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摄影技术

2024-05-11

学生摄影技术(共12篇)

学生摄影技术 篇1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在当代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对目前德育教育的情况和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进而对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生德育教育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生,道德教育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我国社会的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 互联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了。作为百年大计的教育事业,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更是不可或缺。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而人才的培养是全方面的, 不仅要培养其学科知识, 更要培养其良好的人格和品德。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内日益深化, 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必然要发现新的变革。

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教学产生的影响

互联网的兴起, 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网上, 学生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 经过分析、参与、整理、创新, 很快便有所获。这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对现代科技的热情都大有益处。

网络技术的发展, 第一是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网络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 使得学生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 自由地访问所需要的站点, 主动了解各种信息资源使学生接受来自不同角度的建议, 经过自身的判断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第二是促进学生开放精神的树立。网络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向学生适时地传播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及价值观与行为规范, 使青年人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 发展和形成自己的个性, 顺利参与社会生活;第三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从中获得养料, 完善知识结构, 学习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 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 并借助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甚至普通人的力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 网络这一虚拟现实又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 在这里可以大胆尝试、不断开拓;第四是网络有利于促进学生民主意识的提高, 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法制意识的健全。

网络技术对学生发展的不良影响:

1) 网络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存有潜在威胁。网络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 内容庞杂、良莠不齐, 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 这就使他们头脑中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 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倾斜。长此以往, 对我国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形态必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社会安定形成一种潜在威胁。

2) 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虚拟世界, 脱离现实, 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随意发表言论, 又不受任何法律法规的约束, 并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 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 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夜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对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轻者视力下降, 精神萎靡不振, 学习成绩下滑, 重者荒废学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更有甚者, 许多青少年学生以及大学生由于长期沉迷于网络中, 逐渐在生理和心理发生了严重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的变化, 表现为, 精神不振、对于生活没有兴趣以及运动功能失调等后果。互联网在带给我们生活极大方便的同时, 也将我们引入了“电子海洛因”的世界。因此, 作为教育工作者, 对于这个严重的现实问题, 我们不得不进行认真的思考。

二、网络技术时代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途径

(一) 学校道德教育: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应转变观念, 辩证地认识网络之于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的作用, 深入分析青少年学生迷恋上网的原因, 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使用网络、驾驭网络的能力, 构建适应网络时代需要的道德教育模式。首先, 必须转变现有德育工作者的观念, 变单向教授为双向互动传授, 利用网络实现师生共同学习, 引导学生辨别信息之良莠, 增加思想免疫力;其次, 培养一批跨学科的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都过硬的网络德育工作人才, 利用网络媒体, 改变学校德育主渠道的教育方法。教师进行教育时, 应将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置于平等地位,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 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促使青少年学生自觉践行网络道德规范;最终教师要不断加强青少年学生道德人格问题的探索研究, 能够胜任网络环境下的道德教育工作, 最终将成为青少年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主要施行者。

(二) 家庭教育: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补充

家庭承担着道德示范和道德启蒙教育的任务。父母作为孩子的教育者, 其道德人格不仅反映了自身素质, 而且通过家庭中的亲子互动及潜移默化的作用, 直接影响孩子的道德人格培养。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家长, 开发亲子互动的活动项目和各类家庭培训项目, 发挥在促进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 成为他们合格的第一任教师。

(三) 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的根本落脚点

道德自律是一个自我约束, 自我提升的过程, 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 是人人“从我做起”。只有网络主体通过实践, 学习与思考, 把握了网络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把握了自己的真实道德需要, 明确了自己的道德权利、责任与义务;通过反省, 发现、克服了自己的恶念与陋习;并在实践中改造自身, 躬行、践履道德规范, 锻造高尚的人格;才能达到道德自律阶段。

(四) 社会教育: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

1) 发挥国家伦理职能, 营造良好成长环境。国家对人的道德需求的正当、合理和合法地完成确认过程, 也是实现国家伦理职能的过程。国家在社会公共道德生活方面推出的每项具体的政策, 都加强了个人的社会道德特征, 成为一种完善现代伦理关系的有效措施, 从而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现实基础。

2) 迎接道德教育挑战, 建立青少年绿色网站。目前, 我国青少年网站建设严重滞后, 吸引力不强, 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力不大。青少年网站的质量对青少年学生道德人格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网上信息应当突出对社会中焦点问题的关注, 因为它所折射和反映的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准, 必定影响青少年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心灵世界, 对道德人格的培育起着典型引导作用。

3)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汲取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丰富营养。要继续深化“手拉手”、“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等富有成效的道德实践活动。要为未成年人提高丰富的精神食粮, 新闻出版单位要创作编辑未成年人喜爱的读物和作品。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拓展学校德育途径。学校德育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 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 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 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 这才有利于教育者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 把握问题的关键, 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使学校德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现实, 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德育绩效。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2001.

[2]向阳.浅谈网络技术与学校德育的整合.中国科技信息, 2005.

[3]李广文.新时期大学生积极道德人格的培育, 理论与改革, 2005.

学生摄影技术 篇2

系 别: 经济与贸易分院 姓 名: 专业班级: 会计 班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7年6月01 学生顶岗实习技术总结报告

关于在加油站从事会计岗位的

实习报告总结

一、实习目的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在学校学的这三年,可以说对会计已经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强的东西搬上实际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就必须亲自动手去做,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会计究竟是做什么的。

二、实习单位及实习岗位介绍

加油站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民营企业,旗下有七家加油站,九家洗车房,企业现有员工150多名,其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人员有50多名,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企业通过多年不断的努力,多次被省、市、县有关单位评选为“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先进集体”、“光彩之星”的荣誉称号

我实习的工作岗位是会计,因为公司的规模挺大的,所以我们公司的员工也有100大几人,相对来说比较多。因为公司的员工多,所以在账务上也是比较繁琐的,也比较全面,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因此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离开了安逸的校园,踏入实习工作,开始的时候难免有些困难,毕竟是第一次以会计的身份进入企业实习。慢慢的了解会计这个岗位,有喜有忧、有泪有笑,最终在同事和领导的热情帮助与指导下,掌握了公司主要经营模式还有我需要做的工作,然后正式开始了我为期六个多月的顶岗实习。

(一)关于凭证整理

我们首先从客户那取得真实、合法的凭证,其中的凭证必须是为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相关收入,费用,其取得的凭证必须是符合会计法规定的要求,然后我们将这些凭证进行分类、归集、整理并粘贴。

(二)关于申报纳税

我们通过粘贴好的原始凭证进行凭证录入审核后进行期末结转登账,记账。通过收入我们可以填写本月应缴纳的增值税和地税。其中分为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按照其企业不同的基本情况的如实填写纳税申报表。每月的15日之前必须将上月的税报完并且上交税款。对于一般纳税人每月都要通知其纳税人到国税进行抄税,或者取得进项税票

也要同时到国税去认证才能抵扣销项税款。通过这些数据如实填写一般人纳税人申报表。

企业需要报的税分为三种:个税、地税和国税。而税又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个税相对于地税和国税来说是最简单的一种,它主要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计算一个月需要上缴的个人所得税额,所得税的算法在纳税实务那门课程中老师有讲过,所以理解起来很容易。国税相对来说是最难的,它涉及了销项税进项税的填写,还有营业收入的计算以及税率的区分,并且要准确无误的填写到正确的位置上,在这过程中很考验我的细心程度,导致每一次报国税的时候我的精神都高度集中。地税是根据报国税时所显示的应纳税额合计而进行填报的,根据那个合计额乘以百分之七是它所应交的城市建设维护费,百分百之三是教育附加费,百分分之二是地方教育附加费,同时还要申报通用费用中的工会经费和残疾人保障金。

因为企业分为小规模企业和一般纳税人企业,所以在进行报税时又各有所不同,小规模企业一般月报的时候只报个税和地税,季报的时候则个税、地税和国税都要报,一般纳税人企业的个税、地税和国税则是月报季报都要报的。

(三)关于记账

在正式开始记账之前,老板让我浏览了公司之前所编制的凭证,我们公司是财务公司,代理记账的业务特别多,企业的类型又相互不一样,因此我在浏览凭证上花了很大的功夫。做过会计实训的人都知道,填制好凭证之后就进入记帐程序了。虽说记帐看上去有点像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檫涂了就算了,不像在学校,错了还可以用刀片把它刮掉,在公司里,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一丁点儿马虎,这并不是做作业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虽然公司一部分的帐的只需要在会计应用软件里面直接生成,但还是有一些需要我去做手工帐。在进行手工帐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比以前在学校实训时更加的认真仔细,生怕出现一点错误,同时我也觉得在做手工帐的时候我能学到更多的东西,用会计软件记账虽然很方便,但很多都是系统自动生成的,一些数字我根本不知道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俗话说得好“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实践操作我们才会懂得它其中的奥秘。

(四)关于银行业务

在公司熟练的掌握报税、做账、开发票等工作之后,我又开始学习了一个业务—跑银行,银行的业务主要有开立基本账户、开立一般账户、开网银、核对国税地税三方协议信息、对账、确认三证合一信息、注销基本账户、注销一般账户等。每个公司的银行业务相对来说都差不多,办理业务需要的东西也都相差无几,但各个银行之间办理业务时需要的东西却经常有偏差。(五)关于其他业务服务

我们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懂得了办理一般纳税人的要求和流程,办理一般纳税人需要符合税法的相关规定。办理一般纳税人要购买金税卡,金税卡的发行,流程和所需证件。每一年纳税人还要对税务登记证进行工商年检,其年检应在6月30日之前完成。

(六)关于个人

还有在公司应注重同事之间,客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做会计的我们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能随意透露顾客的商业机密。在公司我们要遵循公司制度和规定,服从公司的管理,更好的为他人服务。

四、实习总结及体会

(一)实习总结

百闻不如一见,这是我这次实习的最大感受。经过这次的切身实践体验,我深切地理会到了“走出课堂,投身实践”的必要性。平时,我们只能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纸上谈兵,思维的认识基本上只是局限于课本的范围之内,这就导致我们对会计知识认识的片面性,使得我们只知所以然,而不知其之所以然!这些都是十分有害的,其极大地限制了我们会计知识水平的提高。于是这些天我们进行了会计模拟实验,使我们了解了业务处理程序与方法。除此之外,通过此次实习,也对职业道德和工作中应该具备的素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这次实习中我对我的实习工作经验进行了一个总结,总结如下:

1、人际交往能力

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会计部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对下要收集会计信息,对上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内要相互配合整理会计信息,对外要与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在于各个部门各种人员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沟通方法,协调好相互间的工作关系。工作重要具备正确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记住一句话叫做事高三级,做人低三分。真诚待人。加油站的销售代表的工作是与人打交道,每天都要和各行各也的人打交道。我们越是了解顾客的想法、兴趣、观点,就越能够将工作做得更好,给顾客提供他们所希望的而且将购买的产品服务。我刚到公司时,遇到的全是新面孔,由于和他们不熟悉,所以不敢和他们说太多的话,而且对工作未曾了解,开始觉得不太适应。后来我慢慢发现,只要真诚待人,虚心请教同事,他们也很乐意和我交往,同时他们还教会我一些知识。由此我深感真诚的重要性,在公司里不但要学会如何做事,而且要学会如何做人。正确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会关系到你能否开展工作,孤芳自赏并不能说明你有个性,过于清高是很难融入大集体的。

2、遵守职业操守

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工作中一定要就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会计部门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机构,对其从业人员,一定要有很高的素质要求。作为学习了差不多三年会计的我们,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从知识上讲,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税法细则,法律知识及攻关经济动态。这样才能精通自己的工作内容,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判断,给企业的生产与流通制定出良好的财务计划,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从道德素质讲,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使其可接触到大量的共有财产,所以作为会计人员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办事的尺度,首先自己要做到安分守己,其次对于他人的威胁,诱惑,和指使要做到坚决不从。朱镕基同志曾经讲过“不做假账”。这四个字代表了他对整个会计界提出的要求和寄予的希望。如何挽救道德的缺失,将个人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上来,是我们每一个会计人员都要努力思考的问题。只有会计人员自身的道德素质提高,才能够走好职业生涯的每一步,只有会计人员全体道德素质提高,会计行业才能够得到更深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优势才能够发挥得更好

在这充满竞争、挑战的社会中,诚信越来越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诚信品德,就不可能有坚定的的信念。一个平时不将信用的人在关键的时刻

就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做出牺牲。而我们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在掌握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金库,如果不守承诺,那将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要想做一个好的会计员,要想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就一定要以诚信为本。

3、办事有条有理

在现行的法制社会,无论做什么都讲究证据。如果不能拿证据证明你做了一件好事即使你说的再好也没人承认。所以只有证据才能说明一切。而我们作为会计人员在进行填制记账凭证和登记账簿时,都以证据进行操作,没有合法的凭证做依据来证明业务是否发生,则不可以进行账务处理。所以在会计中,讲证据是最重要的。.做会计需要很好的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以热忱的心情去面对自己的工作,才能不断的进步并使自己所做的业务更好的发展,才能够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我们会计行业中更需要敬业精神,我们整天与数字打交道如果不敬业、不谨慎的对待工作,那将产生很大的损失。所以我们作为会计人员更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敬业,并不断的更新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4、态度持之以恒

作为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我们不管到哪家公司,一开始都不会立刻给工作我们做,一般都是先让我们熟悉公司的工作环境,时间短的要几天,时间长的要几周,或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会觉得很无聊,没事可做,便会产生离开的念头,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不能轻易放弃。只有坚持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去慢慢的了解会计这个职业。

5、学会聆听

我们到实习单位工作以后,要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关键是看你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对了,即使自己以前没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的掌握。态度不好,就算自己有知识基础也不会把工作做好,我刚到这个岗位工作,根本不清楚该做些什么。刚开始我觉得很头痛,可经过工作过程中多看别人怎样做,多听别人怎样说,多想自己应该怎样做,然后自己亲自动手去多做,慢慢的自己也可以完成相关的工作了。

6、工作态度严谨

作为一个会计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会计不是一件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它是靠一个又一个精准的数字来反映问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漏洞。会计工作本来就是繁琐的工作,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一点。在开始的实习过程中,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简单的填写凭证、记账都会错漏百出,试算不平。出错越多,越是心浮气躁,越是心浮气躁,出错就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到后来,我认识到了这一不足之处之后,就静下心来,仔细研究分析,不但速度加快了,效率也提高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财会工作中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其实做任何事都一样,都需要有一颗平常心。一个职员在公司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的,这就要求他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小心谨慎,一丝不苟。虽说人无完人,但是人不能老是出错。有时候一个失误不仅仅使你自己的工作进程受阻,还会影响他人,甚至受老板批评责备,因此认认真真地做每一件事情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了不使自己前功尽弃,我们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对自己的工作要十分重视,如果有必要一定要检验自己的工作结果,以确保自己的万无一失。在你对工作开始了解并熟练后,你会发现自己已能不用检验就能保证工作的质量了。而此时你也许不需要总是重复检验工作结果,但还是要对自己的工作认真对待,以免失误。

7、应当学以致用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

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以上是我在这次实习中进行的经验总结,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几年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我只能参加财务部门中较为简单的工作,如出纳及帮助会计进行帐目的核对等工作,但是,这帮助我更深层次地理解现在的企业会计,并且我对会计分录、记帐、会计报表的应用也有了进步的掌握。不在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实践暴露了我许多知识上的不足,也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补足。

会计工作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十分重要的,只要有一个部分出差错,那么就会牵连到其他的部分,所以会计真的不是简单的算算记记,这是一项十分严谨的管理活动,工作前先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此外,我还结交了许多朋友、老师,我们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因为我知道只有和他们深入接触你才会更加了解会计工作的实质、经验、方法。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改掉了很多毛病。知道挣钱的不容易,工作的辛苦,与社会的复杂多变。而为了适应社会,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实习体会

通过六个多月的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从初入社会进入职场的新手,我一步一步在成长,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得能力是远远没有达到工作的要求的,实际的工作远比想象中的要细致得多复杂得多,这时才真正领悟到“活到老学到老”的含义。实际的工作能力是书本实习心得体会范文上没有办法教授给大家的,必须要通过实际工作来积累与强化。会计学作为一门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的学科,实习是检验学校里的教学成果的最好的试金石。学校中所有学到的知识都要转化为工作能力,这样才真正做到了学有所用。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会计的发展是在实践中来完成的。

通过这六个月的实习,我接触到了真正的账本、凭证,亲手进行了简单的实际业务的处理,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多彩的实际生活,细致地了解了现实中会计业十七大的心得体会务处理的流程,认真观摩了师傅针对具体业务的处

理,使我对会计实务的认识从纯理性的上升到实践,从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更深刻的理性认识。尽管实习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受益匪浅,我深信这段实习的经历会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学习发展观心得体会作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

作为一名未来的会计人员,我现在刚刚起步,往后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并且有很多东西需要我自己去挖掘。会计这个工作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绝对的细心,它考验一个人对待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接触的工作特别多,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广泛,虽然工作中碰到很多困难,而且工作的时间也不长,但我仍十分珍惜我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实践经验,从中也学到了许多学校里无法学到的东西并增长了一定的社会经验。

所以,我们的会计教育应当与实践结合起来,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具体说就是要处理师德培训心得体会好“三个关系”:即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课堂为主题,通过实践将理论深化;假期实践与平时实践的关系,以假期实践为主要时间段;社会实践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力求实践内容与实践规模同步调进展。我非常希望学校能加强实际的工作与党校学习心得理论教学之间的紧密结合程度,实践可以非常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针对性,对我们这些毕业生尽快熟悉实际工作是非常有好处的。

在实习期间我也深刻的感觉到了我们的工作效率非常需要大力的提高。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企业发展观心得体会下是大家的通病。在这次实习中我也深刻的感觉到了这一点,仅举两个例子:一天,有一个同事一上午只工作了两个小时不到,其余的时间都在一个接一个的打私人电话,一边说着自己很忙,另一边手里却什么活也没干;另一件是关于年初报税,在银行工作心得体会资料还没有准备好,单位却在下午三点定好了地方开联欢会(下午是一点半上班),于是,大家都去联欢了,报税的时间就被推迟了。

在工作中仅靠我们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远远不够,因此我们要在其他时间多给自己充电,在扎实本专业的基础上也要拓宽学习领域。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要多向他人请教。人际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会计实习报告如何与人打交道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本领,在今后的工作中也是不能忽视的。马上就要进入社会的我们也要面临正式的实习了,我想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种积累,而这种积累正是日后的财富。在工作上,在学习上,我们要让这些宝贵的财富发挥它的作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这次实习,让我学到了许多许多,无论是专业知识上,还是为人处世上,受益匪浅,感谢加油站提供了这次实习机会。

光阴似箭,岁月匆匆。三年的大学生涯即将结束。在此,谨向给我培养、教育和提供珍贵学习机会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致以诚挚的祝福。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王娟老师,本文从选题到最后定稿的过程,始终得到导师悉心的指导,凝聚着导师大量的心血。师恩难忘,值此之际,谨向我尊敬的恩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我还要感谢三年之中为我传授知识的老师们,正是由于他们的教学,才有我今天的成绩,在此对他们表达由衷的谢意。

学生摄影技术 篇3

一、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是培养信息技术素养的基础

由于城乡学校条件不同、家庭经济不同,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接触了计算机,有的学生更早在幼儿时期就已经接触过计算机,但也有些学生到小学毕业也未接触过计算机,所以基础知识相差较大,造成对学习计算机的一种不平衡性。加上许多学校和家长把计算机这种产品当成高档商品来看待,造成许多学生产生对计算机有种神秘感,甚至有恐惧心理,生怕把计算机搞坏,这种现象对学生学习计算机是很不利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解剖一台计算机,把各个配件分解下,让学生亲手瞧瞧、看看,介绍一下计算机各配件的组成和各个功能。然后再让学生亲手把各配件复位,盖上机箱,启动计算机连接网络,下载一些有关各学科的知识或视频音乐等等,让学生知道掌握计算机知识,可以学习到书本上所未学习到的知识,开拓自己的学习视野,对学习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我对刚入学的初一新生上的第一节课。

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计算机并非一日之功,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学习掌握好基础知识和练好指法将终身受益。初中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手脚灵活度高,学习指法练习比较容易。所以让学生知道掌握好这个基本功,以后无论是在文字处理方面,还是在程序设计等方面,都能提高操作的速度。此外,教师还要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坐姿,初学者要有耐心和信心,这是学习电脑的第一步。

二、合理配置初学者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顺序是培养信息技术素养的关键

对于初学者,学生在初步了解了计算机基本原理和组织结构之后,教师在课堂中不要急于让学生明白计算机的组成,教师不要急于讲授Windows的操作界面,而是要让学生学习Word的操作界面,让学生练习指法和汉字输入。在此基础上教师教授学生怎样设计电脑小报,内容可涵盖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这样学生既可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又可以复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把学生的作品打印出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这样更能引起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这种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初学者而言,自己可根据爱好及时间安排选择其中的一种文字处理,其中使用拼音输入法是一种较方便方法,它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去记去背,只要教师稍做解释一下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可以学习使用双拼、搜狗拼音等输入法。

在学习了汉字输入法的基础上,再学习一些应用软件,如:文字处理(Word2000)、表格处理和数据统计(Excel2000)、图形与图像处理(Acdsee和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多媒体演示文稿(Powerpoint等),还可学习Internet互联网上的各种操作。

对于具体学习内容的选择,建议学生以实际应用为指导。如:要制作一张精美漂亮的电脑小报学习文字处理方面内容;要制作一份精美的贺卡送给老师或同学可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来制作;要制作电子相册并能演示可学习erpoint……当然,在制作或设计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初学者只要带着这些问题去查阅资料或谦虚的去请教老师或基础好的同学,这样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加牢固。总之,带着问题和目标去学习要比没有目标的去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三、教育学生学会动手操作与自主学习是培养信息技术素养的保障

教师要教育学生自学计算机知识时,要边看书边操作,在实践操作中达到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提升理论。如果把学与做分开后,这样不仅难以理解消化书中所讲述的理论知识,而且也还很容易忘记操作过程。因而,教师要教育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时,要是能看懂一点,就要亲自动手操作一遍,这样既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又锻炼了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同时,学生在上每节课的常规内容同时,教师要教育学生自己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设计一或两个较高教学目标,或与本节相类似的其它教学目标。提倡在做中学,在实际的操作中掌握要领,不要单纯的先学习理论后再动手操作。要求学生边操作边学习,这样对知识的掌握往往是最有效的,不理解的地方,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目标。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带着任务去学习,为完成任务而学习,才会学到真正理解了的内容,当然,用任务驱动学生自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

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信息技术教师跟上时代步伐,教育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学生摄影技术 篇4

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轻理论。学生只是想上机操作、玩游戏、上网聊天, 根本不想学习理论知识。要知道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使他们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种种不尽人意的主客观原因造成在教学过程中只重实践操作技术的教学, 而不重视理论基础的传授。我们要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 而不是计算机的操作者!今天的一些优秀软件, 如VB、Office、Windows等将来都有可能被更好的软件取代。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却有很大的相似性, 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所谓基础知识是指某门学科有一定的恒定性, 不易淘汰的、该学科的其它有关知识皆发端和源于它的那些知识。

综上所述, 加强理论基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试析信息技术教育出现“轻理论”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 缺乏考核机制,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非中考课程, 在中学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 但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和健全的考核制度, 往往是“说起来重要, 学起来次要”, 即使有考核多数也是提前告知学生试题, 甚至是做出答案给学生抄抄即可, 然后教师自定标准给学生个成绩, 但与中考无关。客观上对学生学习该门课程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认为信息技术就是上机玩玩, 不用学什么理论, 反正中考没有。

(二) 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认识不足

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 在广大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是教育部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做出的重大决策。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是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 是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必要条件。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 广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在不断提高。不少学生、家长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必不可缺, 但大部分学生还存在着重应用而轻理论、轻语言的现象。学生普遍认为我只要能打打字、上上网就行了, 而忽略了信息技术学科的系统性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常是学得“不太知其然, 更不知其所以然”。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在讲理论时, 学生就几次说“老师, 别讲了, 讲也没人听, 快让我们玩吧。”这虽然不是好学生说的, 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代表一般学生的心声呢?笔者曾对所教的二百多名学生做过调查, 内容是:你希望信息技术课怎么上 (A、上机操作;B、理论讲解与上机操作相结合;C、上网、玩游戏) ?结果有82%的学生选C, 仅有5.5%的学生选B。

(三) 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教学任务重, 缺乏激励机制

目前, 农村中小学由于受人员编制和教育经费等方面制约, 许多学校几乎没有配备信息技术专业教师, 改行和兼职的比较多, 只有很小一部分是正规本、专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教龄稍长一些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最近几年走过了从“电教教师”到“计算机教师”再到“信息技术教师”的路, 这样的师资状况, 没有掌握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理论, 难以胜任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在教育教学中很难认识到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进而在教育教学乃至对学生考核中表现出对理论知识的轻视, 进而形成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恶性循环。

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工作任务重, 有的教师每周要上20节课, 还要负责学校机房和办公室计算机的维护、制作多媒体课件、统计学生考试的各科成绩、辅导学生参加常规竞赛, 甚至要完成打印任务。教育部门和学校缺乏一套激励机制, 许多领导还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 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师的积极性, 认为再怎样努力也不会被重视, 教学中怎样省事怎么干, 还讲什么理论呀, 让学生自己上机随便玩玩算了, 学生高兴, 教师省事, 皆大欢喜。

(四) 来自家庭、社会的影响

计算机功能多, 人人皆知, 家长也不例外。一女生被母亲送入计算机培训班, 两个月下来, 五笔字打得飞快, 母亲逢人便夸女儿学会计算机了。语文老师却反映孩子写字笔画错误多, 基础知识训练总丢分。一些家里有计算机的初、高中学生经常关起门玩游戏, 还对父母谎称复习功课, 致使学习成绩下降, 问他们“父母不管吗?”答:“老爸、老妈对计算机一窍不通, 好糊弄。”问父母:“怎么只有游戏软件, 而没配备学习软件?”答:“我们不懂。”更要命的是学生之间互传一些黄色光盘, 一些黄毒悄然扩散, 而家长还蒙在鼓里。长此以往, 学生哪里还有心思理会什么理论基础、掌握技术, 更别说提高素养了, 这实在是望子成龙父母们的悲剧。学生家长知道信息技术是新兴科学, 认同孩子掌握它很重要, 但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低, 不能给予孩子正确指导, 导致以上现象的出现。

人人都知道计算机功能多、用途多, 但很多人却不了解怎样才算是真正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 更不用说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目的何在。有一些学生常上网聊天、玩游戏, 久而久之打字速度飞快, 同学羡慕钦佩, 亲人朋友称赞, 他就在这羡慕的目光中、声声的赞誉中无数次出入网吧, 以致荒废学业。殊不知正是这来自社会的声声赞誉扼杀了他的上进心、毁灭了他的求知欲。

二、解决信息技术教育中“轻理论”现象的对策

(一) 引入竞争机制, 完善考核制度

信息技术教育应当作为基础学科列入到中考内容中。即使是目前信息技术课程也应当列入学校的正式考试科目, 实行“等级制”, 即:将信息技术课程的等级合格作为学生参加中考的“通行证”, 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和较为健全的考核制度, 以“考”促“学”, 以“考”带“学”, 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计算机制作比赛, 为学生们的学习搭建舞台, 营造环境, 对学生中优秀作品应及时反馈、讲评、展示, 使学生学有方向, 赶有目标, 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互相竞争的学习气氛。合理的考试评价将是改变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不重视理论基础的最重要的举措。

(二) 加强思想教育, 提高学生认识

让学生从思想上深刻认识理论基础的重要性是信息技术教育中应该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个循序渐进、漫长的过程, 而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时渗透、潜移默化。此项工作不能仅靠教师, 它可以通过多途径、多主体、多层面的思想教育共同实现, 它需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完成。在学校, 以信息技术课为主阵地, 开展信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信息理论基础的重要性等各种专题教育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确理论基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还要通过关于此方面内容的演讲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 保证学生彻底改变以往错误观念, 真正做到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改掉“轻理论”的错误观念, 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三) 学校提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

1. 纠正课程设置偏差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也随之增多, 由原来的一周一节至现在的一周两节, 由于该课不为中考课程, 不被领导重视, 各校在执行课时计划的时候存在随意性, 有的学校随意减少规定的课时数, 尤其是农村学校更为严重。致使课时不够, 课程完成不了, 上机实践多, 理论讲解少。针对此现状, 学校应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课时进行教学, 严抓信息技术课程的常规教学管理, 对教师的备课、教学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督促。

2. 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人才, 改善信息技术教育人才欠缺现状

面对农村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奇缺的现象, 学校应采取优惠的政策吸引高校信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和外部信息技术人才到农村中小学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打破教师待遇一刀切的现状, 改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人才欠缺现状。

学校要制定出有效的奖惩制度, 使全校师生提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将信息技术纳入师生评估条件之一, 把高学历、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吸引到教学工作的第一线, 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带动全校师生共同关注并投身信息技术的学习, 从而使信息技术教师认识到自己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激发其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四)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社会整体认识水平

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和培养, 加强理论基础知识的巩固, 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 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由于种种条件的局限, 社会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的整体水平还很低。要通过召开面向全社会 (尤其家长) 的现场会、研讨会、讲座等形式, 宣传有关信息技术、信息素养等知识, 提高全社会对之认识水平。有条件的可以面向社会开办信息技术教育学习班, 让他们了解信息技术、信息素养的真正含义, 知道孩子会上网、会玩游戏不是真正的懂计算机,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才是真正的目的。

(五) 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专任教师素质

建设一支素质高、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应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 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

1. 抓好校长的培训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决策人, 让校长认识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学习效率的重要意义, 他们才会重视和支持信息技术教师的业务培训。

2. 加强设备管理方面的培训

理论基础离不开实践的验证与拓展, 硬件设备是信息教育的后盾, 增强管理意识, 提高管理水平, 能够解决管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技术故障和问题, 才能保证信息技术教学的正常进行。

3. 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有利资源

通过网络上的无限资源, 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 转变观念, 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 尤其要积累理论知识, 主动迎接各种挑战, 以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新要求。

4. 走出课堂, 走出学校

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力量, 利用业余时间和寒暑假开办一些速成培训班, 以短、平、快的投入, 开发师资资源。目前, 农村中小学计算机师资专业的教师虽不多, 但还是拥有一大批基础知识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 通过培训就是一支了不起的师资队伍。同时, 可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经验交流介绍、开公开课等方法进行“传、帮、带”, 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整体素质。

除以上提到的对策外, 信息技术教育应该走进新课程改革,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中要注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 例:既然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 那么在讲授基础知识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大屏幕、投影机, 即可以进行重、难点的讲解。课堂上演示我们课前精心制作的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等课件, 配以优美的音响效果, 学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教学上来, 也就很容易掌握要学的理论基础知识。

总之, 技术要在相应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才能发挥更高的效能, 只有学生对信息技术理论有一定的科学认识, 才能真正与计算机交朋友, 才能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进而激发起对真理和科学的追求和向往,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选拔飞行技术专业学生简章 篇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具有航空、民航、航天特色,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56所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学校占地面积2600亩,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人,学校隶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成立于2002年,办学层次为本科,培养的飞行学员以“思想好、作风硬、纪律严、技术精、质量高、素质优”而深受国外航校和各航空公司好评。已毕业的两届学员,都已迅速成为航空公司飞行技术骨干,部分成为副机长。现为国航、南方航、东航、上航、深航等航空公司培养具有扎实飞行技术理论和过硬飞行实践能力的航线飞行员。学院实施国内理论教学与国外实训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一、招生途径

通过高考录取和从全国普通高校中招收选拔符合条件的大学本科生。

二、录取办法

1、学生根据我校工作安排,在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进行报名、面试和身体初检;

2、面试和身体初检合格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复检;

3、身体复检完全合格后进行政审,政审合格后,大

二、大三学生在本学年结束时办理转学相关手续,下一学年按照转学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地点到南航大报到并办理入学手续。

三、报名条件及政审要求

1、参加报名的学生必须是全日制在校大学二、三、四年级理工类统招本科男生;

2、大二学生须是1985年9月1日后出生,大三学生须是1984年9月1日后出生,大四学生须是1983年9月1日后出生;

3、大

二、大三学生须主干课程考试均通过;大三学生国家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在400分以上;大四学生须持有国家英语四级考试证书(或新四级考试425分以上)和计算机二级证书(国家或省级);

4、身体健康,符合中国民航招收飞行学生的身体条件(招收飞行学生身体条件自荐标准);

5、符合中国民航招收飞行学生的政审要求(详见招收飞行学生政审要求)。

四、培养和就业

二、大三学生在南航大进行一年地面飞行理论学习,然后在国外飞行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飞行模拟和实飞训练,取得中国民航总局认可的国外商业飞行员驾驶执照并达到多发仪表等级要求后,回国完成毕业设计和实习任务,学习合格者将取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取得学士学位证书,毕业后在相应航空公司从事飞行员工作。不能从事飞行的学生可转入其他民航专业学习,参加双选就业。大四的学生和航空公司签约,在南航大培训一年后,由所在航空公司安排。

五、有关费用

学生学费为4600元/年,住宿费为1000—1500元/年。学生在校期间,除享受正常学生的一切待遇外,另享受飞行伙食补贴和服装补贴。学员在国外学习期间,每天补助10美元。

六、报名咨询方式

1、联系电话:南航大飞行学院:025-84893877;传真:025-84893877

2、网上报名:南航飞行学院网站:http://cca.nuaa.edu.cn ;南航大招办网站:http://zs.nuaa.edu.cn

七、报名、体检地点

1、咨询电话:0531-86318666转506找朱老师(自周四晚18:00-周六,其他时间(0)***)

2、报名、体检时间:2006年12月1、2日(周五、周六)09:00-16:00

3、体检地点:济南市经十路48号山青饭店506室(省青干院对面乘公交到科院路站下即可)报名应带免冠一寸近照一张,同时携带学生证。报名体检均免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11-26 招收飞行学生身体条件自荐标准

1、身高不得低于170厘米,体重不得少于54公斤;上限高度182厘米,体重不得超过79公斤。

2、骨与关节无疾病或畸形;无明显的“O”型或“X”型腿。

3、颜面五官无明显不对称。

4、无久治不愈的皮肤病,如头癣、湿疹、牛皮癣、慢性荀麻疹等。

5、无慢性肠胃道疾病;无肝炎或肝脾肿大;无HBsAg阳性;无肾炎或血尿,血蛋白;无肺结核。

6、无精神病家族史;无癫痫病史。

7、无晕车、晕船现象。

8、口齿清楚,无口吃。

9、无耳疾病史,听力好,无耳鸣。

10、每眼裸视力 “C”字表不低于0.3(E字表0.5);无斜视、色盲、色弱;无较重的沙眼或倒睫;未做过激光手术。

11、无明显四环素牙,龋齿、及两颗以上的断、缺牙。

招收飞行学生政审要求

一、政审范围

政治审查的范围是学生本人;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直接抚养者;学生的 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与学生关系密切,对其影响较深的亲戚朋友。

二、政审重点

政治审查的重点是学生本人和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直接抚养者的现实表现。学生本人的现实表现,主要指政治态度、思想品德、组织纪律、生活作风、学习态度、法制观念等。

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直接抚养者的现实表现,主要指政治态度、思想品质以及有无重大政治历史问题。

学生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其他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亲友的审查,主要是有无违法犯罪的重大历史问题。

三、有下列情况的不予招收

让学生学“活”的技术 篇6

1.惠山中专的产学研工作颇有成效,其基础何在?

答:如果说惠山中专在产学研方面确实做出了一些成绩的话,那么我觉得离不开“地利”、“人和”、“天时”这三方面的促成因素。

先说“地利”。上世纪80年代无锡县的GDP曾连续几年居于全国百强县之首,这里是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为了给遍地开花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工人,1981年我县成立了职业学校,就是惠山中专的前身。可以说,我们这所学校生来就与周边企业、县域经济的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企业不仅需要人,也需要技术,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的升级改造,他们这方面的需求还是很迫切的,而且面广量大,无形中给我们开展产学研工作,尤其是技术研发服务创设了广阔的空间。这几年来,我校的产学研成果都是为无锡地方企业提供的。

再说“人和”。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产学研工作离不开一支精干的研发队伍,从2000年开始,以我校顾建达、周军华、毛均治等老师为主要成员的各类研发团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施展才华,先后申请了“金刚线硅芯切割机床”等9项国家技术专利,提供了“基于以太网的大容量EPS电池数据采集方案”等3项技术服务,进行了“基于485总线的电池电压/温度巡检模块”等7项新产品开发,均取得了可观的效益,获得了企业委托方的认可。另一方面,学校开展产学研工作也离不开管理层面的统筹与支持。我校叶惠清、丁静伟两位老校长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和支持产学研工作,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叶校长就提出办好一个专业要有一个经济实体与之联合,校企结合才能更好地达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老丁校长则一手促成了2006年我校产学研管理中心的建立,使得产学研工作从“散兵游勇”进入了学校教育管理的正轨。

最后说说“天时”。这两年,校企合作越来越热,然而企业与职校合作的基础并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要人,职业学校的产学研不是搞不搞的问题,而是怎么搞,搞到什么层次的问题。我认为,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不管是创新发展还是内涵建设,职业教育要推进质量,职业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职校教师要提升专业实践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产学研工作都是一条可行且有实效的路径选择。

2.有人觉得中职学校搞产学研、尤其是技术研发太“奢侈”,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答:确实,中职实践层面的产学研停留在“产”和“学”的比较多,最近教育部颁发的《中职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中对“研”这个问题也提得比较少,但是我觉得不能将之看成是不提倡在中职开展“研”的信号。因为《行动计划》作为指导性文件肯定是有所侧重的,而产学研工作走向“研”必然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要从我们中职目前的实训教学谈起。

从学生的学来讲,现在的技能训练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标准上来看,虽然提毕业生要“双证”乃至“三证”、“多证”齐备,但代表学生技能水平的这个考工证事实上是低于现行企业技能标准的。也就是说,就算学生拿到了这个证,到了企业还得再培训、再训练,不能直接上岗。因为我们的考工标准是由劳动部门制定的,教育界和企业界都没有参与进去。比如钳工的考核还是8年前的标准,要拿证我们就得训练切削磨,但现在企业早超越了这个水平,我们的技能教学已经部分脱离了企业的现实生产状况。从时间上来看,技工学校的技能实训一学年有36周,而我们只有12周。原先有4年制中专,1996年就没了,变成了3年制,现在变成了“2+1”:第一年教基本理论,第二年教技能,第三年实习。实习的这一年其实是技能的实际应用了,但在时间上还算在技能训练里头,所以前两年的实训时间非常非常紧,但实际上对于一个学生形成成熟技能来说这点时间还是不够用的。我们学校的实训分成早中班,就是为了保证学生的训练时间。

再看教师的教,教师的实践水平欠缺这个问题学界已经有很多论述了,尽管我校90%的专业教师有高级技师的证书,但与真正的企业技师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因为技师是评出来的,你只要具备了相应条件就可以,但有了这个条件不代表你能真正应用这个条件。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含金量也不够,这样一来,你让他的教学怎么能紧扣企业、市场?

所以,我们的“教”与“学”必须和“产”相结合,要引进生产项目,贴紧生产现场。这就是目前普遍性的校企合作追求的内容。但做到这一步就足够了吗?如果引进生产线、引进项目只是让学生成为进行重复劳动的流水线工人,教师成为车间主任,长久下去这样的产教合作、产学合作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的职业学校岂不是成了企业的某个编外车间了吗?所以,必须要走向“研”,走向产品、技术的研究开发。引入生产因素是让学生学“鲜”的技术,而引入研发项目则是让学生学“活”的技术。如果没有“研”,那这个“产”可能只是加工层次的低端。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进行产品、技术的研究开发就是培养设计型技能。学生能够解决现场工程问题,他的应变能力、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变通能力等都得到了极大锻炼,这种锻炼的好处是那些生产型实训不可比拟的。

就拿我们那台切割机床来说,几个参与的学生到毕业了宁可不找工作,也要完成开发过程,为什么?因为他切实地看到这里面的好处,看到了做研发对自身能力的锤炼。这好处企业也看到了,所以那几个学生各大企业抢着要。当然这是个相对高端的项目,但普及一点的项目呢?参与面更广一些的项目呢?如果推广开来,实际受益的学生就会更多。再看教师,企业项目和教学项目有所不同,进行技术开发时所用到的知识点也不同,教师必须由陈述性教学转向过程性教学。有项目成果的技师水平和带着项目下企业实践,那意义就与单纯的技师身份和下企业完全不同。教师团队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教师只有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教师具备技能,但如果不参与研发工程,教师的技能再好,也只能说明其操作上的水平。教师对自己专业领域里的前沿产品不了解,就没有办法研究它的工作原理,进而提出改造。所以进行“研”还是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研”这个问题上,我提倡教师先学生后,低、中端先高端后,个别先普遍后。

也许有人会说,企业要研发,怎么会找职校呢?或者说职校教师哪能个个具备研发能力啊?其实我是很乐观的,因为职校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方面,职校是“近水楼台”,就在企业旁边,有什么研发需要或出现的问题马上就可以去处理,尤其对乡镇企业来说这是很方便的;另一方面,就算企业找了高校、研究机构做了研发,但那一般是实验室产品,与实际生产需要不一定吻合,这之间的差距要找一个既了解企业实际需要又有一定开发能力的机构来弥合,职校是非常合适的;再一方面,实事求是地说,企业的研发是很花钱的,如果既能少花钱又能办好事,那企业何乐而不为呢?真能承担起研发职责的话,职校一定代价较小。专业的研发机构就像CT,而职校研发就像B超,它普及也管用,很多毛病其实做做B超就能解决。研发能力的问题,我们学校的顾建达老师专门做过研究。他有一次对我说,很多企业不是年年需要新项目新科技的,企业日常需要的是项目改造和产品升级,这些工作大学教授不愿干也干不好。企业需要的是他自己的一线技术人员与有一定理论功底的研发人员的合作,而就在身边的、具有良好理论功底的、“闲散的”职校教师是非常合适的人选。我相信许多教师都具备这样的潜力,缺少的只是机会和挖掘的信心。

3.放了个“卫星”后,惠山中专的产学研工作下一步打算怎么走?

答:事实上,这次切割机床的成功除了对我们学校的研发力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阅外,也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人、财、物三个方面。

我们学校的产学研之路一定会坚持走下去,而且规模和效益都要扩大,而这涉及合适的人从哪里来的问题。一方面,我打算利用原有的骨干团队,以各种研发项目为载体,传、帮、带,吸引更多有志向、有能力的教师、学生参与进来,扩大这支队伍的规模。同时在教师的专业建设上,由提倡教师“双师型”向“三师型”转变,即“讲师+技师+工程师”,转变教师的发展观念;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上,将研发经验引进课堂教学,一是强调专业知识的综合和复合,开阔思路,比如机电一体化培养;二是把繁难偏旧的知识删除,将新技术新工艺融合进去,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实践实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另一方面,区里允许我在区的范围内可以跨行业进人,那么我就可以把是否具备研发能力作为一个系数来考虑,这也是一个渠道。

财的问题主要是机制建设。首先是投入和产出机制。产学研工作要统合起来,才能上规模出效益,也有利于整体投入、统筹考虑。学校虽然有产学研管理中心,但它是学校管理架构中的一部分,使用的管理思维还是行政式的。要建立一个实体,比如教育发展实业公司,按企业运作的方式来管理。师生进行技术研发,相应的成本费用都由学校来支付,与企业签订相关的合同就以这个实业公司的名义,师生与公司有一个协议,公司与学校也有一个协议,这样相应的经济往来以市场规律来办,关系就可以理顺。其次是激励与推进机制。原先我们这一块是欠缺的,像这次切割机床这么好的成果,因为没有制度,校务委员会对开发人员只能按工作量补贴给予奖励,这种激励力度是很不够的,也不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所以这一块还要进一步思考、研究,探索一种合理也合宜的激励制度。目前教师的考核、管理、调度制度上对于产学研工作顺利开展有一些掣肘的地方,需要进一步调整、改进,既要让教师能腾得出空来搞研发,也要让他们安心地做这件事,不在从教或从研里两头为难。

第三,物的问题体现在材料、设备和场地的供应上。我的想法是企业有的,尽可能借用;企业没有的,我们自己再想办法。因为学校毕竟是以教学为主,材料、设备和场地首先要保证学生基础和必需的训练,有余地再做产和研。所以搞研发需要的材料、设备和场地我们尽量地到企业里去找,实在找不到了且必需的,我们花一定的资金购买或研发也会毫不吝惜的,因为,这也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投资。我们打算在学校里再建一个几千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引企入校时一定从产学研的角度考虑合作。第一培养师生,第二产生效益,把原来输血性的实训基地变成造血型的。

4.中职产学研工作在实践中有许多客观障碍,对此您的看法是?

答:我以为,目前实践中的障碍究其根本是制度缺位的问题,尤其是上位的制度。虽然职业教育发布的许多重要的政策文件里都强调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但规定得不明确,很多只是泛泛而谈,缺乏可操作性。特别是职校如果要把产学研工作作为一项发展任务的话,势必牵涉校内经济实体的设立和运行问题,而目前关于这个问题最直接的一项地方法规还是1980年颁布的《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中小学勤工俭学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试行)》,实施背景如今发生了巨大变化,指导性已经大大弱化了。另外像省里劳动部门、人社部门、交运部门等对相关技工学校虽也有一些时效性较强的相关规章,但那是行业内部的,教育口子的不好延用。所以实际上我们学校的很多做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阻力很大,风险也很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促进产学研这个工作是不利的。

从学校层面来说,做好这个事情关键要把进口和出口两头的制度规定好。进口的有这样几类:教学组织问题、教务学籍问题、后勤管理问题;出口的有这样几类:学业评价问题、教学考核问题、效益的转化和分配问题等。

教学组织问题在于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在课堂上课和在实验室搞研发,是两种状态的精神生活,注意力、兴趣点的分配状况和专注程度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搞研究,据我的了解,到了关键环节,那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延续性作保证的,不可能上午去上课,下午又去搞研发,然后再去上课什么的,这种急骤的身份转换不利于工作开展。要保证相应的时间段,就需要教学组织进行相应配合。比如先期可以将研发作为一类选修课程,赋予相应的学分,在时间安排上尽量使用块状时间,如集中实训、实习、寒暑假、长假等。师资、材料、设备、场地等的配置可以相应灵活。顾建达老师曾有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叫“职校研修生——导师制”,借鉴高校的做法,导师带出项目,项目吸引学生,也是很有价值的。

教务学籍问题实质上是要对卷入研发的这批教师和学生的劳动性质进行定性,要将其纳入传统教学活动的机制中来,并给予充分的弹性和灵活性。比如对于一些有能力进行研发工作的教师,在尊重其意愿的前提下,在排课上给其留出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时间和精力。国外高校有一种“学术假”的方式,就是在一段时间内不给教师排正常课务,让他充分地进行学术研究,这种思路值得借鉴。参加研发的学生的学制可以弹性一点,有些困难地区的职校允许学生保留学籍出去勤工俭学,等赚了学费再回来继续学业。假如这些学生保留学籍去搞研发呢?我觉得道理是一样的。

后勤管理问题就是说,在战略上产学研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体的,在战术上产学研有其特殊性,研发工作就像部队里的特种兵,要区别对待。有时候搞研发任务要通宵达旦,要长年累月,后勤至少要保障好食和住。

学业评价问题和教学考核问题其实是对学生和教师不同层面但同一性质的评价问题。假如研发成了学校里的一门选修课,那么这门课学分的赋值应该是多少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有能者的积极性,而且不至于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对这些学生的评价应该有哪些维度,由哪些评价方参与?教师的研发工作与其上课、担任行政工作、教科研工作在工作量上面如何进行区分并有相应的比例?教师研发工作的价值和技术含量如何用一个较为科学的方法、由一个较为权威的组织来进行鉴定?……这些都是值得进行深入思考、研究的课题。

效益的转化和分配问题在前面也谈到过一些。如果是企业委托开发,那么在合同内容的签订上要尽量规范、明确。比如这次切割机床就是一个委托合同,但因为我们缺乏经验,在知识产权、保密协议、竞业禁止等重要条款上都是空白,所以将来在这一块还要配备相关的法务人员。如果是自行研究开发,那么新技术是进行转让还是由此孵化出新企业,都要有相应的说法。效益分配也要规定好,蛋糕怎么分?学校、公司、教师、学生、外聘人员、相应后勤服务人员切块怎么切?职务作品和非职务作品如何界定?直接利益和衍生利益如何分割?等等。

学生摄影技术 篇7

一、加强教师自身的技术素养

通用技术教师多是“半路出家”, 从其他学科转型过来的, 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通用技术在本省实施只有短短几年时间, 相关的书籍、资料很少, 网络上能查找到的资料数量也不多, 且良莠不齐。加上省市培训课时有限, 只给教师带了一下路。从而使得教师们在进行通用技术课教学时往往感到迷茫, 不知所措。这就要求通用技术教师比其他学科的教师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克服眼前的困难。我个人的经验, 一是认真钻研《课程标准》, 领会其精髓, 学习《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明确教学要求、教学建议及相关内容。从而理解由“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建构的通用技术课程目标体系。二是多钻研, 多探索。吃透教材, 理解教参, 另外还应该参看其他版本的教材。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技术方面的书籍, 以弥补自己技术理论方面的不足, 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提高技术理论水平。三是加强技能训练, 提高自身实践动手能力。根据学生活动手册内容和教材内容动手做一些“产品” (模型) , 通过实际训练, 既提高了自身的操作水平和技术运用能力, 又能把这些“产品” (模型) 作为教具, 可谓一举二得。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通过学习, 丰富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 提升自己的技术素养, 才能胜任通用技术课的教学, 进而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二、丰富教学资源, 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指出:“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需要开发与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存在于学校, 同时也存在于家庭和社会, 不仅存在于现实的物质世界, 还存在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这体现出资源是无处不在的, 但现成的资源却是很少的, 要求我们教师结合教材内容, 有意识、有选择地寻找、开发和利用资源。

1、利用学生、教师身边的素材

通用技术课的教学不一定要拘泥于教材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 对教材的内容可作适当补充或替换, 充实教材内容。如在讲《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这一节中的“舒适”时, 我请了前排一位矮个子男同学和全班最高的男同学一起到前面来, 让他们互换外衣穿好。然后请二位同学活动一下手臂, 走几步, 问这样穿衣服舒服吗, 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觉。答案可想而知。讲“健康”目标时, 我拿出一盏灯泡会闪频的台灯, 关好门窗, 拉上窗帘, 打开台灯, 结果全班同学都说眼睛很难受。我再换上一只正常的灯泡, 两种结果一比较, 学生就能领会其“健康”内涵了。讲完四个目标后, 总结出人机关系在我们设计产品时, 是要考虑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这样的设计整堂课下来,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教学效果也好。而学生对技术课的喜欢, 是提高技术素养的保证。

2、教学中合理运用案例

选择和使用案例, 应服务于教学。通用技术教材中的案例比较多, 但我们选择使用的案例不但要做到加深或拓展教材内容, 还应该给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和思考空间, 让学生能构建出相关的技术知识。如在《经典结构的欣赏》一节的教学中, 如果只针对教材进行教学, 由于内容比较抽象, 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能不高。因此, 在教学设计时, 我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一座年代较久的石拱桥和本地古建筑三台九门堂二个案例作为补充, 分析、讲解它们在技术和文化两方面的异同, 学生兴趣较浓。又如在上《流程和设计》中讲生活流程时, 我引入了洗衣机洗衣的流程。加深了学生对时序、环节、流程的理解, 展现了流程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以此拓宽学习内容, 进一步说明在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流程。通过教学, 加强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学生爱学、乐学, 不但培养了学生技术探究能力, 而且提升了他们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在通用技术的教学中, 我还通过网络选择、下载了大量与教学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素材, 丰富教学内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判断、思考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技术素养。如在学习《设计的一般原则》时, 我下载了“毒瓜子”如何制作的视频资料, 结合教材给瓜子“美容”的案例来分析道德原则。在讲到可持续发展原则时, 我把自己在中秋节期间在县城几家超市月饼专柜用手机拍到的视频播放出来, 画面中这些如小山似的精美的包装盒大多数是用木材制成的。然而中秋节一过, 这些包装盒很快就变成了无用的垃圾。可想而知, 年年如此, 每年要造成多少资源的浪费。这样的教学便于学生遐想, 让学生深刻领会到技术的运用应以人为本, 只有正确使用技术, 才能造福人类。技术的使用应坚持技术的人文引领。

在学习技术试验方法时, 我下载了汽车碰撞试验的视频片段来讲解模拟试验法。说明在特定的专用场所模拟现实的撞车事故, 以考察汽车的性能, 采用这种试验可以降低风险, 减少事故的发生。另外, 我还播放了计算机模拟“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表面场景效果的视频, 讲解试验内容。最终得出利用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这种方法就是虚拟试验法。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培养了技术素养, 也增加了技术学习兴趣, 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可以使将要学习的知识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 加深学习内容的理解, 提高课堂教学容量和效率, 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技术素养。如果通用技术课上, 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在教室里说教, 学生久而久之, 就会失去对通用技术课的兴趣。因此通用技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为教学服务,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提升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

我们通用技术教师还应从多方面去开发教学资源。我在上结构强度的连接因素时, 就让学生到实验室利用木条动手制作出各种连接。在上金属加工工艺课时, 利用机械加工厂丢弃的一些铁皮、铁板等, 教学生使用划针、划规、样冲及钢锯锯条安装及使用等, 教学生怎样正确使用锉刀, 用钢直尺测量材料工作面的垂直度等。这样既丰富了教学资源, 又克服了学校实验经费不足的现状。学生通过亲身训练, 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其技术素养自然也就慢慢养成了。

通用技术的教学不仅是校内的教学, 而且还应该重视校外的学习。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学习, 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又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 学校应与家庭、社会协调进行教育。如家庭生活中的购买物品、整理家务、烹饪等都是通用技术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另外如修理家里的桌椅、板凳、自行车等物品, 这些都是实施技术教育和培养技术素养的良好时机。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工厂、果园、花木基地去参观访问, 访谈实习等。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体验劳动, 培养他们的技术素养。

三、加强技术试验, 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技术试验既是技术学习的内容, 也是技术学习的方法和手段,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意志品质具有的重要作用。在通用技术教学中, 加强技术试验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从亲身参加试验的实践过程中, 体验技术的魅力。使学生的思想观念、意识、思想方法得到熏陶, 对技术有更为独到的理解和感悟, 从而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试验是属于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方法, 是把科学的知识和技术原理物化为技术成果的基本途径。如上学生活动手册中“纸制桥梁的设计”时, 我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组, 每组3人, 给每个学习小组分发必备的器材。让学生针对活动提示进行实际操作, 然后对“纸制桥梁”进行承重试验, 完成试验后, 写出一份技术报告。每小组学生首先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构思纸桥梁内部的结构, 画出了草图。检查发现:各小组设计的内部结构各不相同, 创造思维比我想象的还活跃。最后, 每组同学根据自己的设计草图进行具体的操作, 制作出了内部形状各异的结构造型。再对自己的制作纸桥梁进行承重试验, 以两瓶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作为一组重物, 通过悬挂在桥身进行测试, 要求每组同学记录各自“纸桥”能悬挂的最大承重量, 也就是其“纸桥”的最大承重力, 写出具体的试验报告。对承重不好的小组, 要求对其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分析, 找出可能原因, 写出分析报告。通过技术试验, 学生的创造活力得到了激发, 并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在上“结构与力”这节课时, 为了说明不同形状的纸板承受压力大小的不同, 我安排安排同学们进行试验, 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发挥起来。通过学生的制作与试验, 最后得出在纸板拱度越大的情况下其抗压能力越强的结论。这说明了通用技术教学中的技术试验对技术活动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而且是落实和实现通用技术课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重要途径。

总之, 技术试验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和负责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团队精神和分工协作的意识, 培养学生自信不怕失败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从而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四、重视技术的思想与方法教学, 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是通用技术课程的精髓, 立足实践、敢于创新是通用技术的特色。我让学生将技术思想和方法在实践中进行应用, 通过实践过程来领悟。在教学中通过创设良好的技术环境, 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 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学生通过亲历问题情境, 产生了内外部需求, 并通过对方案的进一步构思、设计、交流、评价、分析和优化等一系列的技术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如在“系统的设计”的教学中, 我将抽象的系统设计理论知识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发现与求解过程进行有效的渗透, 以缓解学生学习系统的畏难情绪。我选择了学生熟悉的本地公交车系统,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 要求他们着眼于系统的整体性, 从整体出发去研究部分 (要素) , 对系统的不同要素 (如线路图, 站点等) 进行合理分析和改进, 再以部分 (要素) 回到整体设计、模型设计。然后让每组同学对改进的方案进行自评, 组内互评, 教师不进行干预。我发现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方式多种多样。通过评价, 对有问题的方案加以整改, 最后将方案进行整合, 形成公交车系统的改进方案。这样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技术思想和方法去学技术, 能让学生比较深入领会系统的魅力所在, 同时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合作学习的快乐。

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 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加以训练。并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加以磨炼和领悟技术的真谛, 不断加强学习, 广开技术思路, 进行研究和创新, 达到提高技术素养的目的, 最终实现本课程的目标。

摘要: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是落实通用技术课程目标的任务之一。对此, 通用技术教师应有充分的认识。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这一问题, 从提高教师自身技术素养、丰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重视技术的思想与方法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阐述。

关键词:通用技术,教学,学生,技术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1]通用技术培训手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1]通用技术培训手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

[2]技术课程标准 (实验)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2]技术课程标准 (实验)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关注学生体验,提高技术素养 篇8

一、联系生活经历, 激活已有体验

劳动与技术课是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 学生到了小学三年级, 已经积累了部分生活经验, 而他们的生活经验对于劳技课而言有着特殊的课程资源价值。

课一开始, 教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 让他们说说自己会用什么材料来进行编织, 从而自然地引出了芦叶。在认识并了解了芦叶的用途后, 教者通过多媒体画面将学生们带入了多彩的粽子世界, 把学生深深吸引住了, 从而适时地引出本堂课要制作的方粽,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学做结合, 生成制作体验

《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试行纲要》中指出:学生是劳动与技术学习的主人, 他们不仅是劳动的体验者, 更是动手操作的主体。只有当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时, 他们的体验才是最真切的。在劳动与技术课上, 学生更多的是通过参与实践活动, 手脑并用来学习。这就要求教者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做结合,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探索, 积极地去体验。

在指导制作方粽时, 为了避免过程的枯燥乏味, 教者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学做结合。第一步———裁剪, 老师边示范讲解裁剪芦叶的要领, 边让学生去尝试;第二步———编织, 让学生观看视频找出编方粽的制作要点, 并通过师生合作进行再次示范, 为学生独立操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步———合拢, 老师的示范操作和学生的模仿操作同步进行, 这样既有利于克服学生操作时手忙脚乱, 又有利于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第四步———编底, 教学中采用先看, 后分析, 再动手的方法, 把握住编方粽的要领, 更为后面探究封口打下了基础。而后的装料、封口、修剪几个制作步骤, 只是对学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引导, 让学生通过交流与沟通, 自主学习方粽的制作方法。

就这样, 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 动脑、动手、动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获得了积极的制作体验。

三、强化实践操作, 丰富生命体验

实践操作是劳技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参与学习过程, 获取感性知识, 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 不断形成不同的兴奋点, 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在学生对编方粽的方法步骤已经了然于胸的情况下, 组织学生小组内两两合作, 同时在大屏幕上播放方粽的整个制作步骤, 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适时的辅导, 及时的鼓励, 使学生愉快而轻松地完成方粽的制作。

正因为有了动手操作实践, 才能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 使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识、理性范畴, 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 不仅要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用自己的手操作, 还要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 用心灵去感悟。

四、引导过程交流, 进行多元评价

学生操作完成后, 依据重视过程兼顾结果的课程实施理念, 设计交流与评价的环节, 以此促使学生在进行扎实的活动实践之后, 在交流中反思、总结提高, 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过程方法三个维度都有收获。如在“编方粽”活动中让学生随时记录自己的操作心得, 同时将成品和心得进行展示。这样不仅起到激励学生的效果, 而且还起到了生生教育的作用。在活动最后的交流评价阶段也应引导学生交流情感性收获, 对学生的活动成果在展示交流中尽量不做等级性评价, 积极肯定每一个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发展。最后, 教者们还要为学生的劳动成果提供展示机会, 如将学生的活动成果存放在劳技成果展览室, 美化教室、家庭等, 使学生学会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

学生摄影技术 篇9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乐学”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即寓教寓乐, 让学生在玩中学, 学中玩, 使学生学得有趣, 学得愉快, 学得轻松, 学得主动, 学得深刻。例如, 学习输入法对学生来说, 是很枯燥的事。因学生对网上聊天很感兴趣, 因此, 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教学时, 教学生在网上申请QQ号, 然后登录QQ, 教学生相互间如何加为好友。通过QQ这一工具让学生尽情聊天, 在聊天中学生便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文字的输入技巧。

面对枯燥的信息技术知识, 教师要充分挖掘知识的兴趣点,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乐学”, 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 将知识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这样既节省时间, 又提高了教学效果。比如, 在教三年级学生画图程序的图片放大、缩小、翻转和拉伸等技术时, 我运用多媒体的图像、声音、色彩、动感等特点, 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展示画图程序的这些功能, 把学生带到学习的意境中去。学生看着动感的画面, 一会变小, 一会变大, 一会又开始翻转, 还有优美的音乐, 真正使学生产生了“乐学”的情绪。随后我让学生画一幅图画, 在图画中设计了山、云、太阳和大小不同的树, 并使树木在太阳的照射下, 在地面上投影出小树的阴影。由于任务生动有趣, 使学生产生一种“乐学”的情感, 进而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轻松的环境中顺利地掌握了知识。

二、营造学习的氛围, 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乐学”

当前,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 平均每十八个月就更新换代一次, 它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这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难以解决的难题, 为此, 教师要营造学习的氛围, 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乐学”, 在教学中讲授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同时结合当今信息技术的最新动态, 及时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 在七年级讲计算机的组成时, 我给学生讲存储设备, 除内存储设备外, 着重讲了学生津津乐道的CD—ROM、mp3、mp4、优盘等外存储设备, 同时让学生了解CD—ROM光盘、mp3、mp4、优盘等的规格容量以及CD—ROM的工作原理等。讲到输入设备时, 我向学生介绍了他们很感兴趣的语音输入、手写输入、扫描输入等最新流行的输入设备。又如, 在学习文章录入、修改时, 很多学生开始并不感兴趣, 也没有学习的主动意愿。为了使学生掌握这部分技能, 我设计了一个小任务:让学生将自己写的小作文输入到电脑中, 然后进行美化装饰。此时我向学生展示一篇制作好的范例, 学生们看过之后饶有兴趣地开始操作, 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学生在录入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文章录入的基本规则, 而且还在发生录入错误时, 学会了文章修改的技巧。

三、体检成功, 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乐学”

例如, 在讲word2003文字“边框和底纹”的应用时, 我只讲解对话框中的“边框”标签的操作, 至于“页面边框”和“底纹”两个标签, 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它的使用操作, 从中体检成功操作带来的喜悦。再如, 在六年级学习用PowerPoint 2003制作中国剪纸时, 在学生完成作品后, 不管好坏, 我都进行展示, 让学生相互评价。好的作品就保存到教学机上, 每当学生自己的作品被老师收藏时, 他们的脸上就会浮现一种“得意”的表情。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 也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 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精心设计制作自己的作品。又如, 在八年级学习flash动画制作过程时, 我向学生展示小小的作品, 然后鼓励学生放开思路, 大胆想象。学生开始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去选题、选材, 力争使自己的作品到达最佳的效果。在制作过程中, 学生经常会问:“我制作的行吗”“哪儿还需要修改呢”诸如此类的问题, 这足以说明了学生是在为自己学习, 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学生摄影技术 篇10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院2014级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

1.2调查方法

采用统一自制的调查问卷,分别于新生入校及第二学年到企业见习后进行专业思想调查。见习后调查包括自我评价、专业期待、专业课程体验及对见习企业满意度等。

1.3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χ2检验。

2结果(见表1~3)

表1显示,学生入学初和见习后在专业认知、对义齿加工厂的印象、未来实习地点和执业地点选择及对未来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意愿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显示,二年级学生见习后均认为在校期间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32.6%的学生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本专业;对于专业期待仅有23.3%的学生比较乐观,27.9%的学生持否定态度;有近半数学生有专升本意愿,且希望本科能够学习口腔医学专业。

表3是学生对见习企业满意度的调查,对不同企业学生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

3存在的问题

职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一致。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培养的是优秀的口腔技师,毕业生任职于义齿加工企业,受口腔医师委托,为患者制作各类口腔修复体、矫治器等。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直接影响其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就业观,最终影响职业实践能力与专业发展。因此,了解我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调查发现,我院2014级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经过一学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和见习,对本专业的定位及培养目标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持肯定态度。但学生职业认同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和动摇:对义齿加工企业环境及管理认可的学生不到10%,愿意去义齿加工企业实习或工作的学生约占15%,有近一半的学生愿意通过专升本学习口腔医学专业。笔者猜测,学生职业认同感低、对义齿加工企业不认可,与刚刚结束的见习有一定关系。就学生对本届见习企业满意度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其对兰州德尔口腔医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另外两家义齿加工企业。结合我院本专业往届毕业生就业方向,我们不得不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部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不认可所学专业,不愿意去义齿加工企业实习、就业,本专业发展方向是什么,作为专业一线教师又该如何去做。

4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4.1个人因素

目前在校学生都是“90”后甚至“00”后,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整体较好。学生普遍认为在义齿加工厂工作与自己的期望差距较大,尤其在硬、软件设施并不完善的两个义齿加工企业见习后,学生对工作环境产生巨大心理落差,导致职业认同感偏低。这就需要我院招生部门在招生前做好充分的专业介绍,若学生入学前已接受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情感上不排斥,其职业认同感会较高,更能以饱满的热情学习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即便职业发展遇到困难也容易克服[5]。

4.2社会偏见

在古代“技”被认为是下等人从事的行业,现如今从事义齿生产的技师被认为是低学历、低技能、低地位。正是这种社会偏见导致大部分学生及家长对专业认同度低,在实习及就业地点选择上倾向于个体口腔诊所和医院口腔专科[4]。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教育方式,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分工细化以及专业特色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如3D打印技术高效、高精、低耗且个性化强,将会使口腔技师业务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带动社会观念的积极转变[5]。

4.3学校教育

职业认同的形成开始于专业教育阶段。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1)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就业,摆正自身位置,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2)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正确引导。突出职业专业性,强调职业优势,激发职业荣誉感,提升专业认同感。(3)发挥“双师”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的优势。班主任利用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与困惑,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学会高效学习,从而树立信心,激发专业信念[6]。(4)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在本次调查中,学生均认为在校期间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喜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尤其是通过实训作品制作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可借此帮助学生树立专业信心,增强专业归属感和职业满意度。

4.4合作企业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强调实践技能的操作应用,开展义齿加工企业见习具有重要意义[7]。见习企业的选择是一把双刃剑,环境良好、管理规范的企业可以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反之则不利于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形成。尽管与我院合作的见习企业在我省已属较高水平,但受经济水平及地域限制,发展滞后,软、硬件设施均不理想。学生在见习中感触最深的不是义齿的制作完成,而是脏乱嘈杂的生产环境带来的巨大的心理落差,这对于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形成极为不利。东部沿海地区义齿加工企业生产环境良好,设备先进,业务量大,管理更为科学,符合现代化义齿加工企业的规格。因此,随着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日趋成熟,可尝试与这些优秀义齿加工企业合作建立数字化、远程转播平台,辅助我校见习工作的开展。

4.5政策法规

现阶段我国义齿加工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证制度较为混乱,导致行业准入制度并不规范,从业人员绝大部分为中小学毕业后接受短期培训或“师传身授”的学员[4]。尤其在本次见习中,部分企业带教教师也未经正规培训获得国家认可的从业资质。这样的状况使学生看不到“科班”的优势,职业态度更趋消极。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义齿加工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口腔修复技师法规,从而保证义齿加工从业人员的基本权利,使本专业健康发展。

摘要:针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发展遇到的供需矛盾和我院2014级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职业认同状况不容乐观,分析原因,提出培养对策,以期保证专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职业认同,专业思想

参考文献

[1]邓再喜,张春宝,王国涛.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实习模式探索[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5,25(3):184-185.

[2]何勇,李月.关于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档案资料建设工作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3):23-25.

[3]宋卫华.口腔工艺学生的就业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7):145.

[4]张华坤,欧祥林,杨东东,等.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观察,2014,3(25):83-85.

[5]徐步光,李丹荣,宁锐剑.3D打印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的应用及牙科工业发展的革命性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8):13-18.

[6]查小雨,黎昌学,周政,等.口腔“双师型”医师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的优势[J].农垦医学,2015,37(3):280-282.

让学生快乐学习信息技术 篇11

一、巧设任务,激发兴趣,激活正能量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每节课,学习任务的设计很关键。任务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合生活实际,还要巧妙地把知识点隐含其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会焕发出想象不到的能量,即激活正能量。

一是任务要贴近生活实际。学习Powerpoint这部分内容时正值母亲节前夕,我用心设计了任务“贺卡DIY_—送给妈妈的祝福”,把文档录入、文档编辑、图片插入和设置、背景音乐、布局调整、版面美化等知识点贯穿其中,并提倡个性化的设计。这样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积极投入到制作中,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任务。我再给予适当的点拨。虽然没有统一的贺卡样式,但要具备任务提出的功能要求,在看似随意的操作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完成了新知的建构,而DIY又给学生的个性展示和技能提高带来空间。

二是任务要符合学生口味。比如,小任务“我的偶像我做主”:将下文中所有的M替换为i,@替换为a,6替换为y;将下文中所有字符改为宋体、五号字;请眯起眼,仔细看,把偶像的名字填在( )内。我预先参考一些搜索的资料,设计好文档,让学生查找替换一些字符,只要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就可以看到周杰伦的头像呈现在屏幕上。周杰伦是学生喜欢的明星,这样的任务符合学生的口味,因为感兴趣,学生们争先恐后、想方设法地去完成。在这些有趣的任务引导下,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劲头和学习热情都很高涨,学生潜在的正能量也被激发出来。

三是任务要兼顾实用和有趣。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把其他学科的一些知识巧妙整合到课堂任务中。经常听到一些学生把历史年代记混,在学习word编辑的时候,我设计了小任务“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任务的名字一看就有趣,是当下流行的袁腾飞的热销书名,任务的内容是让学生把给出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年代排序,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练习和巩固相应的操作,但因为整合了历史年代的知识,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符合学生的需要,这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学生做起来自然是兴趣盎然,通过一步步的操作,既学习了剪切、粘贴、移动、复制、删除等操作步骤,也巩固了历史知识。

在这样的课堂中,知识的学习不必遵循固定不变的程序,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只需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当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因势利导,与学生积极互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信息技术与我们生活的紧密性,感受到所学信息技术知识的实际意义。而这就会进一步唤起学生的求知渴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求知的渴望,他们学习的热情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有了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就会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信息技术的探究和学习中,在任务的驱动下既获取了知识,也锻炼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形象类比。化虚为实,实现高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内容都是所见即所得,但VB的教学是很多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都会头疼的一件事情,因为涉及的一些数学知识初三的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程序设计中的一些概念、算法又比较抽象,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有化难为简,化虚为实,变抽象为形象的工夫。

例如,在学习赋值语句的时候,有些学生理解不了新值覆盖旧值的问题,经常出错。如一段小程序:a=3:b=5:a-a+h:b=a-b,求程序运行后a,b的值。不少学生对于运行a=a+b后,a的值变为8可以理解,运行b=a-b时,想当然的把a的值以3代人,忽略a的新值已经变为8。为了叫学生记住新值覆盖旧值,我点拨学生回顾“熊傻子掰玉米棒”故事中的熊傻在何处,傻在掰了新的就丢掉以前的,最后手里只有最新掰到的棒子,再鼓励学生说你们肯定能悟出新值覆盖旧值的道理——变量的值也一样,新值替换旧值。这样的类比既形象生动,化解了难度,又化虚为实,富有趣味。

再如讲到交换两数的值的时候,我先是提出了这样一个小问题:哥哥的绿杯子装着牛奶,妹妹的红杯子装着果汁,哥哥和妹妹想要交换杯子里的液体,谁来帮兄妹俩想个办法?问题提出后,一些学生马上就想到借用另外一个空杯子的方法,因为这个在生活实际中根本就不算什么难题,但当我把它作为变量和程序设计的形象类比,把虚的理论化为实的例子,把难理解的东西化成生活中简单的事例,学生觉得很有意思,也容易接受,枯燥的学习自然就充满了生趣。

形象类比的这一化虚为实的功能,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比喻中获取新知,使学生有一种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我还引导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想办法转换成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来类比,把自主学习的权利放给学生后,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因为有了学习的激情,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挖掘个人潜能,全面激活正能量,爆发出让我们想不到的能量。学生不断体验着探究的快乐,不断感受着学习的幸福,这时学习变成了自觉的行为,学生逐步由学会变为会学,再变为乐学,最终实现了高效学习。

三、全面关注,优化组合,引爆快乐学习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考虑到这个,除了课堂上会设计一些分层次、有梯度的任务,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会学有所获外,我还会花点小心思,悄悄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学困生。

我利用课前、课后单独征求那些基础薄弱、接受能力差的学生的想法,并让他们自己挑选会对自己学习有帮助的学生,为他们配上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小老师”,结成互助的对子。作为“小老师”的学生和接受帮助的学生一般关系较融洽,交流更容易,接受帮助的学生不用担心课堂上因不会操作没有完成任务而丢面子,原以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小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顺利完成,完成任务的喜悦让他们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有这个能力呀!而这又刺激了自身能量的进一步激活;学有余力的“小老师”通过帮助他人,让知识和技能得到进一步巩固,也让他们体验到助人的快乐,看到接受帮助的同学都已经完成任务,潜意识中会进一步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无意间这些学生也会激发自身更多的正能量,主动探究和学习。全面巧妙的关注,合理优化的组合,让每位学生都学得快乐,在友好互助中共同进步,实现共赢。

总之,信息技术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我们努力探索,科学合理地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激活每个学生身上的正能量,并辅以有效的关注和引导,相信就可以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和信息素养。

示范,是学生掌握技术的关键 篇12

一、完整示范法

学生在遇到一个新技术问题时,第一要求是能看到教师的示范。因为教师的正确示范不但能使学生看到动作技术的完美,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动员鼓舞的作用。在教授短距离终点冲刺技术时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也更能说明示范的重要性。当时我问学生有人会终点撞线技术吗?同学们都积极回答说会。我让每人做一次看看,结果没有一名同学做出正确的撞线技术。于是我说:“同学们你们仔细看看老师是怎样撞线的”。于是我完整地做了一次撞线示范,当我冲过终点后同学们都鼓掌欢迎。以后的教学非常顺利,同学们也较快地掌握了终点跑技术。所以在教学初期,教师的正确示范能激发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为建立正确的技术定型打好基础。

二、分解示范法

由于指导的是高中学生,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正规体育专业训练,基础较差,所以学习起技术来就较困难,面对现状,根据他们的特点,在学习新技术时,我都是先把完整的技术合理地分成几部分然后按部分逐次地进行示范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授原地推铅球技术,不是先急于教授完整的推铅球技术,而是先示范教学原地蹬地、转体、挺髋技术,在这项技术掌握之后的基础上,示范教学支撑腿的支撑作用,并告诫同学们支撑腿在推铅球的过程中也同样起到关键的用力作用。下一步教授小幅度的推铅球技术,逐渐加大难度。学生掌握了以上技术后,在示范挺胸抬头、推拨出手和换跳步技术。经过分解示范和学习,同学们就能初步掌握原地推铅球的技术了,这时可让学生用小重量的铅球反复练习完整的原地推铅球技术,直到完全掌握,再逐渐增加铅球重量。经过这样的分解示范和学习,当教师发现某一同学在练习中出现错误并指出时,同学们也能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改正起来也较顺利。这样就为同学们尽快掌握要领,学会技术动作打好了基础。

三、比较示范法

我们知道,人的身体素质有强弱之分,学习技术也有快慢。身体素质好,领悟较快的同学掌握技术就快,反之则慢。为了能让同学们都能在较短的时期掌握所学技术,在技术教学中,我经常让两方的同学进行比较示范,让其他同学观看正误比较,找出错误的症结,以使其他同学不犯同一错误。在这里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出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和同学一起分析错误是如何产生的,鼓励他们战胜困难,迎头赶上。比较示范法的好处就是让其他同学能更直观地领略技术,找出错误,在今后的练习中少走弯路,提高技术水平。

四、模仿示范法

在技术教学中,对于同学们在学习新技术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纠正得越早越彻底效果就越好。因为错误动作一旦形成,今后纠正起来就很困难。在学习技术的初期,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同学出现了错误,你就是给他指出,他还是不能认识自己的问题所在,在下面的练习中错误依然出现。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教师又是如何指导同学们找出自己的错误尽快改掉错误从而掌握正确技术的呢?在多年的实践中,我采用的方法就是模仿出该同学出现的错误,让他仔细直观地看清楚自己的错误,然后再给他示范一次正确的技术,这样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能处处注意改掉错误的动作,朝着正确的技术方向前进。进行模仿示范,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示范错误要逼真、形象,并要有意识地将正确与错误两方面的技术加以比较,和同学们一起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这样效果最好。

上一篇:多电平逆变下一篇:滑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