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虚型

2024-10-16

肺气虚型(精选7篇)

肺气虚型 篇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患者气道气流进出受限,具有不完全可逆的特点,其病情会逐渐进展并加重[1]。近年临床统计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中医角度认为COPD属于“喘证”和“肺胀”的范畴,多是由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引起,而肺气虚是其发病和发展的重要致病因素,并且和患者年老体弱有重要联系[2]。因此中医学依据五脏相关的治疗理疗,提出了培土生金法的治疗方案,通过对脾胃进补,达到增强脾气和肺气的目的,从而在增强正气的同时提高抗病邪的能力,减少COPD的发病。我院呼吸科病房在对患者进行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呼吸科病房住院治疗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入组标准并且临床诊断明确,并且符合中医肺气虚型。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48例和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66~92岁,平均年龄(70±14.5)岁;COPD病情分级:Ⅰ级患者40例,Ⅱ级患者3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发病年龄、男女构成比例、病情严重程度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提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上给予常规药物的西医药物治疗,具体方案包括:(1)异丙托溴铵气雾剂(10毫升/支注册证号H20110380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Co KG)雾化吸入,3次/天,每次40μg;(2)氨茶碱(0.1克/片国药准字H37020351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口服,3次/天,1片/次。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土生金法治疗,具体方剂为:党参15 g、五爪龙15 g、白术15 g、淮山药15 g、鸡内金15 g、茯苓20 g、五味子6 g、款冬花10 g、北杏仁10 g、桃仁10 g、苏子10 g,水煎服,2次/天。

1.3 疗效评定标准[3]:

显效是指患者各种症状和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症候积分降低率超过70%;有效是指患者各种症状和治疗前相比略有好转,症候积分降低率在70%~30%;无效是指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基本无改变且症候积分降低率<3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问卷(CAT)内容包括咳嗽、咳痰、胸闷、爬坡或上一层楼梯的感觉、家务活动、离家外出信心、睡眠和精力等8个问题,各项目0~5分,总分值范围0~40分。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总分(34.78±8.70)明显高于观察组患(20.85±5.21)分,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属于临床的常见病,近年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从西医角度认为多是由于患者气道气流进出受限导致,临床表现为不完全可逆且逐渐进展并加重的特点。中医上则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一诊断,主要认为COPD属于“喘证”和“肺胀”的范畴,多是由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引起,而肺气虚是其发病和发展的重要致病因素。中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是有多个脏腑共同受累所致,属于虚实相杂的慢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因患者的肺气、脾气、肾气虚弱,最终导致阴阳的两虚并且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加重,而痰瘀则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同时也是主要的病理产物[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机认为是由于患者本虚标实导致,而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则体现为肺、脾、肾多脏腑亏损,而其中的脾气亏损由最为重要。因此在此次研究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了培土生金之法治疗本病。此次方剂的药物中,党参具有补益脾胃中焦之气的作用,而西医认为党参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机体抗病、抗疲劳。五爪龙具有镇咳和增加患者免疫功能的效果,起益气疏通筋络的治疗效果。茯苓能够起到镇静、提高免疫力和消炎的作用,从而起到增脾补气、安神安心的效果;白术和山药都对患者的免疫力有增强的作用,能够补脾和益气、除湿补脾胃。上述众药物作为君药。而款冬花、五味子、苏子、桃仁作为臣药,起到滋润肺气、镇咳祛痰、平喘、泄肺气的效果;而鸡内金和甘草作为佐使药,具有消食排滞,协调众药的效果[5]。整个方剂共同其补益中焦脾胃的效果,起到镇喘、止咳、祛痰的效果。此次研究显示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总分(34.78±8.70)明显高于观察组患(20.85±5.21)分,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土生金法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且有利于其肺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晓梅,代宏勋,林火真,等.疏肝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100-101.

[2]何迎春,陈海玲,张如富.培土生金法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0,25(5):776-777.

[3]黄美杏,王苗蕊,冯原,等.补肺防喘汤治疗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30例疗效观察甘肃[J].中医学院学报,2012,29(3):37-39.

[4]刘志刚,李泽庚,彭波,等.六味补气胶囊对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安徽[J].中医学院学报,2012,31(1):6-8.

[5]张洪春,赵丹.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现状述评[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6):528-532.

肺气虚型 篇2

关键词:补肺祛瘀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气虚血瘀证

本研究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病机者, 用补肺益气活血祛瘀为主要治法, 方选补肺祛瘀汤, 经临床验证。本方可缓解症状, 减少发病, 延缓病情进展,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连续入选西医诊断符合第3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分期为缓解期[1]的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2];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患者60例[3],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其性别、年龄、病程分布、病情轻重、中医单项症状分布经统计学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观察组口服补肺祛瘀汤, 两次煎服液400 m L, 1剂/d, 早晚各1次。处方组成:黄芪30 g, 丹参15 g, 人参6 g, 赤芍15 g, 紫菀12 g, 桑白皮15 g, 五味子12 g, 桃仁12 g, 桔梗12 g, 甘草6 g, 对照组不服用中药。两组疗程均28 d。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统计数据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 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等级变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或者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 P<0.05,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两组单项症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咳痰、胸闷憋气、纳少腹胀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对气短乏力、自汗畏风、大便情况、舌苔脉象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喘息的总有效率虽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但高于对照组。见表2。

讨论

根据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所具有的咳、痰、喘、肿、瘀五症, 归属于中医学的“肺胀”“喘证”“痰饮”等范畴。其中肺胀“咳、痰、喘、满、闷”的典型临床症状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更为贴切。

目前认为其病机变化多为久咳、久喘积年不愈, 宿痰内伏, 耗伤正气, 久病多瘀, 而形成本虚标实之证, 多由外感六淫、七情内伤、导致脏腑功能失调, 痰瘀互结所致。其临床以咳、喘、痰、肿、瘀、虚为辨证要点, 其中咳、喘、痰、肿是主要症状, 痰、瘀、虚则是贯穿始终的病理因素和病机变化, 痰瘀互结、正气虚弱是本病缠绵难愈的根本原因, 特别是阐明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气虚血瘀证的主要病机特点:久咳、久喘导致心肺脾肾气之不足, 瘀血停滞于内。肺心病发病机制虽然复杂, 但心肺气虚、瘀血内阻是其病机变化的主要方面, 且贯穿病变始终。

本方中以黄芪、丹参为君药, 黄芪重用以补益元气、益卫固表, 丹参活血通络, 祛胸中之瘀血;人参有补脾益肺, 增强黄芪补肺气之功, 赤芍有助丹参加强活血祛瘀之功, 紫菀润肺下气, 消痰止咳, 桑白皮泻肺平喘, 兼可利水以通调水道, 上四味共为臣药;五味子收敛肺气, 以防肺气耗散, 桃仁活血且具润肠通便之效, 因肺与大肠相表里, 取其表里同治之意, 桔梗化痰, 宣肺理气, 与桑白皮一宣一降, 可调理肺之宣发肃降, 且能理气调中, 与补益之药相配, 以防滋腻太过, 使补而不滞, 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以上诸药成补肺祛瘀汤之组方, 共奏补肺益气, 活血祛瘀之功效。

综上所述, 补肺祛瘀汤具有补肺益气、活血祛瘀的功效, 能够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气虚血瘀证气短乏力、自汗畏风及口唇紫绀等症状, 并有提高证候疗效的作用。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肺祛瘀汤, 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翁心埴.慢性阻塞性疾病[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8-10.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 2007, 46 (3) :254.

肺气虚型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3月我院AECOPD兼气虚血瘀证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 均有COPD病史, 本次急性发作时患者在短时间内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状加重, 痰液呈脓性或粘脓性, 痰量增加, 部分患者伴有发热、浮肿等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分型均为气虚血瘀型, 症见咳嗽痰多、动辄气喘, 胸闷气短, 体倦乏力, 口唇青紫, 面色晦暗, 舌质黯红, 苔厚腻, 有瘀点或瘀斑, 脉涩。研究对象剔除精神疾病、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气胸、胸腔积液、肺栓塞等。

根据患者是否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分组, A组36例, 年龄40~76岁, 平均年龄 (58.96±7.15) 岁;体质量51~75kg, 平均体质量 (63.74±5.67) kg;COPD病程1~12年, 平均病程 (4.75±1.81) 年;其中男性患者27例, 女性患者9例。B组40例, 年龄42~78岁, 平均年龄 (59.36±7.22) 岁;体质量50~76kg, 平均体质量 (64.05±5.48) kg;COPD病程2~14年, 平均病程 (4.63±1.75) 年;其中男性患者29例, 女性患者11例。

对比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病程、性别、中医辨证分型等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 包括控制氧疗、抗感染、抗炎、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

B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接受益气活血法治疗, 方药组成包括黄芪30g、党参30g、苍术10g、白术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杏仁10g、瓜蒌皮10g、黄芩6g、陈皮6g、甘草6g。上药1剂/d, 水煎两次, 早晚温服[2]。

连续治疗14d,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 (FVC)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 、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 等肺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1.3 数据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肺功能发现, 治疗后患者FVC、FEV1、FEV1%等指标均明显上升;其中B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数据详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A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中医学理论将COPD归纳于“肺胀”、“喘证”等范畴, 为本虚标实之证, 以肺、脾、肾三脏之气虚为本, 肺气虚则清气摄入不足, 脾气虚则运化失司, 肾气虚则蒸化乏力, 使痰浊伏于肺络, 肺失宣降、气血运行受阻, 痰浊伏肺则肺气郁滞、心脉失畅以致血瘀。肾不纳气使津液不归正化, 痰浊潴留愈盛, 则气喘持续难愈。痰浊、血瘀、水饮等错杂为患, 不仅是喘证的病理产物, 也是引起病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主要病理因素[3]。

肺胀者多年老体衰, 脏腑之气虚衰。加之外感风、寒、湿邪, 诱发急性发作。脾土为万物之母, 脾气虚弱则为生痰之源, 因此在对AECOPD兼气虚血瘀证患者的治疗中应注重培补脾胃元气、杜绝生痰之源, 以达到培土生金之目的。肺病者多瘀, 气行则血行, 治则以补中益气、活血化瘀为法[4]。

本研究所用汤剂中重用黄芪、党参共为君药, 使补益元气之效大增, 达到扶正固本之目的。苍术、白术二药合用, 增强健脾益胃、燥湿利水之功效。桃仁活血祛瘀、止咳平喘;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5]。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当归养血和营、活血祛瘀。瓜蒌皮润肺化痰、利气宽胸;黄芩清热燥湿、凉血解毒。陈皮理气和胃、化痰, 使诸药补而不滞。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6]。诸药合用, 共奏补中益气、活血化瘀之功效。

本研究中采用益气活血法辅助治疗的AECOPD兼气虚血瘀证患者FVC、FEV1、FEV1%等肺功能指标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单纯西医治疗者, 提示益气活血类中药对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益气活血法治疗AECOPD兼气虚血瘀证在改善患者肺功能方面疗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至婉, 李建生, 余学庆, 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证候及特征的临床调查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 25 (4) :504-509.

[2]冯淬灵, 于会勇, 黄文通, 等.清热化痰理气中药复方治疗65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评价[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4 (11) :786-790.

[3]黄颖.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体会[J].新中医, 2012, 44 (6) :176-177.

[4]郭燕蓉, 张伟.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兼气虚血瘀证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10 (18) :11-12.

[5]高海燕, 钟红卫, 彭素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治法及药理研究评述[J].甘肃中医, 2009, 22 (1) :15-17.

肺气虚型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来我中心就诊的82例气虚型内伤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5例, 女37例, 年龄26岁~77岁, 平均年龄 (52.4±9.6) 岁, 病程1个月~3年, 平均 (11.7±2.3) 个月。患者病史较为复杂, 其中有肿瘤史6例, 风湿或类风湿疾病史12例, 有手术史21例, 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疾病、肾病、胃炎、溃疡、乙肝等慢性病或感染性疾病史者69例。大部分患者来我中心之前在其他医院治疗过, 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多种药物, 均未见明显效果, 发热原因不十分明确。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长期低热或反复发作性低热, 就诊时体温37.2~38.8℃, 平均 (38.3±0.9) ℃, 发热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 患者自觉气短、自汗, 易于感冒, 纳差、便溏, 舌质淡、苔白薄、脉细或弱。所有患者行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胸透及其他相关检查, 均未见无明显异常。根据随机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48例, 对照组34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方用补中益气汤随证加减, 药用:生黄芪30 g、人参12 g、当归15 g、柴胡6 g、升麻6 g、白术15 g、陈皮9 g、炙甘草10 g。发热甚者加白薇、银柴胡;时冷时热者加桂枝、芍药;血虚者重用当归, 加枸杞子;自汗盗汗者加牡蛎、浮小麦;失眠者加远志、夜交藤;胸脘痞闷者加茯苓、厚朴;口苦者加竹茹、黄连;纳差者加白蔻仁、苍术。每日1剂, 水煎2次合并药液, 早晚温服。对照组:口服补中益气丸, 小蜜丸9 g/次, 2次/d, 饭前或随饭服。2组均以5 d为1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疗程结束后, 于每天早、中、晚各监测体温1次, 连续监测3 d。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标准[3], 痊愈:发热及其他自觉症状消失, 连续监测3 d体温正常;显效:患者连续3 d监测体温均在37.8℃以下, 但患者有自觉发热或其他症状;有效:发热及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但体温仍有波动;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变化不大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 2组体温在疗程结束后均下降明显, 和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是观察组体温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 (P<0.05) , 见表1。2组疗效比较见表2。

3 讨论

内伤发热在现代医学中没有明确的疾病与之对应, 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手术等所引起的发热、功能性发热以及原因不明的发热均具有内伤发热的特点。《内经》云:“壮火食气, 气食少火, 少火生气, 壮火散气。”脾胃为元气之本, 脾胃虚弱则元气不足, 壮火食气则气火平衡失调;脾胃位于中央, 为万物之母, 内疏脏腑, 外濡腠理, 是气机升降之枢纽, 脾胃气虚则气机升降失常、清阳下陷、阴火上乘, 引起发热之证[4]。因此, 内热伤多为气火平衡失调及气机升降失常所致。甘温除热法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明确提出来的, 并创立补中益气汤加以治疗[5], 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人参、甘草、白术健脾补气;当归养血活血, 与人参、黄芪配伍能补气和营;升麻可引胃气上腾复其本位, 柴胡可引少阳之气上升, 二者既可升举清阳, 又能透泄热邪;陈皮理气和胃, 使诸药补而不滞。诸药合用, 共奏健脾胃、升清阳, 补元气、除烦热之功效[6]。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7], 补中益气汤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环境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并具有抗炎、抗癌、抗溃疡、抗应激以及抗氧化等多种治疗作用。

本组资料显示, 采用甘温除热法治疗气虚型内伤发热, 无论使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还是服用补中益气汤剂, 2组体温在疗程结束后均下降明显, 和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 (P<0.05或<0.01) , 2组治疗总有效率大体相当 (P>0.05) , 但是服用汤剂的观察组患者体温下降更加明显, 治疗后体温完全恢复正常者比例更高。

综上所述, 采用甘温除热法治疗气虚型内伤发热, 疗效好、体温下降明显。使用补中益气汤随证加减疗效优于口服补中益气丸, 痊愈率高。

参考文献

[1]陈锦德, 钟锦堂.浅谈内伤发热的辨证分型施治[J].亚太传统医药, 2010, 6 (6) :63.

[2]严倩.内伤发热的中医辨证分型[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 23 (4) :72.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58.

[4]朱建丰.浅谈补中益气汤之甘温除大热[J].光明中医, 2011, 26 (10) :2131.

[5]李东垣撰.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8.

[6]张玲.浅谈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 (34) :1159.

肺气虚型 篇5

1 汤剂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曰:“脉者……血之府也……涩则心痛。”邹兵[5]根据该病气虚血瘀的特点, 提出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为主, 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 自拟益气活血汤 (人参、黄芪、丹参、赤芍、地龙、桃仁、川芎、延胡索、泽泻、山楂、水蛭、枳壳、红花) , 对30例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患者进行治疗, 总有效率达93.13%。张丽丽[6]采用益气活血汤 (黄芪、党参、枳壳、当归、丹参、川芎、三七、赤芍、水蛭、地龙、山楂、茯苓) 治疗30例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患者, 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达96.67%。

《金匮要略》中提出该病病机为“阳微阴弦”。阳微是指阳气虚损, 包括心气虚损和心阳不足;阴弦则指由气滞血瘀、气虚痰阻或痰瘀互结导致的心脉痹阻, 即不通则痛的标实之证。路秀云[7]认为治疗该病当以益气固本为主, 兼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其分别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 (黄芪、当归、赤芍、地龙、白芍、红花、桃仁、丹参、葛根、人参) 和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患者, 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加味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通心络胶囊组。戴建民等[8]采用芪蛭通脉方 (炙黄芪、水蛭、当归、生山楂、丹参、桃仁、红花、赤芍、鸡血藤、丝瓜络) 治疗5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 每日1剂, 水煎200mL, 早晚分服, 3个月为1个疗程。经过治疗, 50例患者中显效20例, 有效28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6.0%。

《诸病源候论》中提出:“夫心痛, 多是风邪痰饮, 乘心之经络, 邪搏于正气, 交结而痛也。若伤心之别络而痛者, 则乍间乍盛, 休作有时也。”指出心痛的标实为风邪痰饮, 本虚则为气血两虚。王绍文[9]认为治疗该病应以益气活血和祛风化痰通络相兼并行, 自拟祛风通络汤 (海风藤30g、当归10g、川芎10g、丹参18g、黄芪30g、羌活12g、水蛭6g、瓜蒌皮10g) 61例冠心病患者, 并与西医常规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祛风通络汤组患者中医证候改善率 (90.32%) 显著高于西医常规组 (66.67%) 。

冠心病的发病部位在心, 但其在致病过程中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脾虚则运化失司, 内生痰浊, 精微失布, 肝失濡养, 疏泄失常, 郁而血瘀。余宏伟等[10]认为应肝脾同调, 治以益气健脾化痰、疏肝理气活血为主, 自拟益气活血方 (党参、炒白术、炒白芍、生黄芪、丹参、茯苓、炒枳壳、陈皮、佛手、玫瑰花、泽兰、泽泻、全瓜蒌、姜半夏) 治疗3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经过治疗, 患者心电图、中医证候均明显改善。

彭伟军[11]分别采用保心汤 (党参15g、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0g、山楂15g、葛根15g、丹参15g、桃仁12g、川芎10g、红花5g) 与常规西药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 治疗冠心病患者, 疗程均为4周。结果表明保心汤组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西药组。崔凯[12]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病位在心, 与肺、脾、肾、肝密切相关, 且多见于体弱年老、久病虚弱之人, 治宜以益气活血、通脉止痛, 自拟 “三参活血汤” (西洋参、丹参、三七参、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薤白、全瓜蒌) 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型患者70例, 显效47 例, 有效17 例, 无效6 例, 总有效率为91.43%。

2 颗粒剂 (胶囊) ﹑片剂

杨江华等[13]采用脑心通胶囊 (黄芪、丹参、赤芍、红花、炙乳香、炙没药、桂枝、水蛭、地龙、全蝎、当归、川芎等) 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患者, 其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硝酸酯类、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对照组。刘洁[14]研究发现参康心胶囊 (人参、三七、水蛭、琥珀、附子) 对冠心病气虚血瘀型小鼠心绞痛有一定的缓解改善作用。范广岩等[15]比较养心氏片和复方丹参片对冠心病气虚血瘀型患者的治疗效果, 两药均口服, 每次3片, 3次/日, 30天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 养心氏片组患者心绞痛总改善率、心电图总有效率均高于复方丹参片组。宋书江[16]采用冠心静脉胶囊 (丹参、赤芍、红花、川芎、三七、人参、冰片、苏合香、玉竹) 治疗37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 总有效率为94.6%, 疗效优于扩冠、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常规治疗。陈国通等[17]采用心舒宝片 (丹参、郁金、白芍、刺五加、山楂) 治疗30例冠心病气虚血瘀型患者, 每次2片, 2次/日, 疗程为4周。结果发现心舒宝片可有效缓解冠心病气虚血瘀型心绞痛且不良反应少。

3 针灸

孙国胜等[18]采用针刺郄门穴﹑血海、足三里配合额旁1线治疗3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行平补平泻法, 留针时间为30min, 中间每隔5min行针1次, 1次/天, 疗程为20天, 总有效率达87.5%。吴长岩[19]选取心俞、厥阴俞、膻中、内关为主穴, 气海、血海、足三里、膈俞、地机为配穴, 采用温针灸治疗13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疗程为30天。结果表明, 温针灸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血流变指标, 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

温针灸具有温阳通络、益气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郭丽等[20]选取心俞、膈俞、脾俞、肾俞为主穴, 配合T5、T7、T11、L2夹脊穴, 运用温针灸治疗6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经过治疗, 患者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达87.1%。何文锦等[21]选择心俞、膈俞、厥阴俞、膻中、内关为主穴, 地机、血海、气海为配穴进行温针灸治疗, 疗程为1周。结果显示温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及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达92.6%。庄国立[22]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 配合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公孙穴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0例, 疗程为1周, 患者心绞痛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97.3%。何志明[23]采用灵龟八法配合气海、足三里、列缺、隔俞、血海、三阴交穴针刺治疗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7天为1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结果表明, 灵龟八法配合辨证取穴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医证候, 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 改善心肌缺血状态。

4 结语

纵观上述文献, 中医药在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方面取得了持续稳步的进展。有不少医者在前人的治疗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治疗见解, 诸如对血虚导致的瘀阻不可一味使用香燥之品而达到行气活血散瘀之功;气虚血瘀日久, 新血产生不足, 血虚生风, 可从风论治;应用辛润温通法补血活血行气, 以兼顾保护胸中之阳等。然而, 在可圈可点的进步中, 我们也应注意到一些不足之处, 如冠心病缺乏规范的辨证标准;治疗时用药差异较大, 导致很难确定疗效具体来源。今后应制定更为统一的辨证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 避免中医辨证的主观性, 使治疗更客观化、科学化, 为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防治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冠心病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 常见临床症状为心绞痛, 属于中医“胸痹”范畴, 病机为气虚血瘀。总结分析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为临床制定该病的统一辨证标准、疗效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肺气虚型 篇6

关键词:眩晕,活血化瘀剂,补气剂,补阳还五汤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 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二者常同时并见, 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 旋转不定, 不能站立, 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 甚则昏倒等症状。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 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凡梅尼埃综合征、原发性高血压、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贫血、神经衰弱等, 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要症状者, 均可参考眩晕辨证论治。笔者自2007年以来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眩晕58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均为门诊患者, 年龄44岁~87岁, 其中男35例, 女23例;病程1年~30年。本组病例经西医学检查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15例, 原发性高血压21例, 脑动脉硬化症16例, 内耳眩晕症6例, 其中伴血脂异常者32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除外颅内肿瘤及脑梗死。

1.2 诊断标准

依据《中医内科学》[1]: (1) 头晕目眩, 视物旋转, 轻者闭目即止, 重者如坐车船, 甚则扑倒。 (2) 严重者可伴有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表现。 (3) 多有情志不遂、年高体弱、饮食不节、跌扑损伤等病史。测血压, 查心电图、超声心动, 检查眼底、肾功能等, 有助于明确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和低血压。查颈椎X线片、经颅多普勒检查有助于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脑动脉硬化, 必要时做CT及MRI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检查电侧听、脑干诱发电位等, 有助于诊断梅尼埃综合征。检查血常规及血液系统检验有助于诊断贫血。

1.3 治疗方法

采用口服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30 g、葛根30 g、丹参30 g、当归15 g、赤芍15 g、川芎15 g、银杏叶5 g、泽泻20 g、生山楂15 g、天麻10 g、地龙12 g、生甘草6 g.随证加减:颈项僵直不适者加桂枝、威灵仙;高血压者加钩藤、杜仲、生龙牡;伴失眠者加夜交藤、炒枣仁;耳鸣者加石菖蒲、胆南星。每日1剂, 水煎300 m L, 每次150 m L, 早晚分服, 20 d为1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体征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可以正常工作;有效:症状、体征减轻, 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 可以正常生活;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58例中显效34例, 有效20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3%.

3 典型病例

患者, 男, 87岁, 有原发性高血压史近30年。经常头晕、头痛, 每遇情绪激动则加重, 服用降压药物多年, 血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近几年来头晕症状时轻时重, 虽然血压在正常范围, 但头晕、头痛经常发作, 服用多种西药如西比灵、尼莫地平、阿司匹林等均不能控制症状。来诊时患者自诉:自觉头晕、头痛、半身麻木, 时有胸闷心痛、盗汗乏力。查见面色暗红, 口唇发绀, 舌暗无苔, 脉结代, 血压150/90 mm Hg (1 mm Hg=0.133 kPa) 。西医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眩晕, 治以益气活血, 化瘀通脉。处以基本方加杜仲20 g、桑寄生30 g.7剂后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效不更方, 原方继服20剂后诸证消失, 血压也较稳定。即用原方加减制蜜丸1料, 嘱其连服2个月。后停药观察半年余, 患者病情尚稳定。

4 体会

眩晕是由于血管痉挛缺血、动脉粥样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原因造成, 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病。中老年人脏腑亏虚, 阴阳失调, 气血亏虚, 气虚血瘀, 血流阻滞, 脑失所养, 发为眩晕, 故治疗当以补虚化瘀为原则。方用黄芪补虚益气, 帅血运行;丹参、当归、赤芍、川芎、地龙活血化瘀, 搜剔经络;生山楂降脂化瘀消斑块;葛根、泽泻升阳降浊止眩;天麻为风药润剂, 止眩要药;银杏叶益心敛肺、利水降浊;生甘草甘缓补中, 调和诸药。全方共具益气活血、化瘀通脉之功。现代药理研究黄芪具有抗疲劳、抗缺氧作用;丹参、当归尾、赤芍、川芎均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抗血小板凝聚、改善脑循环作用;葛根黄酮有增加脑血流量, 降低血管阻力作用;天麻有抗血小板凝集, 保护脑神经细胞作用;银杏叶有降脂、降压、降低血黏度、清除自由基、改善脑功能、防止动脉硬化等作用;生山楂有降脂、降压、防止动脉硬化等作用;地龙有改善血液流变性、促进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等作用;泽泻有利尿、降压、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诸药合用, 既可补虚, 又能化瘀通络, 虚实兼顾, 升清降浊, 气血上荣, 脑有所养, 故有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肺气虚型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7例便秘患者均为2011年5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患者, 其中男17例, 女20例;年龄57岁~88岁, 平均年龄71.4岁;病程1个月~5年, 平均1.9年。患者主要表现为:排便周期延长, 排便困难;或者粪质干结, 排出困难, 或大便不干, 临厕努挣乏力;或粪便不干, 虽有便意, 但便而不畅。患者便后疲乏, 面色苍白, 神疲气怯;舌淡嫩, 苔薄, 脉虚或细。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便秘的相关标准[2]。指诊、肛门镜、或肠镜检查排除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进行治疗。基础方用药:黄芪30 g、党参20 g、升麻10 g、柴胡15 g、陈皮10 g、白术30 g、当归20 g、炙甘草15 g。随证加减:气虚明显者重用党参、黄芪;兼有血虚者重用当归, 加熟地;气血两虚者加生地、生首乌;偏阴液不足者加生地、麦冬;口干、舌红少津者加玄参、知母;腹胀、食欲不振者加砂仁、鸡内金;大便燥结者加火麻仁、栝蒌仁;便头干燥者加肉苁蓉、麦冬。煎服方法:1日1剂, 将饮片于200 m L冷水中浸泡约30 min后补加300 m L水, 武火煎开后, 文火煎熬20 min~30 min, 取汁150 m L后补加水300 m L, 再煎熬取汁。2次药汁混合后分早、中、晚3次餐后服用, 7 d为1个疗程, 2~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患者在治疗期间, 调节饮食, 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停用泻药, 多饮开水, 多食杂粮、蔬菜、水果;进行适当的运动, 少坐, 定时如厕。

1.3 疗效评价疗效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中便秘相关标准[3], 治愈:便质转润, 2 d以内排便1次, 解时通畅, 停药后3个月以内无复发;显效:3 d以内排便1次, 便质软, 便时通畅;有效:症状有所改善, 解便较通畅, 但停药后大便欠畅;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 37例老年气虚型便秘患者治愈20例 (54.1%) , 显效8例 (21.6%) , 有效6例 (16.2%) , 无效3例 (8.1%) , 总有效率91.9%。

3 讨论

脾肺升降失司、干涸不润, 致大便滞留、燥秘结块[4]。故, 该病的主要病机是脾肺气虚, 传送无力, 肺津不散, 水不化津, 大便难于排出, 病性属虚。治疗当以扶正为主, 补中益气、升阳通便。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 方中黄芪、党参、甘草、白术补脾肺气、健脾胃, 脾肺之气足则运化有司、大肠传导有力, 大便调畅。其中黄芪、党参, 性甘温, 是治气虚之本, 白术性虽燥而能润, 可峻补中气, 合甘草能健脾益气, 合陈皮能行胃肠之气、理气导滞, 荡涤肠道积滞。升麻、柴胡能升清阳、降浊阴, 使气旺而推动糟粕下行, 与黄芪、党参相须, 补而不滞。当归能和血调营, 兼顾血虚之本。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润肠通便之功效。

现代中医药研究表明, 补中益气汤对肠蠕动有双向调节作用, 当肠蠕动亢进时有抑制作用, 而当肠张力下降时则有兴奋作用[5]。方中黄芪含有苷类、多糖、黄酮类等多种有效成分, 能促进机体代谢。柴胡含有柴胡皂苷、挥发油、多糖等, 有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促进肠胃运动的作用。白术含苍术酮、苍术醇等挥发油, 可双向调节胃肠运动, 便溏时用之可使大便实之, 而便燥时用之可使津液下行, 以润肠通便;药理研究显示, 白术水煎剂有明显促进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的作用, 且有量效关系, 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陈皮煎剂对家兔及小白鼠离体肠管均有明显的肾上腺素样作用。升麻水提取物能抑制离体肠管, 具有镇痛、解痉的作用。当归能促进物质代谢, 其挥发油可增加肠管的血流量, 有明显的促进胃肠道平滑肌收缩作用。

综上所述, 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疗效满意, 本组治愈率为54.1%, 总有效率为91.9%,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使用。

1.3煎药火候一般先用“武火”, 也就是急火;后用“文火”, 也就是慢火, 在中药煎药火候上称为“先武后文”。

1.4煎药方法中药汤剂的煎煮是否按科学操作规则进行处理, 能直接影响临床效果。一般来说, 解表药, 芳香气味或植物花、叶等类药物, 均不宜久煎, 否则会使有效成分损失, 降低药效, 如麻黄、桂枝、银花、菊兰等。对味厚滋补类药物, 可用文火久煎, 使药物有效成分更好地溶出, 如党参、熟地等。此外, 药物在煮沸后可改微火, 以免药汁溢出及过快熬干。煎药时也不宜频频打开锅盖, 尽量减少挥发。避免药物成分的损失。有些药物因性、味、质地不同, 尚有特殊煎法, 处方上均需注明。 (1) 先煎:介壳类、矿石类药物, 因质量而难以煎出, 应打碎先煎, 煮沸后约10 min再下其他药。如石膏、赭石、石决明、龙骨、牡蛎、羚羊角、虎骨、海蛤壳、水牛角、犀角等。 (2) 后下:为减少有效成分的损耗, 发挥药物协同作用, 在一般药物煎好时入煎, 煎

参考文献

[1]喻德洪, 王汉涛.功能性便秘诊治需重视的若干问题[J].临床外科杂志, 2007, 15 (2) :7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9.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7:67.

[4]艾民.老年性便秘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3) :542.

【肺气虚型】推荐阅读:

肺气虚证06-01

气虚血瘀型胸痹论文08-15

气虚便秘08-13

气虚血瘀病机05-31

上一篇:媒介创新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学刍议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