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拔罐(精选9篇)
刺络拔罐 篇1
关键词:痤疮,刺络拔罐,耳针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中医古代称面疮、酒刺。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2005年10月~2008年4月采用刺络拔罐配耳针治疗痤疮3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6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病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37岁;病程最短7 d,最长12年。患者以丘疹性痤疮和脓疮性痤疮为主,也有混合性痤疮。其中,丘疹性痤疮8例,脓疮性痤疮19例,结节、囊肿性痤疮9例。多数患者面部及胸背部都有痤疮分布。
1.2 治疗方法
1.2.1 刺络拔罐取穴:
大椎、肺俞,后背反应点取穴3~5个。操作方法:嘱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穴位常规消毒,用三棱针快速点刺穴位3~5下,再用闪活法拔罐,留罐10 min,放血量为3~5 ml,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1周。连续治疗3个疗程。
1.2.2 耳针治疗主穴:
肺(双);配穴:脓疱加刺心,皮脂溢出较重加刺脾,大便秘结加刺大肠,痛经加刺肝。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取五分毫针,快速刺入反应点,以不透过软骨为宜,留针15 min,隔日2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1周。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经3个疗程治疗后,痤疮全部消退;显效:经3个疗程治疗后,痤疮基本消退;有效:经3个疗程治疗后,痤疮明显减少,但仍有散在生长者;无效:治疗前后痤疮无变化。
2 结果
本组痊愈12例,占33.3%;显效19例,占52.8%;有效2例,占5.6%。总有效率达94.4%。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20岁,学生,于2006年8月16日初诊。面部痤疮3年,近2个月来明显加重。查体:前额及面颊分布米粒样大小炎性疹点20余粒,面颊部有几粒大丘疹、硬结和脓疱,且后背上部有疹点,两颊皮肤表面有色素沉着。舌红,苔黄厚腻,脉数。经上述治疗1个疗程,脓疱干瘪,疹点基本消退,颜色变淡,偶见散在疹点发生,硬结软缩,色素沉着变浅。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疹点退净,未见新疹发生,皮肤变光泽而告愈。
4 体会
本病是毛囊与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青年男性或中年女性,好发于面部、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形成丘疹、粉刺、脓疱、结节囊肿等损害[1]。多以素体肺热偏盛,加之饮食不节,肺胃积热,循行上蒸,血随热行,上壅于颜面部,日久化湿生痰,痰瘀上结,致丘疹日渐扩大,或出现囊肿结节。刺络拔罐具有化瘀、逐邪、活血、通络的功效[2]。《素问·血气形志》指出“宛陈则除之”、“血实则决之”的治疗原则,放血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祛瘀生新的作用。耳针疗法是祖国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经》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说明了耳廓与全身器官的密切关系,是通过刺激耳廓上穴位作用与全身经脉和相关脏腑,使经脉调和,气血通畅,脏腑功能协调,疾病得除。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内分泌失调、机体免疫力和敏感性有关。治疗上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法化之。清泄肺胃蕴热,活血化瘀理气可激发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紊乱状态,降低机体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抑制皮脂腺过盛分泌,起到消炎、消肿、散结的目的[3,4]。
痤疮虽然不是严重性疾病,却一直困扰着无数年轻人,令患者对容貌过分担心和焦虑,甚至导致自卑、抑郁和社交障碍。刺络拔罐的放血疗法配合耳针治疗加强其化瘀、活血、通络的作用,增强了祛瘀排毒之功效。用此方法治疗痤疮,疗效显著,患者容易接受,可使他们在短时期内恢复自信,快乐地生活。
参考文献
[1]黄碧玉, 林宏.针刺治疗迟发性痤疮[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1, 11 (2) :33.
[2]魏波, 陈孝银.散刺法治疗痤疮120例[J].中国针灸, 2002, 22 (8) :517.
[3]贾秀春.针灸治疗青春期痤疮40例[J].辽宁中医杂志, 2005, 32 (4) :358.
[4]赵建华, 刘炼.中医疗法用于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J].镇江医学院学报, 2000, 10 (4) :800-801.
刺络拔罐 篇2
方法:通过对32例急性腰扭伤患者实施刺络拔罐配合运动针法治疗,依据疗效标准,观察其疗效。
结果:总有效率为100%。
结论:火针为主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是很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治疗刺络拔罐运动针法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77-01
急性腰扭伤又称“闪腰”,是指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或小关节过度扭曲或牵拉所致的损伤,以腰部剧痛及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常发生于搬抬重物时腰部姿势不正确、体位或用力不当造成,是针灸科常见病。笔者近年采用刺络拔罐配合运动针法治疗急性腰扭伤32例,收到明显的疗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2例均为合浦县中医院门诊病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4岁;病情最短4小时,最长6天。全部病例均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确诊:有腰部扭伤史,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剧烈,屈伸转则受限,并且脊柱腰段向左侧或右侧偏歪,检查有局限性压痛点,但无放射痛,排除腰椎骨折、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等。
2治疗方法
2.1取穴。①后溪(双侧)、人中、阿是穴;②腰痛穴(患侧)、委中(双侧)。急性腰扭伤疼痛或压痛在后背正中线上,即督脉走行线上,取第①组穴位;如疼痛或压痛在脊柱两侧腰肌上,即膀胱经走行线上,取第②组穴位。
2.2操作。①患者取端坐位,伸手微握拳,取穴后溪,用一寸毫针,沿第五掌骨后方,紧贴骨内缘,进针0.8寸,施捻转或捻转提插手法;再以一寸毫针,针尖向鼻中隔方向,速刺人中穴,施提插手法,针后令患者起立,缓慢活动腰部,做前曲后伸动作,留针15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出针后取俯卧位,以三棱针点刺阿是穴,并在阿是穴及腰部施以拔火罐,使阿是穴出血,起罐后揩净血液,并以消毒棉签消毒穴位。②腰痛穴即威灵穴和精灵穴,威灵穴在手背第2,3掌骨间的中点,第二掌指伸肌键挠侧凹陷处;精灵穴在手背第4,5掌骨间的中点,第四指伸肌键尺侧凹陷处。以一寸毫针直刺此两穴,以患者自感手掌麻胀为度,令患者活动腰部,做前曲后伸动作,留针15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起针后取俯卧位,暴露下肢,在委中穴及其两侧寻找努张的表浅静脉,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并在放血部位加拔火罐,使出血达1-2毫升为佳,起罐后揩净血液,并以消毒棉签消毒穴位。
3治疗结果
3.1疗效评定。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判定。治愈:腰部疼痛消失,脊柱活动如常。有效:腰痛减轻,脊柱活动基本正常。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3.2结果。本组32例,治愈22例(其中经1次治疗后痊愈7例,3次治愈1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100%。
4典型病例
患者陈某,男,42岁,个体户,2004年6月7日初诊。主诉;腰痛2天。病史:2天前因搬重物时不慎扭伤腰部,当时即觉腰痛剧烈,不能活动,休息后疼痛未见缓解,曾在附近医院服药打针未见好转,经介绍前来针灸。查体:第四腰椎左侧1.5cm处压痛明显。X线检查:腰椎未见异常。取上述第②种方法治疗后,即觉腰部活动时己无明显疼痛,惟有局部轻微压痛,第三天病人告知,经上次针灸一次后,腰痛已愈。
5体会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祖国医学认为是因气血瘀滞、经脉闭阻所致,治疗“以通为用”,因“通则不痛”。腰部为督脉及膀胱经所经过,《素问·骨空论》说:“督之为病,脊强反折”是说脊柱强直疼痛,是督脉的病候;《医宗金鉴》认为“伤损腰痛背痛之症,或因动堕,或因打扑,皆瘀血留于太阳经所致”,故取穴选择与督脉、膀胱经密切相关的穴位为主。针刺人中穴可疏通督脉,行气活血,从而“通而不痛”;后溪为八脉交会穴之一,能通督脉,故对腰部疼痛有迅速止痛之效;腰痛穴为经外奇穴,奇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因具有奇效而得名,针刺腰痛穴可通调腰部经气,疏通脉络,同时活动腰部可以促进腰部气血畅通,有效调整腰部经络的气机,通则不痛,使腰痛得愈。阿是穴即压痛点,在《千经方》中记载:“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通过对阿是穴的刺络放血,可起到活血通络,祛瘀止痛的效果。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的下合穴,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验穴,《素问·刺腰痛论》叙述“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民背如重状,刺其都中。太阳正经出血……”,“腰痛夹脊而痛至头,……刺足太阳都中出血。”均明确提出刺委中出血才能治疗腰痛。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运用委中刺血,对急性腰扭伤疼痛及压痛部位在足太阳膀胱经走行线上的效果最佳,疼痛的缓解程度往往与出血量成正比,如出血不暢加拔火罐。
现代医学认为脊柱外周肌肉群是带动骨关节运动的动力源,又是加强骨关节稳定的重要因素,因其位置接近体表,容易受外力作用使腰部软组织受到牵拉,摩擦受压而造成平衡失调,引起脊柱小关节嵌顿,关节周围韧带撕裂等软组织损伤,发生疼痛[2]。本方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同时运动患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刺激并兴奋大脑皮层有关中枢系统及神经反射,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缓解局部肌肉痉挛,配合刺络拔罐,能加速受损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血液加速循环,通过机体的调节功能来改善小关节紊乱、关节束交锁及滑膜嵌顿等症状[3],共奏平衡协调,解痉止痛之功。
在临床治疗中观察到,如遇患者精神过度紧张或空腹,在运动针法时,应避免强刺激,以防晕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2-213
[2]高凤云.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246例[J].广西中医药,2001;24(2):33
刺络拔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湿疹病例均为该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全部病例均符合2009年12月赵辨主编的《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1版中湿疹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6O例, 男28例, 女32例;对照组60例, 男29例, 女31例。见表1。
1.2 病例选择
入选标准:年龄18~60岁之间, 性别不限;自愿参加本实验,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上述湿疹诊断标准者;观察前1周内未用与本病治疗有关的中西药物或外治疗法;入选时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总积分≥11分 (评分标准见后) 。排除标准:孕妇、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内脏疾病及其它危重疾病者;体弱、晕针或对受试药物过敏者、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入选的其它情况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 mg (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 , 1次/晚;局部外涂维生素E霜, 2次/d;瘙痒剧烈者用炉甘石洗剂, 约3~4 h搽患处1次;中药药浴, 隔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 进行刺络拔罐, 隔日1次。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时进行评估分析。
1.3.1 药浴方药及方法
苦参30 g, 大黄10 g, 黄柏10 g, 威灵仙20 g, 苍术20 g, 地肤子30 g, 苍耳子20 g等 (该院自制协定方, 在该院已积累了一定的临床应用经验) 放入水600 m L浸泡40 min, 用中药煎药机煎制。将冰片0.5 g用适量乙醇溶解, 待上述煎药液降温至50℃时慢慢加入, 同时迅速搅拌药液, 使其溶解, 即得0.5 g生药/m L, 200 m L, 再将其倒入木桶中, 并加入适量 (以患部能浸泡水中为宜) 的温水搅匀稀释, 水温因人调节, 一般冬季40~45℃, 夏季30~35℃, 浸泡15~25 min/次。药浴前嘱咐全身浴者勿空腹或过饱, 年老体弱可适当减短治疗时间。在药浴过程中, 如出现面色苍白、心悸、胸闷、脉速等情况, 立即停止当次治疗, 并酌情适当缩短再次药浴时间或终止治疗, 治疗结束后, 要注意保暖, 防止受凉感冒。
1.3.2 刺络拔罐
交替取曲池、血海、三阴交、膈腧、风池、合谷、足三里、委中等穴位中的3~4对, 取相应体位, 经常规消毒后用三菱针以围刺法, 在穴位周围5 mm点刺2~3下, 以少量出血为宜, 然后在上面拔火罐, 留罐5 min。
1.3.3 护理指导
告知患者:①避免搔抓、机械刺激、热水烫洗、碱性肥皂及各种洗洁液刺激、不适当外用药和化妆品及环境温湿度影响等;②坚持正确用药至完成疗程;③饮食上[1]应注意多食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 如蔬菜、瓜果类, 忌食牛羊肉、鱼、虾、蟹、牛奶等动物蛋白食物;对辛辣、咖啡、浓茶、酒类等刺激性食物亦应限制其食入。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4.1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当天、治疗1疗程及2疗程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病情, 观察指标包括:瘙痒皮损面积、红斑、丘疹、浸润肥厚或苔藓样变及不良反应。对病情进行评分、评估。再进行统计学分析。
1.4.2 疗效判定标准
症状及体征按4级评分标准进行评判。皮损面积:初诊时定为4分, 每下降25%为下降1分;瘙痒程度、红斑、丘疹、浸润肥厚或苔薛样变等按重度为3分, 中度为2分, 轻度为1分, 无为0分。疗效指数= (治疗前总积分值一治疗后总积分值) /治疗前总积分值×100%。治愈:皮损完全消退, 痒感消失, 疗效指数>95%;显效:皮损明显消退, 痒感明显减轻, 疗效指数61%~95%;好转:皮损有所消退, 痒感有所减轻, 疗效指数20%~60%;无效:皮损消退少或无变化, 痒感同治疗前或加剧, 疗效指数<20%。治愈及显效病例所占百分比合计为有效率[2]。
1.5 统计方法
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情总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总积分比较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07, P<0.01。
3 讨论
由于湿疹原因比较复杂, 临床形态和部位又各有其特点, 故大多为对症治疗[3], 主要目的是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应从整体考虑, 兼顾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 特别要注意治疗中的医疗安全[4]。因此中西医药结合治疗湿疹就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该研究将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抗过过敏、外涂维生素E霜保护皮损、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 同时选用了具有祛风止痒、清热燥湿、抗过敏等功效的中药方药浴;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 再配合刺络法及联合拔罐法治疗。经临床观察,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两组总有效率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提示加用刺络拔罐法能使之更好地发挥通经活络、开窍泄热、逐寒祛湿、消肿止痛, 并调和气血、调节免疫、调整人体阴阳平衡, 从而达到扶正祛邪, 治愈疾病的目的,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在药浴过程中发现有少部分患者感头晕、口渴, 通过及时饮水, 多能缓解, 只有1例出现面色苍白、心悸、胸闷、脉速等情况, 立即停止治疗后好转;刺络拔罐过程中部分患者虽有局部轻微刺痛感, 但能耐受。有少数患者拔不上或掉罐, 通过洗净相关穴位的皮肤, 防止外用药膏等因素影响拔罐;将燃烧的绵球、拔罐瓶和穴位摆放最佳位子, 加快拔罐速度, 保证足够负压;同侧足三里和三阴交错开拔, 防止肌肉牵扯、紧张而掉罐。保证了拔罐顺利完成。该方法具有疗效好、简单易行、实用性强、安全性高等优点, 病人依从性好, 可作为湿疹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药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 外用中药药浴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刺络拔罐。两组均以10 d为疗程。结果 经过2疗程治疗结束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 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加中药药浴再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湿疹疗效明显, 且安全性好。
关键词:湿疹,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中药药浴,刺络,拔罐
参考文献
[1]刘桂珍.皮肤湿疹的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 2007, 36 (5) :394.
[2]黄岚, 曾宪玉, 段逸群, 等.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4, 33 (6) :377.
[3]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731.
刺络拔罐 篇4
【关键词】苏稼夫;大椎穴;刺络拔罐;寻常痤疮;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88-01
苏稼夫主任是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之一,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40余载。笔者有幸随诊苏教授接受教诲,今就治疗寻常座疮相关临床总结做一报告,以期对通道有所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大椎刺络拔罐配合针刺背俞穴治疗寻常痤疮患者90例,男39例,女51例;年龄18~30岁;病程7天-8年。其中皮损分度属1-2度33例,3-4度45例,5度12例。中医辨证分型肺经风热型33例,胃肠湿热型22例,肝火型35例。
1.2 辨证分型 ①肺经风热型:颜面部散在粉刺,红色丘疹,疼痛,伴有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数。②胃肠湿热型:颜面皮肤油腻不适,较多红色丘疹,脓胞,结节,皮损红肿疼痛,口臭,腹胀,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或滑数。③肝火型:失眠,颜面暗红色丘疹,结节经久不消,女子于月经前加重,可伴有月经不调和痛经,经血色暗有块,口干口苦,小便黄,舌质暗红,苔薄红,脉弦细涩。
1.3 分度标准[1] 主要根据皮损类型与皮损数量分为5度。1度:仅在仔细观察时发现少量散在分布粉刺或丘疹。2度:粉刺及小丘疹累及约1/4的面部皮肤,但可见少量脓胞或较大突出的丘疹。3度:小丘疹或大小粉刺累及约1/2的面部皮肤,可见少量脓胞或较大突出的丘疹,如皮损普遍较大,即使受累面积不足l/2,也评为此级。4度:丘疹和(或)大的开放型的粉刺累及约3/4的面部皮肤(若炎性皮损较大,受累面积可<3/4),可见大量脓胞。5度:皮损累及所有面部皮肤,常可见大而明显的脓胞,皮损炎性程度重,可出现聚合型痤疮。
1.4 治疗方法
1.4.1 刺络拔罐:独取大椎穴。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背部,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采血针点刺出血,而后用有刻度的抽气罐在穴位上拔罐,每穴使其出血10-20ml为度。
1.4.2 针刺治疗:肺经风热型取肺俞;胃肠湿热型取胃俞;肝火型取肝俞。器械:华佗牌毫针,规格:Φ0.30×40;常规消毒,针刺用泻法,不留针,强刺激约5秒钟即出针。疗程:隔3日治疗1次,10次为l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 疗效判断标准[2]
治愈:皮损全部消退,无新疹出现,仅遗留有色素沉着;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新出皮疹少于 5个;好转:皮损消退30%~69%,新出皮疹少于10个;无效:皮疹消退29%以下或病情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3 结果
治疗效果:90例中治愈59例,占65.6%;显效20例,占22.2%;好转7例,占7.8%;无效4例,占4.4%;总有效率为95.6%。
4 体会
苏稼夫教授认为,尽管致病因素有七情、六淫以及饮食劳倦等不同,但疾病发生的机制是相同的,即由于气血不通,外邪侵袭,邪入经络,则使经络中的气血运行不畅,病邪通过经络由表入里,则出现脏腑病变,又因气血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基础,气血不和则出现脏腑病变,脏腑病变也可反映在相应的经络上,表现为经络中的气血运行不利。所以说疾病的产生,皆由于气血不通。他探索出“以通为用”的治疗理念,通则可引邪外出,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诸疾自愈。中医学认为痤疮的发病主要与肺、脾胃、气血密切相关,可由于肺经风热,熏蒸颜面发于肌肤而致;或冲任不调,经血不畅,气血痕滞外发于肌肤而成。《医宗金鉴》云:“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生于面鼻,起啐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粉汁”。在痤疮发病过程中,素体血分热盛,阴阳失调是其根本,饮食不节,外邪侵袭等因素是其致病条件。在治疗痤疮上,以苏稼夫主任医师“以通为用”的学术思想为指导,以大椎刺络放血为主,强调一个通字,拔罐出血量要大,这是苏稼夫教授治疗寻常痤疮最主要的经验,大椎穴为督脉经穴,又为诸阳之会,是清热之要穴,刺络放血,并辅以拔罐,可清泻诸阳经气血之热,而达活血化瘀解毒之功效。配合背俞穴針刺治疗疏通经络,通调脏腑气血。配以肝俞、肺俞、胃俞刺络拨罐可调节整体脏腑功能。因肺主皮毛,肺俞是肺经脊腧穴,通过刺络拨罐可清泄肺热,以利皮毛。肝主疏泄,刺之以协助大椎、肺腧共奏清除体内之瘀热之效。在治疗过程过程中能按时起居,饮食能较好配合控制,情绪稳定者效果均较好;出现无效病例,追问生活及饮食情况,均不能较好忌口,熬夜、暴饮暴食、食用辛辣等,故在治疗寻常痤疮过程中为取得较好疗效,争取患者配合对治疗亦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寻常痤疮称“粉刺”、“青春痘”,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而致的皮肤科常见疾病,多见于青春期男女。其中女性多于男性。西医认为痤疮与遗传因素、内分泌、饮食习惯,情绪有关,皮脂腺分泌过多,毛囊口角化,皮肤化妆品使用不当而致毛囊堵塞,金葡萄及多种厌氧菌感染而致。中医以大椎较大量刺络拔罐放血为主要方法配合背俞穴针刺治疗寻常痤疮能起到内外兼修、标本兼治之功。
参考文献:
[1] 郭静,李林峰.痤疮临床分级方法及其评价.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2,8(5):273.
刺络拔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患者随机分到两组。雷火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35例为治疗组, 男16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51岁。抗病毒药阿昔洛韦静滴, 同时口服甲钴胺治疗35例为对照组, 男17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48岁。两组患者均为发病后一周之内即来就诊的患者,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本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 疱疹处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 簇集成群, 疱疹壁较紧张, 基底色红, 常分布身体单侧, 按带状排列。严重者, 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 或可见坏疽性损害。如果皮损发于头面部者, 病情往往较重。 (2) 在皮疹出现以前, 常先有皮肤刺痛感或有灼热感, 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3) 自觉明显疼痛, 还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1) 雷火灸灸疗法:采用悬灸的方法进行手法操作。每天灸1次, 每10 d为1个疗程。选取大椎, 内关, 三阴交, 足三里, 患侧指趾冲。 (2) 刺络拔罐:用三棱针在簇集疱疹周围刺络出血, 视疱疹数量多少选大中小号适当玻璃罐, 以闪火法速将罐按至刺络部位, 留罐10 min, 令出血5~10 m L。每日1次, 连续10次为1个疗程。
1.3.2 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抗病毒药阿昔洛韦静滴, 5 mg/ (kg·d) ,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 日1次静点, 同时口服甲钴胺 (0.5 mg) 1片, 3次/天。10 d为1个疗程。均嘱患者忌食肥甘厚腻和鱼腥海味之物, 忌用热水烫洗患处, 保持皮肤局部干燥、清洁, 忌用刺激性强的软膏涂敷, 保持心情舒畅。
1.4 疗效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用药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主要观察皮肤和神经疼痛症状。 (1) 痊愈:皮疹完全消退, 皮肤干燥, 可遗留色素沉着或干燥痂皮, 局部异常痛痒感消失; (2) 显效:皮疹消退≥70%, 局部异常痛痒感明显减轻; (3) 有效:皮疹消退≥30%, 局部异常痛痒感减轻; (4) 无效:皮疹消退不足30%或加重, 局部异常痛痒感无减轻, 症状甚至加重。
2 治疗结果
用药1个疗程后皮肤和神经疼痛症状结果见表1。
注:经秩和检验, Z=-2.214, 与对照组比较▲P=0.0135<0.05, 两组治疗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3 小结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 是以抵抗力下降, 又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而引发的自限性疾病[2]。中医认为本病由情志或外邪导致肝胆火盛, 或因脾湿郁久化热, 导致湿热内蕴, 加之外受毒邪而诱发。湿毒化火与肝火、湿热搏结, 阻滞经络, 经络闭阻不通, 不通则痛, 故见灼热疼痛;毒热蕴于血分, 则发红斑;湿热凝聚不得疏泄, 则起水疱;火热耗伤津液, 则大便干燥;脾虚运化失司, 则见纳差。《外科正宗》云:“艾火拔引郁毒, 透通疮窍, 使内毒有路而外发”, 记载了艾灸之温热力作用, 可引热邪外发, 泻热解毒, 温经通脉, 助气血运行, 消散瘀滞的治疗方法[3]。雷火灸与普通艾灸相比温度更高, 活血作用更强。采用雷火灸治疗带状疱疹, 是利用雷火灸燃烧时产生的强大的温热效应, 促使皮损局部血液循环加速, 达到活血化瘀、温通经络气血得运的目的, 从而缓解或减轻疼痛。另外从电生理的研究中也发现, 这种高温照射可以使组织感受器细胞膜上大分子受激, 导致膜的通透性改变, 使生物电变化, 造成脑内内啡肽及5-羟色胺含量改变, 从而使痛阈升高, 故可缓解疼痛[4]。雷火灸在燃烧时所产生的辐射能量是远近红外线, 它形成的红外线网更具有渗透力强和滋养人体组织的功效, 同时兼具有催化剂和调节剂的特性, 在施灸后这种被激活的物质不断刺激机体, 活化了机体的免疫系统, 具有免疫激活素作用, 就其本质来说是加强了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局部刺络拔罐一方面可以使局部组织的病毒含量减低, 有利于人体的免疫细胞对其进行吞噬, 另一方面拔罐所产生的负压会造成局部毛细血管破裂, 形成瘀血, 在瘀血吸收的过程就是产生炎性因子的过程、也可以使淋巴细胞产生趋化作用, 使免疫细胞活性增加。另外, 在拔罐后瘀血局部组织修复的同时也促进了疱疹后神经和皮肤组织的修复。故通过刺络拔罐人为造成局部的轻微损伤, 激发自身的再修复是刺络拔罐治疗本病的核心机制[5]。
摘要:目的 缩短病程, 又要避免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方法 治疗组35例采用雷火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 对照组35例采用抗病毒药阿昔洛韦静滴, 同时口服甲钴胺治疗。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 治疗组有效率97.14%, 对照组有效率85.71%。结论 雷火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较好。
关键词:带状疱疹,雷火灸,刺络拔罐
参考文献
[1]张卓.疼痛中药特效秘方大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229.
[2]刘念稚.疼痛穴位注射疗法大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444.
[3]杨金生.国医大师程莘农[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217.
[4]杜巧琳, 张春玲, 黄绮华, 等.赵氏雷火灸治疗慢性盆腔疼痛29例[J].辽宁中医杂志, 2007, 34 (11) :1623.
刺络拔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6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其中男38例, 女18例, 年龄16~78岁, 平均47岁, 病程5d~1个月。其中皮疹未出现, 先有皮肤疼痛者 (以刺痛、烧灼感为主) 16例, 已有皮损呈绿豆大小的水疱, 簇集成群, 疱壁紧张, 基底色红21例, 皮疹消退后遗疼痛19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舒适的体位, 对疱疹分布区及周围皮肤用安尔碘消毒后用无菌梅花针重手法叩刺病变部位, 以疱疹破损及周围表皮出血为度, 再用闪火法迅速将火罐吸附于叩刺部位, 留罐20min, 每次选择2~3处 (火罐口径一般大于叩刺的范围) , 每罐吸出10~15ml血性分泌物及瘀血, 起罐后严格消毒局部, 并用碘伏搽涂叩刺部位, 1次/d。并嘱患者穿棉质宽松的衣服。将艾条一端点燃, 在病灶局部, 或同节段背腧穴以及至阳穴, 手三里, 阳陵泉先施回旋灸2min温热局部气血, 继而以雀啄灸2min加强敏化, 循经往返灸2min激发经气, 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 开通经络, 使局部出现透热、扩热、传热, 局部不热远部热, 表面不热深部热或其他非热感, (如酸、麻、张、重) 等此处即是热敏化穴, 探查出所有热敏化穴后, 选择最敏感的1~3个穴位进行艾灸至感传消失, 皮肤灼热为止, 完成1次治疗的施灸时间因人而异, 一般数分钟到1h不等。1次/d。
2 结果
疱疹完全消退, 疼痛消失50例, 占89.3%, 不能耐受梅花针叩刺中途放弃治疗6例, 占10.7%, 总有效率100%。
3 讨论
祖国医学称带状疱疹为“缠腰火丹”, 蛇串疮, 认为其病因多为肝气郁久化火或脾经湿热内蕴, 外溢肌肤而成, 也可感染毒邪以及湿热火毒蕴结于肌肤而成, 梅花针叩刺皮肤和拔罐将热毒之邪由表而解, 将瘀滞邪毒吸出, 达到清热除湿, 活血化瘀, 祛邪通络而止痛的目的。艾灸产生一种十分有效且适于人体的红外线, 从而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 发挥抗病毒, 抑菌作用。明代李中梓《医学如门》云[1]:“虚者灸之, 使火气以助元气也, 实者灸之, 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 寒者灸之, 使其气复温也, 热者灸之, 引郁热之气外发”。热敏灸可引热外泄, 使郁火内毒外达, 具有泻热解毒的作用。艾灸产生温热效应能增强细胞的吞噬能力, 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消除神经的炎症, 缓解局部组织痉挛, 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本方法操作简便, 止痛迅速, 并且临床疗效确切, 可操作性强, 值得推广。
在56例患者中, 敏化点出现在病灶部位的多见, 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刺络拔罐配合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症56例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梅花针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症。结果 疱疹完全消退, 疼痛消失50例, 占89.3%, 不能耐受梅花针叩刺中途放弃治疗6例, 占10.7%。总有效率100%。结论 刺络拔罐配合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症, 疗效显著, 无不良反应, 值得推广。
关键词:刺络拔罐,热敏灸,带状疱症
参考文献
刺络拔罐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3月, 在我皮科门诊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60例, 分为观察组30例, 其中男性16例, 女性14例, 年龄在18~75岁, 平均为48.2岁;对照组30例, 其中男性13例, 女性17例, 年龄在20~73岁, 平均47岁。病程2~15d不等, 大部分侵及腰骶神经, 部分侵及颈胸, 坐骨神经, 患者局部疼痛明显, 其中面神经损害严重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疱疹位置、疼痛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静脉输用更昔洛韦400mg/次, 1次/d, 并同时对患处进行刺络拔罐。方法[5]:将患处用75%酒精常规消毒, 然后用无菌三棱针将患处刺破, 令其微出血, 再拔火罐, 留罐10~15min, 皮肤表面少许血痂为宜, 取罐后再次常规消毒以防感染, 1次/d。有2例面神经损害的患者, 面部及发际部分无法拔罐, 采用将其疱液刺破, 将疱液挤出, 部分深刺, 并将淤血挤出的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昔洛韦0.6 mg/次, 5次/d[6]。两组均连续7d为1个疗程, 轻者1个疗程, 重者2个疗程, 有疼痛甚者可加用止痛药。
1.3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皮疹完全消退, 疼痛消失。显效:皮疹大部分消退局部疼痛明显减轻。有效:皮疹部分消退, 局部疼痛减轻。无效:皮疹小部分消退或加重, 局部疼痛无减轻。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软件, 进行经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带状疱疹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在治疗第2天后, 疼痛缓解, 病损部经刺络拔罐后, 水疱明显减轻, 并依次结痂, 到第7天疼痛消失。一般7 d为一疗程, 症状轻者也可用4 d, 重者可用10 d。1个月观察结果:30例患者中, 27例痊愈, 2例显效, 有效率96.67%。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第2天后, 仍有新出疱疹, 疼痛明显, 第7天部分患者疼痛仍明显, 需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1个月观察结果:30例患者中, 14例痊愈, 5例显效, 有效率6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中患者未出现明显不适;对照组中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 未影响治疗。
(例)
3 讨论
西医认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临床上以簇集水疱、沿神经分布、明显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病毒潜在于脊髓后根神经节内或三叉神经节内, 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应用某些药物时, 引起带状疱疹。中医认为:一情志内伤, 致肝胆火盛;二脾湿内蕴, 受外毒邪而发, 阻于经络气血不通, 不通则痛。
更昔洛韦能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的活性, 抑制疱疹病毒DNA的合成和复制, 易通过血脑屏障。故更昔洛韦有广泛的抗DNA病毒作用,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疗程短[7]。皮损部刺络拔罐是根据“血实则宜快之、菀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 刺络放血、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使本病的病毒得以排泄而病自愈。
通过比较, 更昔洛韦联合中医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总有效率96.67%, 明显优于单纯口服阿昔洛韦总有效率63.33%。我们采用更昔洛韦联合中医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止痛快, 疗效快, 毒副作用小, 可以缩短病程, 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治疗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300-303.
[2]边天羽.中医结合皮肤病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123-124.
[3]毕连红.喜炎平注射治疗带状疱疹, 108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09, 6 (15) :130.
[4]董伟强.88例带状疱疹诊治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3) :138-139.
[5]胡运平.口服阿昔洛韦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老年带状疱疹22例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 2010, 8 (20) :194.
[6]贾连斌.梅花针叩刺拔罐等治疗带状疱疹[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1, 24 (02) :770-771.
刺络拔罐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门诊符合诊断标准的55例带状疱疹患者, 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男20例, 女15例;年龄33~70岁, 平均50岁。对照组中男18例, 女12例, 年龄29~68岁, 平均49.5岁。病程均在2周之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1]。
1.3 排除标准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各种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正在接受治疗者, 免疫力明显低下的肿瘤患者, 严重肝或肾功能不全者以及带状疱疹伴持续发热不退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操作方法:①嘱患者平卧位或侧卧位, 碘酒、酒精在疱疹及周围区域常规消毒后, 用梅花针在疱疹上叩刺出血, 然后用闪火法快速将罐旋拔在病灶处, 留观10分钟后取下火罐擦干血迹, 最后在患处涂擦碘酒以防感染。②针刺相应的夹脊穴 (上肢疱疹取胸1~3夹脊, 胸背部取胸1~8夹脊, 腰腹部取胸8~腰5夹脊, 下肢取腰1~5夹脊) 。用30号1.5寸毫针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1寸, 得气后接电针, 用密波, 留针30分钟后起针。1次/d, 1周为1个疗程, 观察疗效, 未愈者休息2天继续下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统计疗效。
2.2 对照组
口服阿昔洛韦片0.8g, 每日5次;肌肉注射甲钴胺500μg, 每日1次;皮疹外涂炉甘石洗剂。1周为1个疗程, 观察疗效, 未愈者休息2天继续下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统计疗效。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治愈:皮疹消退, 临床体征消失, 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30%, 疼痛明显减轻。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 仍有疼痛。
3.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χ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5 (下同)
3.3 两组起效时间比较
见表2。
3.4 两组后遗神经痛比较
治疗组35例中有后遗神经痛者10例, 占28.6%;对照组30例中有后遗神经痛者17例, 占56.7%。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4 体会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原发感染引起的疱疹性皮肤病。目前临床治疗多采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和有营养神经作用的甲钴胺, 以及外用炉甘石洗剂消炎止痛等, 但起效较慢, 皮疹和疼痛恢复差, 特别是对其后遗疼痛往往不易治愈。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肝胆经火盛, 内蕴湿热, 外感毒邪而发。源于肌表脉络空虚、毒热undefined滞而成皮部之证。皮部者经脉之气反映于体表部位, 亦是经络之气敷布于皮表之处。经脉空虚在受到六淫邪气时内不得疏泄, 外不能透达, 存在于肌肤腠理间而发病[3]。故用梅花针刺络放血拔罐, 使聚于皮部之毒邪随血而泻, 邪去则正气恢复。
现代研究表明, 夹脊穴位于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旁0.5寸区, 浅层有胸或腰部神经后支的皮支部分, 深层有胸或腰神经后支和胸肋后动脉腰动脉分支[4], 所以电针夹脊穴可以起到阻滞神经、止痛的作用。局部梅花针叩刺拔罐, 放出少量瘀血能调整血管神经的兴奋性, 加速血液循环, 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加快新陈代谢, 提高了机体抗病能力及供氧功能, 从而起到增进机体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作用。刺络放血还加速了瘀滞和毒邪的排出, 促进渗出液的吸收, 能使疱疹迅速消退[5]。治疗期间应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增加营养, 忌辛辣海腥等刺激性食品或发物, 并保持情绪稳定, 积极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44.
[2]陈可冀.中医药学临床验案范例.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1994:315.
[3]冯崇廉.中医辨证治疗带状疱疹中国全科医学, 2002, 5 (7) :506.
[4]魏玲.穴位注射夹脊穴加针刺治疗老年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2001, 21 (6) :333.
刺络拔罐 篇9
关键词:痤疮/针刺疗法,刺络拔罐,放血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面部损容性皮肤病, 是由于皮肤皮脂腺分泌皮脂过剩, 毛囊口阻塞而造成的分泌物排泄障碍, 加之细菌感染而发病。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面疮”、“酒刺”。好发于青春期男女, 临床上表现为面部、背部白头、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包、结节、囊肿、粉瘤、及癜痕、色素沉着等皮肤的多种损害为主, 严重者呈“橘皮脸”, 给患者带来面子上的苦恼。笔者从2004年起, 采用体针加梅花针叩刺背腧穴加拔火罐等综合手段治疗面部痤疮5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0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女35例, 男15例, 年龄18~33岁, 病程6个月~15年。其中肺经风热型 (丘疹多发于颜面、胸背上部, 色红, 或有痒痛, 可伴有口干, 大便干燥, 舌红, 苔薄黄, 脉浮数) 19例;混热郁结型 (炎性丘疹和脓包为主, 伴口臭, 大便粘滞不爽,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 15例;痰湿凝滞 (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瘢痕等多种损害为主, 伴纳呆, 便溏, 舌淡, 苔腻, 脉滑) 11例, 冲任不调 (女性患者经期皮疹增多或加重, 经后减轻, 伴胸闷不舒, 经前乳房胀痛, 月经不调, 舌红, 苔腻, 脉象浮数或弦数) 5例。
2 治疗方法
治疗主要采用体针、背腧穴刺络拔罐、面部痤疮局部叩刺、耳尖放血、耳穴贴压等综合治疗手段。
2.1 体针
根据患者不同临床表现进行证侯分型, 根据不同的证侯分型分别采取疏风清热, 清热化湿, 健脾化湿, 调理冲任等为治疗原则, 只针不灸, 泻法或平补平泻, 取穴以局部和手阳明经为主, 如面部地仓、颧髎、颊车、下关、太阳、阳白等, 四肢合谷、曲池、内庭、足三里、三阴交等, 背部取大椎、肺俞、膈俞、肝俞、脾俞等。留针20~30min。
2.2 背腧穴刺络拔罐
每次按照不同人不同的证侯分型, 辨证选取如大椎、肺俞、膈俞、肝俞等3~7个, 取消毒梅花针、以穴位为中心, 局部叩刺, 叩至皮肤红晕、渗血或出血, 叩刺面积稍小于罐口, 然后加拔火罐, 以玻璃罐最好, 能观察出血多少。一般留罐10~15min。
2.3 面部痤疮局部梅花针叩刺
在面部痤疮局部 (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瘢痕) , 75%酒精棉球消毒, 取梅花针叩刺痤疮及瘢痕处, 根据病人耐受, 可轻叩至红晕或重叩至出脓血, 然后再用75%酒精棉球消毒, 擦净出血及脓血。
2.4 双耳尖放血
轻柔耳廓, 使充血, 找准耳尖最高点, 即耳尖穴 (经外奇穴) , 消毒后取三棱针点刺, 挤出血液5~10滴。
2.5 耳穴压贴
根据不同的的证侯表现, 取耳穴内分泌、神门、肺、肝、脾、大肠等3~5个穴位, 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嘱患者回家后自行揉按, 不拘时候, 一次2~3min以双耳发红发热为度。
以上方法每周治疗3~4次, 随着病情好转, 可减至每周治疗1~2次, 平均治疗3~5个月。
3 典型病例
患者, 女, 31岁。于2004年3月就诊。主诉:面部痤疮反复发作10年。病史:10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长痘, 反复发作, 时轻时重, 曾就诊于多家医院, 口服西药、中药汤剂、外用药物等疗效不明显, 求助于针灸治疗。查:面部多发黑头粉刺, 炎性丘疹, 伴脓包及疤痕凹凸不平, 患者极度自卑, 10年内未拍过照片, 羞于见人, 给患者学习、工作、交友带来很大影响。按上诉方法, 辨证取穴, 每周治疗3~4次, 坚持治疗5个月, 患者面部粉刺、丘疹、脓包逐渐消失, 色素沉着逐渐吸收, 痘疤逐渐变浅。1年后复诊时面色光洁亮丽, 色素沉着消失, 无明显疤痕印迹。电话随访5年, 无复发。
4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