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译

2024-06-07

直译(精选12篇)

直译 篇1

摘要:在翻译领域中有着两种基本翻译方法, 即直译与意译。自古代翻译理论诞生的那一天起, 直译与意译之争便开始了。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 直译意译之争从古至今从未停止过, 一直争论不休。本文通过分析翻译家们对直译与意译这两种翻译基本方法的看法、观点, 借鉴相关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成果, 对直译与意译这两种翻译基本方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 以期能够提出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直译,意译,关系

根据中西方翻译史, 不论是西方还是中国, 对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翻译, 作为一项古老而又极其重要的人类思维活动, 与语言本身的发展密不可分。翻译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 已由涓涓细流发展成为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 从古罗马时期一直到当代, 各种流派林立, 给世人展现了一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彩画卷。但是, 直译与意译这两种翻译基本方法之争从古至今从未停止过, 一直争论不休。

一、直译与意译

从古时候起, 翻译家们对待直译与意译这两种翻译基本方法的态度就千差万别。

根据西方翻译史的记载, 马尔库斯·图留斯·西塞罗 (Marcus Tullius Cicero, 公元前106-43) 是西方第一位翻译理论家, 对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直译与意译, 这两种基本翻译方法由西塞罗最早提出, 即他所说的“解释员”式翻译与“演说家”式翻译, 为之后翻译家们研究、探讨翻译指明了方向, 对很多著名的翻译家产生了深刻影响。“西方翻译理论史自西塞罗起就被一条线贯穿起来了, 这就是文学家、翻译家和语言学家们争相谈论翻译的标准方法与技巧。”[1]

直译与意译自西塞罗提出以来, 从未停止过争论。有时候, 直译与意译并不走向互相争论的道路。例如:I am fond of the book.把这句话翻译成汉语, 即:我喜欢这本书。在这样的情况下, 无论是采用直译还是意译的方法翻译这句话, 都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就不存在着直译意译之争。然而, 因为汉语与英语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 所以在很多情况下, 采取直译的方式与采取意译的方式来进行翻译是不同的, 那么, 译者就会面临选择。这时, 究竟是使用直译还是意译, 自然就会出现争论。

此外, 直译与意译这两个概念在不同的人看来, 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有的人把直译理解为词对词的翻译, 然而, 大多数人并不认为直译是词对词的翻译。“一般说来, 比较遵照原文语言结构的译法就是直译, 而脱离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 只译意思的译法可称为意译”。[2]

1. 直译

直译, 即:在进行翻译时, 译文的内容不仅与原文保持一致, 同时, 译文的形式也与原文相一致。

以英国著名翻译家彼得·纽马克为例, 纽马克在进行翻译时, 更多地是使用直译, 原因在于, 他认为译文的“准确”、“真实”是最重要的。“传统上, 对翻译的讨论总是跳不出直译和意译这个两元框架, 而且这种思维基本上是以语篇为基准, 很少将翻译的目的、读者的情况、语篇的类别等因素考虑进去。”[2]184纽马克觉得这个两元框架极大地束缚了译者, 因此, 纽马克提出了一个多元的模式, 在这个多元的模式中, 有八种方法可供选择, 即逐词翻译、直译、忠实翻译、语义翻译、改写、自由翻译、习语翻译、交流翻译。其中, 占核心地位的是语义翻译和交流翻译。有的时候, 纽马克认为, 要使用语义翻译这种方法进行翻译, 以此来强调原文。

2. 意译

意译, 即在进行翻译时, 译文的内容与原文保持一致, 但是, 译文的形式不与原文相一致。

西方第一位翻译理论家西塞罗对翻译理论的有关论述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1) 译者在进行翻译实践时, 译文应该尽可能地接近译入语的语言习惯, 而不是应该接近译出语的语言习惯。在西塞罗所处的那个时代, 翻译外来作品时, 译入语要尽可能地符合古罗马语言习惯, 以触动读者, 与读者产生共鸣。

(2) 意译优于直译, 积极提倡意译, 强烈反对直译。翻译不是“逐词翻译”, 更不是“死译”, 翻译最重要的不是形式上的对应, 而是保留译出语语言的意思和思想。译者的责任是给读者“称”出原词的“重量”而不是“算出”原词的“数量”。[1]20

(3) 在进行翻译实践的同时, 也是在进行文学创作, 翻译即创作。“任何翻译狄摩西尼的人都必须自己也是狄摩西尼式的人物”。[1]20

(4) 语言的声音与语言的意思是相互联系的, 也就是说, 一个词与其词义在功能上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世界上的任何语言都是这样, 无一例外。因为修辞手法是以语言中一个词与其词义的相互联系为基础的, 所以世界上各种语言的修辞手法之间有共通之处。那么, 这就说明了:翻译是可以做到风格对等的, 也应该做到风格对等。

西塞罗在进行自己的翻译实践时, 严格以上面所说的翻译原则、标准以及方法为指导, 在它们的指导下, 西塞罗翻译出了一部又一部的精彩作品。西塞罗翻译的一部叫做《奥德赛》的作品, 是一部译文符合古罗马语言习惯的的优秀作品, 后来, 著名罗马诗人维吉尔把西塞罗翻译的《奥德赛》作为模仿的对象;除此之外, 西塞罗翻译的柏拉图, 不仅把柏拉图的风格体现了出来, 同时把他自己的风格也展示了出来。

二、翻译实践中的直译与意译

1. 翻译中的多样性

翻译具有多样性。在翻译中, 一个词, 一个句子并不是只能被翻译成一种形式, 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可以使用直译与意译这两种基本翻译方法翻译成多种形式, 所以这就要求在进行翻译时, 要给予翻译中的多样性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 学会举一反三, 并且根据文体、风格、读者的不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选择出合适的翻译。例1:

“你眼睛长哪儿去了?

(1) Haven’t you got eyes?

(2) How blind you are!

(3) A sightless guy!

④Why are you so rash?

⑤How can you be so reckless?

⑥My goodness!Be careful!”[3]34

从以上可以看出:当译出语译成译入语时, 译入语的形式并不是单一的, 而是可以采取直译与意译的方式译成多种形式, 并且要根据上下文、文体、语言风格等具体情况, 选择使用, 不能盲目地在所有情况下都使用同一种形式, 不然的话, 原文的精神实质读者不仅无法感受到, 而且还很有可能会误解作者的意图。

2. 翻译单位

“翻译单位就是指译入语中可以找到的与源语语言单位相对应的分量相等的单位。”[2]100按从小到大排列, 翻译单位可以是音位、词素、词、词组、句子、话语, 其中, “句子 (sentence) 是作家写作时的基本单位, 因此它也是译者翻译的基本单位”。[2]108例2:

I am deeply sorry to have kept you waiting.But IIhave been too busy recently.一般来说, 直译将词、句子看作是翻译单位来进行翻译。在这个例子中, 一旦将词、句子看作是翻译单位来进行翻译, 就会产生至少两个翻译单位, 那么翻译时就会翻译成“很抱歉让你久等了。但是我最近一直太忙”。这样的翻译, 即使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人, 也看不太懂, 所以, 这种翻译可以说是失败的。这时, 如果采取意译的方法, 把翻译单位放大, 不以句子作为翻译单位来进行翻译, 而是以话语作为翻译单位来进行翻译, 不去计较这是两句话, 不纠结于句子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成分, 那么, 这句话就可以翻译为“我因最近太忙, 让你久等深感抱歉”。在翻译这个例子时, But的翻译是关键。英语中, 有着一个固定的话语结构, 即先表示自己对某人某事深感歉意, 然后使用像But这样的转折词为自己开脱。因为中英文之间的差异, 所以这时要把翻译单位扩大, 将话语视为翻译单位, 在语境中进行翻译, 以提高译文的质量。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翻译单位这一概念的运用必须灵活。其实在译一篇文章时, 不同的翻译单位会交替使用。译者不应该以为译一篇属于科学小品的文章只能采用一种翻译单位, 整篇文章中不同的语言特点会要求译者在译不同的语言单位时采取不同的翻译单位”[2]115

3. 形式对应与功能对等

功能对等指的是译文要和原文有着对等的语言功能。形式对应指的是译文的语言与原文的语言形式上的对应。所谓翻译, 讲究的不是译文与原文形式上的对应, 而是功能上的对等。例3:

“The Negro lives on a lonely island of poverty innthe midst of a vast ocean of material prosperity.”[2]6这句话如果采取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 那么就会翻译为“黑人依然生活在物质丰富的汪洋大海中贫乏的孤岛上”, [2]6很明显, 这样的翻译虽然形式对应, 但它是不成功的, 它不符合汉语的使用习惯, 使以汉语为母语的读者读起来很吃力, 难以理解。这时, 如果采取意译的方法, 而不强调形式上的对应, 那么就可以解决直译所带来的问题, 将这句话翻译为“黑人仍生活在贫困的孤岛上, 尽管放眼四周, 是一片繁华景象”, [2]6从而实现了功能对等。通过比较和分析以上分别采用直译与意译的方法翻译出来的句子, 可以看出, 使用直译方法翻译出来的句子与使意译方法翻译出来的句子相比, 可读性较差, 难以达到译入语的语言使用标准。

4. 选词

在进行翻译实践的过程中, 正确地理解了原文并不意味着成功完成了翻译。在进行翻译实践时, 正确地表达译入语的基础是对原文正确的理解;如果做不到正确的理解, 就不用谈正确的表达了。反之, 在翻译时, 表达不准确、甚至错误, 那么即使理解正确, 也没有任何用处, 翻译也就失去了其意义了。有时候, 正确的表达方式只有一种, 而别的表达方式经常是对原文理解有误而造成的结果;还有时候, 在正确地理解了原文, 吃透了原文后, 正确的表达方法会有多种, 不胜枚举, 这时, 就应该使用最地道的、和上下文联系最紧密的、最符合情景、语境以及最符合译入语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 以此来提高翻译的质量。“如果说理解是在原文中选义的过程, 那么表达就是在译文中选词的过程。选词就是在译文里寻找最恰当的表达方法”。[3]18例4:

He is a student with good manners.他是一个举止得体的学生。

All of these are good vegetables.这些都是新鲜的蔬菜。

She is a good wife.她是一位贤良的妻子。

I am a good Christian.我是虔诚的教徒。

从上面这些例子可以看出, 同一个词, 在不同的上下文、语境、情景中, 可以选择不同的词来进行翻译, 这使得文章得到了很好的润色, 提高了翻译的质量。如果在上面的例句中使用直译来进行翻译, 千篇一律地采取“good”的“好”这个意思, 那么就会翻译为“有好举止的学生, 好蔬菜, 好妻子, 好教徒”, 这样的话, 译文就会使人觉得平淡无奇, 很是乏味。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直译与意译各有千秋, 有的时候直译意译都可行, 而有的时候必须要在这二者之间做出选择, 以实现更好的翻译。一般来说, 涉及到新闻、政治、法律、科技这一类的文章时, 我们一般会更多地使用直译, 而像是小说、诗歌、戏剧、散文这一类的文体, 则会更多地使用意译。“在英汉翻译领域, 尽管直译应该有其一席之地, 成功的译文几乎很少是以直译为主要手段的”。[2]6

参考文献

[1]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2]叶子南.高级英汉理论翻译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直译 篇2

直译和意译

一般笔译以直译为主,口译 以意译为主。

直译在笔译中占70%而意译占30%。

为了尊重句子原意,如果直译正确应当选用直译。但是直译容易出错,一旦出错就要考虑意译。在口语和文化差异的翻译上直译容易出错的。其中文化差异包括在成语、俚语、俗语、名言、格言等。

1.Sentence Translation

1)Helen said in her best party manner.海伦(Helen)彬彬有礼地说/有礼貌地说/有风度地说/幽默地说。

2)Didn’t she ever swear she would never again believe anything in trousers?in trousers难道她不是发过誓再也不相信任何男人了吗?穿着裤子的人根据句子译成“男人”

3)Beauty is only skin deep.美丽只不过是一张皮而已。

4)Don’t do your own thing, or you will met with failure.笔译时如果直译正确的话,应选择直译

不要只顾做自己的事情,否则你会失败的。直译

不要一意孤行,否则你会失败的。意译

5)The elevator girl reads books between passengers.这句意译比较合适

开电梯的女孩在没有乘客的时候读书。

6)He was a man of integrity, but unfortunately he had a certain reputation, I believe the reputation was not deserved.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但不幸的是他有某种坏名声。我认为这种名声是不应该有的。

7)The flower girl,“Will you pay me for them?”

这卖花姑娘:“你能把这些花全买了吗?”

The daughter,“Do nothing of the sort,mother.The idea!”根据上下文推测情景理解、翻译女儿说:“别听她的,妈妈。你想得真美啊!”

2.Idiom Translation

dark horse 黑马;black sheep 害群之马;lucky dog 幸运儿;old dog 工作卖力的人;cold fish 冷漠的人;odd fish 古怪的人;old fish 老头,老家伙;

hen-pecked husband 妻管严;Justice has long arms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Face is as important to man as the bark to the tree.人要脸,树要皮。

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一个和尚提水喝,两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eat one’s words 收回所说的话take back one’s words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 毛骨悚然

3.Passage Translation

1)Women don’t fall in love as easily as men do.女人并不像男人那样容易陷入爱河/爱上对方。

Men tend to be romantics,often falling in love more quickly than women, who tend to focus on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in choosing a mate.男人倾向于浪漫,经常比女人更快陷入爱河而女人在选择伴侣时倾向于注意考虑实际问题。Women are looking for long-term qualities in a partner.女人在伴侣身上寻求专一的品质。

For more than men, they allow their heads to control their hearts.比起男人,她更能够让理智控制情感。

Even though women may ache for love, they carry around an inner evaluator who asks,can I count on this man?

即便女人渴望爱情,她们会自己问自己:我能指望这个男人吗?

So any man who hopes to sweep a woman off his feet had better lengthen his timetable, and pay as much attention to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kindness and dependability as he does to his hair, his clothes and his savoir-faire.因此想要让女人对己倾心的男人最好延长他的追求时间,就像注重自己的发型、服饰和社交方式一样,尽量表现出诸如体贴、可靠等特点来。

中译英中在文化差异上,例如熟语的翻译,常常通过意译来达到“信、达、雅”,注意意译时要抓关键词!

1.Translation of Idiomatic Phrases

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如果直译的话,是这样的:

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 who could have guess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

很明显直译是在讲个故事,但是却无法体现成语要表达的因祸得福的意思。所以我们需要意译:

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gain.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同样如果直译:

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 without good heart

这句话前半句可以直译,但是“没安好心”应该意译成“没有好的意图”:

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 without good intentions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直译:like the eight immortals crossing the sea

明显无法表达出神通,而且译成英文给外国人看的话,谁知道这个典故呢?

意译:Each one shows his or her talent/prowess/skills.但是如果中西文化都能接受的情况下,能直译就直译。

以卵击石

throw an egg against a stone/rock(这里用against最形象)

杞人忧天

这里是一个中国典故,如果直译还要解释杞人是谁,为什么要忧天,所以我们选择意译:groundless/unnecessary fear/anxiety(这里用短语表示)

班门弄斧

这个可以保留短语原本结构直译,但要翻得完整,意译也行:

直译:show off skills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a master carpenter

直译踩点才能获高分 篇3

一、解答例析

[例1](2008年高考湖北卷第13题第1小题)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3分)

[提示]“或”“且”译对一处1分;译出大意1分。“或”可译为“有的”“有的地方”等,“且”可译为“将近”等。“通都大邑”不译不影响大意;“至近”要理解为“最近”,不能理解为“到达最近的地方”;“半之”要译成“一半的距离”,不能译成“半天”“一半的人”或“半途而废”等。

[示例]①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很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3分。标准答案。)

②与通都大邑距离十分遥远,有的地方有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将近一百五十里。(3分。符合标准答案。)

③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距离很远,或许有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2分。“或”译错。)

④与通都大邑隔得比较远,有的地方有二三百里的路程,即使是最近的,也有一半的路程。(2分。“且”未译出。)

⑤去大邑那么远的路程,有二三百里路,就算走近路也有一半的路程。(1分。大意对,“或”、“且”未译出。)

⑥这儿和都城大邑相距很远,和有的城市相隔二三百里,虽然很近,但也要半天时间。(0分。大意有误,“或”、“且”未译出。)

[例2](2008年高考湖北卷第13题第2小题)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3分)

[提示]“所”、“复”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1分。“所”可译为“地方”、“处所”等,“复”可译为“再”、“又”、“还”等。“译出大意”指对原句理解大体正确。一是要表达出设立义塾教育陈家小孩之意;二是“石华、象溪”应理解为地名,不能译为人名。

[示例]①在石华、象溪两个地方再设立别的私塾。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3分。标准答案。)

②石华、象溪两地又建设了别的私塾,用来教导陈家后代中的幼子。(3分。符合标准答案。)

③石华、象溪两个场所再次被作为别塾,用来教育陈氏家族的年轻孩子。(2分。大意有误。)

④石华、象溪两地也设立了别的私塾,用来教导陈家后代中的幼子。(2分。“再”译错。)

⑤石华、象溪两所学院设立了特别的塾院,教导陈家的孩儿。(1分。大意对。)

⑥石华、象溪两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的小孩。(0分。基本未译。)

[例3](2008年高考湖北卷第13题第3小题)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4分)

[提示]“夙夜”“为”和“丰己”泽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1分。“夙夜”可译为“早上和晚上”“时刻”“时时刻刻”等;“为”可译为“作为”“当作”等;“丰己”是使动用法,可译为“使自己富足”“让自己丰裕”等。“译出大意”一是要表达出章君的子孙后代继承他的志向办义塾;二是“若孙”要理解为“或者孙子”,不能理解为“像孙子”等。

[示例]①章君的子孙们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不要只使自己富足而自私自利。(4分。标准答案。)

②章君的儿子和孙子,应当不分早晚去继承他的志向做事,不要使自己丰裕而让自己获私利。(4分。符合标准答案。)

③章君的子孙,应当早晚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不要让自己富足而自私自利。(3分。“夙夜”译错。)

④章君的子孙,应当时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作为自己的事业,不要自己富足而自私自利。(3分。“豐己”译错。)

⑤章君的儿孙,应当把继承章君的志向作为自己的事业,不要自私自利。(2分。“夙夜”“丰己”未译出。)

⑥章君的儿子或孙子,应当把章君韵义举继承下去,不要以自私的心来丰厚自己。(1分。大意对。“夙夜”“为”“丰己”有误。)

⑦章君的儿子假若生的是孙子,当夜就可以继承章君的大志管理国事,不要丰富自己,这样很自私。(0分。大意错。“夙夜”“为”“丰己”有误。)

二、备考建议

1.熟读课本,夯实基础,强化文言知识积累。要熟读课本中的文言文,牢固掌握课本上的文言词语和几种常见句式,尤其是120个实词、18个虚词和几种句式。

鲁迅“直译”策略探析 篇4

鲁迅主张直译,坚持“宁信而不顺”。鲁迅这一“直译”翻译策略是针对当时翻译界“删削改易”的弊病提出的。鲁迅的“直译”是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有意识地提出的。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二)》中,提出了自己的异化主张,并指出了翻译与创作或改作的区别。外文作品的翻译犹如海外旅行,既要移情,又要益智,富有外国情调,充满洋气。

鲁迅的“直译”主张并不是一时冲动的无意之举,那是否是因其能力所限而不能给出通顺流畅的译文呢?这种推测是经不住推敲的。虽然鲁迅自己也一直宣称那是因为“自己语文能力不足”,“外国文能力不足”所致。鲁迅是一代文学大家,而且从他的序跋中,我们能够看出鲁迅清楚自己文章晦涩难懂的原因所在,并且完全有能力将译文修饰的通顺易懂。

那么为什么鲁迅要在“豪杰译”与“译意不译词”的众声喧哗中,另立旗帜,标举“直译”,甚至“拼着挨骂”却要身体力行“直译”呢?本文试图从鲁迅的文化观,“直译”与“失本”的关系,鲁迅的“中间物”思想三方面对这一问题做一阐释。

一、鲁迅的文化观和“拿来主义”

鲁迅所处的时代,外有民族侵略,内有阶级压迫,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鲁迅不满于国家的落后和国民的愚昧,对夜郎自大,狭隘排外的现象深恶痛绝。鲁迅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鲁迅在文化观上,主张“拿来主义”,认为当时的中国要建立新文化,要强盛起来,就需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文化,改造国民思想。

鲁迅的“直译”策略与他的“拿来主义”的文化观有密切联系。鲁迅从事翻译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以改造当时的社会语言,重建文化,促进中国新文化的发展。

鲁迅认为“直译”可以将新的内容,新的表现法引入汉语中,以期改变汉语语法不精密,辞不达意的弊病。这在实质上也是鲁迅文化观上一再坚持的“拿来主义”的具体体现,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去除其糟粕,以改变我国文化落后的状况,促进新文化的发展。当然,这一“拿来”的过程有时是痛苦的,需要我们“陆续吃一点苦,装进异样的句法去,古的,外省外府的,外国的,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可以看出鲁迅的“输入新的内容”,“输入新的表现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据为己有”,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二、“直译”与“失本”

道安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中,提到“胡语尽倒,而使从秦”,“胡经尚质,秦人好文”等五失本。钱钟书先生在《翻译术开宗明义》中提出“本有非失不可者,此本不失,便不成翻译”。1925年鲁迅在《〈出了象牙之塔〉后记》中写道:“文句仍然是直译,和我历来所取的方法一样。也竭力想保存原书的口吻,大抵连语句的前后次序也不甚颠倒。[1]P67表面上看,鲁迅这种有时连词序都不颠倒的“直译”甚至被称为“硬译”的策略,不存在翻译中的“失本”问题。但仔细研究起来,这种“直译”的策略不得不使读者忍受不符合其语言习惯的“不顺”,这实际上是翻译中的另一种“失本”。

然而这种“失本”,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那样是“真译者无可奈何之事”。“直译”也是鲁迅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正如他在《文艺与批评》译者附记中所说的那样:

但因为译者的能力不够和中国文本来的缺点,译完一看,晦涩,甚而至于难解之处也真多:倘将仂句拆下来呢,又失去了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在我,是除了还是这样的硬译之外,只有“束手”这一条路——就是所谓“没有出路”——了,所余的唯一的希望,只在读者还肯硬着头皮看下去而已。[1]P104

在鲁迅看来,只有“直译”才能保存原作的丰姿,不失去“原来的精悍的语气”。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至于“不顺”,也是翻译中不得不失之本,否则便没有出路,因此鲁迅提出殷切的希望,希望读者能硬着头皮看下去。

三、“直译”与鲁迅的“中间物”思想

鲁迅的“中间物”是指世上一切事物都并非圆满美好的,都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中,然而不断趋向圆满美好。“中间物”是鲁迅在“写在《坟》后面”一文中提出的:“以为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是总有多少中间物的。动植之间,无脊椎和脊椎动物之间,都有中间物;或者简直可以说,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2]P302

鲁迅的“中间物”思想为他的翻译理论,特别是“直译”策略奠定了基础。正因为鲁迅认识到“一切都是中间物”,“至多不过是桥梁中的一木一石,并非什么前途的目标,范本”,才会“直译”,为以后出现更为完善的翻译策略铺设道路,成为通向完美译本的桥梁中的“一木一石”。正如鲁迅在与梁实秋的论战中所说的那样:

“自然,世间总会有较好的翻译者,能够译成既不曲,也不‘硬’或‘死’的文章的,那时我的译本当然就被淘汰,我就只能来填这从‘无有’到‘较好’的空间罢了。”[3]P210

在鲁迅看来,他的译本只是事物发展中的中间物,只是从“无有”到“较好”的桥梁,因此鲁迅的“直译”策略是其“中间物”思想的必然产物,也是在为翻译事业的发展铺设道路。

综上所述,鲁迅的“直译”策略,是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主张。“直译”策略的提出与鲁迅文化观中的“拿来主义”有密切联系,是“拿来主义”的必然结果;直译策略的提出,与“失本”有紧密联系,是不得不失之本;“直译”策略更是鲁迅“中间物”思想的必然产物。

摘要:鲁迅作为我国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为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鲁迅提出了“直译”的翻译策略,一度引发很多争议。本文试图从鲁迅的文化观,“直译”与“失本”的关系以及鲁迅的“中间物”思想对“直译”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鲁迅,直译,文化观,失本,中间物

参考文献

[1]鲁迅,序跋文选[C],鲁迅文集:导读本,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鲁迅,写在《坟》后面[M],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盘点高考文言文直译和意译的关系 篇5

处理好直译和意译的关系。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的目的出发,古文的翻译总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要译出原文用字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同原文保持一致。例如:全国语文高考试卷第16题(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必须翻译成:“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译文中括号内的`文字是根据文意增补的。而原文中“及”“尽”两字,应正确理解为“到……时”、“竭尽”才算落到实处。所谓意译,则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从高考的特点来看,固然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宏观上的掌握,但更要求考生能够从微观上了解并熟悉古代汉语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因此,命题者一般来说总是立足于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为辅助手段,如上文所举“波澜不惊”的例子。

处理好一些特殊用词和修辞手法。

1、注意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处理。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金戈铁马”,借代精锐的部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借代曹操战船,这里借代曹操水军;“金城千里”,“金城”在文中比喻坚固的城墙,而不能译成“金属筑成的城墙”。

2、注意古人行文中一些委婉的说法。如“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会猎”是决战的委婉说法;再如“权起更衣”,“更衣”即上厕所。

3、注意准确翻译“互文”现象。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实际应是“不以物喜,也不以物悲;不以已悲,也不以己喜”;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了解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

许崇信教授论直译与意译 篇6

福州师大许崇信教授在《从现代翻译实践重新认识直译与意译问题》文中说:意译的存在,是因为存在着不懂外语的读者,他们总是习惯于本族语的表达形式和方式。意译的特点和优点,象架设在两种文字的此岸与彼岸之间的桥梁,特别平坦,走过去时有康庄大道之感,而无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情。不过,对这种情况也应采取分析态度。一个中国读者读外国作品时竟如置身中国社会,这当然不会是很反映客观实际的东西。这说的不仅是内容,而且是形式。一种理论或原则,如果变得无法吸收新的东西,那当然是很糟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译的消极的一面,在于它的保守性,因为它容易排斥新的表达形式,总是把新的表达形式改造成自己的面貌。

在一般情况下,直译应成为翻译方法的基础,因为直译更能忠实于原文,更能反映异国的风光与情调,更能吸收我们心里所有而笔下所无的新的表达手段。但直译不是万能的方法,它有局限性,在某些情况下会碰到困难。由于语言结构的原因,民族形式与民族形式之间不可克服的因素、某些带有强烈的历史背景情味的谚语或成语等等,直译甚至束手无策。在这种场合下,意译应成为一种辅助手段。

意译不宜滥用。应该把结合本族语的特点,或结合本族的历史、文艺背景等来翻译的做法,看成一种主观性的东西而尽量避免。

浅析汉译英中的直译和意译 篇7

所谓直译, 就是在疑问语言条件许可时, 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 又保持原文的形式 (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 。所谓意译, 就是在翻译时不拘于原文的形式, 重在保持原文的思想内容。

二、词语

1.可以直译的词语。草 (n.) :grass ;太阳 n.) :sun; 唱歌 (n.) : sing;直升机 (n.) : helicopter ;微型汽车 (n.) :minibus。

2.不能直译的词语。白菜white cabbage (错误) Chinesecabbage (正确) ;青春痘youth spot (错误) acne (正确) ;方便面convenience noodles (错误) instant noodles (正确) ;绿豆green bean (错误) mung bean (正确) ;酸奶sour milk (错误) yogurt (正确) ;假花false flower (错误) artificial flower (正确) 。

分析:汉英两种语言在单词方面对等率最高, 所以在没有特定环境下, 一般都可以再英语中找到词义相符的词语。然而我们不能一味地直译, 生搬硬套字面意义, 疏忽指称意义, 造成望文生义导致误译。

三、成语

1.可以直译的成语。汉语中有一些成语在意义上跟英语中的许多成语一直, 所以采取直译法能够使读者理解。如:

竭泽而渔:to drain the pond to catch all the fish;

如鱼得水:to be like a fish getting into water;

骨瘦如柴:to be as thin as sticks。

2.只能意译的成语。由于一些汉语成语含有比喻, 典故等修辞手法, 所以并非每一条都能按字面直译, 这样是不能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的。如:

粗枝大叶:

to be crude and careless (正确)

with big branches and large leaves (错误) ;

开门见山:

to 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 (正确)

to open the door and see the mountain (错误) ;

无孔不入:

to take advantage of every weakness (正确)

to get into every hole (错误) 。

四、惯用语

1.可以质疑的惯用语。在汉语的惯用语中, 有一些比喻

2.由于惯用语有着较强的口语性和简洁性, 因此对原文进行逐字翻译反而会使有些惯用语失去原有的特点, 甚至歪曲意义, 读者看了会不知所云。如:门外汉a man outside the gate (错误) a layman (正确) ;风凉话cold words (错误) irresponsible and sarcastic remarks (正确) ;扣帽子put a cap on sb (错误) put a label on sb (正确) 。

五、歇后语

1.可以直译的歇后语。歇后语一般是通过比喻修辞来说明问题, 大部分歇后语在比喻上都是生动形象, 前后半截比喻是一致的, 对于这样的歇后语, 一般可以采用直译, 既保持原文内容, 也保持原文形式。如:

“咱们俩的事, 一条绳拴着两蚂蚱, 谁也跑不了! ” ( 《骆驼祥子》 )

译:We are like two grasshoppers tied to one cord: neithercan get away!

他也不对任何人提起。“哑巴吃黄连, 有苦说不出” ( 《上海的早晨》 )

译:He was like the dumb man eating the bitter herb: he hadto suffer the bitterness of it in silence.

2.只能意译的歇后语。有一些歇后语带有鲜明的中国民族色彩, 包含中国古代人名、地名、典故、风俗等, 对于这样的歇后语, 若采取直译的方法, 会使读者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只能采用意译的方法。如:

他必审问我, 我给他个“徐庶入曹营——一语不发”。 ( 《骆驼祥子》)

译:He is sure to ask questions, but I will hold my tongueto begin with.

穷棒子闹翻身, 八仙过海, 各显其能。 ( 《暴风骤雨》 )

译:When we go through the old society to the new, eachof us shows his worth.

不论是直译还是意译, 译者的根本任务是真实地再现并传达作者的思想和内容。既不能把“直译”的概念绝对化, 又不能把意译理解为乱译。而是应该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传达作者的想法和内容, 避免误译漏译, 这才是直译和意译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冯庆华.汉英翻译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从直译与意译到归化与异化 篇8

一、直译和意译

中国关于直译和意译的争论可以追溯到古“文”、“质”之辨。“今存最早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文章,一般认为当推支谦的《法句经序》”,书中已涉及“文”、“质”的问题(陈福康:6-7)。东晋的道安虽不懂梵文,在主持佛经译场时,惟恐翻译失真,主张严格直译。而西域大师鸠摩罗什一改以前各家的直古风格,主张意译,他的翻译作品有“天然西域之语趣”。唐代是翻译佛经的鼎盛时期,玄奘提出“五不翻”,就是用音译,而且运用了各种翻译技巧,因此梁启超称他的译作“意译直译,圆满调和”,他的译文质量很高(周仪:5-10)。

到了近代,特别是上世纪30年代初,翻译界兴起了“信”、“顺”之争。以赵景深为代表的“信”派主张意译,以鲁迅和瞿秋白为代表的“顺”派主张直译。周氏兄弟在清末民初就已比较明确地提出“直译”的观点,并作出示范。大概到20年代初,周氏兄弟鲜明地使用“直译”这个术语来概括他们的译学主张(陈福康:167-71)。鲁迅提倡的“直译”是针对“歪译”而说的。针对赵景深提出的“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鲁迅归纳),鲁迅进行了批评,并进一步阐释了他“直译”的理论(同上:289-95)。鲁迅“直译”的理论对翻译界影响很大,对当时的翻译实践有指导意义。瞿秋白坚决反对赵景深的“宁可错些,不要不顺”的观点,也不赞成鲁迅“宁信而不顺”的观点,他坚持“绝对用白话作本体来正确地翻译一切东西”。虽然他的标准过于简单,但他强调“信”与“顺”不应对立起来很有道理(同上:313)。茅盾也赞成“直译”的观点:“直译的意义若就浅处说,只是‘不妄改原文的字句’,就深处说,‘还求能保留原文的情调与风格’。可见矛盾还很强调原作的“神韵”(同上:239)。此外,艾思奇等人还从哲学角度就直译与意译的辩证关系进行论述。

新中国成立后,翻译界对翻译的认识提高了,并提出了更高、更合理的翻译标准。傅雷认为翻译“应重神似而不在形似”,钱钟书认为“文学翻译最高标准是‘化境’”,这从翻译方法来看可以说是意译。

直译与意译之争的核心问题是二者的界定问题,以及它们所允许的范围问题。直译与意译是相对而言的,反对直译的人认为直译派拘泥于原文的形式结构,忽视译文的文字,他们反对的是那种诘屈聱牙的硬译或死译;而直译派则认为意译太随意、太自由化,他们反对的是胡译、乱译。任何一个文本都是直译和意译交替使用的结果,直译和意译就像一个连续体,没有一个明确点可以将二者严格区分开来,但是从整体来看,一部翻译作品可以看出总体上是直译或意译更多一些。所以到20世纪末,翻译界终于达成共识:直译不等于死译、呆译、硬译,意译不等于胡译、乱译。在保证原文语义不流失的情况下,尽量直译,即能直译时直译,不能直译时意译。直译、意译相互补充,并行不悖。

二、归化和异化

随着学者们对翻译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及研究视阈的开拓,同时受到相邻学科的启发,学者们把目光从语言层面转向文化层面。在对直译与意译达成基本共识之后,翻译界又兴起了归化异化的研究热。可以说,归化与异化是由于“文化转向”而备受学者们关注的。

1987年,刘英凯发表《归化———翻译的歧路》一文,可谓归化与异化研究的开端。刘英凯批评归化的五种极端表现,即滥用四字格成语、古雅成语、“抽象法”、“替代法”和无根据地予以形象化或典故化,认为这是翻译的歧路,是意译的极端,并大力倡导“移植法”,翻译应该采取“最大限度的直译”,以尽量表现出原文的“异国情调”,尽量“输入新的表现手法”,尽量“再现原文的形象化语言”(杨自检:269)。刘英凯在80年代就把目光转向微观的文化层面,很有远见。90年代以来中国翻译界关于归化与异化问题的讨论更加热烈起来。郭建中在《翻译的文化因素:归化与异化》一文中,通过对《红楼梦》的两个译本(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牵涉文化因素的比喻和典故等方面翻译的分析,指出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和读者对象,两种方法都有其存在价值(郭建中:276)。他们探讨的是文化意味浓厚的语言层面的转换问题,属于文化的微观层面,但是已经把研究视阈伸向文化层面。

进入新世纪,翻译界对归化/异化的研究更加深入化。孙致礼在《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走向异化》一文中,对中国近100年的文学翻译整体情况进行了宏观描述: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文学翻译以归化为主,改革开放的二十年间两种方法趋向平衡,并预测21世纪以异化为主(孙致礼:40)。蔡平则在《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一文中对孙致礼先生的“异化为主”予以反驳,并指出归化异化有语言形式和文化内容两个方面,提出归化/异化作为翻译策略和方法只能就译文的语言形式而言;内容是归化/异化应以文化为判断标准(蔡平:39)。至此,中国翻译界对归化异化的认识焦点落在富有文化内涵的语言形式、文学审美、文化词语或文化意象、读者能力方面,依然是想要制定翻译的规范标准,如讨论某一文化词是归化还是异化,评价某一翻译家的翻译作品的方法是归化还是异化,等等。

尽管当前多数学者对归化与异化这对术语的应用和讨论已经从语言层面转向文化层面,但研究尚未触及翻译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国内已有学者注意到这一层面。王东风先生在《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中通过对归化与异化的概念厘定与历史缘起进行叙述,指出归化与异化已上升到诗学、文化、政治层面,特别对西方的归化与异化概念的发展进行了描述(王东风:24)。这对国内译介在引进外国归化异化概念的一些错误理解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醒。葛校琴在《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一文中对西方归化与异化的学术背景进行了考察,给国内归化与异化论者一个提醒,指出西方学者不再局限于语言层面的探讨,而是将其纳入后殖民视阈进行研究,对归化与异化的概念有明确的定位和所指,而国内论者认识基础仍停留在传统翻译研究的与言论范畴,归化与异化应结合具体的社会情境,不能不作分析而一味地跟风(葛校琴:32)。罗选民区分了文化和语言层面的归化与异化翻译,指出国内论者大多停留在语言研究层面,曲解了后殖民理论参照体系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罗解民认为必须把忠实原则下的归化和非忠实原则下的归化区别开来,前者是纯语言层面上的一种翻译方法,关注艺术效果;后者是文化层面上的一种翻译策略,关注的是翻译中的意识形态等问题,并警告人们不要滑向异化的极端(罗选民:102)。

三、结语

从古代佛经翻译的“文”、“质”之辩发展到今天的归化与异化之争,这是人类对翻译现象不断研究深化的过程,翻译研究在这样的争论中不断完善、深化,使翻译研究呈现出从单纯的语言转换技术走向文化研究,从注重经验走向注重科学,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交叉研究等景象。

不论直译与意译还是归化与异化,虽然二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但它们是翻译当中确实存在的现象,所以对于直译与意译和归化与异化等问题的争论对翻译现象的认识、翻译理论的发展和翻译实践都有重大意义。同时,在研究的时候,学者要注意这些概念术语提出的历史语境与背景,要把它们放回到当时提出时的语境中进行分析,不能不作任何分析拿来就用。例如,我国学者使用归化与异化的概念就和有些外国学者对其使用的含义不是完全一样,不论是引进概念时的误读,还是他们自己下的定义,我们在研究时只能放回到当时他们使用该词的语境中去理解他们所使用的含义。

直译与意译属于微观的语言层面,主要讨论译文与原文是否可以在内容与形式上统一。归化与异化从单纯的语言层面扩展到文化层面,不仅是微观的文化层面,而且已经和政治、社会、意识形态联系起来,同时也注意到它们的后殖民背景。在当前文化研究热的环境中,学者要注意,尽管翻译涉及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但本质上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语言研究是文化研究的基础,语言形式技术层面的传统议论仍是文化研究的基础,是“文化转向”不可能替代的。与此同时,语言研究与文化研究并行不悖,并不相互排斥。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山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周仪.翻译与批评.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3]杨自俭.翻译新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

[4]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5]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走向异化.中国翻译, 2002, (1) .

[6]蔡平.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中国翻译, 2002, (5) .

[7]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中国翻译, 2002, (5) .

[8]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中国翻译, 2002, (5) .

日语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 篇9

语言是文化的结晶和精髓, 而翻译工作的质量必须要求译者全面认知和深入理解文化。因此译者为了使日语翻译充分详实, 使生涩的词汇变得生动, 必须要深入理解日本文化的背景。译者要在理解日语背景知识的基础上, 使日语翻译过来的语言具有生命力和语言的魅力, 引起两种语言的共鸣和互动。

二、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及二者关系

直译, 顾名思义, 是直接翻译。日语翻译中的直译也就是一字一句的把日语翻译成汉语, 要保持日语原文的内容和日语的独特形式, 同时也要求对思想内容的全面翻译。直译法要求译者不可以凭借主观看法增添或者删除改变原文中不存在的文字概念和思想。

意译, 我们同样也可以通过这俩字猜测出意译, 它要表达的是意思。日语翻译中的意译也就是采用中文的习惯方式来翻译日语中难以理解的部分。意译是日语翻译, 也是所有不同语言翻译的基本方法。因为日语翻译面临中日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巨大, 如果不用意译, 读者可能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在其他许多方面, 比如宗教、社会都有巨大的差异, 使用意译法翻译过来的文章能够使中文使用者更为准确地理解和认同。

直译和意译在翻译方式上有巨大的差别,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语翻译工作者都在争论这两种翻译方法的优劣。主张意译的人认为直译太过于拘谨, 硬译过来的文字难以体现日语的文化层次, 降低了日语翻译工作的价值。而主张直译的人认为意译太过随意, 由于自由化太多容易导致翻译过来的文字出现混乱, 背离甚至与原文的意思相反。当然, 就像太极图一样,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单独存在,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是最好的方式。直译和意译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三、实际翻译工作中的直译

事实证明, 成功的翻译往往是意译居多, 而在文学作品上的翻译尤其如此。并且, 日语翻译中, 直译法比意译法更加容易遭受失败。其中原因笔者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 虽然日语与汉语关系密切, 但是日语和汉语的语法体系和句子结构都是完全不同的。汉语是孤立语, 而日语属于胶着语, 他们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语系。语系的不同导致表达习惯的不同, 日语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时自然就不能逐字翻译, 不然容易出现贻笑大方的翻译。

第二, 虽然日语中大量使用汉语,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其中有的词汇语义和汉语相同, 有的词汇语义和汉语不同。所以不能把类似后者的日语词汇当作同义词来翻译, 不然容易发生错译。而这种堪称奇异的情况是在其他语言翻译方面不会遇到的问题。

第三,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汉语和日语的句子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异和区别。汉语依靠词汇的排列顺序来表达语义, 而日语是句子中常常出现很长的, 有时甚至是很复杂的连体修饰语。在做这样的翻译工作时, 译者需要用意译的方法去完美的再现原文的意思, 而不是拘泥于直译, 不然结果可能会错误百出, 使翻译出来的文章落了下乘。

四、直译和意译的应用

现在所有的语言翻译中, 主要的标准基本上都认为是严复所主张的“信、达、雅”。为了达到甚至是超越这样的标准, 需要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的配合和融合。许多大翻译家都认为, 直译和意译这二者是互补而不是对立和互斥的关系。直译和意译这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在翻译中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直译和意译各有千秋, 它们在翻译工作中需要相辅相成。为了翻译出优秀的作品, 翻译工作者不能将任何一种翻译方法抛开只关注另外一种翻译方法。

五、日语翻译中的实例

あるタ方, 日本桥のほラから永代を渡つてきた电车が桥を渡るとすぐので、汤のりらしい二十一二の母亲に连れられた五つばかりの女の儿をひき杀した。《 (正义派》)

直译:一天晚上, 从日本桥方面驶来渡过永代桥的电车, 在渡过桥的直近处, 轧死了一位像是从澡堂回来的, 被二十一二岁的母亲牵着的五岁大的女儿。

很明显这是运用直译方法翻译出来的译文, 我们可以看出来译文虽然语义清晰, “准确”地翻译了原文, 但是由于无视了日语和汉语的语言结构和特征的不同, 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从而导致了原作的韵味荡然无存, 一点也没有文学作品应有的“才气”。

我们再来看一下意译:某日傍晚, 从日本桥方面来的电车, 开过永代桥, 刚刚下桥, 就轧死了一个四五岁的女孩。这女孩由二十一二岁的母亲携带着, 好像刚从澡堂里洗了澡出来 (楼适夷译) 。

可以看出, 意译的这一段注意到了日语和汉语语言结构和特征的不同, 也对此做出了调整, 从而翻译出来了流畅的译文。不但翻译出来了原文的内容, 也使之接了中国的地气, 容易让中文使用者接受理解和赞同。

参考文献

汉藏翻译中的直译方法 篇10

一.直译方法的基本概述

1.直译法的概念

直译法的概念用最通俗的解释方式就是对直译两字的分解:直译法中的“直”即为“直接”的意思, “译”即为“翻译”的意思, 两者综合起来指的就是, 在尊重原文自身的表达意思和特征的前提下, 用最直接, 最简单的语言对原文进行对应的翻译。其中, 翻译为其中的重点, 在进行翻译时应当遵循翻译的普遍三大原则 (1.遵循语言规律, 2.遵守佛经中的各大主流思想, 3.按照藏民同胞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习俗进行翻译) 、四大方法 (1.音译, 2.意译, 3.直译, 4.调动与转换译法) 和翻译过程中应当重视的四大要求。

2.直译法的特点

直译法因其最明显的“直接”翻译的特点成为翻译类型中最简单、偏低级的、偏简单的翻译类型, 通过直译法进行翻译往往用在词语和新兴术语上, 且翻译的重点通常偏向于遵循原文的情感倾诉、艺术表现形式和思想表达。直译法的三大特点也成为了直译法极利于翻译目标的三大优点。其具体包括了:第一, 直译法“直接”的翻译特点, 最大限度的、有利的保持了被翻译对象的原有风格;第二, 直译法所得到的翻译结果具有“简单易懂”的特点, 有利于现代新兴名词术语的创造和普及;第三, 直译法一直以来遵守的三大原则使其具有同等原文的特点, 它有利于宣传、学习和普及其他类型民族语言的独特风格。

二.直译方法的用途

1.文字内容方面

由于直译法所严格遵循的三大原则和其独特的特点, 直译法强有力的运用在新兴词语和语句的翻译上, 运用直译法进行翻译的领域主要涉及了计算机行业、软件行业、教育行业中的高等数学翻译等以前不存在的新名词, 在这些领域中通过直译法进行一对一的直接翻译可以形成某个全新的名词并逐渐扩大化, 形成新兴代名词被人们所接受, 为藏汉双方人民的交涉在一定程度上扫清了障碍。由于直译法这种翻译方式简单直接, 所以可以和广泛地运用到各大类型词语的翻译上, 其中包括动名词的翻译、形容词的翻译、成语的翻译、谚语的翻译等。但直译法存在着缺乏文采的重大缺点, 所以, 直译法的使用一般情况下都应避免直接用于翻译文采性极强且极力强调其文采的文章。

2.阅读对象方面

因为翻译的目的就是使阅读对象理解或学习原文的内容和思想。所以, 在进行直译手段时要充分的设想到阅读和受众对象, 针对阅读人群的知识水平进行适当的翻译, 当阅读对象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时, 则可以选择直译的手段进行直接翻译, 在这个过程中无需过度担心受众人群无法理解文章思想的问题。反之, 当阅读对象的知识水平比较差时, 若直接运用直译法进行翻译, 则有可能导致读者无法读懂文章内容和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问题, 因而违背了翻译的最终目的和实际意义。比如, 在汉语语法当中存在的类似于反讽、比喻、暗喻、拟人等修饰手法, 如若翻译时通过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 水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人群就无法理解其真正含义, 这就需要将此种类型的修饰词语或语句进行转换, 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

三.直译方法的使用

汉藏文字本身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和特色, 如若想通过汉藏之间的翻译来展现原文自身的特色, 直译法是最好的翻译手段。但是, 在使用直译法的过程中应当最大限度的避免硬译和死译。

在某些文学性较强的作品中, 有着大部分的展现作者写作风格的内容, 用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则可以保证原文和译文的生动、形象、具体。同样, 在某些具有大量人物性格描写的作品中, 直译法也可以将人物的性格特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复制出真实的人物形象。

所以, 在进行汉藏翻译时, 为传达出原文的真实表达思想, 展现出与原文相同的文学色彩, 刻画出生动形象与原文相同的人物形象。直译法的使用是最直接有用的。

文言句的六种直译法 篇11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直译的方法主要有扩充法、替换法、保留法、删略法、调整法、增补法等。

1.扩充法。此法针对词语,是文言文翻译的主要方法。具体分为以下三类:

(1)在原来的单音词后面或前面加一个辅助成分(也叫前缀、后缀)。如:“可以为矣”(师:老师,加前缀),“止有剩”(骨:骨头,加后缀)。

(2)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词(原来的词作为语素之一)。如:“解衣欲睡”(解开衣裳想要睡觉),“峰回路转”(山势回环道路弯转)。

(3)换为另一个词。如:“夏水陵”(夏天大水漫上山陵),“素湍绿潭”(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

有两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1)不要把文言文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是现代文的一个双音词。如“其实味不同”中的“其实”是两个词,“其”是“它们”的意思,“实”是“果实”的意思,如果当现代文副词“其实”(实际上)来理解,就误读了。

(2)不要把文言文的双音词拆成单音词来理解。文言文中也有小部分双音词,如联绵词、叠音词、音译词等,在翻译时不要将它们分开。

2.替换法。也是针对词语,是扩充法的补充办法。

以人称为例,古文中,第一人称代词,有“吾、余、予”,第二人称,有“女(汝)、尔、若”,第三人称有“之、其、彼”,翻译时就应该替换为“我、你、他”。

还有一些词,如指百姓的“布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指景象的“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指眼睛的“目”,指脚的“足”,这些词语只有在需要古雅表述的时候才用,翻译时也应该作相应替换。

3.保留法。文言里有两类词语在翻译时要原封不动照搬过来:

①古今通用的词语,如“天、地、山、水、人、马、牛、羊、红、黄、绿、蓝、大、小、多、少等;②古代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日期、官职名、典章制度的名称等。此外,文言句子中的拟声词和引用的诗句、民谣、格言、谚语等,也不用翻译,保留即可。

4.删略法。主要是针对虚词翻译的方法。文言文中的很多虚词在现代文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相应的词语来表示它,翻译时只好删略不译。

5.增补法。主要针对文言文里的省略句。文言文组词造句讲究凝练。从翻译的角度,要让译句完整、通顺,就应将文言文中没有而现代汉语中又不能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

下面两种情形比较常见:

(1)数词后面增加量词。古人不重视量词,他们计数,常常有数词无量词,这也是古汉语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在翻译时要把省略的量词补充出来。这样的例子很多,只要注意细节就可以了。

(2)补充省略的成分。文言文中常有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介词宾语的省略。翻译时,只有把这些省略成分补充完整,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而增补的成分或语句,一定要加括号。

6.调整法。主要针对文言文里的倒装句。从现代文的角度看文言文,它句子内部的词序有一些“颠倒”,如宾语放在动词前面、谓语跑到主语前面,翻译这些“特殊”的句子,如果仍按照原文的语序,就容易使人费解。所以,我们要对原文语序进行调整。

这些“特殊”的句子,包括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同时还应注意“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等,也要补充调换。

请根据以上的方法,在理解原文大意的基础上,翻译下列句子。

介之推不言禄

《左传》

晋侯①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②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③,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④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⑤?”对曰:“尤⑥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⑦,曰:“以志吾过,且旌⑧善人。”

【注释】①晋侯:晋文公。②外内:外,指诸侯国;内,指国内臣民。③主晋祀:主持宗庙之祭祀,也就是指继位。④诬:欺骗。⑤怼:怨恨。⑥尤:罪过。⑦绵上为之田:绵上,晋地名,在今山西省介休县介山下,又叫绵山;为之田:指以绵上之地为介之推私田,以供祭祀。⑧旌:表彰。

翻译下列句子: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窃取人家的财物,都还叫做盗贼;何况贪占上天之大功,而当作自己的功劳呢?

2.在下的臣子把欺妄之罪当作合理的事,在上的国君对奸邪之人加以奖赏,上下互相欺蒙,(我)难以和(他们)同处于朝了。

3.言辞,是人身的文饰啊。我自身要退隐了,何用再加文饰呢?(如果再加文饰),这就是又有自求显达之心啊。

【作者简介】

吕毅然,高级教师,执教于山东省淄博临淄实验中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17年,参与编写教辅用书多部。

浅谈中国电影片名的直译 篇12

关键词:片名翻译,直译,音译

一、现状

关于电影片名中涉及人名、承载文化信息的片名的翻译, 大多按照电影内容或人物特点翻译成英文, 如《太极张三丰》Twin Warriors;《霍元甲》Fearless;《锦衣卫》14 Blades;《霸王别姬》Farewell, My Concubine等等。英译版本可谓五花八门, 纵观英美电影中以人名直接为影片名的不在少数, 如耳熟能详的Amadeus《阿玛迪斯》, Forrest Gump《阿甘正传》, Gladiator《角斗士》等等。既然西方观众可以接受人名作为电影片名, 为什么中国电影片名不能采用直译介绍给国外观众?

二、翻译方法

以人物名称或中国特有文化为片名的影片, 在电影帝国中占去了小壁江山, 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毋庸置疑严复先生的“信、达、雅”是永不过时的翻译标准。但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硬译”虽争议颇多, 却保持了原文平实自然的风格, 即表达了字面意义, 又传达了作品背后的文化[1]。且鲁迅先生主张“宁信而不顺”, 这“不顺”也是一种译法, 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 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2]。电影片名的英译虽不比文学翻译, 但对于以人名或以传达文化信息为目的电影片名, 人物及名称已不简简单单的是一个人或物的代号, 而是蕴含了一类文化, 成为了文化的代名词。在片名英译过程中, 较为具体的方法有直译、意译、直译与意译适度结合。而对于以姓名和带有文化特点片名的英译, 笔者建议采取直译法, 以求最大限度保留原片名的字面意思和片名背后的文化信息。

三、忠实于原片名

片名是电影的灵魂, 传达影片主要内容是电影片名最突出的特点。翻译时最大程度的忠实于原片名便成为了译者可依据的重要因素。之所以最大程度忠实于原片名, 其一是原片名已是精华, 其二是国外已有先例。如:美片Forrest Gump, 获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 在国内也视为极有代表性的励志影片而闻名全国。诸如此类的还有获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的Amadeus, Harry Potter系列在国内也极受欢迎。迪斯尼拍的动画片《花木兰》甚至沿用了我国的汉语拼音mu lan, 还均小写。反观中国影片《梅兰芳》、《霍元甲》与新上映的《关云长》, 被译为Forever Enthralled、Fearless、The Lost BLADESMAN。都抛弃了代表整个影片的灵魂人物, 用电影的内容或人物特点代替了片名。

1、直译

有些影片《霸王别姬》、《刮痧》、《锦衣卫》等一些影片名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 本身具有抗译性[3]。而过度的意译却会让人哭笑不得, 如《霸王别姬》的英译名Farewell My Concubine。Farewell是个书面语, 意为“告别, 再见”, concubine有“小妾”的意思, 对于西方属于文化真空词语, 并有贬义色彩, 译出来似乎不太文雅, 不太艺术。《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的英译名Chinese Odyssey1:Pandora’Box。Odyssey是古希腊史诗译为《奥德赛》, 讲述主人公奥德修斯带领军队赢得特洛伊战争。归途海上遇险, 又凭借机智和勇敢逃过数劫, 返回故乡与儿子一起杀死奸臣, 夺回王权与妻儿团聚的故事。Pandora’Box是一则古希腊故事, 潘多拉出于好奇打开宙斯赠送的盒子, 将灾难、瘟疫和祸害放了出来, 唯独将希望关在了盒子里。潘多拉魔盒喻指带来不幸的礼物, 多是贬义。奥德赛与《大话西游》情节不符, 潘多拉魔盒与月光宝盒的意向不符, 这种译法不但会使西方观众产生文化误读, 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像An Exaggerative Story of“Journey to the West”:The Moonlight Treatment Box之类的直译是可取的。[4]再如, 刮痧是中医中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 对于这种文化真空词, 显然音译法Gua Sha比Treatment更能保留刮痧所蕴含的医学文化, 更能直观的向国外观众宣传中国颇大精深的中医学。

2、音译

仅以《梅兰芳》为例, 英译名Forever Enthralled中enthrall的意思是“迷住, 使着迷”之意, 这个英译名恰如其分地解释了梅兰芳对爱人对家人对国家对京剧艺术的痴迷和着迷。但需指出的是英译名如此贴切, 也是很大程度上顺从了中国观众的审美角度, 对于国外观众在点名主体、传达中国京剧文化方面略逊一筹。中国的语言重意合, 追求诗意, 很大程度上强调意会性, 强调内心的感悟;而西方语言重形合, 重理性强调简洁, 突出重点。从这一点上, 音译法直观明了, 更符合外国观众的思维习惯。

对于此类影片, 采用音译是最直接的直译。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 有人提出直译很可能让外国观众感觉晦涩难懂。笔者认为在文学翻译中有读者“合作原则”[5]。同样, 在影片名的英译中有观众“合作原则”, 译者不应低估观众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采用音译《Mei Lanfang》不但会引起外国观众的兴趣, 给观众留有想象的空间, 并且更能直接宣传代表京剧精神的梅兰芳先生。可见, “梅兰芳”这个名字已不仅仅是个代号, 会使人联想到中国京剧, 联想到具有独特风格的京剧流派—“梅派”。

虽然对于目标观众拼音不如目标语那么亲切, 但中国人的姓名往往有一定的含义, 是中华几千年形成的传统。且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有了自己的中国名字。更重要的是, 梅兰芳这个名字对外国观众不会很陌生。因为梅兰芳是第一个把中国戏剧带到外国去演出的艺术家, 最早把中国戏剧介绍给世界剧坛的戏剧家, 在促进我国与国际文化交流中, 立下了不朽的功勋[6]。当时梅兰芳在美国报刊上风靡一时, 波摩那学院又授予他文学博士的荣誉头衔。通过在美国的演出梅兰芳早已被国际、国内抄的沸沸扬扬[7]。

总之, 电影片名翻译虽只是翻译中一个小的分支, 但对于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在海外的发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媒介作用。也必须承认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中国的影片名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又具有同样的认同效果实非易事。在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中, 给予音译法、直译法足够的重视, 正确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运用适当的翻译方法传达原片名的字面意义和文化内涵, 促进中国影片在国际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www1.gdufs.edu.cn/rsc/webpages/news_view.asp?newsid=428, 2010-5-05

[2]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 (并J.K的来信) [A].鲁迅二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147-164

[3]郑海凌.译理浅说[M].郑州:文心出版社, 2005:269~274

[4]曹佩升.中国电影片名的英译探讨[J].电影评介.2007 (18) :70-71

[5]王平.论文学翻译中译者和译语读者的合作原则[J].成都大学学报, 1997 (2) :79-81

[6]http://iask.sina.com.cn/b/4090181.html, 2010-5-10

上一篇:工程勘察设计论文下一篇:菌种鉴定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