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技术

2024-05-11

滑雪技术(共12篇)

滑雪技术 篇1

摘要:高山滑雪回转动作技术原理分析应该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高山滑雪运动的技术进行分析,运动员的重心与雪板滑行轨迹的角度去研究滑行技术,本文对高山滑雪回转动作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和概述,并分析了国内外高山滑雪运动的研究进展,为提高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打下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山滑雪,轨迹交换区,回转技术,技术原理

高山滑雪为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极限运动项目之一,深受酷爱冒险,喜欢运动的年轻人和运动健将的热爱。在高山滑雪运动中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只有掌握了高山滑雪运动的技术原理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并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1 高山滑雪运动的概述

1.1 高山滑雪的概念

一种起源于欧洲阿尔卑斯山区的极限运动——高山滑雪,因为高山滑雪的起源地点为阿尔卑斯山地区所以高山滑雪又叫做阿尔卑斯滑雪。高山滑雪指的是滑雪者从一定的高度顺山势向下滑行的一项运动,高山滑雪用到的工具是滑雪板和滑雪杖,而且高山滑雪运动都在山坡专设线路上快速回转、滑降的一些运动项目。这种运动项目是极限运动的一种,由于其运动时从高山上进行,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危险性,如果滑雪技术不到位的话,是不建议大家贸然尝试的,对于高山滑雪运动在转弯等处的回转动作的技术要领的掌握也是非常关键的,只有研究好了这个技术要领,才能更好的进行高山滑雪这项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极限运动。

近年来高山滑雪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追捧和喜爱,尤其是欧美等达带国家,高山滑雪已经成为了一项收入较为可观的运动产业。我国竞技高山滑雪起步比较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高山滑雪无论设施,技术含量,还是运动人群组成范围来说都还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制约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发展的原因其实很多,如场地、设备、技术和训练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观察研究过高山滑雪运动员滑雪技术录像和高山滑雪运动员的照片,并且细致分析过运动员的一些体会和训练记录,通过这些分析和研究我们也得出了一些心得与体会。研究表明一些高山运动员均在高山滑雪回转比赛过程中在重心交换时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问题。这些技术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调查和研究,并给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才能更好的使人民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在高山滑雪的运动中得到锻炼和快乐。

1.2 高山滑雪的回转动作技术的概况

其实,高山滑雪比赛的关键一环就是滑雪回转项目,高山滑雪回转项目要求高山滑雪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完成规定的线路回转滑行的动作,并完成相应的滑行距离。即是同线路、同旗门数绕旗门回转滑行,高山滑雪的回转动作技术强调的是身体重心的问题,身体重心越低,运动轨迹越接近直线成绩就会给的越高。在控制人体重心的技术水平中,雪板是最关键的工具,其实雪板的运动轨迹就是身体重心的运动路线,高山滑雪的回转动作技术的另外一个关键点就是对雪板技术的操控和对雪板工具的运用。

回转技术的一个回转弧大约分为4个阶段,这4个阶段包括,准备阶段、入弧开始阶段、弧中回转滑行阶段、回转结束阶段。这4个阶段的技术动作是互相关联的。势能是由于相互作用的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决定的一种能量。雪板的势能就是雪板回弹力,而使雪板产生形变的力有立刃回转时身体离心力还有雪板与雪面的反作用力,在结束回转提重心前瞬间人体对雪板的蹬踏力,这些力就是加大雪板形变的作用力。

现代高山竞技滑雪技术的关键部分就是在回转交换前区一定要利用好雪板的势能。利用好雪板的势能进行对高山滑雪回转动作的顺利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对滑雪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是有很大的要求的,只有利用好雪板的势能,运动员才能够很好的完成高山滑雪运动的所有技术要求,并且取得良好的成绩。

2 国内外关于高山滑雪回转动作技术分析的研究进展

2.1 从运动员自身的角度研究的进展

高山滑雪这项运动对运动员的专业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滑雪技术,才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来进行这项活动。国内外在高山滑雪运动员的专向力量素质角度进行了很多相关的研究研究,在对滑雪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培养进行综合研究之后,研究人员认为滑雪运动员必须要增强身体素质的训练还要提高对身体姿势的控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滑雪成绩。

在高山滑雪运动员的选拔上,目前国际上也已经研究出了一套可行性很强的选拔人才的方案。

在高山滑雪运动员的选拔机制中,高山滑雪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等参数是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研究人员通过这些指标来对高山滑雪运动员进行选拔。科学的高山运动员选拔方案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高山滑雪运动员本身是优秀的,通过合理和科学的训练,我们的高山滑雪运动员才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如果选拔的高山滑雪运动员没有足够的优秀,那么即使运用再好的训练手段也是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的。

2.2 高山滑雪设备的研究进展

高山滑雪需要特定的工具和装备,研究人员对于短板轮在高山滑雪训练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短板轮训练可以使运动员适应速度加快并且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新型的短板轮对于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将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从高山滑雪运动员训练设备的角度出发,来研制新型的设备,以此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是很好的研究领域,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

在高山滑雪运动中还有一个工具是非常重要的。高山滑雪的滑雪板相当于战士们上战场所用的枪,只有工具好了,运动员才会有良好的表现,现在的滑雪板已经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速度、稳定、减镇缓冲方面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只有一个能够提高速度,保持滑行稳定,并且可以起到减震缓冲作用的滑雪板材可以为高山滑雪运动员带来良好的运动成绩。

2.3 高山滑雪回转动作技术的研究进展

高山滑雪可倒式回转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进展。一些研究者发明了高山滑雪可倒式回转技术的。这种技术的优点有很多,如采用这种技术寻了可以减少推雪、脱滑的现象发生,也可以减少扇面雪迹等现象。可倒式回转技术的应用可以加快选手速度,使选手获得好的成绩。由于可倒式回转技术的运用方法比较复杂,而且技术手段也有很多种,对于运动员来说掌握这种技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历来练习,与一些高山滑雪运动技术较发达的国家的运动员相比,我国运动员对于这一技术的掌握还没有很熟练,还需要对这个技术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高山滑雪技术,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对于高山滑雪回转动作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运动员的重心问题,这个问题也就是高山滑雪进行陡坡回转的一个关键,速度与坡度往往是呈正比的,重力对雪板的垂直压力则与速度成反比,这样就需要用重心来调整。从现阶段的我国高山滑雪技术的调查和研究来说,我国高山滑雪运动,特别是回转项目的运动员在陡坡滑行时存在重心落后的现象。我国运动员在陡坡上回转时,普遍存在重心落后的弊端,严重影响到滑行的速度。能否克服我国运动员的重心落后的问题是攻克我国高山滑雪技术瓶颈的关键所在。

另外,对于高干滑雪运动员来说,高山滑雪训练中还有一个训练辅助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高山滑雪的必备工具——高山滑雪回转模拟练习器。使用高山滑雪回转模拟练习器对高山滑雪运动员的训练来说是具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快速提高高山滑雪运动员的成绩。很多学者研制成功了高山滑雪回转练习器,最大的一个发明就是路上高山滑雪回转模拟练习器,这些研究成果对于高山滑雪运动员的回转的训练带来了很大的福音。有了高山滑雪路上模拟器,即使在没有雪的环境下,运动员也能够模拟高山滑雪回转技术进行动作练习。这样大大增加了高山滑雪运动员的训练时间,也减少了训练的成本。

2.4 影响高山滑雪滑行速度的因素分析

影响高山滑雪滑行速度的原因有很多,气质物理知识的运用是解决和研究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研究人员的多年研究和很多高山滑雪运动员的多年运动检验的总结我们可以知道,重力和起始速度是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我们也不可以忽视高山滑雪运动中出现的一些力的作用,如摩擦力和空气阻力,这些都是会影响高山滑雪滑行速度的很关键的原因。

3 对高山滑雪运动回转动作技术研究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高山滑雪运动回转动作技术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需要运动员和教练员共同研究和努力,克服技术上的问题,并制定最合理的运动方案和训练计划,功课高山滑雪运动回转动作技术的难关,使得运动员的成绩有所提高。从运动员自身的角度来说,要努力勤奋的练习,遵守教练制定的训练计划,科学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训练时间,在训练的过程中,找寻自身的特点,通过发扬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来努力完成训练目标,提高自身成绩。当然,高山滑雪运动员本身也要对于自己的训练有一定的了解,自己研究新的技术和方法。从国家的角度,我们应该鼓励和奖励研究人员对高山滑雪技术和设备的研制,大力提高和促进发展我国的高山滑雪运动项目。只有社会各界一起努力,我国的高山滑雪项目才会越来越好,并且我国的高山滑雪运动员才能够在国际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4 结语

高山滑雪运动正在以快速发展的势头呈现给所有的高山滑雪运动爱好者,发展高山滑雪运动事业,服务于运动爱好者,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以上是多年的高山滑雪运动经验做出的总结和感悟,希望得到大家的参考和认可。

参考文献

[1]张亚东,张宝军.初学者高山滑雪时应注意几个问题[J].冰雪运动,2005(2):33-35.

[2]徐哲珠,栾兆亮.第20届冬奥会高山滑雪运动员身体的基本形态特征[J].冰雪运动,2006(4):15-18.

[3]王永涛,武彦龙.谈中国高山滑雪的现状和整改措施[J].冰雪运动,2002(1):32-33.

[4]朱志强.第3届亚冬会高山滑雪比赛述评[J].冰雪运动,1999(2): 21-23.

[5]徐文东,朱志强.中国冰雪运动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279.

滑雪技术 篇2

车子到了半山腰,透过窗户看到冬天的峨眉山显得格外美丽,白白的浓雾弥漫着山峰,从上往下看,碧绿的树林,一时间变成了茫茫的白色大海,一片片白色的雪花从天而降拥向大地的怀抱,群山银装素裹,几朵白云缠绕在山峰上,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到了滑雪场,真是热闹极了,人人都在享受着滑雪的乐趣。

我也迫不及待地换上了滑雪工具,当我兴高采烈地往前滑行的时候,却身不由己地摔了一跤,吓得我呆在那里不敢动,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在滑雪教练的指导下,我又再次在雪地里滑了起来,虽然摔了很多跤,但我终于掌握了滑雪的要领。爸爸又鼓励我到滑雪道上去,我冷静地做好了滑雪的动作,撑杆一触,脚轻轻地弯曲一点,跟着感觉把脚变换动作,身体掌握好平衡,于是我就在雪地里滑翔起来,那似飞的感觉真是美妙极了,“啊”,我兴奋地叫了起来,终于感受到了滑雪的乐趣!

滑完雪,我又去玩了滑“飞碟”。滑飞碟也是一项有趣的滑雪项目,它同样考验人的胆量和意志。我坐上飞碟,从高处往下滑去,飞碟不停地旋转,让人心惊胆颤。几个回合下来,我终于适应了,开始充分享受飞碟带来的乐趣。

到日本去 滑雪王国的滑雪生活 篇3

冬季的日本是滑雪的乐土,这里的滑雪场雪质优良、设施完备,无论是小孩、年轻人、老人,都可以找到并享受适合自己的滑雪乐趣。到日本来吧,去体验那银色世界所营造出来的北国风光……

日本的滑雪场

日本全国有600多处滑雪场,其中北海道约130多处、东北地区约150多处,关东地区约30多处、北陆地区约100多处、中部地区约120多处。绝大部分滑雪场集中在日本的北部地区。但是,由十日本从南到北均有降雪,在南部地区也可以享受滑雪。在北海道,从11月中旬到翌年的5月部可以滑雪,其它地方从12月到翌年的2月可以享受滑雪。

北海道主要滑雪场

北海道是日本滑雪的发祥地,一般人差不多都从小时候就开始在冬季体育课上学习滑雪了,或者说是享受滑雪的乐趣。北海道的滑雪季节从10月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5月,一年之中有半年的时间可以滑雪。并且,北海道多优质温泉,滑雪之余洗个温泉浴,疲劳尽消。

二世谷国际比罗夫滑雪场

距新千岁机场车程120分钟,距札幌车程120分钟。是享誉全日本的著名滑雪场,位于可正面眺望羊蹄山的二世谷主峰上,是二世谷最大的滑雪场,也被称为东洋的圣里摩茨,由高原、花园、Apline三部分组成。

最大积雪量530cm,雪场标高240-1200米,最大斜度40度,雪道总长5.6公里,34条雪道,适合双板和单板,爱好者中初级占30%、中级49%、高级21%。

二世谷Annipuri国际滑雪场

距新千岁机场车程120分钟,距札幌车程120分钟。

位于二世谷山脉的主峰Annupuri的南斜面,从滑雪场可看到被称为北海道富士山的羊蹄山,在女性滑雪爱好者中人气最旺,步行4-5分钟,就有纯朴的温泉设施。

最大积雪量400cm,雪场标高400-1156米,最大斜度34度,雪道总长4公里,13条雪道,适合双板和单板。爱好者中初级占30%、中级50%、高级20%。

长野新泻地区主要滑雪场

长野冬奥会的举办,极大地带动了这里的滑雪观光旅游业,每年专程来这里滑雪的日本人和外国人络绎不绝。滑雪之余,不妨领略一下“日本阿尔卑斯山”的雄伟壮观。为举办长野冬奥会,日本政府出资修建了长野新干线,大大提高了交通的方便程度,从东京到长野只需要不到两个小时。

乘坐上越新干线越后汤泽站下车,再换乘巴士50分钟就到了。

滑雪场大部分是平缓的斜坡,非常适宜家庭滑雪,雪场里设有儿童滑雪区“雪上游乐场”。

最大积雪量280cm,雪场标高900-1789米,最大斜座32度,雪道总长4公里,28条雪道。

适合双板和单板,爱好者中初级30%、中级40%、高级30%。

白马八方尾根滑雪场

距大系线信浓大町站车程10分钟,距丰科收费站车程70分钟。

位于海拔2696米的唐松岳,面积85万平方米的开阔地就是滑雪场,这里举办过长野冬奥会。

雪道长8公里,从滑雪场望去的立山山峰、北阿尔卑斯山峰,仿佛在人间仙境。最大积雪量400cm,雪场标高8760-1831米,最大斜度35度,雪道总长8公里,13条雪道,适合双板和单板。爱好者中初级30%、中级50%、高级20%。

新泻GALA汤泽滑雪场

乘坐上越新干线GALA汤泽站下车,徒步10分钟就到雪场,交通方便;从东京乘坐上越新干线,只需77分钟,下了车换上衣服就可以滑雪了。

这里雪道开阔,适合于不同程度的滑雪爱好者,有托儿所设施,带孩子的滑雪者可以安心滑雪。

最大积雪量410cm,雪场标高8800-1181米,最大斜度32度,雪道总长4公里,15条雪道,适合双板和单板。爱好者中初级35%、中级45%、高级20%。

高山滑雪回转动作技术原理探讨 篇4

关键词:滑雪运动坐标系,轨迹交换区,回转技术,高山滑雪

1 概述

高山滑雪起源于欧洲阿尔卑斯山区, 故又称阿尔卑斯滑雪。高山滑雪是以滑雪者从一定的高度顺山势向下滑行, 以滑雪板和滑雪杖为工具, 在山坡专设线路上快速回转、滑降的一种雪上项目。我国竞技高山滑雪起步比较晚,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制约其发展的原因很多, 如场地、设备、技术和训练等方面。在对运动员滑雪技术录像和照片观察分析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发现一些高山运动员均在高山滑雪回转比赛过程中在重心交换时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问题。

2 高山滑雪回转运动轨迹及交换区的定义

2.1 高山滑雪回转运动轨迹

高山滑雪比赛主要是滑雪回转项目的比赛, 要求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完成规定的线路回转滑行。即是同线路、同旗门数绕旗门回转滑行, 强调的是身体重心运动轨迹越接近直线成绩越好。而人体重心运动是以雪板为工具进行的, 雪板运行轨迹决定在身体重心的运行轨迹。对滑雪板的控制技术就是回转滑行技术。在研究高山回转滑雪技术前, 应先理解身体重心

2.2 交换区的定义

回转技术是高山滑雪技术的关键。一般一个回转弧分4个阶段, 准备阶段、入弧开始阶段、弧中回转滑行阶段、回转结束阶段。回转4个阶段的技术动作是联系的。首先, 重心的高度 (身体姿态的高低) , 由低 (通过点杖引伸) 逐渐升高 (在通过滚落线瞬间为最高) 之后又逐渐降低;其次, 重心的前后由 (开始阶段) 逐渐前靠放在中间 (滑进阶段) , 一直保持到结束阶段 (必要时有稍微的后移) ;再次, 雪板从开始阶段由逐渐减重到集中承重的过程, 到滑进阶段后程与结束阶段前程为最大;最后, 结束阶段的后半程就是下一个转弯的开始, 或者继续向前向上滑进, 形成绕山急转弯, 停止滑行。把上一个回转结束阶段与下一个回转准备阶段的区设为高山回转滑雪的“交换区”, 即身体重心轨轨迹和雪板运行轨迹2个轨迹的相互关系 (图1) 。本轨迹划法与图2及实际情况相符。图2可知, 此运动是人体向左、向右相互交变转弯前进的过程, 体现了连续转弯“S”形曲线的含义。轨迹和雪板运行轨迹2个轨迹交点前后区 (图1) , 这样更有利于对滑雪技术的理解和探讨。交换区的技术是回转技术的关键部分, 因为重心交换区是左右2个回转技术的衔接部分, 回转结束阶段的后半程就是下一个转弯的开始。本区的技术表现将决定高山竞技滑雪运动的成绩。

3 回转过程中雪板的受力分析

由相互作用的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叫势能。雪板的势能是雪板在压力下形变后回弹后的能量, 一般叫雪板回弹力。而使雪板产生形变的力有3个, 一是立刃回转时身体离心力;二是雪板与雪面的反作用力, 三是在结束回转提重心前瞬间人体对雪板的蹬踏力, 也是再加大雪板形变的力。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讲, 在高山滑雪回转过程中把人体看作高为h站在单块滑雪板上, 脚与滑雪板固定的单独一个刚体系统, 人体和滑雪板质量为m。在滑雪板运动系统, 不考虑人的影响, 单独研究滑雪板的运动, 即h为0, m为滑雪板质量。在没有外界干扰改变滑雪板姿态的情况下的变速圆周运动。此结论与“在平坦的场地, 甚至可以通过旋转、侧身和屈膝动作做出360O的圆弧转弯”的滑雪说法相一致。图3表明, 在转弯开始时滑雪板的地面支持力和向心力最小, 在转弯中期支持力和向心力最大 (“0”为向右转弯的开始点, “*”为向右转弯的结束点) 。在回转结束前段雪板的形变不是人体肌肉收缩力作用的结果, 而是雪板几何形状在立刃滑时所特有的性质, 雪板形变的大小与雪板立刃角度、滑行速度、运动员的体重及雪板的弹性系数有关。在降低重心人回转滑时, 雪板受的力不是最大, 说明即身体重心下降时支持力减小, 当身体由低位向高位快速提重心时支持力加大。

4 高山滑雪回转技术的基本坐标系

一般运动都是在垂直坐标中进行的, 身体平衡反射习惯在垂直坐标系中 (图4、5) 。在垂直坐标系中分析运动技术动作, 分析考虑的是肌肉收缩发力产生人体运动的速度, 坐标系是不变的。重力是地心对人体的吸引力, 垂直于地面, 大小即为人体的质量。众所周知, 高山滑雪滑行运动速度的动力来源是身体重力的分力, 与雪面平行的力 (图6) 。其中Fl是向下滑力, F2是人体对雪板的压力 (也有用N来表示正压力的, 即是指垂直于接触表面的压力) 。高山滑雪运动与其他运动的最大区别之一, 就是高山滑雪运动是在随雪面倾斜的坐标系中进行运动的, 所以分析高山滑雪运动技术应考虑在这种向雪滚落线方向倾斜的运动坐标系。在这种坐标系中观察滑雪板与人体是否构成完整合理的运动体。回转中提重心的起伏方向应该符合这个坐标系, 这种起伏与平面坐标系中的上下起伏的概念是不同的, 高山滑雪回转结束阶段重心起伏方向应该是与雪面相对垂直的方向 (图7) 。在回转滑行时, 衡量人与雪板是否在前倾的坐标系中构成完整合理的运动体, 其方法是要看运动员在回转滑行过程中是否能保持基本的滑行姿态。因为身体姿势的高低与运动员身体正面受空气阻力的大小直接相关。例如, 从紧缩的身体姿势变成站立和张开双臂时, 空气阻力会明显增加。运动员到达终点后展开身体时都感到空气阻力。众所周知, 速度越快, 空气阻力越大。通过查阅国外优秀运动员的资料, 总结整体滑行姿态应是等腰三角形或椎体型运动姿态 (图8) , 即两滑雪板尖连线的中点A向上引线经前额向与两滑雪板跟连线的中点B向上引线经后背及头向与前线相交于0点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因此, 回技术完成的质量取决于运动员滑行时三角形的形状。

5 交换区 (A或B点) 的滑行动作技术分析

交换区回转技术之提重心 (引身) 要求2个动作复合完成, 即上体转动与提重心同时进行以完成一次回转。该动作也是回转结束前完成身体重心轨迹与雪板滑行轨迹交换动作。提重心动作协调流畅与否也决定了比赛成绩。轨迹交叉点的技术就是提重心动作, 表现出身体重心在回转结束前提高。这个动作的完成是由膝关节与髋关节不同程度的伸展来完成的。其中, 伸膝关节肌群基本采用远固定收缩工作, 伸髋关节肌群基本采用近固定收缩工作。而这种肌肉工作的形式在其他运动中并不多, 只是类似于平地左右前侧蛙跳动作的肌肉工作形式。这种“类蛙跳”动作在滑雪回转重心交换中只表现出肌肉工作的形式上, 还需要加腹腰肌协助转体完成整体的提重心动作。在回转交换前区如何利用好雪板势能也是现代高山竞技滑雪技术的关键部分。交换点技术动作要求运动员应迅速地改变身体姿势, 充分利用好雪板的势能, 快速完成交换动作, 以保证回转动作的连续。重心的高度 (身体姿态的高低) , 由低 (通过点杖引伸) 逐渐升高 (在通过滚落线瞬间为最高) 之后又逐渐降低。重心的前后由 (开始阶段) 逐渐前靠放在中问 (滑进阶段) , 一直保持到结束阶段 (必要时有稍微的后移) 。雪板从开始阶段由逐渐减重到集中承重的过程, 到滑进阶段后程与结束阶段前程为最大。

参考文献

[1]张亚东等.初学者高山滑雪时应注意几个问题[J].冰雪运动, 2005.

去滑雪场滑雪作文 篇5

去滑雪场滑雪作文

我穿好了雪衣、雪裤、雪鞋、滑板之后,就进了滑雪场。一开始我从顶上往下看不是很斜,但是滑下去速度没有在我的意料之中,速度出奇得快,这可吓“死”我了,还好没有撞到人。我休息了一会儿就又玩上了,这次我是有备来玩,因为我休息时看到了教练在教学员,我也“凿壁偷光”,学会了把脚变成“八”字就可刹住,向左右倾斜就可以拐弯的滑雪技巧。我在滑雪场练了几次之后,就找了三四个伴友来比赛,“预备”、“开始”,在一名大人的口号下,我们一起冲了下去,不知怎么了,我的速度好像变慢了,在缓缓地前进,等我到中间时他们都快到终点了,最后我排名第四。

今天,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滑雪保暖十样 篇6

答案并不复杂,时髦有型的同时保持有基本功能——它们不需要占用行李箱的很多空间,却可瞬间打造出轻盈时尚的度假形象。

Vivienne Westwood Anglomania 飞行员夹克

当季最潮冬装元素莫过于这款夹克的袖子设计:对比设计黑色羊毛袖子大大提升了时尚美感。参考价格:590美元

Barbour:飞行员夹克

这件保暖性极强的夹克配有可拆卸式的皮革领饰、松紧袖口,巧克力亮面的夹克在修饰身型方面效果很明显。参考价格:400美元

Paul&Joe Sister酒红色针织毛衣

选用优雅的波尔多酒红色,此针织毛衣不失时尚感,别致地设计了皮质纽扣与腰带,翻领式样亦具有保暖功能。参考价格:200姜元

Philosophy di Alberta Ferretti针织衫

这件温暖舒适的针织开衫介于外套与普通针织衣之间,优点不言而喻:舒适目有型。灰色针织马海毛以及羊驼混纺的部位包括袖子、领子另设计了两个口袋。参考价格:990美元

Vanessa Bruno Ath 条纹提花紧身裤

略有复古风格,羊毛针织中混入了金属光泽成允不仅闪亮易搭配外套,在滑雪假期以及周末确实相当实用。参考价格:230美元

Michael Michael Kors人造毛皮围脖

约25厘米宽、83厘米长,暖暖之外,极有型格。参考价格:165美元

Missoni Accessories 羊毛针织围脖

提亮冬季外套的这件围脖相当夺目,Missoni标识性的网状针织设计。参考价格:220美元

D&G:罗纹针织长手套

超长度时髦手套以柔软羊皮混搭羊毛,可将长手套撸至手腕处。参考价格:450美元

Moschino Cheap&Chic 灰色羊毛手套

装饰着心形图案的晶莹水钻,超级柔软和舒适,羊毛、兔毛和羊绒等成分混纺。参考价格:160美元

Penelope Chilvers:羊毛翻边长靴

具有强健质地,却并不妨碍它兼具奢华与女性柔美的格调。棕色及膝的款式设计了便捷的拉链,橡胶鞋底亦适宜户外行走。参考价格:790美元

高山滑雪中的可倒式回转技术 篇7

高山滑雪起源于阿尔卑斯山地域, 又称“阿尔卑斯滑雪”或“山地滑雪”。特定的地理环境产生特定的求生方式, 经常处于冰天雪地的北欧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有滑雪运动了。与其他起源于欧洲的冰上运动类似, 它也是由原始狩猎演变而来并逐渐成为一种交通方式在北欧流行开来。现在高山滑雪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高山滑雪的每个项目比赛均采用单人出发, 出发的顺序通过抽签决定, 但有的项目需要滑两次, 第二次出发的顺序由由第一次比赛的成绩确定。出发的间隔一般为60s, 只有回转项目采用不等时时出发。出发时, 运动员必须身穿经正式铅封标志的运动服 (即经裁判员检查并认可的服装) , 佩戴出发号码布, 头戴护盔, 脚穿滑雪板, 手持滑雪杖, 同时必须使用脱离式固定器。高山滑雪是技巧性很强的运动, 一直都倍受到大家的关注, 本文就着重介绍高山滑雪可倒式回转技术的特点, 以及此技术在各种地形中的具体运用。旨在加速推广普及此技术, 为高山滑雪运动员取得更优异的运动成绩提供可能。

目前世界高山滑雪技术从推雪技术发展为可倒式回转技术, 当今各国选手都在采用这种新技术, 此技术对提高成绩效果显著。

所谓高山滑雪可倒式回转技术的特点是无推雪、无脱滑现象、无扇面雪迹、外脚负重、快速立刃, 采用这种新技术能使选手加快速度, 提高成绩。

2 可倒式回转技术在各种地形的运用

2.1 高山滑雪的地形分析

回转比赛的场地应建在坡度20°~27°的山坡上。场地宽不得小于40m。起点与终点的高度差, 男子为140m~220m, 女子为120m~180m。旗门, 男子55~75个, 女子45~60个。每个旗门由两面旗和两根旗杆组成。红、蓝旗门要交替插设。旗由帜的规格为24cm×22cm。两个旗门的最小距离不得少于0.75m。旗门宽度为4m~6m。旗门设置应包括有开口旗门 (两个旗门杆连线与线路方向垂直) 、闭口旗门 (两个旗门杆连线路方向平行) 以及1~4个由3~4个旗门组成的旗门组, 如蛇形门、螺旋门、三角门以及菱形门等。回转比赛的成绩以在两条不同线路各滑行一次的成绩相加, 时间少者名次前列。

大回转比赛场地通常是多坡并呈波浪形, 其宽度至少30m。起点与终点的高度差, 男子为350m~400m, 女子260m~350m。旗门数应是高度差的12%~15%。旗门宽4m~8m。最近两个上下连续门的旗门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10m。大回转比赛一般须进行两轮滑行。第二轮滑行可在同一场地进行, 但旗门必须重新设置。两轮滑行成绩相加, 时间少者名次列前。

超级大回转场地要求是呈波浪起伏状的地形。宽度不得少于30m。起点与终点高度差男子为500m~650m, 女子为350m~500m。旗门宽度, 开口旗门最少为6m, 闭口旗门为8m~12m。旗门数不得超过高度差的10%, 但男子最少不得于少于35个, 女子不得少于30个。

2.2 可倒式回转技术在直线滑行中的运用

可倒式回转技术在直线滑行中, 要求选手精确选择旗杆的位置为目标, 同时在滑行中要有较高的判断能力。高山滑雪中回转的速度虽然不如滑降快, 但回转有旗门的限制, 并不断在改变方向, 而门距也只有4m~8m。如果在滑行中由于一时的判断失误, 或是雪板与旗门的距离拉长, 或是雪板撞在旗杆上最后导致过旗门失败, 所以可倒式回转技术选择目标是很重要的, 也是取得胜利的保证之一。

可倒式回转技术在直线滑行中将内旗杆的内侧作为回转目标, 这时负重脚的膝关节以上身体部位都处在内旗杆的外侧, 膝关节以下在内侧旗杆的内侧。这样雪板与旗门的距离就缩到了最小的限度上。在回转中小臂掉旗杆, 并用整个身体压向旗杆, 采用这种方法时一般是组合门。采用这种滑行技术时脚下不可过分用力, 如果过分用力雪板与雪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过大, 反而会减速。所以在直线滑行中只是小臂掉旗杆, 脚下轻轻地摆动, 但摆动时也要外脚负重, 不能因为是直线滑行就里脚负重, 这是错误的。因为全程滑行线路并不只是直线滑行, 是大角度门形和直线滑行门形混合设计的, 如果选手在直线滑行中内脚负重, 突然遇到大角度旗门时交换重心是不容易做到的, 而且很容易造成失败, 在直线滑行中姿势稍高为好, 这样便于脚下灵活摆动, 而给地面的作用力较小, 所以相对的转向也就小了。

2.3 可倒式回转技术在陡坡上的运用

高山滑雪的场地有陡坡, 有缓坡, 难度较大, 所以在采用可倒式技术中运动员要随着场地的变化而变化。

在陡坡上采用可倒式技术时姿势要低, 引体要小, 胯以下向前外蹬动的速度要快。因陡坡上旗门与旗门之间的角度大, 如果引体过大动作不能迅速, 而陡坡上的速度快容易造成运动员的失败。所以在陡坡滑行时要形成较大的反弓形, 在转向即将结束的一瞬间脚向里侧蹬, 马上交换重心, 并同时向前侧压膝, 这样才容易通过第1个旗门。在陡坡通过大角度门时, 要掌握好时机, 板尖在内侧旗杆根部作为转弯的时机, 把转弯处理到最小程度, 外脚负重, 板刃立得要快, 要比缓坡大。进行下一次回转时交换重心, 每个不同旗门都是如此交换, 在陡坡滑行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姿势; (2) 重心交换; (3) 选择目标; (4) 时机。

在陡坡上通过小角度旗门时, 形成的反弓形要比大角度旗门小, 姿势也要稍高些, 这时最大限度地缩短旗门与雪板的距离, 要选择内旗杆的内侧作为目标, 两眼视看内侧旗杆的外根部, 用雪板尖压向旗杆, 膝关节以下通过旗杆的内侧迅速完成回转, 在小角度旗门中回转时应注意板尖与旗门的距离, 如果判断失误, 就容易造成雪板与旗门间的距离拉长而减速, 或雪板尖与旗门相撞破坏平衡造成失败。

2.4 可倒式回转技术在缓坡上的运用

由于缓坡上的旗门也是左右交换限制的, 场地条件要求决定了运动员要注意姿势的高低, 在缓坡上——般是小角度门距较长, 此时运动员的姿势稍高些, 反弓形也不要过大, 脚下用力和立刃也要比陡坡小, 才能处理好缓坡上的回转。在缓坡上通过小角度门时相对不费力气, 但选手要在缓坡上减少阻力取得胜利, 就要充分运用缓坡上的可倒式技术。在缓坡上滑行一般是采用蹬冰式转弯, 选手在转向的同时外脚向前侧迅速地蹬冰, 同时将重心移到原来的里脚, 这样不但能较快地交换重心, 并能够减少阻力。在小角度门的滑行中, 只要膝部以下上下踏动, 手臂掉前面的旗门就能回转, 在缓坡上选手尽量要保持直线滑行, 缓坡上的旗门角度较小, 所以要求选手在滑行中不能向陡坡大角度旗门那样大幅度地进行回转。

3 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知, 可倒式回转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之一, 采用此技术能在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目前我国选手在陡坡滑行中掌握和运用得还不够理想, 需要我们教练员和运动员继续努力来攻破这一关。

摘要:技术因素是制约我国竞技高山滑雪运动水平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为加快我国竞技高山滑雪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 通过理论研究和运动实践等方法, 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 对竞技高山滑雪可倒式回转进行设定, 并对回转技术的基本坐标系及滑雪板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进一步探讨了交换区的滑行技术动作, 提出了交换区和滑行姿态应是等腰三角形或椎体型运动姿态等理论, 以期为提高高山滑雪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训练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

滑雪技术 篇8

天津地处于我国中北部, 但是年均降雪量和降雪次数都还处于全国降低水平。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进行一次滑雪运动已然成为一种奢求, 更不用说实施滑雪课程的教学。而在我国的东北部三大省份由于其地理方面的先天优势, 长时间的雪季, 昼夜之间低温环境不仅使其在冰雪资源的储备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省份, 同时雪上文化也做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奖牌获得情况也一直被黑龙江、吉林、辽宁所囊括, 其他各省完全处于劣势, 这不仅制约着冰雪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运动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很大程度地遏制了对于我国承办冬季奥运会的推广及普及程度。因此将VR技术作为基础在天津高校实施滑雪教学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与分析, 为京津冀地区今后开展雪上运动的教育教学及冬奥会雪上运动的普及和推广起到积极的影响和指导性作用。

1 地域、天气及课程开设场地设施的研究

天气因素和滑雪场地因素的影响对于滑雪课程的开设制约较为明显, 天津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 东临渤海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如今北方冬季气温也逐年上涨造成天津地区滑雪场地天然雪况不稳定;目前天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大力支持, 6所国际化的滑雪场地在规模上严格按照中国滑雪协会的标准而建造, 雪道及其高度的规范化、滑雪配套设施的完善化、场地维护的专业化等与东北滑雪场地配置基本持平, 可以说对于开展滑雪项目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场地保障。

除此之外, 凭借科学技术的创新, 以水造雪得到广泛的应用保证了滑雪场地在白天时间段之内室外温度维持在15℃以下的情况时就不会出现造雪融化的现象出现。但是天津实际的气候制约性影响造成了滑雪场地的开设地点远离市区, 只能借助于风景旅游区的滑雪场地建设, 以及依靠海拔较高的山区建立的大众滑雪娱乐区。

2 高校滑雪课程当中学生因素影响分析

2.1 高校学生身体机能水平影响分析

无论是夏季体育运动项目还是冬季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和训练都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身体的运动基本情况和身体机能水平。滑雪运动对于学习者在身体机能水平上的要求除了基本的身体力量水平和耐力承受水平, 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维持身体运动重心能力及良好的上下肢协调运动能力。但是对不能达到以上要求或者所具备身体机能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讲, 技术动作的学习阶段以及熟练掌握阶段会处于明显的劣势, 比如犁式制动技术动作, 学生在双膝内扣过程中, 双腿发力不充分雪板未形成八字滑行或两雪板间夹角过大不能有效地停止滑行, 上体前倾或后仰就会导致不能控制身体重心便很容易摔倒等。

2.2 高校学生心理影响分析

往往在传统的滑雪课程教学来看, 多数学习者在进行第一堂课程的技术学习时同样是第一次实际参加到这项运动练习当中来, 对于运动场地雪道高度对学生大脑反馈以及对于运动过程中速度的不可预知性的扩大化会直接导致高校学生产生滑雪运动的恐惧心理, 对于滑雪运动产生明显的排斥。从滑雪项目运动前准备特点来看, 在进行练习时所需穿着较长的雪板以及鞋子和雪板的固定, 明显不同于日常当中人行走的直观“体验”, 更加大了高校学生在雪上移动的困难程度, 行动的不便捷和适应阶段体能的大幅度消耗以及简单的摔倒后思维上波动都会对高校学生造成严重的消极学习态度。譬如学习伊始, 没有进行滑行只是简单的雪上移动便会多次倒地, 不仅丧失运动自信心理产生自卑情绪, 还会在技术学习后的练习阶段尽可能地少参与其中, 以多观察别人训练过程吸取经验为借口而逃避练习。

负面心理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滑雪学习过程中会很大程度地拖延高校学生身体到达预热水平, 致使学生很难进入练习基本状态。这种状态的产生在滑雪练习初期的教学当中最为常见, 但是也不排除在技能熟练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相同的训练效果。例如随着课程开设的时间逐渐增长, 练习场地也会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变化改变到较高的坡道进行授课, 学生技术相对成熟在训练时依然选择较平缓坡度进行滑行, 或者在进行较高坡道练习过程中因为滑行速度过快、摔倒等原因便会放弃练习。

2.3 运动损伤影响分析

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而言, 滑雪项目在错误的技术动作实施过程中会更容易导致学生发生运动损伤情况的发生, 受伤学生不仅在训练过程中会受到身体不适感觉的影响, 运动损伤严重的更会在学习过程中耽误课程而造成自身学习进度的大幅度落后。在同一自然班当中其他学生在目睹同学发生运动损伤的过程之后, 将运动错误过程扩大化, 忽视错误动作的产生原因和练习注意事项, 尤其对于经受过伤病的学生而言更会产生对于滑雪惧怕的内心活动, 消极运动状态也会越发明显。

3 高校滑雪课程教师因素影响分析

3.1 滑雪项目教学内容影响分析

目前不同阶段的体育教育把教学重心都放在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 从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到, 关于高校开设各类体育项目的理论课程讲授, 目前在总课时数比例当中不足10%, 技术动作的重点难点通常在实践课程当中随着练习一直到完成教授, 而全国范围内开设滑雪课程的高校通常也在沿用这一教学模式。滑雪项目运动速度快、方向性掌握困难、存在外界因素导致运动损伤的可能性等项目特点要求参与者在接触这项运动前对于技术要点、难点以及运动过程中注意事项有详细的了解, 才能够避免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过多的不安全因素。

3.2 滑雪项目教学方式影响分析

通过对开设滑雪课程高校的走访当中了解到, 学生滑雪学习初期无论基础能力的高低全部都要进行相同技术难度的练习, 滑雪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及授课内容统一的情况下不能区别对待教学,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于教学方式的重要影响, 会造成教学当中不能有效解决缺重点、难点问题, 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对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程度形成负面作用。

4 天津高校开展滑雪教学对策研究

4.1 通过VR技术建立合理教学模式

在进行高校滑雪课程教学初期阶段, 通过VR技术将现实当中的滑雪场地雪道“搬到”教室当中, 对于真实世界的建模既包括雪道的实际长度和可视高度、雪场周围环境, 又包括地表图像的细化处理及所持雪杖、滑雪板等运动器材的再现。以滑雪运动项目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技术动作的陆地教学为主, 通过技术的巩固链接到虚拟现实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模仿练习。在雪季来临阶段逐渐脱离VR设备完成在陆地和雪地间的练习衔接, 在进行高度练习和长距离练习初期优先进行虚拟辅助授课。

在课堂授课期间对于营造学习氛围尤为重要, 尤其在模拟练习时根据环境的生成技术的应用, 多人间共同练习和未参加练习的则观察学生, 对于在练习当中出现错误动作学生之间相互鼓励和监督, 不仅对课堂组织起到积极的作用, 还能够保证在室外进行雪道滑行练习时学生进行充分的身体预热活动、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练习高效性、避免运动危险性因素, 调节学生室外练习时紧张的内心活动等都会发挥重要影响。

4.2 通过VR教学规划授课内容

VR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应用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讲又能够产生强烈吸引力, 但是天津高校学生参加滑雪课程的学习多数处于零基础状态, 直线滑行、犁式滑行、犁式制动、犁式转弯、蹬冰滑行等基础性技术动作便构成了滑雪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课程开展过程中严格遵循体育教育的内在规律循序渐进, 依据学生身体机能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内容的区别教学, 逐步塑造学生运动自信心, 提升目标追求意识。比如在学生进行第一次滑雪虚拟现实课程的实践当中, 学生着装进行模仿练习前对于模拟环境的危险条件进行说明, 重点强调护具穿着的安全性和雪板固定的稳定性, 能在兴奋之余强化对安全保障误区纠正的记忆;在雪期第一次进行雪道实际教学目标要求不宜过高, 虚拟环境的模仿练习虽然很大程度上贴合现实环境但是还会存在一定差异, 明确过渡期的教学内容, 避免造成学生运动疲劳。

滑雪运动对于高校学生依然存在身体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五大要素的要求, VR技术虽然能够弥补在陆地训练技术动作完善的空白, 但是在力量、耐力等方面的作用相对较弱。但是VR设备对学生滑雪练习产生运动数据的获取并生成实时电脑动画经过视觉等外在真实感觉交互反馈给使用者这一功能的使用, 不仅明确学习当中技术错误动作并且加以改进, 同时也能够最短时间内发现在完成技术动作过程中不同的发力方式以及身体运动形态的变化, 及时对具体产生现象进行针对性体能训练。

4.3 通过VR教学树立滑雪运动自信心

通过VR技术进行滑雪教学, 教师和学生都要明确每次课程应当达到的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范围内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式, 才能够有效地调动学习热情树立起项目训练的自信心, 淡化学生的恐惧心理。反之学生一味地追求虚拟环境的刺激体验忽视每堂课程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在实际雪道练习时只会盲目地模仿, 在练习失败后会造成更大的挫败感和恐惧感。同时滑雪运动对于学生而言所产生的惧怕心理不单单来自于项目自身特点, 比如雪道周边的植被、树木、拦截网等环境因素, 快速滑行阶段不能有效地制动或者改变方向, 运动者很容易撞击周围拦截物。在学习过程中模拟运动过程, 引导学生及时发现所处滑行环境做出正确判断, 强调快速反应能力的生成, 减轻心理压力, 避免在实际雪道滑行当中的伤害事故发生。这样不仅保证高校学生在身体健康成长的同时心理也保持健康的方向发展。

4.4 通过VR技术完成动作示范和教学对比

教师在虚拟环境中完成技术动作示范保存的运动影像, 不仅是直观的运动表象, 还能够促成学生在练习后对于自身运动形态同示范动作的鲜明对比, 模仿相同技术后寻找在同一动作完成时身体对于骨骼和肌肉的控制, 这种外在视觉、听觉等直观感受结合身体内在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的认知状态, 清晰化教师的“模糊”示范, 更利于良好滑雪技术的形成。学生多次练习的影像对比, 使教师在滑雪施教过程中更具针对性, 学生也能从中观察到自身技术动作的完善过程, 体会到实际的成就感。

5 结语

文章通过对天津地区自然气候及滑雪场地的实际情况、滑雪课程中影响因素、基于VR技术在天津地区开展滑雪课程对策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可以预见到随着2022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日期的临近, 在天津地区高校对于滑雪项目的体育教育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用VR技术, 可以实现虚拟滑雪教学, 提升在高校滑雪课程当中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王宏宇.谈在体育训练仿真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 :61.

[2]赵子云.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资源建设, 2010 (5) :56.

[3]姚广军.滑雪运动在普通高校中的发展状况[J].冰雪运动, 2006 (1) :31-32.

滑雪技术 篇9

但时至今日, 我院的U型槽的技术训练还处于摸索当中, 哈尔滨体育学院滑雪专修学生中也开展了单板滑雪项目, 对于技巧类更高的U槽项目如何尽快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合理、有效的技术训练方法才是关键。

本研究本着开拓、创新的宗旨, 从探索本科单板滑雪学习单板U槽基本技术入手, 集中力量对我院队夏训及冬训的技术训练方法进行研究。

1 影响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中枢疲劳的因素

鉴于与ANN模型无关的输入数据会影响预测结果, 故输入网络前, 需要分析整理出声音、使用者、空间和环境等影响因素与中枢疲劳的关系。如表1所示, 21个指标被选为运动员中枢疲劳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 输出变量为个体的中枢疲劳。相关检验发现, 上述变量中, 19个变量与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的中枢疲劳显著相关, 故2个与中枢疲劳不相关的要素, A1及A6, 在接下来的模型构建中不纳入网络计算。

再次, 我们的训练理念有偏差, 只通过传统的技术训练, 与运动员心理调控并没有有效的衔接, 导致训练时技术过硬, 但是一到大赛成绩就降低。

本研究能过调研得知, 目前我U型槽在技术训练上存在在两大不足:

第一不足是, 我们的技术训练没有找到在发力顺序和技术结构相似的手段。这一点从国外选手经常参加夏季极限运动赛事就可以一目了然。因此, 极限运动中的滑板项目与U型槽异曲同工, 这种相似性已经达到了极致!而我院选手目前还只能从蹦床中寻找所谓的空中感觉, 这主要原因是,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座像样的夏季U型训练跳台。

第二不足是, 我们的技术训练没有考虑运动供能相似的问题。U型槽运动员完成一套动作要完成5-8个动作, 运动30秒左右, 这是个典型的无氧耐力运动, 其机体能量供应主要靠肌肉中无氧代谢供能, 能量的来源主要靠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分解供能。因此, 针对单板滑雪运动员应该重点发展其无氧供能能力, 主要是提高其专项耐力水平和承受大强度训练能力。但我们目前大多采用典型的无休止循环训练, 这可能与我们条件有限, 寄希望通过增加练习次数来提高技术水平有密切关系。

1.1 重复训练法

腾空高度是高质量完成空中动作的基础, 只有较高的腾空高度, 才能完成飘逸的动作, 为完成难度动作提供了可能性。因此, 腾空高度的训练, 应反复进行。可在U型场地内运用正脚前刃、正脚后刃、反脚前刃、反脚后刃“两脚四刃”进行腾空荡的训练, 充分体验起跳板与槽壁的感觉和空中控制身体的感觉以及落地板与雪的感觉。可通过单个动作的简单编排来完成两脚四刃的腾空技术。具备了较好地腾空高度和技术, 对于最基本空中动作类 (低于360度转体类动作) 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1.2 减难法

在进行诸如男子选手Frontside 1080或女子选手900度转体等难度动作训练之前, 务必先要降低目标动作的难度。如要完成1080转体动作, 需先熟练掌握完成900转体的动作和要领, 在体验转体900的过程中, 加快发力顺序, 增加旋转度数。

1.3 分解训练法

诸如double cork的动作, 可先完成cork的动作, 然后逐步过渡到double cork;Mc Twist是由一个前空翻和转体180度组合而成, 可先练习前空翻动作, 待熟练后, 在空翻过程中, 落地前完成180度转体。

1.4“影像回忆”是自学的最有效方法

对于新学动作, 可以观看视频中顶尖选手的动作, 以此来建立运动表象, 建立完成新学动作的信心;通过观看视频记录自己的动作, 反复观看, 并分析完成或尝试动作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以此完善动作的表现。

1.5 弹网训练难度动作

弹网是国际上最为常用和有效的难度动作训练手段。运动员可以充分利用弹网给予的空中高度来体验空中感觉, 模拟目标动作, 找到完成难度动作的发力顺序, 配合雪上辅助安全设备, 来完成难新动作的开发和使用。

2 单板滑雪项目技术训练的主要手段

2.1 从“升学”训练手段入手, 为技术训练打下坚实的体能基础本研究通过调查和研究得出U型槽的运动素质重要程度按如下顺序进行排列:

力量、速度、协调和灵敏。其中, 力量素质中运动员完成动作时主要肌肉的力量耐力占第一位, 起跳时的爆发力占次要地位;速度素质主要体现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两方面, 且两个方面同等重要;协调和灵敏素质则是由运动员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敏性体现的。但是无论哪种素质, 不与心理学进行有效衔接, 在比赛中都会对运动员造成影响。

2.2 听音乐训练法具体实例

2.2.1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体能训练中心思想

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具有危险性大、技术水平高的特点, 对比赛及训练场地又具有较高的要求, 故当前推广程度不高, 参与人数亦十分有限。然而随着刘佳宇、蔡雪桐、张义威等优秀运动员在近年来各种大型国际比赛中的优异发挥, 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成为继自由式空中技巧项目后, 我国雪上项目在冬奥会上有望实现奖牌突破的又一潜在的优势项目, 引起了巨大关注, 为该项目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契机。

然而, 虽然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整体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但由于该项目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都起步较晚, 发展规模也较小, 在生物学监控和医务监督等方面现成的理论和方法都寥寥无几, 不仅给科技服务和攻关带来很大的难度, 更重要的是使教练员在安排训练上缺乏科学的依据。

———发展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专项力量, 针对性加强核心力量 (腰背、髋、腹部) ;

———改进运动员蹬伸发力方式;

———加固躯干和髋部力量以提高动作姿势稳定性, 为完成高难度动作技术提供稳定的平台;

———提高练习强度, 强化髋部 (主要臀大肌) 、膝部爆发式发力能力;

———改正运动员起跳前预先调整的习惯,

———结合“整体姿势屈曲状态, 下肢力量要大于上肢, 大肌群需求大于小肌群, 伸肌好于屈肌, 外展好于内收”的问题进行专项力量训练设计。

2.2.2 U型槽训练课准备活动

2.2.2. 1 行进间球操

a.弓箭步两臂交替持球阔胸

b.弓箭步单臂持球后振

c.弓箭步双臂持球后振

d.弓箭步两臂交替持球体侧摆

e.弓箭步跨下传接球

f.高抬腿跨下传接球 (包括向前和向后)

g.跳换步跨下传接球 (包括向前和向后)

h.双臂持球前举正面向前交叉步

i.双臂持球前举正面向后交叉步

j.双手持球前摆踢腿

k.半蹲持球上抛转体360°接球

l.身后双臂持球前抛接球

m.跳步持球单臂后振

n.跳步双臂持球前摆高抬腿

o.两人相对行进间互传球

p.两人两球对传

q.高抛球接球后高抛

2.2.2. 2 花式跳绳

练习形式:

两人各执橡皮筋一端甩动, 运动员看准时机进入跳绳, 中间一人负责给运动员传球以及接回球, 完成以下内容:

a.单纯跳跃, 然后出来

b.单纯跳+触地跳+传接球

c.单纯跳+触地转身跳 (包括左转和右转身) +传接球

d.单纯跳+连续两次触地跳+触地转体360° (包括向左转体和右转体+传接球)

2.2.2. 3 围成圈花式传球游戏

练习形式:

让运动员围成一圈, 采用多种方式传接球, 时间由教练员决定, 教练员击掌运动员开始传球, 击掌结束时未将球传出的队员将受到“惩罚”, 内容如下:

a.单纯传接

b.接球后绕腰一次再传给下一人

c.绕腰一次+高抬腿跨下传球

d.8字绕环后传球

e.头上向后传+跨下传交替

2.2.2. 4 杠铃片操

a.练习形式:

双手持杠铃片站立, 先向下俯身, 接着双臂持杠铃片上举, 身体展开, 一腿向前成弓箭步。

b.练习形式:

双脚分立, 同肩宽, 双手持杠铃片向一侧转体, 身体扭转, 展髋发力, 同侧肩上顶, 带动双臂持杠铃片甩向身体另一侧, 交替进行。

c.练习形式:

双脚分立, 略宽于肩, 俯身持杠铃片绕髋转动。

d.练习形式:

双手持杠铃片于头上并腿站立, 向上小跳, 一腿向一侧跨出成弓箭步, 同时杠铃片由下向上摆至头顶, 身体展开, 接着跳回还原初始姿势, 再向异侧跳起跨出成弓箭步。

e.练习形式:

半蹲, 双手持杠铃片于胸前, 跳起成弓箭步, 同时杠铃片上摆至头上。

f.练习形式:

半蹲, 持杠铃片左右摆荡, 同时身体由半蹲转为直立。

3 结论

在听音乐训练的过程中, 运动员最开始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 在系统的训练两周以后, 运动员开始逐步适应。在比赛中心理能力提升, 一些喝倒彩、甚至杂音都对运动员无法造成太多的影响, 甚至部分运动员习惯听音乐进行比赛, 来提高自己的兴奋性。避免外界杂音对自己的技术造成影响。

摘要:对优秀运动员而言, 大赛中的临场发挥是检验其训练水平及赛前备战情况的最显著标志, 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运动员的心理适应能力及临场调控水平是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在日常训练中模拟比赛环境, 使运动员对其逐渐产生心理适应或针对突发状况进行心理调控, 对于运动员备战大型比赛, 尽早进入最佳竞技状态, 继而获得理想成绩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本研究利用环境声学中的“声景研究”以及信息学中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基于比赛场地的声环境, 对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调控及比赛中的心理反应预测, 并以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为例, 对其效果进行检验, 为该项目运动员更好备战大赛、取得佳绩提供支持。

关键词:单板U型场地滑雪,技术动作,心理调控,声环境

参考文献

[1]徐文东, 朱志强.中国冰雪运动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269.

[2]张亚东, 张宝军.初学者高山滑雪时应注意几个问题[J].冰雪运动, 2005 (2) :33-35.

[3]徐哲珠, 栾兆亮.第20届冬奥会高山滑雪运动员身体的本形态特征[J].冰雪运动, 2006 (4) :15-18.

[4]李波, 谭睿.浅析高山滑雪基本技术速成教学法[J].冰雪运动, 2001 (4) :43-44.

滑雪技术 篇10

一、丁令族源及滑雪活动内因简述

《中国民族史》中对丁令族的记载为:“北方游牧之族, 大者有四:曰匈奴, 曰鲜卑, 曰丁令, 曰肃慎。……丁令继鲜卑而起。极盛于南北朝、隋、唐之间, 而亡于唐文宗时……”[1]丁令在《文史辞源》之中解释为:“丁令, 古民族名, 汉时为匈奴属国……”另外, 丁令也被一些史料文献称之为丁零、丁灵, 四五世纪时, 则被称作勅勒、铁勒、高车。直到6世纪时, 在被唐册封后改之为回纥, 并于9世纪时期分为三支, 其中两支迁至新疆一带, 一支迁至河西走廊一带[1]。除《山海经》、《史记》之外, 对丁令族活动的史料文献记载还有《汉书·苏武传》中“丁零盗武牛羊”、《汉书·匈奴传》“丁零乘弱攻其北”等。虽然, 这些史料文献对丁令族的记载不甚详尽, 但也确切地证明了丁零民族的存在史实;由于这些史料文献所产生的年代不一, 对丁令族从事滑雪活动最初的地点与时间问题也无法加以明确。但就中、蒙、俄三国的历史学家及考古学家的相关研究, 《山海经》中所记载的“钉灵”族, 确为我国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 其源于商周时期鬼方族的后裔——赤狄族 (春秋时期) 。而“鬼方”族原生活在甘肃、宁夏一带的广大地域, 后因商周的讨伐, 一部分鬼方族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000年间迁至西伯利亚和贝加尔湖地区[1]。直至公元前700年—公元前200年这一阶段, 丁令族生活区域也未有更大变化, 仍广泛活动于西伯利亚和贝加尔湖地区。

人类的滑雪活动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活地域气候寒冷、雪量充足以及雪期较长;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并具有制作滑雪器具的材料。而古代丁令族的先祖是生活在我国甘肃、宁夏一带的鬼方族, 并不符合产生滑雪活动的气候条件, 但因一支鬼方族迁至西伯利亚和贝加尔湖地区之后, 且贝加尔湖地域气候又恰恰符合滑雪活动的基本条件, 而彻底改变了丁令族原有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 并在生活、生存的需求下, 他们开始逐渐与贝加尔湖及西伯利亚地区的原始部落发生了融合, 逐渐学会并开始了滑雪活动。另外, 由于古代各部族之间为抢夺资源而经常发生战争, 因此, 人们为了达到兵贵神速的目的也开始创造或应用了当时的重要的交通工具———滑雪。而古代各部族在冬季狩猎之时, 需要在寒冷、多雪等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进行, 这也需要一种快速、适宜于迅速追踪猎物的交通工具, 而滑雪板也恰恰符合其狩猎所需。

另外, 由于丁令族及其后裔部族一直处于游牧、游猎为生的原始社会阶段, 加之各部落尚未形成统一, 氏族、部落则是其社会组织的基本形态;在这种自由渔猎、地域气候的影响之下, 其广泛从事的滑雪活动自然也就成为其滑雪活动传承、发展的主要内因所在。

二、丁令族后裔各部族的滑雪活动

丁令族在不同的历史时间, 在继续与其他民族融合的基础之上, 其后裔部族的滑雪活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 也在不断迁徙过程中, 将滑雪活动区域不断地扩大。关于丁令族后裔各部族的滑雪活动在《新唐书》、《文献通考》、《通典》等史料文献之中均有记载。只是丁令族及其后裔各部族的称谓在不同的时期有所不同, 但其滑雪活动却有着良好的传承与发展。

1. 都波部族的滑雪活动。

都波部族是丁令后裔铁勒在隋唐时的一个部族, 生活于贝加尔湖以南[2]。其文字记载最早见于《隋书·铁勒传》之中:“北海南则都波等。虽姓氏各别, 总谓为铁勒。”[3]同样在《通典·都波》中也记载着:“都波者铁勒别种……大唐贞观二十一年遣使朝贡。”[4]而在《新唐书》中则将都波称谓之都播:“都播亦曰都波……贞观二十年, ……使通中国。”[5]

《新唐书》和《文献通考》均对都波部族的滑雪活动有所记载:“桦皮覆室, 多善马, 俗乘木马驰冰上, 以板籍足, 屈木支腋, 蹴辄百步, 势迅激……”这里的“木马”即滑雪板;而在元代也同样将滑雪板称之为“木马”———“木马形如弹弓, 系足激行, 可及奔马, 二者止可冰雪上行。”[6]隋唐之后, 都波部族在历经多次民族融合之后, 其称谓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如辽代被称为“斡郎改”, 蒙元时期被称为“兀良哈”, 清代时期则被称之为“乌梁海”等[7]。都波部族虽在称谓上发生了变化, 但其传统的滑雪活动却从未停止。即至今日, 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乌梁海人依然从事着滑雪活动。

2. 拔悉弥、拔野古部族的滑雪活动。

铁勒诸部落之一的“拔悉弥”部族, 古称为“拔悉蜜”、“弊刺”。《辞海》中对“拔悉蜜”的解释为:“……初在北庭 (现新疆吉木萨尔) , 后迁于嗢昆河流域 (现蒙古国鄂尔浑河) , 从事狩猎, 善用雪橇。”拔悉弥族被回纥所破之后, 并入回纥。而在《通典》中对拔悉弥的记载则更为详尽:“……国多雪, 恒以木为马, 雪上逐鹿, 其状似盾而头高, 其下以马皮顺毛衣之……若下陂走过奔鹿……以杖刺地而走, 如船焉;……”[7]遂见, 拔悉弥部族作为丁令族的后裔部族, 由新疆迁至鄂尔浑河地区之后, 依旧从事着先祖传承下的滑雪活动。另外, 史料中对拔悉弥部族滑雪活动所用的滑雪板的形状 (似盾而头高) 、制作特点 (马皮顺毛衣之) 、滑雪时的速度 (若下陂走过奔鹿) 、滑雪杖的使用方法 (以杖刺地而走) 等均进行了极为详尽描述, 从而也体现出了拔悉弥部族滑雪活动与现代滑雪运动更加贴近。这也令现代学者对丁令族后裔部族的滑雪活动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直观的理解与认识。

而在《文史辞源》等史料文献中也均有对拔野古部族的记载:“拔野古, 种族名, 敕勒诸部之一”。由此可见, 作为铁勒部族之一的拔野古, 同样也是丁令民族的后裔部族, 生活在现海拉尔、克鲁伦地区, 也沿袭、传承了丁令族先祖从事滑雪活动的习俗。《通典》之中, 对拔野古部族的滑雪活动进行记载:“拔野古者, 铁勒之别部, ……贞观二十一年举其部来降……人皆著木脚冰上逐鹿……风俗与铁勒同, 言语稍别。”[4]虽然, 史料文献中对拔野古部族的滑雪活动记载较少, 但“人皆著木脚冰上逐鹿”、“风俗与铁勒同”也直接证实了拔野古部族人们极善滑雪活动, 并在皑皑白雪中狩猎的情形。

三、丁令族及其后裔部族对促进古代滑雪活动发展的积极贡献

《山海经》中对丁令族的滑雪活动所用器具进行的描述:“从膝已下有毛马蹏善走”, 这里的“蹏”作“蹄”解;此时的丁令族的滑雪板是最为原始的滑雪板之雏形, 但也有了“马蹏自鞭其蹏日行三百里”的略作夸张的拟喻。《新唐书》和《文献通考》之中对都波部族的滑雪器具的描述为:“以板籍足, 屈木支腋, 蹴辄百步, 势迅激”。作为丁令族的后裔部族, 已将滑雪板缚于足下, 在使用“屈木”的情况下, 其速度有了极大的提升“势迅激”。而在《通典》之中对丁令后裔部族拔悉弥的滑雪板的描述则更为详尽:“……其状似盾而头高, 其下以马皮顺毛衣之……若下陂走过奔鹿……以杖刺地而走, 如船焉;……”此时, 拔悉弥部族的滑雪板在制作上更加完美, 活动时的速度也更迅速, 甚至可达到“若下陂走过奔鹿”的速度, 其应用技巧也更为娴熟“以杖刺地而走”;另外, “如船焉”也说明了拔悉弥部族已将滑雪板的宽度加以扩大, 以有效增加与雪地的接触面积, 而有效地提升滑雪时的速度。由此可见, 丁令族后裔部族在滑雪器具的传承上有也极大的改进与完善, 滑雪板头有了明显的创新———“似盾而头高”, 板面较宽, 并在板底“马皮顺毛衣之”的改进, 在“以杖刺地”的作用之下, 全面提升了雪上的滑行速度, 同样也隐喻出其滑雪动作的科学性。这也说明, 丁令族后裔在对先祖的滑雪器具进行了改进与完善之后, 极大地提升了滑雪活动的实效作用。

综上所述, 我国古代丁令族生活于高寒、多雪的地域, 多以狩猎为主, 且均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并以氏族、部落为其基本的社会组织形态。正是在这种不发达的经济生活、高寒多雪的气候环境以及相对落后的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之下, 滑雪板也逐渐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并使得滑雪活动在丁令族及其后裔部族中得以保留、传承。随着丁令族后裔部族不断地与其他各民族的融合、迁徙, 这也为扩大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滑雪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要:中华民族的滑雪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 而我国古代的丁令民族以及后裔民族的滑雪活动则具有代表性。本文就我国古代丁令民族滑雪活动及相关特征进行论述, 欲进一步阐明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滑雪活动发展的内因。

关键词:丁令族,古代,滑雪,少数民族,中国

参考文献

[1]徐文东.中国冬季运动史[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

[2]段连勤.丁零、高车和铁勒[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魏微.隋书[M].中华书局.1973.

[4]杜佑.通典[M].中华书局, 1982.

[5]欧阳修.新唐书[M].中华书局, 1975.

[6]张碧波.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到瑞士去滑雪 篇11

在这个一片银白的世界里,大的 雪道有足球场那么宽阔,小的雪道宽度等于一条单行车线。每一条雪道的分支点插着一大把路标,路标上写着大大的阿拉伯数码和路的难度等级。但是在这么一片茫茫白色之中发现小小的路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常常一不小心就冲到了下一个路段上,至于这条路将要把你带到哪条道上,那只有滑到底才能知道了。但到了底才发现下几个路段是红段、黑段,那就只好请上帝保佑了。

瑞士雪道的难度只分三个等级:蓝道、红道、黑道。黑道最难,蓝道最容易。以我现在的水平若是上了红道还能紧咬后牙根凑和着滑下来,若是上了黑道那只有往下滚的份了。上山每人身上都要装份地图,到了路标前拿出地图来细细琢磨,分清东南西北和在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线条里找出自己在哪一条线上绝对不是我的强项。我有两次滑错了雪道,站在那里很想嚎啕大哭。这是后话。

练习了三天后,以前的水平差不多就全回来了。上到山顶,从雪山之巅 往下滑,雪道宽阔,雪质蓬松柔软,人也相对稀少,滑起来非常舒适。眼前是雄大的山脉绵延起伏,心中豪迈之气顿生!从山顶飞驰而下,双耳呼啸着风声,雪橇忽左忽右,激起残雪如烟,在没有人经过的雪地上留下美丽的曲线,心情真是爽极了。特别是在山岩前一个急刹车,潇洒地停下时激起一片雪花飞扬,雪花落处,脚下的一座座银色山峦重新在阳光下闪烁。

最后一天,我们竟遇上了雪崩。那时天空晴朗,阳光明媚,在冰川层上正滑得开心,突然听到一声闷雷一样的响声,转身看去,只见身后山上一处烟雾弥漫,一半的山峰在晴空之下突然都被遮掩在烟雾之中,而这团烟雾正在向我所站的这个方向滚来。雪崩!!听到身边的J撕心裂肺地喊道。我第一个反应就是晕!接着好像就喊了一声“快跑!”但就是心口发凉,膝盖发软,喉咙发哽, 浑身脱力,感觉控制不了脚下的那对雪撬,那几秒钟的时间,感觉向山下冲去的我慢得像一只蜗牛,觉得谁跑得都比我快,恨不得自己有一双翅膀。

真是万幸,松散的积雪并不多,这次雪崩的速度不是太快,雪崩的规模在从半山滚到压得坚实的雪道上以后就小了下去,自行消散开来,翻滚的雪浪追到离我身后10来米远的地方终于停了下来。我和大家一起站住,望着那被淹没了的雪道,惊魂未定,浑身颤抖,一张脸肯定比白雪还要惨白。等到过了许久惊魂稍定,才发现内衣已经被汗湿透。这时蓝天下阳光依旧灿烂,一片宁静美丽,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据说在阳光好的晴朗的日子最容易发生雪崩。因为雪被阳光的热度暖松了。

装备—————————

滑雪装备主要有滑雪板、杖、靴、各种固定器、滑雪蜡、滑雪装、盔形帽、有色镜、防风镜等。通常滑雪场有器材出租,游客不妨租借。

滑雪板价钱有别。一般滑雪板有木质、玻璃纤维和金属之分,木质的轻而价格便宜,但易受潮变形,故使用前宜涂抹特制油脂,使不易粘雪及防止雪水浸入。玻璃纤维滑雪板适合任何雪质的雪地,但价格高。铝合金的金属滑雪板在轻而燥的深雪及冰面上回转轻便, 价格也较高。目前有将这三种材质混合制成的滑雪板,最受滑雪爱好者欢迎。

滑雪杖保持平衡。简称雪杖,其作用是帮助滑行及维持身体的平衡。选择时以质轻、不易断折、平衡感好、适合自己身高的原则。一般由拦雪轮起算,最长不过肩,最短不低于胁下。可将手穿过皮手环,握杖挥动称手为佳。

固定器避免滑雪伤害。所有的滑雪板上都有将滑雪靴固定在其上的装置,在滑雪者跌倒时固定器会迅速松脱,是避免滑雪伤害的重要防护器具之一。

滑雪装实用为上。应以保暖、防风雪、舒适合身、不妨碍行动及尽量减少风的阻力为原则。专业的滑雪装虽质量精良,但价格昂贵,因此一般只需购买实用的普通衣物即可。

滑雪靴保暖合脚。初学者和业 余者选择保暖合脚及防水的滑雪靴即可。最好选择靴筒较低的短靴,以免影响足踝的屈转。

四季滑雪看瑞士 篇12

如果有人问你,什么季节可以滑雪,你会不假思索的回答,是冬季。可是笔者是在炎炎的七月初到达瑞士小城卢塞恩的,第一个景点就去铁力士雪山。铁力士山是瑞士中部的最高峰,海拔3020米,这里是瑞士,也是世界最好的滑雪度假胜地之一。一年四季,都有世界各地的滑雪爱好者来到这里,体验滑雪带来的无比乐趣。

铁力士雪山是阿尔卑斯山脉的一部分,位于卢塞恩市不远的英格堡区。旅游大巴进入山区,海拔越来越高,盘山道两侧古木参天,遮云蔽日,尽管刚刚过午,天好像突然暗了下来。山麓偶尔无树,则是绿草如茵,有如一张绿地毯,让人充满遐想。

车到雪山脚下的英格堡山麓,我换上长袖衣服,有准备的游客则换上羊毛衫。钻出汽车,导游叫我们找WC方便完毕在原地等候,他去购票。登雪山是旅游自费项目,每人75欧元(1欧元约等于10元人民币)。望着近在咫尺的雪山, 一股股寒气逼来,山脚下是绿草森林,山顶上则是皑皑白雪,很是刺激。运行的高空缆车一直没停止过。

穿着短袖衣服去滑雪是这里独特的景色

导游回来,每人发一张进门的磁卡票,用这专用票插进专用孔,门口的栏杆才能自动打开。他再三强调沿途总共换三种不同的缆车,因为导游不跟我们同行了。第三段也是最后一段缆车,这段缆车为世界首创的360度旋转缆车,共可承载80位乘客,乘客不需更换位子,便可以欣赏车外360度的全景。设计时是游客能欣赏到白雪皑皑的群山, 还有千年不化的冰河景观,直抵达海拔3020公尺的铁力士雪山。乘缆车登雪山,景观亦随着高度而不断变化,从碧绿的山谷至白雪皑皑的冰峰,铁力士雪山给人的感觉十分嵯峨壮观。抵达铁力士山峰以后,走过一段长廊,推开门, 一股股潮湿的冷风刺骨,游客都穿着单衣,从盛夏到高山雪原,让人感到大自然是如此的神奇。满眼是雪白的颜色。铁力士正在慢慢揭开冰雪美人的面纱。踩着铁力士山的雪, 迎着阿尔卑斯刺骨的冷风,俯瞰云雾弥漫的天际,领略到铁力士雪山慑人的美。

也就是在这360度旋转的缆车中,让我拍到了山下的牛羊、森林、草地和雪山上的滑雪场,这是一次意外的收获, 本来事先导游也没讲滑雪之事,更没安排我们去体验滑雪。铁力士滑雪场

铁力士滑雪场有82公里滑雪坡道,25条滑雪吊椅缆车线提供服务。具体设施:滑雪坡道82公里,4条黑道,8条吊椅33公里(有造雪设备),13条红道,7条缆车线, 1条滑雪拖牵索道8公里,8条蓝道,6条滑雪吊车。最长的滑雪道,从铁力士到英格堡 全场12公里。高度海拔10503020米, 落差2000米。绝大多数的地形适合中级和初级的滑雪者。而20%的坡道则是留给滑雪高手和单板运动员大显身手的。在教练的指导下,还有机会挑战非固定滑雪场地。乘坐铁力士山世界首创的360度旋转缆车,沿坡道上行,阿尔卑斯山的全景观令人震撼;从海拔3020米的铁力士山山顶缆车站开始,数条超长滑雪斜道令人振奋,其中还包括了直达山谷的12公里的坡道,急速的体验让人难以忘怀。

铁力士山的缆车中间站

如果你是专程来此进行高山滑雪的,也是明码标价,费用包括铁力士山冰川之旅往返缆车票,滑雪指导(2-3小时),租用滑雪板、滑雪手杖、滑雪靴、滑雪服饰等。如果在山顶住宿一晚最低需要150欧元 / 人,不过那几乎都是专业滑雪者了。

瑞士少年都很擅长滑雪运动

滑雪场也提醒滑雪人员注意:一是要了解当地的气候情况和近期的天气变化,以防天气突变。选择服务质量好, 滑雪价格适中,配套设施完善的雪场。初到雪场时应先考察一下滑雪场的大概情况,雪道的高度、坡度、长度、宽度及周边的情况,雪场设施的分布位置,认清警示标志, 滑雪场的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了解滑雪的有关规则,注意索道开放时间,在无人看守时切勿乘坐。

二是注意滑雪时器材和线路的安全可靠性。事先要很好地检查滑雪板和滑雪杖,包括有无折裂的地方、固定器连接是否牢固、附件是否齐备等。最好带有备用板、备用杖及修理工具,在陌生的雪区应使用向导。在滑行中发觉器材异常或道路情况不明应先停下来,待辨明情况后再继续前进。

三是出发前学习一些基本的保健知识和自救、急救常识。如滑雪易冻伤的部位是手指、脚、耳、鼻头、生殖器等, 应选用保温效果较好的羊绒制品或化纤制品对上述部位保温。容易发生的创伤是拇指挫伤。易发生的疾病是胃疼、腹疼和雪盲等。

四是掌握一些滑雪常识。在区域较大的雪场滑雪时应早去早回,切记不可擅自越过雪场界限或远离营地,以免发生意外。不要单独在森林中或容易发生雪崩的时间或地点滑行,最好三人以上集体行动,如单独出发,一定要告诉同伴或雪场管理人员。掌握运动强度,避免反复多次出汗而感冒或筋疲力尽滑不回来。滑雪时万一跌倒不要急于挣扎而起,最好举起四肢任其顺势滑动,这样不易受伤, 应绝对避免滚动。气候突变时,最好中止滑雪旅行,采取应急措施。

瑞士其他的滑雪圣地

少女峰地区是位于僧侣峰、艾格峰和劳特布龙嫩之间中心位置的一处冬季运动胜地。主要滑雪地包括:格林德尔瓦尔德到费尔斯特区间,克莱纳谢德格到曼丽申区间, 米伦到雪朗峰区间,这里有数条6到12公里不等的雪道, 总长达到213公里,共有44条吊、缆车提供服务。即使在夏季这里也依然可提供雪地活动项目。设施45个滑雪运动设施,213公里完好的各级别雪道,50公里雪橇道,40公里越野滑雪道。

圣莫里茨是瑞士著名的高级的度假区,气候舒适宜人, 历来以举办高水平冬季运动而闻名于世。曾经是两届冬季奥运会的举办地,所以滑雪设施的水平极高。圣莫里茨附近有4个大滑雪区,包括内尔山,科尔瓦奇峰,穆奥塔斯穆拉佑和迪亚沃勒扎,最高处海拔高度超过3000米。圣莫里茨设有滑板滑雪学校,雪板出租服务和U型槽。设施: 共有60条现代化的吊、缆车。场地滑道总长共350公里。高度海拔1800-3303米。

具有“魔幻之山”之称的达沃斯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滑雪爱好者,其运输设施将滑雪者带往该地区的5个滑雪场, 在310公里的滑雪坡道上有50个登山吊车。场地具有初级、中级、高难滑道总共307公里,最长雪道12公里,4个雪上公园。高度海拔1560-2844米。

格施塔德的高级滑雪区被视为滑雪天堂,250公里的滑雪坡地。在3000米高的Devil冰川,夏季也可以滑雪。格施塔德设有63个上山吊车和缆车,设有观景台的舒适山区餐馆,40多处有冰壶、滑冰等冬季项目的设施,另外还有123公里的越野坡地,这些使格施塔德成为高水准的冬季旅游地。格施塔德设有滑板滑雪学校、器材出租和U型槽。设施250公里滑雪道。高度海拔1050-3000米。

弗林斯和莱克斯是两个相邻的村庄,它有220公里的滑雪坡道,高度由1100米至3020米,并有29架上山吊车和缆车。从弗林斯和菜克斯还可到达附近的冰川,滑雪的季节可延至春末夏初。滑雪场设有滑板滑雪学校,器材出租店, 设有障碍滑雪场和U型槽。场地具有初级63公里,中级71公里,高难86公里,总共220公里,4个山谷下坡,28个坡道,4个雪上公园,2个U型槽。高度海拔1100-3018米

铁力士英格堡雪山购票处

铁力士山下的英格堡小镇

铁力士山一年四季接待无数世界各地的游客

阿罗萨适合各种冬季体育活动。滑雪坡道达70公里长。由于晚上禁止汽车通行,夜晚格外宁静。阿罗萨设有滑板滑雪学校,器材出租店和U型槽。场地具有简单21公里, 中等41公里,高难8公里,总共70公里。高度海拔18002653米。

采尔马特位于著名的马特宏峰脚下,这里有3个主要滑雪区:采尔马特 - 苏内加 - 洛特峰区;采尔马特 - 戈尔内格拉特 - 施托克峰区和采尔马特 - 施瓦尔茨湖 - 马特宏峰冰川天堂。雪场从马特宏峰冰川天堂一直延伸至意大利境内。74条上山缆车、索道及火车线覆盖着394公里的雪道 (含通往意大利的雪道)。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即使在夏季也可以进行冰雪运动。当地没有汽车,游客可进行各种娱乐和体育活动。采尔马特有农舍式的旅馆,也有酒店,还有青年旅社和公寓。采尔马特也设有滑板滑雪器材出租店和滑雪U型槽。场地具有采尔马特雪道200公里,其中21公里夏季雪道。马特宏峰滑雪天堂有350公里各种难度的雪道。最长雪道是马特宏峰滑雪天堂至采尔马特:22公里。最高海拔3899米,最低海拔1620米,海拔高度差2279米。

萨斯费也是冬季体育运动的理想去处,拥有145公里的滑雪坡道,即使在夏季也能滑雪。这里禁止汽车通行,游客可以领略阿尔卑斯山的壮丽肚景,还可以进行各式各样的户外活动。萨斯费位于众多4000米山脉的怀抱中,那里有不同风格的旅馆、餐厅及娱乐设施。萨斯费设有滑板滑雪学校,器材出租店和U型槽。在萨斯费地区还可尝试夜间滑雪。场地具有初级11条,中等16条,高难8条,总共145公里。高度海拔1470-3600米。

被滑雪人誉为是世界十大滑雪场之一的维毕尔滑雪场, 为瑞士一流的滑雪场地,地处于策马特和白朗峰之间,属于中上级雪场。滑雪场树林少,不乏自然地形的滑道。滑道总长度达400公里,为欧洲滑雪客炒起来的雪场。维毕尔是由几个滑雪场合并而成。全区的滑雪道大多可以缆车相互衔接,而且滑道都很宽敞,滑来没有空间的压力,即使是标明属于高难度的‘黑线滑道,也没有想像中那么困难,进步也快。瑞士滑雪人口多,维毕尔滑雪场就是瑞士雪地滑板的重镇,滑雪场上不乏雪地滑板玩家挑战试身手。欧洲雪场的滑道,以距离长著称,考验滑雪客腿力。从山脚到山顶滑道, 往往得换上二、三趟缆车才能到达,一趟滑下来就是好几公里,而维毕尔的最长滑道,就超过8公里以上,最短的滑道也长达1公里。在维毕尔滑雪,最过瘾的是滑在没有滑道的雪地上。由于树林极少,1000公尺以上又多岩石,当积雪深厚,岩石深埋在雪堆下,就成了天然的滑雪道,也使雪场拥有极佳的视野和宽阔的滑道。

瑞士是个全民喜爱滑雪的国家,有这么多天然的滑雪场地,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滑雪爱好者,为瑞士的旅游业带来新的活力和增长点。

上一篇:学生摄影技术下一篇:农产品企业的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