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天麻白术汤

2024-10-15

半夏天麻白术汤(精选8篇)

半夏天麻白术汤 篇1

高血压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作者用李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内蕴证高血压病有较好疗效,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中医病因病机

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李东垣《兰藏密室·头痛》曰:“恶心呕吐,不食,痰唾稠黏,眼黑头眩,目不能开,如在风云中……即是脾胃气虚、浊痰上逆之眩晕,主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眩》说:“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治痰为主,夹补气及降火药。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本病因饮食不节、肥甘厚味太过,损伤脾胃,或忧思劳倦过度伤脾,以致脾阳不振,健运失司,水湿内停,积聚成痰,或肝郁气滞,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气郁湿滞生痰。痰为湿聚,湿性重浊,故倦怠头重如蒙,脾虚失运,见胸脘痞闷、纳差,清阳不升、运化失常则大便泄泻,脾主四肢肌肉,精微不布则见倦怠、乏力、不耐疲劳,胃气失和降则见恶心、时吐痰涎,肝风夹痰上扰清窍,故眩晕、头痛、耳鸣。临床上血压升高伴上述症状者,诊断为高血压病痰浊内蕴证,平素我们常用程国彭的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本病。方由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方中用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大枣益气健脾和胃,针对脾虚生痰的病因治疗,但与李东垣的半夏白术天麻汤相比区别较大,前方重点在于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但对于以脾虚为主的痰湿,李东垣方更佳。前方虽能够缓解症状,但不久又反复发作,因方中健运中州,益气健脾药物相对较少,针对脾虚产生痰浊的病因治疗不足,故病情易反复发作。而李东垣的半夏白术天麻汤却能对其脾虚产生痰浊的根源进行治疗,重在恢复脾胃机能,使脾胃一健,清升浊降,诸症自愈。

治疗方法

作者对李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略做加减,药物组成如下:半夏15 g,天麻15 g,苍术15 g,白术15 g,茯苓15 g,泽泻15 g,党参20 g,干姜10 g,建曲30 g,麦芽30 g,陈皮15 g,钩藤15 g,牛膝15 g。作者将原方中党参代人参,加钩藤、牛膝而成。因本病有风痰上扰,故去升提的黄芪,防伤脾胃,故去苦寒的黄柏。如见胸闷心痛,加瓜蒌、薤白即成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散结,祛痰宽胸;眩晕较甚加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脘闷纳差加砂仁、白蔻行气化湿;血瘀头痛加川芎、赤芍活血祛瘀止痛。东垣曰:“此头痛苦甚,谓之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方中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祛风通络。党参补中益气,白术、苍术苦甘温,健脾燥湿,茯苓甘淡性平、泽泻甘寒利水,两药合用健脾渗湿,以消痰水,陈皮苦温,理气运脾,麦芽、建曲助消化荡胃中滞气,干姜辛热以温中散寒,方中含六君子汤、理中汤具有温运脾阳,燥湿化痰,钩藤助天麻平肝熄风。牛膝引血下行,防止风痰上扰。全方益气健脾,燥渗痰湿,以绝生痰之源,化痰熄风以治风痰上扰。因此眩晕止后,患者不易反复。

病历资料

患者,男,62岁,2014年6月8日就诊。2年前因“头痛眩晕、纳差,食后脘痞”住院治疗,入院时血压160/90 mm Hg,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慢性胃炎。其后服用依那普利、硝苯地平、奥美拉唑、果胶铋、多潘立酮片等降压药和胃病药物治疗,血压时高时低不稳定,胃胀、反酸、腹泻等症状反复发作,甚为苦恼。来诊时证见眩晕、倦怠、头重如蒙、严重时天旋地转,恶心,欲吐,伴食后脘痞、纳差、神疲、乏力、大便3~4次/d,饮食稍有不慎则易腹泻。体型肥胖,血压156/86 mm Hg,齿痕舌、舌质淡、苔白腻、脉滑,体重指数27 kg/m2。中医诊断眩晕,证属痰湿内阻型,治以燥湿化痰、健脾和胃、平肝熄风。方用半夏15 g,天麻15 g,苍术15 g,白术15 g,茯苓15 g,泽泻20 g,党参20 g,干姜10 g,建曲30 g,麦芽30 g,陈皮15 g,钩藤15 g,牛膝15 g,代赭石20 g。水煎服,1剂/d。忌饮酒,辛辣厚味等食物。饮食宜低盐、清淡、营养,保持情志舒畅。服上方7剂后,症状明显缓解,血压150/80 mm Hg,体重指数26.5 kg/m2。其后用上方加减治疗1个月后血压正常,饮食,精神明显好转,大便1次/d,体重减轻,并建议坚持体育锻炼,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其后巩固治疗2个月,病情稳定。半年后随访血压、血脂、饮食、二便正常,精神焕发,体重指数24.5 kg/m2,停药后患者上述症状未再复发。

参考文献

[1]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2008:63.

[2]王永炎,严世芸.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05.

[3]张年顺.李东垣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62.

半夏天麻白术汤 篇2

眩晕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证,病情有轻有重,其发生的病机,虽颇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虚、风、痰、火四个方面;各类眩晕可单独出现,亦可相互并见。既可以是多种疾病的症候群的一种表现,也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病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随之改变,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眩晕的发病年龄明显降低。且患病率显著上升,虽然本病大多属于良性病变,但病人反复发作,给人们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中医对该病的研究及防治有独到的见解,笔者从2010年~2012年间运用金匮肾气丸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56例患者,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至2012年期间收治的56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0~50岁,对照组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3~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标准

眩晕的诊断标准参照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医辨证为痰浊中阻型,且病人无心脑器质性病变,在纳入观察时已停用治疗眩晕的其他药物。

2 治疗观察方法

2.1 给药方式

治疗组:金匮肾气丸(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浓缩丸,每服8粒,日服2次)合并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半夏20、炒白术15、天麻15、陈皮15、茯苓20、生甘草6、生姜3片、大枣15,每日一剂,煎汤内服。日服二次,2周一疗程。

对照组:尼莫地平20mg每日二次,(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6875)。

治疗期间要求低脂饮食。连续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治愈:眩晕消失。有效:时间缩短,发作次数减少。

有效:无效:症状无改善

3.2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及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安全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无不良事件发生。胆宁片组:治愈8例,显效24例,有效3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6.8%;辛伐他丁组:治愈4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2%。两组疗效相当,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4 讨论

眩暈是缺血性疾病的先兆之一,全血粘度的改变是缺血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全血粘度受血脂、血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血脂升高可引起红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导致红细胞的变形性降低,促进白细胞、血小板活化,进而增加血小板的粘滞度,血糖升高可使红细胞膜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增加,后者使红细胞负电荷减少,使红细胞电斥力减弱,聚集性增加,非酶糖基化过程中产生自由基,使红细胞膜蛋白质变性而粘稠度增加,进而使血液的运行阻力增加,导致眩晕发生。

眩晕症不同上述指标的表现也存在不同,临床上根据血液流变学、血脂、血糖等指标的部分或全部改变、结合年龄轻、辅助检查,判断中医证型痰浊中阻型,给予金匮肾气丸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治疗,对彻底治愈眩晕症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年轻患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脂,病人多为先天禀赋不足,肾阳虚弱,复因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水谷运化失常,湿聚而生痰,痰阻中焦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眩晕。 金贵肾气丸方中干地黄滋补肾阴、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肾、桂枝、附子温补肾中之阳。《医宗金鉴》谓“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肾气生,脾气旺,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健脾燥湿,化痰熄风。我们两方合一,全方具有阴中求阳,脾肾同治的特点,显示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半夏天麻白术汤 篇3

关键词:眩晕,中医药疗法,半夏白术天麻汤

眩晕是一种常见病症, 在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 笔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型眩晕48例, 并同期与西药治疗的46例对照观察,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服道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 女28例, 男20例;年龄33~56岁, 平均40.5岁;病程最长7年, 最短0.5年, 平均 (4.16±1.37) 年;初次发病19例, 反复发作29例;伴恶心呕吐37例, 伴耳鸣或被动性听力下降2 3例, 伴耳内胀满、压迫感1 8例。对照组46例, 女28例, 男18例;年龄34~57岁, 平均39.7岁;病程最长7.4年, 最短0.5年, 平均 (4.23±1.32) 年;初次发病16例, 反复发作28例;伴恶心呕吐35例, 伴耳鸣或被动性听力下降22例, 伴耳内胀瞒、压迫感1 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对比,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中美尼尔氏病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依据[1]: (1) 在同一患者身上出现眩晕或伴有头痛, 视觉、感觉、运动和意识障碍, 不同程度一侧或双侧耳鸣、被动性听力下降、耳闷、耳内胀满、压迫感, 恶心呕吐, 眼球震颤等症状和体征, 发作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 (2) 症状特点是发作性、可逆性, 有复发倾向, 发作时神经系统检查多有阳性, 也可正常; (3) 经颅多普勒监测椎动脉 (VA) 平均血流速度 (Vm) <32.0cm/s, 基底动脉 (BA) 血流速度<31.9cm/s, 排除脑梗死、脑出血、脑干肿瘤等所致眩晕。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和《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3]来拟定痰湿型眩晕诊断标准, 即:头晕、头重如蒙、胸脘痞闷、恶心欲吐、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滑。

1.3观察和治疗方法

1.3.1观察方法检测指标与方法: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均应有德国EME公司生产的先锋TC2020超声经颅多普勒诊断仪检测, 测定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经特定头颅超声窗直接描记椎基底动脉血管的多普勒回声信号, 以获取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cm/s) , 经枕窗探测左右椎动脉 (L V A、R V A) 、基底动脉等3条动脉血流速度。用t检验统计各项检测指标及参数。

1.3.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 处方:制半夏10g、白术15g、天麻10g、茯苓15g、陈皮10g、生姜l0g、大枣10g、甘草6g。加减:呕吐加竹茹、代赭石;脘痞不食加砂仁、白豆蔻;耳鸣重听加石菖蒲;形体肥胖加泽泻。每日1剂, 水煎2次取汁200mL, 分2次口服。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10mg, 每日1次, 睡前服;眩晕停片50mg, 1d3次。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

1.4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拟定。治愈:眩晕及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体体征均消失, 治疗后TCD检测正常;好转: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 治疗后T C D检测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减轻, 治疗后T C D检测较治疗前无改善。

2结果

2.1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17例, 有效27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治愈11例, 有效20例, 无效15例, 总有效率67.4%。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u=2.1859, P<0.05, 差异有显著意义, 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TCD检测结果 (表1) 。

3讨论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其病因较为复杂, 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型眩晕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有如下几个方面: (1)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因粥样硬化而变粗糙, 血液和血管壁的磨擦力增大。 (2) 基底动脉的舒缩功能发生障碍, 引起脑干网状结构缺血而发生功能紊乱。 (3) 高粘滞血症。血液粘度增高导致血流速度减慢。 (4) 椎动脉受机械性压迫, 发生狭窄或闭塞。美尼尔氏病可能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迷路动脉痉挛, 局部缺氧, 导致内淋巴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 引起内耳迷路积水, 内淋巴系统膨胀高压所致, 也有人认为可能与代谢障碍或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

注:治疗前后比较, (1) P<0.01, (2) 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 (3) P<0.01

祖国医学认为由于脾胃虚弱, 健运失司, 不能运化水湿, 聚湿生痰成饮, 上乘清阳, 清窍被蒙蔽故致眩晕, 即“无虚不作眩”, “无痰不作眩”, 本虚标实乃眩晕发作的基础, 治疗的关键在于健脾利水、化湿除痰。半夏白术天麻汤方中半夏具温燥之性, 能燥湿而化痰, 为治痰湿的要药, 与陈皮、茯苓配伍, 以增强燥湿化痰的功效;白术健脾益胃, 燥湿和中, 运化水湿, 升清降虫, 善于治眩。现代药现学研究表明, 茯苓、白术有利尿作用[4]。生姜温化水饮, 半夏和生姜辛通降逆, 茯苓健脾渗湿、利水宁神, 合为蠲饮止呕止悸之效。天麻辛甘质润, 为治疗眩晕之要药, 用于方中为对症治疗的药物, 能加速症状的缓解。大枣、甘草均有补脾益气作用。诸药合用, 具有健脾利水、化饮除痰、平眩之功。笔者采用该方治疗痰湿型眩晕48例, 并设用西药治疗46例为对照组,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处理u=2.1859, P<0.05, 差异有显著意义。经T C D检测,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所改善, 差异有显著意义, 但治疗组治疗后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优, P<0.01。提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型眩晕有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邝贺龄.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715, 719.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S].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87:578~579.

[3]朱文锋.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6.

半夏天麻白术汤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54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27例。治疗组男18例, 女9例, 年龄42~80岁, 发病时间1.5~72h;对照组男15例, 女12例, 年龄40~77岁, 发病时间0.5~68h。两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标准

参照1996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提出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的诊断标准:主症: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言语不利, 偏身感觉障碍;次症:头晕头痛, 耳鸣目眩, 痰多而黏或呈泡沫痰, 舌质暗红或暗淡, 舌苔薄白或白腻, 脉弦滑。凡具备主症1项次症2项以上及相应舌脉象即可诊断。

1.2.2 西医标准

参照1996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4]中制定的脑梗死诊断要点。

1.3 纳入标准

年龄≤80岁;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梗死, 符合中医中风经络诊断标准, 并辨证为风痰上扰证;发病时间≤72h。

1.4 排除标准

CT或MRI诊断为出血性脑卒中者;合并患有颅内占位性病变者;有血管畸形及脑外伤和颅内手术史者;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全者及严重内分泌系统和凝血系统疾病者;精神疾病者;对治疗药物过敏者;依从性差, 疗程不足, 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特定祛风化痰穴及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 中药处方为:天麻、白术各30g, 法半夏15g, 茯苓、陈皮各15g, 大枣、生姜、炙甘草各10g。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减配伍:语言不利为主者加石菖蒲、远志;肝风内动明显者加钩藤、石决明;胸闷痰多者, 加天竺黄;肢体麻木者, 加全虫、地龙。上述药材加1000mL水煎服, 煎取汁300mL, 鼻饲或口服, 2次/d。针灸方法选取特定祛风化痰穴 (风池、太溪、丰隆、支正) , 采用环球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 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的差异, 选择合适针刺深度及针具, 全部针刺穴位按基本针刺操作手法, 得气 (提插、捻转等) 后连接 (华谊牌G6805-2A型) 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 选连续波 (频率10~50Hz) , 留针30min, 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2周后统计分析疗效。

1.6 观察指标

神经功能缺损积分 (NDS) 按NIHS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于用药前及用药2周后各记录1次;中医证候积分, 针对主症及次症制定分级量化计分, 于用药前及用药2周后各记录1次。

1.7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1995) 通过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 (NDS) 评判标准[5]:基本痊愈:NDS减少>90%;显著进步:NDS减少达40%~90%;进步:NDS减少达18%~39%;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甚至恶化。

中医疗效评价:依据1996年中华中医药学分会内科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提出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评价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 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好转, 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为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甚至加重, 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1.8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如表1所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2%明显高于对照组 (68.0%) ,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n (%)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S积分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S积分, 结果如表2所示。治疗2周后治疗组NDS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 结果如表3所示。治疗2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不良反应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临床上中风病乃常见急危重症, 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祖国传统医学认为, 该病多属本虚标实, 本即肝肾阴亏、气血衰少, 标即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 导致气血逆乱而发病。该病诸多发病因素以“风”“痰”“瘀”为本病之根、危急病证之源[6]。风为百病之长, 也是中风病发病的最重要因素, 在中风发病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临床研究提示, 有40%~50%患者表现出痰证, 风邪夹痰阻滞脉络, 脉络不通为主要病机, 风痰上扰, 壅滞咽喉要道, 导致患者出现继发性肺部疾病。在中风病急性期, 若出现风痰证, 治疗要点即应重在祛风化痰[7,8]。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5。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 患者发病多由肝肾损伤、虚风从内而生, 加之嗜食肥甘损伤脾胃, 痰湿内盛, 日久风邪遂夹痰上扰脑窍而致病, 辨证论治采用祛风化痰治疗为主。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 该方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原方具有燥湿化痰作用, 加入白术健脾燥湿, 天麻平肝熄风, 组成化痰熄风方剂。结合传统针灸治疗, 有利于患者神经缺损症状恢复,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 (P<0.05) , 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提示采用针刺特定祛风化痰穴合并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缺血中风风痰上扰证疗效显著, 配合西医治疗, 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可降低致残率,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永炎, 刘炳林.中风病研究进展评述[J].中国中医急症, 1995, 4 (2) :52.

[2]中医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研究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的临床检验报告[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1:57-59.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99-104.

[4]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06) :60-61.

[5]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995) 及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06) :379.

[6]姜波玲.中风从痰论治[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 1 (8) :725.

[7]何群芳.导痰汤治疗中风痰浊上扰证6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1 (7) :62-64.

半夏天麻白术汤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治疗于我院的143例眩晕 (痰浊中阻型) 患者为研究的对象, 随机分组, 观察组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组) 72例, 对照组 (西药治疗组) 71例, 两组均以“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 除外还有头重昏蒙, 恶心胸闷, 呕吐痰涎, 多寐少食, 苔白腻、脉濡滑等痰浊中阻特有的临床表现。其中观察组男性32例, 女性40例, 年龄31~72岁, 平均年龄 (48.7±13.2) 岁, 病程1个月~8年, 平均病程 (25.7±14.5) 个月。对照组男性30例, 女性41例, 年龄35~69岁, 平均年龄 (48.4±12.8) 岁, 病程3个月~10年, 平均病程 (26.4±15.6) 个月。两组痰浊中阻型眩晕患者基本临床资料 (性别、病程、年龄) 无差异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口服治疗, 1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每天1次口服、10mg辛伐他汀片每天3次口服、6mg敏使朗每天3次口服、200mg脑络通每天3次口服。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中药天麻钩藤饮治疗, 天麻15g, 白术15g, 半夏10g, 神曲10g, 泽泻10g, 黄柏15g, 陈皮10g, 龙骨15g, 苍术15g, 黄芪10g, 党参15g, 麦芽10g。如患者伴烦躁、口干, 则加入10g丹皮及10g栀子, 如伴严重失眠则加入10g夜交藤、10g合欢皮及15g龙骨。每天1剂, 水煎服, 分两次口服。两组治疗每疗程15d, 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 评价治疗效果。痊愈标准:患者经治疗2疗程后, 眩晕等临床症状及有关体征消失, 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随访患者1年, 无复发迹象;好转标准:患者经治疗2疗程后, 眩晕等临床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有所好转, 实验室检查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随访患者半年, 有眩晕发作, 程度为轻度;无效标准:患者经治疗2个疗程后, 眩晕等临床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加重或者无缓解, 实验室检查较治疗前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中采用χ2检验临床效果的差异性, SPSS14.0统计学软件。P<0.05, 差异明显;P>0.05差异不明显。

2 结果

比较治疗2疗程后两组痰浊中阻型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愈27例, 构成比为37.5%;好转39例, 构成比为54.2%;6例无效, 构成比为8.3%;4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构成比为5.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治愈+好转) 为91.7%, 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近些年来人们经济条件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工作压力的增大, 难以保证正常及健康的饮食、生活规律, 过食肥甘厚味, 运动量相应降低, 往往会损伤脾胃, 导致痰浊中阻, 气机调理不畅, 清阳不升、浊音不降, 最终会引起眩晕[5]。眩晕可见于多种内科疾病中, 是临床常见病症, 发病率越来越高, 同时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6]。由于眩晕有着复杂的发病病因, 治疗起来较为棘手。中医治疗眩晕讲究辨证论治, 从整体观念出发, 充分发挥综合治疗的特点。中医认为, 眩晕的病因与年高体衰、饮食不节、情志不遂、瘀血内阻、病后体虚、跌扑损伤等有关, 基本病理变化包括虚实两端。认为眩晕的病位在头窍, 肾脏、脾脏及肝脏是主要相关的病变脏腑。眩晕辩证主要从辩虚实标本及辩相关脏腑两方面, 治疗原则为泻实补虚及调整阴阳。眩晕的中医证型分类包括气血亏虚型、肝阳上亢型、痰湿中阻型、肾精不足型及瘀血内阻型, 其中痰湿中阻型在临床上比较常见[7]。痰湿中阻型眩晕除了眩晕的主要临床表现外, 还包括头重昏蒙, 恶心胸闷, 呕吐痰涎, 多寐少食, 苔白腻、脉濡滑等痰浊中阻特有的临床表现, 痰湿中阻型眩晕发病主要与脾脏功能失调有关[8]。脾脏为后天之本, 喜燥恶湿, 为气血生化之源, 主运化水谷及水湿, 脾失健运则运化水湿能力下降, 导致痰浊中阻, 痰浊上扰脑窍就会发生眩晕症状。因此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应以健脾化湿、祛痰和胃为主。

半夏白术天麻汤方剂首见于《医学心悟》, 其所治疗的眩晕并非肝风内动之眩晕, 而是脾失健运化生出的风痰眩晕。方中的半夏化痰及燥湿能力较强, 兼以降低止呕, 天麻能够熄风化痰, 具有止头痛之功, 半夏与天麻合用治疗风痰眩晕效果显著[9]。白术具有燥湿健脾之效, 配合天麻及半夏增强化痰、祛湿、止眩的作用。茯苓健脾渗湿, 进一步发挥化痰、祛湿之功。陈皮具有理气化痰的功效, 生姜调和脾胃[10]。全方共凑健脾、理气、化痰之功, 因而是治疗脾失健运、痰湿中阻型眩晕的首选方剂[11]。笔者对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的观察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达到91.7%, 明显高于未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对照组患者, 同时在西药治疗中加入半夏白术天麻汤未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此外, 在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时也不能仅仅限于健脾祛湿化痰, 因为每种疾病的病变过程中并不是某一种致病因素独立作用, 各个症候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或者相互兼夹。痰湿中阻型眩晕主要由于脾健运水湿功能失调, 由于存在脾失健运之一因素, 在病变过程中往往会合并气血亏虚的症候, 在治疗时应该予以兼顾, 这样才能达到全面综合的治疗目的, 更加彰显中医治病的优势。

除了药物治疗外, 眩晕患者还应注意日常调养及预防:医生要对患者详细说明疾病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效果, 解除其焦虑、紧张的情绪, 舒畅、积极的心情有利于疾病恢复;患者应食用低盐食物, 戒烟酒, 避免过量食用刺激性食物;当眩晕发作时注意卧床休息, 保持室内空气畅通及安静的环境, 光线不宜太亮;注意劳逸结合, 不应有过度的脑力劳动或者体力劳动;为了增强体质及防病能力, 要坚持适当的运动。总之, 中医治疗眩晕是应该做到辩证论治, 明确病因, 综合分析, 对症治疗, 就能够实现药到病除的目的[12]。

摘要:目的 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治疗于我院的143例眩晕 (痰浊中阻型) 患者为研究的对象, 随机分组, 观察组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组) 72例, 对照组 (西药治疗组) 71例, 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治愈+好转) 为91.7%, 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 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可以显著提高痰浊中阻型眩晕的治疗效果, 并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中西药结合治疗眩晕具有可行性。

半夏天麻白术汤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60例患者为本院2010~2013年神经内科及中医科门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年龄18~60岁,其中男13例,女17例,病程3个月~13年;对照组年龄17~61岁,其中男14例,女16例,病程4个月~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头痛协会(1998)的诊断标准[1]。

1.2.1 发作性紧张性头痛

(1)至少有10次发作,头痛时间<180 d/年(<15 d/月);(2)头痛持续30 min~7 h;(3)头痛至少有以下两项特点:a.压迫和(或)紧束感(非搏动性);b.轻度或中度;c.双侧性;d.行走楼梯或类似日常活动头痛不加重;e.无恶心、呕吐,有畏光或畏声,但不并存。

1.2.2 慢性紧张性头痛

(1)6个月内平均头痛时间≥180 d/年(≥15 d/月);(2)头痛至少有以下两项特点:a.压迫和(或)紧束感(非搏动性);b.轻度或中度;c.双侧性;d.行走楼梯或类似日常活动头痛不加重;e.无恶心,可有畏光或畏声。须排除外颈椎病、占位性病变和炎症性疾病等。

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头风的诊断标准。证候分类兼见痰浊上扰及瘀阻脑络型,证见:头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痛有定处,其痛如刺,或头痛昏蒙、胀重、伴有胸闷脘胀、纳差、睡眠不安、舌体胖大或舌质暗边有瘀斑(点)、舌苔腻、脉弦滑或沉弦。

1.3 治疗方法

(1)对照组:阿米替林片,25 mg,2次/d,口服;阿司匹林片,0.5 g,口服2次/d;发作期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片0.5 g,必要时口服。2周为1个疗程。(2)治疗组:口服血府逐瘀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方剂,具体药物及用量如下:桃仁20 g,半夏15 g,红花15 g,当归15 g,生地15 g,牛膝15 g,茯苓10 g,陈皮10 g,赤芍10 g,枳壳10 g,天麻10 g,白术10 g,川芎10 g,桔梗8 g,柴胡8 g,甘草5 g。水煎服,1剂/d,加水煎煮2次,煮沸20 min/次,过滤取汁,混合后共400 ml,早晚各服200 ml。15 d为1个疗程。另外予针刺治疗,选穴如下:太阳、头维、颈夹脊、风池、率谷、太冲、阿是穴。操作方法:患者坐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1.5寸毫针快速进针,捻转得气后留针20 min。留针过程中每10分钟捻转行针1次,10 s/次。出针后按压止血。1次/d,2周为1个疗程(每周治疗5 d,停2 d)。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头风的疗效判断标准:痊愈:头痛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正常,6个月~1年无复发。好转:头痛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或周期延长,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头痛症状无变化。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并随访1年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93.33%、5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67%、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紧张型头痛以往称紧张性头痛或肌收缩性头痛,是双枕部或全头部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属中医“头痛”、“头风”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工作紧张、精神压力、眼过度疲劳及姿势不正确等,可导致头颈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日久则气血瘀阻,经络不通,不通则痛。《灵枢·百病始生》篇云:“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输不通,湿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说明若瘀血内存,气机受阻,升降失调,必然影响津液输布排泄障碍,导致痰浊内生,痰瘀互结,形成痰瘀同病。痰和瘀既是病理产物,同时又是致病因素。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与其致病特点密切相关[3]。紧张型头痛表现的头周缩箍感、压迫感、沉重感也是痰和瘀致病的表现。治疗予血府逐瘀汤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之功效。方中川芎、柴胡为少阳经的引经药;川芎行气活血、天麻平肝熄风为治疗头痛之要药;半夏为治痰之要药,善治肺胃痰湿以及经络之痰浊;茯苓健脾利水,治痰之根本[4]。针刺足厥阴、足少阳、足太阴等经的穴位以疏经通络,辅以颈夹脊穴及阿是穴可提高痛阈。

本研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93.33%、5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67%、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口服血府逐瘀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 6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血府逐瘀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93.33%、5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67%、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血府逐瘀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夏白术天麻汤,紧张型头痛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2-23.

[3]赵步长,赵涛,伍海勤,等.中医脑心同治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2.

半夏天麻白术汤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中医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95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价标准》中提出的诊断标准,西医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脑血管病学组制订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提出的诊断标准。未合并心、肾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年龄<80岁。本研究采用单中心、抽签法随机分组的方法,将95例患者分为联合组和西医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发病后入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均衡可比。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西医组

西医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407)、阿司匹林(沈阳康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712)、依达拉奉(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495)治疗。用药方法:阿托伐他汀,口服,10 mg/次,1次/d。阿司匹林,口服,100 mg/次,1次/d。依达拉奉静脉滴注,将30 mg依达拉奉注射液加入10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2次/d。治疗2周评价临床疗效。

1.2.2 联合组

联合组患者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加减联合西医治疗,西医治疗方法及用药治疗周期与西医组相同。半夏白术天麻汤的药物基本方为白术9 g、半夏4.5 g、天麻3 g、茯苓3 g、橘红3 g、甘草1.5 g,用药方法:加一片生姜、二枚大枣水煎,300 m L取100 m L,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桃红四物的药物基本方为当归15 g、熟地15 g、川芎15 g、白芍15 g、桃仁15 g、红花10 g,有眩晕症状、呕吐频繁的患者加代赭石5 g、竹茹8 g、生姜10 g,有胃脘胀痛、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加白蔻仁6 g和砂仁5 g。用药方法:在所有药材中加入20 m L酒和500 m L清水煎煮,取100 m L,于早晚空腹服用,每日1剂,与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用药时间需间隔90 min或以上。两种中药的用药周期均为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 评价标准

1.4.1 神经功能缺损状况

该指标的评价工具为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该量表包括意识、语言、面肌、上肢肌力、下肢肌力、手肌力和水平凝视功能7个评价维度,评分范围为0~45分,0分表示患者神经功能正常,1~15分表示患者神经功能轻度受损,16~30分表示患者神经功能中度受损,评分超过30分表示患者神经功能重度受损。

1.4.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该指标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中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项目进行评价,ADL包括进食、床与轮椅间的移动、个人卫生、洗澡、上厕所、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平地行走、穿脱衣服、上下楼梯10个评价维度,评分范围为0~100分,0~20分表示患者日常生活需要完全依赖他人,21~60分之间表示患者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照顾,61~90分表示患者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帮助,91~99分表示患者日常生活基本能够独立,100分表示患者生活完全独立。

1.4.3 生活质量

该指标的评价工具为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该量表将74个条目划分为4个评价维度,条目1~10评价患者的物质生活状态,条目11~30评价患者的躯体功能,条目31~50条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条目51~70评价患者的生活功能。评分范围为0~100分,评分由高至低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由好至差。

1.4.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情况进行疗效判定。基本治愈: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降低≥90%;明显改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降低45%~<90%;无效: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降低<45%。总有效=基本治愈+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西医组,ADL评分显著高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缺血性中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7%,与西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西医组比较,χ2=4.360,*P=0.037

2.3 两组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前后GQOLI-74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QOLI-74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GQOLI-74评分明显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缺血性中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7,P=0.751>0.05)。见表5。

3 讨论

3.1 缺血性中风的中医病机分析及中医治则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缺血性中风的病机具有复杂性,与气血、饮食、情志均存在明显相关性,风、火、痰、瘀是诱发疾病的关键因素[8],具体发病机制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日常饮食不节,致痰浊内生,蕴于体内化热生风,风阳挟痰侵犯经络,上蒙清窍而致病[9]。体内正气不足,内伤积损至阴虚,阴阳失调,风阳动越,风阳挟气血痰上冲于脑而致病。体内正气不足,气虚难以行血,气滞血瘀阻络脑脉而致病[10]。情志不舒或心火亢盛,风火相煽,至血气逆行,上冲于脑,扰乱元神而致病。基于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上述病机,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该疾病的治疗应以益气化痰、活血化瘀为原则[11]。

3.2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加减联合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中医祛痰方,与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治疗原则相符合。药物基本方中半夏具有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的功效[12];白术与茯苓联合使用健脾利湿,治痰之源,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二者具有抗炎、调脂的功效;天麻具有平息肝风、调节阴性之气的功效[13],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能够增加血流量,减少血管阻力;橘红可理气化痰[14,15]。桃红四物汤为中医调经要方之一,由四物汤加红花、桃仁而组成,方中桃仁、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当归与川芎合用具有顺行血气之功效,全方具有养血活血的功效。现代药理证实桃红四物汤全方具有促纤溶、改善机体微循环的作用[16]。上述两种中药方剂与西药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解热镇痛药物阿司匹林以及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治疗缺血性中风,可协同发挥降低红细胞聚集、改善机体血液循环、保护脑神经等功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3.3 研究结果分析

本研究发现,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ADL评分、GQOLI-74评分中,组内比较显示,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从临床疗效来看,联合组比西医组的治疗效果更好,总有效率分别为93.7%和78.8%;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来看,治疗后联合组评分明显低于西医组,提示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有利于缓解神经功能的缺损;从ADL评分来看,联合组明显高于西医组,提示联合用药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逐步提高;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GQOLI-74评分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提示联合用药患者的生活质量逐步改善。总之,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西医组患者。两组患者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显著性。本研究结果与李文茹等[12]的临床研究结果具有高度相似性。

半夏天麻白术汤 篇8

关键词: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味治疗, 脑积水,痰瘀阻络症

脑积水是因脑脊液分泌过多和 (或) 循环、吸收障碍引起脑脊液量不断增加, 继而出现脑室系统扩大。病因有炎症性粘连、颅内占位性病变、先天发育异常、脑外伤、脑出血等, 我院以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味治疗脑积水患者临床效果明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脑积水患者38例, 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神经外科学》[1]脑积水诊断标准。符合痰瘀阻络症, 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活动障碍、舌暗苔白脉滑。病程均在1个月以上;治疗前均经头颅CT或磁共振等相关检查, 提示有脑积水存在, 脑室系统不同程度扩大。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排除急性脑积水、对药物过敏者、伴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治疗组, 年龄6个月~50岁, 病程3~15个月;对照组19例, 年龄8个月~48岁, 病程4~18个月。脑出血后脑积水22例, 脑肿瘤术后脑积水3例, 蛛网膜出血后脑积水4例, 脑外伤后脑积水4例, 脑膜炎后脑积水2例, 先天性脑积水3例, 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9例,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予20%甘露醇注射液125~250ml静脉点滴, 每12小时1次或每8小时1次, 配合口服乙酰唑胺0.25g, 每天2~3次, 2组在观察期间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 同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半夏天麻白术汤, 每天1剂。2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 住院时和疗程结束后复查头颅CT, 观察其临床疗效和脑积水程度。处方半夏15g, 天麻10g, 白茯苓20g, 橘皮15g, 白术20g, 黄柏9g, 干姜10g, 苍术10g, 黄芪30g, 泽泻20g, 人参10g, 炒曲15g, 麦芽30g, 每天1剂, 水煎服, 早晚各服250ml。随证加味:头痛者加用全虫6g, 乳香、没药各15g, 三七粉3g冲服。畏寒呕吐者加吴茱萸10g。便秘加大黄6g, 桃仁10g。神智不清加石菖蒲、红花。肢体活动障碍加桑枝、鸡血藤、地龙。早产儿鸡胸、囟门不合加龟板15g、黄精9g。

1.3 疗效判定标准

以Huckman值 (指尾状核水平侧脑室前角尖最大距离加尾状核头部间距离之和) 区分脑积水程度, <15mm为正常;16~21mm为脑室轻度扩大;22~29mm为中度扩大;>30mm为重度扩大。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 (1)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症候积分减少≥95%; (2)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症候积分减少≥70%; (3) 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症候积分减少>30%。症候积分按无、轻、中、重四级分别计0、1、2、3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治疗后脑积水程度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脑积水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不良反应

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近现代医家多认为, 现代医学之脑积水相当于中医学之“解颅”[3]。传统医学认为, 头为诸阳之会, 脑为髓海, 淤血为离经之血, 脑出血、脑肿瘤术后、蛛网膜出血后脑积水、脑外伤后脑积水、脑膜炎后、先天性脑积水等皆因淤血阻络, 脑窍不通, 久病多虚, 脾气亏损, 脾主运化, 脾虚湿聚生痰而致痰湿之邪凝聚于脑, 颅内气滞血瘀致水湿停聚。半夏天麻白术汤主痰厥头痛, 头眩烦闷, 恶心吐逆, 身重肢冷, 不得安卧, 舌苔白腻, 脉弦滑。取其化痰燥湿健脾, 标本兼治之效, 根据兼证之不同而随症加减。半夏燥湿化痰, 天麻平息痰风, 头痛者加用全虫6g, 乳香、没药各15g, 三七粉3g冲服。陈皮、神曲、麦芽消食除痰, 畏寒呕吐者加吴茱萸10g, 有散热止痛、降逆止呕之功。便秘加大黄6g, 桃仁10g。神智不清加石菖蒲、红花, 石菖蒲醒神通窍, 尤其红花具有保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 抑制自由基的产生, 并改善微循环、提高脑血流等作用, 减轻脑水肿[4], 共奏化湿开胃、通络化瘀、开窍醒神之效。肢体活动障碍加桑枝、鸡血藤、地龙活血通筋祛湿利关节。早产儿鸡胸、囟门不合加龟板15g, 黄精9g以补先天不足。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于慢性脑积水采用中药治疗在缓解脑积水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乘远, 刘玉光.临床神经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80-797.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39-40.

[3] 曹艳丽.古代中医文献中解颅方剂的统计学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 27 (10) :2119-2120.

上一篇:全身因素下一篇:C50混凝土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