, 右侧为基本农田保护区, 且路基填土高差大, 为了尽量减少占地面积, 设计采用加筋土挡土墙。挡土墙长度约170m, 拉筋土单边宽度为19.25m, 建筑高度最高达10.53m, 面板采用边长45cm的正六角形, 筋带采用CAT30020B钢塑复合带。墙身按里程方向每20.4 m设置一道1 cm~2 cm的沉降缝, 缝间用沥青板、软木板或沥青麻絮填塞。挡墙面板基础沿轴线布设, 底部高程251.95 m~257.41m, 顶部高程260.92 m~265.21m, 其上铺筑的路面横坡和纵坡的形式排水, 以防止路面积水, 也可减少雨水渗入到加筋体内。靠近面板设置1.0 m厚砂砾滤水层, 其断面如图1所示。

2 施工材料的参数与选择

加筋土挡土墙主要的材料包括:回填料、筋带、墙面板, 其中回填料与筋带分层交替铺设并压实后形成一种复合材料, 通过土体与筋带之间的摩擦力, 达到加固路基的土体及整体稳定性, 因此, 加筋土挡土墙的回填料和筋带的选用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前提。

1) 回填料:

填料是加筋土挡土墙的主要材料。本工程采用力学性能稳定、含水量影响较小的天然全风化山渣土填筑, 其最大粒径不大于10 cm, 符合《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以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填料要求。

2) 筋带:

筋带的作用是承受垂直荷载和水平拉力并与填料产生摩擦力, 达到加固和稳定路基土体的效果。本工程采用能防潮、防水、耐腐蚀, 且具有较高抗拉强度、耐弯曲疲劳、不易脆断、变形小、与填料间摩阻力大、具有良好柔性的CAT30020B钢塑复合拉筋带, 筋带表面应压纹清晰, 色泽均匀, 断面一致, 无开裂、损伤、穿孔等缺陷, 带宽30mm, 带厚2mm。破断拉力﹥9.0 kN, 极限抗拉强度≥150 MPa、设计允许拉力6 kN、强度100 MPa、破坏伸长率≤3%。

3 加筋土挡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加筋土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所示。

3.1 加筋土挡墙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在整个加筋土挡墙施工工艺流程中, 面板安装、筋带铺设、填料摊铺及碾压是关键的技术环节, 是加筋土挡墙质量的控制重点所在。

3.1.1 面板的安装

墙面板为C30混凝土, 由厂家预制, 每批入场面板都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接收, 对于不合格或不符合设计要求的, 一律退货重新加工。

底下第一层面板的定位、垂直度与牢固性非常重要, 是控制全墙基线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关键。应先清理基础顶面铺一层水泥砂浆找平, 准确划出面板外缘线, 曲线段应适当加密控制点。然后在确不定期的外缘线上定点并进行水平测量, 按板长划线分割、整平板基座, 配用准尺控制基底砌筑水准面。面板倾斜度内倾1%, 作为填料压实时面板在侧向压力作用下的变形值, 任何情况下严禁面板外倾。使用8t汽车吊机配合人工逐层安装面板, 如形成纵向高低不平时, 可用M2.5低强度砂浆、或筋带余料逐层调平, 严禁采用在板下支垫坚硬石子或铁片的方法调整水平误差, 以免造成应力集中, 损坏面板。调平标准按同层相邻面板水平误差不大于10mm、轴线偏差每20延米不大于10mm、安装缝5mm~10mm进行控制, 可采用水平线、吊锤线控制平整度、平面线形和垂直度。墙后填土作业完成后方可安装下一层面板。

上下层面板间的插锁孔采用ϕ20钢筋进行连接, 保证面板间的垂直度, 连接的钢筋须进行防锈涂沥青处理, 避免产生锈水流出面板影响外观。

面板安装施工的控制要点:成品符合设计要求、垂直度、平面线形以及同层水平高差等。

3.1.2 拉筋带铺设

应根据包装规格及整个工点的各断面拉筋设计长度统筹提前安排, 合理下料, 以免造成加筋材料的浪费或人为随意性造成尺寸误差。

筋带的铺设采用一根筋带穿过穿筋孔分成等长两股的形式, 因此每根筋带的下料长度应为该结点处筋带设计长度乘2再加上300~500mm富余 (作为拉筋穿过孔时所占长度) 。面板预留穿带孔用M7.5砂浆塞实。

筋带应按设计的长度和根数铺设在有3%横向侧坡的平整压实填土上。筋带应拉直、拉紧、不得有卷曲或扭结。筋带应尽量垂直于墙面并呈扇型、辐射状均匀敞开, 并尽量分布均匀, 应有至少2/3的长度不重叠, 筋带拉直无松懈状, 平贴土层面, 尾部采用钉钉住土中小木桩, 但带中任何位置不得钉子。

拉筋带铺设的控制要点有:拉筋带下料长度、拉筋带与面板连接是否牢固、拉筋带铺设后拉紧程度以及拉筋带尾部是否按设计要求呈扇形展开。

3.1.3 填料的摊铺与碾压

1) 填料的摊铺:

采用小型推土机、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摊铺。先用人工将填料均匀铺撒, 使筋带覆盖约5cm填料, 再用推土机进行摊铺。摊铺机械距面板不应小于1.5m, 距面板1m范围内选用级配砂砾 (或砾石) 透水材料。根据试验控制填料每层厚度 (压实后以满足面板及筋带层厚为宜) , 且不小于20cm每层, 层面按不小于3%横坡设置。摊铺前应设明显标志易于驾驶员观察, 机械运行方向应与筋带垂直, 并不得在未覆盖填料的筋带上行驶或停车。未压实的加筋体, 不允许运输车辆在上面行驶。

摊铺时的控制要点:垂直筋带进行, 先筋带中间, 依次往尾部, 最后往墙端;摊铺厚度均匀, 确保筋带不反转、不打折、无明显变位或变形。

2) 碾压:

压路机械主要有20T振动式压路机、打夯机。碾压前先进行压实试验, 根据机械与填料性质确定摊铺厚度、碾压遍数。

碾压时应先从筋带中部开始, 逐步碾压至筋带尾部, 然后再碾压靠面板部分。距面板1.0m范围内及拐角处严禁用大、中型机械碾压, 采用小型打夯机夯实, 以防面板错位 (见图3) 。压路机运行方向宜垂直于筋带, 且下一次碾压的轮迹与上一次碾压轮迹重叠的宽度应不小于轮进的1/3。第一遍宜慢慢轻压 (≤4km/h) , 以免拥土将筋带推起或错位, 第二遍以后可稍快并重压。每次应碾压完整个平面范围, 再进行下一遍碾压。每层填料碾压后采取现场实测法测定密实度, 确保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压路机不得在未经压实的填料上急剧改变运行方向和急刹车, 以免造成筋带扰动变位或变形, 而影响到使用以及整个加筋土挡土墙的质量。

碾压时控制要点:碾压的方向与次序;遵从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原则;前后碾压轮迹重叠宽度;碾压实度;接近面板1 m采用小型机具碾压或夯实。

3.2 质量检测

回填施工检验频度:距面板1.0m范围内每一压实层每500m2或50延米不小于3个测点, 距面板1.0m范围内每一压实层每100延米不小于3个点。若压实段落小于上述规定时仍取3个测点, 压实度不达设计要求时,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直到符合要求。

整体检查验收:总体外观鉴定其墙面板光洁无破损, 平顺美观, 板缝均匀, 线形顺适, 沉降缝上下贯通顺直, 其他各实测项目应符合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表6.4.2-5要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该标段加筋土挡墙已完成施工, 通过对施工关键工序和要点的有效控制, 工程完成的外观以及质量, 都达到了优良工程的要求, 减少了质量通病。实践证明加筋土挡墙是一种实用的技术方案, 上述施工工艺以及控制要点则是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和保证。

参考文献

[1]张京.路基施工新技术[M].北京:长征出版社, 2003.

[2]JTJ035-91, 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

上一篇:语文个性化阅读策略下一篇: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