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镇组

2024-07-04

蓬莱镇组(精选3篇)

蓬莱镇组 篇1

丰都由蓬莱镇组泥岩坡积、残积物发育而成的紫泥土,面积1 193.2hm2。为了认真做好该类土壤红苕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寻找该类土壤红苕施用氮、磷、钾肥较为合理的配方,笔者在十直镇秦榜沟村七社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紫泥土进行了试验研究。

1 试验设计

采用3因素4水平(3414)回归设计试验研究法。设置14个处理,试验因素及水平编码设置见表1、表2。

(kg/667m2)

(kg/667m2)

2 结果与分析

2.1 肥料效应分析

经收获时小区单收计产,各处理鲜苕产量见表3。从表3可知,各处理鲜苕产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与施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量存在着相关关系。各施肥处理与处理1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

将表3中各处理鲜苕产量和施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量进行三元二次回归分析,得氮磷钾三元素化肥配合施用的回归效应方程:Y=740.701 6+184.131 2 N-10.941 7 N2-167.565 0 P+4.114 7 P2+42.590 7 K-1.403 3 K2+9.264 4 NP-3.605 1 NK+6.739 3 PK。回归效应方程经显著性检验,F=52.378 1,超过F0.01=14.66显著水平,相关系数r=0.995 8,回归关系极显著,回归标准差SX·Y=±42.81kg/667m2。

2.2 氮磷钾边际效应分析

当纯氮单价pN=4.57元/kg,五氧化二磷单价pP=7.92元/kg,氧化钾单价pK=6.33元/kg,鲜苕单价pY=0.35元/kg, dY/dX=pX/pY,形成100kg鲜苕从土壤中吸收纯氮0.35kg、五氧化二磷0.18kg、氧化钾0.55kg时,氮磷钾三元素化肥配合施用的回归效应方程的偏导数方程(边际效应方程)如表4。

解表4中回归效应偏导数方程,得氮磷钾三元素化肥配合施用的最佳经济施肥量为纯氮7.59kg/667m2,五氧化二磷2.49kg/hm2、氧化钾10.53kg/hm2。将最佳经济施肥量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得最佳经济产量为1 472.74kg/hm2,增产732.04kg/hm2, 1kg养分增产35.52kg/hm2。进行投入、产出和化肥利用率计算,得氮磷钾三元素化肥配合施用的边际效应,即纯氮投入34.69元/667m2,五氧化二磷19.72元/667m2,氧化钾66.65元/667m2,总投入121.06元/667m2,施肥产出256.21元/667m2,利润为135.15元/667m2,投入产出比1∶2.116 4,化肥利用率纯氮33.76%,五氧化二磷52.92%,氧化钾38.24%。从鲜苕氮磷钾三元素化肥配合施用的回归效应方程可看出,对鲜苕产量形成,纯氮、氧化钾的作用较大,纯氮的作用第一,并且对氧化钾特别敏感,需氧化钾量明显超过需纯氮量。五氧化二磷对鲜苕产量形成的作用呈负面影响。

3 结论

(1)在该试验研究条件下,红苕实收鲜苕产量经回归分析,与施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量具有极显著的三元二次回归相关关系。三元二次回归效应方程的边际效应分析显示,鲜苕对氧化钾特别敏感,最佳经济施肥量需氧化钾量明显超过需纯氮量。因此,在生产上,该类土壤麦―玉―苕种植模式下,为了红苕获取鲜苕相对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建议按最佳经济施肥量施纯氮7.59kg/667m2、五氧化二磷2.49kg/667m2、氧化钾10.53kg/667m2,即尿素16.50kg/667m2、普钙20.75kg/667m2、氯化钾17.55kg/667m2,养分比例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1∶0.328 1∶1.387 4,指导农户施肥。

(2)根据最佳经济施肥量配方,建议肥料生产企业生产含量40.0%即含纯氮14.7%、五氧化二磷4.9%、氧化钾20.4%的红苕专用高浓度复合肥,农户按50~52kg/667m2施用。在生产上,若与有机肥化肥配合施用,化肥用量以最佳经济施肥量酌减8%~10%为宜。

摘要:采用3因素4水平的“3414”回归试验研究法, 对丰都十直镇为代表的蓬莱镇组石灰性泥岩坡积、残积物发育而成的紫泥土上, 麦—玉—苕种植模式红苕的合理施肥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三元二次回归分析和边际效应分析, 找出了该类土壤麦—玉—苕种植模式红苕的不同化肥配合元素的回归效应方程, 由此得出最佳经济施肥量, 即纯氮7.59kg/667m2、五氧化二磷2.49kg/667m2、氧化钾10.53kg/667m2, 此时最佳经济产量为1 472.74kg/667m2。

关键词:蓬莱镇组紫泥土,红苕,化肥施用量,“3414”试验,重庆丰都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统计组.常用数理统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9.

[2]南京农学院.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78.

[3]肖桂云, 王荣芳, 赵庆洪, 等.不同种植密度及氮磷钾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 :19-21.

[4]褚福侠.日本川山紫黑红薯及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0 (6) :23.

[5]姚宝合.红薯平衡施肥的适宜用量[J].农家顾问, 2008 (11) :34.

[6]鲁剑巍, 陈防, 万运帆, 等.湖北省红薯生产现状及高产平衡施肥研究[J].土壤肥料, 1999 (4) :22-25.

蓬莱镇组 篇2

马井气田位于四川省什邡市马井-隐丰镇一线, 西接龙门山, 南邻成都平原;构造背景上位于川西凹陷中段成都凹陷带和孝泉-丰谷构造带内, 区内蓬莱镇组广泛发育, 但因后期剥蚀作用强烈, 仅在坳陷中西部保持较好, 已成为该气田的主力产气层位[1,2], 为了取得对该组更深一步的认识, 扩大已有的勘探成果, 需要深入了解该组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2 岩石特征

蓬莱镇组储层岩性以浅灰色细粒岩屑砂岩为主, 局部含钙, 偶见泥砾, 横向上岩性差异不大[2]。砂岩中石英最高, 多在54%~72%, 次为岩屑 (23%~40%) 和长石 (5%~10%) ;以方解石胶结为主, 含量多在0~18%, 泥质 (1%~8%) 次之, 另见少量硬石膏;孔隙式胶结, 分选中等-好, 磨圆为次棱角状。

3 储集岩物性特征

蓬莱镇组气藏储层孔隙度一般在6%~13%, 最小值2.28%, 最大值17.44%, 平均值10.85% (见图1) ;基质渗透率一般为0.3×10-3~1.5×10-3μm2, 最小值为0.01×10-3μm2, 最大值为9.341×10-3μm2, 平均值1.029×10-3μm2 (见图2) 。蓬一段和蓬二段储层孔隙度主峰位均在12%~14%, 渗透率的主峰位为0.2×10-3~0.8×10-3μm2。蓬三段储层孔隙度主峰位均在10%~12%, 渗透率的主峰位为0.15×10-3~0.3×10-3μm2。

4 储集空间类型

马井地区的蓬莱镇组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孔隙, 另外常见有粒间溶孔、残余粒间孔、粒内溶孔 (包括铸模孔) 和少量晶间微孔, 其中粒内溶孔对储层储集性贡献最大, 次为粒间溶孔, 而晶间微孔和残余粒间孔对储集性的贡献较小[3]。孔隙形态不规则, 孔径大小不一, 最大可达165.0μm。平均值为51.8μm, 孔隙以中孔为主。反映出在扇三角洲前缘部位原生孔隙发育较差的岩屑砂岩内, 后期溶解作用对岩石孔隙空间的改造可以形成良好的储层。

5 主控因素分析

储层的主控因素一共有3个方面: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其中沉积作用主要通过不同沉积相的岩石分选磨圆的不同、粒度的大小、砂岩厚度和来自不同源区母岩类型的差异来影响并控制储层[5];成岩作用是在沉积期后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的总和, 包括压实压溶、胶结交代及溶蚀等多种作用来影响孔隙的大小, 构造作用主要是宏观上控制着储层的分布。

5.1 沉积微相对储层的影响

沉积相是沉积物形成一切物理化学条件及其特征的总和, 换言之也就是原始沉积物与沉积环境, 而沉积微相又是其最小的沉积组合, 其对储层的好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蓬莱镇组砂岩沉积期, 沉积微相一方面控制着原生孔隙度的大小, 另一方面成岩作用阶段原生孔隙的保存和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也受控于原始沉积物的性质[2,3,4]。

研究区内主要发育有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相, 比较而言, 曲流河三角洲各项物性参数明显优于后两者, 其中曲流河三角洲平原河道、前缘河道和河口砂坝在研究区内孔渗性均较好 (见图1~2) , 为良好储层主要发育部位[2,5];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砂坝次之;扇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等微相砂岩物性最差 (见图3~4) 。

5.2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成岩作用是指沉积物埋藏以后受到各种作用的总和, 对于碎屑岩储层来讲, 对物性影响较大的无非就是压实、压溶、胶结、交代、破裂、溶蚀几种, 本研究区以压实、胶结和溶蚀影响较甚, 受破裂和交代作用影响较小。

1) 压实作用。研究区压实作用主要表现为机械压实, 在岩石学特征上为碎屑颗原生孔隙迅速减少, 主要发生于沉积物埋藏后到胶结作用结束阶段, 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立竿见影。

2) 胶结作用。胶结作用是影响该区储层物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因各类胶结物占据了粒间孔隙空间而使储层的原始孔隙度和渗透率显著降低。蓬莱镇组砂岩主要有自生黏土矿物, 碳酸盐胶结物, 硅质胶结物, 偶见石盐胶结等其他类型 (见图5~6) 。

(1) 泥质胶结物:通过对扫描电镜的分析发现, 研究区砂岩中黏土矿物主要是伊利石, 其次是伊蒙混层, 偶见少量绿泥石, 这些自生矿物有的无序堆积在孔隙中, 有的附着在颗粒表面, 导致喉道变窄, 降低储层物性。

(2) 硅质胶结物:多以石英的次生加大形式在储集岩中出现, 次生加大使储层孔隙度降低, 喉道变窄, 从而导致储层物性变差。

(3) 碳酸盐胶结物:主要以粒状方解石胶结为主, 其通过堵塞喉道, 从而降低储层物性 (见图6) , 在研究区各类胶结类型中, 碳酸盐胶结物的充填对蓬莱镇组砂岩孔隙的降低影响最大。

3) 溶蚀作用。砂岩储集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溶蚀作用的改善, 其颗粒及填隙物在一定的成岩环境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蚀作用, 马井地区溶蚀作用主要晚成岩A阶段, 改造了储层孔隙结构, 形成大量次生溶蚀孔隙 (见图7~8) , 为天然气的聚集提供了储集空间。区内泥屑的溶蚀最为发育, 产生了粒内溶孔, 甚至铸模孔。另外, 见有少量裂缝。

6 结论

1) 马井地区蓬莱镇组储层岩石类型为细粒岩屑砂岩为主, 偶见泥砾, 局部含钙, 横向上岩性差异不大。

2) 马井地区的蓬莱镇组孔隙以溶蚀孔隙为主, 其中粒内溶孔对储层储集性能贡献最大, 粒间溶孔次之, 而晶间微孔和残余粒间孔对储集性的贡献不大。

3) 构造作用主要是宏观上控制着储层的分布。储层主要受控于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 比较而言, 沉积相中曲流河三角洲相储层物性要明显好于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相, 辫状河三角洲次之, 扇三角洲等砂岩储集性最差。成岩作用中储层孔隙的显著下降受控于机械压实作用, 而溶蚀作用则对储层物性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

[ID:003529]

参考文献

[1]王传忠.马井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 31 (4) :227-229.

[2]张慧娟.川西坳陷侏罗系沙溪庙组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 2011.

[3]黎鹏.马井气田蓬二气藏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 2009.

[4]钱利军, 陈洪德, 时志强, 等.川西坳陷中段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物源分析及沉积相展布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0 (1) :15-24.

蓬莱镇组 篇3

1 野外露头观察

野外露头剖面观察是研究沉积相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野外研究确定了研究工区的整体沉积格局, 西部龙门山前冲积扇砾石发育, 尤其以蓬一段、蓬二段和蓬三段特别发育, 野外剖面中蓬四段地层在西北部龙门山前沉积物粒度较粗, 但是冲积砾石较少。在野外, 对砾石进行网格计数统计之后, 得出蓬一段发育4个野外冲积扇, 蓬二段、蓬三段和蓬四段均发育3个野外冲积扇, 蓬二段和蓬四段沉积时期水体变浅, 与蓬一段和蓬三段相比, 沉积物粒度变粗, 在野外各个层段的响应特征如图1所示。

2 岩心沉积相研究

井下微观研究可以进一步确定整个工区的沉积格局。在岩心中, 辫状河与曲流河相岩心相特征, 辫状河三角洲与曲流河三角洲特征均不相同, 辫状河沉积相的典型代表为川聚618井, 曲流河沉积相代表为中江10井,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代表为崇州1井, 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相代表为川都610井,

不同沉积相在岩相特征, 沉积构造及垂向序列上有所差异, 整体来看, 辫状河沉积物比曲流河沉积物要粗, 如图2所示。

3 沉积相类型

在充分消化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 综合工区野外露头剖面观察及井下岩心等资料, 结合相关地震剖面划分了研究区整体的沉积相类型有6种, 分别是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湖泊等。研究工区范围内岩层中侧积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以及波痕[图3 (a) ]特别发育, 这为沉积相确定提供了基础, 尤其是在确定冲积扇、河流以及三角洲时非常重要。不同的相在野外剖面上响应特征不同, 对于河流相而言, 典型的二元结构, 以及底部的河道冲刷砾石、泥砾及砾岩透镜体, 都可以作为河流相的依据。湖泊相沉积物偏细, 多以泥岩为主, 薄层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不等厚薄互层[图3 (b) ]。

4 沉积相展布特征

前人在划分沉积相标准选定问题上, 会选择砂岩百分比等值线图作为参考依据[4], 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存在着弊端。以曲流河砂岩百分比等值线图为例, 曲流河在迁移和摆动过程中, 会在凸岸形成边滩, 由于钻井的不连续性, 导致横向分辨率低, 这样会造成不同期次形成的边滩, 由于砂岩百分比相同而相连, 与实际的沉积情况不符。现以地震资料为约束, 以野外砾石、古水流流向、重矿物、石英和岩屑分布, 以及泥岩权值为依据对于蓬莱镇组4个段的湖岸线进行了确定, 参考砂岩百分比等值线[图4 (a) 、图4 (c) 、4 (e) 、4 (g) ]以及野外、岩心、测井和分析化验资料, 绘制出了蓬莱镇组4个段的沉积相图。

蓬一段沉积时期, 龙门山前发育4个大型冲积扇, 分别位于都江堰、海窝子、汉旺和安县附近。崇义镇—金马场—绵竹一带为辫状河发育位置, 大邑、成都、洛带、金堂、马井、什邡、德阳、葫芦溪以及绵阳等均位于湖泊相区域。东部受米仓山物源控制形成了一系列的曲流河三角洲, 分别位于葫芦溪、德阳、金堂以及洛带等地, 而建平—中江—淮口一带则位于曲流河三角洲平原, 龙台镇则为冲积平原[如图4 (b) ]。

蓬二段沉积时期, 磁峰乡—海窝子—白鹿场一带发育一系列冲积扇群, 该沉积时期的湖岸线与蓬一段的位置大致相同, 湖岸线位于崇义镇—金马场—绵竹附近, 西部唯一区别在于此时安县附近的冲积扇有所缩小, 直至研究工区内, 冲积扇仍没有出露。由于水体发生明显的水退, 导致湖盆东部的湖岸线向湖盆明显迁移, 东部曲流河三角洲规模减小, 此时, 葫芦溪—淮口一带成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发育的区域, 而建平—中江—龙台镇一带则成为冲积平原地带[如图4 (d) ]。

蓬三段沉积时期, 冲积扇发育规模增大, 西北部发育3个大型冲积扇, 青城山附近的冲积扇明显向南迁移, 海窝子和白马场发育的冲积扇稳定, 北部安县冲积扇也往南迁移, 冲积扇主体位于安县以南。西部的湖岸线大致稳定, 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体系保持稳定, 而东部, 由于发生水进, 湖岸线又向东迁移, 湖盆在蓬二段的基础之上外扩, 米仓山物源供给充足, 曲流河三角洲极为发育, 向南延伸至什邡、马井、新都等地[如图4 (f) ]。

蓬四段沉积时期, 西北部3个冲积扇非常明显, 分别位于白马场、海窝子和都江堰, 安县冲积扇规模再次缩小, 未在研究工区内出露。西部湖岸线仍未发生明显变化, 由于水退, 东部湖岸线往西迁移, 导致湖盆萎缩, 东部曲流河三角洲规模在德阳有所减小, 而在洛带地区的曲流河三角洲规模明显增大[如图4 (h) ]。

对于东部三角洲形成, 沉积主控因素与构造带有关, 在中江—回龙为一构造斜坡带, 局部存在着小的入湖口, 这些地带均为三角洲沉积物来源的重要通道, 再加上天然的斜坡构造带, 为曲流河三角洲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5 结论

在对川西坳陷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的野外露头资料、岩心资料、测井资料、重矿资料、石英颗粒及岩屑资料、分析化验资料以及地震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之后, 对于蓬莱镇组沉积相, 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

(1) 蓬莱镇组物源主要有龙门山物源和米仓山物源两个方向, 沉积相类型主要有冲积扇、河流相、三角洲相及湖泊相四个大类。

(2) 蓬莱镇组沉积初期至末期, 湖盆整体呈现出减小的趋势, 蓬四段沉积末期, 湖盆减小至最小。

(3) 蓬莱镇组沉积期间, 湖盆规模有周期性变化特点, 但总体上湖盆是减小的。

参考文献

[1] 何鲤.川西及邻区蓬莱镇组沉积层序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石油实验地质, 1999;21 (2) :119—127He Li.Sedimentary sequ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favorable reservoir facies prediction for the Penglaizhen Formation of West Sichuan and adjacent areas.Petroleum Geology Experiments, 1999;21 (2) :119—127

[2]叶茂才, 易智强, 李剑波.川西坳陷蓬莱镇组沉积体系时空配置规律.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0;27 (1) :54—59Ye Maocai, Yi Zhiqiang, Li Jianbo.Distriburion rule of sedimentary system of the upper Jurassic Penglaizhen Formation in West Sichuan sag.Journal of Chengd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0;27 (1) :54 —59

[3] 朱志军, 陈洪德, 林良彪, 等.川西前陆盆地蓬莱镇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地层学杂志, 2009;33 (3) :318—325Zhu Zhijun, Chen Hongde, Lin Liangbiao, et al.Sequence based lithofacies and paleoge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Penglaizhen Formstion in West SiChuan Foreland Basin.Journal of Stratigraphy, 2009;33 (3) :318—325

[6] 俞寿松, 杨运会, 陈世松.川西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沉积相特征研究.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 (22) :121—123Yu Shousong, Yang Yunhui, Chen Shisong.The study of Penglaizhen Sedimentary facies for Luodai gas field.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2012; (22) :121—123

[7] 赵兰, 陈恭洋.川西坳陷上侏罗统蓬莱镇组高分辨率率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荆州:长江大学, 2013Zhao Lan, Chen Gongyang.Study on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Upper Jurassic Penglaizhen Formation in Western Sichuan Depression.Jingzhou:Yangtze University Academic Degree Thesis, 2013

上一篇: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下一篇:促进学生识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