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调频

2024-06-07

电视调频(共9篇)

电视调频 篇1

如今,我国的电视事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各种相关科技也随之迅猛发展。其中,电子设备的发展最为突出,其数量也迅速增长。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与增多,在室外作业和搭建的电子部分面积也就随之增大,在外暴露的电子设备面积越大,加重了雷击的风险性。同时,现代的电子设备工作电压相较于原来的电压较低,并且各种电子设备错综复杂,交错出现,加大了雷击的风险性。此外,随着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所需要的工作内容也不断增多,小范围的电子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工作需求,以至于更多的电视调频发射台的电子设备建在了高山地区,从这一方面来讲,加重了雷击的伤害。雷击对电子设备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如果这些设备遭到雷击,很容易导致电视的信号不稳定甚至中断,从而造成播出事故,长时间事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此外,电视调频发射台如果遭受雷击,会直接导致一些零部件损坏或者使用寿命缩短,给企业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可以将企业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降到最低。

1 雷电主要击入途径

第一,雷电直接击入电子设备暴露在室外的部分,通过雷电的基本效应直接将其击中损坏。第二,通过感应效应将设备损坏,一般电子设备都是将室内的接地线等通过一定方法引出室外,并加以外壳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雷电会经由室外的信号线进入外壳,侵入电子设备,如果接地线等设备不完善,就会使电子设备遭到雷击造成损坏。第三,雷电击中避雷针等防护设备,避雷针通过接地线将其引入大地,但电量负荷过大引起地线电位增加,直接破坏设备。第四,雷电击中电视调频发射台附近,通过空间感应,使电磁波损坏设备。

2 雷电造成电子设备损坏的原因

雷电是电子层空气对流电荷放电现象,雷电能量巨大,造成的破坏力巨大,且具有不均匀和不确定性。因此,很难统一防护,但经过研究电视调频发射台相关的数据,依然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

2.1 架空线易遭受雷击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大部分电视调频发射台遭受雷击都是通过架空线部分侵入,架空线暴露在室外部分,雷电很容易通过暴露在空气中的信号、电话和电源线等侵入机房内部,将其内部电子设施损坏,所以架空线是导致雷击损坏电子设备的主要因素。

2.2 避雷针等安全防护设备距离不足

一般电视调频发射台都安装有避雷针等雷电防护设备,但容易忽略的是,避雷针等安全防护设备距离不足,正因为这些设备没有达到安全的防护距离,导致避雷针在接受闪电的同时,会受到空间雷电波的伤害,导致电子设备的损坏,甚至会伤害到卫星链接机等高空电子设备。

2.3 雷击瞬间电位升高

高空建筑物受到雷击的瞬间,由于电流过于强大,它会沿着所有电子设备的接地线汇入地下层,导致大地的电位升高,附近设备的工作连接中很可能发生反应,造成电子设备的严重损坏,妨碍电视调频发射台的正常工作。

3 电视调频发射台的防雷措施

3.1 固定时间进行防雷检测

以每年或者几个季度为周期,在固定时间进行地阻测试,注重检测防雷设备的安全性和是否老化,尤其是检查避雷针,发射塔等设备,重点关注电子设备的地线,确保这些放电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同时,保持这些防电设备的电阻不要过高。

3.2 减少架空线

架空线是导致雷击损坏电子设备的最主要的因素,暴露在室外的架空线,是最容易将雷电导入室内电子设备的,因此,减少架空线的使用,可以有效加强电视调频发射台防雷系统。建筑物的线路尽量减少使用架空的方式嫁接,高山地区可以采用将线埋在山底,再将其引入山顶的方法在不能埋山底线时,可以采用多点接线,多层屏蔽线等方式,将雷电对电视调频发射台的伤害降到最低。

3.3 改善接地系统

一般的电视调频发射台,尤其是高山地区,大多都位于土层浅,且电阻小的山顶上,在山顶部分有利于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但不利于接地防雷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延伸地网范围,将雷电侵害的承受面积增大,有效的防雷。同时,需要将接地线体换成抗腐蚀性较强的材料来替代,保障接地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4 结论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调频发射台的防雷措施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研究对象,有效的防雷措施能够维持电视调频发射台的工作正常运行,方便人民大众的正常生活,保障电视调频发射台用电系统的安全。电视调频发射台防雷系统的工作人员应注意调查研究;按照要求规范,有效有步骤地进行防雷;同时,注意定时检修安全设备,保证用电安全。通过这些措施来增强电视调频发射台对雷电的防御能力,维持正常的播出工作,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雷击给电视调频发射台所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因此,电视调频发射台对雷电的防治是非常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防雷措施可以将雷电对电视调频发射台的伤害降到最低。主要介绍电视调频防雷的一些基本措施,纠正防雷误区,并提出合理的防雷方法。

关键词:发射台,防雷措施,雷击

参考文献

[1]张玉忠,武建敏.浅析电视调频发射台的防雷保护[J].电子世界,2012(4).

[2]夏忠华.广播电视发射台防雷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23).

调频发射系统的改进与设计 篇2

关鍵词:电视台 调频发射系统 设计 功能指标

中图分类号:TN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079-01

当前调频发射系统通过对线程检查工具的使用来实现对发射程序的全面监控与管理,在混合调频发射程序的引导下多核平台数据竞争面临更加严峻的发展趋势,而由于数据死锁而导致的计算结果不够精确等问题也使得调频发射系统在工作效率方面显得较为低下。从能量求解及其调度策略出发,针对发射系统改进问题需要就发射程序的执行时间和执行效果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确实提升发射系统的执行效率,一旦发现其中存在输出功率较低的问题必须及时予以改进。

1 调频发射系统简介

对于调频发射系统而言,发射机的使用主要是从低频信号处理方面来实现对高频电波的有效传送,而这一过程中显然其中心频率是核定不变的,在一定带宽的影响下来应用无线发射达到对电磁破辐射有效调控的目的。这一系统当中针对音频信号的放大问题着实体现出高频载波的振荡效果,而其中针对某些参数的计算也需要通过调制来得到确切的数值。这其中若是出现信号频率不够的问题则就需要通过上变频的方式来处理其中的数据收集问题,这也是对信道频率的必然要求。但若是输出幅度不够就需要通过输出频率的方式来尽可能扩大信号的延伸距离,以此来保障功率放大器的正常使用,并在此基础上经由天线辐射促进信号的远距离传输。

由于调频发射系统不同系统环节有着截然不同的使用功能,因此在不影响到其性能指标的基本前提之下我们就需要对其中电路设计问题展开探讨。以其中的远距离调频发射器为例,若是其中的振荡环节都是通过稳定频率的石英晶体来实现,则针对高频信号的传播则显然存在着一定局限性,由于调制器一般对于固有线路的损耗都较小,因此在调制器选择方面则往往偏向于工作频率较高的调制器,这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信号的传输效果,同时对于基本线路设计也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其中的输出功率问题影响到了实际信号传输效果,则这一途径对于功率放大问题也是极为有利的。通常我们在选择功率放大器时会倾向于C类功率放大器,这也是由于实际的功率影响效果,从系统改进及设计方面研究当前调频发射系统的优化问题至关重要。

2 调频发射系统的改进与设计

2.1 源代码系统优化

调频发射系统站点内的节点一般原子与节电数目是呈现出一定的比例关系的,因此我们在对原始串行程进行循环更替的过程中就需要针对其中的双回路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针对其中的静电相互作用展开明确规划,这主要是因为循环周期内的发射器往往在执行耗时方面表现出诸多局限性,而其中循环颗粒的改善对于源代码系统优化显然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从各自独立的粒子颗粒计算其中的线程,电视台调频发射系统中的序列号问题也是需要在系统优化过程中得到确切落实的重要方面。

2.2 发射任务优化

对于调频发射系统的发射任务优化问题主要表现在内存芯片的优化方面,从相同的线程板块中找寻到其中的线程管理程序,并对其中的数据传输问题展开细致分析,尽可能控制线程对于整体性能的不良影响。在数据复制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系统的核心集群缓存记忆系统在实施处理方法及数据收集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可控性特征,这也是导致其存储器内存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系统存储器与主机内存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在系统性能发挥方面显然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这对于优化存储器的共享速度显然是极为不利的。针对发射台调频系统中的主题线程同步问题也需要在系统同步功能中得到确切落实,这是提升系统线程运行效果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针对线程执行问题的解决也同样依赖于线程的执行效果,从基本的数据传输角度出发来达到最佳的数据传送效果,进而实现对系统性能的进一步优化。

2.3 功能指标完善

在调频发射系统的功能指标完善方面我们需要对其中高频载波问题进行必要的研究,这是由于高频振荡对于信号功率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其中针对发射机天线问题的解决势必能够从根本上促进系统功能指标的完善。从现有功率放大器的使用过程不难分析,其中针对C类功率放大器的使用往往忽视了对输出功率的考虑,这就使得功能指标实现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弊端,因此在对其中的功能指标进行完善时我们除了需要尽可能扩大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之外,还需要就其中的电压电流问题尽量控制在核定范围之内,这对于提升系统输出功率以及优化直流电源的输出效果都有积极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其非线性问题表现出严重的失真状态,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其中输出功率进行重新调整,输出功率的变化尽可能控制在核定范围之内,合理解决非线性失真与输出功率之间的矛盾。对于电视台调频发射系统的功能指标而言,失真度问题是影响到发射系统性能指标的关键因素,因此针对其中功率消耗问题也需要在集电环节得到充分有效的验证与改进,一旦管壳出现较大的温差变化时我们就需要对其中管耗及输出功率展开精确的计算,及时解决管壳的散热问题,这对于促进调频发射系统系能的优化意义重大。

总之,调频发射系统不同环节对于整体性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针对系统工作效率的提升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其中的设计与改进环节,还需要从整体性能与功耗之间的关系出发,从系统发射距离以及系统性能改善等方面突出功率放大器的实际使用效果,这对于保证信号的准确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意义。此外,针对发射台调频发射系统的研究问题还需要从输出功率角度研究,切实解决调频发射系统失真度与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当前改进调频发射系统整体设计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陈新国,陈耕国,高厚礼.D类功放输出滤波器的优化与仿真[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4(4).

[2]王卫东,傅佑麟.高频电子电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南通广播电视台调频同步改造 篇3

随着南通广播电视台的组建, 南通广电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社会科技进步, 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不断提高, 广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但现有调频发射系统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求。为扩大广播范围, 提升传播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保障人民群众收听广播的基本权利迫在眉睫。

二、调频同步广播的优点

对于多径干扰;由于功率小了, 大部分反射波场强下降到不至于产生干涉的水平, 并且由于布点多, 部分多径干扰区可能被互相掩盖;可以用同步补点的办法消除阴影区;小功率辐射易于规划;可方便组成单频网, 满足交通线上的无缝覆盖, 保证驾乘人员无需重新调谐地不间断接收场强不均匀度仅为30d B, 加上使用低高度垂直极化天线, 极大地减小了对空辐射和根部近场辐射, 既节约能源, 又满足电磁环境卫生标准, 并可避免造成对航空频段的干扰。

三、调频同步广播的理论要点

(一) 捕获效应

当两个频率相同或相近的高频信号进入调频接收机时, 听到的是场强较强的电台的节目, 这就是调频接收机的“捕获效应”。

(二) 覆盖重叠区

调频同步广播系统构建的关键就在于处理好等场强区的收听效果, 这就要求在等场强区内来自两个发射台的信号载频频率、调制度、音频相位高度一致。针对此要求,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相关的行业标准, 我们将内容简要为“三同一保”。

(三) “三同一保”

1. 同频

载波同频≤1×10e-9

2. 同相

音频传输时延差相同, 19KHz导频同相

单声道:≤10μs;

立体声:≤5μs。

3. 同调制度

包括予加重曲线一致≤3%

4. 保证最小可用场强

四、原调频系统的局限

南通市主城区的广播覆盖范围大约为方圆40公里, 但县区的听众最远可达90公里, 如果想让广播传到县区, 以现有的条件要么增高天线要么增大发射功率即高塔大功率, 但是都不现实。

高塔大功率覆盖模式虽然建设方便, 省时省力, 见效快, 但也有其缺点。大区制覆盖因频率不能复用造成规划困难;频谱利用率低, 浪费已紧缺的频率资源;不能解决长距离交通线的连续覆盖问题;浪费能源, 覆盖区场强不均匀, 大量超出需要的无效辐射;污染环境, 大功率FM发射台在天线附近周边地区辐射场强超过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思虑再三我台决定以大功率发射形成对主城区 (崇川, 港闸) 及周边的优质覆盖, 以小功率布点形成对县级城区的有效覆盖, 采用调频同步技术实现各区、县市覆盖区的同步衔接, 构建成一个主城区为中心向外辐射的调频同步广播网。

五、调频同步的方案实现

(一) 整体结构

该项目将建成一个以南通发射台为中心的发射点, 以海安、启东发射台为补点发射点的调频同步广播系统。通过本项目的建设, 可大幅度提高调频广播信号在南通辖区内的覆盖里程, 进一步提升南通广播电视台的品牌效益。

南通发射台作为整个调频同步广播系统的核心, 担负着同步音源编码和主发射台信号发射两个任务。由于前端机房和发射机房在同一个机房内, 所以在编码端和主发射台之间的音频及监控信号传送上采用线缆直接连接的方式。

海安发射台和启东发射台的同步音频信号传送采用E1链路进行传送, 监控信息采用3G网络进行回传。

音频信号传送和监控信号回传采用了两种互不影响的链路, 有助于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二) 发射站点布局

南通发射台布局以南通主发射台为中心, 距其西北67.6公里处为海安发射台, 距其79.3公里处为启东发射台。3个发射台所处区域的地形总体保持平坦, 无明显高山等阻挡物。

(三) 南通同步发射方案

1. 南通主发射机房

(1) 同步编码传输系统。

系统继续沿用一期项目的同步广播前端设备。

采用同步TS流编码器完成数字音频节目的同步压缩编码。该设备采用MPEG-1 layer2标准完成立体声数字音频的压缩编码 (64~256kbps压缩码率可选) , 同时根据本地GPS提供的时标频标信号在节目码流中插入时间戳信号, 实现同步传输功能。编码器具有双通道和单通道两种版本, 5套音频节目共采用双通道编码器2台和单通道编码器1台。

编码器输出码流为符合DVB标注的TS传输流 (ASI接口) 。三台编码器的输出码流经过复用器复用后形成1路最终的节目码流 (包含5套节目) 。该码流通过ASI-E1适配器进行传输接口适配后送入E1链路传输。

通过上述系统, 可完成5套立体声数字音频的同步压缩编码及传输, 所需带宽按照256kbps码率计算约为1.3Mbps, 仅需1个E1通道 (2Mbps带宽) 即可完成5套立体声节目的高保真同步传输。

(2) 同步解码调制发射系统。

南通发射台原为非同步发射系统。因此, 本项目中, 需对发射台的音频解码和调制发射相关设备进行同步升级改造。

音频传输上, 更换同步TS流解码器。该设备负责接收TS传输流, 完成码流解复用、MPEG-1 layer2标准音频解码、同步传输校准工作, 输出同步的立体声数字音频 (相位误差小于1μs) , 实现调频同步广播的“同相”要求。系统采用2台双通道解码器和1台单通道解码器完成5套节目的同步解码输出工作。

调频调制上, 采用调频同步数字激励器对同步数字音频进行调频调制。激励器采用DSP+DDS架构, 采用高达1GHz的零倍频主时钟技术, 可以获得极高的调频技术指标以及极高的设备一致性, 保证实现调频同步广播的“同频”、“同调制度”要求。

经过调制后的射频信号送至5KW调频功放进行发射。

(3) 同步时钟发生分配系统。

同步时钟发生分配系统主要为系统中的同步设备 (包括编码器、解码器和激励器) 提供1PPS时间标准和10MHz频率标准信号。由于要供给前端编码和解码调制两个同步系统, 共需11组10MHz+1PPS信号。

设计采用1台GPS频标时标发生器和2台频标时标分配器, 共可提供13组10MHz+1PPS信号。

2.海安发射机房

(1) 同步解码调制发射系统。

海安的同步解码调制发射系统为一期既有系统。

E1信号送至E1-ASI适配器中完成信号适配工作, 经过ASI分配器进行信号分配后分别送至“同步TS流解码器”中。

同步TS流解码器负责接收TS传输流, 完成码流解复用、MPEG-1layer2标准音频解码、同步传输校准工作, 输出同步的立体声数字音频 (相位误差小于1μs) , 实现调频同步广播的“同相”要求。系统采用2台双通道解码器和1台单通道解码器完成5套节目的同步解码输出工作。

系统采用调频同步数字激励器对同步数字音频进行调频调制。激励器采用DSP+DDS架构, 采用高达1GHz的零倍频主时钟技术, 可以获得极高的调频技术指标以及极高的设备一致性, 保证实现调频同步广播的“同频”、“同调制度”要求。

经过调制后的射频信号送至1KW调频功放进行发射。

(2) 同步时钟发生分配系统。

包含了1台GPS频标时标发生器和1台频标时标分配器, 可以为“同步编码传输系统”和“同步解码调制发射系统”提供9组10MHz+1PPS信号。

3. 启东发射机房

启东系统设计整体与海安相同, 仅节目数量减少为3套。此处不再累述。

六、改造后效果

改造后主城区原有广播范围不变, 两个县区的收听效果明显得到改善, 海安和启东县区的调频场强都在40d B以上, 县区方圆20km以内收听效果都不差。主城区与县区的两条高速路上收听几乎可以做到无缝衔接。而两处相干区都位于郊区人烟稀少的地方, 且把相干区大小控制在最小, 大约方圆5km。基本达到了改造前所预期的收听效果。

七、结论

通过这次改造工程可以看到, 在无法对天线和发射功率进行大的变动的情况下, 调频同步改造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资源扩大调频的覆盖范围。

摘要:为了提高南通县区调频接收效果, 南通广播电视台决定用多站点小功率的方式对原有调频发射系统进行同步改造。工程结束后, 海安和启东两个分站完成对县区的基本覆盖, 收听效果大大提高。事实证明, 小功率多站点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电台现有的资源, 实现广播的大范围覆盖。

关键词:三同一保,捕获效应,相干区

参考文献

简单调频发射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篇4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得到提升。其具体做法是,利用注极体MEC做声电转换器、晶体三极管音频放大电路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利用放大后的音频信号对高频载波进行调制,再由发射电路将调制波发射出去,然后,用带调频波段的普通收音机接收信号。这样,便完整地进行了无线电信号发射与接收的全过程实践。下图是我们实践中的实验电路之一。

其中,MEC为声电转换器,R1为MEC偏制电阻,C1为偶合电容,将MEC产生的的音频信号送到后级放大;T1、R2、R3、R4、R5、C2组成音频放大电路;C3为音频偶合电容,将音频信号送至后级对高频载波进行调制;R6、T2、R7、C5、L、C6、C7组成高频震荡电路;TIAN为发射天线。

T1可选择3DG6或9014,T2必须选择9018或C8050等高频管。C5和L组成的LC震荡器,其频率由C5和L的参数决定。

我们实践时一般将其频率没置在88MHZ-108MHZ调频广播频率段之间,便于用调频收音机作为信号接受设备。电源电压可在3V-12V之间设置。

电视调频 篇5

但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实际的应用过程中, 调频、电视无线发射技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以及相应的干扰因素, 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调频、电视无线发射的效果, 对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 在无线发射技术创新和发展过程中, 要针对其主要的运行原理来详细地分析和钻研, 要在稳定性和功能性上对调频、电视的无线传输和播出进行保障。本文将在简述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的技术原理基础上, 通过对于原理的阐述和分析来论述调频电视的无线发射技术的主要特点, 同时也在技术维护方面给予一定的建议。

一、我国广播电视发射技术中的主要技术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我国广播电视发射技术中的主要技术进行分析和论述。

(1) 技术一: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中的调频广播发射。

我国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中的调频广播发射主要使用的是立体声调频广播发射机。立体声调频广播发射机的主要优势集中在功能性上。作为我国广播发射的主要设备以及先进设备, 立体声调频广播发射机可以通过两个形式来进行广播频道之间的转换。第一个是直接调频改变广播频道;第二个是间接调频改变广播频道。这样会便于广播发射过程中的操作, 能够保障广播发射有单声道的调频以及立体声道的调频供选择。在调频广播发射中, 还有一个主要的优势就是能够提供多个频道的选择, 这样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广播无线发射的功能, 从不同的角度来满足广播无线电台的信息传输需要, 提升广播发射的播出效果。

(2) 技术二: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中的电视发射。

在技术结构层面上, 电视发射和广播发射具有相似性。电视发射需要专业的电视发射设备来进行电视的信号发射。电视发射机与广播发射机相比, 其特点是频带占用较宽。我国模拟、数字电视广播使用宽带均为8MHz, 而且线性要求高, 发射机的效率相对较低。全固态发射机由于功率合成技术的运用, 从理论上讲, 其输出可以像积木一样任意增加, 可靠性大大提高, 因而从可靠性而言, 全固态发射机是当前电视发射机发展的方向。

二、我国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主要技术特性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我国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主要技术特性进行分析和论述。

(1) 特性一: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天线技术的特性。

广播电视的发射天线技术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图像的发射技术;第二部分是音频发射技术。同时根据天线发射的不同特性又可以分为输入特性以及输出特性两种。在具体的天线发射中, 输入特性主要体现在视频的信号输入和音频的信号输入, 输入的内容较为单一;输出特性主要的特点是传输的内容多, 涵盖广。

(2) 特性二:广播电视发射技术中天线的单通道传输合一特性。

单通道传输合一特性主要是两种传输合一;第一种是图像通道;第二种是音频通道。将这两种传输通道有效的进行统一能够便于天线的发射。图像通道的天线传输主要是线性失传输和非线性失真传输;音频通道的天线传输主要是音频的相关特性传输。

(1)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中天线极化的相关方式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中的极化是一种传输状态, 它随着时间的改变电场矢量的运行轨迹相应的发生变化, 这样形成了广播电视发射过程中的电场强度。极化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垂直极化波;第二种形式是水平极化波。这两种形式的主要区分依据是电场强度和地面间的角度差异。在无线发射过程中, 水平的极化波更加贴近地面进行信号的传输, 这种形式的最大优点是有效地避免了地表的极化电流对信号的干扰。一旦信号的传输受到干扰就会造成电场信号随着传输的进行而发生衰减;垂直极化波在广播电视信号发射传输的过程中的最大优点是不容易出现极化电流, 这样就会有效地避免传输能量的衰减, 保障信号发射和传输的稳定性。针对两种极化波的对比,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 垂直极化波的应用较为普及。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及发展, 在广播电视发射技术中有出现了双极化波, 在天线的正负45度角进行正交, 从而进行双模工作传输, 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广播电视在发射过程中的天线数量, 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集中发射信号及接收信号。

(2) 在广播电视无线发射中的天线增益

作为天线发射传输功率的集中辐射主要程度的一种定量描述, 天线增益是传输天线特定传输方向的能力的一种衡量依据。在一般情况下, 我们来提升发射天线增益的主要形式是垂直的辐射波瓣宽度调整来进行天线增益的改良。这样能够保障天线发射的平行层面全向辐射。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发射天线的增益和电磁波的传输距离成正比。在空间中, 发射天线为中心能够形成恒定距离的立体空间发射模型。天线辐射通常有3种形式的表述。第一种是场强;第二种是功率密度;第三种是相位和极化。这3种形式的描述能够较为全面地阐述发射天线的辐射内容。我们最常用的方向图是场强以及公路方向图。在描述发射天象的方向性的过程中, 我们会采用两个面作为描述对象进行描述。两个面代表了两个方向及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

(3) 在广播电视无线发射中的天线输入阻抗

天线馈电端所输入的电压与输入的电流之间的比值称为天线输入阻抗。当天线输入阻抗为纯电阻, 而且与馈线的特性阻抗相等时, 则表明天线与馈线之间链接处于最佳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 不仅馈线终端没有功率放射及驻波产生, 而且天线输入阻抗和频率变化也相对较为平缓。目前使用最为频繁的为驻波参数, 驻波参数在匹配时能够将其特殊的功能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4) 在广播电视无线发射中的天线主瓣

天线主瓣包括的内容较多, 如波瓣宽度、主瓣、副瓣、副瓣电平和前后比。其中主板中功率密度最大值一半的夹角为波瓣宽度;而辐射最大方向上的波瓣即为主瓣;而且方向图上将所有主瓣都去除以后余下的波瓣即为副瓣;另外, 主瓣最大功率和副瓣最大功率之间的分贝值即为副瓣电平, 方向图中的数字表达即是前后比。

三、我国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天线技术的运行内容和相应的维护工作

调频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工作, 及时发现发射机房内馈线和驻波比异常的情况, 并查找原因, 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在具体解决过程中, 对于是否由于馈线导致的故障在判断时通常会对驻波比进行分段测量, 然后再判断分支电缆或是天线单元是否存在问题。这些操作在实施过程中都可以在铁塔下面或是上面来完成, 具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通常情况下, 当处于雨雪天气时, 由于天线接头和功能器极易受到天气影响而受潮, 容易导致电阻下降及短路问题的发生。

结语

作为我国广播电视发射技术中的主要技术之一, 我国的无线发射天线技术已经有了非常大大地发展。本文也在前文详细地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广播电视的无线发射天线技术能够有效地保障我国的广播电视的信号传输和接收, 能够让我国的广播电视更好地为我国人民服务。但是由于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是会存在些许问题, 我国的无线发射天线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 希望我国的无线发射技术在未来能够吸取现阶段的应用经验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淑霞.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 2012 (23) :3-5.

[2]刘斌.浅析如何加强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及应用[J].中国新通信, 2013 (21) :7-9.

[3]丁友志.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常见故障与对策[J].科技资讯, 2013 (18) :12-15.

[4]宋伟.哈尔滨有线广播电视宽带综合信息网总体设计与技术研究[D].黑龙江大学, 2001.

高山调频电视转播台防雷接地技术 篇6

一、按照电路的性质分类

第一, 为了有效控制电器设备中一些电路在工作中产生干扰, 使之有更高的电磁兼容性, 在设计电路时, 往往根据电路的性质, 将电路内部工作接地按接地是否影响直流电位分为直流地和交流地, 按电路处理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分为数字地和模拟地, 按电路处理信号的强弱分为信号地和功率地等几种类型。原则上每种相对的接地应当分别设置, 尽可能不要在一个电路里将它们混合在一起, 如数字地和模拟地通常不能共用一根地线, 否则两种电路将产生较大的干扰, 使电路工作异常。

第二, 屏蔽接地的分类。屏蔽接地有两类:一类是静电屏蔽, 通常是用完整的金属屏蔽体将带电导体包围起来, 并将金属屏蔽体接地, 这样在屏蔽体的外侧感应出与带电导体等量同种的电荷将流入大地, 金属壳外侧将不会存在电场, 相当于壳内带电体的电场被屏蔽起来了。另一类是交变电场屏蔽, 通常也是用完整的金属屏蔽体将带电导体包围起来, 并将金属屏蔽体接地, 可以有效地减少交变电场对敏感电路的耦合干扰电压。

二、雷击分类防护措施

为防止雷击灾害, 我们必须依据“综合治理, 整体防御, 多重保护, 层层设防”的原则加强广播电视设备的防护工作。

第一, 防止直击雷。在微波接收铁塔、电视发射塔、高大建筑顶端安装避雷消雷设施, 防止雷电直击。

第二, 电力输送线防雷。高山台的电源输送线路是雷击事故多发区, 防范范围广、难度大, 所以在电力输送线路上要设置多重防护。在高压线路上安装高压避雷器, 低压线路也需要加装低压避雷设施;电力室配电柜安装相应功率的电子保护器;微波发射机房电力线入口也要加装高灵敏度的电子防护器, 实现多重防护。

第三, 天馈线系统防雷。天馈线系统要重点做好屏蔽和接地防护, 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第四, 信号线路防雷。信号线路一般设置在室内, 主要做好屏蔽技术处理, 合理选择接地点。

第五, 防地电位反击。接地点要设置一个公共接地点, 防止不同接地点直接产生的电位差。

三、电力输送线的防雷接地

高山台的动力输送线路都很长, 线路途经农田、林区、山岗, 地理环境复杂, 防护难度大。多年的雷击事故统计, 90%以上的雷击现象都是在电力输送线路上发生的。多数高山台由于多方面原因, 都是台内的防护工作实施得比较到位, 对于距离长、环境复杂的动力输送线路却力不从心。而电力输送线路的防护工作是防雷接地技术的首要环节, 绝对不能忽视。电力输送线路防雷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架空避雷线。808电台就是利用这一技术, 有效地解决了电力输送线路防护问题。

四、台内防雷布防图

摘要:本文根据高山地理环境的特点, 论述了防雷接地技术在安全播出工作中的重要性, 详细地阐述了工程接地的含义、方式和分类, 指出了工作中易混淆和忽略的“零线”和“地线”的概念, 给出了雷击分类防护措施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特别提出了电力输送线路的防护措施。

电视调频 篇7

1.1 300W调频发射机的工作机制

300W调频发射机通过转换信号到调制器的过程实现对电视信号的传输和发射,一般情况下300W的调频发射机在其左右都会有音频信号线的输入线路,发射机采用平衡输入两种信号的方式实现编码,经过处理后复合信号会得到完整传输。单芯传输后的信号在调制器板被调制成具有固定频率级别的载波型信号后,被放大到一定倍数经变容二级管对其再次调频并最终输出转变为电容,进而完成调频的最终目的。

1.2 300W调频发射机的使用和维护技巧

1.2.1 发射机的过载自动保护问题

我国不少电视单位实际应用的调频发射机都会出现使用年限过长之后,调频发射机因过载而启动自动保护机制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300W的电视调频发射机反射功率较一般机器大,因此一旦使用时间超过一定年限,其内部系统便容易受到诱发而产生过载保护行为。但细究其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发射机的自身保护系统故障造成的。因此,当调频发射机出现这一问题时应实际考察具体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合理解决。

排除假负载现象。出现过载自动保护问题时,工作人员应先检查发射机出口的后置保护设备是否存在问题,排除此因素后,可以通过发射机自身连接到假负载检查机器的方式验证假负载问题。在接通两者之后,调频发射机若能正常运转则可以排除假负载因素影响其实际运行,需要进而转移到发射机其他部分的角度对其进行检查。反之,则需要对调频发射机相关假负载问题的输入口与输出口进行全面检查。

1.2.2 监控异常问题

另外,有时300W的调频发射机会在正常运行中无法被合理监测,出现监控异常问题。此时,如果调频发射机能在开启之后仍旧正常运行而监测不到任何反馈信息,便需要对整个发射机进行观察。相关工作人员应首先检查发射机发射功率一栏的显示数字:发射功率一栏没有显示,说明发射机内部监控系统并未将数据传输给监控其机器的电脑端,此时分析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种:首先,检查连接发射机监控终端与监控交换机系统之间连接的网线,换网线后如果仍旧没有数字显示便需要对交换机的相关接口进行更换;其次,检查是否因为发射机内部监控终端的主板零件潮湿而产生接触不良现象导致没有数据显示。

2 10kW调频发射机的使用和维护技巧

2.1 10kW调频发射机的运行机制

较300W的调频发射机而言,10kW调频发射机主要采用模块化的信息运输模式与电路设计进行信号的调频与传输。10kW调频发射机因其自身配备的可自动亦可手动的控制系统在使用中有声音质量好、运行平稳可靠等优点,在我国电视系统中得到普遍应用。

2.2 10kW调频发射机的使用和维护技巧

2.2.1 10kW调频发射机各部分失谐问题及处理

在自动运行或手动运行的模式下,10kW调频发射机有时会出现各级系统与部件之间失谐现象,主要表现为发射机激励器与发射机末前级部分的不协调或末前级与末级部分失谐,这都会导致发射机自身输出功率明显下降,严重时甚至会不再输出功率,后果十分严重。

在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如下两种原因:第一,强制风冷系统运行时,发射机不少部件的位置会稍微产生变化,一些部分甚至产生松动乃至影响到所属级别容器的稳定情况,与其他级部分产生功能上的不协调现象;第二,有的10kW调频发射机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工作后自身内部发生变化而导致各级失谐。

在处理各部分失谐问题时,首先应对失谐两部分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保证两部分都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后对两者进行匹配电容的调试或改变其各自电感的位置,接着一直调试其屏槽与输出回路,最终恢复10kW调频发射机的合理运行频率。

2.2.2开关故障及处理措施

2台10kW调频发射机同时使用时,有可能会产生开关切换型的故障。大多数两者之间的开关故障都是因为各自或共同的弹簧片接触不良现象产生的。

处理这种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检查各自开关处的发热零件,发热比较严重的及时更换,发热不严重的放回时要做到合理安置,松紧适宜。在上个步骤结束后开关故障仍无法排除时,便需要更换全新切换开关来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东.电视调频发射机的使用和维护[J].西部广播电视,2014(10).

电视调频 篇8

一天线改造缘由

自全固态5KW调频发射机替换原先的1KW发射机后, 天线改造便成了现实问题。萧山广播电视台的发射中心建在城市边缘的西山山顶, 海拔153米, 铁塔高54米。如图1所示, 我们看到铁塔是广播电视发射共用的, 上面已经架满了层层天线, 底下是4面4层水平1KW双偶极子调频发射天线, 中间是4面4层水平1KW电视面包天线, 休息平台上面是另一频道电视用的缝隙天线和面包天线。铁塔顶上是避雷针。很显然, 想在铁塔上再架设单独5KW的水平调频天线已经没有位置, 除非拆除原来的1KW天线。

二 天线改造依据

《GB4312.1-84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参数和测量方法》中规定:我国的调频广播电台发射电磁波一般采用水平极化方式, 如采用其他极化方式, 应报广播电视部批准。我们知道我国调频广播电台发射电磁波采用水平极化的主要原因是:第一, 城市工业干扰电磁波大多为垂直极化, 采用水平极化有利于抗干扰;第二, 在山区和城市大建筑物阻挡造成信号传播的阴影区内, 当接收天线离地面高度大于1个波长时, 水平极化电磁波的绕射能力比垂直极化波略好一些。两种极化方式的测试表明:天线离地面高度大于1个波长在93.3MHz时, 水平极化波比垂直极化波场强约高3d B~4d B左右, 小于1个波长则相反;第三, 水平极化与地面发射电波相位角小;第四, 水平极化天线支持物 (铁杆、塔) , 及垂引馈线的感应场的再辐射对天线特性影响小。

目前收听FM广播的听众手持或车载收音机几乎都是小拉杆天线而且接近地面。电台发射垂直极化波则具有如下优点:

●两种极化波的接收特性实测、实听对比表明:无论对于平地面还是不规则地形, 当接收天线离地面高度小于1个波长, 直射波和反射波之间夹角很小时, 垂直极化比水平极化好;

●便携式FM收音机和车载接收机的拉杆天线垂直放置接收垂直极化波时, 其方向图是水平全向的, 特别是在移动状态下收听时不必调整天线方位就可保证稳定的收听效果;

●由于FM接收机的良好限幅特性可抑制调幅干扰, 因此不会因工业电气干扰带来大的问题;

●垂直极化天线重量轻、结构简单、馈电点少, 架设天线的支持物就是天线振子自身, 抗风力强;

●材料选用铜、不锈钢、铝均可, 坚固耐用, 全向辐射、增益高、实测场强后推算4层可以达10d B左右;

●单元振子 (ф150) 4 MHz~6MHz, 驻波比ρ≤1.15;

●更有利于手持和车载接收机垂直放置的拉杆天线的接

三天线参数对比

水平垂直调频天线参数对比如表1所示。

四天线改造前后效果对比

萧山台考虑到地理环境、天线架设和要求造价等因素, 最后选择了垂直极化6层偶极子天线。天线架设后我们对萧山区的覆盖情况进行了测试。为了对比天线的改造效果, 这次测试一共选了10个点, 并且是原先测试的设备和人员, 用的是原来的老1KW发射机。测试中发现大多数测试点的场强信号比原先明显稳定并有所提高。这次测试我们还特选了原来的一些信号盲区, 发现有根本的改变。用5KW满功率发射后, 如原来在楼塔镇政府门口无信号, 现在已能接收到信号, 原来在瓜沥航坞山背后的瓜沥镇政府门口没有信号现在也能接收到较强信号。现在主方向最远距离可以传送到上海附近。

五天线改造体会

安装完毕的测试数据告诉我们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它不仅节约了成本 (原方案需要9万, 包括拆除旧天线费用。现在全部安装调试完毕4万不到) , 由于采用了安装简便的六层垂直极化天线, 我们得以保留了原来的水平极化发射天线, 并且经过更换分馈电缆和检修后, 老发射天线目前也可以发3KW的功率, 如今用作调频发射的备用天线。这次垂直极化发射天线的改造对今后的维修也带来很大的方便, 在合同中还要求了厂方在今后的五年中每年免费给我们检测维护一次。改造后的天线使用两年多来没有受气候等因素影响, 扩大了调频收音机、车载接收机的覆盖, 进行了远近各点测试, 效果很明显, 为今后数字移动电视天线采用垂直极化波发射提供了依据。

摘要:随着广电事业的发展, 已有相当一些调频电台的发射天线正在使用和改造垂直极化方式。本文结合萧山广播电视台改造调频广播天线的经验, 通过综合分析对比和实践效果, 阐述了从电波的传播、接收的利弊, 听众容易获得稳定良好的接收效果考虑, 调频广播电台采用发射垂直极化波较好。

电视调频 篇9

1农村有线广播滑坡的原因

1.1广播信号传输电缆是钢制结构, 信号传输不稳定。同时农村出现私拉电线和广播电线被盗现象, 缺乏统一规范的电缆管理章程, 没有实现有效的管理。

1.2原本农村广播信号传输的电缆质量就比较差, 出现故障问题后主要采取小修小补的线路整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大兴土木修建新房屋, 对原有的广播线路造成了破坏没有及时维修。

1.3电视是一种有声有图像的传播媒介, 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无论是百姓还是管理人员都错误的认为有线电视可以完全取代有线广播, 因此缺乏重视。部分农村已经出现了好多年不收听有线广播的现象, 所以广播线路电缆的管理也就陷入了瓶颈。

1.4原有的线路信号传输不清晰, 无法满足现代农民对信息的高要求, 广播随之淡出了农民生活范围。

2有线广播发展的必要性

虽然近几年来有线电视在农村得到了普及, 也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 但是农村有线电视无法彻底取代农村有线广播, 有线广播发展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农民需要及时的了解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 需要及时了解相应的农耕技术, 而这些与农民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的信息全部通过有线电视传播显然是不可能的, 有线广播才是这些信息最为便捷的传输渠道。一些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农业特点建立专门的农民频道, 播放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另外, 农民的务农时间比较长, 不可能长时间在家里收看电视节目, 而收音机可以随身携带, 田间地头随时收听最新的新闻资讯。由此可见有线广播是实现政府与农民之间沟通的一个重要方式和途径。

3调频机的非同频广播

如果乡镇自然村均没有调频广播台站, 使用的频率各不相同, 即三级调频广播载波频率不一致。其有线电视优点是同一点接收这三套调频节目互不干扰, 没有杂波干扰, 收听效果好。如果这三套调频广播均插入有线电视网络, 那么就需要有三个电视频道来专门传输这三套调频节目。对于一个乡村来说办一个有线电视转播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资金设备有限, 有线电视频道资源也有限, 不可能在有线电视系统中专门设置三个频道来传输这三套调频广播节目。非同频广播的另一种方式是将上一级传来的有线电视信号全部接收下来, 重新进行解调和调制, 同时也将上级传来的调制节目进行解调和调制, 并把本镇村的调频节目也调制出来, 这两套调频节目在不同时间由高频切换开关进行切换输到混合器和各套有线电视节目进行混合, 然后经过放大器进行放大, 传输到各家各户。各家各户的调频收音机只需调到这个频点上就可在不同时段接受到各级调频广播节目, 但这种非同频调频广播传输方式需要很大一笔资金用来建设村级前端, 是不可取的。

4实行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是巩固和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的有效途径

为了有效地制止有线广播滑坡的局面, 提高有线电视的传输质量, 促进农村广播电视协调发展, 共同繁荣。

4.1提高了广播的音响率。百姓和政府对于电视的重视程度比较高, 一旦出现电视信号中断, 立即有相应的人员负责处理, 而只要保证了电视的信号, 广播的播放自然流畅, 因此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实行共缆能够大大的提高广播的音响率。

4.2提高了音质质量。使用点频音箱比过去舌簧喇叭的音质音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群众反映, 农民也能听到音质优美的广播了, 也满足了部分欣赏水平较高的农村青年的要求。

4.3减少工作量节约费用。实行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的共缆, 在维修电视线路的同时即可起到维修广播线路的作用, 大大的降低了广播线路维修工作的工作量, 同时也为老百姓节约了有线广播线路维修费用。

4.4调频共缆传输具有比音频共缆传输质量好、故障率低、不会影响有线电视收看质量的特点。

4.5提高了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有线电视杆一般都是7m以上的圆杆, 又使用钢铰索, 因此全市的有线电视杆几乎没有断杆, 所以实现有线电视与调频共缆传输, 可以大大提高广播线路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 减少自然灾害给广播线路造成的经济损失。

5实行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1虽然实行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共缆是一种比较便捷的方式, 但是存在弊端即传输的信号可能不稳定, 信号质量差。基于这一问题, 可以通过变频的处理方式解决。将有线广播的信号通过变频处理后再与有线电视实现共缆, 能够大大的提高信号的稳定性。

5.2农村有线广播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方便一个辖区内的信息播放。一个乡镇针对本镇的情况需要播放临时信息, 而这些信息又不需要播放给临镇, 这就需要实行信号源的独立管理, 使得各个辖区能够独立播放信息。

5.3插入信号的方式有同频插入和异频插入。显然, 同频插入方式中, 采用陷波方式吸收上级信号, 会对全系统的性能有所影响, 而且陷波器一旦中心频率略有发生漂移, 就会产生同频干扰。异频插入方式是把上级信号还原成音频信号后, 再调制到新的频率点上传输, 它不存在同频干扰问题, 其优点明显, 故一般都采用异频方式插入信号。

5.4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 实现调频广播、有线电视双入户试点经验表明:实现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是制止有线广播滑坡, 促进农村广播、电视协调发展, 推动农村广播上台阶的有效途径, 是今后农村有线广播的发展方向。今后安装有线电视的村, 要同步实行调频广播共缆传输, 做到电视、调频音箱双入户。对已装有线电视而未实现调频共缆传输的村, 利用整顿广播线路时机, 逐步过渡到调频音箱共缆传输到户。

结束语

总之, 即使是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 广播也不可能淡出农民的生活范畴, 实现有限广播和有限电视的共缆能够节约投资成本, 是未来农村有线广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这个实现共缆的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对此, 广大技术人员还要不断的深入研究。

摘要:随着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广播作为传统的信息传输媒介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为了更好的搭建政府与百姓之间沟通的平台, 进一步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 针对目前广播行业的发展瓶颈, 本文论述了农村调频广播有线电视工缆传输的相关问题, 以进一步推动农村广播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有线调频广播,有线电视,工缆,信号传输

参考文献

[1]于往才, 杨洪流.农村有线电视与调频广播共缆传输的方式[J].中国有线电视, 2002 (2) .

上一篇:“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下一篇:教学途径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